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55: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自动扶梯事故,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 TH236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自动扶梯作为建筑物内部层与层之间的重要交通设施,近年来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来,越来越成为建筑物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它输送能力大,能连续不断地运送乘客,在百货商店、大型超市、候车室、候机厅、地铁站等客流量集中的地方,都普遍设有为数可观的自动扶梯,它在适用和美观等方面的兼容性和实效性,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然而随着设备数量的快速增长,与自动扶梯相关的事故也频频发生,美国2008年发生自动扶梯事故造成一万多人受伤,香港2012年统计数字显示,发生扶梯事故1321宗,比2011年增长22%,而同期在用自动扶梯台数只增长12.9%,来自国家质检总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在用电梯、自动扶梯总数已超200万台,保有量和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随着数量的增多,我国各地自动扶梯事故也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开始,我国平均每年发生特大电梯事故约40起,死亡人数为30人左右。虽然自动扶梯事故死亡率较电梯低,但以伤者产生的伤害以及社会却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2010年和2011年在深圳、北京地铁内分别发生的两次自动扶梯逆转事故,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本文针对自动扶梯事故频发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预防对策进行了探讨。
2.引发自动扶梯事故的原因
2 .1 内因
2 .1.1 产品质量有问题
我国2011年起实施的新版《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16899-2011)是根据2009年底欧洲标准EN115-1:2008《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进行修改采用的。国际大品牌扶梯进入中国市场后,生产制造按照国内扶梯质量标准进行,导致其产品质量有别于国际标准。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受制于国内电梯行业不规范竞争,很多国际品牌扶梯陷入价格战的深渊。不顾消费者利益,一味追求量化经济,导致产品质量把控不过关。自动扶梯生产企业使用更便宜的配件,或在零部件上做手脚,比如“把钢板厚度从2cm减到1.5 cm”,采用成本更低的材质,生产“中国版的扶梯”。
2 .1.2 安装技术不达标
在自动扶梯设备数量剧增的大背景下,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安装人员急缺。自动扶梯行业安装效益低,很难吸引高素质人才,企业只好聘用外地务工人员, 无上岗证者。 企业出资培训一个月,一般都达不到培训课时要求,上课三五天就去考试,而质量监督部门对其取证门槛设置过低,存在“发证太多” 的问题,导致这些安装技术人员根本就无技术可言,自动扶梯安装质量堪忧。
2.2 外因
自动扶梯安装在敞开的公众场所,并且一般都是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其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应该比电梯要求更高,从目前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可以非常清楚的证明其状况较差。
2 .2.1 使用单位管理不到位
使用单位对自动扶梯事故的危害性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导致扶梯管理规章不健全或虽有管理规章制度但却疏于执行,例如有些使用单位的扶梯缺少安全警示标志、扶梯安全使用须知张贴不明显,对乘客的不文明乘梯现象听之任之,还有缺乏对扶梯超载的管制。由于扶梯本质不能保证超载,其载重量是按乘客正常规矩的站立在梯级上设计的,如果发生不正常的滥用,安全是不能保证的,如果管理者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扶梯被滥用,最终将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另外使用单位对维保公司检查出的毛病,没有给予十分重视。比如维保单位检查发现链条磨损严重可能出现断裂,提出链条极度疲劳需要更换的报告,但使用单位为节省费用,采用拖的方式延长更换周期,最终造成链条断裂发生安全事帮。据统计,维保单位在维护保养中检查发现到的自动扶梯零部件磨损而须立即更换的情况,能引起使用单位重视的还不到10%。
2 .2. 2自动扶梯维保无保障
扶梯部件磨损、老化或失效要及时更换,使用环境的特殊性造成自动扶梯的梳齿板梳齿和踏板经常会有缺损,更换不及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使用年限较长的部分扶梯,其运动部件磨损严重,更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维保人员日常维护时若检查不到位,没有发现潜在危险将最终导致事故发生。随着经济增长,维保成本递升,由于缺乏政府监管,维保市场混乱不堪,低价恶意竞争愈演愈烈,导致出现的低价维保单位维保质量无保证,无系统性,扰乱了自动扶梯维保市场的良性发展。部分维保人员没有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电扶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T5001-2009)的内容要求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甚至缺少专业技能培训,无证上岗,根本无法保障扶梯维护保养的质量。
2 .2. 3 缺少公共安全意识
扶梯事故频发,凸显了全社会公共安全责任意识的缺失。其中既有政府监管部门的,公共交通监督体系不健全,也有电扶梯行业企业的,行业自查体系形同虚设;既有使用单位管理不到位,违规使用的不自觉,也有乘客不重视乘梯安全的恶习。
3.解决对策
针对频发的自动扶梯事故,本文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
3.1 使用单位应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 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中对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都做了相关规定,使用单位应购置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电扶梯,严禁购置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使用单位应委托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维保,并签订合同约定维保期限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用单位应当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至少有一名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自动扶梯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相关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意外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与应急救援演习制度等扶梯管理人员应当尽职尽责的做好日常的巡视检查工作。记录扶梯使用状况,检查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确保齐全清晰,发现扶梯运行事故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的,有权作出停止使用的决定,并上报本单位负责人;引导乘客正确使用扶梯。管理人员在自动扶梯每天正式投入工作前要进行试运行,特别要检查梯级和围裙板的间隙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未见异常情况后才能让设备投入使用。只有自动扶梯使用单位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意识,才能确保扶梯安全运行。
3.2 加强自动扶梯日常维护保养
各使用单位要督促自动扶梯维保单位对所维护保养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进行检查,重点检查驱动系统固定支座螺栓、工作制动器和附加制动器动作可靠性,保障其他安全保护装置的有效性,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要立即采取措施消除维保单位要严格按照TSGT5001—2009《维保规则》的相关要求。建立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措施,对自动扶梯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制定应急措施,设立24小时维保值班电话,保证接到故障通知后及时予以排除。确保维护保养工作要求落实到所维保的每一台自动扶梯上,加强维保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作业水平,提高维保人员技术素质,为自动扶梯的安全运行提供必要的技术保证。
3 .3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文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对自动扶梯生产、使用单位进行监察时,发现有违反规定或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行为或在用的设备存在事故隐患不达标的,应当责令有关单位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消除隐患;对违法行为、严重事故隐患或者不符合能效指标的,应当报告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采取必要措施及时严厉处理。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加大对在用自动扶梯的监督检查力度,本着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主动的消除潜在安全隐患,从而为自动扶梯安全可靠运行提供强大的政策保障。
4.结语
自动扶梯时特种设备,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严重。通过日常的自动扶梯故障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有故障自动扶梯的梯形及梯号,及时做好维护保养,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乘客运输的安全有序。
参考文献:
关键词:扶梯 维护保养 重要性
0、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地铁乘降站、高铁火车站、特别是大型商场的急速增加,自动扶梯的数量也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随之而来自动扶梯的事故也在增加,自动扶梯的运行安全也越来越受到群众和政府部门的关注。2011年7月北京地铁4号线自动扶梯逆转伤人事故更是引起社会的一片恐慌。那么如何提高自动扶梯的安全性,除了提高自动扶梯设计安全防护等级和产品质量以外,更主要的是加强扶梯的维护保养工作,提高维护保养质量。近些年自动扶梯的事故有80%以上是由于管理不当特别是维护保养不及时、不到位造成的,这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
1、自动扶梯维护保养工作介绍
自动扶梯维护保养工作最早国内是在2000年10月1日实施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3号令《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中提出的,但始终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只限于哪坏修哪儿,啥时坏啥时修。2009年5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594号令)和《电梯使用与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1-2009)同时开始实施,这时才使得自动扶梯的维保工作有法有规可依,维保工作才走向正轨。2014年1月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电梯(含扶梯)又做了专门的具体规定。由此可见国家对电梯维护保养工作的重视,也体现了电梯(含扶梯)维护保养工作的重要性。《电梯使用与维护保养规则》中对扶梯的维护保养项目、时间间隔都做了详细具体的规定:有半月维保、季度维保、半年维保、全年维保,总计60个维保项目。其中许多重点维保项目都与电梯运行安全有关,如对各个安全保护装置的定期检修保养以及对一些安全防护设施的维护,这些装置一旦失效或损坏,直接影响扶梯的安全运行,甚至会发生安全事故。
2、自动扶梯维护保养工作的重要性
自动扶梯的质量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状态,而是一个系统,是由制造、安装、使用、维保以及安全监察等五个环节来共同决定的。制造质量出厂时就定下来了,安装调试的质量一旦扶梯投用使用也固定下来了,使用单位对电梯的管理和安全使用虽然是责任主体,但他们往往不专业甚至不懂,监察部门也不一定事事巨细,只有维保单位既专业又能定期到现场维保,所以说,在用的自动扶梯只有维护保养单位对其进行及时到位合理的维护保养,才能使扶梯少发生或者不发生故障或事故。扶梯事故率、维修费用、使用寿命是衡量一部扶梯运行质量的重要参数。由于使用的环境和条件不同以及安全防护等级设计不同,这就要求维护保养工作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维保时要根据扶梯的实际状况和环境条件,制订详细的有针对性的维保方案,结合《保养规则》的要求按期进行维保。做到不漏项、合理、及时、到位、有的放矢。维保是反复进行的工作,对扶梯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以及舒适程度都有直接的作用。可以说合理的维护保养能产生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反之,如果扶梯的部件磨损严重或老化、甚至失效而得不到有效的及时的维护保养,轻则易造成设备停梯故障,重则会发生人身伤亡事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由于自动扶梯使用频率高,乘坐人员密集,还有许多设备在敞开甚至露天的公共场所,它的管理和维保工作应该比乘客电梯(直升梯)的要求更高。
3、与维护保养质量有关的几起扶梯典型事故案例
近几年扶梯的事故急剧上升,轻则伤人,重则群死群伤,其中由于维护保养不及时或不到位而引发的事故所占比例在70%以上,以下几个事故案例就很说明问题。
(1)重庆轻轨曾家岩站入口,一小孩向下乘坐扶梯时,右脚不慎卷入出口梳齿板与围裙板的相交处,而扶梯始终没有停止运行,造成小孩右脚严重骨折。事故分析认为:梳齿板断齿且其与梯级踏面的间隙增加,维保时没有及时更换梳齿板,梳齿板保护开关失效维保人员也未发现,当小孩脚卡进该间隙而保护开关又未动作,造成该起伤人事故。
(2)上海地铁1台提升高度为8米的5#扶梯,正在向上运行时突然发生故障并向下“溜车”,造成扶梯上14名乘客摔倒,不同程度受伤。事故分析认为:扶梯驱动主机与减速箱质监的弹性联轴器中橡胶垫损坏,导致齿轮啮合失效,造成梯级及主链下滑。该电梯高度超6米(8米),按国家标准应安装附加制动器而没装,在设计上不符合安全防护等级要求,在当时正值夏季异常高温的天气,橡胶垫加速老化和失效而维保时又没有发现,进而酿成这起事故。
(3)2005年5月,重庆江北机场候机楼,有一位75岁老人乘坐扶梯,由于扶手带的运行速度严重滞后于梯级速度,使老人摔倒造成锁骨骨折、头皮撕裂伤。事后测量该台扶梯扶手带的速度滞后梯级速度达12%,而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检验规程的要求:扶手带的运行速度不允许滞后梯级的运行速度,允许偏差为0―+2%。即使这样,如果维保检修时能及时发现这个问题并及时调整,完全可以避免这起事故。
(4)2010年12月发生深圳地铁和2011年7月发生在北京地跌的两起扶梯上行突然逆转造成大量人员死伤事故,都是由于在扶梯运行过程中,驱动主机固定螺栓发生断裂,造成主机移位和倾覆,驱动链条脱落,梯级失去上行动力逆向下滑,附加制动器开关未正常启动而造成的。笔者认为如果维保人员能够认真检查,发现底座螺栓松动或变形及时加以紧固或更换,这两起事故也许可以避免。
4、结语
2011年7月实施的《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6899-2011)又从扶梯的安全防护等级设计上、安全保护装置的设置上以及安全防护设施方面增加了很多新的规定和要求。这些新的规定和要求使扶梯在设计、制造、安装方面提高了安全系数,但即使如此,扶梯的日常管理特别是维护保养工作仍然不能放松。新增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保护装置能否处于完好和有效的状态,完全靠维护保养来支撑。因此,电梯(含扶梯)安全监察机构首先要抓好电梯维保单位的监管工作,从维保单位的人力资源条件和能力水平、设备资源条件、工作质量等方面全方位的监管,使扶梯的维保工作质量有一个较大的提高。维保单位也要真正地负起责任,按照《维保规则》的要求,确保维保的项目全,时间准,仔细认真,及时到位,保证维保质量,减少扶梯的故障率和事故率,确保扶梯安全运行和乘客的人身安全。
谁的错?错哪儿了?
“电梯杀手”真的有那么恐怖吗?先来看几个真实的案例吧――
北京刘女士带儿子在一家商城坐自动扶梯时,孩子脚上的一只洞洞鞋被自动扶梯“咬”掉了一半,孩子未受伤,却被吓得不轻。
上海一名9岁男孩不小心被夹到超市自动扶梯扶手与旁边墙壁的缝隙中,被电梯拖行2米多,所幸发现及时,工作人员紧急制动,孩子头面部受伤,无生命危险。
另一个3岁小男孩就没这么幸运了,他在一家百货商场的下行自动扶梯上摔倒,手指旋即被卷入自动扶梯与地面的缝隙中,人被救出,但除拇指外的4根手指均被夹断。
现在差不多各个公共场所有自动扶梯的地方都贴有“禁止攀爬!”“小心!危险!”的警示牌,很多电梯门上也贴有安全乘梯的提示,可危险和事故却屡屡发生,根源在哪儿呢?
单从上面几个案例看,孩子们好像都很无辜,他们或许是好奇心强、顽皮了一点,或许是出电梯的关键时刻注意力没集中,意外摔倒时反应也没成人快,再想想,即使是成人也有踏入电梯空门坠落电梯井或者自动扶梯高坠伤亡的事故发生,严格地说,这些都不是孩子们的错,那是谁的错?
每回电梯伤亡事故发生后,媒体总会刨根式地追问电梯的保养情况,凤凰网就曾报道过,八成电梯事故因维修保养不到位造成事故频发。随着电梯保有量的增加,日常管理保养维护若没有及时跟上,电扶梯逆行、电梯门空坠这样的惨剧也就不可避免了。
数据链接: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的电梯保有量已超过300万台,并且每年电梯的生产量都在以50万台以上的量递增。
人与电梯 和谐共处
虽说排除了乘坐者的责任,但电梯事故频发,除了电梯须及时得到维护之外,大乘客小乘客文明乘梯同样重要。
不文明的乘梯行为一览――
顽皮的孩子在箱式电梯里蹦跳打闹,胡乱按按钮。
人多时争先恐后抢着上电梯。
为赶时间,用手或身体阻挡电梯门。
孩子在自动扶梯上逆行。
孩子在自动扶梯上玩,旁边无人看护。
学电影特技或极限运动,把自动扶梯的扶手当滑滑梯。
“快点!快点!”“来不及了!来不及了!”……这种潜意识里的想法时常左右我们的行为,上面这些不文明的现象,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甚至有时我们也不由自主地这么做,比如,因没赶上电梯而用手或身体阻挡电梯门,或者好心帮别人挡门,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举动,孩子们一学就会,时间长了也会下意识地这么做。电梯技师告诉我们,其实这么做非常危险,一旦电梯故障,误认门已关上开始启动,这种动作非死即伤!
爱物惜物,才能使“物”更好地为人们服务,电梯更是如此,因此,请多多爱护电梯哦。
贴心提醒:人太多时等一等
人多容易拥挤,拥挤就容易出事。搭乘自动扶梯时,看见人多拥挤,一定不要硬往上挤,尤其带孩子一起时,最好耐心等一等,并与上下台阶的其他乘客保持一到两个台阶的距离。
电梯安全从小事做起
孩子在公共场所通常会比在家里“放肆”,在这种情况下,育儿有道的爸妈不会大声地去喝止,而是以身作则示范给孩子看正确的做法,抓住每一次良机,告诉孩子一些保护自身安全的知识――
出门前或者在家中游戏时,不妨做类似的情景游戏,到外面大空间时,就好比是游戏的放大和延续――
范本:小绅士与小淑女坐电梯
做法:
第一步:检查仪容和仪表
对绅士和淑女们来说,穿什么、怎么穿,对于安全而言太重要了!
鉴于材质偏软的劣质洞洞鞋常会被自动扶梯卷入并“咬住”,而且卷入后自动扶梯的安全装置可能无法及时启动,专家建议孩子出门尤其是需要乘坐自动扶梯时,尽量别穿洞洞鞋。
淑女戴的围巾也要当心,围巾太长如果拖到接近地面,很容易被带入自动扶梯,2012年湖北一5岁女孩就是因此造成窒息差点当场送命。
第二步:携手同行更安心
我们出发咯!
且慢,孩子不可单独搭乘电梯,要和爸爸妈妈一起,有看护人在旁边示范,行为也会更规范。
在搭乘自动扶梯时,爸爸妈妈最好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身体前方,紧紧拉住孩子,这样更安全。在北京4号线地铁扶梯事故中,来自武汉的吴先生就非常绅士,他牵着女儿的手站在扶梯上,在发现逆行意外后,赶紧将孩子高高举起避开了危险。
第三步:专注不分心,留神脚下
除了穿着表现得绅士淑女之外,行为也要有所体现――
等候电梯时要耐心静候,电梯门打开了,先不着急进,看准脚下再踏入。
在电梯里不跑不跳,不东张西望。
商场装点得或许很漂亮,但是在搭乘自动扶梯时,切记不要将头、四肢伸出扶手装置以外,还有小绅士小淑女搭乘电梯要站有站相,不可以坐下来,更不可将手放入梯级缝隙内,攀爬、争先恐后那就更不行了!
乘坐电梯时不看手机、不拍照、不刷屏玩游戏,在踏上、离开电梯时要更多留意脚下。
Tips:奖励可以有
爸爸妈妈要给孩子们树立好榜样,当然,孩子表现得好,奖励也是需要的哦。
发生意外怎么办?
防范危险是人的本能,比如不拥挤着上电梯,不上超载的电梯、车、船等,都是趋利避害的做法。可万一遭遇意外,那时该如何处置?
教孩子学几招吧―
第一招:第一时间呼救
在每台箱式电梯内都有紧急呼叫电话,每一台自动扶梯的上部、下部都各有一个紧急制动按钮。一旦电梯或扶梯发生意外,呼救和自救是第一反应,靠近按钮的乘客应第一时间按下按钮。
第二招:保持冷静
遇到扶梯逆行时,保持冷静,迅速压低身姿保持稳定,并和周围人大声沟通,慌乱很容易造成拥挤踩踏事故。
第三招:求自保
关键词:自动扶梯;防逆转;保护措施;逆转事故;电气因素;机械装置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H23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1-007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1.035
自动扶梯逆转主要指的是自动扶梯在运行的过程中,非人为原因出现运动方向改变的情况,自动扶梯在上行或者是下行的时候都可能会发生逆转的情况。自动扶梯逆转事故中,出现逆转概率最高的情况为自动扶梯上行时,且在满载运行的状况下。自动扶梯上行且满载运行的时候,如果发生逆转就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自动扶梯安全事故中,导致危害程度最大的类型就是出现逆转现象,会引起比较严重的踩踏、挤压和跌落
事故。
1 自动扶梯工作原理和类型
自动扶梯是一种固定的电力驱动装置,能够循环运行,可以向上或者是向下倾斜为乘客提供运输服务,主要的构成部分包括安全保护装置、控制装置、扶手系统、梯路系统和驱动装置,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的机器设备。自动扶梯根据驱动装置的安装位置,分中间驱动和端部驱动,比较普遍的是端部驱动,它的驱动系统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即驱动、传动链条、制动器、减速器和电动机。驱动主轴工作的时候,主要是依靠传动链条来实现,主轴上面的梯级链条和牵引链轮将动力传输给梯级。向扶手胶带传递动力的主要是依靠扶手驱动轮实现,扶手系统和梯路系统为乘客提供扶手和站立。依据自动扶梯的功能来设置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对自动扶梯的全面管理。在自动扶梯可能发生安全隐患的时候,安全保护设备会起到较好的作用,能够阻止扶梯继续运行。自动扶梯如果按照承载和使用情况来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公共交通型和普通型两种类型。
2 自动扶梯逆转的原因
2.1 电气因素
自动扶梯工作的时候,假如电网出现失压、断相或者是错相的情况都有可能导致驱动力矩不足或者是电机出现反转,此时自动扶梯在上行时就会出现逆转的现象,这样的状况比较易于发生在自动扶梯满载上行的状态下。控制系统装置或者是低压元件一旦发生短路或者是断路的情况,自动扶梯控制系统就无法发挥有效作用,就会导致自动扶梯出现逆转的情况。
2.2 机械装置
机械装置失效导致的逆转现象比较复杂。自动扶梯的零件出现损耗以后,会导致扶梯在运行的时候发生异常情况,比如动力全失或者是不足,进而导致自动扶梯出现逆转的情况。如果传动装置或者驱动装置一旦发生断裂、松动的情况,都会导致自动扶梯出现动力缺失或者不足,从而造成自动扶梯出现逆转。制动装置的部件在生产、安装或者运输的时候,一旦发生严重磨损,就会导致部件不符合使用标准,从而使自动扶梯在运行的时候出现问题,进而造成自动扶梯出现逆转的情况。除此以外,自动扶梯在运行的时候,一旦发生超载的情况,就会使逆转的几率不断上升,自动扶梯的危险系数也会跟着不断升高,自动人行道和扶梯倾角的夹角不断增加,也会导致逆转危险系数不断升高。
3 自动扶梯防逆转保护方法
3.1 电气装置
电气装置发生如下故障以后,假如没有办法进行排解,可能会给自动人行道和自动扶梯造成危险故障:(1)电压下降;(2)电压消失;(3)中断导体;(4)电路接地出现问题;(5)晶体管、电容器以及电阻器等元件出现断路或者是短路,导致功能或者是参数值发生变化;(6)继电器或者是接触器的可动衔铁不能较好闭合;(7)继电器或者是接触器的可动衔铁不能较好地断开;(8)触点不能较好断开;(9)触点不能较好闭合。
3.2 零部件
自动人行道和自动扶梯的所有零部件必须要满足以下要求:(1)电气和机械的结构一定要合理,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使用的制作材料要满足强度要求;(2)做好维修保养工作,当零部件磨损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地对零部件进行更换。
3.3 驱动传动装置
使用非摩擦元件来连接胶带、踏板或梯级驱动装置和工作制动器,比如可以使用两根以上的单根链条、多排链条、齿轮和轴等。
3.4 胶带、踏板以及梯级的驱动装置
对于踏板和梯级的链式驱动装置来说,必须要满足如下要求:需要使用两根以上的钢质链条来对梯级进行驱动,梯级的两侧要确保有一根链条存在,每根链条的安全系数要保持在5以上;对于胶带的滚筒驱动来说,一定要满足如下要求:胶带接头和胶带的安全系数要大于5。当胶带、踏板和梯级驱动形式的安全系数和运行功能与上述的所有规定相吻合以后,可以使用其他的驱动方式来进行工作。
3.5 工作制动器
对自动人行道和自动扶梯加设工作制动系统,使其具有匀减速的停止过程,同时满足停止状态的工作制动要求。在制动系统动作的时候,不得出现延迟的情况。当控制电路失电或者是动力电源失电的时候,制动系统应立即动作。
3.6 非操纵逆转保护装置
自动扶梯应设置非操纵逆转保护装置,当胶带、踏板和梯级的运行方向突然发生改变的时候,就会自动停止进行。
3.7 附加制动器
3.7.1 倾斜式自动人行道和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应设置附加制动器,一般在胶带、踏板或者是梯级驱动系统的非摩擦元件上设置附加制动器,其中单根链条不可以被当作是非摩擦元件。首先,胶带、踏板或者是梯级驱动轮与制动器之间应优先选用非摩擦传动原件,如使用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排链条、多排链条、齿轮和轴进行相互连接;其次,工作制动器不可以使用非机-电式制动器;最后,倾斜式自动人行道的有效区段要保持在40m,自动扶梯的高度要保持在6m。
3.7.2 对于倾斜式自动人行道和公共交通型自动扶梯来说,当倾斜式自动人行道的有效区段低于40m,自动扶梯的高度小于6m的时候依然需要加设附加制
动器。
3.7.3 拥有制动载荷的自动人行道或者是自动扶梯在加设附加制动器以后,可以使其速度得到有效的减速停止。
3.7.4 最好使用机械式的附加制动器。
3.7.5 在速度高出额定速度1.4倍以前或者是胶带、踏板以及梯级规定的运行方向被改变的时候,附加制动器可以较好地发挥作用,在动作刚要进行的时候,控制电路应强制断开。
3.8 额定速度与倾斜角度
自动扶梯额定速度与倾斜角度之间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如下两点:(1)倾斜角度为30°的时候,额定速度应该保持在0.7m/s;(2)倾斜角度大于30°且小于35°的时候,额定速度应该保持在0.5m/s,自动扶梯运输的人数不可以超出设计的标准。
4 充分发挥驱动装置,保护装置和附加制动器的作用
驱动装置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工作制动器在其中,工作制动器是在减速器和电机中间进行安装的,有时也会安装在蜗杆轴或者是电机轴的末端。制动方式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即盘式制动、软抱闸带式制动和块式制动。非操纵逆转保护装置通常安装在梯路或者是驱动装置上,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光电式防逆转和机电式防逆转,详见图1所示。信号传感设备检测到非操作性逆转信号的时候,会将电源进行断开,借助附加制动器和工作制动器来停止自动扶梯运行。
附加制动器使用机械式的效果最好,当逆转信号或者是超速信号被监测元件监测到以后,机械动作元件就会被触发,从而使自动扶梯停止运行。通常情况下,会在主轴或者是梯级链轮上安装附加制动器,详见图2
所示。
5 结语
受多种原因的影响,自动扶梯会出现逆转的现象,要想对自动扶梯逆转现象进行较好的控制,防止出现安全事故,一定要严格按照如下标准来进行操作:在扶梯安装和制作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操作;维修保养部门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维修保养;检测机构一定要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进行认真检测;政府部门要将宏观调控作用发挥好;乘客在使用自动扶梯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有关标准进行使用。
参考文献
[1] 孙为明,冯兴刚,林燕,等.自动扶梯逆行故障成因与分析[J].中国电梯,2011,22(9).
[2]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和安装安全规范(GB16899-201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关键词:自动扶梯;乘坐安全;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H236 文献标识码:A1. 乘坐自动扶梯危险分析
(1)扶手带出入口
风险:小孩若手握扶手带玩耍,将有可能出现手被带入此处,从而引起夹入的风险;
保护装置:设有扶手带入口保护装置,当有物体进入,则触发电气安全装置动作,停止扶梯运行;
规避措施:禁止在扶梯出入口嬉戏打闹;监护人加强监护意识。
(2)梳齿板处
风险:扶梯运行过程中,因小孩在梯级踏板上或出入口玩耍导致的跌倒,或小孩因穿着胶质凉鞋而持续站立于梯级上方,未注意抬脚离开的,均有可能产生肢体被拖拽夹入缝隙的风险;
保护装置:设有梳齿板保护装置。在电梯运行时,有异物进入梳齿板处,使其电气安全装置动作,停止扶梯运行。
规避措施:乘客尽量不要穿长裙,或者赤脚;乘坐时,尽量在到达啮合处(如图1黄色区域)之前抬脚进入到前沿板。
(3)围裙板处
风险:围裙板和梯级之间存在间隙(任何一侧水平间隙不大于4mm,并且两侧对称位置间隙总和不大于7mm),若乘客穿胶质凉鞋或及穿长裙,故意或不经意贴附在此间隙,均有发生卡入风险。
保护装置:扶梯围裙板设有毛刷,起提醒作用;部分扶梯梯级踏面圈设了站立区域,起提醒作用;重型扶梯围裙板设有保护装置,当有异物卡入缝隙,将触发电气安全装置动作,停止扶梯运行。
规避措施:在乘坐时,禁止将脚贴靠围裙板;不能让小孩单独乘坐扶梯,尽量不要穿长裙,或者赤脚。
(4)扶梯与建筑物交叉处
风险:扶梯运行过程中,若将头和手伸出到扶手带外,将存在身体与建筑物碰撞的风险,特别在楼板交叉处还存在挤压或及坠落风险。
保护装置:当扶手带外缘与障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400mm时,在易发生碰撞处设有防护装置,起提醒作用;贴别是楼板交叉处,设有防护挡板予以提示。
规避措施:乘坐过程中,禁止将头和手伸出扶手带外;监护人加强监护意识。
(5)梯级边缘处
风险:乘坐扶梯时,若站立于梯级前边缘,容易发生向前摔倒的风险;若站立于后边缘,容易发生夹入风险。
保护装置:部分扶梯梯级踏板圈设站立区域,起提醒作用。
规避措施:禁止站立于梯级边缘,监护人加强监护意识。
(6)上端站出入口处
风险:上端出入口处与建筑空间存在坠落风险。
保护装置:设置固定阻挡装置,防止乘客非故意的进入该区域而造成危险。
规避措施:禁止小孩攀爬扶手带;监护人加强监护意识。
(7)相邻扶梯外盖板间
风险:小孩若依附扶手带玩耍,或故意进入该区域,均有发生摔伤风险。
保护装置:在相邻扶梯护壁板之间和护壁板、建筑物之间设置阻挡装置,提醒并防止人员进入外盖板,攀爬扶手带。
规避措施:禁止小孩在扶梯出入口嬉戏打闹;监护人加强监护意识。
(8)出入口盖板处
风险:部分扶梯盖板之间采取了“长边搭接,短边支撑”的支撑方式,若盖板为T型设计,且其前沿支撑结构不可靠,则有可能发生踩踏边缘时使其翻转的风险,严重时甚至坠落至运行区域从而导致剪切的风险。
保护装置:扶梯设有可靠的盖板支撑结构,以保证出入口区域的可靠站立,如图2所示。
注释:7.26荆州申龙扶梯事故的盖板支撑结构存在缺陷,属于个案,且其厂家已出具整改方案进行整改。
(9)下端站外盖板处
风险:小孩往往喜欢站于外盖板上,手握扶手带沿着扶梯外沿上行,这将可能造成坠落风险。
保护装置:外盖板规定位置设有防攀爬防护装置,防止小孩的鲁莽行为造成的恶化风险。
规避措施:禁止小孩在出入口嬉戏打闹及攀爬扶手带;监护人加强监护意识。
2. 乘坐自动扶梯的正确方法
(1)国家标准规定在扶梯出入口设置了扶梯使用须知标识,乘客必须了解关注,并严格遵守。乘坐扶梯时;小孩必须拉住;宠物必须抱着;握住手带;禁止使用手推车。
(2)乘坐扶梯还应注意以下方面;轮式溜冰鞋、滑板、滑板车等,不可在搭乘电梯时使用;小朋友请在成人陪同下搭乘扶梯。
3. 乘坐自动扶梯时遇到紧急情况处理措施
当乘坐自动扶梯遇到紧急情况时,应该及时按下扶梯出入口处的紧急停止按钮,停止电梯运行,联系设备责任主体(使用单位),按照其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相关事宜处理。
4. 乘坐自动扶梯的误区
在正常运行的自动扶梯上步行也是高风险行为;所谓“左行右立”的乘坐方式不安全,原因有:(1)在自动扶梯设计时考虑了自重载荷、乘客载荷以及集中的活动载荷,对于偏载,这是一种在极限状态下的载荷分布,长期“左行右立”使用自动扶梯,将导致梯级链单边磨损加剧,从而影响到电梯的使用寿命;(2)“左行右立”是英国等国家按照使用习惯设置的一个行为,并不是安全标准所规定的,在日本执行的是“右立左行”;(3)国家标准GB16899-20113.1.9注释中明确规定,自动扶梯是机器,即使在非运行状态下,也不能当作固定楼梯使用。在标准GBT31200-2014中有明确规定,在扶梯上禁止行走或奔跑。
有近一半人表示乘坐扶梯时手里因拎满物品而无法手握扶梯,不握紧扶手的做法是不妥当,乘坐扶梯时应按照乘坐须知相关要求,紧握扶手带,防止在重心变化时摔倒,更不能运送笨重物品。建议携带大件物品的乘客选择垂直电梯,若条件不允许,应分件搬运;同时提醒一下,非专用手推车(例如婴儿车)也是不允许在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上使用的,应选乘垂直电梯。
扶梯底部和顶部分别有3块踏板尽量不踩第二块,这种做法不科学,事故扶梯型号为申龙牌FML型,盖板的连接方式为搭接,且第2盖板为T型盖板,当搭接失效,盖板之间间隙过大,踩踏盖板边缘容易导致翻转;所以对于非搭接方式连接的不存在这种安全隐患,深圳市所有搭接方式的扶梯都已经进行专项隐患排查,市民可以放心乘坐。
5. 小孩在扶梯上发生事故原因
(1)不文明乘坐自动扶梯,包括:缺少监护人陪同独自乘坐扶梯、在运行扶梯上奔跑玩耍、攀爬扶手带、赤脚乘坐扶梯等;
(2)扶梯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应严格禁止儿童独自乘坐扶梯,在发现设备异常时一定要及时停止扶梯运行;
(3)维保单位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确保扶梯运行正常,保证保护装置动作有效,排除事故隐患;同时现场维保时确保安全,设置安全警示护栏及相应警示标识。
6. 有效的维修保养是减少扶手电梯风险的重要手段
电梯安全涉及电梯的生产、安装、使用、维保等4个方面。电梯的生产必须由取得资质的厂家生产,且新型号的电梯生产前都必须经过国家的型式试验验证,保证安全可靠;电梯的安装必须相应资质的安装单位进行,安装人员都取得作业人员证书;扶梯的制造与安装必须严格执行GB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并且通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检验,取得安全使用证书,才能够使用;使用单位必须建立扶梯的安全技术档案及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自动扶梯运行管理制度,且与有资质的维保公司签订维护保养合同,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维保单位必须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每15天内定期对使用的扶梯进行一次保养,且维保内容符合TSG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细则》的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在扶梯投入使用后,确保扶梯使用安全的单位有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所以有效地维保确实可以降低扶梯使用的风险。另外,使用人员的安全乘坐意识的提高也可以极大地降低发生扶梯事故的可能性,所有关于扶梯的安全乘坐公共教育宣传也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邹亮华.自动扶梯扶手带速度信号采集的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13(8):125-127.
关键词:T型中盖板;防翻转;整改方案;自动扶梯;高层建筑;电梯工业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H23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0-0065-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0.031
2015年7月26日上午,湖北省荆州市安良百货公司手扶电梯发生事故,一名30岁女子因踩到了松动的扶梯踏板而被卷入扶梯内不幸遇难。2015年7月27日晚9点半,荆州官方召开新闻会,安监、质监、公安等部门已成立事故调查小组,据安监局负责人介绍,在事故发生5分钟前,商场工作人员发现扶梯盖板有松动,但并未及时停机。初步分析,本次事故属于安全责任生产事故。虽然事故的原因已经有了定论,但是扶梯盖板缘何翻转?这种翻转又是否能够避免?采取哪种方法对盖板进行防翻转整改才最为合理?以下就是本人对一台安装在深圳的GSTF30-1000型自动扶梯的T形中盖板进行防翻转整改的方案说明,希望通过此案例能够加深大家对扶梯盖板结构的认识与了解。
1 方案说明
1.1 扶梯盖板的结构形式
GSTF30-1000型自动扶梯的上、下盖板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前沿板、中盖板及后盖板。
1.1.1 靠近上、下梯级方向的盖板被称为前沿板。前沿板为矩形,它与梳齿板之间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其下方装有安全保护开关,前沿板的两端支承在扶梯框架上,因此具有较好的安全稳定性。
1.1.2 与前沿板相邻的是中盖板。中盖板主要有三种形状,即矩形、W形和T形。矩形和W形都是两端支承在扶梯框架上,安全稳定性较好,而T形除两端支承在扶梯框架上以外,另一端还要同时搭接在前沿板上以保证其有足够的稳定性。
1.1.3 与中盖板紧紧相邻的是后盖板(其数量可为两件)。后盖板亦为矩形,两端支承在扶梯框架上,其稳定性与前沿板相比较可以说是不分伯仲。
1.2 扶梯盖板的作用
盖板的作用有三点:(1)把自动扶梯的旋转部件和内部装置密闭起来;(2)充当行人过往的通道;(3)便于对扶梯内部机器进行日常的维护和保养。
1.3 扶梯盖板存在的安全隐患
1.3.1 前盖板的意外移动会造成安全开关瞬间动作,然后使自动扶梯突然停止运行,从而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1.3.2 前、后盖板都是矩形结构,两端支承在扶梯框架上,安全稳定性较好,不存在翻转(或者不稳定)风险,中盖板的矩形结构与W形结构也是如此;T形结构中盖板则由于有一端是搭接支撑在前沿板上,当中盖板与前沿板之间的搭接失效而又无其他支撑予以约束时,在其本体自重或外力作用下,T形结构中盖板将极其容易发生翻转,从而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如果在保养维护方面出现疏忽,那造成的后果会更加严重。
1.4 限制前盖板前后位移的措施
为了更好地控制前盖板在水平方向的位移量,我们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把限位开关组件与梳齿板紧固件连接起来,限位开关组件的另一端与前盖板的连接方式也可采用上述方法处理,并同时通过焊接螺母将限位螺栓固定于前盖板上,确保了前盖板难以向梯级方向作水平移动。在限位开关组件与前盖板连接螺栓的中间采用了弹簧和锁紧螺母,当有异物卡入梳齿板时,梳齿板就会带动前沿板移动,同时触发安全开关并使自动扶梯停止运行,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安全保护作用。
1.5 T形中盖板的整改
1.5.1 整改说明。本司自动扶梯的中盖板采用的是T形结构形式。由于这种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所以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及保护乘客的人身安全,本司对此产品的结构进行了全面升级,具体的操作是:把前盖板紧固件焊接在距离前盖板后端>10mm的地方,但由于T形中盖板前端底部的支撑面有一个10度的斜角面,它的存在极有可能在加装防踏陷支架以后使T形中盖板产生往后移动的趋势,因此需要在T形中盖板前端的左右两边向盖板中心方向>20mm的位置对此斜面进行清除处理。同时增加两件钢板并使之与盖板底部焊接在一起,这样既加强了T形中盖板的强度,而且使其搭接面呈水平状,保证其与防踏陷支架搭接面之间不会产生往后移动的趋势。T形中盖板的两端支承在扶梯框架上,盖板的长度比桁架内侧开口长度长了约140mm,每块盖板的宽度约为603mm,开口切角为205*250mm,增加两件搭接板,并在T形中盖板与后盖板拼接的位置焊接两件U形板用于支撑后盖板的重量,一方面防止后盖板前端下陷,另一方面防止T形中盖板后端翘起。最后,通过载荷试验证明,改动后的T形中盖板的强度能够满足《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装安全规范》(GB 16899-2011)的相关要求。
1.5.2 盖板的装配和技术的要求。根据盖板的设计及安装装配技术的要求,中盖板与前盖板之间有约14mm的搭接面,在完成拼装后,中盖板与后盖板之间的间隙约为1mm,后盖板与扶梯围框边的间隙约为1mm。即使中盖板有2mm的位移,但是后盖板的三面均受到扶梯围框的限制,所以起到了限制中盖板向机仓方向移动的作用,同时由于中盖板与前盖板间仍有12mm的搭接面,因而后盖板亦不会发生下陷及翻转,符合验收的标准及要求。扶梯围框内边与中盖板及后盖板的侧面和端部的间隙均必须控制在
1.5.3 降低安全风险。
第一,用于降低安全风险的部件。部件说明:增加中盖板防踏陷支架,左右各1件,上下梯级用合共4件,增加该部件后可防止T形中盖板踏陷翻转。
第二,防踏陷支架。防踏陷支架:采用δ>2mm的钢板折弯而成,要求各锐边无毛刺。
防踏陷支架与T形中盖板的合理配合可确保当T形中盖板与前沿板之间的搭接失效而又无其他支撑给予约束,同时在其自重和300kg外力的作用下,防踏陷支架不发生变形。T形中盖板底部与防踏陷支架的接触面均为平面,这样就使T形中盖板不会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从而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T形中盖板的安全性能符合验收的标准及要求。
第三,防踏陷支架的装配。防踏陷支架(如图1所示)的上平面与前盖板紧固件的边缘垂直,同时支架在距离前盖板后端>10mm的位置与前盖板紧固件焊接在一起。
第四,防踏陷支架的焊接工艺。防踏陷支架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支架四周采用角焊工艺,焊缝高度为4mm,选用J422碱性焊条,此种焊条的抗裂性较好,焊接机械强度能达到母体材料Q235-A的强度,焊接完成后要按本公司的焊接检验规程GST/QW-JY-06对焊缝进行检验以确保焊接质量。焊接必须牢固可靠,不能有松动,不许有虚焊、假焊的情况出现,焊缝位置需要喷防锈漆以避免其老化加剧和产生锈迹。防踏陷支架在T形中盖板脱离前盖板的搭接时,在T形中盖板的自重及300kg的外力作用下,其不应发生焊缝断裂的情况,并且防踏陷支架不应发生松动和移位。
1.6 强度测试
1.6.1 防踏陷支架的强度测试。我司在前盖板后端的左右两边增加了防踏陷支架以确保在当扶梯围框与T形中盖板的约束失效、T形中盖板前端完全脱离其与前盖板的搭接面时,T形中盖板不存在翻转的风险;因T形中盖板底板与防踏陷支架的搭接面呈水平状,所以T形中盖板也不会产生往后移动的趋势。
现模拟把T形中盖板的两端支承在框架边上,使其前端悬空,后端与后盖板装配衔接,当在T形中盖板前沿最不利处250mm的距离内模拟乘客踩脚位置并加载载荷至300kg时,T形中盖板后端出现上抬倾向,但上抬的高度并不是十分明显,如图2所示:
经过多次的压力试验后,确切地证明了防踏陷支架与前盖板紧固件的焊接方式能承受当T形中盖板与前沿板之间的搭接失效而又无其他支撑给予约束,在其自重或者外力作用下的附加载荷,防踏陷支架与前盖板紧固件的焊接处的强度满足计算及试验的要求,而且不会产生任何的位移或变形,完全符合GB 16899-2011的相关条款要求。
1.6.2 安装现场的强度测试。根据设计的要求并按照5000N/m2的力测得其挠度不大于4mm,且无永久变形,如图3所示:
1.6.3 安装现场的最后检查及要求。
第一,需要保持扶梯围框连接的稳定。
第二,调整控制中盖板与后盖板端部的间隔(间隔为1mm)。
第三,调整控制后盖板与扶梯围框端部的间隔(间隔为1mm)。
第四,仔细检查前盖板与中盖板的搭接区域,前盖板与中盖板之间要保持合理的间隔。
第五,扶梯后盖板下方应安装防止盖板意外抬起的检测开关。
第六,检查前盖板下方的动作开关的可靠性。
1.7 结论
1.7.1 经采取上述整改措施后,我司扶梯的T形中盖板结构在设计方面不存在安全隐患。
1.7.2 本人在整改扶梯T形中盖板结构的同时,还增加了必要的安全电气动作开关作为双重保护,此举更加进一步地保障了乘客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天津地铁自动扶梯驱动系统PLC控制
中图分类号:U23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地铁建设飞速发展,国内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成都、沈阳等城市开通地铁线路。截止2012年10月天津已开通3条地铁线路,1号线自2006年6月12日开通运营至今已有近7年时间,100台自动扶梯分别由上海三菱和天津奥的斯两个厂商制造并安装,其中三菱“A型”扶梯45台,奥的斯“510型”扶梯55台。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两种扶梯在设计选型上的优缺点逐渐显现,本文对两种自动扶梯各自功能进行分析对比,查找优缺点,为地铁新线扶梯设备选型、招标采购提供参考。
一、驱动系统
1、功能分析
“A型”扶梯采用中间驱动、多级驱动方式。驱动系统安装在扶梯倾斜段梯级下部,电机为卧式安装,根据扶梯提升高度不同安装2或3个主电机,在电机轴上安装有皮带轮和飞轮,通过三角皮带将动力传至减速器及制动器,驱动链与齿条啮合带动梯级运转。在每两个驱动系统之间安装1或2个不带电动机的附加制动器,总体形成“2+1”或“3+2”结构形式的驱动和制动系统。“A型”扶梯驱动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A型”扶梯驱动系统
“510型”扶梯采用端部驱动,单机驱动方式,驱动系统安装在扶梯上机舱内,电机为立式安装,如图2所示。减速箱与驱动主轴之间通过驱动链条进行传动,主轴一侧设计有驱动链轮、梯级链轮、扶手带驱动链轮,另一侧设计有附加制动器,如图3所示。
图2 “510型”扶梯电机
图3 “510型”扶梯驱动主轴
2、优缺点对比
“A型”扶梯驱动系统设计结构紧凑,节省空间,安装于梯级下部,动力通过三角皮带传动。但三角皮带为橡胶材质,其使用寿命受季节影响较大,冬季会变脆发硬,运行中会出现打滑现象,并出现异响,如不及时更换可能断裂。皮带每4条为一组,若其中1条皮带出现损坏将影响整组皮带的同步性,需4条同时进行更换。“A型”扶梯采用多级驱动方式,驱动力较为均衡,此种驱动方式一个最大优点即是从理论上实现了超长扶梯的设计结构,典型实例为2004年4月安装在我国贵州省黄果树瀑布景区的自动扶梯。该景区安装有4台“A型”扶梯,提升高度均为38.4m,单台跨度达73.37m,扶梯共有14个驱动系统,另安装了5个不带电动机的附加制动器,大大增加了制停效果,安全可靠。多主机驱动方式安全性能强大,当其中一个驱动系统出现故障时,其余驱动系统仍可正常工作,从而极大避免了“溜梯”情况的发生。齿条传动系统刚性较强,与驱动链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有效啮合,无拉伸,此处设计比链条传动系统优越。
“510型”扶梯采用链轮传动方式,其优点是设计结构简单,驱动系统安装于上机舱内,检修时无需频繁拆装梯级,节省维修工时。缺点是驱动力不均衡,电机安装于上机舱内,扶梯整体显得有些“头重脚轻”。主驱动链与扶手带驱动链长期运行后容易出现伸长的情况,当扶手带驱动链伸长后上下颤动,与接油板触碰后发出金属摩擦声,影响乘梯舒适度;当链条伸长到一定程度后链瓣拉伸与齿轮无法啮合,出现扶手带与梯级不同步、甚至扶手带不运行的情况,极大危害乘客人身安全。扶手带驱动链过度拉伸后无法通过截短来改善,只得报废处理,链条的采购成本远大于三角皮带,且更换工艺复杂,消耗维修工时。“510型”扶梯的一个最大薄弱环节即为附加制动系统,一旦主驱动链脱落其唯一的附加制动器故障时,将造成扶梯逆转事故发生,震惊国内的2011年7月5日,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自动扶梯逆转事故造成1人死亡,29人受伤的惨剧,故障扶梯即为链轮传动结构的扶梯。
二、控制系统
“A型”扶梯采用PLC控制方式,控制柜设计在上机舱内,在下机舱仅设计了端子排接线箱,同时在下机舱内设计了水位感应装置——“浮球”。当下机舱积水后,“浮球”将会漂起,运行中的扶梯立即停止,车站值班人员通过故障代码判断停梯原因后,可立即切断电源,避免损失扩大。
“510型”扶梯采用微机控制方式,其优点是板卡集成度较高,安装较为简便;缺点是板卡故障时多数情况只能更换,维修成本较高。此扶梯除在上机舱内安装有控制柜外,在下机舱内也安装有部分板卡,若下机舱存在积水板卡将直接被烧毁。1号线自2006年6月运营至今已出现多次积水损坏板卡的情况,给地铁运营方增加了维修成本。
三、梯级拆装
“A型”扶梯可在倾斜段任意位置拆装梯级,便于检修。但在拆除梯级前需要拆除两段毛刷,长期拆装容易造成螺丝松脱,毛刷脱落在梯级上,轻则损坏毛刷,重则绊倒、伤及乘客。
“510型”扶梯的梯级需在下机舱内进行拆装,且只能在下机舱梯级安全防护板后的固定区域内完成,拆装工艺较为复杂。
四、故障信息反馈
“A型”扶梯在上、下平台入口处各安装一个入口显示屏,除了能够实时显示扶梯运行状态之外,当扶梯出现异常情况时可以显示故障代码,故障代码以两位数字显示,清晰明了。车站值班人员看到故障代码后立即报告维修人员,维修人员可携带相应维修工具、配件到现场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510型”扶梯在上、下平台入口处也各安装一个入口显示屏,能够实时显示扶梯运行状态,但此显示屏不能够显示故障代码,这一点在使用和管理上不如“A型”扶梯方便。
五、扶手带导轨
“A型”扶梯扶手带导轨较为平整、光滑,导轨接缝处打磨近似无缝,扶手带在运行过程中居中、无发热情况,扶手带滑动层与导轨均匀摩擦,无粉尘掉落在导轨上,能够有效延长扶手带使用寿命。
“510型”扶梯扶手带导轨高低不平、导轨接缝处有较大缝隙,扶手带在运行过程中其滑动层与导轨突出部分摩擦产生很多粉尘,从扶手带裂缝处流出,弄脏乘客双手,给地铁运营方造成不良影响。
结束语
通过对天津地铁1号线两种自动扶梯功能分析,优缺点对比,可以看出“A型”扶梯虽然在总体设计结构上较为复杂,但其卧式驱动结构、多级驱动、多级附加制动系统、齿条传动、PLC控制系统及某些细节设计方面均优于“510型”扶梯。1号线运营近7年时间,“A型”扶梯自身故障较少,得益于PLC控制系统模块化设计结构,未曾出现模块损坏,给地铁运营方节约了运营成本。曾在美国《扶梯世界》杂志上,迪拜轻轨绿线自动扶梯项目被评选为“年度最佳项目”,其中162台自动扶梯即选用了上海三菱公司设计的“A型”扶梯,已于2011年正式投入运行。本文对天津地铁1号线两种自动扶梯各自功能进行分析对比,查找优缺点,为地铁新线扶梯设备选型、招标采购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春雨,自动扶梯优化设计,《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 第30期;
2、刘建军,PLC在自动扶梯上的应用,《职业圈》,2007年 第14期;
3、赵振虎,自动扶梯防逆转保护的研究,《内江科技》,2012年 第6期;
关键词:非操纵逆转保护装置;检验;误判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5-0177-02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动扶梯的安装使用率越来越高。自动扶梯非操纵逆转保护装置作为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的一个重要项目,装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自动扶梯的乘坐安全。目前所有出厂的自动扶梯都安装有不同形式的非操纵逆转保护装置,在用的也几乎都包含此装置,有些1998年2月1日前出厂的在用自动扶梯可能没有此保护装置。
1 自动扶梯非操纵逆转保护装置设置的原理
非操纵逆转通常发生在有载上行时,由于传动机构失效等原因,造成上行动力不足或失去动力,在乘客载荷的作用下,改为向下溜车,乘客在下部出入口快速堆积,造成相互之间的挤压和踩踏,一旦保护装置失效,将发生事故。自动扶梯非操纵逆转保护装置设置的原理有多种多样。一般有机电式防逆转和光电式防逆转两种形式,一般安装在驱动装置和梯路上,当信号传感装置监测到非操纵逆转信号后,切断电源,通过工作制动器和附加制动器动作,使自动扶梯停车。
对于机电式防逆转,利用检测开关,如图1所示。图中摆杆的前端压住链轮的侧面,两者之间产生一定的摩擦力。正常上行时,链轮带动摆杆前端往下摆动一定角度,其后端相应地往上摆动,触发上部检测开关断开。正常下行时,下部的检测开关断开。如果梯级在上行过程中突然改变运行方向,摆杆将触发下部的检测开关断开。这将切断控制电路,使设备停止运行。
对于光电式防逆转,如图2和图3所示,利用磁感应开关或光电开关获取运行速度和方向信号,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比较和判断。当扶梯运行速度超过设定值,或者低于设定值(认为扶梯将要发生逆转),电气系统就会保护。此类保护装置同时都兼有超速保护的功能。
2 检规关于自动扶梯非操纵逆转保护装置的检验
2.1 检验内容和要求
TSG T7005-2012《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6.4项非操纵逆转保护为B类项目,其有如下规定:
(1)自动扶梯或倾斜角不小于6°的倾斜式自动人行道应设置一个装置,使其在梯级,踏板或胶带改变规定运行方向时,自动停止运行;
(2)该装置动作后,只有手动复位故障锁定,并且操作开关或者检修控制装置才能重新启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即使电源发生故障或恢复供电,此故障锁定应当始终保持有效。
2.2 检验方法
(1)非操纵逆转保护的设置。
①自动扶梯或倾斜角不小于6°的倾斜式自动人行道是否设置有一个使其在梯级,踏板或胶带改变规定运行方向时,自动停止运行的装置;
②由施工单位按制造厂提供的方法进行试验,检验人员现场观察、确认。
(2)故障锁定。
当采用非自动复位的电气安全开关时:
①切断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主电源并人为地使非操纵逆转保护装置动作;
②恢复供电,重新启动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现场观察、确认其是否运行(此时故障锁定应始终保持有效);
③在上述不能运行的情况下,通过手动复位电气安全装置,并且操作开关或检修控制装置后观察、确认其是否运行(此时故障锁定功能应解除)。
当采用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PESSRAE)或安全电路时:
①切断运行中的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主电源;
②恢复供电,查看PESSRAE或安全电路中是否储存有故障信息并保持锁定;
③重新启动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现场观察、确认其是否运行(此时故障锁定应始终保持有效);
④按照制造厂提供的规定的方法进行手动复位,并且操作开关或检修控制装置后观察、确认其是否运行(此时故障锁定功能应解除)。
3 现场检验中检验内容新增要求及常见的误判现象
3.1 检验内容新增要求
“检验内容与要求”中第(2)项故障锁定是新增的要求,2002版检规中无此要求。此项要求的目的是在电气安全装置或监测装置检测到上述情况时,要求维修保养人员彻底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才能恢复设备运行。故障锁定有以下要求:(1)即使电源失电或电源恢复,故障锁定应始终保持有效;(2)需要人工复位;(3)可以通过机械方式锁定(如手动复位的限位开关等),电气方式锁定(如软件锁定,储存在EPROM中可失电保存)等方式实现。
为满足此要求有以下注意点:(1)如采用安全开关,该开关应是手动复位的;(2)如采用安全电路或可编程电子安全系统,在切断电源或恢复供电后,应能储存故障信息并保持锁定;(3)只有按规定的方式手动复位后,才能解除故障锁定。
3.2 常见的误判现象
对于机电式非操纵逆转保护装置,通常在检验时,人为动作电气开关后,启动扶梯,扶梯不能被正常启动,就认为扶梯的非操纵逆转保护功能就合格了。然而,事实上由于电气开关安装位置不精确或电气开关的连杆有问题,都会导致逆转保护功能失效。
对于光电式非操纵逆转保护装置,通常在检验时,拆除传感器的信号线,启动扶梯,如果扶梯保护,就认为该扶梯的逆转保护功能都有效。然而,事实上,切除信号后,扶梯保护,只能证明扶梯在传感器无输出信号时会保护,由于有的自动扶梯传感器的电缆很长,分布电容和电感,电磁干扰等因素导致信号畸变,影响了速度监控的正确性,导致逆转保护功能失效。
此外,拆掉扶梯电机电源线,往上启动扶梯,然后用盘车手轮往下盘车,如果盘车时扶梯电气系统保护,则一般认为该扶梯逆转保护功能有效。事实上,电机电源线拆除后,自动扶梯电气系统可能由于电机开路而启动保护,导致检验员误判。检验员有时也会调换电机的三相电源线顺序来判定逆转保护功能的有效性。事实上,有些扶梯的逆转保护是通过检测扶梯的零速来实现的,一旦电机线反接了,一开扶梯,扶梯就反方向运行,但是扶梯没有经过零速这一过程,因此扶梯不会自动保护,从而导致检验员误判。
事件:
2002年9月25日,一名随同父母购物的8岁男孩,不慎从上海南京路某商场六楼的中庭护栏与自动扶梯连接处坠落,医治无效死亡。
2002年10月6日,12岁的新疆男孩从西安开元城的电梯处坠落,这是该商城第二次发生儿童坠楼事故。
坠楼目击之一:
商场六楼的安保人员:确实看到过一个小孩子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在栏杆附近玩。当时那个孩子正趴在栏杆上往下看,我估计他是在蹦蹦跳跳中碰到了身边的电梯扶手,然后整个人在扶手的牵引下被带上了栏杆,并从栏杆上翻过,才导致了事故。
坠楼目击之二:
目击者张先生:我看见一个白色物体从眼前一晃而过,接着听到一声响亮的撞击声,当我从电梯内跑出来时,就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摔在了地上。
坠楼目击之三:
商场底楼鞋柜营业员:只听见“轰”的一声,便看见一个小孩子和着许多玻璃碎片掉在了鞋柜边上。
坠楼原因:
经测量发现,事故地点的钢质护栏离地为1.05米,自动扶梯离地高度为0.96米。从二十多米高的商场六楼自动扶梯边上沿着栏杆垂直向下望,除了在二楼有服装柜台从栏杆外延伸出一块约一臂宽的平台外,其余楼层都没有设置额外的平台,视线可以一穿而过,直达底楼。而整个商场,只有七楼以上的楼层的自动扶梯旁才有特别附加的护栏,其他楼层都没有这一道附加的“安全网”。
惨剧是否可以避免?
国家有无商场安全法规?这起事故是不是可以避免?笔者为此专门走访了上海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管理总站的黄彬科长。他告诉笔者,目前上海市对公共场所的栏杆建筑并没有专门的规定,而是统一遵循国家建设部于15年前年颁布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试行)。
根据这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试行)的规定,凡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均应设置防护栏杆,并符合下列规定: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米,高层建筑的栏杆高度应再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1.2米;有儿童活动的场所,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爬的构造,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米;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米,踏步前缘部分宜有防滑措施;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的梯井净宽大于0.20米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由于颁布年代较早,《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试行)目前正在修订之中,栏杆及扶梯的高度可能会更新。
可见,该商场并没有明显地违反安全条例,也许,问题缘于相关法规的滞后。由此看来,防止孩子发生商场意外的重担更多地落在了家长身上。
笔者亲历:商场多隐患
那么,其他商场的是否安全,还有没有其他安全隐患?
近日,笔者分别对沪上15家大型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的中庭栏杆高度进行了测量。
新世界、第一百货、东方商厦等十所商家的栏杆高度在1.05米至1.15米之间,符合安全规定。同时,许多百货公司因为空间有限,将货架紧靠着栏杆,一般顾客是无法靠近栏杆的,更增加了安全系数。但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有一家商厦的中庭栏杆仅为0.98米左右,低于建筑标准。在某时代广场,商家为了避免走在扶梯上的乘客的手臂被栏杆玻璃划到,特意在与扶梯相接的栏杆口的玻璃上做了一个大缺口,切掉了玻璃的一个角,栏杆也向后退了20厘米左右。但对于误上扶梯玩耍的小孩来说,这无疑是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除此以外,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商场、购物中心、大卖场等还隐藏着许多其他的潜在威胁:
大商场内光滑的大理石地面,容易让走路不稳的孩子跌倒受伤;
人多拥挤的大商场和大卖场内,很容易让跟着父母购物的孩子与大人失散;
在开架购物的场所,孩子有可能吃下不该吃的东西,如他伸手就可以拿到的整个果冻;
在开放式的玩具柜台和儿童区,有许多玩具和游乐器械可能有安全隐患;
在家电柜台,好动的孩子可能会把自己关在冰箱里或撞到电器上;
人多拥挤的场所,空气浑浊,年幼体弱的孩子容易被传染上疾病。
本刊呼吁:商场设立儿童区
在国外,许多商场都设有儿童区,爸爸妈妈在购物时,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既方便又安全。本刊呼吁,各大商场、大卖场和购物中心,是不是也可以设立一个安全有趣的儿童区,让购物的爸爸妈妈放心,也让孩子玩得安全和开心。
本刊建议:商场不是亲子园
商场不是进行亲子活动的好场所。新年将至,又到了四处采购的时候。但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对于年幼体弱的孩子来说,可是个大考验。所以,本刊建议,爸爸妈妈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太多的地方,如果不行的话,那么也要注意安全,不要让孩子放开你的手或者让孩子离开你的视线。
关键词:商场;火灾研究;火灾隐患
中图分类号:D035.36 文献标识码:A
1 大型商场火灾危险性原因
1.1 建筑面积大
所谓大型商场,就是指其营业建筑面积大,每层面积小的也在一千以上,大的在五千以上,一些大型超市和家具城甚至上万,总建筑面积上万的已不是什么稀奇,这些就要求对大型商场采取有效的防火分隔。另外大型商场为了方便顾客和提升商场档次,均安装有自动扶梯等等垂直交通工具,采用中庭等共享工作空间的设计,这些都进一步加大了进行防火分隔的难度。大型商场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就可能会很快蔓延到整个商场。
1.2 可燃物多
大型商场经营的商品大部分是可燃物品,如服装鞋帽、纺织品、工艺美术品等,一些商品即使是不燃材料制成,但其包装箱、盒却都是可燃物品,更有一些商品属于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如指甲油、摩丝、酒精、赛璐珞制品等。现代大型商场为了商品周转快和便利销售,往往前店后库、前柜后库,而大型超市则完全是以店代库,整个商场储存了大量的商品。另外大型商场的装修材料、柜台、货架等也常采用可燃材料,因此整个商场都充满了可燃物,其火灾荷载要大于其它民用建筑和工厂,几乎接近仓库。
1.3 电气设备多
大型商场均安装有数量巨大的荧光照明灯具。为了提高商场的装修档次,商场还采用满天星式深罩灯、各种射灯等装饰灯具,有些装饰灯具表面温度还很高,足以引燃可燃物。为了增加户外广告数量,丰富建筑物的外立面,尤其是夜间照明的情况,大型商场均安装了大量霓虹灯和灯箱广告,有的还安装了操纵活动广告的电动机。另外,商场经营照明器材和家用电器的地方,为了测试需要,装有一批临时供电插座;在节假日,大型商场内外还要临时安装各种彩灯,增添节日气氛。所以,大型商场就具有电气设备多、品种繁和线路错综复杂的特点;此外还有使用时间长的特点,一天一般在12小时以上。如果设计、安装和使用稍有不慎,就极易引发火灾事故。
1.4 人员多
在一些大城市里的大型商场,每天进出的各类人员达十余万,甚至更多。特别是在一些节假日等特殊日子里,商家开展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大型商场里更是顾客云集,高峰时每平方米可达5人以上,很难想像在人员流动如此集中的情况下,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
1.5 人员疏散难
大型商场往往采用自动扶梯作为人员的垂直交通工具,而安全疏散楼梯都在商场的四周,不十分显眼,平时很少有顾客使用。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由于人员在火灾条件下向经常使用的出入口楼梯避难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顾客就会蜂涌至自动扶梯处。而为了阻挡烟气和防止火势蔓延,自动扶梯四周的防火卷帘将会自动降下,再加上人员对火灾烟气的恐惧心理,在缺乏消防安全培训的情况下,疏散人员将很难通过疏散指示标志来寻找安全出口。疏散人员在恐惧和随从的心理作用下,极易形成疏散混乱,造成人员疏散困难。由于商场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一些商场在经营期间,常会出现堵塞消防通道,安全出口门的情况,这些都进一步加大了人员疏散难度。
1.6 火灾扑救难
大型商场由于自身空间大,采用可靠性并不是很高的防火卷帘来进行防火分隔,而不是如其它建筑物采用的防火墙,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火势就可能通过中庭、自动扶梯、中央空调风管等设施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快速传播,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大面积、立体火灾,造成火灾扑救困难。由于商场的火灾荷载大,大型商场的火场温度将非常高,建筑物发生倒塌的危险将大大增加,不利于消防部队开展扑救,同时需要更多的消防用水冷却火场温度和堵截火热蔓延。另外,大型商场由于人员疏散困难,在消防部队开展火灾扑救之前或同时,还必须组织力量营救被困人员,这就进一步加大了火灾扑救难度。
2 大型商场的主要防火对策
2.1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制定灭火疏散预案大型商场应该建立健全义务或专职消防队,并依据规模配备若干消防队员昼夜巡查,负责消防工作。结合大型商场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可行的灭火疏散预案,具体安排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按预案的要求进行演练,使商场从业人员熟练地使用消防器材扑救初期火灾,并且学会合理有序地引导、组织人员疏散。同时大型商场还可以定期利用广播、标语等媒介向员工和顾客宣传消防知识和防火基本常识。
2.2 强化商场建筑耐火性能,改善建筑平面布局大型商场建筑如果采用钢屋架和钢柱构造的,必须进行喷涂防火涂料。商场的吊顶应采用不燃材料,室内装修要尽最大限度地控制可燃材料数量,对于柜台、货架等必须使用不燃材料装修,对于已经使用的可燃材料要相应地采取防火处理,通过以上措施使大型商场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大型商场应根据建筑的特点来确定防火分区的规划,对于多层以及高层建筑区别对待。严格执行火灾分区标准。在划分防火分区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因为功能分区的原因而影响防火分区的布置。对中庭和自动扶梯的防火分隔处理要科学合理,因为这些地方常常是火灾传播的主要途径。有些大型商场装设有中央空调,根据这些商场的特点要设置防火阀等防火分隔物,使其有效地阻断火势传播和蔓延。
2.3 提高大型商场安全疏散力度大型商场安全疏散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商场要有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并要多方位均匀设置。不应设置不利于顾客安全疏散的侧拉门、旋转门等。有条件的大型商场可以选择使用消防广播系统,设置安防闭路系统,可以监控整个大型商场大厦。设计大型商场的楼梯、走廊、疏散门等的疏散宽度,应符合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大型商场应具有清晰明确的安全出口指示标志,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
2.4 改善消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大型商场扑灭火灾的一种高效设施,国外统计其灭火成功率高达90%以上,大型商场必须根据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来装设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系统,这样才能有效地在火灾刚刚形成的时候及时地扑灭火灾,避免火灾形势恶化发展,将火灾扼杀在初起阶段,不使小火发展成大灾。严格控制防烟分区,合理设计排烟,科学设置通风、排烟口,尽可能地采用机械排烟系统。同时在大型商场内部应该配置数量充足的灭火器材,将其放置在合理的地方,并按照消防规范定期地对灭火系统和器材进行维护和检测,便于更有效地处理火灾事故。
结语
大型商场作为一个人员、物资高度集中的场所,其火灾危险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要加强研究大型商场的火灾危险性,分析其防火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消防安全管理,确保商场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光电信息 特种设备 节能
1 概述
光电信息技术是由光学、光电子、微电子、超声波、红外线遥感等技术结合而成的多学科综合技术,涉及光信息的辐射、传输、探测以及光电信息的转换、存储、处理与显示等众多的内容。光电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行各业。近年来,随着光电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捷,尤其是在特种设备上,更好地提高了其安全性能,包括节能与可操作性。
所谓的特种设备指的是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其中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为承压类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为机电类特种设备。特种设备已经在推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其也存在一定危险性:
例:2013年6月3日清晨,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火灾,本次事故系厂房氨气爆炸引发火灾。从德惠市米沙子镇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火灾现场救援指挥部获悉,截至6月10日,共造成121人遇难,7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8亿。
因此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已经不止是影响到个人的生命财产健康,更加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将从光电信息技术的角度论述其在特种设备上的优势。
2 锅炉上的双色液位计的运用
例:2003年10月23日,长沙市星沙开发区某厂发生一起重大锅炉事故,该厂一台江苏无锡锅炉厂2001年1月生产编号为01015, 直编号为L-02的SHL20-2.45/400-AⅡ双锅筒横置式链条炉排锅炉因缺水干烧造成大面积水冷壁管、对流管、过热器管烧坏,直接经济损失达60余万,因停产等造成的间接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上例的事故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因为该锅炉水位表面不清晰,水位表阀门无法开启,水位自动控制系统、水位系统失灵,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水位计失灵将会导致司炉工无法了解锅筒内水位变化,在运行中就会发生缺水或满水事故。比如电接点水位计往往存在以下的缺陷:①电接点水位计是分段显示,没有精度可言;②损坏率高,由于电极在水中腐蚀或结垢,一般在半年左右就必须更换。③存在假水位和误报警的现象,锅炉中的水经常处于翻滚状态,水汽混合物对电接点水位计形成误显示和误报警现象。④密封点多,导线多,维护工作量大。双色水位计。相比较之下,锅炉双色液位计,选用优质不锈钢及进口电子元件制造,显示部位采用高亮度LED双色发光管,组成柱状显示屏,通过LED光柱的红绿变化来检测所测液位的高低;显示亮度高,可视距离远,标尺清晰,显示角度大,产品更具系列化,智能化。全过程测量防雨防雷,防腐防爆,可耐高温、高压,高密封、防泄露、无盲区,显示醒目,读数直观,且测量范围磊,适用于各种塔、罐、槽球形容器及锅炉等设备的介质液位测量。
3 自动扶梯上的红外遥感技术的运用
■
随着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自动扶梯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如何采用高效节能的电梯控制技术成为了各商家及用户十分关注的话题。在此红外线传感技术发挥其优势。上图中,当人走过装在电梯首尾处时,触动首尾两端的红外线传感开关,使电梯的变频器加速到高速频率,电梯在高速运转时,变频器内置计时器开始计时,如果在设定内的时间段内再无乘客通过电梯,计时将结束,变频器自动切换到低速频率,低速运行。如果在计时器计时期间,有乘客重新触发红外线传感器开关,计时器将重新计时。对电梯的上行和下行,控制采用开关互锁,从而确保扶梯系统能够正常工作。为消耗扶梯下行或者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多余能量,还需要在变频器上加装制动电阻。
通过红外线遥感的控制能够保证电梯在无人乘坐的情况下保持低速运行或者静止状态,从而降低能耗,减少扶梯运行过程中的磨损。
4 电梯安全光幕的红外技术及其内LED灯的运用
电梯安全光幕是一种利用光线感应原理而制成的电梯门安全保护装置,适用于所有电梯,保护进出电梯乘客的安全。电梯光幕是由安装在电梯轿门两侧的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和专用柔性电缆三大部分组成。出于环保和节能需要,越来越多的电梯已经省却了电源盒。光幕发射端内有若干个红外发射管,在MCU的控制下,发射接收管依此打开,自上而下连续扫描轿门区域,形成一个密集的红外线保护光幕。当其中任何一束光线被阻挡时,控制系统立即输出开门信号,轿门即停止关闭并反转开启,直至乘客或阻挡物离开警戒区域后电梯门方可正常关闭,从而达到安全保护目的,这样可避免电梯夹人事故的发生。
LED发光二极管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发光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是由一个PN结组成,也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从P区注入到N区的空穴和由N区注入到P区的电子,在PN结附近数微米内分别与N区的电子和P区的空穴复合,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和空穴所处的能量状态不同。当电子和空穴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多少不同,释放出的能量越多,则发出的光的波长越短。常用的是发红光、绿光或黄光的二极管。
使用LED发光二极管更新电梯轿厢常规使用的白炽灯、日光灯等照明灯具,可节约照明用量90%左右,灯具寿命是常规灯具的30~50倍。LED灯具功率一般仅为1W,无热量,而且能实现各种外形设计和光学效果,美观大方。
5 结语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装置也采用了光电信息技术,如光电平层开关,红外线遥感操控器等等,这里就不一一例举。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地不断发展进步,光电信息技术方面将会有更大突破,会有更多的技术与生产相结合,制造出更多安全性能高、操作使用方便、节能低廉的特种设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群众,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永才,马军山.光电信息技术[M].出版时间:2009年04月.
安娜特(ANNETT)和斯特拉哥什(STRAKOSCH)等工程师指出,自动扶梯为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它为来往的行人提供了更具吸引力、更省力的行人通道(DUERINCKX)。斯特拉哥什在提到纽约的自动扶梯时,进一步评论说:“想要以既定的路线指引行人在室内流动,那再也没有比自动扶梯更好的方式了。”根据这些特点,许多人都相信自动扶梯能为社会带来商业和工业的效益。
除了在室内的应用,香港政府以及私营开发商还开发并建造了许多专为户外应用的自动扶梯。这样,斯特拉哥什的评论可以稍加修改:“在香港,想要以既定的路线指引行人在室内和室外流动,那再也没有比自动扶梯更好的方式了。”为什么自动扶梯的应用如此成功呢?
实际上,一个城市如何运转、一个自动扶梯成功与否完全能够折射我们对生活环境的视角和态度,也因此能够折射我们如何看待人际关系、社会、传统社会互动以及文化的重要性。今天,通过自动扶梯的应用,香港政府以及香港城市规划人员完全接受“现代主义”思想者和规划者的提议:通过使用新工具,我们命令城市去适应一个新时代。区别于其他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习俗、历史、特别需求及喜好的城市,香港等现代城市需要注重“大型、都市规模、科技层面非常合理并且高效的城市规划”。在追求高经济回报的国际背景下,我们的城市不是剧院,无法让每个人都可以站在不同的台阶上演自己奇迹生活的同时扮演多重角色,也不是简单的定居地与相关建筑的聚集。相反,香港政府和香港城市规划人员作为功能主义的管理者,应该把城市作为一个投资及进一步的再投资之地。任何与此目的相反的行为、关系、文化、传统、设施以及建筑都应当被约束、指导、限制、甚至废除。
但仍有些人会有疑问:在这种“破坏性创造”的方式之下,什么是美?什么是归属感?什么是文化价值?什么是共有价值?什么是邻居以及人际关系?以及如何得到并维持它们?我们(现代主义的)决策者说:“我们与昨天再无关联……新的一页已经展开……”从歌德到等所有的现代主义思想家都认为,有失才有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他们相信,摧毁物质的东西及社会事物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因此,他们从传统城市着手,并且连同那些旧的习俗及社会关系一同破坏:“摧毁这些旧的工具,并以秩序替代他们,铲除垃圾,大力执行效率,这将会产出美!”在这种“创造性破坏”的方式下,他们将一切古旧和传统的东西都视为“过时”的和“垃圾”的,并且可以被所谓“新的”和“有效率的”事物替代。
在“数据”的大旗下,价值的评判似乎只基于量化计算。例如,香港的城市更新计划“地铁计划”中所称的“为人民谋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口号只是基于自己对量化事物的理性及准确计算。整体来说,政府和城市规划者都依赖树木的“数量”作为补偿方式。然而,他们很少考虑到居民的重新安置、小型公共区域的重新发展,也很少考虑到移掉一棵小树可能带来的并不只是数字和物理的损失,而且还是一小块区域或社区内部的社会损失。大多数时候,政府会忽略树与人的“互动”,或为何及如何在一小块区域、在特定的时间由于特殊的原因聚集及与其他人互动。当今,我们的社会生活已经被置于这种理念中:我从你这里拿走一棵树,但是还给你两棵,或者我拿走你的木棚屋不过还给你一个公寓,这样对你来说是更公平的,一点也没有被亏待。
一切都可以被标准化。甚至当忍耐存在时也是如此,譬如在人们之间,人与人能在一定标准的尺度下做出妥协。更详细地说,“我们的城市规划者和建筑师只是把城市当做一张崭新的白纸”,并且所有的建设都是“地面上互不相关的自由实体”。他们把所有的人视为“普通人”。因此,城市规划者和建筑师在一个城市中,能随意地能摧毁“旧的”并且代之以“新的”。他们想要用新的工具创立新的秩序——自动扶梯就是这些新的工具之一,并且香港政府及城市规划人员对此大为赞赏:这是卓有成效的工具。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所有人都要接受自动扶梯而无需付出社会或文化的代价。雅各布在她的新书《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提到,通过使用城市工具,政客和城市规划者喜欢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那些既无机会也没有欲望实践这些价值观的人们身上。一些社会理论家警告说,这种“无视态度以及过于简化的做法”不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好处,尤其不能为人们的互动带来益处,同时,这种强加的价值观及生活方式(运动的生活方式)割裂了人们的关系。
因此,本文讨论了电梯这种经济导向的事物如何影响了我们对速度的理解,以及如何影响了我们的社会关系及人际交往。当人们参与使用这种完全程序化、被控制的城市工具时,我们并不知道(或决定)我们究竟要去哪里:我们只是被机器的预设程序带路,一直到扶梯的终点才有机会停下来或改变路线;我们对自己的步速和方向失去了控制:我们的运动完全被其他人的需求(通常是商人及政客的需求)所规划;我们失去了自由:我们在一些被强加的城市观念及经济预期之下被监视着,被控制着,并同时也在监视着其他人;我们失去了对速度和运动的控制,就像失去了空气推力的飞机一样——它仍然有速度,但已经不能自我控制和决定;我们失去了个性:所有人都被当做“普通人”对待,都被推向了一个“公众”目标。
金钱
正如我早先提到的一样,许多人对自动扶梯的设计和应用表达了赞赏,并使用了美观及高效的词汇。今天,人们普遍认为,自动扶梯能够提供一种快捷的方式,使得其他楼层能变得像街道层空间一样具有吸引力。在商业建筑中,这样做能够明显提高收入。在办公建筑中,服务质量也会得到提升。因此,除自动扶梯之外,再也没有更好的能够“指引”和“控制”人们按照固定路线在建筑物中行走的方式了。
百货店业主多年前就发现了这个秘密,并且许多成功的百货店都有自动扶梯,并以此作为吸引顾客注意的中心。销售最佳的旺铺位置就在扶梯线上或周边。许多展览也用电梯来“指引”顾客看到有吸引力的内容,并使用自动人行道经过不同展位,以获取最大的亮相机会。今天在香港,除了使用张贴广告、华丽的橱窗装饰、促销人员卖力卖力重复喊出销售信息、或降价促销等吸引顾客驻足进店购物的方式之外,最直接、最可控的方式就是向行人“灌输”这些信息,而这也是最成功的方式。
外表包装精美的设计特征只是一个吸引刺激旅游及消费的标志,同样,不论自动扶梯被装饰或包装成什么样子,他们的功能都是一样的:有控制地传送内容——即行人——到既定的、有吸引力的目的地。实际上,人们究竟是否理解或意识到螺旋式自动扶梯外部的速度是否有变化、或者桁架支护角是否需要再倾斜一点,都不太重要。最重要的是人们是否能被直接传送到支付租金最高的商店,或者人们是否能按设计的计划在侯梯中心看到时尚秀或者电视促销节目。
快速
对于香港人来说,或者对于城市人群来说,速度至关重要,因为城市人群时刻都要与时间赛跑。拿乘电梯举例。电梯与自动扶梯很相似,香港的电梯在关门按钮按下两秒钟之后才会关门。这是标准的时间间隔,但肯定没有人会只按一次关门按钮。根据一个由奥蒂斯电梯公司做出的调查,伦敦人在第二次按关门按钮之前会耐心地等待30秒;东京人等待24秒;即便是神经时刻紧绷的纽约人也会等待17秒。但在香港,一般香港人等不到五秒钟就要再次按下关门按钮。这种“等不及”的情况在自动扶梯上也存在。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自动扶梯的速度从10米每秒提升到了70米每秒。然而,这种加快了的速度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更有用、或者更有意义吗?
1989年和1992年,香港曾经发生了两次严重的自动扶梯事故,起因是有人按下了紧急停止按钮,导致人们顺势跌倒。在这两起事件之后,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动扶梯载人的速度有多快,并开始呼吁放缓扶梯速度。然而,自动扶梯的速度却一直没有降下来。多年前,香港的一家火车公司在很多交通终点站展示了一系列海报,海报上警示说,自动扶梯的速度很快,对老年人来说很危险。但是城市管理者从未想到如何为老年人群降低自动扶梯的速度,他们只是建议电梯上的行人要注意安全、留意身边的老年乘客而已。
然而,这个话题引发了一个问题:“谁有规定自动扶梯速度的权力或权威呢?”大多数交通系统都有静止不运行的时间,也有受用户控制的时间。但在乘坐自动扶梯时,除了紧急制动之外,乘客不能做任何控制。当行人走入或离开自动扶梯时,他们需要调整自己的速度来跟上扶梯的速度,而非扶梯去适应行人的速度。当人们站在自动扶梯上时,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接受自动扶梯的速度。福柯(FOUCAULT)在自己的新书《规则与惩罚》中提到巴黎年轻服刑人员的规则时说“谁有权来设定规则是一个问题”。今天,虽然自动扶梯上的乘客没有一个人愿意说自己像站在一个监狱里一样,我们还是需要问一个类似的问题:“谁有权来设定自动扶梯的速度?谁有权威来设定我们每日生活的速度?”答案是设计师、社会学家、资本家、用户、还是交通工具本身?但我们很少问这种问题。我们大多数人会做接受者。我们只是走近自动扶梯,调整速度,站上去,再次调整速度,然后从自动扶梯上离开。在香港,距离和空间的概念对纯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来说是具有支配地位的。快速和高效是主要目标。人们很少会考虑自动扶梯有多快,或质疑为什么他们没有权利决定自己每日生活的速度。
自动扶梯不止影响到我们对于速度和空间的理解,并且也影响到我们的社会关系和交流。在香港,两个朋友见面会问好但却无法开始简单对话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地铁站里,人们会看到这种有意思的情形:两个人在两部相反方向运行的自动扶梯上相遇,其中一人在还向着另一人行进时说:“嘿,早上……”,然而当他说完“好”的时候,那位朋友可能已经被电梯带去了他身后相反的方向。
有的人说,电梯是香港人际交流的最冷环境。我们抬着头,看着楼层指示面板,等着电梯门打开,根本不去和周围的人说话或问好。其实这种社会现象并不能体现我们现代城市的最糟情况,因为电梯里的人也许都不认识彼此,或没有交谈的欲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沉默也许是正确以及更好的选择。然而,自动扶梯上会有更冷淡的环境,因为我们的行进速度完全由机器控制。即使人们想要慢下来跟朋友交谈,自动扶梯的设计特点决定了它无法允许每个人都放慢速度和别人聊天。不论是年轻人、富有的人、哪怕是自动扶梯的设计师,都不得不以牺牲社会沟通为代价高速行进。
“效率”对于香港人来说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词汇。它主宰着很多因素。不论正确与否,香港的城市规划者和自动扶梯设计师都笃信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话:“为速度而设计的城市是通向成功的。”
同一性
当我们行走时,有些人的速度比较慢,有些人比较快;有些人有行李,有些人可能还带着孩子;因此,集体行走时往往都是按照走得最慢的速度行进的。为了保证效率,设计师和市政管理人员建议使用一种行进设备来达到既定的速度。今天,我们的行进速度已经大都被仪器设备所控制,而非由人自己控制。
为了有效地托运行人,每一位行人都应当被当做一个部分对待——个无差别的对象。与进料斗相似,行人都在栅栏、障碍物和扶手的辅助下做好乘梯准备。除了这些物理的设备之外,玻璃板上贴示的乘梯指南也为乘客提供了使用自动扶梯的建议和规则。当阅读这些海报、听到广播中的公告时,人们不难将这种控制与控制行进部队的《1766执行法令》联系起来。
从前一步的后脚跟到下一步的后脚跟算起,一小步即普通步只有一脚那么长,双步以及行进步则有两脚长。至于耗时,一小步亦即普通的一步大概花费一秒,而一秒的时间内能够完成两个双步;行进步所花的时间是一秒多一点。斜步是一秒一步……普通步是向前走的,昂头挺胸,身体直立……
当我们在自动扶梯上行进时,我们就加速并达到一个“恒定”的速度。不论人们能够走得多快,他们的行动都必须与同样站在自动扶梯上的人保持一致。自动扶梯这种运动不停、速度恒定的特征确保了在扶梯上停滞、拥堵及打闹即使不能被完全禁止,也需要尽量阻止。
今天,想要找到“为人设计的自动扶梯”与“内容的输送器”之间的异同,或者找到人与内容之间的异同,是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在地铁站的所有标识和指示牌上,有三个牌子明显地标示出了楼梯、电梯和自动扶梯的主要区别。从楼梯的指示牌上,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有行人走在楼梯台阶上,这个人是自由的、特别的。在电梯的指示牌上,有很多人站在一个关闭的电梯舱中。他们是静止的,仍然能被辨认出人的特征,但每个人的外形都是基本一样的——原因在于,人们仍然不能自由地控制电梯门、停靠楼层、离开时间。图片很明显地反映出了这一点。然而,在自动扶梯的指示牌上,只有一个像包裹一样的目标被传送带载着。这显然就体现出:对于设计师来说,为人设计自动扶梯与为货物和包裹设计传送带没有什么区别。
控制
森涅特(SENNET)指出,“公众区域内的行人流动必须收到控制,因为不受控制的活动不应属于流动和消费活动”。今天,执行此目标的最成功案例便是自动扶梯了。为了安排人们按照受控制的方式去行动和消费,专业设计人员经常帮助资本家把普通民众“塑造”成他们的目标。其实,我们不只是普通民众,而且还被当成“标准组件”对待。这个概念在今天并不特别。早在1929年,勒·柯布西耶在艺术之友做有关建筑及城市规划的讲座时就已经指出:“人们在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个时刻,都有相同的需求……我们的需求就是人们的需求。不论在数量上、形态上、还是尺寸上,我们都有同样的肢体;即便肢体的尺寸有所不同,人们也总是能很容易地找到一个通用尺码。”为了效率,一切都可以一般化、妥协化、标准化。
在经历了这种妥协及塑造的过程之后,所有预定的任务和目标都很容易实现,尤其是自动扶梯。例如,把12节车厢那么多的乘客运送到大堂只需要两分钟;向不同方向行走的人流可以被闭路电视实时监控,并在五秒之内收到警告信息;从第4入口进入的行人只能乘坐7B电梯,而这部电梯通常把从一楼的贝纳通商铺带去二楼的玛莎斯宾塞。因此,想要管理运动部件并把它们送去预定目的地,自动扶梯是最好的方式。
如同在楼梯上或者人行道上行走一样,在自动扶梯上我们也应该有选择自己行走方向的自由。但实际上,想要打破这种监测和程序是非常困难的。无法转身、一直向前行进、以及速度固定,这些都是造成困难的主要因素。电梯的设计是在强迫而非要求我们遵循这些规则。例如,商场的一些自动扶梯由于宽度只容得下一名乘客,因此不允许乘客超越前方乘客。这样,就没有人能在自动扶梯上超过前方的乘客。而且,如果情侣搭乘这种自动扶梯,那么他们牵手的基本权利也就暂时被中止了。此外,扶梯上每一阶的高度都设计得非常不适合行走,电梯的广播也在告知乘客不要行走——不要打破规则。
在20世纪90年代初,香港的火车公司印制了一个海报,上面有一双黄色的脚印踏在自动扶梯的阶梯上。公司声称,人们应当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这样就能确保安全。这种企图将人固定在标准位置上的想法与磁性圆盘给料机和传送带的做法如出一辙。为了有一致、恒定、可控的秩序,所有人(组件)都应当在空间上分割开来。之所以在自动扶梯上装置防护栏板并在两条电扶梯之间设置隔离带,与其说是为了安全起见,更好地解释其实是为了让每个人都处在封闭的、隔离的、可控的系统中。
其实,我们的行动之所以被控制,不只是出于安全原因。我们还被电扶梯的其他用户控制着。这就是自动扶梯设计的“聪明”与“成功”之处:每个用户都“被其他用户盯着、监督着”。在每个梯级踢板上都有一个监测站,每个乘客都被其他的乘客监视着,但同时,他们也监视着其他的乘客。埃利斯(ELLIS)称,城市道路(而非城际公路)应当是一个交流的场所。通过互动及调整的们能,人们以不同的运动和感觉与陌生人互动。然而在自动扶梯上,人们就失去了这种交流的机会。自动扶梯是个分割的、固定的、冷漠的空间,每个人都被固定在自己的位置上。我们都被固定在一个标准的位置上,面对着其他乘客的背影,能做的只有在放空凝视中等待。因此,一个在21世纪设计的、为21世纪人类所用的工具竟然像瘟疫蔓延的城市一样冷寂。
如前所述,自动扶梯是不允许多样化和个人特性的。与自动扶梯的设计原则相比,地牢的设计原则是封闭、阻止外部光线进入、躲藏。自动扶梯的设计原则只沿用了第一条,摈弃了后两条。良好的光源以及保安的视线都比在黑暗中效果要好。因此,可视性在这里其实是个“陷阱”。当我们走进购物商场、政府办公大楼或室外人行天桥时,每个人都被收集、运输到自动扶梯系统中。实际上,我们(或称为组件要素)原本多样化的行动选择被限制了。
这种指引、准备以及控制只存在于表面层面。深层来说,它影响到我们内心的生活预期。哈维(HARVEY)提到,人们对于金钱、空间及时间概念及理解的关注是抽象的,但它们是影响人们城市生活的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在踏上自动扶梯之前,就已经被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支配了。车站和购物中心的门和障碍物都只是用以控制这个系统,使其更加灵活运作的工具而已。
除了精确细分、控制和定型手势、行人流动之外,专业人士还认为,将每个人的生活节奏调整到与全球时间表(商业和工业时间)同步,能够提高工作表现及社会效率。例如,在从早上6:00到10:00的早高峰时间,香港中环半山行人自动扶梯是向山脚方向运行的;从上午10:00开始,一直到晚上10:00停止运行,电梯方向的变成向山顶方向运行。虽然这种安排可以解决很多人的交通问题,并一定程度上缓解高峰时期的交通压力,但它也可能为人们形成并规定一个固定的时间表及生活模式。福柯将这种行为控制类型称为“严格时间表”。今天,在我们的城市中,为了配合商业时间,这些方式随处可见,而自动扶梯的特征和设计更是催化了这种严格的模式。
另一方面,这种纯粹的外部调整将逐渐转化为熟悉的乐趣和习惯,换言之,形成了“第二天性”。在香港红磡地铁站,在上午10:30之前,大多数人都会离开第2及第3节车厢,并转向车尾方向,乘坐通往大厅的自动扶梯。上午10:30之后,还是同一部自动扶梯,但行进方向已经发生了变化。此时离开地铁的人们似乎都默认地转到另一种模式:他们走到车头方向,乘坐另一部通往大厅的自动扶梯。虽然之前那部自动扶梯旁边还有一部楼梯,但是几乎没有人去走楼梯。同样地,住在半山腰的人们也被养成了在上午10点之后不使用中环半山行人自动扶梯下山的习惯。在中环半山行人自动扶梯试运行的时期,许多民众以及中环区议会成员都对这个时间安排进行了抨击。然而现在,几乎没有人再对此质疑。当然,如果未来政府想要改变这个已为人们熟悉并接受的时间表,肯定还会有抗议的声音出现。简而言之,我们的行动是受限的,目的地是被程序规划的,时间表也是被固定了的。
隔离
自动扶梯就是为了防止交通堵塞、争吵及冗余对话而设计的,因为这些行为都不能为资本家实现其预期目标,也不能为他们带来利润。为了实现预定目标,人们应当变成一堆无差别的、易于被运输的组件。此外,这些组件还应当被互相隔离开来。因此,自动扶梯“不仅能够关闭或规定空间,还能把人群与外界隔离开来”。“在隔离这条首要原则上,自动扶梯与少年管教所是无异的——因为管教所就把罪犯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与犯罪动机隔离开来,与促成犯罪的复杂环境隔离开来”第一只脚踏入自动扶梯时,人们就与外界隔离开未了。每个人在自己的位置上都被安全地局限在一个小细胞中,并且还可以通过细胞的四壁被周围的人看得一清二楚。然而,以被强制站立的姿势、隔着护栏板,隔着对面同样载着乘客的自动扶梯,人们无法与他人进行交流。巴特(BARTHES)在自己《神话(MYTHOLOGIES)》一书中描述了自己驾驶及游览风光的体验。他说:“窗玻璃就呈现在眼前,空空如也,风景那么的不真实,却异常丰满。”如今,在CALINE路的半山行人自动扶梯上也有类似的体验。这个自动扶梯离周围的建筑物只有不到10英尺的距离。乘客与旁边建筑物内居民是被隔离开的,这种隔离感实际存在,但对于乘坐自动扶梯的人来说,却感受不到,他们不会意识到自己被隔离了。房屋里的居民以及周围的街道都很不真实,因为乘客与周围的环境没有任何的沟通或交流。但自动扶梯上的乘客却会觉得环境中有很多内容。这种封闭隔离的空间设计能够维护秩序。人群是一个紧凑的群体,是一个充满交流的集合,是许多个体的凝集,具有集体效应,但却被分离的个体取代了。
缺乏经验
塞杜(DE CERTEAU)指出,人行道是体验一个城市的基本形式之一。而如今,想在城市里行走,尤其是在市区街道上行走,已变成无比奢侈的想法。汽车、电梯、缆车以及自动扶梯足以把我们带去任何地方。如果人们坐在运动的盒子里(交通工具里)或者站在容器中(电梯里),我们可以被视为不同的货物,那么当人们站得笔直、面向前方、用右手握住扶手站在(自动扶梯)上的时候,就可以被视为标准的组件。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像自动扶梯一样设计欠佳的交通设施了,因为它只允许用户以一种标准的模式使用。即便是火箭,它的速度和方向也是可以由用户控制的;电梯的时间和楼层数字也是可以为用户控制的。那么自动扶梯呢?人们唯一的选择就是乘坐或者不乘坐,因此自动扶梯最小化并控制了人们的选择自由权。
勒·柯布西耶提到,“人们沿直线行走是因为他有目标,并且‘知道’他要去哪里;他已经打好了主意要去什么特定的地方,并直接走过去。”今天,勒·柯布西耶的想法有必要被改写,因为我们现在是沿直线被传送;尤其在购物中心,人们不知道他们要去哪里。如果我们同意塞杜有关行走是城市体验中一个重要元素的说法,那么自动扶梯就剥夺了所有的行走体验及理解。替而代之的仅仅是由资本家或政府计划或控制的预期和体验。因此,我们所执行或实践的仅仅是既定程序以及规范操作。
莫尔斯曾这样描述高速公路驾驶体验:“也许高速公路给人的最大体会就是,人们对于过去十分钟的行程毫无记忆。”与莫尔斯所提及的高速公路体验不同,人们在乘坐购物中心的自动扶梯之后,可能会记得商铺102B里LEVI’S501的确切价格,以及SOGO百货三楼两个小时前的大折扣。然而,所有这些体验都不是经由人们的感觉和直觉获得的。这些都是资本家的计划。实际上,坐自动扶梯逛商场的人与乘坐“灵缇”长途公共汽车(在美国很大一部分地区行驶的公共汽车,车上有善于赛跑的灵缇作为标志)寻找大峡谷和自由女神像的游客没什么区别。他们都在寻找标志景点,从不考虑两个标志景点是否有任何差别。
今天,行走距离的缩短并不是我们需要担心的主要问题。最重要的是自动扶梯如何限制了我们的体验、感受以及直觉,尤其是人际关系,而这些全都是让人们意识到自己并非同一、孤立组件的最主要因素。
每日生活实践
在20世纪末,城市生活的最主要特征就是拥堵。因此,人们通常都选择某种能尽快把自己带到目的地的交通方式。在交通过程中,参与及能耗越少越好。由于这些要求,自动扶梯在城市中广为建造和使用。同样地,类似的设计概念及安排理念也在城市生活中广为应用。
然而,社会学家及哲学家提醒我们要用另一种方式“进行每日生活”。塞杜提出,人们应当更多地注重使用产品的方式以及在城市中行走的体验。类似地,若林(WAKABAYASHI)也提到楼梯以及楼梯上的动态体验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今天,行走街头或散步对于人们来说已经变得陌生。通常,人们行走的路线都是被设计师或城市规划者直接或间接固定的,目的地也是被预先设定的。每天,自动扶梯把人们送去不同的立交桥和楼宇中。因此,在街头的行走只是穿梭于不同封闭受控空间的简短交替环节。在大埔等一些新区以及香港湾仔背部的商业中心,人们无需在路面上行走,便能来往于所有的购入中心、宾馆、写字楼、展览中心、以及住宅楼。在香港,街道不是为行走而建的,而是为维持秩序之用,这并不是笑谈。
在香港,人们大都能够追上自动扶梯的速度,哪怕80岁带着大行李的老太太也是如此。他们已经被“训练”得知道如何在踏上或离开自动扶梯踏板时调整自己的速度。实际上,自动扶梯很实用,并且它的特征也已经为人们所接受。没有人意识到这个工具不仅仅是为了人们的需求所设计的——它同时需要人们改变和调整自身才能适应。总之,在自动扶梯上,人们就是被当成标准组件来运送的,而非拥有不同性格和需求的不同个体。因此,麦克劳福林指出,今天的学者、科学家和设计师已经很少考虑到人的个体性和多样性。
设计师的工作通常是上述社会现象的催化剂。困难与现实都被简化了,工具都是为便捷地达到目标而设计的,科技发展似乎是一切的金钥匙。相比之下,多样性只被视为反常、无理、不系统的。为了控制和最小化不被预期的行为和反应,“预防”和“纠正”人们的行为是设计和规划中两种通用的方式。当我们不断地被这些方式干预时,我们就不会注意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决策以及价值评判方式都已经被完全模式化了。即使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大多数人也不将此视为问题。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喜欢完全依赖这种塑造方式。此外,人们使用及设计师设计的工具都是人们内在的节奏所无法适应的:它们太快、太冷漠、无法细致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