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54: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煤矿档案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问题;措施
煤矿企业人事档案工作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事档案工作如何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职能,已成为我们必须努力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1 煤矿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管理模式。但旧的煤矿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煤矿企业发展对人才管理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种种弊端已显露出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大都采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进行,这种管理模式适合本单位内部人事档案来源比较单一,仅限于本机构人员,同时这种模式也方便查找和利用,涉及面比较窄,也很有利于人事档案的保密工作。煤矿企业人事档案还是要坚持统一由人事部门管理,以及煤矿企业人事档案工作也必须由煤矿企业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根据自己的管理权限负责某一级的人事档案的管理方式已经没有办法再适应煤矿企业职工的这种多样性的特点了。
1.2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不全面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煤矿企业在招聘使用员工的时候,更多地看重个人的能力,煤矿企业对员工的约束主要是靠合同、协议,而不是人事档案。员工如履行了合同、协议,即可自由流动,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岗位。用工制度的变化以及人才之间激烈的竞争,出现了许多员工为求个人发展而从原来的单位跳槽到另一单位另谋出路的情况,而旧单位为维护本单位利益而不放其人事档案等情况,于是社会上就出现了“死档弃档”、“人档脱节”、“人质档案”、“档案克隆”、“虚假档案”的情况。加之煤矿企业人才流动较快,使现行的人事体制包括人事档案管理体制难以发挥其服务功能,因而也难以适应这类型煤矿企业灵活的用人机制需要。
1.3人事档案管理内容不够齐全
现代煤矿企业制度最明显的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也要完善起来,要能够正确反映出一个人的个人经历、德才情况等。煤矿企业是以最大限度激发员工创造力,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作为目标,这跟一般的机关干部的做法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所以煤矿企业的人事档案除目前的基本内容以外,还应结合煤矿企业自身管理需求充实一些内容。同时,通过调整煤矿企业人事档案的内容构成,才能形成具有煤矿企业自身特色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而不是仅仅照搬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体系。
1.4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低下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档案管理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被裁减,且一岗多职,造成档案工作兼而不顾。还有的档案人员更换频繁,因业务素质不高,难以胜任档案工作。随着当前煤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员工数量不断增多,档案数量也与日俱增,档案管理难度增大,有关的管理措施未跟上。
1.5档案运用中的价值不高
由于档案材料的不完善,不能客观地反映本人的全貌,使得档案的利用价值相对降低。不重视煤矿企业内部的实绩考核,轻视人事档案记录,人为地造成了人员与其档案的两者分离,这些原因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煤矿企业人事档案利用率的降低。
2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中的解决措施
2.1建立科学、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在人事档案管理活动中,对于不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的规章制度,必须要进行改革,及时建立新的、更为科学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使得人事档案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在档案的收集上要及时、完整;在档案的鉴别上必须遵循“取之有据,舍之有理”;档案的整理归档要严谨、科学;档案的借阅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其他部门应有所区别,注意档案安全;档案的更新应及时、准确、完整,尤其应注意对档案的新内容进行及时、主动的补充收集。
2.2建立科学的人事档案系统管理
人事档案的内容大同小异,它们之间虽存在着许多共性,但不同类别的人员由于他们的工作性质、社会责任、职业特点、素质要求、任用方式、考核内容、社会评价、报酬待遇等方面的不同,在人事档案内容上也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国家公务员的档案体现了政治要求,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侧重于服务社会、创新技术的业绩记载,中介组织人员的档案体现其诚信和非官方人员的特色。在同一个人的人事档案中也是有差别的,如有的内容可以进入公共信息体系,有的则只能处于高度的保密状态。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在信息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分类管理人事档案。根据不同类别的人员设计不同的管理制度,对档案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增加反映个人个性特点和专业能力的资料,使人事档案更加贴近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率,提高人事档案的价值。
2.3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正规化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既包括管理手段的科学化、现代化,又包括管理理念的现代化、科学化。管理手段的科学化、现代化,最终是要在煤矿企业中建立一个以煤矿企业员工人事档案信息为基础的员工信息系统。而这个系统的初步要求则是建立人机结合的技术性管理系统,实现人事档案的计算机管理。
2.4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人才是煤矿企业前进、发展的动力,对于档案管理部门来说亦是同样的道理。在知识经济时代,在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引进高素质的档案人才是煤矿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煤矿企业也应注重对现有档案人员的培训,使其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从而全面提高煤矿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2.5加强人力资源机构管理
培养人的重要途径是人事档案信息的提供,所以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认清形势,摆正位置,端正态度,增强服务意识,改变长期以来坐等上门的被动服务方式,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为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信息服务。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于人力资源管理,促进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煤矿企业知识管理的基础。
2.6建立网络化人事档案管理模式
档案管理要与时俱进,就要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的管理开放式的人才信息服务网络则为人事档案现代化管理构建了坚实的实用平台。这样,既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降低社会管理的成本。
3 结束语
总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煤矿企业中不可或缺的管理工作之一,其改革已经提上了日程,在这一改变过程中,改变旧有模式,建立新型管理系统,借助现代化的技术与观念,全面开发信息资源,充分有效地利用人事档案的价值,从而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断走上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王英玮,周艳. 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 档案学通讯,2007,01:12-15.
关键词: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机构改革; 体制改革
在长期的发展中从事各种活动形成并积累了大量的档案,如何能够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建立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科学正确的管理的档案,并且积极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长远发展服务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通过广大档案工作者多年的理论探讨,单从档案工作的自身要求看,档案产生的主体、服务对象、工作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档案管理理念、技术手段、队伍素质必然随之发生深刻变化,这就要求适应新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建立起统一的、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1 加强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背景
“制度”是规范人们办事程序和行为方式的规则,“体系”是制度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集合”,是整体性、协调性、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统一。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是各项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档案管理也不例外。
我们都知道,档案是在生产经营等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历史纪录,不但是对过去和现在的业务活动、机构调整等行为的记录,更是对未来的改革发展、经营决策等重大行为的决策依据以及维护合法权益的历史凭证,是的宝贵财富。因此,加强档案管理,建立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管理利用好档案,对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体系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进行反思,如:制度的确立仅以档案工作的自身业务需要为导向制定,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与这些制度相关的利益主体的需要,总是习惯于“为加强本单位的档案管理,提高本单位的档案工作质量,制订本规范”、“为加强本的档案保管和管理工作,特制订本规定”等等,来说明档案工作制度的建设目的或目标,缺乏与时俱进、为社会服务的理念;有的档案工作制度的制定没有充分征求和吸纳来自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显然,以这种理念确立的制度难以满足工作需求和社会需求,缺乏制度应有的约束力、广泛的影响力和科学的执行力,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制度的贯彻落实,大大降低和弱化了制度的实施效力。
2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建立档案管理制度体系不能“一概而论”, 也不可能有现成模式可以供“翻版”克隆,这是一个需要长期规划、逐步推进的系统工程。我们应该看到,在 “向管理要效益” 的大环境下,档案工作的存在与否,已不再取决于上级部门的行政指令和要求,而是取决于档案工作是否能在制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建立与制度融合为有机整体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在“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的发展规划中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应当是档案工作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途径。如何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呢?笔者认为:
第一,从开发“管理层”入手。档案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是维护经济利益、合法权益和历史真实面貌的凭证和依据,也是重要的无形资产。目前,就本集团公司来看仍有不少下属的公司还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在生产、经营等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把档案管理建设工作提到管理的议事日程,这与整个集团公司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究其根源就是这些公司的管理层重视不够,因此,首先必须提高负责人的档案管理意识,才能提高的档案管理意识,在全公司树立档案是资产、具有实用效益的观念。
第二,从管理“规范化”切入。提高档案工作管理规范化水平,“10号令”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要据此建立完善适宜的档案管理工作规范,规范别要注重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收集是档案是规范管理的关键环节,档案资源收集不上来就谈不上管理。对于档案的收集工作,要在制度体系上给予保障,切实将档案收集工作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和具体责任人。
第三,从增强“适用性”着眼。并不是说所有类型的都要构建模式相同的体系,而是应从实际出发,不拘一格,与时俱进,建立和完善适合自身发展的档案管理机制。笔者认为,一些小型只要有档案管理制度、有专门的库房和装具、配备有档案专业知识的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能有效开展档案工作就可以。大型建立档案管理机制,关键是要保证档案收集及时完整、保管得当、利用有效,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标准在于是否能满足时展,是否符合发展需要,是否有利于档案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从提高“利用率”发力。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是档案管理是否引起管理层、员工重视的“生命线”。目前,仍有一些对档案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建立系统的档案管理机制,档案分散保管在各个具体经办的职能部门,如财务档案保存在财务部、人事档案保存在人力资源部,而这些部门之间又互相封闭,导致的档案管理不能做到完整、准确、系统的收集,档案资源容易流失,不仅不利于档案的永久保存,还会给档案的管理留下安全隐患。究其原因就是档案利用率不高,认为档案可有可无,“书到用时方恨少”,档案管理亦如此,只要在制度体系建设中“勾画”积累档案资源、丰富档案内容的“蓝图”,档案资源一定会有“用武之地”。
第五,从优化“档案员”队伍抓起。档案管理人员是落实档案管理制度体系的最直接的执行者,贯穿于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研、提供利用等各种活动中,如果不精通档案专业知识,就会影响档案业务活动的准确性、有效性,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也就无从说起。因此,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与时俱进,掌握新技术、吸收新信息和新知识,做到“眼勤、耳勤、脑勤、手勤”,看到新工程、新项目,听到新活动、新举措,接触到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各类图书、资料都要认真查验、及时收集,养成雷厉风行的作风,对发生的档案信息源抓紧处理,不讲代价,并按照一定的属性分门别类整理,以确保室藏档案信息资源的齐全、完整、准确、丰富,方便各职能部门的查阅,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层次的档案信息资源,这样才称得上是合格的档案员。正如加拿大著名档案学家特里・库克所言,档案管理人员要“停止扮演保管员的角色,而成为概念、知识的提供者”,这样才能“重新坐回上帝的身边”,体验“为上帝服务”的快乐,做档案管理工作的忠实实践者。
3 档案管理工作要更新观念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档案管理制度体系是一种多元、灵活、高效的统一体,主要由档案规范标准、档案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和各职能部门档案管理岗位职责组成,其中档案规范标准是整个体系的核心,档案行政管理规章制度是落实档案规范标准的组织保障,职能部门档案管理岗位职责是落实“档案规范标准”、“档案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的具体体现。无数的案例证明,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能减少的管理成本,为创造管理效益。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发展的速度和脚步不断的加快,作为记录发展轨迹的档案管理工作也要更新观念,档案管理制度体系更要与时俱进,在市场竞争、发展中切实加强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才能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使档案管理工作真正服务于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荀巨虹.煤矿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浅析[J]. 中国集体经济. 2011(24)
当前,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还处于滞后阶段,与国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较大,在煤矿机电设备维护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及不足。因此,对于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研究一直存于浅表,不仅缺乏理论的正确指导,还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如此看来,研究针对性、建设性措施处理上述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2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对策
2.1煤矿机电设备维护管理技术的完善
根据当前煤矿生产的实际条件,相关企业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煤矿机的生产效率进行考量,掌握其在整体工程进展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要在此基础上对相应的维护管理工作进行实施。首先,对维修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养进行提升,了解并掌握机械设备正确的使用步骤及方法,促使煤矿机电设备日常性维护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同时在掌握现代科学维修管理知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逐渐促使相关规模和体系的发展,在实用性新兴管理维修模式的应用中有效开展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
2.2设备维修技术管理工作标准的建立
对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工作标准进行建立,并促使其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对维修性、可靠性的煤矿机电设备共作进行开展,包括维修技术、经济管理、技术管理及设备管理等工作标准,在现代化维修管理制度逐步形成的前提下促使各项维修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另外,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性与可靠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将设备的薄弱环节查找出来并进一步促使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性与可靠性的提高与完善,实现设备开机率、可用度的有效提高,从而促使无维修设计的推广与应用。
2.3高科技技术设备的运用
对富有高科技含量的设备与技术进行应用,促使优质检测工作的开展与落实。机电设备维护可以体现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对设备故障的维护与修理;二是对设备的维护与检查。通过两方面内容的全面开展,在不影响生产工作的条件下可促使其设备的有效使用。与此同时,考虑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实情,有计划、针对性的对相关维护与管理决策进行制定,综合处理煤矿机电设备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和缺陷。
3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
3.1健全设备管理制度的建立
机电设备涉及的方面较多,且工作量很大,只有促使对机电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包括《机电设备档案管理制度》《、机电设备大中修管理办法》《、机电设备管理制度》等,才能使设备维修技术管理人员在维护管理工作中有章可循,通过严格管理制度的开展与实施,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
3.2机电维修管理机构的完善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修管理体系,通过组织机构对维修系统与设备管理的协调,才能促使相关工作的正常运作。因此,各基层单位需要对专职的设备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对设备全过程的管理、维修工作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制定,同时对设备维修管理档案资料等各项工作进行实施,全面促使机电维修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在设备管理制度及工作的严格要求下,全部设备维修管理人员都要对有关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从而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转。
3.3机电设备监管力度的加强
为达到生产及维护工作的有关规定和目标,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就必须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全面考核,并将其分解到各个生产单位当中,实施考核评选对各单位工作情况进行评价或表彰,进而有效促使设备维修管理单位及人员的自觉性;同时,进一步促使各项制度的落实,需要对专职设备技术管理人员进行设置,管理人员现场工作中实行分片包干制度,由上级领导对有关工作的落实进行负责和监督,对查出的问题及缺陷进行处理和解决。如果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问题则需要对有关负责人进行处罚,使其吸取教训并在日后的工作中避免事故的发生,并在技术维护和管理的基础上,确保有关设备的正常运作及使用。
4结语
【关键词】煤矿瓦斯;灾害治理
1 引言
矿井瓦斯灾害、火灾、水灾、顶板事故、矿尘灾害是煤矿井下开采危害最为严重的五大灾害,其中瓦斯事故的危害尤为严重,影响非常之大。因此,如何防止瓦斯灾害事故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扎实有效推进“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顺利开展煤矿瓦斯治理,深化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有效防范和遏制煤矿瓦斯重特大事故,全面提升煤矿瓦斯治理水平,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本文从瓦斯灾害治理的指导思想、瓦斯治理的基本要求等方面谈谈瓦斯治理的技术方案。
2 瓦斯治理的指导思想
要想从根本上治理好瓦斯事故,必须从思想上入手,思想决定观念,观念影响行动,行动形成习惯,习惯引发事故。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煤矿安全规程》为标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增强“瓦斯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意识,落实瓦斯防治管理制度和措施,做到思想上警钟长鸣、制度上严密有效、技术上支撑有力、监督上严格细致,通过开展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提高煤矿瓦斯治理水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健康发展。针对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和瓦斯治理的现状,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增加投入,依靠科技、严格管理,强化平时的监督检查,推动煤矿瓦斯治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1)转变观念,提高对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的再认识,从思想上变被动为主动,要治理好瓦斯,首先必须以思想教育为先导,切实提高对瓦斯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一是要坚决摆正煤矿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煤炭工业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二是要摆正安全生产与职工生命的关系。三是要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突破口,强化企业主动安全管理。
(2)以投入为保障,提高瓦斯治理效果。一是瓦斯治理专项资金提取要全额按标准提取到位,提取的资金要切实用于改善通风系统和监测监控设备投入。二是要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更加突出矿井“一通三防”的治理整治,特别是抓紧,使矿井通风系统规范达标。
(3)以矿井技术改造为先导,探索瓦斯治理的手段和规律。在搞好矿井设备设施引进、吸收、消化的同时,要积极加强矿井瓦斯综合治理的技术攻关,促进瓦斯治理成果转换,特别是要认真总结瓦斯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加强矿井掘进、生产前后瓦斯应力分布规律、危险重点区域和矿井瓦斯监测的预警预报,分析其活动规律。
(4)加强全过程控制,提高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水平。要以瓦斯抽采为根本抓手,从源头上降低瓦斯的危害。通风系统合理规范、稳步可靠是减少瓦斯积聚,消除瓦斯爆炸危险的最主要手段。要认真落实好工作面“三专两闭锁”管理制度,加强矿井现场管理的监督检查,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杜绝失爆或不符合国家煤矿安全标准的机电产品下井。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落实好现场安全管理责任。
3 瓦斯治理基本要求
通过开展煤矿瓦斯治理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有关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安排部署,查找瓦斯治理的薄弱环节,建立健全瓦斯治理管理制度,提升煤矿瓦斯治理水平。瓦斯治理的基本要求,具体的来说,主要有加强机构建设、保障机制、基础建设、突出重点、加强管理、合理部署采掘计划、通风可靠、监控有效等几个方面,下面对其分别进行阐述。
3.1 加强机构建设
(1)成立瓦斯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瓦斯治理工作,每月召开1次会议,及时研究解决瓦斯治理重大问题。
(2)树立煤矿企业安全诚信榜样,促进企业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做到依法生产、安全生产。
(3)设置“一通三防”、地测、安全监控等技术管理机构,推广瓦斯治理成熟经验与先进技术。
(4)编制瓦斯治理规划和年度计划、生产计划、安全生产指标统一考核。
(5)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至各基层管理。
(6)建立健全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3.2 保障机制
建立煤矿瓦斯治理专项资金,按原煤实际产量从成本中提取,税前列支,全部用于瓦斯整治工作。
3.3 基础建设
(1)按照《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安监总煤装〔2011〕162号文的通知开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建立通风系统及瓦斯治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实行统一管理。
(2)矿井具备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实现机械通风;采区实现分区通风,按规定设置专用回风巷;杜绝无风、微风作业和不符合规定的串联通风作业。
(3)建立矿井正规采煤制度,实现矿井全部采用正规采煤。
(4)按要求及时报送瓦斯治理相关材料。
3.4 突出重点
(1)开展煤矿瓦斯专项整治各项活动,建立瓦斯治理工作体系,有效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
(2)总结瓦斯治理成熟技术和经验并推广,依靠科技推进瓦斯治理体系建设。
3.5 加强管理
(1)建立健全以矿井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瓦斯治理责任体系,以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瓦斯治理技术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2)建立健全瓦斯治理管理制度,健全瓦斯治理工作机构。
(3)煤矿每年编制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粉尘、防灭火安全措施计划,并贯彻执行。
(4)对检查出的重大瓦斯隐患,建立专项档案,落实分级监控责任,跟踪整改进度和质量。
3.6 合理部署采掘计划
(1)优化生产布局。充分考虑瓦斯治理的需要,优化巷道布置,简化生产系统,明确开采顺序,合理确定工作面参数,实现安全高效、合理集中生产。
(2)合理组织生产。按照《煤炭生产许可证》载明的能力编制生产计划和组织生产。
(3)坚持正规开采。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2个安全出口,形成全负压通风系统。
3.7 通风可靠
(1)矿井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巷道贯通前,按《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定,制定安全措施。
(2)矿井生产水平和采区实行分区通风。
(3)按规定设置和管理风门、风筒、密闭等通风设施及构筑物。
(4)矿井、采区通风能力满足生产要求。
(5)设置专用回风速符合《规程》规定设置专用回风巷。
3.8 监控有效
(1)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布置、安装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2)监控设备传感器的种类、数量、安装位置、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等符合规定。
(3)监测设备的报警点、断电点、断电范围、复电点和信号传输符合规定。
(4)下井人员按《规程》规定佩戴便携式瓦斯监测仪器。
(5)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设备性能完好,工作正常。
(6)煤矿与具有相应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服务机构签订服务协议。
4 结束语
瓦斯灾害是矿井五大灾害之一,由于它在矿井安全生产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所以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瓦斯灾害的治理,从制度上和行动上杜绝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本文主要从加强机构建设、保障机制、基础建设、突出重点、加强管理、合理部署采掘计划、通风可靠、监控有效等几个方面对瓦斯治理的基本要求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企业档案工作 现状 措施
1 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
1.1 由于企业是与“经济效益”挂钩,领导重视的是经济效益,容易忽视企业档案这项基础性的工作,甚至置档案工作于一隅,长期“不闻不问”,这就主观上造成了档案工作是企业“最没用”的一项工作。每年在进行机构调整时,首先考虑的是削减档案人员或设置一岗多职,频繁更换档案人员,档案工作无分管领导。现在本企业的档案工作只有两位同志负责,且属于一岗多职类,并不是主要负责档案工作。40多年的企业,案卷的数量少得可怜,档案馆藏却很凌乱。由于人员少,影响了档案工作的发展。
1.2 档案管理措施得力,但执行不得力。虽然制订了企业档案工作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只是纸上谈兵。由于领导的不重视,下发的规章制度很少部门能真正执行,有章不循。每年档案室都会下发一次关于收集年度档案资料的通知,但部门总是爱理不理,本来规定了缴交的时间,但经再三催促,才肯把手中的材料交出来。由于缺乏严厉的奖罚措施,导致了文件权威性的减弱,使制度形同虚设,从而也使企业工作人员对档案工作采取了一种漠视的态度,随意性强,总是持着“先忙别的去吧!反正领导也不急!”企业工作人员以这样的态度对待档案工作,影响了档案工作的进展。
1.3 企业的档案工作设在办公室,对其它门类的档案管理不够集中,办公室注重的是文书档案的收集,对科技、设备、基建、财务会计档案虽然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但应该归档却收集不上来的材料领导手中有,业务部门有,做具体工作的个人手中有,文件材料收集不齐全,所以常常出现文件资料不全和“死档”现象,例如一项工程完结,久未立项归档,造成该项工程的施工图纸丢失。这不但违反了档案工作原则,同时也不能发挥档案室综合信息服务的作用。
1.4 档案的收藏价值、史料价值、经济价值只有通过开发与利用才能体现出来,但企业对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不重视,“重藏轻用”的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传统的价值观念来管理这些档案,只知道收藏,不懂得开发利用,只有当别人需要查阅档案的时候,档案工作人员才为其查找。本企业的档案室常常是门前冷落鞍马稀,一年下来,查阅的人数廖廖无几,这种工作局面大大削减了档案工作的地位。
1.5 企业档案人员专业知识不够丰富、业务素质偏低及年龄老化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在本企业5名档案员(包括兼职)中,只有两名是大专学历,两名取得上岗证书,最大的已近50岁,最小的也将近30岁。从中可以看出,档案人员的文化素质、年龄结构、业务水平,影响了档案工作的发展。
1.6 还有一系列严重阻碍档案工作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例如企业档案工作的各种配备落后、场地狭窄、档案信息资源缺乏、企业工作人员档案意识差等等。
以上所列举的只是片面例子,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我们要改变企业档案工作现状,适应新局面,走出一条主动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优质服务的新路子,就必须更新观念,改变工作方法,转移工作重点,使企业档案工作真正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有效运转,有的放矢做好工作。俗话说:“档案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领导”。由此,转变领导的观念,宣传企业档案工作的特殊作用——后盾、凭证作用,提高企业档案工作的地位,提高档案工作者的地位,是解决当前企业档案工作存在问题的最好办法。
综上所述,企业档案工作的关键在于措施的落实,领导的重视和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档案工作才能取得成效,档案工作才有进一步的发展。
2 企业对档案工作采取的措施
2.1 企业将加大档案工作的管理力度,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档案工作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规范档案工作者及与档案工作相关人员的行为。
2.2 按照《档案法》的实施办法,制定和印发了各类档案管理规范性文件及各种制度。如《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立卷归档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借阅制度》、《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等。这些法规制度涉及到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保管、利用、统计等各个环节。
2.3 明确档案管理范围、管理原则、管理方法,并纳入了各部门的档案管理体系,使各种各类的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步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2.4 建立档案奖罚管理原则,每年各部门需在既定时间内完成档案资料移交工作,不按要求完成的,纳入企业基础管理考核细则加以扣罚。
2.5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利用信息化资源,促使企业档案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档案工作与时代息息相关,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企业档案工作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转变,档案管理工作将朝着文档一体化和电子档案的转变。只要档案管理人员不断更新观念,转变工作思维,改进工作方式,主动适应档案工作的时代转变,我想,企业档案工作现状一定可以扭转,企业档案工作可以创出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张燕.建立和管理企业档案库房之我见[J].价值工程,2011(11).
[2]薛宝兰.煤矿企业档案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浅析[J].价值工程,2010(18).
[3]张燕.浅谈企业档案建设[J].学理论,2011(01).
关键词:煤炭企业;档案管理;建设工程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1-0147-02
建设工程项目档案是建设活动中形成的原始的、图物相符的有保存价值的真实记录和实际反映。它记载着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敷设等建设活动,是建设项目管理如投资计划、设计、施工、使用、维修及改建扩建等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文件。是工程建设过程的直接记录,是建设工程的技术成果。它承载着建设者的智慧与结晶,是历史的真实见证。在对建设工程质量、总体造价和建设工期进行管理的同时,工程档案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工程档案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管理好、使用好建设工程项目档案,发挥建设工程项目档案对企业的作用尤为重要。
下面结合唐口煤业公司近几年的建设工程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践情况对煤炭企业的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谈自己的四点认识。
1 唐口煤业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唐口煤业公司于2001年10月开工建设,2006年1月投入生产,核定年生产能力500万吨,井田面积约77平方公里,是淄矿集团目前生产能力最大的矿井,也是唯一一座在同一工业广场内布置主、副、风三个超千米立井的矿井。
唐口煤业公司建设工程基本情况:自开工建设至投产四年多的时间,整个矿井建设分为土建工程、安装工程、矿建工程,工程总投资约15亿元,矿井投产后,相应的土建、安装、矿建工程虽然没有基本建设时期那样集中、投资大,但是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工程项目依然发生,每年工程投资大约在2亿元左右,相应的工程资料也种类繁多。
2 煤炭企业建设工程档案的特点
一是地面建设工程的单一独立性。即一个单项工程竣工档案的整体性。二是井下矿建、安装工程的专业性、复杂性,井下工程不像地面工程那样直观可见,可以说矿井的开拓和发展离不开档案资料。三是工程项目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它是该工程报批、施工、竣工过程的原始记录,与工程实体完全一致,单从档案材料就可以求得工程质量标准,是工程质量监督部门进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
3 建设工程资料在使用、保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因矿井建设期长,工程施工单位多,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变动,造成工程归档资料不完整,有的资料只有工程主体资料,没有相关配套资料。
施工单位工程资料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差,更多的人员有工程施工相关专业知识,但缺乏档案管理专业知识,造成工程资料不规范,不全面。
负责工程资料的科室对存档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因工程一般建设时间长,不注重过程资料整理,存在工程竣工时的突击现象。
工程资料在使用过程中,保护意识差,造成资料页面不整洁,污渍、油渍现象时有发生,资料页面随意涂改,乱写乱画,给档案归档质量带来很大影响。
4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探索与实践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是做好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订相关管理制度,从基层管理抓起,责任落实到人,加强对工程资料的有序管理,规范资料移交签收制度,注重过程控制,最终保证归档资料及图纸的齐全、规范。为此,公司专门印发了《唐口煤业管理制度汇编》、下发了《唐口煤矿科技档案管理暂行办法》,转发了《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等,规范档案管理行为,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做好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力保证。人作为档案管理中最主要的因素,公司根据自身的特点,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专业队伍,让他们成为既懂工程专业技术知识,又懂档案管理的综合素质管理人员,经常组织有关科室负责人及兼职档案人员学习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培养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充分认识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管理人员要深入工程现场,做好对工程档案资料的跟踪服务工作。唐口煤业公司地面土建工程既有新建项目,又有改扩建项目、维修项目,涉及的施工单位也较多,由此产生的工程资料也项目繁多。井下矿建工程、安装工程也随着矿井的开拓延伸不断变化,这就要求工程档案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结合工程实际,理好思路,做到资料分类合理、项目明确,一目了然。
根据环节,按照原则,加强建设工程资料在归档前的收集、积累工作。针对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变动,造成工程归档资料不完整、只有工程主体资料,没有相关配套资料的问题,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与兼职档案人员要“靠上”、“盯上”、“跟上”,要按照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竣工、试生产、科研、竣工资料等环节收集积累,保证建设工程档案的规范性、完整性、系统性。
加强业务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因煤炭企业工程建设有其独特的方面,随着生产的不断变化,相应的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的合理性、合法性也不断考验着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档案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丰富相关专业知识,同时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管理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更好地发挥工程档案资料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式,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为矿井高效快速发展,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设备 管理 本质 安全型
随着矿井机电设备日益向着大型化、重型化、集成化和高功率发展,设备管理维护难度不断加大,设备管理的可靠性越来越成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关键。翟镇煤矿针对设备管理的日趋严重性,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设备管理模式。
1 基本思路
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突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努力降低机电事故,完善各级管理职能及责任,以设备管理职能界定和责任划分、论证调研制度和事故分析制度、设备状态在线分析及病例化管理制度、设备验收制度和定期检修制度、技术培训及技能考评制度、油脂管理制度、供电管理制度、设备定期测试制度、设备点检制度、设备租赁及报废制度、走动管理检查制度、技术创新和改造制度为平台,提升全面设备管理水平,打造本质安全化矿井。
2 设备基础管理工作
2.1 明确各级工作职责,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设备管理专业队伍。通过完善制度及职责实行从设备选型订货直至现场安装使用的全过程安全管理,特别是做好设备到货验收对安全设施、标志、证件的验证工作,建立设备安全管理台账,对设备安全设施性能、设备的“三证一标志”等情况进行详细验收,在安装使用时按规定进行检测检验。
2.2 抓好淘汰设备的技术更新换代工作。按照国家行业公布的淘汰落后工艺及设备目录要求,建立健全了淘汰设备更新改造规划,协调落实好计划的实施,提高了技术装备水平及安全运行可靠度。
3 创新管理模式,规范设备安装质量
制定并实行了设备准用证制度,矿井设备安装必须严格执行设备准用证制度,规范了皮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的安装质量,皮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各类保护齐全、状态完好的发放“准运证”,无“准运证”的设备,严禁开机运行,避免了因安装质量不合格而造成的设备事故,以此督促使用单位加强设备维修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准用证制度应用后有效的提升了设备安装质量。
4 加强现场设备管理,全面提高机电质量标准化建设
4.1 通过设备的包机制加强日常维护,把设备完好作为机电质量标准化的重点,同时严格设备大、中、小修的质量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从根本上改善设备性能和运行状态。
4.2 以经济杠杆强化抓质量标准化的力度,制定了设备使用单位周检、专业旬检、矿月检、集团公司季检的制度,不断改进对机电质量标准化的检查方法,变静态检查为动态检查,实施不定期、不定时、不定检查地点的突击性动态检查,消除了检查工作中常见的提前准备、弄虚作假现象。
4.3 开展菜单式设备检查治理活动。重点加强了采掘工作面的机电设备的管理,一是利用检修时间延长至一个小班的方法,从检查时间上得到了保证;二是制定检查菜单,对采掘工作面设备、缆线等进行逐项划分,依据企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检查菜单,逐台逐项检查;三是职责划分明确,由机电矿长、机电副总带队,机电运输部检查人员和区队管理人员参加,对机电设备进行深入检查,排查存在的隐患,存在的问题下发通报,并监督落实。
5 利用现代化管理方法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建设高标准的机电设备管理网络,借用信息化先进手段,开发并应用机电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内容包括设备的计划管理、采购租赁管理、档案管理、日常维护维修管理、报表分析、配品备件管理、报废管理和系统信息门户等,充分量化管理指标,细化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使设备管理目标、活动的执行过程、结果和效果成为可测量的参数,实现对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降低设备事故率,最大程度发挥设备效能,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6 大力推行设备点检定修制,提高设备运行状态
根据矿井实际情况,讨论制定了设备点检定修制度,围绕全员参与设备管理的原则,建立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维修体制,实现设备技术管理和设备经济管理相结合,形成操作,点检,维修三位一体的点检管理模式。目标就是实现“以修为主”转为“以防为主”,以计划检修位次的管理体制,不断地创新使设备改造升级。
7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为适应煤矿生产的需要,不断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依靠科技进步,采取提高装备水平与技术改造并重的原则,一是副井提升机变频控制应用:将副井提升机电控由串电阻控制改为四象限高压变频控制,制动及下放重物时,能量回馈到电网,节能在10%-30%左右,节能效果显著。二是皮带输送机变频应用:采用变频器对皮带输送机进行控制,节电率可以达到25%以上,提高设备节能、运行可靠性。
8 优化系统设备 达到经济运行
8.1 对井下原煤运输系统进行优化,安装破碎机、除铁器,有效控制大块煤矸的产生,将铁器拣出,提高煤质,减轻对煤矸分离系统的冲击,保障运输系统可靠运行。实现主运系统、供电系统、井下水泵、压风机、扇风机的自动化控制,采掘工作面推广应用远程自动化集中控制系统;主井底投用煤矸分离设备,对筛选出的矸石用于回填,解决了矸石不升井问题,减少原煤中矸石提升环节和提升电量,提高主井有效提升能力。
8.2 针对设备品种杂乱多现状,由浅入深对设备进行统一,从而实现一个配电点、一个工作面、一个采区的设备统一规范,方便备用设备、配件准备、人员培训,提升现场面貌。
9 设备油脂管理制度化
随着生产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脂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设备效能的发挥。据统计,约有40%的机械设备故障是由于不正确引起的,可见加强管理,对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事故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强设备油脂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细化油脂管理制度,明确各专业部门管理职责,成立专职油脂管理小组,对各类油脂计划审批、到货验收、取样化验、现场使用、加油换油、废油回收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10 加强业务素质培训 提高现场处置能力
为全面提升机电专业维修人员技术业务素质,打造一支业务精、专业尖、素质高、执行力强的维修队伍,更好的满足现场生产需要,对机电维修人员按计划分期到修理厂进行轮流实践培训,学习业务知识,扩展技能。培训方式采用现场实践培训方式,各单位机电维修工按照培训计划安排,轮流到矿修理厂机工班组、电工班组,跟班现场实践培训学习,培训结束,组织现场实践操作考试。通过培训,提高了机电维修工维修设备的维修技能,增强了机电维修工处理现场的机电事故的能力,减少了处理事故时间,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转。翟镇煤矿通过实行全面设备管理,减少了机电设备事故率,促进矿井安全高效发展,确保了机电设备高效的运行,为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欣欣,王可乐.浅谈如何运用信息软件提高煤矿设备管理水平[J].科技资讯,2013(01).
[2]程海伟.CZ煤矿设备管理系统改进研究[D].山东大学,2009.
关键词:机电 设备管理 问题 措施
一、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机电设备管理相关部门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
一般企业而言,在生产初期,设立的部门较少,而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全部给了机电管理部门,机电管理部门既要运行机电设备,又要检修、维护、检测机电设备。由此可见,机电管理部门任务繁重且复杂,而事实上机电管理部门的人员也是有限的,如此繁重的任务让少数人来承担,难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机电设备管理不当的现象。
(二)机电设备管理基础薄弱。
对于企业而言,在资源整合的条件下,它们在基础建设时期和初步投入生产时期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能够顺利的通过验收。在此过程中,按照标准,对所验收的一切工作进行改革。在这么仓促的情况下,即使过了验收,它们的管理工作往往在实际工作中根本用不上,流于形式。
(三)机电技术人员较少。
近些年,国家对相关企业出台了不少相关政策,比如在煤矿企业对煤矿六长培训取证、特殊工种、技术人员数量做了明确规定,同时各也进行大规模的全员培训。但是从现实看,机电岗位要求的技术性强,现有人员还是远远不能满足企业机电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很多企业单位机电技术人员不足十人,现场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及时得到解决,技术管理也不能很好地指导生产,以政带技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如何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工作
(一)做好机电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
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能够确保企业生产经营能够顺利进行。机电设备管理需要从机电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进行管理。机电设备管理是企业和单位的一项基础管理,同时也是重要的一项管理。每个企业和单位都建立了设备管理体系,制定了设备管理制度,为做好机电设备管理基础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机电设备管理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经营和单位管理有之直接影响。因此,必须实现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从设备的选型、使用、维护等全过程实现信息管理,提高机电设备管理质量。在这里笔者建议企业或单位要做好机电设备管理需要做好这些设备的维修保养档案制度,使维修保养工作制度化,并作出相应的奖惩措施,促进机电设备管理。
(二)建立有效地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和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已经走入正轨。但是目前不少企业和单位的机电设备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建立有效地机电设备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机电设备使用制度、机电设备验收制度、机电设备报废制度等。利用这些制度来约束操作人员,从而确保设备合理使用,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所有设备应建立卡片和档案管理,做到账、物、卡相符。对检修设备用的材料和配件,应编制明细计划,实行定额管理,掌握一定储备。建立有效地机电设备管理制度是确保机电设备管理质量的基础措施。
(三)加强机电运行考核管理。
加强机电运行考核管理,首先,推行设备包机制度和红旗包机评比制度,利用有效的制度来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心,要求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进行操作,责任到人。其次,定期检查机电运行管理。在检查中发现问题,要求相关单位及时处理,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再次,将机电质量标准化考核平台充分利用起来。建立机电质量标准化平台是关键,但是使用这个平台更是关键,因此,企业或相关单位应该结合自身的情况来分解细化机电设备质量标准化考核项目,从而进一步完善考核项目。
(四)提高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整体素质。
机电设备对其操作人员有很高的要求,其专业性较强,因此,做好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必须提高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这样才能将机电设备的功能完全的发挥出来。由于各个企业或单位本身的特点,导致缺乏相应的人才,因此,相关企业和单位必须首先立足于本单位的人员,从中精选一些能够操作机电设备的人员,并在这基础上,对他们加大培训力度,塑造出专业性较强的队伍,进而也就提高了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另外,根据本单位现有人员的文化素质,要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从理论基础抓起,更要重视实践操作能力,另外,还要宣传学习《企业安全规程》等相关规定和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要借鉴“一日一题”“百问百答”等成功的方法,采取实物示范讲解,用典型的设备故障分析。要因地制宜地在全体职工当中开展知识竞赛、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对技术尖子进行必要的奖励,引导职工学习技术的热情。
三、结语
总而言之,机电设备管理从表面上看仅仅是设备管理,但是其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发展,由此可见,机电设备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机电设备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结合实际情况的机电设备管理,机电设备管理必须从“做好机电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有效地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加强机电运行考核管理”、“提高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这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从而提高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质量,确保机电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房惠钢.浅谈机电设备发展过程与维护[J].才智,2010(08).
[2]孙发.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J].河南科技,2011(02).
根据省的考核办法和对照有关考核条款,现将我履行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职责的工作情况如下:
一、2004年安全生产的基本情况 二、主要履职情况:
(一)落实规划,部署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和,落实层级责任制,促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好转,创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定落实全县安全生产规划和年度。与各镇、各部门和重点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特别针对今年我县道路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情况,加强了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并与13个镇签订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书,确保全县安全生产的责任层层分解,确保全县安全生产规划的实施。二是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和指导。一年来,共组织了7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分析全县安全生产工作的动态,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将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所取得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普及到各单位中去,特别制定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对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公众聚集场所、危险化学品、旅游景点、建筑施工、食品卫生、特种设备等8个重点专项整治进行了部署。三是加强对上级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的宣传贯彻。收听全国、省、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后,均亲自组织,结合德庆实际,有针对性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落实整改责任、整改时限,消除安全隐患。如对悦城龙母一条街消防用水不足问题,督促责任单位拟订方案并组织实施;对火灾隐患较为严重的城区朝阳市场二楼的防火整治,消防、安监、工商等部门联合行动,现场办公,在原有5个消防栓的基础上,重新增设了11个消防栓,并且还落实每家经营户自备一个灭火器,在硬件上加强了火灾事故防范。
(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设。
在正常开展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设,认真督促指导县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突出安全生产有人管,有人会管。一是落实好各职能部门的执法责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把各专项整治工作明确到相关部门和单位,确保执法的准确,做到依法行政,公开、公平、公正。在安全生产检查和处理安全事故中没有出现执法纠纷问题,没有出现越位、错位执法现象。二是加强县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组织队伍建设。按有关规定,配备了专职的安全生产监察人员7名;同时,认真研究镇级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率先在全市为13个乡镇配备了1名安全监督员,并对其进行了安全主任的专业知识培训、考核,负责辖区的安全监管工作,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层级安全管理网络,使我县的安全生产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得到市安全生产督查组的充分肯定。
(三)加强安全生产制度建设。
突出七项制度建设,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完善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对照年初各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书,在年底对责任单位进行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并将考核结果通报全县。对不及格的部门单位和安全生产责任人,坚决予以批评甚或处理。去年各镇政府、各部门及其安全责任人的考核工作经已结束,从考核结果看,各单位都能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的责任,认认真真地把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了实处。二是建立和完善道路交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道路交通联席会议,分析和排查道路交通隐患,加快创建平安德庆、畅通德庆的工作步伐。三是强化安全生产情况汇报制度。密切同市安全生产部门的联系,坚持将全县安全生产动态,以及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上的重要问题以及对各事故、隐患的处理、解决意见、情况汇报反馈给市安全生产部门。同时,还定期向县人大。四是建立并完善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安全生产档案的管理,安全生产机构都建立了重大事故隐患档案,对县内的事故隐患进行重点跟踪。指导各企业逐步完善安全生产档案,并将档案管理列为每次安全生产检查必检内容,客运站、矿山、烟花生产等企业的安全生产档案管理走出先行一步,并出一定经验。五是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制度。为了尽可能减少已发生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出台了《德庆县预防重特大事故救援方案》并印发到各镇、部门和企业,并要求各镇、部门和企业也相应建立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应急救援体系,以便在处理突发事故时做到有序、高效,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六是推广安全生产注册主任制度。加强了安全生产主体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在企业大力推广安全生产注册主任制度,企业安全注册主任249人,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七是加强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建设。对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开展了安全生产评估评价工作,而且进展顺利,全县53家加油站已通过评价,7个危化品生产企业已有5家进行了安全评价,27家非煤矿山已进行了安全评价、评估。
(四)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五)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和事故处理。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县的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全县安全生产形势还比较严峻,道路交通事故还未根本压下来,全县的安全生产意识还未得到全面提高,今后,我将继续履行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职责,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把“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防范”上来,为我县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保驾护航。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维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 文献标识码:A
机电设备逐渐替代了传统的人力开采,被广泛的应用到煤矿生产工作中,成为了煤矿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在煤矿生产行业当中起步较晚,仍处于粗放式的管理状态。为了保障正常的煤矿生产,改善机电设备性能,提高设备的运行质量,成为了煤矿企业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1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维护问题
1.1落后的管理观念
目前,大部分的煤矿企业把过多的精力都放在煤矿的产量上,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不够重视,机电设备只是一个辅助生产的工具而已,对煤矿机电设备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上管理制度的不够完善,致使煤矿机电设备在管理维护中出现各种问题;究其根源在于缺少科学的管理理念,存在什么时候坏,什么时候修的想法。由于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重视度不够,导致机电煤矿设备日常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无法落实,严重影响了煤矿的正常生产工作。
1.2 设备存在较多隐患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煤矿机电设备普遍存在带病运转、老旧以及没有安全配套的措施等问题,与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存在巨大差距。煤矿机电设备存在多方面的隐患,煤矿灰尘多、生产环境差、湿度高,导致煤矿几点设备在矿井中的运输过程,极易受到破坏或腐蚀;加之没有安全的配套设施,导致较多隐患的存在,例如:井筒装备腐蚀严重、电控系统保护措施不完善、防暴高压开关老化、矿井提升系统缺少缓冲装置等。以上几种隐患及其容易导致设备在运行中出现故障。
1.3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投入较少
由于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认识不足,煤矿企业在生产设备中的投入相对较少,大部分煤矿机电设备都已是超龄老设备了,煤矿设备的工作性能已完全不符合煤矿安全要求。无法及时更新老化的煤矿机电设备,导致机电煤矿设备事故频繁发生。特别是在深度开采工作中,超龄老化设备极易出现问题。加速煤矿机电设备的更新换代,加大安全管理,势在必行。
2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措施
2.1规范前期管理
一是设备选型,真正做到所选用的设备是适宜煤矿使用的。二是管理上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设备的购置、建档、验收、安装、维修等全过程应做到资料完整。三是强化技术档案管理,针对设备的验收、安装、使用,管理员应参与到质量验收中,要严格做到不出厂不合格设备、不安装不完好设备。五是实施技术培训,尤其在进口设备的管理中,应开展于设备相关的培训或讲座,让其涉及到的管理和维护人员对设备有更深入的了解,掌握其维修、技术性能和使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2.2制度化管理
加快现代化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进程,完善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制度,及时有效的解决煤矿机电设备在工作中发生的问题。根据企业设备的管理规定,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出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标准,落实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制度。对于各项负责人实行岗位制。抓好煤矿机电设备更新工作,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同时,认真落实矿井停产的检修制度,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施工组织、质量情况定期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可以正常运行。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2.3加强检修力度
每年都应严格执行不低于1~2个检修日进行停产检修。按照设备运作状态、技术鉴定和平时检查,在年初由机电矿长组织相关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编制当面的设备停产检修方案,并按照计划抓好落实,将检修重点放在日常无法停运的设备中,重点解决设备零部件的腐蚀和磨损情况等,保证机电设备处于安全的状态下运行。另外,应加强完善机电设备管理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机电设备维护管理工作,促进煤矿机电设备向可视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2.4提高队伍素质
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是关键。因此,需要技术过硬的专业队伍保障煤矿几点设备的正常运行,只有这样煤矿机电设备在企业中才能发挥出其优势。首先,保证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对于技术过硬的专业人员,实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提高薪资待遇;其次,定期开展专业的技术培训,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打造出一只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队伍。
2.5 加大设备的更新力度
按照我国煤矿安全规程,制定出详细科学的几点设备管理、维护与更新的工作计划,及时更新换代多落后的设备,针对防护措施不足的设备,例如提升绞车、干式变压器等设备依据相关规定,加强保护系统的完善,对于改进后仍然没有达到标准的设备必须更换,并积极使用节能型煤矿机电设备。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改造煤矿机电设备技术,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工作效率和性能。运用现代化的工艺手段,科学有效的控制矿井作业点面,控制机电设备的事故发生,优先使用大功率采煤机、绞车变频调速装置、综掘机以及轨道运输监控系统等。
结语
想要真正做好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煤矿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和维护,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行的重要性,从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角度出发,着力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的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将先进的技术真正的结合到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当中,落实机电设备管理和维护措施,有效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进而保证煤矿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其钒,钱红,潘燕. 云南地方中小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煤矿现代化,2010.
关键词:环保档案;重要;信息资源
Abstract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cords of pa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summary, and can guide the work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is indispensable to the production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information resources.
Keywords: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important;Information resources
1 前言
企业环保档案是指环保工作者在环境保护工作过程中( 包括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 所形成的文字材料,照片,录像,图表等资料;它记录着对已发生过的环保工作的总结,并能指导今后环保工作的开展,是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开展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信息资源。
2 企业环保档案的概念认识
严格来说,环保档案分为广义环保档案与狭义环保档案。
广义环保档案是泛指环境保护行业系统领域内形成的一切档案,包括党群、行政、人事、财会、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自然保护、环境科学研究、环境工程与基本建设、环境设备与仪器、环境标准与计量等环境保护领域内开展的所有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档案。
而狭义环保档案则专指各级环境保护机构在环境保护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具体是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自然保护、环境科学研究、环境工程与基本建设、环境设备与仪器、环境标准与计量等环境保护活动中形成的档案。
本文中的环保档案属于狭义环保档案,是企业为强化环境保护基础工作,规范环境保护工作而形成的凭证记录。
3 企业环保档案管理的依据
企业建立环保档案管理的主要依据是《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开展。随着"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提出,各地环保部门逐步开展工业企业"一企一档"工作,要求管辖区内的企业将环保档案工作列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企一档"管理制度的推行,进一步健全了企业环保档案归档信息内容,为企业建立环保档案工作提供了巨大支撑。
4 企业环保档案的归档范围
企业环保档案资料有很多,在管理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标准、文件、指示、批示、领导讲话等。
(2)企业环保工作计划、制度、文件、主要生产经营状况及生产工艺、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三同时工程的污染治理方案及设计说明、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及技术工作总结。
(3)污染源调查材料、环境监测资料、环境质量分析报告。
(4)排污申报资料及排污许可证。
(5)排污口整治及其相关资料。
(6)排污现状及排污总量方面的资料,治理项目的验收报告及相关资料。
(7)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的明细及有关分析资料。
(8)环保设施运行状况的各类数据,统计报表,环保工作总结,各类环保责任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基层单位上报的有关材料等。
(9)环保宣传、教育、培训等有关材料,民众来信来访记录及处理结果, 污染事故调查及处理情况材料。
(10)各类环保科研成果及相关材料,环保工作合理化建议,环保技术市场管理有关技术资料,有关合同及委托书,环保产品说明书,环保图书及报刊杂志。
(11)环保目标考核有关材料,企业评先评优环保考核材料。
(12)企业环保机构认为需要存档的其它有关资料等。
此外,上述归档内容可结合"一企一档"的编制要求进行进一步细化。
5 企业环保档案发挥的作用
建立环保档案的最终目是为企业服务,当企业需要的时候,能拿出来作为凭证或依据。环保档案其实就是记录环保管理的过程,是遵纪守法的过程,只有有了记录,才有档案,才有凭证依据,才有事实证据,才有说服力。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记录了项目污染源产生的部位及产生的机理, 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总量和排放方式, 以及污染物的危害等,环评单位对项目进行详细评价并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措施;这些信息为企业的环保管理工作,污染治理均提供巨大的帮助。还有环境监测报告、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措施、污染物治理设施、排污费交纳等,这些信息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记录着企业开展相应环境保护工作的过程;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与地方发生环境纠纷等问题,那么,环保档案材料就是解决纠纷的有力凭证。
6 结语
环保档案是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环保档案管理工作,建立规范管理体系,发挥环保档案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 为企业发展提供科学的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部.《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1994年颁发
[2]许祥左.企业环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探讨.江苏煤炭.1999年第2期
【关键词】质量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科学化
现阶段,质量检测机构管理工作中,仪器设备管理成为主要内容。在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做好档案管理,能够确保检测检验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对保障检测检验工作有效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基于此,加强此课题的研究,提出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措施,有着必要性。
1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内容
质量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内容如表1所示。质量检测机构完成设备采购后,在验收环节,便需要构建设备档案。在档案形成期,要做好设备型号与名称等各类信息的收集工作,为档案构建提供完整的信息。完成档案年度归档后,依据检测工作要求,做好相关资料复印与下发,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及时掌握仪器设备档案相关内容,配合档案人员做好相关归档工作。
2质量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前期调查不足
从档案管理角度来说,若想实现档案利用效率最大化,需要做好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档案管理工作。部分质量检测机构不注重前期调查工作,未能做好需求分析,比如仪器设备重购置忽略档案管理,缺乏完整的购置计划,采购工作具有盲目性。在仪器配置方面,未能做好设备操作性与维修性等的分析,忽略了设备仪器管理工作,出现仪器设备闲置现象,利用率较低,造成加大的浪费。
2.2仪器设备档案人员专业性较低
质量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主要是因为专业细化,加之跨地域业务增加。加之仪器设备采购周期比较长,应用管理难度较大。基于此,仪器设备档案信息收集与整理难度较大,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能够从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实际出发,做好各项管理工作,以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从质量检测机构现有的人员队伍来说,人员专业性水平较低,难以达到科学化管理的要求,因此需要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2.3仪器设备数量多
现阶段,人们对工程、食品等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带动着质量检测机构的发展,对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仪器设备作为检测的重要工具与手段,在检验检测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仪器设备数量不断增加,使得档案管理工作难度增加,尤其是档案资料收集与整理。基于此,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有着必要性。借助信息手段,细化仪器设备档案信息采集工作内容与职责,实现全员参与档案管理,以提高仪器设备档案信息采集与管理效率。
3质量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档案科学化管理策略
从仪器设备档案全周期来说,包括档案信息采集、立卷管理(生成电子档案)、调阅等,为提升档案管理效率,需要从各方面入手,做好以下方面的把控:
3.1推广信息化管理模式
现阶段,质量检测机构工作方式方法有了重大的突破,其信息化与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使得工作效率得以提升。同时也需要档案管理相关工作能够紧跟机构的发展步伐,为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关帮助。除此之外,由于质量检测对仪器设备档案信息的需求增加,提高档案信息共享程度,有着必要性。基于此,质量检测机构要加快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建设。通过加大仪器设备档案管理软硬件投入,构建档案管理平台,实现仪器设备电子化管理,使得档案利用人员能够通过系统访问获得相关数据信息,实现跨时空使用。以某质量检测机构为例,为了解决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难题以及档案信息填写不规范问题等,通过引进档案管理软件,按照机构需求,来设计相关表单表格,提高设备使用管理效率。利用系统自行控制功能,比如必填选项与录入数据必须为数字等,来规范信息录入。仪器设备所有资料均采取在线录入,将其保存到云端,以便于档案存档以及长期管理。使用软件PC端与移动端,为每个仪器设备张贴二维码,由现场人员使用扫一扫功能,打开设备资料,录入设备档案信息,降低操作难度。利用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信息化软件系统,发挥其协作功能,各部门和人员等,通过权限访问,包括数据录入与查询等,实现仪器设备档案共同管理,消除信息孤岛,提高了档案信息利用效率。
3.2做好仪器设备档案动态管理
质量检测机构开展仪器设备档案管理,要从工作实际考虑,因为检测工作的需求,需要不定期补充仪器设备,因此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也应执行动态管理模式。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要从仪器设备全生命周期入手,做好动态管理。①要明确仪器设备档案管理职责与内容,统一仪器设备存放地点。若后续有新设备购入,则需要做好设备调试与检定等工作,当交付使用时,构建档案。②做好检定或者校准信息更新。在后期管理工作中,要和仪器设备定期检定与校准工作相互配合,及时更新数据信息,以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若发现故障问题,则需要做好相关记录,包括零部件更换与设备更换记录等。③做好仪器设备停用与报废后的档案管理。当设备停用或者报废后,需要做好设备降级或者停用审批记录,做好信息归档,更改台账。需要注意的是,档案变更或者借阅后,要立即做好归档工作,以免造成档案遗失。
3.3强化仪器设备档案规范化管理
(1)要完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质量检测机构要完善档案管理抽查制度,以规范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及时发现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做好问题整改,以确保档案资料利用率。同时还需要完善设备维护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做好设备维护,以便能够及时掌握设备使用情况与老化程度,更新档案信息,为设备重置,提供有效的数据。(2)加强仪器设备档案管理队伍建设。随着电子档案的应用,加之高精尖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为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有着必要性,这需要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使其能够利用各类手段,做好设备档案资料收集与整理,为后期更新仪器设备,提供数据保障。(3)加强档案各环节管理力度。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包括采集管理、立卷管理、调阅管理等,为实现科学化管理,要结合机构仪器设备档案管理资源情况,合理分配管理人员,由专门的人员负责相关工作,利用激励手段,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树立负责任的意识,做好档案管理各项工作。在档案资源共享方面,要充分发挥网络化优势,构建现代化档案共享模式,让档案信息更好的服务于质量检测工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质量检测机构加强仪器设备档案科学化管理,要强化仪器设备档案规范化管理,做好仪器设备档案动态管理,推广信息化管理模式,着力解决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现存的问题,以提高档案资源利用率,推动质量检测工作更好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张秀芳.浅谈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档案的科学化管理[J].福建建设科技,2014(01):91~92.
[2]谢黎明,侯登学.浅谈实验室粮油检测仪器设备建档及管理[J].黑龙江粮食,2014(05):54~55.
[3]叶剑芝,陈珂,杨春亮.浅谈检验检测机构的仪器设备管理[J].广东化工,2016(43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