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54: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巴黎公社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新课改;高三历史;复习对策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考十分重视学科能力与人文素质的考查。纵观近几年来广东文综高考情况,发现高中历史教学与高考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高三历史复习过程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在复习过程中没有从整体上归纳知识结构;复习手段单一,教师先讲,然后学生课堂练习,如此重复;学生长期成绩得不到提高,产生厌学情绪;学生素质参次不齐,落差大,教学中难以照顾到各层面的学生。因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系统的复习计划,做好高三历史的复习工作是广大师生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以新课程教育理念为教学指导
要做好高三历史复习工作,首先要树立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导作用,不能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2)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教师不能以成绩歧视、打击学生,要善于发掘学生各方面的闪光点,扬长避短,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取得进步。比如今年我教的班级有一个男生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他为人讲礼貌,表现在每次我发试卷或者作业给他的时候,都是双手领取;还有一次学校月考,考试结束大家都离开的时候,这位男生自动把教室的窗户和开关都关上了以后才离开。发现他这一优点后,我就对他多次表扬,增强他的信心,逐渐提高学习的兴趣。(3)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创新即包括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勇于创新,不能固守陈规。
总之,只有坚持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便能有的放矢。因此,在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备课以教学大纲与考纲为中心,对考点做到心中有数。“两个基本点”一个基本点是要认真收集资料,对近几年的高考形势做详细的分析,把握高考的大致走向;另一个基本点是以学生的学情为基本,根据学情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二、落实学科重点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首先,从历史时间角度来看,要特别重视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或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知识点。比如中国历史部分的春秋战国时期、时期、、时期、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世界历史部分的新航路开辟时期、工业革命历史时期、二战前后等。其次,从历史内容的角度来看,可以从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角度去梳理历史主干知识。此外,从区域考试热点来看,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经济发展的重点与焦点地区。比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特区等。经济发展的特色地区有环太平洋地区、地中海地区、欧盟经济等这些都是高考的热点。构建知识体系,既可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也能让学生把握重点与难点。同时,在历史模拟考试后的评讲中,应该以学生的错误类型为基础,进行统计归类分组评析,对错误率较高的题集中力量讲评,并且讲解时还应联系涉及到的知识点,构建以此相关的知识体系。如此,才能确保复习课的效率。
三、结合教材重点,开拓学生思维
如何突破教材难点,把握教材重点,吃透教材成为高三历史复习的重点。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高三历史复习的要求,创新历史情境,并设计一些有难度梯度的历史思考题。启发学生在课堂教学独立或与他人探究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开拓学生的历史思维。比如如何让学生理解一百多年的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是教学的一大难点。世界史中的国体、政体、政府、议会与国家政权性质等这类问题,超过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分设台阶法设计问题:(1)3月18日革命是哪两个阶级之间的搏斗?(2)巴黎公社的组织机构组成成分如何?(3)公社采取了哪些措施?措施为哪个阶级服务?(4)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这样通过这四个问题,难度具有一定的梯度,层层深入,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四、树立学生的信心,积极应对高考
在漫长的高三历史复习过程中,随着压力增大,学习任务繁重,不少学生会出现失眠、头痛、注意力分散、学习技能暂时停顿的现象,这其实都是学生信心不足的表现。教师面对这种情况时,要善于运用心理暗示法,用积极的心理暗示促进高考历史的有效复习。如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适当地放弃一些难题,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题目;或者还可以做一份曾经做过的难度不高的题目。高考前时间分秒必争,把之前的试题等全部细细复习的可能性不大,然而,错题集的复习是必不可少的。重温错题集的益处很明显:(1)找出错题包含的考点,也就是找出自己的盲点并在课本中标注;(2)理清所涉及的知识点,改正错误很重要,但是领悟和知识迁移更重要。要对错题的考点相关点进行联系;(3)提出未解决疑问。对于老师的讲解,还没有透彻理解或错题订正中进行联想、延伸仍有疑问的,需要马上寻求帮助解决,才可使错题集的效益最大化。同时也可以获得积极的心理暗示:我每天都在进步,我比一个月之前进步多了。这样学生会越来越自信。
总之,高三历史复习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复习方法的指导,树立学生的信心,开拓学生的思维。相信只要教师与学生齐心协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取有效的复习策略,学生就一定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方汉文.文明史观与多元现代化:爱森斯塔特的理论[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11).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的群众概念就是与英雄史观中的英雄人物相对立,特指人类社会中的大多数。这些大多数,常常淹没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但是,他们的力量汇聚起来决定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正是马克思群众概念所指的群众,通过他们的劳动,创造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推动了社会的变革。群众概念的提出,是在对中西传统群众概念进行“扬弃”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思考而成的。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群众的思想流传,谓之民本思想,或者以民为本,这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殷商时期就已经提出了“重民”、“蓄民”及“唯民之承”等等思想。到了西周,周公提出要将天命民意合一、视民意为天命、以民意定天命的天民合一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虽然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局面,但是,关注民生,是其共同特征。孔子哲学思想中的人道观一仁学,其实就是以“民本思想”为其核心。孟子一贯主张民贵君轻,他提出,民为贵,社翟次之,君为轻。道家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干扰民众,提倡无为而治的主张。墨家的代表墨子出身平民,能够站在民众立场上谈民本,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就连主张“严刑峻法”的法家,也有对百姓的爱护与尊重。兵家的思想中同样有以战争消灭战争,关爱民生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以后历朝历代的政治活动、治国措施、规章制度和政治思想都产生了极大影响。所谓“天立君以为民”、“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等,都是中国古代群众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而已。当然,尽管中国古代以民为本的主张就已经非常丰富,但是,近现代政治学意义上的“群众”一词很难看见,也不可能出现。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群众”概念不具有政治含义,而仅仅指人数众多的,处于被统治、被管理的“民”和“臣民”的意思,也就是被统治者统治的底层老百姓。
西方传统哲学中对于群众概念的研究比较早就开始了,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中提出,群众永远生活在无知的洞穴中,到20世纪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埃利亚斯·卡内提的《群众与权力》等著作中,开始比较深入地研究群众概念。应该说,在马克思之前,西方学者对于群众的评价总体上不是非常正面的,有些甚至是贬义的看法。卡内提在《群众与权力》中,他对群众的特征进行了如下阐述:(1)群众要永远增长,即群众组织并不希望群众自身的解体;(2)平等在群众内部占统治地位,即群众天生具有抹杀个性和追求平等的特点;(3)群众喜好紧密地聚在一起,即群众中的个体具有‘群’的特性;(4)群众需要导向,即群众的要求并不总是正确的,需要对它进行引导。从柏拉图和卡内提等人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之前的西方学者,对于群众,主要认为他们就是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大众,因此与愚昧、暴力、无组织和非理性等不良品质联系在一起。
总而言之,中西方传统群众概念中,都认为群众位于社会底层,需要教育和引导,君主们应该重视他们的权利,尽可能改善他们的生活,以免将群众中野蛮、暴力的一面释放出来,对于国家整体政治生活造成破坏性的打击。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其却持不同观点,在中西方传统群众概念的基础上,他们透过群众表现出来的落后面,看到了群众的本质,发现了群众的光辉而伟大的一面〕群众概念对于中西方传统群众概念的“扬弃”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首次把群众提高到历史发展动力的高度
马克思提出了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把群众提到了历史前进动力的高度。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高度相信群众是巴黎公社的重要力量,他说:“这是人民群众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他们组成自己的力量去代替压迫他们的有组织的力量;这是人民群众获得社会解放的政治形式,这种政治形式代替了人民群众的敌人用来压迫他们的假托的社会力量。
(二)用经济属性来分析群众概念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群众概念,主要还是从经济属性进行分析,指剥削者、压迫者以外的人群,因此,他们天生就具有推翻剥削和压迫、建设新社会的动力。恩格斯在《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写道:凡是要把社会组织完全加以改造的地方,群众自己就一定要参加进去,自己就一定要弄明白这为的是什么,他们为争取什么而去流血牺牲。在他们看来,随着群众的觉醒,有越来越多的人会起来推翻剥削和压迫、努力建设新社会,所以马克思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三)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看待群众概念
马克思认为群众概念应该是一个历史范畴,因此,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具有不同的内涵,其所指向的具体对象也会有所区别,当然,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主体则始终是群众的主要构成部分,这一点无论历史再怎么发展,都是不会发生改变的。马克思认为,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人民群众的对象主要包括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农民和无产阶级组成的第三等级,这其中的主体应该就是工人和农民,正是因为有工人农民的参与,资产阶级革命才能取得胜利。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时候,群众概念相应发生变化,主要就是指工人群众,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他们发展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主力军。因此,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进一步对“群众”概念的内涵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他认为“‘群众’这个概念是随着斗争性质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斗争初期,只要有几千真正革命的工人就可以说是群众了。……当革命的准备已经很充分时,‘群众’这个概念就不同了,这时,几千个工人已经不能说是群众了。这个词开始具有别的含义。群众这个概念发生了变化,它指的是大多数,并且不单单是工人的大多数,而且是所有被剥削者的大多数”。可见,列宁已经把“群众”的内涵进行了扩大,把全体受资本剥削的劳动者都包括进来了。虽然马克思在他的著作和手稿中并没有对群众概念作过专门的界定,但是,经过经典作家的系统阐述,在群众观中占有基石性地位的“群众”概念,逐渐清晰和明朗了。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形象思维 创新精神 培养
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的知识性,却忽视了历史的趣味性;比较重视历史的逻辑性,却忽视了历史的形象性;习惯于用枯燥呆板的公式演绎历史,却不懂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再现历史。于是,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多彩的历史长卷变成了年代、数字、概念和规律的堆砌,传道者头头是道,受业者却索然无味。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忽视了形象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有感于此,本文拟就形象思维的特点和作用作一些初步论述,并进而探讨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发展形象思维的途径与方法。
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广大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同志的讲话对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言,我认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中学教学中更为重要。“人的创造力究竟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能否为社会作出创造性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创新精神乃是开发创造力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措施”。
那么,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据形象思维的特点和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我认为形象思维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形象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1.这是由“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创新精神也叫创新态度,是一个人对于创造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从心理成分方面说,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认知成分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这三种成分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创新精神。也就是说,构成创新精神的三种心理成分决定着一个人想不想去创新,有没有创新的愿望和动机,是不是对创新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能不能有效地自我控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积极地进行创新。
2.这是由历史形象思维的特点所决定的。
形象思维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历史。由于形象思维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进一步概括和提高,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形象思维来表达深刻的历史内涵,使之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形象思维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帮助他们快速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通过形象思维发展创新精神的途径与方法
创新意识,就是求佳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于已知,乐于、敢于探索未知,以求得最佳。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儿童的心灵和智慧,在他们的心灵中,就会激发出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能否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取决于教师能否成功地再造历史形象。而历史形象的再造,又离不开生动的史实、形象的语言和直观的历史教具。因此,发展形象思维的途径与方法,归根结底,在于史料的积累、语言艺术的提高。
1.注重史料的积累,充实教学内容。
史料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史料积累的过程,是历史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积累丰富的史料是治史的基础,提出撰写历史必须“征求异说,采摭群言”。同样,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也需要掌握广博而翔实的史料,为自己提供一个深厚坚实的知识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教师才有可能在教学中旁征博引,生动有致,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形象有趣的历史素材。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文史兼优、叙事生动的史学著作不胜枚举,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司马迁的《史记》。这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名著,收集材料之丰富,识见之卓越,文笔之生动,以及作者刚直不阿、秉笔直书的精神,堪称古今史学著作之楷模。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的拔山盖世,刘邦的豁达大度,荆轲的慷慨激昂,李广的胆略过人,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司马迁写事令人有身临其境、触之可觉之感。八年之间,项羽骤起骤落。他兴于巨鹿之战,亡于垓下之围,其间的过渡则为鸿门宴。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对这三个场面作了绘声绘色、情调不同的描写。巨鹿之战充满了壮烈,垓下之围弥漫着悲凉,而鸿门宴却在紧张肃杀、扣人心弦的气氛中描写了项羽的优柔寡断、范增的老谋深算、刘邦的惊慌惶恐和张良的临危不乱。这些生动的史实若配之以娴熟的教技,就可以在课堂上再现当年马鸣风萧的古战场和悬念迭起的鸿门宴,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2.重视语言修养,提高教学艺术。
语言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授知识的工具,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孔子主张文章应该注意文采,同样,语言也应注意文采。教学语言的文采,除了文字修辞外,还应该形象生动,声情并茂。例如,在讲“巴黎公社”这一章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教师对梯也尔这个历史人物作了如下一番刻画:
梯也尔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此人矮小肥胖,肚子圆鼓,上衣的扣子总是无法扣上。他平时总是装出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但却无法掩盖两只眼睛毕露出来的凶光。这个被马克思称作“侏儒”的政客,是一个背信弃义的“老手”,卑鄙奸诈的“巨匠”。当他刚逃到凡尔赛时,曾经信誓旦旦地保证:“无论如何,我决不派军队到巴黎去。”但当麦克马洪保证说很快就能打进巴黎时,他便挥舞着肥胖的小拳头气势汹汹地叫嚣:“我是不会留情的!”这番刻画,形神兼备,入木三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不但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而且为下文凡尔赛匪徒的罪恶活动作了铺垫。
3.通俗易懂,力求口语化。
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善于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这种学风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科研中,都值得我们大力提倡。现在有些人往往错误地把通俗性和学术性对立起来,以为越是通俗的读物便越缺乏学术价值。于是,有些人便喜欢在文章中故意使用一些怪僻的词汇,以此装点门面,故作莫测高深。其实,这恰恰是一种浅薄无知的表现。“学术性”和“通俗性”并不是对立的,前者是指文章的内容,后者是指文章的表现形式,上乘之作,应该是两者的完美结合。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俱属通俗之作,但却是千古传诵的佳句。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居高临下、旁征博引、厚积薄发和深入浅出,使知识简约化、系统化,同时提高语言修养,从而动情引趣,将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历史生动形象地再现于课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参考文献:
[1]历史教学.建设务实有效的21世纪的中学历史课程,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