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55: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立春的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伙伴们知道吗?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很快就是一年的春分节气了,你们都有了解过这个节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2022关于春分是什么时候及简介,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2022关于春分是什么时候春分节气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是农耕的重要时节。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几乎相等。
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从这一天起,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也随之而变,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与之相反。
春分节气简介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二分日世界各地日出日落时间均为6点。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周礼天子日坛祭日。
《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春分的寓意及内涵1、昼夜平分
春分之日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几乎全球昼夜等长,都是12小时。
2、指季节平分
若以立春至立夏这段时间作为春季,春分是春季的中分点,正好平分了春季,从立春到立夏正好九十天,春分将其一分为二,因此而得名春分。
2022春分的诗词有哪些1、《春分日》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2、有关春分的诗词:《春分》七绝?苏醒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3、《画堂春》仲并
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水沈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人间能得几回闻。丞相休嗔。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4、《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
5、《癸丑春分后雪》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6、《偷声木兰花》徐铉
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
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许是今生,误把前生草踏青。
7、《少年游》杜安世
小楼归燕又黄昏。寂寞锁高门。轻风细雨,惜花天气,相次过春分。
画堂无绪,初燃绛蜡,罗帐掩馀薰。多情不解怨王孙。任薄幸、一从君。
8、《阮郎归》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归。
9、《春日田家》宋琬
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10、《踏莎行》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关键词】朱淑真;诗词;南宋;仕女生活
古代仕女是一个颇为特殊的群体。“仕女”一词,旧指生于并嫁与贵族或官僚家庭的妇女。她们深居内宅,属社会封闭型人群。优裕、安定的生活,使她们不必为衣食操劳。她们有充沛的自由时间随自己的兴趣修饰服饰妆容、专研织绣女红,而家庭的环境也使她们能有更多接触文化艺术的机会。受到父辈兄弟的影响,她们中的许多人可以研习诗词文章和书法绘画,甚至有可能接触政治军事等一般来说男人涉足的领域。仕女在古代女子中无疑是比较出色的群体,她们曾经有过才华和梦想、快乐和幸福、压抑和挣扎,她们身上闪耀着在男性主宰的世界也无法埋没的光彩,由于这些美丽而兼具智慧的女子,古代女性才得以甩脱“柔弱”、“无才”、“卑微”的标签。但是也正由于非富则贵的家庭环境,她们的生活和价值观更容易受封建礼教的支配。
朱淑真,字号幽栖居士,属仕女阶层,是宋代诗词创作数量较多的女作家,共留下了337首诗歌、33首词,被魏仲恭收录为《断肠集》。《断肠集》与李清照的《漱玉集》并称为宋代女性文学作品的双璧。①朱淑真的诗词多是闺怨和爱情篇章,清新婉丽,情真意切,其文章深得晚唐五代遗韵,当时广泛流传着“见旅邸中好事者,往往传诵朱淑真词……能道人意中事,岂泛泛者所能及”,“出言吐句,有奇男子之所不如。虽欲掩其名,不可得耳”。[1]这个典型的闺阁女性,将敏感的心灵和如火的激情全部投放在闺阁这一狭小天地中,从独特的女性创作视角展示南宋仕女的生活和感情状况,这是朱淑真诗词真正价值所在。
南宋时期,由于战争、商品经济发展及官员游宦等原因,男性及整个家庭在社会上的流动性极大,这就迫使南宋士大夫们重新思考秩序、正位、纲纪等问题,女子相夫教子、正家以礼的“主内”角色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仕女的活动范围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司马光在《涑水家仪》中规定:“凡为宫室,必辨内外,深宫固门。内外不共井,不共浴堂,不共厕。男治外事,女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如盖头面帽之类)。男子夜行以烛,男仆非有缮修,及有大故(大故谓水火盗贼之类),亦必以袖遮其面。女仆无故不出中门(盖小婢亦然),有故出中门,亦必拥蔽其面。铃下苍头,但主通内外之言,传致内外之物,毋得辄升堂室,入庖厨。”[2]她们在特定的节日里才能走出闺阁,融入社会,体验世俗浓郁的节日氛围,或家族的祭祀当中,或是与姐妹们一起庆祝节日,因此这些节日对她们显得特别重要,这是她们大书特书的内容。除此之外,她们只能通过日常的梳妆打扮、读书写作、刺绣女红等打发日子。当然,这些仕女还有特殊的打发烦恼的方式——饮酒。朱淑真的作品也体现了以上特点。
诗中节日与风俗
宋代社会经济的繁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节日注入了新的内容,带来了轻松愉快甚至奢靡的风情。节日风情反映了人们当时丰富的生活情趣、平衡的社会心态。南宋时有帝后“圣节”,“圣节”之外,还有一些官定的节日,重要的有元旦、上元节、中和节、天庆节等。节气性和季节性的节日有立春、清明、端午、七夕、中秋等。朱淑真以诗词的方式记录了宋代节日、饮食、服饰等众多方面的风俗,展示了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仕女们的生活状况。
朱淑真有《元夜三首》和《元夜遇雨》四首诗反映了元宵节灯火辉煌、繁华热闹的盛况:“阑月笼春霁色澄,深沉帘幙管弦清。争豪竞侈连仙馆,坠翠遗珠满帝城。一片笑声连鼓吹,六街灯火丽升平。”“十里绮罗春富贵,千门灯火夜婵娟。香街宝马嘶琼佩,辇路轻舆响翠耕。”“揭天鼓吹闹春风。”这些诗句再现了元宵节人声鼎沸,鼓乐齐鸣的欢腾,人们竞相攀比,以示富有,大街上热闹非凡,人群熙熙攘攘,拥挤中妇女们的首饰撒落满地的景象。笑声、锣鼓声、马嘶声、翠耕声不绝于耳,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元宵节南宋街市上的热闹繁盛景象。
立春代表着春天的正式开始,更深层次地饱含着人们对未来一年的希望、憧憬。“梅花枝上雪初融”、“柳条如线著春归”,从朱淑真诗中我们看到了立春之日的物候特征,雪融化、柳树已发芽。“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韭黄兰茁簇春盘”、“玉管吹灰适报春”。立春时节人们拾野菜卷春饼、挂春幡、设春盘、玉管吹灰等多种典型习俗,生动形象地再现于朱淑真诗词中。
五月五日端午节,又有端五、重五、重午、天中、浴兰令节之称。端午节家家要在门口铺设桃、柳、葵花、菖蒲、艾叶,还要吃粽子、五色汤元、茶酒等,有些人家将泥塑张天师像悬挂于门额上,用来禳毒气。朱淑真有诗“纵有灵符共彩丝”,灵符彩丝都是辟邪驱病之物。
七月七日南宋妇女有七夕乞巧的民间习俗,妇女们对月穿针,或把蜘蛛放入盒子内,乞求织女赐予女红巧技。第二天如果网丝圆正,美名“得巧”。朱淑真诗“拜月亭前梧叶稀,穿针楼上觉秋迟。天孙正好贪欢笑,那得功夫赐巧丝”四句点出七夕“拜月”、“穿针”、“天孙”、“巧丝”,再现七月七日南宋妇女乞巧的民间风俗。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清光消雾霭,皓色遍高空。愿把团圆盏,年年对兔宫”。从朱淑真诗中得知,南宋时,家人八月十五中秋节要吃团圆饭,喝团圆酒,饮酒赏月已成民俗。
十一月冬至宋人也颇为重视。“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琯飞葭动细灰。”朱诗反映了宋代冬至祭祀祖先、玉管吹箫的民俗。腊月底,被认为“月穷岁尽之日”,故称“除夜”。民间洒扫门闾,除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先。朱淑真除夕诗共有三首:《除夜》两首和《除日》一首。“爆竹声中腊已残,酴酥酒暖烛花寒。朦胧晓色笼春色,便觉风光不一般。”燃放爆竹、饮酒、守岁等已成为当时节日习俗。朱淑真作品中除夕晚上饮酒守岁、燃放爆竹、插桃符避鬼的风俗基本涵盖了南宋人的生活风尚,体现了南宋的生活文化。
诗中酒文化
酒是宋时最重要的饮料。据今人研究,当时的酒可分为黄酒、果酒、配置酒和白酒四大类。黄酒以谷类为原料,“凡酝用粳、糯、粟、黍、麦等及曲法酒式,皆从水土所宜”[3]。宋时出现了一批名酒,北宋晚年的名酒如宋英宗高后家的香泉、宋神宗向后家的天醇等都是达官贵人家酿造的。另有如开封丰乐楼的眉寿、白矾楼的和旨等都是大酒楼酿造的。还有各地的名酒,如北京大名府的香归和法酒,南京应天府的桂香和北库等。南宋晚期,名酒有军队殿前司的凤泉、浙西提举常平司的皇华堂、苏州的双瑞等,都由官府生产。以上名酒只有一部分是商品,但这也是宋时酒文化发达的标志。[4]
宋代,女性作品中有关酒意象的诗词有110首,是前代总和的5.5倍,而写酒意象的女作家35位,是前人的4倍。[5]宋以前,先秦卫宜夫人、汉朝卓文君、晋刘妙容、唐代陆蒙妻蒋氏、鱼玄机等女性,她们的作品中都留下了酒的印记。宋代,随着酿酒业的空前繁荣,饮酒者身份由皇宫贵妇、唐代女官之流进而扩大到小家碧玉。如杨慧淑、连妙淑为龙宫皇妃,魏玩、李清照是相门之妇,张玉娘、朱淑真则是宦门淑女。宋代,酒是流淌在女作家精神世界的血脉,贯穿着她们人生丰富多彩的情感浪花,浓缩着她们各自独特的生命体验,古代酒文化的历史上留下了她们美丽的倩影。综观朱淑真《断肠集》,提及酒意象的作品有60多首,占其作品的五分之一,占宋代酒意象总数的一半。
朱淑真作品关于宋代饮食习俗记载的以酒最盛,展示了酒的种类、用途。淑真诗:“爆竹声中腊已残,酴酥酒暖烛花寒。”酴酥酒即屠苏酒,宋时正月初一饮酴酥酒,可以避邪,不染瘟疫。正月初一饮的酒还有椒酒和柏酒,以祝长寿。“椒盘卷红烛,柏酒溢金杯。”所以有“元日进椒柏酒,椒为玉衡量之精,服之令人身轻,柏是仙药”。[6]从中,我们看到宋人除夕夜饮酒颇为讲究。“金杯满酌黄封酒”,黄封酒是宋朝官酿的酒,以黄纸封口,称黄封,是御赐酒,后多用来指上好酒。“当尽新篘玉友醅”,玉友即是一种名酒,色彩莹白如玉,糯米和酒曲酿制而成故称玉友醅。有关饮酒风俗朱淑真作品中更是比比皆是,“强切菖蒲泛酒卮”、“无聊酒独亲”。酒可以消愁抒闷,可以闲情遣兴,可以祝寿、助暖。朱淑真笔下的当时人们对酒的嗜好、饮酒的风俗再现了宋代仕女生活缩影。
诗中服饰妆扮
古人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服饰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宋朝有“服制”规定,实际生活并不恪守一律。衣冠服饰在宋发生了许多变化,显示出时代特色。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宫中、朝中装束对社会服饰风尚起着重大影响。宋皇后常服有“龙凤珠翠霞帔”,“后妃之服”规定有祎衣、朱衣、鞠衣、礼衣等,是参加不同仪式的装束,常服则大袖、长裙、霞帔等。而其“背子、生色领皆用绛罗,盖与臣下不异”。[7]穿背子很普遍,《师友谈记》记禁中贵妇著有“黄背子”或“红背子”。北宋末,服饰多变。京城中“妇人便服不施衿纽,束身短制,谓之不制衿。始自宫掖,未几而通国皆服之”,被指为“服妖”。[8]
“宋代女性多服窄袖衣,与长裙相配穿着,衣料以罗为多,柔软轻薄,宋词多有罗衣、罗裙之称。”[9]“上身多穿袄、襦、衫、背子、半臂等,下身是裙和裤。”[10]衫和裙也是宋代妇女的日常服饰,作为南宋仕女,朱淑真诗词在不经意间展现出自己的外貌服饰,呈现出宋人的服饰面貌。朱淑真作品中点到四种服饰:罗衣、衫子、裙子、带围。其中罗衣是提到次数最多的,“乍著薄罗偏觉瘦”、“瘦怯罗衣褪”、“泪滴罗衣不忍看”、“泪滴罗衣暗断肠”等等,可见,罗衣是朱淑真经常的穿着,同时也是宋代女性最普遍的服饰。朱淑真作品中也常提到这些服饰,“愁看罗袖上”、“解却红裙小簟凉”、“淡红衫子透肌肤”。此外,带围也是宋人腰间的装饰,“陡觉湘裙剩带围”、“带围宽尽小腰身”,可见带围在宋人服饰中使用较普遍。
服饰之外,宋代女子头饰也很丰富。朱淑真作品中有很多有关头饰的描述,“坠翠遗珠满帝城”,提到了珠翠,“闹蛾雪柳添桩束”,又提及了闹蛾、雪柳这些宋代头饰,这些都是节日妇女装扮自己的头饰,各具特色。朱淑真诗中除了提到用于节日的头饰,还有平日里所戴头饰凤钗,“卸却凤钗寻睡去”。此外,朱淑真作品中提到的头饰还有金钗和梅花,“玉体金钗一样娇”,“笑折一枝插云鬓”,“自折梅花插鬓端”,“谩把梅花取次妆”。无独有偶,北宋著名女诗人李清照《清平乐》中也写到“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朱淑真词有:“盈盈笑靥,称娇面爱学、宫粧新巧。”“只有宫娃无一事,每将施额斗妆匀。”都是指将梅花折来贴在额前的情形,从中可以窥见宋代女子头饰之丰富、之常见。
朱淑真的诗词反映了南宋的节日风俗、饮食习惯和讲究的服饰装扮。透过这扇窗口,我们更多地了解了宋代的一些民风民俗,更好地解读了朱淑真诗词。
注 释:
①本文引用所有朱淑真诗词,均出自张璋、黄畲校注:《朱淑真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参考文献:
[1](宋)魏仲恭.断肠集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03.
[2]司马光.司马书仪·卷三[M].丛书集成本,第43页.
[3](元)脱脱.宋史·卷185《食货志》[M].第4514页.
[4]朱瑞熙,等.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2-14.
[5]舒红霞.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与酒文化[J].殷都学刊,2004(3).
[6]梦粱录(外四种)[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16.
[7]舆服制三[M].宋史·卷一五一.第3534-3535页.
[8](宋)岳珂.宣和服妖.桯史·卷五.第54页.
[9]张维清,高毅清.中国文化史(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261.
[10]姚瀛艇.宋代文化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620.
一、由“情”入“景”
诗歌中最重要的就是意境,也就是“景”。在一首好的诗歌中,总有一种或优雅或深邃的意境,但这种意境对知识面尚窄的小学生来说不易领会。所以就需要教师做出充分的铺垫、积极的引导,如果能从“情”入手,对诗歌的整体基调做一定的渲染,相信会使学生更易体会它的意境美。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很明显,即“思故乡”,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下远离家乡游子的思乡之情:“许多人都会在除夕夜赶回家乡,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心中怀有对家乡很深的牵挂,迫切希望回到家乡。一个人在外面漂泊流浪,当夜深人静难以入眠时,这种思乡之情就会变得愈加强烈。”这时,我们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思乡的曲子,努力创设一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读诗,充分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后,我们再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那么一幅游人思乡图便在学生脑海里形成:夜静难眠,皎洁的月光洒在床前,诗人联想到家乡的明月,举头长叹,低头沉思。诗歌所绘的深邃、幽远的意境就在教师的渲染和铺垫中自然而然地被学生所理解了。再如,我在执教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时,根据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描写,在网上下载了有关的图片,上课时在多媒体上播放出来,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一边吟诵,一边欣赏优美的画面,对诗歌的意境有了更深层的理解。由“情”入“景”,看似简单,但需要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具有较强的引导学生和创设情景的能力。只有这样,诗歌的意境才不会被学生分割得支离破碎,学生才会充分认识到诗歌的意境美。
二、即“景”生“情”
每首诗歌都蕴含着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或浓或淡,或浅露直白,或深蕴于诗句的字里行间。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刻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人送别孟浩然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景色很美,但诗人却只注意到“那只小船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天水之间,只剩下长江水滚滚东去”。这种意境幽远缠绵,其中的景物虽在春季,但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体会送别友人时“孤帆远影”“长江天际流”这一意境中包含的思想感情,以避免学生产生“赞美春光”的岐解,而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便会于学生的心中油然而生。又如,唐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中“繁花似锦、蝴蝶飞舞、黄莺欢唱”的饱含春之气息的优美意境经教师的描绘和渲染之后,学生也自然会感受到春之美丽,能够体会到诗人“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即景生情”需要教师把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和意境充分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其中所蕴含的深意。
三、“情”“景”交融
从以上不难看出,诗歌中的“情”和“景”并不是孤立分开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或缺的。诗歌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情”的真挚和“景”的完美。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地讲解,要力求做到“情”“景”交融。如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在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联想当时诗人所处的环境:“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夜半钟声”。这些景物所烘托出的意境氛围易于学生想象,能够达到“景”的完美再现。在这样的意境中,学生对作者“愁”(即孤独惆怅)的感情的理解也就更深了一步。又如,教授李煜的《虞美人》时,我提出了以下5个思考题: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②“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③“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④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⑤说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艺术特色。《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由浅入深地设置这5个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跟课文的顺序相符,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学生沉浸在对问题的思索中,踊跃地参与问题的讨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地发挥了出来,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扩大了思维的空间,自然就走进了诗词的意境中去了。
教师在讲解诗歌时,既要让学生带着感情去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又要让学生在诗歌的意境中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通过情景交融,意境在感情中充实完美,感情在意境中不断升华。这样,学生一定会提高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和欣赏能力,从中得到美的启示。
作者:任立春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北戴河新区潮河小学
关键词: 《日本文学选读》 微课 课堂效率 自主学习
一、引言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即将出台的《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指出:“日语专业是我国高等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基础包括日本语言、日本文学和日本研究。”强调“日语专业学生应具备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能力、一定的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一新的国家标准着重强调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对教学目标、体系、方法提出了新要求。与此同时,日本文学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面临新的改革需求。
二、日本文学课面临的课题
最近十年,我国高校的日语专业从办学规模到学科建设都有了飞速发展,但针对日本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因为难度较大,所以进步较小。以“日本文学课”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公开发表的论文,2001年为80篇,2002年为92篇,此后以10篇左右的增幅逐年上升。2010年达到213篇,2013年最多,达到258篇,2014年减少为233篇,2015年截至11月份为止才发表113篇。这从侧面反映了日本文学类课程在教学和研究上面临的困境。原因是多方面,主要表现在这几点。
1.师资和课时的限制。《日本文学选读》课要求教师从古代讲到现代,从诗歌散文讲到日记小说,对教师的文学素养和课时量要求较高。虽然日语专业在这十年有了飞速发展,但对大部分综合性院校来说,日语专业都是一个小专业,文学方向的教师数量并不多。因此,《日本文学选读》教学往往会因为师资和课时的限制而产生一定的偏向性,无法使学生进行深入全面的学习。
2.学生对文学课的热情不高。外语专业的学生几乎都把语言的学习放在首位,花费大量时间追求考级和口语提高。随着网络和智能科技的发展,所需的知识只用搜索引擎就能轻易地查询到,不再只依靠阅读这一条途径获得,因此很多学生没有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
3.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单一。多数日本文学课还是按照“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很多教师使用了PPT课件,但对学生来说,只是把书上的内容搬到多媒体上而已,无法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期末考核也基本上分为试卷和小论文这两种方式,多针对日本文学的流派、作家、写作风格进行考核,鲜少涉及文学批判,达不到提高人文素质的考核效果。
4.没有完整统一的系列教材。根据杭州师范大学孙立春在《高校日本文学课教学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①(2015)一文中的调查显示:目前浙江省高校的日语专业大部分使用的《日本文学概论》教材都以介绍文学思潮、流派、作家、作品为主,而《日本文学选读》课这种作品选读类教材的侧重点则千差万别,尚没有统一完整的系列教材。这增加了教师在文学课教学上的难度,也不利于学生对日本文学的系统学习。
三、微课教学的发展现状
在此背景下,日本文学课中进行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而搭载现代化信息平台的“微课”有“主题鲜明、短小精悍”的特点,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2012年,国家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指出: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随着社会经济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学校教育在知识的获取途径、学习资源的类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互动方式等各方面都需要适应时代进行变革。微课具有“短”、“小”、“精”、“活”的特点,适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及各类课程。
自从2013年教育部开展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以来,“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受到普遍关注。2013年6月江西师范大学举办了首届全国日语微课(网络)大赛,向全国拥有日语专业的高校发出了赛事邀请。“微课”搭载互联网的平台优势,迅速成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向传统的课堂教学发起有力冲击。
四、“微课”在《日本文学选读》课教学中的实践
“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是否适用于《日本文学选读》,必须在教学中加以应用考证。为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1.师生角色的转变。“微课”教学使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主要发挥领路人的作用,不再一味地充当“授课”角色。整个学期的课堂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利用三分之一的先导课程,由教师讲解,系统地介绍日本文学的特点,选取各个时代有代表性的一种题材加以导读,使学生学会如何鉴赏和批判文学作品,并对日本文学的发展有大致的了解。再由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水平和兴趣合理分配一部分教学任务,进行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和图书馆,查找文献资料,组织语言,完成PPT的制作,为第二阶段的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
2.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对文学课的兴趣。在第二阶段的教学中,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位置推到讲台上,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首先,由于每名学生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消除了学生的依赖心理,比“分组发表”的方式更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其次,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引导学生从细节处入手,加入中日比较文学、东西比较文学、比较诗学等研究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松尾芭蕉和白居易的诗词比较”、“鲁迅和芥川龙之介的对比研究”等比较熟悉、容易产生兴趣的讨论。此外,鼓励学生利用音乐、电影、动漫等学生感兴趣的资料,结合文学作品制作课件和教案。最后,在学生进行课堂授课的时候必须引导学生提问、布置作业,让讲台下的学生一起参与,形成良好互动。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不意味着教师不再参与课堂教学,相反,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由“教和学”的对立变成“教和学”的协调,引导学生思考参悟。只有扩展和创造知识的深度,才能产生自己的想法,在课堂教学中增强交互性,有效提高学生对文学的理解程度。
3.课堂时间的重新分配和考核手法的转变。《日本文学选读》课涵盖了各个时代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但一般只开设一学期。以一周两课时,一学期16周的时间计算,一周一课最多只能讲解16篇作品。运用“微课”的教学模式可以将90分钟的课程划分成四五节微型课,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不同部分。短篇的作品一周可以讲两篇甚至三篇,长篇的作品经过几位学生的分配讲解,重点更突出,内容更丰富,以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考核的手法相应地转变成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考核。学生课堂发表的课件、教案、课堂提问、回答、课后作业的布置和完成都是期末考核的一部分。所以文学课的期末考试成绩不再由最后的试卷和小论文决定,而是依靠每堂课的教学效果评价积累得来。这样的方式可以消除学生对文学课期末考试的紧张心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更放松,提高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4.建设网络推送平台,更新教学内容。“微课”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是对网络的有效利用。随着网络和智能科技的迅速发展,能有效储存教学资源的平台越来越多。除了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下自主学习之外,“微课”教学另一个重要环节是网络资源的储备。现在,要有效保留课堂的影像资料已经不需要再通过预约微课教室的方法,简单地用手机就可以完成当堂录制、后期制作和上传网络平台的过程。每一堂微课的影像资料、课件、教案、问题、作业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保留至网络平台,推送到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终端,方便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复习、评价和反思。
文学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名家名作外,日剧动漫的剧本台词、日本每年举办的川柳大赛、网络流行的经典美文等都应该涵盖在文学范畴之中。《日本文学选读》课目前可供选择的教材的最大通病就是内容陈旧,语言僵化,缺乏趣味性和时代性。因此,利用网络平台推送适合年轻人阅读、适应时代流行的补充资料是非常必要的。
五、结语
促进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日本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也是新的国家标准的要求。网络及智能科技的发展和运用在将来会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更多更广的影响。因此有效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大胆尝试“微课”等新型教学方法,勇于实践,是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解决当下日本文学课程困境的一种有效途径。
注释:
①孙立春.高校日本文学课教学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5(01):126-128.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S].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孙立春,连永平.高校日本文学课教学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5(01):126-128.
[3]孙宁.谈日本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大舞台,2010(07):181-182.
[4]连永平,孙立春.网络课堂辅助下的日本文学课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01):144-146.
[5]刘晓芳.关于日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考[J].日语教育研究,2012(00):26-35.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4)09-0041-03
2013年海南高考历史卷第26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历法和天象观测的知识,试题以古代历法和天象观测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第(1)问要求“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天文历法的表现”,谁重视?主要是政府重视,其实是考查政治对历法和天象观测的正面影响;第(2)问则要求说明“影响中国古代天文学科学性的因素”,虽然也有古代科学“注重实用性”的因素,但材料揭示的主要是政治因素,反映了政治对历法的负面影响。现行的高中课程内容体系将政治、经济、文化分开叙述,此题比较巧妙地将割裂的模块知识联系起来,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此题在材料的选择、剪裁和运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讨论方便,兹将此题材料全引如下:
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天文学家和君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官方政府机构不可或缺的人员。至公元1851年,历代政权颁行了100余部历法,《夏小正》是中国最古老的历书,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包含了许多关于气候、星象及物候方面的叙述,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排列。古代的历法,现在名为“农历”或“阴历”,仍决定人们欢度“春节”以及“中秋”“端午”等节日的具体日期。
天象观测有助于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
――摘编自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
此段引用材料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古代的历法是阴历吗?答案是否定的。
历法的“历”,古作“■”,从字形上就折射出历法的产生是依据天象(日)、又是服务于生产(禾)的现实。在古代,天象(以“日”为代表)是上天意志的体现,吉凶祸福,兆于其中,不仅生产活动受其影响,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也取决于它(所谓“受命于天”);作物(以“禾”为代表)则是人们生产活动的基本内容,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人类在很早就重视历法。在人类文明史上,由于回归年、朔望月、太阳日三者之间并无公约数,各个时代的年、月的长度各取不同的近似值,就产生了多种不同的历法。总体上,迄今为止世界上的历法可分为三类:阴历(或称“太阴历”)、阳历(或称“太阳历”)和阴阳合历。阴历是以月球受光面的圆缺晦明变动为基础,利用月球运行周期(朔望月)为标准制定的历法,其优点是日期与月相相吻合,即月初必朔(月晦),月中必望(月圆),但它有一个致使的缺点:由于12个朔望月总共只有354天,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即回归年长度)365.2422日相差11天多,长期积累就会使月份与春夏秋冬四季的对应关系紊乱,出现六月飞霜、腊月挥汗的冬夏倒置现象。由于农业在古代社会经济中的地位特别重要,几月栽苗,几月收割,需要一个大致固定的节候,正如《诗经・七月》中所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四月秀■,五月鸣蜩。”纯粹的阴历使物候与月份的对应关系变化无常,这就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多不便。
阳历是以太阳的回归年周期为基本数据制定的历法。由于阳历仅重太阳的运行(实际是地球运行所产生的视动),完全与月球的运行无关,使日期与月相没有对应关系。月亮与地球的关系特殊,对人类来说,月相的变化既直观又亲切。在古代,月相的周期变化还适应了宗教、宗族仪式的需要,同时,与生产活动也有一定关系,特别是月相与潮汐周期的关系密切,是渔民生产活动的重要依据。所以,纯粹的阳历也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于是就有了第三种历法:阴阳合历。①就是将阳历与阴历结合起来制历,用设置闰月或用其他计算法以调和四季,使季节能近于天时,便利农事。阴阳合历既照顾月相周期,又符合四季变化。简单地说,阴阳合历就是以太阳的回归年周期定“年”,以月相的朔望变化定“月”,两者的误差通过设置闰月来解决。
那么,以夏历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历法是哪一类呢?首先,夏历是根据月球绕地运行的周期为依据来置月的,所以月初必朔,月中必望,从这个意义上说,夏历是阴历。但是,为了防止月份与四季的对应关系紊乱,夏历又通过设置闰月的办法加以纠正,具体地说是19年设置7个闰月,这样,就使“年”的平均值大约等于回归年的数值,避免了寒暑失调。所以,从朔望月的角度看,夏历是阴历,从历年的平均值约等于回归年(地球绕日运行的周期)的角度看,夏历又有阳历的成分。因此,夏历是一种阴阳合历。虽然如此,传统中国的农历(阴阳合历)中月份与气温变化、植物生长之间的对应关系还有一定的误差(所以有的年份春节在立春前,有的年份春节在立春后),但是,古代中国很早就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之中,由于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回归年周期设置的,属于阳历的系统,即地球公转到近日点为冬至日,公转到远日点为夏至日,所以二十四节气与阳历的对应关系是比较稳定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农历)的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设置更加突显了中国古代历法阴阳合历的特点。
中国使用阴阳合历始于何时呢?《尚书・尧典》载:“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这就是阴阳历并用的历法,可见,阴阳合历起源甚早。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的夏历、周历、颛顼历、殷历等,都属于阴阳合历,其中,夏历在我国历史上应用的时间最长。②丁■孙先生认为:“我国至迟在殷代,就使用了阴阳合历。从那时起直至清末,先后制定过一百种阴阳历。这些宝贵的历法资料,为研究我国古代天文史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我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种历法一直被用来指示农时,它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因此通常把它叫做‘农历’”。③从上引《诗经》的诗句中也可以看到农业活动与月份的比较固定的对应关系,这在纯粹的阴历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可见,中国传统的历法确实可以称为“农历”,但它属于阴阳合历,而不是阴历,因此试题引用材料中“古代的历法,现在名为‘农历’或‘阴历’”的说法是不确切的。
材料摘引自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是不是李约瑟搞错了呢?笔者查了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翻译的李约瑟原著、柯林・罗南改编的《中华科学文明史》。试题的材料引自书中多个地方,关于夏历的部分,书中是这样写的:
其中的一部《夏小正》,与夏朝无关。它实质上是一部农历。不过其中有许多关于气候、星象以及物候方面的叙述,按一年十二个太阴月的顺序排列。它的成书年代不确定,但是公元前5世纪也许是一个合理的估计。④
笔者又查阅我国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之科学与文明》第五册《天文学》,总体内容出入较大(可能是因为上海人民版是柯林・罗南改编本的缘故),其中这一部分是这样说的:
(《夏小正》)这实际上是一种农历,面(“面”前可能漏了“里”字,引者注)包含了十二个月的(阴历)气象、星体、禽兽生活的各种情形。①
上海人民版中译本中只说《夏小正》是农历,而不用“阴历”的提法,“按一年十二个太阴月的顺序排列”只肯定了“太阴月”,而中国古代历法中,月是阴历周期,年是阳历周期,正是在积月成年时照顾回归年的周期而成为阴阳合历。台湾版的译本虽然注了“阴历”两字,但主要也是指向“月”的,并不指向整个历法本身。笔者无法查证李约瑟英文原书,从上述两种译本来看,试题对原书的“摘编”存在着明显的“走样”,也不符合中国古代历法阴阳合历的实际情况。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一提。本题答案将“不断完善的历法”作为古代重视天文历法的表现,这一结论不能说是错的,也有材料的依托(“至公元1851年,历代政权颁行了100余部历法”)。但也应该指出:古代不断调整、修订历法更多是出于无奈。在阴阳合历之中,回归年、朔望月和计时的基本单位――日,始终不是整倍数的关系,年与月无法公约,年代一久,差错就会越来越大,所以要不断修订历法以调整年、月、日的计量关系,以提高阴阳合历的精度,这也是我国千百年来频繁改历的主要原因之一。②所以很多时候,修订历法并不完全是重视历法的缘故。
除了阴历的问题外,2013年海南高考历史卷第26题材料中关于古代日食记录的引文也值得商榷。该题所引的材料给人的印象是:古代的日食记录是很不可靠的。如果按照这一材料的叙述结论,古代日食记录中多记、少记、误记是正常现象。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从现代天文学方法验证的结论看,中国古代确实有“食而不录”和“录而待考”的现象,但大多数记录是可靠的。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是这样说的:
一些没有被记录的日食可能与天气不好有关。不能证实的日食记录可能是按照某种周期计算,然后加入到记录中的。然而,日食和月食也有可能出于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为了批评朝廷就增加一些,统治开明就减少一些。所以当不受欢迎和残暴的吕后当政时,尽管当时不曾发生日食,却出现了一次日食通报(公元前l86年)。通过非常仔细的考察后可以得出结论,日食记录的伪造很罕见。事实上,刚刚提到的吕后时的情形可能是独一无二的。③
从前后文看,李约瑟虽然也指出了政治因素影响日食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但总体上他的结论是“日食记录的伪造很罕见”。可见,命题者为了材料的简约而改编的过程中,使材料与作者的原意有了较大出入,也会引起考生和使用高考题的中学历史教师的误解。中国古代由于信仰“天人感应”,天象记录特别丰富,是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可贵史料,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总体上看,由于古人的“天人感应”观念带有一些“信仰”的色彩,绝大多数的记录是慎重的、可信的。当然,诚如李约瑟指出的那样,政治因素会影响记载的完整性,观测水平会影响记载的准确性,这是在引用古代天文观测记录时需要注意的。
如果说创新是成功的常青树,那么知识就是滋养的长流水;如果说潜能是创造力的根基,那么知识就是潜能的主要内容。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1古诗词
第1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古诗——《望洞庭》(唐
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词——《忆江南》(唐
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诗句: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古诗名句总汇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5、古诗修辞手法
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对比: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比喻:
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6、古诗异同
同:
1、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
2、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
3、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
异:
1、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2、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
)
3、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
7、古诗想象
我独自坐在敬亭山山中,这里的环境一片幽静,突然,吱吱喳喳的几只鸟儿在天空中飞过,越飞越远,直至无影无踪。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秀丽的敬亭山了。
秋天的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啊,如画的风景我久已熟悉。每当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碧绿的江水清净明澈碧如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第23课的古诗分析总汇
1、古诗——《乡村四月》(宋
翁卷)————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①诗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②诗意: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2.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大人样子劳动的情景,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劳动人民的喜爱。
①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②诗意: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3.词——《渔歌子》(唐
张志和)————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①诗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②诗意::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
文学常识、要点
1、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
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望洞庭──唐刘禹锡
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3、忆江南──唐白居易
是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
4、乡村四月——宋
翁卷
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5、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儿童的喜爱。
6、渔歌子——唐张志和
意境优美,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情趣。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2日积月累
(1)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②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禛)
③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④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⑤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2)关于诚信的名言
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5、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3)农业谚语
1、农时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2、气象谚语:
①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②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③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④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⑤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4)关于战争的成语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围魏救赵 声东击西 四面楚歌
腹背受敌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兵贵神速 突然袭击 神出鬼没
所向无敌
(5)关于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
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
2、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
3、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爱因斯坦)
(6)关于乡村田园生活的诗句
1、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秋天)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秋天)(王维)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天)(苏轼)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夏天)(赵师秀)
5、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王驾)
6、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白居易)
(7)形容人的精神和意志的成语:
1、褒义:
雄心壮志 坚定不移 坚忍不拔
自强不息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持之以恒 全力以赴 知难而进
无坚不摧
2、贬义:
知难而退 碌碌无为 一暴十寒
寸进尺退 有始无终 半途而废
(8)歇后语: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砌墙的石头----后来居上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歇后语造句:
(1)“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小明是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
(2)你因为考了一百分就马上骄傲起来了,所以这次又落后了,真是又应了那句话: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9)成语故事
手不释卷——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鹏程万里——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10)课外积累:
1、关于诚信的名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谚语
2、农时谚语:①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②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3、气象谚语:
①有雨山戴帽 无雨山没腰
②朝有棉絮云下午雷雨鸣
③泥鳅跳,风雨到
4、关于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5、歇后语:
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②芝麻开花——节节高
③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6、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①《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7、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知识3近义词、反义词总汇
一、近义词
1、观赏—欣赏
蜿蜒—绵延
精湛—精深 安慰—安抚
耽误—耽搁 均匀—匀称
2、款待—接待
鼓动—鼓舞
启示—启迪 隐蔽—躲藏
沉寂—寂静 凶恶--凶狠
3、执行—履行
打破—突破
偶尔—偶然 约摸—大概
流畅—通畅 安静—宁静
4、给予—赋予
沉稳—深沉
开阔—广阔 装饰—点缀
耀眼—刺眼 违背—违反
5、鲜艳—鲜丽
伺候—侍候
请教—领教 断定—确定
安闲—清闲 饶恕—宽恕
6、肥沃—肥美
遥望—眺望
罗列—排列 游览—游玩
明丽—明媚 缓缓—慢慢
7、馈赠—赠送
维持—坚持
器重—重视 教导—教诲
损伤—损坏 朴实—淳朴
8、羡慕—仰慕
企图—妄想
情愿—愿意 踌躇—犹豫
似乎—好像 忧患—忧虑
9、焦急—着急
深重—沉重
媲美—比美 侵蚀—腐蚀
灵巧—灵活 避开—躲开
10、敏锐—敏捷
揭开—掀开
立刻—马上 顿时—立刻
洁净—干净 隐蔽—隐藏
11、繁殖—繁衍
启发—启示
阴沉—阴森 宛转—悠扬
盘问—询问 沉寂—沉静
12、注视—凝视
轻蔑—蔑视
黝黑—油黑 劫难—灾难
趔趄—踉跄 防备—防范
13、素质—素养
弥漫—充满
卓越—杰出 流连—留恋
惊讶—惊奇 仿佛—好像
14、飞翔—翱翔
惊动—打扰
权利—权益 神奇—神秘
痛快—爽快 珍贵—宝贵
15、照顾—照料
酷爱—热爱
骄傲—自豪 鼓动—扇动
骚扰—扰乱 震撼—震动
16、珍惜—爱惜
寂寞—孤寂
辽阔—广阔 清晰—清楚
居然—竟然 温暖—暖和
17、装扮—打扮
照例—惯例
瞧见—看见 率领—带领
倘若—假设 辛苦—辛劳
18、专注—专心
尊严—威严
遮掩—遮挡 赞许—称赞
寂静—安静 更改—更换
19、责备—批评
寻常—平常
公开—公布 固执—顽固
聚集—聚拢 唯一—唯独
20、赞叹—称赞
舒服—舒畅
疑惑—疑问 坚毅—坚决
气馁—丧气 伺候—侍侯
21、满意—中意
断定—肯定
请求—要求 可恶—厌恶
接见—会见 悲惨—凄惨
22、情景—情形
吩咐—嘱咐
饶恕—宽恕 违抗—违背
应付—应对 凶恶—凶狠
24、兴致勃勃—津津有味
嘟嘟嚷嚷—唠唠叨叨
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25、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笑逐颜开—喜笑颜开
争先恐后—不甘后人
二、反义词
1、前进—后退
拥挤—松散
保护--破坏 干净—肮脏
善良—丑恶 沉重—轻便
2、踌躇—果断
忧患—安乐
灵巧—呆板 创造—模仿
黝黑—白净 赞扬—批评
3、平稳—波动
偶尔—经常
安静—喧哗 平静—激动
糟蹋—爱惜 乏味—有趣
4、可爱—可恨
赞许—指责
清凉—闷热 怀疑—相信
清澈—浑浊 舒畅—郁闷
5、容易—困难
感激—抱怨
承认—抵赖 扩散—聚集
微波—巨浪 聚集—分散
6、明艳—暗淡
蜿蜒—笔直
精湛—生疏 马虎—认真
生疏—熟练 善良—凶恶
7、朴实—华丽
安全—危险
冷淡—热情 伤害—保护
踌躇—果断 松散—紧凑
8、频繁—稀少
减产—增产
破坏—保护 容易—困难
灵巧—笨重 敏锐—迟钝
9、揭开—覆盖
立刻—迟缓
清楚—模糊 宽敞—狭窄
平衡—倾斜 提高—降低
10、和平—战争
卓越—普遍
沉寂—喧闹 黝黑—白皙
流畅—阻塞 遵从—违反
11、骄傲—谦虚
完整—残缺
坚硬—柔软 糟蹋—爱惜
有限—无限 失望—希望
12、宽阔—狭窄
清晰—模糊
温暖—寒冷 明白—疑惑
朴素—华丽 独特—普通
13、微弱—强烈
漆黑—明亮
消失—出现 责备—表扬
公开—秘密 固执—随和
14、特别—一般
明亮—暗淡
细致—粗糙 舒畅—难受
坚毅—动摇 容易—困难
15、成功—失败
悲惨—幸福
错误—正确 坚定—动摇
凶恶—善良 违背—遵从
16、明白—糊涂
下降—上升
伸—缩 闲—忙 稀—密
17、垂头丧气—昂首挺胸
歪歪斜斜—端端正正
花繁叶茂—枯枝败叶
18、全神贯注—心不在焉
一、超越时空的深沉的历史感
中国历史悠久,有很深的“以文载史”的传统,中国古代的文人,善于以史为鉴,观照现实。或咏史抒怀、或借古讽今、打通历史和现实,借古人古事抒发现实中难以直说的隐忧与深层思考。襟抱学养和人生经历非凡的的苏轼,更是时常穿行于历史与现实,跳脱出时间的桎梏,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观照和评价,来抒发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具有极为明显的伤今情调,这种深沉的历史感集中体现在怀古咏史之作中。如被誉为其豪放风格的代表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乡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法。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掳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入仕是抱着很大的雄心壮志希望有所作为的,无奈却终身蹭蹬。宋神宗元丰五年,蒙受冤屈的词人伫立舟中,百感交集,一股深沉而激荡的思古情怀,伴随着对人生的思索,情不自禁地倾泻而出。在永恒的时间面前,有限的生命就如沧海一粟,渺小到不值一提,苏轼对转瞬即逝的时间更为感叹,“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对于功盖一世的曹操周瑜,时间也是毫不留情,又何况时至今日,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又只能“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更加地觉得自己的渺小和时间的永恒。
再来看借史实发思古之幽情,抒韶光易逝之感的另一佳作《满江红・东武会流杯亭》下片:
官里事,何时毕?风雨外,无多日。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在东武修堤分流,救民于水火之中,他空有一身抱负,却由于和当政者意见相左而屡遭贬谪,在外漂泊期间,苏轼依然想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为百姓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此次修堤分流之举造福百姓,也算是给苏轼屡遭挫折的仕途一点安慰。苏轼看到满山的茂林修竹,不禁穿梭时空,想起当年会稽山座上的豪逸,自己又何尝不想像他们一样施展抱负,完成自己的理想,可是现实却和此背道而驰。想到此,自己和古人站在同一地方,命运却如此不同,又想到风流一时的古人到如今也只能“空陈迹”,不由得更加感叹时空的空漠和生命的无常。词人以物是人非的空间意象显示时间流逝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情,这已经不单单是个人的悲哀和恐惧,而是把个人的伤逝之悲融入到整个人类的历史中去了。
二、梦境与现实之间的梦幻意识
人生有限,宇宙无限,我们总是倾向于到梦境里寻求安慰。思想在现实和梦境的互相交织下蔓延,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我们穿梭在梦境与现实之间,不辨真假。于是,“人生如梦”随之成为历代文人对生命的诗意阐释。苏轼自身沉浮曲折的经历,使其不断进行着时间与人生的终极思考,也秉承了这种生命意识的自觉悲吟,在他的作品中反复慨叹“人生如梦”:“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月》)、“人生如梦”(《念奴娇・赤壁怀古》)、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一梦江湖费五年(《浣溪沙》)“笑劳生一梦”(《醉蓬莱》)、“万事到头都是梦”(《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酞》)……由“如梦”的词例细细梳理,我们可以发现“梦”有两种含义:一是古今如梦,由今天的眼光看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感到似有还无。二是劳生如梦,以跳出人间的一种开阔眼光看自己和周遭人等的所为,感到恍惚虚无,一切现实的意义都变得微不足道。可以说,古今如梦是劳生如梦长度上的延伸。
俯拾皆“梦”的词句等都可以印证梦幻意识贯穿了苏轼整个一生。苏轼将现实人生的苦辣酸甜,难以言明的隐晦情感,全化做了一场场欢乐悲哀的虚幻的梦境。词中的梦象多立足于真实的生活基础,带有真切的情感体验。
以《江神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为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是苏轼悼念亡妻王弗的名篇,由白昼浓烈的思念转入夜晚魂牵梦绕的梦乡。本欲相见,果然相见,无尽的思念之情化作梦境却显得真实自然。生离死别的十年,深爱的妻子早已化作千里外的一坏黄土,只有明月清风相伴。而苏轼几经坎坷险阻,宦海浮沉,心境郁闷的他更添加了ν銎薜纳钌钏寄睢S捎谏钋械乃寄睿虚幻的梦境变得如此真实,一时间分不清孰真孰假。其实真假早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苏轼挣脱了梦境与现实的束缚,在虚幻和真实之间,妻子似乎从未逝去,一直都在身边,自己再也不是孤身一人,他在真实和虚幻之间找到了感情的发泄点。
苏轼对人生如梦的感受不仅只停留在对时光的感时伤逝之上,而是化成对人生空漠的认识。在他看来,梦境是现实空间的补充和映射,他在梦境与现实的双重时空中穿梭,去反抗人生短促无常的无奈。在这双重时空中,他勘破真实与虚妄的分界,把现实人生放在一个更其宽广更其高远的视界中认识,于是,时间在苏轼眼里被虚化了,梦成为一个变化无定的数字,它甚至可以包容所有的岁月。所以他说“古今如梦,何时梦觉,担忧旧欢新怨”(《永遇乐明月如霜》)、“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西江月平山堂》)从梦境看真实,人生本身都未必是真,又何必执著于其中的苦难与坎坷?试看《南歌子》: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宋仁宗嘉佑八年,在凤翔通判任上的苏轼曾赴长安,此词写旅途中冒雨赶路的辛劳以及归来后歇宿的情景。“梦里栩然蝴蝶”句写出了行旅生活结束后的一身轻松,也是在借庄周梦中化为蝴蝶、物我不分的典故,来展现自己超然物外的心境。词人历经风雨,将那些波折视为梦境中的虚幻,从而履畏道为坦途,自得其乐,获得了精神的诗意栖居。
梦境时空可以任由我们心灵把握而自由变化;而在现实中,心灵难道不能超越时空束缚,完成一种飞跃? 苏轼对于自己时间观下“梦境”“真实”的无障碍超越,既依赖于自然风物、诗酒人生的生活方式等种种外物,更是依仗他内在主体性意识的增强。K轼的“人生如梦”不是借“梦境”否定外物的虚幻,而是借“梦境”强化心灵与精神的无挂无碍,在虚幻与真实的相辅相成中,完成主体意识的升华。
苏轼的梦幻意识是有原因的。宦海浮沉,命途多舛,“乌台诗案”等政治上的打击使一身才华、少年得志的苏轼深受打击,心灵上的创伤更是难以弥补。当在现实中千疮百孔、无路可走时,他终于寻求到另一种解脱途径,以精神对梦境的超越洞穿现实生命的时空。以“梦境”来修补人生的希望和对生活的信心,修炼出沉静旷达、荣辱得失无系于心的超然心境,从而摆脱现实的坎坷经历带来的苦闷。梦幻意识已经成为苏轼文学创作的一部分。苏轼虽于词中表露人生空漠之感,但从没有试图消解人生的真实意义,他是勘破真实与虚妄的分界,把现实人生放在一个更宽广更高远的视界中认识,这样的认识结果不是否定了人生的本义、此生的价值,而是心灵更加趋于宁静,以返归自然的态度来对待现实人生。
三、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
苏轼的思想中有很多道家、佛家的渊源。道家一向主张“顺时”、“安时”,倡导 “顺其自然”,认为人应当顺应其自然而然的生命历程,还应当安于蕴含在人生历程中的自然的时间之流。中国化的佛教则强调时间的循环性,这些关于时间的理解对苏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苏轼深受庄子、禅学哲学思想的影响,创作中偶尔会流露出虚幻的如梦意识。但虚幻如梦的梦幻意识并没有成为苏轼思想的主流。不论他觉得时间多么无常,人生多么短暂,时空多么空漠,他对时间的解读始终带着一种达观、超脱的意味。这一超脱的精神内核,不仅来源于庄子与佛教,来源于陶渊明,更结合了苏轼大半生宦海沉浮的深刻体验。
如《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种乐观向上的时间态度其实一直是苏轼词的主流思想,体现了他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人们常把东流的河水比作流逝的青春。而苏轼看到河水西流,精神为之一振,感到岁月可以重来,人生可以再回到少年,,“休将白发唱黄鸡”。这种豁达圆融的思想,在遭受贬谪时期,尤为难能可贵。
再如《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人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这种不避风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与释道思想巧妙融合。
此外,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也体现了苏轼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词,当时朝廷内部愈演愈烈的明争暗斗,使苏轼被迫外任,正值壮年的他深察仕途的艰险,难免有迟暮的消沉之感,但这种消沉只是暂时的,一次小小的围猎就能激发起他杀敌报国的豪情,词人一扫词作开端的迟暮之感,转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语句中激荡出一股旺盛的青春活力,进一步抒发了他志在报国的豪迈胸襟。有此豪情,是和苏轼豁达乐观的情怀以及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是分不开的。所以说苏轼的时间意识表现在以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为核心思想,梦幻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相互交织的乐观状态。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再度遭贬,由广东惠州贬至海南儋州,相较于中年黄州贬谪的打击,晚年在儋州生活更为艰苦,他依然能超脱地看待苦难,使精神达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安祥之境。
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正值人生之暮秋的词人,在立春日以欢快跳跃的笔触写下《减字木兰花・已卯儋耳春词》,热情赞颂海南绚丽的春光和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寄托了他随遇而安的达观思想。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一贬再贬的苏轼,此刻忘记了这是在蛮荒之地的天涯海角,生机盎然的迷人景色激荡起他高昂的生活欲望,与黎族人民一同期盼着春耕后的丰收。看破红尘、参悟生死的他,此时更是穷且益坚,以强大的精神意志打破时光的壁垒和生命的关隘,从困境中体味生命的律动和意趣充沛的人生。在苏轼此时的思想与人生观中,类似安贫乐道的思想已被整合,越来越近乎于释道思想中的超脱与淡然。
苏轼将儒家的济世情怀、道家的逍遥风度、释家的澄定心境融合为一体,筑成独立坚毅的人生根基。面对时间的流逝,厚重的人生之基并没有使他沉湎于消极的情绪,也没有使他随波逐流,而是让他从与时间急迫的对立思考中跳脱出来,从宇宙天地的大视界中反观个体生命的价值,以物我同类、泯化于宇宙自然的方式化解“吾生之须臾”的悲哀,自觉地追求精神上的自适,从而修炼成随缘放旷的生命状态。苏轼用丰富而清雄的词作,诠释他对人生的深刻领悟,他的词作,同时兼具了深沉的历史感,“人生如梦”的梦幻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曾枣庄.坡词全编[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
[2]叶嘉莹,朱婧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苏轼词新释辑评(上、中、下册)[M].北京:中国书店,2007.
[3]唐玲玲.东坡乐府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1992.
[4]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古时的春节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作为农历年的开始,称为“岁首”。传统意义上的春节,基本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延续至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春节期间,人们会走亲访友,举办各种庆祝活动,以祭祀神灵、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祭灶
祭灶,即祭送灶神上天,又叫“辞灶”或“送灶”,俗称“小年”。举行时间多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这一习俗由来已久,《礼记-月令》说“祀灶之礼,设主于灶径。”灶径指灶边承器之物。唐罗隐有“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的诗句,可见祭灶在中国民间流传很久。
过去每家每户灶间都有“灶王爷”的神位,现在山东农村广大地区依然供奉灶王爷,但城市里已不多见。传说灶王是玉皇大帝册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灶火,又因“民以食为天”,故人们多将其视为神灵,保佑家人平安。供奉灶王的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北面或东面,中间供其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但新的灶王神像要斜着贴,不贴正,因为有“灶王爷往里倒,打的粮食吃不了”的说法。现在山东农村的多数家庭已没有灶王龛,而是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有的挂灶王―人,有的挂男女两人,称女神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现在灶王爷神像上还印有日历,上书“人间监察神”、“家之主”等文字,两边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以突显灶王的地位。
在鲁西地区,人们送灶神多在黄昏举行,家中长者先烧火纸,然后向灶王进香,并供上用面粉或饴糖做成的糖瓜、用竹篾扎成的灶马和喂牲口的草料。据说糖瓜有两层意思,一是糖瓜昧甜,希望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甜言蜜语,二是糖瓜有黏性,能封住灶王的嘴,让他少说坏话。还有的把糖抹在灶王嘴周边,边抹边说“好话多说,歹话别说”,这叫“甜口司令”,也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叫“醉司令”,醉的灶神不能乱说话。这是因为年三十晚上,灶王述完职要带着属于这一家的吉凶祸福和诸神返回人间。过完年后,诸神重返天庭,唯有灶王留在人’司。山东农村许多地方都有“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的民谣。送灶王时,会将剪好的纸、灶马、草料一同烧掉,边叩头边祷告:“灶王爷,上天走吧,吃饱喝足,多说好,少说歹,五谷杂粮多带来。”有些地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不让女人祭灶,因为相传灶王是个美男子,怕女人祭灶有“男女之嫌”。现在,鲁西的大部分农村地区保留着祭灶习俗,一到腊月上甸集市上就有大量的灶王神像出售,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请灶神(即买灶王神像)。祭灶作为
种民间习俗,是人们尤其是老年人的一种精神寄托,反映了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迎春扫尘
祭灶后,人们便开始忙年,民间有“糖瓜祭灶,新年来到”的说法。迎春扫尘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人们把从祭灶到除夕的这段时间称为“迎春日”或“扫尘日”。
俗话说“小年到,包水饺吃灶糖,洗澡剪头还得扫扫房”。自此人们开始进行年终大扫除,南方地区称“掸尘”,北方地区称“扫尘”,鲁西地区统称“扫房”,是民间素有的传统习惯,用现在的话说,主要是打扫卫生。按民间说法,“尘”与“陈”谐音,既指旧岁的陈年污垢,也指旧年的不愉快。迎春扫尘有“除陈布新”之义,把房屋、家居、衣物等都收拾干净,让自己的房子年年整洁,不会太乱或太脏,以驱除晦气,引入旺气,辞旧迎新。与此同时,家家户户也开始采购物品,准备年货,添置新衣新帽以及走亲访友所需物品,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人们为新年准备的欢乐气象。迎春扫尘寄托了人们破日立新的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关于迎春扫尘,还有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古人都认为人身上附有三尸神,如影行踪,经常在玉皇大帝面前搬弄是非,诬告人间想谋反天庭,把各家所谓的罪行都写在屋檐下,并在屋檐墙角做上记号,用蜘蛛网以做遮掩。玉皇大帝命王灵官司在除夕之夜下凡,遇有三尸神做记号的人家,便满、]抄斩。灶王得知这情况,便告诉各家各户从送灶到除夕接灶期间,要清扫房间,擦净门窗,否则灶王拒不进宅。于是家家户户打扫卫生,迎春扫陈,人们在迎春扫尘的同时把三尸神做的记号扫除掉。当王灵官司来到人间时,看不到三尸神做的记号,看到的是一派迎春景象,就返回天庭禀报说人间灯火通明,美好无比。玉皇大帝因此惩罚了三尸神,将其永拘天牢。人们为感谢灶王搭救,便在送灶后开始扫尘除旧,这种习俗直延续至今。
贴门神、春联
门神是民间最受欢迎的保护神之一,主要用于驱邪避鬼、保家卫宅。中国最早的门神是神茶、郁垒和老虎像。最初的门神是用桃木刻成人的形状,在古人看来,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除灾避邪。因而,人们把桃木刻制的门神立在门上,并在门上悬挂苇索以保家驱邪,称“悬苇”。又因老虎是百兽之王,能吃鬼魅,所以在门上画虎,使鬼魅不敢入。晋干宝《搜神记》佚文曰“今俗法,每以腊终除夕,饰桃人,垂韦索,画虎于门,左右置二灯,象虎眠,以驱不祥。”唐宋时,因桃木刻人较麻烦,改成在桃木上画二人画像或写二人名字,称作“仙木”或“桃符”。唐末五代以钟馗、秦琼、尉迟敬德为门神。到了近代民间门神逐渐模糊为二武士像,有温峤、岳飞、赵公明、孙膑、庞涓等。雕版印刷术兴起后,人们开始在纸上印门神,不仅能驱鬼,还有观赏、装饰之功效。从此,桃符便失去了原有意义。
春联也称门对、对联、对子、桃符等,文字简洁精巧、对偶工整,种类繁多,是中国古老的文学形式。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据说这一习俗始于宋朝,又传后蜀孟昶在桃符板上题“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一般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副春联。此后,春联越来越流行,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提高。如今,每逢新春,家家户户都要将红纸黑字或红纸黄字的春联贴于门上,以增添节日气氛,也象征着迎接新春的开始。一般情况下,丧失了直系亲属的家庭,三年内,过年不贴春联的,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
贴年画、窗花、倒贴“福”字
年画是中国古老的民问艺术,反映了民间风俗和信仰,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它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宋代出现木刻年画。最早的木刻年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昭、绿珠四人,惯称《四美图》。明末清初,木刻年画以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最为著名。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年画虽起源于“门神”,但内容已突破门神的单一主体,变得丰富多样,慢慢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老鼠娶亲》等寓意吉祥的彩色年画。民国初年,将月历和年画结合起来,使年画具有了一种新形式,并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剪纸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因它多被贴在窗户上,因此也叫“窗花”。窗花以其夸张概括的手法将吉祥事物表现得淋漓尽致,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实用性。每到新春,人们便剪出或买来自己喜爱的各种窗花贴于窗上,窗花般用红纸做成,寓意节日过的红红火火。值得一提的是剪纸中鸡的形象。古时人们通常将剪出的鸡形窗花贴在门窗上来驱除邪气。古代人们特别重视鸡,称其为“五德之禽”。所以人们在过年时一般会剪贴鸡形窗花,以示吉祥。
贴春联、窗花时,人们不忘在门楣、墙壁、粮仓、车辆以及家用电器等小件器物上贴“福”字,“福”指福气、福运,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常“福”字倒贴,意为“福到了”。以此期待新的一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除夕守岁
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这天晚上便叫“除夕”。除夕之夜,人们往往通宵不眠,称为“守岁”。这是春节前的主要活动之,既有对往昔岁月的留恋,又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隋唐时期,守岁风俗大盛,至明清、民国守岁风俗相沿不衰。除夕之夜,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吃年夜饭,话家常,等待着新一年的开始,房厨灯烛彻夜不灭,称为“守岁烛”、“照年”、“上灯”,象征着把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今山东大部分地区,依然保留着守岁习俗。
守岁时,要吃年糕、包水饺、吃年夜饭。年糕谐音“年高”,象征步步登高,一年比一年好,以图吉祥。其式样有方形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和白银,寓意财源广进。加之年糕口味丰富,能满足大众需求,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除夕之夜也称团圆夜。这天,忙碌的人们要停下手中的活计,离家的游子也要归来一起吃年夜饭,主要是全家人围在起包饺子,煮熟捞起后可用醋、蒜末、香油作为佐料蘸着吃,也可将饺子炸着吃、煎着吃。煮饺子如有破皮,也不能说“破了”,要说“挣(赚)了”。为驱邪求古,山东农村地区煮饺子时多鸣放鞭炮,而且饺子要煮的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也要放上馒头和煮熟的饺子,寓意年年有余。在山东农村地区,出锅的饺子一般要先敬天地、敬灶神、敬财神、祭祖先,之后家人才开始吃,一般都会多盛出来一两碗,蕴含人丁兴旺之意。在山东的大部分地区,过年包饺子还会用饺子皮把硬币、花生、大枣等东西包裹起来,混在饺子里一起煮。硬币,代表发财,花生,代表长寿大枣,代表起得早,勤劳致富。无论谁吃到,大家都会表示祝贺。又因为和面的“和”有“台”的意思,“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所以饺子象征团团圆圆、和和美美,饺子形似元宝,也有“招财进宝”之意。除夕之夜,
家人围坐起吃团圆饭,其乐融融。
在山东广大农村地区,年夜饭和初一早晨,基本以水饺为主,或只吃水饺。但在城市,年夜饭除吃水饺外,也摆上丰富的年菜,必不可少的是火锅和鱼,火锅寓意红红火火;鱼寓意年年有余。山东临清有些地方初一早饭吃各种馍馍、枣糕、粘窝窝等面食,又佐以各种丸子、粉条、白菜之类的东西熬成的“全菜”,名为“吃全年的饭菜”,也有期待来年丰收、有节余的意思。
燃放烟花爆竹
除夕吃年夜饭之前,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烟花、鞭炮来告别年终,迎接新的一年。为迎接新年到来做的第件事就是放烟花爆竹,噼噼叭叭的爆竹声响彻天空,以示旺气冲天,兴隆繁盛,有除旧迎新之意,也叫“开门炮仗”,除夕的热闹气氛也由此进入最。
爆竹也称“爆仗”、“炮仗”、“鞭炮”,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火药尚未发明时,人们在堂前用火烧烤竹节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以辟邪除恶,所以称作“爆竹”。宋代火药发明后,才普遍使用纸裹火药制成的鞭炮。鞭炮响声,可增添节目的喜庆,给人们带来吉利。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人们欢度春节的喜庆景象以及喜悦的心情。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燃放烟花,美丽的烟花在黑色的夜幕下绽放出夺目的光芒,灿若云锦。每每此时,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大家都会用燃放烟花爆竹来庆祝新一年的开始。
拜年
拜年是春节期间人们表达美好祝愿、互道安好的一种方式。既包括向长者拜贺新年、叩头施礼、问候生活安好,也包括同辈之间互道祝福。在汉代就有了拜年之风,当时主要是拜同宗族的尊长。唐宋之际,拜年十分盛行,若亲友太多,则不必亲身前往,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正月初―人们带着美好的祝愿早早起来,穿戴整齐,便开始向长辈、有恩于自己的人、或好友拜年,恭贺新春快乐、来年大吉大利。另外,拜年要讲究定的次序,首先是家拜,即小辈要先给家中长者拜年,平辈之间也要互相拜年。其次是近拜,即一家之中男女分开,各成伙,给本家较为亲近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其他的长辈和朋友拜年。旧时遇到年长辈尊者要磕头跪拜,以示尊敬和孝心。在山东的农村地区,几乎每个地方都保持着大年初一早晨或上午给长辈好友拜年的习俗。拜年时,长辈般都会给小辈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压过邪祟(“岁”与“祟”谐音),有童谣说:“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
由于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这一天在许多人、尤其是农村人的眼里非常重要,因而忌讳颇多。比如,鲁西和胶东各地初一是不能打碎东西的,若不小心打碎了东西,便被视为不祥,因“碎”谐音是“岁”,这时多会念叨“岁岁平安”以避灾。山东有的农村地区,初一早晨不打水,基本是除夕当晚把第二天用的水都准备好。临沂和聊城阳谷等地区有黎明前不用剪刀、忌动针线的习俗。
正月初二之后直至元宵节,一般是走访亲戚,相互拜年。现如今,拜年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长辈带着小辈挨家拜访;有的是几个同事相邀一起去拜年;也有的是大家聚在起相互祝贺,叫“团拜”。鉴于人们生活节奏逐步加快,挨家挨户拜年耗时耗力,便投递“贺年卡”以示诚意。
元宵赏灯
正月十五是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历史悠久,有的说源于汉武帝祭祀“泰一神”(主宰宇宙一切之神)的活动;也有的说它源于道教“天官赐福”,天官为正月十五日生,是一年的第一个望日,被称为“上元”,所以又称元宵节为上元节。
赏灯是欢庆元宵必不可少的活动。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好佛,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便下令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后来,宫中放灯火祭祀泰一神的风俗带到民间,逐渐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风俗,使中国传统节日增加了新的内容。除了赏灯,还有猜灯谜的活动。一般是把谜语贴在灯上,供亲朋好友猜测。
除了挂灯笼、猜灯谜之外,一些地方在元宵节当天还举行踩高跷、舞狮子、燃放烟花等活动,以烘托元宵佳节的喜庆气氛。
感受了一天元宵气氛的人们,晚上回到家都会吃元宵,即汤圆。汤圆可汤煮、油炸、蒸食,深受人们喜爱,寓意团团圆圆,生活美满幸福。
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古汉语教学进行研究,发现了目前高校古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对高校古汉语教改中的技巧性和趣味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高校;古汉语;教改;技巧性;趣味性
引言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的传承有千年之久,在文化的传承中,语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汉语随着时代的发展,朝代的变迁,其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但是现在我们把之前的汉语统称为古汉语,古汉语是我国文化的精华,学习古汉语可以说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古汉语可以分成书面语和口头语,在目前的高校教学中,一般只有书面古汉语的教学,因为古汉语的口头语,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被目前的普通话所取代,由于古汉语这种文化的特殊性,学校和老师都很重视古汉语的教学,但古汉语的文言文等知识比较枯燥,导致目前古汉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比较低,在这种背景下,必须对古汉语教学中的技巧和趣味性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的做出教程改革。
1.当前高校古汉语教学分析
目前的高校古汉语教学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师讲课的方式,有一些学校已经开始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进行古汉语的教学,在对文言文进行翻译时,老师都会要求学生们背下一些关键词的翻译,对一些经典的诗词歌赋,老师还会要求整篇的背诵,通过调查发现,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都很讨厌这种死记硬背,这也是目前高校古汉语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这种课堂上没有任何的技巧性和趣味性可言,学生们只是听老师讲解文章中的一些重点,然后要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虽然在教学中,有些老师试着教给学生们一些古汉语的技巧,但是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老师自己总结的技巧也有限,无法满足学生们对古汉语学习的需要,还有些老师会用现代汉语和古汉语进行对比的方式,来提升一些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但是经过几堂课以后,学生们对这种古今对比的学习方式也会失去兴趣。
在实际的高校古汉语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发现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不是很高,在总结了自己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了一些古汉语教学的成功案例后,对古汉语教学的方式进行了探索,其中很多老师的探索都是比较成功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些都为高校古汉语教改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如一些老师喜欢从词性的活用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名词动用等用法,老师通过总结,把课文中的这类词总结出来,然后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些词的意思,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这些能够提高古汉语教学的技巧和趣味性的方法,都值得高校古汉语教改的借鉴。
2.高校古汉语教改中的技巧性分析
古汉语与其他学科一样,作为一门课程学习,也应该可其他的学科一样,有自己独特的技巧性,对于我国高校的学生来说,古汉语既是一门新学科,也是一门从小到大一直在学的一门学科,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虽然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古汉语作为现代汉语的前身,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同的,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那么古汉语的学习就有很大的技巧性,首先就是很多词语的意思是一样的,现代汉语虽然是经过改良之后的,但还是有很多字词的意思没有改变,在古汉语的学习中,只有抓住这点,很多文言文的意思都可以很快的明白,如在《论积贮疏》中有一句“犹可哀痛。”这句话中每个字的意思都和现代汉语的相同,可以直接翻译成还可以悲伤,在实际的高校古汉语教学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词语在现代汉语和古汉语中的意思相同,如果在学习中加以留意,那么古汉语的学习技巧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在古汉语的学习中,通假字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可以帮助理解很多语句的意思,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古汉语中会出现很多和现代汉语同音不同意的字,对于这类汉字,我们称之为通假关系,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有些人认为这是古汉语文字创造过程中的问题,如早晨这两个字还没有创造出来时,想要表达这个意思,古人就会用蚤等同音字来代替,了解了这个通假关系后,在理解文言文时,就可以利用这个技巧明白很多语句的意思,因此这也是高校古汉语教改中的一个重要技巧。
还有一种高校古汉语的学习技巧就是利用成语中的汉字意思,成语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存在,其产生一般都是源自古汉语,而在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转变过程中,成语的意思基本都没有发生改变,很多成语的意思都保留了古汉语中的意思,而在日常的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学生们对成语的掌握都是很好,如果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能够把文言文中的汉字联系到成语中,对文言文的意思就能够很好的掌握,如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字,如果单独拿出来在现代汉语中,其意思一般都是代表少的意思,而在古汉语中薄经常会代表接近的意思,如果在学习文言文时,能联想到这个成语,就可以对这个字的意思进行很好的理解。
3.高校古汉语教改中的趣味性分析
在高校的教学中,无论是哪一门学科的课程,对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在完全靠自学的高校中,只有学生们自身有了学习兴趣后,才能对这门课程进行很好的学习,古汉语作为高校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教学中体现古汉语的趣味性是提高学生们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由于古汉语博大精深,古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经典文字,要想提高古汉语的趣味性,可以说比较容易,尤其是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古汉语的学习很容易的联系实际,在实际的高校古汉语教学中,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很好的利用这些,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古汉语的趣味性。
在提高古汉语教学的趣味性上,可以先从单个的汉字入手,如一个汉字可以有多种用法,甚至在不同的语境中其词性都可以发生变化,如 “绿”这个字,现代汉语中代表的意思就是绿颜色,但是在古汉语中还可以变成动词使用,表达出把什么变成绿色的意思,在古汉语中有很多这种有意思的汉字,如果在实际的高校古汉语教学中,把这些汉字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呈现在古汉语课堂教学环节中,就会使很多学生对古汉语有另一种看法,感觉古汉语不是那么的枯燥,还有这些有趣味性的东西,一些学生知道这种汉字意思和词性的变化后,还会自己去了解更多的类似汉字,这样学生们学习古汉语的兴趣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古汉语作为古人使用的一种语言,应该是在日常的对话中使用最多,高校古汉语教学正好可以利用这点,在古汉语教学的课堂是上,老师组织一些学生进行古汉语的对话,在古汉语对话后,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用现代汉语进行同样的对话,,通过这样的实际对话,对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进行对比,能使学生们很快明白古汉语的意思,这种模拟现实生活情景的教学方式也很容易被学生们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本身对学生们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进行这种方式的古汉语教学后,学生们都会想参与到这种有趣的课堂互动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高校古汉语的教学效率和效果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结语
古汉语作为高校中汉语言学必修的一门课程,对其学习的意义不应该是后面学习的一个基础,应该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大门,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一个工具,但是目前高校古汉语教学的效率比较低,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不高,针对这些现象,必须在古汉语教改中提高其技巧性和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古汉语自身的魅力,使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和学习。(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敏红,高兴娟.关于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06(01):53-55
[2] 钱毅,古代汉语教学之现状分析与改革建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3):95-98
[3] 张俊杰,结合古代汉语教学,加强对高师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J],大家,2010(20):134-135
(公历8月7-8日)
凉风至 白露生 寒蝉鸣
[宜]祛湿养脾胃、食补
[忌]阴暑、秋老虎
立秋又称交秋,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古代立秋之日,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并操练士兵,以保家卫国。此时,不论朝廷还是民间,都会在立秋收成之后,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方面祭拜上苍与祖先,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以庆祝五谷丰收。
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在养生上,立秋作为秋天的开端,此时自然界的阳气变化也从“长”的状态转向“收”的状态。立秋饮食调养宜补养脾胃,这样做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也是为冬季贮存体能、积蓄能量的需要。
秋来“伏”不去,祛湿养脾胃
―般说来农历七月初就立秋了,立秋之后便属秋季。但七月的天地变化有其独特性,继大暑之后,虽然立秋而暑气余威仍烈。正如杜甫《新秋》诗云:“火云犹未教奇峰。”农谚说,立秋后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说明农历七月的天气仍热。而且这段时间雨水特多,常常暴雨成灾,甚至在八月上旬还有洪水为患,唐代李商隐就有“巴山夜语涨秋池”的诗句。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也写道:“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其洪水之势可想而知。杜甫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二重茅,……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苏轼也说:“霜风来时,雨如泻。”这段时间天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湿,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而从中医学角度来讲,湿和热都是导致人体发病的六邪之一,《黄帝内经》言“湿气通于脾”,湿热之气进入人体最易出现脾气被困的病症。
首先,脾喜燥恶湿,湿邪留滞,最易困脾。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水肿或腹泻,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湿胜则漏泄,甚则水闭肪肿。”《素问・至真要大论》也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何况长夏七月,天气尚热,人们喜食生冷瓜果、冰冻饮料,更助湿邪,损伤脾阳。所以秋七月易见腹满腹泻之类的疾病。
其次,由于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聚而生痰,所以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早秋脾伤于湿,且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复发种下病根,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另外,由于外湿之邪容易侵犯经络筋骨,使经筋阻痹,可出现“湿痹”、“着痹”。尤其在江南和四川盆地等地方,每逢夏秋之交的雨季,湿邪最盛,肢体关节沉重而痛之症常易发生。《素问・金医真言论》所说“秋气者病在肩背”,此秋气显然指早秋七月之湿气,加之立秋之后凉风起,湿与风合,形成风湿之邪,进犯与肺相邻的肩背经络,所以可见肩背疼痛。而其他筋骨关节痛,则因长夏之湿与早秋之风相合,引发了今称之为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类病症。由此可见,立秋时节的脾脏保健有多重要了。
立秋时节保养脾胃,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多吃一些祛湿热的食物或药物。祛湿的药食,最常用的莫过于香薷了。相传李时珍友人的妻子,自腰下浮肿,面目赤肿,气喘,夜不能寐,大便泄,小便短少,服了各种药物均不见效。李时珍诊脉后首先用千金神秘汤和麻黄,一服就使气喘减去了一半,再诊服浑师薷术丸,两天后,小便就大量排出,水肿消去七成,调理数日即痊愈。所以,《本草衍义补遗》在提到香薷的作用时说:“香薷有彻上彻下之功,治小甚捷,肺得之则清化而热自下。又大叶香薷治伤暑,利小便,浓煎汁成膏,以丸服之,以治水胀病效。”其实,关于香薷的作用,祖国医学论述是非常多的,如《本草经疏》讲:“香薷,辛温散通。故能解寒郁之暑气,霍乱腹痛,吐下转筋,多由暑月过食生冷,外邪与内伤相并而作,辛温通气,则能和中解表,故主之也。”而《本草纲目》则称:“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
而在我国民间,立秋也有吃香薷汤的习俗。清朝时候,每到立秋时节,人们都要煮上一大壶香薷饮,待冷却后,家中每个人都喝上一杯,这样,就可以保证全家不受暑气困扰而产生各种疾病了。而实际上,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宋代以前,如果您仔细观察过《清明上河图》,您就会发现,其中有一些画面正是售卖冷饮的摊子。如在整幅画临近尾声的地方,在一块标示“久住王员外家”牌子的旁边,撑开着两把遮阳伞,其中一把伞沿下面挂着“香饮子”招牌。这足可见香薷饮在古代的影响力了。
香薷饮不仅是立秋的节日饮品,还是足以与湿热之气相抗衡的好汤饮。除用于治疗因为乘凉饮所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及呕吐腹泻等症之外,也可作为立秋的防暑饮品加以饮用。
香薷饮由厚朴、扁豆和香薷三味药组成。厚朴有下气、燥温、消胀之功,扁豆为滋养药,常有健脾化温、清热解毒的功效。由这三味药配成香薷汤,是一张最佳的夏月卫阳要方。
香薷饮做法非常简单,去中药铺子抓上50克或25克的香薷、白扁豆和厚朴。然后香薷10克,白扁豆5克,厚朴5克放在锅里,加入大半锅水,滚开后转小火煎煮15分钟,关火,等待冷却后,调入蜂蜜即可。
如果在立秋之后,天气依然湿热的话,可为自己、家人和朋友,送一杯香薷饮,让古老的滋味化解“秋老虎”之苦。
二是多吃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非常著名的健脾药食――茯苓。
说起茯苓,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北京特产茯苓饼那香甜的味道,其次还会想起茯苓酸奶、茯苓酒。茯苓既是食物,又是药物,很受国人的欢迎。《神农本草经》等就把茯苓列为上品,称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魏晋时期,达官贵人们就常用茯苓与白蜜同服来养生。
闻名中国宋代文坛的“三苏”之一――苏辙,据说少年多病,脾胃常常不适,中年后通过食用茯苓,让身体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过了立秋之后,不妨用茯苓煮粥食用,既能增加胃口,还可帮助消化。
其具体做法是,先准备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味精、食盐、胡椒粉各适量。将粳米淘洗干净,加茯苓粉,放铝锅内加水适量,置火上,先用大火烧开,后移小火上,煎熬至米烂,再放入味精、食盐、胡椒粉即成。由于茯苓为利水渗湿之品,阴虚火旺、口干咽燥者和患有老年肾虚,小便过多、尿频遗尿者均不宜食用。
除了茯苓外,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也可多吃。
三是忌食生冷食物。《法天生意》说“立秋后十日,瓜宜少食”,因为尽管立秋后天气尚热,但就太阳能量来说,阳气已经开始收敛,阴气已慢慢增加了,这个时候吃太多阴寒食物,容易损伤脾阳,所以应避免进食西瓜、香瓜等寒凉瓜果。
我国民间素有“啃秋”的习俗,即在立秋之日啃吃西瓜。关于这个习俗,很多人解释成西瓜可消除暑日积结的瘀气。实际上立秋之后就不应再吃西瓜等凉性瓜果了,否则将影响到我们的肠胃功能。
除了以上三点,最后也不要忘了穴位的养生作用。立秋期间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等穴位,也可让脾胃变得强壮起来。为什么要选择这三个穴位呢?这是因为:丰隆穴是化湿的要穴;脾俞可以健脾和胃,让人胃口大开;而足三里能补中益气、通经活络,以上三穴各按100次,也不失为一种肠胃“避暑”的好办法。
总之,立秋到白露这段时间的养生原则,应以养护脾胃为主。无论饮食上还是在起居上,我们都要先掂量好自己的肠胃再说,以免让自己的脾胃无辜“遭罪”。
立秋胃口开,食补要讲究
经历了炎炎一夏的“煎熬”,这时人们也该“胃口大开”了,所以才有了“贴秋膘”一说。
说起贴秋膘,可说是一种古老的习俗了。从唐宋时起,便有取7-14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的方法来“贴秋膘”,据说可以秋季防痢疾。而清朝之后,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则需要用“贴秋膘”的办法来弥补亏掉的体重。
关于这个风俗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其一说,魏国司马昭发兵平定蜀汉,阿斗投降,被安置在魏国都城洛阳居住。司马昭唯恐原属汉地的臣民不服,就善待阿斗,封他为安乐公。阿斗受封那天,正是立夏,司马昭当着一群随阿斗来洛阳的蜀汉降臣之面给阿斗称了体重,夸口不会亏待阿斗,要让阿斗生活优裕,增加体重。司马昭还宣布以后每年的立夏日都要称阿斗一次,并布告其体重于天下,以供世人监督。后来此事传开,民间仿效,就形成了习俗。其二说,孟获受诸葛亮七擒七纵大恩,总想报答,诸葛亮就把后主托付给他,要他好好保护。西蜀灭亡后,刘禅被送到洛阳,孟获追到洛阳,要司马昭善待后主,并且称了后主体重,说以后每年来一次,如果后主体重减轻,他就发兵问罪。这一天正好是立夏。发展到后来,逐渐演变成立夏称一次,立秋后再称一次的传统。
而实际上,称人与贴秋膘的习俗是否与刘禅有关我们不得而知,但与老百姓的健康却是密切相关的,是老百姓关注健康的一种表现。只不过当时的人们只以胖瘦判定是否应进补,而进补的方法也不过是吃肉罢了。因此这种“贴秋膘”的方法对于现代人而言,是否科学是有待商榷的。如果不管自己的身体情况,把许多补药补品,如人参、鹿茸、鸡肉、猪肉等集中,突击食用,浪费的不仅仅是财力物力,甚至可能有损自己的身体。
中医认为,即便在古代,以肉贴膘的方式来进补也是不可取的。因为中医称夏秋交界之际为长夏,这段时间里,暑湿邪气最为严重。而脾具有喜燥恶湿的习性,长夏时节的暑湿邪气很容易令其受伤。再者,人体经过了一个炎暑夏日,湿热积存于体内,此时是脾胃最虚弱的时候。但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补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加上现代人营养过剩者居多,再贴膘,就更不利于身体的健康了。
另外入秋后气候开始干燥,人们常常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等现象,这些中医称之为“秋燥”。此时若不加节制地吃一些热性食物,如羊肉和狗肉等,无异于火上浇油。
因此立秋之时是不宜进食羊肉和狗肉等大热食物的,而应根据中医四季五补的原则来进行滋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由于立秋之际属于四时中的长夏,因此应以淡补为主。那么,什么是淡补呢?所谓“淡补”,主要是指补而不腻,具体而言就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另一方面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进补奠定基础。除了鸭肉外,兔肉、甲鱼、海参等凉性食物都非常适宜在立秋之后食用,以达到滋阴养肺、润燥止干、清心安神的效果。
其实,与肉食相比,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补功效更为突出。因此选择一些清淡食物适当多吃,远远胜过补药的作用。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西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在这些食物当中,莲藕可说是比较理想的一种。
相传明孝宗下江南时,因为贪吃河蟹,导致腹泻不止,接连服了几服中药,病情虽有好转,但却除不了根。几日后又见便中带血,这时湖北巡抚推荐一位民间大夫为皇帝看病。询问病情后,他叫人采来鲜藕,捣烂,与酒共热,让孝宗服用。不久,孝宗的病就痊愈了。这样一来,“新采嫩藕胜太医”的故事就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
而实际上,藕入药治病,功效的确十分显著。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藕“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病,久服轻身耐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颂莲藕道:“莲之于淤泥,而不为泥染;居于水中,而不为水。根、茎、花、实,凡品难同。清净济用,鲜美兼得……医家取为令食,百病可却。盖莲之味甘气温而性啬,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一代名医能将莲藕如此惟妙惟肖地大加称赞,可见莲藕的益脾健身之功定有独特之处。
那么,怎样食用莲藕呢?其实莲藕的吃法很多,且有许多讲究。
莲藕顶端一节称为荷花头,其肉质脆嫩,甜昧浓郁,最适宜鲜食。第二节则较粗壮而稍老,第三节又比第二节更老些,所以这两节是炖制“捂熟藕”的理想原料。莲藕从第四节开始的各节,因茎径逐渐细小,肉薄质老,所以只适合做菜。
当然,生吃莲藕和熟吃莲藕的功效是不一样的。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对防治秋燥非常有效;而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
关于莲藕的生吃,我在这里教大家一个秘方:先将莲藕洗刷干净,放在开水中烫几分钟后取出。然后把它切成薄片,放入果汁机中加冷开水打汁、过滤去渣。最后加上少量冰糖,或者用杏仁霜调服。这样调制出的莲藕汁,风味、口感都相当不错,还可以起到润燥的效果,对咯血、尿血等患者也能起辅助治疗作用。
莲藕凉拌的处理程序和前面也是一样的,但切片后需加白醋少许,再加姜丝、冰糖,藕粉遇醋凝聚,这样咬起来就非常清脆,味道酸中带甜,是非常好的下酒菜肴。
下面我们再来说熟食。煮熟以后的莲藕,性由凉变温,失去了消瘀清热的性能,但却变为对脾胃有益的食物,能健脾补胃、养阴润燥,有养胃滋阴、益血、止泻的功效。
最常见的家常菜类,是藕孔塞了糯米。其方法是:在藕孔中塞入糯米,煨酥后切片再佐以白糖便可食,这实是新秋的应时佳点,且还具有补心脾、治阴虚、去内热的功效。
除此之外,莲藕排骨汤老少皆宜。熟的莲藕粉还可以治疗手脚冻伤金疮和骨折。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藕可以生吃,但莲子是不能生吃的。因为莲子性涩滞,生吃可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本草纲目拾遗》说“生则胀人腹”,所以秋季是不能生吃莲子的。
除此之外,中医养生提倡立秋开始每天早晨吃粥。粥是最利于健脾的食物,可以帮助脾胃滋阴,平衡健旺的阳气。
由此可见,“贴秋膘”并不等于秋季进补,掌握了秋季饮食保健的方法,您也可以科学进补。
立秋遭遇“秋老虎”,体弱须防中“阴暑”
初秋踏来,天气虽有了凉意,但由于还有一个伏天――末伏还没有过去,所以形成了一种立秋时节独特的气候现象――白天天气炎热,而早晚两头却比较凉爽。“早晨立了秋,晚上凉嗖嗖”,“立秋一日,水冷三分”都是这种气候特征的写照。在这种忽冷忽热的时节,有一种疾病非常常见,也就是下面我们要给大家讲到的中暑。为何会出现这种中暑频发的现象呢?想要弄清楚原因,还得从中暑原理说起。
中暑在中医上也称“伤暑”,有阴、阳之分,“阳暑”是由酷热所造成。由于暑热伤人,耗气伤阴,暑又多夹湿,所以阳暑的主要症状有发烧、浑身困重、出虚汗、腹泻头昏甚至昏厥、抽搐等。大家可能还记得老舍的《骆驼祥子》吧?拉了一天车的骆驼祥子靠在路边大瓢大瓢地喝水,突然一头栽倒在地,这怎么啦?这是中暑了,而且中的是阳暑。
而“阴暑”,祖国医学是这样论述的:“静而得之”,“避暑乘凉得之”。意思就是“阴暑”是过于避热贪凉引起的。因为暑热湿盛的时候,人们的毛孔是开张的,腠理是疏松的,此时如果突然受凉,风寒湿邪等便会长驱直入,从而引发中暑症状。这种中暑的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全身酸痛、恶心、发高烧等。通常在睡眠、午休和纳凉之时,或者是过于避热趋凉而得病,比如夜间露宿室外,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而引发。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当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中暑事件了。按《红楼梦》所述,林黛玉的“中暑”不过是她到了清虚观中之后,因天气炎热,寻那阴凉所在多待了一会儿,因身子骨虚弱,便受了寒,得了病。
而立秋后阴暑频发的原因,是因为立秋之后白天气温很高,而夜间气温明显下降,昼夜温差加大,皮肤腠理开合频繁,此时如果贪图寒凉,一热一凉之间让虚邪贼风有机可乘,更加大了“伤阴暑”的可能。所以,立秋之后,同样需要预防阴暑。
那么,立秋之后该如何预防阴暑呢?
首先不要贪图寒凉。由于立秋后是一个由热到冷的交替季节,早晚温差加大,冷热交互出现,冷空气活动使得气候多变,失常。前半夜暑去爽来,很是宜人,后半夜则寒邪下注,室内暑湿上蒸。二者相交在―起,寒湿之邪便常常同时侵袭人体,对人体健康干扰甚大。因此要对付这种寒湿之邪气,特别需要注意穿衣、盖被。中国古代有些医家讲:“病在什么之间?病在一穿一脱之间。”在家里和客人聊天,客人走了,走了您要送出门外,要加件衣服,客人走的急,来不及加衣服,就这么出去了,到了门外以后,一哆嗦回来到晚上发烧了,风寒已经进来了。《三国演义》中“浑身都是胆”的常胜将军、五虎将之一的赵子龙,就是因为“解甲风”突亡的!所谓“解甲风”,顾名思义,解开盔甲中了风所致。盖被也是一样的道理。中医认为,人睡着时,腠理是打开着的,这时候风邪、寒邪非常轻易乘虚而入,侵扰身体的健康。所以睡觉时盖被也是防治阴暑的方法之一。
当然,寒凉的食物也是不能吃的。很多人为什么会中暑呢?就是晒着太阳吃海鲜、晒着太阳喝冷饮得上的。所以,饮食也是预防阴暑的重要法宝。除了少吃寒凉外,常喝稀饭、淡茶、菜汤、豆浆、果汁及多吃养阴的食物,如萝卜、茅根、荸荠、番茄等外都是预防阴暑的有效方法。
对于阴暑的治疗,首推香薷饮与藿香正气水。这两个方子均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历经1000多年的临床验证,久用不衰,堪称我国医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千古良方。但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讲,藿香正气的用药药性偏于温热,因此仅适用于阴暑症状。如果用藿香正气来治疗“阳暑”,不啻于火上浇油。阳暑患者可选择用十滴水来进行治疗,故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除此之外,刮痧也是中暑的克星之一。民间的刮痧最主要就是针对“阴暑”的,小时候,我们遇到中阴暑的情况,奶奶、外婆或者母亲首先想到的是“捏痧”,即用食中两指屈曲后沾水,在人的前额印堂处,项后风池下,及颈部依次捏来,声音“叭叭”地响,然后一道道的红紫从捏处沁出,大人都说,这“痧”被捏出来了,然后躺下休息后就舒服了。其实,无论是阴暑还是阳暑,都可以通过刮痧来进行治疗。有多汗身热、心烦口渴、气粗、四肢疲乏、小便赤涩等“阳暑”症状的患者,可以在背后膀胱经以及肘窝、窝处刮痧。而有发热恶寒、腹泻腹痛、恶心呕吐、身重疼痛、神疲倦怠等症状的阴暑患者,除了在后背膀胱经刮痧外,还应按摩腹部的神阙、关元等穴位。
刮痧手法要轻,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需要注意的是,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和孕妇等不能刮痧。刮痧时,空调风扇不能直接吹刮痧部位,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再次刮痧,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
立秋养收,以顺应天地之气
中医有句话叫“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之所以要“秋养收”,是因秋季的三个月,是万物自然成熟的季节,草木果实经过夏天的生长,到了秋天,硕果累累,长势已经到头了,平定了,该收敛了。常言道“春华秋实”,万物经过春生夏长,至秋已成实而趋于萧条了。
此时,天高气凉风急,地气清肃明朗,正所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天刮的风跟春天刮的风,哪怕同样的温度、同样速度,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不一样的。“立秋”一过,您能感觉什么?“天气以急”。什么叫急?感觉风的速度,感觉吹在脸上有点急切。“切”是什么?小刀,有刀削的感觉。秋风扫落叶,这种风对人的伤害是十分巨大的,此时应该顺应自然,把阳气收回来,不要再去逆求其了。所谓逆于秋气,则伤肺。由于肺气通于秋天之气,如果不养收,害肺病的机会就会比较大。
所以,秋天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
从精神上来说,要注意收敛自己的心绪,控制自己的感情,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神志外驰,以保持肺气的平和匀整,古人常因渐渐万物萧条而多悲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忧思滚滚来。”而忧伤肺,肺气受伤,则影响阳气的蕴藏,到冬天阳气当藏而不能藏,便易发生阳虚腹泻之症。因此,秋季应豁达心志,不忧更不怒,遵循养收之道。
在起居调养上则它体现在早睡早起和秋冻两个养生方法上。
《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意思就是说,秋季睡眠养生要早一点睡觉,又要早一些起床,早一点睡觉,以顺应阳气的收敛,的收藏;早―些起床,使肺气舒展,防阳气收之太过,毕竟还没到冬天呢。日常活动不可过度劳累,不可泄汗过多,以防阳气阴液的损伤。
秋虽凉还不至于寒,人们还能耐受,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进行一点防寒锻炼,一来可以逐渐增强体质,提高对寒冷的承受度,二来避免了多穿衣服产生的身热汗出,阴津伤耗,阳气外泄,违背了秋天内蓄,阳气内守的养生需要。这和儿童传统保健要“常带三分饥与寒”是一个道理。当然“秋冻”还要因人、因天气变化而异,如老人、小孩由于抵抗力弱,在进入深秋时就要注意保暖,适时添加衣服,避免秋冻惹病上身。
饮食上则主要以养肺为主。《黄帝内经》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秋天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因此秋季易耗伤津液,引发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症状。由于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而应多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酸味食物。
另外,在上同样也要顺应这种天地之气。由于秋天具有肃杀之性,使人的冲动和亢奋也随之有所下降。对男子来说,在行之时,偶尔可能会发生过阳痿,这和节令气候的属性有一定的关系,且往往都是“继发性阳痿”。一旦出现,不必惊慌,可稍事休息,放松情绪,轻装上阵。注意若真的不能的话,就不要勉强行房,这是男性秋季调摄中的关键。
对女性来说,秋季会出现减退的现象,常表现在时出现阴道干燥的现象,这是秋季燥气当令所致。因为燥气干涩易于伤津,故有“燥胜则干”之说。秋令之际,阴道干涩不仅影响行房的情绪和欢悦,还会带来与阴道摩擦的疼痛和损伤。为能预防发生阴道干涩所造成中不愉快之情,在秋季行房前可适当延长性前嬉的时间,以充分调动激发女性的,但不能使用一些剂来强行进行。在这时男子不要埋怨妻子,女子更不可因此而消沉,否则会更进一步抑制阴道分泌腺的分泌,造成恶性循环,使欢愉的不欢而散。
总之,秋季养生当注重收敛,对不收敛的行为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免身体受到伤害。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科学睡眠防秋困
处暑之后,我国很多地区的气温会逐渐下降,暑气消褪意味着秋天的来临。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处暑期间,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都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也就是“秋乏”,秋乏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人的起居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
说到睡眠充足,现代人只重视量,说每天睡8个小时也罢6个小时也罢,都是在说明一个具体时间长短,认为尽管睡得晚,但是睡到足够时间就是健康的,这是典型的一厢情愿。大家都知道,播种庄稼要赶农时,误了农时,就算您足足让庄稼长够了时间,到最后也没有收成。人身是个小天地,有自己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变化规律,而这一变化规律是与天地同步的。人的新陈代谢,产生新的气血,排泄痰浊瘀血,犹如庄稼的生长,必须应时而动。
那么,在处暑之后,什么样的睡眠方式最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呢?《黄帝内经》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也就是说,秋季的睡眠规律要与鸡同步。大家都知道,鸡是夜盲症,它一到天黑就奔鸡窝走了,古人称这个时候为酉时,大概是现在的17点到19点左右。所以古人认为,人在秋天的养生就要学鸡一样,在这个时候回家休息。因为此时,天地的气机开始收了,人的气机也该收了,早点休息可以多藏精。而到了19点到21点,就该上床睡觉了,最迟不超过21点。《孔雀东南飞》有这样两句诗叫:“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晚上19点到21点被称为黄昏,21点到23点被称为“人定”。因此,只有在21点之前睡觉才可称为早睡。
而早起是几点起呢?古人将鸡鸣作为时间标志,所以鸡叫之后起床即为早起,所谓“闻鸡起舞”,“鸡鸣入机织”等,说的就是闻鸡叫如闻闹钟响,立即翻身起床,或锻炼,或干活,毫不懈怠;鸡鸣相当于几点呢?“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五更相当于凌晨5-6点,五更鸡是指5点钟左右鸡就开始叫了,这个时候起床即为早起。
除了早睡早起,与鸡俱兴外,我国古代养生学家还认为,人的睡觉方向同样应根据季节交替而有所改变。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这就是考虑到“应四时所旺之气而卧”的缘故,因中医的五季与五方相应,有春东、夏南、长夏中、秋西、冬北之说,因此睡眠的方位也与当时节气相应。
尽管四季提倡的睡眠时间虽有不同,但有一个总则,晚睡不宜晚过子时,早起不宜早过寅时,也就是说夜里11点到早上5点,这6个小时是睡觉的黄金时间,尽量的要保证它。中医认为,这6个小时依次为胆肝肺(经)当时,必须在人体处于休息伏态下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逆之则伤身。
另外中医也讲时差,生活在北京的人按北京时间,生活在乌鲁木齐的人就不要再按北京时间来遵守了,生活在美国的朋友就更相反了。养生的根本准则是人与天的融合顺应,人会变,大自然的规律不变,人定胜天的论调是不科学的。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处暑过后夜里较凉,为了保护阳气,晚上睡觉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脾胃受凉。
处暑至,秋燥来,“少辛增酸”防秋燥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什么要在秋冬养阴呢?这好比一株干渴的鲜花,春夏养阴犹如中午浇花,浇下去的水分会被蒸发掉一大半,而秋冬养阴就好比傍晚浇花,同样多的水分不但不会被蒸发,还可兼得晨露的滋养。所以秋冬养阴效果最好。而具体到处暑时节,该如何来养阴呢?
大家先来看看这个“燥”字。左边―个火,下边―个木,上边三个口。三个口像什么,像不像肺泡呢?燥,就是在一堆木柴上点火,烘烤着肺,所以,这个季节最容易损伤人的体液。在中医看来,此时一定要多吃些能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藕、菠菜、鸭蛋、蜂蜜等,以防止燥邪伤害人体的阴液。
另外,秋季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养阴法则,叫“少辛增酸”。意思就是,用增酸的方式来收敛过旺的肺气,用少辛的方式来减少肺气的耗散。
“少辛增酸”的效果究竟如何?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宋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假谲》中的一个故事:
有一年夏天,曹操带兵打仗,将士们走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水喝,非常口渴,可周围一点水都没有,怎么办呢?曹操心眼多,心想: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他站在一个很高的地方对将士们大声说:“这条路我走过,前边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梅子又多又大,我们赶快去那里吃梅子吧。”其实根本没这档子事,可大家听曹操这么一说,马上都想到梅子的酸味,人人嘴里都不禁流出不少口水。一下子都不渴了,于是大家都很积极地往前走,盼望马上就能吃到梅子。大伙终于走出了这片大荒原,赶到了目的地。这就是成语“望梅止渴”的由来。
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酸性食物是有非常强的滋阴效果的,通过吃酸性的食物,便能够缓解我们身体的旱情,甚至还没有吃到嘴里,润燥的效果就已经出来了。所以,处暑时节应当多吃些酸味的水果,而像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则要少吃和不吃了。
而少辛的原因,同样是为了减少肺气的耗散。大家都知道,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会导致人体发汗,这是因为味辛的东西都有发散的作用,能调动人体肺部的阳气通过汗液从体内发泄出来,随后身体便凉了,阳气发散了自然身体也就凉了。所以说,处暑之后不应该吃一些味辛的东西,比如辣椒、花椒、生姜等辛热食物,更不宜吃烧烤食物,以免加重秋燥的症状。
既然少辛增酸是秋季的一大饮食原则,那么在处暑时节,常见的酸味水果除了稍晚一些的山楂外,最常见的莫过于葡萄了。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葡萄属寒性水果,因此一次不宜吃得太多,一般认为:成人每天以不吃超过200克为宜,而孩子一天别超过50克为好。此外,吃葡萄后不要立即喝水,否则会腹泻。因为葡萄本身有通便润肠之功效,吃完葡萄立即喝水,胃还来不及消化吸收,水就将胃酸冲淡了,葡萄与水、胃酸加速了肠道的蠕动,腹泻也就产生了。
除了直接吃葡萄外,也可将葡萄制成膏来吃,可替代那些高热量的碳酸饮料润燥止渴。
具体做法是,生葡萄2500克洗净,再用水泡一两个小时,然后晾干。再带上一次性的手套,把葡萄用手挤碎,去皮、去核,只留下葡萄汁就可以了。把葡萄汁放在锅里熬,熬到很稠的时候,倒进一个杯子里。同样,将500克蜂蜜用锅煮开,再把蜂蜜倒进杯子里,跟熬好的葡萄汁拌匀,最后放到冰箱里贮存,“葡萄膏”就制成了。用的时候,每次两勺,用水冲服就可以了。
当然,葡萄并非是人人皆宜,尤其是胃酸过多、痰热咳嗽、胸闷咳喘者,不宜多吃,不仅仅是葡萄,其他酸性太大的食物也应少吃。
除了酸味食物和水果外,处暑时节还应多吃一些时令果蔬。比如新鲜的黄瓜、西红柿、冬瓜、梨、荸荠、甘蔗、大枣、银耳、百合、蜂蜜和汤、粥等。这些都是天然的润燥食物,都具有与葡萄同样的功能,搭配食用效果更佳。
除此之外,您也可以尝试“一咸一甜”两个简单的方法。白开水在人体内容易流失,如果在水中加少量盐,少量多次饮用,就会减少水分流失。另外,蜂蜜具有润肺、养肺的作用,同样是对付秋燥的“法宝”。“朝朝盐水,晚晚蜜汤”这句话,讲的就是秋季养生之道。
口干舌燥,叩齿生津以去燥
处暑之后,尽管天气变凉爽了,但还是觉得浑身不舒坦,如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润;鼻腔有股似烟一般的干涩感,一不小心还会出点血;喉咙也痒痒的,频频干咳,有时咳出少量黏液痰,但总是咳而不爽;嘴唇一碰就干裂,痛得喝水吃饭都困难。到医院查查吧,又查不出什么具体的病变来,对症用一些如润喉含片等药,也不见有什么大的效果。此外,手足心热、大便干结,成天心烦意乱,老是打不起精神来。
在中医看来,这已经与“秋燥”挂上钩了。因此要注意采取一些防治措施以对抗秋燥的侵袭,此时若能坚持吞津咽液养生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秋燥带来的种种不适。
三国时期有位百岁老人名叫皇甫隆,耳聪目明,体力不衰。曹操向他请教长寿之术,他说“要想寿命延,朝朝服玉泉”。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养生铭》中说“晨兴漱玉津”可祛病益寿。他每天早上醒来,用舌搅出唾液,徐徐咽下,经此养身,活了100多岁。宋代文学家坡认为,唾液“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年过八旬的乾隆皇帝,其养身法之一就是“齿常叩,津常咽”。现代人中也不乏重视唾液健身而寿长百岁者。如武当山道姑李诚玉,年时已寿高岁仍面如中年妇女,其养生之道就有“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
而道家创始人老子也认为,养生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咽津。老子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但也不如自己的津液(唾液)有益于自身。因此,他一直主张咽津养生。他平时“叩齿鼓漱”,然后再把这些津液咽下去,每日必做,久而久之,利于健康。
李时珍也曾说过:“唾精,乃人之精气所化。”他在《本草纲目》中指出:“人若能每天不吐唾液,则精气常留,眼明耳灵。”
为什么叩齿吞津具有缓解口渴的功效呢?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唾液哪来的,关于这一点,《黄帝内经》中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就是说,唾是肾的分泌物,而涎则是由脾分泌的。中医认为,肾主骨,而齿为骨之稍,所以叩齿是强肾之举,同时也是刺激“唾”分泌的一种有效方式。舌根处有金津、玉液两个穴位,二穴所藏的称“华池之水”,也就是肾分泌的唾,搅动舌头能刺激这两个穴位,促进唾的分泌,这个时候,我们自然也就垂“唾”三尺了。而脾经刚好从舌下经过,因此搅动舌头的同时也能刺激“涎”的分泌,这就是垂涎三尺。
我们发现,很多小男孩爱用舌头弹唾沫攻击他人,而老人告诉他们不要这样做,原来不理解为什么,现在终于明白这是在浪费我们宝贵的脾肾之液。
当然,叩齿也是有讲究的,方法不当也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叩齿吞津法,具体怎么做呢?
一是叩齿:早晨醒来后,先不说话,全身放松,闭目,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地互相叩击,铿锵有声,次数不限。刚开始锻炼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着锻炼的不断进展,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36次为佳。力度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此为完成一次叩齿。
二是吞津:就是用舌在腔内贴着上下牙床、牙面搅动,用力要柔和自然,先上后下,先内后外,搅动36次。当感觉有津液(唾液)产生时,不要咽下继续搅动,等唾液渐渐增多后,以舌抵上腭部以聚集唾液,鼓腮用唾液含漱(鼓漱)数次,最后分三次徐徐咽下(咽津)。
以上为完整一次的“叩齿吞津法”,每当做时以10次为佳,一天当中早、中、晚各叩齿10次,多做更佳。
早在四百多年前,李时珍就倡导“常含枣核令口行津液,咽之佳”的养生方法。实践证明,吃完枣后将枣核含在嘴里,有促进唾液分泌的作用。此时又到了大枣成熟的季节,所以,吃完枣肉后,别急着吐核,将枣核含在嘴里10-15分钟,用舌尖不断地翻动,待口中的津液较多时,徐徐咽下,然后再重复上述动作,注意切勿连枣核一起吞下。儿童及有吞咽功能障碍的人不宜采用此法。
如果秋气肃杀犯肺引起咳嗽,则食疗方可为您效劳。如干银耳50克,温水浸泡后洗净,熬至烂熟,调入一个鸡蛋,加糖服用,宜于干咳无痰;再如鸭梨粥,鸭梨3只水煮半小时,去渣后加入大米50克煮粥食用,有清心、降火功效,特别适合肺热咳嗽。
同时注意精神调摄,平时保持乐观情绪,常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散步,做深呼吸,以收敛“神气”。另外,干燥的气候为一些细菌、病菌的繁殖与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尚应做好呼吸道疾患的预防工作,如少到人多的地方去凑热闹、必要时戴上口罩等。
处暑,孕育健康宝宝的有利时机
处暑节气有三候: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意思就是说,老鹰感觉到这个时候天地之气的肃杀,开始捕捉鸟类为食物,但是在猎杀之前会先祭祀一番,以表示对生命的尊重;天地间充满了肃杀之气,比如黄叶飘落、残荷败柳等;指这个时候各种水果蔬菜、五谷杂粮都纷纷成熟,五谷丰登。这其实对于一类人是个喜讯。哪一类人呢?就是准备孕育宝宝的夫妇们。
因为这个季节是怀孕开始的最佳季节。
从中医学角度来看:这个季节肺金主令,而金克木,对应到人体的脏腑就是说,这个时候,肺金可以制约肝气过于旺盛。提这个有什么意义?因为肝气过于旺盛是孕妇怀孕初期妊娠反应的机理所在。中医的《逐月养胎方》中说,孕妇怀孕之后,胎儿的生长发育遵循十二经的循行顺序,第一个月肝经主令,就是说孕妇怀孕的第一个月肝经比较旺盛,肝经旺盛,就会克伐脾胃,引起脾胃不适反应,比如一般人一生气就吃不进去饭,孕妇则是出现妊娠呕吐反应。这个季节,肺金主令,如果此时怀孕就会减少妊娠呕吐反应的发生,或者减轻妊娠呕吐的症状,从而减轻脾胃反应。
从自然界的现象来看:第一,这个季节各种瓜果蔬菜纷纷成熟,孕妇可以吃到很多新鲜的水果蔬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清淡可口,妊娠反应会减轻,还可以保证胎儿和孕妇的营养供给。第二,这个季节天气不冷不热,气候宜人,风景也不错,孕妇心情自然会好很多,有利于孕妇安心养胎。第三,孕妇的胎盘在第四个月左右才能形成,而我们看到很多流产等现象多发生在前四个月。所以要想前四个月安心养胎,还要少运动。如果这个季节怀孕,第四个月正好是十一月份作用,天气寒冷,孕妇自然少运动。第四,七八月份怀孕,到了怀孕中期,正好是冬天,大自然都在收藏,所以孕妇有更多的营养物质供给婴儿,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第五,孕后期,为了保证顺产,孕妇要坚持适量的运动锻炼,这时正好是第二年的三、四、五月份,大地回春,气候转暖,正好适合孕妇进行户外运动。
当然,秋季怀孕只适合于秋分之前,秋分之后,随着天地阴气的生发,阴气上升,不适合怀孕。
另外,为了怀上一个健康的宝宝,女性朋友在怀孕之前,还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第一步是调经。引起不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多和月经不调关系密切,因此中医上有“妇人无子,皆由经水不调”的说法。“调经重在肝肾”。无论是《黄帝内经》还是《傅青主女科》都认为肾是生殖的关键,只有肾气充盈才能“月事以时下”,才能正常地生育。中医调经的另外一个焦点集中在肝。中医认为,肝脏具有“统血,藏血,运营周身之血”的功能,月经属血,调理月经自然应该向肝下手。所以目前人们应用的大多是疏肝理气活血的法子。逍遥丸、开郁种玉汤、完带汤、止带汤等都体现了这一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