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有关黄河的成语

有关黄河的成语

时间:2023-05-30 10:55: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有关黄河的成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有关黄河的成语

第1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②品读诗歌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②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③通过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方法]

教法:采用三学一反思教学模式

学法:自学 研学 反思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黄河相关的知识。

导学过程:

一、导学

1、导入激趣(学生看《黄河颂》歌曲视屏,老师导入激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可以说,与黄河有关的诗句数不胜数,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背诵的诗句多。时期,诗人光未然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让我们共同倾听吧。

2、作家作品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诗人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

3、写作背景

1938年,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诗人光未然奔赴延安,随八路军将士在黄河两岸抗击日寇。雄奇壮丽的山川,英勇抗敌的战士,强烈的感染了诗人。激动之余,光未然于1939年初写下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传唱全国,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豪情。

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澎湃 狂澜 宛转 哺育 一泻万丈

二、自学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①听读:倾听视屏朗读,注意节奏与重音。②练读:反复自由朗读,读出气势和感情。③赛读:每组一人参赛,展示个性和风采。

2、精读课文,思考下列各题:①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词?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②本诗可以分几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③序曲部分和尾声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三、研学(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习、讨论后,各组选派代表到黑板前展示学习成果。

1、朗读“主体”部分,思考:可以分成几部分?重点在哪里?概括它们的大意。

2、“绘黄河”的部分由哪个字来统领?诗中是怎么描写的?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3、朗读“颂黄河”部分,思考: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

四、反思(检测作业)

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出来。

1、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列问题。①歌词中“颂黄河”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②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③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2、学完本诗,你有哪些收获与疑惑,请你列出清单。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②你还有那些疑惑?

3、假如你是当年的随军记者,有幸与《黄河颂》的作者光未然面对面,你准备向他提出哪些问题呢?请你拟写一份采访提纲。

五、总结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我们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为振兴中华奉献自己的力量!

六、课外作业

1、搜集积累与黄河有关的:诗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俗语、谚语、成语

2、黄河的水源和周围的植被正在遭受着巨大的破坏,请你拟写一至两条标语,呼吁社会各界都来打一场新时代的保卫黄河的战役。

第2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形容重大的或有价值的

传统文化中“泰山”一词常用来形容重大的或有价值的事物。例如:

“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汉朝杨雄《解嘲》)

“我与你情似泰山,恩同东海,誓同生死。”(《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最有影响的莫过于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延安时期写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了这句话,以此赞扬因公牺牲的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同志。

“猛兽吞狐,泰山压卵”

强大的势力或绝对的优势

人们常用“泰山压顶”来比喻强大的势力或绝对的优势。与此意相同的还有“泰山压卵”,即以泰山压在蛋上,比喻力量相差极大。如:

“况履顺讨逆,执政伐邪,是乌获摧冰,贲育拉朽,猛兽吞狐,泰山压卵,因风燎原,未足方也。”(《晋书・孙惠传》)

“六军之来,殄此丑夷,如泰山压卵耳。”(明・赵弼《何忠节传》)

古人常用“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形容人胆量很大,修养到家,即使泰山在面前崩塌,仍临危不惧,镇定自如。如: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宋・苏洵《心术》)

“有眼不识泰山”

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

而为人们所敬仰的人

“泰山”也用来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人们所尊敬的人。语出《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现在人们常用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叫“有眼不识泰山”,来比喻因只看表面现象而没有认清对方的社会地位或是低估了对方的能力。传说鲁班在泰山下收了一个徒弟,名叫“泰山”,泰山因为年少贪玩被开除了。后来,鲁班到集市上,看到有人在卖竹器家具,每一件家具的样式都是鲁班没有见过的。经卖竹器的人指引,鲁班见到了那个工匠,原来就是泰山。鲁班向泰山说:“你做的这些东西太好了,当初真不该把你赶回家,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旧时人们用“泰山其颓”来哀悼大家敬仰的人。如:“梁实秋先生逝世,英美文学界皆感‘泰山其颓’”。“颓”意思是“崩塌”,喻众人仰望者去世。史载孔子将死之时作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歌中自称“哲人”,把自己的死比作泰山崩塌。(《礼记・檀弓上》)

“易于反掌, 安于泰山”

安定稳固的依靠

泰山雄浑苍劲的岩石,兀立千仞的绝壁,给人以坚固深沉、浑厚安稳的感觉。因此人们赋予它强有力的靠山之意。成语“泰山可倚”意为如泰山一样可以倚靠。出自《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十一年》:“或劝陕郡进士张彖谒国忠,曰:‘见之,富贵立可图。’彖曰:‘君辈倚杨右相如泰山,吾以为冰山耳!若皎日既出,君辈得无失所恃乎?’”

一些成语将“泰山”的“靠山”含义扩展为安定稳固,不可动摇。如“安于泰山”和“稳如泰山”这两个成语在现代生活中应用很广,其出处是西汉枚乘《上书谏吴王》:“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关;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靠了泰山之力”

岳父的别称

我国有将岳父称作“泰山”的习惯,其出处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泰山有丈人峰,另一说出自唐朝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卷十二・语资》:当年,唐玄宗要封禅泰山,命张说为封禅使。按照朝廷老规矩,封禅以后,自三公以下都能迁升一级。张说有一女婿叫郑镒,是九品官,靠了丈人,一下子升到五品官,兼赐绯服。唐玄宗询问原因,郑镒一时无话可答。这时宫廷戏子黄幡绰接过话头调侃道:“这是因为靠了泰山之力”。

“泰山石敢当”

避邪化煞之风水镇物

旧时,人家住房门对桥梁、巷口或道路要冲,屋主为求平安,就在墙外或屋脊立一小石碑,上刻“泰山石敢当”五字,用以避邪。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八:“吾邑人家门户,当桥梁巷陋之冲,则竖石碑,书‘泰山石敢当’五字,以镇之。”

有关“石敢当”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史游的《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据民间传说,“石敢当”的起源与“黄帝”有关。当年黄帝与蚩尤大战,蚩尤所向披靡,猖狂之极,登上泰山大呼:“天下有谁敢当?”女娲投下一块泰山石,喝道:“泰山石敢当!”蚩尤仓皇落败。黄帝于是遍刻“泰山石敢当”,用以震慑蚩尤,并最终打败蚩尤。

唐宋以后泰山刻石流行于民间,这一习俗在浙闽粤沿海尤为盛行。“泰山石敢当”也表现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门神“吞口”。那里将“泰山石敢当”与门神结合起来,在门上钉木制虎头,在虎口中书写“泰山石敢当”。

“泰山石敢当”习俗在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也有传播。日本最早的“泰山石敢当”石刻在宫崎县,立于1868年。根据统计,日本全国的石敢当雕刻遗存总共有600多块。泰国首都曼谷多处可见“泰山石敢当”。马六甲众多的店铺门上方都有“泰山石敢当神之位”的碑石。

“黄河如带,泰山若厉”

用作誓词

用“泰山如砺”作誓词,其意与“海枯石烂”相近。例如:

第3篇

【关键词】习语 文化差异 翻译策略

1 引言

习语是一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而固定的表达方式,一般具有生动形象、喻义明显、富于哲理的语言特征,与文学作品、诗歌一样,被认为是语言的精华。其广义内涵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它是人民大众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与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审美意识、、习俗、生存环境、历史典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习语好比一面镜子,清楚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2]。

2 中西文化差异在习语中的具体表现

2.1 地理环境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等等。

2.2 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以社会群体为价值主体,很多提倡社会价值、强调集体主义的习语由此而来,如“大公无私”。西方文化恰恰相反,对个人隐私、独立自主看得很重,像“Everyman is the architect of his own,paddle your own canoe” 等习语表现了西方人崇尚自由个性的价值观。

2.3 审美意识

在审美取向方面,中国传统喜庆偏向红色装饰,而西方则多为白色,汉语中的红茶,英译为“black tea”。以上例子表明,英汉两种文化在价值观和审美观方面的差异影响习语的翻译。

2.4

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2.5 习俗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的态度上。在过去中国先人的眼中狗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 – tired。

3 习语的英汉翻译策略

对于英汉习语的翻译,不同情况,英采取不同的策略与方法。

3.1 直译

有些英汉习语的表现形式与内涵几乎完全一致。我们可以从英汉语中找到喻义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谚语及俗语直接对译,这样不但可以比较好地保持原文的神韵和形式,又使译文易于为读者或听者接受。如:

He laughs best who laugh last 谁笑到最后谁笑的最美

to pour oil on fire 火上浇油

在这类对应习语的起源上,有些甚至可能是相互的借鉴或翻译。不同文化中能有如此相通的谚语流传,说明人类社会的文化积累有很多基本的共同之处。

3.2 意译

有些习语意在言外,语言含蓄,寓意深刻。如果仅从字面意义直译成汉语,而不领会原文的具体含义及其效果,译文势必平淡无味。因此,在翻译时,应寻找和使用那些与原文喻义相同或效果相似的成语、谚语或俗语来翻译,这样才会使译文形象生动,准确达意,即“意译”。如:

“The dog that will fetch a bone will carry a bone” 说别人坏话的人,别人也会说你的坏话

3.3 直译加意译

不地道的直译可能会造成译文读者理解的偏差,完全意译不够忠实原语习语的内涵,为了避免这个矛盾,直译加意译不失为一个稳妥的策略。例“不到黄河心不死”,如果把“不到黄河”直译成Until the Yellow River is reached 明显不妥,通过意译成until all is over 达到意思简洁明了的效果,“心不死”则可直译ambition never dies,最终译文Until all is over,ambition never dies.既保留了原语文化特色,也可激起读者共鸣。

3.4 加注

有些习语带着浓厚的民族色彩地方特色或具有典故性的原语习语,译成目的语时必须加注才能交代清楚原意[3]。

As American as apple pie可直译成“像苹果派一样是典型的美国式的”,仅直译还不足够让中国读者了解其中含义,他们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美国派就是典型美国式的?”此时稍稍添加注释即可解决这个疑问。

4 结语

英汉习语是英汉两种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两个民族的文化内涵。本文从价值观、审美意识、、习俗、生存环境等方面分析体现在习语中的英汉文化差异,提出英汉习语中首先要保证原文意义的准确传达,兼顾保留原语文化意象和民族特色。因此译者只有努力学习英汉语言的文化知识并熟练掌握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才能在翻译中游刃有余,使译文更容易为读者理解和接受。

【参考文献】

[1]包慧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22-23.

第4篇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如何上好一堂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头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常言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个好的开头,是教师与学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为一堂课讲解定下基调,使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和谐自然、浑然一体,使学生感到如沐春风、入情入理。因此,采用引人入胜的开头艺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巧用歌词开头

中学生活泼好动,能歌善舞,他们对歌曲接受得较快,在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歌曲开头,使学生能充分感受到生活气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觉得政治课是直接来源于社会生活,使他们在优美的歌声中学习知识。如在讲《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一节时,我对学生放了一曲《南泥湾》,从花篮的花儿香,唱出在革命战争的艰苦年代,八路军第359旅屯垦南泥湾,又学习又生产,克服困难掀起大生产运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条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应发扬光大,需要永远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缩短现实与理论之间的距离,以增强知识的吸引力。这样一来,就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二、运用耐人寻味的事例开头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耐人寻味的事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展开思维,丰富联想,而且可以使学生从美的感受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引发生活的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成语、名人轶事及事例导入新课。如在讲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一节时,我讲了两个故事,一是河北电视台报道的一件事情:省城众多卖米的商贩,其中有一老者既卖米又卖沙子,凡是买米者,必须连沙子一块买,价格同等。理由:别人的米掺了沙子,他没掺但他不愿吃亏,于是出现这种怪现象,有趣的是人们反倒争相购买。二是《综艺大观》请你参加栏目,一老者拉车,偷拍过往行人对老者的表现、态度。在过往的21个行人中,有16人上去帮忙,学生听了感到十分惊奇,同时又感到极大的兴趣,这时我就引导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取得重大成效,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提高全民族素质,来引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

三、运用扣人心弦的疑问开头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问能促使人们强烈的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以疑问开头,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时,一开始我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国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把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才使他们分别从封建制的、奴隶制的、甚至是原始公社制的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否意味着人类创造历史,能随意改变、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这样一语中的、直截了当地抓住了学生的思维。再如讲完我国国情一课后,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雨水对农作物的收成是有益还是有害?”刚说完,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当然有益”,既然有益,那么雨水越多对农作物越有益吗?这样,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彼此讨论着,于是我因势利导,告诉他们认识这个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要分析是什么性质的雨水,然后分析雨量的适中程度。这样一来针对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环境问题等国情必须采取相应的计划生育等措施,走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道路,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从而达到良好效果。

四、运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开头

根据教学内容选用漫画,可以增强教学幽默性,能深深地吸引学生去欣赏,探讨隐含其中的道理。如在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环境问题时,我出示了“黄河”与“长江”――对话的漫画:黄河:“长江、长江,我是黄河!”长江:“黄河、黄河,我是黄河!”从而理解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此外运用图表,也是常见方法,能使概念清晰明了,讲我国人口现状特征时,参照中国与美、英、法等几国总人口比较,便一目了然。

总之,初中政治课的开头方式举不胜举,只要你善于钻研教材,多动脑筋,别开生面,新颖别致的开头方式就会出现。虽然精彩的开头方法颇多,但应以教材内容不同而异。要把教学的开头艺术设计与新课讲授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方能达到和谐地导入新课的目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 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吴家窑中学)

第5篇

一、转变观念:农村课程改革的生命线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因此,进行课程改革首要的是转变教师观念,树立课改意识,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能力,把教师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可以这样说:没有先进的教育观念,便没有先进的教育行为。具体来说,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尊重意识,把学生看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而生命是需要也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发展意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意识,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主体意识;因为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民主、平等意识,教师与学生最大的区别只是存在闻道先后的区别,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在共同学习的时候,学生与教师一样有表达自己独特体验的权利,有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权利,过去那种教师一言堂的做法是计划经济下的畸形儿,是与现行的教育观念背道而驰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这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的标志,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转变教师观念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如果我们教师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旧有的理论水平线上,或者认为课程改革只是一场运动,那么,实施课程改革便是一句空话。笔者曾听到这样一堂语文课:教者在执教《黄河颂》一文时,从正音到释词,到剖析课文,到课后练习的处理,教师始终独霸讲台,全心投入,条分缕析,津津乐道,中间除穿插了一次学生的集体朗读外,学生始终在被动地接受学习,这哪里有一点新课改的影子?其实持这种教学方法的教师大有人在,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了旧有的经验或者是旧有的“时间加汗水”的教法,让他们与过去的教法决裂难上加难。试想一下呆滞的教育观念怎么能够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的现代人才呢?

二、因地制宜:农村课程改革的着力点

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农村基础教育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因此,在实施课程改革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切忌随波逐流,哗众取宠,更不能认为课程改革就是现代化教育设备的改革,就是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开展教学。事实上,课程改革是在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之后,带来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上的重大变革。而变革的核心人物是教师,而非物质。只要我们的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开展课程改革也并非难事。笔者在教学《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时,曾经开展了以下活动:说黄河――颂黄河――爱黄河。“说黄河”即让学生说黄河的源头、黄河的流向、黄河流域人类文化遗址、历代在黄河流域建都的王朝等相关知识。其目的是让学生认识黄河,了解黄河与我们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关系。“颂黄河”即让学生搜集有关歌咏黄河的故事、神话传说、俗语、谚语、成语、诗词、歌曲、民谣等。在一系列的搜集活动中,让学生了解黄河深厚的文化底蕴。“爱黄河”即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黄河的断流及悬河等现状,激发学生关爱、保护黄河的强烈的使命感,整个活动在学生为保护黄河献计献策、拟宣传标语中画上圆满的句号。尽管在整个活动中,缺少现代化的多媒体,学生未能通过视听来领略黄河“惊涛拍岸,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的壮美,但整个活动,学生参与意识极为强烈,活动取得了明显的绩效。

因地制宜开展课程改革是农村课程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不容怀疑的。我们的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尽管农村的课程资源极为有限,它没有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社区资源――图书馆;没有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学科教学形象直观理解的场所――科技馆;没有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文化宝库――博物馆;没有改变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的优越条件――网络资源;但是农村也有农村的优势,它淳朴的民风、优美的自然风光这些都是城市所不能企及的,因此在实施课程改革的时候,我们的教师应该积极地去挖掘当地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现教学的历史性飞跃。

三、加强学习:农村课程改革的源头活水

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而且要求教师角色发生改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教育研究者,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成为社区的活动家,还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要想胜任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就应该不断地加强学习,就要做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可以肯定,故步自封、僵化保守的教师是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抱残守残就意味着为时代所淘汰。同时,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很难想像,一个思想陈旧,知识过时的教师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没有思想,学生便不会尊重他――最可怕的是学生也会停止思考。”教师的思想来源于哪里呢?来源于学习。著名画家张大千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的读书。”如果我们借用大师的说法,那就是要想成为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教师就应该多读书,唯有读书,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影响学生,胜任自己的工作。

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向书本学习,可以向教育先驱们学习,可以向同伴们学习,可以向有思想、有个性的教师学习,甚至可以向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四、团结合作:农村课改的催化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致,越来越需要人们之间的互相协作,可以这样说,合作是现代社会一个显著的特征。关于这一点,《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过论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其实在古代,中国人就知道合作的重要性。荀子曾经这样说过:“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所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要让学生学会合作,教师就应该首先学会合作,并善于合作。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不但可以互相取长补短,还可以弥补外出学习机会少的缺陷,集合个体优势,发挥集体力量,使教学在彼此间的合作中有效前行。如何进行合作呢?首先,应充分发挥备课组、教研组的作用,加强对教材、对学法的探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公开课、研讨课、说课等活动,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其次,应加强教师间的个体协作,因为开展集体活动有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而教师间的合作是自由而灵活的,可以是资源共享,可以是互相探讨,可以是相互质疑等。最后,加强与学生间的合作,使教学相长。在与学生的合作中,不但可以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还能够给学生一个现身说法的示范作用,同时在与学生的合作学习中,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洞察学生在学习中的疑惑,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合作是一种需要,合作是一次提高,合作更是一种境界。让我们在相互的合作中,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成为教学能手,成为课程改革的引领者和飞翔者。

第6篇

关键词: 英汉习语 文化差异 翻译策略

一、引言

习语,即习惯用语(the idiomatic phrases),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下来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固定词组、短语或短句。广义的习语通常包括成语(set phrases)、谚语(proverbs)、格言(sayings)、俗语(colloquialisms)、典故(allusions)和俚语(slangs)。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因此,正确理解、确切翻译英汉习语,对于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人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这必然会增加翻译的难度。因此,笔者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研究来探寻一些正确的跨文化翻译方法。

二、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1.自然地域环境的差异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受其影响,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也存在差异,这就使得语言打上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印记。英国是岛国,属于海洋国家,渔业、造船业、海运业在经济中占很大比重,所以在语言表达上英国人联想最多的自然是与海上有关的事物。例如:take the sea(择业);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勉强凑合过日子);when one’s ship comes home(当某人发财致富时);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相对于渔业,中国人更熟悉陆地生活和农耕,这样就形成了一些中国特有的习语。例如:“一马平川”;“瑞雪兆丰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的差异

各个民族都受到不同宗教的影响。中国主要受到儒学、道教、佛教的影响,例如,汉语中的“借花献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三头六臂”、“九霄云外”等,这些都是汉语有的习语。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很可能就会使西方人摸不着头脑。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相信有上帝,有天堂,有地狱。因此,英语中便多是和这些相关的习语。例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于上帝);God’s mill grinds slow but sure.(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3.社会历史背景的差异

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使得英汉两种民族积淀的文化也不尽相同,他们拥有各自不同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等,这些为各自的习语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这类习语虽结构简单,但意义却很深远,因此,译者不能望文生义,仅从字面上理解和翻译。在汉语中就有这样一些特有的习语,例如:“叶公好龙”、“夸父逐日”、“破釜沉舟”等。英语中众多的习语则源于《圣经》、希腊罗马神话和一些古典文学作品。如:rob Peter to pay Paul(拆东墙,补西墙);Penelope’s Web(故意拖延的策略;永远做不完的工作);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等。

4.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人思维差异往往体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上。由于思维的差异,不同的民族对同一个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往往有很大的差异,这就造成交流双方缺乏共同的概念基础。如:“狗”在英汉语中含义就大不一样。在英语中,狗被认为是人类的朋友。因此,与狗相关的成语大多是褒义的。如:a 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a big dog(重要的人物)等。而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狗被认为是一种不好的动物,与狗相关的成语大多是贬义的。如:“狼心狗肺”、“狗血喷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

三、英汉习语的翻译策略

1.直译法

直译法就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翻译过程中保留语言的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采用直译的习语多半是英语和汉语在比喻和形象方面基本相同的部分,或者是直译后一目了然,不至于产生误解的。例如,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等。这些说法不论在英国还是在中国都是为大众所接受和熟悉的,所以这类带有文化共性的习语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翻译。

2.意译法

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如果在翻译过程中把一些习语直译,则译文可能会牵强附会,也不易为对方所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取意译的方法,运用意译法时,译员要不拘泥于原文的字面意义,力求表现源语的文化内涵。例如,Achilles’s heel若直译为“阿喀琉斯的脚后跟”并不能让大多数人理解,而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唯一致命弱点”更恰当。再有像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话“不到黄河心不死”,如果直译为“Before reaching the Yellow River,ambition never dies.”,相信很多外国人听到这句话都会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搞不清楚黄河和决心有什么联系。这时就需要采用意译法,翻译为“Until all is over,ambition never dies.”,相信这样的译法既体现了原文的含义,又能为外国人所接受。

3.等值代换法

尽管各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但每个民族之间总会有一些相近和类似的看法,这样,不同语言就出现了一些字面意思不同但内涵相近的习语。对待这类习语,我们可以采用等值代换法,将一种语言中的习语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中与之内涵相近的习语。例如,我们熟知的英语谚语“Love me,love my dog.”,我们就可以译成“爱屋及乌”,还有像汉语的“五十步笑百步”,就可以译为“The pot calls the kettle black.”,从而成功地实现内涵相近的习语的转换。

4.直译加解释法

有些习语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可以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但是却使读者很难理解。因此,这类习语就要在直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解释性的词语。这样译文就既能生动易懂,又能体现出原文的风格和韵味。如:“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可直译为“运煤到纽卡斯尔”,但中国读者很难理解其实际意义,因为他们对“纽卡斯尔”一词不了解。这就需要增加解释性词语“纽卡斯尔是英国的一个港口城市,位于英格兰北部泰恩河口附近,素以产煤著称,是英国有名的煤炭输出港”。这样,中国读者就很容易明白这个习语有“多此一举”的含义了。再如汉语习语“借花献佛”可以翻译为“Present Buddha with flowers given by another――make a gift of something given by another.”。

四、结语

综上所述,习语中蕴含的诸多文化因素严重影响着翻译的质量。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不同语言所包含的不同的文化内涵,对不同类型的习语采取恰当的翻译方法。笔者通过对英汉习语中存在的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提出了四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帮助译员和英语爱好者真正树立起文化意识,减少翻译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译,提高翻译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费南多.习语与习语特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第7篇

一、富有激情的语言

“最好的教师是最会运用语言的人”。就象节目主持人走进直播室一样,教师必须以饱满的精神跨进教室,语言要富有激情,以自身激昂的情绪感染学生,使自己的教学语言煽起学生的思维热情。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其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

二、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果有的学生听课不专心,那我们就该反省一下自己的教学”这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坚持的一条原则。但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专心参与到课堂上来,单靠纪律和说理是不能实现的,它还要靠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的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是一种表演性的魅力,它来源于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如何才能做到“一生的备课而发于一朝”呢?那就是学习,特别是我们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作为一名普通的地理教师不仅要了解古今中外的知识,而且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都是地理教师广博学识的涵盖范围,做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的自豪和艰辛就在这里。教师博学多识,才能深入浅出地挖掘教材,文化底蕴决定着我们驾驭教材和开发课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只有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才能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给学生以广博的精神文化空间。

三、现代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一张挂图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时代的地理课堂离我们已经很远了,如今我们有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再结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地理课经常产生新鲜感和兴趣,这样学生的地理思维和想象能力在教学中才能得到极大启发。

1.联系其它学科相关知识点进行教学

例如在讲授由南北极的上空来观察地理的自转方向时,对于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学生经常混淆。结合物理学中的“右手定则”告诉他们:用大拇指指向北极,四指自然弯曲,那四指的弯曲方向就是地球的自转方向。虽然初一的学生还没有接触到物理,但在我简单的讲解下他们还是牢牢地记住了。多年以后,当初的一个学生与我交谈说,接触到物理中关于电磁铁的“右手定则”时,马上想到了第一个教他们这个定则的是地理老师,并且告诉我说:老师,它们真的好相似呢,都有磁场和南北极,地球的磁场是不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引起的呢?

比如在经纬度的教学中,就联系表示方向的四个英文单词North、South、West、East,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北纬(N)、南纬(S)、西经(W)、东经(E)的字母代号;在说到美洲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时,结合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误认为是到了印度,所以出现了一连串的误称,如西印度群岛和印第安人,而印第安人就是英文单词India的音译。

在这样的学科整合的过程中,不但教会了学生的一些学习方法,让他们在平日的学习中养成多思考、多联系的好习惯,还会培养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能学以致用,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2.结合鲜活的时事进行教学

在地理课堂上引入时事性的内容,不但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还可以从时事材料中,挖掘出丰富的地理教学内容。比如在非洲的教学中,结合非洲的经济状况和苏伊士运河、亚丁湾这条航海捷径,让学生探讨索马里的海盗问题的猖獗,是什么原因使索马里青少年前仆后继的走上海盗生涯这条路?

3.利用成语谚语进行教学

讲黄河支流的时间,引出成语“泾渭分明”不但利于学生的记忆,还能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一清一浊的状况?从而对黄土高原环境遭到破坏有个历史性的认识。讲到四川时就不妨让学生分析一下成语“蜀犬吠日”中的“蜀犬”为什么“吠日”等等。

4.利用歌曲导入教学

我们当代不乏有一些赞美伟大祖国的优秀的歌曲,如《珠穆朗玛》、《黄河几十几道弯》、《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唐古拉之情》、《长江之歌》、《黄土高坡》、《春天的故事》等等,在我们平日的教学中可以穿插在多媒体课件里,即给学生带来视听的享受,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对我们的授课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在《黄土高原》一节的教学中,利用陕北民歌《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里唱到的:“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儿容易哎哟拉话话儿难,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那话话儿哎哟招一招手。”来描绘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一种凄美景观。欣赏完歌曲后先提问学生音乐方面的问题:“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为何这样高亢?”然后再导入地理问题“信天游的产生与当地的地形条件有关系吗?”“为什么会出现歌词中唱到的那种情形?”这样引导学生去分析地理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5.巧借古诗词教学。

我们的先人在游山玩水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优美的诗词妙句,例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马前挑花,马后雪”;“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等等。我们在地理课堂上也不防一用,师生在朗诵完美伦美奂的古诗词后,然后就引导学生讨论:这是为什么?

6.穿插趣味故事教学。

人类在漫长的认识自然界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逸闻趣事。课堂中,如果能够巧妙地引用到教学中去,那么既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轻松地掌握到活生生的地理知识。

第8篇

一、整合本地资源

随着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现在的学校已经拥有了许多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随着“四配套”工程、“校校通”工程的推进,江苏省各种教学用具比较齐全了,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就产生了“拿来主义”的思想,上课时只用学校配备的教学用具,而对于学生喜闻乐见的乡土资源却少用或不用,一来认为开发乡土资源费时费力,二来认为上级为我们配备的都是符合教学规律的,都是先进的,如果不加以利用,就非常可惜了。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整合地方资源,在教学的同时努力开发并利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地方资源。无论是动物或植物、山川或河流,还是其他的人文资源都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资源。语文课程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好各种语文课程资源,才能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如我们学校的社区自然景观有九座梅花山、太皇河、徐洪河(龙河)、乌鸦岭、兵马塘、回龙闸、水牛沉等景观及其神话传说;人文景观有克复桥、复龙庵、牦牛庄等;地方特产有归仁绿豆饼、罗氏卤菜等;抗战英雄有董立功、陈福和、陈杰斯、苏中任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得天独厚的语文课程资源。如果我们能够带领学生走进乡土,就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

二、整合课堂资源

在当今的课堂上,很多教师为了体现课堂的教学容量,总是向学生展示过多的教学资源,无论是与教学有关还是无关的资源都一股脑地向学生呈献,以致占用了太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而整合课堂资源就是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教科书、各种教具等有形资源,关注学生的状态资源,以便随时调整教学策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一位教师教《新型玻璃》(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一课,在揭示课题时,从新型玻璃引申到各种创新科技,并向学生展示了许多科技成果,课堂时间被占用了很多。课堂上引用了过多的学习资源,挤占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学生能真正用于解读文本、品赏语言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遵循实效性原则,一定要从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资源并非用得越多越好。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生成一些资源,而这些资源恰恰是训练学生语文技能的契机,我们要细心捕捉并加以利用。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一位学生冒出一句话:“桂林山水太美了,可我们家乡什么也没有。我为什么没有生在桂林这个地方呢?”这时候,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资源,让学生小组讨论自己家乡的美景。学生经过讨论,在汇报的时候,有的学生说:“我们宿迁有京杭大运河,它是我国南水北调的枢纽,为北方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水,也成为我国重要的航运通道。”有的说:“我们的家乡有项王故里,当年楚霸王叱咤风云的故事到现在还在我们宿迁大地流传。”有的说:“我们的家乡有马陵山,当年苏北大战的指挥部就设在这儿。”有的说:“我们家乡有一条徐洪河,相传是古时候有一条龙从这儿游过,所以我们当地人都称它为龙河。”汇报与交流,激发了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同时也让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历史有了一次更深刻的认识。

三、整合学科资源

现在的语文教学很少联系其他学科的资源,只是自己单打独斗,把各科教学严重地割裂开来。语文教学可以联系音乐、美术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许多教师都认为那是在音乐或美术课上要完成的任务,而语文课只能谈关于语文的内容。这是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新课改精神就是要让我们在教学时学会学科整合。在语文教学中,音乐、美术、科学、数学等学科,都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如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到教学楼四楼做实验,拿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从四楼丢下去,看看是不是同时着地,当然首先要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这个实验。这样比空洞的教学有效率得多。在教学《黄河怎样变化的》一课时,学生们用数学方法计算到每年黄河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达16亿吨。我问学生:“如果用载重5吨的货车来拉,得拉多少车?”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和治理黄河的热情。写景的课文,我认为这是与美术学科相结合的最佳时机。如《北京的春节》、《各具特色的民居》、《威尼斯的小艇》等都可以让学生画一画,让学生在绘画中加深理解,陶冶情操。

第9篇

一、关于“什么是综合性实践活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实践活动,贵在“综合”。它应该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成长。既有语文知识的积累又有语文能力的提高;既是语文素养提高的过程,又是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而不是单一的读写活动,或单纯的知识积累,或是单一的某种训练。总之,活动的内容要综合;活动的方式要综合;活动成果要综合。

综合性实践活动,强调“实践”。我们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综合性的语文实践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无论是观察、思考,还是搜集、整理材料,都要强调学生的个人实践。

二、关于“教什么”

现在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很多教师不知道教什么?

有些把语文综合性活动当作“情景作文”的一种形式。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只是为了写作收集资料,积累素材。比如七年级下册“成长的烦恼”这一活动,有些老师就上成了单一的口头作文形式的作文课。其实这一活动是有其特别的内涵和用意的,除了锻炼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外,至少还应容纳如下内容:结合课文学习――这一单元以“成长”为主题,让学生反思自己成长中的烦恼,正视它,理解它,从而健康地成长;学会倾诉个人烦恼,让别人分担烦恼,让自己去分担他人烦恼,培养同伴间相互理解之心,进而学会共处;感受人间之爱的存在,树起阳光的心态,驱散烦恼的阴云。

有些老师过于依赖课本。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当作课文中的选文放在课堂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这样完全背离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特点。比如在进行八年级下册“寻觅春天的踪迹”这一综合活动时,老师只是让学生查阅、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诗歌、散文等。就没有利用我们周围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引导学生融入自然、关注自然、感悟自然,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拓宽视野,提高能力。

因此,在关于“教什么”问题上我们提倡几个转变。

首先是教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信息渠道获取信息”、“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并通过掌握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活动计划”、“活动总结”;学会“对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对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等。

其次是自由设计活动内容。教材中的综合性活动内容不是“圣旨”,而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地区特点作相应的改动,这其实也是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的必经之路。如:七年级下学期的“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聊城地区的学生完全可以把探寻“黄河”引申为探索“京杭古运河”“东昌湖”航道的活动,调查有关此航道的过去、现在,为航道污染提出建议,为航道创设公益广告等。

第三是因地制宜,充分开发语文学习资源。我们聊城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旅游胜地。有光岳楼、山陕会馆、东昌湖、景阳冈、狮子楼、曹植墓等著名风景区,也有鲁仲连、曹植、、傅斯年、李苦禅、季羡林等历史文化名人。教师只要转变了语文课程观,拓宽了语文课程的视野,便能发现了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新鲜的学习资源。比如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自然界的异常表现等,都可以让学生组织起来,行动起来,有所观察,有所思索,有所表达,有所提高。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家庭、社区、自然、社会,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有学习研究价值的,有助于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都应纳入综合性学习中,“成分”越丰富,“土地”越“肥沃”,语文之花才开得越鲜艳。

三、关于“怎么教”

综合实践活动倡导的是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所以教的方式要彻底转变。

首先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注重探索与研究的过程。

我认为,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除了激发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外,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比较多的选择余地。可以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与主题特点,采取灵活方式来进行。如“感受自然”“寻觅春天的足迹”“说不尽的桥”就可以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进自然,去观察、摄影、感悟;如“古诗苑漫步”“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就可以采用搜查资料、摘抄积累、朗诵比赛、成果展览等方式进行活动;如“走进小说天地”“戏曲大舞台”就可以采用讲故事、表演、赏析等方式进行。

第10篇

在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个内容将语文与其他学科更加紧密的联系了起来,它也是当代信息社会的“投影”,提醒学生借助各种媒体,广开语文资源,搜集语文信息,并学会与人共享,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这个内容就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目前的人教版语文教材比较重视综合性实践学习课,每一单元课文结束后都有一个综合性学习内容,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课本知识,并进一步将视角转向自然、社会、身边,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本为例,就安排了认识自己、关注身边的语文、感受自然、探索月球奥秘、热爱家庭、追寻人类起源这些涉及自然、历史、地理、生物、社会等学科,内容可谓包罗万象。但是,正因为综合性学习课的内容涉及面广,费时费力,让许多老师在这一环节上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从而导致这些极好的资源白白浪费。那么,怎样上好综合性学习课呢?我认为应把握好以下这几个关键。

一、教师要立足全册,做好授课计划

由于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可能会涉及物候观察、社会调查、走访等需要耗时较长的准备环节,临时抱佛脚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所以在学期初教师针对课本内容做一个周密的授课计划是很重要的。在这个计划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这册课本的每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想好时间安排,做好实践部署。例如,七年级综合实践学习《漫游语文世界》,为了让学生深切感受“生活处处有语文”这一理念,就涉及了搜集新鲜大众化语言、网络语言,搜集标语、广告语、说明书,找寻语言不规范现象,编写“集锦”“举隅”“荟萃”等诸多环节,这样最少需要三至四周准备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搜集、寻找、整理,如果教师提前没有做好安排,学生没有时间到生活中去寻找,到上课的时候就无法体现“生活处处有语文”,只能是白白浪费语文资源。

二、搜集整理环节,教师要起好引导作用

以目前中学生的搜集、整理能力来说,教师完全放手是很不现实的。一方面,针对活动主题要做哪些方面的搜集,要通过些什么方法来寻找,学生往往很迷惘;另一方面,对于搜集到的资料尤其是互联网上的海量资源,该如何取舍、如何分类,学生往往手足无措。所以,在搜集整理环节,教师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搜集来的资料要么价值不大,要么偏离主题,要么乱七八糟,在课堂交流展示环节就会没有条理,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那么,在这个环节,教师该怎样做呢?首先,对于每次综合性学习课的目的、重难点、学习形式,教师应该认真考虑,以便做进一步的安排。还是以《漫游语文世界》为例,如果涉及的内容每个人都准备,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该分几大类、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几个人,每个小组采用些什么搜集方法等,教师都应该做好安排。其次,学生搜集来的资料如何取舍,如何整理,如何汇集成册,教师一定要事必躬亲,深入各个小组,和学生一起交流,教他们去劣留精,引导他们分类归纳。尤其是在汇集成册时,教师如果过于疏懒,学生在汇编时缺乏指导,出来的成品往往良莠不齐,会使学生辛苦搜集来的资料付诸东流。

三、课堂环节,要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同的课堂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综合性实践活动课,在课堂环节就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大胆地展示、积极地沟通与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展示自己的能力。就目前中学语文课本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环节,就可以采取演讲、故事会、手抄报、歌唱、朗诵、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在进行过程中都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在上课之前,教师也要做好合理安排,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基础情况,不能老是在展示课上随机抽查,抑或是让展示课成为少数优生的舞台。口才好的学生,可以安排作为主持人或者是辩手的身份出现,普通话较好的学生可以作为资料讲解员的身份出场,美术好的学生可以担当会场布置的任务,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可以选为评委……总之,要各尽其才,让课堂成为所有学生参与的课堂。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的《黄河,母亲河》,教师可以事先分为地理组、历史组、文学组、音乐组、记者组等小组,除了搜集好所在小组的资料外,还要推选出每个小组的主持人,负责各小组展示内容的串词。每个小组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设立相关的环节,每环节再在组内挑选主持人,负责本环节成果的展示。如文学组,就至少需要4到5名学生,将搜集的与黄河有关的故事、诗歌、成语、谚语等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这样一来几乎每位学生都有了展示、锻炼自己的机会,教师只用在课堂上充当好助手就可以了,将空间还给学生。

最后还有一点很关键――学生展示完毕后,教师一定要根据综合活动的目标,结合各班的不同情况,着重对学生在本次活动中整理、筛选、设计、展示的过程等进行评价。对于能力普通的学生,要肯定他们分工合作、搜集资料的能力,表扬资料搜集质量较好的学生和资料被采用的学生;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即参与成果展示的策划、主持、解说和表演的学生,则更要肯定他们团结协作的意识,以及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11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听到“九死一生”“九牛一毛”“九霄云外”“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带有“三”和“九”的词语。

你知道这些诗句和词语里的“三”和“九”是什么意思吗?它们不是“三”和“九”这两个具体的数,而是表示“多数”的意思。那么,“三”和“九”为什么能代表多数呢?这是有特殊原因的。

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有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叫“李耳”,字“伯阳”,人们也叫他“老聃”,后人称他为老子。他是道家的创始人,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构成、变化和本原。”他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就是指天、地、人,它的含义当然非常广大。三又“生万物”,所以,“三”泛指“多数”“多次”。

在古代还有一本书叫《周易》。这本书是周代人们占卜吉凶的书。这本书中有八种基本图形,为八卦。由“――”和“”符号的不同排列组成。以“――”为阳,以“”为阴。《周易》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每卦又象征多种事物。并认为其中的“乾”“坤”两卦在八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在八卦中卦象“三”(三这个数)代表乾,也就是天。卦象“三三”(六这个数)代表坤,也就是地。把两象重合便为“九”,代表乾坤,也就是天地万物。九又属老阳,是最大的阳数;在一到九的基本数中,九也就是最大的数,是数的终了。“九”代表物之广,阳之极,所以也代表“多”。

这就是“三”和“九”为什么代表多数的原因。知道了“三”和“九”在古文中的意思,当再听到有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时,就不会误会为“三个人在一起,必定有我的老师”了。

・知识链接・

和“三”、“九”有关的成语

朝三暮四 张三李四 再衰三竭 再三再四

勇冠三军 一日三秋 一倡三叹 一波三折

一板三眼 五大三粗 韦编三绝 网开三面

退避三舍 岁寒三友 说三道四 三足鼎立

三纸无驴 三贞九烈 三灾八难 三盈三虚

三言两语 三省吾身 三心二意 三五成群

三位一体 三推六问 三头六臂 三思而行

三十而立 三生有幸 三三两两 九牛一毛

九曲回肠 九死未悔 九九归一 九死一生

九流十家 九年之蓄 九江八河 九年之储

一言九鼎 九流三教 九故十亲 举十知九

九关虎豹 十羊九牧 九世之仇 九天仙女

九霄云外 九泉之下 九行八业 十拿九稳

九流人物 九流百家 九天揽月 鹤鸣九皋

龙生九子 九变十化 三回九转 三六九等

一岁九迁 九回肠断 含笑九泉 三等九格

一日九迁 三跪九叩 龙生九种 十人九慕

第12篇

一、 立足课堂,普及环保知识

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已有一些课文涉及环保教育内容,应用课堂教学,开展环保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一个重要阵地,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同时,要增进环保教育的思想和意识,充分挖掘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课文,适时地加以引用、引入课堂教学。如,在讲授《两只鸟蛋》中,让孩子看到了小鸟的明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讲授课文《大瀑布的葬礼》时,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人们在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葬礼时的沉重气氛,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体会到作者和授课老师所要表达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萌生出保护环境的想法。

二、感知插图,渗透环保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多,色彩鲜艳,逼真形象,富有吸引力。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利用教材的优势,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渗透环保教育。如第三册《归类识字一》第二课的八幅插图分别介绍八种树:高大秀拔的杨树、葱绿苍翠的松柏、枝叶如盖的榕树、红叶如彩霞的枫树……教师让同学们看图读词语,图文对照,认识八种树木的形状与名称。再看图自读儿歌,了解这几种树木不同的特点。然后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常说植树造林,造福人类?让同学们知道我们根据树木生长的特点,在不同的地方种植不同的树木,可以提供氧气、除尘、防风沙、美化环境等。并告诉同学们,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在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进行植树活动,我们也要加入到这一队列中,绿化家园,美化祖国。这样,对学生进行了植树造林的教育,增强了环保意识。又如第九册《迷人的张家界》,介绍张家界的奇山秀水及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说明美丽张家界为什么会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在这里就可以引导学生边欣赏课文,边把收集到的张家界的风景图片用多媒体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观察:张家界“奇、野、峻、幽、秀”的景色。使学生初步形成印象然后旁敲侧击教育学生。

三、读中品味,渗透环保教育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琅琅上口,语句优美,富有童趣,描写大自然美丽风光的诗歌与短文。优美的文字中蕴含了不少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思想和知识,它们为教师进行渗透环保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材料。如《春晓》第一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在讲解此课时,可让同学们反复品味古诗,想象诗句的意境,令人仿佛听到春鸟婉转的叫声,啾啁起落,远近应和,多么活泼的春色。此时教师适时点拨:人类要保护环境,爱护鸟类,才会使大自然变得更美丽。又如学习《四季的脚步》一课,可鼓励同学们反复朗读,一边朗读一边想象,在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四季美景中:春天来了,溪水流淌,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春去夏来,金蝉在树上欢叫;秋天来临,秋风吹得落叶满地,像黄蝶飞舞;冬天到了,雪花飞舞,大地穿上银装,四季的景色是多么的迷人!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也可以从一些基本字词去引申阐发与环境联系着的知识,教育学生保护大自然。比如,与“竹”有关的成语:胸有成竹、势如破竹、罄竹难书、雨后春笋等,说明之所以有这么多有关竹的成语,是因为中国盛产竹。秦汉以前,黄河以北的地区也是盛产竹类的。古人的衣食住行便同“竹”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就有了“宁可食无肉,不可住无竹”的说法。

四、课外延伸,树立环保思想

环保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牢固地树立环保思想,自觉抵制破坏环保的不良行为。在教学《清清的湖水》一课时,可通过电脑课件显示湖岸景色:"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起跳的青蛙,这边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龟、石兔,好像正在赛跑呢。""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同学们看到这美丽的景象都情不自禁地赞叹:"多美啊!"教师趁热打铁,美丽的环境需要人们来保护,大家能在文中找出小洁爱护环境的事例吗?小洁的什么行为值得我们学习?谈谈自己外出游玩时应该怎样做,如果看见有人不讲公德,乱扔果皮,你又会怎样做呢?课后,可以请同学们收集一些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图片或文字报道,办一份"环境报",把自己对于现代人对生态环境无休止破坏的看法与改进的建议写在报里,全班开展一次"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手抄报展览。同学们都十分认真完成功课:现场观察了河道、公园、马路的情况;画漫画,设计环境保护小标语;与父母上网收集环保资料和探讨改善环境的措施等。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还可以用其他途径来加以补充开拓视野。

1.结合环保节日,利用各社会团体举办的有关宣传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增进环保知识,强化环保意识。一年一度与环保有关的节日有:3月12日——植树节、3月23日——世界气象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4月至5月的一周——爱鸟周、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25日——世界地球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9月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等,有意无意提醒或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相关的活动,并通过这些节日的到来,配合有关主题,利用黑板报,利用主题班队会进行环保知识竞赛等,逐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