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55: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道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129-001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改变学生的活动,在教育领域,自古以来中国就积极提倡榜样示范的作用,历史上众多出名人物也被作为榜样在教育中加以颂扬,比如司马光、孔融、岳飞、文天祥等,这些人身上都有着不同的道德闪光点,成为后世者学习的榜样。高校在学生道德教育方面要应用多种手段,达到教育效果,榜样示范法就是深受认可且应用广泛的一项。下面我们结合大学生道德发展,研究如何充分发挥道德榜样的作用。
一、合理选择道德榜样
榜样人物自身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决定了在选择这些人物时需要注意迎合受众的心理特征,通过选择最贴近学生需求的道德榜样来吸引学生。以往不少教育案例中,榜样人物的选择都过于“高大全”,显得难以企及,虽然这些人物光环众多,看似十分完美,但是在学生群体中影响力却难以延伸,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榜样过于神圣化的原因。所以,结合现代教育需求和特点,在道德榜样人物选择方面除了要继承以往成功经验外,还要注意积极迎合学生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汲取精华,择取最佳的道德榜样模范,发挥其感染力和影响力。道德榜样的选择至少要符合三个特点,第一是自身行为的正面导向性,这也是向学生传达榜样积极示范力量的关键;第二是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这点正是走出以往榜样神圣化误区的关键,位于“现有发展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道德榜样,是让学生感觉伸伸手、踮踮脚就能够真实触摸到的榜样形象,而不是远在天边、十分空泛的虚拟人物,他们能够从这些人的行为中真正获得心灵上的触动,从而在内心留下真正的感动,在面临道德抉择时,更容易坚定立场;第三是接近学生的认知环境,在学生认知范围内的道德榜样比起跨领域的榜样更容易有共鸣感和号召力,学生们在自己这个阶段的学习背景、爱好兴趣和生活圈子内,对于充满正能量的道德行为认同感更加高,而且其超强的可学性与模仿性比起不能朝夕相处的人物模板更加真实,让他们获得真切道德力量感知。
二、加强道德榜样教育
大学生与初高中生不同,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认知能力、独立能力都已经趋于成熟,对他们而言,道德榜样教育是纯粹的情感教育,说教对他们效果欠佳,反复的枯燥宣传无法使他们提起兴趣,他们在自我判断方面强烈的爱憎喜恶,使得影响的传递变得更难,所以,强化道德榜样教育内化模式的情景化,是提升他们接受度、认可度的必要举措,也是真正发挥这种积极力量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当前大学生多为九零后,他们性格张扬,思维活跃,有着自己独立的主见且充满想象力与激情,他们本身就经历着新老教育思想的交替变革,是素质教育贯彻推广体验十分之深的群体,所以,摸清他们的喜好与兴趣,在推广道德榜样时,迎合他们的心理需求,采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推广宣传,无疑会事半功倍。比如当前流行的推广平台微博与微信,深受学生们喜爱的各种趣味宣传或者萌化拟人,无疑会增强感染力,提升学生的基础兴趣,久而久之,这样道德榜样的潜在力量就会在他们内心塑造出思想道德发展的沃土,继而使他们更好的约束、引导自身的行为,最终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素质人才。情境教育的另一个优势就是榜样的多元化,在走出传统僵化、规范的榜样宣传圈子之后,崭新的多元化的榜样形象给了学生们更多的选择空间和发展的可能性,通过他们自身富有创造性的加工之后,其带来的正面影响就更加不可忽视。
三、应用多种教育手段
道德榜样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需要借助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实现,所以,需要改进从前的教育方法和道德榜样作用模式,以带来更多的正能量。比如增强榜样教育的示范作用,根据学生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和模仿习性,达到分层次教育的目的。尤其是大学生个体方面,要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选择道德榜样。教育过程中,个体差异对信息的接纳和提取有着显著影响,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身心特点,改变教育途径,合理利用多种呈现方式,达到多样化的教育效果。比如来自身边亲朋好友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来自学校内部积极风气的熏陶,来自各种传播媒介的宣传,电影、图片、动画、游戏、文字小说等等,这些都可以以多样化结合的方式,实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道德教育。除了要推出人物进行宣传之外,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递这些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和信息背后的精神内涵,将激励价值和示范效应相互叠加,让大学生们在积极的环境影响下,贯彻自身全面发展的正道。教育者们要将道德榜样的这种积极示范性教育方式不断充实更多的内容,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坚持贯彻尊重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认知,在自我约束方面获得成长,以更加客观和理性的眼光看待世界,避免因为年轻热情出现过于激进或者盲目,在道德方面有所缺失,在他们即将步入社会的关键时期,给予他们最好的人生成长礼物,为他们最终成长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贡献的成功人士打下良好基础,也为他们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添砖加瓦。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全面发展,鼓励大学生们在道德教育和实践方面有所发展,通过发挥道德榜样的示范性力量和影响力,督促学生们加强自我约束,促使教师们在道德教育方面不断改革、进步,最终在个人道德修养发展方面获得积极影响,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美]柯尔伯格著,郭本禹译.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教育 社会道德能力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条件下,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生活领域中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也将随着发生变化,东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相互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多,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必将随之转变,以适应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大学生是青少年中的重要群体,是青少年中接受和处理各种信息量最大,思想观念最为活跃的部分,其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其状况如何,对整个民族的影响又尤为深远。通过对培养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研究,进一步揭示青少年社会道德能力形成的规律和培养途径,着重探讨我国当前情况下,高校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
社会道德能力是指道德主体在面临社会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也就是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社会价值观或原则处理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一种本质能力,又是人成功地完成社会道德行为所必需的心理特征。社会道德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等。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生存能力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特征,就是将外在的知识,包括社会道德知识、社会道德观念通过受教育者的社会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信念,经过社会道德实践再将内在道德信念转化为稳定的社会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以社会道德知识为重点,同时十分注意其他科学知识对社会道德能力的影响和作用,把社会道德知识与其他科学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教育,从而从更高的水平上提高道德素质。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要十分注重社会道德实践,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分辨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培养深厚的道德感情、磨练顽强的道德意志、养成正确的社会道德行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过程是一种终身教育过程,是一种呈螺旋式上升的教育与再教育过程,是一种在不断地由社会认知一社会践行一自我反思的循环中从量变到质变的教育过程。
中国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未来各项事业的重要骨干和接班人,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不仅是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社会道德水平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应对社会道德新挑战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需要学生理性和思维参与的过程,借助学生自己的智慧作出自主判断和决策的过程。要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必须着力培养他们的社会道德思维能力、社会道德判断推理能力、社会道德决策能力、社会道德选择能力等,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思维方式,能够自觉地运用已知去对付未知,处理生活中面临的具体社会道德问题。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面临着科技和社会发展带来的重要挑战。首先是网络文化的挑战,包括信息传播方式转变形成的挑战、教育方式改变的挑战。其次是市场经济的挑战,包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的价值观冲突、价值观的困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的调整。再次是知识经济的挑战,包括知识经济对教育主体的影响、对教育客体的影响、对教育介体(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影响、对教育环体(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的影响等。第四是对外开放的挑战,包括道德文化复杂和多元性的挑战、道德文化变动和异化性的挑战、道德文化虚浮与躁动性的挑战、道德文化世俗与实用性的挑战等。只有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培养才可能取得实际的成效。
二、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社会道德认知的不足。这表现为认知上的自我中心观,即在个体与他人或社会的关系上往往只从自我的立场出发,而不能从他人或社会位置去思考问题或处理问题的认知方式。这是导致不少大学生出现社会道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道德认知能力的缺乏导致了严重的道德问题。2.社会道德感情的缺陷。道德感情既表现为对人的感情,也表现为对有关道德问题产生的道德焦虑。对人感情的淡薄和道德焦虑的缺失致使部份大学生发生较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3.社会道德意志的薄弱。道德意志薄弱也是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中发生的一些非道德行为看,对一些简单的道理他们并非不懂,但却愿意采取对个人较有利、个人感到更舒服、更痛快的方式而作出了放弃遵从道德规范的选择。比如一些学生并非蓄意影响他人的利益,更不愿损害他人的利益,但在个人的愉悦需要和特定环境的作用下,也作出了放弃遵从道德规范的选择。
(二)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缺陷产生的原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道德教育影响。学校教育以智育为主,与德育分离,突出智育而忽视德育,忽视认知能力的提高;注重知的培养,忽略行的训练。2.社会环境和家庭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人们道德失范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强烈地刺激着这一代大学生,复杂的道德环境使不少大学生产生了道德困惑,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某些自身道德素质不高的家长,以其不健康的言行,在子女道德素质形成的过程中形成了消极的影响。即使是道德素质较高,但忽视道德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条件受到家庭具体情况限制的家庭,对大学生道德能力的提高也会形成不利的影响。3.个人成长特征的影响。今天的大学生,很多都离不开家长的呵护,性格较为脆弱、怀疑、孤独、自我封闭。这种特定的情况很容易引起学生自我意识的混乱,从而引起一系列的道德问题。
中国是一个道德文化非常深厚的国家,在培养道德能力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在继承已有传统方法的同时进行创新,赋予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新的时代内容,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要确立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不是机械接受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被动客体,而是作为道德活动的创造者和体现者的主体。培育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最根本的,是要确立大学生在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内功培养与外功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像其他能力一样,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理知识,同时还必须引导大学生把握用价值原则来解决道德问题的方式。第三,注重实践的原则。必须从道德认知做起,教育大学生以道德意识指导道德实践,使道德实践为道德意识的升华提供丰富的养料,持续不断地将道德实践内化为人的道德意识、把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必须着力构建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综合体系,创新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机制,强化社会道德能力养成的实践环节。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社会道德能力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条件下,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生活领域中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也将随着发生变化,东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相互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多,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必将随之转变,以适应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大学生是青少年中的重要群体,是青少年中接受和处理各种信息量最大,思想观念最为活跃的部分,其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其状况如何,对整个民族的影响又尤为深远。通过对培养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研究,进一步揭示青少年社会道德能力形成的规律和培养途径,着重探讨我国当前情况下,高校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
社会道德能力是指道德主体在面临社会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也就是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社会价值观或原则处理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一种本质能力,又是人成功地完成社会道德行为所必需的心理特征。社会道德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等。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生存能力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特征,就是将外在的知识,包括社会道德知识、社会道德观念通过受教育者的社会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信念,经过社会道德实践再将内在道德信念转化为稳定的社会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以社会道德知识为重点,同时十分注意其他科学知识对社会道德能力的影响和作用,把社会道德知识与其他科学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教育,从而从更高的水平上提高道德素质。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要十分注重社会道德实践,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分辨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培养深厚的道德感情、磨练顽强的道德意志、养成正确的社会道德行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过程是一种终身教育过程,是一种呈螺旋式上升的教育与再教育过程,是一种在不断地由社会认知一社会践行一自我反思的循环中从量变到质变的教育过程。
中国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未来各项事业的重要骨干和接班人,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不仅是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社会道德水平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应对社会道德新挑战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需要学生理性和思维参与的过程,借助学生自己的智慧作出自主判断和决策的过程。要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必须着力培养他们的社会道德思维能力、社会道德判断推理能力、社会道德决策能力、社会道德选择能力等,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思维方式,能够自觉地运用已知去对付未知,处理生活中面临的具体社会道德问题。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面临着科技和社会发展带来的重要挑战。首先是网络文化的挑战,包括信息传播方式转变形成的挑战、教育方式改变的挑战。其次是市场经济的挑战,包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的价值观冲突、价值观的困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的调整。再次是知识经济的挑战,包括知识经济对教育主体的影响、对教育客体的影响、对教育介体(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影响、对教育环体(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的影响等。第四是对外开放的挑战,包括道德文化复杂和多元性的挑战、道德文化变动和异化性的挑战、道德文化虚浮与躁动性的挑战、道德文化世俗与实用性的挑战等。只有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培养才可能取得实际的成效。
二、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社会道德认知的不足。这表现为认知上的自我中心观,即在个体与他人或社会的关系上往往只从自我的立场出发,而不能从他人或社会位置去思考问题或处理问题的认知方式。这是导致不少大学生出现社会道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道德认知能力的缺乏导致了严重的道德问题。2.社会道德感情的缺陷。道德感情既表现为对人的感情,也表现为对有关道德问题产生的道德焦虑。对人感情的淡薄和道德焦虑的缺失致使部份大学生发生较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3.社会道德意志的薄弱。道德意志薄弱也是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中发生的一些非道德行为看,对一些简单的道理他们并非不懂,但却愿意采取对个人较有利、个人感到更舒服、更痛快的方式而作出了放弃遵从道德规范的选择。比如一些学生并非蓄意影响他人的利益,更不愿损害他人的利益,但在个人的愉悦需要和特定环境的作用下,也作出了放弃遵从道德规范的选择。
(二)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缺陷产生的原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道德教育影响。学校教育以智育为主,与德育分离,突出智育而忽视德育,忽视认知能力的提高;注重知的培养,忽略行的训练。2.社会环境和家庭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人们道德失范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强烈地刺激着这一代大学生,复杂的道德环境使不少大学生产生了道德困惑,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某些自身道德素质不高的家长,以其不健康的言行,在子女道德素质形成的过程中形成了消极的影响。即使是道德素质较高,但忽视道德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条件受到家庭具体情况限制的家庭,对大学生道德能力的提高也会形成不利的影响。3.个人成长特征的影响。今天的大学生,很多都离不开家长的呵护,性格较为脆弱、怀疑、孤独、自我封闭。这种特定的情况很容易引起学生自我意识的混乱,从而引起一系列的道德问题。
中国是一个道德文化非常深厚的国家,在培养道德能力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在继承已有传统方法的同时进行创新,赋予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新的时代内容,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要确立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不是机械接受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被动客体,而是作为道德活动的创造者和体现者的主体。培育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最根本的,是要确立大学生在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内功培养与外功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像其他能力一样,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理知识,同时还必须引导大学生把握用价值原则来解决道德问题的方式。第三,注重实践的原则。必须从道德认知做起,教育大学生以道德意识指导道德实践,使道德实践为道德意识的升华提供丰富的养料,持续不断地将道德实践内化为人的道德意识、把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必须着力构建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综合体系,创新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机制,强化社会道德能力养成的实践环节。
(一)构建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综合体系。一是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体系。发挥学校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既管课堂内外,又管校园内外,使社会道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随着社会日益走向信息时代,大众传播媒介的道德教育作用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二是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学校教育体系。建立良好的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班集体、师生之间的关系等等,以不断地影响和引领大学生个体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三是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家庭。努力唤醒父母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影响意识,帮助父母掌握道德能力培养的原则和方法,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及良好的家风对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发挥积极作用。
一、注重强化学生的主体自觉,以系统全面的道德实践促进道德行为的养成
人的道德养成主要通过学习、立志、躬行和自省等途径进行,其中躬行和自省是更高层次的环节,也是道德养成的关键。从一定意义上说,一切道德活动和道德行为都是主体在一定道德规范影响下追求一定道德价值的实践过程。因此,必须把道德实践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伦理学研究同时认为,知性德育是知识化、概念化和学理化的德育,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知识的把握,主要作用于人的理性。生活德育是全方位地同人的生存、发展和完善密切相关的德育,涵盖了理性、情感、意志、本能、欲望、行为等诸因素,强调道德学习的自主性构建。根据这一原理,要强化大学生的主体自觉,促进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就要把道德教育融会于大学生的行为养成中去,通过大量的道德实践纳知性德育于生活德育的框架之中。甘肃农业大学按照生活德育的要求,紧紧围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弘扬和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传统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构建了大学生道德实践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一是开展“知荣明耻,文明修身”大学生文明修身行动、“创优评优,从我做起”、“讲文明,讲诚信,树新风”、文明集体创建评选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并将基本道德规范的学习融入到创先争优活动、大学生入学教育、校纪校规教育、考风考纪教育、毕业生离校教育等环节,促进了大学生道德实践的强化。二是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大学生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及子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建立固定服务站点,定期开展志愿关爱帮扶。由青年志愿者定期轮流开展义务植树、文明乘车执勤、推广文明礼仪、生态环保服务、学校重大活动服务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培养大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品质。三是组织学生深入农村社区开展社会实践,重点开展了政策宣讲、科技支农、义务支教、支援灾区、帮困解难、关爱“三留守”人员、文化下乡、生态环保宣传与服务等活动。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奉献爱心、磨练意志、增强责任感,培养了良好的道德情操。如学校“爱的痕迹”公益团队每年假期赴农村开展以“免费照相+爱心放影+特色支教”三大套餐为主题的社会实践,为农村的父老乡亲送去精神欢乐。近4年,他们将爱心接力的足迹散布到天水市、渭源县、古浪县、漳县等地的贫困农村,捐赠书本3500多本,赠送儿童玩具200多件,赠送衣物1000多件,放映电影60多场次,拍摄照片7000多张。由于出色的表现,该团队获得甘肃省“优秀社会实践团队”的荣誉称号,并受到中国青年报的专题报道。四是突出抓好以学农爱农为核心的职业理想教育。通过扎实深入的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稳固专业思想、热爱所学专业、明确发展目标、努力成长成才。特别是通过专家教授、职业楷模的现身说法和思想辅导,引导大学生学农爱农、立志为农,积极培养下得去、留得住、能吃苦、肯奉献等优秀品质。学校同时持续开展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培养职业情操,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注重发挥隐性德育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
大学文化的育人功效德育包括显性德育和隐形德育两方面,前者是指教育内容明确规定、教育方式直接正面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如课堂教学、道德实践活动等;后者则蕴藏在周围的人、环境、文化之中,虽具有潜在性,但也更具广泛性和长期性,具有润物无声的效果。大学文化蕴含着学校的精神内核,凝聚着大学的价值追求、精神传统和行为风尚,是显性德育的主体内容,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构建和道德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精神、大师人格的感召,胜过一切道德说教。多年来,甘肃农业大学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促进了道德教育。一是大力弘扬学校精神文化。通过开办校史展览、复修老建筑伏羲堂、加强校史研究传播、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大力开展校史校情教育和爱校荣校教育、举办纪念盛彤笙诞辰100周年等相关纪念活动,引导学生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甘农精神,“情系稼穑、强农报国、面向基层、富民安民”的价值追求,“敦品励学,笃志允能”的校训,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不断提升学生道德水平。二是整理讲述大学里的动人故事,强化榜样示范。通过深入挖掘学校老一辈专家、新一代学者、知名校友、当代大学生中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突出宣传他们身上热爱祖国、潜心学术、自强不息、勇攀高峰、扎根基层、吃苦奉献等精神品质,展现了内涵丰富、富有魅力的农大人品格,感召着大学生修身立己、奋发进取。三是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了“书香校园读书文化月”、“社团文化节”、“公寓文化节”、“身边的感动”寻访宣传、先进模范人物报告会、主题演讲、读书征文、展览展映、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广大学生在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中,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道德素质。
三、注重创新方法载体,不断开创大学生道德教育新局面
大学生思维活跃、充满朝气,对时代的变化比较敏感,对新事物比较容易接收。要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必须不断创新教育方法载体。就甘肃农业大学来说,一是依托学校农史与农耕文化研究工作,建立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农耕文化研究、传承和弘扬工作体系,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价值取向、道德准则中的精华,将其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借助课内课外的教育宣传,培养大学生仁爱、诚信、明礼、重义、尚和、节俭等优秀传统美德,在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提升道德素质。二是以礼仪教育为切入口加强大学生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德诚于中,礼行于外”,不知礼,难以成为道德情操高尚的人,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的“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现象,反映的就是礼仪教育的不足引起的道德情操问题。近年来甘肃农业大学先后举办了金正昆礼仪讲座等大型活动,并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入学教育的必修课。下一步将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设计规范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位授予等重要典礼仪式、大型活动的基本流程和要求,营造浓厚的重礼、学礼、明礼、守礼氛围,促进大学生礼仪行为的养成和道德素质的提升。三是大力促进道德教育进网络。学校开办了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等专题网站,开设了道德访谈、思政论坛、文明看台等相关道德教育栏目,下一步将积极开办精神文明建设专题网以及道德讲堂、文明博客等栏目,在学校网络文化中进一步突出道德主题,充分发挥互联网络、手机短信等媒体的载体作用,促进道德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四是积极利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等基层文化阵地和大型企业、科技园区、文化古迹、主题公园等载体,对大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道德教育和熏陶。在这方面,甘肃省有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目前各高校的利用率还不够高,今后要由政府、文化单位、学校三家联合共同推进。五是强化制度引导,实现“管”“教”结合。要继续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从对大学生的管理约束上,从校园内部良好环境的营造上做实各项工作,推动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强化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和提升。
作者:李双奎 甘博源 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一、社会转型的影响
1.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不仅实现了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个体利益受到重视,容易使人们产生个体本位观念、为己观念和金钱万能观念。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不正当竞争、权钱交易等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甚至犯罪行为出现。这些观念和消极腐败现象的存在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的形成产生了负面影响。
2.社会不良意识的影响
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利益分配的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消费观念都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导致不道德现象的出现等。如,职业道德削弱,、收受贿赂、生活腐化、人际关系复杂化等失范行为,往往受到社会舆论某种程度的宽容,甚至许多已经绝迹的丑恶现象又死灰复燃,如吸毒、赌博、拐卖妇女儿童等问题,都给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带来了危害。这些变化和现象削弱了大学生对主导道德责任及价值的认同,失去了应有的行为准则和心理依托,产生了极端思想。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
1.学校教育的应试化、片面化
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升学率仍然是人们衡量学校好坏的标准。从而迫使某些中小学在响应“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本质上依旧维持应试教育。“校方片面地追求科学知识的传授,教育成了知识教育。这种只教学生如何学习,不教他们如何生活,如何关心,如何承担责任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残缺的教育”。由于学校忽视了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导致一些学生对一些事情缺乏责任心和爱心。
2.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的不当
在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中重灌输、轻实践,使原本应以实践性为基础的道德责任教育只流于形式化,部分教育者道德责任漠然。教育者不仅要对学生进行道德责任知识的传授,而且教育者的自身素质修养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教育者在课堂上或学校生活中向学生所传授的道德责任理念脱离了学生生活的实际,因此学生很难正确地理解并实践道德责任。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
1.家长素质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从出生到步入学校的第一直接教育者,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以后的成长发展。家长自身的优秀品德的体现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家长上孝敬老人,下爱护孩子,兄弟姐妹之间和睦相处,同事邻里之间关系融洽,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会很负责任的;相反,若家长经常独断专行,稍不如意就责罚孩子,甚至置家庭责任于不顾,在外面胡作非为等等,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很难会负责任。
2.教育观念的影响
目前,有些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往往把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理解成为智育,从而形成了重视孩子“成材”,轻视孩子“成人”的观念,使孩子的目光紧紧盯在考试成绩上,造成了家庭教育功能的淡化,出现了家庭道德责任培养的真空现象,导致了孩子人格的缺失。大多数家长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但是对孩子的兴趣、爱好、道德品质知之甚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社会就业竞争压力很大,人们往往把“高学历”“高文凭”看成就业的“敲门砖”,于是重视学习、轻视人格培养的现象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原因造成家长的道德责任的认同和学校的道德责任培养取向不统一。同时,父母的工作也非常紧张,很难有充裕的时间对孩子施加更多的影响,另有少部分家长认为孩子上大学就已经长大成人,不需要过多的干预,给孩子的自由度过大。
四、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的缺失,从其主观因素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认知方面的偏差
首先,处于求知阶段的大学生,对改革、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思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他们往往片面夸大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于是表现出在特定环境下的无所适从,表现出入世不能,遁世又不甘的茫然无措。以为真实的社会就是利己的社会,看不到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的互相依存、互相承担责任,把握不住社会生活的主流和发展的趋势。
其次,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初期阶段不完善,使得学校各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学分制”制度的实施,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流动性变大,自身的约束力不断减弱,这些变化的不断扩张使大学生产生了一系列不正确的道德观念,认为自费上学,自由选课,自主安排充裕的业余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自我抉择,至于在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则无关紧要。
最后,当代大学生更多的是关心自己的前途命运和现实的利益,他们在个人的奋斗目标上所表现出的日益增强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取代了大学生应有的历史使命感和和社会责任意识。他们认为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而不是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
2.主体意识淡薄
1.1课堂行为失范现象
课堂行为失范主要包括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够认真听讲,思想开小差,做一些和上课无关的事情。研究发现,在课堂纪律方面,有13.8%的人表示上课会经常开小差,做一些和上课无关的事情,剩下63.2%的人表示会违反课堂纪律,但不是经常违反,只有23%的学生表示即使对老师的上课内容不感兴趣,仍会遵守课堂纪律。通过走访可知,有些学生虽然人在课堂,但是心不在焉,上课玩手机、睡觉等不听课现象很普遍。尤其在公选课上,老师讲课,学生却玩手机或者干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不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学校虽然通过查考勤等硬性措施对上课迟到、早退、旷课行为进行监管,但是上课玩手机等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仍是屡禁不止,而且这已成为高校学习道德教育面临的新难题和挑战。
1.2作业失范现象
作业失范主要是指大学生抄袭作业、不独立完成作业的行为。调查结果表明,有高达85.1%的学生有不同程度抄袭作业的行为,其中30.4%的学生经常抄作业,54.7%的学生会抄作业,但不是经常抄袭,仅有14.9%的学生没有抄袭作业的行为。这说明抄袭作业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能否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仅反映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能从侧面反映一个人的诚信品质,现今大学生抄袭作业现象如此普遍,这不得不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如果学生对待作业敷衍了事,那么将不能透彻掌握知识,时间一久就会挫败学习自信心;如果不认真听讲和复习,只靠考前突击来应对考试,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更有甚者会考试作弊,这种违纪行为对学生而言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应该从平时的学习中就加以监管。
1.3课程论文抄袭现象
大学选修课的考核多以论文形式进行,其他有些课程也将论文成绩作为平时考核成绩的一部分,撰写论文是评价学生是否自觉主动学习和学习能力高低的标准之一。为此,学生应该认真对待课程论文,不断提高自己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调查表明有81.2%的学生没有对文献正确引用,为了完成作业对已经发表的论文进行抄袭,其中有17.6%的学生会经常抄袭论文,63.6%的学生表示会抄袭论文,但不是经常抄袭;仅有17.8%的学生从来没有过该行为。另外,只有14.6%的学生表示发现同学剽窃他人文章,会耐心开导并督促其改正。由此可知,面对诸如论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时,大部分学生不但自身做不到完全诚信,而且对他人出现此类行为时更不会劝诫和监督。因此,需要对学生论文撰写进行正确、合理的指导,并采取一定的监督管理措施,如学生相互之间审阅,论文等。
1.4考前突击现象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方能水到渠成。通过访谈发现,学生历经高考的洗礼之后,步入大学反而缺少了目标,加上老师平常对学习的要求不再像高中那样具体和严格,自由空间增多,于是在学习上对自己放松了要求,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得过且过。学生对待学习表现出了主动性差、学习意志薄弱并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时间多限于课堂,不注重课余时间的学习。不管复习时间有多么充裕,学生总喜欢在考前短时间内突击,临时抱佛脚,应付考试,这种考前突击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平时很多自习室空无一人,但是考前座位爆满甚至无位可坐,这就导致平时资源闲置和考试前资源紧张两个极端现象。
1.5考试失范现象
大学考试不同于高考之前的应试考试,主要目的是督促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反馈教师教学效果,为教学提供一定参考依据。目前,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是以考试成绩为主,若考试挂科将会对学生评优评奖、毕业就业等很多方面产生影响。因此,平时不努力、考前不认真复习又害怕考试挂科的学生,会铤而走险,选择考试作弊。据调查,考试作弊现象十分普遍,有46.4%的学生在考试中有过不同程度的作弊行为,其中经常作弊的占到6.3%。这说明学校虽然对考试作弊惩处严厉,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侥幸心理,企图通过作弊手段通过考试。只有17.6%的学生表示发现同学有替考等作弊行为时,会积极劝阻。通过访谈可知,学生之所以不制止作弊行为,是因为害怕影响同学之间的友情,如此这般更加助长了考试作弊的风气。
2学习道德失范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2.1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道德认知
学习不仅是自己的事情,关系到自身将来的发展与成才,而且也关系到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该专业学生之所以出现课程学习应付差事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学习价值认识多元化,即所谓的学习好不如关系好、60分万岁、即便就业但是环境脏臭、就业地点偏远、待遇和社会地位不高等等,这些都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高,目标不明确,缺乏对自身发展的长期规划。访谈中有些学生提到“自己对专业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学习没有目标,老师讲的东西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就算了。”“学习上不挂科就行,到时候拿个毕业证学位证,出来能找个工作就行。”“即使毕业也不会从事这个专业,学了也没用。”还有些学生认为“专业课比较重要,选修课不重要,所以选修课论文就是抄一个少一个”。由此可见学生对专业学习认识不足并缺乏兴趣,学习意识淡薄和学习目标功利化是导致该专业大学生学习道德失范的直接原因。2.2学生的学习自制力薄弱学习是一个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抵住外界诱惑,用心不断刻苦钻研才能有所成就的过程。大学的学习不同于以往任何阶段的学习,老师和父母的监督减弱,学习压力减轻,以自主学习为主。如果大学生没有坚强的学习意志力,抵制不住外界各种游戏、娱乐等的诱惑,很容易放松对学习的要求,出现学习懈怠,具体表现为上课不听、作业和论文抄袭、考试作弊等不良学习行为。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之所以出现课堂违纪、抄袭等学习不道德行为,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于学习自制力薄弱。有学生提到“主要是自制力比较差,控制不住自己,有时候下决心要好好听,听不到一会就感觉没意思,就习惯性玩手机。”“抄袭作业的主要原因还是懒吧。很多东西其实也不是不会,而是把时间都花到其他的东西上,但又要及时交作业,所以就抄一下,应付一下。”
2.3教师的引导和教学艺术有待提高
学生平常学习及考试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首先,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引导是提升大学生学习道德修养的关键因素。有些教师上课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布置作业形式单一,没有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久而久之削弱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动力缺乏。再如病理、生理、生化等专业理论课程难度较大,老师授课形式单一,内容较为枯燥,更无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逐渐出现学习懈怠。其次,有些老师自身对学习道德不够重视。在上一些公选课时,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上课,考试也没有严格要求,让学生误认为这些课程不重要,出现课堂散漫等不良现象。访谈中有学生提到“专业课老师上课叽里呱啦讲一下,基本没互动,也听不懂,就不想听。公共课老师讲课内容都是照搬书本,和生活实际相差太远。”“有些老师认为是选修课,就不太重视,下面有玩手机的也就不管。”再者,考前划范围,监考不严格等也助长了学生投机取巧的心理和考试违纪的行为。学生提到“老师考前把范围都给我们了,而且监考也都是本院老师,即使考试作弊被发现最多就是挂科,不可能通报。”因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正确引导学生及自身对知识的尊重,对学生学习道德的养成尤为重要。
2.4学校的监管失范
首先,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对学生学习道德的养成有重要影响。大多数人都有从众的心理,在学校会受身边同学和环境的影响。如果一开始学校和老师就忽略抄袭作业、论文这种小细节,没有一定的监管机制,久而久之养成不良习惯,那么学术氛围将逐渐变差,学生之间也会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学生提到“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和学校氛围关系很大,和同学之间的氛围有关系。”“抄作业大部分有一种从众的心理,感觉别人抄的话,自己抄也没关系。”其次,大学衡量学生的硬性指标之一就是考试成绩,课程考核成绩更多取决于期末考试而忽略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致使有些学生认为平时不重要,考前突击一下就能在考试中轻松过关。老师提到“现在衡量学生好与坏就只有一个指标,就是考试成绩,就算学生考的好,但不能代表学生素质,这种考核方式需要进行完善。”此外,有关学习道德方面的教育大多是关于考试的诚信,缺乏除此之外的学习道德教育,教育时间也多集中在考前,教育过于形式化,导致学生对除考试以外方面的学习道德规范缺乏正确的认知。
3对策与建议
3.1培养正确的学习目标,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学习道德认知
学生在大学之前主要以高考为目标,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学习动机和目标弱化。学校方面应加大对畜牧兽医专业优势的宣传力度,请在本专业或本领域有丰富教学和工作经验的教师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引导、职业生涯规划等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学习观的课程,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专业,消除专业上的误区,了解就业优势,尽快明确学习和人生奋斗目标。鼓励学生多和辅导员、任课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遇到学习困难及时解决,尽量在课堂上把学到的知识消化和掌握。使学生认清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掌握学习能力和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才能走的更加长远,事业才能取得更多成功,而妄图用一些不正当手段获取个人利益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后果将非常严重。因此,树立该专业大学生对学习正确的认识,引导其建立长期的人生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3.2提高教师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内容非常熟悉,吃透课本知识,领悟教材精神。上课切勿照本宣科,依赖幻灯片,应提高自身实践和理论经验,提高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幽默性。其次,上课形式应灵活多样,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知识性和新颖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自主性。教学内容不要局限于课本,可多结合生产和实践案例。课堂增强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让学生提前预习,课后要求其查阅和课堂相关的文献或知识,课上提问。上课时给学生留时间针对老师所留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对有争议性的问题进行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程作业和论文形式可不拘一格,多布置开放性和创造性的作业,少布置有标准答案的作业,可让其在课堂对给定案例进行口头汇报,或者以幻灯片的形式进行汇报,结合学生能力让其写一些不限字数但是能表达自己观点和看法的小论文。
3.3加强师德建设,注重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首先,学校应加强教师的学习道德素质和修养。通过学生评价、专家评课的方式督促任课教师认真对待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不负责任的教师给与惩罚和训诫。其次,要求教师无论上选修课还是专业课都应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前可进行提问,不纵容上课玩手机、抄作业、论文等行为,课堂加强学术诚信教育,认真检查给学生布置的任务,认真批改作业和论文,表扬认真完成作业或者任务的学生,对抄袭他人作业或者论文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公平公正对待学生的平时表现。对存在较多学习问题的学生应了解其心理真实想法,在引导的过程中注意说话方式方法,切不可借机肆意发挥。考前不允许老师给学生划重点和范围,学校加强对考场纪律的监督,一旦发现老师纵容学生的现象,应对老师严厉惩处。
3.4加强校园和班级的学风建设
以410名学业不良或在校有打架斗殴行为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大学生道德动机在道德判
>>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典型道德危机事件对大学生认知与行为的影响 大学生社会行为和道德推理及其关系的研究 对当代大学生不道德行为的思考与分析 90后大学生群体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偏离的反思 社会信任危机对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影响研究 维吾尔族和汉族大学生对道德和习俗事件的判断 道德榜样对大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研究 道德选择与大学生道德责任的承担 浅析当代大学生道德认知与行为分离 新媒体对大学生道德认知教育的双重效应 当代大学生行为道德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校道德教育的症结与大学生道德感培养研究 对影响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心理分析 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离现象解析 浅谈教学管理与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关系 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研究 道德同一性视角下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 我国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道德培养的影响 BBS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DERRYBERRY W P, THOMA S J. Moral judgment, self-understanding, and moral actions: The role of multiple constructs \[J\].Merrill-Palmer Quarterly, 2005,51:67-92.
\[4\]REST J. Morality development: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M\].New York, NY: Praeger, 1986.
\[5\]RAAIJMAKERS Q A W, ENGELS R C, VAN HOOF A. Delinquency and moral reasoning in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005, 29:247-258.
\[6\]CHEN C, HOWITT D. Different crime types and moral reasoning development in young offenders compared with non-offender controls \[J\].Psychology, Crime, and Law,2007(4):405-416.
\[7\]TARRY H, EMLER N. Attitudes, values and moral reasoning as predictors of delinquency \[J\].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7,25:169-183.
\[8\]LIAU A K, et al.Relations between selfserving cognitive distortions and overt vs. covert antisocial behavior in adolescents \[J\].Aggressive Behavior, 1998,24:335-346.
\[9\]KIRIAKIDIS S P. Moral disengagement: Relation to delinquency and independence from indices of social dysfun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 2008,52:571-583.
\[10\]HaAWKINS J D, WEIS J G. The social development model: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delinquency prevention\[J\].The Journal of Primary Prevention, 2005(9):73-97.
\[11\] PACIELLO M, et al. Stability and change of moral disengagement and its impact on aggression and violence in late adolescence \[J\].Child Development, 2008(5):1288-1309.
\[12\]AQUINO K, et al. A grotesque and dark beauty: How moral identity and mechanisms of moral disengagement influence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reactions to war\[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7,43: 385-392.
\[13\]REED A, AQUINO K F. Moral identity and the expanding circle of moral regard toward out-groups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84:1270-1286.
\[14\]ROWE R, MAUGHAN B, ELEY T C. Links between antisocial behavior and depressed mood: The role of life events and attributional style \[J\].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006(34):293-302.
\[15\] 陈方前.大学生行为矫正机制的问卷调查报告\[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19-24.
\[16\]REST J. Post conventional moral thinking: A neoKohlbergian approach \[M\].Mahwah, NJ: Erlbaum, 1999.
\[17\]NARVAEZ D. Minnesota community voices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project \[J\].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aracter Education, 2004(2):89-112.
\[18\]ANDERSON C. Minnesota community voices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final report and evaluation \[M\].Roseville, MN: Minnesot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3.
\[19\]BROOKS J, Boock T, Narvaez D. Moral motivation, moral judgment,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J\].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aracter Education, 2013, 9(2):149-165.
\[20\]CHANDLER M J. Egocentrism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The assessment and training of social perspectivetaking skills \[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73(9):326-332.
\[21\]戴圣鹏.论康德关于道德敬畏的思想\[J\].前沿,2008(10):128-130.
Study on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moral motivation on moral
judgment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of undergraduates
JING Hongboa, CHENG Kangb
(a.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Civil Engineering, b.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234000, P. R. China)
Abstract:
关键词:劳动法;大学生;职业道德
华南师范大学“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对策研究”课题组对550个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有55.8%的单位认为大学生更缺乏“实干精神”,47.9%的单位认为大学生缺乏“综合素质”,在学生中,选择缺乏“实干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只有12.5%和20.7%;20.9%的单位认为大学生缺乏职业道德。笔者参与的课题组对广东省三所高职高专院校15个专业抽样调查1086份有效问卷也显示,在学生中,选择“职业道德教育对在校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很有帮助”的只有41.9%,选择“有意识地在主动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的只有47.5%。由此可见,用人单位呼吁重视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而大多数学生自身几乎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职高专大学生,使其成为高素质劳动者是摆在广大教育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劳动法》教学改革,探讨如何利用课程教学平台,促进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育,完善其素质结构,成为合格建设人才的坚实后备力量。
一、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
职业道德教育是对培养健全人格的“社会人”所开展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来说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它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为人提供精神支撑和动力,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作为思想道德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一种与人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素质,要求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必须遵循道德规范。在社会道德系统中,职业道德不仅是一个有特色的分支,而且是一个较有代表性的道德层面,是现实社会的主体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既是从事某种职业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又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对于个人的成才与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乃至社会的稳定、进步、发展,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6年,国家教育部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可见,高职高专院校所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应该是专业技术水平高,诚实守信、敬业爱岗、踏实肯干、团结协作、责任心强、遵纪守法的高素质劳动者。所以,高职高专院校除了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外,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今天的高职高专大学生,虽然尚未走上工作岗位,但是,他们正处在担负社会责任、从事某种职业的准备阶段,一旦学业结束,就要进入社会,终身或较长时间从事某种职业。在校期间,加强对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就更具特殊意义。
二、法德相济,在《劳动法》教学中培育大学生职业道德
一般高职高专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业指导等课程的形式,但这些课程本身存在内容庞杂、课时量少的问题,尚不足以解决大学生职业道德有效培育途径难题。因此,有必要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高职高专相关专业教学管理的全过程,特别引入到一些专业课程当中,开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途径与形式,弥补常规做法的不足,更好地推动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笔者在所执教的《劳动法》课程教学中展开了职业道德培育的相关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劳动法》理论学习中培育职业道德
我国《劳动法》第三条在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的同时,也要求“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这说明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统一的,是一个相互对应、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过程。只有劳动者的权利得到切实保证,劳动者的义务切实得到履行,劳动者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我国三大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才能又好又快地继续前进。在授课中要摒弃“讲法律就是讲法律,讲道德就是讲道德,道德与法律要泾渭分明”的旧观念,注意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明白道德的底线是法律,突破了道德底线的行为,就要承担法律的后果,并注意讲透彻劳动权利与义务这一辩证关系,使学生领悟到遵守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劳动法》中还有一些重要条款的规定,也有赖于劳动者秉乘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才能得以切实贯彻。如第二十二条“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的规定,第十八条中有关“采取欺诈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的规定,第二十五条有关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第三十一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规定;以及《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中有关“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这些规定的模范执行,可以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但这需要劳动者发自内心的“主动遵守”而非“被动接受”。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将知识点讲授结合到应培养大学生作为公民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意识,养成守法的行为习惯上,通过劳动者所应当履行的这些劳动义务的学习,来启迪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觉悟、润育和激励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坚定和强化其职业道德意志,使学生明白应在内心深处形成职业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并体悟到需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与法律规定。
(二)在《劳动法》实践教学中培育职业道德
《劳动法》作为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实践教学的开展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目前采用比较多的实践教学形式是以案例教学为主,包括情境模拟、课堂辩论、影音资料鉴评、社会调查四种方式。为配合劳动者义务方面法律规定的理论学习而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时,可选取典型恰当的案例,更有效地寓职业道德培育于《劳动法》教学之中。如进行徐德昌诉丰华圆珠笔公司因其与他人合伙生产同类产品损害公司利益而解除劳动合同劳动争议案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对“该案的关键是认定原告徐德昌违法、违约行为究竟是否成立,被告丰华圆珠笔公司对其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是否合法合理”分析的过程之中,要注意解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以订立劳动合同的方式建立劳动关系,是以合同机制来约束和规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上的权利义务,而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劳动者因自身的主观原因被证明发生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因而使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实为一种根本违约行为,合同对方用人单位当然有解除合同关系权利。所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与法院均支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与“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作出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处理决定。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劳动者缺乏职业道德素养做出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而自食苦果的实例,教师可以通过甄选、巧用这些案例进行实践教学,进而水到渠成促成职业道德培育。
三、《劳动法》教学中培育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和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落实到职业活动之中,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进而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并达到崇高的职业道德境界。通过相关法律课程如《劳动法》推动道德教育是可行的,在学期末,通过对三个班149位学生进行调查和个别访谈显示,反映取得了一定成效:有93.8%的学生认为要“有意识且主动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针对“假如毕业后进入并不喜欢的单位工作,在寻找更合适自己的工作单位同时”,86.8%的学生选择“可能会认真工作,尽职尽责”,只有3.8%的学生选择“马虎应付,反正不会久留”。在当前职业道德建设中,职业道德法规化是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强化对不良职业道德行为的矫正是新形势的迫切需要。通过劳动与职业法制教育,教育学生懂得职业纪律和劳动法律,树立遵纪守法意识,严格规范职业行为,依法办事,在涉及自身利益时要廉洁奉公,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并且敢于依法维权。
当然,法律与道德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也存在着区别,但它们之间却也同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它们联系紧密,毕竟劳动者职业道德构建在法律层面上涉及到契约理念、诚信理念、忠诚理念的支撑,这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关系相对应。如果说,因契约理念而生的契约义务对应的是法律义务,那么基于诚信理念而生的诚信义务则是潜在的法律义务或者说附随义务,从本质上讲都有法律上的约束力。而忠诚理念则包含着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含义,就法律层面而言主要是指劳动者在处理用人单位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冲突时是否以法律允许的规则为底线;道德层面的要求则是高于法定规则的处理或者说在法律没有规则的边缘是否以善意为出发点来应对,就忠诚义务而言是在法律约束力之上更为强调道德的约束力。所以,有必要通过《劳动法》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劳动法理论和知识以及劳动法律、法规、政策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培育职业道德,推动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提高整体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张敏强,等.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审视――2004年广东地区大学生择业心态及状况调查报告[J].高教探索,2004,(3):88.
一调查概况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以黄石市两所高校部分在校“90后”大学生为主要群体,同时也调查了部分社会上的“70后”和“80后”。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问卷调查法为主、文献法和访谈法为辅来进行综合分析。
(二)研究过程和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在两所高校,共发放问卷250份,当场回收问卷247份,回收率为98.8%,在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总共有246份,有效率为98.4%。问卷调查所有数据都经spss11.5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三)被试简介
本次调查的两所高校分别为师范院校和理工院校,其中师范院校的招生主要偏重文科,理工院校的招生主要偏重理科,两所学校的“90后”大学生具有典型性,能很好地代表全国普通高校在校“90后”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其结论具有普遍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90后”大学生道德现状分析
1道德水平总体不高
为了了解“90后”大学生的道德总体情况,我们特地对部分“70后”“80后”进行了访谈,在问题“你觉得‘90后’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怎样?”的回答中:38.7%的人认为“90后”大学生道德品质“一般,与以前相比没什么变化”;11.4%的认为“90后”大学生道德品质“很好,符合社会要求的标准”;15.9%的人“不予以评价”;然而还有35.0%的人认为“90后”大学生认为“糟糕,有待提高”,这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从上面对“90后”大学生道德评价不难看出,认同“90后”大学生道德水平还比较好的大约占一半左右,认为道德水平不高以及不愿意进行评价的大约也是占总人数的一半,因此“90后”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总体上是不容乐观的。
2道德认知不够深入
道德认知是道德品质的基础部分,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调查结果显示:在看见有人在公共场合喧哗时,69.1%的“90后”大学生认为这个行为没坏的影响;2.8%的“90后”大学生认为很张杨个性;另外还有3.7%的“90后”大学生认为无所谓;只有24.4%的“90后”大学生认为这种行为不道德。调查数据充分的说明了“90后”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接近70%的“90后”大学生针对公共场合喧闹的事件没有意识到是不道德的行为,因此“90后”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道德情感缺乏
道德情感是道德品质的重要保障,它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影响着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调查显示:对于社会上各种与道德有关的事件,有48.0%的“90后”大学生选择“只是好奇,并无太多思考”;12.6%的“90后”大学生选择“不太关心,置身事外”;0.8%的“90后”大学生选择“反感,不愿听闻”;只有38.6%的“90后”大学生选择“积极关注,热心了解”。
笔者认为,道德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它不同于一般的人类情感,它是品德心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依据自己所认识和掌握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准则来衡量自己或者别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凡是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会使人的内心产生一种积极的肯定性道德情感,否则就会引起消极否定性道德情感。由数据分析不难看出,大部分“90后”大学生产生的是一种消极道德情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90后”大学生道德情感缺失严重。
4道德行为践行不够
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和最终目的,因此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高低主要看其外在的道德行为表现。调查结果显示:46.3%的“90后”大学生在公共场合别人不遵守秩序时自己选择遵守;9.3%“90后”大学生认为应该随大流;44.3%的“90后”大学生觉得应该看情况而定;无人选择不遵守。由数据不难看出,超过一半的“90后”大学生不按基本道德规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有的随大流,有的看情况再做决定,他们道德行为的实践不够坚定,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90后”大学生令人堪忧的道德现状的原因
1社会环境不良影响
访谈数据显示:有53.7%的“70后”“80后”认为社会环境对其道德形成影响最大,并认为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是其出现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社会环境对人道德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社会环境不良影响是导致“90后”大学生道德品行低下的重要原因。
2学校忽视德育且德育实效不大
调查显示:37.0%的“90后”大学生选择学校几乎不开设德育课程;56.1%的“90后”大学生选择学校偶尔开展德育课程。另外,37.4%的“90后”大学生认为学校德育课程对其影响不大;32.1%“90后”大学生认为学校德育课程基本上没有价值。所以学校忽视德育且德育实效不大是造成“90后”大学生道德品质低下的又一重要原因。
3家长德育意识缺乏
调查显示:当自己给路边乞讨者钱时,30.9%的“90后”大学生选择其父母会表扬鼓励;19.5%的“90后”大学生选择其父母制止,不想给;另外分别还有21.5%和28.0%的“90后”大学生选择其父母会批评,并告知这是假象以及不给任何表示。由数据可以看出接近70%的家长缺乏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意识,他们对待孩子这种行为的态度说明其在面对此问题时只是按照自己的眼光去品评问题,没考虑到他的这种做法对孩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会产生不良影响。
4自我德育意识薄弱
调查显示:43.5%的“90后”大学生在做出有违道德准则的事后几乎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15.9%的“90后”大学生偶尔反思;13.8%的“90后”大学生经反思;还有26.8%的“90后”大学生选择视情况而定。从数据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自我反思的道德教育意识薄弱,忽视了自己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
三调查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90后”大学生道德现状令人堪忧,道德品质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道德认知不够深入;二是道德情感严重缺乏;三是道德行为践行不够。造成“90后”大学生道德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社会环境不良影响;二是学校忽视德育课程且德育实效不大;三是家长德育意识缺乏;四是自我德育意识薄弱。
加强“90后”大学生道德教育,促进其道德品质的提升将是社会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道德教育应该从学生小时候抓起。
(二)建议
第一,社会应该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强化道德舆论监督。可以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台、报纸杂志以及网络的舆论宣传作用,对社会上不道德的人和事通过媒体进行宣传,从而形成强大的群众舆论压力。(2)树立良好道德榜样。社会上每年应该坚持举行全国性的和地方性的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这个活动无论对于活动的本身还是对于选出来的道德模范而言,都对社会道德风气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通过以上两点可以有效营造一个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90后”大学生身处这样一个社会里会被耳濡目染,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最终构建出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二,高校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制定德育方针政策并落实,做到有效德育从而促进“90后”大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的发展。(1)德育纳入学校教育哲学体系中。这样有利于把道德教育的宗旨贯穿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2)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学校可以结合校内外的环境以及“90后”大学生在道德方面的品行来开发符合自己学校、自己学校学生道德品行特点的德育课程,这样能够有针对性补救学生在道德方面的缺陷,协调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的发展。(3)加强教师德育方法。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应该进行德育模式开发,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4)营造德育性校园环境。要促进“90后”大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就需要学校创造良好的、充满道德性校园环境,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关键词:道德建设;中国梦;信仰;价值取向
,吹响了“中国梦”的号角。主席也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深切的体会到这些话的价值,特别是对现在的大学生而言。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今的高校大学生是最“幸福”的一代,人手一部智能机、一台电脑,还有一些学生拥有多部高档手机,从而有一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与游戏中不能自拔,甚至一些内心空虚的大学生还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面对信仰的缺失、道德的沦丧,如何才能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呢?特别是作为祖国未来的他们。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提倡大学生树立信仰,去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亟不可待。
一、大学生为什么会缺失信仰
大学生信仰缺失的现象如此普遍,其原因究竟是什么,实际上造成大学生信仰缺失现象如此普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从社会、学校、老师和学生等4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社会环境层面。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其思想和行为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由于社会的转型,人们对物质的狂热追求,造成社会急功近利、浮躁之风盛行,从而导致了人们信仰的缺失,特别是自由时间相对充足的大学生。也正是受这种不良社会价值观的影响,拥有坚定信仰的大学生越来越少,这种不健康的社会风气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拜金”主义、幻想主义等不正确的价值观充斥着大学生的头脑,从而导致了大学生信仰的缺失。
(二)学校制度管理层面。 高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引导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如果学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风气,那么这个学校的学生多多少少都会学到一些“正能量”的东西。一些高校缺乏道德规范教育,导致了大学生道德意识模糊,信仰观念淡薄。学校可以出台一些政策和条例来鼓励大学生信仰的树立。比如说,全国的高校可以在学校里开展一些“树榜样,促学风”这类的活动,用榜样的力量来推动大学生信仰的树立。
(三)教师培养教育层面。大学老师关心学生的不仅是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道德的培养。大学老师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价值观也会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特别是老师在和学生聊天的时候提到一些关于信仰的事例或故事,会思考的大学生也会明白很多东西,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信仰的树立。
(四)学生道德自律层面。这些年以来,大学生的大规模扩招导致学生的道德素质与学校的培养质量程度有所下降。受此影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缺乏信仰与道德素质较低的现象。这些现象与大学生的积极性不足、自律性差、心态不稳等都有一定的关系,但深究其根源是大学生自身信仰意识淡薄,道德意识缺乏,人生目标迷茫等原因造成的。
二、如何让大学生正确树立信仰,圆“中国梦”
大学生信仰缺失既与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关,也与社会大环境尤其是大学生教育、培养等制度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提升我国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应对大学生信仰缺失,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才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一)净化社会环境,完善大学生道德建设。社会道德环境是信仰树立的大环境,应对大学生信仰缺失,依赖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如何进行积极的社会道德建设呢?要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的道德风气,特别是大学生的道德建设。同时,加强社会环境的净化,多倡导一些良好的风气,形成一股不可逆的“道德风”,从而带动大学生的道德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循环。
(二)优化学校管理导向,推动大学生目标的建立。学校作为学生培养教育的管理者,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建设与树立信仰的倡导。首先,应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开展以道德规范教育、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为代表的多样化大学生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形成道德教育和信仰树立的良性循环,从而树立坚定不移的信仰。其次,改革道德激励机制。学校可以表彰一些道德榜样,多开展一些类似“学雷锋”的活动,来激励大学生信仰的树立。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素质;道德缺失
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不仅有利于大学生顺利的实现人生价值,而且对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数量的剧增,大学生道德问题日益凸现出来。而大学生道德问题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如作弊、不诚实、打架斗殴、破坏公物等等。造成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1.历史遗留因素的影响
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由于长期的封建社会专制,人们的诚信意识存在着其扭曲的一面。历史上“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等格言古训,导致了人们潜意识中对诚信的缺乏。
2.社会大环境的消极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趋势日渐明显。这些新变化使大学生在某些认知方面发生了错位,那就是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风气,对大学生心灵的腐蚀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3.家庭教育对大学生道德影响
随着少生优生观念的确立,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我国家庭的头等大事。但在现在的家庭中,父母长期强调的是智育,只要求高分、名校,把其他方面都忽略了。因此导致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只重视智力开发,成绩的好坏,而忽略了对他们的道德教育以及智力能力的培养。
4.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书育人本是老师的天职,但学校却把学习变成了为了学习而学习,而忽视道德教育,致使学生只重分数,不注意道德修养。
5.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虽在学校受教育多年,但缺乏对国情民情的实感,缺乏生活磨练和对社会的思考。于是,在接触社会生活时,对看到的繁s社会现象难以理解。分不清哪些是真善美,哪些是假恶丑。同时,由于缺乏人生经验,人生阅历浅,能力不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想有所成就,但又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和经历磨砺的毅力。
二、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对策
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要求学校承担起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重任,即培养具有优秀道德品质和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的大学生。同时也需要社会提供一种良好的道德环境,给大学生创造一种有利于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氛围。
1.加强社会环境中的道德建设
社会环境是大学生发展的外部条件,对大学生道德观的形成和变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社会环境也是最能影响大学生道德观的因素之。环境对大学生的道德观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环境既能强化道德观教育,也能弱化甚至是抵消道德观的教育,因此,对社会环境必须经行综合治理。社会各界应积极倡导道德建设,积极踊跃地参加道德建设活动,为高校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方面,社会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作为重要的舆论工具,通过对先进典范的宣传,起到从正面引导教育的作用。同时,也对背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言行给予批判,从反面起到约束作用。
2.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加强道德观教育
学校是大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所以,解决大学生在道德观方面的困惑,加强大学生道德观教育,首先必须要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建立和完善学校德育体系。针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进行国际局势、国情民情的教育,利用生动直观的多媒体、社会实践手段,搭起学生与社会之间认识与理解的桥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根和历史使命感,用科学的思想丰富和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提高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无政府主义的影响,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一种安定有序的环境,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健康活泼的集体活动来营造一种健康、活泼生动有序的文化氛围,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生机活力;还要完善学校的舆论环境,积极发挥舆论的作用,树立良好的党风、校风和学风,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3.提升家庭的教育作用
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能为以后的教育打下基础,抵制社会不良影响,强化社会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而且能影响一个人的道德观及价值观的形成,使其受益终身。因此,要使大学生道德观困惑有所缓解,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家长自身的能力素质及其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家长要善于挖掘孩子身上的“金”,要善于磨亮子女身上的闪光点。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加强家长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要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关注孩子的成长,及时了解孩子存在的问题及思想动向。另外,要革除家庭教育中的封建残余,反对家长专制作用,促使家庭教育建立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建立和睦的家庭。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不能忽视了道德品质的要求,只注重学习成绩的好坏。
4.提升道德修养的同时加强道德实践能力
大学生要在提升道德修养的同时加强道德实践能力,这是解决道德认识与行为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首先,大学生要经常性地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全面走进社会、认识社会.正确地认识国情,引导他们全面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自身的道德实践水平。其次,大学生要认识到道德修养对自身的重要性。用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来要求和规范自己,用先进典型的模范人物事迹来激励自己,用自己的实践来考察自己,不断地对自己进行道德修养教育,通过道德实践来增强自身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激发自己对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兴趣。古人云:“有才无德,其行不远,”道德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占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以及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决定了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就会制约大学生的成长和才智的真正发挥。
大学生道德方面确实存在缺陷,但总体上是好的,社会上的一些人不应因某些大学生的行为而一味否定大学生。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不仅反映了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而且决定了社会公民的总体素质和民族发展的未来,只有准确把握大学生道德现状,因势利导,采取有效的对策,才能引导大学生道德观念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社会环境的合格人才。我们相信,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通力合作,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会显著提高,中国也会有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大学生 行为道德 问题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行为道德的问卷调查结果
1.设计思路。问卷调查是教育研究中广泛采用的一种调查方法,根据本文调查目的设计的调查问卷,是问卷调查法获取信息的工具。整个问卷的意图隐藏在各个问题中,通过对具体数据的分类整理,归纳分析出真实性的调查结果。
2.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采取了随机抽查的方式,收回问卷490份,其中无效问卷20份,有效问卷470份,统计有效问卷的数据结果如下:
⑴社会公德方面。对于在公交车上,面对老人和孕妇,每次你会让座吗?这一问题,15%的大学生认为会让,60%的大学生有时让,25%的大学生从来不让;对于参加公益活动,25%的大学生不愿意参加,50%的大学生认为干点也行,25%的大学生愿意参加;
⑵不文明行为方面。对于在公共场所看到流水的水龙头,50%的大学生会选择自觉关上水龙头,30%的大学生有时候会关,20%的大学生认为又不是自己打开得,会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对于如果你最后一个离开自习室,“你会不会关灯”这一问题,38%的大学生能够每次都做到人走灯灭,32%的大学生有时候做不到,30%的大学生不会关灯;对于上自习课时手机突然响起的问题,38%的大学生认为会感觉到不好意思,猛然关掉手机,32%的大学生选择跑出去接听,30%的大学生认为无所谓,可以小声接听;对于“课桌文化”持什么态度?38%的大学生认为所谓的反对“课桌文化”,30%的大学生认为可以理解这种现象,32%的大学生觉得“课桌文化”挺好,可以发泄情绪。
⑶人际交往方面。对于在宿舍休息,“你的室友会注意保持安静吗”这一问题,70%的大学生认为室友非常注意,其中认为20%的需要提醒后会注意,10%的室友从不注意这一问题;对于同学之间的关系,45%的大学生认为相处很好,很和谐,40%的大学生认为一般,15%的大学生认为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好,经常会有苦恼。
二、当代大学生行为道德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主流整体是好的,总体呈积极向上的状态。大部分学生注重品德修养,注重人生价值的实现;他们基本上都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助人为乐精神在青年大学生中依然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大学生都渴望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自己的社交群体,渴望得到理解、尊重和认可。他们大多都能认真学习,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理想。从以上的情况分析,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的主流是积极的,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道德认知和较强的道德情感,行为道德也基本符合社会规范。
但是,相关的调查也表明,当代大学生行为道德方面也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1.道德取向功利化
当代大学生观的主流是把取向定位在义利并重、个人和社会相结合的层面上。调查表明,“贡献社会、事业成功、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大学生追求人生幸福的三个首要方面。他们追求的是自我和社会的和谐与统一。但是,也应该看到有的大学生在取向上趋于功利化,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仍然存在并有蔓延之势,对金钱物质和自我感官享受的追求得到相当多大学生的认同。
2.社会责任感淡漠
相对其它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来说,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显得特别淡漠。调查表明,相当多的学生只从个人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缺乏对国家和社会应有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缺乏感恩意识,不懂知恩回报,对社会、对国家、对家人没有回馈感激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对学习和社会工作不尽心尽力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3.极端的自我中心主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践,增强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但是部分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跌入了极端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一味崇尚自我。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都渴望别人的理解和关注,却又往往过多的考虑自身的需求,过多的考虑是否对自己有利,密切联系领导、喜欢走上层路线,缺乏脚踏实地务实工作精神。他们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却很少主动地去帮助别人。
4.公共道德素养差
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污言秽语盛行,“课桌文化”屡见不鲜。图书馆里大声说话,旁若无人。有的大学生恋爱注重功利,在公共场所勾肩搭背,男女交往极不文明。崇尚奢华生活,浪费攀比现象严重。有的学生考试作弊、男女同居、打架斗殴、酗酒闹事,甚至极个别学生偷钱、偷物而触犯法律。这些都说明,部分大学生的公德素养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5.认知与行为严重脱节
大学生视野开阔,文化知识掌握较高,对社会提倡的公德规范的认知程度也较高,但是他们对道德规范的遵从却缺乏应有的自律性,自觉执行力差,出现知行脱节的现象。一方面,他们重视道德知识的积累和提高,有较高的道德意识,常常抱怨他人的不文明言行,对社会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一方面,却在自身的道德实践,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自我约束不够。有的大学生一方面嘴中埋怨中国人素质如何低劣;另一方面,自己却在墙壁上乱踩乱踏,在课桌上乱刻乱画,随地吐痰,乱丢纸屑,乱倒脏水污物,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都说明,当代一些大学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道德认知与行为道德之间的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