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班组愿景

班组愿景

时间:2023-05-30 10:55:10

第1篇

关键词: 愿景共同愿景班级文化

梦想是人前进的动力,如果一个人没有什么追求,没有什么伟大梦想的话,那么整天忙碌的就都是些琐碎的事。愿景可以理解为人们对未来的一种追求。个人愿景是人们心中或脑海中所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共同愿景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并遍布到组织全面的活动,以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会起来。而在个人愿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共同愿景,更能唤起人们的希望,鼓励人们不断地为实现共同愿景而努力,这样,一个组织中的个体就会因为奉献而体会到更多的幸福,因为一个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和义务。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集体是具有一定个人目的的个人集合体,参加这一集体的每一个人是被组织起来的,同时也拥有集体的机构”,“集体是活生生的社会有机体,它之所以是一个有机体,就是因为那里有机构、有职能、有责任、有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如果这样的因素一点也没有的话,也就没有集体了,所有的只是随随便便的一群人罢了”。所以,班集体是由班级学生组成的,生活在班集体中的班级学生,如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愿景的话,并且在个人愿景的基础上,形成班级的共同愿景,再加上班主任引导班级学生为个人愿景而努力,为实现班级愿景而奉献,在努力的过程中享受过程中的艰辛,在为班级奉献的作为中体验幸福的感觉,就能增强班级凝聚力。班级凝聚力是一种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推动着班级建设进入良性轨道,展示着一个班级的生机与活力。

一、明确个人愿景,不断超越自我

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就好像大海上一艘迷失方向的船,飘到哪儿算哪儿,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刚进入预备班的学生,他们属于以前意义上的小学六年级,他们的心智还不算成熟,是非判断能力还不是很强,但他们的模仿能力却很强,且他们属于比较听话的一族,会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做一些有时他们并不是乐意做的事情,加上他们又有着很旺盛的精力,如果能鼓励、引导他们为了伟大的梦想而奋斗的话,他们就会慢慢地朝着长辈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在不断实现自己所制定的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因此,在开学初,我便帮助学生学会明确自己的愿景。借用彼得・圣吉的“个人愿景”让学生和家长商量后写出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大学乃至理想的职业,并且把他们的目标作为班级文化的一部分张贴在教室墙壁上,以目标驱动学生的学习及成长。告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树立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周记及时地帮助学生树立近期目标。如月考临近了,布置周记《月考目标》,考试结束后请学生写《月考反思》。借用美国教育家克拉克的《优秀是教出来的》告诉学生:“改变自己任何时候都不晚,要努力地超越自我。”使学生在不断进步中享受着快乐。作为班级中的个体进步了,学生便会对班级集体心生感激,也为自己所在的班级而自豪,并乐意努力做得更好,为班级奉献得更多。

二、自动自发,培育良好的班级氛围,逐步实现班级愿景

“蓬生麻中,不扶则直”;“孟母三迁”的故事均表明人只有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养成好的习惯。这足以说明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人的成长起促进作用。亚斯贝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陶冶。积极的浓郁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和学生一起创建、培育良好的班风、学风,让学生在个人愿景的基础上生成班级的共同愿景。学习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是困难而辛苦的,但有了内生的共同愿景后,这个内生的共同愿景就像一个方向舵,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混乱或阻力时,继续坚持努力去做,从而发挥班级共同愿景的张力作用。因为“伟大的愿景一旦出现,大家就会舍弃琐碎的事”。

1.在个人愿景的基础上形成班级共同愿景。

六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的早期,自主意识强烈,具有广泛的求知欲与强烈的好奇心,富有理想,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于参加各种创造性活动,对于竞争性、冒险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此乐不疲。我们鼓励他们向善,鼓励他们不断努力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因此,班级共同愿景的确立可以从这个方面入手,结合本班实际,在和学生共同商量的基础上,形成班级共同愿景。比如,我在引导我班学生确立个人愿景,不断超越自我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商量,确立了班级共同愿景:培育“进取、合作、有序、快乐”的班集体,努力争创“年级组学习第一名”。

2.自动自发,培育良好的班级氛围,逐步实现班级愿景。

为了实现这个共同愿景,在学习生活中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引导学生履行自己的义务,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学会投入,学会奉献。

(1)在良好习惯的指引下逐步实现班级愿景。

预备年级是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如果在预备年级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所有的任课老师就会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教室并愉快地享受上课,学生的学习生活将会收获很多。

为了协助他们实现班级共同愿景,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发挥引领作用,一方面要以精彩的课堂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切实学习到实实在在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注意学生习惯的养成。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增殖,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我是这样做的:反复地坚持地告诉学生早晨到校后把作业摊开交给小组长或等小组长收,自己则打开语文或英语书进行阅读;课堂上视线要追随老师,有不懂的问题可以举手向老师请教,也可以自己做个记号,下课后和同学探讨或去请教老师;课间要尽可能地走出教室文明休息,呼吸新鲜空气;中午吃饭时按小组排队取饭盒并礼貌用餐;午饭后有值日的同学主动地及时地做好自己的值日工作;午自习时认真听来教室辅导的老师的讲课,如果没有老师则安静地自习或午睡一会;把每天的作业写在家庭作业记录本上,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以便做到及时交作业……学生在良好习惯的驱使下不断进步着,不断地靠近班级的共同愿景――“年级组学习第一名”,在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区教研室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的情况下,我班的语文成绩名列年级第一名。我借此机会鼓励他们,肯定他们的实力,增强他们的自信,鼓舞他们继续努力,不断超越自我。因为有着内生的“年级组学习第一名”的共同愿景,学生更加积极自觉主动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时,他们也会相互勉励,自觉地克服学习中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努力去逐步实现共同愿景。

(2)在活动中增强班级凝聚力,有助于实现班级共同愿景。

班级活动是班级所有成员的活动,不是某几个人的活动。班主任通过有效地开展班级活动,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进取的精神。

六年级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烈,他们会过多地关注自我;“娇、骄”形象在现在的六年级学生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所以如果能借助活动增强学生的意志及合作的品质将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实现班级共同愿景。

①借助游戏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游戏程序和规则:每组在一张纸上完成一幅作品。小组内每人依次只能画一笔,组员之间不能说话、递纸条;由最后一位成员给作品起个标题,由第一位参与者向大家介绍本组的作品。每组另请一位成员评价其他组的作品。然后请小组每位参与者都谈谈自己画这一笔的想法及对前面一笔或几笔的理解。相关问题:觉得本组和其他组的作品怎么样,有什么更正或补充?以10分计,可以打几分?小组内前后的思路是否一致?后来是怎么解决的?要集体完成一幅作品,会有哪些困难?如何解决这些困难?游戏后的思考:成功的合作需要了解所有参与者的真实想法;读懂各种信息,从对方或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于有效沟通很重要;既要发挥每位学生的个性,又要保持适度的一致。学生在游戏中懂得了成功需要合作。

②在学校组织的校园文化节上,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活动。尤其是十人跳长绳比赛,这个项目要求甩绳子的人员和8个跳绳的人要齐心协力才有可能得到优异的成绩。班主任要协助体育委员安排好参赛人员、替补队员、拉拉队员、后勤人员。在比赛前期我陪同学生一起训练,看着他们卖力练习,尽管红扑扑的小脸上挂满了汗珠,可是他们脸上写满了自信和开心的微笑。这个被体育老师看好有可能在比赛中赢得本年级第一名的团体也期待着更令人欢呼的那一刻,可是比赛时我班体育委员的鞋子脱落了,因为重新穿鞋所以我班屈居第二。有的学生哭了,我适时地教育他们,我们的努力让我们有希望赢取第一,但是鞋子的偶然让我们与第一失之交臂,这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偶然的因素。特别是有几个学生相拥而泣的情形,更让我觉得,我们没有输,我们获得了比第一更重要的东西,我们六(4)班会更团结地去赢取其他的胜利。我似乎看到了学生坚定的步伐正迈向成功。

③在英语学习中,分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竞争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进取、合作、有序、快乐”的氛围。由英语老师根据班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及其他方面综合考虑,将学生分成5组,分小组长、记录员,记录小组同学的英语默写背诵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既有个人评价又有小组评价,评价为优者减免作业。“教育的艺术本领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成绩得到了提高,信心得到了提升。

通过一些活动,学生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逐步地实现了自己的近期目标,学生的努力得到了肯定和认可,班级因为学生的努力得到了荣誉,这样就无形中给了学生积极的强化,因此,他们会更加坚持地团结在一起,会更乐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会更加齐力地排除影响实现共同愿景的一些负面因素,这样班级就会奏响“团结就是力量”的优美乐章。

当然,学习不是学生生命的全部,在制定班级共同愿景的时候,不一定拘泥于学习上争第一,也可以利用学校的一日行规考核,确立班级的共同愿景是“争创初中组行规考核第一名”;利用学校校园文化节的开展,鼓励班级学生力争先进,等等。

愿景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出勇气,在追求愿景的过程中,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勇气,去做任何为实现愿景所必须做的事。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利用班级共同愿景可以让班级学生自动自发地履行自己的义务,为实现班级愿景而投入,享受尽义务和奉献的幸福。

参考文献:

第2篇

处属各分会: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2005—2009年实施方案和东风货运党发[2005]14号的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处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贯彻《集团公司工会创建学习型班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货运处班组建设的实际,导入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理念,营造班组学习的浓厚气氛,构建班组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创新变革的机制,提升班组的效益、管理、创新指标,提升职工的学习、技术运用、变革创新、自主管理、群体超越的能力,为我处创建学习型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建理念:根据学习型组织有关理论,在创建学习型班组的过程中,要确立以下理念:组织学习理念:组织学习要求组织成员首先要抓好自身的学习,因为组织学习是始于成员的学习,没有个人的学习组织是无法学习的;组织学习要求把个人的学习组合到组织中来,与人共享,以产生新的设想;组织学习要求在组织内运用、传播知识并创造新的知识,以增强组织自身能力,改善组织的行为和绩效,检验学习成效的标准是组织绩效的提高;组织学习要求在学习掌握知识,建立知识架构、知识内容、知识系统的同时,更注重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改善心智理念:建立学习型组织必须推进组织的深度变革。深度变革是将组织内部改变和外部的改变结合起来的组织变革,也就是把硬件的改变和软件的改变结合在一起。内部的改变就是在人脑子里面的价值观、愿望、行为、习惯,外部的改变包括程序、战略、实践和组织架构。建立学习型组织要求组织成员不断进行自省和反思,改变自身固有的不适应新的形势要求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认知模式、愿望、要求等,突破思维心理的屏障,通过内部的改变发现组织存在的问题以及创新变革的阻力、机会、方向,推动和实现组织的创新变革。系统思考理念:系统思考要求运用系统的观点看待组织的发展,要求从看局部到纵观整体,从看时间的表面到洞察其变化背后的结构,以及从静态的分析到认识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进而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系统思考要求看到组织中各种事件相互关系而不是单一事件,看见组织渐渐变化的过程而非稍纵即逝的一瞬间,敏锐地觉察到系统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微妙“搭配”,从而更准确地把握组织发展的趋势,寻求正确的创新和变革之道。共同愿景理念:共同愿景指的是一个组织中各个成员发自内心的共同目标,员工个人的愿景而又高于个人的愿景,它是组织中所有员工共同愿望的景象,是他们的共同理想。建立学习型组织要求组织有明确的愿景,帮助和激励组织成员主动而真诚地奉献和投入,引导和规范组织成员的学习行为,从而保证组织成员学习目标的一致性。自我超越理念:自我超越,是学习不断深入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它是实现组织目标的精神基础。自我超越需要不断认识自己,认识外界的变化,不断地赋予自己新的奋斗目标,并由此超越过去,超越自己,迎接未来。建立学习型组织要求通过营造员工全员终身学习的机制和环境,激发员工的智慧和潜能,不断突破成长上限,实现自我超越,在工作中体验生命的意义。

三、创建目标:1、班组具有明确的发展愿景,重视成员的个人愿景,并使班组愿景与个人愿景相一致。班组成员了解班组的愿景,并具有实现班组愿景的强烈的使命感。2、班组长具有系统思考的概念,重视班组变革管理,并组织职工参与。3、班组有持续学习、持续改进的良好气氛,有健全的学习制度,班组成员有个人学习发展的计划和目标。班组创造条件支持各种学习活动,创造班组成员持续学习、充分发展的机会,重视班组成员职业生涯发展。4、班组鼓励班组成员的创新,鼓励班组成员将所学知识用于工作,重视班组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并能取得成果。5、班组内部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能够坦诚沟通、相互信任,分享学习成果,能进行有效的自主管理。

四、创建要求: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如下:

一、建立班组“创争”活动宣传栏。在班组工作场所或休息场所,宣传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有关理念,宣传班组建设发展的愿景,宣传班组“创争”活动的目标、规划及活动安排,公布班组“创争”活动的成果。

二、开展班组内部学习培训活动。1、班组根据生产工作的要求,制订和实施内部学习培训计划,根据计划逐步实施。2、每个职工根据自己的岗位职责提出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目标,班组为他们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帮助他们达到目标。3、班组内部的学习培训要突出互动学习、团队学习和学习共享,利用工余和班前班后时间进行,请上级主管、专业部门和班组内学有所长、学有所得的职工担任教员,着重进行岗位技术技能和班组专业领域内的新知识的培训。形成班组内部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把班组学习培训和班组改善创新紧密结合起来。1、班组要成立课题小组。2、根据生产工作的实际要求,组织课题小组在学习交流研讨的基础上,定期确定管理、质量、成本、工效方面的改善创新课题。3、对创新改善的成果,班组要及时进行发布表彰。

四、建立职工学习档案,制订职工个人学习成才计划,为职工学习成才提供辅导、服务、支持。

五、建立班组内部学习培训的激励机制。对班组内学习成果突出、改善创新成绩突出、担任教员表现优秀、炼就掌握绝技绝活的职工班组内部和上级部门要给予奖励,或者提供进一步学习、施展才能的机会。

五、创建规划:分三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普及阶段2005——2009年,各单位要确保50%以上的班组参加创建活动。各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会主席为具体责任人,参加创建活动的班组要实现“六个一”的目标:第二阶段:巩固提高阶段2007——2008年,各单位80%以上的班组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参加创建的班组要在班组内部形成四个机制,营造一个气氛。四个机制:团队学习机制、交流沟通机制、成果共享机制、创新变革机制。一个气氛:班组内形成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终身学习、快乐工作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气氛。第三阶段:创新发展阶段2009年以后,各单位开展创建活动的班组比例稳定提高。参加创建活动的班组要努力达到以下要求:1、班组内能有效进行系统思考、深度汇谈、反思反馈,形成较强的组织学习能力和较快的学习速度。2、培育班组强烈的团队精神。3、持续取得创建活动的成果。为推动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的扎实开展,货运处工会将在今年十月份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现场经验交流活动。十一月开展班组学习创新成果发布活动,十二月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学习型优胜班组、学习型标兵班组的申报评比表彰活动,以推动活动的不断深化。

第3篇

一、构建班组愿景体系,提高班组凝聚力

班组愿景是班组最终希望实现的未来蓝图,是激励班组内全体成员学习工作的灯塔和原动力。我们在学习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础上,组织全体职工进行案例讨论和深度汇谈等,在广泛征求班组成员意见、吸取大多数人员建议的基础上,我们班委会把“工作的乐园、温馨的家园、质检的标兵、三a的先锋”作为班组的愿景。即:培养对岗位的兴趣,热爱岗位,热爱同事,形成巨大的亲和力,以质量为事业,做一个优秀的质检人,齐心协力,共同建设我们的班组,永做班组的模范。在班组愿景制定后,我们发动全体成员来丰富愿景的内涵,有好的诠释我们都会记录在案,每个人的积极参与,使共同愿景产生了强烈的感召力,并激励每个人为之而奋斗。在此基础上,我们把岗位的室内走廊起名为亲情走廊,在走廊墙壁上挂着家庭的合影,班组的合影,个人制作等。当职工走进走廊时,就会被暖暖的亲情和友情所感染。这种人性化的管理,使职工心贴心,认同和归属感极其强烈,真正体现了岗位如家、亲情满园的愿景。为了实现班组愿景中“质检的标兵”的目标,我们充分利用深度汇谈的形式,加强成员间的沟通和理解,把“精益求精、雷厉风行”做为班组作风,“把服务前移,让数据说话”做为评判班组工作好坏的重要依据。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对班组检验的所有钢种制定了具体的检验时间,比如:40cr钢检验中,我们制定了接票到对票时间、淬火到回火的间隔时间、磨料时间等,在最短的时间内报出结果。而且,在检验中不但要求有数据,而且要有数据分析,并及时把数据反馈到生产单位,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质量,做一个优秀的质检标兵。

在构建班组愿景的同时,我们组织班组成员建立起了个人愿景。在建立个人愿景时,我们班委会帮助职工分析其个人能力、学习智障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使其认识到实现个人愿景,要靠终身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适应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技能。在这两年里,80%的班组成员都实现了个人愿景,并建立了新的愿景,达到愿景阶段性的实现。

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提高创新力

学习型组织中所说的学习与通常所说的看书、读报、听课等学习有着根本的区别,它既不是为了应付而流于形式的学习,也不是纯粹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事务性学习,是一种动态的、主动的、与工作不可分离的学习和延伸。在**电炉核竞工程实施以来,新工艺产生的低倍缺陷及高倍缺陷是以前从未见过的,而且大家对新标准的应用、理解都存在很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边请有经验的老师给授课,一边自我加压,查阅资料,分析缺陷料,一点点地摸索。白天工作,晚上钻研,而且还我们制定了一个制度,每天下午,班组成员都要谈谈心得,相互交流,第一时间内达到成果共享。这样在极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了各种钢种的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成立了金相兴趣小组和低倍兴趣小组,对各种特殊缺陷进行集体攻关。在过去的两年里,两个兴趣小组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缺陷试样,并制定成册,撰写出了有学术价值的论文20余篇,成功解决了4项生产难题,对实际生产检验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在岗位学习上,我们实行了轮岗学习和每个人轮流讲课制度。物理检测岗位由金相岗、热处理、力学和低倍四个岗位组成,每个岗位的人员只会本岗位的工作。这种工作模式已不适合当前的需要,生产形势要求每个职工都必须会四个岗位的工作。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迅速地实施了轮岗学习。第一轮是原来每个岗位的职工分别到别的岗位上学习一个月。四个岗位的人员全部学完后,对每个人的学习心得笔记进行了交流,评比,奖励了一批在学习中表现较好的职工。第二轮是“我来当老师”,班组成员轮流讲课。每人讲三天课,第一天讲所从事的本岗位的知识,第二和第三天要讲他在别的岗位上所学的知识。有的职工对别的岗位上的知识学得不是很好,怕自己讲不出来,就赶紧去向其他岗位人员请教。所有人员的课程讲完后,对每个人的讲义再进行评比。通过这样反复自我加压,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四个岗位的人员都能相互独立操作了。

以来,优钢质量异议较多,质量损失剧增。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班组组织了优秀员工,配合销售部和生产厂到用户那里去处理质量异议。在处理质量异议的同时,发现了许多在检验中没有发现过的问题。我们把这些问题带到班组中来,有针对性地讲解和提出解决方案,并把分析结果及时向生产单位传递,使生产工艺日益完善,班组整体质量检测水平突飞猛进,质量异议损失额由吨钢3.7元锐减到目前的0.7元,每年可创2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同时,我们和销售部联合对用户进行了多次走访,把用户的工艺水平、生产需求等信息及时反馈,对销售部直供户的开发和个性销售提供重要的信息,真正体现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三、运用学习型班组理论,提高班组自主管理力

创建学习型班组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要有一个和谐的班组氛围,达到自主管理,形成完善的自主管理的班组文化。在班内事物管理中,班组大多数成员提出了分摊制。班委会经过认真考虑,认为是一个好办法,并仔细比对每个人的性格和能力,将班组的质量、安全、奖金分配、班组升级、现尝设备、宣传、文体、核算等各项工作,分工到人头,每个人都有事干,都参与管理,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调动了全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在安全管理方面,毕咏梅、亓金勇等职工提出了“五清一自我安全管理法”建议,极大地丰富了工前5分钟训练的内容,使班组的危险预知预控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在质量管理方面,质量员较好地坚持了班前5分钟质量分析会制度,加强了岗位之间的交流,把出错率降低到最低。在奖金分配中,班组提出了几套方案。经过全班组员的表决,选定在每个人的奖金中抽取200元,根据工作量的多少进行分配,这样即鼓励多劳多得,又照顾到送检试验料不均匀的现象,得到了大家的拥护。在现场管理方面,我们实行分工到人头的办法,将班内设备、现场,甚至每一块玻璃都分工到人头,每一个垃圾桶都有负责人定置摆放,并规定清扫时间,使整个班组现场井井有条,一尘不染。同样在班组文化建设中,我们更贴近实际、贴近职工,班委会充分征求大家的意愿和精神需求,开展了学习型职工评癣推荐一本好书、读书笔记展评、品质心理测验、庆元旦文艺联欢会、办黑板报、篮球赛、月度愿景之星评选等活动,既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又沟通了大家的情感,增强了班组的凝聚力。正是靠着这种强大的凝聚力,使我们每个人都精力专一思进步,心情舒畅干工作,使班组的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列,实现了班组的持续发展。

四、创建“学习型班组”取得的成效

职工的学习力明显提升。以文化业务方面为例,班组职工树立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终身学习的观念,在过去的两年里,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由2人增加到现在的19人,自学大专文凭新增加2名,3人次被**评为优秀科技人才和优秀技能人才。同时,班组和职工由过去的被动工作改变为现在的主动工作,实现了领导在和不在一个样、有检查和无检查一个样、夜班和白班一个样、厂内和厂外一个样的“四个一样”,实现了班组的自我管理目标。

第4篇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力消费者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基础管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国家电网公司开展的“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是提高班组整体素质,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目标的有效手段,只有不断开拓、创新,在工作中加强学习,在学习中改进工作,才能在班组创建上取得质的飞跃。

一、建立共同愿景,激发职工学习工作的原动力

企业间的竞争,取决于企业学习力的竞争。学习型班组的创建是班组建设的基础,是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精神为特征,以增强企业的学习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管理方式。共同愿景是组织最终希望实现的未来蓝图,是激励组织内全体成员学习工作的原动力。建立共同愿景,是要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经典案例讨论等方式,让每个班组成员理清个人愿景、个人目标,并找到自己的标杆,从环境、行为、能力、价值观、自我认同、精神五个纵向层面明确自己的现状、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适应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技能。

制定共同愿景之后,只有把愿景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精确的、可度量的、可操作的行动目标,才可能实现。要发挥团队的群策群力,使用头脑风暴法、PERT网络图法等多种方法分析业务流程、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方法。

二、坚持工作学习化,在过程中提高成员的素质

学习型组织中所说的学习与平时的看书、读报、听课等有着根本的区别,它既不是为了应付而流于形式的学习,也不是纯粹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事务性学习,是一种动态的、主动的与工作不可分离的学习。

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带着工作问题学习。生产现场出现的问题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学习。班组有了新成员时要帮助新成员解决他们遇到的业务知识和技能问题。要让新成员每天遇到问题时主动请教师傅,通过师傅的传、帮、带,使新成员尽快掌握班组的各种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每日总结当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办法,并实现资源共享。

实践中,可以建立工作学习化模型:

第一次飞跃:勤奋+积累

第二次飞跃:悟性+积累

第三次飞跃:训练+实践

第四次飞跃:创造+毅力

……(更高层次的循环)

只有不断的总结和整理好的方法,通过正向循环的工作化学习,工作效率才会很快的提升,促进班组的整体工作。

三、坚持学习工作化,用学习促进工作

要把学习同工作一样要求,一样对待,把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学习促进工作。

1、加强组织保障。制定年度和月度学习计划,在班组绩效考核细则中明确科技创新奖、劳动竞赛奖、特殊贡献和合理化建议、个人培训等考核标准,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记录职工学习情况,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上班讲学习、下班忙充电的良好风气。制作愿景牌,开辟学习园地,建立电子图书馆和学习网站,使成员上班看愿景、心中有理念、学习有资料、分享有园地。

2、分享学习成果。班组成员只有相互分享学习成果,才能带来学习的更大飞跃。思维的交流与碰撞,能带来创新的火花。对于班组工作不利于集中学习的特点,可以分散学习,学习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安全业务、改革形势、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以及众多的电子书和研讨文章。建立网上学习园地,分享学习成果,实现个体学习向团队学习的迈进,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3、鼓励个性学习。在组织团队学习的同时,可以鼓励和支持职工个性化学习。

四、根据木桶原理,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方位互动式学习

木桶原理指的是: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如果组成木桶的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木桶”不仅象征一个集体,也可象征某一个员工,而“木桶”的最大容量则分别象征着集体和员工个人最大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员工就是通过学习来增大这一个个“木桶”的容量。

第5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然成为当下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代儿童更是一出生就生存在这样一个被新媒体所渗透的环境之中,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原住民”。新媒体在变革儿童生活、交往和学习方式的同时,也为儿童塑造了新的、更为复杂多元的道德环境,成为一种新的道德平台。新媒体的普及与广泛使用重构了学校教育的基本环境,给当下学校教育带来了诸多机遇与挑战。

人是文化的动物,以文化育人方能有效。好班级贵在有好的文化,有什么样的班级文化意味着班级成员共享着相应的信念系统。文化是一个“群体共享”的“假设、信念、价值观、传统和习惯”以及由此衍生的“相应的文物和做事方式”的“复合整体”[1],而班级文化就是班级内教师与学生共享的愿景、价值观、信念与做事方式的意义之网,是班级真正的粘合剂。新媒体时代,“旧班级”有着诸多不足之处,根源在于班级文化存在问题,亟需转型与超越。

一、“旧班级”的文化症候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追求,课程改革的深化对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主要场所之一的班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个以教师管控为特征的德育型组织而存在的“旧班级”,有着以下几方面的文化症候:

首先,在愿景与使命上,沿袭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旧班级”主要定位是一个“自上而下”、为落实上级任务而存在的“基层管理单元”,它的愿景与使命在于构建一个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成长的德育型组织,因而与教学相互割裂,难以实现“学生的全人式成长”这一教育的本质追求。

其次,在组织形式与管理模式上,“旧班级”一般都是按照年级和年龄固定设置的“行政班”,这种班级采取的是整齐划一的集体授课制,实行的是“班主任单向度管理”制度,这有悖于“因材施教”的基本教育理念,也难以解决现今选课走班制下学生流动性加大、管理难度增加的问题。

再次,在关系与中心上,“旧班级”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班级事务或师徒伦理来联结班级成员,师生、生生之间多为事务关系或伦理关系,缺乏直抵生命的深入交流与互动,未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最后,在时空、载体与资源上,“旧班级”往往单纯依托学校这一时空,利用传统媒体和学校内部提供的有限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无法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和新媒体时代新技术和新思想给学校教育带来的挑战。

总之,作为一种德育科层组织的“旧班级”有着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亟需转型。

二、“新班级”的取向:走向学习共同体

在新媒体背景之下,“旧班级”的隐患日益凸显,而应对的关键在于转变班级的性质与功能,构建一种“新班级”,以实现对“旧班级”的超越。这种“新班级”秉持着一种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新的文化理念,旨在利用新媒体资源构建一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将其打造成为引领学生全人式成长的重要平台。

“学习共同体”是学校改革的愿景与哲学[2],也是“新班级”的建设取向。在博耶尔(E.L.Boyer)看来,“学习共同体就是所有人因共同体的使命并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3]。所以,在新媒体背景下,作为“学习共同体”的“新班级”首先应是一个学习空间,是一种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型组织。在这个学习组织中,“学习”是班级生活的中心,每一个个体因“学习”汇聚在一起,共同合作,互帮互学,他们共同分享学习的乐趣,共同探寻对知识和世界的理解。除此之外,新媒体背景下的“新班级”还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文化共同体。它是基于“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而形成的,有着“互相扶持、和而不同”的基本特性以及宽容、尊重多样性的精神追求。在“新班级”内,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的尊严与价值都受到关注和重视,在生活、人际交往以及品格上得到锻炼。

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与“旧班级”相比,“新班级”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新的愿景与使命。“新班级”主要致力于成为一个学生全人式成长与发展的平台,班级的愿景与使命在于促进班级内每一个个体的全面成长,构建一个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2)新的组织形式与管理模式。在“行政班”的基础上,以学生所选的课程为基础、按课程分班的“教学班”这一新的班级组织形式也发展起来,“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将会成为“新班级”的常态。与之相适应,“新班级”的管理模式也会走向“多班级形态共同体成员全员管理”。(3)新的关系与中心。“新班级”是以班级中每一位成员为中心,班级内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互动,专业、情感等多重关系相互交织,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学习共同体。(4)新的时空。“新班级”突破了以往“旧班级”的学校时空,从实体班级延伸至网络班级,“虚拟班级”与“实体班级”共存共生。(5)新的载体与资源。作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新班级”会更多依托新媒体这一载体,利用新媒体中丰富的网络资源,革新班级成员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

总之,“新班级”的走向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是全员“共享成长的平台”,班级内每个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是“新班级”的主要目的,“教育性”是“新班级”的首要任务。在这样一个共同体内,每一个个体都得以滋养,得以获得成长的力量。

三、文化重建:“新班级”的构建思路

“新班级”主要关注的是班级成员共享的意义、价值观和做事方式,它是对“旧班级”的理念创新、文化超越。因而,要构建这样一个作为学习共同体而存在的“新班级”,关键要从文化重建着手,解决“旧班级”的根源问题,建设一种“新班级文化”。我们认为,“新班级文化”的形成大致需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班主任和个别学生领袖为中心,构建一个学习共同体。“新班级”的最初组建阶段通常需要班主任作为领导者将班级成员凝聚在一起,同时,还需从班级之中选取个别能力突出的学生领袖,与班主任一起处理班级事务,完成初期的组建工作。这就需要班主任转变角色信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班主任要从以往基层管理单元内的“纪律管理者”走向学习共同体内的“文化领导者”。

第二阶段,班级成员共同商讨确定班级的愿景和发展目标,赋予这个共同体“魂”之所在。班级成员共同认可且具有未来特性的共同愿景是“新班级”的灵魂,是“最有力、最具激励性的因素”[4],联结和引领着“新班级”内的每一位成员。学习共同体组建一段时间之后,需要班级成员集结在一起讨论协商,共同确定班级的愿景与发展目标,以此赋予班级共同体以“精神”和“灵魂”的指引。

第三阶段,打造与班级共同愿景相对应的仪式、典礼以及班级环境,使之融入到日常班级生活之中并得到强化。班级成员约定俗成的仪式与典礼是行动中的班级文化,班级内的环境布置和人造物品是班级文化的符号与标志,它们与班级共同愿景一脉相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信仰。“新班级”中的仪式与典礼应与学生的成长需要关联起来,“新班级”的环境创设应彰显自身的教育意蕴。

第四阶段,班级成员自觉传播和创新班级文化,使其不断发展与丰富。好的班级文化需要去构建,更需要去经营和传播,方能经久不衰。班级有了文化之后,班级成员都应该自觉去传播、传承,使之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这种传承并非是要一成不变,相反,它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创新的过程,以此推动班级文化不断发展。新媒体时代,班级成员除了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交流之外,还可利用新媒体提供的平台,在虚拟时空去传播、分享和交流,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本班级的文化,并在与他人的交流碰撞中走向成熟和完善。

总之,致力于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新班级”是对原有作为德育科层组织的“旧班级”的超越,是新媒体背景下班级建设的未来走向。新媒体背景下的班级有着新的文化特点,“新班级”的构建也有着新的思路,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班级全体成员的智慧与努力。

参考文献:

[1]张释元,谢翌,邱霞燕.学校文化建设:从“器物本位”到“意义本位”[J].教育发展研究,2015(6):14-19.

[2]佐藤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钟启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3.

[3]Retallick J,Cocklin B,Coombe K.Learning Communities in Education:issues,strategies and contexts[M].New York:Taylor & Francis Group,1999:6.

第6篇

一、国有煤矿“创争”活动中区队干部思想认识的误区

1 认为工作忙,没有时间组织开展“创争”活动。觉得开展“创争”活动是脱离实际另搞一套、增加自身负担的空洞说教,是为了赶“时髦”、应付上级。这是错误的思想认识在“创争”活动中的突出反映。存在这种思想认识的人,自己就没有弄明白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真正意义和目的,更不清楚创建学习型组织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关系。

2 抱着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把每天给职工讲一道安全生产规程题。简单的等同于“创争”活动。无论上级检查指导几次,过后做法依旧。这是“创争”活动思路不开阔的具体反映。组织职工开展安全生产规程日常学习培训不能说不对,但从学习的形式到内涵,都不是学习型组织所指的“学习”。学习的基本形式有三种:正规学习、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正规学习主要是指在学校的学历教育,非正规学习主要指岗位学习(包括职工培训),非正式学习主要指在干中学、玩中学。学习型组织所指的学习是人的行为、人的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作、相处以及复杂的互动关系,是一种软科学。这种科学强调的是关系互动和自我认识与自我反思,也是静态单一的教学和一般理论阐释所不能及的。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职工的学习已从学校阶段的学习转变成为终身学习。即“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除了正规学习以外,更多的是具有职工个人爱好和兴趣的非正规学习、非正式学习。这种爱好学习、兴趣学习往往贴近于职工的个性,特别是在干中学、学中干,结合工作实际和个人爱好、兴趣的学习,更能激发职工个人的潜能,甚至会由此产生各类专门人才。

3 偏重于职工死记硬背,忽略了工作中的实际操作应用。有些区队(车间、科室)、班组,明确规定职工学习笔记要记多少字、每天学一道要照抄到笔记本上、班前学习提问或定期考试要能答上学过的理念知识题,达不到要求者受经济处罚。职工只好死记硬背、照本宣科、依样画葫芦。这是用传统的思维方式组织开展“创争”活动的集中反映。这种做法忽略了职工在实践中的操作应用,忽略了开发职工的学习潜能,学习效果肯定不理想。学习型组织评估学习不是看能否记住学过的理论题或作了多少字的学习笔记,主要是看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所产生的效果,小至小改小革、小发明、小创新,写出有一定质量的总结、报告、论文等,大到科学发现、新的创造、重大革新、高质量的学术报告、学术论文等。如果评估绩效,理论考试占40%,创新成果就应占60%,二者不可偏废。

4 把空洞抽象、无法评估实现情况的语句当作愿景。有的区队、班组共同愿景不是在职工职业生涯设计、个人愿景征集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而是由少数人苦思冥想拼凑而成。内容空洞抽象,一成不变,无法进行愿景实现情况的评估,成了挂在墙上的一条永久性标语口号;这是形式主义在“创争”活动中的一种反映。无论是区队还是班组,共同愿景应集职工所愿,映职工心目中之景象。愿景内容能具体、直观一些最好,高度概括的也可以,但一定让人能看得懂,而且有其丰富的内涵,便于定期进行评估。通过评估,认为已经实现了共同愿景,就要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新的共同愿景,使职工始终带着目标走路,朝着目标奋进。

5 小有成效即想停步。缺乏持之以恒、以一贯之的奋进精神。有的区队、班组“创争”活动起步较早,并已取得一定成效,受到了上级的表彰。因此,认为自己已经建成了学习型组织,没有必要再下大力气了;这是见效即安、骄傲自满情绪对“创争”活动曲解的反映。“创争”活动是一项只有开端、没有终点的职工素质工程,不是权宜之计、不是朝夕之功,贵在坚持、贵在持久,只有在长期的创建过程中才能见到实效。

二、做好“创争”活动的措施

1 加大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培训力度,明确领导者在“创争”活动中的角色定位。解决领导者对“创争”活动的思想认识问题,仅靠行政命令难以奏效。应采取加大学习型组织理论培训力度的办法,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辅导,使其弄懂什么是学习型组织、为什么要创建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组织与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关系等问题,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学习型组织是当今众多管理理论中系统性、综合性和实用性最好的一种模式,开展“创争”活动自己不仅不是“局外人”,而且还应该主动担当好三个角色:一是当好设计师。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长期的、不断设计的过程,如总体步骤的设计、学习系统的设计、使命感的设计、价值观的设计等等,领导者必须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当好设计师上。否则,要建成学习型组织将会成为一句空话。二是当好服务员。既然自己把创建学习型组织确定为目标,那么领导者自己就应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服务员,并且全心全意地为这一目标服务。三是当好教练员。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好领导应是好教练。当好教练,领导者要率先垂范。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理念如何不断地、有效地传播到自己领导下的职工中去,设计成的各个学习系统如何在自己领导的区队、班组中推进,聪明的领导者都义不容辞地起到好教练的作用。

2 从实际出发,设计各具特色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强的“创争”活动实施方案。“创争”活动虽然在许多企业都取得了成效,但是却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供借鉴。许多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成效,关键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突出自己的特色。比如,我们包头运销公司是一个以军队转业人员为主体的单位,他们在艰难的创业中总结并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三特”企业精神,又结合实际,总结形成了自己的“甘、赶、敢、干”的工作作风,即同舟共济,甘于奉献;完善自我,赶超一流;创新进取,敢为人先;雷厉风行,干好事业。因此,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和管理,不能简单遵从书本知识,也不能照抄照搬或直接从外部移植,更不能由某个人拍脑袋凭空想象,而是职工共同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过程。领导者应紧密结合实际,设计“创争”活动实施方案,然后组织职工认真实施。需要强调的是,学习型组织与传统的企业管理相比,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它突破了单独执行性管理“职能”概念和某个专门工作项目的概念,上升到以促进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多维概念层次;它更注重培养职工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注重职工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全面发展;更重视团队的学习共享;更重视职工与企业共赢。领导者在组织职工学习的方式方法上思路应更加开阔,跳出传统的“填鸭式”静态单一教学和一般理论阐释,做创新职工学习的先导者,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天网”(卫星电视)、“地网”(计算机互联网)、“人网”(各种培训站点的辅导教师和小教员)等现代教学手段的主导作用,办好职工身边开放式的业余技术学校,引导职工向远距离、网络化、交互式、个性化学习方式转变,搭建职工终身学习平台,提高职工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3 建立评价学习的有效机制,激励和引导职工提升学习力。建立评价学习的有效机制,关键在于考核评价学习力。山西阳泉煤业集团公司自下而上推行的“三工并存”,即“首席员工”(优秀员工)、“合格员工”(骨干员工)、“不合格员工”(试用员工),从班组、队到井区、矿,每月分层次评选一次,三个月一个轮回,无论哪一级的“首席员工”,除拿应得工资奖金外,每月都要加发高额的津贴;“合格员工”和“不合格员工”仅限于班组内部评选,前者拿应得工资奖金,后者只发给生活费,脱产三个月学习培训。评选“三工”除理论考核外,实践操作和工作创新占很大的比重,“首席员工”还要符合另外附加的各种条件。这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职业道德考核和职业技能比武经常化、注重提升学习力的考核评价,是建立评价学习机制值得学习借鉴的方法。

4 定期开展愿景实现情况评估,促进目标不断升级。愿景概括了组织未来的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是组织最终希望实现的蓝图。它的作用类似灯塔,为组织的前进指引方向,指导着组织的发展策略,是组织的灵魂。愿景由组织成员自己制定,通过讨论获得一致共识,成为大家愿意全力以赴的目标。建立共同愿景对组织管理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是孕育无限的创造力;二是激发强大的驱动力;三是形成长期的凝聚力。愿景的内容应简单明了、清晰形象,但领导者的个人愿景不能代表组织愿景,自上而下未经过职工认同的愿景没有生命力。共同愿景一旦建立,就应定期开展其实现情况的评估。通过自我“回头望”,拾遗补缺,查找影响愿景实现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快实现愿景的步伐。愿景一旦实现,就应对目标进行升级。如沃尔玛公司,1990年的愿景是“在2000年时成为拥有1250亿美元的公司”,今天的愿景则是“给普通百姓提供机会,使他们能买到与富人一样的东西。”

第7篇

安全生产永远都是煤炭企业发展的主题,以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为指引,在创新实施“安全管理、市场化安全管理”模式的同时,围绕基层现场安全生产这个重心,从抓“安全学习型区科”创建入手,积极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和行动,形成了以“创建促个人学习,以个人学习促提技能,以提技能促班组安全,以班组安全保障区科安全生产”的创建特色。

1、制定班组、个人愿景

班组愿景是班组全体成员共同真心追求的美好愿望和前景,它能在全体组员心中激发出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而思想是行为的先导,理念又是员工学习的根基。因此,树立愿景前首先在班组成员思想中培育“学习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促进人的全面进步;学习创造幸福、感恩学习,终身学习、受益一生;学习提升创新力、发展力,增强企业核心竟争力”等先进观念,用理念引导学习,树立愿景。并且理论结合实际,发动班组成员提出个人愿景,比如“安全运行每一班”、“安全生产,确保开采顺畅”等,经过班组讨论最后提炼成具有班组特色的共同愿景。

2、实施全科成员联责联保

联责联保是在管理中运用实施的一种“人本管理”方式,它是根据工作职责范围将员工每个岗位划分成一个单位,岗位与岗位之间,根据工作性质结成联保对子,由下至上,一级对一级负责,使安全管理层次分明、责任到人。换言之,一但发现谁有不安全行为,不但直接责任人受处罚,相关责任人(联保人)也要受到处罚,开展“双联”活动,使基层区科成员对安全生产有了新的认识,以前职工普遍认为只要自己不违章就行,别人违章自己无权干涉,实行“联责联保”后,改变了这种错误观念,从而实现了思想上的更新,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心也大大增强,特别是自觉做到了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形成了共同抵制违章的“联合体”。

二、借助有效载体创新点,打造高效安全学习型区科

借助载体是提高“安全学习型区科”创建效果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基层单位经过大胆创新学习活动载体,并不断推进深化,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1、借助“正向引导教育”载体

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是自上而下,压力的传递和管理的成效逐级降低,是一个倒三角的形状,这种安全管理,员工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参与,是一种外部动力,并没有切实解决好内在因素问题。我们在对传统安全管理进行剖析、反思的基础上,从尊重人、珍惜人、爱护人的角度入手,突出“自己的安全自己管,指望他人不保险”的安全管理理念,并把这一全新的安全理念运用到全科安全教育工作中去,创新实施了“正向引导教育”载体。并运用这一全新的安全教育载体,开展了一系列极具“人情味”的教育活动,比如主题大讨论:“我要维护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不伤害自己、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是对家人的犯罪”等。

2、借助“向事故学习”载体

企业要实现持续的安全生产,人是第一要素,必须解决好人对“事故”的了解、认识和防范的问题。事故蕴含着大量信息,是一种有待挖掘的宝贵“资源”,通过对这一“资源”的学习和利用,客观地总结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和规律,对安全生产大有裨益。为此把向事故学习列入基层区科安全学习的重要议事日程。把其他单位所发生的各类事故案例从事故类别、事故现场及自然状况、事故经过、事故性质及原因、防范措施等六个方面进行分析,防微杜渐。

三、创建安全学习型区科的成效与反思

随着安全学习型区科创建的不断深化,员工的学习力和创新力不断增强,安全意识显著提高,助推了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成就实现年年安全生产。

1、安全意识显著提高

在安全教育上突出“以我为中心”的教育形式,注重引导、培植广大职工对安全与健康的自求意识,克服了过去呆板生硬自上而下的灌输式教育;在安全管理上突出人性化管理,把“安全第一”作为安全管理的首要价值取向,形成了浓厚的班组安全文化氛围,用安全文化的力量,实现了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

2、安全理念不断升华

学习使广大职工的思维更敏锐、眼界更开阔、目标更高远,实现了自我超越,改善了其思维模式,在安全生产中树立了“生命无价,健康优先”的理念,把“保障生命”上升到“保障健康”的高度,安全奋斗目标由过去的单纯防范和控制人身伤亡向保障职业健康这一更高的目标和层次迈进。

3、学习能力普遍增强

“学习”和“安全”的观念深入人心,班组学技术、学业务的热情十分高潮。班组成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显著提高,学习已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和内在需求,并具备了较强的持续学习能力。

第8篇

【关键词】学习型班级;班级管理;对话

学习型班级源于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提出的学习型组织概念,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在我国大陆兴起,现已成为我国很多地区和学校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所谓学习型班级,就是以社会、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为目标,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班级的民主管理和学生的自主管理,依托团队学习,从而实现学生自我超越的学习共同体。

学习型班级遵行主体性、民主性、创造性、开放性等原则,这些原则与对话的开放、平等、自由等基本原则有相通之处。学习型班级强调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等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自我对话和“群体”对话的参与。故笔者认为,走向对话,是学习型班级创建的有效途径。

一、师生对话:实现班级民主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的有效途径

学习型班级建立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打破传统教育中学生处于绝对从属地位的模式,将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实现学生的民主管理和自主管理。从教师是绝对中心到坚持学生主体地位,从教师是班级的“独裁者”到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班级的民主管理,两层关系的转变离不开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对话关系。

首先,对话关系的确立离不开情感的参与,巴西教育家弗莱雷认为,这种情感包括爱、谦虚、信任、希望四个部分。同样,爱、谦虚、信任和希望等情感也是班级民主管理实现的重要因素。教师只有爱学生、信任学生、对学生对班级充满希望,不在学生面前高高在上,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才能真正做到放手让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来。同样,学生只有爱教师、对教师充满信任和希望,才会配合教师的工作,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师生之间只有通过爱、谦虚、信任、希望四种情感建立起对话关系,才能真正实现班级的民主管理。

其次,真正的对话,对话双方都是主体,地位必需是平等的。同样,班级的民主管理必定是建立在师生双方平等基础上的,否则妄谈民主。从教师这个角度而言,学生“既不是‘他’也不是‘我’,而是有充分价值的‘你’,即另一个有充分权利的‘我’(‘你’自己)”,在对话中学生拥有与教师对等的话语权,在班级管理上拥有与教师一样权威的执行权。从学生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只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在对话中是一个比他们更有经验的平等的对话者,在班级管理上,与他们一样是个普通参与者。只有坚持师生双方的主体性,特别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真实现班级的民主管理和学生的自主管理。

二、生生对话: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是学习型班级建立的重要目标之一。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经常性的对话,是实现这种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

创新精神最重要的体现是思维的创新,思维的创新离不开对话。巴赫金认为,对话是思维的存在形式,并列举了三点理由。其一,思想不可能单独存在个体的意识内部,也不可能是“‘定居’在个人头脑里的主观的个体心理构成”,思想必定存在于“多种意识之间的对话交流”,故思想跟话语一样,也“需要被听到、被理解、被其他立场的声音来‘回答’”。其二,思想是活的事件,这个“活”字,体现在能够活跃于多种意识、多个声音对话的交点上。换句话来说,就是只有“与具体化为他人声音的他人见解——即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他人意识——进行活的接触”,在这个意识—声音的焦点上,活的思想才可能真正诞生。其三,两个文本、两个意识、两个声音的交锋,两种视角和立场的磨合,并不会融为一体,而是会产生新的思想。

巴赫金的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每一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思维,这些思维只有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对话才能真正被别人所理解,甚至自己对自身思维的理解也需要通过对话才能完成。第二,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必需放在活的事件中,也就说“思想”只有在对话中才能生成,只有在对话的过程中才能成为真正的思想。第三,合作与对话是并存的。思维的对话本质客观上为学生的合作提出了必然要求,而学生间的合作又必定会求助于对话。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三、自我对话:实现学生自我超越的有效途径

学习型班级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实现学生的自我超越达到整个班级的自我超越。这种自我超越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到的“学习如何在生命中产生和延续创造性张力。”同时,他指出组织的学习(超越),有赖于个体的学习(超越),没有个体的学习(超越),组织的学习(超越)便无从谈起。实现学生个体的自我对话,是促进学生自我超越的有力手段。

对话是一种意义的流动,可以在不同数量的个体之间进行,个体也可以跟自己对话。学生自我超越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如何更清楚地看清目前的真实情况、反思自身愿景与现状的过程,个体通过这一过程,不断理清到底什么对他们是最重要的。这种反思、理清、谋求,离开不自我对话的参与。学生只有通过自我对话,反思和剖析自我,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现况和实际需求,从而建立起内在的自我愿景。

在通过自我对话确立自我愿景的过程中,个体会产生一种谋求将两者合二为一的创造性张力,这种“创造性张力是自我超越的核心原理”,是实现自我超越的核心所在。但多数人心中都有限制自己创造力的矛盾,他们往往从自身能力找原因,认为自己并不具备实现自我超越的能力。对这种阻力的克服,依然需要学生个体进行不断的自我对话和自我分析,促进心灵地改变。每位个体的自我超越,将形成强大的合力,促进整个班级的自我超越。

当然,自我对话对学生自身的要求比较高,不是每个学生天生就具备很好的自我对话能力,每个学生的自我对话的能力和欲望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虽然自我是一种学生自主的行为,仍然需要教师的主动培育和引导。教师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如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自我对话训练,教给他们一些反思自我的方法。同时,要求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将自我对话的反思的东西形成文字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掌握学生自我对话的效果,积极进行辅导。

四、“群体”对话:实现共同愿景的有效途径

实际上,前文所论及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就已经包含了群体性对话的因素。本节所说的“群体”对话,是指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四大群体之间的对话。只有通过四大群体的对话,实现改善个体心智模式,才能达成学习型班级的共同愿景。理由有两点。

第一,共同愿景的本质是“群体”性对话的前提。所谓共同愿景,不过是个人愿景的分享与融汇(“在团体中,要达到彼此的愿景真正的分享及融汇,不是一蹴而就的。共同愿景是由个人愿景互动成长而形成的。”)。因种种原因,社会、教师、学生、家长四者的愿景必定会有所不同。这些不同的愿景,是共同愿景建立的基础。例如,对于同一位学生的期望,社会希望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师希望他成绩优秀,学生自己或许是想实现当科学家、艺术家的梦想,家长希望他能够成龙成凤、光耀门楣。四者的愿景有相通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只有通过对话交流,这四种愿景才能实现融汇,塑造整体图象,最终达成共同愿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群体”对话的进行,必需以“搁置己见”为前提。各种愿景汇集在一起,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必需要实现融合,超越其原有的意义,否则这种对话就毫无价值。每个参与对话的个体,必需先将自己的意见悬置起来,认真聆听别人的思想,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再大胆表达出来,通过共同的协商和努力,才能做到“我愿中有你,你愿中有我”,建立起共同愿景。

第二,共同愿景的发展性呼唤“群体”性对话。班级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发展的,各种并存的心智模式也是不断变化的,这一前提决定了共同愿景的变化发展性。还是前面的那个例子,社会、教师、学生、家长四者的愿景随着社会的变化也会相应地发生一些改变。如社会对学生的期望,从我国历次教育改革所提出的教育培养目标就可以看出这种期望是在不断变化的。教师希望学生成绩优秀,而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已弱化了分数在学生学业评价中的地位,逐渐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同样,学生自己和家长的期望也会跟以往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在学习型班级的建设过程中,社会、教师、学生、家长四大群体之间需要持续不断的对话,在行动中的反思与探询,不断改进和发展班级的共同愿景。

第9篇

一、注重引导职工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全面解读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内涵,将创建学习型班组纳入班组常态目标管理。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更加迅速发展、全面进入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的时代,二十一世纪强调“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的时代,科技急速发展,世界瞬息万变,当今世界唯有不变的就是“变化”二字,唯一生存法则,就是学习力一定要大于环境的变化速度,每一个人一辈子的工作和生活生涯中,必须随时接受最新的教育,经济时代的人类必须把12年制的学校义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终身学习,只有持续不断增强学习能力,才能获得成功,没有学习力,就没有未来。学习力是最本质的竞争力。因此,工会组织要引导职工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彼得·圣吉在《第项修炼中》对学习型组织是这样描述的: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已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学习型组织的“学习”特点,可以归纳为:强调与工作不可分离的学习,即: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强调个人学习基础上的“组织”学习,即: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的组织学习,以反思为基础的组织学习,以共享为基础的组织学习;强调“学”后必须有“新行为”的学习。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分别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其中,改善心智模式和团队学习是基础;自我超越和建立共同愿景是形成向上的张力;系统思考是核心。学习型组织是以共同愿景为中心,以团队学习为特征的扁平化的横向网络系统。它强调“学习+激励”,不但使人勤奋工作,而且尤为注意使人“更聪明地工作”,它以增强企业的学习力为核心,提高群体智商,使员工活出生命的意义,自我超越,不断创新,达到企业财富速增、服务超值的目标。学习型组织理念是一种新型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其本质是愉快地学习,终身学习,普及学习型组织理念过程,实际上就是终身学习过程。因此,在创建学习型班组的过程中,要把普及学习型组织理念融入创建的全过程目标管理,注重培育创建骨干,以“点”带“面”,培育全体成员积极投入创建工作中去,使班组成员理解和掌握学习型组织理论,让班组成员明白,学习型组织是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让成员体会到工作中生命的意义,是通过创造自我、超越自我,实现个人价值的能量组织。只有让班组成员全面解读学习型组织理念的内涵,明白和了解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班组的标准和创建学习型班组的意义,针对本班组工作性质和工作实际情况,建立班组共同愿景,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学习型班组规划和目标,并根据工作和学习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和修正创建规划和目标,把创建学习型班组纳入班组常态管理之中。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导创建,在工作中搭建创建学习平台,在活动中构筑创建载体。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一个宏观的管理理论,是人类共创、共识的现代管理理论,是顺应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展的现代管理理论,是当今最前沿的两大管理理论之一。因此,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建立与企业改革和发展方向一致,充分体现个人成才和班组特点(色)及实现价值愿望的共同愿意景,共同愿景中要有班组和个人在一定阶段或时间内要达到的阶段目标,同时,要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实际创建,建立开放式的学习系统,制定符合实际的阶段性学习计划,定期进行深度会谈,经常把“镜子”对准自己,对班组和个人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营造学习和创建氛围,要采取全面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方法,对创建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和闭环管理,通过不断检查、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实现不断超越,不断升华,真正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使班组成员活出工作生活的生命意义。

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是一项有规划、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步骤、有组织的集体理性活动,因此,它必需有自己的平台和载体。而这种平台和载体要与工作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决不能偏离工作实际。

在创建过程中,要注重搭建学习平台。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载体,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搭建创建学习平台。采取理论与业务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岗位成才、知识竞赛、读书与文化交流等形式和充分利用MIS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载体搭建学习平台,以新型的学习理念为动力,紧密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在职工中树立全员学习、全程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构建互动开放的学习机制,以团队学习为特色,提高班组成员的学习力,最大限度地开发职工的智力和潜能,不断优化职工的知识结构,全力打造知识型员工队伍,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和工作整体水平,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在创建学习班组过程中,要注重构筑创建载体。创建学习型班组的基础是企业,因此,企业要为班组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构筑创建载体,使创建学习型班组与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构筑创建载体要做到以下几个结合:一是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与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相结合;二是广泛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与提升行业优质服务水平相结合;三是广泛组织群众性的劳动竞赛与激发职工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结合;四是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与激活职工的思维创新能力相结合;五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与增强职工的技能素质相结合;六是广泛开展职工培训和读书自学活动与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相结合。

三、注重激励,激发班组成员的深层使命感,紧紧围绕班组共同愿景,自觉投入到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中去。

第10篇

关键词:护理学 护生 专业承诺水平 护理场景服务剧本

所谓的专业承诺是指由于个人对专业的认同和情感依赖对专业的投入和对社会规范的内化而导致的不愿变更专业的程度。而护理专业承诺则是在一般专业承诺的基础上结合护理专业特点发展而来,指的是护理人员对护理专业的正向评价及对护理专业价值的认同,是愿意为护理专业努力和从事护理工作的态度与行为。当前形势下,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虽然越来越多的护理本科生、研究生加入到临床护理队伍中来,但由于受外界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护生的专业承诺也同时出现了令人不容乐观的现象,如毕业后的直接改行、短期临床工作后的离职或换岗等。这势必将进一步影响我国整个护理事业的长足稳定发展,影响着整个护理队伍的稳定,也影响着护生工作入位后的护理质量与护理职业安全。同时,国外研究发现,学生时期的专业承诺对其成为护理人员后的专业承诺有很强的预测性。故对护生的专业承诺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参考价值。鉴于此,笔者于2013-2014学年的第一、二学期,对任教科目《护理管理学》和《护理教育学)以及《老年护理学》采用创设演示护理场景服务剧本之教学手段,对加强护生始业教育,形成良好的专业氛围,提高护生专业承诺水平起到了良好的影响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组研究对象100名,均为我院12级护理专科班大二年级1~2班学生。随机将1班50名设为研究班,2班50名设为对照班。研究班平均年龄为(21.3±2.1)岁;女生为46人,男生4人;农村31人,城镇19人;独生子女为22人,非独生子女为28人。对照班平均年龄为(21.5±2.4)岁;女生为45人,男生5人;农村学生33人,城镇学生17人;独生子女为25人,非独生子女为25人。两组学生上述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且所有被试对象对参与该项研均知情并同意,且配合良好。

1.2入组测评:所有被试对象均于大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学授课的第一天采用台湾护理学者喂痣编制的护理专业承诺量表进行入组测评。该量表由专业努力意愿(16个条目)、专业生涯涉入意愿(8个条目)、专业生涯正向评价(5个条目)和专业价值认同(5个条目)4个维度组成;采用Likert scale 4分法计分,1分表示非常不确定,2分表示不确定,3分表示确定,4分表示非常确定,专业承诺总分为所有条目得分累计;测定个体认同护理专业、为护理专业努力奉献的意愿及留在护理专业的倾向,总分34~136分,分数越高表示承诺水平越高,最后的统计指标为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8,内部一致性Cron-bach’sa为0.87,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 Cronbach’sa为0.76~0.89。所有测评问卷均由本人统一发放和回收,并且在测评的过程中统一指导语和测评时间,排除人为暗示和干扰,避免被试对象之间相互讨论。测评工作完成后,对照班采用传统的综合性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如理论讲授、电化教学媒体的应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与课堂质疑、作业思考等进行教学,观察组则在运用上述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基础上,分别在《护理管理学》和《护理教育学》以及《老年护理学》三门课程的理论教授过程中,根据课程的内容穿插学生创设的不同护理场景服务剧本并由学生亲自演示等形式进行教学。其护理场景服务剧本的演示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活动目的: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掌握并熟练地应用所学知识,同时通过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感悟和内化以及通过学生“所做”――即护理场景服务剧本的演示,促使学生提高对护理职业的认知水平,领会护理职业对尊重生命、治理疾病、促进康复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体现自身在为患者服务过程中的自我价值。围绕这一目的,所有护理场景服务剧本均由学生自编自演。(2)确立活动主题:①对患者要突出体现“关注我、理解我、帮助我、建议我;②对护生要突出体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概念;锤炼自我――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获得较强的应变能力、语言交流能力、沟通技巧、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自我――是通过主观评价即自评与同学分享体会和感受,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对护理职业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提高,二是通过客观评价即他评明确自己在护理场景服务剧本演示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三是通过教师的总评指导护生如何体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何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避免不足,如何扮演好护理人员的多种角色职能,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3)创设护理场景服务剧本:在该项教学活动中,要求以宿舍为单位,组成若干个小组,自由选题,以能够体现或展示课程内容,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为宗旨,创设不同的护理场景服务剧本。如同学们创设的“人力资源管理”“沟通与交流”“管理职能的应用”“陪老服务”“扮演教师角色进行课堂纪律管理”、“民主型的领导作风”“护理组织冲突”“痴呆老人的护理”等为题材的三门课程共计43个场景服务剧本,均很好的、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所学知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4)剧本的演示:同学们对不同剧本的演示,可以说是语言表情生动,形体动作逼真,态度情感投入,角色分明,分工协作,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有控制创新。同时,剧本演示的过程,又很好地树立了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5)评价反馈。教师对每一个护理场景服务剧本的意境、演示效果、具体的设计环节等均要进行总评,对每一位参与剧本演练的同学充分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要求参与者对自己的感受写出书面总结,教师另委托某个学生负责摄影,将整个表演过程设摄像,必要的时间重新播放,让参与者目睹自身的角色表现,从而拥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和感悟。(6)结课时将课件教案、学生的作业、课程小结、试卷、护理场景服务剧本的文字与照片资料一并归入课程建设档案。

采用护理场景服务剧本演示辅助教学直到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前,结束该项教改活动。然后采用护理专业承诺量表对两班护生重复测评,比较开展该项教学活动前后,被试护生专业承诺的变化。

1.3统计学处理:两班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前后2次专业承诺量表测评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进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两班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前后(表格中简称“实施前”和“实施后”)护生的专业承诺量表测评结果比较附表1。

3讨论

目前,国内外对护生专业承诺的研究还处于不成熟的起步阶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护生专业承诺的整体水平不高。因此,对护生专业承诺水平进行多因素分析研究,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护生专业态度及行为向更积极的方向转变,将是研究者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也提出,稳定护士队伍是今后的重点任务之一,故对护生进行专业承诺研究,具有重要的前瞻性的作用和意义。

该项研究结果显示(见表1):对照班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后的专业承诺各维度得分,虽然也较前有所提高,但与研究班相比,提高的幅度较小(P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我国护生的专业承诺水平总体不高,其影响因素也具有多面性,但预见性的、及时地或针对性、综合性地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促进护生专业承诺水平的提高确实非常必要的。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护理场景服务剧本的创设和演示是促进和提高护生专业承诺水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对培养护生对护理专业的兴趣和积极、热爱的态度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薇,施欢欢,程芳.护生专业承诺的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2,11(8):726-728.

[2]Glass L K.Professional commitment through individual action[J].Nursing Success Today,1985,2(2):35-36.

[3]Coomber B,Barriball KL.Impact of job satisfaction compo-nents on intent to leave and turnover for hospital-based nur-ses: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J].JNurs Stud,2007,44(2):297-314.

[4]吕桂云,邱香兰.护生专业承诺之研究[J].护理研究,1998,12(2):109-120.

[5]徐浩岚,张介平,游向宇.护生专业承诺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8下旬版):2183-2184.

第11篇

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提高阅读和数学分数,我们催促孩子们跑得更快、跳得更高,难道不也应该帮他们变成更好的人吗?实际上,在那之后的这么多年来,我发现只要改善班风,各种寻常的挑战就能迎刃而解。

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可以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我希望能把自己创建班级的故事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从中获取教育智慧,就是获得力量。

(一)构建愿景

每当我接一个班级,召开主题班会,构建班级愿景。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奋斗目标,有毕业目标,学年目标,包括各项活动,学习成绩,纪律卫生等各项愿景,实事求是和学生分析,制定可行的愿景,为了实现班级目标,制定班级誓言。有了班级奋斗目标,就有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把班级凝聚在一起,增加班级凝聚力。

在制定愿景前,我先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目,如:《传统美德故事》、《当代英雄故事》、、及品德书中的一些伟人,英雄人物故事,找最喜欢的人,最敬佩的人,让他们成为学生的偶像,让每个学生在班级里讲他的事迹,然后确立学习榜样,确定自己准备做什么样的人,用伟人的人格影响学生,把伟人当成知心朋友。然后让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畅谈理想和人生价值,树立体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美好理想。让每位学生写好《我的人生梦想》,每学期写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演讲。不断完善调整自己的发展愿景,增加自己的自信心。

通过几周时间,每名学生都认真设计,遇到问题可以请教家长和老师一起研究、设计,但别人只是参考意见,一次次修改设计都是对目标有更深一层的认识。然后召开主题班会,师生应立下誓言,实现班级奋斗目标,学生讲演自己的目标。主题班会召开之后,把目标设计在手抄报上,挂在床头,每天早晨读一遍。

目标制定以后,关键看能否坚持到底,按自己的目标去做。为了使学生坚持到底,我又要求学生写鼓励日记,学生每天临睡前和偶像说几句心里话,和目标进行对照,那些做得好,那些不好。有那些苦难、烦恼,需要怎样解决。老师定期检查,在日记中,老师和学生单独交流,对学生坚持按目标做,给与赞美和鼓励,对于做不好的地方,提建议,帮学生改正错误。学生写鼓励日记可以提高写作能力,也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班级也用不着批评学生,如果有想法,在日记中提建议,学生自然改正,老师和学生也成为了朋友。

(二)例会制度

班级创新为团队,就要建立例会制度。如果开不了,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就难以持续。这个大团队由几个小团队组成,为了实现正常运转,必须定期召开例会。

1、开好班委例会

由班长主持,对全班的纪律、卫生、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参加人员班委会人员、小组长。

2、开好小组例会

由小组长主持召开对本小组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小组组组长、学科代表、劳动委员对每名学生进行总结。多提优点,然后提建议。参加人员小组全体人员。

3、召开学科团队会议

召开学科团队会议是为了研究学习方法、潜能生转化和学习效果,培养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会议由班主任、学科教师、班学习委员、小队学科代表参加。学科代表对本小队队员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提出下一阶段任务。学习委员记录、主持、总结,提出下一阶段的任务。学科教师对本学科的学习遇到问题和大家交流。班主任提出看到的问题进行交流。

(三)建立规章制度

在过去的小组合作学习创建中,我们很多教师认为口头要求学生如何如何就可以了,很少制定公约,或者几乎很少有学生讨论建立公约,最后,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没有被培养出来。在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创建中,我们必须树立公约,“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小组要有组规、组约。通过组约来规范合作行为,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合作能力。

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公约,引进激励机制,培养合作交往意识和小组合作学习技能。“公约”是学生和教师所遵循的法则和要求,与全体学生共同商议后形成,主要对学生如何参与、如何互动做出基本规范和要求。

(四)建立多元评价

建立健全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机制,明确小组成员的学习责任、角色与职责是高效学习的基础。建立多元评价机制,落实各层级学习责任,体现生生是主体、生生有责任的学习理念,使学生学习责任化、评价多元化,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效能。

1、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全面落实学习责任

建立多元评价机制,采用即使评价、同伴评价、小组评价。做到课堂学习的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小组自我评价与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小组成员自评与互评相结合,例如每位成员的学习由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学科代表评价、学委评价、教师评价还有学科教师评价,实现多元评价,监督和保障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一名学生的劳动评价,小组劳动委员评价、班级劳动委员评价、班主任评价还有家长评价,这种多元评价有利于明确小组成员的学习责任、角色与职责完成,建立一种学习责任牵制的高效评价系统。任何成员都在评价中,如小组长评价小组成员,班长评价小组长,学生评价班长。班长实行竞选产生。这里有有形的评价,也有无形的评价,

其含义就是协商、关心、关注、呵护、督促、使眼色、暗示等,这些都是评价,评价就像幽灵一样伴随学生,让这种评价变成一种激励,让这种评价变成一种纽带,让小组成员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让他们实现人生愿景、追求成功梦想,坚持不懈努力。

2、进步就是成功评价机制

为了照顾学习表现差的学生,缩小学生差异,我们引进进步就是成功的评价机制,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完整的个体,在心里、生理、习惯、能力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在每个班级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学习表现较差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更要精心呵护和关注,我们在考试成绩上以比上一次有提高就给与小红花进行奖励,让他们自己跟自己比,天天有进步。

3、学习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评价

各小组每项累积达100分的小组可以得到“奖品”。这个小游戏的优点之一是,就算某组先拿到100分,其他组仍有得到奖品的机会。得分达到100分的小组可以先领取奖品,之后再从0开始累积点数,其他组则继续答题,直到分数累积到100分为止。如此一来,各小组学生不会相互对立,各组都只想着如何答出正确答案,而且好的回答往往能赢得对手的掌声。“小组积分”的得分会累积一整年;这个游戏会一直继续下去,就像历史一样。考试分数直接公布小组成绩,不公布个体成绩。对取得第一、二名的小组,每名同学都加分。这样的小组评价有利于维护小组尊严,增强团队内部合作精神,促使每位成员为团队荣誉而努力。小组评价不仅应对包括小组合作结果的评价,更应包括对小组合作过程的评价。为保证组间竞争的公平性,合作结果评价既可以由教师评价,也可以由学生小组讨论后产生。可以根据合作小组规章制度制作小组自评表格,是小组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做出更加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激励小组更加振奋精神,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成就。

(五)团队组织机构

第12篇

xx班的兄弟姐妹们:

大家好.

我是你们亲爱的管家同学.我这次要竞选的是班长这一职务.算起来我也算是小有资历的了.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我干了九年班长。十二年,我组织并参加了很多班级、学校的活动。十二年,我参加过二十多次演讲,有学校的,有县里的,有市里的,也拿过一些奖。可以说,那些经历给了我很多意想不到的帮助,给了我犀利的自信,给了我强悍的能力,给了我可以hold住场面的气场。我热爱着班长这个给我带来巨大改变,让我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的职位。

可是我原本并不愿意竞选这个我深爱的职务的,我只想一心考研。高考时我的家庭出了巨大的变故,我连一本都没有考上,尴尬的分数让我多年的血汗苍白无力,更是让我不知何去何从。最后,我被迫来到了千里之外的重庆,离开了我深爱的亲人,到现在我还记得送我走时我们一家三口抱着哭成一团的场景。我妈妈叫我早点考回去,她说她牵挂着我,她说她想我。同样的,我也想早点考研考回去看妈妈。所以我原本想放弃其他的各种俗事,专心考研。

但是在重庆文理的短短几天里,我们xx班的兄弟姐妹们对我真的非常好。川妹子的热情好客让我看到不同的风景;536,538,755,705的兄弟们的真诚让我很快从离家的失落中走出来。男生宿舍的兄弟们经常请我过去玩,请我吃东西。我和大家在一起真的感觉到了快乐。尽管离家几千公里,我依旧从你们的身上,感觉到了家人的温暖。我想说xx班,就是我的新家,一班的兄弟姐妹们,有你们,我不会孤单!

我感恩重庆文理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收留我,我感恩xx班的兄弟姐妹们给了我家一般的温暖。所以。我改变了原来的一心考验的想法,我愿意用我的才能用我的热情,带领我们xx班的兄弟姐妹们走得更出色!我愿意用我的智慧和积淀像大哥一样照顾我的这个新家!我也愿意用我的青春和才华给重庆文理添光加彩!

在才开学的短短几天里大家也看到了我的部分组织能力,为了更好的相处,我想我有必要让大家更深的了解我的能力。我擅长写散文,擅长主持节目,擅长演讲,我有比较强悍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调解能力。当然,我还有比较骄傲的是因为高中我的物理比较好,物理老师给了我机会,高一时班上所有的物理习题全部是我给大家讲解的。所以,我还是有一定讲课能力的。

我带领过的班级都有着很强的凝聚力,将来的我们xx班也必定成为团结友爱的集体,我们xx班必定会超越我以前所带领的任何一个班级,我们xx班必定会成为全计算机系的骄傲,我们xx班必定会成为全文理的神话,冉冉旭日必当见证我们的汗水,我们的辉煌!我的兄弟姐妹们,你们有没有信心?你们愿不愿意跟随我创造出属于我们的荣耀,属于我们的明天?大声告诉我,你们愿不愿意?

【班委组成之后,我会在我们班上组建考研小队,每天一起学习,由我担任小队的学习委员,想考研的从现在我们就开始准备,赢在起跑线。我们会舍弃很多,爱情,娱乐,假期,都要舍弃,甚至包括一些学科也要适当取舍。在这里,大家可以集中在一起讨论,会提供大家最真实的考研信息和资料;如果信得过我,我会自己帮大家讲题;我也会请大二大三的学长为大家辅导功课。加入我的小队。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考研。吃得了苦头的就follow me吧!我希望大家都有这样的毅力!

还有就是我们班要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十一,中秋,元旦等等,我希望大家多参加活动,多多的锻炼自己,让大家都更加自信,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才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并且,这也是为我们xx班争光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