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宝宝早期教育

宝宝早期教育

时间:2023-05-30 10:54: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宝宝早期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宝宝早期教育

第1篇

早期教育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狭义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一些国家出现提前开始学习读、写、算,提前开始正式教育的探讨和实验。但另有人主张早期教育应重在发展智力。还有人认为早期教育应向前延伸到出生以前的母亲怀孕期的胎教。家庭教育对早期教育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

早期教育 学前教育 早教机构

一、什么是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是全民终身教育的开端。目前大家对早教有一个错误的认知,早期教育以为学龄前教育就是早期教育也就是0~6岁,然而目前我们各大院校的早期教育系所规定的是0~3岁才是属于早教范畴,大家比较认可的归纳为对0~3岁的孩子教育称为启蒙教育或者小童教育,4~6岁孩子教育为大童教育。

目前除了一些直辖市和发达地区有官方的早期教育机构外,其他都为商业早教机构,根据迪杰特2011年度上半年的数据统计,中国大陆地区有早期教育机构12450家,其中外资投资占比17.8%。

目前全国早教市场最活跃的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个城市,根据数据,这四个城市2011年上半年度早教中心同比新增33.6%,达到5112家。新增英语类早教中心达到48.6%,启蒙类新增23.5%,思维类新增21.8%,其他运动类、益智类、音乐类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早期教育是指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侧重开发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在语言、智力、艺术、情感、人格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对于早期教育儿童年龄的分界,学界有以下两种看法:早期教育广义指从人出生到6岁入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对0~6岁儿童进行的以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教育。而一般幼儿在3岁进入幼儿园,所以3~6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又称为幼儿教育。狭义主要指0~3岁幼儿阶段的早期学习。

早教的意义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二、什么是幼儿早期教育

幼儿在2-3岁期间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年龄;外语学习最迟也不能超过4-5岁,因为在这时幼儿学习外语不会与本国语言相混淆;5-5岁半则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6岁是发展大小、方位知觉最佳年龄。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1964年出版了《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提出了有名的智力发展的假设: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认为,儿童的潜在能力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即使是理想的教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

早期教育能促进大脑的发育。一些家长担心,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会累坏孩子的大脑,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一些研究者曾经用动物的大脑和生化的变化。事实说明,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与学习机会不但不会伤害大脑的发育,而且还会促进大脑的发育。

三、对儿童进行早教的必要性

早教专家表示,婴幼儿时期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早教必要性的时期,确实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根据敏感期和大脑发育理论,人类对各种信息和各项能力发展的敏感期都集中出现在生命的最初几年,这个时期是人一生中独特和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孩子发展的机会之窗,就是宝宝获得智慧的最佳时机。早期教育核心在于提供一个教育营养丰富的环境,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人格成长进行“激活”,从而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美国科学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对猫头鹰进行早期教育可以使它们的大脑产生持久的生理变化,这样它们在幼年学习到的技能也能保存到成年时期。科学家们引申说,对孩子进行的早期益智教育,也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永久印记。

四、早教的基本原则

(一)兴趣原则

我们不可能期望二三岁的宝宝用意志和努力来学习,但只要引起孩子兴趣,他们也可以长时间地专注于一项活动。只要父母发现了孩子的兴趣就能创造很多教孩子学习识字和阅读的情境。

我儿子从小就喜欢看天气预报。一到天气预报时就全神贯注跟着电视里的播音员念词。我突然想到何不趁这个机会让他也认识一下各个城市的名称呢,于是在预报员说“北京”时,我就指着荧屏上“北京”两个字念一遍,于是他知道了他每天读的城市与荧屏上出现的汉字的关系。

我儿子还是个车迷,带他逛街,看到马路上来往的车辆就手舞足蹈,嘴里念叨着:“三轮车、摩托车、小汽车、大卡车、拖拉机……”从认识数字时起,他的一大爱好就是读车前车后的牌照,这种兴趣帮助他早早就能流利地读阿拉伯数字。

我们也很重视他的这一爱好,我先生买的一本“小小车迷”成了儿子长久喜爱的读物。他不但认识上面的各种车辆,而且连车名都认识,即使手写在纸上他也能流利地读出来,像“重型运输车”“搅拌车”“工程维修车”“英国摩根概念车”“日本丰田考斯特中型客车”等等。走在街上,儿子常常连喷在车体上的字也会念一遍。

但是,对于故事书,那就得看他那天是否有兴趣了。我给儿子买了些诸如《渔夫和他的妻子》《宝宝睡前故事》之类的书,他几乎从来不看,但我先生给他买的一些图画简单,字又不多的书如《小熊胖嘟嘟》《狼来了》等,他都非常喜欢看。有时居然能自己趴在沙发看上40分钟。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他就求助:“爸爸念念”或“妈妈念念”。

(二)生活化原则

不要听到“阅读”就想到书,其实,生活中,现成的“教材”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而且孩子对他们非常感兴趣。让孩子阅读各种生活用品上的文字不但能培养他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帮助他拓展生活空间。例如有位妈妈会问:“你吃的是什么啊?”和儿子一起读一读包装盒上的字,等他会读了她才让他吃,通过这种锻炼,儿子很早就会读“旺旺雪饼”“南瓜饼”“阿尔卑斯棒棒糖”“大白兔奶糖”“福满多方便面”了。

在时间充裕的时候,这位母亲会带儿子到超市去,让他坐在手推车上,从货架上随手取下商品让他读一读。现在,孩子在超市已经很“老练”,他指着商标大声念:“洗发露”“花露水”“钙片”……

家里买了洗衣机后,包装箱放在客厅里让孩子玩了很多天。先是读上面的字,然后把大盒子当房子玩。

(三)教育性原则

二三岁的宝宝正是观察、模仿能力最强的时候,但他们对行为的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教他们识字阅读也要注意教育性原则。

笔者带儿子在街上散步时,每次看到垃圾箱或垃圾车儿子都很感兴趣:“这是什么?”其实他每次都是明知故问。我则每次都和他在垃圾箱边站一会,指着上面的字让他读一遍,然后问他:“垃圾箱是干什么用的?”儿子吃了饼干、雪糕或喝了饮料后,我都会提醒他把包装盒拿着一直走到垃圾箱附近才扔进去。扔之前,我会让他把盒上的商品名称再念一遍,然后说:“咱们把空的‘汇源果汁’的壳子扔进去吧。”

如果儿子偶尔随手将不用的东西扔在路上,我会捡起来拿着,走到垃圾箱旁时再交给儿子投进去。现在,他基本上养成了不乱扔废物的好习惯。

儿子喝牛奶等保质期短的饮料时,我会问他:“过期了吗?”然后找出写有保质期的一行字,让他读一遍,之后我会告诉他已经生产几天了。现在,每次带儿子到超市买食品的时候,儿子都会问我“过期了吗?”这样的好处是,现在我买的东西都不会过期!通过这种锻炼,我相信“保质期”的概念已经在儿子幼小的脑子里扎了根。

草坪、花园边的告示牌,是既方便又有教育意义的阅读材料。每次带他路过草坪前的告示牌前,我们都停下了脚步,现在他已经认识和明白“保护”这两个字及其意思了,然后我教他读下一行“仅是多走一步”。等他学会以后,我就给他解释是什么意思。在我撰写本文的时候,儿子在我身旁玩积木。我用钢笔把这几个字写出来让他读。结果他马上很流利地读出来了。

(四)孩子的格调要从小培养,从小事开始培养

大脑知识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大脑的发育,包括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家庭环境,日常经历和身体锻炼。过去,一些科学家们认为大脑的发育是由遗传决定的,拥有什么样的基因就发育成什么样的大脑,发育的过程遵循一个既定的程序。但现在越来越多人相信,早期经历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大脑和特定回路的形成。

外界环境通过感官来刺激我们的大脑――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婴儿第一次闻到妈妈皮肤传来的味道(嗅觉),父亲浑厚的声音(听觉),房间里色彩明亮的一件玩具的颜色(视觉),或者温暖大手的轻柔抚摸(触觉),这些感受都会传入大脑,共同塑造大脑回路的形成。

若把孩子的大脑想象为一栋房子。在生命的前三年中已经拥有成年时80%的脑体积的大脑,就已经完成了它80%的造房子工程――庞大的地基,添砖加瓦,屋顶房梁。下一步就是内部装修。买电线,装开关,连接各个房间电路,确保房子的正常运行。只不过大脑的回路要复杂的多得多。我们仿若置身于神经细胞形成的巨大星系之中,但这些细胞之间的连接还并没有建立。此时的大脑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每一个回路的连接正确建立,让它们最大效率的运行,并不断完善它们。

人类的大脑拥有超过千亿的神经细胞。这个数字可能很难想象,它是整个银河系恒星数目的10倍,或者地球上所有人口的20倍。神经细胞会分出很多枝杈(树突),和其他的神经细胞形成连接,传递化学信号。这些化学信号决定了这个细胞是否活跃或沉寂。因为正常的大脑发育在3岁以前最快,出生时脑重量为370克,此后第一年内脑重增长速度最快,6个月时为出生时的2倍,占成人脑重的50%,而儿童脑重要到10岁才达到成人的50%。可见大脑发育大大超过了身体发育的速度。

第一年未时,脑重接近成人脑重的60%,到第二年未时,约占成人脑重的75%,到三岁时,脑重已接近成人的脑重的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变慢。宝宝在出生后2-3年内,良好的刺激对脑力的功能和结构,无论在生理和生化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婴幼儿时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年龄越小,发展越快。在3岁以下,特别是在0-1岁,小儿的智能发展日新月异。

宝宝一生下来就有很多潜能,如果不给予丰富的环境刺激,使这些能力发挥出来,就会受到窒息,永远发挥不出来了。所以宝宝学习的黄金时期是3岁以前,最好从新生儿期开始教育。

从新生儿期开始早期教育的效果,爱乐祺已通过种种实验研究结果得到了证实。对于人来说,无论学习蒙氏半日制国际班、音乐、还是创作坊、外语,都是早期好。因为在人的这一行为可塑期,学习进步快,人的智力发展,年龄愈大愈慢。

所以要发挥人的大脑的最大潜能,应特别注重0-3岁的早期教育。

四、关于早教的误解

早期教育由成人对婴幼儿实施的教育。这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具有奠基的意义。0-7岁的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这时能够丰富儿童的生活,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给予正确的教育,就能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早期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以儿童早期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教育者不仅应考虑客观的教育要求,而且要十分重视儿童的成熟状况和发展的可能性。

一般认为早期教育从儿童出生时即可进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周岁以内的儿童以感官功能训练、动作训练、语言发声训练和亲子交往为主;周岁至3岁儿童除上述训练外,还应加入感知动作思维,连贯性动作与活动,语言、玩伴交往及个性形成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早期教育是对0-6岁婴幼儿及其父母、婴幼儿与父母或养育者之间开展的、有助于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

(一)误解之一

教育对象的误解。早期教育不只是对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对父母与养育者的教育。父母与养育者不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与心理素质,很容易将早教导向更大的误区。

(二)误解之二

教育目的的误解。我们在调研中发现,70.5%的家长以为早教就是提前学习英语、识字与数学。结果,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厌倦上学。调查表明,我国小学生的厌学情绪呈低龄化,厌学率年年增高。北京某小学的调查表明,小学低年级的厌学率两年内上升了7个百分点。厌学者大都过早接受知识教育,而且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方法。早期教育是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全面成长的教育,开发智力是应该的,但学知识还不是它的目标。

(三)误解之三

教育内容的误解。目的的错误必然导致学习内容的偏失。有些家长让孩子很早就学写识,读英语,学画画,学钢琴。但你看看周围那些过年学习十八般武艺的孩子,长大了有几个学有所成了?反而不少孩子一看到钢琴就想离开。过于紧张的幼儿早期教育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还会阻碍孩子其他技能的发展。虽然还不能确切知道各种知识信息是怎样进入儿童大脑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儿童心情不愉快时,记忆的大门是不可能打开的。父母花一个小时的时间用提示卡片来教孩子,假如孩子感到焦急不安,那么这一小时里他就什么也没有学到。

(四)误解之四

教育方式的误解。中国人长期习惯了灌输式教育,80后父母们自己是被灌过来的,也无形中接受了这些模式,虽然他们反对灌输,但又做不到不灌输。对话,互动,这才是早教的本质。但我们接触的博士父母也习惯于对孩子进行灌输。并不说不能灌,而是不能都灌。

五、错误早期教育

对早期教育的无知,让中国的孩子们深受其害,他们没有了幸福的童年。 更让人担心的是,错误的早期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们在人格、情感、心志、精神层面缺乏感受力,对美、对爱、对善,缺乏热爱。这才是教育的最大失误。

1.不准掰手指数数。

有些父母,在教宝宝数数时,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就会要求他们放下掰手指手,要求心里记,觉得掰着手指头数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影响孩子的智力开发。心理学家说,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

正确做法:数数时不妨让他们数数手指、衣扣、玩具等等,让他们从具体的东西开始。

2.过分溺爱。

有时候,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

正确做法:家长应该放开手,让宝宝自己收拾玩具,自己吃饭,摔倒后让宝宝自己爬起来,这样才能使宝宝更快乐,更有成就感。采取正确科学的早教方法,家长就能让孩子更快更好的成长,避免走一些弯路。

3.早教等同于学习。

目前,不少家长把早期教育视同于早期学科教育,孩子1岁以内学认字,3岁以内学外语。会识字、会背诗只是简单的记忆模仿,并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0~3岁的孩子正处于情绪情感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早教的重点是把握好语言、智能、体能、感官等七个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和规律,采取鼓励性学习,创造快乐环境,开发其本身已有的潜能。开发体能、想像力、社交能力的娱乐课;帮助记忆、提高语言能力的音乐课;提高想像力和体能的艺术课比单纯的学习和机械记忆更适合这个阶段的孩子。

六、早教注意事项

很多爸爸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在早教中心报了很多课程。

爸爸妈妈们以为学习越多的课程,越能让宝宝全面发展。其实只是把自己和宝宝弄得疲惫不堪。如果宝宝喜欢课程内容,上课的时候就会特别积极和老师互动,进步也不小。如果早教课程报得太多,从表面上看是各有侧重,但对宝宝智能的提高并没有加倍收效,还会造成宝宝的大脑疲劳,不如悉心选择一两门宝宝喜欢的更有效。

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爸爸妈妈们应该摸清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果你的宝宝一直在接受早期教育而没有任何进步的话,不要去怀疑孩子是否天分不够,可能是作为家长的自己,没有摸清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果能做到以上一点,并选择一家专业可靠的早教机构,那宝宝一定回馈一些惊喜给你。

孩子在家里和父母交流对孩子来说是不必可少的。尤其是通过谈话,做游戏,做运动等方式来实现和父母的良好沟通,让亲子关系更融洽,这样对于孩子以后注意力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都非常重要。早教机构提供了孩子们和家长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也能学到一些促进亲子互动的知识,是否去参加学习还需要是家长根据自己的需要权衡。

如果准备上早教班,要注意早教班的课程的内容、上课的形式还有教学环境等。一个好的教育机构不是只培养孩子的技能,而是更重视孩子的能力培养。宝宝创造力的培养也很重要,重点要选择不会限制孩子想象力的早教机构。根据果果街专家的分析,宝宝的成长离不开运动,所以早教机构的活动场地的空间和卫生环境,设施的安全程度,都是要达到一定标准的。错的宝宝在某早教机构上课,他们有音乐、艺术和欢动3个课程,上课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在宝宝玩的过程中又会加入纪律性原则,让宝宝自然而然的形成纪律感;我觉得对宝宝的学习兴趣跟潜能的培养特别有帮助。

早教不是单纯的找老师给孩子上课额外强加给孩子训练,家长要做到“以情为先”“以养为主、教养结合”,每天至少花一小时与孩子语言交流,与他们在生活和游戏中良好互动等。

专家指出,婴儿从出生那刻起,就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家长要关注并培养其身体、情感、认知、社会活动能力等。

进行早教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进行相关的教育,需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过早的早期教育开发只能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无端给孩子今后的发展增添压力。因此建议家长谨慎选择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模式。

进行早期教育过程中,家长或教员应以安全为第一。不可为了达到某个课程目的而不考虑安全隐患。

第2篇

早期教育不等于智力开发

提到早期教育,不少父母就认为是让孩子没出世就听音乐,不管孩子会不会说话,6个月就开始看图认字、学外语,1岁数数,1岁半说儿歌、背诵唐诗;再大一点,奔波于各种特长班、艺术班之间。

出生在高知家庭的恬恬就享受如此待遇:全家人分工负责她的识字、背诗、算术、英语,还上了绘画和舞蹈两个班。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恬恬2岁就认识了四五百个字、会背近百首古诗、能说一些日常的英语词汇;3岁会做10以内的加减法;3岁半会画出完整的小动物、涂上颜色,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很有节奏感……如今,4岁半的恬恬又拉起了小提琴,谁见了都会夸她聪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脸上是一副掩饰不住的自豪的神情。只是,恬恬至今不会自己穿衣服,上厕所要人帮,吃饭用人喂,玩过的玩具、看过的书、画过的画都得由奶奶帮着收拾。

有人不禁要问:父母首先是应该让一个4岁多的孩子提前掌握小学的知识内容,还是让她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在过分强调孩子知识、技能和智力发展的过程中,父母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跑了“偏”,造成婴幼儿教育小学化,使本该在这个年龄段完成的“养成”教育成为空白,等到孩子上了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再回过头来实施再教育,补上本该在孩提时代掌握的关键的人生课程。

那么,恰当的早期教育意味着什么?专家认为,从大的范畴上讲,早期教育是在孩子婴幼儿时期进行的教育。和我们平常所说的教育一样,它包括体、智、德、美、劳五个方面的内容,促进婴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换言之,早期教育的目标是使孩子成为有聪明才智、健全人格、优良品质和健康体魄的人,除了智力学习外,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形成乐观、自信、向上的心理。因为一个人日后的成功,不单单取决于智力方面的因素,从小练就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与人合作的精神,每每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人综合实力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早期教育应该是对婴幼儿整体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使他们的智力潜能开发“一枝独秀”。

早期教育让孩子身心健康

无论是零岁教育还是胎儿教育,首先给人们的印象就是“英才教育”。但是,真正的早期教育必须包括对人至关重要的“人品”教育。把人品和人性的培养与能力和智能的培养放在同一水平上考虑。同时,还要考虑体育的因素。这是专家们一再强调的。

生活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仿佛别人的孩子会说儿歌、会讲故事、会弹钢琴,自己的孩子不会就是落后了。不少父母真的沉不住气了,立刻也要“照方抓药”、给宝宝制订出周密的计划。

其实,在早期教育问题上,最最应该摆平心态的是父母自己:孩子的智力可以不超常(实际上,超常儿童在所有儿童中占的比例很小),日后也可以不出人头地、成龙成凤,但孩子必须身心健康。因为积极的人格因素和良好的品质,是孩子从容应付未来一生荣辱、坎坷与坦途的保证。这一点早已得到了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认可。幼儿孤僻、胆怯或霸道、不与人合作等等不良性格的形成,往往与在早期教育包括保育中忽略对孩子素质的培养有关。早教专家认为:积极的人格因素和良好的品质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快乐、活泼;二是安静、专注;三是勇敢、自信;四是爱劳动、关心他人。这些性格、品质都是情感智力的重要内容。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茅于燕说: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的好坏,影响着孩子未来的成就。早教主要是幼儿积累生活经验和知识。在西方流行一种“早期银行论”,指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就好像是往他们的神经银行里储蓄,积蓄越多,将来受益越大。在幼儿的知识教育和性格教育方面,我们比较倾向于多重式性格教育,性格教育开展得越早越好。如果幼儿二三岁的时候就把脾气学坏了,到四五岁就得进行再教育,那无疑是资源的浪费。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关键是让他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和童年的乐趣。

家庭是早期教育的基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传身教在孩子身上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即使上了幼儿园,只要不全托,孩子还是在家里的时间长。所以,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更多地应该在家庭中进行。据一项调查显示:有80%的父母希望孩子得到早期教育,但又不知道早期教育该如何下手。

婴幼儿对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充满好奇,想摸摸、看看,父母可顺应孩子这一心理,多鼓励孩子尝试,让孩子产生足够的自信心,遇到困难也不退缩。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很可能在某方面做得不好,不要随便指责、嘲笑、挖苦和恐吓孩子,父母应教给孩子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恰当的方法,以免形成幼儿遇事胆小畏缩的心理。这有利于使孩子形成勇敢、坚强、自信、开朗的意志品质。这种品质是与人的自信心和自觉克服恐惧心理的能力结合在一起的,必须从小开始培养。父母还可借助亲子游戏活动,让孩子学会善始善终,进而增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为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父母对婴幼儿的智能开发,可从心灵教育开始。比如,对新生儿的、婴儿和母亲之间的视线、肢体交流,是对小宝宝大脑神经的有益的刺激。父母可对孩子进行感觉刺激训练,开发宝宝的左右脑;做身体触摸,促进父母与婴儿的情感交流、增加胃肠激素的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利于宝宝发育;父母可对婴儿进行逗笑训练、音乐训练、体能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稍大一点的孩子,可进行运动训练、语言训练包括英语训练、绘画训练、早期阅读训练,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及各种知识技能。

台湾幼儿教育专家刘志芬教授说: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而且正走向家庭化和社会化。我认为,培育孩子不仅仅是要把他养大,要给他提供多么丰富的物质条件。关键是教会他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父母应意识到的是,他们不仅仅是孩子的衣食父母,更是孩子行为规范的启蒙老师。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父母,而不是幼儿;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父母育儿观念的转变,而不是强行给幼儿大量的刺激和灌输,“拔苗助长”;早期教育的主要形式是父母与幼儿互动互进式的,而不是父母与幼儿单向促进式的。这才能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陈若葵

第3篇

一、构建社区早期教育管理网络,提供保障

以幼儿园为基地,以社区、家庭为依托,以建构早期教育管理网络为切入点,逐步建立和完善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点面结合”的社区学前教育网络和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即:社区学前教育领导小组、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社区早教专家指导小组等等;实行“早期教育四纳入” 即把婴幼儿早期教育纳入各镇学前教育十五规划和教育现代化行动计划,纳入园长年终考核指标体系,纳入园所等级评估和学前教育规范乡镇建设标准,纳入幼儿教师聘用和奖惩范畴。同时下发开展社区早期教育活动的相关规定,对早期教育的活动形式、内容、教师来源、活动频率、玩具设备和档案资料等提出明确要求,为开展社区居民的孕期保健、优生优育、婴幼儿养育创造了条件,为社区婴幼儿潜能开发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

另外,社区早教中心等机构的建立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包括许多教学设施设备以及教玩具的添置、教师待遇等等,都必须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落实到位。

二、开发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引导家长主动参与

以幼儿园为基地的早期教育活动中心。对村落分布比较集中、居住地距离幼儿园(班)较近的地区,采用这一形式。幼儿园教师利用周六、日时间,每两周组织儿童及家长来园活动一次。其次,以社区为依托的早期教育中心。对居住地距离幼儿园较远,村里人口较多的地区,争取各村委会的支持,利用村支部、学校及家庭闲置房舍,建立社区早期教育中心和亲子活动站。另外,以邻里为背景的家庭联合活动站。对于居住分散、人口稀少的村落,利用邻近居住的3~5户家庭建立活动站。活动周期一般是1~2周。教师多数由幼儿园教师兼任。

(一)开设了全日制的托班,形成较为系统、科学的课程体系

社区内中心幼儿园应该面向社会招收2~3岁的托班,以集体、小组教育与亲子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家园合力开展早期教育。并专门派教师参加由杭州市组织的托班教师上岗培训,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习0~3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挖掘、探索、研究针对该年龄段的婴幼儿的教育策略,初步形成了有自己幼儿园特色的课程体系;注重该年龄段婴幼儿发展与家庭的关系,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来提高该年龄段婴幼儿家庭的教养水平。

(二)系统开设双休日的“宝宝亲子园”

每年举办两期双休日的亲子园,分为春季班和秋季班,按照不同月龄编班,每班不超出10户家庭,以便于个别指导。招收对象是0~3周岁的社区散居婴幼儿及其家长,通过每周六的亲子活动,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的同时,帮助年轻父母们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提高教养能力,通过良好的亲子互动,润泽家庭关系。提供一个适合0~3岁幼儿学习、探索、一起游戏的机会和环境,开发婴幼儿的潜能。

(三)举办“0~3岁家教指导专题讲座、咨询会”

幼儿园与社区合作,面向社区以专家讲座、咨询等方式,向社区家庭宣传早期教养的理念。

我们由社区早教指导站联络,向社区发放0~3岁家长发放邀请函,在社区早教中心内,开展早教讲座和咨询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和教授做家庭教养观念的指导讲座并为家长提供免费咨询。大家一起游戏,亲自动手操作,学会了许多材料简单、玩法多样的亲子游戏,还分享了许多通俗易懂的科学教育方法。

(四)开设“准妈妈准爸爸早教指导班”

招收对象是孕期准妈妈的“准妈妈早教指导班”,以互动、多样的方式,让准妈妈们树立正确的生育教育观、了解掌握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促进胎儿的健康成长,从根本上提高我区人口的整体素质。延伸到0岁教育的“准爸爸准妈妈班”活动,以互动的形式进行了早期的胎教培训。准爸爸妈妈们先在轻松温馨的氛围中,通过图像看到了自己肚子里的宝宝现在是什么样子,了解了这个阶段的胎教应该如何开展,了解了情绪胎教、音乐胎教、触觉胎教、感光胎教等方法,而后在优美舒缓的胎教音乐配合下,准爸爸妈妈们还可亲身体验如何胎教,共同练习胎儿操、孕妇健身操。

(五)建立“社区早教指导站”

为了能融合社会各方面教育、保健资源,为社区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提供环境氛围;让家长和看护人得到科学的智慧训练、得到科学早教的方法启迪;让家长和家长交流分享教育经验;让家长和专家交流以解决育儿难题;让孩子和家长交流以增进亲子感情。辖区幼儿园必须与社区联系,宣传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与社区合作,共同来推动社区早教工作的展开,宣传普及科学育婴知识,提高广大婴幼儿家长育儿水平、树立科学的育儿观。早教指导站还应成为社区早期教育服务的联络口,不定期地为居住在社区的0~3岁的婴幼儿父母和看护人员、准备怀孕和已经怀孕以及孕产期家庭提供便捷有效的咨询与培训等服务,普及科学育儿知识,组织开展亲子活动,逐步建立健全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社区教育工作网络。

(六)入户指导

启动了“入户指导”工作,从亲子园中宝宝家庭和早教指导站的家庭入手,尝试开展了入户指导工作,从小处着手:比如指导家长利用家庭里现有的材料开展亲子游戏、如何促进宝宝动作发展、如何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等,让早期教育变得轻松实在。通过示范性活动引导家长掌握教养方法和技能;发动家长利用自然资源,制作、充实玩具材料等。着眼家长困惑和问题,挖掘拓展活动内容。可以采取集体、小组、个别相结合的形式与家长交流座谈,关注家长的困惑和问题,了解近期孩子发展情况和家长教育子女遇到的困难,及时纳入和挖掘活动内容。如针对围绕家长共同关注的“怎样让孩子大胆讲话”“孩子应该学什么”“孩子喜欢玩什么”“哪些食品有营养”“为什么孩子喜欢吃手指”等问题,组织研讨会、交流会,并在家教专栏上选登有价值的家长经验和做法。

三、因地制宜,探索适宜的早期教育指导策略

(一)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进一步明确妇联、卫生、计划生育等部门和乡镇、村基层政府职能,协调各部门,使早期教育走进社区、家喻户晓。以促进家长“转变观念、明确责任、掌握方法”为目的,以“家长是第一任教师、生活中的早期教育、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及规律、婴幼儿营养保健、卫生防病、科学喂养、优生优育”等为重点内容,通过媒体宣传、印发资料、开动员会、发调查问卷、家长讨论交流、专家培训讲座、现场咨询答疑等形式,向家长广泛宣传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并在路边、村口、街头悬挂宣传标语,设立宣传橱窗、告示牌,营造全社会重视早期教育的氛围。

(二)着眼需求,设计活动

依据婴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我们重点从培养婴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动作协调能力、生活卫生习惯、初步自理能力和认知能力等几方面选择活动内容。在设计早期教育活动时力求做到“四化”,即兴趣化、游戏化、生活化和系列化。

(三)完善档案资料,积累经验成果

早教中心、活动站和入户指导都应建立不同年龄段的花名册、出勤记录和指导记录,还为每个婴幼儿建立了成长档案,更便于家长和指导教师及时准确地进行交流。同时采取图文并茂法记录案例,并分别按不同内容和年龄阶段归纳整理,用文字注明活动名称、目标、玩具材料、玩法规则、指导重点、效果分析和家长指导建议等内容,再按年龄阶段分别归档,以便其他教师参考查阅。此外,还分别汇集整理适合我县农村实际的婴幼儿卫生保健、膳食营养、疾病防治等相关内容,正逐步开发适合我县实际的婴幼儿早期教育乡土教材。

(四)挖潜力、整资源,共享双赢

第4篇

关键词:0~3岁;早期教育;课程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拥有13多亿人口的大国,0~3岁婴幼儿约有7000多万,是世界上无可置疑的人口大国。优化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已被纳入国家人口计生工作职责范围,深入到每个家庭,落实到每个父母肩上,我们对于0~3岁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责无旁贷,是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

二、问题的解决

通过操作玩具,刺激宝宝的视、听、嗅、味、触等感官,激发宝宝探索世界的欲望;在游戏中促进亲子交流,理解“客体永久性”,促进其良好的社会情感的发展;通过主被动体操和爬行练习,发展宝宝的大肌肉协调性,促进大脑发育;同时,让家长学会在此阶段如何协助宝宝成长。在活动中让宝宝理解“因果关系”;通过丰富安全的环境、玩具和器材,帮助宝宝完成从爬行到行走的过渡,鼓励宝宝在探索中学习本领;同时,让家长学会配合宝宝的敏感期为其提供教育素材,从而积累相关经验促进宝宝认知的发展。

1.课程目标具体的设定

0~3岁是根据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来制定课程的,目标的制定也要遵循这个时期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目标设定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常模下的普遍性目标。(2)隐性目标。(3)延展性目标。

根据7~9个月的宝宝月龄段的发展来举例说明,它的普遍性目标是创设适宜的环境,训练宝宝爬的动作。它的隐性目标带有随机性,需要教师在心里有很好的把握。在制定隐性目标时首先要分析宝宝个体不同的发展状态。比如,7~9个月的宝宝将他们的发育状态分为4个不同的层次:有能独坐但是倒了就坐不回来。针对这样的宝宝,教育目标是训练宝宝两手取物,并激发宝宝爬的欲望;还有能趴下来,但是不能取物的宝宝。针对这样的宝宝需要家长给予适当的帮助,这个目标就是针对家长的。让家长手拿带响的玩具训练宝宝抬头;还有能匍匐爬行的宝宝,也就是常模下的目标;最后就是对有站立欲望的宝宝,教师要训练宝宝扶物站立。延展性目标就是针对家庭中的迁移,指导家长在家庭中训练宝宝爬、站。

2.根据目标的设定来创设与之相适宜的环境

环境的创设要遵循快乐、以人为本、让幼儿主动操作的原则。环境创设的依据是目标,目标的设定是依据0~3岁宝宝的发展特点来制定的。也就是说环境的创设也要依据0~3岁的孩子自身发展特点来创设。

分析7~9个月宝宝的发展状态将他们分为4个不同的层次,那么唇舌活动的环境就要依据这4个不同发展的层次来创设环境。首先对不会爬的宝宝我准备了有声音的玩具和小球;对能爬的宝宝但头不能很好地抬起的宝宝我准备了大龙球、小摇铃等;对能匍匐爬的宝宝我准备了拖拉玩具和小球;对有站立欲望的宝宝我准备了学步廊,并将大面积的场地空出来,放上软垫子,有利于宝宝爬行。

3.教师在亲子活动中要给予家长适宜的指导

在亲子活动中,我们指导的是家长,服务的是孩子。在亲子活动中,家长会有不同的表现,可能会出现孩子在一边玩家长在一边聊天的现象;还有的会陪伴孩子,但是没有和孩子有语言和目光上的交流;还有的家长会急于求成,不鼓励孩子,不给孩子主动探索的机会,一拿来玩具就教给孩子玩。老师在观察中要委婉地提醒家长。比如,一位优秀的亲子老师,在看到一个宝宝在扣扣子,奶奶在沙发上与别人聊天时,就会婉转说:“阿婆,快来看看宝宝扣的扣子,好棒哦!”很自然地就将家长吸引过来。

在进行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几点指导家长的方法:(1)有的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宝宝会爬,他家的不会非常着急,把宝宝一下摁在垫子上,手推着宝宝,让宝宝爬。看到这种情形,老师就要指导家长,告诉家长要激发宝宝爬的欲望。方法是让宝宝坐好,把玩具放在宝宝前面,让宝宝弯下腰去够,如果宝宝的腿弯过去了,就在一点点的逗引宝宝往前爬,如果宝宝的腿就是弯不过去,不要着急,告诉家长,我们在等两周的时间,到时宝宝就会爬了。(2)在逗引宝宝爬的时候要指导家长注意,蹲下来,与宝宝有目光和语言的交流。(3)对抬不起头来的宝宝,老师可以指导家长用大龙球,将宝宝放在大龙球上头向下趴下,然后用小摇铃等玩具逗引宝宝让他抬头。(4)对能匍匐爬行的宝宝,老师可以指导家长利用拖拉玩具和小球等引起宝宝的兴趣,让宝宝往前爬行够玩具,但要注意家长的和与宝宝语言、目光上的交流。(5)对有站立欲望的宝宝,老师可以指导家长带宝宝到学步廊。首先要在宝宝身边,保证宝宝的安全,要给宝宝以鼓励,让宝宝有信心。

4.亲子课程与家庭中的迁移

在早教中心,有的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会指导宝宝,但是,回到家中就完全没有了指导宝宝的意识。所以,在亲子活动中教师要让家长把对宝宝的训练任务迁移到家庭中。没有学步廊,可以利用小床来训练走。在家里,可以让爸爸做小桥,让宝宝爬过小桥,或让爸爸躺在床上,做小山,让宝宝爬过小山等等。

家长应该认清早期教育的着重方向,以免抱着要让宝宝成为天才的心态,反而给了过多的压力,使宝宝对学习失去兴趣。早期教育的方向应该是协助宝宝建构各种感官能力,让宝宝在未来能够轻松学习。如在3岁前给予宝宝足够的感官、语言刺激,并且提供充分的肢体动作练习,那么在进入幼儿园之后,宝宝便有足够的行动能力去探索;且精准的感官能力也能让他们大量接收到外界的人、事、物的信息;此外,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有助于和别人相处。

参考文献:

第5篇

妈妈自述:

(小敏27岁 时尚服装店老板)

我是个爱读书的人,可是命运留给我一个最大的遗憾,那就是没能走进大学的校门。所以,我对孩子要进行早期教育。可是,您说孩子怎么对拿笔写字没有兴趣呢?前些天,我给孩子一支笔,让他在纸上画道道。开头还可以,可是不久他就没兴趣了,再给他笔他就扔得远远的,去玩别的东西了。

实验:12只孪生老鼠的故事

一位心理学家把12对孪生老鼠分为两组:一组放到刺激丰富的环境中,一起装进一个大笼子,灯光明亮,能听到各种声音,并装有梯子、车轮等;另一组放到尽可能没有刺激的环境中,单独装进小笼子,放在昏暗无声的屋子里。

80天后,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的老鼠脑子的体积大、皱折深、分量重,而且“聪明”得多。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让孩子多用眼、用耳、用手等感官,丰富的感官刺激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也就更聪明。

爱尚提示:

孩子从母腹这个小天地来到陌生的大世界,如果说他们对世界有所认识的话,那么最初就是各种感觉。感觉是一切复杂认识的基础。所以说,早期教育不是写字、算数,对孩子的感官训练才是时尚家教的第一步。

眼睛训练――为宝宝点亮五彩的世界

孩子刚出生对光就有反应。不要以为新生儿怕见光。眼睛的训练,最早应先给孩子以明暗光线的刺激。随着孩子长大些,可以在他的小床周围悬挂各种色彩鲜艳的气球、布条等,这比他睁眼只看见白色的屋顶好得多。小家伙对人的脸似乎有极大兴趣,比注视别的东西的时间都长,以至目不转睛盯住妈妈的脸。妈妈可以在哄抱孩子时经常变换位置,让他从不同角度注视您的脸,训练视觉机能。对两三岁的孩子应给他准备五颜六色的玩具,还可以利用游戏训练视觉能力。

训练实战:

A:画线游戏

大人在一张纸上先画一条红线,让宝宝也画一条红线,画一条绿线,宝宝也画一条绿线,其它颜色类推。宝宝画得颜色不一样,算输。然后互换由宝宝先画。

B:猜猜看游戏

跟宝宝说:我心里想着屋子中的一个东西,是红色的,你猜是什么?他就可能猜各种红色的东西。猜着了再轮换。

C:数数游戏:

把棋子、豆粒等小东西放在桌上几个,让他看一眼很快说出数目,说对了互换。

耳朵训练――母亲是最好的歌唱家

稍一留意就会发现,小宝贝出生后似乎耳朵更好使些,有时看得不如听得好。所以,应及早训练耳朵的听力。比如,小宝贝啼哭起来,不要以为只有喂奶才是好办法,弄出一个清脆的音响(如铃声),同样能止住小宝贝的哭声,还可以吸引他寻找声源。自然,悦耳的歌声是最好的听觉刺激。虽然母亲未必是歌唱家,但为了孩子还是应学会几首好听的歌。因为孩子早期跟母亲交往时间最长。给孩子轻声地朗读诗歌也是个好办法,这可以使他们随大人语调的变化有不同反应,又为发展语音听力做了准备。

训练实战:

A:悄悄话游戏

孩子非常喜欢有人跟他“谈话”,尽管他们还听不懂。所以,父母热情洋溢的语调是很好的听觉刺激。

B:大声喊话

如果孩子由于某些疾病(如中耳炎)听力受损,除其它措施外,父母更应注意对孩子大声喊话,以训练听力。

手的训练――解放宝宝的双手

手并非只是用来劳动的。对婴幼儿来说,手首先是一种重要的感官,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闭上眼试想,事物的凉热、软硬、轻重、大小、远近等都可以用手来“认识”。而且,就是睁开眼,像凉热、软硬等也只能靠手摸出来。只是成人有了经验,似乎用眼可以看出来了。这就不难理解,婴幼儿的两只小手总要东摸西摸闲不住,对他的“生活”的意义该有多么重要。因此,应该充分“解放”他们的双手。让小宝贝的手摸摸抓抓还可以训练他们手眼协调。

训练实战:

蒙眼睛游戏:给宝宝手上放一个东西叫他们猜是什么,或者让他自己摸,猜摸到的东西。这样可以发展孩子的触摸觉。

第6篇

1. 幼儿大脑突触密度的变化。

2. 大脑在出生的时候只发育完成了25%,但是到三岁末的时候已经发育完成了90%,“在生命的头三年里,突触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3~10岁的时间里,儿童大脑里的突触数量是成人的两倍,这也证明了儿童头几年里为何能快速的学习。”

3. 在0~6岁之间,由于婴幼儿通过不断地看、听、说、运动,促使大脑中视觉、听觉、语言、运动等神经的形成和发育发展极其迅速。成人要花费60年功夫才能学习到的文化要素,这个时期的宝宝却能借“吸收性心智”和发展的“敏感期”,在短短的3年间完全吸收。可见,0~3岁孩子的大脑发育大大超过了身体发育的速度。所以,最好从新生儿期开始教育,给孩子以恰当的信息刺激和训练,使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如,爬行关键期、行走关键期、语言关键期等。

一、0~3岁婴幼儿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

幼儿早期教育时期学习知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父母应该塑造孩子品质、能力、情感、态度让孩子能够终生受益,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学习一些关键的知识跟技巧,但是在幼儿早期教育阶段这并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1. 婴儿期是宝宝对他人形成信任感的关键时期,这种信任感会终身受用。所以,父母应每天抓住一些机会,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善于对宝宝进行正面的引导与鼓励,尊重宝宝的劳动成果,多用正面的词句来鼓励宝宝。如在对宝宝提要求时,可用“请把小勺子帮妈妈送过来”、“请你慢慢走”、“小娃娃要回家睡觉了”等,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秩序感和足够的自信心。

2. 有了安全的亲子关系做基础,婴幼儿才会大胆的探索,在孩子注意和感兴趣的时候成人应及时提供适当刺激(这种探索更有助于大脑发育)。

3. 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长首先要做到,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比学校、社会更大。

二、0~3早期教育的活动原则

1. 以发展基本动作为基础——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动作发展阶段与重点。

2. 全面性、重复经验(修建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动作技能训练应全面(大小肌肉、躯干四肢平衡协调发展)。重复练习是婴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当您看到宝宝连续几次甚至几十次地操作同样的材料或练习同一个动作时,请您千万不要“拔苗助长”,盲目干涉宝宝的学习过程,因为只有经过反复练习,宝宝才能发现某种物体的内涵,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对物体的认识,进而发现物体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因此,成人应学会等待,学会观察,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给幼儿出示答案,支持宝宝的发展,多给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机会(成人示范、孩子观察、吸收、加工、模仿),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持续力。

3. 技能练习与感觉练习兼顾(运动与视、听、看、触觉活动协调),动作技能与身体素质培养并重(技能与耐力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动静交替、定时定点、劳逸结合、有序锻炼、愉快体验。

三、提高0~3岁婴幼儿对环境的适应性

儿童智能是在外界刺激的帮助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必须提供适合儿童发展的“有准备的环境”,这个有“准备的环境”具备以下特点:

1. 给婴幼儿一个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营造一个温馨、和乐、充满爱的家庭氛围。

2. 设置安全、发展适宜又具挑战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探索发现。

3. 常让宝宝接触和体验不同的室内和户外环境,能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4. 能提供美观、实用且对幼儿有吸引力的生活设备和用具,帮助幼儿建立起生活经验。

5. 可以让幼儿独立地活动,自然地表现并意识到自己的力量,鼓励婴幼儿自由爬行、攀爬或走动,不局限婴幼儿的行动,培养婴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欲。

第7篇

关键词:早期舞蹈 舞蹈游戏 教学方法 发展趋向

一、早期舞蹈教育对幼儿的发展作用

1.早期舞蹈教育有利于幼儿的个性发展

早期舞蹈教育可以让宝宝在舞蹈中释放自己的情感。幼儿在舞蹈游戏中学会如何释放自己的情感,利用舞蹈进行情感交流最终到达释放幼儿人最原始的情感及个性,整个过程是轻松的。同时舞蹈的长期熏陶,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的内在休养,幼儿懂得如何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2.早期舞蹈教育有利于提升幼儿的记忆力、创造力

早期舞蹈游戏是给幼儿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过程,没有太多的规则及束缚,宝宝们可以积极的参与到舞蹈游戏中来,主动开动脑筋参与游戏,舞蹈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能够帮助幼儿提升记忆力。记忆力提升的同时,幼儿的创造力被开发出来,我发现在舞蹈游戏中,幼儿们的思维很活跃,情绪饱满,同样的音乐体裁,每个幼儿的舞蹈展现都是不一样的。参与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我很多的灵感都来自于孩子们。

3.早期舞蹈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

早期舞蹈教育有力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在舞蹈组合中有很多的组合是需要集体完成的,比如快乐小舞星舞蹈教材组合《花与蝴蝶》,需要小朋友们一部分扮演花儿,一部分扮演蝴蝶,组合中有很多幼儿在一起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幼儿的社交能力,还增强了幼儿的互相帮助的精神。当然这样的组合还有很多,其实平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受过早期舞蹈教育的幼儿,一般都比较外向,愿意并主动与别人相处,这些都说明了早期舞蹈教育对幼儿社交能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二、早期舞蹈教育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1.舞蹈教学内容的选择

舞蹈内容的选择应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首先是音乐的选择,幼儿舞蹈音乐的选择最好是幼儿们所熟悉的,甚至在舞蹈中可以唱出来的,音乐节奏清晰欢快的。如音乐《大家一起喜洋洋》,这是电影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的主题曲,幼儿们听到音乐就非常兴奋,并迫不及待的想学习舞蹈动作,最后还进行了边唱边跳的表演。这样类似的音乐还有很多,比如《丢手绢》、《蜗牛与黄鹂鸟》、《两只老虎》等。然后是舞蹈动作元素的选择,动作元素不要过于太难,主要以训练幼儿身体协调发展为目的。如手指训练、头部训练、蹲起训练、走步训练等,切记要简单,适合幼儿。最后是幼儿舞蹈组合及剧目的选择,幼儿舞蹈要贴近幼儿生活,表现幼儿的纯真可爱,这样的舞蹈即使没有太多的高难度和华丽的修饰也是非常吸引人的。如《宝宝会走了》,整个舞蹈用了简单的几个动作元素就把宝宝的那种天真可爱表现的淋淋尽致,让大家百看不厌。因此,简单未必就是不好的,我们在选择教学组合和剧目时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2.舞蹈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早期舞蹈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有很多,但我认为生活化教学法与舞蹈游戏法在早期舞蹈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化教学法就是在舞蹈教学中,我们要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现生活中的场景。比如《我的好妈妈》舞蹈,通过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正确引导幼儿给妈妈端茶、捶背等动作,在教学过程中幼儿不仅得到了肢体的锻炼,同时又对其进行了德育渗透,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早期舞蹈教育的发展趋向

当今社会,幼儿舞蹈教育已经变成了演员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技巧教育。遍地的培训机构开设的早期舞蹈课程都是毯功课、拉丁舞课、爵士舞课等,家长们对这些课程还十分的热衷,觉得自己的孩子只有会了劈叉、下腰、搬腿才算是学了舞蹈,尽管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练功时非常痛苦,但还是毅然的进行学习。有时候真的很“佩服”这些家长。我们常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指的是舞蹈专业演员,专业演员是到达一定年龄身体条件符合,需要专门的学校进行培训、学习,最终成为演员。而舞蹈早期教育是一种大众的素质教育,没有必要过早的去训练这些,而且事实证明,过早的训练会影响到幼儿的成长发育。

早期舞蹈教育应对幼儿的身心进行关注,应对幼儿艺术素质教育以及对美的热爱和表现进行关注。针对当今现状,首先要从一些权威的舞蹈大赛的评分标准做起,不要因为舞蹈中有高难度技巧就给无比高的分数,幼儿舞蹈我认为还是以表现力为主,当然近几年这种势头有所好转,还有就是家长的意识问题,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舞蹈教育方向有很多误区,而且喜欢互相比,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是有差异的,根本没有可比性。这就需要教师平时要注意引导家长,把家长的观念转变过来。我们要正确把握孩子的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千万不要操之过急。

结束语

舞蹈教育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易于被孩子们接受,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作为一名幼儿师范学校的舞蹈老师,我深知早期舞蹈教育的重要性,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整体观,希望本文对我的学生们在以后的舞蹈教学中能够有所帮助,触类旁通,进而使中国的早期舞蹈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式茂.幼儿舞蹈教学指导[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2]陈康荣.幼儿舞蹈训练与幼儿舞蹈创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第8篇

一天,狂风骤起,黑云密布,雷电交加,一位妈妈赶紧去关闭窗户,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吓得宝宝要哭。妈妈为了不让宝宝哭,就吓唬宝宝说:“不能哭!雷公要来了!快到这里来躲着。”宝宝虽然没哭出来,但是以后一听见雷声就非常恐惧。

陈鹤琴先生认为这位妈妈的做法是错误的。同样的情景,他和妻子对自己刚出生8 4周的儿子陈一鸣却采取了不一样的教育态度。一天,也是雷电交加,妈妈把儿子抱到露台上,指着闪电说:“你看!你看!”儿子用手指着闪电看,毫不惧怕。一鸣2岁多的时候,爸爸继续带着他在屋檐下欣赏美丽的闪电,对他说:“这是狗的尾巴,那是狗的耳朵;这闪电多么好看!”

宝宝的恐惧多因家长暗示而形成

陈鹤琴认为,从遗传方面而言,有的宝宝生来怕雷电,有的不怕,究其原因,大部分害怕是由家长自己害怕引起的。小孩子很容易受人暗示,惧怕性的暗示可以使孩子发生惧怕,反惧怕性的暗示可以使孩子打消惧怕。所以家长的言行应当慎重,不要让孩子养成胆小如鼠的性格。

正确面对宝宝的恐惧

家长要不动声色

高分贝的声音会引起小孩子的恐惧,如果这时家长再露出恐惧的神情,会定格宝宝对此现象的恐惧。所以,陈鹤琴指导家长一方面要尽量使巨大的声音停止或减弱,一方面自己要静默不作声,给孩子镇定从容的感觉。

不要禁止宝宝接近动物

很多妈妈不喜欢甚至害怕动物,于是也禁止宝宝接近动物。陈鹤琴认为诸如青蛙、蚯蚓之类的动物并不伤人,宝宝应该了解它们的生活状况,以丰富知识。一鸣22个月的时候,见到一只大蟾蜍就向后退,并喊叫:“咬!咬!”陈先生走过去,拾起一只小棒,轻轻地去碰蟾蜍,说:“蟾蜍,你好吗?”后来一鸣虽然还害怕蟾蜍,但是比刚开始时好多了。

第9篇

书名:《和抱抱熊一起玩》系列(全36册)

作者:东方爱婴研究所

主编:贾军

出版: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定价:12.80/册

宝宝的阅读,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许多家长都觉得这个说法有点不靠谱,尚在襁褓中的宝宝能读什么书,又该怎么读呢?亲子阅读的研究结果表明,要让初生宝宝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有两点秘诀:第一,声音的韵律和魅力远比语言的意义更重要,妈妈朗诵时的音调、情绪、节奏都能给宝宝以亲密依恋的安全感;第二,不要直接把图书摊到宝宝面前,妈妈应该通过阅读先把图书消化掉,然后贯穿在喂养教育中演绎给宝宝看。这下家长们明白了,原来早期阅读的时间就是这样提前到0岁的,但是,我们该到哪里去寻找适合宝宝从一出生就开始阅读的图书呢?

答案就是本期要推荐的《和抱抱熊一起玩》系列丛书,这是一套绘本类亲子读物,创造性地为0~3岁的宝宝按月龄编写了36本图书,根据宝宝每个月的发展重点,制作适合该月龄学习和成长的读物,每月一书。0~3岁是宝宝身体器官及大脑发育最快的阶段之一,每个月都有相应的成长特点,提前给宝宝不适合其月龄的图书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本书依据科学策划,结合该月龄宝宝的发展特点和教育重点精心设计而成,从内容设置到版式编排,从材质选择到开本尺寸,从阶段培养到系统进阶,都充分考虑了宝宝月龄的身心特点。翻开《和抱抱熊一起玩》系列丛书,内容生动有趣,互动性强,内页有掀开盖板等独特新颖的设计,封面和封底还有培训重点、理论依据、阅读方法等信息,简明扼要地提供了如何进行早期教育的基本指导。

比如最让新生妈妈手足无措的1月龄,宝宝该怎么“阅读”呢?1月龄图书名为《视觉模式图》,将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以黑白两色高对比度的剪影图片形式呈现,帮助新生宝宝的视力发展。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不同的“阅读”方法:当宝宝仰卧时,把本书放在宝宝视力范围内,轻轻拍打书面,并呼唤宝宝以引起他对书中图画的注意;或者把本书撑立起来,放在宝宝头前或身侧,帮助宝宝练习抬头、转头和翻身。这样的童书是否让家长觉得很贴心、很实用呢?没错,这不仅是一本帮助宝宝成长发展的童书,对家长而言,还是幼儿早期教育的一本指导手册,其中不乏许多生动有趣的内容:8月龄的《小肚脐在哪里?》通过不断掀开盖板去寻找抱抱熊的手脚、眼鼻嘴等形式,让宝宝和家长在一起做游戏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身体,建立自我意识及亲子依恋;17月龄的《爸爸爱我》通过故事中爸爸表达爱的不同方式,体现父亲在宝宝成长中的重要作用;23月龄的《我喜欢我》是关于宝宝的情绪、社会行为和对话技巧的书,帮助宝宝进行自我认同;30月龄的《抱抱熊不打架》讲述了关于情绪控制的故事,教导宝宝如何遵守纪律和解决问题……

通过《和抱抱熊一起玩》这36本书的亲子共读和游戏,宝宝会在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会和情绪能力、精细动作能力和大运动能力这5大方面获得全面而均衡的发展,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丛书系列就像一个和宝宝一起玩耍、一起成长的好朋友,既有宝宝的影子,又是宝宝的榜样,更是爸爸妈妈的好帮手!

第10篇

自从知道自己怀孕起,年轻的妈妈们都有些紧张。这样一个倾注着全家人深切的爱的小宝贝,你不知道该如何去爱他。想给他你能给予的最好,想让他的生命没有缺憾,你诚惶诚恐,生怕辜负了上帝的恩赐。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宝贝儿是一个开朗、自信、善良的孩子。我们该怎么办呢?

俗话说“3岁定终身”。3岁以前是宝宝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年轻的妈妈们把握了宝宝的发展特点,相适应地提供条件促进宝宝的进步,才不会错失宝宝发展的敏感期,令宝宝的各项能力均衡发展。广州、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年轻母亲积极学习如何早教。事实说明参加过系统、科学的早教课程的宝宝与相同年龄却没有参加过早教学习的宝宝在语言表达、人际交往、运动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超前表现”。

来听听参加过早教课程的妈妈们是怎么说的吧!

萱萱妈妈:萱萱两岁时,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带孩子去上亲子班,现在几个孩子都上幼儿园了。老师反映说,这几个上过早教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又聪明又灵活,什么东西都是一教就会。

冬冬妈妈:我的孩子八个月开始上亲子课程,每个星期我都坚持带他上课。现在冬冬两岁多了,我为他的表现而骄傲。他个性开朗、自信、与别人交往落落大方、惹人喜爱。现在在我家附近的一家幼儿园上学,老师经常夸他自理能力强,注意力集中,不像其他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好长一段时间都适应不了。

虫虫妈妈:从怀孕开始,我就很注重胎教,有幸与早教机构的教师接触得多。孩子生下来后,我就经常向早教机构的老师们取经。首先是经常给孩子进行抚触,仔细观察和发现孩子敏感期的出现。比如孩子三个月时是翻身动作的敏感期,她一出现这个动作时,我就及时引导她,鼓励她,孩子很快学会了翻身。老师经常会引导我发现孩子的特点,并及时传授相应的培养方法,我很快地把握了虫虫发展的需要。现在虫虫六个多月了,上节课,班上来了几个跟她同样大的孩子。很明显,虫虫比别的小朋友交往的兴趣和积极性都要强,而且表现出很好的情绪,直到最后一个摇篮曲的环节,虫虫自然地睡着了。上这样的亲子课,一节课下来,大人确实有些累,但我觉得很值,还可以帮自己恢复体形呢。

0-3岁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选择一家专业的早教机构,是让我们的孩子迈出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而在宝宝3-6岁期间会出现许多重要的敏感期,只有在敏感期重点投入和有针对性地教育,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童年只有一次,成长不会重来!”作为家长,当我们的孩子在迈出人生第一步的时候,一定要给他作出正确的选择,因为只有抉择正确之后,努力才会有结果。为了孩子的明天,让我们携起手来,走进早期教育、走进亲子体验、走进神奇的儿童世界!■

(责编 兰臣)

第11篇

误区1:

早期教育等于早期智力开发

智力开发非常重要,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早期教育”这个概念,不应只是智力开发,应该涵盖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健康)、美育以及最重要的――养成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质、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道德基础。为此,我特别提出一个培养目标,那就是:培养“健美、聪慧、性格品质好的创造型人才幼苗。”

提醒各位父母千万不要以牺牲孩子社会性为代价,关起门来搞智力开发,这样会错过孩子的习惯、性格培养的最佳时期,得不偿失。

误区2:

过早定向

所谓过早定向,就是父母武断地认为自己的孩子长大应成为钢琴家、画家、歌唱家等等,过早地为孩子定向培养。

在0~3岁的婴幼儿时期,教育内容不是从技能、技巧方面下功夫,而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基础。一个孩子的基础打好了,学什么都快。如果太早拔苗助长,反而会害了孩子。为此,我建议父母记住一个十六字方针:“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多方培养、因材施教。”

误区3:

早慧早夭

有老人说:“你不要教我的孙子,小孩子太早聪明了,会短命的!”我原以为这只是老一代人的个别偏见,等到我有一次与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妈妈交流时,居然也听到关于早慧影响健康的高论,这时我才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事实上,从实际调查和研究来看,结论恰恰相反。有人曾统计了400多位名人的寿命,他们的平均寿命远远超过普通人。而英国著名生理学家米勒和科基利斯对用脑与健康做过长期研究,他们的结论是:用脑越早,身体越好;用脑越少,衰老越早。因此,只要科学地开发幼儿的智能,脑子会越用越聪明。

误区4:

早期教育破坏了孩子幸福的童年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不欢乐、不幸福。对于孩子来说,一件事我不想干,硬要逼我去干,我就感到不欢乐、不幸福。而早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都是在游戏中进行,孩子们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孩子们的游戏和学习是不分的,他们眼睛睁开的每一秒钟,都在游戏,同时也在学习,比如搭积木,这肯定是游戏吧,但他们同时在学习,在学习构筑空间的能力。

当他觉得不好玩时,他会自我保护,东张西望,不听你的。如果你还要强加于他,他便使出第二种保护――哭闹。如果你还要坚持,他便使出“彻底保护”的“杀手锏”――他睡着了。

有些人认为:孩子幸福的童年,应该是今天到阴沟里去抓一点脏东西,明天把邻居家窗户打破,后天呆呆地看着墙上的挂钟等着睡觉。这也许是你经历的幸福童年,但不意味着就是孩子的。

误区5:

教育必先理解,孩子不理解的东西教了没用

这个观点听上去好像很有道理,但对婴幼儿不适用。如果要0~3岁的孩子理解了以后再教他,那等于什么也不能做,因为他们对什么都不理解!

第12篇

a 是

b不是

答案:a

解答:适当吃一些增加营养的食物及喝一些鱼汤等,既可增加乳汁分泌,使宝宝吃饱,又可以提高乳汁的营养,使宝宝得到更多的养分。

2 感冒、皮肤感染等常见疾病会通过母乳传染给婴儿吗?

a 会

b不会

答案:b

解答:感冒的传染是妈妈与宝宝由呼吸传播所致,皮肤感染是妈妈与宝宝通过接触性传染所致。另外,妈妈如果惠有感冒、腹泻等疾病,乳汁中可产生抗体,以保护婴儿不被相同疾病所传染,可以放心哺乳。

3 婴儿吃母乳时,嘴唇只要含住能吸出乳汁就可以了?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解答:妈妈喂养时首先姿势要正确,将宝宝的头放在上臂,一只手托孩子,另一只手将托起(身体稍前倾),将整个乳晕放入宝宝口中,既可使宝宝容易吸出乳汁,又不易造成妈妈皲裂。

4 哺乳的母亲能接受免疫注射吗?

a 能 b 不能

答案:a

解答:无论是活性疫苗还是非活性疫苗都不会影响母亲和宝宝的健康。

5 新妈妈最初分泌的稀薄淡黄色初乳,够宝宝吃吗?

a 足够让宝宝继续生存下去

b 不够吃,需要搭配奶粉或糖水

答案:a

解答:初乳不论稀、薄、淡,都是最有营养成分的乳汁,一定要给宝宝吃下去。初乳的量虽然较少,但足够让宝宝继续生存下去。坚持母乳喂养宝宝,奶水会愈来愈多。当然了,如果喂完母乳后宝宝总是不睡觉、哭闹,可适当搭配配方奶粉。

6 妈妈的胸部过小,会影响哺乳吗?

a 分泌的乳汁会很少

b 宝宝不容易含住和乳晕

c 不影响哺乳

答案:c

解答:妈妈胸部过小,宝宝刚开始吃奶可能有点困难,但随着宝宝吸吮力增大,妈妈的也会逐渐突出,奶量也会逐渐增加,一般不会影响哺乳。

7 如果婴儿吃奶时发出很大的“啧啧”声,表示:

a 宝宝喜欢你的乳汁

b 宝宝的食欲很好

c 宝宝的嘴巴和妈妈的没有很好地衔接

答案:c

解答:婴儿吃奶时如果出现“啧啧”声,说明宝宝没有将乳晕含在嘴里,只是嘴唇接触到,不利于宝宝吃到奶水。

8 奶瓶里的配方奶能否在微波炉中加热?

a 可以b不可以

答案:b

解答:最好不要在微波炉中加热,如果温度过高,可能会破坏奶中的营养成分。

9 用煮沸过的水还是直接用桶装纯净水冲调配方奶、调制婴儿食品?

a 煮沸过的水b桶装纯净水

答案:a

解答:不论自来水或纯净水都应该先煮沸,然后放到70℃~80℃再冲调奶粉等,因为太热的水会造成奶中的蛋白质变性。

10 能否用高汤来冲泡奶粉?

a 可以,这样营养更高

b 容易造成宝宝消化不良,长期食用可能对血液、肾脏有害

答案:b

解答:高汤含蛋白质过高,小婴儿肝肾功能不成熟,所以不宜长期、过多食用。

11 奶粉越浓营养越高?

a 是 b 否

答案:b

解答:一定要按要求比例进行奶粉调制,浓度过高会使宝宝肾脏功能受损。

12 开水可以杀菌,泡奶粉的水温越高越好。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解答:配方奶粉有许多营养成分,水温过高会使奶粉营养成分被破坏,故水温一般在70℃左右即可。

13 冲好的配方奶凉了,可以再次煮沸,顺道杀菌?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解答:配方奶如果凉了,可用热水隔水温一下即可,隔顿奶或室温较高时剩下的配方奶就别再吃了。

14 新生儿睡眠超过多长时间就应该叫醒喂奶?

a 2小时 b 6小时

答案:b

解答:新生儿一般3~4小时喂奶一次,如果超过6小时,应通过换尿布等将宝宝叫醒喂奶。

15 每次喂奶后可以给宝宝:

a 拍嗝 b 直接睡觉

答案:a

解答:宝宝由于生理发育与成人不同,贲门括约肌松,幽门紧,易发生溢奶,拍嗝后可有效防止宝宝溢奶。

16 喂奶的时候为了让宝宝的嘴巴张开,你可以:

a 用食指轻按宝宝的下巴

b 用或者奶嘴轻拂宝宝的下嘴唇

c 捏宝宝的小鼻子

答案:a、b

解答:正常的宝宝有吸吮反射和觅食反射,用或奶嘴轻拂其嘴唇,宝宝就可以将含入口中,也可用食指按宝宝的下巴。

17 新生儿脐带未脱落,该如何护理?

a 每天洗澡后进行脐带消毒

b 保持脐带干燥

c 脐带需要包扎

答案:a、b

解答:正常新生儿脐带7~8天即可自行脱落,每天洗澡后进行脐带消毒即可,保持干燥,不用包扎。

18 婴儿的衣服要用专门的洗衣液吗?

a 需要用婴儿洗衣液

b 用一般的洗衣液就行

答案:a

解答:最好用婴儿洗衣液洗衣服,以免宝宝的皮肤出现皮疹等不适。

19 在宝宝的床头亮盏灯会伤害宝宝的眼睛吗?

a 会

b不会

答案:a

解答:避开宝宝眼睛,以免伤害宝宝的眼睛。

20 宝宝出生后进行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有什么作用?

a 便于将一些危害宝宝生长发育的疾病检测出来,早诊早治疗

b 留取血液样本做实验研发

c 只是例行检查

答案:a

解答:宝宝生后72小时应做听力筛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苯丙酸酮尿症(PKU)疾病筛查,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否则会造成婴儿智力障碍。

21 宝宝高烧时应隔多长时间试表一次?

a 半小时、1小时、2小时

b 5分钟、10分钟、半小时

c 1小时、2小时、4小时

答案:a

解答:小儿病情变化快,有些宝宝体温上升很快,如不及时发现,易造成高热惊厥,故以1~2小时试表为宜。

22 当婴儿出现异常情况时,需迅速:

a 去大医院诊治

b 就近医院诊治

答案:b

解答:在宝宝出现抽搐、气管异物等紧急情况时,应在就近有儿科的医院就诊,以免失去抢救时机。

23 与婴儿建立良好依恋关系的正确方、法是:

a 固定一个大人带宝宝,形影不离

b 满足婴儿的一切需要

c 对婴儿多抚摸、对视、说话、游戏

答案:c

解答:小婴儿虽然不会说话,但经常给一些安抚等良性刺激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有益,会使宝宝产生安全感。这些爱的光芒和无言信息可深深储存于婴儿的记忆之中。

24 新生儿应该每天洗澡吗?

a 是 b 不是

答案:a

解答:夏天可以每天用清水洗1~2次,但如果冬天天太冷可以1~2天洗澡一次。

25 能不能用母乳涂擦新生儿脸部?

a 可以,能让宝宝脸更白嫩

b 不可以,容易滋生细菌,引发炎症

答案:b

解答:因为营养丰富的母乳是细菌生长的良好培养基,新生儿皮肤娇嫩,涂以乳汁可使繁殖细菌进入毛孔,使皮肤感染,甚至造成全身感染。

26 育婴师的工作范围是:

a 类似保姆,主要照顾宝宝的饮食起居

b 类似幼师,主要负责宝宝的早期教育

c 涉及宝宝的生活起居、营养搭配、早期教育、行为习惯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