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有关夏天的诗

有关夏天的诗

时间:2023-05-30 10:55: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有关夏天的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思路,体会作者对夏天的感情;

3.学习本文准确把握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4.反复诵读,仔细品味,能就文中的精美语句写出自己的赏析。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文:

出示有关“夏”的诗文。如王维的《苦行》、白居易的《观刈麦》,请同学描述诗人眼中的“夏”。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诗人对夏只有怨气,没有赞赏。那么在当代作家梁衡的眼中,“夏”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梁衡的《夏》。

二、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这篇课文,边读边想,能否根据文章描述的内容及文中作者的感情,给本文重新拟定一个标题。可以采用“___________的夏”或“夏是________________的”词句形式,

(学生齐读课文,读后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

三、细读赏析

这篇文章在语言、内容、结构方面有着许多美点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思考以下问题:

1.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用得传神,哪个句子富有表现力?用笔圈画起来,并作评点。

2.你认为全文在结构和内容上有哪些精妙之处?在品味的过程中,希望同学们能针对课文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提出疑问。(采用合作学习)

3.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完成以下任务:一读,读准字音(画出难读的字);二读,读准节奏;三读,捕捉画面;四读,读出氛围和感情;五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四、课后作业

1.思考:文章最后说:“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为什么?

2.用网络、图书馆自主查寻收集有关描写“夏”的诗词或文章,通过比较,更多地了解夏天,以及人们对夏天的不同看法。

3、每个季节在孩子的眼里自有它的迷人之处,请学生说说自己心中对夏的独特体验。(如夏夜美景,夏季充满乐趣的活动……)

写作训练:

①指导学生从多方面观察景物,多侧面感知景物特点。

②指导学生注意把握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景物的特点。

③选取特定的景点(或学生自选喜爱的景物)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花一定的时间进行细致的观察。

④回顾本单元几篇写景美文在写法上的成功之处,作为自己习作的借鉴。

⑤强调:为写活景物,人的感情、人的活动也很重要,这些可以增添画面的活力。

⑥学生写作后,教师指导修改作文。

⑦小组交流习作,互相点评,并推荐到全班交流。

口语交际

①自荐演说的内容,范围可扩大(如竞选文娱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甚至值日组长),让学生有话可说。

②讲故事不同于背书,应对语言进行加工,使之口语化,并努力在讲述中倾注感情,做到以情动人。

③教给学生说服人、打动人的说话技巧,提醒应注意的问题,列举几个说话成功的实例,让学生有“章”可循,举一反三。

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采用竞赛的形式,以敦促学生充分准备,倾力投入活动。

⑤补充说话题:

第2篇

记得前不久,政府曾计划出台一种新技术:把所有食品标上二维码。不久的将来,我们站在商场中,掏出手机,对着二维码一扫,有关物品的详尽数据立马齐刷刷地出来,一切的一切都立刻暴露无遗。

但是,面对这些详细的数据,我们是否会掠过一丝怅然?我们失去了诗意的想象。捧着一个西红柿,数据让我们知道它的酸碱度,知道咬下一口后得到了什么营养元素……但是,这却剥夺了我们想象它在雨露中成长,在温暖的夏天大口大口呼吸……剥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朦胧的诗意。

这是新兴的数字文化与古老而朦胧的诗意的矛盾。但是,作为一个浪漫的人,我选择了后者,因为我宁愿相信蝉是饮清露而生,非碧树不栖,也不愿知道它只是一种普通的昆虫,和其他动物一样要吃食物,只饮水是无法生存的。我宁愿相信《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在月圆之夜死去,但又会在遇到柳生时奇迹地复活,也不想被数据灌输“个体的衰老是不可逆转的,人死是不可复生”的概念。我宁愿用单纯而浪漫的眼睛去寻找梁山伯与祝英台化成的蝴蝶,也不希望被数据的大手掩盖双眼冷冷地告诉我,孩子,科学告诉我们,人类与蝴蝶有着截然不同的基因,是不能相互转化的。难道21世纪的我们就必须用冷冰冰的科学度量世界,而不能用孩子般的思维信手涂鸦吗?

生活中的我们若可保留一份朦胧的诗意,那在这枯乏的世界里我们便可以多几分逍遥自在。若每一句话都要引经据典,用上精确无误的数据,那这样的人生岂不是太累、太乏味了?自小就喜欢广州的茶馆,在这里,泡上一壶茶,叫上几个包子,便可以海吹神聊了,陈芝麻烂谷子,驴唇不对马嘴,自由且潇洒。没有人会抬着一部《辞海》来引经据典,也没有人指着《百科全书》里的一条权威的话来指责你的错误,有的只是一种随意,一种朦胧的诗意。但可惜,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茶馆越来越少了。我们常常抱怨自己不幸福,这种诗意的减少是否在警示着我们什么?我们是否很久没有为春天里枝叶萌发而惊喜,而是习惯于听着天气预报报道精确的数据?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也。这不是数据,是朦胧的诗意。

【简评】

如今,人们习惯了用数据说话,生活在乏味的数据之中,没有随性的空间,没有诗意的空气,让人透不过气来。作者由此立意,呼吁“朦胧的诗意”。文章立意新颖独特,语言质朴,感情充沛。

第3篇

因为长长的暑假,夏天自有一份逍遥和憧憬。

然而奇怪的是,历代文人写夏天的文字远没有其他季节的多,咏春颂秋的佳作俯拾便是,连寒冬也颇受文人的青睐,唯独写夏天的珍品寥若晨星。夏天,似乎除了炎炎烈日、太阳镜、冰激淋、游泳、汗水、空调、蚊虫……再也没有什么了,夏天似乎太直白,以致无味。

其实,夏天是长大的季节,生命的蓬勃生长一天一个样;夏天是真实的季节,一切虚伪矫饰都将在夏天原形毕露;夏天还是一个融化的季节,在高温中磨炼锻造出秋的黄金。

品读文人留下的关于夏天的诗文,发现其实夏天充满希望而又混合了各种味道。那么,就让我们在这个夏天,走进作家笔下的夏天,感受我们自己别样的夏天吧。

荐评: 浙江省长兴县实验初级中学 范剑萍

这一日,终于撂下扇子。来自天上干燥清爽的风,忽吹得我衣袂飞举,并从袖口和裤管钻进来,把周身溜溜地抚动。我惊讶地看着阳光下依旧夺目的风景,不明白数日前那个酷烈非常的夏天突然到哪里去了。

四季是来自于宇宙最大的节拍。在每一个节拍里,大地的景观便全然变换与更新。四季还赋予地球以诗,故而悟性极强的中国人,在四言绝句中确立的法则是:起,承,转,合。这四个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质。起始如春,承续似夏,转变若秋,合拢为冬。合在一起,不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轮?为此,天地间一切生命全都依从着这一拍节,无论岁岁枯荣与生死的花草百虫,还是长命百岁的漫漫人生。然而在这生命的四季里,最壮美和最热烈的不是这长长的夏吗?

女人们孩提时的记忆散布在四季;男人们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里。这由于,我们儿时的伴侣总是各种各样的昆虫。蜻蜓、天牛、蚂蚱、螳螂、蝴蝶、蝉、蚂蚁、蚯蚓,此外还有青蛙和鱼儿。它们都是夏日生活的主角,每种昆虫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甚至我对家人和朋友们记忆最深刻的细节,也都与昆虫有关。比如妹妹一见到壁虎就发出一种特别恐怖的尖叫;比如邻家那个斜眼的男孩子专门残害蜻蜓;比如同班一个最好看的女生头上花形的发卡,总招来蝴蝶落在上边;再比如,父亲睡在铺了凉席的地板上,夜里翻身居然压死了一只蝎子。这不可思议的事使我感到父亲的无比强大。后来父亲挨斗、挨整、写检查;我劝慰和宽解他,怕他自杀,替他写检查――那是我最初写作的内容之一。这时候父亲那种强大感便不复存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夏天的意味全都发生了变化。

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唯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但我至今不喜欢谈自己往日的苦楚与磨砺。相反,我却从中领悟到“苦”字的分量。苦,原是生活中的蜜。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压在沉甸甸的苦字的下边。然而一半的苦字下边又是一无所有。你用尽平生的力气,最终所获与初始的愿望竟然去之千里。你该怎么想?

于是我懂得了这苦夏――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头默默又坚忍的苦斗的本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对手给的,那就是要把对手的压力吸入自己的骨头里。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会感到自己属于强者。也许为此,我的写作一大半是在夏季。很多作家包括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惬意的秋天里开花结果?我却每每进入炎热的夏季,反而写作力加倍的旺盛。我想,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生的苦夏,锻造出我这个反常的性格习惯。我太熟悉那种写作久了,汗湿的胳膊粘在书桌玻璃上的美妙无比的感觉。

在维瓦尔第的《四季》中,我常常只听“夏”的一章。它使我激动,胜过春之蓬发、秋之灿烂、冬之静穆。友人说“夏”的一章,极尽华丽之美。我说我从中感受到的,却是夏的苦涩与艰辛,甚至还有一点儿悲壮。友人说,我在这音乐情境里已经放进去太多自己的故事。我点点头,并告诉他我的音乐体验。音乐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听觉:不只是它给你,更是你给它。

年年夏日,我都会这样体验一次夏的意义,从而激情迸发,心境昂然。一手撑着滚烫的酷暑,一手写下许多文字来。

今年我还发现,这伏夏不是被秋风吹去的,更不是给我们的扇子轰走的――

夏天是被它自己融化掉的。

因为,夏天的最后一刻,总是它酷热的极致。我明白了,终是耗尽自己的一切,才显示出夏的无边威力。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地发挥。但谁能像它这样,用一种自焚的形式,创造出这火一样辉煌的顶点?

于是,我充满了夏之崇拜!我要一连跨过眼前的辽阔的秋、悠长的冬和遥远的春,再一次邂逅你,我精神的无上境界――苦夏!

点读

第4篇

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华夏文明。自从我校创建特色学校,开展“诵读写”活动以来,中高年级学生人手一册《论语》,每周一、三、五早读都由老师领着孩子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一开始学生诵读的兴趣很浓,铃声一响教室里就立刻响起琅琅的书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时间久了,新鲜感过去了,学生对诵读失去了兴趣。怎么办?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的任务摆在了老师的面前。

一、花样诵读,激起诵读兴趣

花样诵读就是变换着花样让学生读,如领读、轮读、分角色读、比赛读、配乐读等。传统的诵读法是老师带着学生读,或是老师一词一句地讲解。这种诵读方式实在很单调,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花样诵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诵读热情,提升了他们诵读的兴趣。

(1)领读。每篇文章的题目,让一个学生先大声地读出来,其他人再接下去读;也可以让领读的学生先范读,然后其他学生接着读。这样,担任领读的学生会很有成就感,因为他能像小老师一样带领其他人。为了能当上领读者,许多学生都在家里读熟了要读的内容。(2)轮读。即让学生按段落轮流读,且比一比哪个同学读得最有韵味。(3)分角色读。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如读《论语》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孔子和孔子的学生进行朗读。(4)比赛读。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如男孩组和女孩组,让他们进行PK,看哪一组读得好。我们采用得最多的是男女生对读,即男生读上句,女生接下句,或是女生读上句,男生接下句。这样学生们的积极性被调起来了,个个摇头晃脑,兴趣盎然地诵读着。被叫到讲台上领读或是扮演角色朗读的学生,精神都为之一振,全身心地投入诵读中。没被叫上去的学生,也争取好好表现,因为表现好就可以当领读者或者扮演角色朗读。(5)配乐读。先让学生欣赏古典音乐,让他们在音乐中诵读。此效果也十分理想。音乐响起时,学生们似乎陶醉了,而后随着音乐开始诵读,别提有多投入了。另外,激励机制在这里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每周我们都评选班级的“诵读之星”,每组一位。对表现最好的学生,我推选他代表我们班参加学校的“诵读之星”评比。我们班的宋巨谱同学就在学校的“诵读之星”大赛中荣获了一等奖。

二、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诵读的乐趣

内容枯燥是学生觉得诵读无趣的一个原因。天天拿着同样的一本书,日复一日地读肯定会厌倦。利用多媒体扩展诵读内容,就为经典诵读注入了一股活水,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诵读的无限乐趣。

1.利用多媒体整合图文资料,化抽象为形象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具有深刻的内涵。对那些语感、理解能力差的学生来说,真正理解经典还是有困难的。为了让学生加入其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整合图文资料,化抽象为形象。如诵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用课件出示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诵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时,播放美丽的江南春景。黄香温席、祖茔学诗、孟母三迁、大禹治水、囊萤映雪等故事都出自《三字经》。诵读前我先播放有关故事的木偶剧,当那简单的几行字变成有血有肉,会说会动的人物时,学生们完全被吸引住了。他们再次诵读时,脑中不仅有抽象的文字,也有生动的形象。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他们能不喜欢诵读吗?

2.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成为诵读的主人

多媒体的信息量大、容量大,扩大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利用多媒体诵读古诗,不是一首一首地读,而是一组一组地读。教师可以把诗按照诗人或季节分类,做好课件,让学生自己决定今天诵读谁的诗。他们说今天我们读李白的诗,大屏幕上出示的就全是李白的诗。他们也可以按季节来诵读,一天一个主题,今天诵读描写春天的诗,大屏幕上就出示《春晓》《咏柳》《游园不值》《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大林寺桃花》《忆江南》《绝句》等诗歌。诵读的形式也由他们定,是领读,是赛读,还是对读,全由他们说了算,让他们真正做一回学习的主人。第二天再变换一个主题,可以是描写夏天的,也可以是描写秋天的,还可以是描写冬天的诗歌。学生选择诵读能表现诗人思乡情怀的诗,大屏幕上就出示《静夜思》《回乡偶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天净沙·秋思》《月夜忆舍弟》《泊船瓜洲》等诗歌。教师还可以出示表现诗人爱国情怀的诗歌,如陆游的《示儿》、杜甫的《春望》、岳飞的《满江红》、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诗歌。

多媒体形、声、色兼具,大大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兴趣盎然地熟读成诵。学生从诵读经典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了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更重要的是这些经典润泽了他们的心灵,提升了他们的人格。

第5篇

扇子是人人爱好的玩物。扇子的应用始于很早的时候,大约在晋代之前就使用了。传至今日,它的形式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最普通的有纨扇、折扇、葵扇、芭蕉扇等。其制作也很有讲究,纨扇制作之精致,与粗俗的蒲扇实在是有天壤之别,纨扇好比北平的少奶奶,蒲扇则好比山村里淳朴的山民。

在古代,扇子为女子所喜爱,她们使用扇子绝不仅仅用来扇风除汗。她们或装饰,或蔽丑,或撒娇,或嬉戏,或寄情。

扇子在我国古代的诗词中常有提及。唐代诗人王昌龄有“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俳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之诗。是写宫廷妇女不见王之苦,拿着团扇怅望徘徊。杜牧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有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水浒传》中有:“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是用扇子来表示贵族们生活之安逸。

在我国古典戏曲中,有许多故事情节与扇子有关,如《西游记》《红楼梦》《包公案》等;还有许多就以扇子为戏名的,如《桃花扇》《买花扇》《檀香扇》等。西洋戏剧也有以扇子为戏名的,如话剧《少奶奶的扇子》,就用珍贵的羽扇来表示女主人的性情。

挥扇,显得有儒雅之气(譬如诸葛亮)。古代文人还喜欢在扇子上题字画画,既避免了扇面的单调,又增加了雅趣。唐寅、郑板桥就留下大量的作品。

扇子还有其他的用处。交际时做礼物,恋爱时来寄情,商店中做广告,大热天遮太阳……《南齐书》中记载:“渊人南,以腰扇障日。”唐宋之问诗曰:“且握青纨扇,时将日影遮。”

小小的扇子,却蕴藏着深厚的东方文化的精蕾,正应了那句“一粒沙里看世界”的哲语。

第6篇

[关键词]英语诗歌;意象;韵律;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1-0138-2,5

一、把握诗歌主题意义

主题是诗歌的核心部分,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凝结。了解一首诗的主题才是读懂一首诗的关键。传统英语诗歌的主题主要包含对自然青春美的赞美,对生命死亡时间的感悟以及对爱恨情仇各种情感的表达。例如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总是向我们展示出自然的美和他对自然的热爱,浪漫主义诗人彭斯的诗则时刻散发出浓烈的爱情气息,而感伤主义者托马斯・格雷却通过诗来感叹生命和死亡。现代英语诗歌的主题与传统英语诗歌的主题略有不同。现代诗人往往在诗歌中反映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失落感、挫败感和孤独感,或对现存价值观念的怀疑,比如,20世纪英国诗人缪亚创作的《马》被称为“原子时代伟大而可怕的诗篇”。诗人假想在一场核战的浩劫过后,生活回到了朴素的农耕时代。此时出现了一群神秘的马,这些在机器时代已经被淘汰不用的马的到来象征着一种古老友伴关系的重新恢复。诗人通过马的重新回归表明在经历了残酷的现代战争之后,人们也许可以从返朴归真中得到希望,重新开始。全诗体现出作者对现代文明所造成的负面作用的担忧。由此可见,不同时期的诗人或同一时期具有不同背景的诗人对诗歌主题的选择各不相同。分析诗歌的主题时,既要考虑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又要考虑诗人本人的生活背景和经历。总而言之,把握主题是诗歌赏析的第一要素。

二、体会英语诗歌的音乐性

由诗歌的起源可知,诗歌最初是一种用以吟唱的口头文学形式。那么,音乐性必是其本然属性。正如英国文学家毛姆所言:“词有其音、其形、其力,惟有考虑这些才能写出醒目悦耳之句。”

诗歌的音乐性主要是通过韵律的使用来实现的。韵律是指英语中声韵的节奏和格律。声韵即相同或相似声音在诗行中的重复,它又可细分为尾韵(行末声音重复)、头韵(一个诗句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开头辅音相同而产生的音韵)、同辅音(相同或相似的辅音重复出现)、同元音(相同或相似的元音重复出现)和行间韵。以济慈的《秋颂》为例:“Season of mistsand meHow fruitfulness,/Close bosom-friend of the maturingsun;/Conspiring with him how to load and bless/With fruit thevines that round the thatch-eaves run;/……/For summer haso’er-brimmed their clammy eeHs,”第一行诗中的m是头韵的用法,第一、第三行诗结尾处押尾韵s,第二、第四行诗结尾处押尾韵n,而最后一节诗中则是同辅音的用法,[m]重复使用了三次,一方面它形象地表达出蜜蜂在花丛中嗡嗡飞舞的音响效果,另一方面又给人一种暖洋洋粘糊糊的感觉。这种表现手法与诗行的内容相互配合,增强了诗行的音乐美。

“节奏”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流动。诗中轻重音的搭配形成自然的流动谓之节奏。重音多,节奏缓慢;轻音多,则节奏轻快。如托马斯・格雷《墓园哀歌》的第一行:“The curfewtoHs the knell of parting day”中重音多且多为长元音,再加上辅音叫的配合,读起来悠扬缓慢,与当时迟暮的景色极为相称。节奏不仅取决于轻重音的安排,而且与行末和行间有无停顿有关,分为:行末停顿end-stopped、行间停顿internal pause、续行run on line。传统韵律学认为音节的多少决定了诗行的长短,meter这个本意为测量仪表的词被用到韵律学中来描述诗行的长度。一音步称作monometer,以此类推,二音步dimeter,三音步trimeter,四音步tetrameter,五音步pentameter,六音步hex-ameter,七音步heptameter,八音步oetameter。其中三音步与五音步在英语诗歌中最常见。依照每一音步中重读音节(扬)和非重读音节(抑)的排列方式,可以把音步分成不同类别,我们将这些不同类别的排列称为格律。常见的英语诗歌格律有以下四种:抑扬格iamb、扬抑格trochee、抑抑扬格anapest、扬抑抑格dactyl。将音步的数目与格律结合起来,我们又可以将英语诗歌分成许多小类,如扬抑格四音步、抑抑扬格三音步、抑扬格五音步等,其中五步抑扬格是英语诗歌中最常见的格律。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和弥尔顿的《失乐园》(Paradise Lost)等,都是用抑扬格五音步写成的。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时期的诗人不断从词语中发展或发现了新的音响效果和节奏模式。譬如,现代诗人常常采用不押韵的声音模式来体现对墨守成规的押韵诗的反叛。一些成功的例子表明这也能体现诗歌之美。如20世纪英国诗人奥登(Auden)的《安眠曲》一诗开头的几行:Lay your sleepinghead,my love,/Human on my faithless arm;/Time and feversburn away;/Individual beauty from;/Thoughtful children,andthe grave,/Prove the child ephemeral,诗中没有一个真正的韵脚,仅仅使用了几组半韵(1nve/arm;away/grave),但整个诗行舒展自如,相同的元音和辅音组成低回往复、缠绵不尽、富有极大的韵律美。

三、注意英语诗歌语言的运用

诗歌是以语言为媒介的艺术。人类语言本身是一套神奇的符号系统,而诗歌又是语言最微妙的运用,是人类心灵最丰富的交流。诗的语言远比日常语言富于表现力,当然也较难把握。诗人们在创作中会采用各种基本的语言技巧,如:表义与涵义、意象与象征、修辞手法等。所以,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诗歌的意旨与含义,了解诗歌语言上的特点是非常必要的。

意象是诗人常用的一种语言表现手段,用于描述人类感觉经验的语言,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人们在理智和情感方面的体验,对读者的感官起作用,使其“感同身受”。英语诗歌中的意象很多,有听觉意象、视觉意象、触觉意象、嗅觉意象、味觉意象、动觉意象以及抽象意象等。读者在意象的指引下迅速进入诗的意境,沉醉在诗情画意之中。英国诗人济慈的长诗《圣亚尼节前夕》的第一段就出现了好几种意象:

圣亚尼节前夕――啊,彻骨的凛冽!

猫头鹰披着厚羽也周身寒冷;

野兔颤抖着拐过冰冻的草叶,

羊群拥挤在羊栏里,寂静无声

寥寥几句诗行包含了丰富的视觉、触觉和听觉意象,使读者充分感受到寒冷冬夜的寂静、孤独和凄凉。而故事发生的这一背景与之后恋人激情的会面、私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生与死、爱与恨的对立。

倘若一种意象与某种意义相关联并被反复运用,就构成了象征。象征也是诗歌常用的手法。它是“诗人自己创造景物,并在景物的具体细节上建立情感联系。这种情感与景物牢牢融为一体,目的是在读者身上唤起一种思绪和情愫,留给他们既清晰又神秘的感觉。”正如在济慈的诗中,冬天与黑夜象征着死亡与仇恨,而年轻的恋人们则象征着爱与生命。再比如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名诗《没有选择的路》,诗中以林中两条小路的意象来象征人生所面临的种种选择,充满了深刻的哲理。

修辞是英诗中常用的另一种语言手段。它是丰富诗歌意义,增强诗歌艺术张力的重要内容。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metaphor)、拟人(personification)、夸张(hyperbole)、双关语(pun)、借代(metonymy)、呼语(apostrophe)、通感(synaes-thesia)、似非而是(paradox)、用典(allusion)等。在一首诗中经常会使用多个修辞手法,如:

狂放的西风啊,你是秋天的浩气

你并不露面。把死叶横扫个满天空

像鬼魂在法师面前纷纷逃避

这短短几句里就使用了呼语、隐喻、明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诗歌的语言是复杂而精巧的。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敏锐注意诗人在语言技巧上表现出来的巧智和变化性、力度和微妙之处,这样才能够提高对英语诗歌的欣赏能力。

四、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渊源,英国的传统文化渊源当然应追溯到历史久远、灿烂辉煌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是西方文化的基石,不了解这个文化背景而想直接走进现代的西方语言,就像一个外国人撇开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去学习汉语,只能是一知半解,生吞活剥。因为诗歌语言极为精炼,所以品读英语诗歌更是如此,只有深谙其中的典故才能品出味道,读出精神。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Lord Tennyson)的名诗《尤利西斯》(Ulysses)就是很好的例子。尤利西斯是爱萨卡岛的国王,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希腊名为奥德赛(Odyssey)。他是荷马(Honer)所著《奥德赛》(Odyssey)中的主要人物,又作为一个次要人物出现在但丁(Dante)的《神曲》(DivineComedy)中。在但丁的《神曲》中,奥德赛在特洛伊城(Troy)陷落之后再也没有返回自己的家乡,而是说服他的追随者一直向西,开始新的探索。丁尼生依照荷马的叙述在但丁《神曲》的基础上加以改动写成了这首《尤利西斯》。丁尼生把这个希腊神话诠释为人类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愿望与勇气。其中的一句:“It may be we shall touch the Happy Isles,/And seethe great Achilles,whom we knew”中的“阿喀琉斯”(Achilles)一词也是有典故的,他是古希腊的王子,爱萨卡岛上无往不胜的英雄,但是由于他有一处致命的弱点:脚跟(英语习语中也有“Achilles’heel”一词,意为“致命的弱点”),最终在特洛伊战争中牺牲。传说他死后居住在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能去的极乐岛上。了解了这些文化背景,再结合整首诗歌的意思与作者当时写作的心境,就能领悟到诗人丁尼生在痛失好友之后仍然激励自己应该像尤利西斯一样不畏艰险,努力向前,勇于搏击,并不断探索新世界,学习新知识。

五、关注语言本身的发展历程

第7篇

一盆扶桑爱上了草原

一颗钻戒爱上了大山里的矿脉

一片城市的西郊爱上了祖国大西北

一扇窗子爱上了整个苍穹

一道并不成立的命题爱上了绝对真理

把你当成终点,太辛苦

幸福被拦腰斩断,我被冠冕堂皇的生活除名

你只是、只是我的白日梦

我要的是最低限度,以便对人世彬彬有礼

我自己关自己的禁闭,专心致志等你的消息

一生的光阴全都用来越轨和走神

这是路也《白日梦》中的最后两节。我以为“白日梦”很能说明路也与诗歌之间亲昵又冲突的关系,通过这样一种梦的形式,诗人与诗歌,与世界发生某种或深或浅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说是与生俱来、深入骨髓、不切实际、奋不顾身的。如果模仿诗人的笔法来注解的话,就是――一个山东姑娘爱上了诗歌。

一、“我来自孔孟之乡”

路也出生于山东济南历城,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山东之于她,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地理意义上的故乡。

“洪楼”里飘摇的大学时光,“舜耕路”上耕耘的理想,“八里洼”抬头见山,低头见水的日子,全被路也悉心记下,在她的诗篇中熠熠生光。

地域观念属于个体写作背景研究中的一个命题,它所涉及的方面主要体现为各种与地域有关的对写作具有某种钳制性的因素。这里必须追问的是诗人笔下的地域观念对写作的质的规定性是什么?齐鲁大地哺育了诗人,深受孔孟思想浸的她却与这种强大的精神传统唱起了反调,在她看来:“在孔孟之乡写诗就是在一个最没有氤氲诗情的地方写诗,就是在一个最正统最压抑的地方张扬个性追求浪漫,这等于说要在沙漠和戈壁滩上栽种兰花了。孔孟儒家学说讲的是中庸之道,要求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始终要循着一条正确的道路前进,要克己复礼,要男女授受不亲,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还要记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最过火最颠狂的行为也无非就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而诗歌精神与孔孟精神正好相反,它是一种偏执的、纯真的、彻底的艺术,有时候它简直是奋不顾身的。”①可以说,深爱着故土的路也,又是这片土地上培养出来的“逆女”。

这种叛逆体现在对教师的身份认同上,是路也的诗歌精神与孔孟精神发生冲突的一个具体表现。儒家认为“孝亲尊师”是德性之根本。“教师”身份在诗歌中的出现,不仅有角色上的意义,更是一种普遍经验的象征,起着细节润色、抛砖引玉的作用,通常意义下的“师”或“师道”被路也轻松地颠覆了:

梳着两根辫子,站在讲台上

亚麻裙的颜色和款式都很为人师表

先讲序论,之后材料主题结构语言

这照本宣科的人生如一块蜡

隐约可见“理所当然”的字样

――《舜耕路》

然而,路也在解构的同时,也在建构。寻求另一个精神家园,建构一个不同于齐鲁大地的“子虚之镇乌有之乡”,成为路也平衡诗歌精神与孔孟精神的选择。由此,我们就看见另一组风格的地域名词出现在诗人的笔下:江心洲、江南、扬州、杭州、海岛、江滩……“我曾经深深地爱过江南,如果说山东的质地是青铜是棉布,那么江南的质地就是玉,是丝绸。从鲁国到吴国,我有着双倍的乡愁。2004年我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背景,在诗里为自己营造出来一个精神上的子虚之镇乌有之乡,这个子虚之镇乌有之乡里展现的全是我一直无比热爱着的世俗的、具体的、日常的生活。”②

2004年,路也写了江心洲系列。2004年6月到12月,半年之间她写了上百首诗。江南,这个心理意义上的家园的发现与出现为路也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灵感之源。那么,为何占据诗人心扉的是江南?这个地域的产生与下面的论题有关。

二、阳光下的“蕨类植物”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喊着“冬梅”,一个巷子里会冒出十来个脑袋,户口簿一亮出来,就有几十个“冬梅”微笑着,脸贴着脸。一个姓路叫冬梅的女孩,毅然从“之乎者也”这样毫无任何意义的虚词中挑出一个“也”为自己命名,以示区别。然而,她的独特并不仅仅在她的名字――路也。

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女诗人,她不避讳女性的身份而故作坚硬;她可以在诗中旁若无人地抒发自己的相思之苦、爱恋之深;她把梅花、桂子、茉莉当成自己的姐妹;她可以从容地幻想自己是那断了仕途的官人的云鬓轻挽的娘子;她会细细“品尝”一份农家菜馆的菜单;她还可以对牛仔服大放厥词而对花边连衣裙情有独衷;她还会用梦和花衣裳去打扮梦想中奶糖般的女儿;她对年龄有本能的敏感却又强调三十岁和二十岁的区别仅仅在于一个是30,一个是20……

这种女性本然的流露从一个侧面为我们提供了生在北国的路也热爱江南的答案。如果城市和人一样,也有“性格”或者“性别”,那么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最男性化的城市只可能在华北、西北和东北,是慷慨悲歌,壮士远行,哥哥走西口,好汉上梁山的地方;是强人落草,响马劫镖,枭雄逐鹿问鼎,豪侠比武论剑的地方;而南方,特别是水边的城市,多少有一些“女人味”,或者大家闺秀、小家碧玉,或者宝钗初嫁、文君卖酒,温香软玉、柔情似水的味道。如此想来,一位愿以梦为友、与诗做伴的年轻女子天生就该属于江南,她熟悉江南就像熟悉她的闺房,她热爱其中的一切针头线脑,以及如缕不绝的爱,和一点点的怨。如果说路也把江南当作自己的居所来热爱,那么北方是否可以被视为男性而进入女性的情感世界呢?事实上,不管是在她的小说《冰樱桃》还是她的诗歌中,都可以看见一位“西去客人”的形象。她把浓烈的情感寄托给来自西北大地的男子而非江南的白面书生,显然她也认同城市的性别之差,显然她对江南的爱与“西去客人”的情感是从两个不同方面流露出的同一种女性气质。

据说“南人北相”或“北人南相”是一种“贵相”。路也一副薄薄的身子骨,温婉、安静、羞涩的样子恰是“北人南相”的一个典型,我不知道这种样貌特征是否给她带来了福气,但这种融合南北性格的精神特征却给她的诗歌带来了“可贵的相貌”――一方面,“路也的诗在语言运用上的淋漓酣畅,洋洋洒洒,或许也体现了她在性格气质方面的某些优势。”“从她的诗里,你见不到某些流行歌曲某些港台诗歌里的那种故作媚态故意夸张的矫情、小家子气和诘曲声乐文理不通的语句。这或许与路也作为一个诗人的真率坦诚以及北方女子的爽朗豁达有关”;③另一方面,诗人自感“在那里我感觉自己不是一个外来者,而是一个土著”。正是在“我的南方和我的北方总在相互思念”(《候鸟》)的情况下,我们得以在诗人的笔下见到如此真率、大胆的爱情誓言,如此细腻、琐碎的细节刻画,北方的豪气与南方的缠绵。这样富有力度的表达与诗人“绿色写作”的诗歌观是相吻合的――“我愿我的诗质朴、天然、性情,语言像亚热带雨林一样生机勃勃,我还愿意别人在我的诗里看到大自然,哪怕在现代社会这大自然已是残山剩水,我愿我的诗歌成为私人情感与地域生存相融合的记录。”④在这种愿望的驱动下,诗人一手拿着诗笔,一手拿着画笔,为我们展现她的一片植物天地:长着金黄色睫毛的油菜花,出生相当于女学生的丁香,彬彬有礼、眉清目秀、舞文弄墨的水杉,被炒成霉干的马齿苋还渴望回到山坡重新发芽,唱红红的颂歌的番茄和张灯结彩的辣椒共同欢庆丰收的好日子……路也笔下的植物,更像她的闺中密友,说起来,没完没了,带着一种隐秘的兴奋。其实女性自身,无论从生理结构还是心理状态来看,都更契合大地,是一种更为植物性的生物,而路也更像是一朵柔弱的花向着刚强的姿态开放。她也曾描绘过一张自画像:“这跟蕨类植物有些相似,低等、古老、原始、简单、固执,在角落里矮矮地生长着,只需要很少的一点阳光,就可以绿成一大片。”⑤正是这种被赋予强烈的地域个性的女性精神,引发了路也对诗歌做出与众不同的思考。

三、“最不会妥协的文体”

路也认为 “诗歌是最不会妥协的文体”。如果偷换一下概念,颠倒一下语序,我以为以下结论照样成立:1、对于诗歌这种文体,路也是最不会妥协的。2、诗歌这样的文体是属于最不会妥协的路也的。3、最不会妥协的路也是属于诗歌这种文体的。不管谁属于谁,也不管诗人多次澄清:“不是诗歌需要我,而是我需要诗歌。”反正,诗这种文体和不妥协这种精神都融入了诗人的生命中。写诗对于诗人而言,是出自生命本能的,是一种关系到生存的需要:“在某个背景之下,不写就很难受,度日如年,像发高烧,我大致上是一个行动保守、想法却胆大妄为的人。写这些诗似乎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可以让我自己得以熬过一天又一天,它们像拐棍支撑着我,还像一个容器盛下了我的某种罪恶念头,这样可以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显得既正常又规矩,看上去完全是良家妇女的样子,它们的确起了这样的作用。”⑥而类似这种从自我出发的表述也构成了路也诗观的独特性:她在乎的是诗,不是观念;她强调的是情感,不是理论;她注重女性,但不提主义。

当然情况也有例外的时候,她曾经在公开场合说过:“我试图用充满着现代主义理念的写作技法写出这种生活的古典与优雅,写出现代女性的精神光芒,写出刚柔相济的品性。”⑦这句话的后半部分,毫无疑义,路也做到了,而且表现得很出色,但前半部分的“主义”和“技法”的提法不禁让人生疑:她不是表白过“生活完全没有章法/我的技巧是无技巧/我的秘诀是没有秘诀”(《两点之间》)吗?她不是“一向很害怕那些与具体作品无关的振振有词,那些在只拥有名词而未弄清这名词的涵义更无实物的情况下进行的空空之争”⑧吗?可是把这句话还原到当时的具体语境中结合上下文就可以更明确地体现诗人的用心。这番话是诗人在2005年9月23日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入校仪式上的致答辞。“驻校诗人”活动的初衷与缘起,诗刊社编委林莽说得很清楚:“它能够促进大学教育与诗歌的结合,一方面诗人在高校可以获得更全面的知识,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大学也可以与当下的创作者沟通,为研究者与创作者的全面交流提供机会。”在这种背景之下,路也的发言也就传达出更多的信息:第一、她提到了“主义”“技巧”,但没有更实在的内容,她还是遵循本性,对流行采取下意识的回避,对大众时尚采取叛逆的姿态。第二、这番说法很符合深知学院知识特征,同时既为高校教师,又为驻校诗人的身份。第三、实际的需要与内心的要求所构成的矛盾是诗人在生活与写诗之间众多冲突中的其中之一种,而诗人已学会如何自嘲并轻松化解。她在第三届华文青年诗人的颁奖会上的发言可以进一步印证我们的猜测:“我的诗歌与我的生命状态密切相关,而与功名成就无关,与流派无关,与写作抱负无关,它就像女人做针线活一样,于我只是一种日常状态。往往我某个阶段的生命状态会决定一首诗的好坏,我从来不信赖那种过分强调技巧的诗歌,只有技巧的诗歌等于装配车间里生产的机器零件。我在课堂上常常对学生分析诗歌,用医学院里的人解剖尸体的方法分析某一首诗,但是说实话我自己并不相信,我对一件我自己并不相信的事情却做了许多年,这真是一件很幽默的事。”⑨

其实,路也的诗就是其诗观的最佳体现。以《两点之间》为例,诗人自身饱含的“郊区的激情”,以及对诗歌写作的愿望、理想、态度,甚至其诗歌特色都能从《两点之间》这首诗反映出来。虽然这首诗并不见得最优秀,诗人对它也并不太满意⑩,但它却比较集中地体现出诗人的诗歌观点与一个特定时期的创作特性。

理解一首诗的关键往往隐含在它的标题中。“两点之间”这个标题,是否有具体的所指?关键是在“点”,哪两点?还是在“之间”,在行走于“之间”的方式?或者另有含义?如果我们能读出“两点之间”的含义,我们就找到了解读诗歌的密码。路也的诗歌让人觉得自然亲切,我觉得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诗的开头很明朗,“我以什么迎接你的到来/用我的缄默和木讷么/还是用我的贫寒、拙笨,以及无可奈何”,她清除了那层艺术与技术的空气,因为这空气会为公众对诗歌的态度设置一层雾幛,所以读者进入得很快,没有什么障碍。但诗人的不简单就在于她不是一味的简单,紧接着就出现了出奇制胜的句子:“人生苦短,却还要迂回曲折/我这个良家妇女/走起路来婚姻环叮当/青春却像沿阶草一样不声不响”,一开始,诗人就勇敢直面女性婚姻问题,这让人联想到“两点之间”必然与生活、情感有关。接下去,诗人调动自己大脑里的成语库,成语脱口而出,要用的时候尽情地调兵遣将,呼风唤雨,加速了叙述的节奏。享受了成语带来的节奏感和速度感之后,意象又密集地涌来,这些意象在路也的其它诗中也比比皆是:娃娃(女儿)、真理、法律、丁香,与数学、数字有关的“数以吨计”“一毫米”“几倍”“辅助线”“弧形”等等,以及与季节相关的,一些诗的标题即直接以季节示之,如《夏天过去》《十二月》《第十个冬天》等。如此看来,诗歌是文明的女儿,它的每一行总让我们想到以往的、先在的事物,从某种程度上说,对诗歌的阅读也是对诗人个人写作史,甚至是整个诗歌史和文明史的回溯。

优秀的诗歌通常既是关于人的存在的一个隐喻,又是关于诗歌本身的一个隐喻。这种品质从第五节开始有所表现,其中提到“以诗相赠”是种“古老笨重的方式”,还有第10节中以“除了写诗什么都不会”来形容自己的“笨”。在我们看来或许是浪漫的天才的事,诗人却用嘲弄的口气来表达,其实打心底里是热爱诗的正是诗人自己,那么这种不一致性恰恰流露了诗人对诗在现代生活中的处境的担忧:“从当今诗坛来看,受网络的影响,写诗似乎变得‘容易’起来,似乎一个人种不了庄稼,办不了公司,开不了车床,做不了家务,就可以去写诗了,于是诗歌呈现出一种虚假繁荣。这种分行的文体似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时随时随地都可以制造出来。”{11}冰山的一角仿佛逐渐露出了形迹,我们有理由猜测两点之间的另一端维系的是诗。读到最后一节,“藏”这个小标题除了表示对感情的处理方式外,还深刻地表明了对诗的态度:“这是永生的纪念/我要随身携带,一直到达暮色沉沉的天边/它和我无比亲密,被当成某个身体器官/扔掉所有行囊我只要它/就像我在世间目不斜视只看见了你”,至此,我们完全看清了诗所牢牢树立的那一点,另一点则是诗人同样热爱的世俗生活,贯穿始终的“你”也不只是作为聆听者的人或诗人爱慕的人,它更可以理解成是“诗歌”――诗人一生的伴侣,而所有这些爱恨、纠缠、牵绊都源于诗。

注释:

①②⑦路也:《来到北京》,出自路也第二部散文随笔集《新“女戒”》(未定稿)。

③杨匡满:《序》,路也:《风生来就没有家》,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④⑤⑧路也:《诗歌腌渍的果脯》,《诗刊》2005年第5期。

⑥2006年3月28日给笔者的回信。

第8篇

1、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辛夷坞《致我们终将逝去…

2、太璀璨的青春,夹杂着太多年少的爱情太璀璨的青春,夹杂着太多年少的爱情。你或许不知道我在你的身后护送你每个夜晚,只是为了你能安全到家;你是否知道我看了你的白色外套整个夏天,只为定格你给我的所有缱绻。

3、小时候,我们渴望大人的世界,成年后,我们哀叹早逝的青春;年轻时,我们以健康为代价,拼命地挣钱;迟暮时,我们以金钱为交换,维系着健康,我们总在担心着明天的一切,却又无视当下的快乐,于是,我们…

4、青春不是玩具,任意的玩耍得来的会是痛苦;青春不是赌注,一时的仍性造就的会是一生的遗憾;青春不是资产,坐享其成只会一事无成。青春,没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青春,是需要珍惜和爱护的,他没有太多的时…

5、用青春赚的钱,难赚回青春;用生命赚的钱,难买回生命;用幸福换来的钱,难换回幸福;用爱情索取的钱,难索回爱情;用时间挣来的钱,难挣回时间。即使用一生得到全世界的钱,全世界的钱也买不回你的一生…

6、很多东西当局者迷,尤其是青春正当时,到了40多岁我知道了,人在世上受惩罚是生活的重要内容,逃不掉的。()某种意义上说,我不大相信40多岁的人还有爱情,40多岁的人只有生活。尤其是今天,现代人生活最大…

7、青春是打开了就合不上的书;人生是踏上了就回不了头的路;爱情是扔出了就收不回的赌注。每天把牢骚拿出来晒晒太阳,心情就不会缺钙。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相遇,心绪如白云飘飘;拥有,心花…

8、青春,是一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东西,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把你的脸迎向阳光,那就不会有…

9、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10、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像、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涌流。

11、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12、青春的脚步慢慢向我们接近,青春的苦恼也随之而来。

第9篇

一个人,离开故乡的时间越长,时光就会把故乡的影子在自己的心里拉得更长更长。

很是怀念故乡那条清纯洁净的河流。

多少次在梦里,远远地看着她,静静地听着她的窃窃私语。碧绿透明的记忆里,流过那方熟悉的原野乡音,一任风雨的漂泊和岁月琴弦的弹拨更加清晰。

河流两旁是童年里最绚丽的风景。春天,河道旁恣意开放的野刺梨花,向四处飘洒着淡淡的馨香,点点新绿在春雨的呼唤声中,急匆匆地连成一大片一大片的无名草地,蒲公英擎着一把把金色的小伞,梦幻式的绯红色的桃花雨,将褐黄色的土地若隐若现在河床的两岸。

最神奇的是那牵牛耕地的农家汉子们,他们大声地吆喝着,扭着犁头,他们播种的是汗水里一年年渴求的希望。五月里,太阳也在爆发自己的积蓄了许久的力量,她涨红了自己的脸庞,与小河柔柔地争吵着,阳光一天比一天娇艳了,小小顽童踮起脚尖也望不到边际的麦田清油油的,在太阳的眼皮底下不露声色地拔节、拔节,终于,麦穗抽芽了,麦穗撒花了,麦粒饱满了。每当这个时候,你就会看到农家汉子们,用力捋几穗麦粒,一张口放进嘴里,大口地夸张地咀嚼着,他们黑红的脸膛洋溢着按捺不住的喜悦。终于到了六月,娇阳似火,金黄色的麦浪一浪高过一浪,仿佛是金黄色的波涛将小河的心气牵动了,清澈见底的小河里也不时有鱼儿跃起,在浪花的伴奏声中唱着丰收的歌谣。

麦收时节是故乡最幸福的季节。大姑娘、小伙子,挥动镰刀,飞扬的是麦穗,收获的还有质朴的爱情。收割过的麦垅地里,不时有偷偷拾捡麦穗的野小子,他们被看麦地里的老者一声断喝,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田地里,整整齐齐地躺着一小垛一小垛的麦子,麦垛子们像一个一个将要临产的妇女,裸露着躯体,使足了浑身的劲儿,期盼着她孕育成功的孩子早些离开自己,成为来年田野里新生命的延续……

故乡那条清清的河流,就这样流过记忆,年复一年地记录着故乡的季节变化,吟唱着乡村生活的平淡宁静和甜蜜。

你看到吗?小河旁,走来了一个天真好奇的小丫头,她竟然执着地认为,故乡的河流就是她独自享用的一方圣水。那条清澈见底的河流,以及和小河有关的一切故事和传说,就像是她自己身上的眼睛、耳朵、掌心里的手纹和脸蛋上的小酒窝一样,是她自己理所当然的部分。小丫头用自己的影子与河流共呼吸着,共绵延着,共快乐着……

记得在一个艳阳高照的夏天,她背着书包,带着小河若有若无的浪花声,带着小河在星夜里洒下的点点细碎的波光,告别村口姥姥叮咛的眼神,像一个怀揣着梦想的诗人,离开了故乡,离开了那条清清的小河。再后来,无论她走到哪里,都会把故乡的小河带到哪里,因为小河是刻在她的心里的,是可以站起来伴她行走的亲密伙伴,小河的记忆里流淌着故乡的乳汁。?

三十年后,一个夏天,当她急切地走近故乡那条小河的时候,却再也找不到那照过童年倩影的清澈河流了,小河用洁白的浪花激起她最初诗意梦想的地方,已被一股股有着刺鼻气味的泡沫笼罩着——据说,在河流的上游,建有一家造纸厂,肆意排出的污水就这样流入了小河的躯体中,她记忆中的绿色葱茏逃遁在故乡田野一条条整齐划一的道路旁。

迷离中,她呼唤着那条清清的河流,她希望化身成小河里的一条鱼,用自己微弱的呼唤净化心灵的天空。她畅想着,她的呼唤,终有一天,能够打开人类内心的纯洁水源,复活故乡那条被生活涂抹了污渍的河流。

第10篇

关键词: 《闲吟集》 秋萤 汉诗 和歌

《闲吟集》是日本室町时代的歌谣集,其中收录了室町时代的“小歌”(流行歌谣)、“猿乐”、“田乐”等311首。《闲吟集》采用了日本古代常见的敕撰和歌集(由天皇下令编写的和歌集)的题材,即前后分别附有“真名序”和“假名序”。所谓“真名序”即用汉字写成的序文,而“假名序”则是用假名写成的序文。《闲吟集》的假名序文结尾处有这样一句:“命にまかせ、しも秋のにらひて、月をしるべにす事しかり。(试译为:时与秋萤互语,时与明月为伴,任命而作此处)”此句中的“秋の(秋萤)”自古以来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为了解释此处“秋萤”的合理性,一些注释书甚至把“萤”解释为“蛩(蟋蟀)”的别字,例如朝日古典全书中注释为“は蛩のりか(“萤”大概是“蛩”的笔误)”。也有一些注释书例如《日本古典文学全集》、《大系》和《新大系》等中虽然保留了原作的“秋萤”,但都对此加上了特别注释,认为是中国汉诗中的题材,在和歌中只是一个特例。由此可见,“秋萤”对日本人来说是一个极其生疏甚至颇有抵触感的词汇。那么“萤”在日本文学中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日本文学中“和歌・散文”与汉诗文是相互独立的两大文学派系,因此下文将分别进行论述。

一、和歌和散文文学中的“萤”

“萤”在日本古典文学里并不是一个极其稀少的景物,在日本最早的和歌集《万叶集》和历史记录《日本书纪》中可以找到歌咏“萤”的例子,而到了平安时代(710―794)“萤”已经作为普遍的吟咏对象备受歌人的青睐。但是日本的和歌作品和散文文学中”萤”又名“夏虫”,都是作为夏天的代表性景物被歌咏的①,而歌咏“萤”的和歌一般都被归类为四季中的夏季歌。此外,和歌中引用的“萤”,多用于比喻因恋爱而产生的思念之火。例如:

暮るより露とみだれて夏草の茂みにしけくとぶ哉(新拾和歌集1749)

试译为:日暮露水影零乱,夏草深处萤火飞

夕さればよりけに燃ゆれども光ねばや人のつれなき(古今集562)

试译为:恋情燃心胜夕萤,隐隐无光人不知

当然,在一些和歌中也可以看到“秋天”与“萤”的搭配,例如:

小筱原しのに乱れてぶ今いく夜とか秋を待らん(拾集・3・夏歌)

试译为:小筱原上乱飞舞,今夜萤火待秋来

秋ちかし居まてとやゆくへの水に影のみだるる(雅和歌集・4・夏歌)

试译为:秋近萤火冲云霄,空留孤影乱泽沼

ゆくの上までいぬべくは秋吹くと雁に告げこせ(後撰和歌集・5・秋上)

试译为:萤火云中飞,告雁秋风起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3首和歌除了《后撰和歌集》在原业平的歌之外,其余两首均收录在夏季的类别中,而且都是通过“萤”来表达“秋已近”、“盼秋”的心情。而在原业平的这首和歌同时在《伊势物语》和《古今和歌六贴》中出现过,仔细分析会发现,歌中的“萤火虫”其实依然是夏季的代表,萤火虫的高飞代表着夏季的远离,而大雁才是秋天的使者。因此,这首和歌虽然被收录在秋季类别之中,但其本质与其余两首相同,都是表达对即将到来的秋天的等待和盼望,并不能作为一个真正的秋季的题材。

那么日本古典和歌作品中究竟有没有把“萤”作为纯粹的秋季题材来吟咏的例子呢?回答是肯定的。例如:

置く露に朽ちゆく野の草のや秋のとなりわたるらむ

试译为:露落田野边,腐草化为萤

秋来れば深山里こそわびしけれ夜はをともしびにして

试译为:秋到深山里,寂夜萤为烛

这两首和歌都是贞亲王家哥合(作歌比赛)中的和歌,歌中已经不再是晚夏的景致了,而完全是秋天的情景。对于这两首日本和歌中极为罕见的将“萤”作为秋天代表景物的和歌,著名文学理论家渡边秀夫作了如下解释:“(这是)为了对当时非常贫乏的歌题进行补充,急切地引入汉诗题材的一种尝试。因此,这里遵照中国诗文的一般惯例,(萤火虫)是作为秋季题材登场的。”②具体而言,这两首和歌不论季节感还是题材都和中国诗文极其类似。前者是在“季夏之月、腐草为萤、飞虫萤火也”(《礼记・月令》)和「立秋、腐草化为萤(初学记・萤所引)的基础上创作的,而后者则引入了中国诗文中常见的“萤火=灯”即“车胤聚萤”的典故,以此来凸显秋天的寂寥。

因此“秋萤”绝不是日本式的歌题,而是中国文学中广泛使用的词语。从六朝古诗到唐诗,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萤”完全是一种秋天的常见景物,大多和秋夜、秋月、秋草、大雁等一起组合吟咏,来表达秋天的寂寥、孤独和荒凉等特征。歌咏“萤”的诗歌不胜枚举,单从《全唐诗》中找出包含“秋萤”这一固定词组的诗歌来看的话,例如:

鬼火穿空院,秋萤入素帷。(于鹄・哭凌霄山光上人)

残秋萤出尽,独夜雁来新。(周贺・旅情)

废馆秋萤出,空城寒雨来。(贾岛・泥阳宫)

风池宿鸟喧朱阁,雨砌秋萤拂画梁。(许浑・出永通门经李氏庄)

秋萤一点雨中飞,独立黄昏思所知。(李咸用・秋夕书怀寄所知)

汉陵秦苑遥苍苍,陈根腐叶秋萤光。(刘禹锡・秋萤引)

当然,中国的古典文学中也并非完全没有例外,如上文引用的“季夏之月、腐草为萤、飞虫萤火也”(《礼记・月令》),以及“萤火乱飞秋已近、星辰早没夜初长”(元稹・夜坐)。作为夏天最后一个月份的“季夏”,以及“秋已近”提示句中表达的是夏末秋初之际的景致。上文中所引的《续拾遗集》《风雅和歌集》以及《后撰和歌集》中的和歌均承袭了上述诗文的视角,即把“萤”作为夏秋之交的景物来表达秋之将近。只不过不同的是,日本的和歌作品中大都把此类歌谣归类为夏季类别,努力与恋歌中歌咏的“萤”在季节感上保持一致。

二、日本汉诗文中的“萤”

除了和歌和散文文学,汉文学在日本文学历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么日本的汉诗中的“萤”又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呢?众所周知,日本的汉诗在题材和作法上都受到了中国汉诗文的很大影响。而对日本汉诗中的“萤”进行考察后会发现,日本汉诗中虽然从中国汉诗中汲取了视点和作法,但把“萤”作为夏天的题材来吟咏的倾向性却越来越强。例如《千载佳句》基本上是把“萤”作为秋天的题材来处理的,不过其中有两首诗文却归类为夏季诗。而《和汉朗咏集》之后的汉诗集无一例外地都把“萤”收录到了夏季题材中。但是,虽然在季节分类中与中国诗文不同,不过日本关于“萤”的汉诗却在内容上和题材上表现了与中国诗文的一致性。例如《菅家文草?菅家后草》中的诗文:

悲栽冢上新生树,哭放头旧聚萤 86

一不用满金,况复萤光草迳深 95

君政万机此一,飞龙不忘始萤 382

秋天未雪地无萤,灯灭抛书暗零 509

这几首诗文均包含了“车胤聚萤”的典故,且多表现的是秋天的景物。但是其中并没有出现“秋萤”这一字眼。“秋萤”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汇是到了后期的五山文学才出现的,例如:

秋萤何意照鳏床(幻云诗稿)

山莫丛丛绿,好化秋萤照夜书(云诗稿)

不知朝日出,弧光淡々似秋萤(翰林五集・雪)

上述几首诗文或是把“萤”作为秋季题材来表达秋天的寂寥,或是引用中国诗文典故把“萤”作为勤学苦读的象征,在内容上无疑与中国的诗歌更为接近,而与以恋歌为主的和歌区分开来。

由此可见,在日本古典文学中,和歌与文学作品均把“萤”作为夏季的代表景物,用以表现男女之间的恋爱之心。而汉诗文虽然在季节上也与和歌保持一致,但在内容和题材方面却深受中国诗文的影响,多倾向于景物描写,大多与恋爱无缘。并且后期在日本汉诗文中甚至出现了“秋萤”一词,足见受中国文学影响之深。

三、《闲吟集》中“秋萤”

那么《闲吟集》序文中的“秋萤”为什么会引起众多的质疑呢?原因恐怕与“秋萤”在文中的位置有关。如本文开篇所述,《闲吟集》采取了敕撰和歌集的文体模式,即前后各附有以假名写成的假名序文和以汉字写成的真名序文。一般认为,假名序文与和歌、散文等同属一系,是真正意义上的日本本土文学;而真名序文与汉文学同属一系,是深受中国文学影响的文学作品。根据这一区分,出现在假名序文中的“秋萤”就难免显得格格不入。毕竟在日本的和歌与散文文学中,“萤”多是代表夏天的景物。

《闲吟集》虽然同是附有假名序文和真名序文,但是与真名序相比,假名序在篇幅上要短得多,同时其内容也和汉诗文有着很深的联系。如序文中有如下语句:“毛三百余篇になずらへ、数を同じくして吟集とす。(试译为:效仿毛诗三百篇作闲吟集,篇数亦相同)”其中的“毛诗三百篇”即中国的《诗经》,说明作者在创作时有意模仿了《诗经》。此外,假名序文开篇写道:“富士の望をたよりに庵をびて、十余の雪をにむ。(试译为:在远望富士山之处结下草庵,窗上积十余载白雪)”同时与结尾处的「秋萤首尾呼应,暗含了“孙康映雪,车胤聚萤”的典故。

由此可见,《闲吟集》中的假名序虽然与和歌、散文等相同均以假名写成,但在内容方面却和中国汉诗文有着密切的关系。作者在写作是有意地模仿和利用了中国文学的诸多元素。因此可以说《闲吟集》的假名序文并不是纯粹的假名文学,而是汉诗文式的序文。而如果从汉诗文的角度来考虑的话,此处的“秋萤”就不难理解了。

注释:

①张龙妹等编.《日本古典文学大辞典》中“”词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64.

②渡边秀夫著.《歌の森》.大修馆书店,1995:50.

参考文献:

[1]张龙妹等.日本古典文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刘德润等.日本古典文学赏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第11篇

【关键词】英关文化 背景知识 素养 高职教学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已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教学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语言文化的传播、熏陶和感悟。因此,是否把英美文化纳入外语教学范畴是区别传统外语教学和现代外语教学的主要标志。

一、高职英语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英美文化素养

高职英语是一门非英语专业高职生必修的基础课程,随着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的教学大纲对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英语教学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法、词汇知识,还要注重英美文化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推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使高职英语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但是,传统的外语教学却忽略了文化素养的培养。长期以来,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所占比重较低,教师将大部分精力倾注在语音、语法和词汇等语言技能训练上。结果在实际交往中,学生经常会将汉语使用习惯带入跨文化语境.常会因缺乏文化方面的知识而犯错误,轻则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沟通,重则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二、培养高职生英美文化素养的作用

笔者在多年的英语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发现.培养高职生英美文化素养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有如下作用:

(一)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语言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它生动、有趣、知识性强。由于我们的母语是汉语.所以我们在学习与汉文化不同的英语时感到有不小的障碍。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学习过程中对英语产生了畏惧心理,但是,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和巧妙运用,不仅可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而且能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中有这样一句话:If I am late again,the boss will raise Cain.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如果我再迟到,老板就把‘该隐’叫起来了”。“迟到”和“叫起该隐”有什么联系呢?原来,该隐是《圣经》中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的长子,亚伯的哥哥。由于耶和华看中了亚伯的贡物,而没有看中他的,该隐妒忌,因而杀害了弟弟亚伯。该隐是个性情狂暴、容易发怒的人。在英语中,Cain成为devil魔鬼)的同义词,常用raiseCain表示“大发脾气”。因此,上面这句话的含义是“如果我再迟到,老板就要大发雷霆了”。老师在讲解这个句子时,把相关的背景知识加以介绍,使学生增强理解的同时,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进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讲到Simile(比喻)这种修辞格时,我就告诉学生一些与禽兽、颜色有关的联想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中往往有不相同甚至很大差别的现象。如:在古时代,人们把龙(dragon)和风(phoenix)作为皇权的象征,龙是象征吉利的动物,所以汉语中有“望子成龙”一说,而西方人则认为龙是凶残肆虐的怪物,应予以消灭。再比如,“虎”在中国人眼里是百兽之王.汉语中许多带“虎”字的词语就体现了这一喻义,如:虎子、龙潭虎穴、虎踞龙盘等。但是在英语里,“虎”的地位却被“狮”所取代,众多词语如lion-heart(勇士),the lion’s share(最大或最好的份额),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等都说明了“狮”在英美等西方)、眼中的地位类似中国人眼中的“虎”。

这些文化知识的讲解,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有利于提高授课效果。

(二)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

书本知识的获得固然必不可少.而包括文化背景知识在内的课外知识的介绍和了解也同样不可缺少。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是培育英语语言环境的沃土。向学生适时、适度地引入西方文化背景知识能开阔其视野,扩大其知识面,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

英语在它漫长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圣经》和莎士比亚戏剧是最杰出的代表,许多出自《圣经》和莎士比亚戏剧的成语和典故早已家喻户晓,如“Wise as Solomon”(像所罗门一样地智慧过人)、“Forceful as Sam-son”(像参孙一样力气大)等。它们也是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英语又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语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英语又涌现出了许多新的词汇和表达,如cyberspace(空),public price hearings(价格听证会)等,它们又形成了新的文化背景知识

(三)加深语篇理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经过研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对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已经取得了共识。读者阅读时可以运用已有的背景知识去理解语篇所传递的信息,如果对语篇所涉及的背景知识缺乏了解,就不能真正读懂英语语篇的内涵,从而导致理解困难,甚至产生误解。所以,在语篇教学前.我除了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外.还要事先给他们提供理解语篇所需要的背景知识或提供提取这些背景知识的途径.扩大其知识面,引导他们准确地理解所读的语篇。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夏天”常常与炎热联系在一起。而在莎士比亚的一首十四行诗中却有这样的诗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summer’s day?Thou an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俄能不能拿夏天同你作比?你啊比夏天来得可爱,和煦。“夏天”在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中所表达的意思竟是如此迥异.这是由于双方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造成的。中国位于亚洲大陆,属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明显的特征便是骄阳似火,炎热难熬。而英国位于北温带,又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夏天明媚温和,令人惬意。有了这种背景知识,对莎翁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我们就不难理解了。

(四)加深材料理解,提高学生理解水平

第12篇

一、以境导入,身在其中

常言说得好:“入境始与亲。”教学时能运用语言、现代教学技术设备等媒体,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进入新的教学情境。

我在教学《大江保卫战》(小学语文第九册)时是这样安排的:

1、多媒体播放发生洪涝灾害时抢险的短片。

2、提问:看了这个场景你想说什么?

3、今天我们就到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去看一看。

4、指名学生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两遍。

二、以疑导入,引人入胜

“疑问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提出问题、矛盾,造成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进而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思考、寻求、探索的活动中去。

我在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小学语文第九册)时是这样安排的:

1、提问:你们见过夏天的阵雨吗?谁来说说当时的情景?

2、引入诗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的一首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看他是怎样写夏日忽雨忽晴的天气的。(板书并领读课题,注意停顿。)

3、读了这个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知道“六月二十七日”是写这首诗的时间,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经常会有阵雨或雷雨出现。地点在望湖楼。)

4、解疑:“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5、介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