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立秋的民间风俗

立秋的民间风俗

时间:2023-05-30 10:55: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立秋的民间风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立秋的民间风俗

第1篇

过去民间对节气有许多讲究,多数又与吃和防病有关。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人们当然忘不了吃。因此,立秋,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什么是“贴秋膘”?实际上是指炎热的夏季,人们什么都吃不下去,有厌食之感。而一旦立秋,虽然仍很热,但人们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就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因此叫“贴秋膘”。

其实,早在唐宋时,老百姓就有在立秋这天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7粒至14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据说可以一秋防痢疾。到了清朝,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首选当然是肉,“以肉贴膘”。

现在,我国各地立秋食俗也不相同。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认为这样做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在天津等地则流行“咬秋”,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民间有句俗语:立秋吃六瓜,药方可不抓。这六种瓜分别为:黄瓜、苦瓜、丝瓜、南瓜、西瓜、冬瓜。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日咬秋,可免腹泻。”即清朝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立秋也是农家重视的大节气。鲁东地区有“立秋开头坐一坐,来年春天要挨饿”的俗谚,提醒人们加紧农事劳作,夺取丰收。山东莱西的农谚则说:“入伏下雨伏里旱,立秋下雨吃好饭。”同样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的说法。意思是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若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丰还会歉收。对于过去只能靠天吃饭的农人来说,立秋的意义可就不仅仅限于吃了。

进入现代,专家认为,立秋后是生津养阴的好时节,高脂肪并不利于养生。同时,由于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与需要“贴秋膘”的古人相比,已经营养过剩了。加上天气渐渐转凉,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感,故应吃些生津养阴滋润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秋季宜食清润甘酸和寒凉的食物,寒凉能清热,甘味食物的性质滋腻,有缓急、和中、补益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敛、生津、止渴等作用。同时,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应多吃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莲子、番茄等。如此看来,立秋之后,在饮食方面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定时定量、润燥强体。

(电子邮箱:)

第2篇

立秋习俗贴秋膘是什么意思

立秋的民俗相当丰富。如“贴秋膘”,也就是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焖肉、红烧肉等。一些地方还流行“啃秋”习俗,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我国民间有立秋之日吃西瓜、吃秋桃等“啃秋”的习俗,意在用西瓜“啃”去暑气,“啃”掉“秋老虎”,迎接凉爽的秋季。人们相信立秋时吃西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整个秋天不生病。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防疟疾。其他还有吃水饺、祭祀土地神、插戴楸叶等习俗。

那么到底什么是贴秋膘

实际上在炎热的夏季,人们什么都吃不下去,有厌食之感。一旦立秋,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我国民间有“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以肉贴膘”)的习俗。但是在专家眼里,立秋“贴秋膘”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否则不但起不到保健的作用反而有害健康。过去民间对节气有许多讲究,多数又与吃和防病有关,这与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无关系。“民以食为天”,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人们当然忘不了吃。所以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伏天人们胃口差 ,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清朝时,民间流行在数伏这天以悬秤称人当然大多是称小孩,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经过一个漫长酷暑的煎熬,人体内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及脂肪等营养耗损不少。适当的“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但是若贴补过分,相对运动不足,消耗的热量过低,则易导致肥胖。”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专家徐大成副主任中医师介绍说,“贴秋膘”最早传于北方,这与北方的气候有关。而江南立秋后,天气不会马上转凉,暑湿还比较重。这时人的脾胃功能仍然不是很好,如果这时“贴秋膘”,就显得“水土不服了”,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导致湿热积聚在胃肠中,反而更容易诱发感冒、便秘、发热,所以在早秋进补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

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此外,江南一带还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贴秋膘”三类人群要注意

由于长江以南的气候特点,今年秋后还有一伏,三伏天还未过去,“秋老虎”还会继续发威,特别提醒以下三类人,“秋膘”要缓贴,别着急。

1、脾虚患者。脾虚的人常常表现为食少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这类朋友进补前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疗效更佳。

2、胃火旺盛者。平素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的朋友,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这类朋友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胃中之火。适度多摄入些苦瓜、黄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3、老年人及儿童。由于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

立秋吃什么?

1、吃西瓜

江苏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称为啃秋。而立秋这天,也往往是这一年最后一次吃西瓜——人们觉得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吃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因此立秋后就不再吃西瓜。

2、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吃清凉糕

在金华市民的心里,立秋吃西瓜、吃清凉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何为清凉糕?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倒在碗里。待第二天早上,结成一整块。远看似一块圆润剔透的白玉,然后切成小块,撒上白糖、醋、薄荷,清凉爽口、酸甜开胃。

4、吃“福圆”

立秋节气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5、食小赤豆

从唐宋时起,还有在立秋,必须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6、吃“渣”

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秋天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很多地区的民俗带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东是这一类民俗的典型代表。

7、悬秤称人

清朝时,那时嘉兴的民间流行在这天以悬秤称小孩的体重,再将体重与立夏时的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叫“苦夏”。那时的人们认为,既然瘦了就需要“补”,也就是立秋时俗称的“贴秋膘”。

8、贴秋膘

民间有句俗语: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说的是天凉以后,人们应该多吃些肉食,补充一下因伏天食欲差、加上流汗而带来的亏虚,提高免疫力。不过,许多网友表示,现在的生活不比从前,平日里已经吃得很好、夏天也注意保养,因此不需要在立秋那天特别食补。

9、立鳅

无锡人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就是立秋这天会见立鳅。如果秋季有大风大雨,立秋这天稻田里的泥鳅就会在水里立直。所以每到立秋,有经验的老无锡人都会抓一条泥鳅放在水里,预测这个秋天会不会有大风大雨。

10、吃饺子

沈阳立秋当然要“抢秋膘”包饺子(吃黄瓜会越来越瘦,吃茄子会越来越胖)。在东北有句俗语:坐子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立秋一般是吃饺子或者包子,习惯叫“抢秋膘”。我抢你碗里的一个饺子,秋天就能体格健壮,补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11、称水

以前,宿迁老百姓要在立秋前后用容器装满水,容器的大小要一样,然后称重。如果装的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在淮安,湖上渔民也有立秋称水之习,根据水质轻重,推测秋水涨落,水重则是不祥之兆,旧有秋水涨,卖渔网之说。

12、吃鸡蛋

此外,立秋这天,在我国其他地区还有吃鸡蛋、桃子等习俗。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鸡蛋不伤脾胃,婴幼儿、孕妇、产妇、病人等都适合,但不宜多吃,每天1~2个比较合适。

第3篇

吃西瓜

江苏各地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称为啃秋。立秋是这一年最后一次吃西瓜,人们觉得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吃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因此立秋后就不再吃西瓜。

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吃清凉糕

在浙江,立秋吃清凉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清凉糕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倒在碗里。待第二天早上,结成一整块。远看似一块圆润剔透的白玉,然后切成小块,撒上白糖、醋、薄荷,清凉爽口、酸甜开胃。

吃“福圆”

立秋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食小赤豆

从唐宋时起,立秋必须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吃“渣”

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秋天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很多地区的民俗带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东是这一类民俗的典型代表。

悬秤称人

清朝嘉兴的民间流行在这天以悬秤称小孩的体重,再将体重与立夏时的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叫“苦夏”。那时的人们认为,既然瘦了就需要“补”,也就是立秋时俗称的“贴秋膘”。

贴秋膘

民间有句俗语: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说的是天凉以后,人们应该多吃些肉食,补充一下因伏天食欲差、加上流汗而带来的亏虚,提高免疫力。不过,许多网友表示,现在的生活不比从前,平日里已经吃得很好、夏天也注意保养,因此不需要在立秋那天特别食补。

立鳅

无锡人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就是立秋这天会见立鳅。如果秋季有大风大雨,立秋这天稻田里的泥鳅就会在水里立直。所以每到立秋,有经验的老无锡人都会抓一条泥鳅放在水里,预测这个秋天会不会有大风大雨。

吃饺子

在东北有句俗语:坐着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沈阳立秋要“抢秋膘”,包饺子或者包子,有个习俗,我抢你碗里的一个饺子,表示秋天就能体格健壮,补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称水

以前宿迁老百姓要在立秋前后用容器装满水,容器的大小要一样,然后称重。如果装的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

吃鸡蛋

立秋这天在我国其他地区还有吃鸡蛋、桃子等习俗。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鸡蛋不伤脾胃,婴幼儿、孕妇、产妇、病人等都适合,但不宜多吃,每天1~2个比较合适。

祈福

由于古时候,常州经常发生蝗虫灾害,在立秋当天农民也会往稻田里插上三角旗,驱赶蝗虫。在盐城的民间也流传着“争秋夺福”的说法,这至少有两三千年的历史。

相关文章:

1.2019盘点全国各地"立秋"的民俗活动

2.立秋习俗之立秋节 立秋各地有什么习俗

3.2019关于立秋的习俗 各地立秋习俗有哪些?

第4篇

大暑有什么风俗禁忌

送大暑船

大暑送“大暑船”的风俗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据说在清同治年间,此地常有病疫流行,大暑时节病疫就更为严重,人们以为是五位凶神所致,于是在江边建了五圣庙,在大暑节这一天,用特制的木船将供品送至椒江口外,以送走瘟疫,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颁冰仪式

由于酷热气候,在以大暑为代表的三伏天内,人们以安居静养为主。为了消暑,还发明了种种民俗,在古代尤为昌盛。古有伏日颁冰之仪式,即伏日将头年腊月窖藏的寒冰取出,供人们消暑。史料记载其‘清冷可听,亦太平之音响也’。至晚清,北京仍有赐冰之举。从暑伏日到立秋,各衙门例有赐冰,按照官员等级不同发放‘冰票’,人们凭借冰票自行领取。”

赏荷花

大暑所在的六月也称“荷月”,六月二十四日,相传是荷花生日,所以民间有赏荷花的习俗。江苏常熟、通州、吴县等地,是著名的观荷之处,观荷纳凉,游船众多,景象颇为壮观。《吴郡记)中载:“荷花荡在葑门之外,每年六月二十四日,游人最盛,画舫云集,露韩则千花竞笑,举袂则乳云出峡,挥扇则星流月映,闻歌则雷辊涛趋,苏人游治之盛,至是而极矣。”《内观日疏》称六月二十四日为观莲节,女子采了莲花送给丈夫,就如同以莲子相赠。表达绵绵情意。

过大暑

在大暑节那天福建莆田人家有吃荔枝习俗,叫做“过大暑”。邑人宋比玉的《荔枝食谱》中载:“采摘荔枝要含露采摘,并浸在冷泉中,食时最好盛在白色的瓷盆上,红白相映,更能衬出荔枝色彩的娇艳;晚间,浴罢,新月照人,是吠荔枝的最好时间。”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与人参相等。

暑月游船

大暑时期,古人绝不是独守在家里,做“宅男”“宅女”,相反,倒把这样的酷暑时节当节日来过。“暑月游船”是当时的民俗之一。旧时每至六月,士女云集。而杭州西湖自唐代以后开始种植青莲,文人雅士暑日则泛舟其上,赏月观景,风光无限,想想也觉得凉快呀。

 

大暑有什么讲究

室外注意

一、大暑期间,日光中紫外线的含量较高,尤其是中午日光直射,且室外气温较高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室外,以免受到紫外线的伤害和中暑。

二、大暑期间,如果要外出,一定要准备遮阳帽或打遮阳伞,戴太阳镜,并适当使用防晒霜,并且要避免在高温下活动,以免发生中暑。

三、在安排劳动或体育锻炼时,要避开烈日,并注意加强防护,尤其是老年人,其脏器功能减退,体内含水量比年轻人少,所以,高温天气对老年人危害更大。

室内讲究

一、大暑期间,日常起居上,睡眠要充足,不可在过于困乏时才睡,应当在微感乏累时便开始入睡,并且睡眠前不可做剧烈的运动。

二、要避免长期在空调屋内,在家中空调适当调高温度,26℃左右为宜,要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容易患上感冒。

三、大暑时节,很多人喜欢光着上身睡觉,误以为这样会凉快,其实这是错误的。夏日里睡觉最好穿上睡衣,这样既可以很好地吸汗,同时还可以防止受凉。

大暑饮食禁忌

一、忌用冷饮降温

大暑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除了暑热之气,还会兼夹湿浊之气,人们为了解暑往往还会饮用大量啤酒等饮料以解暑,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胃肠不适,进而导致腹泻。

二、忌大量饮水

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

三、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应该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

四、忌吃辛辣食物

夏天肠胃吸收消化能力较弱,吃辛辣食物虽然可以开胃,但却不能多吃,否则会伤及脾胃。

相关文章:

1.为什么大暑是最热的时候?大暑有什么风俗禁忌?

2.大暑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3.20暑有什么风俗禁忌?大暑有什么讲究?

第5篇

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太冷。2021年立冬的风俗习惯有哪些你知道吗?共同阅读2021年立冬的风俗习惯,请您阅读!

立冬的风俗习惯我国历来有四立之说,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的合称。立冬作为冬季这个季节的开始,民间主要有四大风俗庆祝这个节日。

北方吃饺子

“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天凉了,耳朵暴露在外面很容易就被冻伤了,因此,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这可是家里人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了。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也有种说法是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

立冬补冬抗严寒

作为冬季的第一节气立冬节气的到来,是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民间也有立冬补冬的习俗。每逢这天,南北方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山珍野味,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

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人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进行食补,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里,人们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旧时苏州,一些大户人家还用红参、桂圆、核桃肉,在冬季烧汤喝,有补气活血助阳的功效。

冬泳

气温以17℃作为冬泳的起点;水温以8℃作为冬泳的冷度标志。17℃以下的水温给人以冷感,低于8℃以下则有冷、麻、强冷刺激的感觉。

对于冬泳,一定要有一定基础,循序渐进,应该从天气暖和时坚持每天下水,持续进行锻炼。另外,要选择熟悉水岸情况的地点冬泳,如果不熟悉水中及岸边的情况,就不要轻易下水,以免发生意外。另外,要结伴而行,以便互相照顾。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就有了此习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

立冬的简介它是冬季节气中排行第一位的,时间大约会在每年的11月7日至8日之间,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25°,地球接受的太阳辐射热量在慢慢减少,因此气温也在不同下降中,全国南北方呈现不同的特点,北方不少地区已经开始结冰下雪,穿上厚厚的大衣,田里开始休耕,为来年播种做准备。而南方处于“小阳春”阶段,气候宜人,不少地方还在抢收庄稼,人们还穿着短袖走在街道上。

立冬养生方法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是进补的好时节。因为进入冬季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冬令进补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

以养藏为原则

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蓄积。衣着的过少过雹室温过低即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人体将会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以养肾为重

人生于天地之间,禀受阴阳之气,体内阴阳变化与自然界阴阳变化紧密相随。冬在五脏应肾,而体之阴阳根之于肾,因此冬季摄生的重点是调摄肾之阴阳。冬天天气寒冷,寒与肾相应,最易伤害肾的阳气。这对身体造成了两个伤害,一是容易发生腰膝冷痛、易感风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疾病;另外,肾阳气虚又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疾病也随之而生。所以说冬天对肾的保养十分重要。

第6篇

湘西蕴育了一代又一代既勤劳、勇敢、朴实又富有灵气的湘西人。

湘西“辣妹子”凭借自己清亮的歌喉,远大的志向,背着“妈妈的小背篓”一路“大地飞歌”,走出大山,走出湘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她走到哪儿,就唱到哪儿。她的足迹遍布世界,每个角落都洋溢着她动听的歌声。她,就是宋祖英。

他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他博学多识,手中的笔,能绘画,亦能作诗、写文。最出名的还是绘画,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还有人陶侃的称他为“用笔能手”。他对祖国热爱,对艺术忠诚,对家乡留恋。虽经人生的坎坷,赤子之心却更热。还经常回到家乡创作,建修了一栋“夺翠楼”,为湘西名胜增添一绝 。他,就是黄永玉。

他有着一段坎坷的人生。他笔下的翠翠是个悲情女子,最终结局物是人非。湘西的边城茶峒、凤凰古城因他而得名。他在国外名声显赫,于1980年应邀赴美国讲学,并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的终审名单。1988年,86岁的他因为心脏病复发离开了人世,为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惋惜。他,就是沈从文。

还有一位位的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也为湘西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清洁工们不顾路人的冷眼和嘲笑,不管家人的劝阻和不解,用自己的双手树立了湘西信誉的清洁旗帜。建筑工人们不顾一天几个小时在太阳底下暴晒,花费自己无数的心血和汗水,建立起了一栋栋的高楼大厦。

湘西的人民就是湘西的灵魂!

物华

湘西有句话“古丈的茶,花垣的矿,泸溪的?崭獭保?馑档每扇肥挡淮怼

“哎——”采茶女的悠悠歌声环绕在著名的“茶乡”——古丈。放眼望去,一座座青山,绿油油的一片,好似给山儿们披上了条条绿丝巾。你可千万不要误以为这丝巾是一片茂盛的树林呀,它们可没有那么高大,它们只是植株矮小的茶树们。清风一吹,拂起卷卷波浪,一个浪花,一个采茶女们的微笑。春夏时分,新茶上市,湘西乃至全省、全国的各大茶店、超市都会有古丈毛尖的一席之地。已经成为了商品的茶叶儿们,还是青绿青绿的,似乎在向你诉说它们的生命还没有结束。

在花垣,常看到一座座雄姿勃勃、金光闪闪的矿山屹立在大地母亲的背上,矿车“嘎嘎嘎”的作响,矿工们热火朝天地进去,又汗流满面地出来的景象已不是奇事。花垣有大型锰矿1处,即湖南花垣民采锰矿,储量0.28亿吨。现在,矿,正带领着花垣人民乃至湘西人民生财致富。

说起泸溪,令人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崭獭?崭淌魇浅G嘀参铮?值勉蛳?幕纳健⒒牡兀?∩硪槐洌?闪?崭躺健?崭淘啊?月份左右,?崭淌鞴疑狭饲嗲嗟男」?樱?淮捣纾?」?泳鸵「霾煌#?袷切律?挠ざ??醪唤?纾?值髌せ钇谩5搅?0月份,小果子“成人”了,成了?崭蹋?し舯涑闪私鸹粕?模?伞敖?揭赘模?拘阅岩啤保??腔故堑髌せ钇茫?还?辉偃醪唤?缌恕2痪茫?嗣蔷徒?阉?钦?拢?萌セ蝗∏?苹蛑苯映缘簟K?鞘侵?雷约旱拿?说模?伤?腔估止鄣叵硎茏约旱淖詈蟮目炖质惫狻N?⒄广蛳??崭绦幸担??一苟?艘桓觥般蛳?崭探凇

另外,湘西动植物物种丰富。属国家和省政府规定的保护动物有68种,其中一类保护动物有云豹、金钱豹、金雕和白颈长尾椎4种,二类保护动物38种。在野生植物中,稀有、特有及国家保护种类多,一类保护植物有珙桐、光叶珙桐、银杏、南方红豆杉、伯乐、香果、水杉等7种,二类保护植物16种,三类保护植物11种,是国家保护植物高密度分布区。

湘西的物资丰厚就是湘西的灵魂!

民俗

湘西少数民族众多,以土家族、苗族为主,其他还有回族、瑶族、侗族、白族等4个少数民族。因而湘西的少数民族风俗也多姿多彩。

土家寨子依山傍水,神秘清幽。进入吊脚楼,主人热情地端上一碗茶汤,让人倦意瞬间全无。土家寨子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摆手舞,铜铃舞,久负盛名。土家刺绣,堪称一绝。土家寨子更是歌的海洋,人人会歌,无处不歌,歌山歌海,情溢山寨,有“对歌”“盘歌”“山歌”等,音韵和谐优美,情意真挚,悦耳动听。

每逢苗家喜庆的日子,都能听到高昂激烈、浑厚悠扬的鼓声。在吊脚楼外的绿茵地上,在潺潺的溪流旁,成群的苗族青年男女,围在一堆堆篝火旁,挥动着鼓槌,在一面面牛皮大鼓上敲击。时,伴有木叶、唢呐的吹奏声和苗歌声,与鼓声交融在一起,像一首古老质朴的民乐交响曲,将人带入一个神奇的音乐天地。这就是湘西的苗族花鼓。

相传很久以前,苗寨有个青年,为人正直,深受欢迎。一天,他外出打猎,一箭射中了天空中的一只山鹰,同时落下一只绣花鞋。这只鞋的绣工极为精巧,一看就知道是出自一位心灵手巧的苗家姑娘之手。他决心要找到那位姑娘。他设计了一种可同时乘坐八人的风车形秋千,取名为“八人秋”。立秋那天,他邀请远近村寨的青年男女来打秋取乐。苗家姑娘最爱打秋,他猜那位姑娘一定会来。果然,他找到了那位姑娘,并结为夫妻。从那之后,人们每年都在“立秋”那天举行这种活动,形成了传统的“赶秋”盛会。

这样的美丽传说还有很多很多……

湘西的少数民族风俗就是湘西的灵魂!

我美丽可爱的家乡——湘西,你拥有着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独特条件,你沉淀了苗家土家千年的民俗文化,你,还有着前途无限的未来。

第7篇

相信各位都知道立冬,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为每年的11月7或8日,那么对于立冬的习俗,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关于立冬习俗和禁忌,以供大家参考!

关于立冬习俗迎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晋崔豹《古今注》:“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在民间,老百姓劳动了一年,立冬这一天要好好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冬泳

如今,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会用冬泳的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北方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在立冬这天,要吃饺子。立冬吃饺子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

南方热补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我国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立冬的禁忌1、忌日晒过长:过久的日晒会消减人的水五行,减少财运。

在健康方面,会损伤皮肤,破坏人体的自然屏障,使大气中有害的化学物质、微生物侵袭人体,造成感染,还可引起视力减退。

2、忌活动过剧:剧烈的运动过后心跳容易加速,血压升高,这个季节里特别容易发生危险。

所以最好立冬过后一般人不要选择剧烈运动。

3、忌外出过早:冬季的早晨,室外是一天温度最低的时候,不仅外出最易引起感冒,而且阴气比较重,非上班人士最好选择上午10点以后到室外锻炼。

上班人士注意添衣保暖,调节运势。

4、忌洗浴过长:冬天阴气比较重,立冬后洗浴过长会削减人的阳气,并且冬季空气干燥寒冷,许多老年皮肤干燥脱屑、瘙痒,所以不宜长时间泡在水里。

5、忌“小疾”不治:立冬后天气寒冷,人容易遇感冒、咳嗽、头疼、心慌等“小疾”,又是在冬季,必须及时治疗,以防患于未然。

不要因为一时疏忽,就积累下老毛病。

立冬有什么谚语(一)在北方流传的谚语: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

立冬打雷要反春。

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

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

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

(二)在江南流传的谚语: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

立冬小雪紧相连,冬前整地最当先。

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

(三)在闽南流传的谚语:

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雨防春旱。

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

立冬南风雨,冬季无凋(干)土。

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鱼防春旱。

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

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

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

立冬不吃糕,一死一旮旯。

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

立冬补冬,补嘴空。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软枣。

(四)在客家流传的谚语:

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指应早翻土)。

第8篇

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们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立冬的风俗活动及养生菜,欢迎阅读!

立冬的风俗活动1、立冬习俗——风俗活动迎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

2、立冬习俗——风俗活动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河南">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冬泳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是冬季人们喜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3、立冬习俗——风俗活动冬泳

有意思的是,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在哈尔滨,立冬之日,黑龙江省冬泳协会的健儿横渡松花江,以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全国冬泳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区:气温以17℃作为冬泳的起点;水温以8℃作为冬泳的冷度标志。17℃以下的水温给人以冷感,低于8℃以下则有冷、麻、强冷刺激的感觉。

4、立冬习俗——风俗活动烧香

满族有烧香的习俗。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汉八旗的祭祀称“烧旗香跳虎神”,满八旗称“烧荤香”。“烧荤香”5—7天,在操办祭祖烧香的头三天,全家人一连十天吃斋,不吃荤腥。

立冬的传统食俗1、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2、吃大鱼大肉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而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3、喝羊肉汤

在山东滕州,立冬时节,有喝羊肉汤的习俗。在寒冷的天气,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绝对是一种享受。而且,羊肉中还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以及丰富的热量,御寒效果极佳。

4、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建议不要吃狗肉~狗狗是人类最好的伙伴)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5、吃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立冬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立冬的养生菜1、山药炒木耳

材料:山药1段,水发木耳5朵,蒜2瓣,盐、鸡精、油少许。

做法:山药去皮、洗净,切片备用;水发木耳洗净,摘小朵备用;把蒜剁碎成末;烧开一锅水,然后将山药片放入焯30秒后捞出备用;热锅倒油,放入蒜末爆香后加入焯好的山药片炒半分钟后加入木耳一起炒熟,加盐、鸡精调味即可。

功效:山药一般在霜降前后收获,中医认为,山药一味入三经:即肺、脾、肾经。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

2、百合炒马蹄

材料:鲜百合6两(约240克),碎猪肉4两(约160克),马蹄10粒,姜蓉2茶匙。糖、盐各1/2茶匙,生抽1茶匙,水1汤匙,油、生粉各1/2汤匙。上汤2汤匙,蚝油、麻油各1茶匙。

做法:鲜百合切开,洗净沥干;马蹄去皮剁碎。碎猪肉加入腌料,腌15分钟。烧热锅,下油1汤匙,炒熟碎猪肉,放入鲜百合、马蹄及姜蓉,炒匀,最后加调味料,炒至汁干即成。

功效:百合能止咳补肺,马蹄消痰清积食。鲜百合味淡,可加少许姜及肉碎,增加鲜味,不寒又不燥。

3、西芹炒虾仁

材料:西芹、虾仁、腰果、胡萝卜、蒜、葱、姜末、盐、砂糖。

做法:将虾仁洗干净,西芹切丁,胡萝卜切小薄片。锅内放2大匙油,冷油小火放入腰果炸至酥脆捞起放凉。炸腰果时,一定要冷油、小火,一边炸一边要翻动以免烧糊,炸好后要彻底放凉才会酥脆。将油倒出一半,剩下的油烧热放入蒜、葱、姜末爆香,再放胡萝卜及西芹丁,大火翻炒约1分钟。放入虾仁,盐,砂糖大火翻炒约1分钟即可盛出,洒上放凉的腰果即可。

第9篇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也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其中一个节气,在清明节的文化中,也形成了许多的习俗,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年清明节传统习俗,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

《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1965年开始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关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种传说。最古老的传说,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再晚点的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更晚点的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祭祀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

清明节有哪些故事传说据说在春秋时代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只有忠臣介子推追随他,后来重耳当上国君,也就是晋文公,他封赏有功之臣,只有介子推拒绝赏赐,和母亲归隐绵山,不肯出来。为了让介子推出来,晋文公下令烧山,可是介子推直到被烧死都没有出现,并留下一首劝谏“勤政清明复清明”的诗。晋文公十分悲痛,为了纪念这位贤臣,吩咐每到介子推忌日,全国禁烟火、吃寒食,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由于在清明的前一天,后来二者逐渐合并了。

清明节扫墓的由来和寓意从历史学角度,可追溯至秦汉时代,那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严氏在《汉书·严延年传》里记载“还归东海扫墓地”,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回去上坟。后世也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在该节气祭祖的习俗也逐渐形成了,其寓意是象征着我国的祖先崇拜文化非常发达,通过纪念和缅怀先人过去的事迹,鼓励当今世人更加努力去拼搏奋斗。

清明节祭拜扫墓有哪些禁忌按照传统习俗,清明节禁忌较多。

首先是寒食禁火,即在清明的前一天,只能吃准备好的凉菜、熟食。

其次,清明节当天不宜探视亲朋好友;结婚这样的喜事,也应避免在清明节当天举行。

其三,扫墓不宜在黄昏或夜晚进行。扫墓严禁嬉笑妄语,不许喧闹乱跑,否则视为对先人失敬。

参加扫墓者,可佩戴佛像、护身符、玉器等,以避阴气。

祭服以素色为主,穿着忌大红大紫,忌佩戴红色的饰物(本命年者除外)。

第10篇

寒食节,因人们在节日期间不动烟火、吃冷食而得名。节期一般在清明前两日或一日。关于寒食节的来历,自古就有许多说法,至今研究者们仍然各抒己见。我们姑且绕过这个问题,只将注意力放到寒食节形成以后的发展演变上,透过它的兴衰来看一下官方力量和民间力量的互动关系,及其对这一习俗发展演变的影响。民俗学研究的成果表明,某种民俗事象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强的轨范性,在不断的重复中,俗民会形成自觉维护习俗惯制的力量。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民间力量,就是指这种俗民对于约定成俗的事象进行自觉维护的力量。而官方力量则是指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民俗事象所施加的作用力。

寒食节最早被明确记载当是两汉之际桓谭的《新论》,该书卷11《离事》说:“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2)此后一直到北朝时期,从记载来看,寒食的这段历史其实就是它被官方不时禁断的历史。《后汉书·周举传》记载“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周举做了并州刺史后,作吊书,到子推庙中,“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还温食。于是众惑稍解,风俗颇革”。(3)曹操也因“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而下令“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4)《晋书·载记第五》提到后赵建平年间,雹起西河介山,中书令徐光将之归因于“去年禁寒食”引得“群神怨憾”而“怒动上帝”。结果石勒只得“允并州得寒食如初”(5)。《魏书·高祖本纪》记载延兴四年二月辛未,也曾禁断寒食。到了太和二十年二月癸丑,又“诏介山之邑,听为寒食,自余禁断”(6)。

从周举到魏高祖,对于寒食习俗无不加以反对,并在行动上采取禁断的措施。这主要是他们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和一般人道主义出发的结果。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得以延续的保障,而在任何社会中,劳动者又都是生产力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在生产工具水平较低的状况下,人口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的作用就更加突出。我国东汉一直到南北朝时期,人口相对较少,尤其东汉末年,由于连年战争,一方面人口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兵源又急须补充,造成了人口不足敷用的状况十分严重,也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统治者们看来,由于禁火寒食而造成人员的减少实在是不应该也是不必要的,周举和曹操更清楚地指明了在冬天长时间禁火寒食的弊端,周举说是“岁多死者”,曹操则说“老少羸弱”“有不堪之患”。它“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不人道,于统治阶级的统治有害而无利。我们说,以周举、曹操、石勒和魏高祖为代表,在东汉到北朝时期就形成了移易禁火寒食习俗的官方力量。

但官方对于寒食习俗的否认态度和采取的禁断行动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对于寒食习俗自觉维护的民间力量在官民双方的对抗中居主导地位,以致于官方也不得不做出些让步,对这一节俗活动进行有限的承认。官方所以妥协的原因,除了当时的统治无力外,从《晋书》的记载来看,更主要的是出于统治者与民众共同的心理素质,即对于违犯禁忌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的恐惧。禁火寒食在性质上讲是一种禁忌。当时禁火寒食的民众视介子推为神灵,这个神灵是“不乐举火”的,如果人们不禁火,就违背了神灵的意图,导致冰雹之灾,而冰雹的危害甚巨,尤其对农业生产会带来重大损失,甚至颗粒无收,这对一个农耕为主的群体自然不是小事,禁火寒食的意义就是希冀用这个手段来防止冰雹灾害的发生,从而保证一年有个好收成。正如郭于华在《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一种权力实践的解释》一文中所说,“民间仪式主要是作为生存的技术而存在的,其遵循的是一种生存的逻辑”(7),禁火寒食对当时这一带的民众来说即是如此。一方面它使人们在行动上力图避免犯忌,虔诚地信仰着他们心中的神明——介子推,严格地遵守着禁火寒食的规矩,不敢马虎;另一方面则在思想上常将不良后果的产生归因于!

犯忌。这样的观念及其逻辑推理的结果很显然也已影响到生长在这个社会中的统治者,因而作为其中一员的徐光才会认为冰雹的发生是“去年禁寒食”造成的,后赵的最高统治者石勒也才会发出“倘或由之而致斯灾乎”的疑问。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在曹操那里旗帜鲜明地要禁断的寒食禁火习俗到了石勒那里,是去是留就成了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石勒思考斗争的结果是部分保留,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民间力量通过其影响下的同样是“俗民”的统治者取得了对该统治者所代表的官方力量某种程度的胜利。

当然,无庸置疑,官方的“移风易俗”对这一习俗产生了重要影响,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周举成功地使“众惑稍解,风俗颇革”。由此我们说,虽然寒食习俗并没有因为官方的禁断而销声匿迹,也没有因为有限承认而只局限在特定地域内,反而一步步播布开来,从太原一郡,到并州全境,再到并州以外,甚至南朝时已传到荆楚一带,(8)但是如果没有官方的禁断,其传播速度是不是更快一些,一定时间内播布范围是不是更广一些呢?按逻辑判断,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从文献资料来看,西汉末年到魏晋时期的寒食节还只是一个单一性、地方性的民间节日,节俗活动十分单调,仅有禁火和寒食,流传区域集中在晋地。到南北朝时,其节俗活动从单一的禁火寒食开始向娱乐性方向发展,(9)但它的游戏娱乐性质只是在唐代才达到鼎盛。这当然与唐代特有的社会风貌有关。这一时期,国家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社会相对安定,政治稳定的时间也较长,日渐发达的生产力带来了日益富裕的物质生活,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人性得到较自由的发挥与张扬,呈现一种蓬勃向上的盛唐气象。在这种大背景下,唐代最高统治者与寒食最盛行的太原的特殊关系,使得他们对原本不陌生的这一节日倾注了大量热情,从而将一个土生土长的地域性民间节日改造成全民的节日,将一个原本与神灵、禁忌有关的节日改造成娱乐的伦理的节日。

节日之称为节日,有相对固定的节期是一个必要条件。唐代官方规定,寒食节放假七天,大小官吏及军队将士都可休息。假期之长,在唐朝各节中位居第一。而且官户、奴婢也都有三天的假期。这种用法律的形式对节期的规定,是对这一民间节日的官方认可。从此寒食节摆脱了被官方禁断的命运,在官方的支持和倡导下,在官、民双重力量的作用下发展出了一系列特征鲜明、格调突出的节俗活动,从而成为唐代最引人注目的全民的节日。时人王冷然有诗《寒食篇》很能说明寒食节在唐代所有节日中的突出地位:“天运四时成一年,八节相迎尽可怜。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10)

有特定的节俗活动是一个节日之称为节日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唐代的寒食节节俗活动之丰富,少有其他节日可以匹敌。首先,最高统治者吸纳了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并将其改造成改新火的新习俗,而且在寒食节的第三天,即清明那一天总有赐百官新火的活动,这在唐代的作品中多有反映。比如王濯《清明日赐百僚新火》:“御火传香殿,华光及侍臣。星流中使泻,烛耀九衢人。”(11)而谢观的《清明日恩赐百官新火赋》对皇帝赐百官火的盛大场面描写最为壮观细致。写道:“国有禁火,应当清明……木铎罢循,乃灼燎于榆柳,桐花始发,赐新火于公卿。则是太史奉期,司烜不失。平明而钻燧献入,匍匐而当轩奏毕……振香炉以朱喷,和晓日而焰翻,出禁署而萤分九陌,入人寰而星落千门。于时宰执具瞻,高卑毕赐……群臣乃屈膝辟易,鞠躬踧踖。捧煦育之恩惠,受覆载之光泽。各磬谢恩恳,竞轮忠赤。拜手稽首,感荣耀之无穷,舞之蹈之,荷鸿私之累百。”(12)除了赐新火以外,皇帝往往大宴群臣,张籍《寒食内宴二首》之一写道:“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面稠。廊下御厨分泠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行由。”(13)从这里可以?(14)从而形成“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15)、“四海同寒食”(16)的局面。此外,统治者还吸收了民间的郊游、镂鸡子、斗鸡卵、斗鸡、走马、蹴毱、击球、荡秋千等活动。上之所好,下必从之,更何况这些活动原本来自民间,所以在唐代十分盛行,以至于频频出现于唐人寒食诗中。如“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17),“莺啼正隐时,鸡斗始开笼”(18),“红染桃花雪压梨,玲珑鸡子斗赢时”(19)。白居易的一首《和春深》,“何处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珑镂鸡子,宛转彩球花。碧草追游骑,红尘拜扫车。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20),更写出了镂鸡子、走马、绣彩球、荡秋千、拜扫等多种节令习俗。

《和春深》诗中提到的拜扫之礼古已有之,但将拜扫固定于寒食节期间,所谓“拜扫无过骨肉亲,一年唯此两三辰”(21),却是唐人的发明。《唐会要》卷23《寒食拜扫》说:“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既不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仍编入礼典,永为常式。”(22)这段话一方面表明寒食上墓也是来自民间的习俗,另一方面则表明官方出于统治的需要对这一民间习俗加以肯定,并将它纳入礼教的范围,成为法定习俗。官方的这些“因俗制礼”的做法显然深得人心,并极大地促进了寒食墓祭习俗的盛行,果如柳宗元所说:“近世礼重拜扫……想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垄,马医夏畦之鬼,无不受子孙追养者。”除了一般百姓寒食墓祭外,上层人物也“不能免俗”,柳宗元说自己四年没有拜扫,则“每遇寒食北向长号,以首顿地”(23),自唐宪宗起还做了朝官在寒食节期间可以回乡扫墓的规定(24)。

有趣的是,官方在承认民间寒食墓祭习俗的同时,却对与墓祭密切相关的娱乐活动采取了禁断的态度。民众在上墓之余,往往还伴有一系列郊游、踏青等娱乐活动,在官方的眼里,上墓是敬终追远的十分严肃的大事,怎么可以“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呢?所以唐高宗下令“既玷风猷,并宜禁断”。到玄宗时,在“宜许上墓”的规定之后,也不忘加上“彻馔泣辞,食余胙,仍于他处,不得作乐”。(25)但是死者毕竟长已矣,个性张扬的唐人更注重现世的享乐,更何况统治者又树立了享乐的榜样,如《开元天宝遗事》明确记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立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相与仿之。”(26)于是官方的禁令成为一纸空文,人们在拜扫之余,踏青郊游、击球走马,倦犹不归。

宋代统治者继承了唐的做法,仍旧改火、寒食、给假期。与唐代不同的是,朝廷也于寒食前后出祭,《东京梦华录》中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由于官方的支持,具有时代特色的宋代寒食节的习俗活动与唐代相比并不逊色。此从《乾淳岁时记》可见一斑:“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都城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幽曲,亦青青可爱。大家则加枣于柳上,然多取之湖堤,有诗云:‘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朝廷遣台臣中使宫人车马朝饷诸陵原庙,荐献用麦糕、稠饧,而人家上冢者多用枣、姜豉,南北两山之间,车马纷然,而野祭者尤多。如大昭庆九曲等处,妇人淡装素衣,提携儿女,酒壶肴垒,村店山家分馂,游息至暮,则花柳土仪随车而归。若玉津富景御园包家山之桃,关东青门之菜市,东西马塍尼庵道院,寻芳讨胜,极意纵游,随处各有买卖赶趁等人,野果山花别有幽趣,盖辇下骄民无日不在春风歌舞中,而游手末技为尤盛也。”(27)

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元朝虽然在很多方面摒弃了汉族的传统,但在岁时节日方面却遵循颇多,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对官员的休假日做了如下规定:“若遇天寿、冬至,各给假二日;元正、寒食,各三日;七月十五日、十月一日、立春、重午、立秋、重九、每旬,各给假一日。”(28)其中寒食仍是各节中的大节,而且“清明寒食,宫廷于是节最为富丽”。大都城内,“上至内苑,中至宰执,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游为乐”;“起立彩索秋千架,自有戏蹴秋千之服。金绣衣襦,香囊结带,双双对蹴。绮筵杂进,珍馔甲于常筵。中贵之家,其乐不减于宫闼。达官贵人,豪华第宅,悉以此为除祓散怀之乐事”。(29)江淮等地,盛行寒食节在家门插柳枝。那么禁火和寒食的习俗呢?一方面,它们被作为“遗俗”而存在,可为证:“行装迢递转孤城,一路闲吟缓客程。泼火雨晴饧粥冷,落花风暖笋舆轻。感时已司庄生梦,遗俗空怀介子清。只有啼鹃解人意,平芜漠漠两三声。”(30)另一方面,则是“春寒不禁香篝火,红蜡青烟忆汉宫。”(31)已不再禁火寒食了。到了清代,中甚至明确说:“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32)

寒食节一千多年兴衰的历史反映了官方力量和民间力量的相互作用,也在一定范围内反映出这种作用的深度和广度。通常情况下,官方对于民俗事象的作用力有三种:一是不管不问,任其自生自灭,这种情况下二者不构成特定的关系,暂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我们要说的是以下两种情况:一官方对于民俗事象采取认同的态度,有时会因俗制礼,这表明官民双方力量的一致;二是采取否定态度,在行动上往往会移风易俗,这体现出官民双方力量的对抗和矛盾。由于官方居于统治的上层,它对民间习俗无论是承认、吸收还是否定、拒绝总是主动的,有意识的,往往围绕着统治者的统治和兴趣爱好而进行的。但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和行动对民俗所产生的结果却大异其趣。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寒食节最兴盛的时候是它作为一项民间习俗被官方接纳的时候,因为接纳本身意味着顺从民意,因而这个时候官意民意是朝一个方向行进(至少在形式上),结果二者的合流共同推进了习俗的发展。但当与民间习俗发生矛盾、官方又要积极有为地“移风易俗”的时候,行政力量的作用往往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它可能对移易对象产生一定的甚至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极可能无法阻止“逆流”行进的方向,至少魏晋南北朝时寒?

从寒食节的兴衰我们可以看出,一项习俗有其自己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没有行政力量的干预即官民双方力量不构成特定关系时,习俗只取决于民间力量自己的变化,与官方力量无关。但在二者构成特定关系的社会中,一项习俗的兴衰与变迁就只能取决于这两种力量之合力的方向和大小。同一时期,当二者的方向一致时,合力最大,表现出来就是习俗的兴盛;当二者的方向相反时,合力最小,就会出现该时期内习俗的衰微。当合力为零或箭头指向了官方一方时,民间习俗就归于销声匿迹或者完全改变了原有的性质。以这种合力决定习俗发展的观点,来探讨一下的措施,我们认为是有益的。当官方力量与民间力量相反时,即“有为的政府”不愿消极地等待某些“陋俗”自生自灭而采取些“积极”措施“移风易俗”的时候,也就是要改变民间力量的方向和大小的时候,想要达到符合官方意图也不是不可能,但有一个条件,就是要保证官方的力量大于至少也要等于民间力量且将这种态势持续一定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使合力的方向,也即习俗发展的方向接近官方的意图。而为了做到这一点,有两种途径,一是强化增大自己一方的力量达到绝对的超过,二是弱化减小对方的力量达到相对的超过。

注释:

(1)《全唐诗》卷86。

(2)桓谭《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3)范晔《后汉书·周举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

(4)杜台卿《玉烛宝典》卷2引曹操《明罚令》,《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发行。

(5)《晋书·载记第五》,中华书局,1982年版。

(6)《魏书·高祖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

(7)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宗懔《荆楚岁时记》中有对寒食习俗的明确记载。

(9)参见宗懔《荆楚岁时记》,书中提到寒食节的多项习俗,如挑菜、镂鸡蛋、斗鸡蛋、斗鸡等。

(10)转引自王赛时《唐代的寒食习俗》,《民俗研究》1990年第3期。

(11)《全唐诗》卷281。

(12)转引自《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清明部》。

(13)《全唐诗》385卷。

(14)王溥《唐会要》,《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发行。

(15)李崇嗣《寒食》,《全唐诗》卷100。

(16)卢象《寒食》,《全唐诗》卷122。

(17)元稹《寒食日》,《元氏长庆集》卷20。

(18)《全唐诗》卷46。

(19)元稹《寒食夜》,《元氏长庆集》卷26。

(20)白居易《和春深》,《白居易集》卷26。

(21)熊孺登《寒食野望》,《全唐诗》卷476。

(22)王溥《唐会要》,《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发行。

(23)《新唐书·柳宗元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

(24)王溥《唐会要》卷23《寒食拜扫》“元和三年正月敕:‘朝官寒食拜扫,又要出城,并任假内往来,不须奏听进止。’”

(25)王溥《唐会要》卷23《寒食拜扫》。

(26)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转引自《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清明部》。

(27)《乾淳岁时记》,转引自《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清明部》。

(28)《通条制格》卷22《假宁·给假》。

(29)熊梦祥《析津志辑佚·风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30)马臻《途中寒食》,转引自《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清明部》。

第11篇

【关键词】壮族春牛舞;艺术特征;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174-02

广西壮族春牛舞,是在春节期间由春牛贺年队到各村贺年时表演的一种传统舞蹈。作为一种牛文化,是农业文化的范畴,到目前为止仍然被田林县壮族人民保存了下来,是春节习俗中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壮族春牛舞的研究,了解其文化内涵,既是对本土民间舞蹈文化的补充,对其传承与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春牛舞的起源

顾名思义,“春牛”就是以“春”和“牛”为主要表现内容的艺术活动。也叫《唱春牛》、《舞春牛》、《打春牛》、《跳春牛》、《戏春牛》等。个别地区,已发展成了一种盛大的“赛会”形式“春牛会”,出会这一天(一般是立春前后),不仅要表演春牛,还要演出其他各种民间歌舞,形成了一个颇有特色的传统艺术表演会。

这一活动产生于发明牛耕以后的农业劳动活动,其主题思想,也正是“劝农”,要求人们及时耕作,并预期丰收。由此可见,春牛舞显然和我国传统的节令“立春”,以及这一节日中的风俗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牛在古代的农业生产中,是重要的生产工具,我国人民便常常以它来象征农事。据记载,我国这一风俗的起源甚早,远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就有立春日举行“迎春”“出土牛”等等的习惯了。有的学者认为,壮族的春牛舞因受汉文化影响而形成,与汉族地区民俗活动的“祈春开梨”仪式或“鞭春”有一定的渊源。有关学者却有着不同的认知,如学者黄润柏认为壮族春牛舞是源于壮族先民的牛图腾崇拜及其民间习俗,而非汉文化。

舞春牛在广西壮族地区之所以能够世代流传和传衍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缘由和思想根源。古代南方百越族群以种植水稻为生,牛自然成了壮族先民生产劳动的忠实伙伴,也是赖以生存的命根子。生活需要维持,生产需要发展,生活中的种种都需要农民百般地爱护耕牛,因而由最初的爱护、珍惜继而不断发展为敬奉和崇拜,这也是情理之中和顺其自然的事。早在新石器时代,壮族先民就已然形成了牛崇拜的思想,一直发展至今广西壮族地区仍然流传着“敬牛节”、“牛倌节”等传统习俗。届时给牛洗澡梳理,披红戴花,并喂以精制的糯米糍粑等,以表示农民对牛的敬重和爱戴。壮族“舞春牛”的广泛流传是牛崇拜思想的必然产物,也是稻作文化的重要标志。

二、壮族春牛舞的表演形式

(一)表演道具。春牛:用铁丝和竹篾扎成牛头骨架,蒙上赭黄色土布,并在土布上绘以彩图。将纸糊于牛角外面并着色,再在左右两侧各缝上一个用泡沫制成的牛耳,用以做牛头。牛头里绑上两根竹竿,供舞牛头者操纵。再用赭黄色土布制作成如牛身体两侧形状的平面外形,将两片“身体”的中间位置p合起来,此为牛衣。再用土布卷成条状(约35厘米),在布条的未端缝上棕毛,此为牛尾。最后用细绳将牛衣与牛头连在一起,将牛尾上端穿进牛衣后部并缝上,即成春牛。

犁:过去表演用的犁都是制作真犁,但体积稍小。其结构、形状基本与今壮族地区使用的木制犁架、铁制犁铧相同。后来因表演时不便携带,改用木棍代替(棍长约100厘米)。

(二)壮族春牛舞的表演程序。每场春牛舞的表演,通常由《贺年》、《使牛》、《插秧》、《斗牛》和《丰收》五个小节目组成,表演者男的称茶公,女的称茶娘。

1.《贺年》。由六人(四茶娘二茶公)右手执彩扇,左手持花篮表演。边舞边唱《贺年歌》,歌词内容多为祝贺主家人丁兴旺、富贵荣华等。主要步伐有“圆场步”和“十字步”两种;主要队形有横排、圆形、品形、∞形四种。原地演唱时,无伴奏,边唱边做扣春花动作(原地扭“十字步”右手胸前绕扇)。变队形时,由打击乐伴奏走“圆场步”,变一个队形后,原地演唱一段歌词,如此反复数遍。

2.《使牛》。由三人表演。先由二茶公着春牛服于锣鼓声中上场,模拟“出栏”“刨蹄”“吃草”“哞叫”“搔痒”“擦颈”“擦臀”“赶牛虻”等牛的动作。继而另一茶公肩扛木棍(代表犁、耙)、左手持牛绳扮耕田郎上场,边唱《十二月使牛歌》边与春牛配合做犁田、耙田的动作。最后,牛到一旁吃草,耕田郎下场。歌词内容是每个月的农事活动,如“正月使牛是立春,家家浸种犁秧田。二月使牛是惊蛰,户户播得谷种完。三月使牛清明节,抓紧插秧莫拖延。四月使牛是谷雨,松土除草又耘田。五月使牛是芒种,禾苗长成绿一片。六月使牛是暑天,六禾谷熟又半年。七月使牛立秋到,又收又种无空闲。八月使牛中秋节,顾得畲田又顾田。九月使牛是寒露,晚稻谷穗挂连连。十月使牛是立冬,家家户户割谷忙。唱起使牛十一月,谷仓堆得尖又尖。再唱使牛十二月,冬翻田地待明年。”很明显,演唱这首歌,旨在传授生产知识。

3.《插秧》。四茶娘将彩扇插于腰后,双手各持花篮表示挑秧上场,然后放下花篮,一边唱《庆丰歌》,一边拿出彩扇躬身后退,同时将扇子一合一开,做模拟插秧的动作。变换几个简单的队形后,持花篮下场。这时,牛在一旁吃罢草,慢慢倒地睡觉。

4.《斗牛》。茶公扮牛仔骑另一头牛(由两人着牛服扮牛)上场,与牛逗趣,牛不断哞叫,那条正在睡觉的牛被吵醒,于是,两牛怒目而视,以角相抵,斗将起来。牛仔被摔倒在地。此时耕田郎上场,扶起牛仔两人一起将牛拉开后下场。

5.《丰收》。四茶娘双手各持花篮作挑谷状走“圆场舞”上场,时而在横排、斜排及圆圈的队形上依次行进,时而又作斜线和直线的穿插。这时打击乐速度渐快,旨在表现丰收后的欢快情绪。

三、壮族春牛舞的象征意义

春牛舞,它是骆越文化的支流。只不过到了一些地区,因与汉文化的交融,其生活习惯和着装打扮也被汉化了。但是仍保留着语言和某些传统习俗,如春牛舞。春牛舞,作为一种传统的壮族民间舞蹈,没有固定的脚本,对于勤劳聪明的壮族人而言,他们认为固定的脚本会束缚其思想,舞蹈应当是灵活的,与其生活、生产劳动息息相关的村庄、炊烟、河流、田埂等,这些就是壮族人民舞春牛的脚本。每一代人对春牛舞的理解和认知都有所不同,记住牛记住舞,春牛舞的根,长成了他们的血肉和骨髓,河流舞蹈、山川舞蹈、风雨舞蹈,一头头牛就是活的脚本。他们不是用文字和图形来呈现,而是深埋在壮族人民的心里,他们应时应势而舞,生动活泼,形式活灵活现,融入了壮族人民的灵魂。壮族后人世代都将牢记祖训,读书像牛一样勤奋刻苦;经商像牛朴实诚信。从此层面上看,春牛舞不仅是特殊的脚本,还是桂平西区壮族人民的图腾,它象征着壮族人民勤劳勇敢的民朴民风,是人们精神领域的代表。

参考文献:

[1]黄润柏.壮族“舞春牛”习俗初探[J].广西民族研究,1997.

[2]丁桦.桂平“春牛舞”[J].当代广西,2009.

[3]黎国韬.邱洁娴.春牛舞与立春仪考[J].文化遗产,2012(01).

[4]陈小波.壮族牛崇拜出现时间的考古学考察[J].广西民族研究,1998(04).

[5]付红玲.江西萍乡傩舞艺术特征初探[J].舞韵翩跹,2010.

[6]李迅.舞春牛:以牛来舞动的粤北春天[J].韶关日报,2011(02).

[7]段晓娟.重庆地区北泉板凳龙舞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艺术学院,2012.

[8][法]丹纳著.艺术哲学[M].曾令先,李群译.重庆出版社,2006.

[9]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第12篇

立冬,十月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水始冰,地始冻,雉人大水为蜃。

释义

“立”是建立、开始的意思。“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之意。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人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25°,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明代人王稚登有一首《立冬》诗:“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养牛

冬季之风为北风,其性寒。“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冬在五脏应肾,“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即所谓要补肾藏精,养精蓄锐。寒为六邪之一,故冬天起居宜早睡晚起,应保暖避寒。

早睡晚起,让睡眠时间长一点,可养阴经,促进体力恢复。最好等到太阳出来后再起床活动。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运动量逐渐增加,避免在严寒、大雪中锻炼。中老年人冬季锻炼若安排不当,易引起感冒。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可能会引起严重并发症,故老年人对感冒切不可掉以轻心。

在寒冷冬季保暖避寒自然必不可少,在此需提醒的是一定要注意背部保暧,因为从中医讲“背为阳,腹为阴”,后背有很多穴位,太阳经从此走,如果寒风吹后背的话,对整个机体就不好。

习俗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是古时重要节日。当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立冬前三日太史公告诉天子立冬日期时辰,天子便开始沐浴斋戒。立冬当日,天子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六里处迎冬。而民间亦有各样习俗。

补冬: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人类虽无冬眠之说,但却有“补冬”习俗。此时乃进补最佳时期,为抵御冬寒补充元气。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比喻。

潮汕人每到此时,家家户户要吃甘蔗,据说这一天吃了甘蔗,可以保护牙齿。俗语曰:“立冬食蔗不会齿痛。”漳州农家通常会做一种以糯米为主料叫做“交冬糍”的小吃。台湾此日,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倭瓜饺子:在北方,人们立冬吃饺子。因饺子来源于“交子之时”说法。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饺子不能不吃。

旧时我国河东水西“老天津卫”聚居地,立冬有吃倭瓜饺子风俗。倭瓜又称窝瓜、番瓜、饭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种常见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所买,存放于小屋里或窗台上,经长时间糖化,做成饺子馅,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亦与夏天倭瓜馅不同,还要蘸醋加蒜吃,别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