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秋节作文的结尾

中秋节作文的结尾

时间:2023-05-30 10:54: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秋节作文的结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秋节作文的结尾

第1篇

少年时期发生的有些事情,就像在土里埋下的种子,日后遇到适当的条件,它就会发芽生根长叶,成为你生命中的绿阴。

我是在梁启超先生的故乡——新会长大的。上小学的时候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那时的会城镇还有不少“田园风光”——散布在居民区的“烂铲堆”。那是战争年代被毁坏的房屋变成的瓦砾地。有人就在地里拣了砖头瓦片卖钱,余下的空地就种上一些植物——以岭南佳果之一的木瓜为多,那一片一片的“烂铲堆”就成了一片一片的木瓜林。我住的小巷两边就有几个这样的“烂铲堆”。那时电灯还不普及,许多人家还点着煤油灯。小巷两百多米长,只在中段吊有一盏发着淡黄色光的白炽灯。晚上自修放学回家,两旁“烂铲堆”的木瓜林黑魆魆的,让人心里发毛,如果没有同伴一起走,我就一边唱着“雄赳赳气昂昂”的歌壮胆,一边飞也似的跑回家。

四年级的中秋节,学校举行文艺晚会,有合唱、歌舞、相声等。我在一个歌舞节目中扮演嫦娥姑娘的小白兔,穿上白衣白裤白鞋,戴上有两只长耳朵的兔帽子,围着嫦娥跳呀跳。晚会结束后,心里还兴奋得不得了,想着这一次的作文就写中秋晚会。这时不知什么原因停了电,路灯都熄灭了,不过月亮又大又圆,银光铺地,我一边哼着晚会上的一首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一边迈步回家。在兴奋和月光的簇拥下,竟然不觉小巷的无灯和木瓜林的幽暗。到家乘兴执笔,刷拉一下子就写了两页原稿纸,还想了几句打油诗作结:“唱歌跳舞庆中秋,尽兴迈步回家走。小巷无灯亦不愁,繁星当空月当头。”作文交上去,得了较高的分数。

春节假期,照例到外祖母家玩,退休教师的姨父问我要来作文本,说要给我指点指点。我的作文一向不赖,所以也乐得向人显示显示。姨父看完,却皱起眉头:“中秋节这篇前面的记叙还算生动,结尾的诗有问题呀!”我一愣:以诗收结是此文的特点,尤其“繁星当空月当头”是我触景生情的得意之句呀。“正是这一句犯了常识错误!”姨父接着解释说,晴朗的夜晚如果没有月亮,是有繁星满天的景象的,但如果是满月之夜,月光把星光都淹没了,只有特别近特别亮的少数星星可以看得见,不会有“繁星”的景象的。比如曹操的《短歌行》有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如果把“繁星”改作“明星”倒还可以的。“写作文首先要细心观察呀。”

这句出错的诗和姨父的这番评点,一直刻在我的心中。后来我还借阅了有关日月星辰的书籍,对天文基本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前几年我参加“红色之旅”到“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参观。伟人纪念馆里有一幅铜像落成仪式的大照片,年轻的解说员告诉我们,铜像落成典礼那天,天上同时出现太阳和月亮,日月同辉的奇异景观,象征了伟人的光辉永存。对伟人的崇敬之情可以理解,但把日月同辉说成是那一天特有的奇异景观却是违反常识的。根据观察知道,阴历上旬的月亮出得很早,太阳还没下山,月亮就升起在东天,过了半夜,它就落到地平线以下了。鲁迅的《药》的开头:“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写的就是这种景象。而过了阴历的月中,月亮就一天天晚出了,到了阴历的下旬,太阳在东方出来的时候,月亮还在中天挂着。所以,只要是晴天,每个月都会有那么几天,太阳和月亮同在天上,日月同辉并不奇怪。

梁卫东 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中学语文教学28年,是广东省普教系统名教师、省特级教师、省正高级教师。

第2篇

【关键词】立足;乡土;写作文

和同事聊天,常常听到他们诉苦:农村孩子的语文素养太差了,写出来的作文简直糟糕透了:没有真情实感,语句不通顺,没有鲜明的主题……但通过我这几年教学作文的尝试,却往往能够从学生的作文当中找到惊喜。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谈作文教学的一些心得。

一、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语文素养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习作水平上就更为明显,虽然教师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指导得有板有眼,但学生的习作仍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着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再加之由于教材有城市化的倾向,所以,有人把这一差距归结为农村小学的作文条件比城市小学差所致。导写脱节,读写分离。一是作文指导上,年级与年级断层,教材与大纲脱节,中年级在辛辛苦苦指导谋篇布局,高年级又在一个劲儿矫正标点符号,或者重复指导,缺乏层次性。只有粗枝大叶式的宏观调控,没有循序渐进、丝丝入扣式的微观指导。这种只有目标而无路标的作文指导使孩子在作文这条路上无缘无故走了许多歪路。二是读写并未做到真正结合。很大一部分课堂上,内容的理解总是占去大量的时间,正当要涉及写法时已临近下课,于是蜻蜓点水,大有走过场之嫌。应付考试或为完成任务而教学作文。传统的作文教学常常局限于作文课上的八篇作文教学。我们知道作文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创造性劳动,作文教学的过程是要让学生进行由事物向认识的转化,由事物向文字的转化过程。

二、作文教学对策

开掘农村小学存在的作文素材方面特有的客观优势。《课标》中“课程标准”部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农村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为农村的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我们为何不发挥、利用这一资源,帮助学生寻找到作文的活水之源,进而达到作文育人这一目的呢?

1.体验自然风光,谈家乡之美

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占据丰富的表象是作文的前提,作文的兴趣在具体形象面前、具体的情境之中也更易激发。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让同学们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春之绿、冬之雪,夏之泳,秋之游。同学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让学生深深地体验到大自然之美!

当学生心盈自然之美时,我只要稍作点拨,如问:玩得高兴吗?美吗?你喜欢吗?说说好吗?学生跃跃欲试,争相畅叙心中之美。因为这不是冥思苦想地作文,而是在叙述享美之乐,学生思维特别活跃,有感而发,描述心中美丽的家乡,同时也陶冶了情操。

2.体验家乡富饶,倾自豪之情

对于一般动植物的认识,城市里的小学生大多数是通过图片资料获得相关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而习作干瘪,更无真情实感了。这方面农村的小学生却恰恰相反:生活在农村里的小学生可以闻到稻花的幽幽清香,摘到雪白的棉花,可以看到蚕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可以目睹蚕儿入眠、蜕皮、吐丝结茧,也可以捉到活蹦乱跳的鱼儿。让学生满怀着为家乡的富饶而自豪的激情去写作文,这样,作文就水到渠成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了。

3.体验家乡飞速发展,抒振奋之情

随着计划经济的淘汰,农村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令我们每个生活在农村的人不断地惊喜,更无比的振奋!这又是作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极好素材!我带着孩子参观回族工业园区、养殖专业户、经济农作物种植专业户等,并通过采访了解家乡的过去,在过去与现在的巨大落差中感受今天的飞速发展。接着,在班上开展讨论会,让学生说说“家乡的变化”:有的从自己家里的生活变化谈起,有的从门前路的更新说起……同学们还情不自禁地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带着一颗颗童心飞向未来……学生太兴奋了,这时提出作文的要求,就会促使学生把这种振奋之情流于笔端。同时,也教育了学生要热爱家乡,促使他们从小树立起把农村建设得更繁荣的理想。

第3篇

关键词:阅读;写作;提高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单说写作是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些比较难以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读离不开写,写也离不开读,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教给学生读写方法,把读与写结合起来,让读写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经过差不多两年的课题研究实践活动,我们课题组的老师结合本校三、四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了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我们在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体会。

一、利用阅读教学进行说写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的实际,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中描述的语言、文字及其他符号,联系已有的知识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感知的材料结合起来,启发学生进行想象,以拓宽阅读教学的空间,并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在“有说有写”的氛围中积淀写作能力。具体做法是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标点、概括性语句、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文中插图、结尾、作业设计来启发学生想像,进行写作。如《珍贵的教科书》中,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前不忘嘱咐“我们”:“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最后的省略号,可以抓住时机启发学生想象:张指导员下面可能会说些什么?在学生各抒己见后鼓励学生动笔写下自己的想象。,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张指导员关心下一代,满怀深情鼓舞同学们珍惜学习生活、努力学习,将来报答党和人民的赤诚之心的理解,还达到了写作训练的目的。

又如教学寓言故事《邯郸学步》和《狐假虎威》时,可分别设计这样的写话练习:

那个燕国人后来是怎样回到燕国的,回到燕国后又遭遇了什么样的嘲笑?结果怎样?

老虎后来发现百兽是因为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它会怎样做?结果又怎样呢?

这样一来,学生想象的积极性就会很容易被激发,会以极大的兴趣发挥想象,把故事编下来,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强化课外阅读

写作能力的高低取决于阅读的深浅,但仅仅靠语文课本上阅读到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这就要我们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大课外阅读来丰富写作内容和提高写作水平。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外阅读,不能散漫而没有目的。无论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老师都要加以认真的指导,提供相应的阅读资料,要让阅读有针对性;课外阅读还可以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在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中,我们结合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强化了课外阅读,具体方法是:

(一)加强指导,提高阅读效率。

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我们加强了对学生的阅读指导,鼓励学生读好的书,善于读书。首先,要做好读物的推荐。我们利用了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和教室里的图书角,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了《爱的教育》、《格林童话》、《鲁宾逊漂流记》等引人入胜的读物,如《上下五千年》等,让孩子去咀嚼历史,从历史的博大中认识我们的祖国,《十万个为什么》,让孩子从小培养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探究心理。在我们推荐的书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进入了孩子们的阅读视野。我们很庆幸把这么多的孩子引领到书的世界中,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成长。其次,教给阅读方法。我们教给学生精读和略读两种方法,跟学生说清楚两种方法的区别,让学生根据所读的书目自行选择。再次,辅导做好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提出了做好读书笔记的要求,要求根据书目的情况,或记下书名、人物,或摘抄好词好句,或记录主要内容、精彩片段、名言佳句,或写读后感。我们并不注重形式,只看实效,大大地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激发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我们不断地激励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乐趣,视作一种享受,让课外阅读产生巨大的能量。一是进行榜样激励。老师自己树立阅读榜样,经常阅读并向学生推荐好书,还在班里树立读书典型,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二是活动激趣。抓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开展适当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获取阅读的成功体验,比如讲故事、美文诵读、词语接龙、古诗朗诵等比赛活动。三是制作读书卡片。我们采用教学生制作小卡片的方式,让学生记录阅读的成果,卡片里面有好词好句好片段,再配上背景图画,向大家展示,使每个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向课外延伸,获取写作素材

作文教学中,学生“无东西可写、无话可说”一直困扰着我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从课外实践活动中获取写作素材。课外实践活动包括校外和校内两种形式,它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校内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课是一门色彩斑斓,生气盎然的学科。除了在语文课堂上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外,课外也有广阔的学习天地,进行恰当有效的课外延伸,才能使学生施展自己的才能,发挥聪明才智。根据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精神,在教学中我们也进行了这方面的一些探索。

(一)充分利用节庆活动。

一些群众性节日和传统节日,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9月10日教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节日活动都可以与对学生的教育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启发学生在节庆活动中获取素材,进行写作。三八妇女节,鼓励学生写感恩母亲的日记;清明节,把亲身经历的祭扫烈士、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记录下来;六一儿童节,把自己的快乐时光进行记叙,留下美好的回忆;还可以写写教师节的敬师活动和中秋之夜。在节庆活动中,学生身临其境,心情愉快,心中充满了美好的愿望,为了表达和寄托他们的心情和愿望,一定很乐于把活动情景写下来,写作一定会得心应手。

(二)加强综合活动培养能力。

第4篇

一、留心观察,动手记录

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乡土文化、乡土生活,有着不可限量的生活视野和写作资源,教师引导学生把它们自觉地记录到“乡土写作”采风本中,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懂得观察不仅是眼看,还要调动鼻、耳、嘴、手、腿、脑等多种器官,对身边的事物仔细地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问一问,尝一尝,听一听,想一想,访一访,试一试……

这些观察方法的培养和观察习惯的养成,还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在参观工厂(农牧场)、走访大街小巷来感受家乡变化,通过游览自然景观、欣赏美丽风光,调查名胜古迹、了解家乡的古老,采访老人、知晓家乡历史变迁等活动来培养。

观察成了习惯,便是自觉的行动。看到家乡的碑文,就会自觉地去调查;看到飞过的蝴蝶,就会情不自禁地去观察它那双美丽的大翅膀,它那翩翩起舞的姿态,让自己的心情与蝴蝶一起飞……这时,动手记录,就不再是问题,因为生活中,谁会观察,谁就有发现,就不愁没事记录。

二、分类构建,自由记录

有观察就有发现,有发现就有写不完的“事”。此时,建立“乡土写作”采风本已经水到渠成,我们一般可分两大类构建:

第一类是以积累为主的素材采风本。它一般是直接记录看到的、听到的乡土文化、乡土生活,积极积累写作素材。

1.搜集记录家乡方言、谚语、童谣等。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家乡人的语言中常常会出现方言与普通话交融、口语与书面语并存、俗语与俚语结合的现象,这使得家乡人的言语变成独特、生动、优美、丰富的乡村土话。如:方言“一句闲话”(意为“爽快地答应”)“拆烂污”(意为“捣蛋、把事弄糟”)“绣花枕头稻草芯”(意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在家乡就比普通话更为形象、生动、明了。这些扎根于乡土的言语,把它与普通话中相同意义的词汇一同摘抄到采风本上,再旁注一些体会到的言语背后所包含的乡土文化,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乡村的日常言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最鲜活最生动的作文言语,学生边搜集边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不仅能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还能激发写作文的兴趣。

2.搜集记录民间故事、传

说等。

民间故事作为乡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记录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它又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不同时代乡民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了他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同时这些民间故事还能激励人们热爱生活、颂扬真善美、鞭策假恶丑。搜集民间故事、传说,能感受到传统的乡土文化,学习仿写、改写故事;搜集民间故事,可以让民间故事古为今用、传承创新、绽放异彩。

记录民间故事、传说,一般可以分如下板块:故事题目、故事内容、故事演变、内容人物的真实性、有关历史遗迹、传承的价值和搜集过程中的感悟等。这些板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搜集的情况和爱好来增减,并确定某个板块作为重点记录。如:

【故事题目】

聪明的徐文长

【故事内容】

徐文长从小就很聪明,善于动脑筋思考。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出些问题考他。

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奖你一件礼物。”

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系住水桶,然后再把装满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竹桥。

伯父又出了一个更难的问题。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当然要给你,但你必须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在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对徐文长说:“你既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也不能把竹竿横下来。”伯父想,这下总可以把徐文长难住了。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竿往井里放,当竹竿顶放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人物写真】

徐渭(1521~1593年) 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又号青藤道人、田水月等。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自幼聪慧,文思敏捷,且胸有大志。参加过嘉靖年间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和反对权奸严嵩的活动,一生遭遇十分坎坷,可谓“落魄人间”。在入狱多年获释后,徐文长贫病交加,以卖诗、文、画糊口。73岁时,徐文长在贫病交加中以稻草盖身死去。徐文长蔑视权贵,亲民,多才多艺,同时也足智多谋,幽默乐观。他喜欢抱不平,扶弱济贫,惩罚凶暴。

【人物作品】

平湖秋月

平湖一色万顷秋,

湖光渺渺水长流。

秋月圆圆世间少,

月好四时最宜秋。

【记录感悟】

徐文长“提水过桥”和“轻取礼物”这两件事,充分表现了他的思维与众不同。可见,遇事要多动脑筋,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分析,解决的办法总是有的。

3.搜集记录民俗、民风。

民俗、民风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在民间世代沿袭、传承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民俗、民风存在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渗透着民族的传统。一些古老的民俗、民风,经过岁月的淘洗,之所以能一代一代传承延续下来,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它适应各个时代人们思想和生活的要求,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

民俗、民风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所以民俗、民风是写作的好材料。许多作家都曾用他们生动的笔墨,勾勒过他们眼中的民俗、民风。《社戏》就是鲁迅取材于绍兴地方戏的作品。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把家乡的节日习俗、风味小吃、居住习惯、服饰打扮、风土人情等,及时地记录到“乡土写作”采风本中。下面是记录春节习俗的两种形式:

【表格式】

【文字式】

腊月廿五,我市当地家家户户都要炒“变宝豆”。“炒豆”其实是泛指,其他还有炒瓜子、炒花生等,总之要炒的东西都是这天炒好,以备在正月来客时享用。“豆”一般指蚕豆,它有几种,考究点的是沙炒豆、芽蚕豆,普通的便是硬爆豆。炒豆时不时发出噼啪噼啪的声响,加上锅铲声、吃豆声,很是热闹。民间传说在这炒豆、吃豆的过程中,人们要将炒好的豆撒在每个房间内,边撒边唱“变宝金,变宝银,变宝缸缸满,变宝坛坛满。变宝老鼠眼睛瞎,变宝猫儿眼睛亮”的民谣。这充分表达了人们期盼来年能发财、保平安的美好愿望。

同时,在廿五夜晚上,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要洗“老虎脚”。洗老虎脚祈求来年能使身体健健康康、远离病痛,像老虎一样强壮有活力。夜里,百姓在晚饭后睡觉前,拿出木制脚桶,用炒“变宝豆”的余火烧的热水,慢慢洗双脚。一家老小洗脚按照“先小孩,后老人,最后中年人”的顺序。小孩子先洗,年幼的由父母帮助搓洗;其次是家中的老者,年纪大不能自理的由子女帮助洗;最后才是家中的中青年洗。洗脚先后顺序按古制“男左女右”的习惯,男子洗脚先洗左脚,女子则先洗右脚。洗脚的热水,水没至脚掌以上为标准,用手搓洗至少半个时辰。洗完后,用毛巾擦干,不再穿袜子,且不能再出门,直接上床睡觉。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蚕豆这一食品已成为百姓平常食物,廿五夜要炒“变宝豆”的习俗也渐渐淡去,但洗“老虎脚”的习俗一直沿传至今。

其实,记录的形式可由学生根据材料需要自由确定且可以不断创新,只要便于积累、便于查阅就好。搜集记录的内容也可以不断扩展,如记录名胜古迹的名人题字、亭台楼阁的楹联、庙宇寺院的碑文,等等。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材料的编辑整理,分门别类,做专题积累,还可在整理过程中做些旁注或写一些心得。这样,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类是以表达为主的写作采风本。有良好观察习惯的学生,在积累素材时,都进行着思索、判断、评价,萌发着“感想”。这时,有感而发,写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虚构,不抄袭,自由活泼,形式多样,长短不拘,“我手写我心”,是采风本最好的记录。

乡土生活、乡土文化丰富多彩。有绚丽多姿的田园景色:柳枝青青,鸟鸣声声;山道弯弯,羊儿咩咩;河水清澈,鱼儿畅游……有充满欢笑的乡间劳动:草儿青青放牧忙,稻穗黄黄收割忙,柿子红红采摘忙……有惬意的乡村习俗:舂年糕,杀年猪,写春联,赶大集,看社戏,逛庙会……有聪明勤劳的乡土人物:巧手编制篮筐的姑娘,科学种田养殖的小伙,会传统绝活的大娘大爷,会下水摸鱼虾的娃子……有传统的乡土文化:有汤圆、粽子、黄酒、绿茶等饮食文化;有长衫、棉袍、毡帽等服饰文化;有陶艺、泥塑、剪纸、木雕等民间工艺文化;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文化;有绍剧、越剧、莲花落等戏曲文化;有斗蛐蛐、猜灯谜、踢毽子、赛龙舟等游戏文化……引领学生走进乡土,就会有新的感悟,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以下几篇就是学生描写故乡方方面面的作文。

1.描述故乡的田园风光。

秋天的田野

沈佳成

秋天的田野是美丽的,秋天的田野是迷人的。

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我兴致勃勃地回老家去欣赏秋天的田野。远远望去,黄澄澄的稻田,翻腾着滚滚金浪,好像灿烂的彩霞飘落在田野。近了,我看清稻谷快成熟了,沉甸甸的,压得稻子直不起腰来。可是,它们还是使劲地随风摇摆,好像在为金色的秋天舞蹈。我踏着田间小路一边前行,一边闻着稻谷的清香,仿佛看到了人们挥镰收割的情景。

忽然,我的眼前呈现出一望无际的白色,像是白云飘落田野。我立即跑过去,原来是淘气的棉花桃焦急地咧开了大嘴,争先恐后地吐出自己雪白的棉花,迎接人们的采摘。你看,棉田里,年老的、年轻的,个个腰系竹篓摘得多欢哪!姑娘和小伙嘴上哼着丰收小调,两手穿梭似的摘个不停,一朵朵棉花纷纷落入竹篓。几个和我差不多大小的顽童,一会儿摘棉花,一会儿在棉花丛中捉迷藏,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

“沙沙,沙沙……”多么富有节奏的音乐啊!原来,我到了玉米地,是秋风在指挥玉米叶演奏《丰收之歌》。吐着红缨的玉米棒子,在绿绸带似的玉米叶间时隐时现,多么诱人……

“颖颖,来看奶奶?”奶奶家的邻居王大妈一边在玉米林里喊我,一边掰下几个玉米棒子,扔了过来,“带回家去烧着吃吧!”眼前的大玉米棒子,早就馋得我直流口水,我不客气地捧起玉米棒子,说了声“谢谢!”就向奶奶家走去……

小作者按移步换景的顺序进行观察,精心选取了秋天田野最有典型性的稻谷、棉花、玉米,具体地描绘了秋天田野景色的特点,深情地抒发了爱乡之情。描写时,小作者展开了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并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从而加深了感染力。其间,还有人物活动的描写,真是绘声绘色,富有情趣。文章的结尾以小作者带着秋天的收获――玉米棒子去奶奶家作结尾,引人回味,其趣无穷。

2.记录故乡的传统文化。

大眼找“龙”年

黄奕心

一大早,我就听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妈妈说:“今天是大年三十,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大家都在迎接龙年呢!”“龙年在哪里呀?”我疑惑不解地问妈妈。

妈妈指着窗外说:“你睁大眼睛仔细找找,龙年已悄悄来到我们身边。”我往窗外望去,突然发现人民大桥换上了龙年“新装”,一根根高大的灯柱上挂着一个个火红火红的灯笼,好像一条跳跃的长龙。江滨路两旁的大树上也挂上了大红灯笼。给曹娥江增添了新年的气氛。我开心地说:“我找到龙年了,它就是一个个挂着的大红灯笼。”妈妈笑眯眯地说:“大街上的龙年味更浓呢!”“那您快带我去找龙年吧!”

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来到步行街。步行街口耸立着一座漂亮的新年门楼,上面有两条腾飞的龙,旁边是两朵祥云。巨龙腾云驾雾,样子真威武。“哈哈!龙年在这里!”我乐得手舞足蹈。“是呀,新年是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和妈妈读起了门柱上的春联:“春日春风春浩荡,龙年龙岁龙

腾飞。”

妈妈刚带我走进上百万和城,我就被大厅顶楼挂着的一条巨大的条幅吸引了。条幅上面写着“龙年大吉”,还画着两个吉祥娃娃喜迎新年。“娃娃旁边为什么还画着金元宝呢?”妈妈告诉我:“那是人们希望龙年里财运滚滚。”商场里,老爷爷老奶奶争着购买过年的礼物;妈妈们正在衣柜旁试着一件又一件新衣,好像在比美。我也加入了新年购物的队伍,买了自己最喜欢的火龙玩具:“我把龙年抱回家喽!”

新年到,新年好!红红火火过龙年!

小作者结合家乡过年的习俗,以上街找龙年为线索,具体介绍了高挂大红灯笼,制作生肖“龙”图案,挂贴春联、年画和购年货等过年的传统文化特色。文章虽短,但始终凸显龙年的“龙”字,从灯笼排成“龙”,到两条飞“龙”,到“龙”条幅,到“龙”玩具,无不渗透着龙年的快乐和小作者对龙年的喜爱之情。

3.谈谈故乡的生活感受。

这就是乡村

邵钰烨

什么是乡村?

一说到乡村就想到那淳朴的红砖黑瓦建成的幢幢小屋,一排排,一列列,中间是一条青灰的小巷。小道凹凹凸凸,全部用小石子铺成。也不知是什么时候铺的,已滋生出了一丝丝墨绿色的青苔,是岁月走过的足印,更增添了质朴的韵味。每当雨季来临,滴答滴答,雨打瓦片,这是乡村特有的乐曲,清脆中沉淀着历史的声音。静静走,静静看,忽然会跳出一个小女孩,梳着羊角辫,还插着几朵山花,一阵风似的从身边飘过,只觉得鼻尖有淡淡的花香。

最熟悉的,应该是那一大片一大片的田野吧。六月的夏风吹散了田间的鹅黄嫩绿,庄稼们换上了无比精神的碧绿军装。蔓延的绿色却也不觉得乏味――一道道庄稼纵横交错,嫩绿,浅绿,墨绿,怎么也看不厌。但相比之下,我更爱秋天的金灿灿――有着成熟韵味的美――映衬着农家人的笑脸。

而最令人倍感亲切的,还是一个个朴实的乡亲。碰见了,总是微笑示意,但更多的是亲热的招呼,一块儿坐下拉几句家常,这时才发觉岁月如梭。

在自家的石板上洗衣,洗菜,淘米,难免缺个啥,吆喝一声,便是满满塞了一怀。左邻右舍和气得像一家人似的,矮矮的围墙阻隔不了幸福的欢乐。每户人家里都飘荡着暖暖的爱,若是在城市中,也许早被高楼大厦拦断了。

小巷古老,田园迷人,乡亲朴实,心灵美丽,这就是我心中的乡村。

读到题目,心头不免自问:“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乡村?开篇的提问,强化了自问,吸引了读者。作者接着抓住小巷颜色青灰、路面凹凸、青苔墨绿和对雨声的联想,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小巷古老。然后以田野的色彩突显它的迷人,以乡亲的朴实突显心灵的美丽。这样的感受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和仔细的观察。结尾照应开头,行文紧凑,点明了乡村的特点。

4.讲述故乡的习俗故事。

一篮馒头

钟黎英

“噼噼噼,啪啪啪!”一阵清脆的鞭炮声吵醒了我的美梦,我恼怒地用被子蒙住了头。

突然,我觉得有人在轻轻地推我:“小英,快起来。”我

掀开被子一看,原来是妈妈在

叫我。

我懒洋洋地问:“什么

事呀?”

妈妈笑盈盈地说:“今儿个你杨二叔家新房上梁,放完鞭炮就要丢馒头了,再不起来,就捡不到馒头了。”

我一听,“噌”的一下从床上蹦了下来,三下五除二穿好衣服,直奔杨二叔家。

“嘭――啪”,几个“天地响”,杨二叔家可热闹开了,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到新楼房前,向杨二叔道喜:“恭喜,恭喜,恭喜发财!”“他大叔,大富大贵,年年有余(鱼)……”把杨二叔乐得合不拢嘴。

不知谁喊了一声:“丢馒头喽――”于是那些早已等得不耐烦的孩子们“哗”的一下跑去捡馒头,我也挤在里面。杨二叔乐呵呵地说:“别急,别急,大家都有份。”

丢馒头的是杨二叔的大儿子大春哥,只见他满面春风,站在屋顶上,逗趣地说:“喂,小鬼们,馒头下来了。快接住――”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娃娃”从天而降,小伙伴们争着去抢。大春哥笑着说:“你们别抢呀!等会儿要你们个个吃不了兜着走。”说着一个个馒头像下雨般地落了下来,弄得大家手忙

脚乱。

一会儿,我的口袋都装满了,连手里也拿了五个,实在没法捡了。看看旁边的伙伴们,他们的情景也和我差不多,最有趣的是“贪吃大王”小胖,他居然脱下了外衣,用衣服把馒头兜了起来,大家见他那股馋劲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正愁没地方装,正巧看见二姨拎着篮子去买菜。我灵机一动,跑过去,对她说:“二姨,借用一下你的篮子。”二姨一下子被我弄得丈二和尚摸

不着头脑:“你,你要篮子干

什么?”

“待会儿你就知道了!”我故作神秘地说,抢过篮子就跑。

上面还在丢馒头,可是大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谁也没法再捡了。于是,我把一个个馒头放进篮里。哇!一会儿工夫居然捡了满满一篮。

二姨见我拎着满满的一篮馒头,笑着问我:“咦?捡

了那么多馒头,你一个人吃得

了吗?”

我做了个鬼脸,说:“怎么,你愁太多了?来,你先吃一个。”

杨二叔在一旁插话道:“吃吧,捡吧,如今咱家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馒头丢完再去买,大家高兴高兴。”

听了杨二叔的话,我们小孩儿个个拍手叫好……今天呀,真是高兴。

平凡的生活习俗,有丰富多彩的一面,只要留心观察,开动脑筋,就能从中撷取写作材料。小作者眼光敏锐,选取了“丢馒头”这一乡村风俗――盖好新房,选个好日子来丢馒头,据说可以大吉大利,来反映农村的变化。习作写得很有生活情趣。当懒洋洋的“我”一听说杨二叔盖新房丢馒头了,就“噌”地下床,穿了衣服,直奔杨二叔家。接着是丢馒头和捡馒头的场面:丢馒头的不断丢下“白白胖胖的‘娃娃’”,捡馒头的“居然脱下外衣”兜馒头,而“我”则“借用”二姨的篮子“捡了满满一篮”馒头。真是丢的开心,捡的高兴。

三、鼓励诱导,经常记录

“乡土写作”采风本建立初期,学生热情较高,但时间一长,可能也会逐渐失去积极性,收不到应有的效果。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鼓励诱导,使学生经常记录。

1.采风交流评比。

每位学生从自己的采风本中选一两篇参赛,先小组海选,再班集体竞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在班内表彰。评比内容自由选择,或规定专题;交流形式可以是讲述、朗诵、演讲;评比规则、标准集体制定,人人参当评委;评奖分组、班两级,扩大奖励面,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2.采风展览评比。

一是将自己的采风本附上自我评述(以介绍优点,提出困惑为主),让全班同学观看品评;二是从自己的采风本上选取文稿编制成小报,让全班同学观看品评。两种形式,以获得赞同、受到点评数量多者为优胜,同时评出最佳品评奖。这样展评,人人参与,不仅能激发兴趣,还能及时指出优缺点,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3.采风展示园地。

要育苗就得有苗圃。创办班级《采风报》,利用班级黑板报,以自荐或同学、教师推荐的形式,不断地将学生的采风佳作展示出来,从中挑选出更优的直接向校刊甚至是全国各地的少儿报刊推荐发表,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主动、积极地记好采风本。

4.采风域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