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55: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美丽中国美好家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杨志今(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展览很有气势,形式上有创新。
—王瑶(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主席)
《时代影像 奋进中国》影展非常成功。
—吕厚民(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
这是一次中国十年来纪实摄影的大规模回顾,意义非凡。
—于健(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
展览的主旋律非常突出,艺术虽然讲多元化,但对社会的主流导向是非常重要的。
—王秉伦(政治部原副主任)
影像中国,奋进时代!
—苏伟明(摄影家)
展览展示了中华崛起的光辉美景,太好了!太鼓舞人了!感谢广大艺术家!
—李文(现场观众)
祖国江山如画,繁荣昌盛,祝福祖国国家强盛,国泰民安!
—顾玲(现场观众)
看祖国发展与变化,增自强自立信心,振民族复兴精神,建中华美丽家园!
—王进才(现场观众)
科学发展,中华腾飞,美丽中国,辉耀国际!
—徐竹游(现场观众)
记录时代,讴歌时代,创造更加美好的时代!
—安端华(现场观众)
美的瞬间,美的发现,美的享受,美好世界!
—来自湖南的观众
广大海外华人华侨及留学生身居海外,心系祖国!
—回国留学生
中国是否雄起,是否强盛,勿需多说,一幅幅照片就是最好的证明。
—文迅华
祖国之伟大在于改革开放。民族之强盛,亦取决于改革开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华夏子孙心中的梦。中国是我心中永不磨灭的一盏明灯。
—燕扶摇(现场观众)
祝祖国繁荣昌盛!
—于浩泽(五岁)
缤纷的世界,美的享受,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申文昊(小学生)
华夏子女同心协力,共建祖国美好家园。
—现场观众
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现场观众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是14号参赛选手梁任声,来自藤州镇一中。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青想》。清楚地记得初到藤州镇一中的那一天,爸爸送我来学校报名。那天正下着蒙蒙细雨,但并不影响我的高兴心情,因为想到终于可以读初中了,还因为透过星星点点的雨帘感受到了大自然在雨中的美,当时的美景真不知该如何描绘。绿,在我心中蔓延。当我沉醉于沿途中的绿意时,爸爸和我说起我们的藤县,说起县城在这几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我感到了他上扬的语调里流露出来的骄傲。人们对“美丽中国美好家园”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每个人理解中包含着很多共同的期盼。我们对未来的梦想是头顶的天空湛蓝如镜;我们都希望脚下的大地绿草如茵;我们都希望身边的湖水清澈明净;我们都希望眼前的阳光灿烂如金。
藤州镇平政村本就是县城郊区的一个小村子,可近几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一间间厂房在这里拔地而起。这优雅的水乡啊,曾几何时,耳边响起的不再是清脆的鸟鸣,而是隆隆的机械声;曾几何时,眼前显现的不再是蔚蓝的天空,而是翻滚的黑烟;曾几何时,闻到的不再是清香淡雅,而是令人窒息的化学臭味。
不要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不要等到灭亡才懂得悔恨,如果肥沃的土地变成荒漠,如果空气中充满有害物质,如果河流被污染得连鱼儿都无法生存,那么我们生存的意义何在?我们生存的根基又在哪里?“我们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是我们现在心底最深的呼唤。
营造绿色,环保先行,我们要做的仅仅是随手关上通明的电灯,仅仅是将身边的垃圾分类处理,仅仅是更换掉手中的塑料袋,仅仅是拧紧还在哭泣的水龙头?
营造绿色,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习惯。让我们学会尊重善待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建设美丽中国,呵护绿色家园!
再宏大的蓝图也是笔笔绘就的,再遥远的梦想也是步步实现的。我们只有一个家园,一个需要我们用心来呵护的家园,就让我们行动起来!让我们的祖国更绿一些,更美一些!相信青山秀水会在你我的共同争取下重生;相信蓝天白云会在你我的共同奋斗中再现;相信美丽中国会在你我的共同努力下传承。相信你我的力量,我们的青想就在身边。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女:各位尊敬的领导
男:亲爱的观众朋友
合:晚上好!
女:欢迎大家在这样一个春意盎然的夜晚,在美丽幽雅的@@小区,参加“税收带来家园美”文艺晚会
男:亲爱的朋友们,当您在林立的高楼间忙碌穿梭的时候,当您在夕阳的余晖中徜徉街心花园时,当您在饭后品着一杯香茶感受着美好生活的时候,您可曾想到共和国有一支队伍所付出的工作
女:当我们面对着一条条高速路似彩虹横贯东西南北,一座座立交桥似蝴蝶在飞舞,地铁、轻轨大动脉与环路紧相随,当面对着一座座拔地而起城市和美丽的乡村,我们是否想到有一群人所作出的贡献。
男:税收永远是国家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物质保证,是我们共和国的血脉!有这样一句话叫做:“税收带来祖国美!”
女:的确,一个国家的经济要发展,教育要振兴,科技要发展,国防要强大,这一切都离不开税收。如果把我们的祖国比做母亲,那么税收就是她身上的血脉。
男:因此,我们对税收事业怀着深深的敬意,我们要对为国家税收奔忙的税务官说一声谢谢。下面,就让我们用歌舞来表达这种敬意,请欣赏市文化馆表演的舞蹈《欢庆大鼓》。
男:我们@@,是东海边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向世界展示着迷人的神采,闪耀着熠熠的光彩。我们的@@,面向大海,群山起伏,缓缓流淌的河月流,勤劳勇敢的··人,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以海的胸怀,山的气势,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城乡建设日新月异,文化事业蒸蒸日上,大地到处充满生机和活力。请欣赏男女声三重唱《太阳的故乡,我的家》。原创:
男: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社区文化,村落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等空前活跃,特别是俱乐部建设富有成效,名闻遐迩。各种文艺团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文艺活动走进了千家万户,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艺素养,增强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活跃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取得了可喜的景象。下面是二胡齐奏《北京有个金太阳》,里面好多表演者就是我们锦园小区的成员。
女:点点滴滴的税款才能万涓成河,大大小小的税款才能积沙成塔。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下面是由文化馆表演的小合唱《掀起你的盖头来》,请欣赏。
男:为了祖国和人民的重托,税务人日夜坚守在税收战线上,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花园,用自己智慧的双手描绘着祖国的蓝图,用自己的血与肉支撑起了共和国税收的伟大事业。
女:他们普通又平凡,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但他们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却同样震撼着我们的心。
男:正是他们,用鲜血和@水聚集着一分一厘的国家税收,正是他们,用热忱优质的服务,为经济的发展擎起了一片湛蓝的天空!
女: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党的好儿女,共和国的税官!下面请欣赏由市国税局、地税局表演的小合唱《税务官之歌》。
女:我美丽富饶的家乡,群山起伏,水网交错,土地肥沃,海风吹来远方的风。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这也是一片新生的土地。我们对这片土地充满着多少的爱,倾注着多么的情啊。原创:阳光里,我们的青春,朝气蓬勃。用我们的歌声,用我们的舞姿,表现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对未来的向往和渴望。下面是由··幼儿园表演的舞蹈《竹韵》吧。
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在腾飞,城市乡村一天一个样。这些离不开税收,税收连着你我他,富民强国靠大家。依法诚信来纳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男声独唱《乌苏里船歌》,由··小区··演唱。
女:有一群人,当年他们为了祖国的建设奉献了青春年华,如今年岁增长,但为了税务宣传又热情奔走,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就是夕阳红税务宣传队。有道是,最美不过夕阳红,下面就请欣赏夕阳红税务宣传队表演的《健美操》。
亚运邮票传递友谊
邮票是国家的名片,是咨询交流的平台。在亚运到来之际,一张小小的邮票还可以架起你与各国小朋友友谊的桥梁,是彼此心声的传递。不仅如此,一张张邮票更是警醒着人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幸福的生活,让体育精神把和平传递,让战争成为历史 。
亚运邮票充分的展现了岭南文化,同时透过亚运会这扇体育竞技的窗口,向世人展示亚洲文化的多元素与和谐。中国邮政在6月30日广州亚运会倒计时500天之际,发行了广州亚运首套纪念邮票——《第16届亚洲运动会》。五羊造型如冉冉升起的红日,预示着东方辉煌的明天,也预示着广州第16届亚运会将会圆满成功!五只可爱的吉祥物满怀信心迈着矫健的步伐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暗喻着中国将会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也暗喻中国的体育健儿们将努力拼搏,无论前方的路多么坎坷,他们都会在风雨中挺起胸前进为祖国再创辉煌!同时它也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只要中国人团结一致,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互相支持,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借助着亚运的平台,将在广州相聚知己。虽说“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我们总有一天会分离。但是,我,们却可以用信件传递彼此的心声,让邮票连接我们的心,同时它也见证了我们深厚的友谊。
让邮票提醒人类要环保,1972年10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保日”。我国邮电部于1988年的世界环保日发行了T127“环境保护”邮票。可见,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了世界的焦点。早亚运即将来临之际,我们更应该重视环保问题!不仅是为了不让外国人看笑话,更重要的是为了借着亚运的平台,向世人宣言:“环境保护已经是刻不容缓的大事,如果再不重视,我们的家园——地球将不再美丽,不在可爱!”
邮票不仅精致美观,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遐想,充满希望。希望你此时坐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手里翻阅着集邮册,再闭上眼想一想祖国美好的未来,这世界的和平,亚运的圆满成功……那该多么令人期待啊!
邮票的心——虽然它只有方寸之大,但却传递着友谊,将世界人民的心连在一起!邮票的价值不在于它的金钱价值,而在于它的意义价值!因为它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一个国家从受人到繁华富强的蜕变过程!
一、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内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美好感情
美术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美术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沉浸在生活的境界里面,在精神上与作品形成联系,产生共鸣。当被一个个欣赏对象所吸引的时候,学生才会“心有灵犀一点通”,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全神贯注于事物客观实际,正确地认识对象,如李可染的《清漓风光图》、石涛的《天门山图》、郭熙的《窠砰远图》等。这些作品,都是前人送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每一个人都应从中汲取精神的营养。
二、德育为先,寓思想教育于美的形式之中
美术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借助这种内容,挖掘德育因素,既可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能够促进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比如:美术作品中牡丹、芍药象征富贵,孔雀象征高贵优雅;松鹤意味着延年益寿;冬梅秋菊象征保持晚节,凌寒傲霜则是独立人格的写照。齐白石的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是一幅令人称绝的作品。作品中只看到画蝌蚪而不见蛙,使人感到十里之外自有蛙声一片,令人产生无限的想象力。这种手法,意境高远,含蓄。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中国山水画作品,既要了解作品高超的绘画艺术,又要懂得以描画山川自然景色为主题的中国绘画作品,是表现祖国大美河山的精品,更是从中接受美德教育的最好题材。继承和发扬中国山水画的优秀传统,通过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祖国美丽的大自然风光,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我们要让学生在美的境界中陶冶情操,在美的熏陶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形成高尚的思想境界。
三、减少理性的道德观念,增强情感教育
教学前,教师应搜集有山石、树木内容的写意山水中国画作品供学生欣赏、借鉴,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家是如何观察、认识、分析和掌握树木的结构和特征的,了解和领会中国画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在课堂作业和练习中,教师应尊重学生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让他们根据课前布置的观察、速写、记忆,大胆地表现山石、树木等形象,这样既可以拉近师生距离,又可以贴近学生实际,针对学生心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引起情感共鸣。如:教学生中国画——秀丽的山水时,传授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有着不同的空间意识和观察方法,形成中国山水画独特的绘画理论。在构图上,采用散点透视,同时出现仰视俯视等多视点变化,进而产生有高远法和深远法等绘画的构图方法,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宏观意境。教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笑容可掬的表情以及得体的体态,特别是自身道德情感的力量,造成一种强烈的情感氛围,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
四、鼓励创作,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
美术,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欣赏内容,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创作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审美情趣。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一言堂,要让学生动手,要给每一个学生表现自我才能的机会,让他们敢于想象,大胆创作,勇于表现自我个性。在创作中促进个性的发展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真、善、美和假、恶、丑,要引导学生学会辨识,学会分析,通过自己的创作,褒扬真、善、美,戳穿假、恶、丑,弘扬正气,抨击歪风。让学生在感受祖国大好河山自然美的同时,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美育教学的作用不可替代,思想品德教育更是不容忽视。
五、利用创作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源泉来自生活。爱祖国,关心他人,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都是高尚的思想品德,可以此引导学生进行创作。祖国辽阔的草原,壮丽的山河,澎湃的大海,繁华的都市,勤劳的人们……更是创作的好素材。如:故乡——是我们熟悉的地方,它留下我们成长的足迹。因此,每个人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有感情的。画出美丽的家园,可以增强学生眷恋故乡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淡定娴雅韵悠长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是这个时代永恒的主题,如何确立自我的风格也是每个艺术家的追求。
郑勤砚博士对艺术执着的追求与她勤于修心是紧密相联的,她在采访中说:“艺术上的推陈出新一旦成为唯一的追求,我们就会陷入误区,形式上的推陈出新只是艺术风格的表征之一。最重要的是修炼我们的心,解决问题的途径来源于我们淡定的心。当艺术从笔端自然流淌,心性自然流露,形式与内在方能自然地结合,这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真境界。坦率地说,我也常常面对收藏家个人喜好、品味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但是,我不会为了投其所好而去改变自己,我就是我。从西方的收藏史来看,真正的收藏家是有眼光、有学养,能够鉴赏得了有潜质的艺术家的风格的,鉴赏家被要求跟着艺术家的直觉走,并要具备鉴赏新风格审美价值所必备的辨别力。这说明收藏家应是艺术家的追随者,而不是艺术家的主宰者。”
过去的十多年里,除了艺术创作,郑博士一直在美术教育研究的海洋里乐此不疲。在她的《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思想》一书中,曾经较为详尽地梳理了中国古代美术教育的方式、方法,并概括了其思想要旨。当她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当代的艺术创作时,理清了很多思绪,也萌生出很多感慨。在她看来,今天这个时代的艺术家不是缺少绘画的时代精神,而是失落了中国艺术传统的终极关怀。
她认为,不同时期艺术风格的多元其实都来源于艺术家生活阅历与思考的不同,如同齐白石,翎毛花卉、山川J渔隐、采菊东篱、枫桥夜泊无所不能。一个优秀艺术家一定是丰富的,不断变化的,而艺术风格则是在生命的感悟中书写不同的自我的过程。
因此,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背景下,郑博士淡泊明志,以高洁、淡定之心,倾注对自然和社会深沉的终极关怀,因此能真正领悟自然之灵气,抒写出胸中之意气。
正如美国当代著名艺术批评家、《美国艺术》资深编辑、经理人理查德。凡对她的评价:郑勤砚是一位技艺超群的致力于传统中国艺术的艺术家。她的画作和书法都精巧地再现和拓展了一种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典雅美学;她作品中的诸多元素,表达了一种恬淡、平和的人文气息……她对于历史的深入研究,也给这些作品带来了鲜活的视觉体验。身处于这个西方艺术评论界大量关注中国先锋艺术的当代社会,勤砚的作品为浮躁的现代人带来了一种清新和谐的身心体验。
博爱之心存高远
4岁前在新疆生活的郑勤砚说,生长在新疆大漠戈壁的胡杨树500年不死,死后500年不倒,倒下500年不朽。她的艺术道路也如胡杨树一样坚忍不拔,心态如同胡杨树一样淡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成功时不骄傲,挫败时不气馁;不恃才傲物,也不妄自菲薄:保持一颗谦谦君子之心,虚怀若谷。
郑博士有一颗博爱的心,她感慨道: “父母生养我们,老师教化我们,朋友给我们力量和帮助,恋人让我们心中充满爱与关怀。生命有限,岁月如歌。如果每个人心中都多一份感恩和宽以待人之心,世界可以原本是如此的美好。经济发展的今天,物欲横流,价值判断标准失衡,精神家园的迷失是最可悲的。”
她说,她自己也奇怪儿时回忆中没有特殊的符号或景色在她的绘画创作中,因为她笔下的山不是北方那种不毛贫瘠的黄土高原,相反却是南方的青山碧水。北方的山真的就像是西北的汉子,需要一股子劲,得有豪放和粗旷,她的性格里却好似缺少这种特质。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眼前的西北总是“大漠孤烟直”、“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苍凉景象,但历史有时候是充满了这种表面上的不可思议:陕西米脂出美女,诸如貂禅,甘肃的天水和黑水河边的张掖市都是产稻米的地方。事实上,丝绸之路上处处有绿洲和传奇。在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上,她觉得自己绘画中的山水于她已经成为一种镜像,存在于她的真实和理想的意念之中。
这是她人文关怀的一个侧影。另一个更清晰的侧影是她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从2007年连续三年秋季学期,她在美国的访学、教学、画展活动,让她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认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和艺术教育的方向。当她教美国人画中国画、写中国书法,探讨中国艺术哲学的时候,深深觉出中国文化的巨大能量,这段经历令她更坚信自己的立场。对中国文化充满信心。她认定,中国图强的历史责任是知识分子不辱的使命。她希望艺术教育在审美与创美的过程中,真正培养出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美好。和谐的情感,使每个人在充满诱惑的世界中保持宁静的心态、保持人性的美好与纯洁,培养能够运用艺术的语言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健康个性,并由此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她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人生的理解。中国书法中实在蕴含太多的人生哲学:在书法中可以修炼出一种“博爱”的人生态度。书法行笔中要欲左先右,欲下先上,要藏锋收尾,不要锋芒毕露,正如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举一反三,退一步海阔天空,凡事多站在他人的角度着想。她笑称自己并非佛教徒,但在一遍遍书写《心经》的字里行间,她感受到心灵的宁静平安与和乐。
以静修身心自定
记者问郑勤砚博士怎样修炼身心,她笑言: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每个人要成功的基础和保障,而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则是一个人能快乐长寿的秘诀。
正如诸葛亮《诫子书》中所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求静是修身,求学问必须要练习静定,学静的功夫。郑博士长期以来就秉承以静修身的行为准则。良好的家教,长期的书法练习,让她澄心净虑,娴静素雅。
她说:浮躁的心、翻不动书,只有让思绪沉淀下来,才能深思熟虑,才能让思想有曙光。
郑博士很喜欢中国的扇和扇文化。在中国,虽然是一把小小的扇子,但其除了能纳凉祛暑之外,更注入了深刻的文化内涵。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墨客就喜欢在扇子上题诗作画,抒怀,许多扇子因能工巧匠的精良制作或名人雅士的绝美书画而成为世间难求的收藏珍品,在千百年的蓬勃发展中,形成了一种饶有意趣而有浓厚底蕴的扇文化,平凡中透沁着高贵。绵延至今,可谓历久不衰,经世不绝,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中别开生面。大放异彩的另一面。
郑博士认为,扇面书画精致、小巧,极具变化。其小中见大的艺术风格迥异于条幅、横披。条屏。册页、手卷等其他书画形式。轻摇羽扇,不仅是一种雍容平静,超凡脱俗的举止,其书画更是千百年人们清新悠远,气韵生动的审美情趣的不懈追求。正因为如此,她题画了许多扇面作品。这些扇面作品亦可作为她娴静修身的见证,也体现出她扇去尘嚣烦恼。扇掉种种羁绊束缚,回
归清明世界的心境。
在郑博士的扇面作品中,往往依据扇面大相异趣的形状、线条布局,巧妙构思,疏密有致,远近取与,虚实相生,大小得当、轻重适宜,有无辉映,浑然一体,在狭小的空间内幻化出无穷的意境:一丘一壑、一水一石、一物一景、一字一人、一点一抹,或挥或扫、或浓或淡,逸笔草草、寥寥数笔,得心应手,不求形似,却言意无穷,呈现出一种不着痕迹的自然美和动态灵巧的精致美……真是赋情于景,匠心独具,情与景谐,境由心生,寄情言志,逸气潇洒,“言有尽而意无穷”,恰如宋朝的李石所述:“素缣咫尺十分圆,淡墨浓阴画手传。惟恐动摇天地窄,只应掌上握山川。”
健身更需健心灵
郑博士认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境界很重要。她的起居非常有规律。而饮食则既简单又丰富,比如,每天摄入适当的水及汤类,常会在早晨自制黄豆、花生、黑芝麻、黑豆或杂粮混合打浆的豆浆饮用,每顿饭吃七分饱等。
她认为,保持简单简朴的生活对养生很重要。如果经常放纵口欲,为物质所奴役,身心必然受困,难以平和快乐。
她注重锻炼,坚持适量的运动,如游泳、瑜伽、乒乓球、散步等都是她最喜欢的运动。长期、有规律地坚持与自己身体状况适应的运动项目,是她精力充沛、健康美丽的秘诀。
但禅定法更是郑勤砚博士所看中的身心锻炼方法。
她认为,若能每天早晚打坐半小时,闭目养神,长久坚持,对身体很有益。而且由单盘到双盘自是一番不同的境界。这样可以让我们调控身体气息的通畅。中医学上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讲究从身体气脉的整体通畅来防护或治疗病痛,而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虽然术到病除,但往往治标难治本。若平常注意身体气脉的调整,则能防患于未然,达到养生保健的真境界。
她还喜欢练习瑜伽,认为瑜伽也是一种很好的禅定法。她强调:“瑜伽的练习对身心健康有独特作用,如果配上呼吸,最后能达到禅定境界。这是瑜伽加行法,非常重要。我在美国跟随美国老师练习时,发现老师更为注重提醒大家呼气、吸气的方法。在我看来,瑜伽气息的练习、吐纳法的自我调控,比动作要领更为重要。”在郑勤砚的世界里,我们看到一个清新脱俗,恬淡质朴,怀抱爱与关怀,孩童般纯真淡定的境界,这就是郑勤砚――“人淡如菊”。
艺术人生
郑勤砚,美术学博士,中央直属机关青联委员,现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
1999年至今在《台湾世界论坛报》、 《文艺报》、 《教育研究》、 《敦煌研究》、 《中国美术教育》等报刊杂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核心组成员。独立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青年专项):《传统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现当代中国美术教育改革研究》(批文号:ELB010885),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动漫艺术教育资源的开发性研究》(批文号:ELB010885)。主编国家教育部规划编写的教科书《普通高级中学美术――篆刻》,高等院校专业教材《动画概论》、 《经典动画导读》等。著有: 《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思想》、 《艺术教育的意义》、 《夏加尔与》、 《画说中国体育》、 《郑勤砚书法集》、《郑勤砚山水画集》、 《郑勤砚书画艺术》等。
宁可委屈自己,也不委屈口哨
当人类还不会说话时,就是通过啸来表情达意的,有了语言后,啸慢慢成了补充。再后来,啸与音乐、口技等结合,成为了一门艺术,称为啸艺,俗称口哨。啸艺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间的冲洗,啸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发扬啸艺的重担,悄然降临在一个乡村小姑娘的身上。
秋鸣出生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3岁时,她就能吹出声音,并迷上了口哨;5岁时,她完完整整地吹出《国歌》,这让身边的人惊叹不已。在农村,吹口哨被戴上了“不务正业”、“流氓习气”的帽子。秋鸣很不解,为什么好听的声音,这么美的艺术,却被人们反感和拒绝?秋鸣也不服这个理,“总有一天,我要把口哨吹到北京去”,让口哨能被人们接受,能够喜闻乐见。秋鸣爱吹口哨,并没有得到家人支持,在责骂声中,秋鸣默默坚持着自己的爱好。在家里不让吹,她就跑到树林里对着鸟儿吹,跑到河边对着鱼儿吹。这时的秋鸣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口哨是不是艺术?女孩子能不能吹口哨?”她渴望自己被认可,渴望得到鼓励。
1995年11月,为了让秋鸣能继承父亲的医疗事业,家里出重金,送秋鸣到北京医学专修学院学医,希望她能踏踏实实走“正道”。然而,秋鸣的人生并没有像父母期许的那样走下去,而且到北京读书,给了秋鸣追求自我的空间。
一天晚上,秋鸣躺在学院宿舍里听北京音乐台,当晚嘉宾主持是《大中国》的原创者高枫,秋鸣突然想到多年来自己心中的疑问,“口哨是不是艺术?”渴望得到认可的她,连着拨了18次电话给电台,最后终于打进了当晚最后一个热线电话,她问高枫,“我会吹很多很多歌,吹口哨能不能成为一种艺术?”高枫邀请她表演一下。多年的积淀,终于第一次绽放,当美妙的一首《大中国》结束后,直播间里满是惊叹和掌声,主持人和高枫都非常赞赏:“听到了吗,掌声就是最好的回答!”高峰鼓励她说,“你吹得真好,这是我听到的最美的口哨。你应该在北京好好闯一闯。”听到掌声,听完评价,秋鸣激动了,这么多年来自己的坚持终于得到了认可。
秋鸣决定退学。远在家乡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一狠心,断了她的生活费。从此,一个女孩,开始了在北京漂泊的旅途。一个好心的歌迷看她可怜,收留了她,她跟这个好心的歌迷挤在一张狭窄、破旧的单人床上,那个歌迷比较胖,每次秋鸣都紧贴墙壁睡着。
尽管艰苦,秋鸣一直没有放弃对口哨的追求,并每天拿出四五个小时勤加练习口哨。见到共鸣好的场所,秋鸣就像找到了宝地,过街通道、地铁都成了她的天然排练场。为练好气息,她就骑着自行车上坡时练习。这些努力没有白费,秋鸣的口哨音色圆润,音质清亮,长音一口气能吹50多秒,高音能吹出3个高8度,低音到A调。
“中国口哨女皇”
经历了“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空乏其身”,功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五四青年节时,她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大型文艺晚会上登台表演,而且一鸣惊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都相继报道这位川妹子的事迹,美国美联环球电视新闻、英国广播公司等国外媒体更称秋鸣为“中国口哨女皇”。
1997年9月31日,北京市文化局为她颁发了中国第一份口哨专业演出证书,也是惟一一本口哨演员专业证书。同年,她受邀去“97”大型庆典晚会表演;1998年,她获得广电部组织的全国歌手大赛的“特邀金奖”……
2000年12月22日,这一天对秋鸣来说意义非凡,这是她实现梦想的日子。这一天,秋鸣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蕾波之爱――秋鸣之约”中国首届口哨音乐会,众多著名曲目经过秋鸣美妙哨声的演绎,让现场观众听得如痴如醉。最让秋鸣感动的是,她的父母特意赶来看女儿的演出,他们认可了女儿的追求。至此,秋鸣心中的疑问得到了完美的解答:吹口哨是一门艺术,因为它给人们带来了美丽、动听、幸福的声音;因为它已经为人们接受,并喜闻乐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父母也认可了她的追求。
中国诗词泰斗乔羽老先生听完秋鸣的口哨,提笔称赞:“口哨吹得震天响!”体操王子李宁称赞道:“美妙口哨,终身享受。”如今,秋鸣的个人专辑已经发行,专辑以中国特色的民歌为主,重新配器,主旋律是秋鸣热爱的口哨。
为了口哨艺术,她一直积极主动地努力着。从京城真武庙不足10 平方米的“北京秋鸣文化艺术工作室”,到如今“北京秋秦文化艺术文化发展公司”的成立,秋鸣深知作为口哨艺术第一人的责任,心中牢牢记着与口哨艺术的约定。
“我最大的满足就是,当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中国口哨艺术能够传承下去,并且不断发展。”这是秋鸣最大的理想。
“回报这个爱我的和我爱的社会”
刚在北京创业的时候,一位军人曾给没有工作的秋鸣免费提供过吃住,这让秋鸣懂得了感恩。此后,“感恩”成为秋鸣时常挂嘴边的词语。
为了感恩,已成为一名军嫂的秋鸣为部队演出从不收一分钱。“作为一名军嫂,我要想方设法在后方为灾区的亲人们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为一线征战的子弟兵助威!”
2008年,对于四川儿女来说,是永远无法忘怀的一年。那一年给四川儿女带来了无法忘怀的伤痛,也带来了铭记于心的感动。“地震发生以后,我很悲痛,但又觉得不能只是悲痛,还必须做点什么。”秋鸣不顾辛苦,东奔西走,为家乡募捐。为了马上行动起来,秋鸣在奥运村绿色家园办了第一场“爱之声”义演。义演队在北京、新疆昌吉、广西百色完成十几场巡演,共为四川灾区捐款几十万元,而这只是个开始。“这样的巡演还将举办上百、上千场,所募集的善款将全部用于灾区重建工作。”
成立公司后,秋鸣每年都要组织参加公益活动,每年为家乡的老人捐资。秋鸣说,“希望天下老人,老有所乐,我只是在尽自己的努力,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来回报这个爱我的和我爱的社会。”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的写法。
2、了解白洋淀人民抗日斗争中的生活,学习他们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3、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水生女人等妇女形象的分析。
2、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
教学设想:
本文是课内自读课,要求学生掌握学习小说的一般方法,即根据小说的特点,从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进而理解小说所揭示的主题。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战争是一个让人思考、让人感悟的名词,它演绎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见证了人性中的正义与邪恶。
列举有关描写战争场面的词语(提问):血肉横飞、血污泪痕、枪林弹雨、硝烟烈火、断壁残垣……
《荷花淀》写于1945年春天,是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记叙的是中发生在河北省中部白洋淀(荷花淀)的一场伏击战。但它没有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场景,而是另外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阅读过程中要注意。)
二、作家作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
三、 整体阅读,理清情节:
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小说情节,体会“诗体小说”的特点,然后快速概括文章所写的三个片段内容:
注意: 隔行是小说分段的方法之一。
第一部分:夫妻话别。(开端)
第二部分: 探夫遇敌。(发展)
第三部分: 助夫杀敌(、结局、尾声)
本文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的: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从小说三要素看,本文是虚化的人物,淡化的情节,特定的环境。
四、分析鉴赏“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
这篇文章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明确: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那美丽坦荡的荷花淀,那里的荷花荷叶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
1、第一部分第一层,描绘的是白洋淀夜景的风景画和风俗画。
夜景美: 月光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
生活美: 勤劳的双手,熟练的技艺,富饶的出产。 情景相生
人情美: 热爱劳动,热爱亲人。
特别是两个充满想象的贴切的比喻,把劳动的场面诗化了(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景物牵动着情思──天这么晚了,丈夫还没回家。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这段景物描写有如下作用:
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它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
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乡岂能容忍外国强盗来侵犯?水生嫂正出于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热爱,才激起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毅然送夫参军,毅然组织队伍,参加战斗。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
第三,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和谐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
2、第二部分第二层正午淀上风光的描写:
几个女人探望丈夫的归途上,有点失望,有点伤心,这种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这种情绪,但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使她们受到感染,增强排遣忧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欢笑起来──以景写人,情景相生。
3、妇女们急中生智,把船摇进荷花淀,又对淀上风光作了十分精彩的描写(第二部分第三层): 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第61段。
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了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对照下文荷叶下认出她们丈夫的情景,更会惊叹小说构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当。
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概括起来说,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五、分析鉴赏“简洁而传神的对话”
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朗读要求切合人物身份,表达人物感情。并讨论:这一节对话可分几层?
明确:可分为追问真情、赞同丈夫参军、应承丈夫的嘱咐等三层。
请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对话,说说这些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她们几个呢?”——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怎么了,你?”——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水生嫂察颜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
“你总是很积极的。”——在妻子的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拦,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对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嗯。”——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小结:“夫妻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同时,“话别”也刻画了水生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也爱家庭、妻子、孩子,体贴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这样一个革命战士的形象。
六、布置作业:
1、认真朗读课文。
2、改编仿写“夫妻话别”一节(品味人物对话,分析水生嫂的性格)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请朗读改写后的对话:
(很晚丈夫才回来……)女人抬头瞪着他说:“死到哪里去了,这么晚才回来!没你的饭了。”说着,拍拍手站起来要往灶间走。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说:“有事快说。我知道,回来晚了一准没好事。”
水生咧嘴笑了,“你看你,尽瞎猜。”四下里看看又说“爹呢?”
“你还有爹呀?早睡了。”
“小华呢?”
“你甭跟我打岔,到底有什么事?给我痛快点。”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停下了手里的活儿,怔了一下,站起来,并不看水生的脸。“不就是这么点事嘛,还又问爹问小华的,婆婆妈妈不直说。我给你弄点饭去。”
水生一把拉住她:“我吃过了。今天在县里开会,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的眼睛熠熠闪光:“这才是我的好丈夫,爹的好儿子。你要是不积极,爹和我都不依你。”
比较原文中的女人和改写后的女人性格及心理的异同。
异——原文中的女人:温顺、体贴,对丈夫极为依恋,甚至有些缠绵,虽然她同时也是含蓄的,但她是有勇气、有准备承担丈夫交给她的任何责任的。(水)
改写后的女人变得泼辣、外露,她用表面上的不在意掩饰内心的不舍之情,故意把事情说得轻描淡写好让丈夫放心。(火)
同——对丈夫的举动都很敏感,都很爱自己的丈夫,都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国心。
2、比较下列三段对话,选出最适合水生嫂性格的一段,并思考为什么其它两段不适合?
人物——A——B——C
女人:“你走我不拦你,小华和爹你也带走。”、“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你走我不拦你,我跟你一块去。”
水生:“我又不是去走亲戚。”、“家里的事只有靠你了。”、“我是去打仗,不是去旅游。”
女人:“我在家还要干农活,更忙。”、“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古有花木兰,女人能打仗,我也跟你打仗去。”
水生:“等打完了鬼子我谢你。”、“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等打完了鬼子,我谢你。”
女人:“哼,说的轻巧。”、“不嘛。”(嗲声)
二、细细品读(朗读)四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话,分析她们的个性特点。
毕竟,藕断丝连的妇女们,对丈夫的不辞而别心存依恋,或许她们还有许多悄悄话还未来得及向自己心爱的丈夫表白;或许她们为丈夫的安全茶饭不思;或许她们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因此,几个青年妇女就聚在水生家里商量探夫的事。
月亮是悬挂在天空的一首诗。
咏月诗在古老的《诗经》中就能寻找得到:“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先民们吟出了月亮的美,也咏出了像月亮一样美好的爱情。在三国英雄曹操的笔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星辰成了他雄才大略的点缀。在晋代隐士陶渊明的诗句“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中,月亮成了他披星戴月、坚定操守的见证。唐人吟咏月亮的诗句更是不胜枚举,仅李白一人就有二百多首诗中写到了月亮。——月亮诗流成了一条灿烂的月亮河,在这条河流中,最丰盈,最有意韵的当数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那轮圆月了。
在这首词中,以月亮起句——“明月几时有”,以月亮卒章——“千里共婵娟”,词中没有哪一句不与月亮密切相关。可梳理如下:对月发问——猜想月宫——因月矛盾——伴月起舞;月照难眠——埋怨月亮——理解月亮——借月祝愿。词人的内心情感的不断变化始终伴随着月亮。月亮在这首诗中成了内涵最丰富、充盈的意象。在小说艺术中,把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形象称为“圆形人物”,把具有简单性格的人物形象称之为“扁形人物”,借用小说艺术中扁平人物、圆形人物之论述,可以说该词中的月亮是最“圆”的意象。
开头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与屈原的天问很相似,与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一脉相承,二人都是由于自己仕途不顺,产生人生迷茫之感,明知问天天无语、问月月无言,偏偏要如此发问,开篇便让后人感受到词人那颗迷惘破碎的心。接下来对月亮的猜想,似乎有些不着边际,因为词人没有从传说中仙境的美妙绝伦作猜测,却从时间的角度问了一句“今夕是何年”,令人费解。其实这一句迷醉而清醒,它既与序中的“欢饮达旦,大醉”照应,又不露声色地暗示:“不管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广寒宫里都是冷清孤独的。”这就自然而然地“因月”矛盾了,如果离开孤苦失意的人间到月宫中去的话,那里每一天都是同样的“高”“寒”,不一定适合人居。那么,怎么办呢?于是东坡居士与李白先生用同样的姿态营造了两种不同的境界。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且饮且舞,对影自怜,孤独得让人流泪;东坡伴月起舞,既醉且醒,徘徊于人间与月亮之间,游离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而统一,潇洒得令人神往。
因为人间同样美好,词的下半片从天上幻觉转向人间,用人间的目光来看月亮,“月照无眠”时的月亮应该是下半夜的月亮了,“转”“低”说明月亮已从东边走到西边去了,这也是对“序”中“达旦”的最好注解。如果上片的潇洒之后,词人就伴月入眠、酣然入梦的话,苏轼就不是苏轼了,词中用这一意象也就接近“扁平”,而本词的境界也会显得过于单薄了。彻夜难眠,自然对月亮心生埋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里的关键词是“圆”,语义双关,既状月之形,又言人之聚,其实,人不论聚离与否,与月亮毫不相关。与亲人分离,内心总是孤独的,此时月亮若是圆的,会心生埋怨——月圆人不圆;若此时月亮是不圆的,也会同病相怜——同是天涯分离人。不过这样的埋怨并不是内心深处刺痛的反映,仅仅是顿悟人生哲理之前的精心的蓄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使得月亮这一意象在词中达到美学的最高境界。在此之前,月亮仅仅是物象与情感的交触,在这里,则是物象与情理的统一。这种由情感的起伏上升到情理的顿悟,只有旷达洒脱、超凡脱俗的坡才能做到。在这种前无古人的顿悟基础上发出的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当今中秋节出现频率最高的广告语、祝福词就不足为奇了。
坡写作此词时,人类还处在足不出户的时代。今人的脚步已飞出了地球,踏上了月球,不过反而写不出如此浪漫的词作,因为象东坡词中月亮这样丰盈的意象,只能源于美妙的想象,源于真挚的情感,源于旷达的胸怀。而这些恰恰是富足的现代人所缺乏的。
二.第二次细读:五轮明月照,千古中秋词
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 丙辰年,这一年中秋之夜,苏轼 “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此前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其弟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胡仔论《水调》一词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此语应让其他文人汗颜且心悦诚服。
我以为中秋词此篇为最,是因为此词中有几轮明月皎皎,光照寰宇,为其他诗词所无。
词的上阕有三轮明月。
1.一轮自然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即突兀一问,是苏轼将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虽与李白的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自然界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这是一轮大自然中的明月。
2.一轮神话之月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读至“天上宫阙”“琼楼玉宇”,不由使人想到中国美丽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想到嫦娥居住的寂寞寒冷的广寒宫。《明皇杂录》中有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皎月清冷,月宫高寒,“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连仙人都难耐,何况凡人呢?所以苏轼即使有“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想法,也望月而生畏,愿意在人间“起舞弄清影”了。
这一轮神话之月赋予苏轼的中秋词神秘美丽的意境,谁能说苏轼“天上人间”的选择不是那个美丽而寂寞的女子的心声呢?
3.一轮遣怀之月
苏轼写作此词时,政治上很不得志,处处遭受排挤和打击。苏轼自求外放,对月“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文中的月宫和朝廷何其相似。“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诗人身在江湖,对朝堂情况的追问;“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中的“欲”字与“恐”字,是诗人渴望重回朝廷但又对朝廷党派之争充满恐惧,害怕朝廷没有他的容身之地;“起舞弄清影”一句,品读到的是诗人身在山野的自由快活、无拘无束。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诗人终于明白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道理,回到朝廷的愿望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诗人笃定地告诉自己留在地方做官是最好的。“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苏轼《和陶桃花源》),一个人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
这是一轮倾诉乐观豁达襟怀的明月,是苏轼对出世入世的洞明和对自由心灵的忠诚。
词的下阕有两轮明月。
4.一轮多情之月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或恐夜深人睡去,月色依依照离人。你看那月亮,一“转”一“低”,莲步轻移,窥照着无眠之人,不是故意让那离人的满腔思恋无所遁形么?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词人无处可逃,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谁说明月冷无情,道是无情却有情。
5.一轮共享之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到熙宁九年,这对离别七年之久手足情深的兄弟仍未能见上一面,但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就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吧!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正是将这一大意象深入浅出,化为对天下离人的安慰与祝愿。
自此,这轮千里婵娟用它皎洁的月色为所有思乡、思亲的无眠之人疗伤。
五轮明月朗照,自然与神话的重叠、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思恋到祝愿的变化、个人遭遇的感怀与人间情感的共享、感性的宣泄与理性的回归,东坡此词当之无愧为中秋第一词。
【关键词】地理教学;情感教育
情感既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又是教育的结果。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利用丰富多彩、时空广阔、文理兼备的地图、图表和景观图等资料,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几年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地理教材中感染学生、培养情感的部分充分挖掘,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进行以下尝试,供同仁探讨。
一、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
作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他们具有求知欲强,充满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教师的素质尤为重要。因为教师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每位教师都应该处处起模范作用,为人师表,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的精神影响和教育学生。作为职业专科学校的地理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充实、自我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只凭经验办事,一张嘴巴讲到底,而应开动脑筋,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设计、教学手法的运用,都应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地上好每一节课,创设良好地理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地理课堂教学,达到教学相长。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威信,并能成为他们的榜样。
二、建立融洽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以情激情
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在森严肃穆的氛围中,在教师的严厉呵责下,学生是不可能充分地表现他们的个性和灵气,不可能积极地参与教学、大胆幻想、勇于创新。反之,教师态度和蔼、亲切、不压抑、不专横,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与积极性。作为地理教师,我坚守着地理课堂中民主平等师生关系,重视教学相长,不断学会控制自己情绪,把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尊重他们对地理事物的看法和观点。比如每次我评讲练习时,多采取平等、诚实的态度与学生共同研究思考,克服学生缺乏自信或产生自卑的心理,使学生和教师的思想脉搏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愉快而和谐、充满民主的教学气氛中,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去获得地理知识。
三、教学语言应该饱含感情,以情动人
世界上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景观,绝大部分不能被学生直接感知,虽然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引入课堂,多少能够弥补一下这方面的缺憾,但毕竟极其有限,更多的还是要靠教师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绘声绘色地将学生引入神圣的地学殿堂。同时,根据地理学科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全球,既有自然,又有人文地理的特点,这些广博的知识对喜欢言古论今,谈天说地的幼儿专科学校学生来说是有刺激性的。如讲到陆地地形的类型时,我是这样导入话题的:“我们的地球家园无比美丽,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有绵延不绝、雄伟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有被誉为“世界屋脊”、富含民族神韵的青藏高原,有郁郁葱葱、神秘莫测的亚马孙热带丛林,有深陷千丈、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东非大裂谷……”一段热情洋溢的引言,在学生面前幻化出了一幅幅逼真的画面,学生不禁发出阵阵唏嘘之声。这样不但激起他们对地球的热爱,而且很自然地引发他们要去研究的热情和兴趣。又如讲到中国旅游风景名胜时,我说:“历史不衰的中华五岳,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桂林山水、漓江风光、壮观的钱塘江涌潮,千姿万态的路南石林,具有“雪域高原”之称的青藏高原,世界奇迹之称的“秦始皇兵马俑、北京故宫等”一段描述,深深地吸引学生,使他们产生喜悦、赞美和崇敬的情感,并激发起对多姿多彩的地理事物的审美情趣和对祖国美好地理环境的热爱。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地理学科的了解,深化教学结构,而且能够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其热爱科学、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的信念和抱负。由此可见,教师生动、活泼、优美的语言,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地理科学的热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四、精心组织教学,创设情境,激情起趣
正如演员要想感动观众,就必须先营造出相应的气氛,使观众沉浸于其中,然后再通过精彩的语言、表情、动作等表演,使观众产生共鸣,那么观众就会被感动了。同样道理,老师上课就像演员表演,要让学生紧随你的思维行动,完全置身于你的教学过程中,你就要想办法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轻轻松松中就能获取知识,增长见识,发展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剑桥大学;教育模式;中国高校;学术文化氛围的营造
中图分类号: G40-059.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4)01009804
众所周知,学术氛围和文化底蕴是一所大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那么,如何去营造高校的学术文化氛围呢?笔者认为,英国剑桥大学成功的教育模式给了我们许多宝贵的启示。本文将首先简单介绍这一世界知名大学,并对其经营管理模式、教育模式、治学理念以及学术文化氛围进行总结,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在高校营造学术文化氛围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剑桥大学简介
剑桥大学位于英国美丽而浪漫的传奇小镇剑桥,始建于 1209 年,是英国也是全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多年来稳居全球大学排行榜的前五名,近三年来更是位居全球第一。剑桥大学纵横古今、声名显赫,成立 800 年以来创造了许多奇迹、成就了许多梦想。它培养出了 89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世界上诞生最多诺贝尔奖得主的高等学府。同时,剑桥大学还诞生了一大批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大师级校友,如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达尔文、霍金、克里克、麦克斯韦、瑞利、汤姆逊、卢瑟福、培根等;文学家弥尔顿、华兹华斯、拜伦、丁尼生等;哲学家罗素、维特根斯坦、李约瑟等;经济学家凯恩斯、马尔萨斯等;以及著名政治家克伦威尔、尼赫鲁、拉吉夫・甘地等。所以,剑桥大学注定与经典同在。其中,牛顿、达尔文、培根在此累积了科学家的原始财富;麦克斯韦、瑞利、汤姆逊、卢瑟福在此跨越世界物理学的巅峰;沃森和克里克在此发现 DNA 双螺旋结构,从此揭开了生命的奥妙。剑桥大学的卡文迪士实验室被称作世界物理学的发源地和世界物理中心,造就了 2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它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造就了 13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被誉为世界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更是登峰造极,培养出了 32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25 位奥运会冠军和5位国家元首。许多大师从这个学院毕业,如牛顿、培根、霍金、卢瑟福、麦克斯韦、拜伦、丁尼生、维特根斯坦、罗素等。
值得一提的是,剑桥大学图书馆是英国最大的研究型图书馆,也是世界第二大大学图书馆,仅次于哈佛大学图书馆,创建于 1424 年,现藏书 600 多万册。1709 年,英国颁布版权法,规定凡本国出版的图书都要免费缴送该馆,这一规定大大促进了剑桥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剑桥大学出版社成立于 1514 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出版社。如今,该出版社每年有 2000 多种印刷版和电子版出版物面世,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和学术出版社之一。此外,剑桥还有世界上最大的英语教育评估机构――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它的现任校长为世界著名科学家莱谢克・博里塞维奇爵士。
二、剑桥大学的教育模式、治学理念及学术文化氛围
(一)大学城及科学园的经营模式与学院制的管理模式
剑桥大学现有 31 个学院,包括 3 个女子学院,还有两个专门的研究生院。剑桥是世界闻名的大学城,各个学院分布在这座城市的不同角落,整个剑桥其实就是一所大学。剑桥环境幽美、绿草如茵、鸟语花香,浪漫而充满诗意的剑河穿梭于这座大学城。事实上,我们现在很难用剑桥大学来
概括这一切,因为它不光光是一所大学,而是以大学为中心,将人才、机构、实验室、研究所、工厂以及市场结合起来,形成了欧洲最成功的科学园,所以它常常被称作是一种“剑桥现象”。
剑桥大学实行独特的学院制管理模式,类似于美国松散的联邦制形式。31 所学院历史背景不同、风格不同、各具特色。大学和学院相辅相成,却是不同的实体,在经济上相互独立。大学由英国政府拨款,实行公有制,而学院实行私有制,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二者分工明确,大学负责聘用教师,开放所有的实验室、图书馆,负责考试和授予学位,而学院负责学生的生活和本科生的业余辅导。每个学院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所微型大学,有自己的校规、校纪和校徽,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在剑桥共有 31 所大学,共同组成了一个超级大学。其中最著名的学院有三一学院、圣约翰学院和国王学院。
(二)剑桥大学的教育模式
剑桥大学实行导师制的教育模式。本科生一般都有两个导师,一个是德育导师,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思想品德以及各种技巧的培养,另一个是学术导师,负责学生的专业学习及科学研究。剑桥挑选世界上最优秀的学生,要求研究生在入学前对自己要研究什么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学校注重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研究、独立思考。导师也会给学生一些宏观的指导,指导学生少犯错误。剑桥大学的学术氛围非常浓厚,学生在学院导师的带领下组成研讨组,或讨论、或质疑、或辩论,心灵与思维不断地进行碰撞并激出思想的火花。当然,同学之间也存在友善的竞争。导师给学生的压力不大,学生有相对轻松、较为自由的学术空间。导师如果觉得学生的研究是有意义的,他们会尽力指导,甚至提供各种条件。这一点在卡文迪士实验室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个实验室的历届领导者都是现代物理学大师和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其中最为典型的要数卢瑟福,他通过各种途径尽力帮助学生,甚至曾有一次不惜将自己实验室的设备拆运到苏联供卡皮茨使用。正是通过这种关怀与帮助,卢瑟福指导出了 12 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三)剑桥师生的治学理念
创新思想和钻研精神是剑桥大学的活力源泉和魅力所在。剑桥大学认为坚持原创性是所有发现的前提条件,并以此形成严谨的学风。这种创新思想无处不在,可以说是剑桥大学的发动机,不断地推动着该所大学向前发展。剑桥能获得如此多的诺贝尔奖,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的原创性。其实,诺贝尔奖委员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强调知识的原创性以及对人类所做的贡献。
跨学科是剑桥师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方法。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学者常常为了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走到一起,形成自己的精神家园,并在此展开对话和思维的碰撞,从而不断地激发灵感,进行跨学科合作研究,离开的时候又各取所需,这也许就是学术的理想境界。当年在卡文迪士实验室做研究的青年生物学家沃森和在此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克里克就曾成功地携手合作,两人都坚信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解决生物学问题,并于 1953 年发现了 DNA 双螺旋结构,因此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奖。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使得生物学从一门理解生物的分析科学突变为一门能改变生命并创造新的生物的合成科学,从而成功地将生物学延伸拓展到医学领域,使得剑桥大学的医学研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记得达尔文曾经说过,“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全部的精力和集中的注意力”,这正是剑桥大学的灵魂所在。笔者觉得,剑桥学生成功的最重要诀窍是:勤奋严谨、潜心向学、刻苦钻研,图书馆是他们最重要的课堂。在剑桥,你常常会发现实验大楼在晚上 12 点以后仍旧灯火通明,许多年轻学者仍在孜孜不倦地探求真知。
(四)剑桥大学的学术文化氛围
剑桥大学有许多学会和学生社团,这些组织会频繁邀请国际著名学者来校做讲座,从而为学生创造与知名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各个学院都会在每个学期末举行正式晚宴和鸡尾酒会,常常邀请知名科学家出席,这样学生就有机会在轻松的氛围中与当今世界顶尖的科学家闲聊。学校也会给老师免费的午餐,使得餐桌上有师生交流的机会。酒吧文化和咖啡文化是剑桥大学的一大特色。每个学院和实验室都有自己的咖啡厅供大家免费使用。在剑桥大学,你常常会发现许多师生在一起喝着咖啡讨论问题,这种自由轻松的环境更有利于思想火花的产生。位于国王学院斜对面的老鹰酒吧非常出名。1953 年 2 月 28 日,沃森和克里克在这里宣布发现 DNA,从此这家酒吧驰名于世,吸引了许多师生来这里喝酒讨论,以便激发创作的灵感。其实,最有名的是一年一度的期末舞会,在6月份考试结束后举行,为期一周。届时剑河上会大放焰花,各个学院的学生们会穿着正装、礼服,踩着乐曲翩翩起舞。人杰地灵的环境还营造了剑桥大学的文学与艺术氛围。当年,徐志摩先生在此有感而发,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诗《再别康桥》。可以说,整个剑桥就是一个精神家园和心灵的归属,在那里科学与人文、科学与艺术、生活与情趣交融贯通。无论你是剑桥的匆匆过客,还是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剑桥,这段美好的经历都将会是每个人一生的怀念。
三、如何在高校营造学术文化氛围
笔者认为,从剑桥大学的成功模式,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在教育模式上,我们应该借鉴剑桥大学的导师制。一直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本科阶段几乎没有实行导师制的模式,常常是等本科生毕业前夕才分配导师,以便完成学生的毕业论文。诚然,中国高校的师生比例不可能有剑桥那么高,但我们至少可以将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导师指导模式提前进行。在本科生入学后,不妨让老师和学生双向选择,每位老师负责几位学生的指导,包括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专业的学习。这样既不耽误学生基本知识的学习,又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培养,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顺应学生的兴趣,学生也可以尽早地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在这一方面,华南理工大学的“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做出了很好的尝试,自从 2009 年创办以来,该校创新班一直实行导师组制管理,导师早期介入学生的培养,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该创新班的本科生先后30人次以共同第一作者或署名作者身份在 Nature(或子刊)和 Science 上发表高水平论文 20 篇,这些学生均来自该校创新班的大三和大四两个年级。
从剑桥大学的管理模式,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应该将更多的自下放给各个学院,让学院在招生、经营、管理上有更多的决定权。众所周知,由于学科和专业的差异,各个学院在课程设计、培养模式乃至招生管理上都有许多不同的要求。这些环节如果全部由大学统一调配管理,就很难照顾到各个学院的学科特点和各个方向的差异。如果给学院更多的权利,则可以更好地激发各个学院的潜能,并把高校的一些职能部门解放出来,有利于精简机构,进而促进大学的整体发展。高校应该将“原创性”作为大学不断前进的推动力,鼓励师生大力创新,鼓励他们做一些跨学科、多学科、甚至超学科的研究,并提倡不同的邻近专业多展开交流合作。许多高校在这一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好的尝试,整合了不同学院甚至不同学校的力量成功地申报了国家重大研究课题,并形成了产学研一条龙的运作模式。在学术道路上,我们不应该穿着别人的鞋子走人家的老路,更不能把别人的鞋子当作自己的,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端正学风。
其实,学术科研是接力赛,要交接好每一棒,并延续下去。高校应该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鼓励他们尽早地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尽早地申请学生研究计划或学生交流项目。学生在做完一个课题后不要停止前进,而要把这些课题的思想和成果加以积淀,不妨顺藤摸瓜地整理成自己的毕业论文,而且要把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联系起来并延续下去。老师要帮助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成果,鼓励他们在求学的道路上留下脚印。
高校应该多为学生提供组织学术活动的便利条件,鼓励他们踊跃创办、加入各种学会,定期组织有益活动,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学生应该尽多组织研讨,多让心灵碰撞并激出思想的火花,要多一些轻松自然、多一些师生互动,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其实,每个人的脑海中都不时会闪现出一些思想的火花,但这些火花很可能会转瞬即逝,如果大家不及时捕捉,很可能这一生都不会再来。所以,学生应该善于捕捉并勤于交流,多去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思想并多听听别人的意见。高校应该提倡学生多泡图书馆,少进网路聊天室;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多吃营养大餐,少吃垃圾食品。上文提及要借鉴剑桥师生勤于讨论交流的治学方法,但这一切要以自己的积累为基础,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尤其如此。笔者仅以自己从事的外语专业为例。许多学生在大学四年结束时都没有读过几本外文原版小说,这样怎么可能把外语学好?在笔者看来,世界上最好的语言并不在课本中,而是在那些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那些文坛大师妙笔生辉的名著中。所以,作为外语专业的学生,如果没有勇气去接触这些语言大师的名著,自然就无法把外语真正学好。在笔者看来,外语专业的学生起码要做到“非常 2+1”(2=20200;1=10100),也即,本科生应该最少阅读 20 本原版小说、200 篇原版诗歌,而硕士研究生应该最少阅读 10 本自己研究方向的专著、100 篇论文,博士研究生的阅读量则需要更大。当然,这里提议的数字仅仅是一个粗略的估算,阅读量越大越好。
现代主义早期的建筑师是变革的象征,他们受到一种乌托邦式理想的激励,这种理想认为建筑具有影响大众和复兴城市,并最终建立起美好和公正的社会的潜力。建筑是产生万物新秩序和不同世界观的力量。虽然今天我们的梦想不再停留于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和杰出建筑师的幻想,但是我们仍然坚信建筑能够为我们创造出更美好的现在和未来。此次展览中的建筑师们以现实为本,并延续了前辈们的理想主义精神,激励他们的不仅仅是建筑本体的形式和功能,更是一个比建筑本身更宏伟的目标。他们的理想是帮助人们重建他们的家园和生活,进而恢复他们的希望和梦想。通过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渡――国际应急建筑设计展”,这些建筑师成了他们自己及其前辈们希望在这个世界上看到的变革中的一部分。
应急建筑的本质是建筑的种极端形式。OBRA建筑师事务所的Pablo Castro和Jennifer Lee敏锐地把它描述为“在生存边缘的建筑”。由于其极端的性质,应急建筑不仅仅处于生存的边缘,而且也位于建筑领域的边缘。这个展览中有一半的参展建筑师并非是专门从事应急建筑的设计者相反,他们是因在“高端设计”领域的革新和创造力而闻名。他们对本次展览的热情参与体现了广义建筑领域中的知识与实践可以被用于极端条件下的设计,例如,传统上在应急避难建筑中被忽视的设计元素可以受到“高端设计”建筑的启发。这些设计元素不仅加强了建筑的功能,而且还试图提高和改善全面的生活体验。
反之亦然,应急建筑也能够扩大广义建筑领域的传统范围。尽管应急建筑比传统建筑更具限制性和过渡性,但其形式和功能同样具有挑战性和丰富性。当这个展览的建筑师们面临自然和社会灾难的具体问题时他们必须对建筑的基本元素具有更强烈的敏锐感知,包括主框架耐久性、绝缘性,灵活性、空间、施工时间甚至颜色。建筑师还必须更多地考虑其设计在心理和人道主义方面的问题。此次展览让建筑师自由选择自己的预设环境。通过这种方式,释放他们的想像力,进而增进极端建筑和正常建筑互相汲取养料的探讨。
有机性和灵活性
应急建筑把设计的专业自主性转交给公众,并给予它们的居住者更大程度的设计自由。例如,参展建筑事务所Productora没有设计具有固定形体的避难所,而是构想了一个由重复的四个角组成的主框架,在这个基本组件的基础上,可以无限添加屋顶、窗户,墙壁和其他扩展空间。住户们可以在这个网格结构的基础上,用他们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来塑造和扩大他们的新家。Productora的建筑师们在他们的设计宣言中写道:“我们将住户们自己的创意作为成功分配住房单元的一个关键因素。这种住房设计并非把一个完全建成的应急住所交给新主人,而是需要他们直接介入和创造,由此获得更强烈的归属感和拥有感”。Rintala Eggertsson建筑事务所也提出了一个类似的设计,它由独立的小单元组成,这些单元可以不费力地组装起来,变成一个功能齐全的建筑。每个建筑单元包含一个特定的功能,如睡觉、做饭、卫生、洗涤和存储。对这些单元的不同组合可以使其整体结构适应不同气候和地形等外部条件,以及社会和文化要求等内部条件。在以上两个例子中,基本的设计方法提供了灵活性和适应性,还能促进有机发展,以反映个体居住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变化空间
应急建筑挑战建筑师在非常有限的结构里实现更高的空间利用度。有两个参展设计通过创造可以伸缩的房子,扩大了传统的空间概念。这其中,最佳的例子是藤本壮介(Sou Fujimoto)的设计他的整个建筑物可以从一个二维的平面延展成一个三维的空间。建筑师藤本说:“我首先想到的是一个从‘无’中生出的空间。从这个想法出发,我构思了一块奇特的房屋形状的薄板,它可以顷刻变成一所房子就好像它完全由空气制成。”这个二维的实体展开后,就变成了一个能够自我支撑的三维蜂窝状结构。这种设计代表了三维建筑对比关系的一种最极端形式。另一个提出这种伸缩特点的是OBRA建筑事务所。OBRA建筑事务所把本地现有的低成本材料与高端的数码预制技术结合起来,使他们的应急建筑在搭建速度上更具经济性,易于组装。最终的成果是一个以竹制胶合板条为材料的设计,由于后张结构特性,这些板条可以展开,形成一个大的圆顶住宅,同时还可以弄平,以便于运输。
有些空间转换的实现并不需要改变其建筑结构本身,而只需改变其住户的位置,如ECAL and Martino d'Esposito设计的“地震桌”所示。从表面上看,那个桌子就像时尚的日常客厅家居,但是在地震中它可以顷刻转变成避难处。地震发生时,人仅需躲到桌下,他/她发现桌面下各有多种救灾必备品,如氧气罐、水、毯子、铲子和手电筒,有效地形成一个应急避难的空间。
失重
本次展览中的作品探索了多种新型建筑材料的可能性,特别是那些似乎能与重力对抗的轻型材料。坂茂和松原弘典(Shigeru Ban and Hironori Matsubara)利用回收纸做成的纸管来建造常规的教室和家具,材料的轻便使得其建造过程无需使用重型设备。藤本壮介(Sou Fujimoto)的设计的失重感更为明显其房屋形状的薄板是将无数透明的薄膜叠加在起,并将薄片相间固定在移动网格上。IK事务所的作品《隔离》采用了半透明的白色弹性织物,缝合成相互连接如同肥皂泡的隔离病房。与此类似,建筑团队A4提供的方案是用纸做的避难所。受到折纸艺术的启发,这个设计可以似扇子一般折叠。上述设计的材料都能够让不同程度的光线渗透建筑本身,在建筑内部映射出变幻的光影。Gonzalo Puga和Osvaldo Sotomayor设计了一个1 53平方米的充气圆顶,材料是由法拉利提供的乙烯贴面聚酯纤维。这个可以用于集会的漂浮的“屋顶”,把此类“失重”的建筑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社区性
本次展览的建筑师反复提到社区性以及他们的设计互相之间形成联系的重要性,几乎没有人把自己的设计看成一个单独的个体。参展建筑师大多预想自己的设计能够被大量复制,从而形成社区。他们认识到,在创伤期,与他人互动可以带来特别重要的心理安慰。之前提到的Gonzalo Puga和Osvaldo Sotomayor的《月影会议棚》是为沙漠中的居民设计的,其目的是像个参照点一样安设在灾区,遮阳,并成为集会的会场。Tham & Videgard Hansson建筑师事务所的《城市应急节点》也有类似的意图。其倒金字塔形的建筑高耸于灾区中重复的大片难民营之上,它可以遮阳、挡雨。此外,这个帐篷还可以成为收集和分配雨水的仓 库,有效利用雨水这种自然资源,进一步证明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互动焦点的角色,社区意识甚至在IK事务所设计的隔离检疫室中也体现出来。即使是用于隔离,作品的社区性仍然非常明显,旨在帮助传染病患者尽量不感觉孤独。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们的设计通过搭桥把两岸的人联结起来,也创了一个独特的,方便人们聚集的空间。此设计由容易组装的长条板凳组成,从字面意义和隐喻意义上都表现了把人们从危难带回到安全、从死亡带回到生命的“渡”呼应了展览的标题。
区域特色
今天的建筑瞄准的是全球流动的公众,并不断改变以适应日益趋同的世界。如何在全球化的风格、文化和观念之中保存地域文化的个性,已成为今天的建筑师们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展览介绍的建筑师们都积极从他们当地的建筑传统中汲取设计养料,这一选择反映出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与自然灾害搏斗时,古老的智慧有时比现代技术更有效。Smiljan Radic于1998年设计的名为《烧炭者的小屋》的土坯结构,也说明了学习传统的重要性,这个设计事实上是要“重现”散布在建筑师的祖国沿海区域的原始土丘,它的建造是在地上挖一个圆筒形的洞,用大量当地的棘木把洞填满。然后在这一大堆棘木上盖上黏土和稻草,并用短棍把它敲击成一个泥丘。最后,就像烧制一件普通陶器一样,用文火将这个黏土结构烧四天,使它成为一个坚硬的,自我支撑的小屋。这种小屋是本地材料和传统技术结合以获得良好效果的一个极好例子。
Leondelima工作室设计的《Teatina- Quincha庇护所》也是从本地智慧中获得灵感,这种智慧深植于秘鲁沙漠的文化之中。Teatina Quincha庇护所基于秘鲁沙漠沿海的两个传统建筑元素:teatina和alar,Teatina是在秘鲁沿海建筑中常见的通风和阳光照明结构。人们可以在利马和附近的沿海城市的屋顶上看到它们。Alar是秘鲁沿海地区传统民居的主要社会空间要素。把这两个元素结合起来用于建筑的内部和外部的《Teatina-Quincha庇护所》可以利用当地最普通的材料和简单的建筑技术来建造能够阻挡沙漠地区最难对付的天气条件的避难所。
就地取材
把救灾物资和材料运往灾区是救灾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所以在紧急状况下,能够使用当地的材料和资源尤为重要。中国建筑师刘家琨利用本地材料和技术制作了建筑用砖,在去年四川大地震发生之后付诸使用。他为应急建筑找到了一种制作材料的新方法:用来自废墟的瓦砾为混凝骨料,结合使用当地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和当地原始的碎石机器制成建筑用砖,使这些材料得到了“新生”,恰似凤凰涅磐。
由建筑师和诗人Nader Khalili创建的加州土造艺术和建筑学院设计的《应急沙袋屋》,利用的是战争中常用的材料(例如沙袋和带刺铁丝网),并遵循了自然中最坚固但在现代城市建筑中不多见的拱形结构。Cal-Earth的方案可以用于各种灾区,包括地震、火灾、水灾和飓风。《应急沙袋屋》已经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采纳到登月基地的建设方案中。这个设计所用的材料如此普通,但却能用于最前卫和最具野心的星际探索计划中这提示了我们即使在探索未知的新领域时,我们仍然可以从最久远的历史中找到灵感。
流动性
当今世界,人们的流动性日益增大,正如他们的相互联系由于网络和数字现代化而变得越来越紧密。网络缩短了我们之间的视觉距离,从而改变了我们的空间观念。当传统的地标式建筑把我们稳固地置于确定的位置上,流动建筑却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材料、技术和概念标准。这种新的流动理念体现在一个为流浪者设计的,名为《房子-房子》的移动住所上。作为一种可移动的避难所,这个家建在轮子上,可以用人,车或毛驴来拉动。像汽车样,它也可以“停放”在街道的指定区域。此设计使用的材料非常轻便,可轻松地异地运输。展览中的其他设计大多在搭建完成后就无法再移动进一步增加了应急建筑的流动性。
社会责任
应急建筑突出了建筑的社会维度和人文维度。展览中有两个设计把自然灾难的概念扩展到社会领域,提醒我们注意建筑保持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社会灾难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紧迫的现实,在我们这个日益城市化的生活环境中尤其如此。与现代主义早期相信建筑可以成为社会变革力量的英雄建筑师的精神相呼应,当今几位建筑师着重处理和解决现今社会实际存在的世界问题。刚才提到的《房子房子》作品,其设计事务所Encore Heureux+G.Studio在设计工程中采用了一个特别民主的方法来创作他们的设计作品:采访无家可归者,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底层社会群体对于住房的特殊需求。从调查结果出发,他们创作了一个设计方案,并亲自在街道上试验这个方案。最终的结果是一种可移动住宅,它重量轻,便于搬运,同时兼具结实、安全,可移动、符合人体工程学等特点。这个设计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这个特殊人群的实际需要,更使得他们所居住的城市更美观和更有秩序。
随着城市生活密度的加大和全球运输的日益普遍,传染疾病,如非典,禽流感和甲型H1M1流感已成为全世界日益关注的问题。IK工作室以隔离疾病但使患者的孤独感最小化的隔离避难所来探讨传染病爆发这一潜在灾难。他们运用新型纤维材料和空间观念,为一个过去没有得到广泛关注的人群设计应急房屋。他们的作品为建筑和设计方案用于应对和战胜社会问题的方式提供了另一种例证。
光源
有一件参展作品针对的不是避难所,而是照明的问题。人们往往低估了光能给人带来的心理影响。例如,黑暗中的光,即使很微弱,也能给人以希望和安全感。许多灾难,例如在地震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电的情况下会使受害者面临漫长的黑暗夜晚。由建筑团队提出了一个设计方案,用一种能够在黑暗中发光的材料,让住户按照各自的需要标示出日常物体的位置,从而形成一种能兼顾效率,廉价、方便的功能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