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55: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安全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1旧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念指导下形成的、具有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也可以是某种结构框架的教学形式范畴,经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一种动态的思维模式形式,它能够从宏观上凸现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关系的功能,从而彰显教学活动的规律和有序性、可行性。就现有的计算机安全专业课程来看,教学结构设置不够合理,突出表现为: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专业特色不明显,人才与市场脱节;教学工作目标偏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不到充分的发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下降,相当多的学生缺乏学科要求的基本人文素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也不高,突出表现在缺乏创新教育能力,具体表现在知与能的结构不合理,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充分考虑校企“零对接”原则,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更没有“双边互动”内容,无法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2]。没有正确处理好、摆正教师、学生、教材三大信息源的位置关系。上述诸多问题影响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知识信息和情感信息的交流,阻碍了职业教育总体目标的实现和发展。
1.2课程设计基础
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必须创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这就要求教学团队成员必须定期深入企业现场,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与企业专家共同讨论,共同开发制定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和职业能力培养标准。通过分析学生顶岗实习进行真实工作体验后对课程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依据“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以“计算机安全综合系统”原理为龙头,以“计算机监控技术”课程应用为主线,构建“以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3]并充分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技能(应知、应会)的标准要求,研究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和开发模式,将“工作”与“学习”融为一体,重新对课程的内容结构进行设计与开发,实现教学和企业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4]
1.3新课程设计的步骤
首先是从宏观上,通过企业优秀实践专家、专业课教师、资深教育课程专家等召开座谈会,对现代企业相应岗位群职业进行深入的剖析,对所描述的学习工作任务作进一步的分析、设计,建立课程质量评价标准,解决课程的设置、课程科学合理衔接问题。主要表现为培养目标、课程门类以及课程结构的设计,要以“就业为导向”。
2新课程开发设计理念与方案
2.1新课程开发设计理念
“计算机安全监控技术”是安全工程及技术等专业的优质核心课程之一,它对安全工程及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课程面向的是生产一线的工种或公共大安全岗位的各项职能。要为企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应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创新建设就是将设计理念、模式两大要素凝炼、重构和发展的过程,根据市场需求和就业导向,运行架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与学习任务相关的要素”和“与工作项目相关的要素”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采用“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将相同、相近的能力进行归纳和整合,按照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思路,将课程内容进行序化,组构课程主体框架,达到课程知识模块化,模块内容任务化,任务和工作结合实用化的要求。结合基本因素和设计与工作过程,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把技术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联系起来,使课程各模块之间相互连接,互为整体,形成工学结合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依据设定的现场生产基本条件,让学生结合生产、具体条件完成矿井计算机监控系统安装、生产维护、作业规程编制等项任务。整个过程,学生全程参与,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计算安全机监测监控技术》课程设计方案
(1)校企合作,专兼结合,“以实践为导向”共同设计课程内容建立由企业技术专家参与的专兼结合的教学模式,认真分析研究职业岗位能力,并以此为依据,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新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把实践教学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2)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上倡导以实践导向、行动参与型的“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以通过按岗教学、跟岗学习、顶岗实习等教学形式,实现学生就业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3)课程内容体现职业性、发展性和实践性课程内容既要体现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行业区域工作过程特点和职业教育任职规律;又要体现当前新技术发展的情况,以适应新的职业岗位要求的需要;校内教学主要依托校内实训完成,校外教学主要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完成,使学习过程具体化,任务明确化。整个课程教学设计可将其中的技能训练分解成多个实际项目,通过对各项目的分析和实施,体现“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教学内容的组织选取按照“实践主线,多个模块与项目”的思路,即由“课程核心内容+专项技术实训+生产性实习”的“实践主线”,通过系统认知、4个单一项目、2个组合项目和综合实训项目的“多个项目模块”构成实践教学内容;“课程”力求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采用校企结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设计课程,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课程建设体系,课程开发设计理
(4)课程评价体现“综合性、多元化”建立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院评价的综合性、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机制,反馈教学信息,修订课程内容和结构。
2.3工学结合模式设计
2.3.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开发
以实际工作的实践过程为中心,以岗位职业能力所需要的技能模块来确定实验课程和相关的理论课程。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采用“项目教学”,根据技术岗位的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内容,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凸显学生的能力本位特点。
2.3.2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基于煤炭企业办学的特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实施“双证书”教育;重构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本位,兼顾综合素质的培养,满足煤矿生产对采矿、通风、瓦斯治理等方面的人才需求。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充分体现职业标准要求,建立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构筑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
(1)内容选取
根据工作岗位实际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课程计划以10个工作任务展开,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选取教学内容,实行模块化项目教学。内容应包括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的标准、计算机监控系统以及网络基本知识、矿用传感器基础知识、环境气体传感器原理、操作、维修、井下监控分站、远程断电器、安全监控系统软件等内容。配合必要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2)内容组织
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步骤,逐步实施每个课程项目,教学组织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实际生产任务的形式进行,要特别突出“学中做、做中学”,既要突出为生产实践服务,同时要高于一般性的生产,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能力,充分体现“高职”的特色。
(3)表现形式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方面,主要采取针对不同专业岗位的要求,根据煤矿企业发展的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与企业用人单位的技术人员共同设计教学项目,确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适应煤矿生产建设不同岗位对不同人才的需求。由于教学内容的重新组织和安排,相应的教材、实训指导书、教学课件、习题、网络资源等相关内容都要进行相应的变化,要围绕每个实际课程项目展开。在确定各教学项目相应的核心技能后,根据学生后续专业发展方向的不同和侧重点,为不同专业设计选取2-4个核心技能进行重点教学,为学生的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良好的技能基础,着重突出针对性和适用性。课程模式创新设计结构以计算机安全综合监测监控系统为载体,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选取教学内容,开发出典型的学习任务。
2.4“工学交替三段式”教学模式
“工学交替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前提是以煤矿安全综合监控系统为教学载体,开发出学习任务;构建“两个团队+两个基地”的教学条件,即组建由专职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教师团队和由3-5名学生组成的学生团队;建设具有模拟真实工作场所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具备实践补充功能的校外实习基地。针对每个学习任务,将课堂延伸到安全监测生产岗位,分为三个阶段实施教学,即: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排序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由简单到复杂排序初学型、能学型、专家型三个阶段学习工作任务,针对不同阶段的学习工作任务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5-7]第一阶段实施“任务获取、夯实基础”,完成计算机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准备,明确学习任务;第二阶段实施生产岗位训练,进行“实践充实、理实转化”,完成计算机监控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的实践知识的补充,将第一阶段准备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知识向能力转化;第三阶段完成“综合知识升华”,将生产岗位的理论、实践综合应用。在三个阶段的教学中,运用由学生直接参与的团队讨论,自我评价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采用了“双结合”、“三考评”考核办法。“双结合”即学校考核与企业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集合;“三评”即学生(团队)自互评、教师(师傅)对学生(团队)评价、教师(师傅)接受学生团队评价,建立闭环考核系统,实施双向提高。
2.5教学方法设计与手段
(1)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建设实际,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发展的时代要求,结合课程改革内容,进一步完善多媒体课件,引入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模块)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方位、立体化的教学手段;利用信息化手段创设现场与课堂之间的的有效链接,加入大量装置及设备图片、现场生产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增加和充实课堂信息量,充分展示教学案例的现场情景,使授课内容与现场生产紧密结合,来全方位地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教学手段上打破过去课堂注重系统理论性推导与陈述,现场注重操作演示的传统教学界限,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的融合。总之,课程大纲来自于企业的专家,而且随时随企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完善,解决了教学内容更新的难题。这一做法的优势是企业技术人员可以把目前企业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融合进来,淘汰过时、陈旧的教学内容,删除多余的教学内容,保留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试用以考代教法。将每个模块的重点内容,转变为复习题,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结合复习思考题进行讨论和重点学习。每个模块最后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教师再对考核内容和考核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评。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2)教学手段
煤矿生产大多在地下进行,学生对井下情况不熟悉,很难建立矿井巷道系统的空间概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虚拟、仿真环境;加快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CAI)的推广与应用,使专业教学上一个新台阶。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等特点。课程组教师可开发FLASH电子课件,使井下生产系统形象逼真,图文并茂,立体感强,寓教于乐,增大了信息量,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由于多媒体计算机集声、像、图、文于一体,它可使教材中复杂的设备插图呈现多维彩色图像,增强视觉效果,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3)实践条件
校内实训条件。要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校内必须首先建立相应的实训条件。如单片机、PLC、电工、电子、拖动、计算机网络等实验室,通风实训室;瓦斯防治综合实验室,计算机安全监控实训室以及地下井巷仿真工作面等,满足学生在校内的学习需求。各实验室结合学院教学科研、师资培训、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利用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充分挖掘实验室潜在功能,组织科学研究、职业能力培训、职业资格认证等,为教师、学生、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加强实验室建设,不断改善计算机安全监控实训实践教学条件的同时,注重实验室的模拟仿真环境建设,比如计算机安全监控实训室按照岗位要求设置职业现场,营造职业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实感受工作流程;抓住近年来企业大发展的机遇,发展实验设备和实验能力,实验室对学生无条件开放,无论是实验课还是在课余时间,学生都可以在实验室观察各种设备、系统的组成以及原理,并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安装。逐步形成一个开放性的实验环境。校外实习环境。校外实习基地是对校内实训条件的必要补充,主要是让学生对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掌握工艺检测的全过程,从实际生产的角度认识监测监控的重要性。如与相关产业横向联合,建立实训实习基地,并形成协议化的长期合作关系,使学生生产实训、教师下矿实习有了保障。
(4)加强网络教学建设
课程应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用网络进行教学,根据课程特点,合理利用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体现教、学互动,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课件、习题、实验实训指导、参考文献目录、部分授课录像等内容实现上网。并进一步完善课程网站,不断更新课程资源并增设网上讨论、意见反馈等内容,满足学生进一步自学的需求,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方便学生网上学习。
(5)教材创新建设
依托国家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工学结合创新教材,建设体现教、学互动、“教、学、做”一体化的《计算机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创新教材,保证教材内容与相关专业领域的科技发展水平同步。同时研究工学结合,完成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工作过程的特色实训教材的编写工作,使实训课程不仅要与理论教学内容相匹配,还要达到实践与理论的最佳搭配,使实验实训与理论教学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关键词: 特色课程 信息技术平台 使用策略
特色课程属于校本课程一类,学校先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在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过开发特色课程,教师能提高对课程的参与度、教学的热情和自身的教学素养。特色课程的有效实施可使学生走近社会、走进生活,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信息技术平台指提供信息技术应用所需的操作环境,为使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电教设备等一系列工具提供条件。包括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是对图文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
在特色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可提高获取信息的速度与质量,使信息的存储与管理方式简便、安全,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手段丰富,信息的交流与快捷高效。
在实施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手段和工具应用到特色课程的教学当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等资源,不仅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且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时,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促进信息素养的提高。
下面我以我校特色美术课程《淳朴的味道——麻绳》和计算机特色课程《玩转计算机》为例,阐述信息技术平台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环节中的使用策略。
一、特色课程编写中信息技术平台的应用策略
(一)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
利用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收集编写特色课程所需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为开发设计特色课程提供各类资料。《淳朴的味道——麻绳》课程编辑开发前,我利用网络搜索大量关于麻绳的资料,分类有麻绳手工作品、麻绳装饰品教程、麻绳手工作品图片、麻绳手工作品教学、麻绳手工作品制作教学视频、麻绳手工作品制作教案、麻绳手工作品制作工具、麻绳材料、麻绳手工作品的保养等。根据我校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及本地风俗习惯和地域特点,选取相关可参考利用的信息。《玩转计算机》课程编辑开发前,开发组教师利用网络搜索大量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知识、计算机软件知识、计算机硬件图片、计算机软件操作视频等。根据我校学生已有的计算机水平和家庭计算机使用水平,结合江苏省信息技术教学教材,确定了计算机维修、Linux操作系统、计算机安全、网络通讯等为特色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为学生解决生活中常见的计算机故障,锻炼动手实践能力。
正确使用网络搜索,不仅可以提高获取信息的速度与质量,节省时间,而且可以提高开发课程的效率,在特色课程编写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数码设备的使用
在课程教材的开发编写过程中,有些资料信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集、录入。利用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电子设备,可以保证信息采集的正确性与时效性。在《淳朴的味道——麻绳》课程教材编写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麻绳装饰作品,利用数码摄像机录制制作的全过程,供学生参考学习,作为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资料。麻绳的成品用数码相机拍摄,作为插图在课程教材中使用。开发过程中的纸质图片资料可以利用扫描仪进行信息采集,转化为电子图片。在《玩转计算机》课程开发中,利用扫描仪将纸质资料采集到计算机中,利用相关软件转换成电子信息。利用数码相机可拍摄采集网线接口、路由器等计算机硬件图片。数码摄像机可以录制维修计算机的过程。
使用数码设备提高了信息采集的速度与质量,大量精美直观的图片增强了特色课程教材的直观性、兼容性、实用性。
(三)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
1.视频资料的编辑。会声会影(绘声绘影)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视频编辑”软件,具有图像抓取和编修功能,主要特点是:操作简单,界面简洁明快,可以挑战专业级的影片剪辑软件。影片制作向导模式,只要三个步骤就可快速做出DV影片。
在《淳朴的味道——麻绳》教学中,教师示范麻绳编制过程的视频文件,可编辑麻绳编制过程快播形式,关键技术点正常播放,这样可以缩短视频时间,节约课堂时间,突出教学重点。《玩转计算机》的教学中,教师视频录制系统安装的全过程,过程中相关知识点较多,通过视频编辑软件可以加上文字注解和重点提示区域,有利于学生观看时记录。
2.图片资料的编辑。Photoshop、光影魔术手是两款常用图片处理软件,其中Photoshop为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图像处理是对已有的位图图像进行编辑加工处理,运用一些特殊效果,重点在于对图像的处理加工。通过网络收集和设备采集的图片资料,在编辑课程教材时需要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利用图片处理软件可以对图片进行加工处理。编辑《淳朴的味道——麻绳》教材时,拍摄的电子照片需要处理成统一的格式,利用光影魔术手可以快速进行多张图片的色彩、大小调整。编辑《玩转计算机》教材时,计算机的硬件图片有多个,利用Photoshop将多个图片组合编辑成一张图片。教材的封面和封底的设计利用Photoshop进行制作,体现了特色课程的亮点。
3.文字资料的编辑。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文字资料,利用Word、WPS等文字处理软件可以记录、编辑文件,对比传统的纸质记录有方便修改、复制多份、保存传递快捷等多个优点。
二、特色课程实施中信息技术平台的应用策略
(一)专题网络平台应用
专题学习网站是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专题研究、协作式学习系统,通过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向学习者提供大量的专题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交流工具,让学习者自己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或项目设计,自己分析并选择信息资料,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我设计了《淳朴的味道——麻绳》和《玩转计算机》的特色课程专题网站,挂靠在学校网站下。在专题网站中,共设计三大板块即课程指导、学生交流讨论、管理评价,这三个板块有分有合,互相联系。课程指导板块包括特色课程教材、特色课程指导视频、拓展知识库三个单元;学生交流讨论板块包括学生作品交流展示、学习计划、成果展示、过程记录四个单元;管理评价板块包括对学生评价、对指导教师评价、获奖纪录三个单元。
《淳朴的味道——麻绳》和《玩转计算机》专题网站具有以下功能:
1.即时学习、资料下载功能。学生只要登录网站,就可以观看课程教学资料、教材,并且能下载学习资料,进行网络脱机学习。
2.交流功能。在专题网站中每一个页面都设有一个交流的空间,学生可以参与讨论,表达看法,进行交流。
3.评价功能。教师针对学生提交的作品、作业,给予评价,给出评语。
4.展示功能。在专题网站中,可以选取优秀学生作品,进行展示交流。
5.录入、记录保存功能。可以录入、记录学生参与特色课程学习过程及评价和成绩,同时系统给予记录保存,可以随时提取和再现。
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的多种教学资源,方便快捷。教师把特色课程中的教学相关资源放在网络平台中,方便学生与家长共同学习与提高。网络学习有助于学生的协作精神,探究能力,思维、判断、分析能力的培养。
(二)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系统采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运用文字、声音、图形、影像、动画等手段,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学习兴趣,并营造生动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计算机的交互对话,促进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多媒体课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学习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和时间,实现真正的个别化教学,实现因材施教。
在《淳朴的味道——麻绳》的制作指导课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播放麻绳手链的制作过程,能保证教室里每个学生都看得清楚,为学生动手制作提供帮助。我在《玩转计算机》无线路由器安装实践操作课中,利用PPT播放发无线路由器的过程,直观、清晰,便于学生记忆,学生能很快记录下安装方法和要诀。
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解决了场地、时间的限制问题,便于学生观看、记录,针对学生具体问题,可反复或就某一段落观看。在活动中不仅学生学习方法得到了指导,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参与、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三)QQ群等网络平台软件的使用
QQ交流是现代社会常用的交流方式之一,QQ群讨论问题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约束和限制,满足学生主动的人际交往需要。在学校中,以特色课程名称建立相对应的QQ群,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课程分别加入。在群的空间中可以分享学习心得和展示学习成果,供其他同学、老师参考与讨论。
《淳朴的味道——麻绳》和《玩转计算机》分别建立了QQ群,对全校学生公布群号,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参加。学生在QQ群中交流制作麻绳的技巧,分享作品成功的感受,对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的意见。学生在QQ群中更加乐意发表感受,诉说自己制作麻绳作品、动手操作计算机时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困难的方法,更加愿意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
使用QQ群等网络平台软件,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广泛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考,亲身实践,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这种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师更像学生的辅导者或帮助者。这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强调终身学习、继续教育的今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总之,特色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有助于体现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也有助于学生身心和个性更加健康地发展,是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在特色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构建一个动态、开放和共享的信息技术平台模式,是推进教育信息化、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盖志武,王蓬湖,王述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实验教学体系[J].中国教育装,2008(5).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建设;问题研究;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517(2015)11-0078-02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相应也带动了教育的发展。想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建设,建设出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这也成为了教育资源的基础。纵观目前的教育发展形式,在高职院校中,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已经成为了教育改革的基础,同时还能够深化教育信息,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一、目前高职院校中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现状
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导致了硬件设施与基础实验条件等出现了短缺的现象,而这也成为了影响学校中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改革上,实现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来说,普通高等院校中的教学改革还不能被完全参考与借鉴。这主要是由于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高职生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也比较弱,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主性也存在一些不足。从另一层面上来说,高职教学主要的教学特点是实践性教学,然而,目前的网络教学平台还难以实现实践性教学。另外,在课程管理系统中,国外的一些国家中Moodle与Blackbord是比较具有特点的,不论是在教学管理上,还是在活动组织上,都具有较强的功能。且Blackbord具有的易用性与安全性等特点,受到了我国一些高校与及教育机构的追捧。而Moodle则具有可以免费使用与修改源码等特点,这样就便于进行二次开发。所以说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扩展性,也逐渐被我国的一些研究者所关注。
在对高职院校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Blackbord与Moodle都广为盛行,但在实际的国外教学平台上,进行具有我国特色的二次开发并形成稳定发展的教学平台却并不多见,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于受到社会文化背景与学生自身背景的影响下,造成的国外平台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在国内使用较为广泛的网络学习平台主要有:中华学习网的QRCEDU远程教育平台以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电大在线教学平台等,上述这几种网络教学平台主要被运用在试点高校中的远程教育实践等课堂教学中。这些平台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将教师在课上的授课视频与教案等教学工具在适合的网络环境下,形成可供点播的网络教学课程。同时也能够实现缴费与成绩等管理。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对课程的管理与资源的管理,但还是没有适用于高职院校中的模块化教学与实践性教学。所以,建设高职院校中的网络教学平台,就必须进行分层推进,并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教学理念实现教师的高度参与,将网络教学平台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力依靠,同时在创建网络教学平台的过程中,要完善教学资源库,促进高职院校中的教学改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出网络教学平台的价值。
二、目前高职院校中网络教学平台中存在的问题
1.不适用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网络教学平台中,基本上都是重视理论教学,所创建的平台也只是根据学科的体系所进行的讲解,因此并没有以学生的实际能力或是操作技能为主线来开展课堂教学。
2.平台中过于重视教学内容
通过观察大部分的教学平台可以看出,如今的网络教学平台都过于重视教学内容的讲述,虽然在教学内容的讲解与演示上比较全面,但都属于教材与课堂的搬迁。在课程开始,直接引导学生进入到理论学习中,并没有为学生设计出相关的教学环境,并以此为基础来开展教学,这样学生就处于较为空洞的学习环境下,造成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环境脱节,这样也就使学生的学习质量不高。
3.平台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水平不符
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如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控力与操作能力等。但是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主体意识不足,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创新与思考意识不足。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兴趣也就不足同时对自主学习的方式也并不适应。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就很容易沉迷在非学习的网络空间中,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不高的现象。
三、在高职院校中提高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措施
1.要有效支持模块化教学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制定,同时要建立在学生能胜任这一岗位需求的基础上来进行,并确保其要依靠专业技术与理论知识,提高网络教学平台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所以在创建网络教学平台的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程设计,使教学平台能支撑起模块化教学的内容,同时还要坚持以某一技能或是能力为主体,采用专题等形式,来开展网络教学。另外,在创建网络教学平台的过程中,还要结合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另外,还要在保证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重点突出实践性与社会性。
2.所创建的网络教学平台要具备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
在高职院校中,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实习管理模块中,为学生所提供的毕业设计环节要融合选题、开题报告、成绩管理、报告审阅等多个管理流程。同时在系统中,还应具备监控与质量评价等多项功能。在定岗实习管理模块中,也要具备学生在校外实习、教师在校外的指导与管理等多个管理流程。
3.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要重视实验与实训教学
高职院校中的网络教学平台不仅要具备普通的教学平台,最为重要的应突出对实验与实训的网络支撑。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在指导与为学生布置课堂实验时,要对实验的结果与实验报告进行审阅,让学生在网络上模式进行实验,在学生完成实验后,提交出实验报告。对于教师来说,也要及时借助多媒体来编制实验教案,并给学生,大力支持学生进行虚拟实验,并为学生自主实验创造出良好的环境。同时,教师还要以高职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与其他教学平台进行整合,完善高职院校中实验课程教学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
4.重视资源建设
在高职院校中,培养学生主要的特点就是要突出实践性与职业定向性。由于在高职院校教学中,主要以职业特色教育为教学方法,如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或是采用多层实训教学法等,因此对于资料库的建设十分重要。从另一角度来说,建立资料库能够为网络教学平台提供出科学的数据来源。(1)完善资料库中的课件库。在课件库中,主要包含了视频课件以及多媒体课件等。(2)完善资料库中的活页讲义库。在高职院校中,十分注重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实现徒步,因此就可以采用活页讲义的方式,将最先进的专业技术传达给学生。(3)完善资料库中的案例库。选择一些较为适用的案例,并采用引导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5.增强互动性
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互动性。因此就不仅要在网页上增加一定的文字内容,还应配上一定的图片,这样就可以实现静态与动态网页的相结合。另外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视频与音频等课件,以此来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
6.完善答疑系统
完善网络教学平台中的答疑系统,能为教师减轻一定的工作量,同时还能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来进行答疑解惑,这样也就提高了学生参与热情。健全网络教学平台能够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实现资源共享与传播,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主动与相互协作,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意识。所以说在高职院校中创建网络教学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吕远东.新形式下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12):67-68.
[2]邵一江.黄雄英.浅析新形式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564-565.
[3]辛小军.胡居海.经济实用先进便捷—某研究所网络安全建设规划[J].计算机安全,2010,(07):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