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55: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老人护工护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老龄化;介护士;培养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0-0103-03
2011年10月笔者参加了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援助、江西省红十字会和日本岗山旭川庄联合举办的老年介护师资学习,并到日本实地实践26天,参观了日本先进的介护设施,熟悉了介护技术,掌握了“爱天敬人”的服务理念,感受到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从制定到现在的10年时间里,解决了日本老人介护问题,使老人的生活质量有了保障。我国也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的不同,目前我国还没有成熟的保险制度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解决老年人的介护问题已迫在眉睫。目前我国还没有专业的介护队伍,老年人的日常照顾均由护工完成,而护工大多数是来自边远地区、由农村的农民和少部分城市下岗工人、退休职工组成,年龄40~65岁。他们文化水平较低、无一技之长,整体素质偏低,并且政府无法对他们进行规范管理,且易出现哄抬价格的现象。只有规范护工队伍,培养专业的介护士才能保障老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安享晚年。
1 日本老年介护现状
1.1 先进的介护理念
“介护”一词最早出现在1963年的日本老年人福利法中,是指以照顾日常生活起居为基础、为独立生活有困难者提供帮助,服务对象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弱势人群,包括不能完全独立生活的老年人、儿童和残障者[1]。介护的理念就是尊重被介护者的意愿,充分发挥其残存功能,帮助自我价值实现,为其提供生活支援,从而达到提高被利用者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人生价值[2],充分发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最大价值。介护人员对利用者的每个动作进行评估,根据其残存的功能设计各种辅助利用工具,如让老人使用专用的刀叉来切菜、炒菜、做饭等,根据残疾程度不同制作成不同的餐具,让老人自己完成吃饭、穿衣、如厕等日常生活动作;而不是像我们大部分人认为照顾老人就是要呵护备至,尽量不要老人动手做事,否则视为不孝;虽然这些动作对利用者来说非常困难,他们要完成这些简单的动作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体力,但每天坚持,既可保存剩余功能,同时也增强了老人的自信,减少了介护人力资源的投入。
1.2 先进的介护设施
日本敬老院很多老年设施都实现了自动化,轮椅、助步器厂家根据个体量身定做;为了满足卧床老人洗澡的需求,养老院配有可升降的浴缸,介护员只需要用躺式滑板将老人平推至浴缸中间摁下开关,浴缸自动升至所需高度,同时会有温水自动冲洗,按摩;马桶也是自动的,大小便后只要摁开关就会自动进行会阴冲洗,然后暖气烘干,卧床者也有卧式便器;减少了介护员的体力消耗及人员的投入。
1.3 完善的介护保险制度
日本老年介护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支持[3], 1963年颁布了“老年福利法”,1987年制订了老年保健法,1996年出台了推动高龄者福利的十年计划,2004年开始实施介护保险制度[4],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集保健、医疗、护理、教育系列化的老年福利服务体系,保障老人利益,让老人颐养天年。
1.4 培养了专业的介护队伍
1987年日本只有25个学校培养介护员,到目前已经有500多所学校培养介护员,受过专业培训的介护士60多万名,以后每年还有5万名介护士诞生,从而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受过专业训练的介护队伍。
2 我国培养介护人员的必要性
2.1 人口老龄化
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为13.39亿,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5],到205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3%。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比例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占14%为老龄社会,占21%为超老龄社会。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慢性疾病问题、医疗保健以及老年生活质量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挑战。据有关调查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80%~90%有不同程度的日常活动障碍,对护理的需求增加[6]。借鉴日本政府通过培养一支受过专业训练的介护队伍来完成对老人的日常照顾,有利于应对老龄化给社会、家庭带来的巨大压力,有利于解决老年人的社会养老和医疗问题,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存质量,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介护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安定。
2.2 老年人平均寿命的增加
根据1953年我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仅为35岁。经历半个多世纪,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均预期寿命已悄然增长至74.83岁。据原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到2020年我国的人均期望寿命有望达到77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生育率的控制,老年人口比例将进一步增大,需要得到生活支援的老年人口必将增多。
2.3 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家庭历来是养老的一个主要的载体。家庭养老是中国居民的传统养老模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住房条件的改善及大批农村青壮年及子女进城就业、居住,膝下有儿好防老的观念在逐渐淡化,老年人和子女分开居住已经相当普遍,“空巢”家庭增多,这给老人的生活照顾、医疗保健及精神照料方面均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对众多独生子女来说,将来对老人的赡养、照料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如何提供照顾所带来的经济、身体和精神等负担或压力以及照顾与工作之间的冲突等,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居家为主、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养老模式无疑符合我国养老的趋势,是目前我国养老的必然选择。
2.4 劳动力供小于求
我国现在虽然还不是世界上最老的国家,很多发达国家都比我们老,但我国是一个老龄化速度最快、新出生人口、劳动人口和老年人口这三个人口之间的结构性问题非常突出的国家,劳动人口从供大于求到供小于求,出现家庭用工困难,造成市场上出现的非专业护工哄抬价格的现象,使老年护理成本飞速上升,部分家庭因经济困难无法承担老人的护理费用。
2.5 从业人员少,专业人才匮乏
统计数据显示,一名专业护理人员可以同时照顾30位70~75岁的老人,但只能照顾9位80~85岁的老人。至于85岁以上的老人,更是平均每4人就需要一位专业护理员。从现在前瞻性地看未来,我国将需要800万~1000万专业护理人员,而目前拥有合格养老护理职业证书的人不过30多万,差距相当惊人[7]。
2.6 家庭结构小型化
中国计划生育的政策已经持续30余年,独生子女家庭大量增加,据人口学专家、《大国空巢》作者易富贤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推断,中国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过去是几个儿女养两个老人,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目前已经出现了不少4:2:1的家庭结构模式,使一对夫妇要照护4~8个老人,使家庭养老成本增大,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无法承担,另外我国失独家庭日益增多面临养老困境。
2.7 介护工作滞后,老年护理呼唤介护士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所专门的介护士培训学校和师资,无一本全国统一的专用教材,无系统的课程设置,介护学也还是依附在护理学的范畴[8],还没有明确地将介护工作从护理中分离出来,在临床上主要是护工承担介护工作。老年人感叹养老院难进的同时,养老机构也床位紧张,入不敷出,更重要的是护理人手少,无法满足更多老年人的需求。几乎所有的养老机构都招聘有为数不少的护工,只是经过短暂的培训后上岗,也只能从事替老人喂饭、洗澡、翻身、倒尿盆之类简单的体力劳作,在老年介护工作中偏重满足老人的生理需求,而忽视老年人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9]。替老人量体温、测血压、清理褥疮、口腔清洁、插管护理、吸痰等护理工作,还是得由护士来干。护工护工,“护”几乎为零,护士护士则“工”大于“护”。一面是护士人手紧缺工作量大,一面是护工不能全方位提供到位的服务。老年护理成为困扰养老机构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倘若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妥善协调和解决,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就大打折扣,培养介护士已迫在眉睫。
3 我国培养老年介护士的思路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来照顾,介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启动老年护理员资格培训是减轻家庭负担、维持老年人正常生活和促进身心健康的最佳措施。如何培养一批专业的介护人员来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多种途径来开展介护士的培训工作。
3.1 短期培训
通过以赴日本学习的介护人员为师资力量开办介护培训班并实行资质认定制度、介护注册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对养老机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医院有老年护理经验的护士进行为期3-6个月的规范培训及资格认定,合格后由劳动仲裁部门颁发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3.2长期培训
在高等或专科学校开办介护专业,统一编写教材,通过招收应届初中或高中毕业生,经过系统的3~5年的中等或高等教育,与考护士执照一样参加全国执业统一考试后方可上岗。
4 小结
4.1 建立系统的老年介护制度和服务体系
我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养儿防老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但有些老人的老观念已经在悄悄的变化,去养老院养老正成为越来越多老人的选择。目前我国介护现状与人口老龄化和介护需求极不协调,发展老年介护事业,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只有建立专业的介护组织机构,将分散在民政部门、医院、养老院、福利院、社区卫生中心、保姆市场等多方面的介护资源整合起来,进行专业化介护人员的培训、晋级、考核、从业制度,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和规范介护行为。
4.2 提高国家对介护工作者的重视度,减少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
加强媒介宣传,加强人们敬老意识和对老年护理工作的认识。有计划地培养一批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老年介护士,派遣去发达国家引鉴介护的成功经验,选择适合我国老年介护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拓宽老年服务的思路。积极开展老年介护研究,培养老年介护专业人才,促进我国老年介护事业的开拓与发展。
总之,老年介护事业关系到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日本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结合我国国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介护事业新模式,使大多数老人拥有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是社会的责任和政府的义务。如何维护好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龄人群的生活质量、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系统、规范、完善的服务是我国护理人员研究的主要课题,是对我国老年介护事业的巨大挑战,是我国政府的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应当积极关注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相信有了政策、法律、制度和保障体系,我国的老年介护事业必将有着美好的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熊仿杰,袁惠章. 老年介护教程[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3-16.
[2] 王君俏. 老年介护理念的探讨[J]. 现代护理,2007,13(6):549-550.
[3] 胡颖辉. 日本老年介护及其对我国老年介护事业发展的启示[J].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7):80.
[4] 板野美佐子,小林恭子. 老年介护工作人员教材[M]. 岗山:社会福祉法人旭川庄,2007:45-51.
[5] 2010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M].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28.
[6] 陈茜,张晓君. 老年护理——最具挑战性的专业[J]. 医药杂志,2003,24(2):64.
[7] 易智华,周聪发,何雪莹. 本科护理专业开设《老年介护学》课程的思考[J]. 护理学杂志,2008,23(11):51.
关键词 老年人 居家护理 需求调查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02-0025-03
Requirement survey of the standardized community
home nursing care service for the elderly
WANG Ying-li1,JIN Qi-lin2,CHUI Ming3,HU Dong-gen4,LU Gui-ping4 ,SHEN Ming1,LAO Jiaying4,CHEN Yuan-hong3
(1.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Centre of the Health Bureau of Yangpu District,Shanghai,200090;
2. Health Bureau of Yangpu District,Shanghai,200090; 3. Daqiao Community Health Centre of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200090;4. Hudong Elderly Nursing House of Yangpu District,Shanghai,200082)
ABSTRACT Objective: To maste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mand of the nursing care service for the elderly at home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stablishing the elderly standardized community home nursing care service model. Method: Using the questionnaire,the home nursing care service requirement for the elderly for over 60 years old randomly selected in Bridge and Pingliang communities of Yangpu district was investigated. 5 000 copies of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and 4 032 ones were resumed,whose recovery rate was 80.64%;and the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3 226 copies,whose effective rate was 80.01%. Results: Demand rate of the home nursing care service for the elderly was 63.05%,who had the various home medical nursing service items requirement. Among the elderly who had demand,80.63% were at home,74% were ill with 2 or more than 2 diseases and 9.29% could not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Conclusion: The elderly demand the home nursing care service largely,particularly the seriously ill elderly.
KEY WORDS the elderly;home nursing care;investigation of demand
按国际通行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00%,即进入老龄化社会,上海于197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早20年。2010年上海常住居民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233.1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0.10%[1],杨浦区130万人口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近15.00%,高于全市平均数5个百分点,养老负担尤其繁重。本课题借鉴日本“介护”理念,结合本区实际,分别在平凉和大桥两个社区开展“介护式”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杨浦区共有11个街道,1个镇。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杨浦、大桥两个街道为调查社区。
杨浦区平凉社区现有常住人口12.30万,其中60岁及以上老人为2.98万人,占总人数的24.10%;65岁及以上老人为2.63万人,占21.39%;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为1638人,占65 岁及以上老年人的6.22%。纯老家庭736户(969人)。
大桥社区现有常住人口13.61万,其中60岁及以上老人口为2.96万,占总人数的21.75%;65岁及以上老人2.01万人,占14.76%,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为1 958人,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9.74%。纯老家庭673户(1 346人)。
在每个街道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各选取2500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自行编制《杨浦区介护式家庭病床居民需求咨询表》,内容包括老年人居住、疾病、生活自理、家庭照护、卫生服务需求等。共发出5 000份,收回4 032份,回收率为80.64%;有效问卷为3 226份,有效率为80.01%。
1.3 统计方法
数据录入应用EpiData 3.0数据管理软件,使用Excel 2003和SPSS 11.0统计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社区老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情况
在3226份的有效问卷中,有居家护理服务需求 2034份,居家护理服务需求需求率为63.05%。
2.2 有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老人的性别、年龄构成比
有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的2 034人中,男912人,占44.84%,女1122人,占55.16%。60岁~70岁为935人,占45.97%;71岁~79岁为697人,占34.27%;80岁以上为402人,占19.76%。
2.3 有居家护理需求老人的生活自理和照护情况
有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的2034人中,13项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和完全依赖他人帮助的比例分别是:行走为8.10%、做家务为13.70%、吃饭为5.70%、穿衣为5.90%、梳头为5.30%、刷牙为4.90%、洗衣为14.50%、洗澡为12.00%、购物为16.40%、上厕所8.00%、打电话为10.00%、理财11.70%(表1)。老年人照护者情况:老人自己照顾自己占61.69%,子女和配偶照顾为35.53%,社会照顾不到3.00%。
2.4 有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老人的居住方式和疾病构成
有居家护理需求的老人目前居住情况:居家1 640人,占80.63%,养老院176人,占8.64%,护理医院77人,占2.16%,其他174人,占8.75%。说明我区老人大都以居家养老为主。
需求人群中疾病构成:居首位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占86.82%,其次为糖尿病,占21.01%、第三位是脑卒中后遗症,占11.75%。同时患有2种及2种以上慢性疾病有1 505人,占需求人群的74.00%。
2.5 社区老人的居家护理服务需求
医疗服务需求前三位依次为配药、输液、测血压;基础护理需求前三位依次为更换导管、饮食指导和静脉注射;生活护理需求依次为洗头、擦身、洗澡;社区健康教育需求297人,占14.62%(表2)。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机构护理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卫生需求[2],因此介护式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已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有研究表明,大多数的老年护理服务需要通过家庭病床和居家养老的途径来展开,显示出以家庭为单位的老年护理服务具有确切的现实需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居家护理需求的老人中,80.63%的老年人实行的是家庭养老,仅19.37%为机构护理或养老;74.00%的老年人患有2种或2种以上疾病,63.03%的老年人有“介护式”家庭护理的需求;在13项生活能力调查中,有9.28%的老人不能自理;身边无家属子女的老人占2.78%(57人);基础护理、护理指导、护理治疗、导管护理四类19种护理服务需求量较大。
借鉴日本经验[3]。引入日本介护的理念,对失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进行居家护理、护助和照护,是本市乃至全国应对老龄化社会必然措施,它包含了自立生活的支援、基本人权的尊重、获取正常的日常生活及自我价值实现援助,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本区产业转型中,近60万产业的工人下岗和转岗,现在相当一部分已经进入高龄老人。部分高龄老人的退休金低、子女大多不在身边、家庭生活照顾产生困难,且大多数患有多种慢性疾病,行动不便,特别需要社会各方的关心。积极探索借鉴国外先进的模式,为行动不便且患有慢性疾病和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介护式”居家基础护理服务,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必然措施。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统计局. 上海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Z].2011-5-3.
[2] 曹俊山,李建梅,葛昌瑞. 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现状及完善保障制度的建议[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6):404-405.
引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都有衰老失去劳动能力的那一天,所以社会养老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中国的独生子女现状加重了年轻子女在家庭里赡养老人的负担,不少儿女选择将老人送到养老机构安度晚年,家庭养老模式正在悄然向社会机构养老模式转变,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与正常老人相比,痴呆症老人的养老问题给子女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不只来源于老人的痴呆症状本身,更来自于养老机构和相关福利机构对于痴呆症老人的歧视与排斥。解决好痴呆症老人的机构养老问题不仅对于中国养老事业的发展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故此,通过对两个老年养老机构的痴呆症老人的个案进行调查研究,探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痴呆症老人机构养老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为痴呆症老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其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社会养老机构提高对痴呆症老人的服务质量,保证痴呆症老人度过一个快乐的晚年生活。
一、老年痴呆症的基本概述
老年痴呆症又叫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社交与生活功能[1]。老年痴呆症会给子女和养老机构带来很多的不便之处,是因为痴呆症老人有很多异常行为,严重时表现为不安、易激或少动,个人卫生不佳;后期仍保留习惯性自主活动,但不能执行指令动作;疾病晚期可见四肢僵直、锥体束征、小步态、平衡障碍及尿便失禁等,大约5%的患者出现癫痫发作和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综合征的患者往往不能站立和行走,生活完全依靠护理。可以看出,对痴呆症老人的关爱与照顾不仅仅是一个家庭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痴呆症老人是一个需要我们全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因此研究痴呆症老人生活问题及机构养老现状问题尤为重要。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所要研究的问题,了解痴呆症老人机构养老发展现状。
(二)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北京某社会福利中心和云南省某老年公寓两个养老机构中痴呆症老人的典型个案养老现状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综合性地探讨我国痴呆症老人机构养老现状及存在的地区差异等问题。
(三)实地观察法
进入机构实地观察痴呆症老人日常生活状况和康复状况。并且参与到痴呆症老人与护工以及与其他老人的互动之中,并通过与痴呆症老人的共同活动从局内人的视角对痴呆症老人进行观察。
(四)访谈法
通过与护工及其他机构工作人员交谈,客观地了解养老机构里痴呆症老人的日常生活和康复状况,为了保证访谈的真实性和针对性,采取严格的结构式访谈,事先拟定访谈提纲,列出所有想要了解的问题。并且对于被访谈者的回答加以调查、询证及分析,以弄清痴呆症老人机构养老的真实现状,通过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提出恰当的改进措施。
三、目前痴呆症老人机构养老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机构区别对待痴呆症老人和正常老人
由于痴呆症老人各种异常的精神症状,给护工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对于痴呆症老人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不像照顾正常的老人那样和颜悦色,尽心尽力。而且无论是在入院程序上还是在住宿安排上,痴呆症老人都有单独的一套程序,区别于正常的老年人,这样长期的不与人交流不仅不利于痴呆症老人病情的好转,而且还会导致痴呆症老人智力和记忆力的持续下降。
(二)工作人员对于痴呆症老人的服务意识和态度有待改善
晚期的痴呆症患者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完全丧失生活能力,记忆力严重衰退,不能独立进食,理解和语言表达困难,在居所内找不到路,行走困难,大小便失禁,在公共场合出现不雅的行为,行动需要轮椅或卧床不起[2]。以上种种症状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增加了护工的工作强度,干扰了其他老人的正常生活,于是有的护工对痴呆症老人失去耐心,态度粗暴,语言过激。我们对待痴呆症老人应该有起码的理解、关爱和善意,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们,包容他们,而不应该对他们不管不顾,任其自生自灭。过去他们为社会做出过贡献,现在他们是需要我们照顾的“孩子”,需要全社会关爱的弱势群体。
(三)养老机构软硬件条件均较差,缺少专业护工、科学的康复计划和康复设施
调研的两个机构中都没有制定科学的痴呆症老人康复计划,更缺少必备的康复器械。这样的环境不利于早期痴呆症老人的康复训练和晚期痴呆症老人病情的好转,而且工作人员也没有接受过相关的专业培训,缺乏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对于如何照顾痴呆症老人的饮食起居,如何应对痴呆症老人的异常行为没有很好的技能支撑。有时护工在不经意间会碰触到老人的精神痛楚,让老人倍感痛苦。这种情况不但会影响痴呆症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更会加重老人的病情,要坚决杜绝。
(四)养老机构对痴呆症老人的服务存在误区
养老机构在为痴呆症老人提供服务方面存在误区,工作人员出于对痴呆症老人的保护,往往全面照顾老人的日常起居,大包大揽,不让痴呆症老人自己做任何事情。其实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早期痴呆症老人的病情更加恶化,如工作人员帮助痴呆症老人穿衣服会慢慢使老人丧失肢体行动能力,不让痴呆症老人与其他人接触会导致老人的记忆力更加减退,言语能力更加退化。因此,要鼓励早期痴呆症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经常与早期痴呆症老人进行日常接触,聊天等,这样有利于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五)养老机构对于老年痴呆没有很好的预防机制
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文艺体育活动有利于预防老年痴呆现象的发生,而现在的养老机构由于害怕承担责任,害怕老人由于运动而受伤,不鼓励领老人进行各项运动。老人们的唯一运动就是每天走到食堂吃饭再走回住处,这样不利于老年人身体的健康。而且老年机构不注重对于老人的心理关爱,很多精神关爱室形同虚设,并且缺少相关专业心理咨询人员。
(六)大陆地区缺少对痴呆症老人的关注和相关立法
大陆地区对痴呆症老人机构养老的现状鲜有关注,没有成熟的痴呆症老人照看守则,而且相关行业服务标准也不健全。所以才会导致养老机构有空可钻,不为痴呆症老人提供良好的服务。香港地区对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关注度较高,早在2000年就开始推行“安老服务统一评估”机制,采用一套国际认可的评估手段来评估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一系列行为能力,并为他们提供建议,香港政府还为有长期护理需要的痴呆症患者提供一系列资助照顾服务,同时为了表示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尊重,将老年痴呆症更名为脑退化症[3]。
四、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专业护工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有职业道德的专业化的护工人员
老年痴呆本身就是一种病,因此需要责任心强的专业护理人员,当前很多机构采取吃药抑制消极的办法,最后导致老年痴呆患者的器官加快衰退,记忆力和运动能力等基本能力在药物的作用下丧失的速度加快。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养老机构需要建立健全护工队伍,配备一批责任心强有职业道德的专业的护理人员,要求护理人员掌握痴呆症老人保健康复的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科学的康复计划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以物理疗法配合药物疗法尽可能地帮助痴呆症老人缓解病情,甚至帮助症状较轻的患者康复。同时,专业的护工还能够为未患痴呆症的老年人提供专业的预防保健服务,这样既有利于患病老人的康复也有利于对正常老人的预防工作。
(二)完善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
一方面,康复训练是老年痴呆症患者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环,所以养老机构应该增加投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配备配齐相关保健设施,保证患者的康复训练条件。另一方面,由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记忆力、活动能力和行为性格的改变,常常会做出一些危险的举动,有的甚至会因为记忆力和控制力的丧失而走丢。面对这种情况,养老机构应该装备监控系统,使痴呆老人的活动时时处于工作人员的观察和监控之中,避免老人受伤害和走失。此外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修建也应该简单安全,避免老人的一些过激举动导致危险发生。
(三)加强对护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为痴呆症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保证痴呆症老人安度晚年,仅有良好的设施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关爱老年人就是关爱明天的我们自己。而痴呆症老人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爱护。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要嫌弃痴呆症老人。只有护理人员发自内心地理解、关心和照料痴呆症老人,关注痴呆症老人的日常生活和康复状况,为痴呆症老人提供优质的服务,痴呆症老人的晚年生活才会更加美好,痴呆症老人的家属才会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与稳定。因此,高素质的护工人员是痴呆症老人度过安详晚年的生活保障。
(四)健全相关立法,制定行业规范或国家标准
一方面,国家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从根本上保证痴呆症患者的权益,从医疗、生活和人格尊严等方面为痴呆症患者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制定相关的行业规范,科学完善的行业规范、适当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才能稳定护工队伍,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其中,进而提高养老机构对于痴呆症老人的服务质量。
电影中身在香港的桃姐中风后住进了养老院,而现实中内地的绝大部分失能失智的老人需要留在家中接受家人照料。
青松护理正是为这些失能失智的老人服务,无论是家人还是缺乏专业护理知识的护工,都不能替代护理师的作用,这是目前养老产业的刚需。
2002年底,王燕妮进入了商学院,此前,她已经确定了要创立一家叫做青松的机构,在商学院,她是众所周知的“青松疯子”,除了必修的商业战略课程外,她的所有选修课都是和创业相关。
王燕妮最初想做的是引入欧美盛行的中老年乐龄俱乐部,通过带领老人旅行等方式丰富他们的老年生活,可此路不通。国外老人多在二战结束后的婴儿潮出生,创造并掌握着绝大多数的财富,成长中经历自我解放和自我实现欲望强烈,自然不甘寂寞。中国则不相同,老人并未掌握财富,活也自制隐忍,娱乐消费是锦上添花并非雪中送炭。
这群相对健康老人背后的另一个群体,则是失能失智、术后恢复期的人群。我国有将近3300万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简称“失能老人”),民间估计有将近4000万,无论以哪个标准,我国都是世界上失能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面临的照护服务压力也最大。
这部分人群,就是王燕妮看到的刚需。即使100个人配备一个护理师,整体也需要40万个左右的专业服务人群。这是个相当巨大的职业缺口。
“青松俱乐部”改头换面成了“青松护理”,做上门护理,没有成功的先例,王燕妮只好从已经经历老龄社会的发达国家寻找成功模式,没有一个能够照搬到中国,除了科学化、标准化的服务核心可以学习外,其他环节都需要本地化。
首先,国内人才结构不健全。在服务业成熟的国家,健康服务的人才分级明确,各司其职,医生和护士之外还存在着提供家庭护理的人才,在保姆、护工和养老护理员之间也有明确的技能分隔。而国内却不存在这样专业的职业认证,家庭照料多通过住家保姆完成。
王燕妮选择“就高不就低”的人才培训,宁选有全日制医学护理教育背景、有临床护理经验的服务人员,虽然在欧美等服务成熟地区,这样明显“大材小用”,但可以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更专业的服务。从这点上,青松护理与众多基于住家保姆的生活照料服务区别开来。
王燕妮不厌其烦地重申“替代性护理”和“康复性护理”的不同。“替代性护理”就是常见的请护工来替代老人完成行动,这样的护理更简单,只需要代劳,但缺点是容易让老人因为长期缺乏运动而失去功能。康复性护理在在于延缓慢性病引起的身体恶化和衰退,并维持身体功能,目的是让老人与疾病和平共处。
中国触目惊心的失能老人数字也证明了这一需求的迫切,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是73 岁,但实际的只有62.5 岁,剩下的10年中,很多人是在与卧床与疾病共存中度过。
即使是在高龄遭遇疾病的袭击,多数老人并未得到有效的康复。康复被分为先期住院期急性康复、中期专科康复医院康复以及后期住家康复,最为广泛和持久的住家康复却最为缺失,“脑梗病人完整康复80% 以上的功能,需要长达6个月的时间。”这个最佳时间把握住了,可以避免各种后遗症,而90% 以上的人并未得到及时康复。
长寿如若质量不高,也就失去了意义。专业护理的意义之一也在于能让老人高质量地享受生活,“经过青松护理的高龄老人,有些经过一段时间后在睡眠中安详地离去。老人走以前生活品质提升了,心情不错,家里人虽然舍不得老人,也会对老人离世前的状态感到安慰。”王燕妮说。
本地化措施还包括照护者支持,青松护理为所有护理人员提供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这在国内属“先锋”之举。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服务的护理团队接触老年病患,日久难免会积累消极情绪,这在老年护理行业是情理之中,有些养老院甚至出现虐待老人事件。
青松护理针对多数人群,在北京老人接受每周三次的护理一个月需要花费800到1000 元左右,这已经是大多数家庭可以承受的价格。抱着改善养老产业的想法开始创业的王燕妮,想让这一服务被大多数老人都用得到,用得起。
北京市安定门街道敬老院院长陈妩红最近颇为忙碌,每天一上班,办公桌上的电话就响个不停,以至于她不断重复着回答来电咨询的同一句话:“全部住满了,床位太紧张了。”
陈妩红说,按照国际通行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即为进入老龄化社会。北京市在几年前就已经迈进了老龄化社会的门槛。
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占总人口的11%。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
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本公指出,中国老龄化时代已经到来,目前已有21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龄型地区,老龄化压力已经开始显现。
养老院一床难求
随着越来越多老年人“社会栖身”意识增强,许多城市的养老机构开始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
以北京市第一福利院为例,床位虽从300张增到了500多张,但仍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现在入住率比较高,达到了100%,而且登记的待入住的老人都已经达到千名以上了。”该院院长赵丽君说。
北京市第五福利院也出现不停地登记和预定床位的情况,尽管院内的200多个床位早已满员。“新的老人想入住进来,目前基本没有可能。”第五福利院有关人员告诉笔者。
“目前北京60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超过210万,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入住养老院。现在北京共有大小养老院400多所,郊区养老院的入住率已经很高,城区养老院更不用说,供不应求的状况一直存在。”陈妩红说。
有社会学者就做过这样的预算:以北京市第一福利院为参照,如果以每年空出50张床位的循环速度估算,要想满足1000名老人的入住需求,至少需要20年。
北京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副处长魏小彪表示,2010年北京市养老机构的床位达到5万张,到2020年达到14万张左右才能够满足老年人入住需求,因此这几年的发展任务很重。
北京这种现象在全国多数大中城市普遍存在。
人口密度为2804人/平方公里的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近300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0%以上,这个比例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目前的养老机构远远不能满足其老龄人口的住宿需求。
2006年上海有560家养老机构,总床位数大约有7万张。很多老人都希望进入心仪的养老院里颐养天年,但这对于寸土寸金的上海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上海市黄浦区民政局曾估算,在中心城区每新建一个床位大约需要投资25万~30万元,仅靠政府投入很难解决。
另外,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和全国形势一样,福州目前的养老服务机构与老年人口比例严重失衡。据了解,2008年上半年,福州市常住老年人口已达到86万。其中,超过31万的老年人有社会养老的意愿,但是目前养老机构仅能提供3300个床位。
护理工严重不足
“除此之外,现在还有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护理员缺口大。”陈妩红说。
按照国际惯例,就一个养老机构而言,一般要求护理人员和老人的人数比例为:全护理是1:2,半护理是1:3,自理是1:5。但事实上,我国有的养老机构一个护理人员需要照顾十几个乃至七八十个老人。
目前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以下岗人员居多,还有部分外来务工人员,这使得除了“用工荒”现象以外,养老护理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家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表示,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但养老护理人员不论是规模还是专业水平都不能适应这种严峻现实,目前中国最少需要1000万名养老护理人员。
笔者从北京数家养老院得知,大多数养老护理从业人员队伍不稳定、年龄偏大且流动性强,缺乏基本的从业素质。
陈妩红说,养老护理员工作繁琐,除了基本的从业技能外,没爱心,不能吃苦,是护理从业者的大忌,就因为这样,不少应聘者刚上岗没几天就离开了。“现在留在安定门街敬老院的护理员,大部分是我通过自己或亲戚朋友的关系找来的,正因为这层关系他们才留下来,但是还是存在素质偏低的问题。”
公办机构如此,民营机构苦水更多。“养老机构本身就是慈善事业,利润微薄,护理员工待遇自然不高,月收入七八百元,而且比较累,有时24小时不能离开老人,谁愿意做?”北京市爱福民办敬老院的工作人员一言以蔽之。
北京市四季敬老院的有关人员在接受笔者采访时透露,该院的专业护理员很少。大部分是农村来的女性,招聘进来后经过院方的专业培训才上岗,但没几天就陆续有人离开,福利院只得通过不断追加工资才将一部分护理员留了下来。
陈妩红告诉笔者,尽管现在已经有了一些专门培训养老护理员的学校,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出这笔培训费来参加培训。这就导致了养老院的护工不到位,院方对护工批评后,护工还可能因此走人,这增强了护工队伍的流动性。
该到哪里养老
这几天,北京市西城区86岁的邢大娘的女儿占敏心事重重:该选择让母亲到哪里养老?父亲刚刚去世,自己又在国外工作。在家吧,只有母亲一个人没人照顾。到养老院,又怕条件不好。“如果养老院能为我们提供个性化服务就好了。”占敏不停地向笔者打听哪里有上档次的老年公寓。
占敏的心事反映出部分家庭的渴求,他们向往的是设施、环境、服务等都较齐全到位,能有家的感觉的养老机构。
业内人士称,以养老院为主的“机构养老”将是未来养老趋势,但养老机构全靠政府张罗显然不太现实。加之公立养老院供需失衡,各地催生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民营养老机构。
据了解,从1997年开始,上海就设立了名为“88547”的社区服务网,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社区服务,以各级社区服务中心和各种老年活动室、老年茶室、敬老院、老年医疗咨询室、家庭病床、老年互助组、老年食堂、老年浴室等为支撑,具有较完善的设施功能和服务项目。并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和临时性困难帮助及文体活动等服务,既缓解了家庭养老压力,又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为众多城市社区所仿效。
目前北京市还出现了一种居家养老模式:老年人在家庭居住,社区则上门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据了解,“居家养老模式”是选派经培训的“40、50”人员,为老人提供护理陪伴、生活料理等上门服务。
关键词:护理专业;新生;老年照护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126-02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逆转的社会问题。有力推进和发展老年护理事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我院已开始招收老年照护方向的专科生,本研究目的是为了了解护理专业新生对老年照护或老年护理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开展老年照护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整群抽取我院2013级新入学护理专业本、专科护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共发放问卷574份,收回问卷574份,其中有效问卷548份,有效回收率95.4%。其中,2013级本科191人,2013级专科357人;男生25人,占4.56%;女生523人,占95.44%;年龄16~22岁,平均年龄(18.78±0.88)岁。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本课题组编制的《护理专业新生对老年照护的认识及就业意向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对老年照护专业的认知及态度等内容。采用不计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就自己的情况独立、诚实回答,集中发放、集中收回。
3.资料分析。采用Epidata 3.1建立调查表数据库,双录双输所有数据;统计过程在SPSS17.0统计软件包中进行。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两相关样本多重比较等。
二、结果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2.护理专业新生对老年护理知识的认知情况。在我国老年人判定标准一项中,本科生105(54.98%)认为60岁以上为老人,专科生231人(64.71%),总共336人(38.70%),可见在这一项中总体认知率偏低,其中专科生认知较本科生低。本科生95人(49.73%),专科生117人(32.77%),总共212人(61.30%)听说过“人口红利”。在是否听说过老年长期照护的选择上,本科生68人(35.60%),专科生212人(59.38%),总共280人(51.09%),专科学生认知比本科学生高,可能与专科学生有更多的照顾老人经历有关,见表2。
3.护理专业新生照顾老年人的经历。在所有调查对象中本科生79人(41.36%),专科生177人(49.57%),总共256人(46.71%)有照顾老人的经历,见表3。
4.护理专业新生对老年照护专业(方向)的了解情况。本科生109人(57.06%),专科生295人(82.63%),总共404人(73.72%)。数据显示专科生对老年照顾专业的了解率明显高于本科生,可能与现目前主要针对专科学生开设该专业有关,见表4。
5.护理专业新生了解老年照护专业(方向)的途径。排在第一位的是讲座30人(23.72%),后面依次为教师授课81人(14.78%),网络媒体73人(13.32),杂志、书籍46人(8.39%)。可见学校宣传是新生了解该专业的主要途径,见表5。
三、讨论与对策
1.加深对老年照护的认识。调查表明目前有大部分护生对老年照护有初步了解,但是只有少部分的护生有照顾老人的经历,对老年照护专业了解并不透彻。很多人将老年照护等同于老年病护理,而后者只是对某种老年疾病有针对性地提供护理措施,而老年照护的范围已经超过了传统医疗护理范围,包括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的护理,单纯的医疗护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老年群体的需要[1]。护生在新型医疗模式下对老年照护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以适应需求。
2.加大对老年照护的宣传力度。老年照护是一个新兴的专业,还处在萌芽起步阶段。护生对老年照护认识偏差大。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杂志书籍等媒介,拓宽宣传渠道,营造宣传氛围,提升老年照护在学生心目中的专业形象。
3.加强护理专业情感培养。护理情感教育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积极的护理情感对护理工作具有导向作用。通过加强对老年照护专业认知教育、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环境等方法加强护生对老年照护的专业情感[2]。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在兴趣中培养专业技能,让学生看到专业的发展前景,提高学习积极性。发挥护理专业优势和作用建设养老护理人才队伍,护理专业可发挥积极作用[3]。
4.增强老年照护职业认同感。增强职业认同感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加强护生对老年照护的认识、加强职业前景教育、加强职业情感教育。我国老年照护起步晚,很多人对老年照护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混淆了老年护理和老年病护理。实际上,我们需要对老年人提供的应该是全身心的照护,工作范围也从医院扩展到家庭、社区和相关社会机构[4];老年照护属于专科护理,改变护生对老年照护发展的错误认识,使其认识到老年照护不管是在专业知识还是在实践上都还有很大的空间进行探索,消除顾虑;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对老年照护的需求大大增加,老年照护职业前景可观;老有所养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作为当代护生,应当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为老年照护事业发展尽力,实现自我价值。
5.探索适合老年照护专业学生的实习模式。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学校可与医院、社区、养老院、家庭等多方合作,增加学生接触临床的机会,让护生通过小组方式参与到老年照护的实践中去,以了解老年人心理状态及生活状态。带教老师以身作则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并应用于实践,巩固专业理论知识,探索更好的服务方式。
6.改变本专科护生认知差异大的现状。本科护生对老年照护的总体认知率低于专科护生。由于老年照护专业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临床专业,与专科护士的培养目标吻合。可以通过专业介绍、对本科护生开设老年照护选修课程、开办讲座等方式,增加其对老年照护的认知,消除对老年照护认知低的格局,专科护生充分利用空闲时间,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了解老年照护专业相关知识,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
参考文献:
[1]丁俭,王峥,白姣姣.老年护理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J].护理杂志,2004,21(5):42-43.
[2]曾丽梅,王嘉毅.护理情感培养寓于老年护理教学中尝试效果的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4):157-157.
[3]曹梅娟.养老服务机构护理人员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08,22(12):3299-3301.
[4]刘宇,郭桂芳.我国老年护理需求状况及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4):5-8.
基于老年人口护理分析的老龄化社会问题对策
1.我国老年人口现状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到2010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占到总人口数的13.26%,与2000年相比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占到总人口数的8.87%,与2000年相比上升1.91个百分点。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剧。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预计,到2015年,我国老年本文由收集整理人总数将突破2亿,到2025年将超过3亿,2045年将达到4亿。由于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剧变,子女与父母同地、异城分别居住较为普遍,使得老年人空巢现象日益突出。由于社会提供的养老服务匮乏,许多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空巢”老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基本生活困难,生活质量较低。专业护理人员短缺,长期护理的设施缺乏是影响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因素。
2.老龄化社会存在的问题
2.1部分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口呈上升趋势
截止2010年末全国部分和完全失能老年人总数约为3300万,占全体老年人口总数的19.0%。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数为1080万,占全体老年人口数的6.23%。预计到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总数将会达到4000万,比2010年增加700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5%,部分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
2.2护工荒和护工素质较低
有关调查表明,80%的独生子女夫妻在老人住院需要护理时会选择聘请护工照顾。目前,北京老年人护工的短缺现象较为严重,持证上岗的资深护工更是千金难求。南京市大部分养老机构正遭遇严重的“用工荒”,预计护工缺口达数千人。伴随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病患及需要照护的老年人逐年增多,对护工的需求还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大部分相关从业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的家政培训,致使护工的整体素质低下。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1-0171-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普遍延长。社会老年化现象日渐明显。老年人骨质疏松、行动弛缓、肌力减退、稳定度和防御能力差,受外力作用后髋部骨折是最常见损伤之一。若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一旦髋部骨折易发生多种合并症。[1]故心理护理至关重要,从而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2006~2008年收治的54例患者,年龄:60~70岁12例;71~80岁25例;81岁以上17例。骨折分类:股骨颈骨折38例;股骨粗隆骨折16例。治疗方法:手术治疗28例,保守治疗26例。健康状况:既往有糖尿病5例,高血压7例,心脏病8例,其他4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2例,高中10例,初中19例,小学5例,无文化8例。职业情况:离退休30例,农民14例,个体10例。
2 骨折后的心理状态
2.1 焦虑恐慌心理:髋部骨折后直接限制了老年人的活动,生活不能自理,心理难以承受。不仅不能照顾家庭,反而增加了家人的负担。由此引发焦虑恐惧,唉声叹气,除病痛难熬外,还担心家庭的经济支付能力。
2.2 怀疑、烦燥心理: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病痛虽减轻,又担心预后,担心自己能否站起来,表现紧张、恐惧、苦恼、抑郁,难以入眠、不配合治疗等一系列情绪变化。
2.3 自悲自怜和依赖型心理:经过住院治疗一段时间,自身体验到病情要较长时间恢复,况且不能恢复到骨折以前功能状态。伴随而来悲伤,自怜心理,担心家人遗弃,悲观既而丧失治疗信心;有的老年患者习惯了护士和陪伴的照顾,产生依赖心理,不敢对肢体功能锻炼或不愿克服锻炼中的困难等。[2]
3 对策
3.1 采用心理疏导,健康教育,适应角色转变:仔细观察病人治疗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各种心境,调整心态平衡。细心热情接待病人,密切护患关系,与老人建立亲切真诚的感情,观察内心活动,及时了解个性特点,生活习惯,家庭环境等方面因素,尽量满足老人护理需求,引导他们角色转换,使老人正确面对骨折现实,树立自信配合治疗。国外在护理学研究中提出对老人负进行护理干预,就是通过护理知识与技能去支持和提高病人的适应能力。如一老人要进行股骨头人工置换术,对手术有质疑,我们向他讲明了医生的医术,手术的目的和先进性,介绍术中过程,解除了老人的顾虑,调整好心态,配合术前准备,成功了手术。
3.2 运用心理技巧,建立病人自信心:首先应有耐心倾听老人对病情的叙述及生理需求,甚至渲泄,使他们心理平衡;主动接近老人,用良好的语言和体态语增进与老人的感情。如注意语音、语速,避免高亢、过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轻拍或抚摸老人手背等。处处体贴照顾老人。尽量安排舒适、安静、老人多的房间。如一句“早上好,您今天看上去气色好多了”等等,无形中增强了老人的自信心。
3.3 落实基础护理,消除心理障碍:基础护理是心理护理的保障。针对老年髋部骨折的特点,应提高护士观察和技术操作能力。如静脉穿刺应稳、准,控制滴速等,皮肤护理应到位,动作轻柔,避免褥疮等,最大限度降低病人的痛苦。同时,对病人及家属要进行护理知识宣教,帮助他们掌握一般护理技巧,以便在恢复阶段时能自护和他护。
3.4 发挥家庭成员心理护理的动力作用:家庭因素对老人的心理起着重要作用。作好家人的思想工作,一则可解除老人经济后顾之忧;二则可解除老人对家庭的思想顾虑,提高心理适应能力。[3]如一位80岁老妇人股骨颈骨折,老伴不在了,总以为自己是唯一女儿的拖累,产生了消极悲观情绪,我们及时了解了这一点,与家人沟通,其女儿明白了心理护理与疾病的利害关系,配合我们疏导了病人的情绪。同时应指导家属配合饮食治疗,如补充钙类和高营养易消化食品。在护理人员和家属的共同努力下,让老人面对现实,以积极心态配合治疗。
3.5 功能锻炼:尽早合理有效的康复锻炼是防止关节肿胀、僵硬、强直、韧带挛缩等后遗症的有利保证。患者因疼痛,害怕骨折移位,经常不愿主动活动,这时应做好心理护理,消除其顾虑,根据医嘱制订康复锻炼计划,循序渐进定时活动,并给予患者家属适当的护理指导。
要过年了,来自山东的张先生感觉自己快撑不住了。
他家老爷子患有脑血栓,还患上了前列腺疾病,在北京某三甲医院住院。老爷子每天过了半夜频繁小便,每隔一小时就解一次。张先生睡眠不好,在家需要吃药才能入睡。在医院陪护父亲没过3天,后半夜坐在凳子上就能睡着,叫都叫不醒。后来,张先生想了一个办法,用一根绳一头拴在老人的手腕上,另一头系在自己的手腕上,这样老人有事就可以马上叫醒他。老人说,每拽一次绳,心里就一哆嗦,儿子累啊,可实在是没辙啊!
在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附近,总有一些人举着牌子招揽生意,2人间、3人间甚至有8人间,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陪护肿瘤病人的家属是他们的主要客源。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医院的走廊和病房都住着陪护病人的家属。
在我国,“一人生病,全家受累;一人住院,全家陪护”的现象很普遍。与其说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不如说是迫不得已。一般来说,医院都不负责患者的基本生活护理,很多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洗头洗脚、大小便、翻身这样的生活护理,要么由家属完成,要么由护工完成。
俗话说:三分医疗,七分护理。患者生病住院,康复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专业的照料。许多患者家属由于工作原因无法到医院陪床。北京李女士的父亲因偏瘫住进了医院,她和丈夫都要上班,无法长时间照顾父亲,只好请了护工。令李女士没想到的是,护工居然连起码的医学常识都没有,在为偏瘫父亲翻身的时候,由于操作手法不到位,她父亲从床上滚落下来,造成腿骨扭伤。
“护士不能照料生活,而护工又很难找到专业的,真让人发愁。如果能有护士帮忙照看,我们就能省心不少!”李女士感叹道。
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陈晓红说,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医院都是实行无陪护病房,护士与病人可以开展一对一服务,根本不用家属操心。让没有受过护理教育和训练的人护理患者,在这些国家是不可思议的事、不能被允许的,一些国家在法律上明文禁止。
“嘟嘟嘟……3床患者的液体没有了。”
“嘟嘟嘟……5床的患者腹痛,快来看看。”
只要是住过医院的患者,对此都不会陌生。在医院无论是在哪个科室住院,护理站的呼叫器响起来,护士才赶到病房。
护理难,主要原因之一是当前医院的护理人员不足。卫生部医政司护理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1978年,卫生部编制“综合医院人员草案”,提出床护比为1∶0.4。此后30余年,这一数据始终未变。即使是这一标准,目前在大城市的很多三甲医院,也不能完全达到。从医护比来看,2009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执业(助理)医师为220.5万人,注册护士184.1万人。世界银行《1993世界发展状况》中提出,医护比为1∶2至1∶4。照此计算,我国护士配置缺口超过200万人。从千人口护士拥有量看,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1998年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已经达到3以上,部分发达国家甚至达到30以上,只有印度、土耳其、巴西等国家在1以下。2009年,我国千人口注册护士为1.39人。
护士人手少,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在护士的管理使用上,很多医院存在不少问题。打针的、发药的、量体温的,有时一下子来六七个护士。等病人需要的时候,连护士的影也看不见。
陈晓红说,非护理人员护理患者与经济发达程度没有必然关系,关键是管理理念和护理模式问题。目前,我国护理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健全。打针的只管打针,发药的只管发药, 护士没有以患者为中心。
责任制护理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国外兴起,但我国在推广中一直流于形式,常常是把患者分给护士。陈晓红说,病房门口挂着责任护士的名字,但患者和护士互不相识,责任护士的责任没明确,患者有问题找不到护士,医师有问题不知道联系谁,临床护理工作的状态是名为责任制护理,实为功能制护理。我国的护理模式从本质上还停留在流水线式的以护士为中心的分工护理。
2010年,卫生部开始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截至2010年底,全国1251所三级医院启动了优质护理病房9646个,93所三级医院全院病区全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关键词 社区护理 护理质量 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4-0030-03
社区卫生服务以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以人们的健康为目标,将卫生服务落实到社区、家庭、个人。社区卫生服务最贴近普通市民,能够帮助一般患者解决就近看病、健康管理的问题。随着社会生活水平和群众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社区护理的模式也在不断转变,社会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
笔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护理工作已有15年,亲历了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发展的进程,与社区居民有比较多的联系和沟通,对如何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工作,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要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工作质量与服务水准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探索,讨论如下。
1 了解居民健康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1 了解居民护理需求
首先要了解社区居民的护理需求,才能提供有针对性的社区护理服务。
1)细致预检,掌握就诊信息
预检是医疗护理服务的前沿,是医院与社会发生关系的第一道门,是提高门诊质量、减少医疗纠纷、赢得患者信任的重要关口。如果能够详细准确地了解患者的就诊信息,就能够第一时间做好护理工作和就诊前的准备,如给患者准确发放挂号小票,告知当日能够治疗的项目和下次治疗的时间选择,这样无疑能让患者拥有一个良好的就诊心情[2]。
2)利用健康档案做好重点人群护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对象中,老人、妇女、儿童占了很大比例,因此需要熟悉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护理需求。社区护士应当熟悉社区诊断及患者健康档案的相关信息,根据社区主要疾病危险因素和慢性病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护理服务。对于0~6岁儿童,为降低儿童对于医护人员的恐惧,我们护理部特意把儿保护士的服装改为温馨的粉色,还特意设置了卡通图片及玩具,并对不畏惧打针的孩子给予奖励,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治疗;对育龄期妇女重点是传播优生优育和常见妇女病的防治知识[3],如举办“素质,健康,生殖保健咨询”讲座,免费发放避孕药具并宣传相关知识。落实产后访视,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新生儿脐部护理;对高龄老人实行优先治疗、优先检查,预检护士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代挂号、代配药,对社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上门护理,开设居家舒缓疗护病床,提供临终关怀服务[4]。
1.2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1)微笑服务 微笑可以使人觉得亲切,消除陌生感,患者咨询时态度要诚恳,并且要耐心倾听,细致询问,使患者对医护人员有充分的信任感,安全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沟通过程中还要正确使用称呼,称呼是沟通的开始,一个亲切、礼貌得体的称呼可以拉近护士和患者的距离,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为以后的良好沟通奠定基础。
2)耐心倾听 当遇到年老、动作迟缓、语言不流利、听力欠佳的患者时要耐心倾听,这不仅是出于对患者的关注、关怀和尊重,也有利于观察病情、正确判断和正确分析,避免因此而发生的护患纠纷。
3)礼貌用语 “请”字在先、“谢”字在后,微笑甜一点,仪表真一点,言语暖一点,问候多一点。
4)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预检过程中经常会碰到部分患者由于受到疾病、精神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困扰,言行缺乏自制力。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保持冷静、不必过多解释,也不反驳患者,而应该对其表示理解,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用言行塑造自己健康的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对方,以达到优质服务的目的。
5)开展健康宣教 在各个候诊室设立了不同内容的宣传栏,每个候诊大厅全天候滚动播出常见病防治知识的录像。定期在门诊举办健康大讲堂活动,护士对患者的各种提问总是有问必答。通过健康宣教不仅能增强居民的防病知识,对疾病的转归有了科学的预期,而且增强了护患关系,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增加。
2 提高护士素质和更新观念
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质量,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更新护理观念。
2.1 加强社区护士的培养教育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既包括预防,又包括医疗护理服务。全科护士不仅要具备一般护士所具有的基本护理能力,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具备各专科的护理技能。培训是提高服务水准的重要途径[5]。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中专学历的要求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下护理工作的需要。除逐步引进大专、本科毕业的护士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强有一定实践经验、中专学历的护理人员在职培训,使他们不断充实医疗护理新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医学模式的转变。
所有新分配的护士实行岗前培训,先集中进行医德医风、专业思想及院规教育,然后进行基础理论和基础护理操作训练,经考试合格后转入临床;护理部每月举行1次护理业务学习;组织护理人员参加上海护理学会举办的每月1次的护理学术讲座;选送护士长及表现优秀的护士参加由上海市护理学会举办的各种护理学习班;邀请三级医院有经验的专家为护理人员进行授课。在培训中引入整体护理的理念,整体护理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目标是满足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培训开设了心理学、伦理学、人际沟通、老年护理、社区护理、营养与膳食等等课程,以提高社区护士的整体水平。
2.2 转变观念,将患者尊严放在重要位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如果能把尊重患者尊严也纳入到自己的工作内容之中,那么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会产生全新的意义。护理人员应首先做到从思想上适应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探索护理概念转变的真谛。社区护理工作要强调“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各种医疗服务首先要得到患者的同意和理解,注重护理服务的各种细微之处。包括加强护理巡回,尽我所能为患者提供方便,用热情的服务为患者解除病痛。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
3 发展居家护理,将服务延伸到家庭
以社区为范畴,以家庭为单位,以个人为对象,以妇、儿、老、残、慢性病为重点,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服务,是社区护理的发展方向[6]。
近几年来,上海市全面推广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就是要将疾病防治的关口前移,不仅仅是不生病、少生病,还要提高生命的质量。因此社区护士有必要走出办公室,走进社区、走进家庭,为居民提供连续性、协调性和综合性的社区护理服务。通过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来共同商议、探讨对疾病的治疗及护理计划,减轻患者的痛苦,消除家属的疑虑。在促进患者康复的过程中,护士、患者及其家属都需要发挥各自的角色优势,达到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日益提高。现已不仅满足于有病治病,更需要得到疾病预防、护理、康复、促进健康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因此,开展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于一体的社区护理势在必行,也是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四大重点之一。
4 探索心理护理,提高社区护理水平
4.1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
社区门诊患者老年人居多,老年人反应速度慢,容易健忘;且老年人情绪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常表现为兴奋、激惹、多变,一旦强烈情绪发生后需较长时间才能平静;老年人人格变化较多,表现为比较顽固,守旧、不易接受新鲜事物和他人意见,猜疑心较强。有的则过多的感慨、伤感,喜欢回忆往事,沉溺于对过去成功事业的追溯之中;老年人多已退休在家,子女大都独立生活,这种生活环境和角色变化构成了老年人孤独的主要原因。孤独寂寞、社会活动减少使老年人选择更多的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酿酒、缺乏运动等[8]。
4.2 探索心理护理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社区卫生服务应不仅仅涉及疾病的治疗,更应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9]。
1)学会倾听 与老年人交谈中常以聆听为主,顺势利导的提出自己的建议,辅以适度的表情,如微笑的点头、注视加上轻柔的举止动作,使老年人充分信任社区护理人员。
2)调整情绪 护理人员对老年人应给予特殊照顾,热情的关怀,减少其精神刺激。除了语言交流外,还可使用非语言交流。例如,扶老年人走路,需服药的老人为其准备温开水,在社区护理工作中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他们感到精神愉快。
3)尊重老人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至深的本质在于渴望获得尊重。” 每个人都毫无例外地需要得到精神和物质上的认可,因此改善护患关系的窍门就是恰如其分地对别人表示尊重。对他们称呼要用职称或尊称,细心观察老年人的经历、特长、爱好,必要时可以此作为初始交谈的切入点[10]。
4)社会支持 社区护士应与老年人家庭保持经常性联系,动员家属、子女多关心、体贴老人,经常与老人团聚,减少寂寞感。鼓励老人适当参加社会活动,保持与人交往,从社会生活中寻找乐趣。社区老年患者通过社区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增强了保健意识,提高老年期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诗甫. 如何提高社区整体护理素质[J]. 中国保健营养,2012, 21(18): 3915-3915.
[2] 许秀兰, 李学华. 国内外社区健康教育与社区护理简介[J]. 天津护理, 2000, 8(6): 300-302.
[3] 李春玉, 戴蕴威. 社区护士的护理活动现状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01, 4(3): 230-232.
[4] 张俊. 健康教育对社区预防保健的促进作用几点思考[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 9(11): 497-497.
[5] 朱华兴. 医院预防保健工作与社区卫生服务管理[J]. 当代医学, 2012, 18(29): 28-29.
[6] 程建红, 张清华, 陈国英, 等. 社区护理人才需求预测及规划性培养的研究[J]. 护理研究, 2004, 18(6): 535-536.
[7] 尚少梅, 侯淑肖, 巩玉秀, 等. 社区护理的内涵与外延[J]. 中国护理管理, 2005, 5(3): 28-30.
[8] 易景娜, 陈利群. 社区全科团队中护士的角色和功能定位及其发展问题[J].中国护理管理护理学杂志, 2011, 26(24): 81-83.
[9] 盛凤珠, 林丽珠, 李冰, 等. 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中社区全科护士的角色和工作技巧[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11): 340-341.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在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老年人口数量高达14%-15%[1],人口老龄化,家庭少子化使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受到限制,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日本于1963年制定老年福利法[2],并提出介护一词,对老年人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科学照顾,发展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据调查,日本是目前亚洲寿命最长的国家,这和其介护技术广泛应用是分不开的。本人于2009年10月12日至11月6日抵达日本岗山旭川庄参加了日本JICA援助的江西第一批老年介护师资培训,不仅学习了老年人及残障者的饮食、排泄、沐浴、更衣、运动、功能训练、心理观察等介护技术及先进的介护理念,而且参观了日本介护的先进设施。
1培训概况
1.1旭川庄概况
日本是一个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很多老年人需要社会给予照顾和帮助,日本政府于1987年成立“社会福利及介护士法”,2001年出台了介护保险法。经过多年努力,日本已建立了较完整的社会养老、助老的介护体制,冈山旭川庄是一所具有45个介护福利设施和事业的“综合医疗福利设施”,从幼儿到老年人都可以利用,开展身心障碍、老年认知症、生活自理能力障碍、高龄老人及居家看护等各种利用设施;同时配有相应的专业人员培训、研修机构,如旭川庄厚生学院就是日本有名的高等看护、介护培训学院。
1.2基本学习情况
学习主要分三部分:即理论学习、操作体验、见习实习。理论学习内容主要有介护概论、老年人和残障者的社会福利及介护保险制度、居家看护、介护、康复等相关理论知识;参观见习了旭川庄儿童设施福利院、旭川庄敬老院、托老所敬老院、认知症患者的小组式老人之家、老年护理之家、老年公寓、自费敬老院、龙之口寮残疾人设施福利院、福文舍福利院、天成会福利院、济生会福利院……等各种类型的福利院,在这些福利院,我们亲自体验了饮食、排泄、沐浴、更衣、足浴、吞咽、肢体功能锻炼、老年保健操、球类比赛等介护;在龙之口寮残疾人设施院,为残疾人喂饭、与残疾人一起做饭切菜,目睹了残疾人外出购物、旅游,参观了残疾人工厂。
2学习体会
2.1介护理念先进,充分发挥老人和残疾人的残存功能,实现自立支援
在我国大家都认为对老人和残疾人要呵护备至,尽量不让其动手做事,照顾周到,而在旭川庄,介护的理念是尽一切可能让利用者发挥其最大的残存功能实现自立支援。介护人员对利用者的每一个动作进行评估,根据其残存的功能设计各种辅助利用工具,如让残疾人使用专用的刀叉切菜、炒菜、做面包等,让老人自己完成吃饭动作,长期坚持,既可以保存期剩余的功能,同时也增强了利用者的自信。
在残疾人工厂,残疾人利用各种辅助工具制作出各种精美的广告宣传画、工艺品、手提袋、沙发垫、面包……等,这也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其社会价值。通过这种自立支援减轻了家人及国家负担,同时减少了住院等费用。
2.2设施先进,各项设施量身定做,充分体现出人性化及个性化
2.2.1居住设施
小型的老人之家由一家6口组成,大型的由8人组成,内有大客厅、餐厅、卫生间、浴室、活动室,餐厅有厨房配套设施、厨具、电视、餐桌等,各种设施一应俱全,格局布置以家庭式设计,每位老人独住一间,老人可以自由进出,家属随时可以探访。老年公寓的老人还可自带喜欢的家具,家具物品按自己的方式摆放,浴室配置了移动滑板、小型家庭式浴缸、旋转升降椅、自动升降浴缸,介护人员只需使用躺式滑板将老人平推至浴缸中间,摁下开关,浴缸会自动上升至所需高度,同时可以自动按摩。
2.2.2轮椅设计
在残疾人福利院,每辆轮椅设计都各不相同,轮椅的功能是根据残障部位量身定做的,轮椅上配有各种功能的开关及物品存放袋,利用者只需用指头或下额轻轻一碰轮椅就可快速行驶。
2.2.3沐浴设施
为了满足卧床老人泡澡的需求,设施院配有家庭式小浴缸和可升降的浴缸,介护人员只需用躺式滑板将老人平推至浴缸中间,摁下开关,浴缸会自动上升至所需高度,同时可以自动按摩。
2.2.4排泄设施
对于排便困难不能坐立的患者,床上或卫生间配有卧式便器,患者只需平卧就可解大小便,卫生间还配有各种扶手;大小便失禁的利用者有专用的成人尿裤及侧开拉链的衣裤。
2.2.5生活设施
电脑键盘和开关采用个性化设计,电脑配置了立式突出手柄键盘方便手指功能障碍者操作,床头配置了吹气管道与电脑电视开关相连,方便手脚功能丧失仅存了嘴巴功能的患者使用,利用者只需用嘴吹气就可操作电脑。
2.2.6运动设施
根据功能丧失的部位设计了各种残疾人运动,如残疾人球类比赛,手脚功能完全丧失的人使用凹槽式运动滑板把球固定在滑板的顶端,根据自己意愿指导介护员调节滑板高度,用下颌轻轻一顶球就滚出去了,这些身体残缺的利用者,也能过上正常人一样丰富多彩的生活。
2.3工作人员敬业、尊重利用者的人格自尊
授课老师及介护工作人员对工作态度认真仔细、富有爱心,对所有的介护细节研究透彻,讲解详细,还会借助各种辅助工具让学员体验。介护人员对老人和残障者耐心介护、细心观察,鼓励利用者充分利用各种设施的功能,尽可能实现自立支援。尊重其人格自尊,让其保留利用者原有的生活习惯,使其享有正常人的生活。
参考文献
关键词:老龄化 社区卫生 医养结合
宁波市在1992年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早于全国平均水平7年。按照国际惯例, 老龄人口超两成意味着一个城市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截至2014年年末, 宁波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到125.5万, 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1.5%。据宁波市民政部门预测, 到2020年, 本市老年人口将突破160万, 约占户籍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高龄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加,意味着对养老机构和医疗的需求同时增加。虽然宁波市养老床位远远高于全国、全省每百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的平均水平,但这些养老机构大多以“养”为主,遇到老人生病,往往只能由家人送到医院,使老人和家人不断地奔波于养老院、家庭和医院之间。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为了获得优质的医疗护理资源、享受医保报销,“押床”现象屡见不鲜,这样就把急需住院的病人挡在了医院大门之外,使医疗资源更加紧张;或者大多数老年人在医院只能住十几天,就被动员出院,得不到很满意的治疗。
当前宁波“医养结合”的主要模式是签约家庭医生,虽然签约率全省最高,但也不能满足患有比较严重的慢性病老人的需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基础医疗机构,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所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护理区对必须住院治疗的老年人显得尤为重要。
一、宁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医养护理区的现状
(一)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明显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深化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干预,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激发各类服务主体活力,创新服务供给方式,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以政府为主导,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加大对基层和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充分发挥社区基层组织和服务机构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家庭、个人承担应尽责任。”但宁波市尚未出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医养结合护理区的相关政策,基层单位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宁波市江北区甬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于2012年年末,2013年初开始运行,建筑面积7千多平方米,按二级医院的标准建设,并配有康复治疗室等科室,设备齐全,一层病房30张床位没有充分利用。因为地处新区,人口密度不大,这为医养结合病区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但因没有利润,又没有硬指标,所以病区也一直没有投入运行。
(二)资金投入不足,服务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
因为主管部门尚未出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医养结合护理区的相关政策,也没有加大投入,基层单位比较迷茫,不知路在何方,工作激情不足,以观望为主。医养结合的服务重点在“医”,归根结底是人才问题。通过建立医疗联合体,充分利用上级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为社会养老服务,充分发挥医疗联合体的帮扶作用。上级医院不仅仅派驻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指导医疗诊治工作,还需从长远出发,通过多种形式培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护理团队,使整个医疗联合体团队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宁波海曙区望春中心病房、南门中心骨科病房由市第二医院建设和管理;江厦中心病房为市第一医院康复病房;西门中心病房是我区唯一开放并自行管理的病房,共开放床位100张(其中50张属于医养结合);其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暂时未开设住院部。以宁波西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养结合病区为例,医养结合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患慢性病的老人、手术后留院的老人、大病恢复期的老人、残障老人及恶性肿瘤晚期老人。大部分医疗费用可以走医保,护工费自己负担,而且一个护工可以照护两个以上的老年人,护工费成本明显下降。这种医养结合的模式很受老年人的青睐, 现在是一床难求。一个医养结合病区50张床位,共6医6护,24小时值班,年人工支出约180万。床位收入(按天天满床算)35*50床*365天=638750元。每天做40人次理疗(最大极限),一年收入不到30万,加上出入院的检查(平均病人出院日超出一个月),加起来约120万的收入。医院要亏60万/年。还不包括设备、房屋、水电及其他费用。这样推算,一个50张床位的医养结合病区,政府每年至少要拨款60万,这些经费从哪里开支?
宁波市鄞州东钱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身为普益医院,创建于1928年,是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下属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是区内唯一的一家县级综合性医院,与东钱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钱湖预防保健所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一体化运营模式。该中心承担了区内基本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兼有妇儿保健、计划免疫任务。2011年4月18日,医院搬迁至新大楼,新落成的钱湖医院占地面积35亩土地,建筑面积2.3万O,业务用房面积1.363万O,医院现有职工270余人,其中中高级卫生人员40多人,医院开设内、外、妇产、儿、眼、耳鼻喉、口腔、皮肤、中医、妇保、儿保、防保、影像、检验、药剂、护理、急诊等业务科室。日门诊1600人次左右,年门诊量54万人;日门诊收入14万元,病床使用率40.8;对外开放病床数100张。各方面条件都比较成熟,一直在计划申报成立医养结合护理区,市民政局等单位也去调研考察,因为怕亏损怕担责任,一直没有正式运行。
(三)由卫计委单一管理,政策扶持难以落实
民政部门审批和管理普通的养老机构,老龄办组织实施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卫计部门认定和管理医疗卫生机构,社保部门管理医保报销,由于制度原因、行业差异行政划分和财务分割等因素,民政、卫生、老龄和社保等部门都要介入到医养结合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各有职能分工,但仍存在职责交叉的问题,如民政部门进行年终考核时要审核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医护人员资质设备等项目,这就与卫生部门的职责存在交叉,导致管理部门和养老机构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同时,医养结合的普通养老机构有机会获得政府一次性建设财政补贴和运营补贴,但医养结合的医疗机构却得不到任何补贴,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归属卫计委单一管理,政策扶持难落实。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医养护理区的发展对策
(一)完善政府管理机制,推进各项优惠措施
政府要紧密联系本地实际,进行多元主体的整合,形成一个具有示范效应的供给链条和服务规划,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养结合模式纳入医疗资源分布规划。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各项优惠政策,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模式发展专项基金,整合各职能部门的相应资金,形成统一的支付体系,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护理区给予整体的资金扶持,积极开展城市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研究试点。政府层面首先要破除医养结合政策行政分割的部门管理体制,在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的同时,也要转换资金的投入方式,不仅要补给供方,也要补给作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方的老年人群。另外,要制定优惠的政策,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如果病区是政府主导的非营利性的,运行资金基本要靠财政投入。最关键的是,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医养结合病区的顺利运行。医养结合牵涉到老年人的健康和养老,所以卫生和民政等部门要密切联系并加强投入,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规定,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医养结合不仅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方式,还应是一种促进老年人健康管理的途径。然而,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仍是采取以治疗为主的医疗模式,因为相较于预防、保健而言,治疗在服务对象身上更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加强医护队伍的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短板在于缺少专业化的医护人员,以及现有医护人员的医疗与护理能力较弱。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既有专业技术又善于与老年人沟通的医疗护理人才。为了吸引专业人才服务基层,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医养结合服务队伍,必须满足日益增长的医养需求,而且要不断完善政策,制定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切实提高社区医生、护士的福利待遇,同时在编制、培训、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层面,要建立有效的医护人员绩效评估机制。很多时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服务质量较差,对待老年人的服务态度有待改善,中心应该就此建立绩效评估、服务回访机制,有效监督中心医护人员实施医疗服务,并激励他们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针对医护养专职人员缺乏这一难题,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培养养老和社区医疗的人才。符合条件的高校可增设老年护理、社区医学等相关专业,并制定出各专业的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方案,从而为社区医养结合人才的培养提供一条专业化的道路。
(三)开办营利性医养结合护理区的探索
在缺少政府投入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探索以下两种模式:
1.做高端医养结合护理区
走精品路线,按市场经济自主收费,做营利性质的高端病区。假设每床每天收费70元,床位收入(按天天满床算)70*50床*365天=1277500元。这样,医院是可以营利了,事业编制退休的老年人也可以承担。医保每天承担35元床位费,个人每月床位费承担35*30=1050元,护工费2400元(两个人拼一个护工)。床位费和护工费每月合计是3450元(还未包括医疗及康复费用,如果是民营的话,医疗及康复费用不一定能进入医保。不过这些费用可以用个人购买除城镇或居民医疗保险以外的商业保险来支付),宁波居家半天钟点工收费是每月2500元。2015年宁波事业编制人员退休金平均每月4000元左右。一个人的退休金基本可以维持,如有老伴及子女的帮助那经费就更没问题了,所以,走高端路线是可行的,费用可以由自己、医保共同承担。事实上,长期护理保险可以解决上述难题,在国际上已有成熟的经验。例如,目前德国强制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90%的德国人得到了这种保障。在我国,通过给予税收优惠来促进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并鼓励保险机构与护理机构相互合作。事实上,我国个别地区已经开始探索建立相应的护理保险制度。如青岛于2012年建立了对失能老人“医养结合”的护理保险,人保寿险北京分公司与北京海淀区民政局合作推出长期护理保险,覆盖海淀区所有18岁以上的户籍居民,对重度失能老人,政府最高补贴50%的保费,享受最高每月2500元的上门护理服务。
2.开办具有康复功能的医养结合护理区
护理区由政府主导,具有非营利性质,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运营,实行具有康复功能的医养结合。建议医联体主导医院将术后需要康复的老年病人按辖区转到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的医疗队伍和医疗设备及时跟上三甲医院的康复需要。按平均每月床位费1050元、医疗费1000元、康复费3000元等由医保部门将其纳入医保,护工费2400元(自理,两个人拼一个护工)。这样在病人数相对充足的情况下收支能保持持平。民政、卫生、医保、残联等部门应协同建立规范、统一的医养结合的医疗服务标准和相应的配套政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在老年康复医疗机构的管理、老年人疾病预防、营养指导、用药安全、健康管理等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服务和管理规范。
参考文献:
[1] 张翼. 中国老年人口的家庭居住、健康与照料安排――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3(1):76- 80.
[2] 郭斌. 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模式的可行性[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8(1):39- 41.
[3] 张旭.“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02- 105.
[4] 朱银波,曾益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服务模的实践与思考[J].常州实用医学,2014,30(5):322- 324.
[5] 王簧,曹勇,唐立岷. 青岛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索[J] .卫生软科学,2015,29(2):72- 73.
[6] 成秋娴,冯泽永. 美国PACE及其对我国社区医养结合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2015,36(9A):78- 80.
[7] 赵艺, 马欣婷,曾玉娟. 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运营问题研究[J]. 管理观察,2014(24):1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