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舞蹈游戏

舞蹈游戏

时间:2023-05-30 10:54: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舞蹈游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舞蹈游戏

第1篇

编/月月美/grass

在《梦幻舞厅》的虚拟世界中,玩家能获得真实的经营感受,伴着轻快舞步畅享游戏带来的非凡成就感!

俱乐部舞厅轻松获得

在《梦幻舞厅》中,一个俱乐部想要开设舞厅必须符合一些条件,满足了这些条件后,俱乐部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舞厅了,之后各位董事长就要悉心经营好它了。

首先董事长们需注意俱乐部的建设度,每周第一天早上6点系统会刷新俱乐部建设度排行榜,对于俱乐部建设度榜前20名的俱乐部董事长发放一张“俱乐部舞厅卡”,系统会以任务的形式给出,董事长上线跳过第一支舞后就可以得到俱乐部舞厅卡。集到4张此卡即可到俱乐部舞厅频道开启一个俱乐部舞厅。

在俱乐部管理面板中,董事长可以点击“申领舞厅”按钮来弹出申领界面,申领舞厅需要一定的条件,只有满足条件的俱乐部才能够成功申请到,申领的玩家必须是俱乐部的董事长;玩家必须拥有四张俱乐部舞厅卡;玩家所在的俱乐部等级达到3级;玩家所在俱乐部的建设度超过500点。申领界面中,玩家可以选择舞厅场景,设置歌曲BPM范围。《梦幻舞厅》中,每个舞厅都有一个BPM的范围,这样就把舞厅进行了细分,以招揽不同技术水平的玩家。

申领成功后即开启一个时效为30天的俱乐部舞厅,并且回收玩家4张俱乐部舞厅卡,扣除玩家所在俱乐部500点建设度。从此董事长就可以用自己的智慧来经营了,舞厅也成了俱乐部成员们的主场,这种自豪感和成就感不言而喻。

想做大富翁吗?

《梦幻舞厅》的推出让热爱舞蹈游戏的玩家欢呼雀跃,经营类的概念被完美时空引入到舞蹈休闲游戏中,的确是一种创新。在《梦幻舞厅》中,获得舞厅的俱乐部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开始舞厅经营了。玩家可从自己的经营战略出发,购买各种道具投资于其上,例如新歌、新场景以及多倍经验卡和多倍游戏币卡等道具,吸引更多玩家进入,这样舞厅经营者才能收取更多门票收益,获得经营利润以便进行下一次的舞厅投资,这就是经营了。舞厅经营其实就和现实生活中做生意一样,玩家要找到投资和回报的平衡点,做到收支平衡。当然赚钱是最理想的了,同时要避免因为投资不利或管理不善造成破产。《梦幻舞厅》的游戏乐趣在这也显露了出来,在整个舞厅经营过程中最大的乐趣不是一次性的大笔收益,而是你利用商机不断赚取收益的这个过程。

玩家在经营过程中的收益不仅包括各种珍贵道具、奢华服装和精美配饰、越来越多的财富,更重要的是一种成就感。无数的传奇等待着玩家们去书写,成为一个舞厅大富翁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在《梦幻舞厅》中一切都可以实现,和自己的好友一块经营俱乐部,一起出谋划策,共同进退,为俱乐部争取更多的荣誉。在建设舞厅的过程中,还有人气舞厅、舞厅活跃度等评选,怎么才能实现名利双收就需要玩家到游戏中亲身实践了!

《梦幻舞厅》开启了一个舞蹈游戏的新纪元,全新的理念加上第二代usPlayerX技术,让玩家不仅能体验到50人一同跳舞的畅快,还有经营的巨大乐趣等待大家去体验。邀上好友,一块到舞厅中去,尽情地享受音乐和舞蹈带给大家的快乐。如果你想经营属于自己的豪华炫目舞厅,如果你想感受50人斗舞的欢乐盛世,那就来《梦幻舞厅》体验这场舞蹈游戏的盛宴吧!

第2篇

【关键词】幼儿;音乐舞蹈游戏;教学

当前我国愈发重视幼儿教育,通过幼儿教育,可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储备军。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音乐舞蹈教育是一大重要内容,通过音乐舞蹈教育,可以进一步增强孩子们的音乐鉴赏能力,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因此,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选择更加贴切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当前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幼儿音乐舞蹈教学问题分析

在当前的幼儿音乐舞蹈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存在明显的问题,比如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是让幼儿学习不同的歌曲,练习不同的舞蹈动作,在这个过程中,为幼儿们带来了较大的学习压力,他们很难体会到音乐舞蹈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增加了幼儿对学习的厌烦感。不仅如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较为陈旧,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只是直接展示这两门课程的具体呈现形式,没有采用创意化的教学呈现方式,在这种情形下,一些幼儿在课堂上很难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他们可能会被其他的新鲜事物转移注意力,这就会导致幼儿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较差。

二、幼儿音乐舞蹈游戏教学实践

由上可见,传统的音乐舞蹈教学模式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不相匹配,因此,在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改转换自己的教学理念,选择更加合适的教学手段,以保证当前的课堂教学效果。接下来本文将主要分析怎样将幼儿音乐舞蹈教学和游戏进行有机融合,保证当前的课堂教学质量。

(一)设置模仿游戏,增加幼儿课堂参与感

在之前的幼儿音乐舞蹈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会直接播放音乐或者直接教授幼儿们具体的舞蹈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觉得当前的课堂教学缺乏一定的趣味性,所以在课堂上的能动性不强。因此,在当前的音乐舞蹈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教学模式展开调整。比如教师可以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化被动为主动。如在当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为幼儿们播放动态的音乐舞蹈视频,幼儿被视频内容吸引,借助这一手段,可以抓住幼儿的注意力。

接着,教师可以借助可爱的动画人物形象来增强幼儿的参与感,比如,在视频中播放了小猪佩奇的跳舞画面,这时候一些幼儿不由自主地跟着视频的画面学习,因此,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设置模仿游戲,比如教师可以让幼儿们自主地选择动画片里面所出现的人物,如佩奇或者乔治,模仿人物的肢体动作,跟着音乐舞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增强孩子们的课堂参与感,跟着音乐的节拍不断舞动。借助这样的趣味教学手段,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音乐舞蹈游戏所带来的快乐,进一步增强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学习兴趣。

(二)组织律动游戏,提升幼儿的感知力

在音乐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孩子们能够同时运用自己的视觉和听觉,快速地理解不同的音乐舞蹈内容。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直接为孩子们讲解内容,但由于幼儿们的知识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可能无法透彻地掌握教师所讲述的一系列概念。因此,在当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体态律动小游戏,让幼儿们自己去体会并且感受不同的音乐舞蹈内容。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随机播放不同的音乐,然后让幼儿们认真地倾听音乐,跟着音乐自由进行身体的摆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可以不断温习自己学过的一些舞蹈动作,考虑音乐和舞蹈之间的契合度。同时,针对一些在律动游戏中表现较好的幼儿,教师还可以给予实质性的奖励,借助这样的手段,可以刺激幼儿们更加认真地纠正自己的舞蹈动作,聆听音乐内容。通过这样的律动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还能够让他们在舞蹈的过程中理解音乐,增强幼儿们对于音乐和舞蹈的敏感度。

第3篇

关键词:数字时代;舞蹈艺术 数字舞蹈

一、数字舞蹈

数字舞蹈是伴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而出现的。它是在影视舞蹈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数字技术进行舞蹈影像制作及传播的艺术形式。然而,数字技术给影视舞蹈带来的不仅是影像质量的飞跃,更是舞蹈观念、创作手法、观舞体验的更新。

数字舞蹈有广义、狭义之区别。广义的数字舞蹈指的是舞蹈影像的数字化及其数字传播;狭义的数字舞蹈指的是数字化舞蹈创作.即离开传统的手段(演员、灯光、舞台等),单纯依靠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创作出来的可供观众欣赏的舞蹈影音资料。它的最终目的是让一个舞蹈编导或舞蹈爱好者离开舞台。把心中设想的舞蹈表演变为虚拟的舞蹈现实.甚至是把想得到的舞台效果等全部表现在电脑屏幕上进行虚拟演示。这里的虚拟演示仅是从舞蹈影像的角度说的.其实在网络互动舞蹈中.数字舞蹈还包括舞者真实的自娱自乐式的舞蹈游戏。

广义的数字舞蹈只具有媒体传播意义,它对舞蹈欣赏、舞蹈教育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但它无法切入舞蹈艺术的本体,无法从根本上影响舞蹈观念、舞蹈创作及舞蹈审美范式。狭义的数字舞蹈借助数字技术及网络平台.使得舞蹈观念及审美趣味、舞蹈创作及表演态势等发生了嬗变。今天的数字舞蹈本体还处于蝶化的初级阶段,其主要形态是游戏舞蹈。

二、游戏舞蹈

舞蹈与游戏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从舞蹈的起源和本质两个方面加以考察。据艺术史学家的考证,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就是舞蹈。

在远古人类尚未产生语言以前,人们就用动作、姿态来传达各种信息和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语言出现以后,才相继产生了诗歌和音乐,再后来,人的手变得越来越灵巧,才诞生了绘画和雕刻等艺术。那么,舞蹈作为一种最古老的艺术,它的动机及源头是什么呢?最早对游戏进行系统理论分析的是康德.他认为游戏是自由的人性的表现,游戏也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的标志。这里的游戏,是指满足人的审美需求,即以假象为快乐的活动。

信息时代的数字技术及网络媒体促使岂术借助新技术进行艺术革新,甚至催生出新的艺术形式。电子游戏就是数字时代崭新的艺术样式,它的诞生打破了传统的艺术生态。舞蹈的娱乐性和游戏性。使得以舞蹈为题材内容的电子游戏必将出现。舞蹈旧有的格局出现了裂变。国内著名游戏公司久游信息技术公司研发的网络电子游戏《超级舞者》,就是一款可外接专用跳舞毯的网络舞蹈对战游戏。舞蹈游戏尽管给游戏者带来了新的享受,给舞蹈带来了新的景观.但它毕竟还是游戏。更接近舞蹈的“原生态”,离舞蹈艺术还有一定距离。而游戏舞蹈则是利用游戏引擎或者专业的数字化舞蹈创作软件。制作舞蹈影像并通过数字媒体加以传播.是真正的数字舞蹈——即离开传统的手段(演员、灯光、舞台等),单纯依靠数字化技术创作出来、借助网络媒体传播的可供观众欣赏的舞蹈影音资料。它的最终目的是让一个舞蹈编导或舞蹈爱好者离开舞台,把心中设想的舞蹈表演变为虚拟的舞蹈现实。游戏舞蹈因为有了游戏的互动性因素必将极大地拓展其艺术魅力,也给传统的舞蹈美学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

三、审美特征

1、影像数字化

数字技术强大的工具理性给舞蹈艺术提供了契机,艺术家们惊奇地发现,借助数字技术,形而下的舞蹈表现语言完全可以通过技术工具加以实现。为了观念的表达、审美情感的倾诉,舞蹈为何不能抛弃形而下的身体呢?数字技术彻底改变了影像获取的方式。舞蹈影像和身体表演脱轨。舞蹈影像不再是对舞者形体动作的记录,而是可以通过计算机“无中生有”、“虚拟现实”。很多计算机软件可以很便捷地通过建模和渲染生成活动的影像,这样获取的数字影像还能在许多方面克服实物影像无法避免的缺陷,更能表达编导者的思想情感。物理形态的摄像机小再成为影像获取的必备器械,它只是一个观念,即代替人的眼睛作为一个观看的角度。

严格说来,数字化技术抛弃的只是舞蹈者生物意义上的肉体.它并未彻底改变舞蹈艺术由形体、动作产生的“身体”属性。数字舞蹈的“身体”虽然不是舞者肉身所直接产生的身体影像.但带给观众的是同样的“身体感”,甚至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数字身体带给观众的是比肉体更感性的身体影像。

2、自娱性、游戏性

舞蹈原本是针对特定观众的一种舞台表演活动.它是一种仪式性的小众艺术。随着影像舞蹈的出现和发展,借助大众媒体的力量,舞蹈逐渐成为一种大众艺术。然而,大众化并非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它也给了权力话语者借助大众招牌实现个人私利的空间与可能。因此,观众在大众化中并未真正获得主体个性的满足,在“大众”的挟持下.个性被漠视和禁锢,这对于最具个体特征的舞蹈艺术是致命的扼杀。

数字技术在影视所开辟的影像舞蹈的道路上。把经验的、身体的舞蹈艺术推向极端大众的同时.又在更高层次上使无数的舞蹈创作者和观赏者成为了极端的个体,实现着舞蹈的体验性、情感性、身体性,这是真实与虚拟、科技和人性、形上与形下的“狂欢”。舞蹈艺术回归平民部落。有较高舞蹈素养的艺术爱好者或玩家甚至可以象玩网络游戏一样。借助戏引擎进行舞蹈创作.舞蹈创作的独立性和舞蹈观念表达的个体化更为彰显。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舞蹈影像制品在网络上广为传播、交流,虚拟教学演示及远程互动表演等形式的出现,更加凸现出舞蹈艺术的游戏本性。数字感应技术的出现。舞蹈游戏从简单机械操作转变为真正的身体参与,舞蹈成为自娱自乐的艺术形式,进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展现出审美生活化、生活审美化之后现代美学景观。

3、即时性、互动性

网络虚拟空间是一个全交互空间,数字技术及网络媒体可以给观众提供参与创作的互动界面。舞蹈不再是你舞我看的单向艺术活动模式,而是艺术家与观众互动的产物。观众也可以成为舞蹈者,只要你愿意。

第4篇

很多年轻父母(尤其女孩的父母)喜欢让孩子学习舞蹈,以矫正身姿、培养气质。但有些父母在孩子参加舞蹈培训时,却遗憾地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如别的孩子上路快。其实,对于幼儿艺术启蒙教育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寻找高水平的专业老师,而是遵循教育规律,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家长如果有意让孩子学习舞蹈,可以从儿童本能动作入手,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各种各样的动作游戏,开发孩子的舞蹈潜能,提高动作协调能力,在手舞足蹈之时,轻松跨入舞蹈艺术的门槛。

踏步游戏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和表现是舞蹈艺术的基础,舞蹈中脚的行走、跳跃、滑动等动作,反映着舞蹈者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和表现,因此脚的动作在舞蹈学习中至关重要。幼儿爱动,从孩子2、3岁开始,家长就可以选择各种不同节奏的乐曲,带领孩子踩着音乐节拍走步、跑步,通过对不同速度乐曲的把握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动作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教孩子尝试用脚跟、脚尖、脚内侧、脚外侧等不同部位踏步和移动,体会不同的感觉;也可以综合走步、跑步、滑步、跳跃、踢腿、后抬腿等动作,将脚的动作与腿的动作结合起来,从中体会音乐的细微变化,初步培养乐感。踏步游戏可以在简单的音乐伴奏下重复进行,孩子可以长时间游戏而不厌倦。

拍手游戏如果说脚的动作记录着舞蹈音乐的节奏,手的动作则展示着舞蹈者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能增强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美感,家长可以经常对孩子进行手部动作训练。舞蹈中,手的基本动作是摇摆双手、拍手、舒展、合拢手掌、摩擦双手、手指的屈伸等。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玩“你拍一,我拍一”的传统游戏,这个游戏简单易学,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配合孩子自己和家长共同编唱的各种歌谣,不仅能让孩子动作灵敏,而且能增强音乐节奏感,为将来学习舞蹈打下良好的基础。

影子游戏利用手指的不同造型,在灯光下玩影子游戏,也可以培养手的精细动作。影子游戏对手指的灵活度、想像力、创造力有一定的要求,比较适合3~6岁的孩子。在灯光的照射下,父母带领孩子通过手指的交叉、重叠等方式,在墙上映出小狗狗、小兔子、鸽子、花朵等各种图案,可以使孩子手指灵活、想像丰富,而且富有趣味,孩子往往乐此不疲。也可以利用手和手臂结合,做出各种优美图形,玩出更丰富的影子游戏:比如树的姿态、鸟的飞翔、花的开放、水的流淌等。

模仿游戏针对孩子爱模仿的天性,抓住被模仿对象的显著特征,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模仿,是幼儿舞蹈中常用的表现方式。在对孩子进行脚部和手部动作训练的同时,家长可以逐步训练孩子的模仿能力。从简单的小兔跳、青蛙跳到比较复杂的小鸭走、小鱼游、大象走,都是孩子乐于模仿的动作;也可以模仿其他人物的典型动作,如战士敬礼、农民伯伯锄草、司机叔叔开车等;还可以模仿某些场景,小雨淅淅沥沥下、小河哗啦哗啦流……孩子模仿这些动作时,不仅可以得到内心的快乐,更可以为舞蹈学习打下基础。

上述动作游戏,可以在玩耍之中发展孩子的动作表现能力、提高音乐节奏感知能力、增强综合审美能力,激发孩子学习舞蹈的热情和积极性,如果家长能够在孩子参加正规舞蹈培训(5岁以后)的前期或初期系统地进行上述训练,就可以为孩子学习舞蹈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5篇

摘?要:幼儿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集音乐感受、身体动作、节奏变化、感情表达于一身,适合幼儿的一种舞蹈。教师要选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具体情况的,具有教育性、艺术性、兴趣性的教材。在幼儿舞蹈教育目标上应把激发幼儿的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最基本的技能技巧,提高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关键词:幼儿;舞蹈教学;兴趣;培养

幼儿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幼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幼儿舞蹈教学是幼儿感兴趣且易于接受的一种美育教育形式,是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任务的一部分。

一、利用语言激发幼儿对舞蹈教学活动的兴趣。

1.采用引导性语言

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想象力,在课堂中急中生智,编几个儿歌来帮助幼儿练习,如练习小朋友节奏感的儿歌是:我是一只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请你先去洗洗手,要是手脏别碰我。教学中也可以把难记的舞蹈动作,通过编成一个小故事来牢记动作的顺序,一边练习,一边让小朋友一起讲故事,不仅让小朋友学会语言表达,还运用想象力,记熟舞蹈动作。

2.采用表扬性语言

表扬是调动小朋友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如“我看谁的本领最大”、“哪一组排得最整齐”、“这位小朋友回答很正确,反应很快,老师很喜欢!”等肯定、鼓励性的语言,激发了孩子们的上进心。

3.采用勉励性语言

在舞蹈中,基训练习占上课的很大比例,基训也是小朋友认为最痛苦、最懒得做的一个环节,甚至有时会觉得枯燥,对难一点的动作感到害怕,当疼痛难忍时会哭泣、闹情绪,教师就需要勉励的语言说:“不用怕,一点点的痛不算什么,我们长大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应该去克服它,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老师在,不用怕,课堂上老师就是你的爸爸妈妈,我来保护你。”这样幼儿听了不但乐意练习,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觉得做好反而得到老师的认可,做的不好老师会保护自己。这要比“你必须做,做不好要罚”的训斥好得多。

4.采用幽默性语言

老师的幽默语言对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协调师生关系、改正学习错误、减轻幼儿心理压力、调整情绪、消除疲劳起着积极的作用。上课呆板不变的模式会让小朋友觉得枯燥,觉得老师的课没有新意,对老师没有和蔼可亲的感觉。有时小小的一个玩笑、一个幽默点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喜欢上了老师,也会喜欢上了舞蹈!

二、教师规范的示范性动作是决定兴趣的关键

教师的示范是儿童舞蹈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是儿童掌握技能的方法之一。通过教师把舞蹈教材准确、生动、形象地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示范表演,让孩子们对舞蹈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引起学习的愿望,练习起来就不会觉得枯燥,同时也能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初学者在刚接触一个新动作时,难免会出现手脚无法协调进行的现象,常会在前一动作与后一动作的连接上短暂停顿,这便需要教师局部分解示范,这是儿童舞蹈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是儿童有效掌握技能的方法之一。示范时伴随讲解,讲解尽量形象、生动,要能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阐述明白动作的方法和要领,使孩子们明确每个动作的产生、方向、路线及全身动作的配合等,让他们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做到镜面示范。通过教师把舞蹈教材准确、生动、形象地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示范表演,让孩子们把动作分解成为单一的手巾花、下肢动作以及上下肢动作的配合等,反复交替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另外需要注意每个舞蹈动作之间的过渡环节,在动作衔接的地方要再次示范,这样学生才能明白动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动作的灵活性与感染力。

三、运用舞蹈游戏促进幼儿学舞兴趣,使他们忘记训练的

疲劳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幼儿园的许多音乐游戏、表演游戏也与舞蹈有着密切联系。如果在幼儿舞蹈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兴趣,他们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原本非常自然的表现力也会随之消失。而老师如果把所学动作渗透到游戏中,让孩子在愉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动作,通过游戏与联想,使幼儿身临其境,从中猎取情趣和美感。游戏可以使人充满欢笑,游戏也可以为人们带来快乐,但游戏对一个成长中的幼儿来说却不只是欢笑与快乐,更饱含了孩子的希望、创新、智慧。游戏在幼儿教育课程中占有明确的地位,其目的在于增进知识及充实社会行为。教育的目的不只是短暂的体力消耗或片刻的欢悦,缺乏活动的教育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学习。福禄贝乐曾说:“游戏是我们人类生活中最好的事,也是万物的模范。”幼儿舞蹈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是幼儿自发性的教学,更是幼儿动机的教学,教师必须以刺激其内在动机让其主动参与。幼儿舞蹈游戏化的教学能引起动机,也是引导小朋友参加活动的原动力,也就是要让小朋友引起兴趣、激起好奇心、探索心而自发地参与游戏的过程,使其有成就感并建立自信心,激发和培养幼儿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舞蹈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游戏活动中,她们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及交往能力都得到发展,也培养了幼儿不怕挫折、勇于竞争、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

四、树立幼儿自信心,这是培养幼儿学习舞蹈兴趣的重要

途径

第6篇

【关键词】亲子舞蹈;亲子关系;特定价值

中图分类号:J7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49-02

一、培养道德情感,锻炼坚强意志

礼记中记载“观其舞,知其德”,表达的意思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感都能在其舞蹈动作中体现出来。幼儿在踏入社会之前就是一张白纸,他们的道德行为、思想情感都是靠平日里父母的言传身教或者是和父母朝夕相处下的耳濡目染所形成的。而亲子舞蹈恰好能捕捉到生活里的细节,并将它融入到舞蹈之中。但亲子舞蹈不同于舞台艺术表演舞蹈,它没有艳丽的妆容、高超的技巧、华丽的服装和精湛的演技。

亲子舞蹈的表演形式和内容相对固定,他所表现的是一种亲子文化和精神,其动作与动作之间蕴含着孩子与父母生活中的相处之道,以及生活实践中沉淀下来的人文道德观念。我们希望通过亲子舞蹈教学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优良精神。例如,在亲子舞蹈的教学中,孩子遇到自己无法完成的动作想退缩时,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和父母的合作引导父亲(母亲)给予孩子精神上的鼓励和行为上的帮助支持。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任何情绪,害怕、失落、逃避或是兴奋愉悦等,家长都应该重视,并积极帮助孩子通过肢体的交流来克服不良情绪。这样一方面能和孩子在肢体动作的协调上达到统一,从而表现出优美的舞蹈动作;另一方面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通过肢体上的协调,可以看出父母与孩子在情感上的融合程度和孩子对父母情感的表达方式。这些优良品质的培养在亲子舞蹈中都得到了很好展示,是其他舞蹈所无法比拟的。所以这是亲子舞蹈研究的特定价值之一。

二、亲子舞蹈具有传统舞蹈没有的游戏性

幼儿园亲子舞蹈与传统的表演舞蹈不一样,它是将舞蹈游戏化,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学习中游戏,在游戏中不知不觉拉近与父母的距离。亲子舞蹈具有游戏性,它可以自娱自乐在家庭中进行,能增进家庭成员的亲密感,营造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亲子舞蹈需要通过父母与孩子的合作来完成,特别是孩子在家长强有力的怀抱中、亲昵的举止中既能找到安全感、快乐感,又能通过彼此的努力使动作和谐完成,进而找到自信心和满足感。一方面,孩子在舞蹈练习中感到快乐;另一方面,在亲子舞蹈表演时,孩子为家长展现的能力感到骄傲和崇拜,更在观众的掌声中找到了自信心。

将游戏融入到舞蹈之中,让家长卸下平日里严肃的面具与孩子在欢快愉悦的舞蹈中增进关系。这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和平时不一样的爸爸妈妈。例如,平日里一直以严父的形象教育孩子的爸爸,在亲子舞蹈中可以通过扮演慈祥憨厚的熊猫爸爸,通过一系列如拥抱、托举、亲吻等动作来表达对孩子的爱,同时也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通过肢体的配合协调,让孩子信任你,放心的把自己交给你,在游戏中也要表现出和平日形象的不同。让孩子觉得平日里不苟言笑的爸爸原来也能和自己一起舞蹈一起游戏,在舞蹈中解放天性,在游戏中拉近彼此的距离,舞蹈与游戏的完美结合是亲子舞蹈又一个可取的特定价值。

三、启发幼儿思维与智力,提高身体素质

亲子舞蹈还能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启发幼儿的思维与智力,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亲子舞蹈是一项快乐的运动,因为他没有传统舞蹈的高技巧性,他只是通过简单的肢体动作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的一种快乐运动。父母与孩子在进行长时间的亲子舞蹈训练后往往会情绪高涨,而经常参加亲子舞蹈还能增强幼儿内脏器官、运动器官等功能,能陶冶情操,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另外,幼儿长时间进行舞蹈训练能帮助她塑造形体。

亲子舞蹈还能启发孩子的思维与智力,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在亲子舞蹈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幼儿集中注意力,根据音乐节拍调动身体律动,根据音乐旋律反应空间位置,并根据之前记忆的结果,快速调整身体动作,变换队形。长时间的舞蹈训练能提高孩子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记忆能力。另外,亲子舞蹈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启发幼儿智慧。例如,让幼儿用舞蹈动作模仿动物,这就需要幼儿发挥想象模仿动物的习性动作,通过这些想象能充分启发幼儿的智慧。幼儿在参加亲子舞蹈活动时,大量的身体活动将会促进幼儿大脑皮层语言区和运动区的神经联系,促进幼儿大脑皮层的发育与成熟,从而促进幼儿智力与体格发展。这也是亲子舞蹈研究的特定价值之一。

四、激发孩子学习舞蹈的兴趣,为今后学习舞蹈打下坚实基础

亲子舞蹈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生活和情感,发展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培养和提升幼儿的审美力,发展幼儿的思维和想象,促进良好性格的形成,而且其趣味性、操作性强等特点,凸显了亲子舞蹈有传统舞蹈和体育、音乐、美术等活动无法替代的优势和地位。

幼儿在学习亲子舞蹈时,由于年龄尚小,身体筋骨都很柔软,软开度较青少年相比更好。并且亲子舞蹈在编排上较传统舞蹈相比,更具趣味性且难度不大,幼儿学起来更容易,自信心也会更大,加上有父母的协作与鼓励,这是传统舞蹈无法实现的。当幼儿在学习舞蹈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他能第一时间在父母那里得到支持,不用一个人承担心理和生理上的困难。一旦他在亲子舞蹈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感和自信心,就不会排斥对其的学习。

亲子舞蹈不仅能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促进家庭和谐,而且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孩子今后是否还继续学习舞蹈,在幼儿阶段与父母一起学习舞蹈的经历,一定会是其今后成长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和一段弥足珍贵的回忆。所以,亲子舞蹈的学习能为今后继续在舞蹈方面深造的孩子打下一个坚实有爱的基础,为今后可能不会继续学习舞蹈的孩子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从这一方面来说,这也是亲子舞蹈研究的一个特殊价值。

五、结语

舞蹈是传递、宣泄情感的一种身体语言。它作为人类身体语言的一种特殊符号,已被大多数人喜爱并且愿意学习之。幼儿在父母的陪同下一起学习舞蹈,这种经历是他们今后成长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在他们心智还不完全成熟的状态下,身体协调性也还欠缺的情况下,这时有父母的帮助和鼓励,是在心灵上给了他们莫大的安慰。亲子舞蹈磨练幼儿意志、启发幼儿思维与智力,提高幼儿审美水平,促进幼儿全方位发展。深入对亲子舞蹈的研究才发现,亲子舞蹈当前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越来越受到孩子、家长、老师的青睐。将一项喜闻乐见、身体力行的舞蹈活动带进家庭、走向社会,是幼教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对亲子舞蹈进行更加细微深刻地调研更是我们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金庆林.幼儿园亲子舞蹈的功能及实施策略[J].高教学刊,2015(9).

[2]李娜.幼儿园亲子舞蹈的探索与实践[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6(5).

[3]朱海燕.怎样进行亲子舞蹈[J].学园,2015(1).

第7篇

一、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舞蹈教材

选择幼儿舞蹈教材最直接的途径是在幼儿天真有趣、奇妙多彩的生活中寻找幼儿能理解、能掌握的舞蹈语言。如“泼水歌”“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等,孩子们都爱唱爱跳。“泼水歌”这首歌表演中富有一定的生活故事情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情境表演,从而理解歌词,既学会演唱这首歌,同时也陶治了情操。这样的教材童趣十足,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有一定的教育性、艺术性。

幼儿有了兴趣,他们的学习行动才会积极、主动,情绪才会愉快,在活动中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根据幼儿模仿性较强以及年龄阶段特点,利用形式短小、节奏鲜明、富有儿童生活气息的乐曲,动静交替、动作简单并能确切表达所反映思想内容的舞蹈来吸引幼儿兴趣,不仅能使他们感到亲切、易学,同时也为他们今后自编舞蹈动作打下基础。

在舞蹈教学中,好多活动也是自发生成的。例如孩子们参加了植树节的种树活动,回来后一直叽叽喳喳地讨论有关种树的趣事,教师可以抓住教育时机,支持、鼓励孩子主动去回忆种树的一些情节,并学一学小树的样子,再深入引导孩子发挥想象,进行再续创编,在良好、轻松、自然而然的学习氛围中,孩子们其乐融融。

二、感受、理解乐曲特点,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1.在欣赏过程中提高对舞蹈语言的理解

笔者在平时的艺术活动中常常让幼儿欣赏舞蹈,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也能不断提高对各种舞蹈语言的理解能力。在学习舞蹈前教师应当向幼儿介绍舞蹈的名称、内容、风格和情绪等特点,随后让幼儿欣赏乐曲、分析乐曲,使幼儿熟悉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了解音乐的性质和结构。如果是歌曲,则可先教会幼儿歌唱。在幼儿欣赏乐曲时,教师也可结合音乐做示范动作,使幼儿更好地感受、掌握乐曲的特点,理解音乐与舞蹈动作的关系。当然,完整地表演舞蹈也是非常重要的,舞蹈可由教师来表演,也可以请学过该舞蹈的幼儿来表演,或请其他教师合作,并让幼儿多次观看完整或部分的舞蹈表演,以此引起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和愿望。

2.在熟悉音乐节奏的基础上感受乐曲

如在学习《摘果子》的舞蹈时,按照常规教学一般都是孩子们听一遍音乐接着就学动作,教师示范、幼儿模仿,这样的效果往往会导致幼儿的注意力偏重到动作上去,学习方法也只是单纯地模仿。笔者让幼儿反复地听,体会乐曲欢乐、活泼的性质,并让幼儿说说欣赏乐曲时产生的想象。有的小朋友就说“好像有许多小朋友在跳舞、玩游戏”,有的说“小朋友在追来追去”,还有的说“小朋友在做操”等等,在感受乐曲的情感以后,孩子们一起拍手、跺脚、拍腿,在掌握乐曲的情感的同时也熟悉了乐曲节奏。

3.在理解的基础上 激发学习舞蹈的兴趣

例如在舞蹈《蝶儿飞花儿舞》中,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扮演花朵或者蝴蝶,花儿在丛中笑,蝶儿在花间舞,孩子们真的把自己想象成了美丽的花和飞舞的蝶。

4.在日常生活中激起愉快的情感

如在区域活动中,设立"表演区",放置丰富多彩的头饰、彩带及美丽的舞蹈服,通过播放音乐,让幼儿自由表演、自由创作,培养了幼儿舞蹈的活动能力和对舞蹈的兴趣。

三、运用各种方式方法使幼儿较快地学会舞蹈

1.创设歌舞的意境

让幼儿身临其境,在游戏中做,在游戏中学。例如在教大班“骑马”的律动时,笔者让幼儿扮演角色(老马和小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大草原”的意境:“在一片美丽的大草原上,一匹老马带着一群小马到草地上找鲜嫩的青草吃。”接着笔者边放音乐边做马儿散步、牧民骑马、马儿快跑的动作,加上笔者示范正确、熟练并富有感染力,所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兴致勃勃地随着乐曲的节奏不断地变化动作的速度和幅度。在练习过程中,笔者看到某幼儿脚的动作不对时就说:“啊呀,这匹小马哪儿摔痛了?脚怎么抬不起来了?”这时幼儿就知道自己脚的动作不对,很快地改正过来了。又如看到某幼儿手抬得太高时笔者便对他说:“怎么我的小马变成长臂猿了?”幼儿意识到自己手抬得太高便自觉地改了过来。再如看到幼儿脸上没有表情时,笔者便会很关心地对他说:“小马小马,你是不是生病了?怎么不高兴呢?”这样一启发,幼儿便会很自然地笑起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没有重点讲究动作的准确性,而是通过游戏和联想的方式使幼儿身临其境,从中获取情趣和美感。

2.以游戏方式组织教学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做游戏可以满足他们爱动好玩的心理,使他们的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也较高。在游戏中,儿童的情绪始终很高涨,并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着。例如在"小狗啃骨头"这个律动游戏中时,笔者首先示范给幼儿看小狗滑稽、可爱的动作,在找肉骨头时,又要表现出嘴馋的形象,以及在得到肉骨头以后开心的模样。教师的有趣动作引导幼儿全身心地扑在学习律动游戏上。幼儿在笔者的示范影响下,个个兴致勃勃地随着乐曲的音乐节奏而变化动作,沉浸在无拘无束的游戏氛围中。

3.多渠道拓宽幼儿的知识面

如在教《采茶》舞蹈时,笔者考虑到幼儿不太熟悉茶林,也不太认识茶树,因此借来画报,让幼儿认识茶树,并让他们知道茶树与其他果树的区别。接着笔者让幼儿自己去了解认识茶叶,让幼儿观察比较各种茶叶,知道采茶叶时要看仔细、轻轻采,使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表现舞蹈动作,提高学习兴趣。

4.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法

第8篇

[关键词]幼儿 舞蹈 创新教学

1.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行创新教学

人的发展不平衡性告诉我们,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促进该素质的发展。比如在幼儿时期,儿童视觉,听觉等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是进行绘画,音乐,舞蹈教育的最佳时期,幼儿教师应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对儿童进行舞蹈教学。

2. 通过教材选择进行幼儿教学舞蹈创新教学

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其本班幼儿发展的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等具体情况,对所教授的儿童进行舞蹈教育,在选择教材过程中,应选择具有教育性,艺术性,兴趣性,没感性的教材,所选择教材应能引起幼儿审美的兴趣。选择的教材,还应根据教学过程中幼儿对其学习的情况进行实时的调整和改进。

在选择和编排的幼儿歌舞,如“花仙子”、“波斯猫”等都受到了孩子的喜欢。在教学时,幼儿教师先对此舞蹈进行简单的介绍和情景表演,让幼儿对其有个整体的感觉,并进一步理解歌词,学会演唱这首歌,并让幼儿进行表演。我们还应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引导幼儿对来自大自然,现实生活中的情景感兴趣,这样既能满足孩子自我表现的需要,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丰富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应尊重孩子们的求知需求,支持并鼓励孩子们对感兴趣,好奇的事物进行探索,在深入引导孩子发挥想象,让孩子们在良好轻松的环境下自然而然地学习。

3. 通过兴趣法进行幼儿舞蹈创新教学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是推动幼儿去探索知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是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是学习舞蹈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幼儿舞蹈教育目标上应把激发幼儿的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最基本的技能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提供舞蹈刺激,使其对所学舞蹈内容有很好的把握,使幼儿的舞蹈天赋得以很好的发挥,使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4. 通过以情动人进行幼儿舞蹈创新教学

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舞蹈就是表达个人内心丰富情感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在表演舞蹈过程中,要有个人情感,那样才能把舞蹈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舞蹈表演需要“以情动人”通过“美成理”的过程,使人产生情绪体验焕发高尚情感的激荡,思维的起伏,逐步地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因此,我们在幼儿舞蹈教学中,首先抓住学生感兴趣,能丰富幼儿情感的舞蹈,通过师生间的和谐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达到舞蹈教育的目的。教师还应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对学生的一些奇迹甚至是荒诞的想法也应以引导为主,尽量不批评或少批评,减少学生的顾虑,让学生感到在课堂上有一种安全感。也应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师生之间建立起互相真诚的感情后,幼儿在学习舞蹈过程中,才能真情流露,更好地用自己真诚的情感表达舞蹈。

5. 通过游戏化的方法进行幼儿舞蹈创新教学

幼儿在童年时期是喜欢各种游戏的,通过做游戏,幼儿之间能发展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还能增加幼儿之间的情感。舞蹈学习也是一种游戏活动,是一种娱乐,在娱乐中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教学,在娱乐中学习舞蹈,这样才能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如小时候玩的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幼儿教师都能利用玩这种游戏对幼儿进行教授,并在编剧舞蹈剧本的时候考虑加进所玩过的游戏。幼儿舞蹈犹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陶冶幼儿的心灵,幼儿教师要仔细洞察孩子们美丽的童心世界,了解孩子质朴情感。广泛,收集,提炼孩子们天真,形象的动作,只有这样,创作出的舞蹈才能被孩子喜欢和接受。同时创造性的开展舞蹈教学,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幼儿舞蹈教学才能推陈出新,不断完善。

结论:综上所述,幼儿教师对幼儿在舞蹈教学中应进行创新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循序渐进,使学生认识到基本功并不是枯燥无用的,而是一个扎实的基地,要学习练好基本功,才能把舞蹈淋漓尽致表达出来。

第9篇

关键词:舞蹈教学;指导方法;艺术教育

舞蹈不仅仅是大人喜欢,小孩子也甚是喜爱。幼儿在进行游戏、散步或学习时,他们的本能就是唱歌,然后通过肢体动作将内心的情绪表达出来,这就构成了所说的舞蹈。对于这些表现,需要家长朋友们认真观察孩子的每一个细节。

一、感受、理解舞蹈作品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儿童在学习舞蹈的时候从感性认识和经验开始,通过一些直观的舞蹈动作、生动的形象,激发幼儿自主学习舞蹈的兴趣。不是所有的舞蹈都那么容易简单地让人能看懂。比如《采茶》,这个舞蹈没有歌词,只有一个题目,幼儿无法深入了解舞蹈的内涵以及舞蹈意境,只能重复动作,将动作零散地记忆在大脑中,但是这样的学习方法根本无法使儿童快速的记忆和学习。我们在进行幼儿教育的时候,可以通过音乐来刺激儿童的大脑,通过视觉听觉让幼儿的大脑活跃起来,便于幼儿对舞蹈的学习,有利于舞蹈学习的进行。

二、幼儿舞蹈教学方法

1.兴趣教学法。幼儿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要依靠兴趣主导,如果幼儿对事情有足够的兴趣就会主动的去做,而不是被动的去做,并且会有不同的收获。对于学习也是一样,学生只有对舞蹈感兴趣了,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因为幼儿的能控意识比较差,兴趣会支配幼儿进行学习的方向,老师在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在学习舞蹈时,如果幼儿的学习兴趣在舞蹈方面,那么学习舞蹈的速度是不可超越的,对于学习舞蹈也是十分有利的。学校在进行舞蹈教材选择的时候,应该依据幼儿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理解能力,来选择舞蹈教材的内容,这样可以根据学习的能力,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老师在进行舞蹈编排时,应该选择简单、易动的舞蹈动作来进行演练,如果舞蹈动作过于复杂,学生有可能很难理解,这样会导致学生学习时产生逆反心理,导致舞蹈学习能力下降。

2.生活化教学。幼儿的年龄比较小,他们经历的也比较少,一些充满了成人思想的舞蹈,这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教学感悟只有成人才能理解的感悟,让幼儿来进行消化,这恐怕是难上加难。因此必须想个办法来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老师可以采用接近生活化的舞蹈动作进行教学,这样便于幼儿理解舞蹈动作。比如流行一时的《小苹果》,如果老师只是将舞蹈动作一一地亮在幼儿的面前,恐怕幼儿不会理解里边的任何一个动作,更别提让他们硬生生地记住每一个动作并连贯地将这个舞蹈跳出来。如果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将舞蹈动作分解开来,联系生活,用生活中的表达讲解给幼儿听,相信他们肯定能够理解并且记住每一个舞蹈动作,并将它们连贯地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3.情感性教学。课堂上教师示范动作,学生刻意模仿,这样的上课教学方式,恐怕很难达到很好的教学水平。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学来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比如师生关系要搞好,幼儿有了问题可以问老师,老师认真的讲解,师生关系融洽,使幼儿学习的进步速度加快,增强幼儿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如果幼儿没有取得很好的舞蹈成绩,也不应该进行批评教育,应该对此进行鼓励,鼓励他下次肯定能做得更好。这样幼儿也不至于产生低落的情绪,不会使他的舞蹈兴趣降低,这样的情感教学方法对于老师的舞蹈教学模式,非常适用。

4.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这个年龄阶段,对于舞蹈的兴趣是十分强大的。舞蹈是幼儿最爱的游戏活动之一,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进行舞蹈教学。舞蹈本身就具有游戏性,这样的特性更能激发幼儿对舞蹈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舞蹈中小碎步的动作,老师可以说,来同学们我们接下来学习的舞蹈动作小碎步,我们可以借用小鸡走路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小鸡走路的样子肯定很可爱啊,通过形象的描述,让幼儿通过想象的方式来进行模仿,也可以选出一个模仿能力超强的孩子,进行表扬,这样可以让其他孩子进行模仿,这样的游戏方式,既可以生动形象地对幼儿进行教育,也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并且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原本简单乏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起来。做到玩中学,学中玩的步调,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优秀的教学方法,自然会提高幼儿的舞蹈成绩。幼儿在进行舞蹈学习的时候,他们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索能力、想象能力等得到了全方面的提高。幼儿舞蹈虽然是一种艺术性教学,但是它也有益于幼儿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发展。幼儿通过对舞蹈的学习,能够健康、幸福、快乐的成长。

作者:陈莹 单位:浙江省湖州市长兴电大教师进修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贞.浅谈幼儿舞蹈教学的指导方法[J].青年时代.2015.(12):193-193

第10篇

由于舞蹈教育所具有的这些良好的教育功效,无论在学校教育还是各类培训机构中,舞蹈教学和培训都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从训练学校舞蹈队学生的实践中我体会到,在儿童舞蹈教学中,如何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儿童舞蹈的基本特点开展舞蹈教学,突出舞蹈教学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应注意采用什么方法;如何增强和培养儿童在舞蹈学习中的自信心和创造力等理应成为当前儿童舞蹈教学探讨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课题。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推动我国当前儿童舞蹈教育工作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舞蹈的编排是关键

舞蹈动作应简洁明快,在重复中求变化舞蹈特别是其表现力,与幼儿的天赋、父母亲的诱导及周围的环境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与舞蹈的编排有关。

编排幼儿舞蹈一定要符合幼儿的自身特点和他们的天性,符合他们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审美观的基本要求。选择好舞蹈音乐后,教师应根据音乐的特点选择几个与音乐相和谐的、能较好地表现舞蹈作品的较典型的舞蹈动作。有的教师在编排舞蹈时以为动作编得越多越好,其实不然,动作太多,显得整个舞蹈不能前后呼应,缺乏基本的舞蹈语汇,也不便于孩子们学习和掌握动作。我在编排幼儿舞蹈时,根据音乐只编几个动作,然后根据音乐的节奏再变化动作,同一个舞蹈动作只要变化一下动作的方向、动作的幅度、动作的频率、动作的速度、动作的路线就能在原有的动作基础上增添新意,并能变化出许多新动作来,小朋友也能较快的、较好的掌握动作。同时,小孩的动作编排也应讲究动作之间的对比,包括动作的松紧、起伏、开合、强弱、快慢的对比。

二、巧妙利用队形与画面的变换以增强趣味性

舞蹈的队形和画面在创作舞蹈的环节中称为构图。好的舞蹈作品,它的队形、画面的变化就象一幅活动的绘画,给人以高度的美感。作为儿童舞蹈的构图,队形的变化不宜太复杂,力求简单明了,易学易记,但又不能单调、死板,而应该显得生动、形象。

由于经常在课后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我也从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观察孩子们心态的机会。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们的游戏中许多都是通过互助协作来完成的。例如孩童们玩的一种游戏叫做“救兵”:由其中一个小朋友来“捉人”,其他的小朋友都是患难与共的“兵”,只要其中一个被“冰”住了,其他人就会想方设法地去救他,以使游戏不断地玩下去。儿童喜欢以围圆圈(如“丢手绢”)、互相帮助(如“救兵”)等形式来做游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团结、友爱、集体感强的心态,由此也可以知道我们的这些小人儿们是多么地可爱了。

基于平日对孩子们的观察,我在为舞蹈队的学生编排的儿童舞蹈《童趣》中就用到了许多孩子们做游戏的动作和队形。其中一个画面是小朋友们玩着玩着不知不觉就围成了一个圈,跪坐在地上拍着手呢,突然发现每一个小伙伴都是一脸的泥巴,低头一看,自己也是一身脏兮兮的,于是互相指着对方哈哈大笑起来。由于围成一个圈,再加上动作的互动性,排练的时候学生都觉得非常的新鲜和好玩。

三、注重表情和肢体语言,讲究“神韵”,加强艺术表现力

在内心情感培养中,眼睛的表情非常重要。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它不仅仅是了解外部世界的一个媒介,更重要的是反映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所以要学会“眉目传情”。所谓“观其舞,看其功,察其色,鉴其貌。”舞者在舞蹈过程中,面部表情始终贯穿其中,是整个舞蹈艺术形象、动作美感的焦点,只有完全投入舞蹈中,理解动作要领,注意把握舞蹈的整体风格,仔细揣摩角色,把自己融入音乐的情感中,才能做到形神兼备。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舞蹈动作是为舞蹈主题服务的,而舞者的面部,则是为舞蹈的整个灵魂服务的。

我们知道,无论谈诗、论画、鉴赏音乐,都离不开神韵二字,在舞蹈中也是一样。“神”是舞蹈的内在韵味,我们批评舞蹈动作呆板僵硬,没有生气,说的是在做动作的“形”时,缺少了内在的“神韵”,没有很好领会舞蹈“形神合一”的境界。除了掌握动作要领外,还要细心揣磨每一动作的内在“神韵”,不可一味追求动作的难度而忽视对“神韵”的培养。把握了“神”,“形”才会有生命力。“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这一口诀形象的、准确的解释了“形”与“神”的联系及关系,只有综合运用好这些舞蹈中“神韵”的技巧,才能使舞蹈更具有表现力。

教育学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三种,教育学研究告诉我们,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在放任型、专制型领导方式下,师生关系对立,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民主型领导方式下,师生关系平等、融洽,有利于知识的传授。

在舞蹈教学中,放任型的舞蹈教师由于怕麻烦而直接跳过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专制型的舞蹈教师用规范的动作进行示范,用精确的语言讲述舞蹈动作的要领,并要求学生严格训练,学生却觉得乏味,失去练习的兴趣;而民主型的舞蹈教师重视设置课堂教学的情感基调,增强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幽默感,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练习舞蹈基本技能的同时,充满有趣的自娱性和游戏性。

在教授“波浪手的组合”这一基本练习的时候,我把一个画着一只海燕的风筝带到了我们的舞蹈教室,因为对于天真烂漫的儿童,为了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中有机地引入、穿插一些儿童所喜爱的形式,如模仿小动物、讲小故事、猜谜语等,就能使我们的教学充满童趣。我启发学生通过想象说出海燕飞翔的姿势,学生们热情高涨,唧唧喳喳地讨论了一番,我又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海燕的翅膀来学习波浪手的动作,结果大部分学生都学得比平常认真和仔细。

第11篇

兴趣舞蹈儿童一、兴趣对儿童学习舞蹈的作用

1.培养儿童学习舞蹈的兴趣,对儿童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有着积极正面的作用。它能够让学生通过舞蹈课程学会主动地接触生活、热爱生活,拥有坚韧、不屈的品格。

2.培养儿童的舞蹈兴趣,能让学生主动地准备下一次的活动。也许这是为他将来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打基础,做准备,即使未来不从事艺术工作,也能帮助儿童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

3.培养儿童的舞蹈兴趣,对相对枯燥的基本功训练能起到推动的作用,只有在儿童积极主动的情况下,基本功才有可能做的规范到位,最后达到修身塑形、提升气质的作用。

4.培养儿童的舞蹈兴趣,会促使他们自发地进行舞蹈创作,对舞蹈活动和生活上的创造性态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开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

二、如何调动儿童学习舞蹈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基本的情绪状态,它可以驱使孩子们去行动。在强调“自主型”和“探索型”的今天,家长们特别重视儿童兴趣的培养。本人从儿童的特点出发,通过儿童心理和社会环境两方面的作用,阐述对儿童舞蹈兴趣培养的方法。

(一)调动儿童对舞蹈的好奇心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培养学习舞蹈的兴趣,首先应让儿童对于舞蹈有着有浓厚的好奇心。怎么才能让儿童有好奇心呢?不是第一次课就把孩子压腿痛的眼泪横飞,她们不是专业的学生,不需要这样做。而应让教师与家长利用现在的多媒体技术播放儿童感兴趣的视频或图片,然后结合故事将美与快乐的种子种在儿童的心里面,让孩子认为舞蹈像童话般的美丽和有意思,这样可以充分地调动起儿童喜欢学习舞蹈的心情。实践证明,在这种方式的引领下,很少会有孩子会对舞蹈不产生兴趣的。

(二)教师言语的作用

1.教师和家长讲解的言语,要从儿童的心理出发,才能激发儿童学习舞蹈的兴趣。3至6岁年龄段的儿童是用形象思维去思考事物的,所以这个年龄段的课程要用生动形象的言语或儿歌来唤起孩子的兴趣,从而让孩子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舞蹈。教师的言语应该生动、幽默、简单、易懂并且富有节奏感。例如,长时间让儿童保持一个良好的基本坐姿是很难做到的,我们对初学者是不能长时间的用“后背挺起来”这种无趣的语言,可以用“比比看谁的小树长的最直”等生动的语言。

2.教师的言语要因人而异,它不仅会影响孩子是否会对某一门专业感兴趣,更会影响他们的人格和性格能否健康地成长。我曾经有一个学生有些自闭,几乎不和外人说话,任何的兴趣班,她都没有坚持下来。我问过她母亲,她的母亲说她小时候不是这样的,从前的孩子是爱唱爱跳的,上了幼儿园以后就变了,但怎么问她原因,孩子就是沉默。可见,某件事对孩子伤害的可能很深。那么这个孩子一定和幼儿园发生的事情有关,而在她的内心是不愿意和任何人去说的,她觉得会没面子。我知道情况后,就没有再问这个孩子原因,只是告诉学生的母亲要想转变情况,这个孩子身边所有的人必须都要帮忙,最重要的是学校里的老师。上课时,我会非常地关注她和鼓励她,在我们大家一起的努力下,现在这个孩子已经和班里的小朋友成为了好朋友,非常喜欢舞蹈课,在学校里也敢于和老师交流了。可见,老师和家长言语的作用有多么的大。

(三)游戏舞蹈培养儿童的兴趣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没有孩子不喜欢游戏的。我们就应根据孩子的这种天性,顺应他们的心理,用做游戏的方法培养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根据这个心理特征,教师在安排课程时,可将游戏舞蹈放在开头作为热身组合,也可放在中间作为调节气氛的组合,也可放在课程的结尾处作一个激情燃烧的大结束组合,更可以将基本功的组合游戏化。总之,将儿童舞蹈的课程学习游戏化、趣味化应该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贯穿始终,而不应只存在一个组合里,因为孩子们是喜欢在轻松和谐及有想象空间的环境下去学习舞蹈的。例如,在学习行进步时,我们可以将组合编创成小花童在婚礼上表演的情节。在学习小跑步时,可以将小朋友分组做成你追我赶的情景。在学习手绢花时,可以做成丢手绢的游戏。孩子们在这样的形象教学中会寓教于乐,高高兴兴的来上课来欢欢喜喜的下课去。游戏式舞蹈组合的编排,个人认为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长一定要有系统的训练重点,否则整个课程会显得杂乱无章,所以组合的先后顺序、内容、时长是要精心去安排的。这样才能做到不仅激发儿童主动学习舞蹈的兴趣,又不脱离学院派舞蹈的规范性。

(四)即兴舞蹈激发法

1.每当孩子拿着自己做的礼物来给我们时,她们的那种自信和快乐是溢于言表的。在舞蹈中,如果这个动作是他们自己发明的或让孩子们参与创作时,会使舞蹈课堂的气氛极度地高涨。当然,教师与家长在整个即兴舞蹈的训练中要对孩子们保持肯定和鼓励的态度,让孩子们充分地找到了自信!

2.即兴舞蹈还能让孩子们知道舞蹈学习是非常不易的,他们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这样孩子们会放下一颗浮躁的心,虚心向教师求教的。在这种情况下,儿童会喜欢上舞蹈课的。

第12篇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发现虽然幼儿乐于模仿猴子的调皮动作。也具备一个接一个传递物品的经验,但真要让幼儿学会这个游戏、玩得起来却并不简单。因为这个游戏要求猴子的舞蹈动作和传递帽子的动作都能符合音乐的节奏和活泼欢快的旋律特点,尤其在传递帽子时必须环环相扣,只要一个幼儿跟不上节奏,整个传递就会失败,这些对幼儿来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如果为了取得即时效果而采用强化训练的方法。那么幼儿学习的过程就会变得枯燥乏味,以致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无法体现艺术教育的价值。为了让幼儿更主动地学习这一音乐游戏,而且能自始至终地乐在其中。我们有必要为幼儿搭建适度递进的阶梯。为此,我们将这个活动难点分解,安排为五个环节,层层递进,通过师幼互动逐个化解难点,在充满情景的氛围中激发幼儿创造表现的欲望,使幼儿越玩越有兴趣,不断地用肢体动作来提升音乐表现力。

第一环节:启发幼儿想象猴子的动作

由于幼儿具备有关模仿猴子动作的经验,因此在教师问幼儿猴子有什么本领并要求幼儿用动作表示时,他们个个跃跃欲试。教师及时引导幼儿介绍、交流各不相同但又能表现猴子典型特征的动作,并发动大家来模仿。虽然此环节模仿的只是一些肢体动作。但是幼儿的情绪得到了放松,这为后续的动作创编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环节:捕捉来自幼儿的动作并进行加工

教师选择了部分幼儿的模仿动作,结合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将动作加工提炼为优美夸张的舞蹈动作,并为幼儿作了示范性的表演。幼儿惊喜地发现教师的示范动作均来自同伴的创造,而且配上音乐以后,原本的动作更优美了,因此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在跟着教师做动作的过程中,幼儿对动作的音乐性也有了初步体验,自然习得了猴子的基本舞蹈动作。

第三环节:利用舞谱让幼儿在情境中统一动作

为了让群体的舞蹈动作更为整齐,有必要统一动作。但我们并没有直接规定动作,而是提供了一个个富有情趣的图谱,例如猴子挠痒痒、摘桃子、四处张望等。这些动作特征鲜明的舞谱便于幼儿理解,大家能在舞谱的提示下统一动作。另外,我们还特别设置了一个按音乐“啊——呀——呀——”插编动作的环节,以便幼儿在统一动作的同时留有各自想象的空间,做到有分有合,活而不乱。

第四环节:带领幼儿学习“传帽子”

幼儿学会了猴子的舞蹈动作,为开展游戏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该游戏有一个传帽子的主要环节。在传递帽子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失误就会影响整个游戏的进程。于是,我们又分解难点,将传帽子和猴子传帽子的练习分为两个环节。在传帽子时又从无音乐开始,然后加入猴子舞蹈的音乐。由于幼儿已经熟悉猴子舞蹈的音乐节奏,又学习了传帽子的方法,只要将两者合二为一,就能顺利地表现猴子传递帽子的情景了。

第五环节:组织幼儿开展音乐游戏“猴子学样”

这个环节游戏性最强,是部分,它的玩法是:大家共同确定一位幼儿扮演拿帽子的猴子,由该幼儿确定一个大家共同做的模仿动作。音乐开始,大家边做动作边传递,直到“啊——呀——呀——”部分时放下帽子,做各自想象的动作。然后由下一位接到帽子的幼儿做第一个动作,重新开始新一轮游戏。随着动作的逐步熟练,帽子数量的逐步增加,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以上五个层层递进的环节无须在一次活动中完成,第一、二、三环节为学猴子舞蹈的动作,第四、五环节为做“猴子学样”的游戏。教师可按幼儿的学习情况安排数次活动,引导幼儿自然地将舞蹈动作融入音乐游戏,逐步提高音乐创造、表现的能力。

附:

猴子学样(中班)

目标:

1.尝试按音乐的节奏模仿和创编猴子跳舞的动作。

2.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欢快情绪,体验玩音乐游戏“猴子学样”的快乐。

准备:

1.《恰恰》音乐。

2.“猴子学样”舞谱。

3.帽子数顶。

过程:

一、模仿猴子的动作

1.简单回忆故事“猴子学样”的内容。

2.幼儿自由讲述猴子活泼调皮的样子并表现相应的动作,给相关动作命名,如猴子摘香蕉、猴子回头看、猴子挠痒痒等。

二、学编猴子的舞蹈

1.欣赏“猴王”的表演(教师选取幼儿的动作加工提炼成舞蹈动作并示范表演)。

2.说说、学学“猴王”跳舞的有趣动作。

3.幼儿集体学跳“猴王”的舞蹈。

三、看舞谱跳猴子舞

1.教师出示“猴子学样”的舞谱(根据音乐、动作画的舞谱),幼儿讲述自己对舞谱的理解,并根据舞谱学做单一动作。

2.教师运用舞谱提示幼儿,全体幼儿边看舞谱边学跳猴子舞。

3.引导幼儿想象在音乐“啊一一呀——呀——”处猴子可能会做什么动作,尝试创编舞蹈动作。

4.全体幼儿共同听音乐跳猴子的舞,并按自己的想象穿插“啊——呀——呀——”部分的动作(练习2-3遍)。

四、玩玩学学:猴子传帽

1.探索传帽子的方法。教师和幼儿共同回忆猴子学样的舞蹈动作,探索哪一个动作适合传帽子。

2.共同确定某一动作,徒手尝试传帽子(无音乐伴奏)。

3.结合舞谱请幼儿验证传帽动作。

(箭头为传帽子,辅助语言为:朋友;圆点为拍腿,辅助语言为:你好;“M”为耸肩膀,辅助语言为:耸耸 肩或帽子真好看。)

4.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按节奏传帽子。

5.逐渐增加两到三顶帽子,使幼儿有更多的传帽机会。

五、音乐游戏“猴子学样”

1.共同确定一位幼儿扮演拿帽子的猴子,由该幼儿确定一个大家共同做的模仿动作。

2.音乐开始,大家边做动作边传递帽子。到“啊——呀——呀——”部分,放下帽子,按节奏做各自想象的动作。

3.由下一位接到帽子的幼儿确定一个模仿动作,开始新一轮游戏。

4.增加帽子的数量进行游戏。

延伸活动:

1.游戏时继续增加帽子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