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55: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导游基础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156-02
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不断追求生活品质,使旅游业成为当今世界第三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已经跻身世界旅游大国之列,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给我国中职旅游专业教育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挑战。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中职旅游专业毕业生,成为中职学校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结构进行了调整,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多数是“00后”,21 世纪新生代的他们在性格、思想、能力等方面都与前几代的学生有很大差别。同时这些中职“00后”不同于考上高中的学生,很多学生心理自卑感比较重,抗拒学习。他们的这种消极心理必然会对他们接受教育形成比较大的阻碍作用,在学习上产生畏难怕累的情绪,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作业不交、迟交或抄袭的问题比较严重。由此,他们只会被动地应付学习和考试,有的甚至完全放弃学习。再者,这些中职学生初中毕业后就直接来到职校,总体来说,年龄偏小,思想还不成熟,不能较好地规划自己未来,对未来的职业几乎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和规划。许多学生包括他们的父母认为,到中职学校来读书只是为了消耗时光,兼学点技术,目的不明确。至于将来做什么或能做什么他们根本不关心、不在乎,也不愿意去了解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这导致他们学习无计划、无恒心,意志力薄弱,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不少学生不能很好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更不能去钻研所学的知识和技术,促使他们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导游基础知识是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导游基础知识内容多,涉及旅游与旅游业的基本知识,包括中国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景观、宗教、古建筑艺术、饮食文化、风物特产、景点诗词游记、客源国概况等知识。知识难成系统,较为零碎,需要大量的时间去记忆。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为了考取导游资格证,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猜测出题官的想法与思维,然后机械地划重点、背重点、做练习。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也比较单调,没有吸引力。而中职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又非常抵触,想让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记忆知识很难实现。因此这不仅浪费了老师、学生的时间与精力,而且还打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产生畏难心理。
三、中职旅游专业导游基础知识教学新策略
目前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导游基础知识所使用的教材是 2016 年 3 月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统编教材。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同样使用该教材,对基础相对薄弱的中职生来说,想要学好该教材有一定难度。作为教授中职旅游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出适合中职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案,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将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课前以活动导入新课
课前准备中,教师先根据要学习的内容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将之写入导学案中,并预先发给学生。到上课时,改变以往的“上课―起立―问好”模式,在课前5分钟让学生根据教学设计中的相关活动要求,进行相关的趣味性、活跃性的导入活动,比如,让学生进行才艺展示,大家一起唱歌或者让乐于展示自己的同学表现自己。通过此环节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增强他们的自信。
(二)在教学中做好“学”与“教”
导游基础知识理论性非常强,且知识点零碎,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主动研究者。因此在每次教学前,将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通过看书、查找资料、讨论、观看视频等方式进行预习,初步掌握要学习的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学习情景,提出基础性问题,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也不再是用传统的单纯的讲授方式,而是对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学生则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最后教师让每一个学习小组派出代表在班级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并督促其他小组注意倾听并做好笔记。当所有小组汇报完毕后,全班对每组成果汇报进行评价,并打分或对部分问题提出质疑。汇报的成绩记入小组成员的平时成绩,并对成绩最好的小组给予物质奖励。此环节旨在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过小组汇报,教师能够大致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根据学生的讨论、交流?M一步提出问题,或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如有需要,可以与每一个学习小组进行一对一交流。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程度,进行有效的补充、拓展及深度讲授。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刻讨论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最后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编写成简短的导游词进行全班展示,这样既能强化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中职旅游专业导游基础知识教学新策略所取得的成效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潜能
这种教学新策略,实现了教学活动重心的转移,从师生间的由教师单向讲授转向师生、生生间的双向互动,进行了基于“互动”的传授式教学。以“学”为本,学、思、知、行统一的教育理念得到很好地贯彻实施。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平台与教学资源支持学生“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潜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改变了学生厌学的状态和调整了他们的畏难情绪。
(二)建立以?W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现代社会发展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传统教师中心式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应教育的新发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导游基础知识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发挥教师在创造性、情感、思维、行为等方面的教育作用。
(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职业能力
在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贯彻“学”与“教”融合的课堂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汇报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认知,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的转移。
五、有待进一步探讨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教学活动方式要更灵活多样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方式要更加灵活多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考虑具体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活动,以便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演讲、学生上课、讨论、辩论、表演、竞赛,等等。
(二)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主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来辅助教学,能够活跃教学气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视频、动画、图片等,可以更好地增加学习容量,加快学习节奏,使学习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要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关键词:导游基础知识 PowerPoint课件 制作
导游基础知识是中职旅游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学生学习相关旅游知识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最大特点是知识点多,涵盖了历史常识、年节民俗、自然景观,宗教知识、古代建筑、古代园林、旅游文学、烹饪、名烟酒、工艺书画等各方面内容。这些内容是旅游专业的核心知识,相对于中职生已有认知水平和文化基础来说,学习难度不小。
PowerPoint课件是导游基础知识课堂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它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来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制作高质量的导游基础知识PowerPoint课件,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探讨。
一、PowerPoint课件的定位
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第一步是明确其定位。PowerPoint课件是导游基础知识课堂上的辅助教学手段,要体现“以课堂为本”,为课堂教学服务。PowerPoint课件的定位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以教师为本
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不是PowerPoint课件的“操作师”,PowerPoint课件应为教师和教学服务,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2.以学生为本
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成功,不仅要看老师教的怎么样,课件做得怎么样,更要看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PowerPoint课件是为学生服务的,通过学生、PowerPoint课件、老师的三边交流,使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
3.以教学环节为本
一节完整的课有提问导入、讲授新课、板书、课堂小结、课堂反馈、布置作业等多个教学环节,不是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PowerPoint课件是为几个教学环节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
4.以教学内容为本
要呈现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一般要用到2~3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而教学手段的选择应以是否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为原则。从教师技能水平和环保的角度考虑,若达到的教学效果相同,则优先选择传统教学手段。
二、PowerPoint课件制作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观察和体验,笔者发现当前中职校导游基础知识PowerPoint课件制作存在如下问题。
1.制作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PowerPoint课件的制作人员主要以学校的各个教研组为单位,由该课程任课老师组成。老师们平时教育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有的教师甚至身兼好几门课程的教学,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制作高质量的PowerPoint课件。
2.课件内容单调
以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第三章《中国自然景观》第一节《山地自然景观》的讲授为例。许多老师在制作课件时,只是找出了花岗岩名山、石灰岩景观、丹霞风光和其他自然因素形成的名山这四类名山相应的实景图片,写上类型名称,就成了一个PowerPoint课件。从实际效果来看,这样的课件显得单调无味,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3.课件的完整性不够
通常来说,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公开课、技能大赛和两课评比的PowerPoint课件资料详实、制作精美,堪称经典。而在平时教学中,很多教学单元并没有制作完整;且学校与学校之间缺乏沟通,存在着内容重复制作、浪费人力物力等一系列问题。
4.课件的重点不够突出
每章节的教学内容的重点在课程大纲中有明确体现,但老师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过程中,却往往忽略了这一方面,反而对于那些不是重点却比较容易找到素材的内容着墨过多。
5.偏重知识传授,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不够
由于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导游资格考试的核心课程,因此大部分PowerPoint课件以知识传授为主,而对学生任务、学生活动的体现不够,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明显不足。
三、PowerPoint课件的制作思路
导游基础知识课堂上使用的PowerPoint课件,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思路,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1.突出重点
(1)教学重点。根据江苏省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所有知识点都有“了解”、“熟悉”和“掌握”三个层次,其中“掌握”为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即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如:第一章《中国历史概述》中的天干地支和第五章《中国的古代建筑》中的开间、进深、须弥座、斗拱、彩画等内容。
(3)容易混淆的内容。如:第一章《中国历史概述》中各王朝在科技方面取得的领先于世界的成就,第五章《中国的古代建筑》中的屋顶形式、南朝陵墓三种镇墓神兽、佛塔类型等内容,都是学生最容易混淆、难以记忆的内容。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导游专业的能力要求包括讲解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其中讲解能力是核心能力。PowerPoint课件应体现课改精神和能力要求,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注重讲练结合,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讲解能力。
3.重视课堂反馈
在导游基础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学反馈往往是教师容易忽视的环节,而这个环节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很大。教师在制作PowerPoint课件时,可以设计出几套难易程度不同的反馈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通过学生的反馈检查学习的效果,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能动作用。
4.整体知识和个例相结合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第五章《中国的古代建筑》和第六章《中国古典园林》的教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先整体学习古建和古典园林知识,然后再学习具体案例。例如先学习古代宫殿布局的四大特点,这是整体知识,再学习古代宫殿的代表——北京故宫。笔者做课件时,将这两块内容合二为一:在故宫实景图上制作动画,直观、形象地归纳出故宫布局的四个特点,从而将古代宫殿的整体知识和个例相结合,效果很好。
四、PowerPoint课件的制作步骤
要制作出优秀的导游基础知识PowerPoint课件,需要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力组织和各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具体有以下几个步骤。
1.专门培训
教育主管部门围绕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教师进行PowerPoint课件制作方面的专门培训,以确保教师制作出来的PowerPoint 课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专业教学的需要,符合课程的特点,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专业课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2.分工协作
培训工作完成后,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学校,按章节进行分工,让各校教师有较充足时间,针对专门章节制作出高水平的课件。
3.交流监督
在PowerPoint课件制作的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应组建核心成员组,根据分工进行进度检查,并组织学校之间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对于制作完成的PowerPoint课件,请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把关,确保课件质量。
4.资源共享
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下,制作完成的课件应在校与校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广泛应用于课堂,从而促进各学校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5.反馈改进
[关键词]导游基础知识 教学改革
培养创新应用性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具体任务,这就要求高校在建设应用型学科专业和教师队伍的同时,更要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教法等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改革应从社会需求出发,突出“应用性’’特色,尤其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为满足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教法等建设的要求,拟对应用性旅游专业的核心课程《导游基础知识》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期达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要求。
一、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导游基础知识》简要介绍了中国历史小常识、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民族民俗、中国四大宗教、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典园林、中国烹饪主要菜系、中国风物特产、中国台、港、澳地区概况、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国概况、对联和古诗词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为旅游教育与服务管理的专业必修课,旨在为学生能在毕业之前顺利通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相关课程的考试提供帮助,同时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为其以后的导游实际工作进行知识上的准备。
二、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属于知识性课程,是旅游教育与服务管理学生学习和掌握导游基础知识的专业课程,与《导游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文学常识》一起构成导游考证的主要课程。与一般课程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内容包括历史、地理、民族、民俗、宗教、建筑、园林、饮食、有关国家概况、楹联等,涉及面广,要求任课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
(2)知识点较多,记忆难度大。由于是考证的需要,学生感觉只需要在考试前背住就可以了,所以存在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深入思考、考前根本不复习、考后全忘光的现象,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记忆;
(3)内容较浅显,理解难度不大,听着有意思、感觉也很简单,学生不会深入思考其所形
成的历史背景原因,更难以将其运用于实践中,因此,达不到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
(4)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展示;
(5)由于大纲和试卷容量要求以及考试时间的限制,考试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就无法从考试结果中得到更多有益于教学改革的反馈信息。
三、传统课程模式的弊端
(一)教学方法单一,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很长一段时间,《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基本上沿用高等院校的一贯做法,在教学内容上多是按照教材的编排和顺序进行纯理论的讲授,多是以老师为主,忽略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教材使用上使用考导游证的教材,让学生只要记住,考试能考到就可以。这显然与应用型本科培养的目标不符,无法培养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强的学生,更无法适应企事业单位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设备手段落后
目前,从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来看,还是比较传统的。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对校内实训设备和校外实训基地有较高的要求。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只是少数院校的尝试,还没有广泛实行,校内实训条件多是使用的多媒体,让学生自己制作PPT进行导游词的讲解,没有将最新的导游虚拟模拟软件等新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三)课程考核方式陈旧
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考试,既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又可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但传统的考试方法往往是偏重知识测试,忽略能力考核,考核多采用平时成绩(1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60%)的方式。这种方法无法往往是偏重理论知识的测试,忽略学生技能和素养的考核,无法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的要求。
四、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导游基础知识》的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开设实训课,使对导游基础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导游讲解,改变了过去学生学习本课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盲目死记硬背理论知识,会记不会用,会考不会导(游)的现象。
(一)以知识储备为基础的理论讲解
1 新课导入。学生只有在对课程产生兴趣后,才会有探究知识的欲望,才能集中注意力,把中心移到老师的讲授中。因此,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是必要步骤。在每节课的导入环节中,可以用多媒体、互动对话、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或者是讲故事等手法,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2 授课过程。教师在授课中,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互动教学法,让学生掌握旅游基础知识,并加以融会贯通,增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同时,应注重课程连贯性,让学生明白需要掌握什么样的理论知识,才能针对不同的游客讲解,让游客满意,同时解决带团中遇到的问题。
在设计每一个教学项目时,可以从旅游欣赏角度来设计“模拟旅游”的情景。即结合每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通过多设计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逐渐进入到旅游的情境中来,让学生获得认知和情感的“真实”体验,主动地去思考、学习。这种方法可以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优化了课堂效果。
此外,还可以结合相关专业知识,采用专题教学方式,开展讨论,活跃学生的思维。选择的专题应具有一定的前沿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追踪旅游发展的大事和焦点,从而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和趋势。比如目前可以关注的专题有2012年中国旅游宣传主题“欢乐健康游”、善行旅游创新理念等问题。通过这些专题的探讨与分析,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可以及时有效地掌握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3 课程总结。一堂好课应该包括一个精炼的小结,一个好的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传神效果。课程总结不能流于形式,而应针对所讲授的重难点、知识点再次强调,让同学更好地吃透难点、把握重点,巩固课堂成果。
4 课后作业。由学生收集课程相关的图片及相关内容,设计PPT讲解的内容、撰写导游词。课后作业检查了学生对导游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考查了学生导游讲解的能力,以帮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以更好地适应日后的工作岗位。
(二)以培养技能为宗旨的实践环节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实践活动方法和形式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原则,以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导游服务为出发点。具体的方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 导游基本技能实训。导游员的服务技能可以分为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类。导游服务需要的主要是智力技能,即导游人员同领队协作共事,与游客成为伙伴,使旅游生活愉快的技能;根据旅游接待计划和实情,巧妙、合理安排参观游览活动的技能;随机应变、生动精彩的导游讲解技能;灵活回答游客的问询,帮助他们了解宣传旅游目的地的宣讲技能;合情、合理、合法地处理各种问题和游
客投诉的技能等。因此,在导游基本技能实训中,可以将这些要点设定一个成绩评定的标准,再加上导游员的仪容仪表、语言表达、讲解知识等,共同构成训练学生的导游基本技能考核标准。
2 模拟导游实训。模拟导游实训,需要用到导游实训室。目前,大多高校使用的导游实训方式有以下两种:虚拟技术导游模拟室,运用3D环幕放映系统进行景点讲解实训;旅行社实训基地,真实的进行旅行社经营实战训练,同时可以兼具经营功能,服务于高校的师生。在实训中分小组进行练习,可以让同学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同时,还可以借助录播系统,录下自己真实的讲解和服务过程,让同学在经过老师的点评之后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促进学生自身导游讲解和服务能力的提高。
3 导游技能大赛。导游技能大赛,展示了高校旅游专业学生的风采,激发学生对旅游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综合素养,同时也检验着高校教师的课程教学是否和行业密切联系,是否按照行业标准来引导教学。因此,应鼓励学生参加全国、省、市旅游局以及旅游院校等单位举办的导游大赛,同时固定每年举办一次学校的导游技能大赛。这样,通过导游技能大赛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既起到了示范教学的作用,也反映了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赋予了专业教学新的内涵。
(三)以提高素养为目标的考核方法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改革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与教学评价制度,改变以考试分数、考核等级作为衡量教学成果唯一标准的做法,拓宽评价思路,制订有利于提高学生素养的切实有效的考核方式。目前,大多数高校课程考核的方式主要是采用期末理论考试或者集中理论加技能的考核方式。这种考试成绩偶然性很大,无法真正考核学生的素养。因此,应该采取全程考核的方法,使考核分散到教学的每一个过程。在讲解每一个具体的教学项目或章节中进行技能考核,期末形成总的技能考核成绩。在总评中,实践技能所占的比重要比理论所占的比重大。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大量导游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参与课程的基础实践,学生的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素养有更快的提高。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导游基础知识》的课程教学,以学生为本,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要,精心设计讲授和实训的内容,使实践教学环节体系完整,技能训练效果明显,从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满足社会之需要。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导游基础知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008
[2]周密,赵西萍.旅游专业情景教学及效果评价[J]旅游学刊,2003,(S1):46-48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导游基础知识》;兴趣教学
一
《导游基础知识》作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基础课程之一,知识面涉及广泛,知识点多且细碎,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多年来的经验,我认为从激发、引导学生兴趣入手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实现能力素质培养的教学目标。我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在此,结合《导基》不同章节内容的特点总结如下。
(一)利用相关话题或事件引发学生兴趣
高职学生对历史和现今的大事件、热点话题都很热衷探讨,但是往往了解不深,一知半解,因此,以和课程内容相关的话题、热点、大事件入手,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通常会引发学生的共鸣。例如在《导游基础知识》“历史发展简史”一节的授课中,课本通常会从史前文化新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讲起。这部分内容在初中就已经学过,如果我们照着教材去讲,学生就会觉得毫无新意,提不起学习兴趣。所以我选择从相关的话题和事件入手,即世界原始人类的起源和人类起源问题的探讨。首先向学生介绍世界上发现古猿的基本情况及一直存在争议的人类起源的陆地说和海洋说。人类起源于陆地还是海洋,激起了学生热烈的讨论。在课堂氛围达到时,我的目的就达到了,继而转移话题,分析中国境内早期原始人类的特点及和世界原始人类的对比和继承关系,等等。其间还穿插了“北京人头盖骨的丢失”的大事件,并就此让大家了解北京人头盖骨作为人类从猿到人转变的关键转折点的重要价值和“人类考古历史上最动人的发现”的重要意义,学生印象非常深刻。
(二)从学生最熟悉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的兴趣
在上课过程中,从学生最熟悉的现象入手,往往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导游基础知识》中有一个知识要点——公主和格格的称呼。“公主”一词在周代出现,周礼规定天子嫁女要由同姓的公(官职)来主持,所以有了“公主”之称,后世继承。满清入关,为仿效明制,接近汉人的习惯,把皇帝的女儿特称为“公主”,其他庶出和亲王、君王、贝勒的女儿则保留了满语的习惯称为“格格”。在讲解的时候,我特地提到了学生非常熟悉的影视剧《还珠格格》,提出了关于格格和公主称呼的问题,学生一听到他们熟悉且感兴趣的内容,马上提起了精神。我趁热打铁,根据剧中人物依次介绍了“驸马”、“额驸”等相关皇族称谓。期间学生也饶有兴趣地参与讨论,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三)以故事的形式紧抓学生的兴趣
在《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中,不少学生觉得“佛教”这节接受起来有难度,并因此产生了畏难心理。我采取了讲故事的形式。例如讲佛教起源,我给学生们讲述了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王子从诞生、出家到创教、传教,最终在拘尸那迦圆寂的一生传奇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我尽量抛开理论性的内容,让学生感到像在看一部写实电影,消除心理的学习障碍。等学生听完故事,我引申总结佛教产生的深层社会原因,释迦牟尼由人到神的转变过程,佛教早期的传承特点,大小乘佛教的区别,等等,学生接受起来比常规的教学方法容易得多,而且不是被动地接受,因为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这些问题也恰恰是学生脑海当中困惑的问题。
(四)以文化对比的差异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文化的差异性对比往往会产生幽默的效果,利用文化对比的差异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失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例如我在介绍客源国概况的时候,就把文化习惯、民族性格差异较大的英国和美国作为对比,穿插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访问英国时受到伊丽莎白女王接见的例子,对比了英国人的严谨和美国人的自由开放、不拘小节,继而引出了两国习惯的差异,让学生在感到有趣的同时掌握了知识点。
二
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发现,不断创新。任何方法都要把握它的两面性,在尝到兴趣教学的甜头的同时,我也总结出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引导兴趣不是哗众取宠
让学生喜欢上课是一门艺术,这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开拓思路,不断创新,但绝不能为了讨好学生而哗众取宠,不能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而去讲一些低俗的、媚俗的、违反道德的话题和话语。作为职业院校的一线教师,我们更要注重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兴趣教学应该是科学的,健康的,符合道德标准的引导,而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评教率而讨好学生的哗众取宠,这是每一位一线职业教师都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二)避免一种形式的重复使用
我们要结合课程特点,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切忌一种形式重复使用,讲故事就通篇讲故事,列举事件就从头讲到尾。我们在此强调的是一种技巧和方式,不能以偏概全,掩盖整个课堂的完整程序和教学模块。此外引导兴趣的环节设计还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课堂的互动,适应创新教学的趋势。
(三)要和课堂总结和评价相结合
引导学生的兴趣要融入严格的课堂环节设计当中,不能天马行空,想到哪讲到哪,或者因为学生感兴趣就长篇大论,应该与课堂总结和相应的教学评价相结合。引导手段的最终目的是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兴趣的根本初衷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目标要求的内容。要注重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比如适时地对学生的课堂实践、模拟、参与环节设置相应的教学评价环节,把能力培养目标细分,再分阶段实现。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实现能力的培养目标,这也符合把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当中的创新型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形势下,我们要打破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满堂灌的模式,以兴趣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创新探索的精神,为旅游行业输送有头脑、有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邱海蓉.提高《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效果的初探.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S1).
一、主办单位
××*学院
二、承办单位
学生会科技活动部
学生会女生部
团总支组织部
××*级景区应本专业
三、参赛对象
旅游、景区专业本、专科学生
四、比赛时间
××××校区预赛:5月14日(星期三)
××××校区预赛:5月15日(星期四)
决赛:5月20日(星期二)
五、参赛方式
本次导游情景模拟解说大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一)预赛
1、预赛方法:以情景模拟方式进行导游解说,各相关班级推荐1—2名选手单人参加分校区举行的预赛,选手可自选国内景点、旅游线路、风土人情等为解说对象,自备解说素材(音频、视频、ppt等),时间限制为8分钟±1分钟,晋级选手方可参加决赛。
2、比赛方式:预赛选手通过抽签方式决定参赛顺序,最终两校区共选拔10名选手进入决赛。
(二)决赛
1、决赛方法:决赛阶段包括导游解说和导游基础知识问答。导游解说部分可以是预赛解说素材,也可另选素材,自备音频、视频、ppt等,时间限制为8分钟±1分钟;导游基础知识问答部分由选手现场抽取1个题目作答,内容涉及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导游法规、导游应变能力等方面,以2007年版重庆市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为选题内容,限时1分钟。
2、比赛方式:选手以抽签方式决定参赛顺序,每一位选手解说完毕后抽签回答回答问题,以总分排名确定获奖等次。
本次比赛预决赛均采取100分制,限用普通话参赛。
六、奖项设置
决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
七、评分细则
(一)预赛
总分100分,其中导游解说与ppt制作70分,台风仪表30分。先由评委独立评分,然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以平均分为选手最终得分。若参赛选手解说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每超过30秒扣1分。
1、导游解说与ppt制作(70分)
(1)讲解全面准确、ppt制作得当(25分)
(2)语言标准、表达准确(15分)
(3)导游技巧的运用(15分)
(4)景点导游的生动性(15分)
2、台风仪表(30分)
(1)仪表仪容(15分)
(2)形象气质(15分)
(二)决赛
总分100分,其中导游解说60分,台风仪表20分,基础知识问答20分。先由评委独立评分,然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以平均分为选手最终得分。若参赛选手解说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每超过30秒扣1分。
1、导游解说(60分)
(1)讲解全面准确(25分)
(2)语言标准、表达准确(10分)
(3)导游技巧的运用(15分)
(4)景点导游的生动性(10分)
2、形体礼仪(20分)
(1)仪表仪容(10分)
(2)形象气质(10分)
3、导游基础知识问答(20分)
八、补充说明
1、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要求各班级按照方案认真开展班级层面的选手选拔工作;
2、两校区各班级务必于2008年5月13日中午之前填写《××*学院第四届应用技能大赛节选手报名登记表》(此表可在学院网页“资料下载”中下载)并上交电子版至学生会科技活动部(e-mail:××××)。
3、预赛和决赛时,旅游、景区专业所有学生必须到场观赛,由各班班长负责组织好本班同学准时到场。
一、报名条件与要求:遵守宪法,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身体健康,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考试内容:
导游综合知识:为笔试, 主要内容为旅游方针政策与法规及每年的时事政治导游业务、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地方导游基础、汉语言文学基础、导游外语。导游服务能力为现场考试,即口试, 主要内容为:导游讲解能力、导游规范服务能力、导游特殊问题处理及应变能力。报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六月至九月,考试一般在10月至12月间。
(来源:文章屋网 )
【摘要】导游业务是导游人力资源培养的必修课。通过导游业务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导游业务有个概略的
了解,具备基本的导游技能,使之成为有较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家型导游人员。在导游
业务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及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提高学
生的业务水平。
【关键词】导游业务学生教学
在新世纪,我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所面临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旅游服务质量是旅游业竞争力的重
要因素,导游服务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整体形象。为此,培养具有高水平的优
秀导游员队伍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导游业务则是导游人力资源培养的必修课。通过导游业
务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导游业务有个概略的了解,具备基本的导游技能,使之成为有较扎实理论基础、又
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家型导游人员。同时,导游业务课程将在旅游业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导游业务课程讲
授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导游人员素质的高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导游业务
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势在必行的。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就是说,浓厚的
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不是被动地
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所以我们在课上
应该触及学生的心灵,应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住。
(一)加深学生对导游的认识,让学生爱上“导游”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导游的好奇心、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充分调动学生
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例如:首先,介绍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导游员,让学生初步了解导游;然后通
过观看视频《导游的一天》及讲述实际带团的经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导游的工作性质;跟着与学生探讨
“喜欢做导游的十个理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课堂
为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就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要以
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第三章地陪导游服务规范时,
书中提到了“服务准备”这个工作流程,包括熟悉接待计划、落实接待事宜、做好物质准备、职业形象准
备等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知道“接待计划”到底是什么,对此没有感性认识,因此,教师就从旅
行社找到旅游行程计划书,将其复印给每个学生,进行实物讲解,学生就对接待计划非常清楚了。然后再
播放在旅行社拍摄的“服务准备”的视频,进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学习比教师“满堂灌”
要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除了实物讲解、多媒体教学之外,还可结合模拟情景、小组合作探究、角色扮演
等方法,使课堂“动”起来、使学生“动”起来,使教师在“乐”中教、学生在“乐”中学。
(三)适时的表扬和鼓励学生,让学生爱上学习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暑天寒。”,无论是谁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在教
学时,表扬和鼓励学生会使他们更加自信,作为教师,首先要看到学生的进步,让学生也看到自身不断增
长的智慧和力量。只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他们的今天和昨天相比,你就会发现学生是在不断成长
进步的,从而对他们加以表扬。“你第一次上讲台进行模拟讲解时,眼睛是不敢看同学的,讲解音量也是
很小的,现在已经能生动的介绍景点了。”、“你这次做得比上次好多了。”等等,学生受到鼓励后,学
习热情和思考探索的积极性会很高。有意识的表扬,对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无疑有着积极意义的。
二、采用实践模拟导游教学
实践模拟导游教学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操作、现场比赛”三位一体的旅游实践教学模式。第一
步教师演示,由教师按标准进行规范化演示,包括内容讲授、讲解技巧和问题处理的演示;第二步学生操
作,由学生按照教师的演示进行独立操作。操作完毕后进行小组自检,即由小组其它成员检查操作学生是否
按标准实验,最后教师进行检查;第三步现场比赛。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小组现场演示对抗赛,现场评比
,从每个小组中挑选一名代表扮演导游,其他组的同学则扮演游客,扮演导游的同学必须以导游的身份进
行景点的讲解介绍、解答游客的问询(预设模拟情景问题)、处理带团过程中的的突发事件(预设模拟情
景事件)等,最后评出“导游之星”。实践证明,采用“三位一体”的实践模拟导游教学有助于充实教学
内容,提高学生实际动手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好的实践教学效果。同时提高了学生讲解能力,丰富了其内
涵,克服了自身性格的弱点。这样的教学方法能给学生一种真实感,使学生更好的熟悉导游工作流程,进
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讲解和导游带团能力。
三、参加竞赛和考证
参加竞赛和考证是对学生评价的一种手段,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
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也能让学生在学习上设定追求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同时也是教师反思、
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利手段。
(一)参加导游技能竞赛
组织学生参加技能竞赛主要分为三个层次:校内导游技能竞赛——市级导游技能竞赛——省级导
游技能竞赛。
导游技能竞赛的竞赛项目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展示(现场模拟讲解、知识问答、才艺展示)
。首先,理论知识考试(20%),知识问答(10%),主要是对《导游业务》、《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法规》等四本书的内容进行考察,这要求学生扎实的掌握理论基础知识
。其次,现场模拟讲解(50%)中,主要是讲解给定的导游词,要求内容要正确,主题鲜明,突出重点,游
踪清晰;条理要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过渡自然;语言方面语音要清晰、动听;语调有起伏;表达流畅,
生动具现场感;要求技巧娴熟,情景交融,吸引力强;在导游词的创作方面要有特色,
内容充实,突出重点。这是对导游词讲解的一个比较全面的要求。再者,才艺(20%)
,要求每个参赛选手都要有一个才艺展示自己。这也是导游在带团过程中展示自我和发挥个人组织活动能
力的重要方面。
例如:笔者所在学校是在每年的5—6月份举办一次校内的导游技能竞赛,比赛分为预选赛、初赛
和决赛。预选赛要求全体旅游专业的学生参加,选拔30%的人选进入初赛,最后决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四
名、三等奖六名。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将代表学校参加每年12月份的市赛以及次年3月份的省赛。
组织学生参加导游技能竞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展示学生青春风采,更是提高了学生的专业
技能和学习兴趣,全面提升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
(二)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
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导游是取得导游资格证,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
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所以,要成为一名导游人员首要的就是通过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通常,初
级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笔试的内容包括《导游业务》、《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广东
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法规》,口试的内容包括《广东导游词》及《现场导游》。通过全国导游资
格证的考试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途径。
四、邀请旅行社的经理及有经验的导游为学生做专题讲座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职业岗位以及导游带团技能的规范和标准,把旅行社的经理和优秀导游
“请进来”,开设专题讲座。例如:“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导游”、“导游
的工作”、“导游带团技巧”等讲座。通过让学生与旅行社的经理和优秀导游面对面的交流、能够培养学
生的职业意识,还能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五、校企合作提高学生业务水平
俗话说:“真理要到实践中去检验”,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也要运用于实践中,从实践中去检验
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让实践来升华理论知识。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提升学生自
身业务水平,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并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学校
可以实行“校企合作”的教学策略,例如:和旅行社或景区景点签订合约,让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旅
行社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比如:前台咨询员、见习计调、见习导游、景点导游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参加
社会实践的广阔平台,从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通过上述的方法,笔者在导游业务的教学上由过去的“满堂灌”的形式进行了全面的改变,现在
的导游业务课堂是形式多样、有趣轻松的,使笔者和学生都有了不少的收益。
参考文献
[1] 庞宝坤.《谈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教育探索》,2005年04期.
高校旅游英语专业教育是为进一步加速我国旅游业快发展,响应社会对既懂外语又懂旅游知识的人才需求而出现的。高校旅游英语专业方面的教育担负着为众多涉外旅游企业(尤其是国际旅行社)培养一线人才的重要任务,关系到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持,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沿袭着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与实践的关系不够紧密,导致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自身特色不凸显,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满足整个旅游行业对其的素质要求。
一、旅游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
张冲(1996)从材料科学上复合材料的概念来认识英语复合型人才。复合材料有基材(base material)和加强材料(reinforcement)复合而成。与此相似,英语复合型人才也由作为基材的英语和作为增强材料的其他专业复合而成。杜瑞清(1997)在界定复合型外语人才时说:“复合型外语人才指既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的各种技能,懂得该门外国语基本知识,也具有其他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专多能的人才。” 罗世平(2000)提出“外语+X”的外语复合型人才模式。结合旅游英语自身的特点,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把“X”部分认定为除了包括英语特色外的浓缩型旅游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包括旅游学概论、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实务、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营销学、旅行社实务与管理等主干课程。因此,就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除了学习英语语言文学相关的知识外,学生也应该加强对旅游相关知识的学习。这样,既保证了作为基材材料的英语的稳定性,又允许甚至鼓励根据自己的专业加进旅游方面的增强材料,培养出合格的旅游英语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
旅游英语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和与其他基础英语不一样的地方。它是在普通英语基础上的专业英语,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知识面宽、词汇量大、口语表达能力较强。实际上,旅游英语人才更多的是与游客打交道,在于游客的交谈中可能会涉及到衣、食、行、游、购、娱等方面的知识。相关知识的缺乏会直接影响到旅游英语人才在未来工作中的业绩。在云南,大部分培养出的旅游英语人才主要从事英语导游工作。英语(外语)导游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肩负着导游与翻译的双重任务。外语导游人员既要给外国游客进行导游讲解,还要充当外国游客的翻译。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抓英语方面的学习,也要兼顾旅游方面的学习。
在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在发挥英语专业优势的基础上,以英语导游为特色,将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旅游知识相结合,充分利用英语教学的优势加强基础教学,让学生能接受系统的语言训练,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在专业教学上,课程应覆盖旅游英语专业的基本内容,以达到对英语导游素质的要求。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设计应该紧紧围绕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除了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应具备相关的能力外,还得了解旅游相关的知识,能以英语为工具从事旅游一线的工作。根据专业教学设计,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至少三个方面的能力:1. 基本能力(汉语言文化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调研能力和公关能力);2. 英语交际能力(语音能力、听力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中英口笔译能力);3. 专业能力(英语导游能力、旅游法规应用能力、旅游活动组织能力、旅游市场营销能力和旅行社管理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除了进行语言基础知识的讲解外,结合教材导入目的语文化,注重文化背景知识传授,向学生传授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展现其独特的社会风貌;通过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对比,揭示其民族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知识文化,养成摄取交际文化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也为将来的英语导游工作做准备。
此外,涉外旅游企业的经营、改革及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和就业。高校在做好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的同时,也应该高度关注涉外旅游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主动为企业承担岗位培训的工作,切实加强与涉外旅游企业的联系和合作。为了使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高校应该在校外多与旅游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在校内多建设模拟导游实验室,并在实际的旅游英语教学过程中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增强学生一线实际操作能力。
三、结语
高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作。我们应该不断完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大胆创新,大力构建更适合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强与涉外旅游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英语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导游语言文化能力
中国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006年我国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旅游外汇收入居全球第六位。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的既通晓旅游管理知识又精通英语的管理和服务人才。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英语导游人员肩负着用英语为旅行者组织安排旅行和游览事项、提供讲解、语言翻译和旅途服务的工作。他们除了应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身体素质、广博的旅游文化知识外,在业务素质上还要求他们
有较高的英语语言能力。他们的英语水平会直接影响旅游企业的形象和个人的发展。
一、准确、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
扎实的语言基础要求英语导游人员有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法知识,有丰富的词汇量,掌握英语的习惯用法和词语搭配。语音不准就会影响与游客的交流。出现导游把芦笛岩 “Reed Flute Cave”说成 “ Red Fruit Cake ”就不应该了。强调语法的目的在于导游员能正确运用语言,更好地理解语言现象。常见的语法错误有人称代词he、she使用混乱;时态上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混用;一般现在时动词第三人称使用不当等。这些都是英语导游员在工作中要注意的问题。同时,英语导游也要注意自己谈话语调高低及说话声音的大小。语调要有感情,速度要适中,强弱合适,高低和谐,声音悦耳,让游客听起来感到舒适,不能过于平淡,但也不能过于夸张。
二、较高的听力水平、流利的口语
语言是人类交流最主要的工具。英语则是英语导游向游客传递信息和进行交流的工具。能听懂游客的话以及自己的讲解能被游客听懂是最基本的要求。另外,导游员的讲解一定要流利。就英语的运用本身而言,交际的重要性大于语言本身的重要性。语言上小的错误通常是可以补救的,而交际中断会造成更大的影响。例如,在旅游车上,导游人员向游客介绍沿途景物时,如果语言不流利,就会出现导游正在讲解而旅游车已把该景物抛在后面的现象。这样就会给游客留下遗憾,导游的服务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三、注意文化的传播
旅游文化充分体现了多元的文化。有时,尽管没有用词和语法错误,但由于对客源国文化背景了解不够,导游也会出现一些失误。例如,当游客对导游的服务表示感谢时,如果回答 “It’s my duty.”(这是我应该做的)就会让游客感到不舒服。因为“It’s my duty.”表达的意思是你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做的,并非出于自愿。而你想表达的是“It is my pleasure.”(我很愿意那样做)。所以我们所说的文化传播包括让西方文化被中国人所了解,更重要的是让中国文化向外传播。英语导游的翻译和陈述帮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们获得中国历史、文化、民俗民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可以说英语导游是中外文化传播的纽带,他不仅应通晓我国文化的各方面,也要了解客源国的文化,能在陪同、接待的过程中进行两种或多种文化的比较。当然,除了专业性的考察以外,普通游客旅游的目的就是游山观景,对所接触的事物也只想了解其大概。因此,导游人员对相关知识的介绍要适当,所讲内容也是为了提高游客的兴致。如果把游客带到了故宫就大谈中国历史、建筑,客人就餐就开始烹饪艺术大讲堂那样就未免滑稽。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厚积薄发、深入浅出、画龙点睛,由此方能看出导游的功底。
四、语言使用的准确性
英语导游人员不但要有丰厚的英语知识还要在合适的场合,准确地使用语言。例如,有人介绍秦始皇陵墓用了 “tomb”,用的就不够准确。因为普通百姓死后所葬之地为“tomb”,而帝王国戚葬身之地是“mausoleum”。英语导游在语用上出现的另一个失误就是对反义疑问句的回答上。例如,当游客对旅行社任意改变行程向导游抱怨时说 “You did not know that beforehand ,did you ? 确实不知情的导游应该回答“No, Ididn’t.” 而实际上很多导游对于这样的问句的回答是”Yes.”事实上,从事国际旅游业的人要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交流。即使母语是英语的不同国家的人也因其社会体制、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不同而对事物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差异。这也对英语导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作实践中也要不断地学习。
五、幽默、风趣而得体的语言
语言的幽默是基于知识、阅历之上的。逆境中的幽默是导游给游客送去的安慰,会缓解矛盾,弱化游客的不满情绪。旅游途中遇到崎岖不平的山路是常有的事导游人员适时的一句 “It is time to enjoy Chinese massage!”会让游客从心理上觉得颠簸的山路不那么颠簸了,甚至会觉得别有一番风味。这当然是幽默、聪明的导游员的一句话的功劳。
一、涉外导游职业特点
什么是导游?“导游”这一词来自于英文的Tour Guide,根据美国《住宿、旅行和旅游词典》,tour guide 是指“领有执照并受雇带领旅行者在当地观光旅行的人。”“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导游员是指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运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旅游者组织、安排旅行和游览活动,提供向导、讲解和旅途服务的人员。”
根据所使用的语言,可以把导游员分为中文导游员和外语导游员,中文导游员主要针对国内和港澳台市场,使用中文进行整个游程的讲解;外语导游员(又称涉外导游)主要针对入境旅游市场(除港澳台外),使用入境国语言进行整个游程讲解。天津商业大学李志刚认为,作为国际化导游人才,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二是通晓国际旅游业基本规则和惯例;三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四是熟悉、尊重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五是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随着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和壮大,不仅需要国家对旅游景区的重点打造和推广,更需要高素质的涉外导游人才。人作为最活跃的文化载体,特别是承载旅游目的地接待的涉外导游,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明程度、国民素质和现代化水平。涉外导游不仅负担着把本国本地区优美的自然景致、璀璨的文化魅力展现给世界,吸引世界各国旅游消费者的重责,而且在接待过程中还应保持平等、文明和热情。因此,作为涉外导游,跨文化交流是最基本的能力。
二、旅游院校涉外导游人才的培养
对于涉外导游人才的培养,必须和导游这一职业要求相吻合,学生所学的知识应适应岗位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培养一批有社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涉外导游人才。
1、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职业道德不仅是反映社会道德的需要,而且是反映职业、行业以及产业特殊利益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强调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养,而当今社会中存在着导游人员服务意识淡薄,个别导游人员有侮辱祖国的言行等问题,这是个人道德品质的不良表现,同时也反映出职业道德教育的不足。无论何种教育形式,传授知识都要与育人同步而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运用道德标准判断事非的能力。高尚的职业道德不但表现为自觉履行职业责任、遵守职业纪律,还表现为完成本职工作的过硬本领。
2、调整现有的课程体系,增加实用型课程。现有的课程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中出现多门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旅游文化”、“旅游资源学”、“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等课程都涉及到对宗教、民俗、建筑等知识的讲解,重复的授课内容使学生的听课质量下降,同时也浪费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时间。我们可以增加有关历史、文学鉴赏、美学等课程,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量。
3、提高学生的外语表达能力。学生的外语表达能力离不开实践—再实践的过程,只有场所的不断丰富,才能为学生外语能力表达提供有利的条件。目前,高职院校涉外导游主要有四个校内实训室:一是模拟涉外导游实训室,通过提供三维立体景点视频,学生在仿真情境下使用英语演练导游接待、景点讲解等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导游能力。二是数字化语音实训室,主要培养学生外语语言能具备将知识运用于工作过程中的能力才能被称之为“人才”,这种能力的获得只有通过校内仿真演练和校外实习才能真正实现。三是涉外导游翻译实训室,通过提供同声传译资料和景点描述,培养学生导游口译能力和笔译能力。四是跨文化沟通体验室,通过提供客源国视频、服饰、餐饮器皿等设施,帮助学生体验异国文化与礼仪,学生在仿真演练过程中学习跨文化交流技巧,并了解客源国礼仪和价值观。 4、加强学生的心理修养。我国的旅游专家对导游工作者提出身心健康的条件,导游工作中接触的人多而杂,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这要求导游工作者应该有健康的心理来抵制不良诱惑,同时学会心理调适排解压力。通过增设心理修养方面的讲座,以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第一,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第二,正确地对待环境和客观地认识自己,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第三,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第四,发展与他人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五,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学会自我调节。
关键词:中职;旅游专业;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为了让学生更快地适应行业要求和规范,在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运用项目化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已成必然。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才能使旅游专业学生达成这些知识、技能和能力目标,便成了项目化教学的重中之重。通过实践和探索,笔者主要从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任务的设定、教学课堂的实施等方面做了一些思考。
一、项目化教学的内容整合
旅游专业的教学内容丰富,考虑到学生最终将会进行导游证考试,因此,笔者根据行业考证标准和中职教学标准,将《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江苏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服务技能》《旅游法规》《模拟导游――苏州景点》等内容作为教学主要内容和科目课程。以往是按照科目教学方法进行独立教学。但是,由于旅游专业知识的容量较大,特别是《全国导游基础》,它涵盖了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宗教文化、中国旅游地理、中国古建筑文化、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等内容,内容之丰富、知识之繁琐,是很多学生最怕学的一门课程。要想把这本书讲好,不是一个教师的任务,也不是一学期能完成的任务,而是需要将它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需要几位教师共同努力,形成几个项目课程。
笔者根据苏州几个景区的特点和类别,将这本书的基础知识部分与苏州景点进行结合,如苏州的虎丘景区由于包含了大部分苏州的历史典故,于是和“中国历史文化”一章整合成一个项目课程《历史文化与旅游》,在学生学完中国的简史、了解了苏州的历史后,再来学习虎丘景区,就能事半功倍了。同样的道理,将苏州其他景区与各自相关章节进行整合,各自形成一个理实一体化的项目
课程。
这样一来,本来是两门独立的科目,现在进行了有机而系统的从理论到实践的项目化课程的内容整合,形成了几大专业主体项目,学生能有效地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景点中去,每一个项目课程实训项目都会有实地考察的内容,带学生前去景点实践讲解,甚至给散客进行讲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信心。实践经验所得,这样的教学内容整合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二、项目化教学的任务设定
项目化教学是以职业工作中某一具体任务为引领的。小组分好后,进行讨论,明确各小组的具体工作任务。那么,每一次的任务如何设定才算合理科学,让学生通过小组努力和教师点拨能够达到目标呢?
1.任务的设定要有完整性
每一门项目课程的任务设计都应是一个完整的情境,如在实训项目――“导游讲解寒山寺”中,教师应该全盘考虑,设计出一个完整的情境,如果设计带的是日本团队,那么每一次阶段性任务设计时,都要考虑这个团队的特点和注意讲解时的一些技巧,而不能“三心二意”,前面是日本团队,后面是山东团队,这样就没有一种情境的统一性了。当然,教师可以在每一次任务的基础上做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学会分析不同客人在带团时的不同需要。
2.任务的设定要有明确性
这种明确性是指每一次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明确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工作内容,避免有小组成员“浑水摸鱼”,在小组中“有名无实”的现象。因此,在布置任务时,分解任务便成了教师要考虑的一个因素。但是具体落实到哪一位学生的身上,则是由学生小组安排。如,在“导游讲解寒山寺天王殿”这个任务时,教师可以在任务书中分解几个小任务:搜集四大天王的文字和图片材料、制作PPT、编写导游词、课堂展示等,让小组明确每个人的工作内容,事实上在实施中学生会发现,这些是不可分割的,在自己完成任务的同时,也需要对另一个小组成员的任务进行了解,从而能够激起小组活动
的高效性和积极性,最终共同达成一个任务目标。
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确每一次任务的达到目标,教师应该认真设计每一次的任务书。在任务书的设计中,要体现此次任务的工作目标,体现此次任务的小组分工,体现此次任务小组的工作要求等等。
三、项目化教学的课堂实施
项目化教学的课堂实施是项目教学的关键一环,在项目教学的课堂实施中各小组围绕项目任务,遵循工作步骤和程序自主地开展活动,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他们进一步思索探究,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协作者。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学习的潜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在课堂实施中,注入源头活水,提倡多样性学习,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科学性和新颖性。
1.提倡情境体验
根据课程改革与实践的需要,在学生展示任务前,设置每一个任务的情境,使学生能对导游服务进行仿真示范与演练,从而促使学生在仿真情境中掌握导游服务规范和讲解技能技巧。让学生身临其境,实现体验式学习,拓展课堂的知识输出量,调动课堂气氛,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注重教师示范
在课堂实施中,教师进行适当的示范讲解作用颇大。特别是在首次亮相的课堂中,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在示范讲解或者示范服务中为学生所认可和接受。而在往后的课堂中,教师适当的示范讲解对于学生的规范讲解有一种标杆性的作用。当然,在教师进行示范讲解的过程中,也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性。要适当地选择内容,增强导游讲解的趣味性;要适当地选择情境,增强与学生的交互性;要适当地选择示范讲解的形式,多样性地进行示范讲解。总之,
教师的示范性讲解在课堂实施中必不可少,且需要不断强化和创新。
总之,中职专业教学中运用项目化教学意义非凡,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也使专业教师加强了对专业知识的探索和深入以及对自己专业技能要求的提升,在课程改革大环境下,实施项目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继续探讨研究。相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最后的结果必定会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新
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庆.以就业为导向,整合高职高专课程体系[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2.
[2]王昆欣.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23):1.
相比国内旅游,国际旅游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更高。构建涉外旅游人才岗位胜任力模型对培养高素质的涉外旅游从业人员有着重要作用。论文选取代表性涉外旅游岗位―涉外导游进行深入工作分析,找出胜任涉外导游工作所需的关键素质点,并予以梳理概括,从职业素养(态度)、职业知识(知识)、职业能力(技能)三个层面提出涉外导游岗位胜任力模型:
一、职业素养(态度层面)
职业素养属于思想意识范畴,是涉外导游人才胜任力态度层面的要求,居核心地位,它决定涉外导游人才道德水平及思想境界,统领整个岗位胜任力模型,制约其他胜任素质的形成,从而影响涉外导游人才最终的素质水平。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国家形象意识、安全保护意识、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开放多元的思想、创新思维,外向性格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它们是涉外导游人才职业素养中必备的几个素质,只有有强烈的国家形象意识和旅游资源保护意识,才能在从业过程中打造文明团队,防止损坏旅游资源等不文明行为发生,为国家、为中华民族树立良好形象;只有秉持开放多元的思想,才能接纳世界各地奇风异俗;只有具备创新思维,才能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提升个性化服务能力;只有具有强烈的安全保护意识,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及不确定的治安环境中保证团队安全、顺利完成行程;而克己奉公、诚实无欺、热情好客、乐于服务的高尚职业道德是旅游服务质量的基本保证,是担当国家形象窗口的基本条件,是树立中国旅游业品牌的基本保证。
二、职业知识(知识层面)
职业知识指与旅游行业紧密相关的基本知识,包括掌握旅游基础知识、旅游法规、通晓我国旅游资源、掌握国际通用礼仪、掌握各国概况、各国民俗等。其中掌握各国民俗是在掌握国际通用礼仪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因为国际礼仪不是万能的,在有些国家并不通行。职业知识是形成旅游职业技能的基础,只有基础牢靠,技能才会娴熟。而旅游职业技能是旅游职业知识的应用转化和外在体现。
三、职业能力(技能层面)
涉外导游人才所需核心职业技能主要有外语技能,导游服务技能,跨文化交际技能、临场应变能力,现场组织协调能力,个性化服务技能以及强健的体能。其中应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并能运用二外;应比中文导游人才具备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即跨文化交际技能,以及个性化服务技能,因为涉外导游接触的是世界各地的人们,语言、民俗禁忌、国民性格各不相同,所面临的人际交往情景远比国内游复杂,所面对的游客需求也更加多元;现场组织协调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临场应变能力亦格外重要,在出境游过程中,语言、习俗、制度规范等障碍,偷盗财物、恐怖袭击、劫持人质等治安问题,以及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隐患的存在,使得突发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这个时候,涉外导游就地处理问题的临场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四、构建涉外导游人才岗位胜任力模型(同心圆模型)
模型共内外三层,形成一个同心圆,其内涵如下:
1、囊括了涉外导游人才三个层面21个关键胜任素质,且每个部分均为7个。
2、职业素养在模型中居核心地位,制约其他胜任素质的形成,统领整个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水平。
3、模型从内至外展现的是态度、知识、技能由内在到外显的递进关系,职业素养是掌握职业知识的基础,职业知识是职业技能的基础,职业技能是职业素养和知识的应用转化和外在体现。
4、整个模型用双向箭头使三层互相连接,代表三个部分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
5、职业素养中居于模型下方的安全意识与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最基本的要求;居于上方的国家
形象与旅游资源保护意识是较高的要求;两边是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一双思想的翅膀。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3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203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