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唐代边塞诗

唐代边塞诗

时间:2023-05-30 10:55: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唐代边塞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摘要: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年代,诗人和诗歌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历史的顶峰,诗歌在唐朝也有着“一代之文学”的美誉。在唐代诗歌的众多类型中,边塞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类诗歌,在有限的空间环境下,蕴含着无限的意境。本文将对唐代边塞诗的发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唐代;边塞诗

边塞诗在中华民族的文学历史上源远流长,从先秦时期就已有之,但是直到唐朝才达到历史的顶峰。唐朝的边塞诗,不仅成为了之前边塞诗的集大成,而且对后世的边塞文学有着深厚的影响。因此,对唐代边塞诗进行研究,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本文将从初唐、盛唐和中晚唐三个阶段来分别探究唐代边塞诗的发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一、初唐时期

初唐时期的唐朝边塞诗,可以被分为两个阶段,以“初唐四杰”和陈子昂为分界,前后两个阶段边塞诗的风格呈现出明显不同。唐朝建立初期,尤其是在贞观年间,此时唐朝诗坛的风格还呈现出明显的六朝遗风,边塞诗的作者还停留在宫闱之中,唐太宗的边塞诗歌,主要从宏观上回顾往昔边塞峥嵘,体现堂堂君威,包含自我陶醉,如《幸武功庆善宫》等,而文武大臣的边塞诗歌除了回顾战功岁月之外,还包含有歌功颂德等内容,大多是有感而发,重情感流露而轻战争实际。等到“初唐四杰”在诗坛上崭露头角之后,边塞诗的风格有了一些变化。闻一多在《唐诗杂论・四杰》中提到,此时的边塞诗开始“由宫廷走到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塞漠”,开始呈现出平民化的视角。对于战争场面的描写、对于边塞生活的描写和对于战场建功的急切心情得到展现。如卢照邻《关山月》、骆宾王《从军行》等。尤其是在贞观之治的大环境下,文人渴望追求功名的心情更为热烈,这种心情反映在边塞诗上,就被体现为壮志难酬的情怀。因此,虽然初唐四杰对于边塞诗的风格有所革新,但是整体上边塞诗还是格局略显狭窄。

到了陈子昂时期,边塞诗真正出现了盛唐诗风的影子。陈子昂对于边塞诗歌最显著的贡献,就是在边塞生活的现场感和边塞战场的责任感上为后世树立了榜样。陈子昂有塞外生活的基础,他的《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将自身对于边塞生活的感受融入其中,《送魏大从军》则思想更为深刻,将报效国家的民族思想融入其中,使得边塞诗的风格境界又上一层楼。

二、盛唐时期

盛唐时期,一般指指唐玄宗执政时期,此时唐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诗坛发展也到了最高峰,涌现出李白、杜甫等大批著名诗人和众多流派,边塞诗也在这一时期迎来了大繁荣大发展。纵观整个盛唐,“雄浑”成为了边塞诗歌的主题风格,这集中反映在诗人的思想上。此时,唐朝的边塞疆域得到扩大,并且进行了有效管治,战争数量较少,和平发展较多,边塞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边塞诗人的思想也由战乱变为了为国戍疆,内容也由荒无人烟的描写变成了反映边塞社会生活的描写。另外,边塞诗歌的感情寄托更深,风格也更为豪放,如著名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等等。即便是对于边塞风景人物的描写,也是雄美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等等,无不显示出意境之广阔。在这样的意境之中,边塞诗积极向上的铮铮铁骨完全显现出来,成为这一时期边塞诗歌的重要特征。

三、中晚唐时期

一场“安史之乱”,让唐王朝国力急转直下,外忧内乱同时发生,也给唐朝的诗歌带来了非常迅速的变化,尤其是边塞诗歌无论从主题还是风格都发生了转变。从整个诗歌发展的历史来看,这样的转变也让诗歌从盛世跌落下来。从边塞诗的主题来看,由于唐朝在边塞战争中不复以往的多为胜仗局面,战争的残酷场面、人民的流离失所、官兵的巨大牺牲等成为了塞诗中大量描写的内容,如“寒沙战鬼头,白骨风霜切”、“燕然山上云、半是离乡魂”等。从边塞诗的风格来看,以往的积极向上也逐渐被负面消沉所代替,除了中唐初期的李益等人还尚有一丝豪迈外,如“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等,越到晚唐,气势越发消沉,如“鸿雁新从北地来,闻声一半却飞回”,或者是厌战情绪浓厚,如“笳声未断肠先断,万里胡天鸟不飞”等。同时,边塞诗人的数量和质量也急剧减少,许多诗人无暇或者不愿意到边塞,投笔从戎也不再是文人的生存之道,从边塞将领中诞生的边塞诗人在水平上和盛唐相比也有较大差距。总体来看,中晚唐时期基本没有出现如盛唐般千古流传的名作和名家,边塞诗歌呈现出一片衰落景象。

不难发现,唐代的边塞诗歌发展,是与唐代的经济社会发展一脉相承的。事实上这也是边塞诗歌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的缩影。当国力强盛、边塞和平繁荣时,边塞诗歌就呈现出繁荣景象,有更多的诗人参与其中,反之则凋零衰败。马克思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是对唐代边塞诗发展渊源最好的注解了。

参考文献:

[1]程郁缀.愿得此身长报国――边塞诗漫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161.

第2篇

关键词:边塞诗;人物形象;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138-01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代是边塞诗发展的黄金时代。由于民族之间的频繁交往,战事不断,一部分仕途失意的文人,更把立功边塞当作求取功名的新出路。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在边塞生活过,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所以,唐代涌现了大量的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

阅读这些边塞诗,体味诗中所蕴含的细腻复杂的情感,是对高中生鉴赏诗歌的基本要求。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如果能够把握住诗歌描写的主体形象,根据人物形象的不同来揣摩不同诗歌的情感,对诗歌主旨的把握也许会容易一些。边塞诗中一般有三类人物形象及相应的情感抒发:

对统治者,讽刺与劝谏。

由于看到战争的惨烈以及对人民生活的破坏,边塞诗中对统治者的态度常常是讽刺其无能或穷兵黩武,控诉战争惨烈,劝谏其休养生息,表达反战的主题。比如“夜战桑干北,秦兵半不归”(许浑《塞下》)“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兵车行》)。再如高适的名篇《燕歌行》中:“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国难当头,边烽告急,将士奉命出征。诗人用对比手法摆出事实,虽未下褒贬断语,但强烈的艺术效果已使人感到沉痛、悲愤,士兵在战斗中出生入死,而将军帐中却在歌舞升平,极尽声色之娱。两相对比,是多么不公平。在此,对无能的将领的讽刺淋漓尽致。还有边塞诗另一代表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品《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同样的表现了对军中黑暗的不满,委婉地讽刺了将领的无能。

对将士,赞扬与同情,思乡念亲。

保家卫国的将士是边塞诗中常歌咏的对象,是经常被描写的主要人物形象。围绕这一形象,诗人主要抒写下面几种情感。

首先,由于塞外生活的艰苦和战争的惨烈,感叹将士生活之艰苦。边塞天气恶劣,军中生活极为艰苦。战士们不仅要御敌,还要忍受大自然带来的苦难。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就写了轮台秋冬的天气状况:“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怒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将士们走在这样的天气里,“风头如刀面如割”,而且,“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这正是戍边将士生活的写实,其艰苦程度非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其次,赞扬将士们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正因为塞外环境之恶劣,生活之苦,更反衬出将士不畏艰难,保卫边陲的精神与豪情。仍以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例,环境的恶劣只是对人物精神的反衬。作者接着就写到“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其中所表现的昂扬斗志和英勇无畏就是当时将士精神面貌的一个真实写照。再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三:“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将士们在国家危难之时,慷慨赴敌,不顾生死,其一往无前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对后来者的一种巨大鼓舞。

最后,思乡念亲也是以将士为主体的边塞诗的重要情感内容。“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燕歌行》)“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诗人将征人思亲和思妇念远的双重情感有机地交融在一起,形成了双重的情感力度,把这种双方互忆互恋的痛苦心理描写得哀婉动人。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一首诗中常常写出两种矛盾的情感,如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慷慨从戎与久戎思乡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心情更加真实动人,使作品更增加了艺术魅力。

于自己,赞叹边塞风光,渴望建功立业。

还有一类边塞诗,没有直接描写战争与浴血奋战的将士,而主要抒发诗人自己到边塞的所见所感。

第3篇

关键词:李白,边塞闺怨诗,塞防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如果说,战场杀敌的血腥,建功立业的豪情,塞外风光的苍茫,是边塞诗歌的主要内容,那么,李白十多首的“边塞闺怨诗”[1]通过思妇的情感和生活来反映边塞的,表现出了女性对征夫的思念爱恋、怨恨嗔怒、生离之痛和死别之悲,被称为“征夫怨妇”。本文希望一方面通过具体篇目的分析,展现诗人边塞诗歌的面貌,另一方面诗人在对边塞战争的认识上,思想不断变化,并形成一条脉络,由它串联起来的诗歌即是诗人情感喷发的产物,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塞防思想和时代的精神风貌。通过李白的边塞闺怨诗歌,透视李白塞防思想的演变,可以将其分为大致三个时期。

一、第一个时期――未涉疆土与走马太原

(一)李白《捣衣篇》“红粉楼”、“金剪刀”、“相思枕”、“连枝锦”、“真珠帘箔掩兰堂。”“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等等,无不显出李白诗中富丽的闺阁与精致的闺情,可见其模拟汉魏乐府的绮丽缠绵之风,“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玉手开缄长叹息,狂夫犹戍交河北。”闺怨与边塞相接,跨越空间的相思因为寄托了生死和前途而有了独特的魅力,具有了初唐稍作疏朗开拓的样式。胡应麟《诗薮》云:“太白捣衣篇等亦是初唐格调”,邢《唐定风》云:“子安捣衣尚袭梁、陈,此虽绮丽有余,而神骨自胜矣。[2]

(二)开元二十三年(735),友人元演邀游太原,李白滞留北地一年之久,期间曾游北岳及雁门,有《太原早秋》等作,后也作《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回忆这段往事,有“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五月相呼度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等句,都可见其对边塞的初步印象,有渴望建功立业的热情,有对军士驰骋沙场的赞扬。这都受到盛唐时期昂扬的爱国热情、雄壮的塞防军歌的影响。

二、第二个时期――奉诏长安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处在长安政治权利的中心,看政令的起草与下达,执行与结果,李白除大量应制诗歌的之外,仍有心系边关之作,如送别友人赴边,歌颂反侵略战争,反对盲目拓边的侵略战争。随着对朝堂腐朽黑暗认识的加深,感到悍将邀功与士卒血战,歌舞升平与百姓疾苦的对立,从而对边疆战事有了冷静的思考。这个转变成为这一时期边塞闺怨诗歌的基调。

边塞诗组歌《塞下曲六首》赞颂壮丽、动荡的边塞生活,表现盛唐时期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其五:有“玉关殊未入,莫长嗟。”是在爱国热情的感染下,希望妻子理解丈夫的边塞豪情,支持丈夫的建功立业。

朱熹言:“李太白诗,不专是豪放,亦有雍容和缓的。”(《朱子语类》)李白边塞诗以雄豪为主,不乏细腻感人、委婉含蓄之作,用征人思妇的两地相思来表示他对黩武政策的反对。《子夜吴歌・秋歌》(天宝元年)“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王夫之以为“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3]千里月色,万户捣声,不尽的柔情,无限的希冀,构成雄阔明丽的诗境,是“有血痕而无墨痕”之作。

《关山月》(天宝二年)有“戍客望边色,思妇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把天山之外的戍客与高楼之上的思妇联结在一起,让相思之情穿越广阔的时空而对接,笔法空灵,情意绵长。及《思边》,“以下六篇,俱写思妇,因系一处。”[4]即《思边》、《折杨柳》、《乌夜啼》、《春思》、《秋思》、《春怨》,李白将女子内心的痛苦表露无遗,借女子闺怨抒发对边塞战争的不满和反省,对于边塞战争的态度由歌颂到客观冷静对待,不再盲目肯定。

三、第三个时期――北上幽州

“及府兵法坏而方镇盛”(《新唐书》卷五十・志四十・兵),唐的藩镇割据越演越烈,营州杂胡安禄山“性尤狡黠,善揣人情”[5],权势步步攀升,阴蓄图谋不轨,终于酿成安史之乱。当天宝十载时,幽州节度使幕府判官何昌浩力邀李白北上,李白抱“且探虎穴向沙漠”之志入幽州,看到边塞人民在战祸中家破人亡的悲惨生活遭遇,认识到藩镇割据的现状,使得他本来就反对侵略战争和穷兵黩武的立场更加旗帜鲜明。当边塞战争的残酷,反映在边塞闺怨诗歌当中,更有一种凄婉动人、哀怨深沉的穿透力。

李白《北风行》、《代赠远》、《闺情》无一不“恨”。《北风行》,今人詹瑛《李白集校注》云:“诗云‘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当是事实。此诗盖天宝十一载冬,太白于幽州作。”[6]“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边塞的雪,落入女子苦涩的心中,“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遗物在手,不忍再看,对战争血腥残酷的控诉,对丈夫一去不复返的哀思,“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竟是这般沉重,这般苍茫。

李白的边塞诗歌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一方面,诗人以男子作闺音,开阔了诗境,反映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另一方面,因其实地考察而有别于从未到过边塞的诗人作品;又因其未直接参加战争有别于上阵杀敌的诗人作品。他的边塞闺怨诗转入哀怨不己的征妇的内心,奋笔疾呼,对她们的命运始终给予了深切关怀。

反观李白之前的唐代边塞诗,多是颂扬大唐帝国武功的强盛,而李白更多地看到了战争背后的苦难,批判开边战争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遭受了巨大痛苦,付出了巨大牺牲,看到了战争对人性的扭曲,让人感受到厚重的悲悯情怀,显示了诗人成熟而理智的批判精神。

《唐宋诗醇》指出:“此等诗殊有关系,体近风雅,杜甫《兵车行》、《出塞》等作,工力悉敌,不可轩轾。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乃谓白作为歌诗,不过狂醉于花月之间,社稷苍生,曾不系其心膂。视甫之忧国忧民,不可同年语。此种见识,真‘蚍蜉撼大树’,多见其不知量也。[7]

李白对于边疆战争的态度转变影响着他的诗歌创作,他的边塞闺怨诗歌也反映出其塞防思想的不断演变。第一个时期是李白对边塞的认识从书面到实地,是早期仿汉魏乐府精致闺怨到走马太原的昂扬宏阔;第二个时期是李白进入盛唐的政治文化中心长安之后,对于边疆战事的再认识,情感态度从建功立业的热情到反对侵略战争的正义;第三个时期是李白北上幽州探“长鲸白齿”终徒劳“三献君”,在藩镇割据的残酷边塞,他深刻认识到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坚定了反战的鲜明立场。李白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是智者,更是仁者,在血雨腥风中呼唤与呐喊,声声血、字字泪的诗篇,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真善美的典范。

注释:

[1] 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3][6] 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 安旗主编,李白全集编年注释[M],成都:巴蜀书社,2001.

[5] 安旗,李太白别传(增订本)[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

[7] 陈伯海.唐诗汇评[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

[1] 安旗主编,李白全集编年注释[M],成都:巴蜀书社,2001.

[2] 安旗,李太白别传(增订本)[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

[3] 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 黄麟,唐代诗人塞防思想[M],香港:造阳文学社,1970.

[5] 漆绪邦,盛唐边塞诗评[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6] 王运熙,李白研究[M],北京:作家出版社,1962.

第4篇

【摘要】唐朝国力的强盛和文人追求边功的时代风尚,促使众多文人竞相加入边塞题材创作的行列,高适、岑参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

【关键词】高适 岑参 边塞诗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88-01

唐朝国力的强盛和文人追求边功的时代风尚,促使众多文人竞相加入边塞题材创作的行列,高适、岑参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然而,虽为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但两者在具体的创作环境,构思方式乃至表现体貌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现将二人诗作的不同之处归纳起来,总结出以下四点:

一是创作环境的不同,高适两度出塞,一为燕赵蕲北,一为河西陇右,代表作有《塞上听吹笛》 《金城北楼》 《塞上》。岑参亦两度出塞,具体地点自陇右以西,直至穷尽唐朝国力所能达到的西部极境,更多反映西域风光,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戈壁滩》写出了戈壁风光。由于实际创作环境的不同,所以诗歌在表现内容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二是表现体式的不同,高适诗以五言为主,如《送李侍御赴安西》 《蕲中作》 《塞上》 《寻西山隐者不遇》等,七言诗相对较少。岑参诗虽五言诗较多,但七言诗的比例也较大,并且他的诗作杰出的几篇都为七言,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逢入京使》 《碛中作》等。高适以儒家道德观念与中和美精神为准则,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追求一种浑朴厚实的体貌风格,而五言诗恰好适应这种需要。岑参的性格特点为尚奇,结合他出塞时看到的西域奇境,在艺术表现上追求一种激越畅达的风格,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写出轮台的荒远与中原气候风物事物不同、语音的差异。此外,高适的边塞诗许多有乐府旧题,几篇有名的七言歌行也概莫能外,如他的代表作《燕歌行》显然与六朝边塞诗传统直接相关,如鲍照写边塞战争生活的《代自蕲北门行》 《代东武吟》等诗,与《燕歌行》极为相似,而岑参的边塞诗则多为自创新题,写真实的生活经历及眼前所见直接命题,如《火云山歌送别》另如“黄沙碛里客行送,四望云天直下低”,写处在空旷无垠的沙漠之中似乎天幕低垂的特殊感受。“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马疾过飞鸟,无穷超夕阳”写骏马飞驰愈远愈小,如同一只飞鸟的奇特幻想,这些诗就造成诗中描写对象的集中充实。

三是着眼角度的不同,高适出塞,着眼点主要在于写辽阔的自然景观和威武雄壮的兵阵军营。因此,展现在其眼前的一方面是“北望太行山,峨峨半天色”的苍莽风光,另一方面则是“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的严整军容,这也体现了他的胸襟抱负。岑参出塞,着眼点则主要在于对奇丽的异域风光的奇特感受,看到奇特景物便即兴写作,并寓情于景,并好用比、兴手法,着色绚丽。如《火云山歌送别》 《走马川兴奉送出师西征》。从“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这几句诗就能看出西域自然风光与中原的不同之处。所以,高适悲壮而厚,岑参奇逸而峭,高适的诗雄浑,而岑参的诗奇丽。

四是构思方式的不同,高适,岑参边塞诗都是以真实的边塞生活经历为基础,因此都是写实诗,描写边疆发生的事。但在具体创作过程中,却表现出不同的构思方式。高适诗着重于纪实背景上的阶段性概括,“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也写丈夫思乡,妻子断肠的矛盾。“城南欲断肠,征人蕲北空回首”。以及将军士兵苦乐不均的矛盾“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通过描写将士的生活场景及各种矛盾来写出边塞士兵的疾苦,以及渴望平息战火,早日回家和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而岑参的诗则着重于纪实背景上的细节性夸张,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火山云歌送别》等诗中运用比、兴手法,他笔下的雪域雪景,不仅铺天盖地,而且灿烂如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是典型的代表作,同时歌颂大唐帝国的赫赫军威,赞扬将士克敌制胜的爱国精神,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从“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便能体现出作者的抱负。乡思边愁让久戍不归的他写出来,格外深挚真切。《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更是千古思乡诗作的代表。

综上所述,同为唐代边塞诗的代表性人物,高适岑参在创作风格上还是有不同之处,这与他们的自身经历,所处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以上只是对他们诗作不同之处的浅显论述,这两位边塞诗人对异域风情的描写,构成大唐文化整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们二人也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和地位。

第5篇

《大学语文》是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和提高写作能力、文学阅读欣赏能力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要求学生在专科阶段所学《大学语文》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好高等教育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专升本语文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专升本语文知识归纳11、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白居易

2、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议论)为主.

3、提出“不平则鸣”的是:韩愈

4、范增这一人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5、开创我国文学中“悲秋”主题先河的作品是:宋玉的《九辩》

6、《剑南诗稿》是陆游的作品集.

7、《一个和八个》的作者是郭小川

8、《道德经》属于道家的作品.

9、《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

10、被后世尊为“亚圣”的是:孟子

11、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属于:志人小说

12、我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为:汉书

13、与孟浩然同属一派的诗人是:王维

14、“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出自:李白的《将进酒》

15、明清传奇是:戏曲

16、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为:聊斋志异

17、岑参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

18、写李杨爱情的诗作是:《长恨歌》

19、《诗经》中的《风》:量大,多为民歌

20、舒婷《致橡树》的主题是:爱情

专升本语文知识归纳2诗歌发展线索:

《诗经》《离骚》——三曹、七子、七贤——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散曲——清末龚自珍

《诗经》:现实主义源头,国风。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赋、比在中国诗歌中很常见,唯独“兴”是《诗经》特有的。

兴:欲言此物,先引他物。《关雎》《蒹葭》

三曹、建安七子——建安文学的代表,“建安风骨”,慷慨悲凉。

竹林七贤——正始文学的代表,嵇康、阮籍。

龚自珍:晚清最后一个大诗人。《己亥杂诗》,浪漫主义,305篇,最后一部诗集。

散文发展线索:

先秦散文——南北朝骈文——唐代古文运动——宋代诗文的革新运动(欧阳修)——清桐城派

唐宋家(唐2宋6,散文着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清中叶桐城派:强调“义法”,方苞、姚鼐、刘大櫆

(古典)小说发展线索:

萌芽:先秦神话雏形:魏晋南北朝笔记小说成熟:唐传奇发展:宋话本再发展:明拟话本顶峰:明清长篇章回

古体诗\近体诗:

1.唐代之前所有诗歌均为古体诗。

2.唐代开始,在诗歌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对偶等诸多方面作出了严格规定。

符合这些规定的看作是近体诗(格律诗:绝句、律诗);不符合这些规定的仍然视作古体诗(古风)。

现当代文学1919-至今:

与现代文学

(1915)是现代文学(1919-1949)的背景。两面旗帜:民主与科学1919-1937启蒙阶段:反封建1937-1949救亡阶段:反帝

“现代文学六主将”:

鲁迅:领军人物。

A《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散文集(往事的回忆);《野草》散文诗集

B作品评价:杂文是“投枪与匕首的组合”,批判力度强。

C《狂人日记》——现代文学开山之作;《祝福》:祥林嫂,表现封建制度对女性的摧残(《故乡》表现人与人的隔膜;《社戏》表现孩提时代的童趣);《伤逝》:涓生、子君,唯一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王昭君》;《关汉卿》);新诗诗集《女神》(浪漫主义)。

:《文学改良刍议》(8条意见,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茅盾:

1《子夜》书名由来(自然界23时-次日凌晨1时是最黑暗的时刻,“子夜”象征暗示当时的中国是最黑暗的时刻)。

2《林家铺子》(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困境)

巴金:巴金的逝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五四时代)“爱情”“激流”;《家》:觉慧是巴金本人写照。《随想录》(回忆录):反思。

沈从文:中篇小说《边城》、散文集《湘西(行)散记》。“诗与散文的组合。”冷静、客观、深情的文字。

专升本语文知识归纳3古代散文

语录体:《论语》(《论语十则》)

纪传体:《史记》(通史)

史传:《张中丞传后叙》(叙事散文)

书信体: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史论体: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游记体: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古代诗歌

1、古体诗

四言古诗(《诗经》体):《诗经》的《氓》(弃妇诗、叙事诗)、《关雎》、《兼葭》(爱情诗);

五言古诗:陶渊明《饮酒》、《归园田居》(田园诗);

七言古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乐府古题、爱情诗)、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乐府旧题);杂言诗:屈原《渔父》、王粲《登楼赋》(借景抒情诗)、李白《行路难》(乐府旧题诗);楚辞体:屈原《离骚》、《国殇》;

乐府诗: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古题乐府(《行路难》、《春江花月夜》、王昌龄《出塞》)——新乐府(《游子吟》(五言古诗);歌行体:曹操《短歌行》、《春江花月夜》、白居易《怅恨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乐府旧题)、李白《行路难》

2、格律诗

(1)绝句(四句一首)

五绝:李白《静夜思》

七绝: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乐府古题)、张继《枫桥夜泊》李白《望天门山》、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送别诗)

(2) 律诗(八句或八句以上一首)

五律:王维《山居秋暝》(山水田园诗)

七律:杜甫《登高》、《秋兴八首》;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爱情诗)、《锦瑟》;陆游《书愤》(爱国诗)

3、歌行体

王昌龄《从军行》(七绝、边塞诗)、;曹操《短歌行》(四言诗);

陆游《金错刀行》(爱国诗);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

第6篇

关键词 阳关 边塞诗 送别 壮美 梦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阳关是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之地,古称山之阳为南,它因为处于玉门关的南面,故称为阳关,今在甘肃省敦煌市西南面的古董滩附近。从汉代开始,阳关成为了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之一。尤其在大唐盛世,经济上长安与西域地区商贸频繁,政治上出使、从军活动有所增多。尽管干旱缺水,条件恶劣,战争不断,但从戎却是大唐人心中向往的立功希望。不少武将自身也是一名诗人,在此区域条件的驱使下,他们创作了许多关于阳关的边塞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是如何把阳关的特色融入到诗歌当中。

1阳关送别情

《送元二使安西》又称《渭城曲》,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送别诗。离愁别绪自然蕴含心伤不舍之情,其中的哀怨悲凉都能从字里行间间接抒发出去。“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这首离情的悲歌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却散发出它应有的送别诗魅力,成为王维的杰出诗作之一。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朋友将到西北边疆,尽管唐代报效祖国的风气甚大,以及自身满怀壮志雄心,但面对的是缺水干旱的气候环境与前途茫茫的艰辛生活。寂寞在这种长途跋涉的独行岁月中难免油然而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诗人依托友谊来劝勉友人,临行前透露真挚的感情,这惜别之情不可替代,尤其是在荒凉的西域环境当中才能把深情的祝福表达得如此透切。以酒代言,千言万语尽在这一句中。在悲凉的环境中更容易看出情义的深厚,王维对友人的珍惜使得这首诗更真切地流传至今。《送元二使安西》虽然只有四句,但是通过叠唱,谱成了一曲著名的曲目,那就是《阳关三叠》。

杜甫的《送人从军》也道出了建功立业的艰难所在,不管是客观自然条件的,还是主观意志方面的,都有着对前途未卜的忐忑心理考验。杜甫作为送行者,已经到了不能再同行的地步了,临别之际,也只有满怀对友人的担心与祝福。

送人从军

杜甫

弱水应无地,阳关已近天。今君渡沙碛,累月断人烟。

好武宁论命,封侯不计年。马寒防失道,雪没锦鞍鞯。

话至如此,依依送别,虽言路途的艰辛与苦闷,但是“好武宁论命,封侯不计年”只要有军功,必能以取封侯,而不需要计较从军时间的长久。在这看来,也算是一种有希望的心里安慰。

类似的从戎送别诗也常出现在唐诗集之中,真正的离愁别绪都能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而畅快淋漓地表现出来。阳关从军注定是苦与乐的结合,苦于风沙干旱的侵蚀,乐于从军能有建功立业的希望。这两首阳关送别诗能深刻地印在人们的脑海里,与诗人情景交融的感情密不可分,因此也成为了具有代表性的边塞诗作品之一。同时,诗歌的表达与流传更是把河西走廊中的阳关镌刻在文学当中传诵千古不衰,也把古老的大漠关城变成文学地理古迹,一个壮志雄心的记忆地。

2冷清孤寂的阳关

阳关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它具有冷清孤寂的味道。尽管唐朝时是著名丝绸之路的关城之一,但是却在宋代之后逐渐衰落,变成了遗址。《西关遗址考》中考察了古董滩是汉代之后的阳关。根据清《甘肃新通志》和《敦煌县志》的记载,有学者认为红山口才是阳关。但是这两种说法都无损阳关的清冷和寂静,同时,更有以阳关代指绝域边塞的作者,使之暗蕴苍凉悲壮之感。

钱起的这首送别诗《送张将军征西》重点描绘的阳关战场的景物特点,以此诗来阐明地处西北大漠中阳关的特色所在,是孤单落寞情绪所包围的城关,更是为前途而无奈选择的道路之一。

送张将军征西

钱起

长安少年唯好武,金殿承恩争破虏。

沙场烽火隔天山,铁骑征西几岁还。

战处黑云霾瀚海,愁中明月度阳关。

玉笛声悲离酌晚,金方路极行人远。

计日霜戈尽敌归,回首戎城空落晖。

始笑子卿心计失,徒看海上节旄稀。

在远离黄河、荒凉的大漠之处,阳关却屹立不倒地迎接一代代有志之士来保卫边疆。“沙场烽火隔天山,铁骑征西几岁还”,写出了迎接张将军的将是刀剑与烽火的碰撞情景,而道出战争的漫长,衍生出来的是漫漫长夜,有的只是哀愁日复一日陪伴在身边。战场何等的壮观,鼓号不停,营地附近烽烟四起。厮杀过后只剩战旗倒地,血流成河,战争的激烈正好反衬出战后的悲凉之感。大漠中的晚上只有冰冷的霜月映照在大地上,玉笛的喧嚣终究以冷清孤寂为结尾。这样的阳关恰好与边塞诗作结合在一起,吟唱出悠远的哀响,对诗作大大提供了流传的广度。

人们对于阳关的印象是不会那么轻易地忘怀的,张祜的《听歌二首》就表达了回忆中阳关带来的孤寂感。

听歌二首

张祜

儿郎漫说转喉轻,须待情来意自生。

只是眼前丝竹和,大家声里唱新声。

十二年前边塞行,坐中无语叹歌情。

第7篇

黄沙百战穿金甲。翻译: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

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翻译: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赏析: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之所以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此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此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诗: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谁不思念自己的故乡?中国人的乡土情结特别浓厚。上下几千年,从屈原的“鸟飞返故乡,狐死必首丘”到余光中的悠悠“乡愁”,思乡始终是中国诗歌的一大主题。到了南朝隋唐时代,诗歌形式日臻完善,思乡诗更层出不穷。其中,南朝江总的微山亭赋韵,唐代王维的杂诗和岑参的逢入京使特别有代表性。

微山亭赋韵中写道:“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这首诗的特色是“大中融小”而又“以小见大”。作者首先展开一片宏大的秋日清朗的天空来:但见南天一抹白云经不住带着丝丝凉意的北风的撩拨,悄然北逝;而一群北雁却为避寒秋而翩然南来。睹物生情,作者联想到自己。自己的故乡在辽远的北方,却为躲避战乱,寄居南朝,正如这南飞之雁;然游子思乡之情却因此而愈笃,如同北逝之云,可谓“身在南朝心在北”矣。一个“逐”字,说明思乡之切,欲逐南云而飞去,是主观上强烈的愿望,与下句“随”字相对照:“随”有被动无奈之意,写出他避乱南方的无可奈何。作者写的是秋景,南云飞逝,北雁南飞,都暗示北风已起,是“不写之写”,更写不尽凄凉。接着,笔锋一转,由大入小,写故乡篱下之菊,暗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写出对故乡闲适生活的眷恋。民间又有“重阳把酒就”之俗,而今诗人却只能寄身天涯,两相对照,好不凄凉。“今日几花开?”一问将思恋情结发挥至极,将意象浓缩到极小,着意于花,实是于极小中见极大。一问之中饱含不尽情思,使小诗戛然而止,但余韵无穷。

王维的《杂诗》也是一首五言:“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这是一个精致的小品,与此类似的还有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等,都是借一事一景的生活片断抒发深沉的情怀。诗人截取了这样一个情景:故人从家乡来,诗人得知,喜不自禁,料他当知故乡之事,却不问家人,不问亲人,独独问起那窗下寒梅。看似不通,实则正是诗歌艺术剪裁的妙笔。所问琐事,读者自了,惟寒梅着花一事,说尽了诗人的细致,连这样的小事都问到了,可见他思乡之切。而寒梅一枝,暗香浮动,既添小诗之情趣,又表诗人之高洁。可以说“问梅”是一个十分别致的典型情节,成为了这首诗的点睛之笔。“绮窗前”、“着花未”更充满了生活情趣,衬出对故乡的不尽思念,“诗中蕴味,尽在其中”。

岑参的《逢入京使》是首七言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与前两首相比,岑参的这首诗显得悲戚而沉重。诗人已年届风烛,却还得驻守边关,他不再能有问菊问梅的闲情雅致。在一片苍茫的边塞风光下回望故园,但见长路漫漫无尽头,诗人老泪纵横,在泪眼蒙?中看见京中来使,情不自禁,悲从中来,千言万语,亟须表达,却“马上相逢无纸笔”。“马上相逢”可见相逢之匆匆,“无纸笔”写出不尽的无奈之情,最后只能“传语报平安”。从古至今有多少分离与思念,却也有“鸿雁传书”、“鱼腹报信”之说,然而我们的诗人却为情势所迫,只得言语相传。“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离乡多年,有千言万语,而今却只能报一声平安,显得十分凄楚无奈。岑参是着名的边塞诗人,他将边塞诗的悲凉融入到悠悠乡愁之中,更加感人。

纵观这三首诗,以王维《杂诗》生活情趣最浓,浓浓的乡思中有一种乐观情绪。《微山亭赋韵》写秋意,略显凄凉,然而这两首又有一个共同点,即以花作结,以设问完篇。司马迁曾称赞屈原说:其志洁,故其称物芳。此处“称物芳”更是为了表现思乡之情的纯洁。最后用设问,更延续了诗的意境神韵于言外,将绝句短小的不足弥补了起来。岑参的《逢入京使》则极写悲戚,以苍凉之泪浇胸中块垒,以平安之语体现思乡之切,一改前两首的含蓄,感情外露而深沉。然而,尽管这三首诗各具特色,却都以思乡这根红线一以贯之,动人心弦,感人肺腑,这是作者们不矫情,不造作,而以真情实意倾心投入的结果。

第10篇

唐诗:中国唐代诗歌的称谓。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切好诗,到唐代已经被做完。唐代诗歌创作繁荣,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流派众多、体制齐备,作家作品量多质高,仅《全唐诗》存录,就有4.89万首,有姓名可考的作者2200多人。唐代诗歌已经成为中国人不可磨灭的文化基因,世世代代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那么,为什么唐诗那么繁荣昌盛?它本身又是怎样发展的?

一、唐诗成就卓著的历史原因如下

1、经济基础。在唐太宗李世民注意发展生产,缓和了阶级矛盾,好卡出现了“海内升平,路不拾遗”的太平盛世,在经济上为唐诗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政治基础。这有关于唐代科举制度。唐代以诗赋取士,在唐诗不仅在社会上得到荣誉,而且得到政府甚至皇帝的高度重视,能够得到很高的政治地位!

3、群众基础。当时写诗不仅是诗人的事,几乎遍及各个社会阶层。

4、历史基础。诗人们继承和发扬《诗经》、《楚辞》以来的优良传统,前朝四言,五言七言诗的发展程序至唐代就、已经完成。唐人总结前人的创作经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结果。它显示出中国古典诗歌已发展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二、唐诗的发展过程:唐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4个阶段

1、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其中最出名的为王勃,王勃(公元650―676),字子安,是“初唐四杰”之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广为流传。骆宾王的《鹅》这首诗也是郎朗爽口。

2、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歌。盛唐诗人在陈子昂和沈、宋的基础上,迎来了唐诗的全盛时代。李白,杜甫就在这个时代。他们的作品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边塞诗和田园山水诗在盛唐诗中比重很大。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 其作品气氛浓郁、情调悲壮,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绝。田园山水诗人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最知名,他们的诗多反映闲适、退隐的思想情绪,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用五言律绝和五言古体。这派诗人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比六朝人前进了一大步。其中以王维成就最高。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标志。李白的名作, 以安史之乱前为多。内容、题材丰富,气势雄放,想象丰富,风格飘逸,多侧面、多层次地反映唐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心理。杜甫的诗则是动乱时代的诗史,忠实地记录了国家的变乱和人民的苦难;博大精深,沉郁顿挫;开新乐府运动先声。在诗歌语言、格律、技巧等方面,他善于转益多师,广泛地吸取前人和并世作者的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为后世诗歌发展开辟了众多途径。

3、创新求变的中唐诗歌。安史之乱以后,国家衰落,诗坛也不景气。此期较杰出者是韦应物,其田园山水诗高雅闲淡,而其乐府歌行则于婉丽流美中颇寄讽喻。此外,戎昱、顾况、戴叔伦等也有反映民生疾苦的佳篇。永贞革新和元和 中兴使诗坛重新活跃。白居易、元稹、李绅、张籍、王建一派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大量广泛反映现实、批评时政的政治讽喻诗,风格舒徐坦易。而韩愈、孟郊、李 贺、贾岛一派则以奇险峭刻见长。但韩诗气豪,孟诗思深,李诗幽丽,贾诗清苦。此外,姚合诗清奇僻苦,卢仝、刘叉等人以奇崛见长。两大派之外,柳宗元的诗或澹泊雅丽,或哀怨激越。刘禹锡的诗精练含蓄,意境优美,韵律和谐。这一时期,诗人们的创新精神和个性风格是异常突出的。

4、诗国余晖中晚唐诗歌。大唐帝国已经日薄西山,但是晚唐诗坛仍然余晖绚烂。杰出诗人李商隐、杜牧在诗歌艺术上有独特的贡献。其诗声情流美,但伤时忧国,哀怨深沉,有种没落感。 例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五绝登乐游原)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七律无题)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七绝夜雨寄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温庭筠才思清绮,词采丽,但格调低。他也是有佳篇秀句而总体风格 轻浅纤微。此后诗家多是效法前人,艺术上无重大突破。较有名的诗人有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杜荀鹤、罗隐、韩等人。

三、总结

唐代诗歌体制多样,宋以后的整个中国古典诗歌,都未超出它的范围。唐人古体诗既可抒情,又可叙事、议论。由于受近体诗影响,唐人古诗或融入律句,或有意反 律,皆不同于晋、宋以前古诗的纯任自然。五古在唐初犹承齐梁变体,经陈子昂的变革,张九龄、李白的发扬,至杜甫而堂庑顿开。七言则是不入律的歌行和古诗与 精工整炼、有律化倾向的传统歌行体的双轨并行。乐府是古体诗殊的一类。唐人乐府多不合乐,或借旧题写新意,或立新题记新事。以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成就为最高。五七言律诗是唐代新兴诗体。五律经王绩、初唐四杰,至沈、宋终于实现体制规范化。七律兴起较晚,至沈、宋和杜审言始有成篇。经王维、李颀和高、岑等人的发展,到杜甫境界大开。此后,五七言律平行发展。大历十才子、贾岛、姚合、许浑、赵嘏等均是律体名家。至晚唐李商隐,七律的音调美和语言技巧,发展到更为成熟的境地。律诗中又有排律,多数作者往往逞博矜奥,夸多斗靡。少有佳作。杜甫的部分排律,写重大题材,工整流美,成就较高。

唐人绝句用来和乐歌唱,创作之盛,终唐之世未衰。盛唐前绝句,兴象玲珑,语意浑成,情景单纯,韵味悠长;以李白、王维、王昌龄最为擅场。中晚唐绝句含思婉转,笔意曲折;杜牧、李商隐是其代表。此外,杜甫开绝句中议论一体;刘禹锡、白居易仿民歌作《竹枝词》、《杨柳枝词》、《浪淘沙》,风趣活泼,音调往往拗中取峭,添绝句新格。

参考文献:

[1] 《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

第11篇

[关键词]《全唐诗》;笛印象;抒情诗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8-0110-02

由于廉价、便于携带、音色悠扬等特点,笛乐器被民间艺人、边塞战士广泛使用。在唐代,无论是风景秀丽的江边,还是在北风狂吹的沙漠,随处都能听到悠扬的笛音,这些笛音也牵动了诗人们创作的灵感,成为他们笔下的诗歌题材。

《全唐诗》中出现笛意象的诗有500多首,题目中包含笛且内容与笛有关的有100多首,涉及诗人70多位。这些诗虽数量不多,但思想意蕴十分深刻,笛声响起,吹笛人听笛人都处在音乐艺术的熏陶中。触景生情、闻声生情是唐代诗人们最容易产生情感的心理反映。张毅云:“作家音乐素养的提高,必然对文学创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文学美感与音乐抒情有着深刻的本质联系,它的节奏,旋律、能直接传达出各种不同情感的起伏变化。”①所以,唐代诗人们常借笛声传达复杂感情。

一、借笛声抒发政治失意、流放与贬谪的悲痛

仕途失意与贬谪、流放是唐代诗人们精神最受打击之事,他们常把这些坎坷之事借笛声传达出来。如丁仙芝的《剡溪馆闻笛》、王昌龄的《江上闻笛》、刘长卿的《罪所留系·每夜闻长州军笛声》,李白的《与使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首诗是李白乾元元年(785),流放到夜郎经过武昌游黄鹤楼时所作。诗中的笛被描述成“玉笛”,这是对笛的一种美化。诗中笛声来自黄鹤楼,所奏曲为《梅花落》,落梅足起迁客之情,江城明明是五月而非冬天,诗人是借笛声来渲染凄凉的江城五月,在一片凄凉之中抒发自己被流放之后的失落。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中说“此调解题云《梅花落》,本笛曲也”。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是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给人感觉仿佛是梅花满城飘落。梅花是寒冬开放的,诗人听到笛中的梅花曲,仿佛心境像冬天一样寒冷。此时的诗人路至武昌,千里迢迢,望不见故园,笛声使诗产生了对仕途失意的消沉和处境的悲痛,也隐含怀才不遇的苦闷。

同样,李益在贬谪的路上,写下了因声生情的《春夜闻笛》:“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首句起咏笛“唤春归”,前缀以“寒山”二字,点出早春的气候特征。“唤”字形象生动,意新寄语,笛曲《折杨柳》②、《梅花落》中梅花杨柳均萌于春,所以诗人有此联想。第二句切入闻笛后的感触,而笛声的哀怨、迁客的心情,也都不言而喻了。三四两句以景结情。春到则雁群北飞,这本是候鸟的生活规律,然而在诗人眼里,则是群雁怕闲的呜咽的笛声,故“不待天明”尽数“北飞”,此二句景语里明显带有诗人的主观感彩,言外之意是雁群自在北飞,而自己身为迁客,无法北归,有人不如鸟之感。诗人以笛声为切入点,用边塞诗的手法描摹江南早春之景,抒南迁之怨。这正是李益久佐军戎、为文多军旅之思之故。阮籍在《乐论》中认为,乐之本始是天地之体,万物之性,曰:“乾坤易简,故雅乐不烦;道德平谈,故无声无味。不烦则阴阳自通。无味则百物自乐,日迁善成化而不自知,风俗移易而于是乐,此自然之首,乐之始也。”③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说:“哀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则爱憎属我,而贤愚则宜属彼也。可以爱我而谓之怒而味哉?由此言之,则外内殊用,彼我异名。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哀乐自当以情感,则无系于声音。名实俱去,则尽然可见矣。”④笛声本缭绕悠扬、悦耳动听,但是有了贬谪的消沉、心灵的伤痛,仿佛美妙的笛音也被染上了伤痛与悲凉之色。

二、借笛声寄思闺怨

闺怨是中国古代边塞诗歌的传统主题,所以常说,大凡闺怨写的多是思妇独处的怨恨。唐代的边塞长年战乱,不知有多少征夫都死于边事,家中只留下了独守空房、倚窗沉思、彻夜难眠的思妇。也有许多征夫,戍守边塞,数年不还,边塞与内地书信难通,相见不易,思妇愁苦无处诉说。所以诗人们常用诗歌来表达对思妇们的同情和对战争的憎恶,他们写这类诗的时候,就常把笛声作为一个媒介。如杜甫的《秋笛》:“清商⑤欲尽奏,奏苦血沾衣。他日伤心极,征人白骨归。相逢恐恨过,故作发声微。不见秋风动,悲风稍稍飞。”诗的题目拟为“秋笛”并且用“奏”字,这已经告诉我们是在借笛音来写。《新唐书·志八》曰:“清乐者,南朝之旧乐也。永嘉之乱,五都沦覆,遗声旧制,散落江左。”清商乐的基调是悲伤哀怨的,杜甫在诗中写道:“清商欲尽奏,奏苦血沾衣。”因为许多征夫死于战争之中,而没有被战死的征夫也是流血伤残,家中等待的思妇们等到的是战死的骨灰,她们心中的悲伤和失望是诗人无法用言语来诉说的,所以借用笛音传达更为形象。李益的《闻笛》:“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平明独惆怅,飞尽一庭梅。”诗中写每当黑夜到来时,思妇的心情就更加寂寞,但偏偏在这时清凉的笛音随风飘动,等待征夫的思妇不愿听这种曲调,但是也无奈,只好默默地走到枕边,这笛声更增添了她们的担忧与急切。但一切已经成为无法逃避的事实,笛吹了整整一夜,思妇也熬了一夜,到第二天天明时,一院的梅花都随着笛声落下。诗中的笛曲是《梅花落》,梅花是深冬之花,冬的到来,就预示着新年的到来,但是新年到来时,思妇们为自己丈夫担忧之心进一步加重,她们盼望丈夫早日归来团聚,因而就有了这么多的哀怨与伤痛。

三、以笛声传达思乡之情

《全唐诗》中有大量的思乡之诗,如望月思乡、观花思乡等,但是以笛声传达思乡之情又是一枝独秀。如杜甫的这首《吹笛》:“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吹笛是一个自然的举动,此举动来源于思乡之情的激发,诗中把笛与月结合,借月思乡、借音传情成为本诗的超越。《唐诗直解》中评解这首诗时说:“此言闻笛于风月之清朗之夜,既足以断肠,况风能使律吕相和,月侧起关山之感,是能肋其声之悲也。以此悲声而使胡骑闻之,定应北走,因听武陵曲想马援南征,情亦难堪矣。于是念切乡关,就笛曲而翻用之。言故园杨柳方已摇落,今何由而顿生耶?岂不令人添愁耶。”

用音乐来传达思乡之情,这是一种情感传播的方式,其接受者是所有能听之而动的处在异乡的羁旅之人。在诗中,诗人由一人思乡之情上升到所有羁旅之人的怀乡之思。

四、用笛曲表达赠别之情

笛子通常是乐队中演奏高音主旋律与副旋律的乐器。张凤铸在《音响美学》中说:“声音的功能是无法估量的,音响的潜力是挖掘不尽的。”我们知道,音乐能怡情、传情、增情、悦性,壮人心志,净化灵魂,娱乐生活。古人是非常重感情的,唐代的笛曲大多是《梅花落》与《折杨柳》。唐人对杨柳情有独尊。《诗经·小雅·采薇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折杨赠别是古人送别时的礼节,“柳”与“留”谐音,折柳赠别表现了对朋友与亲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笛曲《折杨柳》便由此而起。离别与送别对古人来说都是悲情,因而诗人们常把它与音乐接合起来,显得更加细腻和别致。

五、以笛声抒发国破之痛

“安史之乱”以后,唐代社会陷入极度动荡时期,人民流离失所,处在这样破败不坎中的诗人们真是满目凄凉,饱叹身世,此时再美妙的笛音都成为亡国之音。郑谷的《长安感兴》就是这样:“徒劳悲伤乱,自古戒繁华。落日狐兔径,近年公相家。可悲闻玉笛,不见走香车。寂寞墙匡里,春阴挫杏花。”诗中虽然传来的是玉笛之音,但诗人因悲伤而无奈地去听,但又寻声去望,见到的却是被毁坏的墙宫与践踏的杏花。音乐是一种表情艺术,从音乐感知的审美基础讲,人的听觉感受器感受到音乐声波的振动,并产生相应的主观感知效果,本身就与人的听觉感受器的自主选择有关。表面上是人耳被动的反映,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对外在事物的适应与调整的选择,因而实质上是一种能动的反映。《中庸》言:“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是说人没有接触外界事物,故自身的喜怒哀乐之情未能表露。也可以说没有笛这个声象,也讦不会有这些哀怨真情的流露与咏笛佳作的问世。

唐诗中的笛声,无论吹奏的是摧人泪下的《梅花落》还是眷恋不绝的《折杨柳》,诗人们确用它来表现蕴藏在心灵最深处的情思,不仅是我们从表面上听到的笛音,更深刻的是内心感情的转型。无论是在贬谪之途,还是在边塞,诗人们常把笛声写进他们的诗中升华主题,表现出的是一种审美情趣、一种品德和人格。

[注 释]

①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88页。

②古曲有两种《折杨柳》:一胡歌,及鼓角横吹曲;一叶声,如相和大曲之《折杨柳行》及清商曲之《月折杨柳歌》等。

③④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0页、第121页。

⑤《乐府诗集》卷4引《清商曲辞小序》中说:“清商乐,一曰清乐。清乐者九代之遗声,其始,即相和三调也。”

[参考文献]

[1]清·彭定求.全唐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2]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第12篇

一、一字之工源于生活

唐代边塞诗人高适有一首七言绝句:“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翔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半江水,僧在翠微闲竹房。”这是他做两浙观察使时巡察路过杭州清风岭,留宿僧房,夜晚赏月而在庙墙上写下的一首诗。诗中“半江水”原为“一江水”,怎么改了呢?原来钱塘江水是随潮汐涨落的。月上中天时,江水盈涨,才有“一江”;月落时,江水随潮而退,只剩“半江”了。诗人第二天清早乘船离开清风岭,看到了“半江”这一事实,发现了诗中的错误。但因行色匆匆,未及改成。

后来,高适巡察返回恰巧又经清风岭,想起了那首有错误的诗。他走进大庙,驻足墙前,不觉一惊,原来庙墙上的“一”字已改成了“半”字。经询问寺中老僧,才知是一不知名的过路客人改的。高适捋着胡须连声道:“改得好!改得好啊!”

二、一字之工源于虚心

据宋代陶岳《五代史补》卷三载:唐代诗僧齐己作《早梅》诗一首,诗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之句。当时的诗人郑谷读到“昨夜数枝开”句时,觉得似有不妥之处:既为早梅,数枝已开,何以见其早?于是改“数枝”为“一枝”。齐己听闻,见郑谷而下拜。当时人因此而称郑谷为“一字师”。

三、一字之工源于推敲

“推敲”的故事由诗人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而传扬开来,这为众人皆知,不再赘述。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极富表现力的“绿”字就是精心筛选出来的。据洪迈《容斋续笔》卷八载:“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作者认为“到”“过”“入”“满”等字都不理想,只有“绿”字最为精警。用通感手法把只可感触的春风转换成醒目的视觉形象,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这正是诗人推敲频改所致。难怪《彦周诗话》赞誉本诗为“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

四、一字之工源于功力

据南宋魏庆之的诗话集《诗人玉屑》记载:一天,陈舍人得到一本杜甫的诗集,可惜的是因年长月久,诗集破损,有些诗句也残缺不全,其中“身轻一鸟”一句的最后一字不知为何字。于是,他就请来了许多秀才,想补上这个字。秀才们竞相比试:“身轻一鸟疾”“身轻一鸟落”“身轻一鸟起”“身轻一鸟下”……可谓众说纷纭,到底哪位补的字妥帖,一时难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