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54: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东南亚哪些国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东南亚内陆国家是老挝,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越南、老挝、缅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陆上接壤,仅东帝汶不是东盟成员,东南亚面积约243万平方千米。
东南亚(SEA)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细长部分叫马来半岛。
(来源:文章屋网 )
“十一”长假后随着商品期货市场价格集体深度暴挫,沪胶上演了一幕连续7个跌停板的行情。那么这波跌势后其价格又会如何运行呢?目前我们关注影响胶价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
中国汽车轮胎消费放缓
天然橡胶的主要用户是轮胎,轮胎行业的景气度直接影响天然橡胶市场。汽车工业又是使用轮胎的大户,因此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国家对汽车工业的政策会影响到对轮胎的需求,并影响对天然橡胶的需求。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31.31万辆和722.9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35%和11.94%。受宏观环境影响,汽车产销增速由快转稳,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增幅比上年同期出现明显回落。
来自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消息,从2008年9月1日起开始调整汽车消费税。具体包括:一是提高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排气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乘用车,税率由15%上调至25%,排气量在4.0升以上的乘用车,税率由20%上调至40%;二是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排气量在1.0升(含1.0升)以下的乘用车,税率由3%下调至1%。国家相关政策自然也“一石激起千层浪”,既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心理行为,开始关注起小排量经济型车。另外,由于消费者的用车成本仍在增加,也使得部分消费者的用车情况发生改变,比如上下班由自驾车改乘公交地铁等。由此可见,四季度汽车市场形势将较为严峻。
宏观政策方面,受金融市场“海啸”及国家货币紧缩政策的影响,汽车信贷仍然处于低迷状态。此外,楼市和股市的不景气对拉动汽车市场需求也不是利好因素。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由于市场整体经济环境的低迷,如果美元继续升值,油价仍然呈现下跌态势,东南亚处于供应旺季,中国轮胎消费持续放缓,那么当前胶市有望平稳回归基本面,胶价开始转入季节性下跌趋势。2008年四季度橡胶期货价格可能先回落到12000元/吨,随即预计在11月中下旬反弹至16000元/吨。
油价开始呈现下跌态势
原油和橡胶存在着明显的关联性,油价疲软对橡胶市场影响巨大。
2008年上半年,全球原油市场价格屡创新高,并一度突破140美元重要整数位关口,但目前价格已经深幅回落至75美元。主要因素在于,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低迷,美国经济陷于衰退,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失业率上升,引发了美国对原油需求消费的疲软,地缘政治紧张明显缓和。另外,美国打出救市组合拳,也使美元走势低位遇到了支撑,对包括原油在内的商品市场构成了偏空影响。而作为全球商品市场主要风向标的国际原油市场走势由涨转跌,也使商品价格处于易跌难涨中。
截至10月16日,沪胶主力月份开盘后再度跌停。目前天胶市场正处于供应旺季,由于对原材料的需求预期减弱,致使期货价格贴水。
油价的意外快速回落也使橡胶价格失去一个重要的支撑。前期国内外胶价的大幅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油价的屡创新高。天然橡胶作为合成胶的代替品,在合成胶因原油价格高涨而大幅上升的情况下自然水涨船高。但目前原油价格的深幅回落,作为天胶替代品的合成胶因成本降低而价格下调,因此天胶价格亦受拖累。目前国际油价已经跌破75美元,还没有止跌的迹象,因此油价的后期走势对胶价的走向有很大影响。如果原油短暂回调后重新走强,仍将继续带动天胶市场,但如果油价从此一蹶不振,天胶亦难以独善其身。
东南亚供应旺季来临
武汉,漂洋过海来看你
东南亚,是梦想的旅游胜地,能与之相媲美的就是东南亚的美食。来自马来西亚的KK chan,拥有近20年的酒店餐饮从业经验,擅长新式亚洲料理,即采用西式烹制亚洲风格的食材、香料。先后在国外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国内如深圳、厦门等地工作的他凭借精湛的厨艺为武汉广大餐客带来别具风味的东南亚特色美食,在您尽享美味的同时亦能感受餐厅浓郁的东南亚风情。
2005年,KK chan来到中国,至今已有九年。正如他所说,他也算是中国通了,一年365天,有340天都在呼吸着中国的空气。
去年3月来到武汉,对于武汉这座城市,没有“水土不服”,没有“接触不良”,只感受到一拍即合的默契。而担任武汉汉口泛海喜来登酒店的行政总厨,则又是这位东南亚美食传播者的一个新的起点和开始。
工作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作为整个星级酒店的行政总厨,手下的工作伙伴人数众多,而KK chan却坚持彼此要像家人一样相处。而他自己,就像这个家庭中的大佬一样,“对于热爱厨师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来说,我很乐意给大家机会发挥,跟着我的厨师,就是我的家人。只要肯努力,我就肯给你机会。”
在他看来,在哪里工作都一样。排在首位的宗旨就是开心,正如他作为行政总厨――领导这个身份,除了在烹饪工艺上的领先,还是工作态度上的领先,在他看来,工作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员工必须以开心、积极的心态在工作,在做菜,才能交出满意的答卷,提供最佳的菜品及服务。
BOSS微访谈
BOSS:武汉汉口泛海喜来登酒店哪些地方吸引您来到这里?
KK chan:首先是中国这个国家吸引我,先后服务于中国的深圳、厦门、合肥的星级酒店,让我了解到博大精深的中国餐饮文化及特色。这是个你越接触,越有新鲜东西吸引你的国家。其次是武汉这个城市吸引着我,武汉星级酒店的发展越来越好,正如武汉宣传口号:武汉,每天不一样,wuhan,different everyday!
BOSS:您自己的口味是什么样的?
KK chan:我自己的口味是比较偏好辛辣,来武汉大半年来,武汉菜的偏油偏重口特色,都让我很快适应。
BOSS:在工作中,您的灵感来自哪里?
KK chan:我烹饪的灵感来自于周遭的一切新鲜事物。菜式的变化其实是“万变不离其宗”的,烹煮的方式还是由传统而来,其核心内容不会变改变的往往是食物的外在形态,比如造型,比如配料的搭配。每到一个城市,当地特有的食材都能给我带来新的灵感。比如厦门等沿海城市的海鲜,武汉的莲子、莲藕,都是很好的入馔食材。
BOSS:有客人挑剔过您的菜品吗?
KK chan:当然有,但我最后都跟挑剔我菜品的食客们成了好朋友。很多时候,食客觉得你的菜品有不完美的地方,你作为主厨比餐饮经理来解释来得更有用。另一方面,人无完人,餐必须要与市场相结合,通过与食客的深入沟通,也提升了自我的创新能力,还能交朋友,多好!
BOSS:说说你最难忘的工作经验。
KK chan:每行走一个城市,在那儿工作,都会有不同难忘的工作经历。每到一个城市,我都热衷于骑行去这个城市走走看看。摒弃了“快”的交通工具,以一种“慢下来”的心态去体验去感悟。行走之处,如菜市场,老建筑小吃街,通过这种市井化的景象,我总能发现别样的风土人情。
BOSS:在武汉,您有哪些惊讶发现?
KK chan:来武汉不是太久,但一些著名景点和小吃街都去过了。例如鼎鼎有名的巴厘龙虾、靓靓蒸虾、沈记蟹脚面等等。我还骑行去了东湖,沿湖一路风景甚好。
用创新来改造整个事业
《中外管理》:海尔“激活休克鱼”理论特别著名,在您这个海尔与三洋合作的最高执行者看来,三洋算是一条休克鱼吗?
杜镜国:“激活休克鱼”的理论此前是指兼并国内的一些工厂,此次我们并入的三洋是一个有着60年历史的世界500强公司,算是一条丰满肥硕的大鱼,尤其还是在日本市场实现,难度和困难更大。
《中外管理》:企业并购时机的选择是并购的关键。作为此次项目的实际操刀人,您回头来看,从海尔自身和外部环境分析,当时海尔是如何判定并购时机的?
杜镜国:其实,在我看来不是海尔设计了这个时机。“海洋项目”是在海尔、三洋合作十年的历史基础上展开的。彼此都十分熟悉,正赶上一个要卖一个想买,又都清楚各自的需求点在哪里,因此一拍即合。所以,在“海洋项目”谈判之初,我就给它做了定位,并非兼并或者收购,而是两家公司在现阶段一起为下一步要进入海尔的三洋员工规划一个美好的未来。在这个前提和原则之下,这么巨大复杂的项目,进展神速而且比较顺利。
《中外管理》:2012年年底,您因在与三洋合作中的出色表现而获得海尔“金锤大奖”,是总部对海尔亚洲“创业”和“创新”精神给予的高度肯定。对国际化中的“两创”精神,您是如何理解的?
杜镜国:“海洋项目”是海尔历史上规模最大、复杂程度最高的跨国并购项目,也是亚洲迄今为止最大的知识产权转让交易。海尔从创立至今都强调,我们一直在创业。所以自海尔亚洲国际正式成立起,我就对员工讲:无论之前三洋的历史如何辉煌,大家创业的劲头还剩多少,从现在起我们一起开始新的创业。
在我看来,创新不是多深奥的词汇。在跨国经营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当没有现成的解决办法时,我们就要探索出一条新的解决之道。我认为,这就是创新,这一工作我们每天都在做。
当然,在日本市场,创新其实更困难。到家电商场一看,盖上商标,产品几乎一模一样。作为曾经的全球家电引领者,日本家电市场的规则化、模式化,无形中对创新有一种捆绑,因此更难。
《中外管理》:具体说,您认为创新的维度有哪些?核心和难点是什么?
杜镜国:创新的维度很多。我从未想用一种办法来维持现在的事业,而是要创新来改造整个事业,包括员工观念和组织架构等。当时并入三洋白电时,日方员工突然很迷茫:过去不用想的,现在需要想了;过去走的路,突然走不下去了。我就从这个最薄弱环节入手,导入目标体系,即每个部门、每个团队、每个经营者,都要有自己明确的目标。目标就是“单子”。“人单合一”的导入,就是人与目标的统一。
《中外管理》:目前日本“人单合一”双赢机制的导入进展如何?
杜镜国:我们刚刚开始。“人单合一”的前提是实现市场效益的增长,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双赢。现在在整个事业里,有一些模块还不盈利,对这部分要分阶段进行。现在至少做到盈利部分与市场目标紧密挂钩。当然也有特殊,比如开发团队作为非盈利部门,也已引入了市场目标评价,实施了人单合一双赢机制。
不只关注物,更要关注人
《中外管理》:目前已经实现“三位一体”本土化模式(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海尔亚洲国际,未来总体目标是?
杜镜国:海尔亚洲国际2012年实现9亿美元的销售,2013年目标是12.6亿美元,2015年15亿美元。
这是从市场倒推而得的目标,即海尔要进入世界500强,把这个大目标分解到亚洲、欧洲、美洲去。目前海尔亚洲自身的资源配套能力还很小,未来要加强资源配套响应能力。
《中外管理》:在海尔亚洲的大家庭中,东南亚市场的分工和布局是怎样的?对东南亚各国市场的领军人,您对他们最大的要求是?
杜镜国:首先从品牌上来说,我们都是双品牌机制。日本是AQUA和海尔双品牌,东南亚国家主要是三洋和海尔双品牌机制(本刊注:泰国例外,已取消三洋品牌)。日本有一个制造基地、两个研发中心,行使亚洲总部的管理职能,还有越南、泰国、印尼三个制造基地。
对东南亚的经营者,我强调的是:不要只关注物,更要关注人。这也是海尔集团CEO张瑞敏的初衷。说到底,支撑一个资源的主体,不是物而是人,人才是灵魂。这是我在日本经营十年的最深体会,这样才能形成“我心里装着员工、员工心里装着客户”的经营状态。
《中外管理》:您所负责的海尔亚洲国际事业,2013年的风险点和机会点分别是?
田战,在过去近10年的时间里,走过中国大部省份及亚非20余个国家。作品发表在包括《时尚旅游》、《大众摄影》、《摄影世界》、《旅游世界》、《知音》、《华夏地理》等国内主流旅游及摄影类杂志上。
我第一次出国旅行,去的是埃及和肯尼亚。不是跟团游,也算不上背包游,而是一种介于这二者之间的旅行方式。那次旅行对我来说,有启蒙的意义。
印象最深的,是在肯尼亚认识的一个叫Patricia的老太太。加利福尼亚人,瘦小的都不像美国人,非常健谈,每天晚上要喝半瓶红酒。我们相识那年她已经72岁了,正在一个人背包由北向南的纵贯非洲。在从内罗毕开往纳库鲁湖的旅游小巴上,我有幸与她同行。对于初次出国旅行的我来说,看到背着一个跟自己差不多一样高的大包的老太独自旅行,就已经很吃惊了,等聊起天来,更是对她佩服的五体投地。Pat在68岁的时候,患了一场中风,大致恢复以后,很快就开始独自一人的环球之旅,第一站就是骑自行车环游澳大利亚。用她自己的话讲:在病中审视自己无趣的一生,决定来一个最戏剧性的改变。在我认识她的那一年之前,她的经历大致如下,69岁环游澳大利亚,然后卖掉自行车飞到香港,在香港报名参团乘游轮漫游中国;70岁那年骑车在西班牙、以色列、约旦一带旅行;71岁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在家休整,72岁开始纵贯非洲之旅。
我把Pat奉为旅行生活的启蒙老师,而她给我上的第一课,就是不论何时踏上旅程,都不算太晚,因为在世界面前,我们都是孩子。
对话田战
T:你认为春季比较适合去哪里旅行呢?
Z:东南亚,比如缅甸的蒲甘、卡帕里海滩、茵莱湖;老挝的琅勃拉邦和四千岛。
T:选择这些地方,有哪些原因呢?
Z:雨季来临之前,气候适宜,温度还未升高到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并且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淡季,可以避开如织游人、紧张的酒店房间和高昂的物价。站在蒲甘万千佛塔中的一座,感受周边宗教与自然的力量;躺在东南亚最后一片空旷的海滩上,欣赏安达曼海上的日落;在缅甸光滑如镜的湖面上,在氤氲的晨雾中,一切都是那么陌生与美好。
T:你这些年的旅行经历,获得了哪些启示、收获呢?
Z:有机会去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和领略这个广大的世界,并在旅行中认识、了解、理解和尊敬不同地域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是会让他们在后面的生活中受益无穷的财富。
T:你的旅行格言或者是送给读者一句话,是什么?
凯旋先生曾经在香港居住7年,在上海居住9年,现居泰国曼谷。出版著作包括:
《跨文化商务谈判的秘诀》(德文版,2005年);
《在香港工作与生活》(德文版, 2008年);
《跨文化管理与谈判中的文化效应》(2012年)
当前,亚洲展览市场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但有一些非常有成长潜力的展会项目由于缺乏资金或品牌营销意识而未能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面对这样的市场空白,有着丰富会奖行业经验和跨文化管理经验的凯旋成立了Expos Asia公司,专门对此类会展项目进行再投资并优化展会的运营模式。日前,本刊记者就区域会展市场的增长情况、展览业行业升级驱动因素、跨文化谈判等话题采访了Expos Asia首席执行官凯旋先生。
记者:您的公司如何以全球标准融合各地会展资源,以满足当地的发展需求?
凯旋:Expos Asia是针对各地会展企业的天使投资机构。我们的目标是调用国际化的标准和知识来举办专业化的贸易展。目前,我们主要协助中国的主办方在东南亚和中东进行国际业务扩张。另外,我们也支持本地的主办方重新对其展会进行品牌定位,以做好进入国际市场的准备。我们发现,有很多出色的中国展会有非常好的产品和参展商,但由于缺乏品牌营销和市场公关意识,这些展会未能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而Expos Asia的目标就是改变这个现状,帮助中国的主办方吸引国际关注。
记者:您认为您业务所及的哪些国家和地区有着最大的会展增长潜力?为什么?
凯旋:我认为中国仍然有着很大的商务发展机会,尤其是在华南地区和二线城市,国际性展览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此外,我认为,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泰国、印度、越南、菲律宾等国,工业在不断发展,政府对发展经济和提振市场的支持力度也很大,会奖行业已做好强劲发展的准备。很多东南亚国家的GDP强势增长,这也促进了展览行业的发展。因此,在东南亚区域,将涌现许多新的专业性展览会。
记者:您在会奖行业工作已经超过17年。您如何看待展览会在当前和在过去的价值?
凯旋:展览会的根本价值并没有太多变化――参展商需要一个平台来展示最新产品和创新技术,与买家交流,以实现其公司和产品的投资回报率。而观众则非常希望通过展会来了解新产品,与供应商交流,并采集最新的市场信息和行业动态。展览会是人与人之间会面的业务,因此受数字化趋势的冲击较小,但我相信这一点在下一个十七年将会改变。届时,展览会将会衍生不同的形式并最终提供不同的价值。
记者:您在中国知名会展城市上海居住过9年。您如何看待中国展览市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与德国等成熟会展市场相比,中国展览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如何?
凯旋:上海、北京和广州的展览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在过去4年,市场增长迅猛,但同时竞争也加剧了。例如,在上海,每年就有6场知名食品展和3场美容展。我认为,中国展览市场虽然还不成熟,但成熟程度已达75%――那么,不成熟的25%是在哪些领域呢?华南和二线城市的展览市场还没有成熟。我认为中国市场有很多产品是缺失的,尤其是在服务业领域,而这些产品对转变中国经济非常重要。
德国的展览市场确实非常成熟,但德国的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展览会。某些行业的展览会也许存在竞争,但整体而言,各大主办方之间没有竞争。我希望中国的展览业也开始迎来这样的发展。上海将成为全球会展之都,随着时间,市场能告诉我们哪些展览会能够在上海生存下来,哪些展览会迁往他处举办更好,例如迁往一个二线城市。
记者:根据您的亲身经验,在中进行跨文化管理的秘诀是什么?
凯旋: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对非中国本土的管理人员而言,这可能非常具有挑战性。这其中的关键是理解中国的情况,而不是把国际标准套用到中国。即便在中国的各地,也有不同的文化和习俗。我认为,每位成功的经理人都应该向他们的下属学习。另外,就像我已经指出的一样,不要照搬在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调整和修正在中国非常重要。在谈判中,也要理解“面子”的概念并运用到实践中。在签订合同时,“是”并不意味着100% 的同意,而“不”也不代表100% 的否定。谈判是非常灵活的,而经营人际关系则是其中的精髓。
记者:会奖行业正在转型升级。您觉得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凯旋:具体的驱动因素有:数字化(提供新服务和有效的沟通)、并购与推出新展会(新的产品)、人力资源管理(为正确的产品找到正确的人才)。另外,我觉得创新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记者:大众书局销售的华文出版品中,简繁体出版品所占比重如何?
周: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大众销售的华文出版品中繁体字出版品所占比重为四分之三,简体出版品则占四分之一;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提升,阅读简体字出版品的人越来越多,出版品所占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如今已和繁体字出版品平分秋色。
具体来说,八十年代华文书的销售,以香港出版品所占比重最多,达 75%,中国为 20%,本地出版品也有 5%的份额。当时香港书在市场所占比例之所以那么高,主要是大众总公司就在香港,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香港书的主要销售出版社为香港三联、商务、天地、中华、明窗、万里、博益、皇冠、世界出版社及海滨图书公司等等;中国图书则通过香港出口。那时,新、马的华文书店不多,主要有上海、商务、远东、友联、学林、世界书局及大众书局这几家。
到了九十年代,情况有一些变化,台湾书的销售比例猛增,达 60%;本地书的销售情况也不错,达20%;香港和中国书的销售下滑,尤其是香港书,市场缩水比较多,仅剩15%的份额,中国书也只占5%。
这主要是因为1999年,大众书局在台湾设立采购办事处,从那开始台湾书成为新、马华文出版市场的生力军。随着业务迅速发展,大众在台湾的分公司于2003年注册成为大众国际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大众主要行销台湾特价书;九十年代中后期,正统的台湾书逐渐扩大市场的占有率,高达60%,究其原因主要是台湾的出版品种类较多,素质较佳,内容也比较适合新、马市场,加之很多新、马国民都到台湾留学,台湾阅读口味也逐渐渲染了新、马。今天,大众已成为台湾书的最大出口商,为大众集团在新、马、港120家大众书局及分销网络提供台湾书。
现如今各地出版品在东南亚的市场额份情况是这样的,台湾书占40%;中国书30%;本地书和香港书各占20%和10%。中国书的占有率上升到30%,是因为中国出版品素质日渐精美,适合海外华文市场的内容也更加多元化。在2004年,大众集团与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 ――现代大众图书有限公司,专为集团在海外的零售及分销网络采购国内的中文书籍。
记者:在东南亚地区,哪些种类的书比较受读者欢迎?
周:华文出版品在新、马的销售对象主要是华人,以人口数区分:新加坡有359万华人,马来西亚有600万华人。
关于哪些种类的书,我以三地的情况分别来介绍:
以中国书籍畅销的情况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类别:
生活类――卖得好的主要是瑜伽、手艺、妊娠、亲子教育等;5元小食谱也有不错的市场,例如广州出版社的《吃遍天下系列》卖出超过5万本,《我家迷你小食谱系列》也卖出近2万本。
文学类――由于本地卫星电视台ASTRO可以收看到央视第4台,所以百家讲坛的作家们也受到本地读者的认识,如易中天、于丹、阎崇年。另外,韩国浪漫小说由于包装精美及附送小礼物所以也非常受年轻读者的喜爱,例如作家可爱淘的作品,《狼的诱惑》、《局外人》等。中国民国时期的作家如徐志摩、鲁迅、张爱玲、冰心等都为本地读者熟悉;时下非常畅销的《鬼吹灯系列》(8本;天下霸唱著)也间接带红了作家南派三叔写的盗墓笔记,还有其它以盗墓为内容的系列,也深受读者喜爱。此外,新派奇幻武侠小说也渐渐地被本地读者接受,例如龙人所写的《灭秦》。古典文学如四大名著,由于念中文系的学生需要阅读,所以中国的简体版更适合本地市场。
医疗保健类――大陆出版的医药保健丛书最为专业与权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健康312经络锻炼法》,至今已经卖出超过8,000本。时下出名的中里巴人、曲黎敏、洪昭光、萧元忠都是中医疗法作品的畅销作家。
翻译文学――大陆出版品的翻译速度比台湾快,例如作家丹・布朗的作品,在两年前大陆已经把他所有的作品都翻译出版了,卖得非常好,他的所有4本著作都入围新加坡文学书10大畅销排行榜。例如《达芬奇密码》,去年新、马就卖超出7,000本,荣登新加坡排行榜的冠军;另3本《天使与魔鬼》、《骗局》和《数字城堡》也卖近8,000本以上。哈利・波特系列也已售出近2万本。
励志书――出版最多的,卖得好的有卡内基、犹太人、李嘉诚、陈安之等。其中,《人性的弱点全集》已经卖出超过上万本。
商管类――以外国翻译的著名企业家的书最为畅销,例如:巴菲特,比尔盖茨,杰克・韦尔奇。著名的外国版翻译也非常受欢迎,如《蓝海策略》、《世界是平的》、《货币战争》。这些作品也在大众书局售出超过6,500本。
少儿类――由于是简体字所以非常适合本地市场。主要受欢迎的是童话故事;少儿版的古典名著也非常受欢迎,尤其是《三字经》与《弟子规》,由于学校老师会鼓励学生买来当课外读物,所以书店都卖得不错。
工具丛书的话《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出版) 也非常畅销,每年我们卖出的数量超过2,500本。
近年,中国出版许多图文并茂的历史丛书,例如《话说中国》,由于内容简单易懂,再配以大量的彩图,所以非常受到读者的欢迎。另外大陆出版的精装套装书(也称为大部头书),由于定价高,供货价低,所以非常适合当促销品。最畅销为百科类,例如《世界文化遗产》,《动物百科》等。
台湾书籍畅销的情况
台湾作家比较为本地读者热衷的有柏杨、杏林子、刘墉、张曼娟、吴若权、吴淡如;青年作家如九把刀、橘子、弯弯都有一定的市场。就类别来说:
生活类,如美容、瘦身、瑜伽、保健、食谱类丛书都非常受年轻一代的欢迎。欧阳英医师来马来西亚巡回演讲,他的作品在大众书局已经卖出超过1.6万册;林光常博士的《无毒一身轻》系列也卖出了超过3.2万本;作家杨绿茵以醋作主题的作品在新、马也非常受欢迎。
励志作家如戴晨志、吴娟喻、赖淑惠常受邀来马来西亚演讲,他们的作品在大众书局时常都会上畅销排行榜。何权峰及林庆昭的作品在新、马一带也有卖出佳绩。曾经获得台湾十大青年奖的“乞丐家庭”出身的成功人士赖东进,他的作品《乞丐囝仔》不单成为本地小学推荐的课外读物,到今天还是属于长销书,至今大众书局已经售出超过1.3万本。《秘密》在新、马也卖得满堂红,有畅销超过1.8万本的佳绩。
商管类别的书,台湾企业家如王永庆、严长寿等人的著作也有不错的卖况。外国著名企业家如巴菲特的作品深受本地股票投资者的深爱。罗伯特・T・清崎的作品《富爸爸穷爸爸》系列也是长销书,大众书局已经售卖将近3.2万本。天下文化出版《长尾理论》已售出将近3,000本。《投资大师给女儿的十二封信》和《世界又热又平又挤》近期都是新、马一带畅销书。
香港书籍畅销类别
风水命理丛书还是以香港的风水大师的作品最专业及权威,大师如李丞责、李居明、白鹤鸣、杨天命、麦玲玲等的著作都属于长销作品,近年崛起的苏民峰大师也随着他的电视节目在本地播出而红透半边天,所以他的作品都非常畅销,目前在大众书局累计的销售数字已经超过3.9万册。
通胜与运程书也是以香港的版本最受本地读者喜爱。每年大众书局都售卖超过1.3万本。
文学类――香港资深作家如倪匡、蔡澜、亦舒的作品都非常受欢迎,而畅销作家张小娴的作品更是畅销排行榜的长客;深雪的作品也吸引了一群“粉丝”的支持。
食谱类――因为港式菜肴非常适合本地的口味,香港的“汤”文化已深入本地家庭,所以这方面的食谱非常畅销。随着香港无线连续剧近20多年的深入民间,无线艺人所写的食谱也有一定的市场,如苏玉华、薛家燕、黄淑仪等。香港的海滨食谱种类最多,已经出版超过400种,在新、马也卖超过65万册以上。
武侠小说也以香港的武侠大师最受欢迎,如金庸、梁羽生、黄易等。他们的作品也多部被拍成电影与连续剧。
此外,香港出版的旅游书在新、马也非常受落,主要的出版社是郭良蕙新事业有限公司、Wow Media、知出版有限公司及经要文化。
本地书籍畅销类别
本地的华文出版品不及海外般蓬勃,出版的分类主要有:食谱、文学、时事、工具书、运程书、青少年读物及儿童读物。
最畅销的类别是食谱。主要的出版社包括:海滨出版(马)私人有限公司、名食谱出版社、Y3K美厨天下、壹间出版社One Publisher、Chang & Lam。本地出版的食谱销售率非常高,原因是口味和材料都非常地道,适合本地读者,价格也适合本地顾客的消费能力。
本地出版的儿童读物,例如: 《哥妹俩》、《小班长》、《KK小超人》也是非常畅销热卖的,其中原因是这类书籍都是以漫画的方式灌输道德教育概念给小朋友。
记者:在东南亚地区做中文书的销售,遇到的困难都有哪些?
周:困难来自四个方面:第一.盗版猖獗――在马来西亚,盗版的速度比书局的海运书籍快,价钱也便宜,这影响了图书的销售状况;第二.全民阅读风气欠佳。新生代频频上网阅读,因而影响图书销路;第三.书籍的价格日渐高昂,使读者无法负荷,买书成了一种昂贵的消费;第四.海外书籍会面对文化差异的问题,尤其是书名、用词、口语方面,例如:“奥客”、“白目”等等,新、马读者常反映不知什么意思。
记者:能否谈谈对华文阅读的总体看法?
周:因为新、马皆是多元种族的国家,所以都不是全民阅读中文。华文书只能销售给华人,而新、马的现况是华人社群中有一半国民的阅读习惯是非中文的。
但是,大众长期致力于推广华文阅读,为推广华文阅读做着自己的努力。诺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即大众集团子公司,目前发行新、马地区台近百家出版社出版品,发行遍及新、马两国主要城市。大众希望成为出版社与书店之间沟通的桥梁,为新、马广大读者们提供更多的好书,开创更优质的阅读文化空间。
大众推广华文阅读的行动也得到新、马媒体与官方机构的支持,他们携手大众书局开展一连串的阅读活动,例如:海外华文书市、星云文学奖、花踪文学奖、年度十大好书 & 年度读者票选最受欢迎读物悦读部落读书会、邀请海外作家巡回讲座、交流会、签书会等等。大家希望籍此能带动新、马华文阅读风气的形成。
一、渐进性提问与跳跃性提问
渐进性提问指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的提问,表现在针对某一具体地理问题时,根据其难易程度,将一个复杂的具体问题有目的地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步骤,即设计一定的思维台阶,让学生按台阶一个一个地爬。跳跃性提问指从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的目的出发,有计划地、有步骤地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多个台阶地跳。这两种提问手段既对立又统一,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提升。但不论是“爬”还是“跳”,两者都要按量力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进行,即从教学对象的接受能力、地理教学内容的难易等多方面考虑,对难度大的、学生接受比较困难的要爬,以便降低思维坡度;对难度小的、学生容易接受的要跳,以求提高思维跨度。例如:当学习我国疆域时,因为难度较大,笔者按预设的生成步骤进行设计:(1)请大家用尺子量算一下我国最东端到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距离和最北端的漠河到最南端曾母暗沙的距离分别是多少?再算一下最东端到最西端跨多少经度?最南端到最北端跨多少纬度?(2)我国东西距离长还是南北距离长?(启示:为什么东西经度跨60多度,距离是5500千米,而南北纬度跨50多度,距离却有5500多千米?)最后在笔者启发下,学生得出结论,再进一步剖析原因:这是由经纬线的特点决定的。所有的经线都是相等的,所有的纬线都随着纬度的增加而缩小。而我国是处于中纬度地带的国家,所以就会出现以上的差距。由此可见,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渐进性提问,有利于促使学生逐步抓住事物的本质,探索问题的规律、途径。
二、引导性提问与放手性提问
引导性提问指教师按照解答或分析某一地理问题的途径,有目的地进行引导,让学生的思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以期顺利地解决问题。放手性提问指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充分地、多方位地进行包括正确的、错误的、清晰的、含糊的、复杂的、简捷的解题思路的猜想和讨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出于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总是按预先准备的思路诱导学生“就范”,似乎对主导性有所垂青,对“放手性提问”较少采用。例如:在东南亚“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一节教案中,一般的老师会提问:“东南亚的纬度位置、东南亚在亚洲的哪个方位,连接的洲、洋有哪些?东南亚的交通枢纽、咽喉要道是哪里?”这些基本是位置、地名等一些确定性的问题。教材中也已有确定的答案给出,学生不需要进行思考就可以回答。这些提问虽然易于实现教师预定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步骤,但实际上提问只是流于形式,学生做的只是简单复述教科书的某段内容。
引导性提问与放手性提问是对立的统一,是地理思维提问中不可割裂的两个方面。前者称为收,后者称为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做到有收有放,在充分放的基础上抓住契机,有目的地放,就将使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调动,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更为饱满、出色的体现。若只收不放,势必就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个性,跳不出教师划定的圈子,使学生的思维达不到一定的广度,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和提高;若只放不收,教师不进行适当的诱导,将一些盲目的、错误的解题思路拨乱反正,不进行很好的比较,将几种思维活动进行质的提炼,势必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停留在浅表层,达不到一定的深度,甚至是失控。当然,要使收放结合得体,达到预期效果,需要教师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充分的课前准备和一定的引导功夫,包括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求知、由特殊到一般的启发性教学的各种手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驾驭课堂,以不变应万变,循循善诱,稳操胜券。
三、正面性提问与反面性提问相结合
正面性提问是指教师按正确的思路进行正面引导,启发学生思维,这是一种相当常见的提问方式。反面性提问是教师为纠正某种易发性错误而设置的思维圈套,故意将学生引入“歧途”,然后通过分析,让学生发现“上当”。这两种提问方式是相辅相成的,在进行正面提问时,根据问题需要不时穿插反面性引导,使之由“大误”到“大悟”,长此以往,学生必然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防线,谨防再次上当,对每一个思维环节都会认真琢磨,不全“人云亦云”,这样有利于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鉴别能力。
在每一次反面性提问后,若再以一定方式回归到正轨上,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则有利于增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完善学生的思维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不断进行正、反、正的交替提问。例如笔者注重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对事物进行逆向思维,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在讲授“水循环”内容时,让学生讨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进而总结:海陆之水循环的过程及产生的影响,得出“奔流到海可复回”的新结论。此外,还提出“井水可犯河水”等与常规思维相逆的地理现象,通过提问从另一层面揭示地理事物包含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
四、顺向性提问与逆向性提问相结合
逆向性提问与顺向性提问相反,是一种思维倒转,即在课堂性提问中,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设计一些违反常规进行假想性推测而提出的问题,学生为了解答此类逆向性问题,必然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可逆性的分析推理活动,求知欲和好奇心得以激发,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灵活性得以调动。而将逆向性提问与顺向性提问相结合,通过过程变换,可扩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观察问题、掌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大气的组成”一节中,笔者设计这样的提问:低层大气中的固体悬浮物有何作用?(顺向: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若固体悬浮物的含量超标(即超过国家大气环境质量管理所规定的指标)会造成什么影响?(顺向:造成空气污染);如果低层大气一尘不染呢?(逆向:缺乏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如此提问,就调动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结合课文去理解、分析、联想,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 认识地图 教学目标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初中地理课堂是学生认识地球、认识中国、了解自然及人文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就是地图。如果没有用到地图,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地理课。
1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引领者”。人教版地理教材第一章第三节《地图》专门来讲解地图知识。教师如果不对这节内容进行深挖细究,那么学生在以后的地理学习中会遇到诸多困难。因为在以后的章节中无论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中,还是区域地理中都会出现大量的地图。
(2)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无声老师”。教师在地理教学中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学生读懂地图、运用好地图就是学好地理的最佳方法。地图犹如无声的老师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人教版地理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和地区地理概况,在讲到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时,教师让学生自己看东南亚地形图,并让其找出东南亚的主要山脉、河流、岛屿以及它们在东南亚的大概位置。学生通过读图直观感受当地的自然地理概况,比教师口述以及文字叙述印象更深。
(3)地D是地理教学中的“调味剂”。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推理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而初中生空间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健全,这样就导致了他们一开始对地理有很大兴趣,但最后就觉得地理学习高深、难懂。于是地理课堂上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因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很好地运用地图进行教学。
2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对地图的运用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以下这几个方面的能力:
2.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而正确的好的读图习惯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注记是地图的三大要素。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图中抽象的距离在脑海中产生实际概念;图上方向的正确认识才能保证用图的正确性;图例注记的理解才能保证所读的地理事物名称的正确,也帮助在地图上迅速找到目标。只有这样在能保证认识地图。一幅地图中所蕴含的地理信息是十分丰富的,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地理这门学科,他们面对一幅地图时看见了线条、颜色、符号等地图元素,却找不到自己需要的相关信息。因此,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找出所需要的信息。
2.2激发学生的读地图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读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的重要一环。因此,制订适当的读图目标,让学生思索,能激发求知欲,调动积极性。如:七年级下册“俄罗斯的河流”中,主要有四条河流,编制成口诀“伏尔加毕业了”,学生会很感兴趣,这分别是指什么呢,学生自己就会将这些名称对号入座,更加有利于学生记忆。
2.3培养学生读地图与分析地图的典型方法
(1)形状观察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形的轮廓、形状,看看是否有明显好记的特征,再根据观察出的形状特征把图形记住。如黄河的干流形状像汉字“几”字、意大利的轮廓像长筒靴子……,这些方法能帮学生轻松地判读出有关图形,从而为进一步解答有关问题奠定良好基础。
(2)重点突破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出图中的重点与关键点,并把它牢记,这些关键点,往往成为今后对地图认识的“切入点”。
(3)对比归纳法。某些地理图有着明显的相似性,如不同气候图中降水和气温的比较,日本工业区的分布和俄罗斯工业区的分布对比,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作比较,“同中求异、异中寻同”。
2.4地理教学读地图与分析地图能力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1)培养学生的读地图与分析地图能力应贯穿在平常的教学中,力求做到“图文并茂”,把图和文字紧密结合起来,尽量把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等知识落实到有关图上,使图上内容与文字描述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从而使“死”图“活”起来,“静”的文字“动”起来。景君梅认为,使用地图进行地理教学,应掌握使用方法,达到使用功效,培养读图习惯,真正理解和掌握地图语言。
(2)要培养学生养成经常读图和用图分析问题的习惯和对地图的兴趣。培养学生看图用图的习惯是关键,而兴趣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用图的动力。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图态度、用技巧和艺术都对学生形成用图习惯和培养对地图的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首先用好图,然后才能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和兴趣。
(3)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地图积极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地图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它表达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各种信息的相互关系,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时可先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学生很容易看出: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地区人口稠密。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呢?这时先提出人的生活工作受哪些因素影响大?但总结起来不外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这时可让学生回顾五带分布图,得出人口稠密区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回顾地形图观察出大部分位于平原广阔的近海地区。也可与耕地分布图比较,得出人口稠密区也是耕地的主要分布区。各要素明了后再综合总结不难得出:人口稠密区是自然条件好的温暖湿润的平原地区。适时引导学生得出,这些地区农业发达,工业、交通、城市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人口稠密区。
关键词 壮泰族群;系统理论;关系传播理论;网络趋同理论;演化
传播学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出现为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传播系统理论是传播学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以传播系统理论来审视中国一东南亚壮泰族群的发展演化过程,对促进壮泰族群的文化交流和世界民族的融合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传播系统若干理论问题
(一)系统理论的起源
对系统的研究是自古就有的,如中国古代的“阴”、“阳”、“气”、“理”等。然而现代系统理论思想的最初形成却从19世纪黑格尔的辩证矛盾论开始溯源。黑格尔辩证矛盾论认为,世界是一个过程,为对立面的矛盾所控制。马克思和达尔文都是黑格尔辩证矛盾论的忠实拥护者,只不过马克思用辩证矛盾论来解释人类社会历史的整个发展过程,而达尔文则把它放在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研究当中。不管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还是研究物种进化,系统理论在马克思和达尔文的研究中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20世纪初,奥地利生物学家贝特朗菲提出了机体系统理论;1932年,贝特朗菲进一步提出了一般系统理论思想。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一般系统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丰富了系统要素、关系、过程等理论。同时发展起来的还有维纳和香农于1948年分别提出的控制论和信息论。控制论、信息论被认为是一般系统理论的相关领域,它们是一个过程的几个方面,因此学界也有把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统一为广义系统论。广义系统论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生物、社会、行为现象等许多方面,它为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提供了思维的新方法,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指的是广义系统论。
(二)系统理论与传播学研究
“系统”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今天系统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研究,人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研究系统,对系统下的定义不下几十种。最普遍的观点认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它由元素、关系、属性、环境构成,表明了元素与元素、元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系统论强调的是系统的整体性、层级性、动态性和整体性,把研究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层级构成,研究系统、元素、环境的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以优化系统的观点来解决问题。控制论是对系统中的调节和控制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反馈机制对系统运行的影响。信息理论则研究系统中的传播现象和过程,重点研究信号的测定和传送。
传播是一个有相互关联的变量结合而成的复杂整体,因此系统理论对传播学具有重要影响,它为传播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空间,在传播学的许多方面都能看到系统理论的影响以多种形式存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关系传播理论和网络趋同理论。关系传播理论的核心是假设人际传播的功能为建立、维持和改变关系,而关系从控制论的角度来说反过来影响人际传播的性质。关系传播理论对关系、决策、网络及媒体进行了探讨,研究了传播在关系产生、发展及衰落过程中的作用,开创并发展了人际关系中的传播研究,奠定了关系研究的主要形式和方向,并在几种关系类型的传播研究,如友谊中的传播、矛盾冲突中的传播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其次,对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网络趋同理论也得益于系统论的指导,网络趋同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群体信息的交换和发展以及群体差异、变迁的传播学成因。这些理论对于分析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传播学的视角。
二、传播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一东南亚壮泰族群发展演化
从传播系统理论的角度来阐释族群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它可以通过对族群发展变化与内外传播发展规律性的把握,为族群的交流和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途径和平台。
(一)中国-东南亚壮泰族群的由来
19世纪中叶,为了殖民统治的需要,西方的一些传教士、学者开始对东南亚的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调查研究、搜集整理。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惊奇地发现,我国的布依语、壮族侬语、黎语,泰国的泰语,越南的黑泰语、白泰语、土语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壮侗语族的语言。随后,国内外学者对这些民族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探索。研究发现,生活在中国的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和黎族,生活在越南的岱族、侬族、泰族、热依族、沥族、布依族和佬族,生活在老挝的老龙族和泰族,生活在泰国的泰族,生活在缅甸的掸族以及生活在印度阿萨姆邦的阿洪人,共计近1亿人口,他们不仅在语言上同属一个语系。在服饰、饮食习惯、住宅建筑、、民间文化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或近似之处。对于这些共同或近似点的形成,民族研究者认为是因缘于他们的祖先都曾经共同生活在今广西等地,因此把这些民族称之为壮泰族群。范宏贵先生在《同根生的民族》一书中对分布在6个国家的壮泰族群20个民族开展了多学科、全方位的交叉考证,证明壮泰族群都是古百越瓯骆人的后裔,是从一条根发展、分化出来的,并对壮泰各民族是怎样从瓯骆越人这条共同的“根”上经过长途大迁徙而演变成今天6个国家中的20个民族进行了比较彻底的阐释,基本弄清楚壮泰族群诸民族的来龙去脉。
按照范宏贵先生的解释,在春秋时代以前,即距今2700年前,壮泰族群的祖先共同生活在岭南与岭北一带;春秋到汉代以后,即距今2700~2100年前,进入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以后,傣族的祖先才从岭南和岭北向南迁移,从而掀开壮泰族群迁移分化的大幕。《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一书认为,到唐代以前,壮泰先民较大规模的迁徙已经基本完成。
(二)中国-东南亚壮泰族群发展嬗变的关系传播理论探讨
壮泰族群的迁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有大规模的迁徙,也有分散的迁徙,迁徙的原因、时间、路线都不相同。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未迁移分化前壮泰族群先民瓯骆越人的社会看作一个大系统,其中分布着部落、村族、家庭、个人等各种中小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人们需要及时了解环境的变化,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增进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维护整个族群社会的稳定和协调。这样,传播和交流信息就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活动。当时,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的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是瓯骆越人交流和传播信息最基本的方式之一。
按照关系传播理论的观点,我们先来分析瓯骆越人个体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个体关系的形成首先是为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它离不开环境的影
响,受到当时社会生产条件的制约。瓯骆越人居住的岭南地区山高林密。地广人稀,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条件下,人们为求得生存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获取食物,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共同抵御恶兽与自然灾害,这样就组成了以氏族部落为单位的人们共同体。在这样的共同体中,个体之间需要树立和培养非常紧密、融洽的关系,才能保证整体的战斗力。从当时传递信息和交往的条件来看,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是最基本的方式之一。第一,当时落后的文化和传播技术的匮乏,使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具有易操作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达到一种直接真实和即时反馈的传播效果;第二,人际传播不仅能及时传递各种生产信息,而且这种凭借各种感官通过言语传递实体信息和由交往双方的表情、动作及辅助语言等非语言符号传递隐性信息的传播方式符合瓯骆越人的情感特点和心理需要,通过这种多感官、全方位的人际交流可以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和责任,增进双方的情感,也体现了瓯骆越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依存的生活理念和道德标准;第三,在当时,人际传播是建构双向互动和睦亲密的人际关系和族群情感的主要途径,它使整个瓯骆越群落更具紧密性,能促进整个瓯骆越群落传播大系统的良性运行。
进入春秋战国以后,青铜和铁制工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渐使用,瓯骆越人生存方式转变为以稻作农业为主。为开田辟土,瓯骆越人的居住特点由大群居逐渐向分散化发展,形成许多三五聚居的小群落。由于自然地理和生产条件的限制,人们被牢牢地绑在了土地上,瓯骆越人群落、村寨之间个体形式的传播和交流逐渐减少。随着人口的增加,对生存资源的争夺加剧,矛盾、斗争不断出现,更加恶化了群落之间的关系,使小系统间的传播机制受到破坏。生产方式、人际关系以及传播机制的变化使瓯骆越人最终形成了山区稻作民族相对封闭的特点,他们依恋故土,看重群落,其迁移也多以整个群落为主,很少以个体形式迁移、融入其他族群。由于瓯骆越人不好游移、迁徙,其个体交往和传播在本群落范围内影响很大,对其他群落的影响甚微。从控制论的角度来说,这种与本群落以外个体间的疏远和松散的人际关系,反过来又影响了群落以外人际传播的性质和效果,使群落与群落之间的交流和传播活动趋于松散。
因此,正如民族研究者所发现的,瓯骆越人各群落的古越语都有一定的差距,形成不同方言土语区。在习俗上瓯骆越人群落之间也是各有特色,这些在《墨子》《汉书》上都有记载。直到瓯骆越人的一些群落为寻找新的生存资源而不断进行长途迁徙,群落、村族间的交往越来越少,甚至没有,传播大系统崩溃,差异逐渐拉大,最终走向民族分化。
(三)中国一东南亚壮泰族群发展嬗变的网络趋同理论探讨
关系传播理论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个体传播的相互作用行为及其对传播系统的影响,而网络趋同理论则从群体传播行为的角度来研究传播系统。所谓群体,是指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诸如一个民族、一个村落或者一个家庭。如果把整个瓯骆越人社会看作一个宏观群体系统,其中的个体传播是微观系统,那么瓯骆越人部落作为一个群体则可以看作中观系统。这个中观系统是否和谐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生存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群体目标和群体力量的凝聚、部落成员之间良好的协作关系都有赖于群体传播机制。毫无疑问,群体传播也是当时瓯骆越人传播和交流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
我们来分析瓯骆越人部落内部的群体传播。在部落内部,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甚至宗族之间的传播相互作用行为和过程构成了群体的传播结构。民族研究者发现,瓯骆越人的部落都有酋长及临时军事首领;这些首领如有受贿,可以被议众罢免另选;部落内部有互相保护、支援和同族复仇;有民主集会,大家可以共同议事并交流意见。这些特征随着社会形态的更替也基本保留了下来,比较具有代表性。从瓯骆越人的部落特征可以发现,在部落内部瓯骆越人的信息传播流量比较大,信息覆盖面比较广,群体成员间的互动和交流频度也比较高,有利于培养共同的群体意识;另一方面,从尊重部落首领的意见到群体成员民主议事来看,瓯骆越人的信息传播既有单向传播也注重双向传播,保证了群体成员普遍平等的传播机会和话语权,对增进群体感情、强化群体归属意识都有重要作用。另外,以共同为前提的各种宗教和祭祀活动的群体传播方式也使瓯骆越人的群体传播关系长期而稳定。群体意识的形成与强化,使得群体成员在传播过程中感受到某种程度的群体压力,从而产生趋同心理,迫使他们自觉遵守群体规范,使自己尽可能地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的行为目标保持一致,保证部落生产生活的有序进行。
瓯骆越人部落作为单个群体通过群体传播作用相互联系,把整个瓯骆越人社会连接成一个网络。传播网络的建立反过来又使瓯骆越人各个部落之间得以更频繁、更有效地交换信息,使各个部落间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越来越接近,共同点越来越多,最后形成大体一一致的文化基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网络趋同理论。但是,整个瓯骆越人的氏族部落组织非常松散,不像单个部落内部那么严密,它们彼此互不相属,群体传播的密度和深度都比单个部落内部差很多,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瓯骆越人各个部族之间虽然有着大体相同的文化基础,但是在文化细节上还是存在很多差异。后来发展到稻作农业时代,由于水稻的种植、收割等生产主要依靠小群体的力量,因而形成了以家庭、家族为本位的小群体观念,人们对于部落、村寨的群体意识和群体传播大为削弱。随后而来的大迁徙,更使瓯骆越人群体之间的传播越来越少,从而使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传播机制遭到破坏,群体之间产生许多隔阂,发生了许多变异,趋异程度越来越高,最后导致瓯骆越人整个群体传播网络的崩溃,产生民族分化。后来,迁徙的瓯骆越人把自己的文化带到不同的栖息地,通过各种传播方式与当地文化进行交流、融合,也形成了一些不同于原来族群的独特文化。直至今日,虽然瓯骆越人的后裔已经分化为不同国家的十几个民族,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他们独特的民族文化中依稀窥见共同的文化元素。
三、对促进中国-东南亚壮泰族群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启示
今天,跨越国界、跨越民族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已成为各民族共享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重要途径。同源异族的中国一东南亚壮泰族群容易产生文化认同感,跨文化传播的障碍相对要少。那么,传播系统理论对壮泰族群的文化交流有哪些启示呢?
(一)关系传播理论的启示
我们不妨作个大胆的构想,把分属各个国家的壮泰各民族作为关系传播中的各个个体。我们知道,壮泰族群间的关系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性质和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的壮泰族群毕竟分属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国家、民族间既有友好来往的一面,也不可避免会存在矛盾冲突和相互争夺的一面。交流与传播是
增进好感、避免冲突的有效途径。在关系传播情境中,“友谊中的传播”可以增强传播的效果,增加人们的认同感;但有时候,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矛盾冲突中的传播”,这时候传播群体就要作出理智决策,在不同的价值观和知觉体系间进行一定程度的交流甚至妥协,,结束冲突,共同实现彼此都渴求的目标。
这就告诉我们:第一,壮泰族群文化交流必须注重研究群体间的关系,注重增进群体间的友谊,对各个族群的文化发展要有包容的态度,既要寻求共同点也要允许族群文化的自由发展和自由选择,不能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将本民族文化观念强加给其他民族。壮泰各个群体都要以真诚、平等的态度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这样,才能建立友好协作的族群关系,从而保证传播机制的有效建立和良性发展。第二,要正确认识文化交流中的矛盾冲突。传播过程中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可以从博弈论的角度对矛盾的解决进行理智的决策,把握共同的目标,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传播频度,降低甚至结束冲突。第三,要注重个人的传播作用,因为一个群体传播网络是通过个人在群体之间传播信息建立的。个人可以理解为某个人或某个社会团体。壮泰族群文化交流必须重视个人和社会团体的作用,要不断增加学者、学术团体、民间组织等的互访和交流,他们是壮泰族群群体传播和交流的联系和纽带。
(二)网络趋同理论的启示
随着于正等人攻陷小荧幕,“雷”成了大众提起大陆剧的第一反应。在美剧、韩剧、日剧的重重包围之下,大陆剧接受的口水和板砖远远超过了赞扬。在本土作战的大陆剧似乎日子都很难,更别说携带“文化交流”的任务漂洋过海。
然而,2014年年初,两个消息被电视剧迷们称为“超级大逆袭”:一是热门宫斗电视剧《甄传》被传要被翻译成英文在美国主流电视台播放;二是美国当红脱口秀主持人柯南・奥布莱恩在他的节目《今夜秀》宣布,“中国最受欢迎的电视剧《还珠格格》即将在美国播出”,而他还亲自给《还珠》做了几段不着调的搞笑配音。
网友们想象着自己熟悉的小燕子和娘娘们都要以英文对白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登场,各种自制的恶搞配音和翻译纷纷出炉,并有人把这些现象并称为“国产电视剧的逆袭”。其实,长期被美剧、韩剧、日剧夹击的大陆剧,早就默默开始了它在全球的逆袭之战。
众小主攻陷台湾
从《梅花三弄》、《水云间》之类的琼瑶剧,到《流星花园》、《恶作剧之吻》一类的偶像剧,曾几何时,台剧风靡了大陆,获得无数少男少女的喜爱。文化上的亲近给台剧的入驻提供了便利,而随着大陆剧的兴起,大陆剧也利用文化的亲近感开始了逆袭。
从事咨询业的Christine经常和影视媒体圈往来,她自己多年前就向大陆拓展业务,经常在两岸往来,很早就成了大陆剧的拥趸:“其实从两岸合拍琼瑶剧开始,台湾观众已经开始注意大陆的演员和制作,大概十年前从《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少年天子》等电视剧开始,大陆电视剧就已经‘征服’台湾观众。”
最极致的是《甄传》。这部戏2012年4月在台湾开播,此后就不断被重播,和在大陆一样,产生了“一开电视就是甄”的效果。“就是矫情”、“赏你一丈红”、“臣妾做不到啊”等经典台词也在台湾被广泛使用。主演孙俪、张晓龙等人到台湾,受到了最热情的追捧。《甄传》的制片人曹平则听闻台湾有“大陆文化征服台湾”的说法:“过去大陆剧在台湾只是收视和口碑好,《甄传》则成了一个现象,大家连剧中的服装、语句都去研究,成了社会文化现象。”甚至有台湾同行到曹平那里去打听制作细节取经。
“金太郎”东南飞
2013年6月13日起,《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开始在缅甸国家电视台MRTV播出,引发了缅甸的收视热潮。观众凯梦给缅甸语部留言说:“看了一集后,全家人就欲罢不能了。”
“金太狼”的魅力除了让普通百姓欲罢不能,连缅甸高层也被其俘获。缅甸驻华大使吴丁乌收看了前两集后,特意派使馆参赞给国际台送去亲笔信,感谢其为推动两国友谊所做的努力。缅甸总统新闻发言人吴耶拓认为,这部电视剧的译制和播出是两国媒体开展广电合作的新标志。更能体现“金太郎热”的一点是,缅甸甚至将其变成了国礼。2013年6月23日到24日,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前往缅甸进行工作访问,缅甸语配音版《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电视剧光盘被外交部礼宾司确定为本次访问的正式礼品。
由于“金太狼”的火爆,缅甸加快了引进大陆剧的步伐,据报道,今年5月13日开始,86版《西游记》开始在缅甸私营的天网电视台(Skynet)旗下的9频道播出,也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
把“媳妇”嫁到坦桑尼亚
2011年11月,在广电总局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推动下,《媳妇的美好时代》开始在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播出。
此前,包括坦桑尼亚在内的许多东非小国,几乎从来没有接触过中国电视剧,坦桑尼亚观众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了解甚少,如果播放《雍正王朝》这样的古装历史题材电视剧,当地百姓不一定看得明白。负责执行该项目的斯瓦希里语部门主任韩梅和同事们考虑再三,试着把2010年在国内热播的《媳妇的美好时代》拿给来自坦桑尼亚的雇员看,才看一两集,他们连说“特别有共鸣”。原来,东非许多国家和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相似,这部电视剧里一家人打打闹闹、分分合合、婆媳暗斗、丈夫受夹板气的种种桥段,在坦桑尼亚的家庭中也比比皆是。就这样,《媳妇的美好时代》幸运“入围”,成为首部进入坦桑尼亚的中国电视剧。
不过,由于是首次引进中国电视剧,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仍然十分谨慎,最初他们没有给《媳妇的美好时代》安排黄金时段,只安排在每周一、二、三的晚间6点半播出,每天只播一集。结果,刚刚开播不久,《媳妇的美好时代》收视曲线一路上升,许多观众打电话到电视台抱怨播出集数太少。
此前,大部分东非人对中国的认知还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或者根本不了解。韩梅表示,如今不少坦桑尼亚观众写信告诉她:“原来中国的城市是这么现代化,原来中国人是这样生活的。”
美日韩攻坚战
在大陆剧“漂洋过海”的短暂历史上,主要还是局限于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的港台地区,只有极少量电视剧进入欧美市场,即使进入,也只能在海外华人频道和有线台零星播出。美国国际频道曾推出过1994年版的《三国演义》,后这部经典电视剧被香港亚视以8000美元一集的价格购买了播映权,直接推动亚视的收视率首次超过了竞争对手香港无线。
此外,真正能走到欧美的电视剧绝大多数都是像《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汉武大帝》这样的古装剧,反映中国当下社会的现状、现实题材则普遍遇冷。2004年戛纳电视节上,中方带去了一大批当代题材电视剧,结果反响平平。2008年,在中国大红大紫的《士兵突击》曾受邀参加艾美奖,最后空手而归。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节目部营销总监程春丽曾对媒体表示,欧美观众认为中国的电视剧编造痕迹过重,不能反映中国人的现实生活,而日本、韩国观众又认为中国的演员不够养眼、剧情不够浪漫,所以对中国的青春偶像剧压根不入眼。即使是古装剧、历史剧也必须面临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不熟悉中国历史的人,想必无法了解古装剧中人物的爱恨纠葛和权力斗争。
>> 链接
还有哪些大陆剧漂洋过海?
《西游记》
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曾远销新加坡、泰国、韩国等国家,成为最早成功走向海外市场的国产电视剧之一。
《还珠格格》
在亚洲许多国家大受欢迎,还曾在美国播出。由于该剧在韩国的收视率太过火爆,一度诱发了韩国三大电视台对中国电视剧的封杀令。新版《还珠格格》在台湾华视的8点档播出,以0.76的收视率垫底,远低于当年老版《还珠格格》的盛况。
《卧薪尝胆》
2007年中国电视剧《卧薪尝胆》以4万美元一集的高价卖到韩国,首次进入韩国主流电视台的晚间黄金时段。
《蜗居》
一直以来古装题材的大陆剧最受海外市场青睐,而2009年的电视剧《蜗居》在东南亚许多国家热播,成为当代都市题材电视剧出口的转折点。
新版《三国》
2009年,新版《三国》在日本达到9万美元一集,总共发行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额超过3.4亿,成为迄今为止在海外市场销售最好的大陆剧。
新版《水浒传》
该公司是如何打进外资品牌独霸的市场,取得海外市场骄人业绩?对此,记者采访了该公司总经理鲁杰。
打铁先要自身硬
记者:电力领域对自动化应用要求技术难度高,这个领域以往都是欧美公司的天下。我们公司的优势在哪?
鲁杰:在国内,我们一直致力于电站自动控制系统开发,所研发的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III于1991年获得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成果一等奖。凭借出色的产品性能,DEH-III及其后的升级产品深得行业专家和用户的广泛认可,打破了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产品全面依赖进口的局面,并逐步替代了进口的同类产品。我们还开发了给水泵汽轮机控制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等专用控制系统,陆续推出了DAS-100、DAS-300等系列产品。随着国内分散控制系统(DCS)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4年开发出XDPS-400系统,在1998年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标志着公司产品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硬件的可靠性及组态的方便性上已达到或超过同类进口产品的水平。到2004年底,我们成为国内知名的自动控制系统生产厂家。为了赢得海外客户的认可,我们公司的产品还获得了美国联邦通信认证FCC、欧盟认证CE、加拿大标准协会认证CSA等国际认证,并通过实施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标准有效地降低了产品、服务及生产流程中的缺陷率。
记者:不断满足细分市场,是企业赢得客户一项重大举措,在此方面我们有哪些举措?电力领域。节能环保是发展趋势。我们的产品又是如何满足这一需求?
鲁杰:基于细分市场的不同需求,2007年推出了新一代的一体化控制系统平台OC 6000e系统等系列产品,实现过程控制级的相互兼容。在电力领域,将为用户提供高级优化应用作为未来产品和服务的发展重点,为电厂用户量身定制了丰富的高级应用系统,如一键启停系统(APS)、远程诊断系统(RDS)和模型预测控制系统(MPC)等。这帮助用户提高机组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及机组的运行管理水平,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电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相对于人工操作,采用APs技术后机组的启动时间缩短了近1个多小时,在提高了控制的安全性的同时,为用户节约了大量的燃油耗费。2010年5月,该系统通过了专家评审,他们认为其“整体控制水平先进,在燃煤发电机组上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做好增值服务留住客户
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为自己的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我们公司在这方面有哪些举措?
鲁杰:单纯地去现场解决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客户需求,需要协助用户预防问题发生,做到未雨绸缪;从简单的技术支持,转型到注重于向用户提供优化服务和增值服务,使用户在已有投资的基础上能创造更多的价值;从同用户传统的供需关系,转变到建立长期服务业务共同发展的长期伙伴合作关系,帮助用户实现利益最大化。
这些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去实现。我们除了拥有工程设计、系统组态、制造安装及调试的专业队伍,以及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和擅长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人员、掌握先进控制技术的研发队伍之外,还培养5"--批懂专业技术、懂项目计划和工程管理的技术人才。项目经理都是从资深工程技术人员中选拔,具有多年的过程控制系统项目管理经验,负责合同分解、项目进度、成本控制以及协调各部门的流程配合,在客户和公司之间以及部门和部门之间提供点对点的服务,确保准时交货及现场安装调试的成功。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记者:最近几年。发展中国家对电力应用需求加大。贵司在海外市场销售情况如何?
鲁杰:在公司成立之初,我们在为中国大型发电机组配套自动控制系统的同时,就迈出了开拓海外市场的步伐,为出口巴基斯坦的210MW机组提供计算机监控系统,该系统于1989年顺利投运,标志着我们成为中国最早能提供计算机控制系统出口的企业。随后,相继为巴基斯坦、盂加拉、也门、土耳其等国的发电机组提供计算机控制系统、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和全厂分散式控制系统。上世纪90年代我国发电设备最大的出口项目――巴基斯坦木扎法戈电厂320MW机组,也是由我们热控总承包,所提供设计实施的全厂分散式控制系统和汽轮机控制系统系统确保了该机组连续运行超过180天,打破了苏联机组在巴基斯坦连续运行160天的记录,达到了当时新装机组连续运行的国际水平。这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品牌控制系统的优良性能,证明了中国控制工程公司的专业能力。
记者: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哪些国家?
鲁杰:目前,印度、东南亚、东欧等国家和地区是我们重点开拓的市场,印度经济快速发展期,对电力的需求和投资都较大,新建机组市场较大;东南亚有许多小机组的改造机会,可以发挥我们在汽机控制方面的产品与技术优势;东欧有不少联合循环机组的新建和改造项目。
在东南亚地区,2006年为马来西亚的联合循环电厂提供DCs系统,包括电气和辅机控制。2007年为越南山洞电厂提供全厂DCS控制系统,涵盖汽机控制和电气控制。2010年为越南的电厂提供了一套600兆瓦超临界燃煤机组的仿真系统。2008、2010年为印度尼西亚的电厂提供全厂DCS系统。
在南亚地区,2007~2009年为印度ADAN[电力公司腾达电厂提供4台330兆瓦机组DCS/DEH,为印度KSK电力公司马邦电厂提供4台135兆瓦机组DCSIDEH等。2010年为巴基斯坦的联合循环电厂提供DCS系统,包括辅机程控和余热锅炉等。
在前苏联地区,2008年为阿塞拜疆的两台9E机组提供包括汽机控制在内的全厂DCS控制系统。2009年为俄罗斯的两台9E级联合循环机组提供DCS系统,包括辅机程控和余热锅炉等。2010年在白俄罗斯为三菱的联合循环机组提供DCS系统,包括辅机程控和余热锅炉等。
此外,2009年在前期为土耳其BIGA电力公司一、二期项目提供三台135兆瓦燃煤机组DCS控制系统基础之上,又顺利拿下了三期的600兆瓦超临界燃煤机组DCS项目。
站在巨人的肩膀
记者:GE能源集团为何选择与你们
合作?与其合作。有哪些经验可为业内同行分享?
鲁杰:由于我们具有工程技术和市场运作能力,本土化服务优势及优秀的人才,GE能源集团与我们通过成立合资公司,开展产品、服务和市场等各方面的合作,这逐步把公司的运营管理纳入国际规范,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质量和安全保障。
在产品技术方面,结合双方的技术优势,投资进行下一代的分散控制系统的研发,并于2007年了OC 6000e分散式控制系统。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其先进的控制器运算能力、高效的实时网络性能、卓越的系统抗干扰能力和友好的用户操作界面深受用户的好评。目前,已在中国、阿塞拜疆、俄罗斯、菲律宾、越南等国的燃煤机组DCS系统、汽轮机控制系统和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的DCS系统中取得成功应用。
我们尝试将GE已有的产品进行本地化,如GE用于水轮机控制的FC阀产品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之前FC阀的设计和生产均在美国进行,通过我们对技术引进消化,并结合本地的应用需求,对设计和生产技术进行优化,达到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目前FC阀产品的维护和生产完全在中国完成,再由GE的销售网络向全球进行销售,且已在中国、巴西、韩国、澳大利亚等国有了近百套应用业绩。
此外,我们充分发挥自身在自动控制行业丰富的工程经验的优势,为GE在亚洲和中国实施的项目提供工程服务,包括工程设计、系统组态、制造安装及调试支持,涉及的产品包括Dcs控制系统等。截止2010年底,我们销往海外的产品以及为GE的项目提供工程服务的产值占公司总营业额近3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