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55: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青冥浩荡不见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尘缘如梦笑天边,羁旅乘风踏远船。
此去无痕追日月,彼留牵绊在心田。
青冥浩荡不见底,碧水推波徐徐延。
漂泊一生何处岸,红颜白发度残年。
——题记
自从人类有了第一缕感情,世界因情而变得精彩纷呈。自从每种爱有了深浅,便有了“梁祝”的凄美与永恒。静静伫立办公室的窗前,看大街上匆匆忙忙的人来人往。飘飞的雨,拥着游离的思绪于无垠的苍穹中放牧。
摊开手掌,凝眸掌心那深深浅浅的曲线。一直以为,掌纹是与心爱之人一辈子缱绻相随的蔓延。一种莫明的失落和孤独袭上来,尘世的喧嚣扰了一帘幽梦,浮华中若莲的心轰然碎裂……
世事漫如流水,一曲独弦拨动檐雨的念珠,摇落一地残红。人生漫长,记忆却是如此的短暂。碎了,真的碎了。绛珠梦碎后微笑着解脱,终于魂归离恨天。其实曹霑何尝不是因了心的砰然而痛,才有了“红楼”这个全身挂满了凄美愁怨的梦?
梁山伯是爱的神话,所以世人皆爱上了祝英台。我亦爱她,为爱痴狂。我是她,以生命为祭奠祈求来世的幸福。爱的蛊毒,犹如吸血一族诡异的初拥。吻过的瞬间,伤口变玫瑰,那魅惑的气息弥漫我的整个世界。
牵手偶尔滋生的孤独,蜕变为天边缥缈的云与忧伤的风。眼中泛起的泪花,化为心底明净忧伤的湖。那些深深的爱恋,渐渐变成一种刻骨的怀念。流浪到柏拉图的拾荒女,从此固守爱的唯美国度。
繁华落尽,定格的视线于岁月心底留下一抹伤痕。那些我们一直认真的梦,沉甸甸地缱绻了云心,炙烤着灵魂。
教学目标:
①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感受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②了解李诗中“神仙”这一意象的内涵
③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重点研习《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梦见神仙给作者的感受
教学难点:
理解李白“才不见用”的独特感受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导入:李白以其出众的才华,飘逸的诗风,广泛的社会接触面,不羁的性格,赢得了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痴迷、癫狂。今天,让我们一起触摸他的文字,走近这位“诗仙”的精神世界。
一、解题
阅读P20注释①,解释诗题
[明确]天宝,三年李白因遭遇排挤,离职去京。第二年,他由东鲁南游吴越,行前做诗留别。
诗题意思:梦中游天姥山,写诗作为分别留念,吟诗体 属歌行体留别,分别留念。
二、读诵
正音,纠正句诗
三、整体感知
1.把握全诗的脉络
[明确]“梦游”是贯串全诗的红线。开头至“对此欲倒东南倾”是“梦前”,“我欲因之梦吴越”至“梦中”,从“忽魂悸以魄动”到最末“梦后”。
四、品读・探讨
1.诵读“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部分。教师先疏解诗意,在提出问题:天姥山具体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一部分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天姥山在现实中有没有具体的原型?
[明确]①天姥山具有什么样的特点:通过阅读讲解天姥山具体有高、大、远、神秘感,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
②表现手法:虚实相结合,先抑后扬、夸张、想象。“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前一句是虚,后一句是实,前一句是抑,后一句是扬。下面则运用了夸张、想象手法,能够充分体现李白诗风。
③天姥山在现实中有没有具体的原型:有。那就是当时社会的上层。对于李白来说:政治中心长安离他那么远,他自己社会地位又是那么低,他自己对社会上层又是那么不了解。反过来,上层社会对他来说就具有远、高、神秘等特征。
(资料与网上都有人在讨论李白有没有去过天姥山,更有人说李白去的天姥山不在浙江而是在福建叫太姥山,但很少有人讨论天姥山具有什么特点)
2.诵读“我欲因之梦吴越――空中闻天鸡。”部分。教师先疏解诗意,再提出问题:
①这一部分重点些什么?
②景色的色调是什么?
③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这一部分重点写作者走向天姥山景色的色调应该是比较明快的,它反映了作者在从自己的故乡走向当时政治中心长安时,受人提拔顺风顺水的,愉悦心情。例如受到贺知章等人的肯定与推荐。
3.诵读“干岩万转路不定――訇然中开!”教师先疏解诗意,提出问题:这一部重点写什么,这部分景色特点是什么?它象征奢着什么?
[明确]这一部分重点写进入“神仙地界”时所见的情景。这部分景色描写具有阴森、恐怖的特点。它象征着上层社会与普通人之间永远有着打不开的门,但李白进去了。李白又看到了什么呢?
4.读诵“青冥浩荡不见底――仙之人兮列如麻。”教师先疏解诗意,提出问题:环境描写具有怎样的特征?神仙的生活又是怎样的?神仙象征着什么?
[明确]神仙居住的环境日月灿烂,金碧辉煌。神仙的生活风光无限。那里的神仙无虑无忧。不为天下苍生着想,尽情地欢乐。它象征着繁荣时期上层社会那些贵族,这些贵族声色犬马,过着比神仙还逍遥的日子。
5.诵读“忽魂悸以魄动――古来万事与流水” 教师先疏解诗意,提出问题:作者从中感悟到什么?
[明确]作者的心情非常失落,发出长长叹惜。作者并不羡慕神仙的生活,也不羡慕上层社会生活。认为他们会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对于一个想作为的人来说,他怀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大志。他是绝不会与他们妥协的,更不会顺从他们。
6.诵读“别君去兮何时还――使我不得开思颜!”教师先疏解诗意,提出问题:天姥山是文中所说的名山吗,哪一句是点题,点题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天姥山不是作者所说的名山,作者所说的名山应该是他的精神寄托的地方,那里没有狭隘和势利,有的是安宁和祥和。点题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目的是发出世间最强音,直接抒情,表明心志。
五、小结:
梦为现实之曲照,李白通过想象通过梦游天姥把自己在政治生涯的坎坷不平曲折地表现了出来,在这其中,展现了人生亮丽的一面,这一面也是时下这个社会所需的。最后以一句话与同学们共勉,冗繁削尽留清瘦,读到熟时是深时。”
一、游仙诗的发展流变
游仙诗的发展流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时期:首先,先秦两汉时期是游仙诗发展的初始阶段。先秦文学作品是游仙诗的源头,对后世游仙诗的发展、繁荣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庄子》《离骚》就是其中的代表。《庄子》中的故事多以寓言为主,语言恣肆,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在《庄子》中,他描写了许多神仙的形象,如姑射山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御风而行的列子等。庄子通过对这些神人与神仙的描写,着重要表达自己思想中的逍遥精神。无所依、无所侍的神仙形象与庄子所要表达的自由、逍遥的主题十分契合。其实,在先秦时期,《楚辞》中的《远游》已具有游仙的色彩。《文心雕龙•辨骚》中有这样的描述:“托云龙,说迂怪”“诡异之辞”“谲怪之谈”,这些评价很好地体现了《离骚》中想象奇特,杂糅神话传说的特征。在“美人”“香草”的审美意象之下,诗人上天入地,周游于山水之间,从不愿被世俗社会的污浊所淹没,集中表现了诗人追求独立人格、自由生命的高尚品质。其次,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游仙诗发展的兴盛时期。这一时期游仙诗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这种高峰的到来并不是偶然,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战乱,文人对于生命的感受、对于自我的关注更加凸显。面对无法解决的生与死之间的矛盾问题,他们转而祈求外界力量的帮助,于是服药求仙便成为他们逃避现实苦难的途径。游仙诗的创作就是为了摆脱生命有限的困扰,在诗歌的世界更好地表达理想、愿望的艺术呈现方式。除了社会政治的因素外,魏晋玄学的发展、道教的兴盛都是游仙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以兴盛的原因所在。例如,在曹植的《仙人篇》中“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五游咏》中“九州不足步,愿得凌云翔”,《苦思行》中“下有两真人,举翅翻高飞。我心何踊跃,思欲攀云追”……在神仙世界畅游的曹植,他的游仙诗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作为诗歌体裁确立下来的游仙诗是由曹植来完成的,而东晋的郭璞却是游仙诗的集大成者。最后,唐宋两代是游仙诗发展的繁荣时期,此后便逐渐衰落。正如王国维所说的那样“一代有一代之文学”,那么作为唐代文学的标志性代表便是诗歌。唐代诗歌在诗歌史上独树一帜,作为诗歌体裁中的“游仙诗”也在唐代达到了繁荣的阶段。宋代诗歌体现出不同于唐诗的独特“理趣”,因此在唐诗之外,自成面目。所以说游仙诗在唐宋两代达到高峰,这主要表现在:一,游仙诗的数量之多;二,许多诗歌大家,如李白、白居易、李贺等,都有游仙诗题材的作品流传下来,使得游仙诗在艺术上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这一时期创作游仙诗最重要的诗人是李白,他的游仙诗作品数量高达62首。李白性格狂放不羁、喜欢自由,“仙人有待乘仙鹤,海客无心随白鸥”“不及广成子,乘云驾轻鸿”“何当共携手,相与排冥鉴”……这些游仙诗集中体现了李白在缥缈的仙界放浪形骸,张扬个性的人生理想。
二、游仙诗中的仙境构建
游仙诗是中国诗歌史上一种独特的诗歌题材。虽然游仙诗在众多诗歌题材分类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但是在整个诗歌史上,游仙诗的存在意义重大。一方面,游仙诗的出现,使诗歌样式的种类更加多样化;另一方面,游仙诗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它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大亮点。游仙诗多以寻仙访道、游历仙境、人神交会、炼丹服药为主要内容,表现诗人对现实的不满,转而走向神仙世界,以求内心的隐遁之情。在诗人笔下建构的神仙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游仙诗中的仙境建构多与“梦境”相关,给人一种缥缈、梦幻之感。在创作时,游仙诗多借梦境来仙游,道游,以此将仙境的神奇、瑰丽更加生动地表现出来,不受现实的羁绊。以梦境来建构神仙世界,在诗歌中具有独特的审美表现力。郭璞的19首《游仙诗》多描绘他在梦境中所游的神仙世界,如“仿佛若士姿,梦想游列缺”的诗句就是这种梦境仙游的体现。再比如,李白的名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就是在通过梦游来描写仙境,“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莺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在这个烟雾缭绕、幽深无底的仙境中,一群神仙披彩霞为衣,驱长风为马,翩跹而至,曼妙至极。李白用诗人敏感的心体悟着社会人生,最终借助游仙诗表现了自己坚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最后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似有力拨千斤之力,将诗人孤傲的性格、不屈的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十分具有感染力。其次,游仙诗中的仙境构建美轮美奂,这与诗歌中意象的选取有密切的关系。比如曹植《仙人篇》:“湘娥为之弹琴,秦女为之吹笙竽。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通过对湘娥、琴女、河伯等仙人进行描写来表现神仙的生活。再比如在郭璞的游仙诗中飞泉、紫烟、翡翠、流水……意象的搭配将神仙世界描绘得如此干净、美好,令人读后顿生向往之情。郭璞的游仙诗较前人比较有所创新,这主要表现在游仙诗的创作上,他将隐逸与求仙结合起来,更加注重个人情怀的抒发,为游仙诗注入了新的内容,开创出了一种新的境界。再如李白的游仙诗中对于意象的选用更加多样,极富表现色彩。“蓬海”“玉液”“紫霞”“鸾车”“飞龙”……李白诗歌中意象的选取更加大胆,感彩浓郁。
三、游仙诗的美学价值
从横向来看,同一时期的各个诗人的游仙诗同中有异;再从纵向上来看,不同时期的游仙诗在继承中又能融入本时代的特色,游仙诗的发展变化在文学史上意义重大。游仙诗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游仙诗本身呈现的艺术特色方面。游仙诗的存在与发展为诗歌艺术创作拓展了艺术表现空间,其中的艺术想象与联想尤为独特。腾云驾雾的神仙,云雾缭绕的仙界,令人目不暇接的神奇意象一个个扑面而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鲜艳瑰丽的仙界游览图。游仙诗对我国古典文学传统有着很大的影响,体现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游仙诗想象奇特,善于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艺术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感。在艳丽、梦幻般的神仙世界,诗人可以自由驰骋,腾云驾雾,丝毫不受现实生活中各种条令的牵绊,自由自在。《梁甫吟》中这样写道:“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旬震天鼓……”诗人的语言恣肆,犹如喷涌的海水般气势磅礴,想象奇特。游仙诗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生存与死亡、现实与理想、战争与和平等矛盾中,诗人以其敏感的心游走于“出世”与“入世”之间,寻找生命意义的平衡点。诗人在游仙诗的中塑造的神仙世界尽管是虚幻的,但是在云雾缭绕、神仙云集的仙界,诗人的这种描写有深刻的寓意,寄托的是现实的情感。
作者:杨桦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
关键词: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道教文化
神仙之说,早于道教的产生。《庄子・逍遥游》中那些“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瓦游乎四海之外”的姑射山神人,《史记・封禅书》生活在“蓬莱、方壶、流洲”的三神山仙人,都是神仙现象最早的雏形。东汉末年道教产生之后,神仙体系被列为道教的主要组成部分。魏晋时期,道教对神仙范围加以扩大,并对神仙作出自己的解释。一般我们所指的神仙,就是指这些上古传说中和历史上得道成仙的神灵。而道教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让世间之人通过修道,使人返本还原,与道合一,这样就可以灵魂长在,肉体永生,就可以达到象《抱朴子・内篇》所云“蹈炎飘而不约,摄玄波而轻步,鼓翻清虚,风驯云轩,仰凌紫极,俯栖昆仑”的神仙境界。[1]
唐代是道教的兴盛时期,而盛唐玄宗朝又是中国古代道教的极盛时期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思想开放,给社会各阶层尊崇道教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李白就生活在这样一种对道教狂热崇拜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并且在所有唐代诗人中,李白又是受道教影响最深的一位。他一生笃信道教,神仙观念强烈地表现在他的人生思想和诗歌创作当中。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极尽洞天的奇幻和驰骋游仙的飘逸,使笔如风,把道教的斑斓存想和地理山川的文化积淀编织为离奇的艺术创造,使之成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品之一。
这首诗的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作于出翰林之后。我们知道,天宝三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了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征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李白一生耽于山水之乐,徜徉山水之间,甚至为了沉溺于山水之游而放弃了仕宦的进取。自称“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他的一生大部分在“逐风景”中度过。只有那种“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自卷舒”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使他感到心情舒畅。因此热爱山水,甚至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忆昨鸣皋梦里还,手弄素月清潭间。觉时枕席非碧山,侧身西望阻秦关。”[2]所以,《梦游天姥吟留别》所描写的梦游,并非完全虚托,其中含有很深的意蕴。
全诗貌似豁达超脱,实则无奈不平。不妨来看诗中的重要意象:
1.瀛洲:《列子・汤问》记载:渤海中有五座仙山,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此处表明,“瀛洲”本是他所向往的理想之地,然而难求才退而求其次梦游天姥的。他的另一首诗《西岳之台歌送丹丘子》写道:“九重出人生光辉,东求蓬莱复两归。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蓬莱仙岛是道门中人的理想境地,也是诗人的理想之所。
2.洞天:神仙所居胜境,道人修道的风水宝地,地仙通天的胜境。道教中人终生追求的理想之地就是福地洞天,此中一切尽善尽美。晚唐道士杜光庭作《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其中写道:“灵宫盟府,玉宇金台,或结气所成,凝云虚构,或瑶池翠沼,流注于四隅,或珠树琼林,扶疏于其上,神凤飞虬之所产,天鳞泽马之所栖。”
3.神仙:道教的理想人格。“仙”一般指具有超越凡人功能的特异人物。诗中“云之君”即指仙人。葛洪《抱朴子・内篇・对俗》:“登虚蹑景,云举霓盖。餐朝霞之沆瀣,吸玄黄之醇精,饮则玉醴金浆,食则翠芝朱英,居则瑶堂瑰室,行则逍遥太清。”神仙生活何其美妙,令人神往。[3]
4.金银台:传说中神仙居处。郭璞《游仙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
5.鹿:相传神仙喜骑白鹿。“须行即骑访名山”正是要表明自己要开始游仙行为,骑鹿云游。
6.霓衣风马:极言神仙超凡脱俗而又神秘的装束打扮,来去迅急,具有奇异的能力。葛洪《抱朴子・内篇・至理》说,神仙“能策风云发腾虚,并混与而永生也。”
7.虎鼓瑟、鸾回车:极言天姥山之奇特。有老虎为其鼓瑟,鸾鸟为其驾车,足见道教人物、神仙神通广大,法力无边。
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首先,“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是对类似瑶池间苑景色的描绘。杜光庭《墉城集仙录・西王母传下》描绘玉界仙居间苑“有金城千重玉楼十二,琼华之网光碧之堂,九层玄台紫翠丹房,左带瑶池右环翠水。其山下弱水九重洪涛万丈,非飘车羽轮不可到也”,间苑的瑶池翠水及弱水有些类似人间城堡的护城河,看来道教仙山琼阁的炮制者在虚构存想中把人间的护城河搬到了莫须有的间苑,让凡夫俗子绝不可能通过仙界护城河,只有乘驾飘车羽轮的仙真才能畅通无阻自由来去。
其次,“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按照道教典籍的描绘,洞天仙境往往浩渺无垠高深莫测,且“有日月杖根三辰之光照洞中”,《名山记》说“王屋山洞,周回万里,名曰小有清虚天”,而篙山内洞天“旧月星辰云气草木万类”,与宇宙自然没有两样,其仙人所居之“宫砚相映,金玉镂饰”,在日月星光照耀之下,金碧辉煌,一派清虚真人的仙宫琼阁气象,非人间凡胎肉眼者所曾见过。所谓“金银台”,见郭璞《游仙诗》“吞鱼涌海底,高浪驾蓬莱。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李善注说:“《汉书》,齐威宣燕昭,使人人海,求蓬莱方丈流洲。此三神山者,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而黄金白银为宫阀”,据此,“金银台”当仙人所居之宫室,郭璞该诗最后两句“燕昭无灵气,汉武非仙才”,一指燕昭蓬莱事,一指西王母与汉武帝事,如果此二句是分承“吞鱼涌海底”两句和“神仙排云出”两句,那么“金银台”则可推断为西王母宫室。[4]阐释李白诗句“日月照耀金银台”后面隐蔽的道教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它证实了“金银台”乃西王母的宫室,而非其它仙真的居处,从而可见诗人梦游天姥山欲会之仙乃是道教文化中的最高女神―西王母,这一阐释结果与前节对“天姥”的阐释结果的一致性,表明了李白整合道教文化构思创作的某种意在笔先的文思陶钧。
最后,李白诗句“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鸯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是恢宏壮丽神奇诡谲的场面描写,仪仗神奇无比,队伍庞大气派。吴棋昌《删定唐诗解》卷七说此段“太白未必用此事,凭空创造耳。后人伪造小说,大抵如此”,把后人伪造小说与李白的诗意幻想等量齐观,难以使人信服。倒是严羽所说“太白写仙人境界皆渺茫寂历,独此一段极真,极雄,反不似梦中吃语”,发人深省。[5]李白的上述描写确实不是梦中吃语而是对道教文化的有意接收整合。
这首诗固然有宣扬人生如梦,“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消极意味,但它的基调却是昂扬振奋的。他的徜徉山水,求仙访道,是想用远离现实的方式表示对权贵的抗争,是追求个性自由的一种体现。全诗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不给人消沉的感觉。“不事权贵”是全诗的主旨。从道教影响的角度说,李白是以自己的出色才情发挥了神仙道教信仰的审美因素,从而使他的作品成为一代神仙美学的独特表现。尽管李白所歌唱的内容是悲剧性的,但是他的诗歌却包含着一种英雄气概,一种豪放的、使人震撼的、拍案而起的风格,从中可以深刻体会到天才诗人敏感、美好的心灵追求,以及他的渴望、焦虑、矛盾、悲慨、幻灭……
参考文献:
[1]谢建忠.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道教文化阐释.四川三峡学院学报,1998,(4).
[2]毛晓红,甘成英.道教文化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分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7,(7).
[3]许四辈.《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寄托的道教理想.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