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55: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班级文化建设规划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级规划;班级建设
班级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主要基本组织,是学校组织开展素质拓展活动的主要阵地,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课堂,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班级规划作为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成员三年学习、生活的行为准则和目标。班级规划作为高职院校班级三年建设的主体,无论在学生层面,还是高职院校层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班级建设对班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学习习惯、行为规范及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以班级规划为导向创新高职院校班级建设模式,使其具有科学性、人文性、执行性,是当前高职院校班级建设面临的问题之一。
一、班级规划的概念
班级规划是以班级内外部情况、三年规划总目标、班级阶段性目标为基础,分别从班级文化、班风、学风、班级制度、班级组织、常规管理、班级素质拓展活动、班级荣誉等方面描述班级目标和制订各项活动方案。
二、班级规划的重要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国家需要规划,一个学校需要规划,一个班级同样需要规划。制订有效的班级规划有利于促进班风、学风和文化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文化建设有助于班级建设,良好的班级建设可以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培养健全的人格,形成优良的精神风貌。新生从入学就应该进行班级建设规划,班级规划要贯穿大学三年的班级建设工作,应该作为重点工作开展。
三、以班级规划为导向的班级建设意义
以班级规划为导向的班级建设模式贯穿于大学三年生活,能够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增强班级荣誉感。班级规划的制订通过全员参与、自下而上的方式,由班主任、班级学生和班集体结合班级实际,自主决定班级未来发展的规划,体现了全班学生和班集体发展的意愿,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从班级目标出发,把班级文化、制度、学风、班风、素质拓展活动融为一体,分步在大学三年中实施,这不但有助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还具有清晰的主线、明确的目标以及有可评价的成果。
四、构建以班级规划为导向的班级建设模式
如果把班级规划比喻成一次远航,可以分为大一起航期、大二乘风破浪期和大三安全抵达期三个阶段。根据三个阶段班级规划的特点,教师可以以班级规划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建设工作,构建模式如下:
1.大一起航为目标制订期
教师要做好新生入学班级规划,制订班级目标。刚入学的新生对班级情况还不了解,缺乏凝聚力。在新生的入学教育中,教师应当针对班情特征做好班级建设引导工作,使学生一入校就尽快融入班集体,帮助他们尽快了解学校和其他学生,同时也了解自己。制订班级规划要先量体后裁衣,教师要在详细了解和分析班级基本情况的前提下,设立正确、可行的具体目标,并促进他们为班级集体目标而努力,从而提升集体荣誉感,形成优良的班风,为提高班级成员的综合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制订班级规划时要集思广益,需要班级全体成员本着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踊跃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要以班情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分析为基础,根据专业特色、学生年龄、性别比例、生源地、高考成绩、心理特征等分析班级情况,结合学生情况设计出班级三年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班级规划提出的目标不能脱离班级实际情况,目标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触手可及,目标过高会挫伤班级的积极性,产生消极作用,目标过低会使学生失去主动性。古人云:“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因此各班级的发展目标要稍高一点,只要全班共同努力,就一定能达到。
2.大二乘风破浪为目标落实期
落实班级规划目标,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是大二班级建设的重点,也是营造班级良好班风和学风的目标期。班主任要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加强具体指导,学生干部要在落实过程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将班级规划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来。教师要结合大一的完成情况逐步修订和落实班级规划,为建立标兵班集体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通过班风建设、学风建设、文化建设充分调动班级积极性。此外,还应当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班干部发挥好带头作用,让全体师生共同朝着既定班级目标去努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风气。
3.大三安全抵达为目标选择期
教师要做好班级建设冲刺阶段的工作,形成特色班级氛围,这也是对前三年班级建设成果的一个检验。此时,班级应该进一步凸显班级文化特色。作为高等学校,除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外,还有文化传承创新这一重要功能。各个班级作为学校的最小单位,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班集体内部文化构成主要是指班级形成具有一定特征的思想行为规范的总和,主要体现在内在环境和外在形象。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包含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队伍建设、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方面。在这个阶段,全班应当结合两年来的工作,重点加强班级特色建设、专业特色建设、班级学生特色建设,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班级文化,做到以文育人,以文励人,以文化人。
五、结语
班集体是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载体和基础,班中学生有着共同的行为准则和奋斗目标,学生在情感上相互依赖,在思想上相互渗透,班级建设基础打好了,学生工作就容易开展,学生思想工作也就能够更好地得到保障,更有利于加强班级凝聚力。在社会意识形态深刻变化和高职教育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班级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构建务实、开放、有效的班级建设模式。班主任作为班级建设的中坚力量,应对班级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督查,把班级规划渗透到班级文化中,通过班级制度、学风、班风、文化的建设,使班级建设真正成为促进高职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增强自身综合素质以及适应未来社会迅速发展的推进器。
“大学之在,在于精神之立”。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教育的兴起,大学校园文化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在办学的过程中,随时代的前进不断积淀、不断升华而形成的。每一所学校在其风雨兼程、沧桑砥砺的办学过程中,都形成其独特的校园文化。而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培养学生的重要环境基础和资源。
1.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内容
1.1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所拥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文化产品、道德准则等精神形态的体现,表现出此学校的文化氛围,是学校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通常来说,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应重视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建设。校风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良好的校风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最好体现。很多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都会强调学校的“校训”,而“校训”体现出来的则是体现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从每一个学生的新生入学教育到大学的四年中,使校训成为每一个大学生的行为准则,这其实也是校风建设的一个方面。校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整个学校的办学教育、思想教育等方面,点点滴滴的全面着手培养,持之以恒,反复强化,使之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校风对学校和校园文化发展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学风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学生树立良好学习风气,进行有计划和有系统的实践活动,同时有针对性地通过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外在行为方式达到端正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风建设方面,我们应加强学习动力教育。严格考试处罚机制,使学生能严于律己,勤以致学。除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外,我们在学风建设中还应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大学生是积极活跃的社团分子,他们热气洋溢,喜欢一切新鲜事物,在大学期间都会创建或加入许多社团,因此,我们应高度认识学生社团存在的积极意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保障社团运作和发展的专项经费,社团发展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确立社团在学校的重要地位,使社团在学校党委领导和团委指导下,健康成长发展。同时我们应引导社团应引导社团坚持走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之路,要强调社团活动的思想性、突出时代性、注重层次性、倡导主体开明、内涵深刻、格调高雅的活动。教风建设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我们应强调树立教师的职业道德,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校园文化建设旨在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求学与做人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终身的影响。同时提倡建立民主性教学关系和创新开放的授课思想。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关注个体特点,用民主方式讨论和解决问题,虚心听取学生意见。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正常进行的基本要求和关键所在。
1.2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学校逐年扩招,许多高校生源情况相对复杂,制度文化更显得尤其重要。学校制度建设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即建立健全制度、强化激励机制和认真组织实施。在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相对的稳定性,逐步健全、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使学校师生能认可并共同遵守。而强化激励机制时应通过各种渠道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每一项制度出台前,应根据师生的实际思想情况,有目的的、有意识的组织舆论引导。而在制度出台后,应大力宣传建立制度的目的和意义,组织师生学习制度规定的具体内容,使师生真正领会制度的内涵和实质。通过舆论宣传,扩大教育效果,有意识地进行正面引导,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并最终成为制度的执行者和传播者。规章制度建立后,我们应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应力求做到“从严”“求细”和“与人为善”,从而达到实现和谐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目的。
1.3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包括学校建筑、教学设施、教室、实验室、办公楼、图书馆运动场食堂宿舍等方面的建设,这些既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优良校园文化的外显,因此,人们常称之为显性校园文化。在世界许多地方的大学校园,都是当地的专家学者名人聚集区和文化教育游览区,都拥有秀美怡人的校园和醒目的标志性建筑物,学校的显性校园文化也即是当地的文化明信片及其品牌标志物。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因此,海南省高校可先从大学校园入手,结合自身发展的目标和专业特色,同历史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相传承,同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目标相一致。学校的建筑应力求体现某种风格,或朴素,或典雅,在校园内规划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明信片和文化标志物,提升海南国际形象的精神家园。大学也是所在城市最有品位的文化与科技教育中心,大学的校园和建筑无疑是体现自己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科教特色,并且成为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区域及地标性建筑之一,成为赖以吸引海内外学子以及旅游者驻足与流连的文化交流场所。目前,海南已拥有十几所高等学校,各高校的校园建设规划可结合国际旅游岛的总体规划之中加以通盘考虑,使海南省各个大学校园也同其他旅游景点、主题公园、风情小镇一样,成为国际旅游岛布局蓝图中的月亮星辰,逐步打造成为海南能够持续吸引海内外学子和游人的闪光亮点与回味无穷的明信片。因此,大学校园规划建设应与城市建设规划目标配套协调,并起到提升所在城市文化内涵与价值取向的核心作用和示范效应。除显性校园文化建设外,为营造鲜明的校园文化,各高校还应力求有自己独特的标识,如校牌、校服、校旗、校徽、校报等,这些标识既可突出学校的整体形象,以能激发师生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2.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策略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一个学校的精神之所在,是“无墙”的课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尤为重要。为营造优良校风学风,塑造校园文化,高校各部门应联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校园文化之旅活动,从而使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推向。开展体现传统文化内涵、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活动,可通过形式多样的讲座、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引导师生共同参与,成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一分子。可举办名家讲堂、大型书展和图书推荐、读书沙龙等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读书学习导向,为建设高品位的校园精神文化提供智力支持。
2.1名家讲堂“名家讲堂”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格调高雅的校园环境熏陶人、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教育人、以蓬勃向上的校园精神激励人,加强师德建设,促进师生交流,展现名师风采,丰富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加强沟通与交流,树立同学们读书的习惯,拓宽思维,开阔眼界,以提高综合素质。在开展“名家讲堂”活动中,可先在校内进行宣传,以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学者、省内影响较大的政府官员、企业家和学者为主导,邀请他们到学校开设讲座,内容聚焦在名家与书籍的故事,使大学生有机会与名人面对面,感受到名人的成长过程和经历,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意志。“名家讲堂”可为适应学校发展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校园学术氛围,为全校学生引航指路,使其热爱读书,热爱校内文化,以拓宽思维,开拓进取,培养创新精神,提高个人修养,促进自身成长。
2.2大型书展与图书推荐活动为弘扬、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倡导学校师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拓学习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质,高校图书馆可开展大型书展活动。“图书推荐”是校园精神文化活动项目之一,此活动旨在通过图书推荐活动,引导读者的审美取向,培养读者的阅读习惯,为图书馆藏书建设提供参考。“图书推荐”可根据当今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爱好,采取“网上推荐书目”,既可保证推荐图书的质量,又能兼顾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同时可在校园网上公示师生推荐较多的书目和获奖名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这两项活动的开展,能在学校内营造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广大学生从优秀图书作品中汲取营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打造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项目。
(一)办学方向明确,管理渐趋规范
近三年,各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办学理念清晰。如城东实验学校以“崇实图新、立德树人”为校训,营造了“德厚学博、业精绩显”的教风和“好学善问,能知会行”的学风,着力打造“管理规范、质量一流、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学校;籍山镇大港完小以“厚德载物、全面发展”为校训,以“章程”“发展规划”为引领,以“制度体系”为纲领,努力践行办学思想,分别实施和规范学校发展;何湾镇绿岭完小以“勤奋诚实、和谐礼貌、尊师爱生”为校风,以“勤教严谨、从严从实、乐教创新”为教风,以“勤学好问、刻苦顽强”为学风,努力构建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和谐发展的校园新风尚;籍山镇先进完小“以管理创新立校,以环境创优治校,以特色教育兴校”为办学理念,抓管理,促发展,不断提升办学品位;三里镇峨岭完小一直秉承“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树校”的办学理念,致力打造充满情趣、充满魅力、充满诗意、充满活力的特色学校。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摸索,各校在管理上,一是坚持制度管理:基本做到了各项规章制度有据可查,各类档案齐全规范,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紫溪完小校务班子以校长为核心,凝心聚力,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建章立制,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成绩显著;二是坚持民主管理:各校基本建立了学校工作决策、实施和监控机制,有重大问题集体决策,重要事宜有教师参与。如城东实验学校的教代会工作已成常态化和制度化。大工、呈祥、桂镇完小等学校将每次“三栏”公示的内容拍成图片,然后将图片汇总作为档案保存;三是坚持科学管理:以科学的管理模式促进教育资源有效利用,构建和谐校园,使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如籍山镇大港完小无论是学校的《章程》《发展规划》,还是《制度体系》,都对学校的办学性质、方向、理念及文化思想作了整体定性,形成了一整套学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机制;四是坚持依法管理。各校认真贯彻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五是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各校都能把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制度全,工作实。如黄塘完小学生接送车管理常态规范,监管有力;绿岭、幸福完小校舍检查与排查的记录细致具体;峨岭、新胜、葛林完小还在每次检查排查之后附有专门的整改报告和排查小结,使安全检查排查有始有终,落到实处;城东实验学校由于临近公园,专门增加了午间“公园检查”;大港完小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严密的学生放学路队管理方案,不仅保障了学生的放学安全,进行了纪律教育,更使学校放学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办学条件改善,经费使用合理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教育局的坚强领导和统筹安排下,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不断推进,全县小学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如城东实验学校建有300米的环形塑胶运动场和1680平方米的风雨操场,还建设了高标准的电子授课录播教室;华林完小新建了200米塑胶环形跑道;三里镇峨岭完小2012年配备了具有省级标准的示范档案室和图书室;何湾镇绿岭完小近几年更是步入了我县教育发展的快车道,2014年新建了1542平方米的幼儿园大楼,拥有了标准的学校食堂,学校的教辅用房和学校的基础设施全部到位;籍山镇先进完小,近几年投入300多万元对学校进行了改造,目前该校的办学条件标准、育人环境优美。另外,学校都建有标准的塑胶运动场,有一定的体育设施设备。大部分学校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电教设备达省规定标准,仪器、设备、器材正常使用,且使用记录比较详实。各校均实现了“班班通”。
在教育经费使用上,各校公用经费做到年初有预算,年终有决算,能充分利用有限资金进行维修,购置教学设备、器材及图书,美化环境,改善办学条件,公用经费使用比较规范,非教育教学性支出逐年递减。学校财务管理民主:所有学校均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年终对学校帐目进行审核,公用经费支出进行公示。城东实验学校制定了大宗物品购置的规定,在资料中附有大宗物品购置会议记录,真正把民主理财落到实处。大部分学校对家庭经济困准学生减免、补助、资助评定制定了规章,评定后能及时公示,图片和文字资料完整,如马仁、希望、华林、大浦试验区小学做得较规范。在校内考核分配制度方面,充分体现了学校人性化管理思想理念。
(三)校园文化浓郁,教育成果丰硕
近年来,各学校强化先进办学理念,丰富活动载体,追求文明、和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育环境,坚持文化立校,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为学校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找准了新路径。一是充分发挥学校物质文化的影响力,重视校园环境净化、绿化和美化工作。如城东实验学校充分注意师生的参与,师生作品极大的美化了校园,该校的25分钟大课间活动常年开展有序,内容丰富,得到了很多来校参观领导的充分肯定;大港完小则充分注意校园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结合,通过班级门口、过道、消防栓等处贴切展现。该校一直坚持每年一度的“大港之星”评选活动,以“道德讲堂”为阵地,不断遴选校级优秀学生的典型事例,树立良好班风、校风,引领学生欣赏美、尊重美、爱护美。二是始终坚持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积极开展书香校园建设,成效明显。如大浦试验小学创建生态校园,精心规划,积极实施,已初见端倪;华林完小以“端正写字,方正做人”为主旨,营造墨香校园,成效显著。三是重视少先队工作,注意校园文化建设。各校少先队能充分发挥校园网站、红领巾广播站、校刊、宣传橱窗等阵地的育人作用。利用“我们的节日”,尤其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发挥了少先队组织的作用,素质教育得到较好地实施。如幸福完小、长乐安完小非常注重养成教育,方案具体细化到学生的日常举止,成效明显;先进完小、大港完小的《书香苑》、《杏坛》校报更是全县小学创举;马仁完小、先进完小充分依托乡村少年宫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制定了详实的制度和方案,电子琴、绘画、舞蹈、书法、棋类、科技实践以及各种兴趣小组的活动丰富多彩,记录详实,成果丰硕;丫山、绿岭、红星、大港和城东实验学校的少先队工作各具特色;华林完小的书法教育、茶林完小的“千名教师进万户”活动、大港、先进完小的经典颂读活动、葛林完小的少先队活动、戴家汇、长乐安完小的班队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拓展了学校的素质教育空间,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和展示自己的平台,提升了学校品味,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四)队伍建设规范,德育亮点纷呈
一是干部队伍真抓实干。诸多学校的领导班子能围绕学校大局谋发展、图创新。切实做到以身作则,廉洁从政,勤政为民。学校干部分工明确,求真务实,明职责、讲实干。城东实验、大港、长乐安、丫山、先进、马仁、中联、大浦、黄墓渡等完小的校长,重视自身的理念学习和提高,不仅有学习制度,学习笔记,还能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在相关网站和刊物上登载。许多校长能够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如马仁、大浦、希望等学校还建立了班子联系班级和教研组制度,校长积极参加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参加听评课。二是教职工队伍爱岗敬业。所检查学校均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健全,师德工作有考核。不少学校与教师签订了师德师风和规范办学行为的承诺书。所有学校都能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培训,不少学校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和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各校在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时,能够联系学校教师及学科的需要,注重培训实效,如:峨岭完小与上海市长江路小学、浙江温州安阳实验小学、江苏沛县实验小学组建“长江之路”网上结对学校、与铜陵市太平中心学校网上结对,还与市狮子山、罗家闸小学“手拉手”,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为教师在各方面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年来,不少学校又涌现出一批省、市、县级教坛新星、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各校尤其注重对班主任的培训和管理,非常重视班主任的考核评价,如桂镇完小强化班主任管理工作,学校为班主任发放《班主任聘任证书》,在班主任培养培训工作中,有明确的年度培训计划。全县各校均通过绩效考核兑现了班主任津贴。
各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均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手,以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为主阵地,以重大节日、重要纪念日为契机,对内拓展、对外延伸,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法制纪律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荣辱观教育、“礼仪伴我行”等主题教育活动。各学校深入挖掘、整理中华经典文化,不同程度地开发设置了校本课、鉴赏阅读课等。如大港完小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践行“诵读经典,涵养本元”的办学特色,在全县小学经典诵读比赛中,连续三届获县级一等奖,曾被评为县“特色项目”优秀学校,市“经典诵读”先进学校;城东实验学校实行班级德育管理“流动红旗”制,将德育教育贯彻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使德育工作走向制度化、精细化、规范化。城东实验学校、大港完小的班级文化尤为突显出特色:从班牌的制作、班级布置、班刊都能起到育人效果;幸福完小的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每位学生,学生个个讲礼貌,文明习惯随处可见;中联完小还开展了文明礼仪达标活动。全县小学整个德育工作的实施,既重视学习,更重视育人;既重视结果,更强调过程。形成了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另外,在重视留守儿童管理、注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城东实验学校有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定期开放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先进完小有较详的个案心理辅导记录,其中为一位残儿坚持送教上门,从心理健康和文化课方面进行上门辅导,事迹感人;绿岭完小、葛林完小荣获市“示范留守儿童之家”称号,有详尽的花名册和结对帮扶,成长记录袋记录了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活动丰富多彩。
(五)教研成效显著,教育质量递增
各校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立足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水平。大多数学校教研形式多样,切合实际,工作扎实。中联、马仁、华林、紫溪、四连、黄塘、大浦等学校在听评课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课堂教学评比、青年教师培养、信息技术整合等,丰富校本教研内含。近几年,大部分学校均能充分使用“班班通”等各类媒体进行教育教学,发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各类教学论文在省、市、县获奖、交流,有力地提升了教师整体教科研水平,中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部分学校还非常重视课题的研究,城东实验学校的课题《农村小学思想品德体验式学习策略的研究》,峨岭完小的课题《优化大课间活动创建学校办学特色的行动研究》,新胜完小的课题《开展自主学习,深化素质教育》,先进完小的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研究》,现都已结题,特别是大浦试验小学的省级课题《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做得像模像样,已经编辑了《校本课程读本》(低中高),征集了《课程案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带动了全校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师素养的提升。
检查发现,各校都能认真开展艺体活动,形式多样。体育课和阳光一小时活动得到了大部分学校的重视,学生近视率、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在打造学校办学特色方面,正在取得新的进展。如华林完小一直坚持书法教育,并已经形成特色;蒲桥完小对学生进行较系统的篮球训练,已初见成效;先进完小响亮地提出了“培养合格加特长学生,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口号,并着力打造电子琴团、葫芦丝团、合唱团等办学特色,为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搭建平台、提供机遇;大港完小突出“遵循‘四项’准则,打造‘四个’校园”办学特色,高标准的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经典诵读和艺体评选活动,正在成为学校工作的一大亮点;城东实验学校紧紧围绕“管理规范、质量ᅳ流、特色鲜明”的办学目标,开设了金话筒社团、翰墨书法社团、电子琴社团、葫芦丝社团、国学社团、日语社团、百人腰鼓队,并又在积极筹备陶艺社团和学校陶艺馆,各团体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另外,籍山一小、新胜完小、绿岭完小和桂镇完小着力打造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特色,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各校在不断提高智育质量的同时,也注意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评估中发现,大部分学校都拟订了劳技教学计划,手工制作实施办法,计算机考核评价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部分学校还有绘画、剪纸、手抄报、贺卡制作等作品,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得到了一定地发挥。如大浦试验区小学利用大浦试验区组织学生参观,结合创办生态校园建设,开展科技活动。
二、存在问题
1.校舍场地状况亟待改观。全县38所小学的生均占地面积达标的有26所,达标率为68.4%;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均达到要求的有28所,达标率73.7%;全县多数学校无标准运动场和简易60米直道;不少学校的教辅用房奇缺(仅三里、何湾、家发、工山和籍山片的19所小学,就有9所);有少数学校的食堂面积小,硬件设施差,布局不合理(如桂镇、戴家汇、长乐安、先进完小和城东实验学校);还有像华林、黄墓渡等完小一样的部分学校大门附近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的现象严重。
2.民主管理意识亟待加强.不少学校教代会制度有待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科学决策的民主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机制有待进一步提升,家校联动促进教育发展的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
3.教师队伍结构亟待优化。许多学校缺乏音、体、美等专业课教师,为使所有课程开齐开足,一般都是由语、数、英等统考学科教师兼任,这些教师缺乏专业课知识,无法进行有效的音、体、美等学科教学,严重制约了学校质量的提升。尤其是五连完小,有教学班级12个(含教学点),但截止2016年9月份就有6名教师退休,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难维持。
4.教学教研水平亟待提高。部分学校由于师资力量弱,老龄化严重,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只停留在听听课上,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校本培训记录册》抄的多,真正属于老师的东西少;对教师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没有刚性的要求,虽然配有“班班通”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只能是“望机兴叹”。尤其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有的学校至今仍不知校本课程为何物;有的学校备课名为校本课程,实际上备课内容基本不具备校本课程的特征;校本教研内容单调,会议型的多,研究型的少,教研活动开展流于形式。
5.学校规划实施亟待落实。部分学校的图书、计算机等还有较大缺口;有的受校舍条件的限制,部分仪器、设备堆放闲置;因师资不足,功能室的仪器,设备,器材使用率低。特别是校园运动场地建设,许多学校虽有规划,并请设计部门制定了详规,教育局也审核批准,但真正启动的较少。
三、建议与要求
1.优化教师结构,加大招聘力度。鉴于我县各校教师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特别是音、体、美、信息技术等专业学科的师资奇缺的现状,建议县政府牵头,教育、人事等主管部门联合进行逐校审核师资状况,摸清家底,逐步进行教师结构调整;同时结合我县学校实际,及时利用暑期加大招聘相应学科新大学生的力度(或划拨专项经费,制定相关标准,允许学校自主招聘急需人才),确保各校各学科教学的基本需求。
2.加强安全工作,注重结果检查。安全工作不仅要有制度,更重要的是要有安全检查、排查、整改以及整改后结果。建议各校要加强和完善整改结果的过程性材料,使安全隐患切实排除,工作更加责任明确,落到实处。
3.重视教师培训,提高教研水平。随着各校“班班通”等多媒体设备的普及,根据部分学校教师老龄化的实际,建议相关学校或中心学校把对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的使用作为一项刚性任务进行培训,对在教学中使用“班班通”等多媒体设备提出要求,真正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在教科研方面,各校要有新思路,通过课改实践,使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改革等课题得以真正推进,使教育理念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学校要结合自身校本资源、教师资源和社会资源等,开展多样的教研活动,可以多一点走出去和请进来,可以搞一搞中心小学的骨干教师与完小老师结对子,可以做一做针对本校弱项的课题小研究。
4.加强校产管理,规范财务行为。学校要增强校产管理意识,建议县教育局相关部门加强对基层学校财务管理和校产管理方面的培训,从各种表格内容规范制作和登记进行指导,对学校财务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如何整改进行指导,使全县学校财务管理更加规范。
5.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均衡发展。县、镇两级政府及教育、财政、土地、发改委等主管部门要对学校运动场地的征用和建设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如弋丰、蒲桥两完小场地狭小,华林、马仁两完小规模还在发展,排湾、民一、红塘三所完小都面临着生源减少的压力,需要县镇通盘布局),不能让已批复的学校规划变成一纸空文。部分学校的功能室不足,要抓紧投入,使学校配置的仪器,设备有室摆放,能够使用。一些学校图书和计算机的缺额要抓紧补齐。
6.着眼科学发展,重视规划建设
“没有战略管理就好像没有舵的航船一样只会在原地转圈,又好像个流浪汉一样无家可归”。评估中发现,虽然各校的学校发展规划渐趋成型,但仍不符合“发展性评估”的本质要求。一是发展目标不清晰,二是官话、套话、网上下载的话等“维生素语言”太多,三是不具有检测性,没有“预设”与“生成”。为使这项工作得到充分落实,我们要求学校的发展规划应有对学校现状的理性认识(所谓理性认识就是深刻而实际的分析)。包括学校的自然概况、人文概况、发展的优势、现存不足等内容;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阐述要简短,深刻,不故弄玄虚);要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含三年总目标和年度具体发展目标);要有年度发展项目(德育、教学、科研、后勤、两支队伍、学生发展、教育资源开发、校园文化建设等几大方面)。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不是为了追求一个完美的学校发展蓝本,而是一个追求更有效的、真正发挥作用的行动纲领。必须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具有可检测性的目的是提高自主监控能力,促进规划的落实。各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可采用领导班子集体确立目标和发展项目,分管领导分头思考措施,再集体推敲决定的方式。这样既锻炼队伍又利于规划的实施。
7.优化育人环境,丰富文化内涵
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切实强化各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一是要注重创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因为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有助于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美好心灵,激发人的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二是要强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这就要求各校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建设方面多下功夫,努力形成心理相容、催人奋进的好校风,治学严谨、开拓进取的好教风,完善品格、全面发展的好学风;三是巩固制度建设。因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因此,各校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学校师生一言一行的关键环节。一个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正常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各校还要充分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强化校园文化的互动性、渗透性和传承性这一特征,充分体现其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认识整合功能,以至有助于培养体魄健全、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8.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功能室作用
学校功能室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办好学校的基本设施保障,也是促进教育协调发展和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功能室建设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保障,更是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功能室的管理,使教育技术装备使用和管理工作更趋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各校一要加强领导,成立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加强协调,统筹安排;二要加大投入,加快中小学功能室标准化建设步伐,制定好工作计划和建设规划,落实好有关人员分工及职责,扎扎实实抓落实;三要对现有房舍进行挖潜改造,在注重功能与实效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好各功能室,逐步补充完善设施、设备、器材及图书;四要建章立制,科学管理,落实管理制度,提供优质服务,充分发挥各个功能室的综合效益。五要把功能室的使用纳入绩效考核,建议每一位老师除了带好一个班,教好一门课以外,还要负责管好一个功能室,或者至少必须参与一个功能室管理;六要加强此项工作的专项督导,将其结果与今后校长任用、教学设备更新配置相挂钩。
明溪第二实验小学秉承历史、立足校情、展望未来,通过不断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使我校校园文化朝着常态化、多样化、群体化、艺术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让我校师生在这种轻松和谐、文明高雅的文化氛围中感受着尊重,享受着快乐,濡染着文明。
一、以环境建设为载体,创建主题鲜明的物质文化
1.把环境文化作为环境育人的主阵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所以在校园环境建设上,要打破常规的一成不变的、静止的模式,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我校始终把美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大力营造精神内涵丰富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根据校情,我校拟定围绕四个大主题(科技教育、养成教育、国学经典教育、艺术教育四大主题),开辟三条长廊(行为教育走廊、科技教育走廊、校园之星及展我风采走廊),建好两扇大墙(即大型门厅形象墙、大型运动文化墙),打造一个和谐整体的校园环境建设思路。
走廊是学生课间活动的常久之地,是育人的关键场所。我校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根据学校发展的历史和未来,分别开辟了行为教育走廊、科技教育走廊、国学经典教育、艺术教育、校园之星及展我风采走廊,这些文化走廊主题鲜明,内容至真至善至美易于学生接受,形式学生喜闻乐见,遵循整洁、整体、激励、和谐的原则,是我校环境育人的精髓。如:我校教学楼一楼是行为教育走廊,主要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为具体内容,建成一幅幅挂画,时时提醒着每一位学生的行为规范,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楼的科技教育走廊,一个个学校科技“小明星”挂像和一张张沉甸甸的全国、省、市获奖证书,强烈激发了全校师生的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教学楼各层的校园之星栏和展我风采栏连成走廊,展示学生的点点滴滴的成长,真正起到文化育人,育人于无声处的作用。
2.把班级文化作为环境育人的关键。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将班级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作为环境育人的关键。主要是从班级环境文化和班级行为文化两方面入手,环境布置遵循整洁、人文、温馨、向上的原则,形成充满生机、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行为文化则以班风、学风两大支柱文化为主。倡导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理念,积极尝试和推广学生自主管理的做法和经验。
二、以德育教育为载体,形成学校精神文化
1.把“三风一训”作为校园文化的灵魂。学校的校标、校歌、校风、校训是在秉承历史、立足校情、展望未来基础上,经过精心提炼产生的,把特色性、教育性、稳定性、发展性有机整合起来,是学校的灵魂。如:校标不仅体现了校名,还体现我校的科技、书香特色和学校师生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精神。再如:校歌不仅把学校的优美写入歌词,还把学校“厚德、善学、团结奋进”等核心理念写入歌词,学校师生唱校歌、赞校园、促成长。三风一训不仅体现了本校特色,更具有校园师生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真正发挥了“三风一训”的导向功能。
2.把师德活动作为教师成长的主要通道。把师德教育活动作为教师成长的最主要通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活动,使教师形成稳定的个性和心态,形成健康的富有个性的人格。一是开展“师德承诺”活动。要求全体教师从思想品德、业务素质、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等方面,做出承诺,每位教师师德承诺在学校门口电子屏幕滚动播出,向家长、学生公开做出承诺,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二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紧紧围绕“我是园丁我荣光”和“忠诚履职,爱生乐教”为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三是开设教师讲坛。在教师中开设“教师讲坛”。一是开设道德讲堂,每月安排一名年段长或处(室)主任做一个道德讲座;二是开设国旗下讲话,每星期的升国旗仪式由一名获表彰的教师做一次国旗下讲话;三是开设业务讲坛,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来都要做二级培训,还要进行必要的交流研讨。通过开设“教师讲坛”,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让老师交流自己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点滴感受与职业幸福,让学习交流成为一种习惯和需要,从而感受职业的幸福感与成就感。四是发挥榜样引领的作用。我校通过不断制造学校发展的动力凝聚人心,充分发挥教师中榜样力量的作用,影响带动不同的群体。
3.把校园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学校的活动就是课程,所以它应该是有计划、有目标、有人组织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关键所在。我校通过开展四大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体卫艺等各种兴趣小组、“关爱留守孩”等主题活动以及“六一”等各节日庆祝活动。既活跃师生生活,陶冶师生情操,又使全校师生受到了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等方面的教育,使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多样化、群体性、艺术性的特点。
三、以制度建设为载体,形成学校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学生变得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个性”,“自我实现”的倾向正在迅速扩展,因此,我校对学校管理重新定位,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并重,建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一是以制度管理为基础,创建规范文明学校。目前,我校正在逐步构建贯穿学校校训、校风精神及办学灵魂的制度系统。制定了《教职工基本职业道德守则》、《教师业务进修培训规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研活动制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定细则》等几十项制度。将教师的工作与考核直接挂钩,在公平、公开、公正、阳光操作的考核制度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地阻遏了不良教育行为的产生,限制了教师的不良发展,从而有利于教师的培养和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二是让情感管理成为教师自觉接受制度管理的内驱力。学校制度从教师出发,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自觉实施人本化、民主化的制度管理,让教师都能产生一种被尊重、被承认的心理感受,使广大教师自觉成为学校各项工作坚决拥护者和积极实践者,从而有利于形成安定团结、共同奋斗的良好局面。目前,学校主要修订了教育、教学和绩效奖励等表彰激励制度。
四、以打造品牌为载体,形成学校特色文化
学校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致力彰显校园文化建设的鲜明特色,深入挖掘能体现学校办学历史和校园精神的校园文化内涵,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加以提炼,使之达到提升校园文化育人效果,丰厚校园文化内涵的目的,并通过不断实践逐步打造成学校的亮丽品牌,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
1.把科技教育作为特色文化的永恒主题。学校的科技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逐渐成为学校的靓丽品牌。近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举行的科技项目比赛中,累计共获得团体奖项107项,学生个人获奖500多人次。我校是“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基地学校”,学校科技工作还赢得了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及其他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好评。
关键词: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反思
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稳步增长的办学规模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动力
会计专业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创办于1986年,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专业前身为昆明地质学校、云南旅游职业学校(中职)会计专业,共招收了26中职班,培养了1100名毕业生,毕业生深受省内外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学院升格为高职院校后于2013年开始招收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目前在校学生规模三年制大专727人、五年债大专754人,年平均报到率92.25%。2016届毕业生数113人,其中,直接就业87人,升学25人,升学率为22.12%,参军1人,就业率为100%,就业对口率 98%。
二、充分的人才需求调研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
社会需求:截至2015年末,全国工商登记中小企业超过20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5400万户,中小企业提供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成为就业的主渠道。
地区需求:截至2015年底,云南省民营经济户数达225万户,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私营企业39.5万户,比上年增长34.8%,增速比去年提高6.9个百分点。
产业需求:旅游业是云南重要支柱产业,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云南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在当前国民经济增速放缓、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反腐力度不断加大的大背景下,转换经营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成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每个旅游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而转换经营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是旅游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水平,就目前而言,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恰恰是云南绝大部分旅游企业(包括酒店和餐饮企业)经营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
学历需求:根据我院对社会和旅游行业企业会计人才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要求明显高于学历要求、实践技能要求高于理论知识要求。中小企业对专科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占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58%。
岗位需求: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是我们确定专业方向的重要依据。调查资料显示,中小型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专业岗位主要是:出纳、会计、办税员、审计助理。
三、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准确的培养规格定位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一)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出纳、报税、成本核算、会计、审计等专业知识,熟悉企业会计核算、纳税申报、成本管理、内部审计等日常经济业务处理的操作技能,能胜任出纳、会计、审计等工作岗位,有深厚的职业发展基础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
(二)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出纳岗位、财务会计岗位、税务会计岗位、审计助理岗位、财务管理岗位,在基层积累多年工作经验后,通过努力取得中、高级专业职称,可提升至会计主管、财务主管岗位从事专业管理工作。同时也培养面向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等会计、审计服务中介机构的审计或税务鉴证岗位、会计或税务咨询岗位。本专业根据服务面向的企业和岗位以及学生未来职业拓展路线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规格。(见图1)
(三)定期评价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实时调整培养目标规格,保证和社会经济或地区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相适应
1.紧随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态势,开展了两轮会计人才需求调研
一轮针对社会通用会计人才需求,一轮针对云南旅游行业会计人才需求,并根据调研结果实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定位,确保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2.紧扣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制定和修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划分职业岗位确定工作任务分析能力要求设置课程体系”的工作流程,充分利用企业、行业专家的意见,直接引进行业标准作为专业培养标准,最大限度的实现学校到社会、学习到工作的无缝对接。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中,通过不定期人才需求情况调查,全面了解社会、行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以三年(一届学生)为一个周期,总结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不断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3.加强教学质量监管,优化配置教学资源,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建立健全包括教学计划制定与实施、教学方法研讨与改革、教学检查与评价、学生职业能力测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监督管理,提升任课教师教学水平,保证教学效果。同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规格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教学条件,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加大以改善实践性教学条件为重点的办学经费投入;强化以“双师型”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建设,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建立和实施毕业生回访,跟踪制度,以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的评价情况来衡量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性
通过委托专业咨询机构,定期向毕业学生进行电话回访、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通过回访,反映出目前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中,高职大专是用人单位较为广泛选择的学历层次,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本专业毕业生的重要技能。本专业毕业生由于动手能力较强,特别是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较为扎实,能够较为快速的熟悉工作岗位流程,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四、围绕会计专业职业能力和素养教育,打造“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手段
(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教育的基础
学院马列部在开设政治思想常规课程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将政治思想教育融入学生就业、创业实践中,增强了政思想教育的可操作性和考量性,也使政治思想教育的效益由隐形变得显性。在专业系部,从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专业介绍、到学生学习期间的专业课程教学、再到学生毕业时的就业指导,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全面贯穿专业教学和学生管理整个工作过程,在刚入学的第一学期便开设了《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定期开展有关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专题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学生解了今后在自己的工作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并自觉遵守这些准则和规范
(二)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是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教育的核心
学院坚持“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全面推行体现“以能力为本位、学中做、做中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按照“划分职业岗位确定工作任务分析能力要求设置课程体系”的工作流程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严格实施,实践性教学占整个专业教学课时的60%以上。在完成必须的专业教学的同时,本专业在校内定期举办包括出纳实务、纳税申报、票据翻打等方面的会计技能比赛,积极组织参加校外各项会计技能大赛。
(三) 打造带有浓厚企业、行业特点,体现职业特性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教育的有力保障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聘请企业专家、行业专家进校授课,举办讲座,开展以企业冠名的各种专业比赛、文化体育活动,促进校企文化交融,营造就业、创业氛围;在校园环境、教室环境、班级文化建设等物质表现形式凸显职业能力和素养教育的目的和宗旨,使学生职业能力素养教育看得见、摸得着。
(四) 加大会计专业就业、创业指导,强化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使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教育变得有目的、有方向
五、建设符合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支撑会计职业能力和素养要求的课程体系
科W合理的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才培养目标的保障,也是确保教改成功的关键。我们遵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把教学教法的改变和课程体系的重构作为教改的重点,提出了构建课程体系的原则:淡化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的界线;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线;强调职业岗位技能,构建职业岗位课程板块;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根据云南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要等原则构建课程体系。
六、“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有效保证
根据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要求,采取“外部引进和内部提升相结合、教师走出去和专家请进来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广泛筹措资金,多方面拓展教师发展空间,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见图2)
(一) 进一步优化师资数量与结构
(见表1)
(二)进一步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
通过加大“双师素质”教师引进力度、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鼓励支持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聘请企业、行业优秀管理人员和技术能手到校内兼课等方式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队伍。
(三)加强教学梯队建设,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重视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重点培养1~2 名专业带头人,3--4名骨干教师。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以骨干教师为核心,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以“校内讲师”和院级教坛新秀为中坚力量,以外聘教师为补充的教学梯队。
(四) 注重培养青年教师
通过组织岗前培训和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培训,组织安排青年教师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选派部分青年教师到相关高校进修深造等方式来培养青年教师。同时,为青年教师配备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业务指导教师,负责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五) 加强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
一、“三要素”:基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路
1.均衡教育的现实基础:办好每一所学校
着力办好各级各类学校,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非义务教育协调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实现“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义务教育阶段应以均衡为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办好每一所学校”的价值取向,不仅体现在建设标准化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硬实力”上,更体现为制定、实施一系列“软实力”意义上的区域教育政策。
2.均衡教育的核心理念:教好每一位学生
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重视教育机会、过程公平,满足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特长,让学生得到全面充分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营造校园文化、课堂文化、班级文化,采用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等方式,让每一位学生在健康而富有活力的氛围中快乐成长,实现均衡教育的核心理念。
3.均衡教育的内涵条件:开好每一门课程
课程是学生发展“奔跑的轨道”,多一门课程,就为学生的发展打通了一条新的路径,学生就多了一种发展的可能。开足、开齐、开好课程是“减负增效”的有力保证,是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在微观层次上的具体化,是教育发展的内涵条件。义务教育阶段应以课程政策、地方实情、学校状况为基础,在确保学生每天休息活动时间的同时,致力于三级课程的全面实施。
二、“五举措”:基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
1.抓好学校规划布局,实现办学条件均衡
一方面,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制定学校建设规划,建立学龄人口预测机制,有重点、有步骤地把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落实到每所学校,使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硬件设施的差距逐步缩小。另一方面,加快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在资源配置、政策保障上优先向农村学校倾斜,做到扩优与扶弱同时进行,推进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此外,筹集农村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加快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功能配套建设,加大农村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搭建共建共享平台。
2.建设农村教师队伍,确保师资资源均衡
一方面,出台《关于加强非考试学科课程设置管理的意见》等文件,采用巡回教学、按需支教、集中上课、专兼结合等措施,为学校配齐音乐、体育、美术及综合实践学科教师,解决农村教师队伍配备问题。另一方面,实施农村校长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各级各类培训、挂职锻炼等形式,不断提高校长素质和水平;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通过专家讲座、教育考察、现场观摩等途径,打造卓越农村教师队伍;实施校长、教师专业水平考试,每年在小学、初中、高中一个学段组织一次考试,三年一轮,以考促学。此外,按照“区校统筹、城乡互动”的原则,完善校长、教师合理流动机制。一是倡导实施“区管校用”机制。将中小学教师统一管理、统一调配,逐步缩小校际间师资水平差距。二是制定教师流失补偿制度。流入学校对流出学校做出经济补偿或流入学校为流出学校教师提供进修机会,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三是继续搞好支教活动。统筹规划学校和教师资源,大力推进骨干教师支援农村学校,并作为晋升特级教师的必备条件。
3.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教育质量均衡
一方面,全面部署落实“一校一品”创建工作,倾力打造文化强校办学特色品牌,以卓越课堂文化建设为抓手,以课题研究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引领作用和示范学校的带动作用,采取行政推动、项目带动、研训驱动、特色联动等措施,改变课堂教学中最深层、最隐性的东西,形成能够影响学生生命成长的教室文化、班级文化、学习文化、管理文化和课堂文化等,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建立区级、学区、学校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各学段教学质量进行各层面的分析,实行教学质量监测通报制度,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保障教学质量均衡发展。此外,加强教学管理,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原则,建立小学和初中对口招生制度,切实解决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
4.推动教育资源共享,促使教育优质均衡
一方面,打造学区共同体,学区内各学校紧密合作、联动发展,实现学区共同体内各学校间“四共享,八统一”,即“共享教育理念、共享教育资源、共享教育制度、共享教育成果”和“学管理、统一共享设施、统一课程资源、学活动、统一组织备课、师培训、统一质量监测、统一评价激励”,通过优质学校带动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发展。另一方面,实施“领雁工程”,建立示范学校与薄弱学校常态化交流机制,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帮扶和引领,逐步缩小示范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差距。此外,探索实行联合办学模式,由省市级名校直接参与区县新建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主导新学校开办并使其实现名校化,提升新校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教师教育等方面的软实力,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张。
5.切实关注弱势群体,保障特殊教育发展
一方面,全面实施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和谐发展计划,积极推广当地特色的留守儿童教育模式,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培训工作,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体系,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组织网络,以学校为主体的管护网络,以家庭为基础的监护网络和以社区为依托的呵护网络,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生活有助、安全有护,使农村留守儿童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另一方面,安排专项资金改善特殊教育学校专用设备设施条件,关爱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成立爱心助学基金,结对扶持和开设“绿色通道”,帮助特殊学校学生完成学业。此外,切实保障进城务工子女平等入学,解决好转户居民子女入学问题。
三、“五关系”:基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通过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力举措,义务教育在硬件和软件上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良好状态,但义务教育不均衡的形势依然严峻,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笔者认为,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该处理好五个关系。
1.谋划全面系统的方案:均衡发展与规划建设的关系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规划建设并不矛盾,义务教育均衡不是低位均衡,也不是静态均衡,而是高位均衡、动态均衡。在追求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原则下,要加大推进中小学规划建设工作的力度。对农村自然条件好、社会认同度高的学校,按标准化建设要求予以改善;对自然条件差、社会认同度低的学校,要创造条件予以兼并,兼顾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中小学合理布局。
2.树立高位均衡的目标:均衡发展与办学特色的关系
教育个性化、办学特色化,不仅是国际基础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实现更高层次均衡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教育个性化、办学特色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实现深层次教育均衡的需要。必须正视“两个差异”即学校差异和受教育者个体差异,不仅要考虑义务教育整体均衡发展,同时也要兼顾学校的特色发展,应鼓励不同学校、不同类型的教育,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立发展目标,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创造性地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最终实现优势互补、特色发展。
3.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均衡发展和教师流动的关系
教育规模越来越大,城区教师缺口随之增加,很多地区采取通过“考调”的方式,公开选聘农村教师到城区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乡师资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可通过两种方式恰当处理均衡发展与教师流动的关系。一是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把尊重教师主观需求和专业发展客观需要相结合,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师资均衡。二是实行教师校际交流制度。不能单一、机械地进行教师按比例轮岗交流,应兼顾教师自身的主观愿望和教师配置的客观现实。
4.建立动态竞争的机制:均衡发展与教育创新的关系
在教育均衡发展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建立竞争机制,激活学校向更高水平的均衡阶段发展,推动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均衡,是教育均衡的关键所在。要使教育均衡不断向深度、广度和高水平阶段拓展,必须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不断增强学校的发展动力、活力,激励学校之间、学区之间、区域之间向更高水平的教育均衡目标发展。在处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上,既要有城乡教育之间的相互合作,又要有城乡教育之间的良性竞争,且这种良性竞争应建立在“创新”因素这个评价标准基础之上,避免传统重硬件的评价标准使薄弱学校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抑制学校的创新与发展。
5.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均衡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一、强化“一个理念”,确立督学地位。
区是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一个农业区,历经了1999年和年两次撤场并区工作,合区前,两大农场拖欠教师近一年工资,总金额达830多万。走进当时的校园,看到的是九公里小学、高峰小学、长江小学等十多所小学的学生依然在上世纪“自力更生”的棚户房教室上课,学生坐的是自带的高矮不一的桌椅,破烂的门窗在风雨中摇摇欲坠;走近教师,看到的是“一身疲惫,满脸菜色”,人心思动的表情写在脸上,教育质量曾一度处于低谷。君山教育的出路在哪?这是摆在决策者们面前不得不思考的一道难题,如何破解难题?君山教育经历了不堪回首的十年发展之路。1999年初至年,为了减轻财政压力,刮起了一股“民办公助”卖校的“君山旋风”;年至年,调布局、抓分流、保稳定,在“稳定压倒一切”上迈步,教育质量依然裹足不前;年底至今,在“小学督常规,初中推课改,高中提质量,职教抓发展,幼教促规范”思路下,奏响了“强素质,硬管理,提质量”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强音。“教育发展靠改革,工作落实靠督导”的这一理念引起了决策者的共鸣,年初,随着《湖南省教育督导条例》的实施,区委、区政府按要求配备了主任督学和副主任督学,配齐了督导室工作人员,选聘了区政府督学。颁布了区办发[]10号《关于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建设的意见》,文件中明确规定:“把督学责任区建设与实施情况纳入镇(办)年度综合督导评估,作为考核镇(办)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工作政绩的重要依据。”年8月出台了《区中长期教育督导发展规划》,由此吹响了君山督学责任区制度建设的集结号。
二、突出“两种结合”,赋予督学权利。
1、突出与政府履职考核相结合。一是构建统筹城乡片区教育督导网络。通过建立督学责任区、督学工作站和向社会招聘热心教育的老领导、老教育工作者为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义务监督员的途径,统筹全区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关心下一代成长的合力。二是强化教育督导职能。通过强化“引导性、主体性、层次性、发展性、拓展性”的教育督导职能特点和整合“三方力量”(政策整合、评估力量整合、责任整合),充分挖掘被督导对象的主体性作用,让被督导者积极参与其中,在协商中求得共识,在协商中求得突破。三是建立督学工作定期报告制度。督学下校调研指导工作,重点围绕君山教育发展的难题作调研、谋对策,着重就部门搭车收费、学校周边环境、职能部门检查等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意见定期向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报告,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根据督学报告的情况及时整理存档,就存在的问题提请区委、区政府办公会议研究,并以书面形式向所在镇人民政府和区直部门反馈,限期整改。四是建立督学回访制度。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定期组织人大、政协和组织部所聘督学组成督学回访工作团,根据责任区督学所反馈的镇(办)和区直部门教育履职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回访,查看整改落实情况,对落实不力的,报告区政府分管区长同意,予以通报。五是纳入部门考核。为确保责任区督学对政府部门履职督促更有成效,在分解区“四区建设”目标责任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责任区督学对区直相关部门履职情况月督查、季考核工作机制,对考核得分最高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发现问题的责任区明确专人跟踪对接,限时整改,并纳入部门年度工作进行考核
2、与教育目标考核相结合。一是赋予权利。通过区委办、区政府办两办红头文件赋予督学权利,文件规定督学有对学校校长及中层干部推荐任用、考核奖励的建议权。对所辖学校表彰项目的审查权。对所辖学校校长的约谈权。对所辖学校教育投诉的处置权。对学校重大事项的评议权,使督学成为教育工作中有位有威有为的人。二是重心下移。从“联系学校制度”到启动督学责任区建设,我们始终注意强化为教育服务,为基层服务的意识,要求督学要像医生巡诊一般,坚持“家家到”“校校行”。督高效课堂建设工作方案的制订,督理想课堂推进落实,督教师理念、课堂教学方法的更新,督教师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导学案编制与作业批改讲评,督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习得、课后巩固等,让督学的触角延伸到了教学的方方面面。每到一校,坚持深入课堂,既关注教学的形式,更讲究教学的内容;既关注课堂的现象,更重视课堂的本质。既召开师生座谈会,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又对于师生提出的困惑,及时会诊、交流,统一认识。三是过程前移。责任区督学采取“全程参与,跟踪督导”的办法全程参与学校管理,实现督导工作过程前移。从年初开始责任区督学就要深入区域内各学校,帮助学校研究找准“定位”,引导学校寻找策略找准“定标”,指导确定学校发展性评价目标中的“自选动作”和“创新动作”,并帮助拟定评估要点。各项教育督导评估从自评开始,责任区督学就提前介入,深入责任区相关单位,帮助进行评估培训,跟踪自评进展情况,针对自评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和解决整改提高的办法,并把日常督导的真实情况应用于到评估中,增强评估的真实性;四是责任上移。我们倡导“责任上移追究制”,即责任区学校出现问题,联点局领导和股室负责人要自己追究自己的管理失职,进行自我反省,捆绑受罚。对责任区督学提出的问题,联点局领导和股室负责人要与联点学校领导一起研究整改措施,拿出整改办法,递交整改承诺书,并将责任区督学平时的评估结果按50%的分值计入年度教育工作目标考核之中。
三、实施“三项工程”,提升督学品位。
1、强化素质工程。为了提高督学素质,我室制定了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坚持“自主学习+集中学习+学习研讨”三结合的方式,深入学习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现代教育理论,国内外新的教育督导理论和教育思想等相关内容,突出做到了“四个关注”。一是关注督学的监督、评估与指导能力。我们每年分春、秋两季围绕“提高依法监督能力,提高评估能力,提高指导能力”组织两次区本级督学培训。年下半年我们聘请市政府副主任督学康仲德同志从“教育督导历史与发展趁势、当前教育督导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教育督导活动的基本要求”三个方面对我区所聘专、兼职督学进行了业务培训。年10月底,我们选派十二名责任区督学参加市组织的督学培训班学习,为督学输血洗脑,进一步提升我区督学监督、指导、评估的能力。二是关注督学的课改实施能力。年8月15日,我们凭借全市课改标兵——区许市中学这一课改阵地,从“四级(处室、年级、教师、学生)课改评价网络的构建;三种(案例研究、名师引领、课题带动)校本研训制度的建设;二层(师生、生生)合作互动模式的搭建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性评价。”等方面对各责任区督学进行了课改实施能力培训。从根本实现我区教育督导工作的三个“重心”转移,即①以督政为主向督教、督学为主转移;②大型综合督导向过程督导、形成性评价转移;③由督向导转移,增强督导的“导向”功能,导明学校发展方向,促进学校自主发展。三是关注督学的沟通与协调的能力。督学在履行自己岗位职务的过程中,要经常去扮演上下级政府之间、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政府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区家庭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调者"角色。为了提高责任区督学的沟通与协调能力,我们建立督学研究例会制度,定期组织督学开展座谈交流、个别交流和交叉评估等方式不断总结经验,提升督学沟通与协调的互动能力。四是关注督学研究与反思的能力。从年春季开始,我们建立了“督学研究例会十分钟报告讲评制度”,每次轮流由各责任区督学反思上一次督学实践中的成败得失,反思自身素质与督导工作还有哪些不相适应,存在什么主要问题,在哪些方面亟待提高。年初,我们组织开展了督导行动研究论文评奖活动,引领责任区督学立足教育督导工作实际,以科研的态度、思路及方法,研究督导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我们要求督学责任区开展督学活动都要召开反馈会,挖掘基层学校在教育发展中的突出成绩和特色经验,让“多反思、常钻研、善总结”成为督学的一种工作习惯。
2、文化引领工程。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多层面加强督学文化建设,着力打造督学行为文化“场”,增强干部师生和社会各界对督学工作的认同感。一是加强物质文化建设。挂牌成立督学责任区管理办公室,统一制作督学公示牌、督学证。责任区督学工作场所和所用设备,尽量统一标识,增添督学文化氛围。二是加强行为文化建设。利用各种会议和媒体加强对责任区督学的宣传,让督学感到“督学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投入资金在各责任区设立督学办公室,添置办公设配,改善督学的工作环境,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让全体督学身心健康,服务热情,举止得体,自觉维护督学声誉。三是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健全完善了督学管理培训、考核奖惩、通报交流、物质保障等一系列具有督导文化特色的规章制度,印发给全体督学。并结合实际,抓学习,抓落实,抓督查,抓评比,努力把制度要求内化成督学的自觉行动。四是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我们制定了《区督学誓词》,让所聘督学先宣誓再任职。让每位督学做到心中有《誓词》,手中在规则,促使责任区督学形成共同的文化价值观。
3、科研兴督工程。一是创新督学模式。首先是完善《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从师生的参与度、质疑拓展的深刻度、师生互动的有效度评价课堂。其次是通过《课改示范校督导评估方案》,抓好前期临帖推广视导,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抓好中期的释疑解惑视导,提升教师课堂实施能力。抓好后期深化推进视导,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第三是实施与“减负”评估相结合,真正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让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实行零作业,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第四是突出与规范办学行为评估相结合,让学校严格执行课程标准,真正落实“我的课堂我作主”,真切地让学生感受“我学习我快乐”。第五是运用《校园文化建设督导评估方案》,着力构建立足“评”与“比”的课改文化。第六是设置共性目标、个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学校评价方案,采取“规定动作、自选动作与创新动作”相结合的途径,推动了学校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二是创新督政方式。首先,注重调整对镇(办)以及区直部门的教育督导评估的内容,建立针对我区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经常化的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公布教育发展环境和教育投入情况;其次,突出做好“同级督政理念构建、四区目标建设考核、人大法律监督、督学责任区的过程管理”四个结合文章,注重定期义务教育督导报告,推动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再次,注重评估结果实行动态管理,突出督导评估的激励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促进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是创新评估机制。我们围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凸现自身的办学特色”的工作思路,坚持“认识到位,指标到细,自评到人,评估到优”的原则。在随访督导、专项督导和综合督导中,抓实“四方面的评估”。第一是用“活”标准,分层评估。我们坚持以省、市评估标准为底线量化不同层次学校评估指标,提振不同层次学校达标信心,提高督导评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二是注重实效,全面评估。我们建立了督导评估“包保指导”制度,政府教育督导室工作人员和责任区督学都有自己的包点校,经常有针对性地深入各自的包点学校进行自评指导,了解自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整改。第三是发展特色,客观评估。我们强调对学校实施督导评估时,既注重基础性指标,又突出发展性评价,实行督导评估结果动态管理。第四是创新理念,准确评估。在督导评估时,我们强调督导评估人员要选准切入点,抓住主要指标,把握关键环节,集中力量全力推进。每到一个学校我们都采取“三个一”的形式(即:评估小组的每个成员都随机抽听一节课,了解教师备课、上课等教学情况。开展一次问卷调查,召开一个座谈会,与学校负责人、教师、家长座谈),全面深入地了解学校在学校管理和办学水平方面的主要经验及成绩,认真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协商中指导,在服务中引导,在落实中主导。四是创新科研机制。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倡导“问题即课题,实践即研究”的科研兴督理念,引领督学围绕“构建同级督政体系、环境优化措施、课改推进保障、责任区建设难题破解”等方面立项研究,走出了一条“发现问题,确立课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反思问题,调整对策;优化对策,解决问题。”的“问题——对策”科研兴督之路。年全区二十多名督学科研论文在省、市获一、二等奖,其中王章忠的《督导为新课改助力》获省一等奖。
四、激活“四类机制”,凸现督学实效。
1、构建“三维督导”机制。根据督学责任区工作需要,我区成立了区、镇(办)、校“三维督导”网络。区政府督导室负责研究督学责任区建设规划、推进机制和工作策略,对督学进行选聘、考核、培训与管理;镇(办)督学工作站负责落实区级各种教育督导评估,为区级督学开展工作提供服务。兼职督学负责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专职督学负责梳理问题,督促落实,使责任区真正成为督学的“责任田”。学校督学办公室负责学校日常督评工作,实施“常规管理﹢质量检测﹢教育评价”三维立体化管理,遵循“日常工作找问题、创新工作找思路、延误工作找责任、落实工作找人才”的工作原则,建立“校长督导制度、学校督评组和集体视导制度、教学反思制度、教育教学及效果评价制度、学生基础评价制度和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等六项制度,全面系统地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监督、督促、评价和指导,对教师的教学常规、班级的管理、教研活动开展、体卫安全工作进行全天候的监控。引领教职工发挥、发掘和发展主体地位优势,在理智上洞察、在情感上体味现代教育管理的内涵。我区许市中学督评办充分利用专职督学“专”的优势,发挥上下对接的核心作用;利用兼职督学“权威性强,专业水准高、影响力大”的优势,发挥有效专业指导和专家引领作用;利用学校督评办督学“面广、量大,动态监控”的优势,发挥全方位监督的基础作用,真真切切地让督评工作落到实处。
2、启动责任督导机制。一是健全督学考评制度。年9月,我们制定了《关于督学责任区督学岗位责任制考核的意见》,成立了由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牵头,从区委组织部、区人大、区政协、区政府督导室等部门聘请的督学中抽调人员组成责任区督学工作实绩考评组。利用与责任区域内的学校领导、老师和社区群众交谈、征求意见的途径了解对督学工作的满意度;按照考评细则要求,采取查阅督学工作日志、随访记录、调研报告、有关会议记录和热点问题跟踪调研的方法,对督学工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价考察督学工作的达成度;通过督学个人工作述职、民主测评方式考核督学工作的有效度。区督学责任区工作考评小组坚持每季度对督学的工作采取随机专项督导与季度考评相结合动态管理模式,实行全面督评结果与督学补助工资相结合,按质取筹。对考核中不称职的督学给予批评,直至解聘。责任区考核成绩按不低于20%的权重,纳入督学所在股室绩效考核。二是建立督学问责制度。年3年,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制定《区教育督导工作守则》和《区教育督导人员有错无为问责办法》,完善了由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干部办组织对责任区督学工作进行跟踪考核的制度,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干部管理。三是完善工作站(学校)考核制度。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分上、下半年对督学责任区工作站和学校督学办对责任区督学反馈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讲评,通过考核,评选出责任区工作一、二、三等奖,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纳入年度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从而强化镇(办)工作站落实责任和学校“自觉接受责任区督学的工作指导,认真研究落实责任区督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执行责任。
3、盘活随机督导机制。一是建章立制,实现随机督导制度化。年底,为了配合区深度推进课改和有效推动同级督政过程管理需要,区委办、区政府办下发了君办发[]14号《关于建立区督学责任区制度的通知》,年初,我们制定了《区实施督学责任区工作方案》,区委办、区政府办下发了[]13号文件《关于建立对镇(办事处)和区直有关部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的通知》,为督学责任区督学开展随机督导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程序管理,实现随机督导规范化。通过“亮证督评、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程序合法”的办法来规范工作程序;通过“把脉问诊督常规,切中要害推课改,立足鼓励话发展,突出重点抓评估”的原则来规范随访督导方式;本着“真心实意服务学校,务实求真促进发展”宗旨,深入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进社区、进家庭,用眼睛发现问题,用耳朵倾听声音,不留“盲点”,不留“死角”,公正客观,提高教育督导的公信力。力求在评估问题上突出一个“细”字,在查找问题上突出一个“准”字,在分析问题上突出一个“透”字,在解决问题上突出一个“帮”字。由此达到“遵循督导通用方法,在具体运用上有所突破;遵循督导工作要求,在督与导结合上有所突破;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在科学指导上有所突破”。做到督前不通知、督后不吃请、不收礼、记载不虚假、呈报不拖延。三是翔实记载,实现随机督导专业化。为了进一步贴近学校管理现状,贴近教师的发展要求,促进校长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我们要求督学明察暗访、推门听课、校园巡视,查看常态下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秩序,翔实记载随访记实,从随访中总结和反思学校工作,在总结中思考,在反思中研究,为学校问诊把脉,出谋划策,对学校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区政府副主任督学蔡新智通过校园巡视和观课写出了《走近许市中学,感受课改风采》的随访日记在湖南教育政务网上发表,区政府副科级督学、第一责任区首席督学黄前进通过“一日督导”活动,撰写了《区责任区督学把脉问诊督课改》的通讯报道发表在湖南教育政务网上,区政府副科级督学、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第三责任区首席督学刘东经常深入所在区域学校蹲点指导、现场调度、督促整改、检查验收,提炼经验,为高标准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撰写的《区强化“三项措施”,提升创建品位》一文被湖南教育政务网采录。四是落实反馈,实现督导结果时效化。,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根据督学随访督导工作记载的情况,实行“周调度、月结账”,切实做好反馈,提出整改建议,限期整改通知,责令学校在第一时间制定整改措施,形成整改报告,推动了督导责任区工作向更高更新的目标攀升。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级课程建设;整体推进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地方课程规划与管理研究”(FHB12046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3-0036-04
实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15年来,北京市基础教育始终坚持“优质、均衡、特色”的发展思路,从首都课程改革实际出发,系统总结课程改革工作经验,全面推广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本着务实、创新的态度采取多种举措,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特别是郊区的课程改革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工作,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加快推进均衡发展和全面实施核心素养教育两大主题。北京市中小学校建设坚持硬件和软件并重,在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课程教学改革卓有成效,由基于教材的教学走向基于课程的教学,由注重教学活动的形式转向注重教学活动的实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健康个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课堂真正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一、三级课程整体建设机制走向深入
北京市中小学课程建设确立了“市、区两级分层管理,统一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基本策略。市级课程管理部门坚持三级课程整体建设思路,研究制定北京市课程建设规划,合理调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的设置结构,进一步规范课程管理,修订、完善并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构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具有北京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对全市课程整体建设的调控和指导,加强对自主课程建设实验学校的指导和管理,鼓励改革,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教育督导部门、项目组以及各学校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确保《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修订)》得到认真严格的贯彻执行,三级课程得到有效的实施和落实,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规划并开发管理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区和学校全力保障课程计划的全面落实,课程设置方案的适应性、规范性和操作性明显增强。区、学校在实验过程中关注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执行力以及学校的整体发展,在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制度建设、实践创新等诸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市、区、校三级合作的运行机制,组织开展专项研究、专题研讨、评选推优等多形式、多途径的课改实践活动,在理论研究、政策制定、机制建立、宏观调控、微观指导、典型引路、成果推广等多个重要环节全面推进,带动全市中小学课程建设工作逐步走向深入。同时催生了一系列推动课程改革的规章制度、法律文件的建立健全,确保了教育部、北京市的课改文件、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在区、学校的严格贯彻落实,确保了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沿着科学、正确、良性的方向健康发展。
区级教育行政和教科研部门下大力气落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推进课程整体建设的文件精神,不管是在城镇还是在边远的山区农村,学校都努力做到开足开齐国家课程,有效落实地方课程;而且依据学校实际深入挖掘地域资源,开发出诸多系列化、富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学校领导干部的课程领导力显著提高,围绕着学校的核心理念设计出具有系统性、实效性、创新性的课程规划方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用课程特色作为学校核心特色的理念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接受、认同,并初步显现出它的实际效果。从课堂教学的实际看,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等理念效果在不同程度上得以显现。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大改观,即便是深山区的农村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多媒体设备、校园网建设等都向城区学校看齐,并且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各具特色。学校实实在在着力推进课程整体建设,教师自觉地落实学校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效果明显。在课程建设与实施上加强可行性研究,注重实效,不求热闹,不做表面文章。在推进三级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把落实课程计划提到依法办学的高度,寻找与学校日常工作的结合点和增长点。注重校本课程建设以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加强三级课程之间相互融通结合,已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部门和学校的基本共识。
二、课程建设整体育人效益逐渐显现
全社会日益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重视未成年人的核心素养教育、身心健康、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支持作为学校育人工作核心的课程改革建设向着纵深推进,为学校在课程改革实验方面的大胆尝试和积极探索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基础教育战线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性质及相互关系日益明确,三级课程建设的整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三级课程整体推进实施的原则得以认真贯彻。科学的三级课程评价机制的积极推进,促进了三级课程的全面实施、学校特色的形成和教学效益的全面提高。三级课程整体推进和科学实施的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的表彰制度和活动,有力地引导、促进了区、学校和教师全面、协调、有序地整体推进和实施三级课程,使北京市义务教育的课程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区和学校由“被动卷入”转为“主动参与”,更加理性帐档赝平课程改革实验,更加冷静地思考课程实施中的常态建设和机制创新。自觉地将课程改革作为学校育人和发展的核心载体纳入学校中心工作,以课程整体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载体和抓手。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条件对课程进行拓展、深化和二度开发,对课程资源进行选择、重组,形成体现学校个性化特色的课程。一批具有地域或学校特点的课程资源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为学生、教师、学校开拓出新的发展空间,学校育人工作焕发出新的活力。
区教委和教科研部门日益关注学校的三级课程整体建设和课堂教学实施情况,从不同角度审视学校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中凸显的课程意识。多年以来一贯坚持的专项调研督导工作有重心、有计划,活动越来越深入,主题越来越聚焦课程改革,重点突出、有针对性,持续重视远郊特别是山区学校的课程建设。督导活动也从听取报告到深入课堂,从走近干部到走进教室、近距离接触学生,从观摩学校到观察课堂,从收集信息到与业务部门、学校的研讨到重视内部交流,更加关注学校课程整体建设和以课程为核心的学校特色发展。
在持续的督导调研中积累了大量鲜活的、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和资料,明确下一步应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为市区两级协调推进深入的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深度思考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诸多现实问题:课程建设如何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课题研究如何更好地为学校服务,如何做好精品校本课程开发,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夯实基础和改革创新的关系,如何针对民族传统文化类课程进行整体研究,如何提高学校课程整体建设的实效性,教师如何实现教材的二次开发和灵活运用,如何进一步增强学校干部和教师的课程意识,如何进一步通过课堂教学体现课程建设的效益等。
课程是学校变革的核心,课程改革实际是以课程为核心的整体改革,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学制改革的探索尝试。不涉及课程的改革是不彻底的,只把课程作为局部变化的突破也说不上是学校内含式发展的成功。在建设特色学校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和推进课程的整体建设,并逐渐形成学校课程特色和课程文化。应从课程专业建设的视角对一些创新探索举措进行鉴别和判断,形成对于一线课程发展实际的看法,并从中发现问题,形成业务突破和研究的新的增长点,更好地指导一线课程建设。
课程专业研究、管理人员深入学校和课堂应有独特的观察视角,坚持出特色、出质量,形成规律与方法,从对课堂、教师行为的观察转向对课程、教材变革、学生主体的关注。带着问题和计划有目的地走进学校和课堂,通过坚持和积累形成基于课程建设视角的学校调研标准或规范,推动学校课程建设向着纵深、健康的道路持续前进,体现自身的专业价值。
三、课改推进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我国当代社会是相对的新生事物,在不断更新观念、总结反思中修正方向、摸索前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探索前进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原因,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对新课程改革精神的理解不到位,新理念未能完全落到实处,实施层面创新性不够,操作实践方面出现细微偏差,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理和现象,盲目追求课改政绩的形式主义、花架子、表面文章,等等。如此种种,恰恰说明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科学、规范、务实、良性发展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学校在课程整体规划、门类设置的总量控制、自编教材的处理、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举措以及过程监控与评价上还存有较大提升空间。部分学校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有待于深入,未能厘清三级课程的特性,对课程特性把握不准,把学科拓展训练材料当作校本课程,打着“校本化实施”的旗号随意更改课程计划、变相挤占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课时,因而在多种课程形态面前显得束手无策,甚至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课程建设和课程管理某些方面的混乱失序现象。校本课程内容重复开发、简单追求门类数量,导致课程过多过杂、质量不高、实效性不强,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部分学校的课程改革与学校的整体发展缺少联系;有的学校虽在课程规划中有明确的学校办学理念和目标,但在具体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对核心思想体现不够,理念和实践脱节。有些学校在观念和实践中仍未跳出升学与课程冲突的误区,在学校推进课程策略和措施以及老师的课堂教学中,考试仍然是最高指挥棒,仍把升学率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教学中以应试为导向、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指导针对应试得分的倾向突出,偏重应试抓分数的片面化技能训练;课堂教与学的互动层次偏低、实效不高。
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郊区小学特别是农村校、山区校的课程建设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实际状况:
郊区学校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师资队伍建设。有些规模较小的学校、山区校缺少专职教师,比如地理等科目没有专职老师,多靠兼职授课,教学质量上难以保证。补充的师资中有部分人员是从社会招聘而来,大学研修专业并非师范教育背景,专业不对口,课改意识、教育心理学知识相对缺乏,更没有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实习实践工作。进入基础教育系统工作一段时间内,还不能尽快地进入角色,完全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对教师学科素养、专业技能的常态化培训,提高师资的专业水平将是一项长期的过程。
优秀教师数量相对偏少,特e是农村学校,部分较有教学实力、崭露头角的教师往往设法调入城区甚至市区,这种带头人的移动和流失对区教师队伍建设影响较大。对城区、市区优秀教师到郊区、农村支教工作还有相当的现实需求。生源方面,郊区的家长也是尽力设法把孩子送入城区或者市区名校。不少郊区学校在校生中本地学生远少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且班级生员数量较城区学校班额明显偏少,客观上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地方课程和地方教材的关注度差别大。地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研究还没有引起部分区级教科研部门和学校的足够重视。事实上,对于地方课程的研究是三级课程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有些地方课程虽然进了课程表,但实施层面上的落实还很不够,存在课时被挤占、被挪用的现象。地方教材建设滞后,表现在修订不够及时,课程内容相对没有依据社会发展及时对教材修订更新;教材本身的行文规范方面待提升的空间较大,别字、病句的出现频率偏高,离精品化的要求还有不少距离。
校本课程建设相对薄弱,有的学校特别是农村校、山区校,受困于课程资源缺乏,校本课程数量总体偏少,数百名学生面对仅有的几门校本课程,学生可选择的余地小,还远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成长需要。不少学校还未达到针对校本课程结构乃至学校三级课程结构的整体设计。在校本课程的研发过程中重分科课程,轻综合课程;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这两种倾向造成校本课程结构稳定性和平衡性的缺失,很多校本课程的开发依然重严密的知识体系,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点。对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研究关注还不够。
四、采取切实措施提升全市课改质量和水平
能否全面提升全市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质量和水平,郊区农村校、山区校的课程改革步伐和实施效果是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从北京市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整体建设推进的角度考虑,目前应针对学校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惑,着力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重视规模小、班额小的学校建设
部分学校规模较小,一个年级一个教学班,有的班生员数量甚至到了个位数。课程实施上缺少专职教师的现象较为突出,兼课质量难以保证。而现在教师的编制额度又难以突破,如何补齐应有员额是个紧迫问题。任课教少,同头备课、教研等活动也多有限制,地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可能也存在诸多实际困难。需要区级教育行政和教科研部门多关注调研,予以政策诸方面的倾斜性支持,确保课程建设不掉队、教育教学质量不打折扣。这类学校应立足当前学校实际情况,尝试精细化、个性化、差异化培养,借力北京数字学校网络名师教学资源供给,主动开展“一对一”教育教学的方式、途径和实施效果等诸方面的业务研究,突出精耕细作、整合课程资源,统一规划设置学校的课程建设方案,整体提升课程实施效果。
2. 完善进入学校课程内容的严格管控机制
纳入课时的课程门类越来越多,比如廉政、人口、法制等,今后必然还会有诸多内容都要试图挤进中小学校的课堂。而北京市课程计划是有法律约束效力的,学校课时是有限的,应及时进行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建议规定:除国家课程外,各部门不得以行政命令或其他形式途径增加进入中小学校课堂内容;如果确有必要,应编制地方教材由区和学校进行选择。所有进入中小学校课堂的课程门类和内容都必须通过北京市教委行政审批;对已经进入课时安排的课程加强督导,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负责,实施效果不佳的课程门类应建立退出机制,真正凸显课程育人效益。
3. 规范地方课程实施要求,强化地方教材质量建设
市、区相关管理部门应勤加督导、狠抓落实,要研究形成针对地方课程的统一考核标准体系,不单纯以地方课程门类的数量作为评价参考依据。保证地方课程课时的专时专用,注重地方课程教学实施效果,加强地方课程的师资培训和教科研建设。课时有限的现实条件下,很有必要加强区域地方课程规划建设,对已开发的区域地方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努力提高人力、物力的经济性,切实提升课程教材质量,向着精品化方向迈进。避免或减少相关相近地方课程的重复性研发投入。
4. 校本课程建设走重实效、出精品的思路方向
一般而言,校本课程的总体质量还有待提升,学校自编校本课程讲义或者称为教材的质量整体不高,部分学校经费投入大,校本教材印刷装帧精美、求全面成系列,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提升空间。东拼西凑、不成体系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简单重复性的照搬内容多,体现课程自主创新探索精神的内容少,利用校本课程课时进行国家课程延伸拓展训练的现象仍然未能杜绝。区级课程管理部门应加强审核和督导,切实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评价考核要有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要求,还原校本课程应有的育人功能。
5. 持续强化三级课程整体建设
从市、区教科研部门层面到学校层面,都要加强三级课程整体推进建设的意识和研究力度。从课程理念的理解、课程目标的把握、课程体系的建构、诸学科的全面建设、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多角度、多维度来理解并实践,真正落实,体现学校课程特色,这一点将成为下一步课程建设重点努力突破的长远方向。细化市区级教科研项目的实施管理工作,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立足于长短期规划结合,追求项目推进的实际育人效益。
6. 深入贯彻落实学科教学改革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切实转变、更新理念,以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来指导、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解决学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课程标准作为明确课程定位、确定教学目标、规范教学进度、开展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严格坚持基于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强调学业基础、扩大知识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构建开放性的教与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合作、探究类学习活动,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开展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要求基于课程标准进行学业评价。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学习,重视教育新技术、信息化对教学方式变革的影响。
7. 持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建设
关键词:快速城镇化;城市社区管理;社区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D669.3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4.06.002
城镇化指由乡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人们通常用城镇化率,即城市常住居民占国家总人口数的比重作为城镇化水平的衡量指标。1978年我国城镇化率只有17.8%;2011年,我国城市常住居民数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数,城镇化率达到53.2%,标志着已进入快速城镇化发展时期。纪晓岚指出,城市的本质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的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1]这种人工环境的初衷在于公共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以及为公民提供更优质和便捷的公共服务。然而,过快的城镇化进程又会引发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垃圾围城等“城市病”。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公共领域的诸多问题都需要用全新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社区管理就是其中重要的问题之一。一方面,作为城市的基本细胞,社区以其在维护社会稳定、提供社会归属感、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等方面优势,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化解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诸多问题的减震器。另一方面,快速城镇化进程也使社区管理面临新的挑战。深入分析这些挑战,并思考如何通过社区管理创新回应这些挑战,是破解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管理难题的重要途径。东营市胜利油田河口社区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创新,为思考上述问题提供了实践参考。
1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社区管理面临的挑战
快速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城镇空间扩展和人口数量激增,使城市社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处于不同以往的时代背景中。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单位制瓦解,等时代变迁过程与城镇化进程并行交织,更增加了社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复杂性。
1.1 城市扩张增加了社区公共服务需求
城镇化进程本质上是城市规模扩张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含两条路径:一是单纯的城镇人口数量扩张,主要通过农村人口自发进城来实现;二是城镇空间与人口同时扩张,主要通过“村改居”等方式的郊区城镇化来实现。[2]无论是单纯的人口数量激增,还是城镇空间与人口数量同时扩张,其从根本上都导致城镇基础设施压力增大,治安、环境、交通等城市管理难度加大,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需求的急剧增长。从社区层面上,这些变化至少导致本地人、新城市人以及流动人口的融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等问题逐步显现,社区公共服务需求的种类和数量都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就目前我国城镇社区公共服务现状来看,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随着城镇扩张速度进一步加快,这种供需矛盾还会进一步突出。
1.2 外来人口流入增加了社区管理难度
外来人口流入是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城镇化中社区外来人口主要来源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失地农民安置、高等教育后在城市就业的新城市居民,以及投奔子女的老龄化人口。这些外来人口对城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也使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和管理面临巨大压力。人口流入一方面增加了城市总人口数量进而增大了公共服务需求数量;另一方面增加了人口流动性进而增加了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物业管理等方面社区管理难度。首先,外来流动人口结构复杂。其中既有遵纪守法、有良好社会公德的合格公民,也有好逸恶劳、不务正业,甚至流窜作案的人员。外来人口给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带来的挑战最为明显。其次,外来育龄人口居住分散、流动性强,存在一定数量的超生、非婚生子女等,计生管理和服务工作难度日益加大。最后,有些外来人口自身素质低、环境卫生意识较差,或对居住社区的归属感不强,导致乱丢垃圾等现象,对社区环境卫生管理造成一定影响。
1.3 “村改居”社区的遗留问题亟待解决
“村改居”主要是城市周边地区、镇所在地等实施 “农转非”,居民农业户籍改为非农业户籍,“村民委员会”这一自治组织改为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与村委会和居委会相比,“村改居”社区居委会有其自身特点和职能。近年来,郊区城市化进程加快,“村改居”的步伐也逐渐加快。依据杨贵华的观念,“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应成为社区人口再组织化和居民自治的重要组织平台;应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公共服务的生产者和供应者;应成为原住村民和进城农民工融入城市并转变为新市民的重要组织平台。[3]但目前我国“村改居”进程中,形成了原有社区与“村改居”社区交叉分布、行政村与“村改居”社区交叉分布的空间特点。在“村改居”社区综合治理、文化建设、计划生育等方面存在工作关系不理顺的问题。干部体制和管理模式没有及时转变,村集体资产处置等问题没有妥善解决,“城中村”存在的弊端没有根本消除。“村改居”社区的在空间布局、固定资产、行政体制等方面的遗留问题亟待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改居”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1.4 居民结构多元增加服务需求复杂性
人口学理论通常用人口或居民结构来表征城市人口的特征。一般情况下,把城市居民划分为托幼年龄、中小学年龄、劳动年龄和老龄。那么,依据各年龄居民在居民总数中所占比重,可以将社区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托幼年龄和中小学年龄为主的增长型社区;二是以劳动年龄为主的稳定型社区;三是以老龄居民为主的衰退型社区。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步推进,近年来我国衰退型社区占三类社区的比重逐年上升,增长型和稳定型社区的比例则呈下降趋势。且在一些年代较久的街道,衰退型社区呈现连片分布的特点。在一些稳定型社区,投靠子女的外来老龄化人口也逐渐增多。为逐年增多的老龄化人口提供便捷、适宜的公共服务,又要顾及其他年龄群体的公共服务需求,这使得城市居民公共服务需求呈现出复杂趋势。同时,从居民职业结构来看,传统单位制社区居民通常以同一类职业为主。在生活起居、文化卫生、体育休闲等方面具有趋同性的公共服务需求。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单位制瓦解,城市居民的职业结构日益复杂,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呈现增强趋势。
1.5 单位制瓦解增加了社区动员的难度
从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克论文集中的“Community”一词来看,社区的主要意涵包括“地域共同体”与“精神共同体”。德国学者斐迪南・藤尼斯也认为,社区是那些有着相同价值取向、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4]在乡村,这种社区共同体关系主要由传统的血缘、地缘和文化等自然因素造成;在城市,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社区共同体关系主要由共同的单位造成。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社区不仅受到“村改居”进程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单位制瓦解进程的影响。单位制瓦解后,本由单位制所带来的相同生活状态、相同价值取向和人口同质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共同体特质也随之瓦解。计划经济时代以单位命令动员社区的管理模式也不复存在。在复杂多元的居民结构、工作性质和生活状态下,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变得异常困难。共同维护社区公共设施、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共同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的号召,很难得到一致的认同和回应。
2 东营市胜利油田河口社区管理创新实践
东营市胜利油田河口社区管理中心成立于1997年6月22日,承担着18个小区、20924户居民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社区设二级机关部室8个,机关直属单位7个,三级单位7个。辖区总面积375.27万平方米,保洁面积115.4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7.6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1.80万平方米。在中心业务上,主要有四大板块,即物业板块、医疗卫生板块、幼教板块和住宅建设板块。其中医疗板块服务人口5.8万人;幼教板块共有幼儿园8所,在园幼儿1424人。1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该社区空间面积和人口数量都呈现出上升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权利意识增强,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居民结构的多元化和复杂化,社区居民不同方面的公共服务需求也逐渐呈现细化趋势,不同服务的属性和特点不尽相同,管理和服务工作日益复杂。同时,作为“油田改革的蓄水池,民生建设的主阵地,油田主业发展的大后方、大本营”,油田发展对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河口社区对社区管理工作进行了有力的探索和尝试,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油田本土特色的社区管理模式。
2.1 强化服务,着力体现社区管理人性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需求水平不断提升。如何为社区居民提供满意的公共服务,是河口社区始终思考的问题。为此,本着建立服务法则、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延伸服务触角、沟通实现温暖的设计理念,胜利油田创新性地提出了“五步动态服务法”(如图1)。
图1 五步动态服务法
第一步,以高接远迎为主旨,认识居民。认识居民是服务的基础,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认识居民的工作主要集中于物业前期介入环节。实施步骤为:①做好建房前期的宣传工作。②组织好购房报名工作。③组织好选房大会。让居民感受到“家”的温暖。④物业前期介入。⑤初步建立居民档案。⑥做好居民入住服务工作。⑦处理居民反映的房屋问题。对于居民入住后反映房屋存在的问题,物业公司要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处理。⑧加强装修管理。避免出现违规装修现象,确保小区整体环境优美有序。
第二步,以密切感谢为主旨,了解居民。了解居民是认识居民的深化,是深层次的认识居民。通过了解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和志愿服务意向,建立居民个性化服务需求档案,从而更好的提供服务。了解居民的主要渠道有:①组团班长走访。②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采取定期按住户比例抽查或居民在服务厅缴费、报修时随机调查。③楼栋长会议。每季度一次的楼栋长会议是了解居民需求的有效渠道。
第三步,以变堵为疏为主旨,帮助居民。帮助居民,就是指物业管理人员应该转变思维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为居民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引导居民关爱“家园”,消除或减少居民的抵触情绪,营造物业、居民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从以下方面入手:①政策咨询。对居民提供政策帮助、信息咨询,采取即时答复和预约答复两种方式。②法律援助。针对各种纠纷及影响小区公共利益的行为,提供法律咨询或法律援助。③就业咨询。帮助职工子女了解掌握招工信息。④邻里守望。大力倡导“以邻为友、以德为邻、以邻为善、相守相望”的睦邻文化。⑤医疗帮助。发挥小区卫生所作用,建立居民 “个人健康档案”,指导居民有针对性地预防疾病并提供定期诊疗服务。
第四步,以换位思考为主旨,理解居民。在为居民服务的过程中,通过“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充分理解居民的需求,把对方的问题当作自己的事情去办,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主要举措为:①居民接待制度。认真对待居民来访,热情接待,耐心听取,认真记录,详细登记,及时处理,及时反馈。②居民听证会制度。针对小区的建设改造等问题,组织居民代表参加听证会,使其参与小区建设,密切相互间关系,加深相互间的感情。③问题分级处理制度。根据居民反映问题的紧急程度和类别,分为A、B、C三级,明确程序,落实责任,用真诚的服务换来居民的理解。
第五步,以感情升华为主旨,感动居民。这是物业管理追求的最高目标,其关键是把居民当成自家人,细微之处见真情。核心是通过“感动服务”,达到感情升华。主要手段有:①开展健康关爱活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以“健康快车”、“小白鸽”医疗志愿服务队为载体,开展健康常识宣传和家庭病床服务。②开展结对关爱活动。为子女不在身边或无子女的独居老人或“关爱结对”服务。③提供“贴心”服务。例如在婚丧嫁娶、老人大寿或孩子满月等时候,送上一束花或上门问候等。④开展节日慰问活动。在特殊节日,发挥党员服务社的作用,对老党员、老模范,孤寡老人进行节日走访,营造“感动”的氛围。⑤开展“助力上产”活动。以“午间驿站”和“隔辈结对”为载体,解决前线职工子女上学无人照顾之忧。⑥志愿者服务。对小区内残疾人、孤寡老人及重病不能自理的人员,由志愿服务队定期提供清扫卫生、送水、送粮等志愿服务。⑦爱心助学。针对因家庭困难而导致失学或上学困难的中、小学生,通过网上、共青团组织等途径,搭建援助信息平台,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援助。
2.2 分类管理,努力推进社区管理精细化
随着居民结构的日益复杂化,社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难度加大。河口社区针对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复杂性,围绕居民最为关注的物业、幼教、医疗和住宅建设四个板块,实施社区分类管理。
2.2.1 物业板块“组团式”管理
“组团式”管理,是指以小区为单元,把环卫保洁、绿化管理、物业费收缴、楼道清扫与保洁、居民报修服务等内容,以班组为服务“组团”,定时、定点为居民提供服务。即由过去的“条条管理”改为现在的“切块管理”。主要做法包括:(1)精简机构,减少管理岗位。在机构编制上,撤销原来的绿化、保洁等专业化队伍,资源整合到小区。在岗位设置上,打破传统的岗位设置方案,小区物业管理处的管理岗位按照“一正两负”设立,即主任1人(兼书记),副主任2人(其中1人兼任副书记),减少了管理岗位。(2)合理确定组团数量。一般400户左右为一个组团区域。组团人员的数量要充分考虑到现代企业管理的人员管理幅度,一般为8-10人左右。在人员配备上,充分考虑到绿化、保洁、收费、维修等多种服务领域的专业技能。(3)合理测算操作岗岗位定员。在测算定员时充分考虑所辖区域的楼道数量、绿化面积、环卫面积、应收物业费的人数以及管理的难度等多种因素,使定员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4)深化竞争机制。在物业系统开展全员竞聘上岗,所有岗位按“三岗制”动态管理,进行合理劳动组合。(5)完善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机制。由于岗位裁撤、重组和兼并,对各岗位重新进行了岗位分析,并根据劳动岗位的特点,对各个岗位进行岗位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所有岗位重新进行岗位归级,最终确定出各岗位的岗点。(6)完善考核体系。第一层,物业公司对所有基层单位的考核。第二层,由物业公司物管办牵头对各物管处考核。第三层,各物管处对各个组团进行考核,每周进行一次“星级组团”的评比,每半月预兑现一次,每月底进行总兑现。第四层,组团长对员工个人的绩效考核。(7)以“组团”和“440服务中心”为主体,打造“主动式服务”和“响应式服务”服务体系平台。主动式服务的主体是“组团”,在主动式服务中,“组团”要实现功能,即实现居民需求,沟通邻里关系,塑造优美环境,维护平安家园,传播文明风尚,提升文化品位,实践志愿服务,发展员工职业。
2.2.2 幼教板块亲情化管理
幼儿教育亲情化管理主要做法是:(1)体现“以幼儿为中心”,使幼儿在园期间的关爱呵护做到无缝隙。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修订完善了各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特别是《教师岗位职责》和《教师一日工作流程》、《保育员岗位职责》和《保育员一日工作流程》、《园长岗位职责》和《园长工作一日流程》,均体现了以“孩子为中心”,努力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快乐成长。《教师一日工作流程》135项、《保育员一日工作流程》38项、《园长一日工作流程》34项,从孩子入园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离园,关爱呵护做到“无缝隙”,真正做到了“基本服务无盲点”。(2)家园互动,为幼儿成长创造和谐快乐的环境。一是各园所有班级建立了博客,老师及时将孩子在园情况汇报给家长,更便于老师和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管理等问题。二是各园开办了家长学校,定期向家长传授先进的幼教理念,组织家长进行家教经验交流。三是通过发放《亲情联系卡》、家长约谈、家访、家长问卷等多项关爱幼儿、增进家园联系的措施拉近了幼儿园与家长的关系。(3)完善激励机制,为亲情化管理提供有效保障。为促进亲情化管理取得实效,重点采取以下措施予以保障。一是开展家长问卷调查。就教师的服务态度和质量进行调查。二是强化监督。公布教育中心主要领导的电话和邮箱,便于家长举报教职工不良的师德行为。三是制定了《师德考核细则》。建立了师德档案,每学期对教师的师德表现进行考核。四是开展“师德十佳”评选活动。定期评选“师德十佳”先进个人并给与重奖,并将评选“师德十佳”工作常态化。
2.2.3 医疗板块“三零”管理
“三零”管理是“服务追求零投诉、质量追求零缺陷、价格追求零误差”。其主要做法是:(1)抓好4Ps管理。①产品(Product):服务。开展“亲情护理”,让患者感受到医院的温暖;开展“家庭病床”和“筑巢特困”活动,走进特困户患者家庭,建立了定向服务关系,居民亲切的称为“健康的守护神”;开展“电话回访―医患亲情一线牵”活动,有效指导了患者出院后的合理用药和科学的生活方式。②地点(Place):为使病人能方便得到服务,美化了门诊大厅、设立导医台、对所有门诊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坚持首问、首诉、首诊负责制度,方便了患者的就医。③促销(Promotion):加快特色专科建设,并通过健康讲座、座谈会和电视科普讲座的形式进行宣传,使康复科的“小针刀”、“三伏灸”、“三九灸”等特色项目赢得了更多患者的认可和赞誉。④价格(Price):对药品采取公开招标,使得药品价格下浮10%。(2)抓好4Cs管理:①顾客问题解决(Customer solution):满足病人需求,解除病人心理担忧。为提高医护人员医疗诊治水平,积极参加山东省医师和护士的培训,加强在职人员的继续再教育,建立了职称和执业考试的动态管理机制,部分医护人员自觉进行了心理咨询师的培训。②顾客的成本(Cost to the customer):采取了公示诊疗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信息,百元处方患者签字、周处方点评、规范抗生素使用等手段,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③便利(Convenience):看病或就诊时的方便、快捷程度。开设了专家特色门诊,收费标准和普通挂号费一致,简化就医流程,所有检查化验单通用,避免了患者重复检查的麻烦。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帮助联系上级医院,及时转诊,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④沟通(Communication):一方面是把医患沟通制度进行推广。医务人员不但要掌握治病的技能,还学习一些心理学、社会学知识,掌握一定技巧和艺术,善于与病人沟通,大大减少医疗纠纷。另一方面,我们对医护人员专门开设了沟通培训课程,邀请专家进行护士礼仪指导,既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口头表达能力、规范了文明用语,还加强了肢体语言的沟通。
2.2.4 住宅建设板块联合建房
联合建房的主要做法是:针对油田其他油区的各二级单位各自建房,导致的“设计房型不统一、售价不统一、规划不统一”等弊端,结合我油区三家二级单位及职工居住较为集中的特点,我社区主动同XX采油厂、XX钻井总公司沟通协调,成立了由三家二级单位有关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如下图),并确定由领导小组策划,在调查、听证的基础上联合建房。房屋开发前,组织辖区内油田职工住房和购房情况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掌握了职工对车库的需求,确定了建设面积、房型,并最大限度地配置车库,使得建房出售率达到100%。住宅建设板块的联合建房,避免了其它油区二级单位各自建设规划不统一、建房标准不统一、售价不统一的现象。同时,由于在筹建过程中,多次和地方结合,抓住时机,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在建设用地价格和前期的开发费用方面给予极大优惠,实现建房标准不降低、售房价格不涨,广大油田职工享受到了实惠,最大限度的体现了“惠及于民”。
2.3 完善制度,逐步实现社区管理标准化
根据标准和制度的时效性和适用性要求,河口社区对成立以来形成的各类规章制度和标准进行了梳理,对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不明晰、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了整理,通过修订现有的工作制度,促进了工作程序、内容、考核办法的规范化、标准化,保证了制度的有效性,使其适应社区发展的需要。共整理完成了3大类、102项较为系统的、全新的管理制度汇编(如图2)。
图2 河口社区管理中心管理制度汇编
同时,为了使各项服务举措执行落地,本着“以人为本、落实服务、加强检查、促进提高”的原则,河口社区制定了《社区服务质量考核规程》,按照考核规程的要求,每月对服务质量进行抽样检查,由检查考核部门确定检点,按照考核标准对被考核单位的小区(物业)、科室(医院)、卫生所(中医院)、幼儿园(幼教)、主干道(市政)等进行一定数量的随机抽查。每季度对服务质量进行民意调查,由考核部门按照设计的《服务质量民意调查表》,召集部分有代表性的服务对象(楼栋长、幼儿家长、患者等),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对服务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按照抽样检查和民意调查的考核结果,每季度由经营管理部按照百分制对被考核单位进行考核结果的加权平均和汇总,并做好奖惩兑现。同时,社区各有关单位在醒目位置(如各个一站式服务大厅、各幼儿园、各卫生所、医院门诊楼等)设立服务评价器和意见箱,便于及时掌握居民对服务的需求,调整服务策略。通过检查和考核,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考核的激励作用,不断促进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2.4 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社区管理现代化
为进一步实现高效、便捷、人性化的社区服务。河口社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成功实施了一体化收费联动服务。将水、电、气、物业、采暖五项费用的收取和相关服务形成一体化联动,达到一体化、一窗口、一站式的目的。主要做法是:①组建一体化联动服务大厅,根据社区10个物业站的分布特点,本着方便居民的原则,组建了10个一体化联动服务大厅,使水、电、气、暖、物业等服务和收费工作集中到一起,便于合署办公。②从五个方面对一体化联动服务进行了规范。一是明确了水、电、气、暖、物业等五家单位的职责以及服务大厅各岗位工作职责;二是明确了收费服务的流程,把收费期分为集中收费期和零星收费期,两个期间分别解决不同的问题;三是对维修接报的处理和投诉进行了规范,达到以服务促收费的目的;四是明确了对收费大厅进行服务满意率考核,提高服务满意率,并落实奖惩兑现;五是制定了责任追究制度,把责任划分为九大类,明确了责任追究的方式和方法。③建立基础数据服务信息库。一是邀请专业人员设计了专门的服务收费软件,通过多次试运行和调试,使软件得以正常运行;二是协调房产部门和专业化公司,加强了基础数据的维护,确保了收费及服务信息的准确性。④加强人员培训。开展了“文明礼仪培训”、“软件操作平台实地演练”、“综合业务的培训”等一系列培训,使文明服务、技能知识、业务水平等各方面得到提高。⑤明确了收费服务工作流程。一是在收费方面,确定由原来的五家单位收费为一体化收费,并开设两个收费服务窗口,一个接待报修服务窗口。二是在服务方面,确定由原来的五家专业服务为一体化服务,统一接报,统一协调,统一安排服务。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利用“河口社区为民服务和谐共建联席会”这个平台,每月组织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收费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3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社区管理创新的方向
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社区管理面临的挑战,以及东营市胜利油田河口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都不难看出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创新在管理理念、管理过程、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手段方面的总趋势。
3.1 管理理念从管制到服务的转变
计划经济时代,农村社区以地域和亲缘为依托,以村支部和村委会为主要管理模式;城市社区以单位共建住房为依托,以街道办事处为主要管理模式。两种管理模式都主要围绕社区管理与控制功能。近年来,在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倡导下,基层社区公共服务理念和公共服务水平均有明显提升。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提升,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期待也逐渐提高。由管制走向服务,逐渐成为全国范围内各社区管理创新的重要主题。东营市胜利油田河口社区的“五步动态服务法”,“一体化、一窗口、一站式”服务,医疗服务中的“服务追求零投诉、质量追求零缺陷、价格追求零误差”等等,均体现了社区管理中服务理念的深化。
3.2 管理过程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
以往的社区管理,无论农村的村支部、村委会,还是城镇的街道办、居委会,都以重大事件的上传下达为主。除特定时期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管控外,社区管理基本沿袭着粗放式的管理方式。近年来,农村外来人口管理问题、“村改居”社区遗留问题、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等逐渐显现,社区管理和服务也逐渐由粗放式向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变。河口社区围绕居民最为关注的物业、医疗、幼教、住房四大社区服务板块,开展分类化管理,并对每一板块的时候效果进行精细化的考核,这些做法无疑可以提升了社区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有效避免管理漏洞和服务死角。
3.3 管理制度从随意到规范的转变
以往社区管理制度化水平较低,大多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制度安排。即便有一些规章制度,也较为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对已有制度的执行力也不尽如人意。现代社会法治化水平逐渐提高,城镇化进程中社区管理中责任事故、法律纠纷等问题不断增多,必然要求社区管理逐渐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转变。河口社区梳理已有制度,融入新的制度规范,形成河口社区管理中心制度汇编,极大程度上实现了社区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社区服务质量考核规程》等考核制度的出台也进一步提升了社区管理绩效考核的制度化水平。
3.4 管理手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是现代社区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城市社区管理复杂性的提升,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社区管理现代化是社区管理创新的必然趋势。河口社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水、电、气、物业、采暖五项费用的收取和服务形成一体化联动,实现一体化、一窗口、一站式,正式对社区管理现代化的有益尝试。
注释:
1 根据东营市胜利油田河口社区管理中心提供资料整理。
参考文献:
[1] 纪晓岚.论城市本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5.
[2] 杨贵华.《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村改居”路径》,《湖南社会科学》2011( 5) .
[3] 杨贵华.《城市化进程中的 “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建设》,《社会科学》2012(11).
[4] 潘允康.《城市社会学新论:城市人与区位的结合与互动》[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18.
Research on Urban Community Management Innovation during Rapid Urbanisation: Taking Hekou Community, Dongying City for Example
LI Hui,YU Qi,LI Wenxiao
(School of Economist and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ieum,Qingdao 26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