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子路受教

子路受教

时间:2023-05-30 10:54: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子路受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儒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家,但也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家。自西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见之后,儒家思想便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儒家思想不断地演化发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每每谈到儒家文化,儒家思想的时候,人们都不约而同的将焦点集中到其创始人孔子的身上。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鼻祖,是儒家思想的奠基者。关于孔子,后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历朝历代的君主都对孔子有各式各样的封号。但是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影响最深远的,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当属清朝康熙皇帝所题孔庙大成殿匾额“万世师表”,此外还有“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等等一系列的谥号封号。从这些称号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都将孔子看做为老师,教育家。不可否认,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在使用,而且在不断地发展。

1 因材施教

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今天的信息时代,仍有可取之处。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不同程度的教育诱导,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是极为可贵的。《论语?子罕篇第九》写到,颜渊谓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颜渊的感叹也让我们看到了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循循教导,使得学生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欲罢不能”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每个人的先天条件都是不相同的,因此要针对每个人的条件特点进行教育,引导,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第六》)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文化素质等,采取不同的态度,有针对性的方法。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方法。主张要根据学生们的资质,有差别,有深浅地进行教学,使教学活动变得多样化。在《论语》中,孔子运用这一方法的事例是相当丰富的。如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篇第十一》)子路和冉求都是孔子的门生,都向他们的老师提出了同一个问题――“闻斯行诸?”但是两个人却得到了不同的答案。可以说这是《论语》中关于孔子“因材施教”的最生动的案例了。冉求生性胆小做事畏缩,因此,孔子给他壮壮胆,鼓励他前进,使他能够突破自己的障碍,故“进之”;但是子路和冉有正好相反,胆量过人,勇于作为,因此孔子要压压他,故“退之”。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对学生提出的同一问题,孔子能针对提问人的不同情况,作出涵义完全相反的回答。这里的“进之”和“退之”就体现了其因材施教的思想。

2 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是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孔子作为最早的民间教师,将贵族文化(主要是礼)传播到民间,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传统,为中华文化的普及开创了先例。“有教无类”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无差别教育,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每个人也都应当受教育。无论是贵族还是庶民。

在孔子之前,享受教育是贵族的专利,平民子弟是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的。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并通过办私学来实践它。他招收学生不受贵贱、贫富、老幼、“国籍”等条件限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他招收的学生,绝大多数为平民子弟。在他的弟子中,既有家财万贯的子贡、公西子华,又有家境贫寒的颜回、子路、原宪以及子张等。孔子也因此受到普通百姓的敬仰,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也为历代进步教育家所继承、所效法,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优良教育传统。

也正是基于孔子开创的“有教无类”的儒家教育传统,中国的教育始终没有把贵族和平民区别开来。科举制度确立后,不少平民子弟通过考试进入统治阶层,就是很有说服力的例证。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只要诚意求学,均因材施教,给人谆谆教诲,“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送上少许学费(十条干肉)作为拜师礼,没有不给予教育的。在当代社会继承和发扬“有教无类”的精神,对教育平等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使所有学生真正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权利,以实际行动更好的贯彻执行“教育公平”的原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时,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实践,在客观上起到了两种积极的作用。一是通过开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使官学和私学共同发挥作用,共同开发和提高民智,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他重视人的价值以及重视群体意识的人本主义思想。第二,通过民间讲学,利用民间渠道,推广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企图通过施仁学对周礼进行局部的损益,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和统治阶级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建等级分明的社会秩序。这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3 学而优则仕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另一个方面是“学而优则仕”。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十四》)孔子之前的人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而已。但是孔子以后的学子们,学习的观念却发生了改变,学习不再是自己的事情了,学习的目的也不仅仅是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了,而是要学以致用,要将自己所学回报于他人,反馈于社会。因此也就有了“学而优则仕”的观念。

“学而优则仕”在古代本有两义:一为学有余力则仕官;二为学有所成则仕官。从《论语》中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来看,孔子认为致仕为官才是一个人体现个人价值的最好的方式和方法,因此孔子看不起士农工商,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第十三》)孔子将向他请教种庄稼种菜蔬的樊迟嗤为小人,认为真正的人,真正的君子应当好礼、好义、好信,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焉”抱着孩子都来投奔。孔子的“学而优则仕”观点,从其整个思想体系来看,也是其主张的“贤人政治”的一个表现。

春秋时代,正是是奴隶制没落的时期。孔子看到各国“世卿世禄”的衰落而感到忧虑,他一方面站在保守立场,主张恢复周道,反对僭越行为;另一方面又力图改良社会,提倡“贤人政治”安邦定国。一次他曾对子贡大发感慨:“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怎样才能达到天下有道呢?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论语?子路第十三》)季康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第十二》)又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第十三》)这些都是讲贤人政治的道路。

第2篇

关键词:孔子 思想 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C-0007-03

在中华文化灿烂的历史长河中盛开着一朵鲜艳的国学之花,那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子作为先哲开创的儒家思想,传遍了中国大地,被各家学派继承和发扬,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中国教育的发展改革中极具现实意义。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开创教育的先河,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都对孔子创造的思想怀有崇敬之心。

一、私家学派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势力把精力集中在维护自己的统治上,开展争权夺霸的斗争,而放松对教育的统治,“学在官府”的教育现象开始改变。随着各诸侯国争相养士,士阶层兴起,并要求接受教育,出现了私家学派创办的私学。

孔子在当时创办了第一所私学,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河,为平民子弟通过受教育进入仕途提供了机会。各学派相继创办私学,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学校的形式由官办到私办,再到官方主办私家主持,官私合办经历了多种形式的变革。沿着孔子开创的私学教育看看我们当今的办学形式。当代中国的大多数学校是属于公办性质,并与义务教育相配合,国家出资办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要求的提高,现有的公办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要,各类民办学校开始出现。民办学校的开办为学生提供了选择受教育的机会。

二、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一)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从贵族到平民没有等级地域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求学者只要主动给孔子带一点儿见面礼,孔子是没有不教诲的。在古代阶级社会里,孔子突破等级制的束缚,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使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了平民,扩大了学校的教育对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我们当今的义务教育正是“有教无类”的现实反映。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平等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只要是适龄儿童都要接受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学生只用交极少的费用,类似孔子的“束”。可见,“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仍在延续。

(二)“庶、富、教”与教育作用

孔子把“庶、富、教”作为立国的三要素。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一个国家人口众多就要发展经济使人们富裕,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但光有物质文明是不够的,极度的富裕会使人们失去自我,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那就要在国家富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教育,教育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先富后教,发展精神文明,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保障人民的最低生活水平。我们一直在提实现“共同富裕”,政府和人民也在采取各项措施向共同富裕发展。近年来,人们关注的视线转移到教育上来,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中国的强盛,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文化软实力更为重要。国家的发展需要经济的支撑,经济的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科技的进步就需要教育培养一批又一批有知识、有思想的创造性人才。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是我国一直追求的,也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2008年,我国发生了汶川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带给整个国家极大的创伤。转眼间七年过去了,当时的灾区恢复了正常生活。大灾之所以得到有效的救援,不仅是国家物质文明的支撑,更重要的是灾难发生后中国人民团结的力量,一个个感动人心的事迹、一次次温暖人心的慰问、一场场振奋人心的救援,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教育提高了人民的素质,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孔子的足迹印在每位中华儿女的思想里,指引国家的发展。

(三)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内容

“书、数、礼、乐、射、御”是孔子六艺教育的内容。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用诗歌来振奋精神,用礼仪来规范自己安身立命,用音乐来完善性格,增强内在修养。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不同的内容,达到自身的完善。六艺教育提出以来,被中国古代各家学派采用。

孔子的“六艺”中不仅有需要识记的诗、书,注重外在行为的礼仪规范,注重内在修养的乐,还有实践演练的射、御之术,真可谓是注重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这与我们一直在提的素质教育十分相似。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几千年前孔子教育内容的集成与发展。

(四)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与教学方法

中国最早的启发式教育诞生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这是一种注重开发心智的教育方法,把握最佳的时机启发心智,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启发诱导教育之下的学生,能够把握问题的本质,由此及彼,归纳总结,自主学习。

现在的学校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教师大多是一味地讲授,学生为了考试机械记忆。这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缺陷。针对这一问题,课堂教育逐步改进,向启发诱导的方向发展。教师们也在采取各种方法,如小组讨论、课前预习、提出问题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学习兴趣。其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把知识作为兴趣甚至比生命还重要的事,那就达到了学习的效果。这就要注重学生的特长与兴趣,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予以恰当的引导,实施教学,这就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孔子的教育实践里凸显得淋漓尽致。孔子对学生的教学采用谈话的形式,一次与子路、冉有、公西华谈话,“子路问:‘闻思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论语・先进》)孔子对学生提出的相同问题予以不同的回答,引起了公西华的疑问,他想知道为什么,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孔子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冉有本来面对事情退缩,所以鼓励他去做;而子路性格有些急躁,所以引导他三思而后行。当今的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优点,对缺点给予恰当的指导,引导其改正,不论鼓励还是批评都要恰到好处,不偏不倚。

三、教师观

教师在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道德的感化者,更是学习的引领者。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先哲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出延续至今的教师观。

(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好学,对于学习和工作没有满足的时候,教导学生学而不厌。他的教师观被弟子称赞,公西华说“正为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要继承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快速更新,教师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及时了解最新学术动态,更新知识观念,做到重视学习,以求不断进步。

“诲人不倦”的精神更值得提倡。我们可以发现,在学校教育之外出现了补课的现象。一些中小学教师为了谋求个人利益,在校外开设辅导班,课上不把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严重背离了“诲人不倦”的教师观。孔子在当时的战乱时代都能做到为学生学习而教学,而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的教师却做出这样的行为,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教师首先要正身立行,起到模范作用,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如果教师自己都没做到,反而要求学生做,效果可想而知,学生肯定是不情愿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学生的关注,所以教师要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对学生、对家长、对同事要以礼相待,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三)“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怀有深厚的感情,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生活状况和家庭情况也给予照顾。他说“爱之,能毋劳乎?忠焉,能毋诲乎”。孔子对学生的爱本身就是巨大的教育力量,他的仁爱之心感化了弟子,在他去世后几位弟子都去为他守灵,一守就是几年。这对当今的教师仍有借鉴意义,教师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去教育、感化学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与敬仰。2012年5月8日,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张丽莉老师弘扬了大爱无疆、舍己救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她为了学生恪尽职守、敬业奉献,践行传统美德。她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家长的认同、学生的尊敬,被评为“最美女教师”。

“仁者爱人”也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为“教学相长”提供条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应该单方面传授知识,应为学生答疑,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切磋学问。

四、总结

孔子思想的足迹涉足古今教育的每个角落,创办的先进私学引领时代潮流,携带各阶层的学生走进教育的世界,学习全面的教育内容,感受因材施教的兴趣学习,获得身心全面发展。他的教育实践,为先进教师提供了榜样,带领现代教师走出一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的优秀教师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赵秋丽.中国需要孔子,世界也需要孔子――2012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综述[N].光明日报,2012-10-15.

[2]孟灵峰,季雪娟.追寻孔子的足迹[N].中国教育报,2004-12-13.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习能力

《论语》中记载了一个孔子针对学生缺点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子路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家里有父兄,怎么能自己做主张呢?”当冉求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回答:“当然应该去做!”在一旁的公西华很不理解,认为老师讲话前后不一致。孔子说:“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

识质,是雕塑家的基本技能;识人,则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基本技能。教师要相信“每一粒金子都会发光”,要多去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潜在的长处,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爱之以德,使他们在一种充满爱护、理解、自尊的环境中不断进步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不管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都要一视同仁,注重过程引导,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参与主动,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在启发式教学的广阔空间里,击水,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一、思维空间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对于小学生而言,因为其自制力较弱,接受能力和思维能力受到影响,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来思考某个问题,首先注意问题导入语,吸引学生从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的“抽身”,所提出的问题要语言精练、准确、难易结合,既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够回答,又让学习好的学生能深入思考,对后进生起到带动作用,避免“两极分化”的现象。在适当的时间,教师有必要走下讲台,鼓励后进生大胆发言,并对回答结果进行赏识评价,增强其自信心和积极性。学生有了学习积极性,思维才能活跃,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二、互动空间

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对象,以教师为主导的施教者,要构建起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应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间的不同差异,在确保每一名学生都有所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特长教学,学校应结合实际,开展了以年级和学科为主阵地的教学竞赛活动,如语文科看拼音写词语、古诗背诵、阅读、写作比赛等;数学科的口算比赛、计算比赛、解题能力竞赛等;英语科的英语朗读比赛;美术科的书画展览等,学校应把群体目标同每个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使各个层面的学生将所学到的课堂知识在教学竞赛活动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和展示。师生互动、生与生互动,课堂内外互动,积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交流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学会自我纠正、加深理解、知难而进,得到全面发展。

三、结语

今天的学生是肩负重任的新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创新为他们铺出了成人成才的道路。教海,实践出真知。我们深知,只有遵循教育的规律,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把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内化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才能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锻造终身学习的能力,推动学校教育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4篇

孔子死后,孔门的传道之人是曾参。

孔子有生之年,曾参并无多少出色表现

孔子张口闭口,夸的都是颜回,从来就没有夸过曾参。非但没有夸过曾参,还给了曾参一句“参也鲁”的三字评语

孔子生前,并不格外看重曾参。孔子曾钦点本门“十大优秀毕业生”,曾参并不在其中(《论语・先进》篇)。孔子张口闭口,夸的都是颜回,从来就没有夸过曾参。非但没有夸过曾参,还给了曾参一句“参也鲁”的三字评语。幸亏这个“鲁”字只是木讷的意思,还不到智障的地步。在孔子看来,曾参大约不是个很聪明的人,反应多少有些迟钝。好在孔门并不看重聪明。孔子说过一句“巧言令色,鲜矣仁”,是说那些八面玲珑,会说话、会作戏的人,内心不知仁德为何物。孔子又说过一句“刚毅木讷,近仁”,意思是说那些不爱说话、看上去愣头愣脑的人,内心却有仁德。

若拿金庸的小说作例子,杨康便是巧言令色之徒,郭靖则是刚毅木讷之人。郭靖虽然木讷,拙于言辞,不会在人前说奉承话,但大是大非却看得清楚,而且宅心仁厚。金庸笔下的郭靖,便是比照青年时代的曾参作模子的。仁者至诚,不需伪饰。不仁者虚伪,离不开花言巧语。“鲁”在儒家并非贬义,至少“鲁”者不会投机取巧、见利忘义。

曾参和颜回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父子都曾受教于孔门。颜回的父亲颜路不过庸碌之辈,曾参的父亲曾皙却以狂狷闻名。曾皙,字皙,名点,他在《论语》里只出现过一次,却给人印象极其深刻。《论语・先进》篇末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载某次闲谈,孔子要求四个弟子谈谈各自的人生理想,轮到曾皙,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段话译成现代汉语,大致如下:阳春三月的时候,换上春秋衫,带上五六个成年学生、六七个未成年学生,一起到郊外的沂河趟趟水,再到河边的舞雩台上,让春风吹干头发,夕阳西下的时候,哼着小曲儿,一路归去。孔子听罢曾皙这番话,仰天长叹,说:“曾点说得真是好啊!我赞同曾点的说法。”(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曾皙能让老师孔子“喟然叹”,乃是因为他不按常规出牌。其他几个弟子说的,无非从政之事,孔子事先早已料到。曾皙说的,却是大出老师意料之外,因此让孔老先生心跳加速,激动异常。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孔子对狂狷之士向来心存敬意。

曾皙是孔门的奇人异士,曾参却不曾沾染乃父的狂狷习气,他只是年少时代有些“鲁”(迟钝)而已。孔子说“参也鲁”的时候,是不是心里也想着曾参的父亲,那位以狂狷闻名的曾皙呢?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曾参“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73岁去世,当时曾参尚不到而立之年。圣如孔子,尚且“三十而立”,何况一个被老师给过“参也鲁”三字评语的毛头小伙呢?大约在孔子有生之年,曾参并无多少出色表现。是以孔子在去世之前,并未指定曾参代其传道。

孔子实际上的衣钵传人

曾子却是后来居上,在《论语》中以载道者身份说话,也没有人嫌他僭越

我们可以说曾参并不是孔子生前最看好的学生。但孔子实际上的衣钵传人,却非他莫属。

曾子在孔门传承中的地位,绝非颜回、有子所能比。整部《论语》,以载道者身份说话的,孔子之外,只有有子和曾子。但《论语》所记的有子传道,不过片言只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曾子却是后来居上,在《论语》中以载道者身份说话,也没有人嫌他僭越。

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儒,对《论语》一书,有“药病”之说。认为孔子与门人的对答,都是有针对性的:门人立身行事,各有偏差,孔子便于应答门人之际,因材施教,给以针对性的指导,以纠各人气质之偏。

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子路和冉有两个人问老师同样一个问题:“明白了一个道理,是不是马上去做?”孔子回答子路说:“你家里有娘老子在,怎么可以想做就做呢!”回答冉有时却说:“是的。明白了,就去做吧!”另外一个弟子公西华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同样一个问题,何以老师给两个师兄不同的答案,就跑去问老师究竟是为什么。孔子这样解释:子路这人冲动鲁莽,所以多泼冷水;冉有这人畏首畏尾,因此要多加鼓励。子路的鲁莽、冉有的怯懦,都是气质之偏。

但《论语》书中,除“参也鲁”一句之外,绝不涉及曾子的“气质之偏”。曾子在孔门再传弟子心目中的地位,接近孔子。曾子和孔子说的话,在孔门后学的心目中,是等量齐观的,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曾子之所以是孔子真正意义上的接班人,乃是因为曾子继承了孔子的真精神,并将孔子的思想体系和修身方法发扬光大。

曾子有三大法宝:一是孝道思想;二是忠恕之道;三是自省功夫。这三样,都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三样都发轫于孔子,发扬于曾参。

旗帜鲜明地反对“愚孝”

儒家“孝道”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是《孝经》,《孝经》的作者便是曾参先说“孝道”。

“孝”是儒家的传家宝。《论语》论孝的内容极多,儒家“孝道”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是《孝经》,《孝经》的作者便是曾参。

《论语》谈孝,多是指导人们具体怎样做。比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父亲去世之后,三年之内不要改变待人接物的门风);“父母在,不远游”(父母亲健在的时候,子女应在膝下承欢,不宜远游)。

《孝经》则高度理论化,是儒家孝道思想的纲领性文件。《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论述何者为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用今天的大白话来说就是:爱护自己的身体是孝。身体上有损伤,会让父母伤心。所以,尽孝要从爱护自己开始。但好好做人,努力做出一番事业,让人家说某某人家的子女真是有出息,那才是孝的极致。

尽孝,说白了,一是要让父母安心,二是要让父母为自己感到骄傲。

同时又强调:侍奉父母双亲,不过是孝道的起点。忠君报国,是孝道的具体体现。养性修身,才是孝道的终极目标。孝道无非是教你做一个被社会认可的人。

这种认识,确实比有子的从孝悌者不好犯上、不好作乱来论述孝为仁之本,要高明许多。也无怪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要提倡以孝治天下。

《孝经》对孝道的论述,不但比《论语》系统,在具体问题的认识上,也比《论语》进步。儒家标榜孝道,要求子女孝顺父母;但如果父母做得不对,子女该怎样做呢?

《论语》里说: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孔子的意思是,如果父母做错了,子女要很小心地提出谏议,但如果谏议不被采纳,还是要恭恭敬敬地听父母的,任劳任怨。

第5篇

教育的意义: 提升素养,治理国家

教育可以提升人的素养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是一样的,是环境与教育的不同使人有了差别。社会地位不同的人学习礼乐之道,各有其现实意义:“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尽管当时已有人将孔子称为圣人,但他始终强调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认为是好古、勤学让自己有所成,所以他强调“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意思是说,“圣”与“仁”的境界,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来达到的。他还强调学习是为了端正和充实自己,不是为了向别人卖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教育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孔子认为对治国而言,政令、刑律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如教育更加有效,所以他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重视民生,主张富民,百姓富了就更要受教育以提高素质。他与冉有有以下对话。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在这里,孔子谈到了先富后教,但其实他始终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放在治国的首位。“足食”“足兵”“民信”是孔子认为立国应具备的三项基本条件。在这三项中,迫不得已时,可以去掉“食”和“兵”,但“民信”是绝对不能去掉的,“民无信不立”,使百姓受教育是取得民信的方法之一。

教育的对象: 有教无类

对于教育的对象,孔子认为“有教无类”。他提出这个主张是有社会和思想基础的。首先,在春秋末期,原本由统治阶级垄断的教育已经逐渐向民众开放;其次,孔子认为人是可以改变的,除了“上智”和“下愚”,其他人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提升素养。

对于“有教无类”的主张,孔子身体力行。他不仅对自己的儿子无所偏爱――“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招收弟子也是不看贫富、不分等级的,他的弟子中既有贵族,也有被称为“鄙人”的下层人士,还有像颜渊那样的穷人。

“有教无类”的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统治阶级之外的普通民众也能有受教育的机会,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开创了普及教育的先河。当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普通民众中真正能受教育的还是少数。

教育的内容: 历史文献、社会实践、道德修养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说的是孔子教学的内容,包括历史文献、社会实践、尽心竭力、诚实可信四个方面,而后两者又可以概括为道德修养。

孔子希望通过教育培养仁人志士,所以他特别重视弟子的道德修养。“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认为首先应教育学生在家孝顺父母,外出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诚实可靠,博爱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在有余力的时候,再去学习文献。

这里的“文献”指的是孔子整理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历史文献的学习,能使人掌握文化知识,同时还能提升道德修养。比如,孔子以《诗》来教育感化百姓,认为“诗教”能让人变得文明礼貌、温柔敦厚。他教育儿子伯鱼“不学《诗》,无以言”;对子贡和子夏在读《诗》过程中的感悟异常高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起予者商也”,语气中透露出无限欣慰。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与《诗》的学习同样重要的还有礼和乐。礼是道德标准,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不学礼,无以立”“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都说明孔子对礼教的重视。

而通过自己学习音乐的体会,孔子充分认识到“乐教”的巨大作用。他平时击磬、弹琴、唱歌,即使处在困境之中,也弦歌不绝。在武城,听到弦歌之声,他高兴地与弟子开起玩笑来。见到曾皙鼓瑟的从容淡定,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但仅有文献知识是不够的,孔子十分重视社会实践,强调要“笃行之”。他经常带领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当然,以上三点仅是孔子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比如孔子还十分重视技能教育。除了“礼”“乐”知识,他也要求学生学习“射”“御”“书”“数”,显然,孔子想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孔子不太重视科学知识,甚至鄙视生产劳动――孔子曾评价“请学稼”的樊迟是“小人哉”,这是他教育思想的消极方面。

七大教育原则及方法

平等对话――孔子与弟子的关系非常和谐融洽,师生感情深厚。“沂水春风”就是突出一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陪孔子,弟子们不仅毫无拘束地自述志向,还反问了孔子一些问题,孔子一一加以指点。

因材施教――正因为孔子善于因材施教,所以他的弟子各有专长――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针对子路与冉有同时提出的“闻斯行诸”,孔子作出不同的回答,对此他解释道:“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诲人不倦――孔子从三十岁左右开始办学,四十多年来从未间断教学活动。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他始终本着耐心说服的原则,即使学生屡犯错误,他也从不嫌弃。例如子路的性格比较粗暴,“卞之野人,以黎藿为食”,孔子仍不厌其烦地教育他,培养他成才,并与他建立起情同父子的关系。

身教重于言教――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此话虽是对施政者说的,但同样适用于教育。孔子重视身教,甚至有过不再有所言说的念头:“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启发式教学――孔子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与子贡、子夏讨论《诗经》的内容时,就以“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绘事后素”的回答启发他们自己思考领悟。

温故知新――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指温习旧知识,就能得到新的体会、新的发现,这是孔子治学经验的总结。

学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只学习不思考是没有用的,子夏对此作了具体的阐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是说,广泛地学习,坚持自己的志趣,诚恳地发自内心并且认真思考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练一练】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 子之武城①,闻弦歌②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 ①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②弦歌:以琴瑟伴奏歌唱。弦,指琴瑟。

(1) 在“割鸡焉用牛刀”的比喻中,“割鸡”与“用牛刀”是喻体,材料中与其相对应的本体分别是什么?

(2) 子游引述孔子的话有什么用意?请简要说明。

2.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1) 材料中“问一得三”中的“一”和“三”分别指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 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原则?请谈谈你对这一教育原则的认识。

【参考答案】

1. (1) “割鸡”对应治理武城县,“用牛刀”对应运用礼乐之道。

(2) 子游引述的孔子的话意为“君子学习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礼乐就容易使唤”。可见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要学习礼乐之道。所以,武城虽小,作为县宰也要用礼乐之道教化百姓,使君子和小人各安其分。子游用孔子自己说过的话巧妙地反驳了“割鸡焉用牛刀”的比喻。

第6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性

自孔子创立儒学,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就成了中国的正统思想,确立了以儒学为主干的兼容各家各派的思想理论体系。虽然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儒学也曾陷入困境,但是一直到现今社会,儒家思想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儒家思想中完整的教育管理思想为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一、儒家“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儒家的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等多为教育实践者,这就使儒家的思想教育理论具有很多的合理成分,不仅对当时的思想教育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现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有很多的借鉴之处,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就是其中的精华之一。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教育要立足于人、面向人、为了人,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使人的价值、潜能和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当然这里的“人”指的是受教育者,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把受教育者当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一思想尤其在儒家的教育方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儒家十分推崇因材施教法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特定的教育内容,采取适合教育对象的教育方法。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论语·雍也》)即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告诉他高深的道理,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能讲些浅显易懂的知识。因此,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全面了解受教育者接受能力,根据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又如《论语·先进》道: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尽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两个学生问同一个问题,孔子的答复却不同,其原因就在于两个学生的思想性格不同。子路莽撞骄傲,所以要抑制他;冉有谨慎怯懦,所以要鼓励他。孔子根据学生的性格不同做出有针对性的回答,这样就能够使学生不断地克服自己的缺点,发扬优点,从而取得进步。

(二)在教育过程中,儒家采取的是启发式教育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但还未得到解决;“悱”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难以做出准确的回答。在这两种的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从而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发”。从中可以看出孔子非常重视学生自觉主动和创造性的学习,倡导启发式教育,强调学生自身的思考和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方法明显区别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而是要诱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去思考,强调的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这就是“扣则鸣,不扣则不鸣”。

可见,儒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始终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着重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目标。诚然,儒家的教育思想把一定社会道德规定作为了人的唯一本质,摒弃了人性的社会性,陷入了唯心主义先验论,但是儒家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对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其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受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施加影响,使其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实践活动。因此,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承担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而受教育者只是教育者的作用对象,因此不具有主体性。由此可见,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崇的是教育者主体说,过多地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很明显这种教育者主体说并没有真正地关注人的价值、人的个性,导致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缺失“以人为本”理念的困境。而这一困境主要是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特殊性,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及教育方法所造成。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其人文关怀的缺失尤为明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教育对象——大学生群体。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年龄结构、智能结构、心理品质跟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有较大的不同。大学生一般不满足于被动地接纳事物或是盲目地遵从某种既定的社会价值规范,更多的是进行自我选择、自我内化。然而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把大学生群体单纯地看成了一个个相同的接受思想观念的容器,完全忽视了他们的个性发展和主体性,导致人为关怀严重缺失。

(二)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滞后,不能适应时代要求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很多观念发展到现今都出现了滞后的现象,在这些滞后的观念之中,有一个最为根本的观念,即没有正确地认识到教育的“以人为本”,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就是如上所说的教育者主体说,这种观念只强调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权威地位,只看到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并把这种主导作用绝对化,忽视受教育者的个性需求,然而现阶段大学生民主意识、主体意识、独立意识明显增强,由此可见这种教育者主体说已不适合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了。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创新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滞后的教育观点导致了教育方法的过于单一。教育主体这一观念的典型表现就是“我讲你听”的灌输模式,即重视理论灌输,轻视实践活动,以说教为主要方法,没有真正考虑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心理特点,只重视教育结果,而忽视教育过程。滞后的教育内容也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未能摆脱课堂灌输的单一模式,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思想政治教育表面化和形式化,忽略了学生是否接受了教育,是否真正实现了内化,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其真正的社会价值。

无论是滞后的教育观念,还是单一的教育方法,导致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真正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阻碍了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因此,要走出这一困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问题,贯彻“以人文本”的教育思想,把学生的主体性凸显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儒家“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儒家的教育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教育实践的检验,虽存在一些弊端,但在很多方面对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有积极地借鉴意义。尤其是儒家“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因此,我们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积极吸取儒家“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并结合时展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借鉴儒家有效地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

要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真正贯彻“以人为本”,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者要改变以往的将学生看成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的错误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突出强调受教育者——大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教育者必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把自己则是当作一名向导,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让学生主动地、自愿地接受教育,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二)创新教育方法,落实以人为本

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最重要的还在于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采取的是灌输方法,严重扼杀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因此,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就要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所谓启发教育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采取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教师再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更有效地实现内化。

而且,儒家的因材施教法也值得我们积极借鉴。思想教育的效果的好坏与学生的接受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接受程度的高低又跟每个学生的性格、个性有着非常大的联系。现代的大学生自主性强,而且每个人的个性差异非常大,如果仍然按照传统,采用大课堂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想象效果肯定不佳。所以,要让每个学生都很好的接受思想教育,就必须采取因材施教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去,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处理好思想上、生活上的各种问题,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三)贴近学生,凸显人文关怀

除了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教育者还要重视情感因素的运用,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思想是一种深层次的东西,只关注学生的表面是不能了解其思想和情感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充满感情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的交流,如果缺乏情感这一要素,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平时要多跟受教育者交往,进行交流,关心其学习、生活和思想;要尊重并满足受教育者的情感需要,使受教育者在情感上认同并真心接受教育内容,真正做到以受教育者为主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工作,要做好这份工作,我们就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积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教育思想的优秀成果,并坚持与时俱进,在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受教者的主体性,有效实现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从而真正提高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祝瑞开.《论语》本义新解.学林出版社.2007.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于春影.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情感过程.首都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8.

第7篇

有教无类,汉语成语,拼音为yǒu jiào wú lèi,指不分贵贱贤愚,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有教无类的成语典故,供大家参考。

一、有教无类成语解释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二、有教无类成语典故西周时期,政府设国学和乡学两类。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两级,而乡学则多称为庠、序、校、塾等。《礼记·王制》记载,“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西周前期,因战事频仍,学校教育以武事为主,而西周后期政权稳定,开始倾重文化教育。当时大学学习以礼、乐、射、书为主,而小学则多学六艺基础知识。此时的教育依然以贵族教育为主,平民是很难进入官办学校学习的。

到了东周,战乱频仍,礼崩乐坏。周王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制度开始崩解,诸侯开始为政一方。为了培养本国人才,诸侯纷纷设立自己的官学,称为“庠宫”。这时候教育对象不再局限于贵族,为了充实人才,一些有能力的平民也被官学吸收培养。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也在同一时期兴起,孔子本人非常认同扩大教育对象范围的做法,同时他还提出教育是教化民众,增强国家实力,维护统治稳定的重要手段,因此,他认为教育甚至不能仅仅局限在有潜力有培养价值的人,而应推广至所有国民。所以,他本人积极推广私学,认为这样可以使任何愿意学习的人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故而,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主张。孔子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也有很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众生一体都有善性”的理论。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

儒家认为人可以为神、上帝。儒家相信人毕竟有体现至善、上通神明、天人合一的可能。孟子认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之趋善,如水之就下。人有天生的善端,本此善端,便可成德、成圣。荀子认为:途之人可以为禹。程朱理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路,也是把国家、组织的管理权柄最终交给圣人。到陆王心学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心即理,心外无物”。在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吸收儒家的有教无类也发展出众生平等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说法。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代社会,特别是20世纪后,教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显得更为鲜明充分。

三、有教无类成语造句1、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有教无类。

2、老师有教无类的去教书,学生井然有序的学习,才能够提高我们的成绩。

3、他的教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有教无类。

4、持着有教无类的信念,他不顾生活条件艰困,自愿到离岛教书。

5、在中国,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6、在我们老师心目中总是有教无类的,没有好学生与坏学生。

7、不论学生的贫富贵贱,身为一个老师都应一视同仁、有教无类。

8、孔子从司空见惯的水中悟出了道理,可见是有教无类。

9、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有教无类,嘉惠无数莘莘学子。

第8篇

《中国电视报》上的一幅图片《母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画面上是两对母子,主架部分是一个擦鞋女工正在为一个男孩擦鞋,她身上的衣服已经褪色,一双粗糙的大手卖力地工作着,额前的发由于忙碌而滑落下来。女工用布袋背着自己酣睡的婴孩,那孩子脸上有明显的泥渍。男孩的母亲衣着时尚,正提着包悠闲地等待。

艺术效果的表达源于对比,这幅画通过三组对比凸显主题:孩子的对比,母亲的对比,母子的对比。从鲜明的对比中不难看出擦鞋男孩家境的优越,比起那个睡在妈妈背上的孩子,自己要幸运很多,而他悠哉地翘着腿,一脸惬意的样子,不能从他的表情中读到丝毫感恩。由此,我的思维便围绕感恩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

感恩,是对曾受惠于自己的对象最基本的感情,它源于人们的内心深处,正可谓“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具备这项感情,但是否选择开启它,钥匙则掌握在个人手中。晋朝重臣介子推“割肉奉君尽丹心”的事使晋文公设立清明节纪念他,并且表达对介子推救命之恩的感谢之情,美名垂留史册。而当代歌手丛飞的遭遇引起舆论哗然。丛飞作为身患重病的歌手,无数次演出为失学儿童创造受教条件,可当他病危时,却有很多接受过他帮助的人一次也没有来探望过他,使人饱受世态之淡凉啊……选择感恩,同样也选择收获欣慰和赞扬。

谈到感恩,我们并不一定要做出一场轰轰烈烈的壮举证明自己的赤胆忠心,作为青少年,我们有能力将感恩渗透到生活小事中。暑假来临,在父母下班后送上一杯自制冰镇西瓜汁,滋润父母的心田,表达对父母的关心;毕业了,在离别前向朝夕相处的老师真诚道一声“谢谢您!”表达对恩师的感激;在清晨亲吻那带着露水的鲜花,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感恩像一抹温暖的微笑,我从“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中观摩到了它;感恩像一面铮铮的铁鼓,我从子路“百里负米”的故事中聆听到了它;感恩像一杯醇香的美酒,我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中品味到了它;感恩像一缕和煦的阳光,我从基督教徒虔诚的信仰中感受到了它。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是一种境界。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感谢朝霞,感谢友爱,感谢微风,感谢阳光,感谢身边一切爱我们的人,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暖而和谐!

第9篇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开放意识。教师要从书斋、教室、学校走出来,结束那种自我封闭、自我满足、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状态;立足岗位,立足国情和当地实际。通过各种信息传递方式,把视野多角度地扩展到外部世界;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观察、分析、认识问题,把握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动态。要从头脑想着应试题,心里盼着高升学率的禁锢中挣脱出来。与旧的、保守的,甚至是阻力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素质观念、教学方法等划清界限。寻找自我素质结构定位,并积极创建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在参加目前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实践的同时,看到素质教育呈现的未来前景。一个有作为的教师,能够预测未来教师的形象,研究未来教师的素质结构和教师的类型,从而站在前瞻性的高度,构筑21世纪教师素质结构,以此作为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其次坦诚地接受学生的挑战。在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中,虽然教师担任教授角色而学生扮演受教育角色,但教师与学生是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增益的。教师作用于学生,而学生又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教师。这就是双方教学相长的规律。明确提出这一规律的《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而《学记》的这一思想主要是以孔子与其弟子的教学活动经验为依据的。这在《论语》中颇多记载:学生批评了孔子,孔子非常欣慰,认为这是自己的幸事。例如;他当着弟子巫马期欣然承认自己的过错:“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学生子路、冉求、‘樊迟经常与孔子争执,但他们非常尊敬孔子;而孔子也颇为器重他们,将之都培养成出类拔萃的英才.在教学中认真接受学生的意见;使教师不断提高,这也是荀子的观点。他指出,为师者应“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决不能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他自己就是“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谀我者,吾贼也。”教师要虚心接受一切人包括学生提出的正确的批评性或肯定性意见;拒绝诌谀奉承的言行教师在教学中应虚心向后辈与学生学习,而后来者居上;学生也可能超过老师,这就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韩愈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生之间存在着“道”的双向交流。清代教育家张履祥甚至认为学生如果不听从教师的教导,那么教师不应完全怪罪学生,而应过来从自己教学方面来寻找原因,他说:”子弟教不从,必是教之不尽其道。为父兄师长者;但应反求诸己;未可全责子弟也”由此联想到保罗·弗雷尔在《不平常的教育思想》中的一段令国际教育界人士颇为欣赏的论述:“在解放教育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作为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必须‘死去’,以便作为受教育者的受教育者重新‘诞生’。同时,他还必须向受教育者建议:他应作为教育者的受教育者而‘死去’,以便作为教育者的教育者而‘重生’。”再次要能包容学生的过失。子曰:“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教师先于学生学习了大量的社会、政治、经济的理论和丰富的科技知识,而后成为教师的;教师教育的对象,相对地是一些年纪轻,阅历少,知识欠缺的人。

指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一个有公民意识的人,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一个有爱国主义思想和中国国格的人,一个真善美的人。 指导学生“学会做事”,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与人合作中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指导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导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会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可以说这是教师工作的全部。但是——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对一个教师而言,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处理与学生的矛盾——转化后进生。先进和后进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相比较才显示出来的,即使集中全校最优秀的学生组成的班级也同样有后进生。这就迫切需要老师拥有最大的宽容与毅力。研究并帮助后进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 ;关注并帮助后进生完善知识结构;保护并引导后进生的自尊心。越得不到重视的学生越会做出一些引人注意的举动,做不出正面的积极的举动就做出一些离经叛道的事。“爱莫大于心死。”绝不能用一些激烈的言行使得学生泯灭了争取上进的愿望。魏书生说过:“要珍惜学生心灵中闪光的东西,以他们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

孔子在于学生讨论人生理想的过程中,明显是赞同曾皙的——“吾与点耳”,但是他自始至终都在关注另外的三个弟子,只是用比较的方式委婉地得出结论,呼唤学生的思考、鉴别。“诲人不倦,可以为师矣!”让我们谨记雨果的一段话。“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任何一个民族群体都是由一个一个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应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每个个体的许多道德习惯、道德品质都是从小形成,每一个人从儿童开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教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尽管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对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有一定影响,但无法代替教师教育的优秀。因为,教师的教育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科学性,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而教师是影响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培养未来的人才。这些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上,对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把教师道德提高到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10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说”“乐”“君子”从学习到做人,逻辑严密,层层推进,不知不觉间让你明白学问与人品的重要性。你有足够的“学”,才会有朋从远道赶来与你切磋琢磨。既然切磋,就难免有见解各异,乃至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是排斥异见,唯我独尊,还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抑或让时间去评判?在这个天平上,孔子做出了很好的选择:他要我们当一个“君子”。

孔子对“君子”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其做到在不被理解时多一份宽容,不发怒即可。“人不知而不愠”是一种智者的选择。可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早在孔子那里就已经实现。他是思想开放的先驱。

这个智者的阐述之所以让人容易接受,除了其逻辑严密、无可辩驳之外,还取决于他说话的语气和语调,即其教导人时的蔼然之态。他没有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地说:“学而时习之,宜说。有朋自远方来,宜乐。人不知而不愠,乃君子。”而是用了一个商讨式的三“乎”句式,温和地对他的弟子说: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听起来抑扬顿挫,乐音不绝。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乍一看,这是一个十分高傲的孔子。直呼其名,直陈其教,让人心中很是不畅!但细细回味,字里行间,却流动着脉脉温情。“由,诲女知之乎!”孔子没说“由,诲女知”这一让人听来心生叛逆的语言,而是用了“之”来让他的教导带有一点温和的色彩,让说话的语气少了一点僵硬,多了一丝柔软。这还不够,再加一个“乎”字,让“诲女知”三字摸起来柔软舒适,听起来软语温存。“由,让我来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温和真切,如清风拂过湖面,掠起丝丝涟漪。于是子路乐淘淘地接受了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教导,做起了一个贤弟子。

再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言语中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散发着人情的温暖。夫子深明人心,去除了胁迫的味道,让他的教育多了一份人性的关爱。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夫子就是夫子,对于学生的提问,他的回答不是傲气十足,而是抱着商讨的态度:“大概就是‘恕’吧。”一个“大概”,一个“吧”,语调中充满了谦和之气。他让教师的尊严与知识的权威携带者一抹温和的阳光,使受教者心悦诚服!

《论语》中的夫子没有宋濂之师的“未尝稍降辞色”与“叱咄”,而是如被冬日的阳光包裹着的老爷爷,一笑一问一答间,让他的弟子感到和蔼可亲,心旷神怡。

第11篇

士阶层,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在先秦时期曾经显赫一时,由于自身的阶级特点,从先秦这个历史阶段,士的概念发生的巨大的变迁,士风也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士人风貌的变化而不断演变。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士主要有三类。

一、春秋之前的执事之士

《诗经・大雅・文王》“皇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意思是说,文王身边有众多英武之士,文王和国民才得以安享太平。这里的“士”指的是有一定社会地位,但是地位不高,为君主效力的执事之士。可见,从春秋战国之前,士就成为社会阶层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这一时期的士,所属的社会阶层并不高,虽然西周开始实行分封制,士成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一贵族链条当中的一环,但是在宗法制的严密的等级制度内,士大部分为君主和宗主的附庸,隶属于上一阶层,特别是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念之下,士阶层就成为宗主和君王的私有财产。因此,人身自由受到了较多的限制。这一时期的士的分工已经颇为完善,但是不甚精细。虽然这一时期的士阶层不同于后来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并不具备奋发激进之风,但是他们作为具体的执事之士,在王国中的各个重要岗位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成为保证庞大的国家机器正常运作的可靠保证。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奋进之士

《礼记・曲礼》中有“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这里不难看出,“士”的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社会阶层一跃而上,成为贵族阶层的一部分,而且直接为君主所用。特别是春秋战国以来,诸侯争霸,各国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这些早就脱离劳动生产,能够专心接受教育,甚至在学成之后有一技之长的读书人,成为各国君主追捧的对象,他们大多对国家建言献策,亦或是成为君主背后的谋士。《论语・子路篇》记载孔子对于士的理解“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春秋以来,由于礼崩乐坏,诸侯并起,贵族垄断的教育也为之打破,有一部分受过一定教育的上层贵族,迫于生计,沦落到下层,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有力战将。而春秋时期的社会环境,使得广大的士阶层得以从宗法分封制中解放出来,重新拥有独立的人身和人格自由,因此,人身自由成为士阶层能够独立思考和成功游历四方的重要前提与保证。特别是这一时期私学的兴起,使得受教育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从孔子开始,私学的兴起,为士阶层的兴起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到了战国时期,社会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明确,职业也繁多起来,同样,这一时期的士主要游走于各个国家之间,从事智力游说活动,正如《墨子・尚贤上》“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而这一时期,士的种类繁多,有为君主细心谋划的谋士,有不辱君命的勇士,还有游说四方的游说之士。这一时期的士阶层,普遍怀有展现自己抱负和理想的希冀,因此,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变革中,这些士人大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自己设计的国家蓝图,他们注重实际,不尚空谈,甚至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成为后代文人竞相效仿的对象。

三、秦王朝一统天下后的落寞之士

自战国后期秦国采用商鞅变法,奖励耕战,一跃成为战国诸侯中实力最为雄厚的国家。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混战割据之后,天下处于“分久必合”的状态,大一统成为人心所向。而自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四海平定,士阶层也可以在太平盛世中一展抱负,“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汉书・平安传》)但是,让这些受到教育、曾在春秋战国时期,@赫一时的士阶层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大一统之后,等待他们的却是大一统下的专制和禁锢。不仅人生不自由,思想还要受到进一步的控制,他们不能像战国时期那样,随意宦游于诸侯之间,在这个新的国家体制里,并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而秦始皇在经历过战国诸雄争霸后,更加对历史舞台上翻云覆雨的士阶层心怀敬畏,因此,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士阶层染指政治,这一想法并不是在一y六国之后突然产生的,而是随着一统国家之前就昭然若揭。李斯曾经因为嬴政下达逐客书而写下千古名篇《谏逐客书》,“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其中便是对秦王嬴政逐客的不满,而这些“客”的大部分正是来自在战国大放异彩的士阶层。但是,当时的秦王碍于一统天下的需要,并没有对士阶层赶尽杀绝,直至以后出现“焚书坑儒”就并不奇怪了。由此可见,士阶层进入秦王朝之后,失去了往日的煊赫,甚至还成为上层统治者在功成之后重点整治的对象,这一时期士阶层的地位可见一斑。

士阶层是先秦时期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隶属于君主的阶层,他们的兴衰和整个社会环境密不可分。虽然士阶层在春秋战国时期大放异彩,但是仍跳转不出命运兴衰的历史周期。作为社会历史的推动者,士阶层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变迁仍值得后来人继续研究和探讨。

第12篇

1.1“修己安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孔子看来,“修己”是求仁,而“安人”、“安百姓”则是行仁。“修己安人”体现在师德观念上,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且要通过言传身教,达到感化、教育学生的目的。

1.2“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思想

孔子说“:有教无类。”[2]p168也就是说,在教育对象上,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和华夷诸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孔子的“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打破了当时“学在官府”的格局,将教育及于蛮夷之邦。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2]p94意思是说,只要有学习的愿望,主动奉送十条干肉以履行师生见面之礼,我就不会不教他。“有教无类”不仅体现出孔子“仁者爱人”的仁德思想,同时反映出孔子在教育观念上的公平思想。正是在“有教无类”这一教育公平思想指导下,孔子广收门徒,出现了弟子三千的局面。

1.3“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方法

孔子在其教学实践中善于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孔子说“: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2]p123孔子将十名弟子分为四科,由此便可以看出他教人各因其材。子路和冉有同时向孔子请教“闻斯行诸”的问题,孔子却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原因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2]p128只有全面而准确地把握教育对象的个性心理特点,才能够在教学中针对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1.4“以身作则”的教育示范精神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p143意思是,统治者本身的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百姓也会跟着行动;统治者本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听从。在孔子看来,无论是从政者还是从教者,其行为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因此,孔子在讲求“学”、“思”结合的同时,还十分重视“行”的重要性。他要求教师要以自己的道德行为感化学生,做到以“行”立人,以“德”化人。

1.5“诲人不倦”的乐道精神

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p93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致,而孔子仍不敢当,充分体现了孔子谦虚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乐道精神,是孔子“仁爱”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孔子看来,乐道重业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他对颜渊执着的乐道精神由衷地赞赏,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2]p871.6“无隐无私”的人文情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2]p139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爱护人、关心人。樊迟又问孔子什么是“智”,孔子说智者善于了解人、认识人。孔子主张爱护学生,并对学生做到无隐无私。孔子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的弟子们,他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2]p98对学生无隐无私,一视同仁,是为师者应具备的风范。

2孔子师德观对当今师德建设的启示

2.1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校对受教育者进行各种有目的的教育,都是通过教师而具体实施的。同时,教师是受教育者崇拜和效法的对象,他们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个体的全面发展应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教师个体全面发展,是指教师除了智力和体力的自由发展外,还必须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和道德情操,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等基本因素。”[3]作为教育者,教师不仅要掌握精深广博的知识,而且还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2坚持教育原则

(1)热爱教育。热爱教育,在孔子那里则体现为诲人不倦的乐道精神。热爱教育,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教育才能,而且要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热爱教育,并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要求教师以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为荣,把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2)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教育劳动对教师的一种起码要求,是教师职业者所必备的道德品质。所谓为人师表,就是指教师应该在思想、品德、学习等各方面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榜样。从一定程度上讲,教师自身的道德、情感、意志和知识修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教育劳动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并时时处处做到为人师表。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并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3)教育公正。教育公正是一种重要的教师道德要求,同时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素养。所谓教育公正,就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全体合作者。其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个学生,是教育公正最基本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对于不同智力、不同性别、不同家庭条件的学生,做到公正平等、正直无私。教育公正不仅有利于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尊师重教”这一良好社会风尚的传承与发展。

2.3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

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是影响教育劳动的重要因素。在教育劳动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当然,教学只是教育劳动过程中一部分,教师还需要在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教育规律,并以此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水平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2.4热爱学生,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劳动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否融洽,是影响教育活动的重要因素。热爱学生,不仅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需要,而且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因此,教师要深入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每个学生,并根据他们的优缺点对症下药,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热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和爱护学生,使其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同时,教师还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使学生达到比现有水平更高的标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