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55: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赞美三月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桃花与情感结盟,本是与祝福婚姻美好有关
说了很多,言归正传。“桃花”正式与情感结盟并沾亲带故的解为“桃花运”,最初是源于《诗经》。在《周南·桃夭》篇中有这样的记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很显然这首诗描写的是女子出嫁时的情景或者是迎娶一位貌美如桃花的妻子。这里用桃树的果实累累、枝叶茂盛比喻将来的后世子孙人丁兴旺,这样的好女子,自然利于家庭的和谐。所以,古人在赞美、祝贺婚姻时常说“既合周公之礼,又符桃夭之诗”,就是出自这里。这应该算是“桃花运”一词较为官方的说法啦。此外,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关于桃花的诗句和记载更是比比皆是,多是与爱情和美好有关。
在古代,还有很多与桃花有关却在映射“寻春”的记载。如《韩诗章句》曰:“三月桃花水下时,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于此水招魂续魄,祓除不祥之故也。”“三月桃花水”,就是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在水滨洗浴。《周礼·媒氏》:“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说是仲春二月,也就是郑国的三月上巳,此时桃花盛开,男女相会,不守礼法,私奔而去。这种“寻春”之行,视为男人获艳遇走“桃花运”。不过这种“寻春”,难免有之感。
崔护诗开启与爱情有关的桃花运程
关于桃花运还有一个民间或山寨版本的传说,说的是唐朝诗人崔护和绛娘的艳遇故事。他的《题都城南庄》记录了自己的感情经历,也让“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影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一诗,一路风靡到了21世纪。阳春某日,崔护外出游玩忽感口渴难耐,就寻到一户桃花掩映的农家,进门讨水喝。这水不喝还好,一喝便喝出一段千古佳情。
那日,招待他的正是女子绛娘。绛娘生得貌美如花,可谓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绛娘知书识礼,让崔护神魂颠倒,色心陡起。正想着如何与她接近时,看到墙壁正中挂有绛娘写的对联,上联是:几多柳絮风翻雪,下联是:无数桃花水浸霞。
读罢,让崔护更是惊讶不已,此女子年纪轻轻如此学识,令人佩服,不过他又暗自欣喜。崔护读了绛娘的“咏梅”诗:“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可怜浑似我,零落此山中”,便回了一句“花开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并深情地望着绛娘。这一眼,看的绛娘春心荡漾,满脸通红,含羞不语。喝水完毕,崔护离去,再未归来,没想到这痴情的绛娘竟倚门企盼,念念不忘,思念成疾。崔护这小子也真够坏的,既然不爱人家,何必又撩拨人家呢?如真喜欢,为何又让人空等一年。
次年春天,桃花再开,崔护抱着侥幸的心理再访,却见小院深锁。于是,在大门上题写了“人面桃花相影红”的诗句后,走了。过了几天,他不死心,估计是想看人家有没有反应,又折了回来,却听见院里有哭声,就敲门询问。一老汉出来说:“崔护,你害了我的女儿,自从去年见到你后她就得了相思病,日前又看见门上的诗句,更是一病不起,不吃不喝的死了。”
崔护顿感事情严重,伤感悲痛(是不是逢场作戏再议),请求进屋。崔护抬起女子的头,深情地哭诉说:“绛娘,我来了,我也在思念你。你要是醒过来我就娶你为妻。”不想绛娘竟睁开了眼,活了过来。不久二人成婚,崔护的学业也由此日益精进,后来金榜题名,在仕途上一帆风顺。于是,后人便根据这段佳话将男女情事,谓之走“桃花运”。
撞“桃花”,是男人们的福利
翻开《诗经》一书,仿佛闻到原野里泥土的芬芳,人情冷暖,花开花谢,令人感叹。这种熟悉而平凡的气息来自千年以前,那个属于《诗经》的年代。
“桃之夭夭,烁烁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在亲朋好友的声声祝福里,我看见美丽的新娘笑颜如花。“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我看见城楼上那个忠贞的背影一次次地徘徊,来来回回地张望。“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我听见卫国人们对庄姜夫人的赞美之声,微笑醉人笑靥美,秋波流动蕴情意。淳朴的民风,在远离喧嚣浮华的乡野,真挚的表达一次次触动了我向往的心灵。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些诗句唤醒了数千年来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憧憬,也勾画出平凡的人类俗世中动人的风景。洁净的汉字,描述了千年以前那个时代的风俗民情、礼仪道德,仿佛构成了一部内容丰富的社会教科书。
那是华夏文明的少年时代,也是我们祖先的精神起点。
以诗为经,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里,祖先们的精神生活已然栖居在诗意之中,这是当时社会的风尚。而且,这种风尚已经延续了很久很久。而在物质生活极度膨胀的今天,《诗经》里所描述的美好,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精神生活吗?
多么了不起的祖先,多么了不起的《诗经》!
每每抚摸着《诗经》里清丽的诗句,除了对美的动容,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刺痛。因为这些动人心魄的诗情将渐渐无法走出书页,属于诗词的时代正一步步挥手远去。
沿着华夏文明的血脉,《诗经》从千年走来,却没能挡住新文化新思潮的冲击,人们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渐渐迷失自我――你我都是迷途的少年。
作家余秋雨曾说:“每一次吟诵《诗经》,总会联想到一个梦境,在朦胧的夜色中,一群人马返回山寨,需要唱几句约定的秘曲,才得开门。”
不幸的是,那个少年藏在口袋深处的一首秘曲,不知何时遗落在灯红酒绿、繁华喧闹的街巷。于是,他怀着一份古典的伤痛,落寞地徘徊在山寨的门外,门里,是永远回不去的时光。
现以此文,纪念那个以诗为经的时代,纪念那些至真至纯的心音。因为,我们都与这些美好的诗句有关。
扬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历来很高,南朝诗人殷芸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和唐朝诗人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就足以佐证。
扬州地处长江以北,景色宜人,气候温和,这里不仅风光绮丽,且人物妖娆,加之饮食清淡,故女子肤色多细腻、白皙而微红,像极了婉约的江南少女,因此便有了自古扬州出美女的佳话。
“扬州出美女”这句话不知道已流传了多少年,杜牧当年便写下了“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姓名”的诗句,历史上的扬州美女虽多出“青楼”,但都才貌双全,琴棋书画兼备,为历代文人所流连。古代文人对扬州女子拥有独到的鉴赏力,北宋词人、同为扬州人的秦少游一句“柔情似水”成了多少男子的择偶标准和多少女子的努力方向。
扬州人说话的语调悠悠长长,多以开音节的平声结尾,丝毫不亚于甜甜的吴侬软语,充满了音乐感,所以扬州出扬剧、出评书、出清曲、出弹词。正所谓“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扬州城出美女,扬州城也像美女。
扬州的影响所及,连中国古代的词牌都有《扬州慢》、曲名都有《广陵散》,而以城为名的词曲在中国极为鲜见。
清乾隆年间,浙江风俗诗人汪沆来往于天津、扬州与杭州之间,深感扬州之湖与杭州之湖燕瘦环肥,异曲同工,且扬州之湖别有一种清瘦含蓄、娇妍秀丽的风韵,于是诗兴勃发,欣然命笔:“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千百年来,文人骚客笔下写尽了扬州的秀、扬州的水、扬州的月和扬州的阴柔,因而扬州城尽得水月之灵气。竹西深处,既有《茉莉花》,也有《芦柴花》。驾鹤吹箫,占尽天下二分明月夜,一首千古名篇《春江花月夜》更使其博得了“月亮城”之美誉。
《茉莉花》是一首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小调,它有许多变体,源于明代的一首民歌《鲜花调》。《茉莉花》是人们最熟悉、旋律最优美的诸多变体中的一首,它曲调婉转曲折,节奏均匀平稳,旋律以级进为主,极富江南民歌清秀细致的特征。歌曲通过对茉莉花的赞美,生动含蓄地表达了青年人的爱情,但也有人认为其表露了一位少女爱花、惜花、护花的情怀及对生活的热爱。
更值得一提的是,《茉莉花》作为典型的中国民歌,十八世纪末由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将其曲调用作歌剧《图兰朵》中女声合唱的素材,进而传到了欧洲、南美等地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拔根芦柴花》则是扬州地区人们在水田劳动中唱的歌,属秧田歌。稻农为了解除疲劳、自我调节,便以歌寄兴,他们所唱的内容有很大的即兴性,而曲调和衬词衬腔则相对稳定。这首秧田歌表面上看歌词分为三段,实际上每段只有第一句是实词,其后便是固定衬词“拔根芦柴花”和以虚代实的“清香玫瑰玉兰花儿开”。这样的唱词结构说明此歌是借“花”寄兴,而不在乎唱的是什么,这也是一般劳动歌曲的特征之一。全曲音调在明快、奔放、昂扬的基调中糅合了一点委婉的因素,刚柔相济,兼融江南与江北、劳动歌曲与抒情山歌的特色,这也是它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
春天,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
阳春三月,春姑娘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蹦蹦跳跳地来了。她用温柔的“话语”——和风,温柔的“双手”——细雨,温柔的“目光”——阳光,送走了寒冷的冬爷爷,拉开了新一年的帷幕。她心灵手巧,用自己的双手,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创造着这美丽的世界。
她的足迹遍布了五洲四海,她的“脚印”无处不在。我们随处都可以发现她的“脚印”。你瞧,在那百花齐放的花坛里种满了花儿。
先是桃花,不禁让人想起了王维的诗句:“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花瓣上,晶莹的露珠不时洒在人肩膀上,清凉沁心。花朵,含苞的,娇羞滴滴;怒放的,亭亭玉立。,那一簇簇晶莹如玉的纯洁,如梦如幻;那一团团楚楚欲燃的粉红,如诗如画。春笑桃林,一束束桃花清香袭人,旖旎多姿,使人的心渐渐陶醉了。春姑娘在这里留下了一片“朝霞”。
接着,是梨花,花儿一朵朵地在枝头开放,它们是白色的,素装淡裹,晶莹皎洁,亭亭玉立,花瓣上没有一丝污垢,看着它,人们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怀。春姑娘在这里留下了一团“白雪”。
然后,是那“高贵公主”——紫罗兰,她艳而不俗,丽而不媚,昂首挺胸地站立在花丛中。春姑娘在这里留下了一抹紫色。
再往下看,就是衬托着鲜花的绿叶和小草了。它们俩都是嫩绿嫩绿的,就如碧玉一般。春姑娘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翡翠”。
……
春姑娘的“脚印”还有很多很多,数也数不完。
“淅沥沥,淅沥沥……”春雨从天而降。雨珠像晶莹剔透的一串宝珠,又像一颗颗透明纯净的珍珠,给人增加了几分美感。小雨随风摇曳,是那么柔和。“天街小雨润如酥,” 桃树在春雨中舒展着枝叶,贪婪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水。唐代的诗人杜甫有一首诗,叫做《春夜喜雨》。诗中有几句诗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诗描绘并赞美了春雨,的确是一首好诗。
春天,如诗般瑰丽,如梦般甜蜜,如酒般香醇,她带来了新绿,花香,鸟鸣,温暖,欢乐,以及生命!
说到雨,我们可确乎都不陌生。正好这几天老是下雨,闲来没事,我便随便写写。
这一说写,反倒让我无从下笔了。每次看到这淅淅沥沥的雨点,我便试着想象:假如我是诗人,我会挥毫泼墨地写下壮美的诗句,假如我是画家,我会毫不吝啬地勾勒这雨丝的美妙,假如我是作家,我仍会惜墨如金地细细地赞美一番。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能看见的只是眼前密密的雨帘。
即使是同一个中国,在南方和北方景观就大不一样。鲁迅先生说,南方和北方的雪不同,同样的雨也大不相同。北方的雨,不似南方的温柔。阳春三月,万物早已是另一番景象了。之后,就是北方的雨季来临的时刻。远远地,你就可以看到多个大团似的灰色的气球,随风飘拂。直到飘到头顶,你才发现那是片片阴云,随后便是隆隆的雷声。这时候,如果你还不去避雨,那我敢保证你会成为一个雨人。而在南方,雨是缠绵的使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只有柳郎才能写尽这无限的忧愁。丝丝细雨都便化作了无限闲愁。那根根愁丝是伊人无限的痛,即使是他乡之人,又何能不伤感涕零。
相比之下,北方的雨则更加的放荡不羁。没有了尘世的羁绊,没有了红尘的牵挂。从几千米的高空尽情的泄下。泄尽内心的哀婉,把自己真正的融入地下。每次,他的毫不顾忌却是在安分守己中积蓄而来,他的无情冷漠是多愁伤感凝练而成,他的高傲孤洁是从岁月的磨洗中沉积而来。同样是雨。我却更喜欢北方的雨。他孤傲,他孤单。红尘的客栈里没有他的一席之地,所以他只能肆意地往下流。却不需要任何人的牵挂。
南方的雨意太过柔情,任谁也抵挡不住。但我庆幸,我在北方。我不会像离别的伊人,再苛求岁月给彼此都留下什么可以回忆的。但我会说,对不起,我不需要。离开的终会离开,记忆也终会模糊,我难道会和你们一样用孤独的等待去感叹岁月吗?
每次下雨,性情总会受到影响。在这世俗的世界,我要怎样做才能独善其身呢?恐怕没有人可以做到吧。因为我们的世界就是一个物质,没有人可以独立存在。只能像李太白一般,在高山之巅抑或一叶扁舟之上大声吟唱,让这滚滚江水带去心中的凄美。
(亲们,我又回来了2013.7.12)
和一家杂志社的主编书信交流,谈到润泽,他在一封信中送我这样一段话,他说“润”是美德。润己,及他,既是自我的丰盈,又是给予和分享。比德于玉,贤达含蓄,温润泽仁,这便是自身练达的修养与财富,不动神色的富足,多一分则溢,浅一份则涩,外在柔滑、细致,内里润泽、温暖,周遭的一人一物无不自在舒适,感其光华。“润”之美德,美在自己;润之美德,德在及他。
我很佩服和喜爱他的这段话。当时看了他的这段话,顿觉醍醐灌顶。我知道,这位历经人生风雨的长者,是在与我分享人生的一种独特深沉体验。
像一滴水悄然融入泥土,像一丝风悠然消失在空气中,像一片雪落进大地的掌心,像一树繁花慢慢褪尽艳色,润,以缓慢的姿态,恬然呈现生命的静美。作为动词的润,蕴含着一种力量。作为形容词的润,彰显着一种美德。都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都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润,一个轻微的动词,一个不轻易被现代人看好,挂在嘴边的音节,却牵动着我们生命里的那些美好情操,比如善,比如和,比如美。
润是潜移默化,像三月里随风潜入夜的细雨,润物无声,只见草木抽芽,将时间与草木之间的默契,悄然融会贯通,变成一种含蓄的意会,染成点点朦胧的秀色。春风琐碎细微的脚步,轻轻走过我们的院墙,将那些轻灵的诗句渐渐点亮,悄然触及我们心灵的感动,让我们在尘世之间早已麻木的心灵,被这和缓的气息慢慢渲染浸润,人生,因此美好起来。
润有一种力量。我想用三个成语来诠释润的力量。滴水穿石,可贵在一种坚持,一种水与石的柔韧对抗和斗争。精卫填海,可敬在一种弱小者与强势力量的无畏较量。愚公移山,可叹在一种悬殊生命之间的意志超越。润,是一股细腻的力量,不起眼,不张扬,在时间恒久的旷野里流淌,让生命版图中的不可能变为一种现实。润,是一种旷日持久的信念,如同一把若隐若现的火把,我们举着火把奔跑,远处的人不见,但是它切切实实在我们生命的每一个日子里悄然传递,改变着自我,强壮着我们的魂魄,让我们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内心强大起来。
润有一种大美。这种大美如同水。古人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应该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而与世无争;水总是处于人们所不愿处的地方洁身自好,从而达到美好的境界,符合自然法则,让人赞美仰慕。
润有一种韵律。芝麻开花,惟一节节长高。千里长途,惟一步一步丈量。万丈楼台,惟一层层垒起。一节一节,顺着节气,慢慢生长,是润。一步一步,积聚信念,有序丈量,是润。一层一层,夯基培土,稳固建筑,是润。润,融会着自然法则。润,贯穿着人生信念。润,散发着生命的芬芳。
一棵参天大树,人们看到的只是它高大的树冠,而没有人去细细体味自然的风云雾岚是以怎样的恩泽长久地浸润它的根脉茎叶。一个胸怀雄才大略的人,世俗之人看到的只是他所拥有的权势和地位,而没有人去耐心领略他博大超俗的胸襟中温润着多少灵魂的洁净和高雅。他们,身在人世间,心存星空中,以自己的雄才,为世界指点未来,以自己的胸怀和成就,润己,及他,既丰盈自我,又与人共享生命的成功和辉煌。我想,不论洁净,不论高雅,不论风光,这些生命词牌里闪光的一面,都是我们的心灵在经历岁月长久的埋汰和历练后,慢慢浸润培养的气质。
润是生命词牌里的一束光辉,以玉的灵魂,水的美德,慢的节拍,体现着人生的境界。润是以柔克刚的生动写照。润是上善若水的鲜活演绎。润是我们培育灵性智慧的愉悦体验。它的起点或许并不惊人,但过程和结果却同样绚烂。
最后,我想说,这细微的光束,是生命的一种别样壮观。
一、咬定朗读不放松――本色的根本
周一贯老师说: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以读攻读,反复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他认为,诵读到位则学生自然涵泳于课文的示范语言之间。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直面语言文字,读响语言文字,以“带问而读”“自主选读”“潜心默读”“扬声诵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赋予学生反复读的时间和空间,在形式各异的读中会文义、品情感,从而油然生发、融合了文本情感、作者视界和阅读主体情感。
片段一:《黄果树瀑布》教学片段
边读边思考,透过语言文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提示:边读边圈画重点词句,展开丰富想象,将自己的感受写在空白处。
(学生按照要求边读边圈画词句,作批注,教师巡视)
生交流听到的句子:“刚进入景区……”感受到声音很响。
师:是呀,这声音真大,真响,能表现出来吗?(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引读“渐近渐响……”(边引读边点击句中的关键词)后指导学生再齐读。继续交流听到的两个句子:“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大合奏。”“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山回谷应”。
师:看看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描写声响的。
生:这三句都是比喻句。
师:这是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呢?
生:(思考了会)不同的比喻。
师引读三句比喻句,指导朗读。
师:赞美一种事物要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读出你的赞美来。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美文就需要美读。在语文课上,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和语言直接交流,不用“言传”,不用“说教”,学生自然能感受到语文带来的美感。而体味作品的语言美,要从朗读开始。
二、情感形象共徘徊――本色的精髓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好文章都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因此,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在理解那一段意,体味那一片情,感受那一颗心的过程。
片段二:《黄鹤楼送别》教学片断
师出示自读要求:1.默读1~3自然段,划出与“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相对应的词句。2.根据划出的词句,体会诗句的意思。
生按照要求进行自学。
师:了解了诗人的心情才能读到位,文中哪个词是表达他们此时心情的?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依依惜别,并让学生采用个别读、齐读的方式理解“依依惜别”,要求学生把这个词送到句中去读。(学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读“藏”,李白和孟浩然心中藏的是什么?
学生: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师:他们不想让对方知道这种离别之情,从哪看出来?
生 :他们一会儿仰望, 一会儿远眺
师:假如平时他们在黄鹤楼会干什么?
生:饮酒
生:写诗
生:作诗聊天
……
师:齐读第2自然段,体会他们的不舍之情。
“情动于中而辞发于外”,作品是作者思想的结晶。“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学生只有进入情境,才可以体味出作者言外之意、话外之音、字中之情,做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如果说,感受到文章的音乐美,是初闻其声,理解内容是识得其貌,那么感受意境,便是要学生与其产生共鸣。朗读,恰恰是激感的重要手段。案例中的教师在引领学生读书时,有效地抓住了“依依惜别”、“藏”等关键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体会,在朗读与合作中体验情感,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样的朗读,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的共鸣。
三、一般真色自生香――本色的实质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说过:“语文是读出来的。”坚持以读为本就是要把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还语文课堂啷啷书声。真正有效的朗读教学应该是通过朗读, 先理解段落,要理解段落就要从句子入手,要理解句子的内涵就要落实到具体的字词上,让学生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生活气息,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进而探求隐含在作品中的内涵。
片段三:《黄鹤楼送别》教学片断
师:要求学生回忆读出诗的韵味的方法:(板书:诗文对照悟诗意 细节之处品真情)
出示学习任务:
1.学习4~5自然段,诗文对照,理解“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意;
2.诗文和诗,发现细节,感受依依惜别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韵味。
生小组内学习,师巡视指导
生:我关注了“伫立”这个词。
师:船都不在了,李白还在想什么呢?
……
师牢抓本段中的“孤帆”“凝视”“尽”等词让学生品读、体会。而后学生齐读整首诗,练习背诵。
在阅读教学中,要把自由读与有目标的练读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重视有目标地练读,做到情绪与语言共生,语言在情绪中发展。教师要善于把朗读要求运用合适的方式表现出来,并为学生所接受,这样的朗读训练才会成功而卓有成效。通过这样“活”的朗读赋予语言文字更深层次的情感,使学生的思维超越时空,超越文本,产生与作品主人公零距离的对话与心灵的沟通,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彼此交融、互动生情的境界。学生就在@样有目标的朗读中,从细节处着手,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到了李白和孟浩然不忍离别的情谊。
然而我们还是应该相信,当松鼠已经等得掉光了牙齿,这时候也许就会有人为我们送来核桃。虽然我们每天都被一些平庸的散文和小说包围着,但不少人的内心深处,总还是在牵挂着诗歌。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现在,当我巡礼最近一年多来的儿童诗创作时,这两句唐诗不由得又涌上心头。
抒写中国
“抒写中国”,从来就是中国的儿童诗人们须臾不能忘怀的一个美丽而崇高的“主旋律”。读着这样的儿童诗,我们会相信这样一个真理:世界上没有渺小的体裁,而只有渺小的作家。
高洪波近期发表了《在天文馆感受诗意》等组诗。抒写自豪的中国情感与中国襟怀,张扬人类思想中的浩然正气,也是高洪波近年来的儿童诗中的一个“主旋律”。诗人金波先生在读了这些诗歌之后,认为它们显示了诗歌所应该具有的一种“隐秘的力量”,那是激情的力量、想像的力量,同时也是思考的力量。“这些诗行蕴蓄着诗人心灵上敏锐的感受力,和跳脱的诗的表现力。”(《诗歌的力量――〈在天文馆感受诗意〉赏析》)
对于诗人们来说,“中国”绝对不是一个抽象和空洞的概念,也并非惟有“黄钟大吕”的风格才能表现这个宏大的主题。“抒写中国”也可以写得十分具体而细微:把三月穿在小村身上小村/便开始萌芽今天是语文第一堂课/麦田睁开眼睛很绿//小村三月/你看炊烟正在拄着一棵树爬山/草是新来的考试卷子/把三月的早晨考得满头是汗//先是一朵小野花交了卷子/后面的天迅速都蓝了……(冰岛《三月》)
如此清新和鲜活的形象与表现方式,不也可以呈现“抒写中国”的满腔热情吗?诗人说,给我一片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像,就是一片草原。这样的表现法则,或者说,这样的抒写才能,对于儿童诗人来说,尤其需要具备。毕竟,就篇幅而言,儿童诗是一种形制短小的体裁。也因此,较之一般的体裁,它为创作者们设置了更高的表现难度。
底层叙事
最近几年,在界里,有一个引起了广泛讨论和关注的文学话题,即底层叙事。不同的文化人群面对这一概念时的认知角度,有时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例如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眼里的“底层”,一般都与贫穷、“三农问题”、国企改制以及社会分层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寄寓着明确的“意识形态焦虑”;而人文学者、评论家和作家、艺术家眼里的“底层”,则往往伴随着对社会公正、民主、平等以及苦难、人道主义等一系列历史美学难题的诉求。因此,有的学者指出,“底层”问题在今天的浮出水面,进入更多人所关注的视野,实际上也折射出当前中国社会结构的复杂形态和思想境遇。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似乎可以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所谓以文学的方式参与或介入底层现实,决不可仅仅理解为将底层和现实题材作为叙述对象,而应该在叙述过程中呈现出作家和诗人们的思想投射与独特发现。
儿童文学作家和诗人们的“底层关怀”和“底层叙事”,也不曾缺席。这一类题材的作品,尤其是具有这一类感情投入和思想投射的作品,明显增多,且大都具有一定的分量。就儿童诗来看,许多诗人写到了留守儿童、打工子弟小学、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生存问题、流浪儿童、卖花儿童等等;还有的诗人写到了对农业生态、农民生活、乡村变迁,尤其是越来越强大的现代物质文明对乡村传统观念的压迫与“话语霸权”等等。于是,我们在今天的儿童诗里看到一些前所未有的、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的景象,如张绍民的《打工子弟小学》《流浪儿童》、张菱儿的《差别》。
我们这个时代,在它盛世繁华的外表下,毫无疑问也会潜藏着一些隐痛、无奈甚至忧伤。许多乡村少年因为生活的驱使,过早地告别校园、告别童年和故乡,到远方的城市去寻找自己的前程。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因为他们其实还是一些孩子,还正处在成长阶段。很少有人会去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所幸的是,我们的诗人在关注着他们。他们那孤独、单薄和无助的身影一次次出现在那些真诚的诗歌里,如曾学东的《燕子》、张泉的《栀子花般的笑意》、莫问天心的《公交车站卖艺的盲人》。
在这样的诗歌面前,我们没有必要去要求它在艺术上的纯粹与圆润。不,能够如此直面现实、关怀民生,呈现诗人的道义与良知,才是它最纯粹的质地。这些诗歌里有的地方或许稍嫌直白,有的在语言上锤炼不够,“诗味”有所欠缺,但这些缺点并没有从根本上损伤诗的素质。我们能拥有这样的作品,不能不为儿童诗感到自豪。在底层关怀的主题下,我们的儿童诗人毕竟也能够在场,而没有缺席。诗从生活中来。诗从对于生活的真切的感受和独特的发现中来。只有真实和鲜活的生活,才能够养育出同样真实和鲜活的诗与诗人,这是一个永远的真理。
乡村忆念
加缪曾说:“对大地的想像过于着重于回忆,对幸福的憧憬过于急切,那么痛苦就在人的心灵深处升起。”其实,对于诗歌,我们所需要、所渴求的并不是太多,也并非多么奢侈。一片青草地,一点来自山谷的风声,就够了,就足以使心灵变得柔软,发出回声。
秋天一到/村外河滩上的芦苇/就忙着给我们写信//那些灰白色的小小信笺/落在树枝上/落在屋顶上/落在草垛上/落在行人的衣裳上//收到这样美丽的信/我们该怎么回呢(陶天真《抒情的乡村・芦花》)
读着这么单纯和朴素的诗歌,我想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诗歌命题:乡村忆念。我想到了大地、乡村、田园和种种淳朴的农业文明,所投射在一代代诗人心中的无限的光亮与温暖。
对于许多儿童诗人来说,思绪一旦回到童年的乡村,正如诗人曼德尔施塔姆和帕斯捷尔纳克们回到自己的城市、自己的列宁格勒一样,真可谓“熟悉如眼泪,如静脉,如童年的腮腺炎”。那些比膝盖更低的泥土,就如一道低低的门槛,横在我们的命运里;而我们的生命和诗意,也注定了会与大地、泥土连在一起,并且从泥土里获得向上或向下的力量。
也因此,对乡村生态的关注,对农民生活的关怀,对逝去的乡村童年的追忆,也成为许多诗歌作者的一个沉重而永恒的主题。他们的诗歌里总是呈现着一种永恒的、挥之不去的“土地道德”的情怀。像土家族诗人谭岷江的《山寨四月・农具和耕牛》,以及另一位同样是生在乡村的土家族诗人谭国文的《石头与村庄》,这样的诗,其实与风花雪月无关。它们具有一种纯粹和朴素的情感力量,足以唤醒那些多年来已经迷失在城市的大街上和楼群里的乡村之子的沉睡的灵魂,使更多的人明白,即使是在灰暗的生活中,毕竟还有一些我们所热爱的事物,是能够用我们的双手和心灵把它们保存下来的,因而,对乡土与生活的热爱也是可以做到始终不渝的。这是许多乡村孩子命运里与生俱来的、与泥土息息相关的生命的隐痛。
艺术本位
现在我们再来看另一类着重于艺术本位的儿童诗。与那些世界一流的儿童诗人相比,我们的许多儿童诗的差距,或许并不表现在语言文字上,也不表现在观念上,而是输在想像力上。
我们很多儿童诗作家和儿童诗作品缺少那么一种大风呼啸般的想像力,或者说,缺少那么一种纵横天地、若气流激荡一般的“天才气”。但近来也有几首诗,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儿童诗的一种充满想像力、充满“天才气”的面貌。
先看萧萍的《四重奏第931号:朋友们》。且看开头的一节:漂浮着的冰,/趴在浅湖妈妈的胸前熟睡。/它们都有着雪白的睡袍,/大眼睛安静的蓝,/爪子很淡很淡,/风吹过来有些微微发抖。/它们清澈的凝视,/用牙齿彼此轻咬,/哈出好多看不见的气。/在清晨的湖面上,/它们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亲一亲浅湖妈妈,/让最小个子的银鱼/缓缓地从身体穿行过去。/它们头挨着头,/想了很久,才害羞地/说出今天的第一句话――/嗨,我喜欢你!
这首不短的儿童诗充分呈现了萧萍与常人不同的想像力,以及凭着敏感的直觉,于细微处去感受事物和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捷克诗歌大师塞弗尔特有言:“诗可以不是思想性的,也可以不是艺术性的,但是它首先应该是‘诗’的。就是说,诗应该具有某种准确的直觉的成分,能触及人类情感最深奥的部位和他们生活中最微妙之处。”萧萍的这首诗可以为塞弗尔特这一“纯粹艺术本位”的观点做出例证。
在儿童诗坛上,与萧萍的儿童诗堪称“双璧”的,是另一位女性诗人王立春的作品。这两个人是一南一北的“双子星座”。她们的诗歌里都有着细腻和准确的直觉成分,都有极其丰沛和鲜活的想像力在纵横运行,也都有语言和表现上的与众不同的创新与探索。《野小河》和《哑巴小路》,是王立春的代表性作品。
我要走了/小河//你贴着山脚玩耍吧/你缠着草坡撒欢吧/枕着小山望天/你亮晶晶的眼睛/再也看不到河沿上/这个整天缠着你的孩子了……
这是《野小河》的第一节。我们拿它和萧萍的“四重奏”第一节相比,就不难看出她们的异曲同工之美。她们仿佛在用各自的想像力和最细微体验互相“致敬”,不约而同地用一种来自女性诗人的直觉体验、想像力、才气和优美的文字,一起推动着中国儿童诗的帆篷,越过浅湖而进入一条新的航道。
读这首诗,使我感到流露在作者笔端的眷顾深情和悲悯情怀,以及直抵人心的温暖力量。它也让读者充分地感受到了诗人独特的才情和睿智的诗心。再如《哑巴小路》,其中所书写的童年体验、乡村记忆,许多人也许都曾经有过。但是如何能够更准确、更逼真地呈现出这些体验与记忆,却是需要才气的。这也正是一位外国著名诗人说过的一句话:题材总是公平地摆在人人面前;主题却只有少数人知道;而如何表现则永远是一个秘密。
四代同堂
长期以来,中国儿童诗坛上,呈现着四代同堂的良好的创作生态。老一代的儿童诗人,如任溶溶、金波等,仍然宝刀未老,继续保持着饱满的创作激情和超凡的创造力,并且时有不俗的新作奉献出来。
且以任溶溶先生为例。他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又有新的贡献。我们先来看这首《书怎么读》:
爷爷读书,一本又一本,/有一些书,厚得像块砖。/我忍不住,问我爷爷说:/“书这么厚,怎么读得完?”/爷爷回答我说:/“就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一页一页地读……/很简单。”
这是一首饶有童趣和智慧的儿童诗,带着典型的任溶溶风格:单纯、幽默,凭借着字体的大小改变和诗行排列形式上的视觉效果,营造出一种形象而好玩的游戏味道。任先生年逾八十,还具有如此丰沛的创造力与不俗的童趣,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再如他那首《夜里什么人不睡觉》,带着一定的“认知性”,这也是写给小孩子看的诗歌所应该具有的一种职能。诗中告诉了小孩子一些不同身份的人所从事的不同工作的特点,同时也对这些在夜晚里工作的人们的奉献精神予以了默默的赞美。浅显而优美的诗句里蕴涵着一种老年人的从容不迫和机智幽默。
王忠范是属于中年一代的儿童诗人,其创作活力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一直持续到现在。他继续抒写着他几乎写了大半辈子的内蒙古草原和草原上的事物。他的儿童诗里融进了他对草原的深切的爱与知:草原上的草跟马一样/站着睡觉/只有广阔的夜/才能装下满地的梦(《花季草原・草原的草》)
同属中年一代诗人的王宜振,仍然在不断地探索和攀登儿童诗艺术的新高峰。他近期写出了《悬浮的光芒》等组诗,这些纯粹的儿童诗,无论放在哪个民族或哪种文化背景之下,都不会失去它的光芒和亮度。
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那批儿童文学作家,也在不断地奉献着自己的儿童诗新作。陶天真的一组《抒情的乡村》,给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意象单纯而想像丰沛,就像他在另一首诗歌里写到的冬天里大雪中的小村庄,“干净得像个童话”。我们很久没有看到这种带着呼呼的风声和飘舞的芦花般生动的诗歌了。
更为年轻的一代儿童诗人,包括一些“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少年诗人”,在近期发表了出色作品的有:张晓楠、汤萍、冰岛、魏捷、向辉、邵思梦、张牧笛、阮梅等。
无所谓结局。也无所谓开始。除了那深隐在心灵底层的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诗歌的敬重之意,有若不熄的火粒。所幸的是,在儿童诗领域里,我们的四代诗人,仍然在忠诚地、固执地、持续地,一点一点地拨燃那些活着的儿童诗的火粒。
诗歌不朽。儿童诗歌永在。
我们同是l953年生,同是出生于医学世家,且有着近乎相同的人生轨迹。都经历了1960年代“”、上山下乡,1970年代被推荐上学,1980年代考研读研,随后出国深造。回国后又都是进入大学工作、教书、做学问,并逐渐在各自专业上有了些许成就。上世纪末,我们分别踌躇徘徊着以学者身份转岗行政管理,现又同在卫生行政部门工作。这些都让我们有了更多的理解、默契,更多的彼此打量和欣赏。
去年,志彬出版诗集《黄梅雨》,并赠我一册。浓浓的墨香和细腻的笔触,不经意地流露出厚重的文学积淀、充沛的意兴情感。自序中志彬谈及王国维先生关于做学问的三个境界,并对自己由于从政,因而无望进入灯火阑珊的科学殿堂而无限唏嘘,使我不禁心生感慨和惋惜。
《黄梅雨》记录了一个学者型官员的内心世界,及其寻求生命、生活的真谛和意义的轨迹。用飞絮闲愁的笔调,颂扬美景、抒怀、吟咏性情、表达志趣,让我如临其境,感触良多。
最近,志彬的又一本诗集《多雪的春天》即将付梓,邀我作序。与《黄梅雨》一样,诗集继续着墨于人的心灵和人文修养,关注自然、社会与人生。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拉大已经成为当前人类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志彬的诗表达了对这些问题的焦虑和超越,他从雪的意象出发,对曾经的追忆,对现今的思考,以诗思娓娓讲述一个又一个故事,描绘一幅又一幅惊心或动人的场景,提醒人们在不由自主跟随时代跃进的道路上,自觉地放慢速度,不时地停下脚步,回望、反思,重新看待当前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诗集里既有对儿时雪景的怀念,又有对晚年雪景的遥想:“让我们搬出所有的容器收藏吧,将雪深埋在地下,一百年后与女儿红一起挖出,到苏富比、嘉士德拍卖”(《大雪:2010》)。
以人文和专业的双重眼光,观察自然现象:“接种过疫苗的桃花,开得分外灿烂……花枝扭过腰身,举着葡萄酒杯向我招手,邀我们去对岸共饮,且慢,这酒里有达菲么”(《桃花开了》);由于环境意识的觉醒,对当下生态恶化发出深深的忧虑:“问何物令公忧愁,我见山河多憔悴,料山河,见我也伤心,山磨难、我沉吟。”(《贺新郎·夜读》)“踏遍青山绿水,我在诗里怀念狼……”(《怀念狼》);在心灵的深处,追思那环境美好的良宵:“我一转身,三月过去了,多情的雨水把四月浸泡。”(《良宵》)
阅读这些诗句不仅让我们在生命的漫游中,体验到了生命的丰富、多彩和复杂,也让我们在与自然和环境的交流中产生了心灵的触动、追求和意蕴。
这些年,我和志彬都一直忙于卫生行政管理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医改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历史性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既庆幸能在历史的变革中担当重任,又深感推进改革的艰难。医改情况复杂,牵涉众多,一步一规务必思虑周详、慎之又慎。无疑,较之硬件建设和制度设计,人的因素更为重要。由于医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涵盖了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医务工作者既要精于业务,也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因而,我们鼓励和倡导所有医界同仁在精益勤勉于业务的同时,要更多地阅读和思考,更多地涉猎文学、美学、音乐和绘画,以至哲学和伦理学等,敬畏生命、赞美生命,了解技术对于生命的局限性,了解医学技术的边界在哪里,体验医学人文的普世性和生命伦理的世俗性,从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整个卫生行业的人文环境,实现精神家园的重塑和仁心仁术的回归,实现医患关系的和谐,促进卫生事事业和社会发展的共同进步。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据记载,1953年的春天,天气异常寒冷,降大雪,农作物受灾、粮食减产严重、。次年,长江流域、淮河流域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洪灾,长江大堤多处溃决,江淮一片泽国,鄂豫皖苏灾情严重……
也许我们这一代人命中注定,要身逢这个大雪纷飞、洪水奔流、风云激荡的时代。
谨为之序。
《没有脚的鸟》
心物不二/编
23个不同领域的人,23种不同却相同生活方式,他们的选择为自己积蓄力量,对抗生存的乏味,抵抗本我的流失,目之所及,尽是开阔。这就是《没有脚的鸟》想要告诉我们的。
《心灵的奇迹》
圆 月/著
这是一位曾因心理疾病使得生活被迫脱离常轨的女性的艰辛经历,更是一段坚持信念、饱含感恩的心路历程。心灵会赋予生命无尽的力量,真正令痛苦不堪的心灵变得坚韧与强大。
《治疗密码》
关键词: 《董娇娆》 拟人 歌诗演唱模式 叙事 抒情
汉乐府中的文人拟乐府诗因影响显著、艺术成就高而屡为人们称道,如辛延年的《羽林郎》,宋子侯的《董娇娆》,以及《古诗十九首》。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早有公论,而《羽林郎》、《董娇娆》也有自己的艺术价值,正如《诗薮》云:“汉名士者王逸、孔融、高彪、赵壹辈,诗存者皆不工,而不知名者若辛宋乐府,妙绝千古,信诗有别才也。”①这两首诗承袭乐府诗的叙事传统,又有自己的叙事特色,在文人拟乐府诗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羽林郎》的构思、风格绝近《陌上桑》,屡屡为人所提及,而《董娇娆》则较少为人论及。其实,《董娇娆》的艺术手法有着自己的独特价值,本文主要从叙事角度对《董娇娆》在汉乐府发展中的承上启下作用作一探讨。
董娇娆
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扬。“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
一、拟人手法
拟人手法的运用在汉乐府中并不少见,如《H蝶行》、《乌生八九子》、《枯鱼过河泣》。这些诗选取了蝴蝶、乌鸦,甚至枯鱼等动物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借动物的遭遇来反映社会现实。姑列这三首如下:
H蝶行
H蝶之遨游东园,奈何卒逢三月养子燕,接我苜蓿间。持之我入紫深宫中,行缠之傅罔蛹洌雀来燕。燕子见衔哺来,摇头鼓翼何轩奴轩!
乌生八九子
乌生八九子,端坐秦氏桂树间。我!秦氏家有遨游荡子,工用睢阳强,苏合弹。左手持强弹两丸,出入乌东西。我!一丸即发中乌身,乌死魂魄飞扬上天。阿母生乌子时,乃在南山岩石间。我!人民安知乌子处?蹊径窈窕安从通?白鹿乃在上林西苑中,射工尚复得白鹿脯。我!黄鹄摩天极高飞,后宫尚复得烹煮之。鲤鱼乃在洛水深渊中,钓竿尚得鲤鱼口。我!人民生,各各有寿命,死生何须复道前后!
枯鱼过河泣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r,相教慎出入!
《H蝶行》的想象非常奇特,写一只蝴蝶飞入花园,却被一只燕子衔去作为幼燕的食物,场面简单却耐人寻味。主题姑且不论,毫无疑问的是如果诗人不是运用拟人手法带领读者观看整个故事的展开,就只能用一种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来展开这个故事,这会使诗歌显得客观冷静,缺少一种身为蝴蝶的“我”的切心恐惧。尤其是最后一句:“燕子见衔哺来,摇头鼓翼何轩奴轩。”是借蝴蝶的眼光来写幼燕看见母燕衔来食物时的喜悦,这种摇头鼓翼和欢呼连连的喜悦在被捕蝴蝶的眼里耳中真是极其可怖。这种惊恐慌张的绝望心理只有借助拟人手法才能传达得如此真切。
《乌生八九子》讲述的是乌鸦被荡子的弹弓射死的故事。全诗以乌鸦的口吻自述被射死的过程,并从自身不幸推及对白鹿、黄鹄及鲤鱼命运的思考,把动物们的悲剧命运统一在这首诗中,个别的悲剧得到了更广阔背景的映照。偶然的灾殃,升华为无可避免的命运的必然,从而得出“人民生,各各有寿命,死生何须复道前后”的貌似旷达的。拟人手法的运用更便于对乌的命运的叙述,也便于乌鸦由对自身命运的思考推及对白鹿、黄鹄、鲤鱼等其他动物命运的思考。
《枯鱼过河泣》篇幅非常短,只有四句;情节也很简单,写一条枯鱼写信给同类,提醒它们出入一定要当心,不然很容易变成它这样。诗歌既不介绍故事的背景,又略去了故事的开始、发展、,直接突出了结局,再补叙出原因,在“相教慎出入”的叮嘱中,由读者的想象将故事补充完整。诗歌虽短,枯鱼的形象却因拟人手法的运用变得生动。
与这些拟人手法相比,《董娇娆》一诗的拟人手法更为特别。诗人不仅让花儿说话,而且让花儿与采花的女子直接对话,以花儿的命运反衬女性的命运,使主题更具有动人的力量,拟人手法运用得更为自由、贴切。如果不借助于拟人手法,花与人对话的情节根本就无法展开,在诗歌里可能就只剩下一个少女拈花的画面了。就像唐代刘希夷对本诗的重述。
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这首诗的前六句是对《董娇娆》的重述,但是放弃了拟人手法后,诗歌也就不再具有叙事功能,只剩下一个女子对着落花叹息的画面,整首诗是诗人由此画面独自展开的抒情感喟。两相对比我们可以体会到汉乐府生动自由、叙事中抒情的特点。
可惜的是,这种拟人手法在其后的汉乐府文人诗中并未再见。但是,这种手法在唐代得到了继承与发展,如杜甫的《杜鹃行》、白居易的《和大嘴乌》、刘禹锡的《有獭吟》都是个中佳作。
二、歌诗演唱模式的继承
作为文人向乐府民歌学习的代表,《董妖娆》首先呈现出明显的歌诗特点。诚如赵敏俐先生的观点:“两汉乐府歌诗艺术是以娱乐和观赏为主的,……是诗乐舞相结合的表演。”②如《艳歌何尝行》、《妇病行》、《孤儿行》、《东门行》等诗篇都具有这样的特点。为适应这种表演需求,诗的“写作主旨都不在于故事本身的完整,而在于能在有限的艺术表演过程中,通过简单的戏剧化的表演手段和方式,让听众了解社会上某些方面的事情、某种类型人物的生活、遭际和命运”。③
如对《东门行》的分析,赵敏俐先生认为:“用叙事诗的标准衡量,这首诗也是不完整,或者说是不典型的。因为诗中既没有对主人公身份地位等方面的详细交待,又没有非常曲折的情节;既没有开端、发展、、结局等完整的故事形态,又没有必要的人物事件描写。但是全诗却凸显了歌诗表演的特征,它把所有不必要的语言交待都予以省略,让出场人物通过他们的角色扮演完成这些介绍性的功能;同时也把故事的叙事性语言尽量省略,让位于出场人物的行动表演。最后,全诗几乎只剩下了人物的对话语言,用它来提示每一解的中心内容,来作为整个故事表演的注解。”④
同样,《董娇娆》的叙事也是这种忽略人物具体身份,强化戏剧冲突的歌诗演唱模式。如果用叙事诗的标准来衡量,这种叙事是不完整、或者说不典型的。因为诗中既没有对主人公身份地位等方面的详细交待,又没有非常曲折的情节,对少女的遭遇甚至只字未提。但是全诗却突显了歌诗表演的特征。首先,它选取了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场景:少女春日采桑郊外。这个场景充满了暗示:自春秋到汉代,桑田一直是爱情生长的地方。借助这个场景,诗人轻而易举地就把听众带到独特的情感氛围中。其次,作品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展示故事的核心内容,成为整个故事表演的重要部分。作者充分把握了表演艺术的特点,把对话作为整个歌诗表演过程的一部分,在对话中构成戏剧冲突――时光飞逝、红颜不复与恩爱不长的永恒矛盾,从而达到这场表演的。诗人的巧妙在于虽然对少女的命运没有直接叙写,但却借助花儿的反问来暗示少女的命运:“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花儿的反问之后诗人没有继续刻画少女的反应,但少女的无言则已暗示了花儿的反问是多么有力。最后,在曲末有这样四句:“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在表演唱的最后,歌者从他者的叙述口吻跳出,直接面向观众,自评自叹。最后一句也是《相逢行》的结束语:“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这种结束语表现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歌诗演唱模式。
以上种种都表现出《董娇娆》对歌诗演唱模式的继承,作者并不是特意要讲述一个生动具体的故事,而是像一首歌曲那样通过一个具有典型性的故事的演唱,突出主人公的性格与命运,从而传达诗人对人生的某种感受。诗人充分把握了表演艺术的特点,用最精炼的语言,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它在歌诗表演艺术中的功能。赵敏俐先生在《汉乐府歌诗演唱与语言形式之关系》一文中对这种歌诗演唱模式已有细致深刻分析,本文在此不再重复。
三、叙事中心的转移:从故事到抒情
大量使用“叙事”手法一直被前人看作乐府诗与徒诗的重要区别之一。明徐祯卿《谈艺录》:“乐府往往叙事,故与诗殊。”⑤尤其是被称为“乐府始祖”的汉乐府民歌,叙事性更是其独具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作为一首文人诗,《董娇娆》在叙述故事的同时也表现出从叙事到抒情的转移。“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八个字是班固对汉乐府民歌的概括,用在《董娇娆》中非常合适。这首诗突破叙事的局限,不再追求叙事的完整,而是着力展现情感的抒发。
与典型的具有鲜明情节的民间叙事诗相比,这首诗的叙事中心,并非“事件”或“情节”从某一状态向另一状态的转化,或者对人物动作的叙述。如《陌上桑》的叙事视点是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来刻画一个女子的美丽与坚贞,故事的曲折与人物的生动是叙事的重点。但在《董娇娆》中人花对话的故事情节本身其实并不重要,故事只是提供一种花与人命运的对比,从而传达少女的悲伤。诗人所关注的叙事角度或视点,是故事场景的描写与自然景物的刻画,以及由此触发的抒情想象和情感倾斜。诗人叙述故事时一直不忘对少女的心态进行抒写。无论是提篮采桑还是纤手折花,人物的行动中都带有诗人的情感因素:或是对少女青春的赞美,或是对欢爱短暂的叹息。如“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扬”的诗句中充满了对少女美貌的赞美和对花落的感伤。春光越明媚,少女越美丽,越衬托出少女红颜不复的悲伤,从而引发人们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同时少女的性格在故事中并无发展,或者说少女的性格不是诗歌的刻划重点,她的身份只是“这一类”少女,而不是“这一个”少女。因为诗人旨在抒发某种人生经验,而诗中人物性格的发展并不是诗歌的重点。诗人以模糊含混或者朦胧迷离的姿态,表现的是一种确定了的审美情感。所以说这首诗的真正内容并不是生活现象的叙述,也不是人物形象的生动活泼,而是表现诗人对人生的某种普遍意义的体验,以及这种体验所带来的情感的抒发与感叹。这种情感在后世是可以被无限扩展、填空的,所以才有了其后的《代悲白头翁》和《红楼梦》中的《葬花吟》。
这种由叙事转向抒情的特点和后来的古诗十九首是相似的,或者说古诗十九首正是在《董娇娆》的叙事成就上发展起来的。古诗十九首仍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但叙事更多是为了抒情,摆脱叙事完整性的束缚,重在表现感情本身,如《青青河畔草》,抒发个体在大好春光中的伤逝怀远之叹,以春光的美好衬托出女子独守空床的孤寂,从而对人生的价值重新审视。这种叙事方式与《董娇娆》的人花对比何其相像。当然,在《青青河畔草》的叙事中人物身份被界定为“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在类的范畴上远远小于《董娇娆》中的少女身份,更接近于“这一个”,也就获得了叙事的故事性。这一点与《董娇娆》中叙事的普遍性不相合。我们可以再以《去者日以疏》和《生年不满百》为例进行对比。
去者日以疏
去者日以疏,来着日以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归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在《去者日以疏》这首诗中仍保有叙事,但故事被截短为人物的一个行动,即:“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在叙述这个故事时,诗人只是构设了一个人步出东郊、看见坟墓,从而引发归家无路的感叹的情景,叙事时人物的性别、身份、性格都是模糊的,这个场景也不必发展下去,形成结局。到了《生年不满百》中,诗中的叙事甚至完全被消解。对于这首诗,读者读下去的愿望,绝不是来自了解故事的要求,而是被诗歌的情感和风格所吸引。当故事和人物都已经被消解后,诗歌所呈现出的这种体验,也就具有了超越时空的特点,形成所谓的普遍的人情人性,也正是葛晓音先生在《论汉魏五言的“古意”》中所说的那种“没有时代和地域界分的人类的普遍情感,也就是‘人心之至情’”。⑥诗歌一再打动后世人心的地方也正是这种普遍的情感。
这种对抒情的重视还表现为借景抒情。在叙事诗中,写景主要是创设环境,为叙事服务。但这首诗中的写景不仅仅承担叙事的功能,还有抒情的作用。“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扬。”在尚嫌粗糙的写景诗句中我们已能体会到景物背后所隐藏的情感因素。就连对话中也有借景抒情的特点。“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这样的问答不是一般的口语,而是带有抒情因素的描写性的诗句。典型的叙事诗如《秦罗敷》、《孔雀东南飞》等诗中很少这种写景抒情的诗句,而在《古诗十九首》中这种借景抒情的特点却比比皆是,如《青青河畔草》中“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二句就已经为楼上女子潜滋暗长的春情作了铺垫,《迢迢牵牛星》中开头两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也是在叙事之前先以景来衬托全诗的相思。比照的结果我们会看到《董娇娆》一诗对汉乐府文人诗叙事技巧与抒情方式的影响。
综述,《董娇娆》一诗在叙事技巧的运用上,既有对汉乐府民歌拟人手法和歌诗演唱模式的继承,又体现出从叙事到抒情的转换。这首诗上承汉乐府民歌生动自由活泼的叙事方式,下启汉乐府文人诗融情于事、叙事即抒情的特点,叙事目的发生明显的转移,由对故事或人物的关注转为对情感的关注,抒情成为诗歌的叙事目的。
注释:
①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1:130.
②③④赵敏俐.汉乐府歌诗演唱与语言形式之关系.文学评论,2005,(5).
⑤徐祯卿.谈艺录.转引自[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下册).中华书局,1981.4:769.
⑥葛晓音.论汉魏五言的“古意”.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参考文献:
[1]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4]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专集之二――古诗歌笺释三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闻一多.诗选与校笺[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6]施蛰存.唐诗百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吴相洲.关于构建乐府学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3):65-70.
这块赣东大地上的绿色翡翠,不仅被动植物学者誉为“江西珍稀动植物王国”“亚热带自然博物馆”,而且因为拥有许多的风景名胜,令古今的旅游者们流连忘返。
动植物宝库
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汽车驶入岩泉,率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和茫茫林海。这里的植物种类繁多,数不胜数,其中保留了数十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树种,有南方红豆杉、香榧、乐东拟单性木兰、柏乐树等等。
岩泉的野生香榧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大小小共有6448株,成为中国野生香榧之乡。这里的香榧主要集中分布在麦菜洲,有一株古香榧树树龄达到1500年,至今依然翠绿满枝,被称为“中国香榧王”。即使在冬季行走在这片古香榧林,每一株香榧树依然生长着翠绿的枝叶,仿佛来到了春意盎然的阳春三月,这是因为香榧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一年四季常青。香榧的果实异常芳香,营养丰富,是著名的干果,宋代诗人曾赋诗云:“彼美玉山果,璨为盘中食。”对其大加赞美。
在会仙峰脚下两条小溪之间,岩泉层坪就坐落在这里,是一块大山之间相对平整的开阔地。它的南侧是一处异常陡峭的山间谷底,就在这片刀削斧劈陡坡上生长着上百株大大小小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乐东拟单性木兰。两条溪流,两边是大山怀抱,使这里形成蒸笼似的独特地形,构成冬暖夏凉的特殊气候,为乐东拟单性木兰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层坪成为乐东拟单性木兰(这种植物为热带植物,岩泉地处亚热带,层坪的纬度位置大约在北纬27度)的最北分布区,成为大自然一处独特的奇观。它花大色艳,果似仙桃,是优良的观赏树种。
深秋时节,穿过岩泉的密林深处,会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柏乐树。它树形高大,最高的有24米,胸径将近1米,花形如钟,结果时红株满枝,十分逗人喜爱,是优良的观果树种。
名目繁多的植物为野生动物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也为它们繁衍生息和隐蔽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使岩泉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成为它们的乐园。据统计,岩泉共有各类动物707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1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1种。体型比较大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熊、水鹿、苏门羚等等。在岩泉的大山里经常会见到黑熊的身影。岩泉的古山、钓鱼岭一带生长着不少水鹿。在水草丰盛的河岸边,人们经常会发现苏门羚的身影。
猕猴是岩泉的常客,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常常是三四十只一群。每年果实成熟的季节,猕猴便成群结队,攀树采果,上蹿下跳。一旦有风吹草动,随着猴王一声呼喊,顷刻之间便消失在深山密林之中。鹰嘴龟是岩泉特有珍稀动物,它头部大而坚硬,呈三角形,嘴似鹰钩嘴,古铜色。夏季暴风雨来临之前,岩泉的山沟里、道路边,可以看到鹰嘴龟四处乱爬的身影。
绿色胜地
岩泉茂密的森林使这里空气的含氧量特别高,成为赣东大地的“天然氧吧”。特别是每年春季,满山的树木发出了新芽,此时的岩泉空气特别新鲜,行走在树林间会感到呼吸顺畅、心旷神怡、精神焕发。这里的青山、林海、秀水,姿态万千,景色非凡,令人神往。遮天蔽日的丛林带来浓荫绿意,使得山绿、水绿,连空气中也弥漫着绿意。沿着林间的曲径拾阶而上,两旁古树参天,不时传来声声鸟鸣,置身其中,让人真正体会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感觉。
岩泉的山美,岩泉的水秀。林下到处可见清泉或涓涓细流,山涧溪水潺潺,潭水清澈见底。而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瀑布,岩泉的瀑布很多,但是以层坪一处最为壮观。该瀑布源于峭壁之上的密林之中,终年流水不断,飞流直下数丈,犹如一条银色的巨龙从天而降,银花四溅。盛夏时节,在山崖之下小憩片刻,感受着迎面扑来的水雾,就觉得浑身清爽,疲劳顿消。
会仙峰和洋岫峰是岩泉两处久负盛名的风景区。“拔起危峰接天门,势临武夷俯闽赣。”这是明朝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留下的赞美会仙峰的诗句。会仙峰海拔1355米,山顶的绝壁悬崖处建有一座铁瓦盖顶的千年古寺。会仙峰雄奇险峻,山势陡峭,登山石阶有5000余级,逶迤于扶疏浓荫之中,层叠于潺潺泉水之间,盘山穿壁直通会仙峰顶。站在峰巅之上,黎川县城城郭清晰可辨,南丰、泰宁、建宁县之境历历在目,烟波浩渺的洪门水库、龙头寨水库像巨大的镜子在大地上闪闪发光,银带似的黎滩河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曲折地向北伸去。
关键词: 语文味 古典诗词 朗读 品析 穿越
程少堂先生指出:“‘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美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
中国的古典诗词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强大的审美功能,无论是吟咏诵读还是品词论句,既有音乐美,又有文学美。可是在现实的古典诗歌教学中,要么一笔带过、浮光掠影,要么完全闲置、舍本逐末,只是要求读读背背以应付考试,以简单的作者介绍代替“知人论世”,以串讲和翻译取代了品词析句,这种没了“语文味”的课堂使得古典诗词的教学一步步陷入尴尬、低效的境地。如何还古典诗词课堂语文味?笔者做了如下思考。
一、朗读指导——变“囫囵吞枣”为“细嚼慢咽”,让古典诗词的课堂充满音韵美。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为了应付考试而机械地“读”和“背”,导致的恶果必然是把字写错,背过就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里“读”不仅指读准字音,还包括读出节奏、读出缓急、读出感情。
早读课是古典诗词诵读的最好时机,可是我们听到的“书声琅琅”中有多少朗读是读准了字音并读出了感情的呢?这种只求声音洪亮不重朗读质量的“囫囵吞枣“式的朗读必然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古诗词,更别说体会古典诗词中的人情美和意境美了。“读”历来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法宝,它能够让学生从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一项不可忽视的语文基本功训练,而在这一项语文基本功训练中,教师的范读和导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范读是教师从教材中感受了作者的情感,从教材的字里行间理解了作者的情思,把无声的语言文字通过有声的朗读,正确地、示范性地表达作者情感的一种方式。如在讲授《春望》的时候,如果只是从字面上看这首诗无非就是:“国家破碎了山河还在,城里长满了荒草,鸟鸣花落,一片破败的景象。战火连绵,久未和家人联系,家书特别珍贵,心中忧伤白了头簪子也插不住了。”学生只能从字面上大致感受诗人的感时伤世,却无法深刻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为此,我进行了范读: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有意在“破”、“在”、“春”、“深”字上拉长音并重读,意在引发学生对“山河依旧国家却一片萧条破败,春天来临却看不到繁花似锦、春意盎然”之景的想象与对比;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和“鸟”两字最容易让人想到鸟语花香,可是在这首诗里却是“花溅泪”和“鸟惊心”,于是该两字的拉长音调是一种暗示更是一种强烈的反差,而“溅泪”和“惊心”的重读则有助于学生对花、鸟的拟人化手法的理解;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延续了三个月,足见战争之惨烈;家书胜过万金,足见对家乡和亲人是否平安的牵挂之深,“连”和“抵”的拉长音调、“三月”和“万金”的重读,可以传递这种惨烈和牵挂;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诗人感伤之情的强有力表达,动词“搔”和“不胜”的重读可以引起学生对诗人感伤之情的共鸣。
可见古典诗词的朗读,节奏的停顿和语速的快慢及字词的轻重读尤其重要。节奏停顿要注意连而不断,并且要注意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作逻辑的停顿;语速的快慢安排要依情节发展与感情的表达灵活处理,一般情节紧张、情绪欢快昂扬时快,情节舒缓、情绪忧郁悲伤时慢;重音的处理,要结合句子找出规律,以更好地表情达意。
二、斟词酌句——变“望文生义”为“举一反三”,让古典诗词的课堂充满语言美。
古典诗词经过了岁月的沉淀而能流传下来,可见它作为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留给后人的不仅有艺术魅力,而且有人生的魅力。可是古典诗词教学却游走在语文教学的边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教法单一且用读与默代替古诗词的斟词酌句,常见的教学流程是:读诗正音—作者简介—名句强调—串讲意思—分析思想感情—背诵默写,诗歌的教学变成了诗歌知识的教学,变成了诗歌内容的分析;诗歌作品自身的感人力量在教师自我陶醉的分析中随着横飞的唾沫星消失了,学生非但没有在教师的讲解中受到熏陶,反而增长了厌恶、反感情绪,进而排斥及逃避。
诗词是千百年来中国的百科教学之本,虽然现代诗派别纷呈,但是在艺术性、凝练性、音乐性、思想性等方面,无一达到古体诗词的高度,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抒情,都要有所领悟,必须溶进文本,斟词酌句,方能体味其中的妙笔妙味之所在。无论是余映潮老先生“解说注释—描述诗联—品析字句”式的教学思路还是胡立根老师的“物象—诗人形象—情感”式的品诗过程,方法不尽相同,但都把品词析句作为古诗教学的重点,一言以蔽之,没有词句玩味的古诗词课堂是没有语文味的课堂。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如何通过字斟句酌品出诗意和诗味?以下几种方法值得一试。
1.换字法,即通过更换同义字让学生体会诗人炼字的精准。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描绘的是钱塘湖早春充满生机的迷人景色表达诗人对早春美景的赞美之情,其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最有代表性的早春之景,这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和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可是由于古汉语语法系统和现代汉语语法系统有很大的差异,学生望文生义,把“乱”理解为“杂乱”,把“没(mò)马蹄”理解为“马蹄不见了”,不但没有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而且诗意全无。于是我试着把“乱”字改为“杂”字,把“没”字改为“盖”字,让学生读一遍:“杂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盖马蹄。”学生经过这种比较能发现“杂”是多而乱之意,而“乱”是种类繁多之意;“盖”字没有生命力,只有“遮盖”之意,而“没”能体现小草萌芽绿黄一片刚好遮过马蹄的景象,两个字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早春一派生机活力之景。
2.描述法,即创设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画面。如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曹操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在这几句里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如果不介绍曹操的生平和该诗的写作背景,则学生无论如何是体会不了这几句诗开阔而壮大的诗境的。为此我借助多媒体播放曹操的生平和该诗的写作背景,并展现了几幅大海的图片:有波澜壮阔的,也有风平浪静的,为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然后问学生:“该怎么用自己的话描述曹操的这几句诗呢?”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有的说:“曹操此刻看见大海的心情是自豪的,他感觉大海的壮阔就如他的人生一样,虽变化莫测却前途不可限量。”还有的说:“曹操此时的心情是激动的,他感觉日月在大海中穿行,银河的璀璨也点缀着大海。”诗歌的意境慢慢凸显。尊重学生的体验,那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项要求。
3.比较法,即通过同一诗人不同诗的比较异同,加深对诗人和诗歌的理解。如苏轼的《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和《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同样是体现词人旷达乐观生活态度并流传千古的哲理名句,前者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后者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又如杜甫的《望岳》和《春望》乃诗人不同人生阶段的作品,前者虽然诗人此前考进士落榜,却依然豪情万丈,表现了希望登上事业顶峰的雄心壮志,以及对前程万里的乐观和自信;后者是诗人“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字所作的,先感时,后念家,再及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怀。通过这种的比较,学生能更好理解诗词包含的深刻内容,进而再现诗词反映的厚重而广博的历史画面。
三、古今“穿越”——变“含英咀华”为“融会贯通”,让古典诗词的课堂充满人情美。
新课程理念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文本、教师、学生、多媒体课件等都属于课程资源,语文教学要在诸因素的互动中展开。要实现这些互动,首要的是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而打破时空的界限让学生借助古诗词与诗人古今“穿越”,就是“动”起来的一种有益尝试。
古典诗词不论是反映现实,歌咏志趣,还是抒写性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的音韵、语言的享受,更有诗人的形象和情感的熏陶。可是时空的久远,严格的格律,极少的信息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穿越”指不受地球的时间、空间与思想的束缚,请作者“来”到现代为自己的诗歌“代言”或让学生“回”到古代与作者“对话”—这种“来”与“回”,既是课内与课外的衔接,又是阅读与写作的对接。当然在“穿越”之前教师必须提出要求:(1)符合诗歌的情境,想象要合理;(2)有具体的对象,不能泛泛而谈;(3)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4)有理有据,感情真实诚恳。如学生在《读东坡诗,品人生路》中写道:“每次漫步惠州西湖,总能想像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自得与洒脱;当明月爬上窗棂,又总会托腮想象你欲乘风归去却留恋人间的矛盾与无助,今夜月圆,你与子由应该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情吧?且让我为你唱一曲《我的好兄弟》,愿血浓于水的亲情都能如同你俩情比金坚!”
这种“穿越”集古典与现代于一身,是开放的课堂,既能缩短学生与诗人的距离,更好地走进文本,走近诗人,能够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又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写作水平,克服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畏难情绪,训练他们的个性化表达,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能真正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从而享受到审美乐趣。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先生在《好课三味》中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录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使语文教学具有浓厚“语文味”的重要因素是课堂上要充满浓浓的情趣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而这种情趣和氛围,需要教师营造,无论是朗读指导带来的音韵美,还是斟词酌句体验到的语言美和古今“穿越”产生的人情美,都需要老师的激情投入和知识储备,让古诗词课堂因老师自身的激情和人格魅力而更有语文味。
参考文献:
[1]程少堂.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M].海天出版社,2006.8.
[2]李少勇.怎样读懂古典诗词[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28).
[3]赵红昌.读懂诗歌是鉴赏诗歌的前奏[J].学周刊·A,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