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村庄环境整治

村庄环境整治

时间:2023-05-30 10:56: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村庄环境整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村庄环境整治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省道、铁路等主干道沿路村庄为重点,以绿化美化村庄、清理“三大堆”(草堆、粪堆、垃圾堆)、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内容,全面实施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程,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全力打造粮丰林茂、北国江南、和谐文明、生态优美新。

二、目标要求

自7月份开始,按照“总体规划、全面启动,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以国省道、铁路及其它主干线公路两侧1公里范围内的村庄为重点,集中开展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程,积极创建“绿化文明示范村”,力争三年完成全区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的任务目标。今年全县共涉及村庄44个,其中开发区涉及村庄5个,包括霍家村、北八里村、张官村、相公堂村、西上疃村。

三、主要任务

(一)村庄绿化。广泛发动沿路村庄群众加大村庄绿化力度,突出村旁绿化、路旁绿化、宅旁绿化、河渠旁绿化,实现村在林中、房在绿中。

1、村庄内街道绿化:主要街道两侧各栽植一行以上树木或种植适宜的花、灌、草。

2、庭院绿化:80%以上农户庭院和单位、学校、厂矿等院内及房前屋后适宜植树绿化的地方,全部栽植适宜乔、灌、花、藤本等植物。

3、村庄内隙地绿化:空闲隙地、废弃宅基地、坑塘水面周围、沟渠两侧等适宜绿化地段全部植树绿化。

4、围村林建设:利用村头荒地、围村路或其他围村空闲地建设围村林,林带至少8行或宽度达到30米以上。沿干线路一侧要以园林绿化标准进行建设。

5、造林标准:村内绿化以绒毛白蜡、国槐、石榴、紫叶李、冬青等绿化观赏树种为主,围村林以高大乔木树种为主。乔木造林树种胸径不低于3厘米,其它树种因地制宜。实行高标准造林及抚育管理,达到整齐美观的效果。

(二)环境整治。

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清理柴草堆、粪堆、垃圾堆为切入点,做到无乱堆乱放、无乱搭乱建、无乱涂乱画、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溢流、无卫生死角。

l、清理草堆:在村外统一设置秸秆堆放场地,四周建围墙或植树予以遮挡。加快推进秸秆压块、秸秆还田、沼气等清洁能源建设,从根本上解决秸秆乱堆乱放问题。

2、清理粪堆:大力实施“一池两改”(建沼气池、改厕、改厨)工程。拆除临街畜禽圈舍,在村外统一规划饲养小区,推行畜禽集中圈养,推进规模化养殖。

3、清理垃圾堆:实行生活垃圾集中投放、清运、填埋。各村要在主要街道合理设置垃圾桶,配备保洁员。各村要设立环卫组织,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和垃圾运输车辆。城中村、周边村等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行“户收、村集、镇(街道)清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实行环卫管理一体化建设。偏远村在村外统一设置垃圾处理场所,集中进行处理。

4、村容村貌整治:新建房屋要符合村庄建设规划。

同时,综合采取教育、法律、经济等手段,引导农民清除乱搭乱建的建筑物,清理残墙断壁,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农村整体形象。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加强对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程的领导,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社区以及有关责任部门(单位)任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办,具体负责村庄绿化及整治工程的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妇联组织要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在集中整治工作的主力军作用,积极配合社会事务局做好组织协调、督导考核等工作。财税部门要筹措落实财政奖补资金。林业部门要搞好规划设计,落实各项绿化任务。农业、水利、畜牧兽医等部门要从沼气池建设、水体治理、规模化养殖等方面加强技术指导和扶持力度。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现代化的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程的目的、内容及意义,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为工程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通过发放倡议书、明白纸,面对面地向群众进行宣传,提高群众对活动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三)突出重点,打造亮点。

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一批村集体经济好、村庄建设基础好、“两委”班子强、发展潜力大的村庄培育精品,打造亮点,建设一批在全县乃至全市领先的精品工程,做到工作有抓手、参观有看点、汇报有亮点。

(四)加大投入,严格考核。

采取各级政府投入一块、项目资金倾斜一块、市场机制运作一块、社会各界捐助一块等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各村也要增加村庄绿化和环境整治的投入。村庄绿化及环境整治工程与县林水会战统一规划布局、统一部署实施、统一调度指导、统一考核验收,实行半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查、半年一考核制度,考核分别安排在每年6月春季造林结束后和12月秋冬造林结束后。对考核验收达标的村庄进行奖补,并颁发奖牌;对考核验收不达标的村庄不予奖补,经整改达标后方可进行奖补,并颁发奖牌。

(五)建章立制,确保效果。

要创新造林投入机制,明晰林木产权和承包经营权,落实管护责任和受益权,激发农民群众投资造林的积极性。要建立环卫长效管理维护机制,有专门组织领导、有专项规章制度、有专职管护队伍、有村民参与和监督制度,确保整治有成效、不反弹。要建立动态评价机制,对“绿化文明示范村”建设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一次全面复查,对弄虚作假或降低标准的取消荣誉称号。

第2篇

青山口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夏季战役”总结

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夏季战役”动员大会结束后,青山口乡立即召开党委会会议,认真学习县里工作方案,分析了我乡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工作重点、工作措施、推进办法,为打好打赢这场人居环境整治战役做好各项准备工作。6月30日召开全乡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夏季战役”动员部署会。7月1日这项工作在全乡全面展开。

具体做法:

1、突出一个“早”字,做到提早研究,提早部署,提早行动。

2、突出抓好关键点,找准切入点。全乡动员部署会议结束后,乡领导认真研究每一个村的工作重点、难点,寻求突破口。以党建促环境卫生整治和扶贫攻坚,采取党员干部带头,全民发动“各扫门前雪”,村内集中力量攻克垃圾堆、柴草垛、街内私搭乱建等工作难点。乡村干部138人包保2000户环境卫生。开展扶贫攻坚助力贫困户卫生清洁行动,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功能,组织志愿者为29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清理卫生。

3、突出资金保障,计划3年,每村投入20万元,共计200万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实现一年净、二年绿、三年美提供资金保障。

4、突出组织保障,明确职责。乡、村都成立村庄清洁行动领导小组,村里组织清洁专业队。乡里成立督导巡察组,由分管领导带队周六周日不休息,认真开展督导,确保快行动、高标准。包村领导和包村干部靠前指

5、突出长效机制,切实做到整治后环境卫生有人抓有人管。在集中整治后,由村委会将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承包给个人,切实做到垃圾日产日归集,定时清理。各村都研究了垃圾定点存放点,正在推进垃圾池建设。建立村规民约宣传牌,逐步引导村民养成垃圾分类、定点投放的文明习惯,最终形成环境卫生人人参与,人人管的良好氛围。

6、突出标准,干中学学中干。乡分管领导带领村书记到人居环境整治做的好的乡镇进行考察学习,做到心中有标准,行动有目的。一边干一边学,步步推进。

截止目前,全乡共出动钩机11台,工作台班1200余小时;清运车辆35台。人工达到1.3多万工时。累计投入资金近70万元。清除乡内私搭乱建45户。打造了15个卫生整治示范屯,硬化4个自然屯道路。全乡村庄环境卫生焕然一新。

第3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按照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围绕省、市《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2010-2012年)》和《市村庄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意见》的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环保优先的发展理念,坚持标准,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加强环卫设施配套建设,加快改善村庄设施条件,深化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全面提升城乡村庄长效管理水平。

二、工作任务

1、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完善长效管理措施,不断提升国家卫生城市管理水平,确保顺利通过上级部门组织的复查暗访。

2、组织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按照“八整治”、“八提升”(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违章建设、院内环境、工业污染源、农业废弃物、河道沟塘,着力提升公共设施配套、绿化美化、治安管理、饮用水安全保障、道路通达、建筑风貌特色化、市民环境卫生意识、村庄环境管理水平)的要求,完成全市115个规划布点村庄的环境整治;按照“三整治、一保障”(整治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河道沟塘等环境卫生,保障村民基本生活需求)的要求,完成1086个非规划布点村庄的环境整治,确保全市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100%。

3、注重卫生镇村的长效管理。加强对卫生镇巩固工作的督查指导,特别是加强对安定村、康博村、小康村3个命名满5年的省卫生村的检查、指导,提升长效管理水平,确保支塘、沙家浜2个国家卫生镇顺利通过全国、省、市爱卫办的复查,3个省级卫生村通过市复查和省级抽查。同时完成全市106个省级卫生村的市级复查。

4、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提高改造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沿线、景区、城镇周边等重点区域环卫基础设施,督促抓好不符标准环卫设施的整改,确保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数量足够、质量达标,切实提高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档次水平。

5、落实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组织开展春季、冬季灭鼠活动,夏季灭蟑螂、灭蚊、灭蝇活动,进一步降低四害密度,保障群众健康。加强沙家浜、支塘镇2个国家卫生镇病媒生物防制督查、指导工作,确保通过复审检查。

6、深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着力提升市民群众的健康素养。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全市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和卫生镇、村复审等目标任务,结合各自的实际,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全年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村庄环境整治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握村庄环境整治的标准、要求,确保各项指标全面整治达标。市“爱卫”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密切协作配合,加强对“爱卫”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考核。同时建立完善“以块为主、条块结合、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增强各部门、各板块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爱国卫生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以纪念爱国卫生运动60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为目标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环境卫生意识,引导广大群众逐步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加强村庄环境整治、病媒生物防制宣传教育,精心组织爱国卫生月和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和党委、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动员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村庄环境整治、维护和长效管理中来,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第4篇

完善整治方案

1.编制整治规划。对晋级为三星级“康居乡村”整治类型的创建村,在充分尊重村庄原始风貌、传统建筑风格和村域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将周边协调区域或交通沿线村庄纳入整治规划体系,以发挥规划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按照“六整治、六提升”的要求,由区住建局牵头聘请高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深入村组实地勘察,并广泛征求意见,与创建村共同编制整治规划方案。村庄整治规划通过区论证后,由相关村严格按照规划方案组织实施。2.实行项目化管理。二星级“康居乡村”创建村,要分别对照武政发〔〕20号文件规定的一类(二类)整治村建设标准,选择1-2个规模较大的村庄作为亮点整治村,围绕“拆、整、理、建、绿、刷”六个方面,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精心制订实施计划,完善整治方案,列出全村范围内需要建设的一批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带动整体水平的提升。

强化督查考核

1.序时进度。下阶段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主要围绕六个提标工程建设节点加快推进。其中:年9月底,完成上半年三星级“康居乡村”创建村省级验收(6个村),完成京沪高铁段沿线13个村村庄整治任务的50%工作量。年10月底,全面完成京沪高铁段沿线村庄整治任务,5个以上村完成下半年首批三星级“康居乡村”创建任务。年11月底,有40个以上村完成二星级“康居乡村”创建任务,10个以上村创成三星级“康居乡村”。年12月底,有5个以上村创成三星级“康居乡村”,11个三类整治村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完成全区村庄环境整治任务总量的70%。2013年6月底前,有13个左右村完成三星级“康居乡村”创建,35个以上村创成二星级“康居乡村”,完成全区村庄环境整治任务总量的85%。2013年12底前,所有村全部完成环境整治任务,全区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力争实现100%,提前一年完成现代化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目标任务。2.指导督查。结合村庄整治建设的新目标、新任务,由区委农工办、区住建局牵头组织开展专题培训,邀请专家授课,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和业务骨干队伍的整体业务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完善部门挂钩联系到镇、镇领导分片负责到村的工作机制,区村整办督促4个工作组,定期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技术指导。适时召开区、镇现场推进会,大力营造全面推进的浓厚氛围。要建立定期督查和动态跟踪通报制度,区村整办结合省市督查,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督查活动,及时编印专题简报,全面分析推进情况。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宣传报道典型经验,鞭策后进,加快整体推进步伐,增强整治实效。3.考核验收。围绕环境整治扩面提标工程的各个建设节点,各相关村严格对照村庄分类整治标准,加强对标检查,加快完成项目建设和环境整治提升目标任务。各镇要及时组织开展预验收,逐村逐组过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升,重点要加强对晋级提标村庄的进度督查和质量把关,统筹点面,协调推进,做到完成一个,预验收一个,及时申报区级验收。区村整办每月对各镇推进完成情况进行一次综合考评,积极做好省、市验收申报协调,力争整治验收同步进行。同时,坚持整体工作与板块目标考核相挂钩,坚持考评结果与干部激励问责相挂钩,全面落实整治工作措施,全力推动整治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明确补贴政策

1.执行既定政策。扩面提标整治村完成创建任务,经区验收后,按照村庄环境整治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享受以奖代补政策。2.实行重点倾斜。考虑到大部分新增加的三星级“康居乡村”创建村,环境基础和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薄弱,整治工作任务重,项目建设投入大,区财政将加大扶持力度,达标考核验收通过后奖励每村50万元,对一些整治任务重、建设标准高、实施后效果特别明显的村,经区考核验收后,另外给予一定的补贴。村庄环境整治规划费用由区财政承担。3.整合统筹资金。积极向上争取省市专项扶持资金,有效整合各类涉农以奖代补政策,集聚统筹专项扶持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切实减轻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压力。

第5篇

各村、各单位:

为持续提升农村环境建设和管理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镇村人居环境一体化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路

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统筹规划,整合项目,加大投入,逐步提升,着力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全面运行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努力打造“路净、庄美、水清、岸绿”的生态宜居村庄。

二、工作目标

提升村庄环境整治水平,实施区域范围内交通道路沿线环境治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强力推进长效管理全覆盖,确保列入今年省验收名录的11个行政村通过省级验收,力争创建1个三星级康居村。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整合项目、统筹建设原则。整合财政一事一议、农桥建设、农村改厕、村庄绿化、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农村体育设施提档升级工程等项目,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基础建设,进一步提高村庄环境整治水平。

(二)坚持提质扩面、综合治理原则。对已开展过整治的村庄进行环境再提升,注重交通道路、河岸沿线的环境治理,重视镇村结合部等重点地段卫生环境治理。

(三)坚持建管并重、长效管护原则。继续实施村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加快落实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和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村庄环境整治成果。

四、重点工作

(一)持续推进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村庄桥梁、道路、停车场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力度,各村要按照村庄整治提升的要求,加快推进一事一议、农桥建设工作,不断改善居住和出行条件。加强村庄健身场所及健身器材更新建设。加快改厕进度,加大公厕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未进行过户厕改造经申报批准纳入2014年省改厕项目的行政村,可在户改厕范围内,新建3-4座公厕。扶持村级污水处理和垃圾中转设施建设,以整合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抓手,分年度推进村级污水处理、垃圾中转设施建设、畜禽粪便处理等项目。开展绿色家园建设,对村庄道路、河道实行全方位绿化,确保有路有树、有河有树,提高村庄绿化水平。争创1个绿化示范村,3-4个绿化合格村。

(二)着力提高村庄环境整治质量。各村要认真组织开展“整治回头看”,采取现场排查、听取群众意见等方式,逐步拓宽整治覆盖面,促进全村范围内环境整体提升。对去年上半年开展村庄河道疏浚的5个村有结转任务整改到位的,核发剩余30%的市补考核资金;对去年下半年开展村庄河道疏浚未验收的6个村实施跟踪监督,确保完成土方任务,通过市级验收。列入今年省验收名录的11个村,要对标补差抓完善,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加强长效管理,确保通过省验收,对未通过省验收或长效管理未通过市级验收的,扣发5万元补助资金。对已命名的三星级康居村,要在挖掘特色上下功夫,探索与农村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途径,促进村域经济同步发展。已命名的二星级、一星级康居村,要对照更高等级康居村标准,完善设施,提升功能。

(三)全面落实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各村要结合实际,合理制定方案,建立卫生保洁、垃圾转运、绿化养护、河道管护、公共设施维护“五位一体”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按照有长效管护队伍、有长效管护设备设施、有长效管护职责、有垃圾处理途径、有监督管理制度“五有标准”,重点突出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建设和垃圾填埋场规范化建设,整治沿路沿河垃圾,构建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和村庄环境长效管理体系,巩固村庄环境整治成果,提升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水平。按照省定农村人口每人32元的标准给予奖补。

五、有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村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配强工作队伍,持之以恒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和长效管理提升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引导群众参与、支持、配合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引导群众强化环境卫生意识,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镇政府将适时组织会议,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协作联动,加强宣传引导、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全镇环境提升及长效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二)明确工作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村是组织实施农村环境治理的责任主体,负责整治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安排和项目组织实施。镇整治办牵头组织考核验收;财政所负责资金的管理以及一事一议、农桥建设管理工作;水务站负责村庄内河道疏浚完成情况考核工作;卫生院负责指导农村厕所改造工作;林业站组织开展绿化示范村、合格村创建活动;文化站负责指导健身场地建设和体育健身器材安装使用;环保办负责督查指导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建设;镇纪监部门负责村庄环境整治水平提升和长效管理落实的效能监察。

第6篇

人居环境整治再提升农村面貌改善焕新颜

近年来,***镇***村认真贯彻落实了上级各单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目标,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硬任务,突出政策上全面落实,主体上全民参与,空间上全部覆盖,强化领导,细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清洁整洁、一村万树、农村改厕、基础设施提升等专项行动,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一、村情实际

***村地处***川区上游,**水库下游,距县城5.5公里,属省定贫困村。全村共6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256户951人,耕地面积3265亩,其中川台地1200亩,山台地2065亩,人均面积3.43亩。全村贫困户101户419人,截止2020年底,剩余贫困人口5户12人全部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降为零。今年以来,***村全面贯彻落实市县镇关于人居环境整治各项要求,立足全村人居环境整治确定的工作任务,精心策划、周密部署、上下齐心、全民行动,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步入了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呈现出村容整洁、环境优美。2021年***村被评为市级农村环境整治示范村。

二、主要做法

1、深入宣传发动,积极动员参与。***村紧紧围绕全域无垃圾全民参与工作思路,在宣传发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上想点子、出实招、求实效,成立以党员干部和群众志愿者为主的2个专门宣传队伍,常态化深入农户、学校和农民种养合作社,通过发放倡议书、悬挂横幅、刷写标语、现场讲解,集中宣讲、播放影视资料、大喇叭宣传和建立微信群坚持定期推送环保知识等方式,扎实开展“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家园”为主题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宣传活动,全面宣传了全域无垃圾工作重要意义、具体措施、任务要求,消除了群众思想顾虑,激发了参与热情,增强了广大群众参与全域无垃圾,建设干净美丽家园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强化顶层设计,靠实工作责任。“村两委”坚持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推进乡村振兴全面结合,作为全村重点工作研究部署,抓促落实,以村为单位,按照实用、宜居、宜业、生态等原则,打造生农业态型乡村,聘请兰州大学设计院专业人员,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并按照分类施策原则确定实施内容,优先提升基础设施和村庄美化亮化建设,包括村庄主干道路及两旁的创意化美化亮化建设、农户门前屋后硬化及院墙院内修缮等方面、通过顶层设计,推动***村人居环境建设突破提升。同时,成立了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村文书任副组长,各村民小组长为成员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成立了1个人居环境群众志愿保洁队,选聘3名专职保洁员,制定并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网格化管理和村组干部分组包片责任制,将责任和区域分别靠实分解到村组干部、专职保洁员和群众,并组织农户逐户签订环境卫生保洁责任和承诺书,形成了村、组、户三级齐抓共治网格化治理工作格局。

3、全面优化人居环境,实现村庄生态宜居。以***沿川线为重点,深入推进环境整治,整体提升全村乡村面貌。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实施全域无垃圾,以治理整顿环境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突破口,采取有力措施,以点带面,对环境卫生进行了全面整治,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提供保障。同时,动员各方积极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在全村上下形成了支书、主任亲自抓,村民小组具体抓,户户包抓的工作机制,明确了村环境卫生整治重点区域,做到了任务清楚、工作具体、目标明确,确保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任务落到实处。实行保洁员全天保洁,群众半月集中清洁、红黑榜每月公示、大喇叭定期宣传等措施,形成环境治理制度化常态化推进,全面养成群众良好卫生习惯;结合全镇消除“视觉贫困”专项行动,拆除危房、残垣断壁和乱搭乱建等43处,有效提升了人居环境面貌; 建立村级河长组织体系,经常性的对河道两岸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河道周边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大量推广秸秆青贮、揉丝打包等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乱堆乱放特别是玉米秸秆污染等问题,2020年***村秸秆青贮8000多吨,发展产业的同时,促使村庄环境面貌有一个长期的、较大的改观。通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全村卫生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群众卫生意识明显增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实现了村容村貌整洁干净的目标。实施“一村万树”工程,以生态建设为主题,按照生态美的要求,从塑造村庄风貌、发动群众参与等角度出发,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对***村荒山地、边角地、废弃地、道路两旁等公共空间栽植彩色乡土树种和特色经济树种在***村荒山荒坡栽植云杉等1万多棵,在道路树畦种植四季玫瑰和三叶草11000平方米,绿化主干道路2.6公里。用绿色厚植乡村振兴生态底色。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按照“整治提升、美化亮化、干净整洁”的要求,科学规划,周密部署,严格实施。采取争取项目和自筹的办法,先后在***村实施了主干道柏油罩面、入户道路硬化、水渠整修、墙面粉刷、墙体改造、建设文化墙,安装景观亭、景观石,安装菜畦栅栏,修建农民休闲小广场等项目,有力改善了村庄面貌。以村为单位,建设垃圾收集处置点5个,配套垃圾清运车1辆,为农户免费发放家用垃圾箱100多个,实现了运有车、户有箱,使全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坚持每半月1次,组织群众,出动机械,以组为单位逐村户逐地逐河逐路全面清理农村积存垃圾,对道路两侧、学校周边、水源周围、塬边咀梢、河道河岸、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长期积存的垃圾堆、柴草堆等垃圾进行了集中清运。并严格落实保洁员定时清扫制度,为群众创造了干净舒适美丽的生活环境。

四、勤督严查抓落实,长效机制出成效。坚持在构建管理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严格落实环境集中整治、网格化管理、督查考核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机制,今年制定完善了《***村人居环境考核实施细则》《保洁员管理制度》《***村垃圾转运制度》等3项制度,并提高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全村重点工作中的比重。由村“两委”负责,严格人居环境整治“旬检查、月评比”督查制度,每月评比排名各村民小组红黑榜公示、每季度现场通报等措施,扎实落实人居环境积分考核和保洁员绩效工资制度,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保洁员进行表彰奖励,督促各村民小组相互学习,扬长补短,有效激发了村组干部和保洁员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热情,在全村实现了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下一步打算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事关乡村振兴,事关广大农民群众根本福祉。接下来,全村围绕环境卫生整治和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开展,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网格化体系,实行河长制对******村段水域进行划段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常态化组织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治理大整治行动,使村庄、农户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极大改善,为群众提供干净舒适美丽的人居环境。

第7篇

为进一步提高城乡环境综合管理水平,着力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镇党委、政府集中时间组织开展了城乡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集中整治成果,建立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稻庄”建设进程,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提升城乡环境质量为目的,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把完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的根本性措施来抓,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镇现代化、环境生态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营造整洁优美、规范有序、和谐文明的城乡环境,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管理目标

通过建立健全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为居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从根本上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的问题,确保城乡环境集中整治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

三、管理内容和责任分工

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进出村庄路段环境卫生管理、村内大街小巷卫生管理、村庄公用设施维护管理和村庄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四部分内容。

(一)进出村庄路段环境卫生管理

加强对进出村庄路段环境卫生的管理,确保进出村庄路段路肩平整,两侧树木涂白,无杂草、无违规种植物、无暴露垃圾,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无有碍观瞻的障碍物,绿化苗木无损毁现象。

责任单位:各农村社区、村

(二)村内大街小巷卫生管理

加强对村内大街小巷卫生的管理,做到主要街道路面全天保洁,确保大街小巷干净整洁,无杂物和抛散物,无“三堆”,无建筑物料,无违规种植物,无乱搭乱建、乱泼乱倒、乱扯乱挂等现象,可视范围内无白色树挂,无“野广告”,村内宣传展板、横幅标语维护良好。

责任单位:各农村社区、村

(三)村庄公用设施维护管理

加强对村内各类公用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设施完好和功能正常发挥。疏挖村内排水沟,贯通环村沟渠,确保排水畅通。做好对村内硬化路面的维护和未硬化路面的整平工作。对群众文化广场、大院墙体进行粉刷,广场、大院内外无乱堆乱放现象。做好村内街道的绿化、亮化、美化工作,确保村内路灯正常工作,提高绿化覆盖率。加强对娱乐健身器材的维护管理,确保器材无破损,能正常发挥作用。

责任单位:各农村社区、村

(四)村庄垃圾集中清运处理

严格落实“户集、村收、镇运、集中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清运处理模式,按照每千人配备3名卫生保洁员的标准,选好配强村卫生保洁员。按照“一日两扫,巡回拣拾、全天保洁”的要求,卫生保洁员要做好村内大街小巷的卫生保洁和环境卫生管理。重点加强对村内街巷杂草、柴草、垃圾的清理,消灭卫生死角。各村垃圾箱摆放和垃圾池选址建设要到位,确保生活垃圾入箱,建筑垃圾入池。

责任单位:镇城管办,各农村社区、村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镇党委、政府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组织、指导、调度和督查工作。各农村社区、村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强化措施,确保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形成长效。

(二)提高认识,明确责任。一是在全镇范围内继续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大家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认识,激发他们参与整治的积极性,营造人人参与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二是镇政府、农村社区、村逐级签订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层层分解,确保各项整治任务落到实处。各农村社区党总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责任人要加强协调沟通,各负其责,共同落实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三)健全制度,加强督查。各农村社区、村要建立健全村卫生保洁员考核、门前“三包”等制度,对环境整治情况进行定期调度、检查,及时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推进工作扎实开展。镇城管办将加大督查力度,不定期对各单位环境整治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跟踪督办,限期整改,确保整治活动形成长效。

五、资金保障

镇财政承担镇域内村庄的垃圾清运费,村卫生保洁人员、垃圾清运车驾驶员及垃圾装卸工人的工资,垃圾箱配备及清运车辆维修维护费等费用。垃圾清运费用和村卫生保洁员的工资均按村人口10元/人·年执行,由镇财政承担,城管办根据对各村的考核结果,按季度拨付各村。

六、考核和奖惩办法

镇政府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对各农村社区和村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并适当提高分值。采取奖优罚劣的办法,不断完善监督考核奖惩机制,保证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能够扎实有效的开展并保持长效。

(一)考核办法

对全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考核采取不定期督查和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由镇城管办牵头,按照全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工作要求,对我镇村庄环境整治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并现场评分。

1、不定期督查

由镇城管办负责,对各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情况进行督查,督查情况以督查通知单的形式及时下发各相关单位。各农村社区、村在接到督查通知单后,对照通知单内容自查自纠,按照规定的整改期限迅速落实整改内容。对未按期限整改或整改不彻底的,在定期考核中扣除相应分值。

2、定期考核

(1)考核方式。对各农村社区和各村环境综合整治情况每月进行一次考核。每月下旬,由镇城管办牵头,组织相关人员组成考核小组,按照《稻庄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百分制考核评分表》的评分标准,逐村对村庄环境整治情况进行现场评分。

(2)考核成绩计算办法。各村每季度的考核得分为该季度三个月考核评分的平均值;各农村社区每月考核得分为参与考核村得分的平均值。凡在考核中出现低于75分的分数均按零分计。

每次考核情况于下月初由镇城管办以《通报》的形式下发各农村社区、村。

(3)考核结果的运用。镇城管办依据各村的考核结果,每季度向各村拨付本季度的卫生保洁员工资。工资拨付计算公式为:

季工资拨付=(村人口总数×10元/人·年÷4)×(每季度考核得分-不定期督查扣分)%

各农村社区的考核结果作为年终总评奖优罚劣的依据。年终对月考核成绩进行汇总,取各月成绩的均值,作为各农村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的年度考核成绩。

第8篇

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召开党政联席会议,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入重要议题,成立了韩村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大整治”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李野镇长任组长,李海峰部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城建所、经济发展办、派出所、工商所、综合执法队、环卫队负责人组成,形成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领导班子成员包保抓、职能部门和各村全力抓的工作格局。集中利用十、十一两个月时间进行镇村环境综合大整治,着力解决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实行“定任务、定人员、定职责、定指标、定时限”的五定机制,层层落实工作责任。

宣传动员,明确职责。

召开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镇动员和任务部署大会,召集镇直相关部门和各村主要负责人参加,明确目标任务,按照“五定”机制,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充分利用镇有线电视、广播、公示栏、宣传版、文化墙等多种载体,以讲卫生、讲文明、讲科学移风易俗的生活观念和文明健康的行为准则去改变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通过全方位、多形式、深层次的宣传造势,营造全民参与、全民动员、城乡联动、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向纵深发展。

重点整治,以点带面。

重点抓好韩村镇浍河街及淮六路环境整治,以点带面,促进整个镇区建设全面提升。

(一)镇浍河街整治:

1、责任主体:以城建所为主,工商所协助,临街的韩村村、光明村、河涯村配合,城建所周宗华为第一责任人,组织领导协调综合执法队和环卫队人员对浍河街进行整治。

2、整治任务:一是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确保各点垃圾日产日清、集中处理;二是加强经营店面卫生、秩序管理,规范门头广告及店招做到无乱搭乱建、无占道经营、无乱摆摊设点、无乱涂乱画、无乱扔乱倒垃圾,无车辆乱停乱放,确保街道环境整洁有序;三是统一对浍河街面规划设计,划出明亮清晰标志线来区分经营摊位和行人行车通道,保证街道道路畅通;四是把环境整治内容、方法、要求以告居民书的形式发放给两侧居民自觉遵守,如有违反,以说服教育为主,对于屡教不改的,根据《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

(二)新“淮六”路整治:

1、责任主体:淮六路环境整治工作,以所属地段行政村为主,城建所负责指导和督查,镇综合执法队以及派出所协助,保障环境整治工作顺利实施。淮六路韩村段责任人为城建所孙思中,祁集段责任人城建所高良启,建元段责任人为城建所杨峰。

2、整治任务:道路两侧乱搭乱建、杂物占道、以及环境卫生清洁和美化等。

(三)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经研究决定,把光明新村和马店新村作为环境整治工作的示范村,以点带面,全面抓好全镇村庄环境整治工作。

1、责任主体:此项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由马店村和光明村具体负责实施,村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城建所牵头协调制定工作目标,工作实施步骤,运行程序、机制和办法,负责指导和督查,同时发挥群众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

2、整治任务:重点整治垃圾乱倒、物料乱放、棚舍乱搭、杆线乱拉、墙体乱涂、柴草乱堆、畜禽乱跑。

3、具体措施:一是对于生活垃圾要求按规定时间、地点倾倒,由环卫人员收集,统一运到镇垃圾焚烧站焚烧。实行“户集中、村收集、镇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二是清理农户室内卫生,整齐摆放物品,住宅与圈舍分离,畜禽不要散养、乱拴;三是清理房前屋后和道路两侧的乱堆乱放(包括建筑材料)、杂草杂物和各类粪堆,规范柴草堆放;四是清理公路边、河塘边、桥涵边以及公共地带范围内堆积物,即无成堆垃圾、无废弃建筑物、无乱搭乱建、无乱堆乱放;五是清理、疏浚村庄及其周边的污水沟和排水沟;六是清理墙体的乱涂乱画、小广告和不规范的标语口号,增设村规民约等公益广告,整理残旧的围墙院落。

第9篇

(一)以创建活动为抓手,努力提高城镇承载能力

1、加快投入步伐。采用多种投入形式,保持稳定的投资增长幅度,生产性投入、市政公用、园林绿化、住宅建设要完成年度投入计划。进一步完善路网建设,加快推进重点镇镇区“十个一”工程建设,积极探索旧镇改造,着力提升城镇形态,打造具有个性魅力的宜居城镇。

2、加强管护水准。按“四城同创”的要求,完成指挥部下达的新增绿化面积,重点推进镇区公园绿地、街头绿化、节点绿化及核心区景观建设,确保年新增绿化覆盖率达2%。进一步提升管护能力,扎实做好绿化的维护养护工作。

3、加大创建力度。积极主动开展省三星级康居乡村、园林小城镇创建活动。创建4个省三星级“康居乡村”、1个省级园林小城镇、个省二星级“康居乡村”、个省一星级“康居乡村”、2-3个市级园林小城镇。

(二)以环境整治为载体,着力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1、注重镇容镇貌整治。充分发挥各镇成立的市政、环卫、绿化管理队伍的职能作用,积极集中整治对镇区容貌影响较大的脏乱差现象,重点解决好乱占道路、乱摆摊点、乱停乱放以及垃圾收运清理。

2、注重村容村貌整治。围绕“整治环境、配套设施、塑造风貌”的总体要求,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参与村庄环境整治,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高速公路两侧、一级公路两侧、铁路两侧的可视范围内的村庄的环境整治,各整治村庄依据村庄规划,组织实施村庄内部道路、排水管道、生活垃圾收运、绿化等设施建设,加强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露天粪坑、破旧房屋等方面整治的力度。

3、注重社区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村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有机垃圾就地处理回收试点,探索村庄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的具体措施和技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努力改变村民生活陋习,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三)以完善制度为重点,规范村镇建设工程管理

1、严格工程建设申报制度,健全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履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村镇各类建设项目均应履行报建手续,方可开工建设,切实保障村镇建筑市场的有序进行。

2、严格落实村镇建筑安全和质量管理工作责任制。贯彻执行有关工程建设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提高村镇建设工程质量水平。

3、进一步规范农民集中居住点农房代建行为,切实加强房屋代建管理,提高农房建设质量。

4、研究村镇建筑工匠管理办法,加强村镇建筑工匠的业务技术培训。

(四)以培训学习为契机,切实提高建管人员素质

第10篇

【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连菲冰”为你整理了这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今年以来,瓜州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紧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任务,集中实施村庄绿化、亮化、净化等工程,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不断提升乡村生态宜居环境。

一是制定措施抓落实。根据《酒泉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全域无垃圾治理集中攻坚行动方案》要求,制定印发《关于认真做好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六大行动”重点工作的通知》《瓜州县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扶持办法》等政策文件。动员全县农村乡镇制定工作措施、强化责任落实、以“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工作原则,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任务,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突出重点抓整治。按照“示范带动、试点实施、有序推进、逐步覆盖”的原则,采取“拆、改、建、管”相结合,压茬推进农村“风貌革命”。积极争取375万元专项整治资金,以“三清一改”创建标准,动员全民集中排查整治村庄内外、房前屋后等卫生“死角”和“顽疾”,全面清理垃圾堆、柴草堆、粪土堆等三堆,切实做到无盲区、无死角、全覆盖,目前已完成清洁村庄创建38个,完成任务100%。

三是示范推广抓厕改。坚持把“厕所革命”作为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质量的重要抓手,按照“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原则,以“卫生旱厕、入网水厕”为主,“一体化生物处理、三格化粪池、入网水冲、双坑交替式”为辅的户厕新改建模式,整村实施“厕所革命”。2020年,全县新建农村卫生厕所7400座(其中:水冲式厕所303座,卫生旱厕7097座),占任务数的101%,全县累计改造卫生户厕13700座,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64%,建成农村卫生公厕32座,乡镇污水处理项目12个。

四是建章立制抓成效。制定出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方案》,有效解决各农村乡镇生活垃圾乱堆放、无处理的问题。按照全域无垃圾和“三沿一部”环境整治的要求,大力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统一转运处理”的农村垃圾清运模式,不断健全完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至目前,全县13个农村乡镇配备入户垃圾桶8667个,垃圾箱727个,垃圾斗552个,垃圾转运站552个,垃圾转运车辆25个,建成9个乡镇垃圾填埋场,垃圾处理终端设施覆盖率100%。

五是提高标准抓利用。围绕农村农业用水、废旧农膜、尾菜尾果、畜禽粪污、化肥农药、农物秸秆等农业面源污染,以“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全力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以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职责,持续开展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和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有效的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目前,全县规划建成秸秆资源化利用项目5个,秸秆综合利用率89%,废旧地膜回收率达到85.3%,尾菜尾瓜处理利用48%,畜禽粪污利用率达到85%以上。

六是创新机制抓管理。按照“因地制宜、因事设岗,以岗定人、按需定员”的要求,明确村级公益设施管护岗位职责,新聘用公益性岗位866个,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紧扣“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的主题,制定《瓜州县“美丽乡村积分超市”建设实施方案》《瓜州县“美丽乡村积分超市”管理运行办法》,在各乡镇、村组(社区)创建“乡村振兴积分超市”,以抓清洁,晒庭院为内容,动员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处理等积分奖励活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升,形成了“人人参与活动、家家不甘落后”的文明新风。

第11篇

截止今年,持续五年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全县所有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工作重心也将从扶贫脱贫转到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上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很不平衡,脏乱差问题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突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和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较大差距,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对此,我结合在溧阳所看所学的新经验,就我所工作的xxx镇境域内,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情况

近年来,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倾注大量工作精力和资金,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以创建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全力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成效明显,“脏乱差”现象有所改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加强领导,环境整治全面铺开。一是组班子。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各站所、各村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落实了人员经费,构筑了镇村组三级环境卫生管理网络。二是定目标。制定了《xxx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xxx镇农村“厕所革命”行动计划》,明确了我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及农村“厕所革命”目标任务,落实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责任。三是造氛围。结合“四创”工作,镇村组分别召开环境整治工作宣传动员会和推进会,印发环境整治工作宣传手册,教育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激发广大干群参与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夯实基础,整治工作初见成效。一是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以镇政府所在地、xxx以及库区沿岸、主要交通干线、重点示范村等为重点,两年来共启动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0个,实际竣工建设项目9个,落实财政资金300余万元,累计完成3个行政村的环境整治,项目涵盖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及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农村居民院落周边整治等方面,通过一系列环境整治工程的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有一定的改观。二是抓投入,农村环境设施逐步完善。近年来,大力开展水源地保护区生态保护工作,落实饮用水源保护区拆迁及环境整治资金1000余万元,拆迁水源地红线以内居民47户,新建垃圾中转站4个,添置垃圾车6台,封闭式垃圾箱55个、移动大容量垃圾桶500余个,建垃圾池20余座,推行“扶贫+生态+环保”模式,调整配备40名“御源军”、89名公益岗位,强化了生态环境保护和贫困户脱贫致富“双赢”目标。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工作,拆除废旧杂房、旱厕300余栋,新建村级卫生公厕7座,改建户用厕所399户。三是加大美丽乡村创建,打造城乡统筹典范。按照“政府引导、村民主体、财政奖补、示范带动”的方式,近年来,共创建市级文明村3个、县级文明村4个,突出村庄环境整治,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四是落实河库保洁责任,保护水源环境安全。全面推行河长制管理,开展巡河专项行动,及时清理河道两岸垃圾,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监管,开展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河道水质得到有效改善。五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狠抓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科学指导农民用肥,有效减少因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推进省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示范村建设,农业生态不断发展。

(三)严格考核,整治责任不断增强。制定了xxx镇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镇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据综合整治考核办法,采取日常督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办法,对整治活动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并将各村进展情况及时通报,实行奖罚,有力促进了各项整治任务的落实。

二、溧阳当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

在溧阳学习的有一站是溧阳市上兴镇牛马塘村。据介绍,位于溧阳市西部的上兴镇牛马塘村,原本是交通闭塞、鲜为人知的小村落。该村2017年被列为江苏首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后,紧盯富民强村发展目标,深挖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既保持了“三塘拥田舍,悠然见曹山”的原乡风貌,又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振兴“新样板”。 今年该村成为外地游客的网红“打卡地”。在村史馆中,了解到牛马塘村在实施特色田园乡村前,邀请了专家通过前期走访、政府商议、村民讨论、学者评审等程序,立足牛马塘实际,规划时通盘考虑了村里的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细致科学规划,深入分析优劣势,最终确定了“以中华薯文化特色文创农业为基础,以山水田园和乡村生活为载体,以乡村民宿、田园体验、文化驿站和文创活动为纽带,带动村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打造以特色农业、田园生活、民宿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传统意蕴的乡村居所”的发展定位。究其乡村振兴在牛马塘村能成功的本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效开展是分不开的,据介绍,牛马塘村在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加大对现有生态资源的保护,竹子、古柏、榉树等原有植被都尽可能保留,适当点缀之后变成了老人乘凉、孩童嬉戏之地,不仅有效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更留住了原生态的“村味”和“乡愁”。另一方面则加大对“脏乱差”环境整治,铺设污水管网、修建河堤驳岸、整治黑臭水体、新建垃圾岗亭、推行垃圾分类,在全面改变环境面貌的同时提高了村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以此不断提高绿水青山的“颜值”来实现金山银山的价值,让绿色成为乡村振兴的最浓底色。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的问题

在学习观摩了溧阳先进经验以及对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了调研后,我认为现阶段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依然突出。一是受不良习惯和落后观念影响,很多村民随地乱丢垃圾习以为常,建筑垃圾随意遗弃。路边、沟渠、河岸及屋前屋后成了垃圾场,塑料袋、纸屑、果壳等垃圾四处散落,村民盖房产生的废弃材料在房前屋后长期乱堆乱放,形成“垃圾围村”现象。二是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动物粪便和冲洗圈舍的污水随意排入露天沟渠,农户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的问题仍然相当普遍。

2、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滞后。一是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垃圾箱、垃圾池、垃圾转运车辆少,满足不了现实需求,形成面上垃圾长时间堆放不能及时清运。二是垃圾终端无害化处理难解决。由于垃圾终端处理规划布局滞后,因环境制约我镇无法建立垃圾填埋场,垃圾面临就地还是外运处理的两难局面。

3、废旧杂房、旱厕拆除难度较大。大量危旧废弃不用的杂房、旱厕、残垣断壁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特别是有的村庄旱厕林立,露天敞开,臭气熏天,加上村民拆旧意识不强,等待观望,拆除难以到位,严重制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有序开展。

4、资金投入保障难以到位。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加,预算投入与实际所需资金差额较大,导致环卫硬件设施不全,保洁员不敢多聘。目前,涉农资金整合难度较大,多渠道投入机制尚未建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资金投入缺口很大。

5、舆论引导和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缺乏接地气的宣传媒介,对农民群众的环保需求缺乏有针对性的宣传,没有考虑到农民的接受能力和生活习惯,不够深入人心,起不到共鸣作用。二是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参与程度不高,环境整治工作存在上边热、下边凉的现象,认为环境整治是政府的事,只当旁观者,不当参与者,既不主动作为,也不支持配合,等靠要思想严重。三是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形成,主体不清、责任不明、问责力度不大。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很少问责干部,导致一些村重视不够,推进不力,效果不佳。

四、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建议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会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工作定力,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一)规划引领,示范带动。一是科学规划,因村施策。坚持“无规划不建设、无设计不施工”的理念,发挥规划的先导性作用和基础性地位,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全面开展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并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鼓励推行多规合一。要在学习先进经验基础上,深入群众,充分吸取环境整治的意见和建议,制定适合本地乡村环境整治的工作方案,明确优先建设的重点村和中心村,确定整治重点和时序。要根据各地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科学确定各地区整治目标任务,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二是示范带动,精准发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特别是在起步阶段不可能面面俱到,要通过以点带面,先行先试、示范带动,促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整体提升。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以农村综合环境整治为重点,实施青山绿水建设工程,辐射带动全镇各村开展整治工作。注重乡土味道,保护乡情美景,让村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二)政府主导,村民主体。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各村要充分认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统筹安排。要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明确牵头责任站所,统筹安排年度工作任务,为工作持续开展提供组织和政策保障。要加强对各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指导,建立联动机制、分工明确的协调推进机制,整合资源,共享信息,形成工作合力,职能站所要经常开展监督检查,及时掌握各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关情况,确保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利用村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及时报道工作动态,宣传报道好典型、好经验、激励先进,曝光问题、鞭策后进,真正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人人关注农村环境的浓厚氛围。二是充分发挥村民在村庄整治中的主体作用。要动员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变“要”为“我要干”。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加强村组干部学习培训、组织到外地考察等形式,使农村环境整治政策家喻户晓,让村民亲身感受村庄整治的变化和好处,激发广大村民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在主动搞好自家环境整治工作的同时,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如牛马塘村探索垃圾分类积分制,可在爱心超市等兑换日用品,将垃圾分类和农民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吸引农民积极参与,很有借鉴意义。

(三)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一是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垃圾减量是首要。传统的“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集中处理方式,虽然直接成本最低,但是运输成本、生态成本、用地成本、资源利用成本全部加起来的代价很大。对大部分农村来说,只有从源头减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次到溧阳学习考察,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农村垃圾分类,得立足农村实情,多想接地气的好招。城乡生产生活环境和垃圾成分不同,比如瓜果皮、剩饭菜等易腐垃圾,城市很头痛,而农村恰恰可沤肥再次还田。有的地方将农村垃圾分为“可腐”和“不可腐”,最大程度方便村民理解,再通过保洁员的二次分类,少部分来自城里的垃圾如塑料、玻璃、金属制品、电池等可运回城里回收处理。这样一方面减少垃圾总量,另一方面也将极大地降低转运成本。二是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村庄要建立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居住比较分散的地方,应建设户用污水处理设施。我镇有些地方农村住房分布较散,住户之间距离很远,用集中式污水处理很不经济。建议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的方式,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处理,解决好农村污水转化利用和处理问题。自己的污水处理设施建在自家院子里,村民会更加爱护,维护费也大大降低。三是示范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问题不仅关系农村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到社会文明进步。要坚持以户改厕为主,建公厕为辅的原则,按照重点区域优先改、整合资源集中改、农村旱厕整村改的要求,尽快明确改厕方式、流程、质量标准等,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大力推进传统旱厕改造,要完成重点区域农村废弃不用旱厕拆除工作。不断增加有效投入和专项资金补贴,严格考核奖补,提高广大村民改厕积极性,解决村民愿改不急改的问题。因地制宜示范建设无害化公厕,搞好农村公厕的建设和管理,方便群众和过路行人。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

第12篇

目前,甘肃省积极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行动计划。到2020年60%以上的村庄实现环境整洁,建成1000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总体目标。

垃圾靠风刮 污水靠蒸发

春节期间,随着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寂静的村庄又变得热闹起来,同时也进入了生活垃圾产出的高峰期。在一些村庄,鞭炮碎屑、饮料瓶、废旧电池、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等塑料制品被随意丢弃,“垃圾围村”问题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

一位农民说,倒退二三十年,农村是很少有垃圾的。那个时候没有塑料袋,也没有农膜,主要是动物和人的排泄物,但也被收集起来作为肥料。

如今,走进一些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农村,街头巷尾和田间地头随处都可以看见废弃塑料农膜、农药瓶、饮料瓶、杂草秸秆、包装物、废弃建材、医疗垃圾……路边、河边、村边、田边、塘边、屋边“六边”成为垃圾主要倾倒地点。晴天气味难闻,刮风天塑料袋满天飞,一遇到雨天,洪水直接把垃圾冲到了农民饮水的山泉附近,有的渗进了泉水里,直接影响着村里人畜饮水安全。

农工党甘肃省委曾在一份调研中指出,目前农村垃圾排放量日渐增多,成分日益复杂,加之城市大量未经处理的垃圾被清运或转移至农村地区,或者转至城乡接合部仅作简单的填埋、焚烧甚至堆放,导致农村的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

农工党甘肃省委通过调研发现,甘肃省农村地区的垃圾排放量与全国人均排放量基本相当。每人每天产生的垃圾量为0.86公斤,每年仅生活垃圾的排放量就逼近3亿吨,约为城市垃圾排放量的70%~80%,且垃圾排放速度正在以8%~10%的速度快速增长。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已成为部分农村生活环境的写照。

环境整治让垃圾消失

每天早上7时多,皋兰县石洞镇中堡村一社的杨仙崇就开着垃圾清运车出门了。村民纷纷把家里的生活垃圾提出来,放在垃圾车上。

“原来家里的垃圾出门就乱倒,现在村里有了专门的清洁工负责垃圾清运,村庄街道也变得干净整洁了。”中堡村村民说。

从2013年开始,兰州市在全市农村组织实施了“清洁家园”行动,并配套实施了“十乡百村”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按计划,到2017年,全市80%以上的乡(镇)、70%以上的村实施“十乡百村”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建成一批村容整洁乡村、乡风文明乡村和美丽乡村。

这一变化,源于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在甘肃的启动。

从2010年开始,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启动,旨在通过在基础条件较好、资金配套充足、示范效应明显的地方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以奖促治”政策效果,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

2011年起,甘肃省被财政部和环保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3年时间,国家安排甘肃省中央补助资金7亿元,地方配套3.5亿元,用于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

三年来,中央补助资金和省市县配套投入总数超过10亿元,甘肃省农村连片(综合――整治共涉及14个市州,85个县(区、市),1752个行政村,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10%以上,受益人口348万余人。

美丽乡村建设改变农村

“生活垃圾不乱放,街净巷洁讲文明。”这是庄浪县通化乡野赵村村民耳熟能详的“卫生环保村民守则”。

走进野赵村,水泥硬化过的村道干净整洁,街道两旁立着一盏盏太阳能路灯,家家门口摆放了垃圾箱,垃圾专门有人收集清运。

为了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引发的污染现象,2006年,甘肃省在农业部的扶持下,启动了农村清洁工程,从而拉开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序幕。

2013年,甘肃省又出台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行动计划。围绕甘肃开展千村美丽、万村整洁、水路房全覆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计划到2020年,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安全饮水、通村道路硬化、危房改造全覆盖,60%以上的村庄实现环境整洁,建成1000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