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55: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也会影响学生以后的人文素养以及道德情操[1]。而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立足点、主阵地显得特别重要。课堂上教学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采用什么的手段方法这是当今这个教育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和研究的方向。进入新时期后,一些使用了几十年的的教育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能适合当今社会了,有些老师还视为珍宝。其实这些老的方法对学生知识增长、心理成熟和人格培养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成长在数字多媒体充斥的现代化社会里的孩子们,怎么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这些事一些教育界专家经常呼吁的。为此我国进行了相应的教育体制改革,也对现阶段的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仍有一些地方的小学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填鸭式教学法进行语文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试从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探索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1传统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理念有机结合起来
很多地区的小学中,特别是很多教师的脑海中,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一直延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方法[2]。实践活动和学生互动方面缺乏,教学中思路固定化、方式单调,有些学校一直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的标准,因此很多教师把学生的成绩作为自己教学水平的证明和努力的目标,成绩是第一位的,只要成绩上去了,老师所有的荣誉都有了,如职称、优秀教师、教坛新苗、教坛新秀等等。就和前几年我们国家对GDP的重视程度一样,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品德和价值观的培养,如古语所说“做事先做人、成事先成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等等就是告诫后人要注重品德培养。小学生也是启蒙最重要的阶段,创新思维和探索的能力也要注重培养,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目前很多地区的小学,老师对学生的观念还没改过来,没有把自己和学生的角色进行新的定位和转换,以前教师都是以讲授为主,现在要求老师要以引导为主;以前学生以听为主,现在要求以参与为主;以前老师是教学的主体,现在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老师转变为学生学习及活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其全身心地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自由发挥,探索和完成学习任务。如何才能做到角色的转变,老师在这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是思想方面,只有老师在思想上彻底转变,才会正真的改变。不要以为自己是老师就高高在上,自己所说的都是真理、自己所做的都对。要和学生交朋友,做学生的益友。其次作业方面,老师布置课堂作业最好能转变成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探讨。老师在教学中应以观察和引导为主,对其中的问题进行综合和思考,再进行集中讨论。最后互动方面,很多老师互动意识不强,在实际的教学中互动不充分,这样学生就无法体会到互动乐趣和意义,主要是老师还摆脱不了主导型教学的模式。
2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
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现代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是以图片、动画、录像和音频相结合的一种新兴教学形式,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理解和吸收也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很容易被激发起来,能使学生在兴趣中、在兴奋中学习[3-4]。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通过生动的有趣的多媒体教学很容易被突出和突破,从而变难为易,学生注意力会集中,学习兴趣和热情也会大大增加,课堂教学效率很自然就提高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低段的小学生效果更为显著。如在小学低段一首诗叫《庐山瀑布》,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先把庐山的雄伟壮丽、直入云霄、孤峰突起的画面先映入学生的眼帘。然后多媒体上显示瀑布从天而降的气势、声响与壮观,让学生感到震撼而叹为观止。这样就将无声的内容变得有声有色,还可以化静为动,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效率。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但多媒体教学也有其自身的弊端,如多媒体所载负信息量过大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吸收能力减弱,理解和消化能力降低。有时多媒体里的生动的图片、动画或音频使学生只记住了这些,而忽略了重点。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视觉视听等感官需求得到了满足,但师生的交流互动少了,启发教学少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很不利。在现代社会里有些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几乎是万能,对其有点过分依赖,导致他们忽视了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地板书,因为多媒体所载负的信息量特别的大、演示的速度相对也是比较快的,因此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增加板书书写时间,教师和学生都会利用这样的时间对正在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有些学生接受能力相对弱点刚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跟上来。针对一些重点,多媒体课件上虽已显示,通过板书的书写再加强一下,以便学生再加深印象。更好地掌握。
3传统教学知识和现代教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的过程就是文化的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历史可谓博大而精深,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其实也是五千年的文化史[5]。如何的传承和弘扬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是摆在我们每个老师特别是像我们这些小学老师面前的问题。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本中都有古诗词的学习、背诵,但比重不是很大。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领作用。我们小学老师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课本资源来充分的把传统文化很好传承下来,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老师思考的问题。古诗词意境优美、形式多样、语言精练、思想深远,可以说真实地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活。一些国学故事中也渗透传统文化,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铁杆成针》从中可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礼节、习俗等[6]。对于古诗词可以采取背诵、朗诵、赏析的方式去学习,有老师引领。可能有些学生刚开始不一定能懂,可以采取先背诵的方式,古语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以先会背诵,慢慢再消化。对于一些国学故事,可以在课堂上以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感悟其中的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道理,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文化素养。虽然传统文化有如此之多的益处,但为何在每个学校没有大力推广了呢。其实有很现实的问题摆在学校面前,就是升学应试制度[7]。而应试的内容牵扯到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只有那么一点点,其中最简单最普通的几首古诗词会默写即可。应试的相关内容还主要停留在现代文的阅读和书写方面,因此每个学校都把自己最主要的精力和时间花在现代文上面、花在读写上面。而花在涉及到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精力和时间就很少很少了。有些家长心理也是很矛盾的,一方面这些家长认为传统文化知识对自己的孩子待人接物、孩子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很希望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来塑造一个品德方面比较优良的孩子,他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假期时间参加一些相关的夏令营活动、在周末的时间参加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这些家长虽然也知道孩子多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对其自身长期发展是很有用的。但是他们的顾虑重重,因为现阶段还是应试为主,应试的内容最主要的还是现代文读写。担忧学生如果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方面,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上不去,升学就困难。所以有些家长不得不忍痛割爱减少学生背诵积累的时间,更有甚者抛弃掉了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时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教学知识和现代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成长。
4结语
在现代社会发展日益迅速的今天,小学教育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革新了传统的教学观,把传统的教学观念和现代教学观念有机整合起来,才能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被动不情愿的学习转变为主动自愿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方式有机整合,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给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新的方法,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对优化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果起到了促进作用,使教学素材更加丰富,课堂教学效率极大提高,可以说为语文教师添砖加瓦。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把国学经典的知识适当增补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和现代文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保证应对现在应试制度,也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品质,以便使学生正真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长大成人后正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对家庭、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兰秋梅.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05):42-43.
[2]刘学海.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困惑及策略[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08):225.
[3]任鹏.浅析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08):32-33.
[4]杨萍.浅析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2014(17):130.
[5]张志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07):10.
[6]刘春艳.如何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J].考试周刊,2014(39):45.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培养全面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而小学语文又是语文教学中基础的基础,因此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显得极其具有研究意义,一个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释放孩子们的热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班级氛围,因此,语文教学的好坏,对于孩子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本文的目的就是研究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深入分析小学语文的教学情况,希望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有着些许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57-01
小学是学生正式开始接受教育的第一个起步阶段,而小学语文又是我们正式开始读书识字的基础,而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是我们以后所有教育的基础,在这个阶段特别的重要,也是我们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假如我们没有语文,我们其他课的实施也都成了大问题,我们的文化想要传承也变成了空谈,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我们可以用语文教会孩子们树立良好的学生观,学会学以致用,随着我们的学习,我们会发现语文越来越多的美,要想学好语文,教学方法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反,教学方法的使用不当,导致的后果就是阻碍学生的发展,是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有一个高效的教学效率,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在人们心中的比重越来越重要,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在孩子的全面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方法的合适与否直接作用在孩子们身上,如果一个老师的课老让人听不懂,学生理解不了,课堂死气沉深沉,学生不想学,老师不想教,学好语文,孩子们可以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孩子的意志、情感的建立都是有很大帮助的,老师教学的方法好,学生喜欢听,可以增进学生的求知欲,满足他们自己的好奇心,引导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有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对于班风的建设有很大的帮助,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小学语文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他们的影响很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优化我们语文教学策略,合理构建我们的教学体系,对于我们简式教学中的环节做好精细设计,努力使我们的小学教育机制更加合理和完善,我们以提高学生文化涵养为目的,语文在其中都充当着一个很重要的作用,目前我们的教学现状是:大部分小学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的就产生了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学生很难吸收老师所讲的东西,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对语文的积极性不高,觉得语文就是说话,还没有数学有用,老师讲的和考试的完全是两个概念,这就导致了上课的时候没人愿意听,考试的时候成绩不理想,
在现在这个年代,老师的教育理念要转变,我们不仅要注重书上知识的讲授,也要培养孩子们的情操、兴趣爱好,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语文老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孩子,提高自己的工作素质,学校也应该多注重管理理念的提升,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抓好我的教育重点,不要丢了西瓜,捡个芝麻却还当做宝,所以老师应该转变策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以保证教学工作的展开,在课堂上多进行和孩子们的情感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突破孩子们的心理防线,和他们建立起友谊,充分发挥孩子们在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发掘孩子们的潜能,发挥孩子小脑袋的想象力。
三、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我们把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总结为以下几点:(1)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思想和手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知识不是老师给你讲出来的,而是你自己在那个情境之中感悟出来的,坚持现代化的教育模式,“以学为主”才能构建起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2)兴趣教学法,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孩子们在这个年龄段的特点,他们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可以在讲课的时候穿插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小故事,创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达到教学的目的;(3)情景教学法,我们在讲一些课时候,可以创造出书中课的情景,例如:带到大自然中,或者让班级里的同学扮演里面的角色,一小话剧的形式在班上再现课文中的情形,总之一句话,针对学生的特点实施高效的教学形式(4)小组学习讨论法,每个孩子心里都有着一座城,每一个孩子都是特殊的,我们个体之间可能存在思维定势,对于学习中的问题,通过小组交流之后,对比才能发现其中的不同,通过小组学习,一方面加强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让他们学会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还能从中发现问题,互相学习,另外小组在讨论的时候,老师不要袖手旁观,要及时的看看是否有小组需要帮助,有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更融洽,如果有哪些同学知识点掌握不准备的,及时给予他们答案;(5)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现代科技,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与形象,使孩子们更容易懂得所要讲授的知识点;(6)教学角色互换,老师可以试着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的教学,是自己真正的融入到学生中去,让学生处在一个放松的平台之上,让学生做到真正的畅所欲言,做到课堂民主。
四、总结
总之,学好小学语文对于我们来说有很重要的作用,还有自己成长时候对于生活的感悟,我们都可以把它记录下来,最后学好语文还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更好的了解我们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满足以后社会对于我们的要求,做一个对于社会有用的人,语文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一定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乔浩.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 教育教学论坛,2012,(02):161-162.
[2]肖晶华,李文阁,马艳红.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236.
[3]肖慧琴. 探析小学语文教学方法[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04):249-250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策略;方式方法
一、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语文教学
开学初制定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要因班制宜采用适合本班的教学方法落实到每节课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学生某些薄弱的语文能力,应加强培养。如我班的学生,就要注重阅读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于是,除上课多让他们说自己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之外,我还让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书报、课外书,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课文中的听说训练,结合学生的日记、作文,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辅导中,对优生则提高要求,拓展学生思维,以求取得更好的成绩,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Ω霰鸷蠼生,教他们学习的方法,来改变他们的学习现状。同时,利用好语文组的教研活动,开好公开课、教研课,听取各教师的评价,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德育以其方向性贯穿与诸育之中而居主导地位,决定着培养人才的方向,起统帅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显得尤为重要。学期开始拿到语文课本后,要通览教材内容,了解编者意图,针对各类型课文的内容作出统筹规划,制订本学期德育重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景、品词析句、朗读体会、作文教学等来渗透德育。平时,课堂上我们要与学生通过平等交往,拨动“情趣”这根弦,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受到激励和鼓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踏上将来的人生道路,而且有利于他们的学习,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十分赞同这个观点,因为“兴趣”是一种力求探究某种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因素。在学习中,它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并富有成效。他们这个年龄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呢?游戏、故事和活动!所以要让他们对学习内容重视并感兴趣,就必须让他们在玩中学、在活动中学。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所学的内容编成故事,有时引进音乐、舞蹈、游戏等形式,赋予教学内容以灵与肉,创设情境,让他们在充满生活情趣的课堂中参与学习。当我们在教学中,以“鼓励”为主线,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学习的喜悦、学习的信心、学习的激情和动力时,我们往往会发现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打好语文基础知识
1.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感染:作为教师,我们应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用学生的思维想问题,特别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我们应尊重学生文化,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世界,凭借教材用中华民族文化的琼浆玉液浇灌学生纯洁美丽的心灵,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学会做人。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巧妙地借助学生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相关的生活经验,使之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寓学于乐,化难为易,既增添学生情趣,又渗透了文化素养的培养。
3.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感悟”,朗读与背诵是“感悟”的有效方法。对于汉语言的精髓,在学生学习书面语言时,一开始就让他们接触这些精品,让他们熟读成诵,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品位和语文素养,而且能增加其文化底蕴,使其受用终身。
五、贯彻课标精神,更新教育观念
作为教师,面对新课标,我们应牢牢树立现代教育的四大观念:一是以人为本,立足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观;二是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学生观;三是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观;四是加强实践性和综合性,突出开放、创新、充满活力的大语文学习观。
参考文献:
1.转变教学观念是课堂实施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思想保证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灌输式的,教师唱主角,主宰了学生的学习,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被教师牵着走,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的教代替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没有自我的意识,阻碍了个性发挥和智力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这种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标准。新课程改革将培养学生的素质作为教学的核心。我们要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最大限度地得到开发。因此,教师要转变以往应试教育观,从素质教育的高度重新定位教学,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建构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在于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启发者和合作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学生普遍存在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果教师不给予高度重视,任其发展下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以后的成长。因此,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创造条件,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许多学生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倒背如流,但实施起来却很困难;许多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可以做得很好,但回到家却什么也不会。因此,养成教育要从点滴做起,学生行为习惯的变化也就在点滴小事中。同时,教师要有意识让学生在长期的训练中形成自觉行为。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坚持才能胜利。教师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1 正确的学习姿势。正确的姿势是学习的保证,不会引起不良的学习反应,影响视力等。学生的坐姿要端正,身体重心落在坐骨和凳(椅)支撑点范围内,眼睛和书本距离保持在30~35厘米之间,胸部与桌缘距离保持在6~8厘米之间。读书时要使视线与书本平面所成的夹角接近直角;写字时手臂平放桌上,笔杆与练习本平面呈60度夹角,食指较大拇指稍低,握笔点与笔尖距离保持3~4厘米。
2.2 上课认真听讲。小学生的心智还处于孩童阶段,在课上不能长期集中注意力,对教师的讲解没有完全听进去。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听讲,在听课的同时,要认真记笔记,边听边思考,遇到没听懂的要及时问教师。
2.3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俗话说,读写结合。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要把精美的词语做摘录,把难点、重点记下来,重要的词组找出来,写阅读的心得体会等。
2.4 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3~4年级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识字能力。5~6年级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法。因此,在学生遇到不会的生字词时,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否则,学生会过分依赖教师,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理解文章的内容,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效果低。
3.让学生备课、评课
以往的备课都是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一厢情愿地凭借想象来设计教学过程,学生成了旁观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要指导学生备课,把课堂还给学生。其中一方面就是让学生预习。教师从指导学生预习开始,让学生在课前对学习的新内容有整体地把握和大致了解,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了课上听讲的盲目性而导致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很多知识不能当堂理解消化。在课前做足功课才能提高课上听讲的效率。
教师给学生设计合理的预习提纲,让学生找出提纲包括的内容,或者让学生在预习例题的基础上,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要达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有解读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这样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书上遇到不懂之处,要做标注或记下来,在课上认真听讲,问老师。
学生试着做练习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通过学生的预习备课,使得学生预习的目的从单纯地为教师的教服务变成了促进自己是自主学习。
一节课下来,往往教师说了算,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却没有发言权,没有表达的机会。我尝试在语文教学中放权,把评课环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讲课前,我找了部分学生代表,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这节课该怎么上。学生们畅所欲言,“课堂上老师要在讲完一个知识点的同时,要问学生听懂了吗,如果在学生没听懂的前提下,学生对下一个知识的掌握会差。”“老师最好多用表扬,表扬要具体些,不能笼统地说:‘你回答得很正确’,‘你真棒’,要用,‘老师还没想到这个办法,被你想到了’,‘这次你讲得很清楚,继续努力一定能成为好学生”等等。还要学生提出要多对基础知识进行提问,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我根据学生的要求,在课堂教学时,做了很多调整,力求最大限度地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4.结束语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认识世界的整体性与交融性
综合性学习在认识事物活动过程中始终秉持整体论。用整体论看世界具体性、世界的具体整体性、世界的不同构成――个人、社会、自然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交融。文化的不同构成――科学、艺术、道德也是彼此交融的。人的个性具有整体性,个性发展不是不同科学知识杂讲的结果。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
二、学习目标的隶属性与整合性
课标中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是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这一目标显示了小学语文综合性的主要目标,这就说明它隶属于语文学科,要为语文学科服务。
三、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消除了以往教师分科教学、学生分科学习所造成的诸多弊端,面对繁杂的社会要竞争创新,必须具有运用跨学科的综合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规定了选择涉及到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综合知识的内容来学习。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既可选取教材内的也可选教材外的,它无固定、统一的教材内容。大多数内容及课题来自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事件、现象和情景,带有开放性。但是它的学习内容和进度要受“校情生情”的制约。必须以整体上的计划和局部上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办法予以调解处理。
四、学习过程的参与性与自主性
课标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这一观点规定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具有活动性。活动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一般以班为基本单位,但必要时可分解到兴趣小组或扩展到全校,交际到社会。(如:青少年宫,图书馆,德育基地。)这是由活动性学习的群体性和灵活性所决定的。
五、学习成果的创造性与多样性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创造了让小学生充分发展其潜能的宽松环境,其学习成果主要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创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由教学方法;意义;利用
一、自由阅读的含义
对于自由阅读的理解,很多人只是懂得大概的意义,但对于其含义的理解并不透彻。自由阅读着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充分重视学生兴趣和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广泛的阅读空间。自由阅读也就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对阅读的资料进行选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自由阅读就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的阅读方式。通过自由阅读的方式,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更广泛地阅读,进而把课余时间充分有效地利用起来,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二、自由阅读理念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自由阅读理念正是以学生的爱好为前提,给学生自由选择书籍的机会,这样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于课堂语文教学的兴趣,使得他们在喜欢阅读的同时渐渐爱上语文,进而主动学习,主动汲取知识。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课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很少有主动发表意见的机会。而对于课堂上的问题回答,也只是单纯根据老师的提示和引导进行解答,并不能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为此,学生极易在这种枯燥的课堂教学中失去学习的兴趣。就阅读而言,对语言的把握和运用是十分重要的。而自由阅读的模式给予学生选择阅读资料的自由,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可以更好地融入文章的意境中,进而主动去思考作者的意图及所要表达的思想。为此,学生可以在自由阅读的模式中更好地提升自己对于语言的运用和掌握能力。
3.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学与创新能力
自学能力在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自由阅读模式中,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真正地融入情景,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对于文章留下的悬念和相关问题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可以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进而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如此,自由阅读模式中,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更多,他们可以在文章的情境中自由大胆地设想,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人格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阅读对于陶冶情操有着重要的意义。自由阅读模式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读物,更加广泛地接受一些新思想、新理念,进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丰富,审美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自由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恰当指引,指引学生学会读书
自由阅读模式中,教师应给学生的阅读提供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但这并不是放任自由,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师,应该多监督,多管理,为学生把好关,让学生学会健康合理的阅读。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的书籍和阅读体会,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提高兴趣也不至于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监督,从而创造更和谐的课堂。
2.课外拓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自由阅读中,虽然学生有足够的自由去决定自己看什么、学什么,但是如果放任自流,肯定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中多加入一些课外活动,来适时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思想变化,让学生更好地展现自己,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读书会笔记”“我们班最好的读书笔记”“查阅资料竞赛”等,以此来对学生起到一种管理和监督的作用,不至于使学生偏离学习的正轨。
3.允许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内容
顾名思义,自由阅读就是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掌握,自己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读物的同时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引导学生选择一些健康有益的资料,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师生间的感情,还有助于教师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
4.保持沟通,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
学生在自由选择一些资料后,并不是老师就没有任务了。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疑惑,为此,教师应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进而加强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在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同时,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还可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和知识需求,给学生以最大的鼓励与关爱,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自由阅读模式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有效阅读方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因此,可以说自由阅读模式将会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从教学方法中,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目前,我国对教育制度实行了种种改革,那么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潮流,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总之,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为了更好地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找到恰当的教学方法。
1 教师在课前应该引领学生做好功课的预习
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现在的教材知识难度已经远远超过传统的教材,它不再像传统教材只注重单一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播,而是强调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能力。知识难度加大了,给学生学习任务也加大了,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没有对课本知识进行有效的复习,极有可能跟不上教师授课的节奏。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一步步带领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从而养成独立的预习习惯。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把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从而进行有重点的听讲,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在语文功课预习中,学生首先要做的是生字词的预习,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认知生字额读音、意思,并熟练朗读课文。其次,教师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为学生设计相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学习和朗读课文。当然,教师要注重问题的质量,不可以直接采用参考资料中的,否则学生会为了省事,忽略课文的朗读。
2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2.1 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也逐渐采用了比较先进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的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传播声音,还可以为学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因此,可以使得语文课程的学习更加生动形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地区,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其中普通话水平达不到比较高的水平,而语文教学重点就是语言的教学,因此,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文的标准录音为学生播放,让学生感受纯粹的语言魅力。
2.2 在课堂中加入具体情境
由于小学生在智力、思维方面还未发育健全,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还很弱,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讲解枯燥的文字,而应该适当加入比较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教学情境中,体会文字的美。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户外,去感受真实的大自然,而不仅仅拘泥于课堂。
2.3 进行分组讨论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还要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小组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学会听取其他同学的想法和看法,并将自己的想法用流利的语言表达出来。一般情况下,教师先设置几个思考问题,然后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在小组发言时,教师可以指定学生,这样可以充分锻炼每一个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4 鼓励学生开拓课外读物的阅读
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是不够的,这样会限制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充分掌握了课本知识之后,还应该带领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选择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要生动有趣,可以使学生在比较愉快的阅读中增长知识,拓展自己的词汇量。教师为了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可以定期开展读书汇报工作,督促学生们加强课外读物的阅读。
3 教师在课后应该督促学生对功课进行复习
做好了课前预习以及课堂的知识学习,并不意味着一堂课的结束,为了更好地巩固学习的成果,教师还要督促学生及时对功课进行复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些知识,学生可能在第一遍、第二遍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完全接受和掌握,而进行多遍的巩固之后,学生就会对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理清之前的困惑。而且,通过有效的复习,可以使学生不会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点马上遗忘,在复习的过程中,会不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4 结束语
统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及缺陷,极大地制约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及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尽快地改革教学理念,积极地采取灵活高效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同时,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教师还应当高度重视课前预习,并督促学生进行课后复习,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秦梁婷.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之初探[J].考试(教研).2012,11(11):125.
[2] 杨贵.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3,5(5):91.
【关键词】新理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新课程的实施,为语文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教师的观念变了、教学方式变了、学生地位变了、课堂气氛变了……语文课堂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根本,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把知识的传授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手段。而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焕发出勃勃生机。与传统的语文课堂相比,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具优势,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在这背后,也隐藏着令人担忧的问题。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对待语文教学呢?下面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我们深深感到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时代需要人们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阅读理解、表达交流、运用现代技术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等多种能力。语文教学就要为造就这样的一代新人发挥其重要作用。这也是因为语文学可作为母语教育的基础学科,所承载的既有学生学语文,提升能力的一面,又有对学生思想感情和人格价值导航的作用。故此,语文教学应从两方面打好基础:一是打好知识底蕴。使学生获取字、词、句、段、篇基础知识,有初步的中国和世界优秀的文化积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初步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二是打好精神底蕴。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与人相处,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二、正确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语文学科的特点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应始终贯彻这一教学思想。新课标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以前的教学过于偏重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学习方法的探究及对人文精神的宣扬。现在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有部分教师对新理念的理解有些偏差,认为一节好的语文课就应该是热热闹闹的。重形式、轻效果,课上又是表演,又是合作,再加上多媒体的运用,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最终连本节课应传授的知识也没说清楚。教师把精力花在设计形式上,而忽略了本质的东西。不要忘了语文姓“语”,切莫让形式架子喧宾夺主。教师所设计的一切教学环节、教学形式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都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所以,在教学中既不能只注重形式和人文教育,而忽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方法的探究,也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人文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将二者合二为一,充分体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显语文教学本色。
三、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为教育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体,而教学是服务。课堂上切忌出现凸显教师“自我”,追求花样教学,吸引眼球,博得掌声,更不能盲目效仿。学生是火炬,需要教学智慧的点燃,教师的职责就是点燃学生心灵智慧之火,使学生爱学语文、乐学语文,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实”与“活”。所谓“实”即求真务实。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花架子少了,学习目标明确了,训练意识增强了,教学效率提高了。而“活”则是使用教材活,学习方法活。新教材的编排有很大的弹性,为教师创造性地教学和学生创造性的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在正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可拓展延伸,可旁征博引,广泛搜集信息,扩充学习资源,课上实现资源共享。学习方法要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这样的学习机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学习,发展个性思维。而合作学习,要努力做到有目的的合作,有实效的合作。在实际教学中切忌合作学习走过场,要真正体现它的价值。从客观的角度讲,我们的班容量很大,课堂上,不可能给每一名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而合作学习就弥补了这个缺憾,给每一名学生搭建了听、说、读、议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在平等的对话交流中深入研究问题、探讨问题,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充满激情。
总之,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直接影响新课标的有效实施以及小学生自身语文素质的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能力的提高与否,更是关系到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努力关注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及工作能力、素养的培养。只有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进一步转变小学语文教育思想,更新其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才能把自身培养成为具有高素质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同时,有效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因材施教;转变观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为更好地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我认为广大一线教师要尽快转变角色,改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当学生的良师更要当好学生的益友,了解自己的学生,因材施教、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做到让学生轻松学语文。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的新型人才。
一、转变角色,优化小学生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因其智力发育程度的不成熟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创造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从以往传统的传授者变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学生一同建立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翠鸟》一课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理解翠鸟捉鱼的高超技巧。按照以往的教学思路,教师都是将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直接告诉学生,但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从哪个角度感悟到翠鸟捉鱼的高超技术?”这个问题有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分析翠鸟捉鱼的高超技能,为学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这样既帮助学生寻找到了思考的角度,避免了盲目思考,又给了学生一个自己思考寻找正确答案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总结概括的能力,同时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们能自然而然地发挥想象。因此,采用引导的教学方法,还能增加课堂乐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因材施教,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质量
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育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在教育相对发达的今天,这一思想仍然是一条不可置疑的真理。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不足,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方法。第二是学会倾听,给学生表达自己的空间,从中发现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
三、鼓励质疑,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思考和质疑往往是紧密相连的,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例如,在讲解《诚实的孩子》一文时,有个学生突然发问:“为什么姑妈问花瓶是谁打碎的时候,表兄妹回答‘不是我’,句末用的是感叹号,而列宁的是句号呢?”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教师可以做个试验,拿着撕破的本问一个同学:“是你撕破的?”学会不假思索地说:“不是我!”此刻,学生明白了课文中的感叹号的特殊作用,就是为了加重语气以表示意思的肯定,而列宁的回答后面用的是句号,说明了列宁的话是谎言。学生通过这样的分析,感悟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于是就会积极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所以说在教学中,教师鼓励质疑,会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适时激励,树立小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小学生年纪虽小,但是同样有着强烈的自尊,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会小心翼翼维护自己的骄傲。对于小学生来说,有时教师的一句话会让他们放弃一种兴趣,也会激发他们一种潜能,改变他们的性格。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语言的运用。曾经有位教师让学生用“因为”和“所以”造句,有个小男孩积极地举起小手,回答道:“因为妈妈让我放学后写作业不让我出去玩,所以我很不高兴。”从句子上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学生的认识有些偏差,所以老师不高兴地批评了他,然后很不客气地让那个孩子坐下。从这以后,这个孩子不仅再也没有自己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而且再也不喜欢主动参加任何活动,性格都变内向了,因为他的积极主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鼓励,并且自尊受到了伤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学生应有的鼓励,在学生出现偏差的地方给予耐心的引导,使他们改正自己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孩子应有的活力。
五、设置情境,增加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调动学生上课时的积极性,这是广大一线教师一直积极探索的问题,对于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只有让他们的情绪跟着文章作者的感情起伏,才会使他们的精力完全投入到课堂中去,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这就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其中让学生画出文中景象和让学生表演出文中故事情节都是非常不错的方法,学生在积极准备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就会增加对课文的精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且学生们能够在色彩或表演中收获意外的快乐,使语文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充实,让学生轻轻松松学习,开开心心收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布置任务,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发散思维
课堂教学是学生收获知识的主阵地,要创设高效的课堂,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就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其在学习中不断发展与进步。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标“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促使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积极自主性,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在学习中充分动脑思考,并积极主动地与教师进行有效的互动,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在他们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长城》这篇课文时,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就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长城的一些图片,让学生先通过视觉的感受体会长城的雄伟壮阔,感受连绵不绝的山脉在崇山峻岭间的大气磅礴,学生看到这样的图片,心情十分激动震撼,他们学习的热情充分被激发了出来;然后我再为学生介绍一些与长城有关的故事,像是“定城砖”“孟姜女哭长城”等,让学生对长城有感性的认识与理解;接下来我便带领着学生进行课文的学习,在之前的铺垫与渲染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课堂的气氛一直十分热烈而活跃,使得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新课标下一种颇受教师青睐的新型教学模式,其不仅有助于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激情,更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小学生对于一切新奇有趣的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将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时,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个动画视频:一个老爷爷的羊圈破了个窟窿,在夜里一只狼过来叼走了一只羊,第二天早上,别人都劝他把羊圈补上,他说:“羊都已经丢了,再补又有什么用呢?”等到晚上,狼又来叼走了一只羊,等到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十分后悔,于是他便开始动工,把羊圈补上,之后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看过这个视频后,学生都深有感触,他们既为老爷爷感到惋惜,又明白亡羊补牢的道理。这个教学情境使让学生十分投入课堂,在这个故事中学生会更深刻地明白语言的内涵与主旨,从而使得学生学习的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注重提问的艺术教学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通过巧妙的提问可以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其在思考中获得更多的收获与进步。因此,教师要巧妙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与探索中不断收获知识与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生是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群体,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为他们设计多种多样的问题,进行艺术的提问与教学,提高教学的
效果。
例如,在教学《赵州桥》这篇课文时,先问学生:“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桥吗?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呢?”同学回答:“卢沟桥、铁索桥、学步桥。”然后学生就开始讨论自己所了解的桥,使得课堂的气氛十分活跃,教师为学生展示赵州桥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找到赵州桥的特点,体会其美感,并让学生讨论赵州桥有哪些特点,跟学生平时见到的桥有什么不同,经过思考与讨论,学生对赵州桥的特点有了深层的认识。接下来教师便引导学生开始学习课文,经过之前的讨论,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明显轻松了许多,而且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开展十分顺利。
四、启发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是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重要教学理念。很多教师认为语文就是教会学生读书认字,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几乎是不可能的,其实这种想法是十分荒谬的。语文虽然不像数学学科那样充满挑战性,但是语文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在教学《泊船瓜洲》这首古诗时,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了赏析后,便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有什么特点?可以用什么词来替代它呢?这时学生就充分发散思维,有的学生说可以用“到”,有的学生说可以用“吹”,还有的学生说可以用“过”,虽然经过学生的讨论,他们都觉得还是用“绿”比较好,但是在这个思考的过程,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从而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与进步。而且,经过讨论学生对古诗也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总之,在新课程的教学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是必然的选择。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为小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造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与策略
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过去的课堂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而现在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种思维文化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出问题;也不是要求我们教师机械地讲授书本知识,而是鼓励我们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过去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小学语文从教经验,提出了一些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1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为新课改的参与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评价方式都需要与时俱进,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往的课堂都是“填鸭式”教学,不注重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没有兴趣。因此,要通过交流互动,在师生间建立起平等的、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理解、宽容和关爱,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最大可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其自由讨论问题、自由发言、自由支配学习时间,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只有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积极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全方位的参与,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和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要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学习气氛,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让他们的行为彻底解放,在毫无压抑的环境中积极投入学习状态,勤于思考,踊跃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不能急于否定,不论对与错教师都应给予表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和满足感,从而进一步激励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学会自主学习。例如在组织学生讨论“谁该为仲永的才能消失负责任?”时,一些学生认为该是仲永自己。他应该跟父亲提出想要学习的愿望,抓紧时间,勤奋学习,而不应该跟父亲四处吃喝;更不应该卖诗赚钱。教师对于这些同学的讨论,既要适当给予肯定,又要结合文章的学习目标,把同学们引导到作者的写作目的――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上来;而不再强调永该不该负责。这样既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讨论问题,又达到了教学的目。
2 从传统教育以教为主体转向以学为主体
小学语文教学大力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倡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又要让学生重视接受学习;既要扭转传统的、落后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又要倡导具有启发性的接受学习,把个人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使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结合起来;既要努力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又必须切实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和人格能够得到健康发展,扭转以前小学语文教学只注重语言训练,忽略学生人格发展的片面的做法;要改变以前只关注几个语文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造成大量差生的错误做法,要使每个学生每天都能得到进步,获得发展;要以人文精神为基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教师要认真学习人文主义的教育理论,要让人文精神充满自己的灵魂,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爱护学生。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创设一个互相尊重、理解、宽容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对我们教师产生亲近感即:情感上的安全感和心理上的轻松感。有时我们教师形象生动的富于智慧的语言,一个含蓄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一个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的探索活动,这些都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形成了技能,也能获得情感上的丰富体验。我们教师还应树立服务意识,把“玩”的权力还给学生,把学习任务交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才不会受到压抑,不同的声音才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才得以自由绽放,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情感愉悦的课堂,才能让学生的情感得以舒展,个性得以张扬,生命的潜能才会不断的开发,生活品质才能不断提升。每一个孩子的潜能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师要让“爱”充盈课堂,爱每一个学生,细心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用自己的快乐为学生打造一个快乐的家园。
3 积极探索,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很有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教育技术的逐步推广,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被广泛引入课堂。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2]。现在的孩子较早接触网络,他们能体会到网络带给他们的乐趣,所以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引人网络上的多媒体,更能让学生愉快的学习,也为教师减轻了一定的教学负担。以前的语文课堂,只是教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自己在“想象”,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老师的“想象力”,学生自己对知识的构建和联想却是非常单调的。然而,多媒体手段能为课堂提供栩栩如生的声音、图片、视频等信息,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甚至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幻想空间,从而给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但是网络上也存在一些不利于学习的因素,因此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待多媒体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让他们能够通过快捷的网络获得对自己有帮助的资料。
4 采用灵活多样的、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因此,在教学实践,教师要努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学方法有很多,例如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情境法、游戏法、观察学习法等。教师要掌握各种方法的特点、作用、使用条件和使用范围,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并进行优化组合,使各种教学方法能够扬长避短,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综合效应。比如学习《晏子使楚》这篇文章时,应该提前让同学们回家查阅相关资料,提前预习课文,把看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待上课的时候给学生们时间自由讨论,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从这些问题入手,同学生们一起学习、总结。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也能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涉及到很多方面,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水平,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以更加科学、灵活的方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春.用汉语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DD对“探究梳理”专题的教学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0(12):56-57.
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向市场管理那样,“放而不乱,管而不死”。所谓“放”。⑴放下老师架子,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讲究课堂民主,不搞一言堂。我们有些老师,往往习惯于传统教育师道尊严,习惯于用训斥口吻而不是用“导游”口吻,对于“俯身侧耳以听”,训斥后“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的学生,表示欣赏;⑵放开学生思路,让其思路畅开而不凝滞,联想滔滔而不漫流,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后面再谈。至于“管”:⑴要管住自己,不烧野火,不随心所欲,不损害学生自尊心;⑵管课堂纪律,不能听之任之,让学生任意喧哗吵闹;⑶管学生视听,有的学生上课,身在教室,神却游于江河之上。教师应以最快方式,凝聚学生的目视、耳听、心思。所以,教师既要重视讲课,又要善于组织教学。
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
三、扩展延伸,培养思维的敏锐
思维的敏锐力,指敏于觉察事物,具有发现缺漏、需求,不寻常及未完成部分的能力,也就是对问题的敏感度。教材是为学生学习提供的例子,教学中既要依靠它又不要受它的限制,这样才能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学习了7、8自然段后,我问同学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时,有同学问“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中的“有一个新的生命”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在颤动”按以往的要求只让学生理解“榕树的生命力强”,我在教学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平时的积累,说说你的理解。结果,学生的回答真是精彩极了:有的说是风吹,有的说是鸟动,有的说是太阳的照射,有的说是树叶绿得可爱,让作者看花了眼,产生了错觉,有的说是因为榕树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以上几点,不难看出学生完全突破了教材的束缚,找到了新的生长点。这说明学生思维的敏锐力大大提高了。
四、让学生敢问、好问和会问
哈佛大学教学理念是:“教学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那么怎么调动学生敢问、好问和会问呢?
1、教师只有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才能解除学生紧张恐惧的心理,才不会让学生产生冷漠呆滞的神情,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也就敢于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孩子的思维发展是从疑问开始的,不懂的敢于问出来,也就充当了课堂的主人了,如果是因为教师讲课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遗漏忽略了的一些问题,那么教学的质量再好也是老师的,而不是学生的。
2、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努力求知。“课堂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相生互动的共同创造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角色应定位于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引导者。”教师不仅要解惑,而且要激疑,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对事物探知的欲望,我们应该以趣做引导,如果没有兴趣和热情则不会激起学生好问的兴趣,课堂则会变得没有灵气和活力,这种呆板的教学将不会有创新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有激情的课程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
3、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怎样会问,问的既精又巧。开始时学生可能会问的很琐碎和零乱,千奇百怪的,有时可能还会重复性提问,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题、重点词句、课后习题等处寻找问题,并且希望学生自己思考,给予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以期待学生进行解答,叶圣陶先生说过:“若疑而能自决,是非能自辩,则标志着我们的教学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学生在有趣的学习中满足了求知欲,在趣中探知,在探知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体现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语感、情感,从而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努力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各种舞台,提高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的态度,从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和主体意识,形成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