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雨霖铃翻译

雨霖铃翻译

时间:2023-05-30 10:55: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雨霖铃翻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雨霖铃翻译

第1篇

关键词: 写作缘由;意境赏析;教学方式;诗歌主旨

近来,笔者观摩了一节以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为课题的公开课。课中,教者要求学生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通过逐句翻译的方法,揣摩词人融入词中的情感,并进而赏析词作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很明显,在教学理念上,教者的诗词教学以翻译为切入点,并以此为诗词内容理解的重心。事实上,从平时的大量课例来看,不少语文教师是这种做法的坚定拥护者和自觉践行者。但是,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多限于字面含义,继而对词人情感的解析也多浮于浅表层面。例如,对于“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赏析,不少学生对其直接翻译“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为伤心之事就是离别,又哪能经受得了这萧瑟凄冷的清秋季节?”由此,学生得出结论:词人抒发的情感是离愁别绪。很明显,学生对诗词的把握是走了“捷径”,仅满足于对语句的翻译。但穿过这个“捷径”的代价也很明显,学生并没有从路途中观赏到隐匿于词作丰茂枝叶下的繁花,对于词作的意境领悟不足,对于词人借以抒发的情感分析不够细腻和全面。

从日常教学以及学生习题作答情况来看,以上所述问题可谓通病。我认为应从诗歌创作发生的源头和文本的深层解析两个角度,突破“译”的局限,借助“悟”的方式,全面而准确地赏鉴词作。

一、解析事件,明了创作缘由

俗话说,有因才有果,一切皆是因果,没有偶然和巧合的事。对于诗人而言,他也不会进行无病式的诗词创作。为此,在学生不太知情的情况下,教者自身必须先行明了事件在诗词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无可替代的作用,继而引导学生细加解析这些事件。

首先谈外显的事件。只要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基础,即使是运用翻译的方式,学生也可以轻易判断出作者情感的类型及情感取向,进而分析出具体的情感。这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做到的,但大多又仅仅局限于此,总给人以解析得浮光掠影之感。

除此之外还有内隐的事件。从创作心理学来看,诗人的创作都有动因,它包括内部根本和外在诱因两个部分。正因如此,诗词呈现的情感往往具有内蕴和多元的特点。因其内蕴,仅靠对诗词的翻译,难以深入而全面地领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就如前文所述,学生最多从翻译中把握诗人因离别而产生的愁绪,至于其深层的情感,学生们往往是无法透彻领悟的。与此相关的是,因其多元,仅靠字面的翻译,学生也很难从这首词作中解析出柳永更多的情感。

对作者创作根本动因的探求,应该成为学生诗歌鉴赏的重中之重。就这首《雨霖铃・寒蝉凄切》而言,柳永的创作也是有其深层原因的。这首词写作于词人离开北宋都城汴京之时,在此之前,词人一直处于仕途失意之中。对于一个志在有为的士子而言,这是一个极大的人生打击。在此情境中,恋人在郊外为他送行这一行动直接诱发了词人情感的喷薄而出。在中国古典诗歌领域,有着“男子作闺音”的独特传统。就这首词而言,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明晰柳永政治失意的基础上,对词人生发的“多情自古伤离别”产生全新的理解。这里经由与恋人的不舍与离别,融入其个人的政治遭遇,自然生发对当政者的政治依恋,就像恋人对他的依恋一样。当产生这种认识时,对诗歌的解析就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了。

二、赏析意境,揣摩词人心境

诗歌的最大魅力应在于意境的营设与领悟,但翻译式解析无疑使其丧失了韵味,也成为学生疏远诗歌、不能从中汲取营养的重要缘由。在由表及里地解析诗歌事件的基础上,教者很有必要,也很需要用心地帮助学生融入诗歌,合乎意境,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

首先,引导学生张开思维之羽翼驰骋诗歌海洋。诗歌是凝练的语言艺术,内蕴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必须跨越翻译的藩篱,进入诗歌灵动的世界,想象是学生必须倚仗的“法宝”。可以讲,不少学生拘泥于现实的存在,他们难以将现实之物与意念之物有机关联起来。即如对“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赏析,学生们习惯于将其理解为前路之遥远,云雾之缭绕。此时,教者需要帮助学生将“烟波”与“暮霭”对应为比喻之物,想象为充满曲折和众多变数的个人前程。如此,诗歌的境界顿出,韵味骤生,魅力无限。

其次,学生需具备共情意识。诗歌的解读本来就是一种情感碰撞的过程,需要读者由语言融入诗境,由诗境揣摩作者外显和内隐的情感。例如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赏析,学生需要进入离别的情境,需要领会词人与恋人彼此不舍与珍惜的情感,需要剖析出词人少有人懂而又与懂他之人离别的痛楚。只有达到这种情感共鸣,词作的真意与深意才会真正显现。

三、全盘领悟,掌握创作主旨

诗歌虽然简短,但它全然是个整体。既然是整体,就需要站在全诗的高度,全盘领悟词作的精妙之处以及作者的创作主旨。

就柳永的这首词而言,教者需要站在阔大的背景下,在大脑里还原事件的来龙去脉,明晰事件的缘起――仕途失意,被迫离开京城。带着这样的心境,在凄凉急促的秋蝉鸣叫声中,急雨骤停的傍晚,恋人为柳永送别。在这种倍加让人感动而珍惜的时刻,词人珍惜恋人的挚诚情谊,感叹船夫不解风情的催促,反思自身在京都的种种坎坷遭遇,进而迸发无尽的愁思。他想象自身在酒醒之时的情境,“杨柳岸晓风残月”,自己孤身一人,无人相识,也无从认知所在何处,充分表白他对前途的迷惘与困惑。于是乎,“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在这竭尽心力的表达中,词人恰当表白了自己的一腔哀怨之情:不管自身怎样表达对统治阶层的忠诚之心,但是又有什么人接受自己的表白呢?于是,在这满腔哀怨之中,哀无人理会,但怨有学生的领会,学生对词作的理解也自然超越对离别的认知,进而升华至对政治“分手”的深层认知。在此基础上,词人的创作主旨自然显现。

诗词赏鉴是一大难点,但只要掌握方法,一切皆有可能。笔者建议教者引导学生以事件的起因及词作发展的动因,以想象的方法融入诗歌意境,突破翻译的局限,以心灵的感悟为宗旨,以诗词的整体赏鉴为出发点,全面而透彻地把握住作者的创作主旨。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探究学习 深度 鉴赏诗词

古诗词赏析向来就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切忌让学生单纯记诵,也不能仅仅专注字面意思的理解,而应该深入下去,利用古诗词赏析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展开探究式学习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扩展知识面,提高鉴赏和理解能力,正如著名教育家周一贯先生所说的那样,利用探究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研究中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发展能力,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实践活动。

一、替换类比,赏析词句

在鼓励学生展开诗词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字词理解和赏析结合在一起,运用替换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在理解古诗词含义的同时体会到其中的深层韵味,让他们的理解能更上一层楼。在替换类比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诗句中的某些字词进行替换,让学生区别替换后的语义差别,也可以让学生对比内容情感相近的整个诗词,体会其中的细微差异。

以教授柳永的名词《雨霖铃》为例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整首词的意蕴,可以让学生重点体会“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名句,采用替换的方法,让学生尝试在理解原词意味的同时用其他词汇来替代其中的某些词,并分析替换之后的词句在情感意蕴方面有什么不同。有学生提出该词讲述的是词人与佳人离别后的悲伤和思念之情,为了衬托情感,可以将“晓风残月”改成“凄风苦雨、冷风悲月”等词句。然而在进一步思考后学生发现原词中的“晓风残月”具有不可替代性,因为“晓”暗示作者经过了一整夜的思念,而“残”暗示了作者的心情,该句不甚悲切,但是和其他词句结合起来却有着优美凄清之感。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思考曾经学过什么同样体现思念愁苦的诗词,并让他们尝试将其与《雨霖铃》对比,感受其不同。如有学生提到了“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词句,并在类比之后发现柳永写“愁”写的是眼前实景,而李煜在《虞美人》中则用了比喻的手法,写的是虚景。这样学生就对古诗词的创作手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替换类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的情感变得更为细腻,令他们对诗词中的经典词句有更为深刻的了解,更能让学生增添对古诗词鉴赏的兴趣。

二、白话描摹,赏析意境

在古诗词鉴赏的过程中品味诗词意境,让学生感受古诗词“诗中有画”的韵味,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用白话来描摹古诗词所描写的意境,这有助于他们更为形象地赏析诗词,提高表达能力。

《声声慢》这首词是李清照创作的千古名词,然而对于年轻的高中学生来说,很难真正和当时已经历经沧桑的李清照之间产生共鸣。在这种时候就需要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语来描摹诗词意境,深度感受诗词。要注意的是这种白话描摹不是简单将古汉语翻译成白话文,而要让学生在描摹的过程中加想,对诗词中未尝明言的空白处进行补充。如有学生在描摹“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句词的时候,并没有单纯从字面来翻译解释,而是加入了自己的体会,描摹成“在身居异地、无人为伴的时候,感到心里十分孤独,在连年战乱中辗转难逃,不仅失去了心爱的古籍和文物,甚至还和丈夫分开,内心感到十分凄凉。”这样的描摹加入了学生的想象,是在理解《声声慢》创作背景,充分感受李清照创作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课外链接,赏析风格

探究性学习并不只是在课堂中进行,还可以延续到课外,可以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上网或者去图书馆查询各种相关资料。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博览群书,更能让学生在尝试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风格有更深的了解,这能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广见闻。

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词人,在教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时候,可以采用课外链接的方法,让学生上网搜寻辛弃疾其他词作,同时尝试了解辛弃疾的抗金历程。让学生将辛弃疾的诗词作品和他的人生经历结合起来,这能有助于学生掌握其创作风格。在课外链接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辛弃疾在创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时候正打算为北伐做准备,但是当时的掌权者却不能采纳他的意见,还将他调离镇江,使得他的复国之梦再次破灭。在这种背景下辛弃疾运用刘帝、佛狸调、廉颇等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忠心,同时也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这使得辛弃疾的词作体现出一定的感染力,展现出豪迈壮阔的风格和深深的爱国热情。

在课外探究之后,还必须回到课堂上,让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交流,这样才能让探究性学习更为深入,更加有效。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说过凡是通过师长讲述而传达的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知识,学生必须通过自主探究才能挖掘出活的、有用的知识。在高中诗词鉴赏课中,应避免过多“寻章摘句”,更应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可以适当地开展探究性学习,这样可以有助于他们更为深入地鉴赏诗词,从中汲取有用的营养。

【参考文献】

第3篇

1.培养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审美感知力

高中生的审美感知可以细分为审美知觉和审美感觉。想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审美感知力培养,首先需要培养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情境,将高中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在语文教学审美内容上。例如在学习《雨巷》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感受江南小巷的意象,紧接着去体会雨中小巷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就对戴望舒笔下的雨巷有一定的切身体会。当学习文中“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仇怨的姑娘”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去体会丁香的意象,结合丁香的传统文学象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感知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走进了高中語文课堂,对高中语文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尽可能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语文教学内容上来,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现语文中的“美”,充分刺激学生的审美感知。不仅如此,多媒体工具辅助语文教学,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专注度,把传统、枯燥的“填鸭式教育”变成创新的多媒体教育联合方式,更充分地将教材上优秀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美感展现在学生面前。

教师运用教学PPT,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将文章作者的照片以及生平事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文章作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全面感受作者的精神风采,进一步从作者的角度去体会文章想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视频动画资料的有效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感受语文教材中的美感。例如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电视剧《红楼梦》有关于林黛玉进贾府的影视片段,让视频的播放进度跟随着语文课堂的教学进度,将电视剧中贾府环境的镜头片段与文章中描写的贾府景物相结合;反复播放电视剧《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初次见面的场景,结合文章对贾宝玉、林黛玉二人初见时的心理描写开展教学,让学生结合多媒体更好地领略文章中的美感。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充分运用音乐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童丽演唱的《雨霖铃》,让学生在学会这首歌曲的同时,将这篇课文背诵下来。在歌曲的优美旋律中,教师讲解诗歌内容,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与诗歌结合的魅力,增加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在教授《鸿门宴》的时候,找到切合课文意向的音乐类型,对文章的情感内容进行更好地渲染。当荆轲在易水诀别之时,音乐的主旋律应该围绕“高渐离击筑”“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所表达的情感,尽量选择悲壮、不舍、豪迈的曲风在课堂播放;当翻译“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时候,音乐需要有所变化,结合课文中众宾客的心里所感,音乐的曲风需要变得激愤;跟随着众人的心理活动,教学到“复为慷慨羽声”的时候,需要将音乐曲风变得慷慨激昂;当“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音乐需要选择曲风悲怆的。结合课堂上音乐风格的变化,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易水诀别”的情感变化,在音乐中感受文字的魅力,渗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在讲授《光阴的故事》的时候,结合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断章》以及郑愁予的《错误》等饱含情感的现代诗歌,可以进行诗词朗诵比赛。结合诗歌蕴含的深刻感情,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诗歌朗诵的背景配乐。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先进行预习,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再找到适合诗歌情感的背景配乐。在诗歌朗诵过程中,让学生自我感受诗歌一字一句、抑扬顿挫的美感。不仅如此,在诗歌朗诵的最后,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播放优秀的诗朗诵表演,让学生感受专业朗诵的魅力,结合诗歌的真情实感,更好地领略什么是美。

3.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强化高中生的审美感知力

高中语文课堂仅仅渗透培养审美感知力还远远不够,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开展课外阅读。例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欣赏《红楼梦》的影视作品以及文学作品,让学生自主发现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第4篇

时间啊,真是个忙碌的家伙,我总是没有机会向它say hello,它就跑的看不见踪迹.当我又看见它的时候,它没有变,我却又老了一点.

昨天我还在看``下蛋的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今天我却不得不接受新一轮的流行语``喝水,捶腿,闭嘴,亲一口老鬼``.

眼花缭乱了.

今天是开学的日子.

去年开学是在3月1日.之所以记得清楚,是因为去年开学的第一天,我就和袁瑞杰那厮吵架了,他没让我,冷战数月无果.那真是第一次和人赌气啊,真憋屈.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对小杰说:你厮滚回北京去吧,郑州真没这么丑的,你在这里纯粹影响市容市貌,郑州发展脚步比较缓慢,你就别来拖后腿了.

今年呢?她那厮就真的不来了.两年了还没这么听话过呢.....

去年的这个时候,光忙着和袁瑞杰怄气了,王祥源干什么呢?!真的不甚清楚啊....

今年呢?这厮居然跟上了队伍,走到一起来了!!```真是袁瑞杰的便便---袁粪啊......

去年的这个时候,见了王仙女,她很苦恼.

今年呢?依旧苦恼着去年的苦恼,但愿一切都会过去,也坚信什么都会过去.

去年的这个时候,袁瑞杰说:就是不给你说,咋?

去年的这个时候,小杰说:我要不来了,你会想我不?

去年的这个时候,王祥源说:你就不能先和你哥说话?

去年的这个时候,王仙女说: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你说呢?

去年的这个时候,潇潇说:小姨,你挣了多少压岁钱?

去年的这个时候,妈妈说:今年的压岁钱你自己拿着吧,全抵生活费了.

今年袁瑞杰说:我觉得现在过的挺好,我约我梦中情人去看烟火.

今年小杰说:你个猪,真没想我啊?

今年王祥源说:你就不能不和你妈妈赌气?听话,你先认错.

今年王仙女说:我真的无语了,就这样吧,随意.

今年潇潇说:小姨,明年你要给压岁钱,我就冲你死磕.

今年妈妈说:就算你挣钱了,就你这德性,也难离开家.

.........我真的无话可说,像电影的一幕一幕,那神态,我现在还可以比划出来....人啊其实都没有变,只是我没有跟上脚步.

但是,记忆却鲜活.

真应了一句话:人生若只如初见.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 比翼连枝当日愿。 [翻译] 如果相爱永远像初识, 就不会出现婕妤怨秋扇的旧事。 当薄情郎轻易变心时, 男女的感情中本来就会出现这类事。 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 却难熬栈道雨声铃声声声怨。 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 还不如当年唐明皇许过比翼连枝愿。

有人要说这是用来写给情人的,我却觉得这倒是无所谓.无论怎么样,朋友或爱人,别人或自己,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该多好,只记得开心的时候,悲伤永远不会缠绕.一切都像是刚刚发生.

我没有失恋,只是有点伤心错愕而已.

若早知道事已至此,我就会就知道善待初见.

初见鲜活如同真的初见,记忆竟成了残忍的东西:

袁瑞杰:貌似你也是郑州的,我九中的,你混哪里?

田小杰:我家在河北张家口的蔚县,那个蔚也念蔚蓝的蔚.

王祥源:谢谢啊,我还有件民工蓝的颜色.

周敬朝:我给我老婆说这地方她都找不到.

姜帅:我叫姜帅,姜子牙的姜,帅哥的帅.

婷婷:你是不是郑州的?

鳖乎:我咋觉得穿裙子,楼出来的那节小腿跟棒槌似的?

小猪:我家在泌阳,你知道不?

秀秀:.............

张迪:不了解你真的不敢和你说话.

时间倒退......

王潇:仙女是什么意思?

杨静:我咋觉得在什么地方见过你?

候玮:我靠,咱俩杂又在一个班了?

柏京南:你是实验的?

张欣:嘿,美女,你终于来了.

闪兰堃:看我这个造型像不像小马哥?

袁艺:这是男人应该做的,你们女人少插嘴.

再倒退.....

许月然:猪啊,我怎么说你好啊?

史晓耀:你怎么老吃巧克力啊?你叫巧克力?

候玮可扬:你也在这个院里住?晚了,咱飙车吧.

王柳青:我妈妈说我长得像徐静蕾.

陈新元:来我给你本上提个字.

真的抱歉,我竟然就记得这么多.

第5篇

关键词:语用学;古汉语;意象

中图分类号:H1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10-0062-02

意象(image)一词,来自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意象主义”运动。其主要创始人、组织者及理论家艾兹拉・庞德称意象是“理智和情感在瞬间的复合”,是“充满活力的概念旋风”。[1](他一生用英语翻译了许多汉诗,大胆地借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手法革新了英美传统诗歌,形成了意象主义流派。他认为,中国诗于新诗运动,就像希腊之于文艺复兴。可见,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是意象的摇篮,是培养意象的沃土。

在五彩斑斓、浩如烟海的古汉语作品中,意象是神韵,是灵魂,起着一种画龙点睛、无可替代的作用。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赋予了风、花、雪、月、云、春、笛、桥、杨柳、江水等物象以特殊的含义。如柳永词《雨霖铃》里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无一字废话,而仅仅是三个相关意象的组合叠加,却勾画出一幅离情别绪、伤感压抑的白描画。因此,意象即是物象加上作者的艺术想象和情感糅合。在古文学作品中,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它大致可被分为寓意象征、刻画人物性格、显示人物命运与情节发展这三种类型。

一、寓意象征

何兆熊在《新编语用学概要》中指出,语用前提可分为以下三种:(1)说话者认定的语境;(2)发生言语行为恰当的环境;(3)双方都已获知的事实。[2]作者提出一种物象作为一种象征物而被广大读者理解并接受,前提是:必须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早就存在这样一种概念,一种象征。比如说,人们常用“风雨”来比喻艰难的人生旅程,如“风雨兼程”、“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屋漏偏逢连夜雨”等,而不会使用“风和日丽”、“艳阳高照”等意象。这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一种约定俗成,只要一读到它,便能感受到其中蕴涵的意味。再如自古以来人们都用花来比喻女性。“袅袅婷婷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是典型的形容十三四岁的女孩的诗句;“花容月貌”、“如花似玉”、“闭月羞花”、“人面桃花”等等指女性的美貌;男性追求女性有“拜倒在石榴裙下”和“寻花问柳”的不同;妇人出轨称作“红杏出墙”;哭是“梨花带雨”;笑是“花枝乱颤”;林黛玉“葬花”表现了她把自己比成落花而顾影自怜;贾宝玉“护花”、“种花”的诗句又见证了这位公子哥儿风流多情的本性。在古汉语里,花就是女性的象征,在一些文学作品里,甚至可以看做是女性的化身。因为它是那么的阴柔、弱小与美好,与女性气质相吻合,以至于人人都认为它应首当其冲地成为中国古代传统女性的代言人。就连《孔雀东南飞》里那位贤惠的家庭妇女刘兰芝在山盟海誓时也不忘将自己比喻成花草: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这个意象甚至流传到了国外,为外国文学家所接受。从艾兹拉・庞德的那首里程碑式的意象主义短诗《地铁站掠影》中的诗句“湿漉漉的黑枝上,悬挂片片花瓣”,我们知道这些“黑枝上的花瓣”实际上指拥挤潮湿的地铁车站里偶尔闪现的几张年轻女性和孩子的鲜嫩的脸庞,和周围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在作者心中激起了灵感的闪现。与此相反,读中国著名的意象派古词《天净沙・秋思》,读者仿佛置身于一派浓浓的落寞凄凉的氛围之中,尽管这首词没有一句叙述和议论。这完全得益于“枯藤、老树、昏鸦、夕阳、古道、西风、瘦马”等一批意象呈现给读者的一幅那么颓废、那么无奈的画面。

二、塑造人物性格

有时,同一物象还可以有不同的语用意义。《红楼梦》是无比娴熟地运用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特别是语用意义的杰作。它塑造的众多个性丰富的人物古往今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书中公子小姐鲜明的性格不仅体现在日常言谈举止上,而且作者还花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他们所从事的封建贵族文化专利――吟诗作画。古人云:文如其人。书中不同人物所作的诗均代表了不同的内心想法。例如第三十八回众小姐作诗,同样一个,在各人眼里,却是见仁见智,更折射出他们不同的性格。薛宝钗在她所作的《忆菊》中有两句:“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这勾画出一幅傲视群芳的艳丽图,显示出薛宝钗独立能干、高瞻远瞩、世故乐观的个性,至于她流露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野心,也就不足为怪了。而林妹妹就大不一样了,她的一句“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愁心?”,让我们看到一朵期期艾艾、顾影自怜的风中黄花,这暗示着她多愁善感、悲观狭隘的性格。“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这不是湘云又是谁呢?这一格外清新愉快的图重现了单纯可爱而又天真烂漫的史湘云醉卧红芍的经典画面。探春的《簪菊》所取的是一个插菊入发的动感十足的意象,表现了她敢想敢作、标新立异、不畏人言的政治家素质。最后,在贾宝玉的“泉溉泥封勤护惜,好和井径绝尘埃”(《种菊》)里呈现的是一幅种花人不辞辛苦地浇水施肥的景象,这是他与生俱来的怜香惜玉性格的写照。的各种各样的意蕴在这里发挥到了极致,每一处菊景都张扬着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众多人物形象被表现得更加鲜明生动,相互映衬,就像一幅各具姿态、形象万千的图。

三、显示人物命运与情节发展

同样是意象,在昭示认为命运方面,往往能与上下文遥相呼应,增加神秘感与悬念。在《红楼梦》第五回里,金陵十二钗的命运都各自用一幅画来展示,简单明了而给人印象深刻。如一块美玉落在泥污中的意象,暗示了女道士妙玉虽身居道观,却最终抵制不了诱惑,对怡红公子春心暗动的事实。而恶狼追扑美女的画面又暗示了迎春误嫁中山狼,结果被折磨而死的命运。这些简洁明了的意象实际上是对情节的高度浓缩和概括,起着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诗经・召南》的《有梅》里叠加了“有梅,其实七兮”(梅子成熟了,要落下来,树上的梅子只剩十分之七)、“有梅,其实三兮”(梅子成熟了,要落下来,树上的梅子只剩十分之三)、“有梅,顷筐暨之”(梅子成熟了,要落下来,树上的落梅已装满了竹筐啊)这三个连续的意象,象征着妙龄女子的青春发展趋势:即越剩越少,直到丧失殆尽,就像这成熟的果实一样,绚丽但短暂。成熟的梅子因乏人采摘而越来越多地落下,伴随着女子一天天变大的年龄,她多么渴望有一个小伙子快来把她娶走啊!如此情景交融,更加生动地刻画了青春易逝,红颜易老的紧迫感,很容易使读者联想到“花开堪折终须折,莫教无花空折枝”的图景来。

总之,一个物象,在特定的环境中被作者赋予了特定的语用意义,就成了意象。可见,意象是与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表达方式密切相关的,它实际上是作者意图的代言人。通过分析它,便对掌握作品的脉络与灵魂有所帮助,而上述意象类型是语用分析中较常见的三种类型。

参考文献:

[1] 常耀信. 美国文学简史[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222

第6篇

一、指导学生鉴赏古诗词的几点做法

(一)读中品味,掌握诗词大意

在“读诗句,晓诗意”中,我采用“释、换、猜、调、补”五种方法指导学生。

1 释——看注释。这是学习古诗词的常用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时时提醒学生利用这一学习资源直译诗句。

2 换——古今词对换。如《牧童》一诗,理解“草铺横野六七里”中的“铺”时,可先让学生查字典,学生找到词条“把东西展开或铺平”,联系诗句大致理解意思后,再让学生给“铺”组词,学生很快想到了铺天盖地(把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节词“铺”换成了现代汉语的多音节词“铺天盖地”),一下子就体会到了草长得茂盛,原野辽阔的意境。

3 猜——联系上下文推测古诗词中词语的含义。如《清平乐·村居》,理解“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中的“卧”时,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测其含义,有的说是“躺”,有的说是“趴”,双方争持不下。这时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辩论,结果是既可解释为“躺”,也可解释为“趴”,两个意思都表现了儿童天真顽皮的天性。

4 调——调换顺序,即古诗词中的词序有时与现代汉语语句的叙述顺序不同,需要调换才能正确直译。如《牧童》一诗,理解“笛弄晚风三四声”时,应调换为“晚风笛弄三四声”,翻译为“晚风中牧童吹笛嬉戏,不时传来悠扬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

5 补——补白。即在直译古诗词遇到意义跳跃性大、意义含蓄时,就需要教会学生补充意思,补充含义。如《泊船瓜洲》一诗,理解“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时,学生对京口、瓜洲、钟山三个地名,只是机械地理解为“从京口到瓜洲仅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却不明白其含义——作者心里的想法。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补白:这是诗人在瓜洲遥望家乡时的所见所闻。作者的心飞过长江,飞过几座山,就到了家乡钟山,心理距离近,特想“还”;而一道长江水,数重大山,山高水长,路途遥远,却不能“还”。通过心理距离和实际距离巨大反差的对比,表达了诗人王安石人在旅途却心系家乡的强烈思乡之情。

(二)研读深究。品味意境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他将“境界”(即意境)分为“有境界”与“无境界”,“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境界的大与小等。有无意境,意境经营得好坏,是判断诗词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1 了解常见意象的寓意。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分析鉴赏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

如“柳”在诗词中表惜别。因为“柳”和“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西安灞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这里是送别的地方,在桥边折柳送别特别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诗歌中常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了人们共同的情感体验,因而,诗词中的意象常常有较为固定的意义,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有助于学生对诗歌形象的理解。

2 运用联想捕捉意境。意境,与另一个美学范畴的意象,二者同中有异。相同之处,主要在于二者都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的统一;相异之处主要在于意境往往就整首作品而言,而意象则是营造一首作品意境的具体构件。

如南宋翁卷的诗《野望》:“一天秋色冷清湾,无数峰峦远近问。自上山来看野水,却于水底见青山。”此诗中的意象有:遥远的天际,冷清的河湾,远近高低不同的无数山峰,自然的绿水,水中的青山,正是这些意象组合构成了此诗的意境。

展开联想,演绎画面时,可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补充:人物、地点、时间;起因、经过、结果。我们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联想想象的方法:因果联想、对比联想、相似联想、接近联想、由此及彼联想等。

二、对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在鉴赏中要把握意与象的连缀

诗歌的语言很凝练,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只看见诗歌的一词一句、一鳞半爪,缺乏整体感知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对诗歌意象进行补充和连缀,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从而真正体会诗人的思路和情感。这样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有了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能走进诗歌的意境中,真正体味到诗人的情感变化。

(二)引导学生留意古诗文中意与象的联系技巧

这是诗歌表达手段和艺术技巧,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比兴、修辞等。写景的方法很多,简而言之,要留意观察景物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要把握描写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要理解描写景物的技巧,如动静结合、明暗对比等。

(三)学生尝试创作时的意象把握

第7篇

每次考试中的古代诗歌题,许多学生由于阅读、答题不得要领,凭借自己想象随意而答,离题万里,也有的学生采取先入为主的方法,看到诗歌中有忧愁的词或景物,就设想作者一定遭奸人陷害,壮志未酬而苦闷忧愁,结果距离答案相差甚远,究其原因是未掌握古代诗歌阅读及答题方法,那么怎样完成古代诗歌的阅读及答题呢?

一、了解

了解就是知道一些有关诗歌的基本知识,这是诗歌阅读的基础,是阅读的前提和准备,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一)诗歌的语言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诗歌是借助语言来表达感情的,要像读文言文一样做到字字落实,需要读懂诗歌里每个字的含义,而学生喜欢用现代词语和臆揣的方法去理解古代诗歌,如“黄沙百战穿金甲”(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中“穿”往往理解成“穿着”,该句也翻译成“战士们穿着金甲在漫漫黄沙里作战一百多次”,其实古代的“穿”是“穿透”的意思,战士们多次在漫漫黄沙里作战,身上的金甲已磨破了,极言战士作战艰苦。阅读时遇到不懂的字怎么办,主要运用象形、指示、会意和形声等造字方法,通过字形结构去分析其含义,如“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中的“篁”字,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皇”,可以推测该字大概与竹子有关,其实就是“竹林”,泛指竹子,该句意思为“一个人独自坐在深深的竹林里”。

(二)诗词知识

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比较多,像诗歌的分类、诗歌的押韵、平仄、意象、意境,诗歌表现手法等,其中应特别注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分析,这是分析诗歌的切入点。意象是作者描绘的带有情感意义的事物,像边关,古堡、梧桐、鸿雁等,而意境则是作者描绘的景物与表达的情感结合在一起的画面,每一首古代诗歌都会有意象,但不一定都会有意境。阅读时先把作者描绘的景物划出来,要看这些景物(意象)组成了什么意境,通过这种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其次还应该了解到古代诗歌一般是前面写景,后面抒情、因为任何诗歌都是要表达某种情感的,不过,需注意古代诗人很讲究含蓄,在表达时常常会借用一些手法,比如起兴、比喻、拟人、对偶、象征等手法,开头写景,引出有关联的事物,往往是起兴手法的运用,运用不同的事物来表达相似的联系则是比喻,古代诗人不直接说自己思念亲人而说亲人正在想念自己,这种虚实结合写法就是为了把双方情感写得更全面详细,此外还应该了解古代诗歌比较短,人物单一,情节单一,写其他景物、人物都是为主要人物作铺垫,这时就要区分主要人物、主要情感,才能明白作者表达的含义。

(三)诗歌的作者与背景

诗歌是作者在一定时代背景下情感的自然流露,作者在现实环境中思想受到压抑产生苦闷、彷徨、忧愁,或作者喜悦,悠闲等情感都可以成为诗歌,当然这些都与古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有助于阅读古代诗歌。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历史、地理知识,尤其要对特殊时代的历史、地理知识有所了解。考试时唐宋诗歌比较多,要对唐宋时期的重大事件作详细了解,像唐代的贞观之治、武则天执政,开元盛世,唐玄宗天宝误国,安史之乱,北宋的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被掳北国的“靖康之耻”,南宋皇帝的偏安一隅,不思北伐,都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诗人就不能不借诗歌表达出来,如果读者熟悉了这些历史,可帮助自己把握诗人的情感。

二、联想

“一首诗诗意的多少取决于他激起人们想象力的程度”,同样,对一首诗能有多深的理解,也取决于读者在阅读的时候,给与了这首诗多少想象。诗歌与想象不可分离,无联想就无法理解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联想就是由作者描写的自然景物、人物等自然而然地想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情感。

(一)由物及情

一般诗歌里都有大量的景物描写,这些带有一定思想感情的景物组成了诗歌的意象,可以说诗歌是凭借意象来表达情感的,在阅读诗歌时对一些独特的有着固定情感的意象要予以特别关注,因为这些意象长期以来是诗人表达感情的独特载体。比如在古代诗歌中的“杜鹃”这一意象,杜鹃是蜀主杜宇死后化成的一种鸟,他因国家的灭亡而伤心,故杜鹃往往被诗人赋予了伤感的情感,另外杜鹃在鸣叫中发出“哥哥回呦”的鸣叫,故又能联想到思念家乡的情感。此外像“柳”乃“留”的谐音,“莲”是“怜”及“恋”的谐音,梧桐是忧愁的代表,另外古诗中的梅兰竹菊等都代表着作者一种志向、情感。古代诗歌中大量的夫妻关系被比喻成君臣关系。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一诗中,“朝雨”除了写春色外,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在这里是以乐景写哀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如果在阅读古代诗歌中能注意作者在抒感时所运用的特定意象,由此及彼的联想,那么就能快速读懂古代诗歌。

(二)由事及诗

古代诗歌中出现大量的事件、人名、地名,读者就应该自然地联想到里面包含的深刻含义,这也就是诗歌中的典故,了解这些典故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诗歌的含义。任何事件、人名、地名不是孤单地出现的,先要看下面有无注释,如无注释就要联想学习过的历史、地理知识。比如作者在诗歌中提到了某个人名,就要想他为什么要写这个人名,一方面羡慕这个人物的英雄业绩,感叹自己年龄已大而无所作为的感伤,另一方面这个人物就是历史上的悲剧人物,后人应当引以为鉴,不要再犯前人的错误。诗中提到的地名往往是有特定含义的,要么这一地方发生过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如赤壁、京口,要么借这一地方交代作者的行踪,或者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一诗,“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诗人登上牛渚山,举目远望,自然就会联系到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秋夜乘月泛江,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讽咏他自己的咏史诗非常赞赏,邀宏过船谈论,直到天明,袁宏得到了谢尚赞赏,从此名声大著,诗人想到袁宏被谢尚赏识,只能借此说明自己想与袁宏一样很有才识,只是像谢尚这样的人太少了,寓含着世无知音的深沉感喟。

(三)由人及诗

这里的人是指诗人,实际上是由诗人及诗的联想,让学生通过了解作者写诗的背景去分析诗歌,诗歌不是偶然而成的,是作者在一定的背景下情感受到压抑而为,阅读诗歌时要对一些比较著名诗人的成长历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唐代著名诗人一生心忧天下,一心想为朝廷干事,关心百姓疾苦,这些在他们的诗歌中都有反映。杜甫在夔州写了大量的著名的诗篇,这些诗篇是作者由成都回洛阳的途中写的,当时社会动荡,作者身体衰微,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仍然心忧天下,仍用这些诗篇来记述自己的心灵历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生活困苦潦倒而仍心系国家的诗人形象;柳永的《雨霖铃》抒发诗人在京城迫于皇命而不得不离开与心爱的人话别的酸楚心情。在诗歌阅读中大部分的写作背景下面都有注释,答题时一定要用上,如果考生在答题时未用到,答案可能错了或者书写不全。

(四)由诗及理

诗歌描写的景物有时是简单的,仅仅可能描绘一种自然情景,而后人往往给诗歌赋予了新的含义,这也是一种联想,是由个别的诗中景物推及到一种普遍的意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浅浅的草刚刚盖住了马蹄子,后人常常由此联想到阴沟翻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展现的是野草在春天到来后的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后人常常联想到事物蓬勃发展。“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清代学者王国维选用了柳永、辛弃疾、晏殊的诗句来说明人生成功的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谈学习要有远大的目标,就像秋风来临,树叶凋落,更能清晰看到远方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借对远方伊人苦苦的思念表达在治学中应勤奋努力,毫无悔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借找到伊人后的欣喜表达的是成功后的喜悦,这三句诗已经完全离开当时作者描绘的景象。

三、感悟

感悟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悟。真正的感悟来源于人们的亲身经历,有的是渐渐地领悟,有的是瞬间的开悟,正是不断地感悟使人们对人生、事物以及世界的看法发生改变。而诗歌的感悟就是读者通过借助诗人的语言上升到情感上的理解过程,读者能够站在诗人的立场上理解诗歌。这是经过前面的语言理解,背景分析在心理上产生的感悟,能够通过多方面的阅读对诗歌的思想内容产生必备的情感,从而也理解了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歌,借此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感悟其实是读者与诗人在情感上相交流,古代诗人借助诗歌表达某种情感,有时这种情感还比较多样,可能是阅读整首诗产生的情感,也可能是某一句话产生的一种或多种情感,要知道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情感,只要多读几遍,找出诗中的情感触发点,合理的联想即可。

四、鉴赏

诗歌能否读懂,最后体现在答题上,大部分诗歌鉴赏基本上都落脚在景、情、法这三个字上。“景”就是诗歌的内容,既可以是景物,也可以是人物形象。“情”就是情感,“情”是诗歌的目的。“法”就是方法,就是运用一定的技巧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可以说“景”“情”“法”这三个字将诗歌大部分鉴赏题涵盖了。在高考阅卷中诗歌鉴赏题往往采用采点得分,考生要尽量多答,减少丢分。在把这一点答好后还要答到其他两点,如果这一首诗歌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就应先说什么思想感情,然后适当地串释诗歌的思想内容;如果问某一句或某一联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就必须将这一句或这一联翻译出来,最后还应写出通过景物在抒感时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第8篇

诗歌鉴赏中写景类题目往往为命题者所青睐,在2012年全国高考各省市命题中屡屡出现,是诗歌鉴赏中的“常青树”。将这一内容扎实复习好,对学生大有益处。笔者从命题侧重点的不同,分三个方面来谈复习时的做法:

一、意象与意境类

此类题目在2012年高考中,四川、山东、江西三省都采用了,现以四川卷为例。

(一)考题回放

(2012年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子规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设置“考题回放”,目的是让学生先做,教师再重点讲解。之所以选2012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真题,是因为:一、高考题是专家精心命制,经过深思熟虑的,是试题中的精品,值得信赖。二、时间跨度近,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并且代表着将来高考命题的方向。选用这样的题目进行复习训练,可谓是真刀真枪,针对性强,效果明显。

(二)教材验证

教师在分析讲解答案时,一定将课内教材上出现的有关意象与意境的内容进行验证。这样,为了打通课内外关节,让学生把“已知”与“未知”联系起来,学会把课内知识向课外迁移。

笔者讲解此类题目时,经常举的课内例子有三:一是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二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是陆游《书愤》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分析讲解意象与意境之间的关系。分析的过程,大家都熟悉,不再赘述。

(三)总结规律

1.明确概念及关系:

(1)所谓“意象”,就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如果分开来说,“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意,“象”就是作者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作者意中之象,不同于纯客观存在的物象,它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形象。

(2)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在诗歌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

(3)意境与意象的区别:

意象是表意的典型物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意境是通过一个个意象构成的生活图景或艺术氛围。

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组合融合而成。

2.明确答题步骤

(1)描摹诗歌图景

(2)概括意境特点

(3)剖析作者思想感情

3.常见的错误

(1)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

(2)对于意象的选取不知变通。如“渚清沙白鸟飞回”中,有学生找意象时,不知将“鸟飞”变化成“飞鸟”。

(3)对意象的理解一层不变。见到“明月”,就想到“思乡”,见到“犬、鸡”,就代表“田园气息、归隐情怀”。学生常常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4)对于意境的特点找不到恰当的词,准确地去表述。

4.真题强化

教师要精心寻找同类型的题目,集中让学生训练。所谓真题,就是指选取最近三年高考试题,或者是安徽各校联合考试试题(皖南八校试卷,江南十校试卷等)。主要是从质量上有保证,防止一些质量低下的试题耽搁了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所谓强化,就是让学生在练习中得到巩固。

二、情与景关系类

此类题目在在2012年高考中,上海市和江苏省都采用了,以上海卷为例。

(一)考题回放

(上海卷)(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8分)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

答案: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二)教材验证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一二句以乐景写哀情,三四句以哀景写乐情,情景强烈冲突,哀乐之情趣,遂更加隽永深远、耐人寻味。

2.杜甫的《登高》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前四句重在写景,后四句重在抒情。但是,景中含情,哀婉凄凉之情寄托在写景之中,情景交融。

(三)总结规律

1.明确情与景的关系

(1)从景与情之间结构关系的角度

①触景生情: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②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③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④以景结情:“以景语结情语”(宋,张炎)是古典诗词重要的结构方式之一。所谓“以景结情”是指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这样做的好处是形象含蓄、耐人咀嚼。

(2)从景与情的内在联系角度

①景、情正衬: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

②景、情反衬: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特别强调:在高考答题中,命题者制定评分标准时,往往不要求学生分清“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三者的区别,教师可以将此三者归于一大类。考试中往往出现“以景结情”“以乐景写哀情”的特殊用法,老师有必要单独列出讲解。如:

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首诗很特别,前三句是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是“以景结情”的范例。

2.答题步骤

(1)用恰当的术语明确诗歌“情与景”的关系即表现手法。

(2)找出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描绘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具体情感。

3.常见的错误

(1)分析情与景关系时,学生有时把握不准。诗人到底抒发的何种情感,学生往往不能从整体上领会,有时,只是从个别词语上来以偏概全。特别是在“以乐情衬哀”时,要引起重视。

(2)分析“以景结情”时,学生往往知道此术语,但是此景表达的是什么样感情,不知所云。

(3)概括景物时,不能准确到位。往往借用诗歌中原有的语词,缺乏必要的语言组织能力。

4.真题强化(略)

三、写景艺术技巧类

此类题目在2012年高考中,广东、浙江、辽宁三省以及全国大纲卷都采用了,以全国大纲卷为例。

(一)考题回放

(全国大纲卷)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落 叶

修 睦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出构成对比的,给2分;能简要分析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借助注释,准确把握。

(二)教材验证

1.正、反衬托: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为了突出“莲”的品质,用“菊”来正衬,用“牡丹”来反衬。这虽然不是诗歌,但是,写法上与诗相通,学生特别熟悉,故用之验证。

2.动静结合:向学生讲明此类型的变式,也可变化成“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静写动”等形式。可举南朝梁・王籍《入若邪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为例。

3.正侧面描写:以《陌上桑》中描写罗敷美貌为例,写罗敷的衣着打扮,属于正面描写,极力写行人的痴态,是侧面描写。

4.虚实结合:柳永的《雨霖铃》,上片是实写,写临别的情景,难分难舍;下片是虚写,想象别后的凄凉情景。这样就把词人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三)总结规律

1.明确术语

艺术技巧在高考中是个笼统的提法,包含了方方面面的技巧,也是命题经常采用的手段,学生不能在概念上过于计较。写景类诗歌艺术技巧,常见的可分: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反问、设问、双关、互文、反复等)。

(2)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3)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很重要的一种艺术手法。虚实结合主要有三种情况:写景为实,抒情为虚;物象为实,想象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虚实结合是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歌的意象,开拓诗歌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4)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5)空间顺序(上下,高低,远近,内外等)。

(6)感官角度(视、听、嗅、味、触觉)。

2.答题步骤

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

(1)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明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阐运用)

(3)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分析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及旨意。(析效果)

3.常见的错误

(1)术语张冠李戴。学生没有真正弄懂诗歌内容,就乱扣帽子,到头来是白忙乎了。高考阅卷细则要求,此类题目,首先必须答对艺术技巧,否则,后面的分析再多也是不得分。找准艺术技巧是关键。

(2)不会分析。比如,学生知道了是虚实结合,但是,哪是虚写,哪是实写,虚实结合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往往答不上来,或者答非所问。

(3)罗列艺术技巧的术语,不分主次。有的学生深知答对技巧的重要性,于是答题是一股脑儿地将三四种技巧罗列出来,让阅卷老师去选择。其实,此类题,小项赋分一般是4分,应当挑主要的两个来答已经足够了。

4.真题强化(略)

第9篇

1

诗歌作为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除了在形式上具有其特定的声韵、节奏、格律等要求外,好的诗歌还必然表现出其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高度的创造性的特征。首先,诗人“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原型作精心的疏理、分类和选择,然后以高度的概括力,“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构成精彩的诗歌形象。对于诗人来说,这是一个将生活丰富的内涵与作品浓缩的外延相统一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艺术思维的过程。其次,诗歌作为一种内容精邃而篇幅简短的文学形式,对语言的简洁、准确和传神方面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文学史上为作品学斟句酌以至废寝忘食的诗人也是大有人在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便是典型一例。另外,一首佳作无论在思想或艺术上都是高品位的,它在思维和语言上的创造性,往往体现出简单中蕴含复杂,拙朴中暗藏机巧,浅显中隐匿深邃,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多不同”的艺术效果。

简言之,高明的诗人不仅用创造性的艺术思维和创造性的艺术语言去概括生活和表现生活,而且也深深懂得这是把握读者欣赏心理,调动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去再创诗境的必然要求。同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也遵循这种要求来进行诗歌教学。

2

就目前的中学诗歌教学情况而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保守与陈旧直接影响了诗歌教学效益的提高。

首先简要谈一下观念问题。在诗歌教学中相当部分的教师认为,只要“扫清字词障碍”,会翻译诗句大意即算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将其教学目标归位于识记(充其量带点表层理解)的能级上。无疑,这是对中学诗歌教学功能认识的片面化,它只是着眼于某种狭窄的语言因素和知识因素,而忽视了思维因素与情感因素,影响了诗歌教学整体效应的发挥,其结果必然是乏味的、低效的。

其次,要改变教学方法上的陈旧性,努力体现综合化与灵活性。教学观念上的片面保守,必然会导致教学方法上的失误。这种失误主要表现为教学过程的程式化和教学形式的单一化。就过程的程式化而言,主要是无视诗歌写景状物、抒情明理时那种既文意贯一、血肉交融,又开合跌宕、灵动多变的表现特点,而一概实施“一解题、二释词、三译句、四总结(往往是一些术语套语的复述)之类的“工艺化”的切割肢解的拼搭组装。另一方面,与这种程式相呼应的教学手段与形式,是教学满足于教师一张嘴一支笔单调乏味的讲述与板书,因为据此实现上述“一二三四”的程式已经绰绰有余。显然,这种机械的程序与单调的手段形式降纸了诗歌教学的趣味性,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就提醒人们要转变诗歌教学观念,要从具体作品的具体特点出发,努力体现教学程序与形式手段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就程序而言,可因诗而宜:或以诗眼入手,提携全篇;或先着眼于诗意的整合,再辅之词句的剖析;或循景物人事以求题旨理趣,或提示背景主题以推敲物象形体;长诗当然先讲析后记诵,短诗不妨先熟读后品味……

在教学形式和手段上,要防止教师单纯的讲解和繁琐的板书,而应根据诗歌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区别:或教师主讲学生补充丰富,或学生评析为主,教师概括深化,或口头欣赏,或书面评论,或变体改写,或模拟仿作……另外,还要充分发挥现代电化教学设备的优势,如借助录音、幻灯、录像、电影等声光电色谋多种媒体,以增强诗歌教学的直观性与丰富性。

3

在观念更新、方法优化的前提下,教学者思维上的创造性对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益就是至关重要的了。

从思维的方向看,诗人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向心式的凝聚思维,而我们的诗歌教学却主要是辐射式的发散思维,它要求我们把那些内涵高度浓缩、外延高度集约的名篇佳作的典型形象与深邃的意境得以生动、传神的再现。这个再现的过程无疑是一个高度创造性的过程。从创造心理学的角度看,它至少对教学者的思维提出了敏锐性、联结性、扩散性、灵活性和统摄性这五大要求。

探幽发微,思维的敏锐性。历代的诗文大家,都十分讲究行文的含蓄和折,他们有时写而不“满”,弦外有音;有时句式变形,运笔迂曲,使诗歌中形成了若干的“空”与“曲”,并以此来激发读者广泛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产生了有限中寓无限,严谨中现活泼的艺术效果,体现了“空山闻鸟语”、“曲径通幽处”的艺术魅力。由于中学生对诗歌的了解无论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十分有限,他们很难发现和理解诗歌中的这种“空”与“曲”,对此,往往会感到迷惑甚至产生误解。这就需要教师的思维具有敏锐的艺术触觉,去探幽发微,努力捕捉这些“空”和“曲”,并形神兼备地将其内容及功能表述出来。我们且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为例,作一简要分析。

第一句,从逻辑角度和语法常规看,语序应为“三秦辅城阙”,诗人之所以在语序上这么一“曲”,固然是诗歌的格律要求使然,但另一方面将“城阙”置于句首,显然又达到了强化凸现这一物象、激发读者去心驰神游的目的,其表现功能上的匠心实在是不容忽视的。试想:那拨地而起的巨垣高墙、皇城气象,那三秦拱卫、据守要津的恢宏气势不是跃然纸上了吗?它的历史文化,它的热闹繁华,它荟萃着无数的文人雅士,真是一个令人向往,令人留恋的地方啊!知心的朋友编编就在这特定的处所与背景中将与诗人分手远行了,此时此刻当有多少的感慨啊!若不是这么一“曲”,五字虽然相同,但那只是呆板地写出了长安的地理环境,而长安本身倒被“三秦”给淹没了,更遑论其包容的人文景观及诗人的情怀了。

以上讲的是“曲”,再来研究一下“空”。第二句中有个“望”字,这个“望”字的主语是什么呢?当然不是“风烟”,更不会是“五津”,显然作者将主语“空”了起来。然而“空”决不等于“无”,它可以是诗人,也可以是杜少府,还可以是二人兼指。作者之所以将它空出,固然是按诗词的惯例,诗人(或其它有关人物)的形象未必要直接出现,同时也限于字数不能写出,但从欣赏心理的角度看,作者这一“空”,就巧妙地消除了你我他彼此之间的身份与时空之间的界限,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感情也因此有了交流,当读者吟诵之时,也就如同站在了诗人的身边与他一起放目远眺,并努力地从那一片风烟迷雾之中寻觅着杜少府任将要赴任的“五津”之地,在眺望中,我们仿佛领受到了长安至五津之间的山重水覆、曲折坎坷。我们既可体会到离别的悲凉之情,又能感受到诗人寄托在雄壮景色中的豪放之气,甚至情不自禁地朗声吟诵——“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诗歌中的“曲”和“空”往往是诗人有意无意地留给读者进行艺术再现的契机与天地。作为教师,启发学生去寻觅、发现与分析,使空白处见丰富,在曲折中见深意乃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勾新连旧,思维的联结性。由于诗人的某些特殊经历和气质等原因,他们往往会对某种景物有着特殊的偏爱与感受,在他们的作品中这种景物往往会屡次出现;有时某种情感会久久萦绕在诗人的胸中,甚至在一生的创作中对此情结屡屡抒发。同样,由于相似的际遇和禀赋,不同的诗人也会在上述方面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同理,在某种条件下,读者与诗人也会出现某种程度的相同或近似,以致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某种共同的情感,这就是所谓的共鸣。要让学生与诗人形成某种共识以至产生共鸣,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巧妙联系,善于启发,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联想与想象,以形成“勾新连旧”的动态思维习惯与能力——既会将同一诗人的类似作品相互联系,以达到温故知新、强化感受的目的,又善于用甲诗人的作品来补充丰富乙诗人的作品,进而自觉而自然地渗透自身的见闻感受、知识储备、文学修养来涵咏、深发。

例如月亮,它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当作知心的伴侣(《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通过它来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与激励(《水调歌头·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把它当作良辰美景的化身(《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借助它来表现出情人间刻骨铭心的思念(《春江苑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柳永却因它而触目伤怀(《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人世沧桑,自然永恒这一点的认识上,诗人与读者岂不是始终相通的吗?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只要善于勾新连旧,就能使学生把新获取的信息与原有的储存信息结合起来,再把它们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学生就比较容易进入作品那丰富深远的艺术境界之中,逐步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在我国的诗歌宝库中,有不少作品不仅给人的感官以美的享受,而且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也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提高思维联结性的训练,使他们在受到形象美、语言美陶冶的同时,还能在联系比较中从更深的层次上领悟作者深邃的思想,久而久之,对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也有很大的裨益。

“全息造像”,思维的扩散性。诗歌教学中重要的思维形式是扩散思维,也就是要将高度浓缩凝炼的诗句膨化开来,使作品的诗情画意如同腾空爆放的焰火一般飞珠溅玉,流光溢彩。这就需要教学者在富有创造性的欣赏过程中艺术地再造诗歌丰富深刻的内涵。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启发学生通过“点面辐射”、“感觉迁移”、“动静联想”和“主客相生”等方法去展开扩散思维的翅膀,使其能在一定的深广度上把握诗歌的意境和特色。现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例作一说明。

1.点而辐射。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根据诗歌给定的具体物象在加深或拓宽上去化合渗透。如:扣住诗中的叶、花、碧、红、天、日,想象出画面层次的远近错落,色彩的红绿相映,即有主体的碧叶荷花,又有陪衬的蓝天红日。二是除了对该作品内容本身的扩展外,还应借助同类题材的作品来丰富和补充。如:可由《爱莲说》联想到荷的高尚节操,由《芙蕖》联想到荷的种种妙用,还可由《荷塘月色》联想到荷含苞时的羞涩,盛开时的潇洒……这样,这两句诗就成了一幅具备了多维空间、绚丽色彩和传神情态的工笔画了。2.感觉迁移。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积累,使诗歌形象通过不同的感官的沟通与转移来产生丰富与强化的效果。在以视觉扩展的“点面辐射”的基础上,我们还可对莲叶荷花等物象在感官上由视觉向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迁移——习习微风送来了莲叶荷花缕缕的幽香,在这炎炎六月的暑天,真是沁人心脾,凉意顿生,令人心旷神怡啊!3.动静联想。我们欣赏诗歌时,往往要将作品中的静者化动或动者化静,以此来增强画面的生动感。前文所述,我们虽已想象再造出诗句中的形、色、味等要素,但毕意还是一幅孤立的、静态的画面,我们不妨进一步想象:朝阳冉冉升起,清风徐徐吹来,灿烂的阳光把金丝眼缕撒满了莲叶荷花,湖面上泛起了阵阵红波绿浪,空气中回荡着悠扬悦耳的渔歌……这就不仅在光和色上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而且突现了景物的动态美。4.主客相生。在诗歌教学这一典型的艺术鉴赏活动中,只有诸者与作者心灵相通、情感共鸣时,其效果才会理想。此时,读者的主观意识深深沉浸到作者描绘的客观景物中,并借助自身的艺术创造力使之更丰满、更厚实、更鲜活。这就要求教学者富有敏感的角色意识,即在必要时使自幻化成作者或与作品相关的人物,去充分地感受其声光形色,体会其喜怒哀乐。在欣赏上述诗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角色化,使自己的思绪与诗人的心境吻合贯通起来,仿佛正在西湖边那温馨的氛围里,绚丽的色彩中,柔和的阳光下,陪着知心的朋友在漫步赏景,这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和满足啊!恐怕主人忘了送客,客人也忘了辞别了。

上面将诗歌教学中的扩散思维分成四点依次说来,只是因为论述的方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它们往往是交叉的、综合的。

品求诗眼,思维的灵活性。思维迅速地由一类对象转移到另一类对象上的能力称作思维的灵活性。诗人是十分重视语言的锤炼的,在一句乃至一首诗中,往往因一字着色而满篇生辉,人们称这些妙字妙词为“诗眼”。由于欣赏角度的不同,这些诗眼的内涵往往会呈现出它的多重性,而这些多重的差异性恰恰又体现了诗歌意蕴的丰富性,而要发现这种差异以体验其丰富,就需要欣赏者的思维具备迅速转换跳跃的能力,亦即需要思维的灵活性。在诗歌教学中,固然有因浮光掠影而未识诗眼的情况,但更多的是由于思维的刻板呆滞而对诗眼或视而不见,或“食而不化”。它轻则使学生学来索然寡味,重则抑制阻塞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教师本身的思维具有灵活性,而且要求教师以自己思维的灵活性来训练和造就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王维的《鸟鸣涧》中“月出惊出鸟”这句虽平白如话且寥寥五字,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颇耐寻味的深山月夜图:月儿在山嘴边露了脸,如水的月光泻满了深山幽谷,它冲淡了笼罩山谷的夜色,也惊起了栖息窝巢的鸟鹊。其中的“惊”字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诗眼,我们既可对它作——连顺延性的联想——也许是月光大亮了,使鸟儿感到分外的惊讶,也许是这皎洁的银辉来得过于突然了,引起了山鸟惊惶,再不就是今晚的月儿圆得有些异样,不由得使鸟儿莫名的惊恐……;同时,又可作反向联想——莫不是鸟儿们为能依偎在暖融融的“家里”,借助今晚格外明亮的月色欣赏它们白天无法领略的美景而惊喜呢!试想,若是由于思维的情性,仅满足于将该句译为“月亮出来了,惊起了入巢的山鸟”,那又怎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呢?

当然,思维的灵活性与思维的敏锐性、扩散性是密切相关的,要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就必须长期进行综合化的思维训练,诗歌教学正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完整把握,思维的统摄性。前面谈到诗歌中往往有许多的“空”和“曲”,但在落笔前,诗人对所写的情与景往往是成竹在胸的,他们在创作时,其思维一般是高屋建瓴、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讲究完整性,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就是统摄性。就诗歌教学而言,这种思维的统摄性主要有以下两个要求。

一是化间隔跳跃为联贯流畅。它要求教学者不但要发现诗歌中的“断裂”与“跳跃”,理解其内涵,还要善于由形入神地将它们表述出来,同时还要与上下文自然得体地连缀贯串起来。这就要求教学者在具备敏锐的发现力、深广的理解力、严密的分析力的基础上还得有准确、流畅而又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力。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于语言的。”由于思维的统摄性主要是体现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的综合表达,这就要靠语言来实现,再加上诗歌教学对教学语言苛刻的要求,这就迫使教师加强自身语言表达力的锻炼,并以此来感染和训练学生。

二是由局部到整体的“化归”。这首先要求教师在诗歌教学时让学生对诗人有个总体的了解(如所处的时代、世界观与美学观、诗人的思想发展及个性气质等),当然这并不是机械求全地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大讲一通时代背景和诗人生平,而是要灵活的、有选择地将这些内容的教学贯穿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其次,诗歌教学要做到情与景的和谐统一。这里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要准确深入理解、分析诗歌情景交融的特色;二是要求教师在把握诗人感情脉络的基础上,进入角色,以诗人一般的感情来讲解赏析,并以此来感染激励学生,使他们也能会意动情,进入诗歌意境。名家诗作深刻的思想性与高超的艺术性往往是高度统一的,这就忌讳在教学中用一些术语套话不着边际地插几个标签,或者一主题思想二艺术特色等八股式的机械小结,而应在教学的过程中用中国典型实在的生活形象、生动鲜活的语言、灵活自然的穿插点化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