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青玉案贺铸

青玉案贺铸

时间:2023-05-30 10:55: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青玉案贺铸,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北宋词人贺铸晚年退隐至苏州,曾偶遇一妙龄女子,便生了倾慕之情。想来,这妙龄女子,正值锦瑟华年,其步履轻盈,姿态美好,仿如曹子建当初《洛神赋》中所描写的洛神那种韵昧――“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所以,词人匆匆一见之后,不禁思恋入心,开始设想女子这么美好的如梦如烟的青春年华,是与谁一起度过的,是在什么地方度过的,于是,便写下了这首风流蕴藉、感人心扉的《青玉案》。

词人感叹说:“佳人的玉步不再来到我栖身的横塘,我只能无助地伫立凝望,目送那散发着芳香的尘埃随佳人远去。但现在不知佳人与谁相伴,共度这锦瑟般美好的年华?是在那明月映照的小桥上,是在那百花争艳的庭院里,是在那雕饰着连环形花纹的窗前,是在那富丽秀美的朱门下,唉,哪儿才是佳人你停驻的地方呢?唯有春风春水,才知道佳人隐秘的居所吧……”

愁闷本来是一种抽象的东西,是很难说清楚的。但贺铸择取江南春景中三种典型的意象“萋萋芳草、飘飘柳絮、丝丝细雨”来描绘自己的愁苦,营造出了一种凄美哀婉的意境,让抽象的愁情也变得可触可感了。特别是最后一句,用“梅子黄时雨”来形容愁闷,更使人感到愁闷似有若无,却又渗透一切,能把人粘住而无法摆脱。难怪,贺铸会因为此词,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

与贺铸同样生活在北宋的苏轼,也曾为一面之缘的一位女子,替友人写下了一首风流华美的《江城子》:

风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若合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此词为熙宁五年至七年(1072-1074),苏轼于杭州通判任上与当时已八十余岁的词人张先同游西湖时所作。而有意思的是《瓮牖闲评》却把它归为苏轼本人的浪漫风流传说:东坡与刘贡文等同游西湖,一美妇乘舟至,见东坡,自言:“少年景慕高名。以在室无由得见,今已嫁为民妻,闻公游湖,不避罪而来。善弹筝,愿献一曲,辄求一小词,意为终身之荣,可乎?”东坡不能却,援笔赋此词与之。

第2篇

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题记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锁窗朱户,只有春知处……”品读着贺铸的《青玉案》,仿佛让我陷入了诗人与恋人之间依依不舍的感情。我好像成为了诗人最亲密的友人,当我看到如此情景,就不禁为这对痴情儿女感到扼惜,欲消心中一丝忧郁之意,却无从下手,惟有到词院漫步……

赏花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我一边安慰着诗人,一边给他讲了许多有关花的故事。诗人意少舒,抹去了刚才的愁眉苦脸,露出久违的微笑。我也忘却了刚才的伤心事,沉浸于花海中。那灿烂的花朵,弥漫着淡淡的墨香。我想摘下一朵仔细地观察,手刚刚碰到花茎,花瓣随之散落,它是那么的软弱;可又想到它是源于遥远的宋代,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吹雨打,却从培养凋谢,它又是那么坚强。确实美丽。

品月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我眼望明月:月光是那么皎洁。诗人给我斟了一杯淡而浓香的普洱茶,陷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感觉。我又一次偷望了白纸般的月亮,发现它已被黑色的云敝盖,如同白纸上的笔墨。是不是哪一位醉酒的文人不慎打翻了文房,又是不是哪一个顽皮的小孩拿着先生的毛笔当金箍棒来玩耍呢?确实有趣。

沉睡

五更时分,我从睡梦中醒来,发现枕边摆放着一本《宋词三百首》。这或许算得上是一次真实的体验。

至今,我仍回忆睡梦中发生的点点滴滴。确实难忘。

第3篇

博喻是比喻的一种,它是连续用几个喻体来说明或描述同一个本体,使比喻更精确、更形象、更富有表现力。西方学者称博喻为“莎士比亚式比喻”,极言莎士比亚文章中使用博喻的精妙。常见的博喻用法有以下几种:

以有形喻有形。《老残游记》中形容白妞的眼睛有一段博喻的文字,“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以“秋水”喻其清,以“寒星”喻其亮,以“宝珠”喻其圆,以“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喻其黑白分明,使人仿佛亲眼看到了白妞珠圆玉润的明眸在滴溜溜地转。再看苏轼《百步洪》中用博喻反反复复描写水波冲泻的场景,“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四句诗中,一气托出七种形象,不仅多角度地描画出水流的疾速与气势,也大大地扩展了读者的想象。

以有形喻无形。运用这种博喻方法,本体是无形的,是虚的,而作为喻体的形象是有形的,是实的。这样设喻,本体便形象化,并可以连同喻体所在的氛围,营造出一个新的意境。宋朝词人贺铸《青玉案》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三种复合的景色如三个蒙太奇的镜头,使人觉得此愁简直充塞天地,无所不在。再看当代诗人舒婷在《思念》当中,“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四个不同的意象共同指向诗的主旨——思念,又分别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气氛,让人从不同角度咀嚼着思念的味道。

以多种事情来比喻一种事情。汉代民间诗人所写的《上邪》中:“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以高山变平,江水枯竭,冬日打雷,夏季飞雪,天地合并五种决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来比喻自己爱情的忠贞,令人叫绝。再看明朝李开先的《醉太平·夺泥燕口》中对一位贪婪刻薄的先生的描写:“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嗦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以六种生活中的细节小事来比喻老先生下手这一件事,一个吝啬、贪婪而的老先生形象便呼之欲出了。

博喻如同一个车轮,那众多的比喻就是车轮的轮辐。它们共同指向轮心,无论此时的轮心是有形的也罢,无形的也好,它都在轮辐的辐射之下,焕发出丰富的色彩,形成了辚辚转动的车轮来,将读者带进了另一片崭新的天地。

第4篇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从诗中找出这些意象来。

所谓意象,顾名思义,就是意与象的组合而已。“意”就是情意,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象”就是物象,就是诗中的景物,说文雅一点就是诗中的立体感的艺术画面。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诗中,“意”一般不便于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显得含蓄;“象”也不单是纯客观的物象,否则便是照相似地摄入了,须由意来触发,来点染。因此,大凡“意象”,便可以说成是由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基于上述认识,昔人论词,颇讲究“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相生,物我双会”,以为非如此,不能道出诗中意象(或意境)的真谛。其实,笔者以为远不如现代人来得干脆,将意象说成是“美丽的意象――诗人的家”,“意象是诗人心灵的依归”。

在诗中,大量意象的存在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因为它们在漫长的诗歌发展进程中,其蕴涵的基本意义大部分是固定不变的。而掌握足够量的常见意象对我们平时鉴赏诗与词,无疑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比如:

爱情类的意象有:红豆、莲等。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这均是借南国的红豆或莲花,抒发对友人或恋人的眷念之情。

战争类的意象有:投笔、长城、楼兰等。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句都与战争有关,或抒发报国之无奈,或抒发报国之宏愿。

此外,像送别类:杨柳、长亭、春草等;愁苦类:芭蕉、斜阳、杜鹃鸟、猿猴等;思乡类:月亮、鸿雁等。它们都可算是诗中极有代表性的典范意象。即便是颜色,也往往能代表一种情感,也可作为诗的意象。例如:白,代表纯洁无瑕或丧事;红,代表热情奔放、青春喜事; 绿,代表希望、活力与和平;蓝,则可象征高雅、忧郁或正直……

不过,有些意象在不同的诗中,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代表的内容或寄寓的情感是不同的。像“月亮”,一般是人生的圆满或缺憾的象征,但有时也可以作为思乡、怀人的象征,甚至有时还可以作“品质高洁、纯洁无瑕”等方面的象征。又如“蝉”,既可作“品质高洁”之象征,也可作“人生无奈”之象征。这就要求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除了要掌握意象的一些基本的指向之外,还应该真正地走进诗人诗中,去领悟诗人创作该诗的真正意图。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诗人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正确地领悟全诗的主旨。

其次,在实际学习中,诵读也是掌握诗歌意象的一种好方法。因为,真正的鉴赏诗歌是从诵读开始的。情高处,意象便轻快流转,明媚而俏丽;悲伤时,意象多微小而细切,凄厉而缠绵。可以这么说,诗中的大部分意象,一经诵读,便能掂量出其独特的内涵和韵味。即如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种种意象,一读,就足以体现出诗人自己的或沉默,或飘逸,或愉快,或失落的心绪,实在是诗人情感的一张履历表。

第5篇

江南一蓑烟雨,如弱柳扶风,静静飘落,总是喜欢漫无目的地行走在长满梧桐树的街道上,枝叶相拥,摇曳生姿,浅斟低唱“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淡淡忧伤”,梧桐深院,冷锁清秋,却锁不住红豆相思暗结之心。

万般故事,不过情伤,易水人去,明月如霜。韶华倾负在杨柳岸边,蓦然独醉于晓风残月中,一重帘外即天涯,却又被暮云遮掩在寂寞于二十四桥下的红药丛里。

一片伤心画不成,突然想起王静安老先生《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鹊踏枝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元献词典雅雍容,温润秀洁,自成一格,似此星辰非昨夜,只依稀见得西风瑟瑟,伊人独倚西楼,似是要把栏杆拍遍,想来便让人黯然神伤,醉情于那等愁怨中,而一句望尽天涯路,境界始阔,意境悠远,不得不让人佩服同叔的心思。

同叔仕途平顺,官至宰相,或许这正是给其子晏几道词作生涯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加之家学渊源,叔原在词坛上如一颗璀璨星辰一般崛起。

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高锁的楼台舞动低垂的帘幕,他在舞低杨柳楼新月中,歌尽桃花扇底风,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落花人独立,又怎奈微雨燕双飞?

自古父子皆如此享誉盛名的不乏少数,三曹、三苏为人提及最多,却说那曹操的《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直接化用《诗经》,而他高明之处在于只此两句,求贤若渴之心不言而喻,“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天下贤士如此之多,我不可能一一去拜访你们,但你们为什么不来投奔我呢,虽不明言,却有此处无声胜有声之意。

子桓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洛神赋》当如是,遂即便是狂傲不羁的谢灵运也不得不惊叹道:“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耆卿一生坎坷,却说他虽才情毕现,却因《鹤冲天》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惹怒宋仁宗,皇帝一句且去填词,便断送了他的仕途,着实埋没了他的才华,可是细想来,若是他去做官,在词作上的成就或许便没有这么高了,正如太白若是做个御用文人,又怎能写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等豪放飘逸的诗句。

柳屯田善作慢词,其词音韵谐和,清雅别致,然其一生却流离于青楼酒肆,为一些自命清高的文人所不耻,抛开世俗偏见,又有几人能有他这般才情。

宋人俞文豹在《吹剑续录》中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与柳七郎如何?’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东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由此可见,即便是东坡那等词坛大家,对柳永却也是佩服至极,文人骚客英雄相惜,便想一较长短,如那“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南唐中主李璟,见冯延巳的《谒金门》,竟当面戏问:“‘风乍起,吹皱一江春水’干卿何事?”冯正中答的巧妙,“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

中主之言,倒是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不过想来词人大多有几分傲骨,不肯轻易服人。

其实柳永仕途坎坷却非个例,大诗人孟浩然曾与好友“诗佛”王右丞赋诗遣情,会玄宗李隆基驾临,这位孟襄阳一紧张,竟躲到床下,玄宗素闻其诗韵致飘逸,意境清旷,遂将其请出赋诗,谁料他竟吟起《岁暮归南山》,中有一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玄宗听后,大为不悦,乃曰:“卿不求仕,朕何尝弃卿,奈何诬我?”言罢,拂袖而去。

孟浩然一生诗作无数,得如此良机,兼有好友王维相助,却惹得皇帝不快,即便你满腹牢骚,也不该当面发作,大抵孟浩然不适合做官,何妨乐于山水,逍遥自在。

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稼轩一生志在抗金,却最终壮志难酬,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幼安年轻时率领五十骑冲入五万大军的金营中擒回耿京,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这样一位铁血男儿自是豪放雄厚,然观《青玉案元夕》一词,却也见得幼安柔情似水的一面。

“无情未必真豪杰,莲子何如不丈夫”,如那“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东坡,却也念及妻子王弗而泪沾巾,大呼“十年生死两茫茫”,却是悼亡词中上上之作,大抵文人骚客终是有那份柔情,无论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元微之,还是“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的贺铸。

回味稼轩这首词,最令人称道的自然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苦苦奢求于远方的迷茫,有多少人愿意回首,其实那人一直就在那里,只是很多人总执着于眼前的虚妄,看不透过往神伤。

满江碎月,怨良宵岑寂,待得梧桐闲眠暮雨,落花独倚秋风,叹一身秋色,伤几回往事,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疏帘淡月掩轻狂,梧桐细雨锁情殇。

素笺恨切伤心客,夜寒鸿起任彷徨。

弱冠之年曾豪言要为伊人写一千首诗:

笑舞狂歌二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些许做得功夫处,莫损心头一片天。

到如今:

薄雾浓愁掩轻纱,寒枝杜宇啼天涯。

秋风莫怨痴情客,空对江楼月西斜。

第6篇

关键词 积累概念;理解内涵;答题套路

进入诗歌鉴赏复习阶段,从学生做诗歌鉴赏题的情况看,我发现复习诗歌鉴赏部分时,涉及到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题目,学生的正确率普遍较低。为什么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能够通过把握意象、知人论世等方法理解诗歌,但是得分依然不高呢?下面谈一点自己的思考,与同行们磋商。

首先,学生对诗歌鉴赏中的有关术语积累不够。诗歌鉴赏中,学生明明能够基本理解诗歌的内容,心里知道意思,却不知怎么表达,因答题不准确而导致丢分。出现这种情况,首先就是因为对有关术语积累不够。高中考查学生诗歌,不外乎从修辞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方式、语言、意境、表达效果等方面出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加强术语概念的积累。如诗歌中常用的比喻、比拟、借代、起兴、互文等修辞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抒情方式,以乐写哀、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白描等描写方法,赋比兴、先抑后扬、铺陈、烘托、象征、用典、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惆怅、伤感、孤独、闲适、仰慕、激愤、忧国忧民等思想感情,缠绵、凄凉、清新自然、雄浑壮阔、苍凉悲壮、凄清冷落等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表达作用。学生掌握了这些“行话”,答题时就不愁有话说不出。

其次,学生对概念理解不够准确。要想准确答题,还必须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概念的含义,区分相近概念的区别。比如诗歌中学生常常把渲染与烘托、对比与反衬分不清,答题六乱说一气;把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借古咏怀、借物抒情中“景、物、古”不分,“借、触、缘、寄”不辨,不管什么诗歌一律答成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教学中,老师就要引导学生理解、分辨。

先拿渲染和烘托来说,它们都是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但二者着眼点不同:渲染是从正面着笔,由此言此,通过描摹景物营造气氛;烘托从侧面用墨,由此“烘托”彼,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比如,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词人紧扣季节,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渲染闲愁之浓之深。杜甫的《登高》中,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连用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萧瑟悲凉的气氛。而齐己的《早梅》“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禽窥素艳来”一句就是用了烘托手法,表现出早梅的素艳。再如《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一句,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再说对比和衬托。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对比时修辞手法,衬托是表现手法。

比如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把“自古”与“我”对比,“悲寂寥”与“胜春朝”对比,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而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诗人以冰雪衬托梅之坚毅耐寒,用桃李与梅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从而表达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再如岑参的《山房春事》“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犹发旧时花”,三、四句用了反衬手法,以庭树犹发旧时花的春景,从反面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

第三,学生答题缺少“章法”。要想答好题,还得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答题套路。如分析技巧类的问题,可分为三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再说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如陈与义《早行》“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可先说“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再说“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最后说“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分析语言特色类的问题,也可分为三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如分析《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的语言特色,可先说“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然后结合诗句分析:“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最后指出感情: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7篇

一、从了解诗人到理解诗意

如:赏读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所作的《声声慢》,多数同学读其词后并未真正洞悉词中真意,认为词中所言之“愁”仅是一个闺中独处的闲愁,缺乏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索。这应是一个理解的误区,是因为不详李清照的人生际遇、情感变化之故所致。李清照生于1084年,年轻时与赵明诚结为伉俪,情趣相投,感情甚笃,共立下“穷避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搜集整理了大量的金石书画。但1127年北宋灭亡,女词人与赵明诚避乱于江南。不久,祸从天降,赵明诚因病而故,词人孤独一人,生活悲苦,再加之自己与丈夫搜集整理的金石书画等又散失殆尽,她愁肠百结。后来她因战乱只身辗转流徙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晚年十分凄苦,《声声慢》正作于此时。学生了解这些后,一定不会再将词中的“愁”仅仅理解为一般的“愁”,这愁绪千丝万缕,有国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在其中,词中最后不是说“怎一个愁字了得”吗?

所以在学习古诗词课前,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该诗或词的大意,同时也丰富了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自己以后再去赏读这位作者的作品及他人同时期的作品大开方便之门。

二、从解析“诗眼”到解读全诗

如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其中“闹”字使得该诗境界全出。此字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春日里,万紫千红,青山朗润,幽泉清冽,春泥润泽,红杏满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枝头上春意盎然,展现一派春日勃勃生机的景象。这“闹”可能是杏花争春的喧闹,可能是散着芬芳的红杏同嫩枝绿叶、春风春雨的畅谈,也有可能是红杏枝头那勤劳的蜜蜂与翩翩起舞的彩蝶在采蜜争春,时有鸟鸣其间……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令人万千遐思。如在教学中抓住这一“闹”字激发学生的想象,来试着体会、品味、解析,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从理解意象到赏析意境

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体现主观感情的物象,大致可分为景观类、植物类、动物类等几类。景观类有月、流水、斜阳、风、烟、霜等,如月(明月,残月、新月),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植物类有杨柳、落花、松、菊、梅、竹、莲、梧桐等,如刘禹锡的《竹枝词》中言:“杨柳依依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行为类有登楼、凭栏、吹笛、吹箫、吹芦管、吹笙、捣砧、饮酒等。如宋人蔡伸的《归园乐》中言:“独自倚朱阑,波面双双彩鸳戏。”抒发其对人思恋之情。吹奏笛、笙、箫等,多暗含离别之苦、想思之情和内心孤独之境。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在了解意象及其大体含义后,学生形成了一些认识,便能归纳出一些特征,把握意境,更加顺畅地赏析诗词。

四、从分析写作手法到鉴赏诗歌

1.修辞赏析法。如:李白的《秋浦歌》中曾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运用夸张手法来展现了诗人绵延无绝的愁思,甚为形象。

第8篇

关键词:坡;山谷体;方回体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4-0076-02

坡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与唐李白一样都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飘逸浪漫的文学天赋,坡在诗词方面均造诣深厚,但相较而言,东坡词又比东坡诗更让人流连忘返。在东坡体出现后,它的烂漫与豪爽迅速感染了一批文学家,并激起他们的创作激情,在这条新的文学形式上阔步前进。

但是东坡之后再无东坡,如同黄河水瞬间都在变换一样,不同的时间空间与社会心理都促使东坡体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众所周知,现实环境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发生变化,对于敏感的文学家来说,这种变化更加明显,因次在东坡体流传的过程中,无论是在内容形式上还是在思想风格上,都会有赞同声和批驳声,山谷体和方回体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这样产生的。

王灼《碧鸡漫志》“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人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这是其赞同面,指出东坡体对后代诗词的积极影响,认为他为后来人找到了一块肥沃的土地,使人们如久旱逢甘霖一般再次获得文学的新生,释放自己的曼妙情思与胸怀抱负。

同样,王灼在《碧鸡漫志》中指出“今少年妄谓东坡移诗律作长短句,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指出当时人们的学习风尚并非只以东坡体为标的,相反,由于东坡体是一种新形式、新生命,自然会有许多人怀疑甚至拒绝,这主要是对其不拘格律的形式的批驳。

如同阴阳不可分割,赞同与批驳亦相伴始终,东坡体就是在这一复杂的过程中继承变化,产生新的文学形式与派别。而这一繁杂的文学现象在山谷体和方回体的形成发展中表现的最为明显。山谷体代表东坡体内部的影响与走向,表现了诗人对东坡体诗化革新的接纳,主要是继承与完善;方回体代表东坡文人集团外层的影响状况,主要是批驳和创新。

山谷体对东坡体的革新与继承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在题材方面:山谷体的题材有酒会词、游览观光词、赠妓词、茶词汤词、生日寿词、送行往来词、次韵唱和词、咏物词、节令词、词、赠士大夫及亲友词、改诗集句词、佛禅词、隐逸词、游戏词等。相较于东坡词的题材,山谷体的分类更加详细但也略显繁琐,表现了诗人气度才华、胸襟境界的不同,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至东坡,其境益大,其体始尊,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东坡词涵盖广泛,正如老子形容“道”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苏轼的词往往含有诸多复杂的感情,与李商隐的无题诗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较李诗明快超脱些,尽管也有些消极的情调浮现其中,但在读者可接受的情感范围内,激起人们对莫测人生的感叹,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因此只能对东坡词进行大致的划分而不可能像山谷体那样可以划分那么多的种类,可大致分为表达治国平天下之志的“言志词”、 借古抒怀的“咏史词”、寄托遥深的咏物词等。

现就苏轼的咏物诗《卜算子》与黄庭坚的定风波(荔枝)来做比较: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定风波(荔枝)

晚岁监州闻荔枝。赤英垂坠压阑枝。万里来逢芳意歇。愁绝。满盘空忆去年时。

润草山花光照坐。春过。等闲桃李又累累。境负寒泉浸红皱。消瘦。有人花病损香肌。

《卜算子》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时所作,本次以物起兴,“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给全篇定下了清冷孤傲的基调,令人眼前似乎涌现一片难以克服的压抑与无奈,让人不禁生起惆怅满怀的人生玄想,随后,“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对照苏轼的名诗《和子由渑池怀旧》中“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便可以更清楚地体悟苏轼“人生如梦”的人生感悟,这两句都是作者在经历了仕途人生的颠簸之后慨然流出的肺腑之言,既是对冥想中幽人孤鸿的奇妙联想,也是对自己沉浮一生的概括与宣泄,然后,“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突然给人一种恍然大悟,却又无依无靠的萧条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分别以诗和词的形式表现了这种失落与无助,但相较李白诗而言东坡词则是觉醒于梦中的孤单,一直作为人生的真谛,醒后面对混沌的众生而产生的一种彻底的同情与无奈;李白则是流连于梦中的逍遥与自在而不肯面对人生的孤独与冷漠,一个悲叹众生的无知与堕落,一个追求自己的灿烂与辉煌,不同的时空,塑造了两位不同的天才,这也是释道两种不同哲学的区别之一;相较辛弃疾的词而言,苏轼词流露出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伟大的启迪者的形象,令人同情怜悯,似乎这是一种永远无法摆脱的令人痛苦不堪的清醒,而辛弃疾的词在最后给人一种温暖的触动,他找到了久违的知音,让读者为他的曲折与幸运而长叹。最后,“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呼应全篇,将那种无法摆脱的清冷推向,表现了一种居无定所的倔强与凄凉,唐李商隐《无题》之昨夜星辰昨夜风中“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也表现了一种漂泊之感,两者相较,商隐诗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与被动,有种被迫离开的情绪,是对佳人的留恋与对他人的屈从,而东坡更多的是一种孤傲与无畏,是他抛弃寒枝,寻找适合自己的巢所,而不是为离开寒枝而伤感,是一种宁愿孤独而亡也不想屈服于世的悲壮,与屈原《渔夫》“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相似,同样也与屈原一样令人敬佩,可望而不可及。

黄庭坚《定风波(荔枝)》也是写于仕途坎坷之时,词中物象繁复,是典型的咏物诗,但给人以堆杂之感,而且曲折复杂,故多的景物描写掩盖了作者的情感,或许是他有意为之,终究令人无法从心底产生共鸣,末句“消瘦。有人花病损香肌”,令人脱离作者的悲愁而联想起闺怨之情,与苏轼的咏物词相比,山谷词偏于世俗化、雍荣化、繁缛化,境界不可同日而语。

以上以咏物诗为例说明山谷体在题材上对东坡体的继承,苏轼主张“诗词同源,词为诗之苗裔”,认为诗与词只是存在形式的差别,而在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上等方面是一致的,苏轼在《祭张子野文》中说张先“微词婉转,盖诗之苗裔”,苏轼以诗的内容题材、风格意境及诗序入词,从而使词的内容扩大,境界提升,用途增多,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由此可知,东坡词是黄庭坚以诗为词启发者,黄庭坚以诗名于世,是江西诗派的创始人,江西诗派主张“以故为新”,讲求“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去摹古、变古,追求奇险硬涩的风格,刘熙载撰《艺概・词曲概》“黄山谷词用意深至,自非小才所能办。惟故以生字俚语,侮弄世俗,若为金元曲家滥觞。”是对山谷体“启后”的概括。

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黄的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

这是体山谷对东坡体的继承与发展。

方回体:

贺铸与黄庭坚一样都处于王朝衰落时期,都是郁郁不得志的文士,都需要用文学形式来宣泄自己的苦闷,寄托自己的情思并用文字来描述生活中的平淡与痛苦,不同的是山谷以诗名世,方回以词名世,两人的不同有性格气质的原因也有经历的影响,黄庭坚是文臣而贺铸却是武将军旅出身。

[宋]赵令撰《侯鲭录》中言“鲁直兼为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乃着腔子唱好诗也”,说明山谷体并没有获得如同东坡体那样,虽然在理论上受到批评,但在创作实践和阅读审美层面上却得到高度赞赏的待遇。少游体和贺铸的方回体,大概也正是接受了山谷体的教训,才走向了一方面向诗化革新深化,另一方面却努力收敛这种诗化革新的程度,并开始实现在诗化革新之后的向传统回归。”

首先,在题材上,与山谷体以诗为词甚至以文为词的情况不同,方回体显得更加精炼与高雅些,词的题材范围有所缩小,而且也更加贴合词体本身的特点,内容与形式逐渐融合,方回体的题材大致包括:士大夫抒发怀抱之作、咏古咏史之作、隐逸题材之作、咏物词、描写歌伎之作、酒会词作、情爱之作、闲情之作,这种题材与山谷体相似,但前半部分与东坡体的题材也有很大的相同点,这种题材上的相似似乎也预示了词回归传统的趋势。

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似乎又回到了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时那种豪气干云的气魄。

咏物词《芳心苦》“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与前面黄庭坚咏物词《定风波(荔枝)》相比,情思格调都有很大的提升,同时与苏轼卜算子相较,又多了些温暖与含蓄,可以看成是调和黄庭坚的低回与苏轼警醒的结果,这种咏物词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与黄庭坚描写的词相比,贺铸的描写歌妓之作也端庄同情些,有时也寄托情怀,如《吹柳絮・鹧鸪词》、《罗敷歌・采桑子》,黄庭坚的《满庭芳・》没有客观的描绘女子,而是对她的情思进行揣测是以一种看客的身份来遐想,缺乏一种同情感。

词以诗之余的形式出现,经过唐代的发展到晚唐五代时形成南唐和西蜀两个词体中心,出现南唐词人与西蜀花间词人,并奠定了词体的基本特点,在总体上亦以“男女情事”为主要题材在直接抒情内容上,尽管有些具有政治色彩,但大体不出“伤春”和“悲秋”的离愁别绪;在艺术风格上,总体格调也是柔婉深约,蕴藉含蓄,其不同点则为南唐词人的眼界较大,感慨较深,风格亦有趋于纯任性灵。在抒写恋思别情时,有时融入了深沉的人生感慨,从而导致了词整体美学品位的上升,提高了词的表现力。

从东坡体到山谷体再到方回体体现了词体从突破狭窄的忧愁格调,到扩大词体,再到回顾源头的复杂过程,但这又不是简单的回溯,而是在经历广泛的实践后,找到适合词体的题材与情感。山谷体与方回体就像放在东坡体内外的两面镜子,山谷体召见东坡体内的特点,从而对其中的新事物进行拓展,促使其不断地向外扩张;方回体则在东坡体之外,比较全面的反应东坡体的特色,并对新产生的山谷体进行审查,从而更熟练地吸取两者的优点,摒弃缺陷,形成自己的特色。东坡体、山谷体与方回体都是词体发展过程中的现象,处于不断地运动中,它们既吸收前代又带有自身的特色,给后代词体发展以宝贵的启迪,在词史上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地位。

参考文献:

第9篇

渲染与烘托本都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渲染是指国画中,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多方面的描写,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

如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首词的结尾写愁,运用了渲染的表现手法。词人紧扣季节,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久不停歇的梅雨来渲染这闲愁之广,之浓,之久。用比喻手法化无形为有形,显示出了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而李煜的《虞美人》中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便没有渲染手法的运用,只是用江水形容出愁的绵绵不绝,无穷无尽。

再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首句通过描写风、天、猿、渚、沙、鸟这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渲染出肃杀苍凉的秋江景象,抒发了诗人的羁旅愁思与迟暮之感。

又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这首诗用“微雨”“暮钟”“漠漠”“冥冥”“浦树含滋”,极力渲染离别时的伤感的气氛。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诗歌创作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烘托可以用人烘托人,如《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作者的本意是要表现罗敷的美貌,但又没有正面写她如何美,而是通过过路人、耕、锄者被她的美貌吸引而行为为之迟,年轻人见之搔首弄姿的描写,写出了罗敷美丽的程度。

烘托也可以用物烘托物,如王维的《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绘出一幅极其完美的春山月夜图。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于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了变化,这时习惯于山谷静默的鸟儿,似乎连月出也带来新的刺激,居然鸣叫起来。这种以闹衬静的写法,不仅没有破坏春山的安谧,反而衬托得春夜山涧更加幽静。

烘托也可以用物烘托人,如白居易《琵琶行》:“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女弹奏完乐曲,音乐美妙动听,引人入胜,作者不是直接写音乐的余音袅袅,而是通过写周围船上的悄无声息,人们沉浸其中尚未走出音乐的境界,江面寂静,月白风清,从侧面进行烘托的。

那么,到底如何把握渲染和烘托的区别呢?

第一,看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

渲染属于正面描写,烘托属于侧面描写,这是它们最本质的区别。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登高之所见闻。天高气爽,风声猎猎,峡中哀猿长啸,江渚清水环绕,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群鸟迎风飞翔,诗句通过六个特写镜头,渲染出秋天的肃杀苍凉。不难看出,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这些景物描写对于肃杀苍凉的秋天来说,它们都是正面的描写。这样的正面描写就是渲染。

(2)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陌上桑》)

见了美丽的罗敷,行者“下担捋髭须”,少年“脱帽著绡头”,耕锄者停下手中的农活,罗敷之美可以想见。这里没有直接描写罗敷的美貌,但罗敷之美通过行者、少年、耕锄者的反应得到了有力的表现。行者等人的反应,对于罗敷之美来说,显然是侧面描写,这样的侧面描写就是我们所说的烘托。

第二,看从属关系:

如果把渲染烘托中的具体描写当作托体,那么所要表达的中心就是主体。在渲染和烘托中,托体和主体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3)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

前两句借“江碧”“鸟白”“山青”“花红”来渲染怡人风光,表现愉悦之情。在这里,“江碧”“鸟白”“山青”“花红”是怡人风光的具体表现形态,它们虽然各自独立,但都从属于“怡人风光”。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渲染中,托体(描写对象)与主体(所要表达的事物)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从属关系,托体是主体的具体表现,主体是托体的抽象概括。回头再看例(1),“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对于肃杀苍凉的秋天来说,其实也是一种从属关系,“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是肃杀苍凉秋天的属类,肃杀苍凉藉“风急”“天高”“猿啸”“清渚”“白沙”“飞鸟”而存在。

(4)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先写衾枕之冷,再写窗户之明,又写竹折之声,连从三个方面来烘托夜雪。托体是“衾枕之冷”“窗户之明”“竹折之声”,主体是夜雪。与渲染不同,烘托的托体与主体,既不相似,也不相属,它们是各自独立的个体。再回头看例(2)。托体是行人、少年等人的反应,主体是罗敷之美,托体能够反映主体,但托体并不是主体的具体表现形态,托体和主体并不相属。

第10篇

【关键词】感受 联想想象 分析思考 兴趣 个性解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主张语文阅读个性化。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是由文学作品本身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决定的。文学作品以形象表现社会,反映人生,而形象本身的内涵是多义的、丰富的。阅读者即学生,他们的性格、学养、阅历等又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对同一形象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想像,不同感悟,这又正是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阅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特的、个性的、有价值的理解,从而提高阅读效果。以下四点做法是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点滴尝试。

一、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深刻感受作品,走进作品,回归真实,从而培养学生阅读个性。在教学中努力使学生在自我阅读的基础上重新推开一扇窗户,领略到更加美丽的风景。例如在学习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这首词时,有的学生从写作这首词的背景进入,有的从作品内容进入,有的从文中景物进入,有的从反映词人思想感情的冷热字眼进入,有的从词中意蕴丰富的名句进入……于是乎,个性的阅读异彩纷呈:李煜的身世、生活经历、创作该词的背景;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月下故国、雕栏玉砌、已改朱颜;加重的读音:“了”、“不堪回首”“愁”等;意蕴丰富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学生们在个性的解读中了解了李煜真切、深沉的故国之恋。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个性阅读的平台,学生真正走进了作品,才会有个性的体悟。

二、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联想,随时收集个性的思想火花,培养个性的阅读方式。记忆犹深的是,在讲“雨后的青山,是泪洗过的良心”时,学生均有同感,觉得谢冰心的比喻实在是清新鲜活,一位喜欢“咬文嚼字”的学生振振有词: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的、有形象的,而良心是摸不着的、看不见的。聪明的作者,却拿抽象的良心,来比拟具象的青山,真是妙极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位同学马上有了反应,联想起李煜之“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是抽象的,却用了具象的一江春水来写,抽想的情感形象化了,这和雨后的“青山”是泪洗过的“良心”同工异曲。水面激起了浪花,就再也难以平静下来了:李白“白发三千丈”之愁;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的许多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之深情”等等。于是在想像联想中翩然,熠熠的火花渐渐积累了起来:原来抽象的情感也有长度、深度、广度,还有了重量,它是如此的形象逼真,既有具象,又有质感。联想思索中,我们感悟到了个性阅读的乐趣,新的体悟,新的解读,新的思维漫延开去――同学们竟想起了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原来“闲愁”如“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思维想象联想中,学生的个性阅读拉开了序幕。

三、仔细寻找矛盾,正确分析,使阅读个性的能力在思考中得到提升和发展。例如在教学《虞美人》一课时,我就有意引导学生寻找矛盾:“春花秋月”本事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了”?矛盾中细细思索,《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豪放气势与末句的看似消极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之间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当学生用自己的积淀和情感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课本知识与自己阅读有机串联起来时,就会获得独特感受,享受到了阅读个性带来的愉悦。当学习《迢迢牵牛星》这首古诗时,有学生提出“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与“牵牛星”相隔遥远,而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那么,如何理解这里“远”与“近”的矛盾呢?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的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清且浅”;还有学生认为:表面相隔遥远,但却“胜却人间无数”,虽是用一年的时间来守望一日的团聚,但年年岁岁有今朝,岂有“今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的悲怆,不仅重新阐释了短暂与永恒的矛盾,还有了理性的思考。在矛盾的自圆其说中,阅读个性的品位逐步在上升。

四、学生有了个性阅读的入场券,有了个性阅读的平台,有了个性阅读的兴趣,对文学作品主题就会有个性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努力“逗”起学生探究个性阅读的热情,让他们能充分享受个性阅读带来的独特乐趣,深深体悟到“米洛斯的维纳斯”也能带给我们一种美,它是一种缺撼美。阅读鉴赏再也不去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了,在分析狄金森的《篱笆那边》里的“上帝”形象时,学生的思维不再固定在“权威、正统、禁锢者、冷面统治者”上面,学生各抒己见:不是所有的追求都值得赞赏,不是所有的上应该退休,当我们所向往的,所追求的并非真正美好事物时,上帝的“骂”就不再是无理的指责,而是理智的劝告了,故此,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上帝”和“孩子”的组合,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但应该有一半“上帝”的理智,还应该有着一半“孩子”的激情。个性的解读,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加快了把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的训练进程,学生的鉴赏能力上升至一个新层面,学生受益匪浅。在探究“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过程中,既有个性的解读,又兼顾解读不走向混乱,让学生在文学长廊中尽情遨游,享受个性阅读带来的乐趣。

对每一部文学作品,每个人都会“各以其情而自得”。即使同一部作品,也有很大的“个性”。所以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培养阅读个性,才能使学生随着自己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最终获得愈来愈多的个性解读。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调动思维,丰富想像,开阔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看来,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已经成为能够给老师和学生同时带来独特享受的一门艺术了。

【参考资料】:

1、《语文教育学引论》。(主编:阎立钦。副主编:倪文锦。高等教育出版社)。

2、《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主编:顾振彪等。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3、《语文课程新探》(主编:陆志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中国现代文学采英》(湖北教育出版社)。

第11篇

关键词:诗歌鉴赏 鉴赏能力 感悟能力 创新能力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整体提高,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学生在鉴赏作品过程中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

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如何对接情感,培养感悟能力

诗歌的本质特点是情绪和情感的抒发。诗歌从创作的角度说,是人类某种宝贵的情绪、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我们指导学生阅读古典诗歌,正是希望他们通过诗人对瞬间事物、情感的把握,将自己的情感经验,与诗歌中的情感经验进行比较,引起心灵的共鸣,或以补充自己情感经验的不足,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内存,体验到某种人生情绪的极致。

1. 捕捉意象,体会意境

诗歌主要是通过意象和意境的创造来传达思想感情的。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在语言文字中融汇和具现即意象。它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感。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加之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而又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情”与“景”的结晶品,它是古代诗人力求创构的诗歌的精华,也是我们鉴赏诗歌的内核,是鉴赏活动中最重要的审美环节。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捕捉意象,体会意境,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艺术空间,聆听诗人对自然、对社会、对生命最真切的诉说,对接诗人最丰富、最真实、最细腻的情感,享受最具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美趣。

例: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用的就是典型的意象与意象的叠加方式。十个细节,一组象征符号,全为景,只因“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点染出一片凄清苍凉的秋色,点化出一片哀愁孤寂的情思,全部景象遂笼上一层无垠的悲愁。无言愁而愁绪似东流之水,不言孤而孤苦若黄昏之鸦,韵外之韵顿生,味外之味无穷,渲染出一种肃杀荒凉的氛围,体现了主人公无可奈何的落寞心境。

在意象的承袭过程中,作者为了表达特定环境的思想和感情,达到意与象、物与我融洽的效果,创设了具有多义性的意象。比如“月”,李白将它当作知心的伴侣(《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通过它来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与激励(《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把它当作良辰美景的化身(《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借助它来表现亲人间刻骨铭心的思念(《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柳永却因它触目伤怀(《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对诗歌进行鉴赏时,我们要引导学生结合作品捕捉融入诗人主观情感创造出的具有多义性的意象,在深层次上领悟作者深邃的思想,从而更深刻地体会诗的意境美。

2. 分析技巧

古典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个体真切的感受并把它传达给读者,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引导学生分析古典诗歌的写作技巧一般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和分析诗歌采用的表达方式。

(1)体会修辞作用

我国古典诗歌对语言有很高的要求,诗歌语言在不断更新中,特重修辞手法的新变,诗歌语言的素质来自对常规语言的变异,是对标准语法规律的“故意的充满美感的扭曲”。在诗歌语言的变异酿造上出现了许多修辞方式。

几乎所有的诗人都不能拒绝比喻这种修辞,因为它是使诗歌语言形象化的最有效的表现方法之一。

例: 青玉案

贺铸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首词抒发作者下野后不被人们注意的慨叹。他独自徘徊在“碧云冉冉”的香草地,暗叹自己纵有满腹玑珠,但无人赏识的悲凉。随着暮云的缓缓滚动,这种无边的“闲愁”涌上心头,产生一种难以形容的失落感。作者叠用了三个精警、新奇,又稍带夸张的复合式比喻:“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把这种“闲愁”充塞天地,既多且广,不可消释,是化虚为实的灵光之笔。

除此之外,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还有很多,如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双关等,还要注意常常运用到的赋比兴、象征等手法。

(2)分析表达方式

在诗歌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的分别。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分析、把握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从而更好地体会诗歌中的形象,走进诗歌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抒写感悟,培养拓展能力

第12篇

关键词: 古典诗词 “柳” 意象分析

古典诗歌之美往往在于意象的建构。明人王廷相认为:“夫诗贵意象透莹,不喜事实猫着,古谓水中之月,镜中之影,可以目睹,难以实求是也……故示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感而契之,道哉深矣,此诗之大致也。”(《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的有机融和统一。正如比之稍后的明人胡应麟所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诗薮》)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大量运用柳意象的,则是六朝时期。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一、“杨柳”与“柳”

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唐・白居易,《忆江南》),“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北宋・欧阳修,《蝶恋花》)。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

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汉乐府中也有《折杨柳》等曲目,故此据不足为证。

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

我国古代最早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的《释木》篇中就有如下记载:“杨,蒲柳。”西汉学者毛亨在《毛诗诂训传》中曰:“杨柳,蒲柳也。”宋代陈彭年、邱雍等人编撰的《广韵》一书中亦云:“杨,赤茎柳。”清代郝懿行在其所著的训诂学专著《尔雅义疏》一书中亦说:“柽、旄、杨通谓之柳,蒲柳又谓之杨,是皆通名矣。”当代《汉语大词典》中的“杨柳”的意思也都被解释为“柳”,如“杨柳腰”就是“柳腰”的同义词。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例如,《战国策・西周》中有这样一个典故:“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在该典故中善射者所射的明明是柳叶,可由此概括而成的成语却为“百步穿杨”;唐代诗人刘禹锡受民歌影响而创作的“杨柳枝词”诗体,又名“柳枝词”。

二、柳的意象分析

“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柳写景,摹春光无限。

初春时节,春寒料峭,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民间谚语云:“五九、六九,河边看柳。”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于是,人们把春风称为“柳风”,春信称为“柳信”。

王维《田园乐》:“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用桃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气盎然的春景图。元稹写道:“何处生春早,春生柳眼中。”同样,我们从杨巨源的《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中,读到的也是满怀的对春光的期待。苏轼《一丛花・初春病起》:“东风有信无人见,微露意,柳际花边。”春寒料峭之时,柳梢上已露出丝丝绿意,显现点点春光。敏感的诗人正是从柳芽萌发中捕捉到春天来临的信息。元代诗人刘因《探春》:“道边残雪护颓墙,城外柔丝弄浅黄。春色虽微已堪惜,轻寒休近柳梢旁。”冬春交接之际,严寒总是迟迟不肯退让,残雪困守着颓墙负隅抵抗,然而春光还是顽强地来到柳丝之上。在这一幅对比的画面中,柳丝悄悄地向人们传达着春的希望。

(二)以柳喻情,抒世间真情。

1.写离别

自汉代以降,“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惜别、相思之情。唐代雍裕之《江边柳》:“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女主人公希望柳丝绵绵不断,能把“郎”的船儿系住,留他下来,永不分离。宋代朱敦儒的《柳枝・江南岸》:“江南岸,柳枝;江北岸,柳枝;折送行人无尽时。恨分离,柳枝。酒一杯,柳枝;泪双垂,柳枝;君到长安百事违。几时归?柳枝。”连用六个“柳枝”(“留之”),将离别之痛写得真切感人。

另外,柳树易栽易活,以“柳”赠友,寄予着对友人的美好祝福,无论友人漂泊何方都能像“柳”一样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离别、寄远以折柳致意,正是祈望离人远人随遇而安,身心顺畅”。①李白的《折杨柳》:“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寄予了自己对友人真挚的惦念之情。李贺的《致酒行》:“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将对家人的牵挂表现得淋漓尽致。

2.抒乡思

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屋前房后,还是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李白《春夜洛阳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远游在外的诗人听闻《折杨柳》之曲顿生故园之思。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的首联:“一上高楼万古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

3.叹闲愁

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仕途不顺,英雄末路,岁月空老,人生聚散,闲愁在心。历代文人骚客的际遇也往往如此。柳絮的满天飞洒、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且“絮”又与“绪”谐音,故“柳”、“柳絮”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愁”,形象生动。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冬去春来,蒲柳先衰,主人公感叹青春易逝,容颜渐老,担心夫婿看不上自己的伤感之情便油然而生。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是被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贺铸《青玉案》:“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作者以满地烟草、满城柳絮、满天细雨喻满怀愁思,遮天盖地,形象地阐释了作者此时忧愁的深度和广度。苏轼《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柳绵纷飞,喻示春天已逝,东坡感伤美景不常,繁华易去,也是自身处境漂泊不定、遭受摧残的悲慨。

(三)以柳喻人,绘人生百态。

1.美丽女子形象

柳树姿态婆娑,枝条纤细柔软,而随风瓢荡时,婀娜多姿,风姿绰约,楚楚动人,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刘禹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生动再现了少女舞动时柔曼轻盈的身姿。张先的《醉垂柳》:“细看诸好处,人人道,柳腰身。”这里以柳喻女子柔弱的腰肢,写尽了女子婀娜妩媚之姿。宋人也曾言:“柳比妇人尚矣,条以比腰,叶以比眉,大垂手、小垂手以比舞姿。”③清代诗人程梦星评李商隐诗曾指出:“唐人言女子好以柳比之,如乐天之杨柳――小蛮,昌黎之倩桃――风柳,以及章台柳之词皆然。”②

柳树之叶也常常用来比喻女性的眉毛和眼睛,称“柳眼”、“柳眉”。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一幅含情默默之态,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韦庄《女冠子》:“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李清照《蝶恋花・暖日晴风》:“暖日晴风出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柳眼梅腮”似少女含羞,楚楚动人。

2.高洁隐者形象

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之后,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杨柳阴阴,垂条扶疏,幽静宜人,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诗人把醉酒狂歌的友人裴迪比作人称“楚狂”的春秋时楚国隐士陆通(字接舆),是对这位有志于隐居的年轻诗友的赞许。唐代刘慎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即写自己隐居山中的读书之乐。刘慎虚并将隐居之处命名为“深柳读书堂”。刘禹锡《杨柳枝词》:“城中桃李须臾近,争似垂杨无限时。”借“桃李”、“垂柳”,讽刺那些争名夺利、风云一时的势利小人,赞美那些朴实无华,修身自美的君子。

3.各色世人形象

柳条柔弱,因风起舞,但在一些诗人看来,它摇摆不定,趋炎附势。因此,也赋予它得势小人这一意象。杜甫《绝句漫兴九首》:“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作者将暮春时节的柳絮比作道德败坏、投机取巧、耍奸弄权的小人。南唐诗人孙鲂《柳》:“摇荡和风恃赖春,蘸流遮路逐年新。颠狂絮落还堪恨,分外欺凌寂寞人。”将柳比作倚得春风,颠狂发威的小人,到处飘絮吹绵,欺负“我”这孤独寂寞的人。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能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也将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并告诫他们总有一天会受到“清霜”的惩罚。

因为柳发于料峭早春时即已破芽,所以古诗词里也有一些诗词将柳写作不畏严寒,抗击风雪的坚贞意象。白居易在《有木诗八首・其六》中写道:“枝弱不胜雪,势高常惧风。雪压低还举,风吹西复东。”杨柳虽柔弱,但在作者眼中,它却是一个顽强不屈的抗争者,当风雪袭来时,它顽强地与之抗争。

柳絮飞扬还可用来形容人才济济。王维《酬郭给事》:“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即以柳絮飞舞颂扬了郭给事桃李满门、人才云集的喜人景象。

注释:

①戴明玺.“折柳”的历史演变、文化意蕴和宗教情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

②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卷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649.

③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九・历代诗话(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1:487-488.

参考文献:

[1]戴明玺.“折柳”的历史演变、文化意蕴和宗教情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