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55: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业周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巨头谷歌每天有25亿条搜索信息。公司服务产品功能的强大,是因公司的搜索品质监控部门的很有数学天分的高层技术专家们,定期针对客户的问题来完善这些搜索结果。
专家们虽了解公司现尚无竞争对手,但公司产品在显示搜索结果时仍不免带出与提问毫无关联的网址,或给不出任何信息。他们认为,如此结果意味着客户不太可能点击弹出网页上的广告,而这部份是公司去年220亿美元销售收入的绝大部份。另外,不满意的客户会去尝试其他搜索引擎。
当今搜索品质出差错比以往更令人不能容忍,因公司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据市场研究机构Hitwise判断,微软搜索引擎,新Bing在8月的市场份额增加1.5%,达9.5%。同期谷歌的市场份额从71.4%跌至70.2%。此外,微软还在等待着让Bing成为雅虎的主要搜索引擎,两者合计占27%市场份额的前景,它让谷歌在未来数年将面对最强有力的竞争。
此外,还有上升之星Twitter、Facebook和"知识引擎('knowledgeengine')"Wolfram Alpha。后者能以更有组织,突出综合性的方式回答事实性的提问。这些服务向客户提供谷歌电脑尚未提供的链接内容。
尽管多年来面对无数竞争对手,且被一一击败,但从更长时间看,Twitter,Facebook和其他有关服务产品会形成对谷歌的根本性威胁,即一个搜索服务之外的互联网领域的新中心。每月拥有5500万访问的Twitter,以及3亿访众的Facebook,意味着出现了一类人们不仅能阅读或观赏材料,而且还能相互通信,与同事合作,并通过在线服务方式完成工作的新型环球网。
随着该网不断进化,未来不能保证搜索服务一直会成为环球网的中心业务。不久前还存在着人们上网首选,并垄断着互联网的美国在线(AOL)和雅虎。但这两家公司业务快速被能改善阅读和有助于指引人们更快速寻找信息的业务所取代。
Twitter已成为让人们关注万维网的重要因素。《纽约时报》近期称报社网站上信息流量的10%都由Twitter发送。一些市场人士已敏锐感到,Twitter和Facebook在以让人们不仅能搜索,而且能寻找信息,与朋友联系,获得推介和想要购买产品广告的新方式在快速上升。至今没有盈利成果的Twitter,能筹集一轮创业资金的能力就反映出一些投资者看到它的潜能。投资者对Twitter的估值高达10亿美元。
谷歌通过在视频共享网站YouTube的服务,在线申请,甚至在操作系统上的投资,应非常清楚这种新兴环球网的发展。但谷歌除搜索业务外,至今尚未能从其他业务上获得更高比重的销售收入,这让人们产生了它究竟还能保持互联网的重要领导地位有多久的疑问。
此外,谷歌的重要成功与其现在的巨大规模反而成为影响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公司去年成为美国3宗反垄断法调查的企业之一,在意大利也面临着同样遭遇。美司法部在最近还警告,谷歌与作者和出版商达成的有矛盾的和解协议必须更改,以避免违反反垄断法。甚至谷歌自己的客户,广告商都急于想有其他可供选择的搜索引擎,以压低谷歌锐气。业内人士也称,人们想看到一个强大的第二号搜索引擎。
谷歌正处于迎接挑战的关键点,它在尝试性地向成熟过渡。公司二季度销售收入增长比去年同期的31%下滑3%,它促使公司进行几轮小规模裁员。分析师们认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巨大,并预计随着衰退停止,搜索业务的广告增长会快速恢复。这也是谷歌股价从去年11月的52周的低点位上涨超过2倍,接近每股500美元的原因。
然而,一些当前和前期的谷歌员工认为,公司规模太大,对市场变化的反映变慢,对早期加入公司的员工的创业吸引力在下降。公司前两年已出现过影响力很大的离职。
但搜索业务离职的人毕竟是少数。公司仍在寻找天才工程师。为探寻公司保持业内领先地位的奥秘,本刊近期对保密程度很高的谷歌搜索品质业务部门进行了深度了解。
谷歌的搜索品质业务部由数百位工程师组成,大多数为非美籍人士。其中有人在搜索和信息读取科技中已探索20年,早于万维网出现。公司在前11年中,从最初网页级别规则(PageRankformula)起就陆续推出惊人发明。公司搜索评价和移动搜索业务负责人称,公司一路走来充满着无数困难和挑战,但许多都是令人有兴趣探索的问题。
谷歌最新推出表明自己在严密关注业内竞争的一些有特。其一是称之为搜索选择(SearchOptions)。它是开辟在页面左侧,允许搜索者根据提示的视频、书籍或时间来缩小提问范围的边框。另一特性是谷歌棋盘(Google Squared)。它将信息以主题方式组织成为一张表格,并伴有说明、图片等提示。
若谷歌的企业使命是"有效组织全球信息,让信息在全球通用",那么搜索品质业务部门对搜索业务的前景有更广看法。部门负责人认为,20世纪所做的事情是为征服自然,而21世纪则是要了解人,但不是仅从他们表白要寻找的东西,而是依靠他们最细微的行为线索来推断他们想要什么。他还认为,搜索正是这项工作的重要部份,并引领这项工作。
《新快报》:非一般的快
《解放日报》:了解上海的第一选择
《新闻晨报》:新闻力量优化生活
《北京青年报》: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
《北京娱乐信报》:新闻一条是一条
《北京晚报》:晚报不晚报
《北京晨报》:报道昨天,服务今天,建议明天
《京华时报》:北京人的都市报
《武汉晨报》:关注民生,反映社情,坚守主义,满足需求
《鲁中晨报》:让我们一起过好日子
《齐鲁晚报》:翻开齐鲁晚报,开始精彩每一天
法制文萃报》:好人得好报
《海南日报》:每一天自然清新
《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创造价值
《经济观察报》:理性、建设性
《大河报》:关切民生,倡导时尚,贴近生活,服务大众
《华商报》:每天第一眼
《广州日报》:追求最出色的新闻
《每日新报》:报纸还是新的好,报纸还是早的好,新闻早知道
《环球时报》:和您一起看世界
《世界新闻报》:读《世界新闻报》天下大事都知道
《21世纪人才报》:面向现代企业、高校和白领阶层的新锐人力资源媒体
《南京晨报》:影响创造价值
《三联生活周刊》: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新周刊》: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报
《书城》:再现文字之美
《城市画报》:新生活的引领者
《经理人》:管理企业,经营自我
《数字商业时代》:轻松解读新经济
《外滩画报》:公信就是生命力,有观点就有预见
《智囊》:探讨企业运作的规律与方法,关心企业人士的生活形态,传播实战经验。
《经济学人》:高处不胜寒,还好有《经济学人》读
《中国企业家》:一个阶层的生意与生活
《环球企业家》:商业品格 商业尊严
《商务周刊》:中国大陆第一本商业杂志
《it经理世界》:商业新知 管理利器
《当代经理人》:关注成长企业的杂志
《南风窗》:聚焦政经 相约成功
《东方企业家》:远见中国 携手未来
《中国国家地理》:因为有我,生活才更加精彩
《财经》:独立采访、独家报道、追求翔实公正
《青年记者》:高品位,高质量,新风格,新设计
《市场观察广告主》:面向广告主 服务广告主
《新财经》:关注资本 关注新财经
《新民周刊》:新闻·新知·新锐 民生·民情·民意
《商界》:集商界经营之道 看商界丰富人生
《新电子·it经理人商业周刊》:一份有独家见解的杂志
《经济月刊》:深度解读经济中国
《财智》:人本化管理 智慧的提供者
《海外星云》:见证世界风云 展示环球万象
《商业时代》:传播现代营销方式 关注新锐商业理念 洞悉潜在无限商机
《时代财富》:引领时代潮流 指点财富源泉
《知识经济》:聚焦科技产经 关注知识创新
《互联网周刊》:网络时代·管理者的信息化精读刊物
《社会观察》:一本杂志和它独特的观察视角
《华夏人文地理》:用华夏人的眼光观察宇宙空间,用全球人的角度关注华夏人文
英文名称:IT Time Weekly
主管单位:广东省电子工业总公司
主办单位:广东省电子学会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2-5247
国内刊号:44-1593/TN
邮发代号:46-250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200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目的是“建设健全的经济社会”
“欣闻我们的合作杂志《中国经济周刊》迎来创刊500期,《东洋经济周刊》表示热烈祝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财经媒体间的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其中,《中国经济周刊》能始终保持稳定发展,与周刊编辑记者的努力分不开,可喜可贺。
作为媒体人,我们比任何企业都深知“坚持就是胜利”的含义。《东洋经济周刊》创办于1895年,已经发行了6500期。我们的创刊者是町田忠治。町田去伦敦访问看到了《经济学人》杂志,知道该杂志对英国经济界影响很大后,决定创刊《东洋经济周刊》。
町田从新闻记者步入政界,后来出任农业大臣、商业工业大臣。
町田的创刊目的是“建设健全的经济社会”,为这个目的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说:“我们应该是政治的监督者,经济的忠告者。”并且,町田以此为言论活动的核心。《东洋经济周刊》创刊110余年以来,在日本经济需要越过无数困难而发展前行时,我们不随大流,脚踏实地向社会提供了全面而深刻的经济信息。
我们的老主编石桥湛山,后来出任过日本首相(1956年12月—1957年2月)。一直以来,他坚持反对殖民主义与战争,成为《东洋经济周刊》编辑记者的骄傲。在战争期间,我刊曾多次被当局禁止刊登消息、被迫删除一些新闻,但我们坚持了下来。这种努力让我们有了自己的信誉,也是我们的一个巨大财产。
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国情比日本更为复杂,在急速经济发展的背后,必定有种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的精英倾注了大量心血,这些我们从每期的《中国经济周刊》上均可读到。
为了“建设健全的经济社会”,在世界任何地方都需要有“政治的监督者,经济的忠告者”,需要这样的经济杂志。我们从《中国经济周刊》读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了解到中国经济为了资源分配的效率化,将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推行市场经济就需要媒体批评、监督违法现象,在相关领域,《中国经济周刊》将能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
在当前轰轰烈烈的媒体改革大潮中,期刊似乎波澜不起。据中国期刊协会调查,在全国9000多种期刊中,真正盈利的不过百余家。也就是说,盈利的期刊仅占到期刊总量的2%左右。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成为当前期刊经营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期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谋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一环。
传统的期刊盈利模式无外乎两种,一是依靠发行收入。这是目前国内期刊业最为普遍的盈利模式。这类杂志的定价一般高于其成本,而且发行收入随着发行量的提高而增加。以《读者》杂志为例,2001年该杂志约2亿元的利润中,有近1.8亿元来自发行收入。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杂志《故事会》虽然拥有400万读者,但是广告收入却很少,盈利主要依靠发行收入。
二是依靠广告收入,这是当前国内期刊业最为热衷的盈利模式。这类杂志如《时尚》、《世界时装之苑》、《财富(中文版)》、《汽车杂志》等。2002年,《世界时装之苑》的广告收入(刊例)高达1.6亿元人民币。近年来,随着期刊广告市场扩大,一批新兴杂志开始放弃依靠发行盈利的模式,采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发行,扩大发行量以吸引更多的广告。
虽然这两种传统的盈利模式仍是国内期刊业的盈利支柱,但是其局限性也日益明显,发行收入受到发行量的限制,全国9000多份期刊使期刊市场渐趋饱和,大多数期刊的发行量徘徊不前。而期刊市场的广告额虽然每年是两位数增长,但是其大部分市场份额却被少数大刊所拥有。那么期刊是否只能靠这两种盈利模式来生存呢?上海的新锐期刊《理财周刊》借鉴海外期刊的成功经验,成功地探索出期刊盈利的“第三种模式”,即发展以期刊品牌资源为核心的延伸服务来盈利。
期刊经营的“三次售卖”理论
《理财周刊》开发的第三种盈利模式源自国际期刊业流行的“三次售卖理论”。所谓三次售卖理论,是指在欧美发达国家期刊经营的三种商业模式。
第一次售卖是指“卖内容”。杂志以精彩的内容吸引读者,扩大发行量,使杂志有可能获得发行收入,所以第一次售卖是杂志发行收入的基础。第二次售卖是“卖读者群”,定位清晰、内容精彩的杂志拥有一定数量而且相对固定的读者群,这个读者群是杂志吸引广告的资本,所以第二次售卖是杂志广告收入的基础。第三次售卖则是出售期刊的品牌资源,利用品牌资源发展衍生产品。主要方式通常有:重印或合订本、特刊或增刊、图书和光盘、数据库、网站、会展、客户名单、品牌授权等。
在欧美发达国家,只卖一次的期刊经营规模都不大,在2000年美国期刊300强中,这种类型的期刊只有21种,说明这种模式不是期刊经营的主流模式。最成功的期刊都是三者卖得都好的。而在杂志的三次售卖中,第三次售卖的发展后劲最足,因为杂志是品牌媒体,一本有影响的杂志在其读者群乃至整个社会上都拥有良好的知晓度和美誉度,利用期刊品牌发展的衍生产品也因此被赋予了良好的市场形象。
全球知名杂志以第三次售卖取得成功的数不胜数。以财经类期刊为例,美国财经杂志巨擘《财富》杂志的全球500强排行榜在全球家喻户晓,而该杂志在上海举行的财富500强第五届年会不仅让国人目睹了全球企业界巨子的顶级盛会,也亲身感受到了《财富》杂志的品牌号召力。开一次上海年会,《财富》究竟赚了多少?怎么赚的?国人不得而知,但从主要赞助商的名单中就可见端倪,它们是美国国际集团、安达信、英国电信、中国银行、戴尔电脑、高盛集团、北方电讯、国泰航空等。类似的例子还有《福布斯》杂志的富豪排行榜。最近在上海举行的福布斯全球CEO年会再次显示了知名期刊第三次售卖取得的成功。
时尚类杂志同样重视第三次售卖,《COSMOPOLITAN》杂志是世界上销售规模最大的年轻女性杂志,这家杂志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3000万读者。虽然其在广告和发行方面获得巨大利润,但是该杂志的品牌推广同样不容忽视。1997年,〈COSMOPOLITAN》杂志与美国专卖授权公司合作,开发小物品系列产品。包括妇女贴身内衣、袜子、眼镜、家居、泳装、泳帽、泳镜、小附件和手表等物品,目前在欧洲大约有4000个这样的小物品商店,2001年其欧洲的销售额大约为2200万英镑。该杂志还开设了首饰专卖店、咖啡店、沙龙等。在上海,“ELLE”品牌的时装专卖柜遍布各大百货公司,它的背后则是著名时尚杂志《ELLE世界时装之苑》。
在国际期刊市场上,利用“第三次售卖”所获得的利润甚至堪与期刊发行以及广告的收入比肩。美国的《读者文摘》依托杂志读者群销售图书,图书销售利润比杂志还高;美国第二大期刊集团Hearst第三次售卖的收入超过7亿美元。2000年,英国《商务》杂志第三次售卖的收入占其收入的一半,达14.5亿英镑。衍生产品的高额利润促使许多知名杂志不断拓展第三次售卖的领域,《国家地理》杂志产品开发延伸至旅游、探险多个领域以及中小学生等多个年龄层,还出版多种报纸和80余种图书及每个国家最有代表性的音乐CD,它的地图在美国也是最权威的,所有这些产品都冠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商标。
国内期刊业的“三次售卖”实践
在我国,期刊盈利模式的改革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是一批先知先觉的期刊经营者已经注意到第三次售卖的重要性,以利用期刊品牌资源为核心的衍生产品开发开始起步。如《故事会》从1996年起扩大杂志的外延,推出《故事会爱好者丛书》、《中国历史故事丛书》、《故事会图书馆文库》等,成了一家故事“制造厂”。著名时尚杂志《瑞丽》也正处在“卖三次”的阶段,网站、数据库成为其必不可少的扩张手段。瑞丽女性网经营包括广告、电子商务、短信、彩信、收费邮箱等在内的能盈利的几乎所有模式。该网站由于品牌价值高,女性主体客户突出,因而受到广告商的青睐。
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旗下的《理财周刊》把国际上期刊经营的先进理念与上海的期刊经营环境相结合,把期刊经营三次售卖的理论付诸实施,取得了创刊第二年即盈利的巨大成功。
出版增刊、图书是理财周刊最早开发的衍生产品。2002年,上海房地产呈火热之势,买房、租房成为个人理财的热点。五一、十一长假期间,上海都举办了大规模的房展会,理财周刊乘势推出的《房产增刊》在房展会现场发放,虽然每本价格为15元,仍被一抢而空。2003年,上海房产市场更加火爆,理财周刊紧抓热点不放,房产增刊由半年一期增加为每季度一期,5本增刊的广告销售额即达280万元。不仅广告发行都能赚钱,理财周刊的房产报道在业界也声誉日隆。理财周刊还把名牌栏目“生意场”的精华内容集结成册,出版了理财系列丛书的第一本――《克隆赚钱店》,这本书一度登上沪上各大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
主办会展活动也是理财周刊实践“三次售卖”理论的重要手段。除了面向普通市民的理财讲座、创富沙龙活动,面向金融专业人士的高层次国际交流,这家只有五十多名员工的杂志社,还多次主办过三四千人参加的“终生理财总动员”、“市民理财日”等活动,反响非常热烈。2003年,《理财周刊》不仅邀请了华尔街“女股神”艾比・科恩来沪演讲,还十分成功地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了上海首届理财博览会。利用《理财周刊》这块日益深入人心的招牌,这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也成为《理财周刊》新的盈利点。
2003年,理财周刊注册了上海第一家理财培训公司――点金培训有限公司,瞄准的是理财规划师培训这块市场空白。另外,他们看好网络的盈利前景,将其网站从杂志的电子版改造为理财类门户网站,5月份推出的收费会员服务提供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迄今付费会员已达数千人。另外,网站正酝酿开发金融产品工具库,囊括上海所有的个人理财工具,有望成为另一大盈利点。
期刊品牌需要用心经营
“第三次售卖”的核心是挖掘期刊品牌的市场价值,然而,知名品牌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品牌的价值也需要用心去经营。而品牌经营恰恰是当前中国期刊业的弱项,虽然全国有9000多份期刊,但是真正家喻户晓或在某一领域内被公认为权威的杂志却为数不多,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就更少了。这或许正是国内期刊业鲜有涉足“第三次售卖”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这一意义来说,当前我国期刊业实践“三次售卖理论”,开发新的盈利模式的第一步就是经营好自己的品牌,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让我们来看一看美国《商业周刊》对其品牌价值的概括:期刊品牌的成功运作必须具备8个要素。
一是盈利,该刊2000年营业额5亿美元,年盈利6000万美元;
二是权威性和影响力,该刊被公认为全球最有影响的财经期刊之一;
三是具备跨地域、跨文化的渗透力,该刊在全球各地都有高阅读率;
四是长期稳定的发展,该刊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史;
五是明确、稳定的目标市场,该刊的北美订户中88%具有大学以上学历,平均年薪23.3万美元;
六是业务发展潜力,该刊拥有6个地区版,3个细分读者版(小企业版、精英版、制造业版);
七是有效的市场推广,该刊的稿件被其他媒体广泛引用;
八是明晰的品牌产权和完善的授权使用机制。
《商业周刊》的品牌8要素为我们树立了期刊品牌经营的标杆。对国内的期刊来说,至少应从三个渠道加快学习,以期快速建立品牌。
最首要的当然是内容。杂志“内容为王”,内容是品牌经营的核心。《商业周刊》何以成为最有影响的财经周刊?自然得益于它最早提出“新经济”、“亚洲金融危机”、“创造力经济”等概念。同样,如果没有《基金黑幕》、《银广夏陷阱》等一系列文章,我国的《财经》杂志又何以在短短几年内声名大振,引得广告商纷至沓来?强调内容对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时,尤其要防止一种倾向,就是以不符事实的、哗众取宠的报道来求得短期的轰动效应,这样的做法对树立有影响力的、健康的品牌来说,简直就是“致命杀手”。
媒体的公信力问题被国内的许多期刊所回避,不是因为不重要,而是因为在某些时候,它不得不屈从于“金钱的诱惑”。比如,一家著名的大公司正要给某杂志投放几百万元的广告,同时,记者又有一个极具新闻价值的线索正是要曝这家大公司的光,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在期刊业中绝不鲜见,但最后能够秉持公信力、坚守新闻操守的却并不多。像《财经》、《理财周刊》等媒体敢顶住压力、坚持刊发曝光新闻的做法,或许损失了一些眼前的利益,但却在读者心目中树立了极高的地位,大大推动了品牌的树立。
在此之前,上海已经有两家实体商场关门或即将关门的消息传出。先是今年4月,上海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市场九星市场 “关门”歇业转型升级;接着7月,地处上海繁华地段淮海路的太平洋百货淮海店即将“关门”引起沪上热议。此后,更有上海本地媒体爆出,今年10月,上海最大海鲜水产批发市场铜川路水产市场也将整体关闭。
上海中信泰富广场关门的消息是否属实?上海为什么会出现一连串实体商场“关门”风波?实体商场未来的走向是什么?《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日前到部分上海商圈进行实地采访。
中信泰富不是关门,只是要建女性VR体验馆?
最近,一则关于中信泰富广场即将关门的消息在网上疯传。一时间引发了大家的热议,同时也勾起了不少人的回忆。
上海中信泰富广场位于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西路、江宁路口,于2000 年5 月落成。它和梅龙镇广场、恒隆广场,以及近在咫尺的波特曼卡尔顿大酒店、锦沧文华大酒店和上海展览中心,形成上海国际化的、集现代化购物休闲为一体的标志性商圈。距今已有16年历史的中信泰富,如今却传出了要关门的消息。
“中信泰富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怎么会关门呢?网上都是瞎讲的。”中信泰富的一家商户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站在中信泰富大楼,记者发现整个商场并没有进行“关门”前的降价促销等活动,一、二楼的商铺均正常营业,只是从三楼开始已经有十几家商铺看似要“关门歇业”了。
记者注意到,在三楼,有4家商铺被封起,印花门板上大多标注着“新店即将开业,敬请期待”的字样。而在四楼,还剩下3家服饰店、一家首饰店、一家美发店和一家自助餐厅,其余的十几家商铺都处于关闭的状态。
中信泰富四楼一家商铺的工作人员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其实,很多四楼的老店铺并不是关门,只是转移到了三楼,四楼要腾出地方进行整体改造。“四楼40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将用于建设女性VR体验馆以及申请开设免税店。”
中信泰富与恒隆广场和梅龙镇广场组成了南京西路中心地段的“金三角”,是最传统的奢侈品重镇。但是,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即使是周末,整个商场仅寥寥数人,客流量并不大。
不仅中信泰富的客流量不大,位于“金三角地带”的恒隆广场和梅龙镇广场,相对于上海人民广场、五角场等商圈,客流量也不大。
这是否意味着实体店开始走向没落?相关数据显示,中信泰富广场人均消费价格为9000~10000元,是当之无愧的奢侈品商城。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像中信泰富广场这样的高端商场,客流量并不是主要目标,拎包率和客单率才应该是关注的焦点。
商业地产进入社区化阶段,社区商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不同于中信泰富广场“辟谣”关门说,地处上海繁华地段的淮海路太平洋百货或将真的面临关门。 7月5日,上海,太平洋百货淮海店的部分楼面冷冷清清,部分店铺已经清空。
坐落在淮海路上的太平洋百货淮海店,于1997年9月正式开业,曾是上海高档百货商店的代表,而记者从各方信息了解确认,该店将于明年1月结束营业,正式撤出淮海路。而这块地方将交回业主方瑞安地产进行重新开发。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在“淮海路太平洋百货”离开后,物业持有方瑞安集团会收回物业自营,并进行商业更新――变身“智慧型、体验式”购物中心,与瑞安旗下的新天地、湖滨道等商业体形成联动,预计所处地块打造的新项目会在2018年面世。而太平洋百货将转进上海其他地点继续扩展店铺,目前还在觅点中。
不仅是太平洋百货,《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上海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市场九星市场、上海最大海鲜水产批发市场铜川路水产市场也将对准“国际化、高大上”关门改造升级。
毫无疑问,实体店关门潮来势汹汹,与利润下降密切相关。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的统计,2015年全国80家百货会员企业的销售总额增加了9.3%,但利润率却下降了19.53%。据物联网统计,2015年一年百货已关店114家,其中包括玛莎百货、百盛百货、远东百货、王府井等众多知名百货。
但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一边是商圈出现关门潮,另一边却是新业态的商业地产在不断开发。搜铺网商业地产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全国共有161个大中型商业项目开业(尚不包含3万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商业项目和各类专业市场,否则开业项目总数将远远超过200家),较2015年同期(144个)增幅达11.8%。其中,华东区凭借开业78家大中型商业项目遥遥领先。而上海以2016年上半年新开业15个大中型商业项目稳坐第一。
如何理解商业项目的这“一关”和“一开”?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院长助理兼咨询中心总经理崔霁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南京西路和淮海路都是上海传统的老商业区,部分商场关门首先是因为商业地产进入体验化阶段,所有不适合的过时业态都将面临调整;其次,商业地产进入社区化阶段,传统市级商圈有的业态现在在社区商业都能够满足,所以社区商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上海商场商圈纷纷转型调整
专家:未来应注重满足全方面需求
7月18日,上海统计局公布2016年上半年上海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上海上半年网上商店零售额增长17.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到11.4%。实体商业增速比去年同期放缓。
为在商业竞争中占得有利地位,上海商圈纷纷开始转型调整。
一向“高冷”专注一线奢侈品的恒隆广场,在不少楼层开出或者正在装修一批咖啡厅和餐饮店,为商场聚集起人气。上海另一高档商场久光百货也在积极调整,看中二胎商机,他们已经腾出空间,把整个六楼全部变成儿童商品馆。
编者按:《中国周刊》是由主管的综合性新闻杂志,旨在报道中国、引领舆论、重塑价值。以推崇独家的报道、独到的视野、独立的观点和独特的报道为办刊风格,强调原创性、权威性和可读性。“我们提出的是社会的记录者,触摸活的中国,记录行进中的中国”,这是朱学东总编对刊物的总结。《中国周刊》以敏锐的传媒视角和独特文笔,以故事化解读的方式从个体角度,看时代命运,分享个人在中国社会中努力奋斗的故事,充分展示了一份期刊的社会价值及一位资深传媒人的社会责任感。前不久,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中国周刊》总编辑朱学东,请他为读者讲述其独特的杂志经营之道和《中国周刊》独特魅力。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朱总编,您好!欢迎您做客我刊“前沿访谈”栏目,在目前纸媒被新媒体冲击的时代,是什么信念促使您毅然决定办这样一本纸媒?能否为读者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周刊》的创刊背景呢?
朱学东:实际情况是,2009年初,我辞去南风窗总编一职,回到北京休养。当时《中国周刊》的筹备者京华时报前总编辑付先生找我一起参与《中国周刊》的改造。朱总认为我的职业履历和对杂志的理解比较好,在负责在《传媒》杂志和《南风窗》时,表现也还算不错,加之我们原来也是很好的朋友,所以,他一听说我辞职回家了,就立即找到了我。
原本做过《南风窗》之后,我对做同类杂志兴趣不大了。但因为三个原因,让我动了心,一是这本杂志的名字叫中国周刊,二是有机会跟付一起合作,三是做中国周刊,相当于创建一本新杂志。所以,下决心就做了。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影响越来越大,国内的变化更大,但中国媒体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国内的社会生活中,都还比较小,更不用说在世界上有话语权了。中国需要新的媒体,新的声音,需要与新的变化相匹配的媒体,这也是我们接过中国周刊改版的一个重要社会背景。我们希望做一本适应现代社会、有世界视角中国立场和深度的杂志,至于能不能做到,这取决于我们社会的开放程度,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却未必由得谋事者。
至于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当时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其时,技术进步在传播领域带来的影响还不昭彰。我们的判断,无论技术如何变化,杂志媒体在中国还有上升空间。
坚持做一份严肃的、有温度的、有思想的、有尊严的、有价值的和能够盈利的中国周刊已经三年多,三年多传播技术尤其是即时传播技术攻城略地,改变了传媒业生态和格局,引发了诸多重大的变化,但我却越来越发现严肃杂志能够提供深度阅读的严肃媒体的成长空间,正在显现。就如中国周刊遭遇的压力来看,目前最大的压力不是来自技术进步带来的冲击,而是表达欲望与表达空间、同业竞争中不规范竞争劣币驱逐良币的压力,而不规范竞争更形成了恶性循环。相反的是,传播技术的进步,反而惠及了中国周刊这样的杂志,让它冲破了受制于出版周期、受制于资金投入的劣势等因素,迅速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和话语优势。
2005年经济学人曾经作过一个判断:“传统媒体的巨人正在倒下,原因值得关注,但不必惊慌。”这也是我观察中国媒体后认同的判断。关键是真正认清形势,然后选择坚持什么,改变什么,因时而变,而不是心理上的自我打压。
记者:《中国周刊》主要解读个体命运,把个体置于时代和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讲述个体挣扎奋斗的故事。这需要很准确地把握报道的深度、广度,您可否谈谈贵刊是如何把握这种“度”的?有什么标准吗?
朱学东:国家社会由个体组成,唯有个体成长,国家才会进步,社会才有发展。每一个个体都代表着一个活的中国。与过去我们媒体习惯的宏大叙事或者概念化抽象化的报道相反,我认为只有在鲜活的个体身上才能触摸到活的中国的精神和灵魂,才能发现中国社会走向未来的真正动力。所以,我们更愿意通过每一个个体,个人、企业、学校、村镇、城市和社会组织等等,通过它们在大变革大转型时代跌宕起伏的命运,来讲述中国的故事,折射中国社会的变迁,表达我们的情感和关怀。我称之为“触摸活的中国”,只有在鲜活的个体身上,我们才能触碰到这个国家蹒跚前行的伟大力量和精神内涵。
中国周刊寻找这种个体故事的标准,说来很简单,首先是中国故事,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发生的,或具传奇性,或具荒诞性,或具典型性。
其次是这些故事具有一定的延展性,这种故事的发生,不是简单孤立的事件,不只是猎奇,而有深刻的社会背景,有更深的逻辑。不是随便找两个人两个企业都可以谈的,而是要找到他们身上与中国社会变迁过程有的命运、精神的内在关联性。第三,可以是大人物大企业,也可以是小人物小企业,关键是他们的命运能够折射中国社会的变迁。我们找到的每一个个体命运故事,都是真实存在的,是采访来的,而不是胡编滥造的,中国周刊不是故事会,这是所有报道成立的前提。个体命运叙述起来都是最鲜活的,也是最有深度的,当具备前面的两个标准之后,选题的深度和广度已经通过故事本身呈现出来了,不需要刻意去强调。
通过真实的故事的讲述,也是最安全的,因为这故事就是客观存在的。
记者:您认为《中国周刊》与其他类似刊物相比,它的特色和优势在哪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一直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您在新旧媒体融合方面有什么认识?贵刊是如何做的?
朱学东:首先要讲的是劣势,我们目前做的还是月刊,在社交媒体时代做月刊是最痛苦的事情,投入产出不成比例,而且,读者和广告主的购买记忆形成难很多。不过,这几年下来,也正是因为我们被迫做了月刊,通过对消费者阅读习惯的深入研究,我们形成了自己相对独特的表达方式。
第一,阅读价值。在社交媒体不可逆地瓦解了媒体的信息采集和传播功能后,暂时作为月刊出版的中国周刊,首先考虑的是,一个月之后是否还会有人阅读这本杂志?还有没有阅读价值?所以,在新闻价值和阅读价值中间,中国周刊对阅读价值的理解,比同行走得远,这也给我们带来了机会。
第二,原创的故事化传播。人人都爱看故事,故事最容易传播,最容易被人接受。所以,在中国周刊的报道要求中,更多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个体故事,来呈现我们的价值立场,呈现我们对社会的关怀。故事化传播对文本自然也有新的要求了。
第三,提供判断。中国周刊并非不关心新闻,它通过议程设置,集中关心当前相当长时间段里中国民众共同关心的话题,而这些话题是通过具体的个案故事呈现的,真实鲜活,通过这些故事,润物细无声地把我们的价值判断呈现在读者面前,不是夸夸其谈,最易引发读者共鸣。
第四,诚恳关怀。杂志是人的智慧情感的结晶,进行的是价值观传播,一本严肃的杂志,实际上呈现的是杂志人的价值立场、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怀。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商业上的成功压倒了一切,这很正常。成功的媒体人几乎都迅速进入了社交圈时尚娱乐圈文化圈,而把他们最初立身的媒体当成了“玩票”“玩飘”,文字虽然依然老到,但却缺乏了最初的真诚和关怀。相反,我们中国周刊的记者都比较年轻,他们身上的激情没有消退,他们对社会依然怀有梦想,虽然他们的文字不够老到,采访也常有欠缺,但他们都会极其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待自己的职业,所以,中国周刊这本杂志浸透了他们心血,他们的诚恳,读者一翻开杂志就能够发现。
我想,这就是我们目前有别于同行比较明显的特色吧。尤其是诚恳和关怀最为明显。
至于新旧媒体的融合,我们也在探讨实践中,我们自己也做了官网博客,其实相当于电子版,也有微博和手机客户端杂志,还在准备IPAD版。所有这些,目前更多只是通过不同介质,以使中国周刊随时随地呈现在不同群体的受众面前,同时弥补纸质杂志出版周期的不足。目前新技术下的商业模式的形成还需时日,这个挑战也不仅仅是我们。但这并不会给我们做好中国周刊带来很大压力。我的理解是,即便新技术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冲击,但是,传统媒体尤其像我们这样的杂志,真正做好内容品质,做出品牌来,那么,在产业分工链上,我们依然会有自己的春天,我们的春天来自我们内容制作的专业化和品牌优势,没有人能够吃掉产业链上所有的东西。这一点,我们已经从跟一些技术主导的媒体公司的合作中看到了前景。
对于我们传统媒体人来说,最擅长的,还是做内容。做好内容,才有要价能力。这一点是不会变的。如果放弃自己最擅长的内容制作,而投身技术性公司,也许薪酬会有很大改观,但你依托的优势,其实还是在传统媒体所受到的职业训练,而且表达过程的乐趣和精神享受却完全不同了。当然,表达方式是要变化的,要熟悉消费者口味的改变,因时而变,才有未来。依据社交媒体时代消费者改变的口味,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一定能有未来。比如强调阅读价值,强调用户体验,强调调整对深度报道的理解,都是我们中国周刊应对技术改变用户习惯所作出的努力,而这种努力,在实践中已经有了明显的回报:杂志的读者规模的持续扩大;杂志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技术性媒体公司主动示好合作;广告销售的提升;付费下载阅读的提升等等,都显示了这一点。
记者:《中国周刊》和学界有什么互动和合作呢?这些合作和互动对刊物的提升和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朱学东:中国周刊也会参加学界组织的一些研讨,也会与学界交流分享我们实战获得的经验教训。合作互动对于杂志而言,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杂志品牌的传播,让更多的人尤其年轻的学生了解杂志。当然,学界也会为杂志发展提供一定的智慧支持和人力支持。我本人今年开始也在高校兼职,与高校的研究教学互动。
记者:杂志被誉为是社会的思想者,请问贵刊给自己的受众一种什么思想和启示呢?
朱学东:我们从来不敢说自己是社会的思想者,我们提出的是社会的观察者,记录者,记录行进中的中国,把我们观察记录到的中国以及我们的关怀呈现给读者,让大家去为中国寻路,寻路中国。
一本好的杂志,它所记录传递的故事和价值判断,如果能够让读者一惊,一紧,一荡,一暖,能够产生共鸣,够了。
杂志只是一种有立场的商业传播机构。虽然杂志也可能会给自己的读者带来一些思想和启示,如果刊登的故事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迪和教化,这是作为一个杂志人最大的荣幸。
记者:2011年度产业分析报告显示,传统的书报刊产业仍在增长,有很大的阅读市场。对此您怎么看?
朱学东:社交媒体对信息的采集和传播起到了不可逆的瓦解作用,所以对传统的以信息传播为主的报纸的影响会比较大。好的报纸,能够面对变化调整报道方式的报纸,应该还是有生存的空间。至于图书和杂志,严肃的高品质的深度阅读图书和杂志市场,毫无疑问,还会继续增长,我们所掌握的实例都显示了这一点。
一个深度阅读的市场,已经在碎片化时代露出了端倪。核心是你所提供的内容是不是真的是高品质的。当然,还有一个不能忘记,不管是网络还是客户端还是社交媒体上订阅阅读杂志的人,都是杂志的读者,阅读市场的扩大是毫无疑义的,至于我们尚未很好地建构起电子阅读市场和传统阅读市场之间的商业整合模式,那是另一个问题。我们的未来的增量,可能就在那里。
从事新闻行业,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坚守的品质,能够守得住孤独和清贫,能够拥有一份执著和激情。
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不管是面对纸张的涨价、广告营收市场的不景气,还是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我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这种坚守的品质。
坦率地说,做新闻,我们不能发家致富,巨额的年薪距离我们还很遥远;从内在而言,做新闻是一个一直在挑战自我的职业,尤其是杂志,怎么能够让读者把杂志带回家?内容生产的过程,也是我们新闻思维裂变的过程,我们要站在经济社会的玻璃板之上,保持一份理性的观察和透视,还有一种清晰的判断力,这种孤独的执著,促使我们去思考当下的杂志市场。
我们经常自问:面对网络的冲击和侵蚀,杂志还能后发制人吗?传统媒体的优势和出路在哪里?这也是我们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大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
就在5月5日,“一本很硬朗、很硬派的杂志”――《中国周刊》,在全国诸多城市面市。用其社长付的话说:“我们希望未来几年它会成为中国有影响力的高端杂志,发行量在中国同类期刊里绝对领先,综合类杂志中领军的标志性的杂志,具有更大影响力。”
说句实话,依据他们的新闻理想和人脉资源,我们不会对《中国周刊》的未来发展存有质疑和担心,就像我们从来不会怀疑《财经》杂志还能红火多久一样。但《中国周刊》的面市,促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杂志的未来出路:相比于全国性的杂志,区域化的杂志能否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尤其是那些没有很多资本和资源的杂志?
寻找杂志的发展出路,实际上就是探索怎样更好地生存。面对眼下的社会环境,一些媒体屈服于商业和利润。面对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和经济现象,一些媒体经常会失语,饱受社会诟病。
我们虽然不主张不赞同媒体的商业工具化,但对此给予充分的理解,因为在当下的经济社会环境,说媒体不想赚钱,那是假话,否则怎么生存?为什么我们对此抱以充分的理解,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身处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还有革新的阅读方式,要对“传统”进行改革创新,其实我们已经滞后了许多。
当下的出版体制改革,方向和路径都很明确,思维也很超前,可以说,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和空间。最近的改革路线图,已经明确出版领域向民营资本开放,所以,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洗牌整合的过程,中国最穷的垄断产业――出版产业,面临一个新生的局面。
杂志产业面临着同样的机遇和挑战。
抓住当下改革的契机,进行更大范围的资本运作,寻找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可能是另外层面上的话题。首要的是,我们怎样把已经成为潜台词的“内容为王”,提到思维的首要层次,与“资源为王”一道,在做好内容生产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而不是以新闻人的社会责任,去换取一时的市场广告。
杂志不同于报纸和网络,它以专业和深度取胜,也就是有常说的后发制人优势,所以,阅读杂志,就是优雅的思考、快乐地品味。当下的杂志,受网络冲击和侵蚀的,不仅是广告市场的真金白银,还有读者的流失和内容的尴尬,杂志还能后发制人吗?
二
我们不能对前景抱以悲观的态度,但乐观也不是我们的选择。对此,拥有多种媒体的默多克的态度也很谨慎,他说:“数字媒体绝对是未来,我们要应用数字媒体,采取新的方式做现在的事。”博雅公关的CEO马克・佩恩也认为,传统媒体必须借助互联网发展,否则,读者会流失严重,尤其是对印刷业而言,除非他们能够上网,否则,经营模式会受到很大挑战。
很现实,很有道理,也很残酷,但我们看到了希望。下面就以《商周刊》为例,略谈杂志产业的发展思路和未来对策:
第一,丰富“内容为王”的内涵,辅之以“资源为王”,做好杂志的内容生产。
尽管一些媒体,为了短时的利益,以新闻换企业的广告投放,包括“软新闻”和监督失语,但这是报纸最容易操作的一种方式。于杂志而言,如果依此操作,可能死得更快。所以,“内容为王”的内容生产之道,这是杂志生存的一面旗帜,不能异化为商业工具。
身处当下变化的环境和空间,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内容为王”,而要进一步丰富其内涵,辅之以“资源为王”。什么是“资源为王”?简而言之,就是要拥有行业的信息资源和核心报道,拥有自身的权威顾问团队和作者智库,拥有行业或产业的深度影响力。可以说,谁拥有了“资源”,谁就会拥有更为精彩的内容生产,谁也就会形成深度的互动影响力,当下的杂志竞争,足以说明这一点。
《商周刊》在坚守内容为王的基础上,不断地拓展资源建设,绘出自己的资源行业路线图,集中优势兵力,采取逐个击破的战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金融行业,我们不但做到了权威的深度报道,而且以主题性的互动活动,赢得了金融界的广泛认可,做到了媒介平台的效应最大化,不仅在发行上,实现了大范围的有效覆盖,而且实现了广告的增势投放。
对于当下的广告客户,以效果定投放,已经成为铁律,《商周刊》在不断地进行自身资源建设的同时,还要拓展自己的智库和触角,资源为王,已经成为《商周刊》的一种思维法则。
第二,更名升级,站在区域的层面,观瞻思考全国,实践区域制胜的发展法则。
相比于《中国周刊》、《财经》、《三联生活周刊》等,《商周刊》并不具有全国的优势,也没有足够的资本和资源,去实现覆盖全国的远期目标。但也许“小的是美好的”,即使没有全国的渠道覆盖,但我们也不会失却全国视野,区域优势也能够体面地生存和发展,这也是我们思考更多的一个问题。
2009年,《商周刊》顺利更名,在实现品质、品位升级的同时,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确定了“区域制胜”的发展战略,把资源为王的新闻操作思路,视为实现区域制胜的一种方式,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而且这种效应在不断地延展。
在未来两三年内,我们就是要做一本区域性的杂志,立足山东,兼顾南北。为此,我们依据资源路线图,在丰富行业报道的同时,把对城市和企业的报道,纳入选题策划的重要位置,如对青岛、济南、杭州、成都的对比报道,对烟台、潍坊、临沂的深度报道,等等。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和经济运行情况,给予持续的关注,适时地做出对比性分析报道,赢得了各个城市的认可。
有了行业和城市的认可,这是赢得杂志广告资源的第一步。《商周刊》的广告,最主要的是企业形象、产品和城市广告三大类,如我们对山东潍坊的关注和报道获得认可,潍坊把《商周刊》作为其城市招商、项目推广等活动的指定合作媒体。
再者,促使我们坚定这一思路的,还有企业广告投放的特点,无论企业广告还是产品,如需达到全国的影响目的,企业首先选择的不是我们,而是像央视等全国性媒体,但这些广告商还有其区域性的影响需求,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第三,抓住时机创办衍生品――《商务快读》,由《商周刊》单打独斗闯市场的格局,向一个产品群合力闯市场发展。
经过多方的调研论证,《商周刊》抓住更名升级的绝好机会,创办自己的衍生产品――《商务快读》,延伸自己的市场链条。《商务快读》定位在“一本好读有用的财经文摘类杂志”,每月出版一期,定价为5元,杂志一面市,赢得全国多个省份的商,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局。
选择在这个时候推出自己的衍生品,这也是我们区域制胜战略的一种体现,按照杂志的运作规律,最终还是要走向全国乃至更大范围的。既然未来三五年,《商周刊》不能实现这一目标,那就需要巧借另外的手段和方式,《商务快读》就是这样的思维结果。
实践证明,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现在,《商周刊》和《商务快读》已经形成相互支撑、互动发展的状态,广告的载体和承载空间,得到很大的释放,发展势头良好,可以说逆势精彩,困境不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逐渐形成。
三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依然回避不了,就是怎样借助网络,实现发展方式的创新和传统媒体优势的强化?
杂志产业是文化产业一个重要部分,在产业规模和市场经营上,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和巨大潜力。依据国外成功的经验,消费类和商业类杂志是主流,但我们对杂志的产业功能、读者的阅读需求,研究和重视不够,致使杂志处于印刷媒体的边缘。相反,网络媒体则迅速崛起,其广告营收已经大大超过杂志广告。有关调查显示,2008年,在电视、报纸和杂志三大传统主流媒体的广告结构中,电视占投放总量的比重高达83%,报纸为15%,而杂志仅为2%。
诸多现象表明,杂志产业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和空间释放。反观当下的文化体制改革,我们可以预见,杂志最为有望成为率先实现突破发展的一个产业。
与其他印刷媒体相比,杂志具有文化性、专业性、可保存性等优点。它的渠道,其他媒介也无法替代,尤其是与网络比较,也最有可能实现与网络相互支持发展的局面,而非正面的竞争。所以,我们要把网络的数字出版形态,纳入发展的战略考虑范围之中,研究怎样实现读者群体和经营模式的创新突破。
3月24日,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隆重召开。大会的中心议题是“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国务院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企业联合会史无前例地把互联网作为会议的主旋律,无异于吹响了各行各业与互联网联合起来的总动员令,发出了2l世纪中国企业做大做强做活的最强音。
王忠禹在会上指出:这次大会,以“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为中心议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这是我国企业界、管理界正在认真思考的具有趋势性的重大课题。王会长解题时,将“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所要解决的问题;高度概括为三大问题:第一,当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哪些重大影响?第二,世界一流企业在互联网条件下采取了一些什么样的适应性变革值得我们借鉴?第三,我国企业历经30年改革、提升、发展后,在今天面临怎样的历史性挑战?
解决好这三大问题,中国各行各业就可以成功应对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而这三大问题,不仅是企业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且过去是,将来更加是《互联网周刊》提出的“各行各业与互联网联合起来”这一总的办刊方向下要致力加强的主题。
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蒋黔贵所做会议主报告中提出:“管理的目的也从‘做大’、‘做强’转变为‘做活’”。这是《互联网周刊》七年来一直呼吁的企业转型总路线,第一次得到国家的正式认同。回顾历史,我刊2005年发表《企业转型的总路线》,指出“中国正在面临企业转型。如何对这种转型进行战略定位?我们需要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明确提出:“必须在战略目标上,把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做强做活,作为根本方向”;“从‘做大’、‘做强’的思路,转向‘做活’的思路”。2008年连续发表《做大做强还要加上做“活”》和《做大做强做活的网络之道》,加以强化。
从做大做强,转变为做活,被明确为管理的目的,说明国资委、工信部和中企联领导确实英明,及时给中国企业指明了正确方向。同时,也证明《互联网周刊》在引领各行各业走向互联网方向上,具有远见卓识意义上的领导力。不谦虚地开个玩笑:各行各业跟着《互联网周刊》走,七年之内不会在互联网时代迷失大方向。
《互联网周刊》近年提出做大做强做活,曾主要以IBM作为论据,指出:“在一个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时代,企业不光要追求做大做强,还要加上做活。谁说大象不能跳舞?大象既大又强,一旦跳起舞来,就会像IBM那样厉害”。
本次大会,专门请IBM和《互联网周刊》两家,为全国各行各业的企业做管理创新趋势报告(详见本期奇平视点)。这对于我们以往的工作,是一个极大的肯定。也给了我们进一步按照国家要求,为企业管理创新服务的信心和动力。
我们将像领导要求的那样,学习海尔,努力探索互联网时代管理新模式。在今后的报道上做到六个高度关注:高度关注互联网时代企业运营环境的变化;高度关注企业管理范畴和边际的变化,高度重视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高度重视企业运营方式的变革,高度重视员工管理方式的变革,高度重视企业家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为各行各业企业及时总结来自互联网前沿的创新经验,包括三大重点: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适应新商业模式的组织模式创新,对外合作模式的开放式创新。
面对重重变化,银行业如何调整发展思路?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招商银行济南分行零售业务部副总经理李文迎。
银行只有真正做到“因需而变”,才能给行客户提供感动、超值的服务
《齐鲁周刊》:过去一年,招商银行有些什么样的变化?
李文迎:从零售业务角度说,2013年,招商银行济南分行零售业务部不断夯实和扩大零售客户基础,深入推进电子化战略,努力打造一支同业领先的零售银行专业队伍,在全行财富管理、零售中、高端客群经营、养老金融、小微业务拓展等业务指标方面,都很好的完成了年初的工作目标,为打造百年招行和“最佳零售银行”作出了新的贡献。
《齐鲁周刊》:在增值服务上招行有哪些特色?如何保证这些增值服务不流于形式?
李文迎:2013年,招商银行在“快捷系”、“新潮系”、“专属系”和“贴心系”等四大板块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升级。这轮升级让老客户感到业务办理更加便捷,让新客户感觉到服务更加贴心,让高净值客户感受到定制服务带来的专属体验,让80、90后感觉到招行“潮到了爆灯”的时尚范儿。另外,招行对借记卡持卡客户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优惠活动,比如与优质商户合作每周三推出常态化五折餐和五折电影,联合高端服饰邀约客户开展刷卡折上折名品服饰会、与银座等高端商场开展客户闭店专场活动,以及传统节假日联合银座、贵和、万达等知名商户开展联合营销活动等,为刷卡客户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同时,分行在2013年还举办了超过10场的金葵花客户专享活动,包括与壹基金合作的“亲子安全教育讲座”、“亲子财商成长营”活动以及与各类留学机构合作的大型出国金融活动等。
《齐鲁周刊》:招行在2013年推出了可视柜台、微信银行,这些智能化电子银行今后是否会取代传统银行柜面?
李文迎:2013年招商银行济南分行手机银行、ipad银行客户实现了突破性增长,新增客户超过20万,彰显了招行在电子银行、移动支付领域的领导者地位。同时,我们还推出了新型电子设备――“可视柜台”和全国首家“微信银行”。招行非常重视全行物理网点的建设。到2014年末,招商银行济南分行零售网点发展总体目标为新增6个零售专业网点、9个“服务型”自助银行。客户需求多元化、深层化,银行只有真正做到“因需而变”,才能给行客户提供感动、超值的服务。尽管智能化电子银行发展迅速,但不可能会取代传统的银行柜面业务。
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大竞争对手不是同业,而是异业
《齐鲁周刊》:在小微企业服务上,招行有哪些新特色?
李文迎:在小微业务开拓方面,济南分行积极探索小微业务经营新模式,大力开展小微业务金融创新,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建立了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小微业务发展模式。一是重点产品标准化。通过标准化“三查”模板、集中运营生产线打造同业最快办理流程,降低单笔业务操作时间,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只要资料齐全,就能实现“2天完成审批”;二是通过“周转易”等差异化创新功能,满足小微企业客户的“短、频、急”用款需求,贷款可达房产价值的1.8倍,而且随借随还,按日计息,真正实现了招行生意贷,“贷”来好生意;三是积极探索小微业务获客新模式。在开展全员转介、客户转介、存量客户挖掘等传统获客方式的同时,还与商会、协会、专业市场管理方等异业联盟,不定期召开“生意会”,面对面介绍小微贷款产品、小微结算产品、小微服务优势,获得了客户普遍好评。
《齐鲁周刊》:在您看来,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是不是越来越小?
李文迎:银行经营万变不离其宗,始终不会离开负债和资产经营,在银行利率市场化的今天,银行盈利的能力在于控制负债的低成本和管理资产的高收益。在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唯有加强对政策的分析与研判,不断进行业务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两年间,历经多个部委和研究机构探讨,几易其名后,《基本住房保障法》征求意见稿终现雏形。
“保障房建设最大的难题有两个,一个是思想认识,另一个是资金。用立法的手段可以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住建部知情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参与立法工作的一位专家透露,该意见稿最大的亮点是把基本住房保障作为政府的责任规定下来。“中央政府、省级和市县级政府分别应该做什么,里面有比较具体的规定。”
法规出台生效尚待时日,关于保障房融资的研究却由来已久。政府与开发企业如何联合,金融制度如何创新,成为推进保障房建设下一步的重中之重。
住建部住房保障司司长侯淅珉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一个长远的制度设计是,保障房建设由社会来参与。“不管是国营、民营,其他的机构,都欢迎。”“对这些对象,从金融办法、贴息的办法,发补贴的办法,来体现政府的职责,从优惠政策体现政府的职责。”
此番表态,意味着决策层对解决保障房融资难题的新思路:政府依然唱主角,但社会资本的进入将拥有更多路径。
租赁住房困境
“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不缺钱,而是缺地,真正缺钱的是公租房和廉租房。当前保障房的资金困境,主要指后两者。”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根据住建部的测算,要实现廉租房对象的“全覆盖”,廉租房建设每年需资金500亿元。王珏林透露,目前廉租房的资金来源中,财政拨款与土地出让金平分秋色,同为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而作为保障房主力军的公租房,因诞生最晚,融资渠道甚至未有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只能先行先试。
自2010年来,重庆市正开足马力,打造国内最大体量的公租房。6月,重庆市长黄奇帆公开表示,三年内,重庆主城区将建设3000万平方米公租房,预计将解决150万市民的居住难题。
多家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的地产企业均表示,保障房建设土地加建设成本约2500元/平方米左右,以此计算,三年之间,重庆需拿出近750亿元专项资金。
根据公开资料,重庆市政府准备先期投入250亿元,剩余500亿元将通过社会融资。
即使在这250亿元政府投入中,也并非资金注入,而以供地为主要手段。黄奇帆在10月份表示,政府将投入3万亩土地来支援公租房建设,按60万元/亩拆迁成本计算,此项投入将达到200亿元。
2009年重庆市财政收入为1165亿元,其中土地出让金就高达440.47亿元。3万亩土地无偿划拨给公租房,无疑将改变重庆未来两年的财政收入格局。
按照重庆市政府设想,剩余的500亿元社会融资,需要依靠金融机构获得。而以5%平均利息计算,每年政府需支付利息25亿元。
“一个现实问题是,银监会要求银行有商业可持续性,就是要赚钱。但保障房可否产生动力?”建设银行人士说。
即使在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下,银行贷款不设障碍,而还本付息的问题仍待解决。
租金水平被视为可否还本付息的重要标准。如果租金水平较低,会造成银行贷款来源的缺乏。一位中国工商银行总行的人士透露,目前全国各地政府的支持力度不一。如重庆的公租房租金水平约为市场价格的60%,广东在40%~60%之间,南京为70%。“作为商业银行总行,我们会面临区域化的问题,同样的政策在重庆问题不大,在北京可能很难落实。”
上述人士透露,目前北京一部分公租房源自市场采购,成本约为8000元/平方米。“按照北京市的出租水平,回报率不到3%,而银行的负债资金成本,也要达到5~6%,这个租金能付息就差不多了,还本比较困难。”
但在中国银行金融总部的一位人士看来,公租房可以成为比较稳妥的市场。“如果公租房在贷款期限上,商业银行有一个突破和一个原则性的指导,我相信银行愿意支持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
他的建议是,各地成立专门的公租房运营公司,由政府财政拨款。银行为其下属项目公司贷款,收益二八分成,大头归银行。公司以盈余来建设新的公租房,逐步摆脱对银行的依赖。
“保障房建设要以租为主还是以售为主,这个认识要统一起来。目前来看,公租房是主流。”王珏林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各地方政府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保障房路径的选择,同时也将左右银行的贷款思路。
引入民间资本
重庆的公租房建设,带有明显的政府色彩。黄奇帆曾公开表示,“为确保公租房的公共保障属性,公租房应该由政府投资,国企承建。”
重庆拥有庞大的国资后盾,政府下辖投资公司,国有资产超过万亿,成为政府意图的强力执行者。
而在更多城市,只靠政府投资,保障房建设难以提速,只得寄望民间资本。南京市的“统管统筹”是典型。
2010年下半年,南京市房管、国土、交通、城建等融资平台共同出资10亿元,成立了南京市保障房建设公司。“以政府为主导,但我们同时选择万科、中海、中冶等16家房地产知名企业,作为开发合作伙伴。”南京市房改办人士表示。
在此基础之上,该公司与国开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陆续开展金融合作,为公租房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自2009年始,南京市规划了4大组团式保障房项目,其中保障性住房51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超过300亿元。“引入民间资本,无疑加快了保障房建设步伐。”上述房改办人士表示。
政府资源与民间资本结合,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保障房资金的路径;对金融机构而言,后续的制度创新迫在眉睫。
建设银行个人金融与信贷部总经理杨绍萍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目前的金融政策,更支持长期持有型物业,对公租房来讲,亟需政策突破。但她的疑问是,制度创新背后,公租房未来靠什么延长贷款?“即使银行有相应的配套办法和制度可以投入,仅凭政府解决公租房的问题是不够的,需要市场更多参与。”
“制度创新的要点是,怎么动员我们的开发商,把被动变成主动的行为,通过持有方式,让企业也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杨绍萍说。
与此相对应的是,许多城市的土地出让中,经济适用房与限价房的配建已很普遍,但租赁型保障房(公租房、廉租房)的建设主体仍未明确。多家开发企业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均对保障房建设表现出浓厚兴趣。但对保障房的持有及后续管理,仍存疑虑。
碧桂园总裁莫斌提出一个设想,与国土部和银监会联手,做一个可容纳30万人的保障房小镇。“看可否找到一个可行的模式。”
“未来20年内,国家累计要投入15万亿元来建保障房。”万科首席研究员谭华杰对《财经国家周刊》表示,未来中国保障房有望达到市场的50%。
万科涉足保障房的时间已经不短,但谭华杰的担忧“第一是分配问题,第二是退出问题”,“归根结底,它到底能不能成为一个产业”。
在保障房领域,绿地集团迄今总投资额已达百亿之巨,但“现在只做两类,一类是经济适用房,一个是城市危房改造”。绿地董事长张玉良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绿地在公租房领域只能小心探索。“现在是5%的回报率,你做不下去,因此必须要有政府某些方面的政策或者补贴才能运作。金融创新,重点要放在公租房。”
此轮调控的一个结果是,保障房建设被前所未有地重视起来,政府与企业正在尝试达成某种默契。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房,在决策层已形成共识。
金融创新冲动
政府与企业,无论谁来主导保障房,金融创新都已成为首要任务。
在种种融资尝试中,REITs(房地产信托基金)的推进工作最为迅速。证监会基金研究中心人士透露,“REITs由央行牵头,多部委参与,银监会现在也在积极推进,具体要看它能否推动我们的保障房建设。”
证监会基金监管部的一位人士也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基本的法规和方案都已经有了。但是因为这个事确实非常敏感,需要结合实际的市场情况找时机。”
此种融资方式在海外市场已很成熟,主要针对商业物业。而它在国内广受关注的原因是,廉租房将作为这一产品的核心打包出售。
“最早是按照国际适用的一些业态(商业地产)来做的。一直都在准备,但调控期间,要看哪些更适合中央政府的口味要求。”参与REITs试点的人士透露。
种种迹象表明,天津最有可能成为首只REITs产品的诞生之地,多位参与其中的投行人士均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肯定此种预测。“打算用1万套保障房做成REITs产品,全部为廉租房。”
业界对REITs的期盼由来已久,大半年前,REITs在京津沪三地甚至已呼之欲出,但最终夭折。证监会基金监管部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一个产品的创新,除了市场化风险以外,还有一个就是要看政策风险。在目前情况下,地产行业还处于宏观调控周期内,有很多政策上的不确定因素,我们也在等待条件的成熟。”
而嗅觉灵敏者,却已开始将私募基金引入保障房领域。
消息人士透露,重庆市已经推出一只基金产品,主打公租房,由政府投资,折算平均造价为5600元/平方米。
北京同样在悄悄做公租房基金试点,只是少了一些官方色彩。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商会与上海建银精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正在做公租房基金筹备工作,“方案已经成形,并提交了主管部门。”
这只基金策划已有数月,聂为小组组长,华远地产总裁任志强为副组长。11月16日的一次闭门会议上,任志强提议,“赶紧报上去,国务院层面已经知道这件事”。按照聂梅生的设想,用这样一个民间基金做公租房,其平均造价仅为4000元/平方米。“前期以私募股权的方式进来,三年建造,四年运营,七年以后通过REITs产品退出。”
在一次业内闭门会议上,聂梅生提出了这一计划,并得到银监会和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人士的认可。“我主张房地产基金要找到政策支持那个杠杆,推高房价肯定不行,先找到政策支持点,再来争取做一些事情。”聂梅生说。
在她看来,公租房是持有型房产,又有政策支持,恰恰适合基金进入。“许多城市实行保障房代建模式,将代建这一块拎出来,就是基金。”
这正是许多开发企业最为头疼的地方,即公租房建成后,如何出租和管理。聂梅生认为在大城市如京沪,若有一个专门机构来募集资金、参与管理,并非难事。
《关于加快公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意见)出台虽然是利好政策,但基金进入保障房领域的成功与否,最大的变数不在于政策,而是回报率。对高回报盛行的基金领域来说,保障房还只是张陌生的面孔。
聂梅生透露,其筹备的基金规模在100亿到300亿之间,投资者不超过200人,预期年收益率在5%~18%之间。
高回报的前提是优惠政策的落实。按照《意见》规定,地价为市场价格的50%~70%,这意味着容积率的成倍增长。“而且公租房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免征营业税和房产税,因此这个模型当中,只有所得税。”聂梅生说。
她同时透露,退出机制也已设计好三种方式:政府回购、市场出售和REITs退出。
郭贵龙简历: 1990年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财政专业,先后从事过教育和商业企业管理工作。1993年进入财经媒体行业,在联办旗下著名杂志《证券市场周刊》工作一直至今。先后任职《证券市场周刊》驻沪记者、采编部主任、副主编、主编。2005年任《证券市场红周刊》执行出品人。
前瞻观点: 我们对未来的打算是,以传统的纸媒为基点,把产品线越做越长越做越大,从七加一变成十四加一甚至更多。从近两年《红周刊》发展的速度上来看,基本上呈倍增态势。道琼斯公司、布隆博格等成功的先例也给了我们以启示,在未来,《红周刊》的发展模式,一定不会是固守传统的阵地,而是在传统的模式上不断开拓创新。了解更多请点击赢销互联网站省略。2007年影响力: 《证券市场周刊》创办于1992年3月,是中国最具权威性的证券杂志,被美国期刊协会评为“世界十大财经媒体之一”。2007年在中国股市繁荣的大环境下,《证券市场周刊》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并成功转型,推出了电子期刊。
2007年,是《证券市场红周刊》获得大发展的一年。如果总结《证券市场红周刊》成功的经验,还是那句老话:“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来看天时,证券类媒体在这两年普遍较兴旺,这其中首先有整个大环境的因素。如果从较高的视角来观察证券行业,我们可以发现,从现在开始往后,整个证券行业将进入黄金十年,在这个时段,人口红利是主要特点,人口的年龄结构最优、经济蓬勃发展,包括人力资本价格的所有资源的价格都将上涨。 国人的理财意识和理财需求日益高涨,现在,最主要的投资品就是房产和股票,其他的投资品尚未成为主流,因此,在这个阶段,证券和房地产两个行业无疑是最繁荣的行业,证券类媒体的勃兴也就是顺理成章产生的结果。从往后看十年,发展的前景都非常好。 再说所谓的“地利”。我们《证券市场红周刊》准备了整整十年,才达到现在证券类杂志媒体的行业龙头老大地位。在证券类杂志中,经过多年的起起伏伏,能够坚持存活下来的不多了。所以,这个“地利”也来之不易,这个“山头”抢占不易,固守更难,我们坚持下来了,才有了现在的高屋建瓴的态势。 有了天时和地利,是否能够抓住机遇,就是我们自己的主观因素在起作用了。 我们抓住了一个很大的战略转型的机遇,就是从传统的纸媒,向电子期刊的转型。我们不是说不要传统纸媒了,但增加了一个互联网的因素。这是新兴的方向,看准了之后,大胆地向这个方向转型,用了一年的时间,成功实现了转型,电子期刊的收入占整体收入52%,超过了传统纸媒的发行和广告收入之和。 传统的杂志媒体利用互联网作为一个新的传播载体和工具进行创新和转型,是否适合所有的杂志,目前还不能断言,但在我们《证券市场红周刊》,这种转型是成功的。 目前,我们的业务模式是所谓的七加一,即七个付费电子产品加一个传统的纸媒。 在传统的纸媒里边,广告占60%,发行占40%。随着我们转型过程的继续,在未来的三年内,付费资讯的收入将占到全部收入的80%,同时杂志的传统业务也在发展,但比重是下降的。在传统的业务中,我们还有一个书店,接受网上订货。我们还有一项比较成熟的业务,就是举办活动。我们每年搞一个“国际投资大师年会”,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大城市巡回演讲,反响不错。了解更多请点击赢销互联网站省略。 我们对未来的打算是,以传统的纸媒为基点,把产品线越做越长越做越大,从七加一变成十四加一甚至更多。从近两年《证券市场红周刊》发展的速度上来看,基本上呈倍增态势。道琼斯公司、布隆博格等成功的先例也给了我们以启示,在未来,《证券市场红周刊》的发展模式,一定不会是固守传统的阵地,而是在传统的模式上不断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