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轮椅上的梦

轮椅上的梦

时间:2023-05-30 10:55: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轮椅上的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星期日早上起床,穿好衣服,刚要下床去吃饭,想起今天我是残疾人,就意味着我的下肢是没有知觉的,可我怎么行动呢?我想起来书房的小沙发下面有轮子,可以当成轮椅啊!可是我又犯愁了,书房离我的卧室有一段距离,要穿过客厅,我怎么过去呢?我只好一点一点爬进书房,用两只手撑着,艰难的上了“轮椅”,就这点距离,就把我累得直喘粗气……

吃完早饭,爸爸妈妈还要去上班,我只好自己在家。我要去洗手间洗手,再过洗手间的门槛的时候,因为没把握好力度,劲儿使大了,一下连轮椅带人都摔倒在洗手间的地上,结果跟我家地板来了个“热烈拥抱”。倒在地上好一会儿我才反应过来,又是艰难的双手撑着上了轮椅,再过洗手间门槛的时候我就格外小心了。

我驾驶着轮椅上了阳台,看到楼下的小朋友们快乐的疯跑,这时候我想出去玩的欲望多么强烈!可是,现在我是残疾人,不能随便乱动啊!

我去了我的房间写作业,写完作业已经中午了,这时候心情很不好,一上午都坐在这个滑动的沙发上,我多么想站起来啊!可是我还要装一下午,我给父母打了个电话,得知他们中午不回来吃饭了,我就自己去煮方便面,再过厨房门的时候,差点摔倒,不过自己还是有了一些经验,过门槛的时候也小心了。

下午1点半左右,我坐在轮椅上睡着了,2点的时候忽然电话铃响了,我迷迷糊糊的接起电话,一听是朋友小蔡打来的电话:“咱们出去玩吧!有个地方刚建了健身器呢!”这时候我心里酸酸的,但也没办法,我只能拒绝了她,我听出来她很失望。我终于体会到残疾人的心情。

晚上7点左右,一天的“轮椅梦”终于结束。我一下子从轮椅上站起来,跑了出去,围着小区连跑了三圈!

当又一个地方课开始时,大家都有太多感受,同学们都说了说自己装的残疾人,都说了感受;

“残疾人的生活真是艰难啊!”

“我们都应该关心残疾人!”

……

第2篇

意外的受伤

一直想拥有一对翅膀,飞向自己的那片天,去寻找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梦。———

引言。

一位孩子,生于一个富贵的家庭,但却落入残疾之中,她的青春,就这样被摧毁了,敲响了她的梦想,这样的离奇,这样的梦。一阵哭声惊醒了终生,这位孩子诞生了,她叫冰凉薇,上初二。富贵的家庭里有着这样一位可爱的孩子,不幸的是,十五年以后,这位孩子失足了。

那天凉薇和往常一样去上学向往她的新意中学。在这时,凉薇意外地被一辆巴士撞到了,那辆车看也没看就跑了,凉薇晕倒,一位好心的男孩大声呼唤着:“来人啊,有人受伤了。”顿时街上沸沸腾腾,凉薇的好朋友张涵看见了,拨打了120,并给两位的父母叫来了。

120来了,把两位拖上车,奔驰而去。两位的父母赶到了医院。手术开始了,凉薇在生命的边缘在做挣扎,可喜的是,凉薇苏醒了过来,但是她的两条腿残废了,一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了。他很痛苦,又不能挽回。在这时同学李颖来了,在安慰她:“凉薇你没事吧?”凉薇没回答,哭了起来。李颖见状,把便当放在了病床上。

凉薇吃了起来,感觉不那么痛苦了,“好好吃!”他还在感叹着。两位躺下了,在想什么事情。

过了一段时间,两位出院了,她只好滚着轮椅上学,每当上学,他不用妈妈送,而是自己走过漫长的道路,她——只想有一个锻炼的机会!他要学会勇敢的面对残酷的现实!

第3篇

不怕困难=一半的成功

“只要你不怕困难,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是的,一个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昂搜挺胸向前冲,那么他就成功了一半。

不怕困难就是一半的成功。海伦·凯勒并不因自己见不到光明而意志消沉,反而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文学著作,把光明洒向人间,成了世界闻名的作家。

不怕困难就是一半的成功。霍金的一生同样经历了许多的磨难。在十指不能动弹、肌肉萎缩等疾患面前,他并没有逃避,反而百折不挠、艰辛钻研,终于造就成为世界著名的科普学家。

张海迪阿姨因小儿麻痹症致双腿残疾,她克服了许多难以克服的苦难。在轮椅上勤奋写作,写出了许多广为传颂的文学作品,如,《轮椅上的梦》、《生命的追问》等等。

一个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上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问题是你能不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只要是不怕困难、迎难而上,那就是成功了一半。

不怕困难,是一半的成功。只有加上科学的态度,才能完全成功。用科学的态度,加上不怕困难的精神。顽强拼搏,我们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朋友们,让我们高举不怕困难和科学的态度这两面旗帜,向着胜利,向着成功,向着美好的明天冲锋吧!

第4篇

大概两年前,妈妈的两条腿慢慢开始不听使唤,最近干脆连动都动弹不了了。医生说母亲是老年性肢体麻痹,没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来母亲的性格就很难缠,再加上身子不灵便,自然就老爱犯神经质。于是,伺候母亲的哥哥家,家庭气氛变得有点郁郁寡欢。

已经75岁的母亲,除两条腿不听使唤外,身体还是很健康的,但她却时不时地自言自语:“我上辈子犯了十恶不赦的罪,这辈子才会遭这么大的报应哟。”说着说着她又会叹息:“这两条腿要是没毛病该多好,我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到处走走了。”从前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如今两条腿不听话,心情自然不好。于是,她就把别人作为发泄对象,没完没了地折腾。

为了给她换个环境,我决定把母亲接到家里来伺候一段时间。母亲从内心深处希望我抽出点时间和她一起去旅行。上个月,我结束了手头的工作,咬咬牙,下定决心陪母亲去走一走,哪怕是近郊。我买了一辆轮椅,陪母亲出去的准备工作就算安排妥当了。

星期六上午,我和老婆、孩子一起,用车载着母亲去民俗村春游。母亲平生第一次坐轮椅,却像坐惯了的人一样,文文静静地在轮椅上端坐着,而我呢,就像一个人力车夫,推着母亲往前走。

生病之前,母亲已经来过民俗村三四次,充满好奇的她一心想再看看自己曾经住过的茅草房、官宦人家的房子、两班贵族的房子。每到一处,我就只能先让母亲从轮椅上下来,扶着她过门槛,然后把轮椅搬过来让她坐上,再推动轮椅。坦率地说,在陌生人面前做这些,让我觉得憋气又窝火。

后来,我们碰到了一个带着小女孩的中年妇女。那位中年妇女拉住母亲的手说:“是您的公子吧?您真是养了个孝顺儿子。看到您我就想起了自己的妈妈。我妈妈的腿也不好使,她老说:‘孩子呀,带我到外边去看看吧。’可情况也得允许呀,哎哟,真是遗恨终生啊。”说到这儿,中年妇女难受地哭了起来。

此时,女儿强拉着她离开了。母亲用有一点惋惜、还带着一点幸福的表情回过头来看了看我,问:“孩子,吃力吧?”“不吃力。”“那我们走吧,孩子。”我一边默默地推着母亲的轮椅,一边想,把母亲推到这儿来,不是我主动要求这么做的。

我开始自责起来:刚才那个妇女不是从母亲的身影里看到了自己的过去,而感到遗恨终生、痛悔不已吗?很多时候,一个行动比一百次的醒悟、一百句悦耳动听的言语要难得多。

(清荷夕梦摘自《永恒的母亲》作家出版社)

第5篇

生活是一幅春天风景画,用细节勾勒,用爱上色……

爱也在细节中流露,哪怕是一个微笑,也让人觉得它的力量具大无比,因为重要的不是在于表面,而是内心。就像一副爱的拼图,要想完成,就要用爱和微笑去面对,而不是胆怯。

我有一位好朋友,因为小时候得了严重缺钙没有及时发现,导致了下身瘫痪,一生都囚禁在了轮椅上,她是一位绘画高手,曾经在全国的书画比赛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那天,我去看她,走进她房间,虽坐在轮椅上,却有着美好梦想的她依旧坐在轮椅上,享受他的绘画时光。一开始,她还没有发现我来了,但过了一会儿,她休息时才发现我已在她身后站了许久。我们捧着热乎乎的奶茶,坐在房间里的小秋千上。秋千慢悠悠地摇着,划动着空气的河流,奶香环绕着……

她喜欢春天,喜欢春天五彩斑斓的色彩,喜欢春天那代表和谐的含义。她说她的梦想是在全世界人最瞩目的地方开一次画展,让全世界的人都来看看她画的春天,看看她和其他残疾人用爱画出来的春天,让全世界的人民都来看看,虽然他们残疾了,却不代表心也衰了,残疾人不是没用的,残疾人照样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我很敬佩她,有这样的梦想,不,不是梦想,这不是梦,这总有一天会实现的。我看了那幅“爱的春天”,每一条墨线都那么清晰,颜色上得那么均匀,无论从哪一个角落,都感觉有一股暖流粉刷着你的心,没有哪一块是不均匀的。我想,她已经完成了爱的拼图,我们呢?还差一大截吧!现在想想,还真惭愧,同样是独生子女,同样是城市里的孩子,同样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为什么我们就不会去用爱,用微笑面对生活。我决定了,要给她们关爱,不只是残疾人,而是任何需要关爱的人。

我,要学会爱,学会用心去爱,去感受那心灵的春天。我,要和小伙伴们一起完成爱的拼图。我,要去尝试,尝试画出心灵的春天,投入我所有的爱……

有时,爱可以化成文字,给予你最坚强的信念,致以爱生活的你们,最真诚感谢。

第6篇

或许是生活在这个新时代,婚姻的悲剧见多了吧,所以我从来不相信真爱。若不是偶然见了那一幕,也许我一辈子都会这样认为呢。

那天,父母又因为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吵架了,不愿看那令人伤心的一幕,我冷笑着走出家门。因为刚搬到这儿,对四周的环境还不是很熟,很快,我便迷了路。但是,我并不是很着急。反正家里还在吵架,与其现在着急回家,还不如在这儿静静的欣赏风景。

不经意的一瞟,斜对面的座椅上坐着一位老人,旁边,坐在轮椅上的,应该是他的老伴吧。不知怎的,我的目光停留在了这对老夫妻的身上。老人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不厌其烦的在给身边的老伴读报,一遍又一遍,一张有一张……

可是,回复老人的,只有痴痴的动作和憨憨的笑声。我疑惑了,缓慢的走到老人旁边,坐下,试了好几次,还是没有好意思开口问老人。就这样,我们静静的坐着……

过了一会儿,老人好像看出了我的疑惑,喃喃的,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我说:‘她是个植物人,40年前,她不顾父母反对跟了我,受了40多年的苦,现在儿女有出息了,是她该享清福的时候了,她却变成了这样……’

说完,一滴泪从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滑了下来,轻轻地摸干了泪,他呢喃道;‘生活,其实就是一场梦,梦醒了,人也就要睡了,但我这一生,有她足矣了。’

这时,他站起身来,温柔的对着她的耳边说:‘天晚了,我们走吧,别着凉了。’看着他推着轮椅迈着的蹒跚的步伐,我不禁泪流满面,原来人间也存在永恒的真实的爱。

抬头,望向天边,夕阳更浓了,更美了……

第7篇

1991年夏,全国青年创作会议闭幕那天。中国作协组织了一场联欢会。联欢晚会没有舞台,地点在一个布置得很绚丽的大厅上。

忽然听说张海迪要为大家唱歌,我们都有点吃惊,因为命运多舛的海迪又患喉癌,经治疗,刚刚出院。据说她是从医院赶来参加这次聚会的。

璀璨的灯光下,海迪坐在轮椅上出现在我们面前。

海迪拿起了麦克风。

刚过35岁的海迪画了淡妆,满面笑容,满头茂密的黑发。

她是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一名崭新的会员,一位在轮椅上写出了她第一部长篇小说的作家来参加会议的。她的新作刚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就叫《轮椅上的梦》。

海迪微笑着说:“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恐怕也是最后一次。”又说 ,“我一生中最喜欢梦,因为在梦中我总有一双健康的腿。”

她接着说,我给大家唱一支我童年最喜欢的歌,我祝愿所有的朋友和老师们健康长寿,一生平安!我也希望朋友们在我不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还能记得我的歌声。说完就唱起来。

这时刻,我们都发现她忘记了等待乐队为她起个前奏。乐队是总政歌舞团的小乐队。站在她身后的乐队一瞬时楞住。但只是一瞬。我们看到乐队慌忙在为她找“音调”。

那真是一种小心翼翼的寻找,管弦琴键上发出轻轻的声响。到底都是些行家,他们很快就找到了,一如从后面追上来,跟上了张海迪的歌声。

但是,奇迹出现了。

我发现所有的乐队成员仍在轻轻地、轻轻地弹奏,似乎都怕自己发出的声音跑到海迪歌声的前面……这是怎样的演奏,怎样的歌唱?这与我曾见的那些近乎疯狂的演奏是多么强烈的对照。

我无意于扬此抑彼,但我为眼前的演唱感动,深深感动。海迪仍唱得那样深情那样投入,歌声中我想起了她写在著作中的“前面的话”:

真的,我常常梦见自己张开双臂,向着地平线上辉煌的太阳飞奔。我总是不顾一切地奔跑,任凭风儿拂起我的头发,飘起我的衣裙。在灿烂的霞光里,我感到全身充满无穷的力量。我奔跑,我大笑……

我真的看到了海,看到海风吹起海迪的裙子,海迪的双腿在金色的海滩上奔跑,总政歌舞团的乐队就跟在她的后面,一如护送……我感到惊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就像冥冥之中有谁在操纵着这支乐队,这些穿军装的演奏家们始终没让自己弹奏的声音跑到海迪歌声的前面。

莫非这样的歌声令人不敢超越,无法超越。

然而就这样轻轻的、轻轻的演奏,却发出了海阔天空般的和鸣绝响,使整个演唱达到了至高的佳境。

也许,这些军乐团的演奏家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正经历着一次多么了不起的演奏,但我在为他们感动!

掌声爆响。

这是海迪唱完了。

她说谢谢!

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我的脑海里仍荡漾着乐队的演奏声始终不敢超越海迪歌声的情景……我体会到了,人间确实有令人无法超越的美景,我们就这样跟在后面,跟在后面……不敢超越,天地间竟呈现出大美!

不敢超越,必是那时刻看见了崇高。

心灵也在那时刻融入了一个大境界。

有位中年以上的女子走上去,把自己的脸贴在海迪的脸上。此时麦克风还在海迪手中,麦克风不经意地透露出了那位女子带泣的声音:“海迪,太好了,谢谢你!”

更多的人走上去,起伏的掌声像海浪一样。

许多双手扶推着轮椅,海迪像一条船。

那女子仍弓身俯在海迪肩旁,我已听不见她在说什么,但感到她就像代表着所有的母亲。

关于张海迪,应该说,我们很早都不陌生。

但我是在今夜,才真正认识海迪。

这是我所听到的令我感动不已的歌声,我热泪盈眶,永远难忘。那以后几年过去,我又在电视上几次见过她的形象,每次都为她感动。她仍是那样微笑着健康与美。我记得她爱童年的歌,她说过:“那时我的幼稚不可能让我预见到未来的旅途上会有那么多坎坷。”

双腿不听她使唤,她说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开辟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她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叫“方舟”。我看到她自己这只“生命的小舟”,从小失去驶向学校的机会,却令人不可思议地自学了那么多知识,还掌握了几门外语。

她一次次“击败想夺去我青春生命的病魔”,总能远航。今年还驶向运动场,参加国际性的射击比赛……她总是那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人们,奔向青春并获得青春。

无论她在中国朋友还是外国朋友面前,她的生命,都能使柔弱者感受坚强,使坚强者反躬自问。她是中国女子的骄傲,也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她的生命是对人类生命力极限的挑战,是对人类的毅力和创造力的鼓舞。

第8篇

读<<向命运挑战>>有感

如果你考取了牛津大学,你一定开心.但是如果你患上了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最多活两年半,你会怎样?是在命运面前软弱一下,还是坚强面对?我就会这样想:“算了,反正一共只有两年半了"这样可能就会平庸的消失.但是今天再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了<<向命运挑战>>这篇文章,主要写了:

霍金17岁时考取了著名的牛津大学,但在21岁时却患上了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但他不屈服,与咄咄逼人的病魔作斗争.霍金的病越来越严重,最终坐上了轮椅,十个手指只有两个还能活动.1985年,他得了肺炎,治疗时切开了气管,从此不能发声.

在他的挑战前,命运好像作了退却了,一个两年半过去了,又几个两年半过去了,他还是坚强的活着......

霍金,那是一个多么坚强的人.在命运的折磨下不屈服,敢于向命运挑战.这样的人还有许多,例如张海迪:

她1955年9月出生于济南一贫困家庭。 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为了学习医学知识,克服了残疾带来的种种困难,为乡亲们针灸治病.成功的出版了如《轮椅上的梦》等著名小说。被称为“八十年代新雷锋”

我掩卷沉思:如果谁在命运的挫折的面前都向霍金 、张海迪那样不屈服,敢于向命运挑战.那样我们的世界将多么兴盛!

我相信,这个梦想不在遥远!

第9篇

《名人传记》:海迪你好,祝贺你当选为新一届中国残联主席。据我所知,上级组织部门和中国残联选拔新的残联主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三个:一是必须被全国残疾人认可、支持,二是在国际上有良好的声望和影响力,三是有学养的知识精英。多年来,你一直在中国残联、山东省残联和青联担任多项社会职务,其中担任中国残联的社会职务就已超过二十年。由此,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你是最合适的人选啦。

海迪:我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这次从朴方同志手中接过残联主席这个接力棒,手中感到沉甸甸的。

这些天来,我收到了无数电话和短信。能为残疾人兄弟姐妹贡献一份力量,是我的荣幸。我知道这是信任,是重托。在今后的五年中,我绝不辜负八千三百万残疾人的重托,和大家一起尽心竭力地做好工作。

《名人传记》:你的当选,标志着中国残疾人事业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其实,在政协履职的这十一年里,你为残疾朋友们的确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

海迪:我1998年进入政协,连续担任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3月,又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确实,我担任政协委员以来的提案多与残疾人保障有关,涉及了无障碍设施、残疾人驾驶机动车和特殊教育、就业等方方面面。

2004年,针对我提出的“允许更多残疾人驾驶汽车”的提案,公安部曾直接与我沟通情况,并对所提建议给予认真答复。公安部所作出的答复是我近几年来最满意的一次。

我还多次在“两会”中呼吁建设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和解决残疾人专用机动车营运问题。近年,盲人、肢残者的无障碍设施都是通过这些呼吁和有关方面的努力才得以建立并进入相关立法程序的。

病痛是生命的另一种滋味

《名人传记》:你的当选,让您再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勾起了无数人对20世纪80年代那个有着钢铁般意志的时代偶像的回忆。1983年,你与疾病做伴走上笔耕之路并再次战胜了自己。在很多人心目中,您一直是一代青年的偶像。二十多年来,你曾屡屡被鲜花与掌声包围。不过,也有段时间您好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那么,当你淡出公众视线的时候感没感到有落差?

海迪:我没感到有什么落差。

20世纪80年代初,刚刚改革开放,当时那一代青年对学习、对未来充满热情,很多人真的是把一天当做两天用,我自己也常常学习到天亮,一心就想拥有更多的知识为社会服务。那个时候,真的是心灵纯净,理想高远,对未来充满期待,现在想想还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我从不去想自己获得过什么,我只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写作,去进行永无尽头的文学探索,这比什么荣誉都重要,因为探索和创作能为更多的人带来精神的愉悦。

我认为,疾病给了我很多痛苦,但这痛苦的过程也产生了精神财富。这个过程是一种精神的、品格的历练。痛苦是一门课程,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读完它。如果每天细细品读,总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力量和智慧。我想,也许病痛是生命的另一种滋味。

我自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那场宣传,我早把它看做是我生命的过去。

一个女性要会笑

《名人传记》:多年来你一直是作为一个英雄和榜样出现于大众的视野中。但我看过你的一些文章,觉得你又是一个很爱美的生动的女性,能介绍一下作为女人的海迪吗?

海迪:确切地说,从开始被宣传到今天,二十七年过去了。当初我无法控制那个以各种宣传形式存在的海迪,对于瞬间的辉煌来说,痛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人一定要做到宠辱不惊。这么多年来,我喜欢繁华过后的淡泊,永远做一个平凡的人。海迪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女性,我身上的光环只是人们臆想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皮肤出现了皱纹,还有,我长时间坐有点吃力,必须斜靠在轮椅扶手上,这一切让我看起来有些病态,可这是生活的现实……

我唯一让人们喜欢的大概就是开朗的性格,我觉得一个女性要会笑,能够真正发自心底地笑,笑出声来,甚至笑出眼泪,这才是可爱的。

我有平凡的人生,也过着平凡的生活。我从小爱干家务,十几岁的时候,母亲就把家里每个月的生活费交给我,我会节约每一分钱。我也喜欢收拾家务,洗衣服,干所有能干的活。在家里只要有时间我就不闲着,我喜欢织了毛衣送朋友,我也喜欢画画,家里画架、颜料一大堆。我家里的布置几乎都体现了我的意愿,干净整洁,简单明亮。

作家应该靠自己的人格与文学

力量来感染读者

《名人传记》:当然,我听到最多的还是你的创作情况,你翻译了十几万字的英文小说《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等,先后出版了散文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和《绝顶》等。特别是长篇小说《绝顶》出版后,很多人认为你已经成功并完成了从 “海迪姐姐”到作家张海迪的转变。你对此怎么看?

海迪:我从不去想我是海迪姐姐还是海迪阿姨的问题。从第一部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到《绝顶》只是一个时间的过程,也是作者心灵变化的过程。

《名人传记》:每一部作品的问世,都会引起社会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在精神世界里你成为一代人的楷模,你认为自己的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海迪:我不配奢谈自己有什么价值,我只不过品尝了生活的各种滋味。如果要说这两方面,我对自己都感到满意,首先我塑造了自己不屈的精神,同时我又有在文学上的执著追求,对自己的生命我是满意的,至少回首这么多年的路,我无愧于心。

比如《绝顶》出版后,两年间已加印到第五版,《美丽的英语》刚出来一个月也再版了。我有时想人们为什么读我的书?这里面没有什么噱头,又从没什么炒作,我甚至想读者喜欢我的书是因为觉得我坐在轮椅上写作不容易。有一位贵州的大学生寄来一本我的《生命的追问》,那书已经破旧不堪了,她在信中说那本书她回农村老家时给村里的姐妹看了,带回学校后同学们看了,最后学校食堂大姐又借去给她孩子看了……那都卷了边儿的书,特别像我小时候曾特别喜欢的某本书一样。这种朴素的情感让我很感动,我就叫我爱人买了十本新的《生命的追问》和十本《轮椅上的梦》,还有十几本别的书给她寄去了。虽然至今我也不知道那个学生的模样,但这件事深深地打动了我。

所以,我很少出去搞什么签售活动,我不希望人家虽然买了书,但看了后并不喜欢,如果那样我心中会永远有愧疚。沈从文、老舍、茅盾、巴金、鲁迅……谁去签售过?作家应该靠自己的人格与文学力量来感染读者。

生命真正的意义

《名人传记》:你在《生命的追问》的“前言”当中是这样写的:“现在我还没有老,而少女时代已经遥远了,可文学是永恒的,它会让我们永远活着,永远年轻,我为这个发现而快乐,我想象着许多年以后,一个青年坐在树荫下的长椅上,翻开一本书,他或她读着书就笑了,书里的小女孩多么淘气啊。”“生命的追问”,你想追问什么?

海迪:我想追问的是生命的意义。当时我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我想,我为什么这么痛苦还要活着,我活着究竟是为什么,后来我想,我的生命就是在一天天追问中这样延续着,它在追问中变得更加有意义,虽然我的身体是残缺的,但是我要让我的生命被意义充盈着,我不但要活着,而且要活得好,还要让生命活出诗意来。

《名人传记》:1993年,你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被授予哲学硕士学位。当你入学的时候校方对你有过什么照顾吗?

海迪:没有。这是我要求去学的。我当时去研究生院学习,第一个要求就是别人是什么样,我就是什么样,就这样进了研究生院。我写的论文叫《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每个问题都经过了认真的思考,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最后才成文。很多自己当时没有读的书,导师指导的要读的书,都是一点点地啃。那时是自己逼迫着自己,一直读到眼睛看不见了,花了为止。

我认为,该我得到的,是我用自己诚实的劳动,用自己认真的生活态度去获得的。我靠自己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吉林大学的哲学硕士学位。那一天我的确是很久很久以来第一次为自己的收获而感动了。

《名人传记》:和二十年前相比,今天社会变化已经很多了,你曾经被作为那个时代的一个标志,你觉得你能适应今天吗?

海迪:我从来没有把自己的过去当做一种什么资本,所以我的内心非常松弛,我跟大家一样,共同步入新的时代,步入新的世纪,但是在这个步入中,我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一直在努力,而且是努力每一天,我觉得这就够了。

《名人传记》:对于将来的设想呢?

海迪:将来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要给大家添麻烦,哪怕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也不要给大家添很多麻烦,而且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我觉得像我这个生命到了现在,有很多很多的事情,我自己想想还是很值得高兴的。

《名人传记》:你希望人们怎么评价张海迪呢?

海迪:我不会去在乎公众怎么评价我,但是有一条我是在乎的,就是我自己要在乎自己。我要做一个好人。当别人说起海迪的时候,说海迪是一个有贡献的人,说她是一个非常勇敢坚强的人就够了。我不需要更多别的。

《名人传记》:你怎么评价你自己?

海迪:我觉得我自己真的是一个好人,真正是充满热情和激情的人,即便是生活在最困苦的时候,最艰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过自己。

《名人传记》:2008年最让中国人自豪的一件事就是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2008年9月6日晚,在“鸟巢”残奥会开幕式现场,人们又看到了坐在轮椅上的你再次与数万名观众一同尽情地欢呼与喝彩。

海迪:从1984年开始,每一届残奥会,我都非常关注。就在许海峰为祖国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的同一年,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第一次走入奥运赛场,北京盲人姑娘平亚丽为中国实现了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在当时的残疾人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并掀起了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潮。可以说,中国残疾人在奥运赛场上的成就是中国社会文明进步、残疾人保障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见证。生命在于运动。体育比赛有结束,而生活要延续下去。面对未来,我们永远需要自信和勇气。

《名人传记》:你觉得生命真正的意义应该是什么?

海迪:我觉得应概括为一句话,就是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充实每一天,努力地学习,珍视所有的时光,不管社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永远抗拒所有的诱惑,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定自己的信仰。

第10篇

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

“一双眼睛,并不碍事,再说,眼睛只能看其表面,不能看其究竟。”这是狄仁杰装瞎时说的话。看到这里,我每每会停下来,掩卷沉思:这话说得多好啊!我听过一首歌,跟这句话差不多。一双眼,能看世界的表面,却永远看不见人生的另一边绽放着一道美丽的光线。命运是不能改变,又何必再留恋,你慢慢用心去领会,会找到最深的体验,一颗心代替一双眼。“我要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这句话是贝多芬说的,是啊,贝多芬双耳失聪,可他从没放弃过追求与奋斗,也从没怨天尤人。这就是我们值得学的了,我们曾埋怨那黝黑的胎记,那破烂的布鞋,但你们何曾想过,那胎记是母亲的,那破烂的布鞋是脚踏实地的见证。当霍金被卢伽雷病永远固定在轮椅上,而他的脸上仍带着恬静的笑容,说:“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时,当桑兰被套上固定套,下半生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了,而这朵稚嫩的花朵表现得十分平静时,当双目失明,身体瘫痪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幸福是多方面的,我也是很幸福的。”时,子舆浑身缺陷,说:“我为什么要苦恼呢?”时。你们有没有为自己的可耻行为感到羞愧,你们就因为一点点身体的残疾或是事业的失败而受不了跳楼自杀,怨天尤人,那你们就真正败给了命运,命运是一个很烂的编剧,你们应该征服他,没有一双眼或事业没关系,可你因为一双眼或事业败给了命运就不值得了,会和你们追逐的梦,擦肩而过或一再错过,永远也不能重逢,眼睛没了还有手,还有心,没了事业可以重来,就像爱迪生60岁时实验室被炸掉了,可他却说:“太好了,终于可以重来了!”,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创造了超低的票房,一般导演一定会十分沮丧,可姜文却继续努力,让新电影《让子弹飞》的票房直奔七亿,超过了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让许多人又去关注他,甚至带动了《太阳照常升起》,他还劝一些人,不要为自己的电影卖得好而沾沾自喜,外国有一个电影在中国卖了十几亿,如果中国有哪一部电影迅速超过它,再骄傲吧。是呀,通过他的努力,他的事业就好比他的电影,像太阳一样照常升起了,他还成为了一些青少年的榜样。

相信自己就能创造奇迹,如果说霍金的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命运变得繁花似锦,光艳夺人;如果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繁星闪烁,熠熠发光;如果说贝多芬的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那么因为它的坚强意志,命运变得郁郁葱葱,油油翠绿;如果说桑兰的命运是一条干涸的小溪,那么因为她的坚强意志,命运变得波浪滔天,波涛澎湃;如果说子舆的命运是一棵光秃秃的树,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命运变的枝繁叶茂,琼枝玉叶……所以请务必相信幸福虽然这么远,但是那么甜。

第11篇

现在蓝天上的白云,丝丝卷卷的,不是棉花糖,而是一个个纯净的梦。我,置身于一片旷野之中,躺在那儿,和遍地的植物一起呼吸,一起仰望天空。忽然一团洁白的梦进入我的视野,梦便开始了……

我变成了蒲公英

但我啊,到了离开世界的时候了,

风,你能慢慢的带走我吗?

不用多想,走吧。

这时,风不经意间吹起了我的身体,顿时,漫天的绒毛在时间里御风而行。不知道,迷失的我会飘到什么地方去呢?

三天后。

呵呵,我啊,真的都散了啊。

有一点绒毛,飘进了一户人家的花园,慢慢地长大,每天,有人给我浇水。但总是给我唱歌的孩子不见踪影。直到有一天,她终于走出房间,与我见面了。那是个拥有一双大眼睛,穿着碎布花裙,但坐在轮椅上的没有头发的女孩子。她对我说:“蒲公英啊,你能听懂吗?对不起,以后都不能陪你了啊,我要去另一个世界歌唱啦!我的心永远会在你身边哦。”原来,她要死了……

有一点绒毛,顺飘进了水溪里。一会停留在落叶上,一会停在小鱼身上,一会停在了土地上。我看见在小溪旁,农舍散落、鸡犬啼鸣、房顶的炊烟袅袅、屋旁的亭亭修竹,使得幽深中带着恬淡,粗犷中带着娇媚,给我了心旷神怡之感,让我宁静。

又有一点绒毛,在风的带领下,去过马路、去过花盆、去过虫子的家,但都没找着属于自由的土地,它等待着……

我,就这样被带到各地去了。我并不是死,而是以另一种方式,留住世界中的我。

梦啊,醒了。时常折下几支放在天空,使它飞翔,在绒毛中,让美丽临风飞逝,朴实的它寄寓着童年的简单快乐,无华的它带给人飞向天空的遐想。

第12篇

自由的时光

1942年1月8日,人们在悼念“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逝世300周年之时,也许不会想到,就在同一天,英国有一个婴儿呱呱坠地,而就是这个后来取名史蒂芬・霍金的孩子,在未来以他超乎常人的智慧和令人折服的毅力影响了整个世界。

霍金出生时,二战的阴霾仍在欧洲大地上空盘旋,他的家乡伦敦也正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风雨飘摇。为确保霍金能够平安降生到这个世界,霍金父母选择离开海格特前往牛津,并在那里生下了霍金。当时的英国战火纷飞,但幸运的是,出生后重返家乡的霍金,童年并没有被二战的阴云所笼罩,而是和妹妹一起在伦敦附近的小镇中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而这当然离不开霍金父母的悉心照料。

霍金的父母虽然家境贫穷,但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他的父亲法兰克是毕业于牛津大学的热带病专家,母亲伊莎贝尔曾于20世纪30年代在牛津研究哲学、政治和经济。两人婚后住在一个破败的大房子里,生活过得并不宽裕。尽管如此,他们却总能给孩子带来一些小镇居民所不熟悉的新鲜玩意儿。事实上,在那个汽车尚未进入寻常英国百姓家的年代,霍金一家已经驾驶着破旧的二手汽车走街串巷奔向郊外,感受自然的魅力了。而伴随着那辆破旧汽车一同飞驰的,还有小霍金的思想。虽然霍金成名后,小镇居民在回忆起儿时的霍金时,会有意无意地为他塑造一个天才儿童的形象,但可以确定的是,当霍金一家在古怪的二手车里驰骋时,小镇居民的确从未吝啬过自己惊异的目光。因为在伦敦郊区的小镇居民眼中,霍金一家多少还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霍金父母虽然生活拮据,但对教育却从不吝啬。霍金13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希望他能进入教育条件更加优良的威斯敏斯特学校学习。但不巧的是,在威斯敏斯特学校举行奖学金申请考试的当天,霍金却突然病倒了,意外错过了考试。父亲虽然愿意为霍金的教育倾其所有,但是缺少了奖学金的支持,高昂的学费是这个普通家庭无法承担得起的重担。霍金就这样遗憾地与威斯敏斯特学校失之交臂。

不过,这个小插曲并没有影响霍金后来的求学路,他如愿以偿地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自然学科。尽管有着过人的天赋,大学时期的霍金仍算不上一个用功的学生,酒吧和俱乐部是他经常出现的地方。好在这些社会活动似乎并没有给他的学业带来过多的负面影响,他还是只花了很短的时间就获得了一等荣誉学位,之后转读剑桥大学研究宇宙学,并在23岁时获得博士学位,最终选择留在剑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而回顾霍金的一生,无忧的童年和快乐的求学时代,似乎是他人生中为数不多的能享受到行动自由的时期。但如果当初这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霍金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学业,也许会成为一名默默无闻的教职员工;也或许会超越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大爆炸理论而创造一个宇宙学研究的新时代。但无论人生是平庸还是伟大,他的故事都不会像现在这样跌宕起伏。然而命运似乎就是不甘心为霍金设计如此平淡的人生轨迹。

活着就有希望

童年时的霍金,学业成绩并不突出,但却十分热衷于模型和设计复杂的玩具,据说他曾经设计的玩具中竟然有一台简单的电脑。那时的他还十分热衷于探寻事物的本质,看到一些新鲜东西时,总要拆开来弄个明白。不过,虽然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令人惊叹的创造力,但霍金从小却不是一个手脚灵活的人,体育从来都不是他的强项,他拆开的那些物品也很难再装回原样,甚至写字都是出了名的潦草。而这种手脚的笨拙,并没有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改善。

到霍金大学三年级时,他自己逐渐意识到身体似乎变得更加不灵活了。甚至于他还曾多次无缘无故的跌倒,有一次还当场昏迷,险些丢掉性命……而病魔向霍金释放的这些微弱信号,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毕竟他还是个年轻人,学习和生活才是他关注的焦点。但是命运并没有对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同情,人生对他的考验自他进入剑桥之后才真正拉开大幕。

21岁生日刚过完,霍金便在医院住了两个星期,对身体出现的异常状况进行了全面检查。而医生的诊断结果,像一枚重磅炸弹无情地投射到了这个前途无量的年轻人头上――“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俗称“渐冻症”。简单来说,就是他的身体会像脱线的风筝,摆脱大脑的控制,直至最后心肺功能失效而死。医生的诊断是悲观的,霍金年轻的生命被宣判“死刑”。面对突如其来的人生变故,霍金曾坦言虽然自己当时并没有借酒消愁,但却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所具有的“悲剧性格”,并一头扎进了瓦格纳的音乐中,寻求精神上的慰藉与支持。幸运的是,霍金并没有像医生预判的那样,在充满懊悔和遗憾的短暂人生中死去,而是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不幸的是,疾病在一寸一寸啃食他的身体,逐步剥夺他的行动能力,最终将他困在轮椅上。

那是1970年,霍金在学术上声誉日盛,但病情却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坐上了轮椅,直至今日。病痛对他的折磨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甚至于连看书这件简单的事都变得异常艰难。他需要依赖一种翻页工具来完成翻页的动作,辅助他阅读书籍。而如果他想阅读文献则更加吃力,首先需要助手帮他把文献一页一页地在桌子上摊好,然后再缓慢地驱动轮椅艰难地逐页阅读。

失去了行动能力的霍金在一次肺部手术后,连说话的能力也被无情剥夺。不过为了帮助这个伟大的大脑更好地传递它的思想,英特尔公司特意为霍金定制了一辆高科技轮椅,并为他配上了声音合成器。这台机器能帮助他通过脸部肌肉和一个可以动的手指来“打字”,再将他所打在轮椅电脑屏幕上的字转化合成为声音,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霍金的电脑音。据霍金唯一的亚裔学生吴忠超回忆,在亲眼看到这位久负盛名的科学家所经受的病痛折磨后,实在难以掩饰自己惊异的表情。据他描述他第一次见到霍金时的情景,当时的霍金已经枯瘦如柴,斜躺在电动轮椅上,连抬起头都需要费很大的力气。那时的霍金已经丧失了说话的能力,通过电脑发出的声音也异常微弱,语言经过变形之后也异常难懂,恐怕只有在他身边很长时间的人才能完全了解他所表达的意思。

尽管疾病所导致的身体残缺给霍金带来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但霍金是乐观的。虽然年轻时的他在获知自己的病情时也曾苦恼过,但是在后来的五十多年中,他从未放弃过希望。病痛虽然将他的躯体禁锢在轮椅上不得动弹,但他的大脑却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自由翱翔――尽管瘫痪在轮椅上,他还是完成了多本伟大的著作;尽管说话得经过几个复杂的转换过程,他还是因为出色的演讲而享誉全球。曾经有一位香港青年在意外瘫痪后,希望能够安乐死,自行了断自己的生命。当霍金访问香港时,有记者以此为例问霍金是否也曾因残障而沮丧,他回答说“他有自由选择结束生命,但那将是一个重大错误。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活着就有希望。”而霍金也用自己的行动,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了证明。

是科学家也是顽童

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听起来这是神学才会涉及到的领域,但霍金却在他的物理学专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中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在书中用丰富的想象和奇妙的构思,探讨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对宇宙本质最前沿的知识进行了阐释。而这本物理学专著,自1988年首次出版以来,已经成为全球科学著作的里程碑,至今已有40种语言的译本,发行量达到上千万册,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科普读物,也成就了国际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霍金的著作广受追捧,不仅因为他为我们打开了了解宇宙的又一扇广阔的大门,而且也因为霍金一直坚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释深奥的物理学理论,使这本书成为最为畅销的阐释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书籍,也使黑洞、大爆炸、奇点这些晦涩的专业术语进入公众的视线。不过,按照霍金2006年在北京发表的题为《宇宙的起源》的演讲中所提到的,这本著作以及他的研究的意义在于“我们正接近回答这古老的问题:我们为何在此?我们从何而来?”

尽管《时间简史》是霍金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但霍金最初变得家喻户晓却并不是因为这本风靡全球的著作。霍金的盛名,起源于他对于黑洞研究所取得的重大进展。最初人们认为黑洞就是一颗死亡星体,物质只能进不能出。但1974年,霍金证明了黑洞有温度、也有辐射,而这种辐射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霍金辐射。霍金的黑洞理论成果之后,科学家对于黑洞的研究重点,逐步从黑洞温度的探究走向了黑洞信息守恒的问题。依据霍金辐射进行推论,黑洞中的物质将全部转化为热辐射,而热辐射几乎带不出任何信息。这与许多科学家坚持的“信息守恒定律”互相矛盾,因而一度被人们称为“黑洞悖论”。

不过,时间推演到2004年,史蒂芬・霍金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的“第17届广义相对论和万有引力大会”上,态度竟突然转变,承认黑洞信息守恒,了自己原本一直持有的观点。霍金态度的急转弯,令一度因黑洞信息是否守恒而与霍金争执不下的天体物理学家基普・索恩都有些摸不着头脑。至今,关于这个涉及量子理论基础问题的争议仍未得到解决。不过,霍金黑洞理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他不仅促使黑洞研究通过信息触及到了量子理论的基石――幺正性,而且还推动人类向探讨时间性质的新篇章迈进。

霍金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当人们想到霍金的处境时,总难免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与怜悯,不过霍金的生活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乏味苦涩。他在研究深奥的宇宙学理论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享受生活,即使是行动上的不便利,也无法阻挡他成为一个爱恶作剧、敢于挑战的科学顽童。

被禁锢在轮椅上以后,霍金并没有“安守本分”,而是坚持用唯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轮椅在上班的路上“飞驰”。据霍金的助手称,每次上班时,他都会驱动轮椅全速前进,甚至会突然将轮椅开到马路中间,这令他的助手紧张不已,只得在出门时跑在他轮椅的前面,生怕有任何意外发生。除此之外,他曾经在莫斯科饭店中旋转轮椅跳舞的情景,更是令人过目难忘,仿佛重现了电影《闻香识女人》里失明的上校与邂逅的美丽女子跳探戈的场景,只不过这不是电影,而霍金的身体障碍也远比电影里的男主人公要严重得多。

霍金的轮椅在充当他奔跑 、跳舞的工具之外,还在他的恶作剧中扮演了“武器”的角色――一旦他被人惹怒,就会驱动他的高科技轮椅去碾压对方的脚趾头。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就是遭霍金轮椅碾压的受害者。据称,在一次他与查尔斯王子的会面中,他为了向王子证明自己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就旋转轮椅来炫耀。结果,查尔斯王子的脚趾惨遭碾压,成了霍金炫耀的牺牲品。碾压查尔斯王子脚趾并没有给他足够的满足感,据他的学生尼克・华纳透露:“史蒂芬最大的遗憾,是他还没有机会去轧撒切尔夫人的脚”。不过,这一愿望伴随着“铁娘子”的逝世,将成为不可能完成的心愿。

除了在生活中制造恶作剧之外,霍金还很乐于在影视作品中客串。他曾在美国卡通喜剧《辛普森一家》中以动画的形式出现,并亲自配音;美国最受欢迎的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中也有他的身影;科幻影集《星际迷航记》也少不了他的参与。而关于他和他研究的相关影片也是层出不穷,英国广播公司BBC曾制作一系列的纪录片来阐述霍金的宇宙理论,关于霍金生平的纪录片《霍金的故事》也已在英国上演。这位顽强与病魔抗争的科学家,不仅成为了在全球被受追捧的科学偶像,也俨然成了许多媒体无法忽视的科学明星。

无论是恶作剧还是影视作品,都只是霍金生活中的调味品而已,接近太空才是真正能给霍金带来快乐的事情,甚至为之冒险他也在所不惜。2007年4月,他在私人医生和看护的陪同下,从美国福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乘坐一架由波音727改装的“重力一号”飞机升空。飞机飞至大西洋上空时,便从1万米的高空急速俯冲至距地面2400米的高度,使霍金在25秒内都处于接近零重力的状态,体验了一次真正的失重飞行。这次飞行用了两小时,完成了8次抛物线俯冲。在这个过程中,霍金的私人医生对他的心跳、血压等生理指数进行了全程监控,确保他的生命安全。不过,霍金的生理指数并未出现任何异常,他的私人医生甚至说:“我想霍金的生理指数比我还要正常”。体验过失重飞行的霍金对此经历赞不绝口,并将这次零重力体验当作他未来实现亚轨道飞行的阶梯,以便为自己的太空梦铺平道路。这也是为什么霍金在结束“失重之旅”后,激动地感慨到“太空,我来了!”

霍金并不孤单

2012年1月8日,霍金的70岁生日庆典如期举办,虽然霍金自己并未出席这次的活动,但是简・怀尔德――霍金的第一任妻子却现身现场。在最初获知自己病情的那段时间,霍金确实对未来充满了绝望和不安,他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能熬到拿学位那一天,那时陪伴霍金走过生命中这段最黑暗的时光并帮他重新找寻到生活支点的人,正是简・怀尔德。

简和霍金相识于朋友举办的一个聚会上。那时霍金稍微有些结巴,但简却并不在意,她被这个有些古怪的年轻人深深吸引。不幸的是,在两人相识一个月之后,霍金就被诊断出患有卢伽雷氏症,并被告知生命只剩下两年的时间。坚强的简并没有因为这个可怕的消息而放弃霍金,她还是勇敢地爱上了这个满腹才华的剑桥学生,并下定决心陪霍金走完人生中最后的这段旅程。很快,两人便举办了一场温馨的婚礼,来向世人宣示他们相爱相守的决心。而在接下来日子里,简便开始了她对霍金漫长的守护。她每天都精心照料霍金的起居生活,同时还要支撑他与病魔进行顽强的抗争,并鼓励他坚持自己的科学研究。两人还生育了三个孩子――罗伯特、路西和蒂莫西。这一切看起来很美好,但遗憾的是,经历了人生的重重考验,这对患难与共的夫妻还是没能走到最后,最终在结婚25年后分道扬镳。

结束了和简的婚姻之后,霍金再婚,新娘是自己的贴身护士伊莱恩・梅森。这一次,霍金的婚姻也并不顺利。两人婚后不久,外界就有消息称,发现霍金身上有多处伤痕,英国媒体甚至爆料霍金遭到了第二任妻子伊莱恩的殴打和虐待。这一消息当时在全球引起了轩然大波,英国警方也向霍金提出了正式的问询。不过,霍金拒绝配合警方的调查,事情不了了之。外界的传言逐渐被时间所淹没,与之一同被埋葬的还有霍金和伊莱恩的婚姻,两人在结婚11年后悄然分手,霍金的第二段婚姻宣告终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