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56: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培你一起看草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乙:我对这些争论不感兴趣。但是,生态危机是整个世界都不得不面对的头号问题,事关人类生死存亡,作为传统人文学科的美学,对生态问题发表意见,应该是理所当然的。问题在于:说什么和怎么说。
甲:我赞成你的这个提法:说什么和怎么说。我读了国内许多有关生态美学的著作和文章,坦率地说,很让人失望。“天人合一”、“人的自然回归”、“诗意栖居”……,这些大而化之的抽象概念加上文学的审美幻象,似乎就是当下生态美学的全部家当。这样的生态美学还具有实践品性吗?面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态危机现象,只像和尚一样,闭目念经,在审美想象中去普度众生,有意义吗?
乙:行了,我们不对这些评头论足。你提倡理论面对实际,那我给你看一则关于人与环境的民间文献,你说说生态美学可从中发现什么值得一说的话题,我们再来讨论生态美学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好吗?
甲:好,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书本出发。
乙:我们看到的这份民间文献被称之为“杀猪封山契”。2005年,北京、上海、天津几所大学做法学研究的学者在安徽省南部的休宁、歙县、绩溪、黟县、祁门以及旧属徽州今归江西的婺源县,进行了为期9天的“徽州私约及民商事习惯调查”,在被誉为“婺源第一生态村” 的晓起村(已被联合国环保组织列为“世界重点自然生态保护区”)发现了这份弥足珍贵的民间文献:
民国二十二年(1933)通济桥会、孙伯仁众等立封山合同(江西,婺源)
立议禁山合同人通济桥会、孙伯仁众等,缘因源土元东西两培一带山场,向属森林,后被数度焚烧,残害日甚,禁约废弛,两培一空,国课无所出,桥木无所取。似此维艰,岂堪坐视。兹特邀集通济、伯仁以及汪树德堂、孙思本堂、孙思源堂、孙维德堂各众人等公同议决,将此两培山场自源土元口东培随峰直上至下木杓窟湾内。峰顶横迤至大土太峰沿峰脊直下至坟林山顶止。概归四众掌养,严行加禁。四众各户以及金、王两姓,均散胙亥四两,其费四众分认。火路每户一人,迭年正月二十六日桥会结帐后一天以天晴为期,即行举,偶遇野火临近,在户支丁须要齐出赴救,不得退避。俾早成林,日后桥会取用松木材料,桥会山内概不纳价。将来出拼之日,四众得掌养十成之三,仍七成各户照税分派。所有拿获罚项,悉行归入四众。费用亦照分认。自今加禁之后,无论内外人等,毋许入山侵害。倘有违禁被获者,砍树罚洋陆元,砍柴罚洋三元,赏获见半,不得徇私。恐口无凭,特立合同一样三张,各执一张存照。此合同共计三张,存桥会、伯仁、树德堂各一张。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岁在癸酉二月日
(按,签字画押诸多人名略去)
甲:关于徽州田野调查的报告我看过。所谓“杀猪封山”是徽州地区长期流传的禁山护林的习惯,每年由村民一起确定封山的具体日期,每逢此日,各户村民一起出资买一头猪,宰杀后大家一起分吃猪肉。此日过后,如果发现有违反禁令,盗伐山场林木者,则按大家共同的约定把他家的猪拖出来杀掉,全村农户一起分吃猪肉。“杀猪封山”曾被认为是一种落后的习惯,国家法律是不认可的。可在传统的乡村社会里,国家法律并不认可的村规民约(民间法)却有很大的作用,往往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和稳定性。我去过晓起村,那儿参天的百年樟树随处可见,一棵棵繁茂的大樟树仿佛在告诉人们,晓起村一代代的先民如何与它们生息与共,使它们虽历经百年的风霜而依然傲然挺立的动人故事。看来在晓起村发现“杀猪封山”这一珍贵的契约,绝非偶然。不过,这份民间文献只涉及到生态保护问题,与美学的关系还真得请教你。
乙:这份文献有三个要点:第一,山林资源,对于每个契约签押者来说,不是私人所有物,它是公共的资源;第二,每个契约签押者必须无条件地遵守这份公共“契约”;第三,每个契约签押者将从山林――公共资源中公平地获得利益。显然,这里权、责、利一清二楚,人人在公正受益的同时又最大限度地维持了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和谐。这样一份充分体现传统文化智慧的文献对生态美学的启示,我想应该有这么几条:
首先,生态美学不能仅仅抽象地讨论人与环境的关系,更不能把生态和谐的环境简单地诗意化为所谓“精神”的家园。对于每一个徽州山民而言,他和环境的关系首先是生存的关系,山林虽非私有财产,却是他得以生存的家园,这种家园认同感才是建构人与环境和谐关系的基础。
其次,这种家园认同感是通过一种公正的“契约”(在“契约”面前,人人享有平等的责、权、利)而成为一种共识,进而转化为一种积极的维护生态和谐的责任意识和行为准则。
再次,这种“契约”不同于外在强加的规定,而是那种“田土相连,守望相依”的乡土社会环境内在的秩序,是每一个契约签押者基于血缘、地缘自发形成的群体组织催生出来的内在的生活秩序,所以,“杀猪封山”契约既保证了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同时也维系了乡土社会内部的生态平衡。
你说,如此现实版的《桃花源记》算不算“诗意的栖居”?生态美学不能仅仅从理论上想象生态和谐的“海市蜃楼”,而应像先生一样,走向“田野”,从人类实践生活中获取解决当下生态危机的智慧。
甲:我赞成你的说法。人和世界的关系是多重的,审美关系必然和其它的关系――经济、政治、伦理等――纠缠在一起,生态危机形成的原因涉及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但就你对“杀猪封山契”文献的解读,我有一个疑问。
乙:请说。
甲:“杀猪封山契”发挥效应的环境实际上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世外桃源”,基本处于一种原生态的农业社会,生产方式、消费观念,特别是你说的基于血缘、地缘自发形成的“内在生活秩序”,还没有受到商品经济的浸染,所以,这份文献是否具有现实的普泛意义,恐怕得打上一个问号。从美学角度说,现代社会审美感受的出发点是“我”,而不是“我们”,“杀猪封山契”中体现出来的“家园”共识,不管是生存意义上的,还是精神意义上的,在物欲喧嚣的商业化都市里,早已是昨日黄花。比如电视剧《蜗居》里的诸多人物,在他们的生命感受里,除了“我”,哪里还寻找得到一丝一毫的“我们”呢?后现代主义美学之所以反对康德美学的“共通感”,其道理不也就在于此吗?你应该读过美国生态学家哈丁《公地的悲剧》,你说说,哈丁解决生态危机的思路和传统美学孜孜以求的“共同美”还有什么关系呢?
乙:说的好。在我论说生态美学的思路里,《公地的悲剧》恰好和“杀猪封山契”构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哈丁在 《公地的悲剧》中预设了一个公共草场的问题:如果草场是公共的,为了增加收入,每个牧民都希望增加自己的牲畜,这将带来过牧的问题,并导致草场退化,结论是生态危机最终给所有的放牧人带来悲剧。在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看来,“公地的悲剧”发生的根源在于,个人在决策时只考虑个人的边际收益大于个人的边际成本,而不考虑他们行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最终造成一个给予他们无限放牧权的经济系统的崩溃。因而,“公地的悲剧”是“公地”的产权不明晰,是公地产权的“公有制”性质导致了公地的悲剧,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早在古典经济学家那里就已明确:公共资源私有化才是最有利于社会大众的。结论似乎是必然的:产权的私有化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
甲:是的,有人就以英国为例说,看,“圈地运动”的阵痛过后,由于土地产权的确立,公地变为私人的领地,土地拥有者对土地的管理更高效了,为了长远利益,土地所有者会尽力保持草场的质量,避免过度放牧。这样,英国人惊奇的发现,英国人作为整体的经济收益提高了,草场变好了,又恢复了昔日恬静的自然风光。
乙:英国(发达国家)的草场是变好了,但全球的“公地的悲剧”却日益严重,发达国家不断把生态危机转嫁给发展中国家,他们将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迁移到发展中国家,甚至把垃圾场建立在这些国家。典型的事例是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在2001 年,布什政府为了维护本国经济利益,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所以,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才是产生生态危机的总根源。中国草原退化的问题也曾被认为是草原产权不清导致的结果,改革开放后,将解决产权不清作为草原管理的首要任务。然而,与政策制定者的初衷相反,在草原地区开始实施家庭承包制后,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草原地区“公地的悲剧”反而进一步恶化。目前我国严重退化草原近1.8亿公顷,且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继续扩张。虽然近年国家加大投入,实施了一系列草原生态治理和保护建设项目,但草原生态恶化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今年年初开始的遍及全国的“雾霾”天气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值得关注的是,国内许多理论家竟把“公地的悲剧”这样一个哲学化的寓言作为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石,在他们看来,“公地的悲剧”就是“公有制的悲剧”,这恐怕是极大的误读。
利益最大化是资本永远的逻辑,运用与他人共同享有的资源(公地)以谋求个人眼前最大利益的行为,必然有害于全社会的整体利益。更何况在人生活的世界上,有许多资源,而且是对人的生存最重要的资源(如阳光、空气等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社会治安、社会道德氛围、文化资源)往往是难以确定产权的。在利用这些看似免费的资源时,我们如何才能避免“公地的悲剧”? 个体如何在利用产权不可能明晰的资源时避免资源的衰竭,从而导致公共利益的丧失?这才是生态美学应该面对的现实问题,让资本在聆听“天人合一”、“诗意栖居”的美妙音乐中放弃利润的追逐,可能吗?
甲:你对哈丁《公地的悲剧》的评说,不正是我所要表达的观点吗?激烈的生存竞争,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其实都是利益的博弈,在弱肉强食的铁律面前,美学太可怜了,宛如水中月、镜中花。早在1720年,荷兰人曼德维尔就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做《蜜蜂的寓言,或私人的恶行,公共的利益》。他把人类社会比喻为一个蜂巢:“这些昆虫生活于斯,宛如人类,微缩地表演人类的一切行为。”在“这个蜜蜂的国度”里,每只蜜蜂都在近乎疯狂地追求自己的利益,虚荣、伪善、欺诈、享乐、嫉妒、好色等恶德在每只蜜蜂身上表露无遗。令人惊异的是,当每只蜜蜂在疯狂追逐自己的利益时,整个蜂巢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后来,邪恶的蜜蜂突然觉悟了,向天神要求让他们变得善良、正直、诚实起来。“主神终于愤怒地发出誓言:使那个抱怨的蜂巢全无欺诈”。结果,神的誓言实现了,整个蜜蜂王国的欣欣向荣却结束了:一磅贬值为一文,昔日繁忙的酒店渺无人迹,不再有人订货,全国一片萧条景象。这就是说,私欲的“恶之花”结出的是公共利益的善果。这就是著名的“曼德维尔悖论”。从道德的角度看,以自利驱动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如果想以“公共精神”的道德情怀来建立一种充满美德的繁荣社会,那只是一种“浪漫的奇想”,历史的发展残酷地证明:私欲和私欲支配的个人恶行恰恰是社会繁荣的动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不也承认这一点吗?依此而言,“杀猪封山契”的效应一旦离开相对封闭的古老乡村环境,也就必然失效。我从内心赞成、赞誉“杀猪封山契”里所包孕的精神和生活秩序是美轮美奂的,可面对历史的巨大发展,你认为徽州山民的生活是幸福的吗?你问过“他们”,特别是“他们”中的年轻人的梦想吗?我告诉你,走出大山,告别封闭的乡村生活,绝对是他们最大的梦想。《红与黑》中的于连,《蜗居》中的海藻姐妹,相隔近二百年的时空,做的却是同一的梦:义无反顾地走向并不生态的都市生活。
乙:他们幸福了吗?
甲:不幸福,但他们有过幸福的梦。
乙:你说这种“梦”和“桃源梦”相同吗?
甲:我知道你会说出许多不同,我认为最大的相同就是:梦就是梦,它不可能变成现实,只能成为文学艺术家们的题材,所谓生态美学的虚幻性和政治上的乌托邦也就是这样的梦。如果你想把徽州山民的生活方式变成所有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把“杀猪封山契”视为解决生态危机的灵丹妙药,那更是白日做梦。我也给你看一段文献,1983年9月,湖北省黄石矿务局矿史办公室编辑出版了《湖北黄石煤矿史》。书内辑录了清嘉庆四年时大冶地区一煤窑穿水淹死十八名矿工后,县府于嘉庆五年(1800年)封井并立碑禁止挖煤。石碑是矿史办的人员在一座山头的荒坟蔓草间发现的。碑文如下: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然人有生之日,岂无死殁之期?为我兄弟,协力掘煤,命运不济,惨遭煤垅(窿)淹毙之厄,殁于嘉庆四年(1799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夜子时。在于竹墩宕,淹毙一十八名。报明县主陈勘明,见集水浩大,尸首难捞,详明上宪,宪谕做坟立碑,惨痛不忍!何思日月推迁,手足之情难割;骨肉山上,县宪谕封,永垂万古。官山竹墩宕一面,甘结封禁,永远不得开挖取煤。冯姓人等,不得以山没坟;众性(姓)人等,不得以坟占山。呜呼痛哉!今立石碑,永垂万亿,不得朽坏云。(按,死者姓名从略)
你说,这位二百年前的县太爷做的绝吧,“现代工业”、“经济发展”,在他眼里,肯定没有任何地位,相反,人之“死生亦大矣”,为此,他可封山为坟,并下禁令“永远不得开挖取煤”。看看今天已满目疮痍的大冶河山,他这一绝对生态化的禁令真不知是历史的悲剧还是历史的笑料。张之洞在京城时,以恪守道统博得清流美名,可他主政两湖期间,不也一反清流本色,为了大清江山而大办洋务,又得“中国重工业之父”之称谓。下令在大冶建矿时的张之洞想必是没有看见这块正好百年前的“禁令碑”的,不过,就是听闻了此事,作为一心力挽“千年未有之危局”的“远东第一能臣”,他会为了生态放弃其“图强”大业吗?
乙:我承认你的诘问具有不可辩驳的“历史必然性”。我不否认历史进程的逻辑性,也不反对作为个体的社会成员随着社会发展追求高质量生活水平的合理性,问题在于:人类以牺牲生态环境的代价换取高水平生活的模式应该终结了,竭尽地球资源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享乐式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给人类的幸福承诺才是“黄粱一梦”,而在《理想国》、《乌托邦》、《桃花源记》(包括“杀猪封山契”)这些凝结人类生存经验的文献里,却有着指引我们走出生态困境、创造和谐社会的文化智慧。所以,这位立下“禁令碑”的七品芝麻官虽没有立下张之洞那样的“赫赫功勋”,但是,他的所作所为,今人看来近乎荒唐,倘若像陈寅恪一样,对古人抱以“同情”理解之心,我们就会发现,县令的“禁令碑”,对于今天生态的治理而言,包括对生态美学,其实有着许多值得玩味的意义。
甲:你说的意义何在呢?
乙:我们可以对这份文献做出如下分析:县令是权力的执掌者,煤矿是公共资源,矿工是人(而不是纯粹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者或消费者,如哈丁的“公地”上的“放牧者”;曼德维尔的“疯狂追逐自己的利益”的“蜜蜂”),矿工的生命价值就是人的生命价值,这是考量一切活动价值的终极标准,故“死生亦大矣”。显然,在这位二百年前的县令的心里,“煤矿”只是一种生存的资源,但其存在的价值不能超越生命的价值而变成一架纯粹生钱的机器,他手中的权力是确保治下百姓有一个让生命得以安宁的家园。所以,他不会为了矿主的私利进行权钱交易(看看今天人们早已司空见惯的形形的“隐瞒矿难”、“暴力强拆”等事件的背后,哪一件不是资本与权力在联手肆无忌惮的剥夺公共财产成为私人或利益集团的私产),也不允许生命在财富面前失去应有的价值而“惨痛不忍”,什么叫“绿色政治”,这就是。当然,今天的社会已不是古典的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徽州山民走出封闭的生活方式也是必然的,只是权力的执掌者既不能把自己变成私欲化的“经济人”,也不能把百姓当成单一的“经济人”,权力应是所有生命“家园感”的守护者,是确保公共资源为每一个公民平等享用的制度保障,而不是相反。今天的中国,数以亿计的农民离开了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的乡村,可都市是他们的“家园”吗?他们原本的“家园”还在吗?我们今天一浪高过一浪的相互攀比的城市开发,硕大的广场、成片的楼房、奇异的人造景观……或许我们生活的环境有了视觉上的“美”,可“家园感”却离我们越来越远。故有人说:“席卷中国的城市美化运动与其说是经济的推动,不如说是权力的产物。权力所导致视觉焦虑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经常吃不上早点,因为小摊贩被撵光了;生活费用不断的提高,因为城中村没有了,小贩只好租住高级公寓;自己的家被推土机围起来,因为你的房子太旧太难看了;自行车电动车不让上街了……照这个样子发展下去,每个人要出门必须打扮得跟‘领导’或者一般隆重才行,否则就不许出门,免得破坏视觉形象”(杜君立:《权力美学的视觉焦虑》 http:// 2011-08-03)。我想,生态美学当下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向各种冠冕堂皇的“权力美学”及其实践进行宣战,如此,生态美学本应具有的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的研究维度和批判精神才能确立,也只有如此,“杀猪封山契”和“禁令碑”中所包孕的文化智慧才能在当下显示出实践的意义。
甲:你关于“权力美学”的议论我赞成。“权力美学”往往打着文明与美化的名义,打着大众的旗号,可是,“权力美学”的标尺是权力,而不是人,它以讨好权力为出发点,以满足权力的成就感为归旨,与以人为尺度的目标经常不一致,甚至错置,故而无视个人的审美偏好,甚至无视基本生存、生活权利,个人最终成为“权力美学”的买单人。
乙:更严重的是,在权力的强制之下,人们的生存空间成为权力任意涂改的调色板,居民多样化的审美趣味遭到蔑视,公共资源的开发利用得不到充分的民意协商,外在的和谐秩序掩盖着内在的不和谐,可以说,这是最大的生态危机。
天气预报中的额尔古纳飘着小雪,最低温度零下34度。号称蒙古摇篮的额尔古纳河流域是黑龙江的源头之一。从这片广阔的流域呼啸而出的蒙古骑兵纵横欧亚大陆,是成吉思汗的龙兴之地。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中确定两国以该河为界,直到现在。很久很久以前就看到过额尔古纳河那种原始蛮荒又浪漫的图片,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这个冬天,我终于背起旅行包,登上列车,方向――国境之北的额尔古纳。
根河湿地: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
7点闹钟响了,睁眼看窗外还是一片漆黑。这个纬度的白天很短,早上8点日出,晚上4点太阳就快没影了。半小时后,东边深蓝色的天空中隐隐出现了一抹红霞。看来今天会是个好天气,连续几天的风雪终于停了,运气不错!
推开旅馆大门,冷空气顿时迎面扑来,好冷!手忙脚乱地围起围巾,套上手套,戴上帽子,按照老板娘的指点,向额尔古纳市郊西边的小山上走去――山的另一头就是根河湿地了。
太阳还没出来,街上没有行人。现在该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吧?市区不大,马路尽头远远地立着一个木牌坊,上书“根河湿地公园”,小山头用铁栅栏已经围起来收门票了,不过冬季没人守门。在景区大门回头望,市区里家家户户的木楞房烟囱都冒出了炊烟,在初升朝阳的逆光照射下就像一个童话世界。
根河湿地很快就让我尝到了什么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北风就像一把利刃,刮得脸生疼,刺进厚厚的羽绒服;眼睛冻出了眼泪,挂在睫毛上很快就结冰了,每眨一次眼睛都要使劲克服上下睫毛想要冻在一起的粘力;鼻子呼出的热气在眼镜上凝结成霜,我必须不停地脱下眼镜用手套把霜擦掉。爬过山坡,湿地慢慢展现在我面前――一片被冰雪覆盖的平原,中间几条蜿蜒的白线,那就是根河了吧。
我爬到一个背风朝阳的山坡,踢出个雪窝坐下,慢慢看着眼前的一望无际、冷酷的白色原野。我厚厚的羽绒滑雪服在这里根本不堪一击,身体半边被太阳照着有些暖意,另半边承受着西北风的吹拂,寒冷刺骨。脚趾头开始刺疼,麻木,仿佛我穿的不是厚厚的羊毛袜和登山鞋,而是一层薄薄的纸。按照原计划,我应该在这高坡上欣赏风景、享用早餐。拿出腰包里的大列巴,包装的塑料袋变得酥脆,一碰就碎,面包则变得硬邦邦。保温水壶盖使了吃奶的劲也拧不开,早已冻住了。把水壶揣进腋下,五分钟后终于喝上了热奶茶。在这时候,一口热茶有多么重要啊!
远方雪白柔和的小山包绵延天际,仿佛一位身披白纱侧卧在床的曼妙女郎。可我只能远远望着,一旦置身她的怀抱,温柔白纱下藏着的冰冷利刃能轻而易举地让我的心脏变成不再跳动的大冰块。我初次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严酷无情,甚至有种面对死亡的恐惧――如果方圆十公里内没有人烟,我恐怕会有生命危险。
坐了一会,脚趾头和鼻子已经没有感觉了,仿佛我从来没长过这两个器官。赶紧走人吧,起来跺跺脚,捡起雪杖,套起钢盔一样的风衣帽子,连滚带爬一溜小跑往市区方向冲去。
进了市区感觉明显暖和多了。额尔古纳市的街道宽敞洁白,空无一人,四周一片寂静,虽然已经是早上十点多了。在大街上走着我不禁哑然失笑,这里的一切,对于来自南方的我来说,实在是太魔幻了。
恩和牧场:冰河历险
在北方,室内室外可真是两个季节,五分钟前我还在恩和村空无一人的小路上忍受刺骨寒风,现在已经在屋里的暖气片边,手捧热气腾腾的玫瑰花茶了。招待我的是爽朗的山东人李培金。老李夏天在林场工作,漫长的冬季里林场没活干了,他就待在家里和妻子一起侍弄他们的几只奶牛。恩和是俄罗斯民俗旅游村,在这里,你可以经常见到高鼻梁大眼睛的俄罗斯族姑娘,老李就有幸娶到了这么一位。他的俄罗斯族妻子苗丽,在家里忙里忙外,把一切打点得井井有条。
告别了老李和他能干的妻子,我继续游走在恩和村。村里的屋子全是俄罗斯风格的木楞房,大院子周围用原木架起的篱笆围住,院子里堆满给牛羊过冬的干草,一派北国牧场风光。在村子北边有条小河,河水已经结起了厚厚的冰。我不太放心,问河边赶牛的老奶奶:“这河面能走吗?”老奶奶信心满满地说:“可以!”河面上覆盖着一层薄雪,我踩在河面的坚冰上,一步一滑往下游走去。没走多远,突然脚底一陷,瞬间就掉进河水中。我大吃一惊,身子往前扑,手本能向两边一张,撑住冰面,肾上腺素急涌手脚并用迅速爬出水坑。两条腿都湿了,心怦怦直跳――这要是掉进冰河可不是闹着玩的。虚惊一场,站起身回头一看,厚厚的河冰不知被谁挖出了一个直径有半米的大坑,过了一夜结起薄冰,雪再一盖,走在上面根本看不出来。正郁闷着想往回走烤裤子,可脚并不冷,没有湿的感觉,仔细一看,我把腿拔出水坑时,湿裤子和鞋就立即结冰了,根本没来得及往里渗,里面穿着的抓绒裤、袜子还是干的。幸亏今天穿了雪套,也挡住了脚踝处的渗水。结冰的裤子还挡风保暖,和爱斯基摩人的雪屋异曲同工。穿着硬邦邦的裤子,腰间挂着雪杖,感觉像个身披铠甲的武士。
午饭的时候,旅馆里的老大爷绘声绘色讲了个寒冷的故事,说几年前,恩和来了三个勘探队员。6月天,他们在野外工作时候遇上了雨加雪,结果离屯子还有十里地时没赶回来,全冻死在路边了。老大爷告诫我,千万别离村子太远,很容易就冻伤了。
额尔古纳河:国境之北
餐桌上摆着这几天来最丰盛的早餐:大米粥、自己烤的大列巴和饼干、蓝莓酱和水煮蛋。在室韦,我住在离车站不远的“莲香客栈”,家庭旅馆干净舒适,女主人韩姨也是一位漂亮的俄罗斯族阿姨。韩姨对我说,她7点就出门去邻居家买鲜奶,没想到已经卖光了。“明天早上我再去,那是早上刚挤出来的,特香。”心中暖流激荡,我没法说感谢的话,因为嘴里塞满了果酱和饼干。饼干很好吃,有浓浓的奶油味,大列巴蘸上蓝莓酱,酸酸甜甜的。
推开院门,直奔我朝思暮想的额尔古纳河而去。额尔古纳河隔开了两个伟大的国家,他们都有广阔的疆域和悠久的历史,想象中,这应该是一条充满野性宽阔雄伟像育空河那样的大河。到了河边,却有点失望。四周像死一样寂静,厚厚的积雪覆盖着面前的大地,我根本没法分辨出哪里是河面。原野上有两道相隔不远的铁丝网,那中间就是河流了吧。从俄罗斯刮来的寒风呼啸,在外摁着快门的手指不到十秒钟就像被铁锤重重砸到一样红肿疼痛。河的对岸是一个俄罗斯小村,奥洛契村。我对对岸广袤的俄罗斯大地怀有强烈的好奇心,远眺对岸,村庄里有人走动,甚至还能听到摩托车的轰鸣声。
顺着河走,前面是边防军的哨卡了。铁丝网告诉我这里不欢迎游客。地上的积雪没到了小腿肚,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了河边一人多高的铁丝网前,在空旷、雪白的原野上,我穿着臃肿目标明显。对岸俄罗斯高高的t望塔上是不是有只狙击枪正瞄准我的脑袋?俄国神也许正在犯嘀咕:这个季节,来这 河边晃悠的肯定不是疯子就是走私犯。
走回村子呈,细细打量。村里正在大兴土木,沿江盖起了许多旅馆,准备迎接来年的旅游高峰。村子里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旅游局统一制作的椭圆形木质大招牌,上面用中俄文字印着诸如“尤里之家”、“伊万之家”、“丽莎之家”。韩姨家门口挂着“喀秋莎之家”。我问韩姨:“喀秋莎是你的俄罗斯名字?”韩姨很郁闷地回答:“不是,是旅游局起的。我不喜欢这个牌子,喀秋莎这个名字太常见了!一点都没有特色。”我火上浇油:“是啊,连苏联火箭炮都叫这名字!”韩姨把她原来的招牌挂着不肯取下来。“我还是喜欢原来这个名字‘莲香客栈’!”
相比较起来,我更喜欢恩和牧场的原汁原味,在室韦小街的两旁甚至出现了迪吧。旅游开发让人们提高收入改善了生活,却也慢慢失去了这里都有的原始质朴的美感。
回程:海拉尔的蒙古人
回去的途中,中巴车翻过海拔一千多米的兴安岭山地。我目不转睛地看着窗外。阳光强烈,这几天的雪景使我的眼睛有点发肿不适,虽然我带了墨镜,可都没拿出来戴过,总觉得透过墨镜看到的这一切就没那么纯粹了。虽然旅程才短短几天,不过我觉得好像已经过去好几个星期了。时间在这片高原上也像被冻住了一样。车里播放着德德玛的专辑。那宽厚悠扬的歌声在车厢中弥漫开来,真是十分应景。只有这样的土地才能孕育出这种歌声吧。
虽然呼伦贝尔和额尔古纳河藏在坚冰积雪之下不肯以真面目示人,但这里严酷的气候条件让我对当年蒙古民族的崛起,有了点体验与感悟。在800年前,游牧在漠北高原的蒙古部落就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生生不息、发展壮大,这个谜一样的民族像一场风暴在几年内就把罗马、伊朗和中国变成了一堆废墟,欧亚大陆瓷器一样精美的文明被马蹄踏了个粉碎。他们是这片大地的产物,猛烈的高原寒风塑造了他们的外形:他们身材矮小强壮、有粗糙的皮肤高高的颧骨和眯缝着的眼睛,他们骑着同样矮小粗壮的蒙古马,日行千里,征服了世界。
如果有时间,我真希望能走进草原深处,和蒙古包里的蒙古人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后来,我才见到了真正的蒙古牧民。在海拉尔,途经的一座高架桥上堵车了。司机绕道到前面去,这时我才看到堵车的原因,高架桥上几匹高大的骆驼不慌不忙地走着,驼峰上坐着蒙古牧民,披着兽皮穿着长衣,像泰山一样巍然不动气定神闲,完全不理会后面塞着的几十部车子。领头的大叔膀大腰圆、面色红润,真是神气十足。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种几个世纪前交通工具和现代小汽车同时出现的反差和这些牧民们的自信,真是有当年蒙古祖先藐视天下的气质!
旅游 资讯
交通:从北京出发到额尔古纳市,可以选择北京到海拉尔的飞机或者北京到满洲里的火车。在海拉尔转中巴,两小时的车程就可以到达额尔古纳市了。中巴半小时一班,最晚一班下午6点,车票27元/人。也可以选择在火车站出站口几个人拼车打的,30/人。额尔古纳去恩和和室韦的班车一天只有两班,分别是早上9:30和下午3:30发车。额尔古纳到室韦车费25/人。
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整整1年过去了,回首那脆弱的瞬间,我们却变得更加坚强。我们的子弟兵说:虽然是天灾,但在我们画前是足以战胜的;我们的医生说:相信我们,生命会在我们手中延续;我们的志愿者说:我们会以一腔热血和同胞们并肩战斗;我们的媒体说:我们来了,是为向世人昭示我们的希望。感动在这一年中不断呈现!
2008年6月
感动日记:天灾已至,化悲痛为力量,他们作为第一批进川、也是最英勇的战士,冲在了救死扶伤、寻找失散同胞、保护存活者等任务的最前线。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本来他们可以理所当然地回家,守护自己的父母;本来他们可以如愿以偿地回家,寻找自己的爱情;本来他们可以踌躇满志地远赴他乡,闯荡自己的天下;本来他们可以选择很多,得到很多……但是,他们放下了所有,第一时间来到汶川,在这里拯救生命,和死神抢时间!
所有的一切,只因为他们头上顶着军人二字,使命神圣,值得信任,义不容辞。一声令下,灾难面前,任凭谁都不会畏惧,他们冲在了最前面,流干最后一滴汗、一滴血!
不要以为他们只是凭借军人的身份,才会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更不要以为他们只是站站岗,就可以拥有被历史铭记的丰碑。5月,当鲜花开满祖国各地时,他们用鲜血染红了身躯,用坚韧扛起了救助的责任,用英勇唤醒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爱……
就在你阅读这段文字的同时,他们还在草原,还在戈壁,还在雪原,做远方忠诚的儿子。
是什么让他们穿上军装?
是什么让他们放下私己的生活?
是什么让他们克服了恐惧?
停不下来,也不能停下来的、冲上去的脚步――你以为是命令,其实是对生命的守护与承诺!
为了将一个孩子的泪水化成微笑,为了将一个家庭的离散化为团聚,为了将一个不可能的诺言变成奇迹,他们无数次地冲上战场,“身边每一个同胞的幸福,都是对我们的召唤!”大爱与责任,在那无数个日夜里和他们并肩作战。
2008年7月
感动日记:真正的医者,为救死扶伤而生。他们用勇气和精湛的医疗技术换回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最危急的时刻,他们用生命守护着生命。
医生就是天使,用他们的仁心仁术,给灾难中的人们带来光明。是的,在等待救援的伤者眼里,他们就是天使,在余震不断中除了救治身体,还救助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在一条又一条生命被即时挽救的同时,万千医护人员也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感人的故事。来自成都363医院的一对夫妇,丈夫是神经外科主任高晋健,妻子是麻醉科主任盛凤莲,当地震发生后,作为第一批进川的医疗队,他们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在北川中学投入救治。连续4天,这对咫尺天涯的医生夫妻不眠不休,却没有见过一次面……
还有一支医疗队,他们来自珠江,他们在映秀镇的“死亡路”上救治伤者,周围的恶劣环境让他们深知此行凶险,但医生的天职与崇高的人道主义情怀使他们绝不胆怯,甚至有队员还给家人悄悄写下遗嘱。前路崎岖,他们勇往直前,在15天里救治了伤员4300多人次,成功进行手术16台,被誉为“广东铁军”。
时隔一年,医生们与灾区的人们一直保持着亲密的接触,在灾后帮助他们重建心理健康与信心。这一年来,许多医生自告奋勇再度来到灾区,他们用真诚的行动、专业的知识告诉灾民光明永远不会离他们而去,美好的生活属于每一个坚强的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许多灾区孩子在书写理想时,都郑重地写下“医生”二字。这一刻,我们的白衣天使们一定在微笑。因为,人间有爱,爱能相传。
2008年8月
感动日记:李承鹏――作家、足球评论员、足球记者。生于新疆,少时随家人迁至成都,现主要居住在成都、北京两地。曾出版《手起刀不落》、《你是我的敌人》、《左一刀右一刀》等书,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一本关于地震却无关英雄的小说即将出版。他说,“灾难令人太沉重了,今天我只写奇迹……”
“5・12”汶川大地震时,李承鹏正在成都家中写作。在切身感受天崩地裂般的恐惧之后,他带着勇敢的心赶至北川,参加救援……
于是,李承鹏开始写关于地震的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很普通的小混混,徘徊在善良和无聊之间,但正是这样一个小人物,在机缘巧合之下却建了一所在地震中唯一没有倒塌的希望学校,李承鹏说,写这部小说,就是为了“纪念那些在地震中的无名英雄”,因为正是他们真正创造了灾难中的奇迹。“面对这样的灾难,人恐惧是正常的。”在最危险的那几天,他亲历了北川的大灾难。所以,在这部小说中,除了纪念无名英雄,他要还原最真实的灾难。
对于这次灾难和灾区的人们,李承鹏能做的真的太少。这一年,李承鹏为灾区做的最主要的事情是筹建了3所“安心小学”,当然他一个人没有那么多钱。“安心小学”由成都置信房地产集团出资1700万和各出20万的黄健翔、韩寒、李承鹏共同建造,他们3个人在3所学校修建过程中参与设计和监工。
访谈最后,李承鹏说:我们以人格发誓――教学楼寿命将比我们的寿命更长。
Q 当时很巧,你正在成都家中的书房里写稿,也因为这个缘故。你成了第一批在现场的媒体人。
A 那天,我突然感觉到大地很剧烈地摇晃,当时的感觉是浑身乏力,很恐惧,没敢坐电梯,从楼梯跑到马路边,给母亲打电话。后来更新了博客,除了写博客,当时我没觉得自己还能做什么。
Q 现在灾区的情况大致如何?
A 现在满大街还是受损的破旧的房子,不是很多人想象的热火朝天的重建灾区的情形。但川人很乐观,他们很平静地接受这一切,认为命中有此一劫,生活还要继续。活着的一定更加珍惜眼前所有的一切。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任何事情都可以重来一次,唯独生命不可以,所以我们都要学会珍惜。
Q 除了出版这本关于地震的小说,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A 做点实事,比如为孩子们建“安心小学”,不是捐20万那么简单,我们会一路跟进,一定要确保学校的坚固。
2008年9月
感动日记:方玄昌――《中国新闻周刊》科技部主任,“5・12”汶川大地震发生第三天,进入中心灾区北川,那一次,整整待了15天,参与救援并撰写了一系列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他说:“灾难唤醒了人性的最光辉的一面,感动续写了这一整年……”
在广为流传的《穿越死亡谷6小时》(原名《与君同行――北川6小时》)中,方玄昌使用了第一人称。在这篇洋洋洒洒5000多字的长文中,他提出在灾难面前,记者首先应该作为一个“人”而存在,于是,当时,他选择了“先救人”。
在大自然面前,人是多么的渺小,人类作为特殊物
种所持有的优越感,在这里全都被彻底粉碎。但是这场大灾难也使方玄昌发现了人在这一瞬间的成长与温暖。当他抱着的一个7岁的小女孩穿越死亡谷时,因为不小心踩空,重重地摔在了废墟上。“叔叔,我没痛……”抱在怀里的小女孩其实很痛,但她却首先想到去安慰抱着她的叔叔。
人类久违的一些光辉之处在灾难来临时被彻底唤醒了,互助、悲悯、善良,坚强……这是方玄昌所深切感受到的。
Q 《穿越死亡谷6小时》,你最想表达的是什么?
A 灾难是如此惨烈,人性是如此光辉!
Q 大约是去年的这段时间里,你亲历了救援和灾难,最大的触动是什么?
A 灾难会改变一个人。每一个经历和目睹过这场灾难的人没有办法不沉浸进去,而在这样的大灾难面前,还能熟视无睹或完全置身事外的,无疑麻木到可悲。
Q 这一年,感动还在持续。你认为带给我们的最大改变是什么呢?
A 价值观的改变。生命才是人生最贵重的财富。
Q 这一年中,你在汶川都感受到了哪些温暖的光芒?
A 多得无法形容。灾难中,废墟里,一个8岁的孩子,一个11岁的孩子和一个10岁的小孩,其实还有更多的小孩,连续四五天,在只有一点点干粮,一点点水的地方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不停地鼓励周围的小伙伴,鼓励他们顽强地活下来。救助中,许多医生、军人、志愿者都是夫妇同行,在长达数日的救助过程中他们之间有的甚至都没有见面,他们在争分夺秒,每一秒钟都可能是一条人命!现在,经历过灾难的人们很珍惜生活,很懂得感恩与知足,而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忘记他们,还在亲切地关怀着他们。还有更奇迹的温暖之光,在曲山镇的北川中学的废墟上,我发现两棵完全不一样的老树,根部已经明显的长在一起。这棵原本已经枯死的树象征北川,在与这棵象征安县的树结合在一起以后,竟然又发出了新芽。
2008年10月
感动日记:地震。目前为止仍是人类损伤最大,波及面最广,抵制力最弱的自然灾难之一。在“5・12”大地震之后,受地壳变化影响,余震不断。人们的恐慌情绪一度未能退去。然而。在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能懂得并掌握一些技巧,就可以使伤害与损失降到最低。通常破坏性地震从人最初感觉到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我们应该至少做到冷静,根据所处环境迅速做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2008年11月
感动日记:2009年5月12日,每个城市和每个人的心里都会安静下来。人们并未忘记发生在一年前的浩劫,曾经的每一滴眼泪都是带有温度的,这样的温度可以保持许久。我们在一年前制作“加油中国”的专题时就采访过翁虹,这一年中她用她独特的柔软。快乐地付出着。她爱上的是“付出”本身,而不是有目的。又要求回报的。当付出变成了她的一种状态时。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
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除了北京这座城市,在翁虹所到达的目的地中,四川成为了她最为频繁出现的地方。在“5・12”刚刚发生后的几天,作为“半个”四川籍的翁虹,便前往灾区,积极投身到赈灾的队伍中。人们以为这和她艺人的公众形象有关――毕竟是艺人,一天做艺人,就注定一辈子都要被人拿着放大镜去看。然而,就在普通人都熬过了那数月的悲痛期时,翁虹却始终没有将心里的温度降下来。
“去年的端午节我又一次去了灾区。之所以选择那个节日,是因为我知道,南方人对端午节还是蛮重视的。那次我带着5万只粽子过去,灾民们说那是爱心粽子,他们用两只手捧着一点点地吃,吃的时候还张罗着让我和他们一起吃。可你知道吗,身处那样的氛围里,我真的不舍得吃一口,5万只粽子听起来很多,可是比起受灾的灾民,这太微不足道了。”
一年来,翁虹将工作的重心定格在慈善上,为了能够更好地抚慰灾区的孩子和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她向先生主动提出学习心理学的想法。上学的时候,老师常和学生说,学习是需要动力的。这句话在彼时看来是一种说教,但在此时体会,却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是有力度的体验。“在学习心理学这件事上,还是我先生更理智,他说这毕竟是一门系统的学科,需要我花长时间来研读,但以我的现状来看,时间就是闻不过的一关。如果学得不扎实,会误导太多人。”
Q 从去年地震发生到现在,你已经有多次进川的经历。这其中,哪一次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A 在我的意识里,是一次比一次深刻。还记得第一次去四川时的狼藉,那种场面如果不是身处其中,局外人一定无法想象。后来再去,我先要尽可能地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我很清楚我的职责是什么,所以就算我心里再难受,也会尽可能地抑制住。而最近的这两次,我真的看到了灾区人民的改变。这种改变让我特别激动和感激,人在经历过打击重创之后,再获得的那份激情,特别的有力量。
Q 这一年,你和他们共同经历了哪些,又共同得到了什么?
A 我觉得自己很渺小,只能在物质上给予他们支持,精神上给予他们鼓励。我每次到四川,当我和那些失去了孩子的母亲们聊天时,你是可以感受到她们内心需要的。可喜的是她们的内心已经渐渐地接受了丧子丧女的事实,同时她们需要知道,今后的路自己该怎么迈出去,生活才能变得更美好。最近,我在教她们怎么样让自己变得更漂亮、更时尚。其实,这些并不虚无缥缈。
2008年12月
感动日记:时间过得真快,曾经的苦难已经过去。永不忘却的是困难中我们彼此坚定的目光与信念,我们相互宣告:我们是折翅的天使,只有相互拥抱才可以取暖……
你知道在北川,第一批充当志愿者的人是谁吗?是那些从废墟里被挖出来的伤员,以及那些刚刚成为孤儿的孩子们。
其中一个受灾地区,十几个医生正在争分夺秒地救治在废墟里被挖出来的几千名伤者。一名医生发现她一时找不到打点滴的支架,正停顿的时候,一个孩子走上前说:“我可以举盐水瓶。”顾不上查看,医生将盐水瓶交给他,满怀信任地去做其他事情。后来,突然发现。这个孩子只有一条腿可以站立,他的身上有被这位医生包扎的绷带。毋庸置疑,他要救他的同学们,救那些以前一起嬉戏打闹的伙伴……
另一个受灾地区,一个羌族的孩子在临时安置点默默地说:“拉路西露。”这是羌语,意思是“万事如意”……这样的感人的故事太多太多。在大灾难面前,他们甚至来不及流泪,来不及哭泣,巨大的伤痛使他们在那一刻变得安静。他们开始守望相助,用善良的心彼此呵护,彼此温暖。
因为他们的坚强与乐观,感动的声音传遍祖国。我们看到了一张张挂满灿烂笑容的,美丽的脸庞。
2008年1月
感动日记:刚刚过去的奥运年,我们经历了太多,这也许既是上天的考验,也是上天的恩赐,我们因此学会了更多。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们要学会回忆,也要学会忘却。永恒不变的是自己对自己的激励:勇气让笑容永不消失……
我们很亲切也很感动地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看到了
来自灾区的诸多面孔。他们为感恩而来,为重生而来,为祝福祖国而来。一个一个坚强地走来,用他们单纯的行动感动、鼓舞了许多人。
在重建的校园里,孩子们正在慢慢抚平伤痛。上课、培戏、追逐梦想……如今,一位叫安安的在“5・12”幸存下来的男孩,在网上给科比写信表达对科比和对篮球的爱;几个北川中学幸存下来的孩子写下“想见杰伦哥哥”的单纯愿望……我们庆幸的是,在灾难之后,这些孩子已经可以像以前一样,拥有自由的喜怒哀乐,重新找到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与往年不同,2009年的农历新年来得格外早。这也让重建家园的灾区人民在这个月里先后两次感受到了节日的戏乐与祥和气氛。除了祖国人民的亲切问候,居住在临时家园的灾民们也像从前那样相互拜大年,串亲戚,齐乐融融。
在灾难中,生命本来就如蝼蚁那样不堪一击,但大爱让重建后的学校变得坚固,让重圆的家园变得更加完整与幸福,让受伤的心灵逐渐抚慰与平静。但愿他们能够像今天这样,永远坚强、健康,无忧地生活下去!
2009年2月
感动日记:“5・12”,被全世界记住了,但是更让人不能忘怀的是这一年中发生了不计其数令人感动的事情。这份感动贯穿了始终,让人们学会了感恩和珍惜。佟大为坚信。未来的日子不会缺少爱!他会一直默默地去做,不需要细数,只要真的能帮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008年5月21日,佟大为在完成了电影《赤壁》的宣传后,提前一天向剧组请假,和关悦从戛纳返回北京,原本是想补回一个“小蜜月”的夫妻,却在戛纳之行时,一直关注着四川的地震灾情。“出席《赤壁》宣传活动时的心情也非常复杂,出发之前,我看了一晚上的电视新闻,心里非常难过,都不想去戛纳了。我希望我们能为灾区实实在在地做点事,可在地震发生后的那段时间,我的整个状态是特别消极的,一方面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我突然觉得自己特别特别渺小,于是我和关悦有了认养灾区孤儿的想法。那时关悦还怀有身孕,我们想将这个孩子和灾区的孩子一起抚养长大。但认养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所以这件事最终也没有成型。不过我们还是通过很多方式帮到了灾区的人们了。”
在戛纳之行前,佟大为每天都在看电视的直播救灾报道,通过互联网和手机新闻,他在第一时间获取了最新的救灾信息。“一年前看到的那些感人的故事和事迹,我至今还记得特别清晰,比如一个母亲用身体护着只有三四个月大的孩子,最后孩子生还了,母亲却离开了人世。还有一个新婚不久的战士,包括妻子在内的很多人都不希望他太快就赶去,火区救人,可是他说,从我当兵的那一天起,我就不再是我父母的儿子,我是人民的儿子,我也不再是我老婆的男人,我是国家的男人,就这么毅然赶赴地震灾区,就在救灾现场,他对着家乡新婚妻子的方向大喊了一声,老婆我对不起你……过了这以久,现在回忆起这些,还是让我特别感动,我和关悦总在想,我们还能为灾区做些什么呢?”
其实,佟大为夫妇在得知地震灾情后,在第一时间捐款15万元。但赈灾救灾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这一年来,他们一直关注并尽自己所能帮助灾区。他们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号召力,让更多人来帮助那些失去家园的人们。从地震发生到如今,佟大为经历了情绪的低潮期,他被那种“无所适从”折磨着,他抑制不住内心对灾民们的同情,可渐渐的他发现,同情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他一下子清醒过来,“只有我们先把同情,怜悯收起来,这些活着的人才能很快把心态调整好,虽然活着的人比死去的人还痛苦,但最重要的是活着,这需要我们做更多的事情去帮助他们度过这个时期。”意识到这一点,佟大为参与着各种慈善赈灾活动,甚至他在操办完和关悦的婚礼后,号召所有新婚燕尔的幸福小夫妻一起救助受灾的家庭,以小家的名义帮助受灾的家庭。
2008年3月
感动日记:早在2007年4月,各大媒体就竞相报道着关于李连杰先生的新闻――由李连杰发起的立足于中国国际性公益组织壹基金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焦点。汶川受难的第一时间,壹基金创建的“每1人+每1个月+每1元=1个大家庭”的理念更是闯入了千万人的内心。2009年5月,离汶川地震已经有一年之久,但是这份感动仍在继续,这份坚持仍在继续,因为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信仰。
2008年5月,“5・12”大地震的浩劫吞噬了那么多脆弱又微小的生命,在灾难面前,各类慈善组织都在第一时间开展着救助工作。也就是在那时,壹基金“每1人+每1个月+每1元=1个大家庭”的理念闯入了千万人的内心。等式前面的3个“1”是那么容易操作,而后面的“1个大家庭”又是那么的暖意融融,它轻而易举地调动起了志愿者的积极性。换句话说,因为有了壹基金,我们都可以成为慈善事业的志愿者。
2009年5月,这注定是一个让人拿来纪念的月份。壹基金从成立至今,从没有停下过脚步。可有时候,我们还是要给自己一些时间回头看一看。在地震发生后的一年里,救灾是壹基金一直关注的领域之一,除了在第一时间联合壹基金的众多合作伙伴,进行紧急救助物资募集救助,并启动地震专项募款,在进行紧急救助的同时也积极开展灾区调研,为后续的灾后重建工作做准备。壹基金从一开始就知道,灾后重建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要说壹基金灾后重建的重点,就是项目的可持续性。环保、教育、医疗、扶贫这4个关注的重点领域中,壹基金始终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灾后重建的核心点。无论是乡村卫生站、环保垃圾站,环保学校,儿童之家等项目都充分考虑了这一点。羌绣帮扶计划是壹基金资助和扶持的重点项目之一,已经成为四川一个可圈可点的重建项目,其最大的特色,不是短期的资金救助,而是以长期发展为核心,帮助震后的四川妇女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重建家园。
成都工作站因地震的发生建成,自此壹基金在内地就有3个办公室。他们共同为传播壹基金的公益理念,帮助中国民间NGO的成长而工作。他们看到了灾区发生的变化,看到了震后的人们积极重建家园的乐观行动。壹基金・壹家人的理念,根植在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内心。作为一个民间的公益组织,他们为自己找到了长期受用的关键词――坚持!
Q:一年来。壹基金又增添了多少新成员?他们主要的工作是什么?
A:壹基金才刚刚两岁,肩负着传播公益文化,搭建国际化的公益交流平台,帮助中国的公益组织迅速成长的使命,可以说任重而道远,壹基金截至目前为止有20多个全职员工(包含成都办公室),主要的工作就是围绕以上的使命进行,自始至终的贯穿在所有与企业,与媒体,与公益组织等等社会各界的各类合作之中。
Q:在“5・12”事件上。壹基金与其他公益组织的区别是什么?
A:区别谈不上,壹基金在地震赈灾上,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联合多方的资源共同行动。从第一时间联合淘宝,腾讯等发起网络募捐,联合众多的爱心企业发起紧急物资募集并通过均瑶集团吉祥航空捐赠的运能运送,
到长期灾后重建项目与爱心企业,当地政府、媒体以及优秀的公益组织合作,一直都是多方联动,各自发挥所长,共同协作进行灾后重建工作。
Q:未来的日子,壹基金还会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A:壹基金的使命是传播公益文化,搭建国际化的公益交流平台,帮助中国的公益组织。我们将在这个使命的指引下,共同营造和秉承壹基金的公益组织文化:正直、合作,管家、学习,坚持,更好地为中国的NGO事业而不懈地努力。
2009年4月
感动日记:去年,李静曾与一众明星在第一时间去当地赈灾募捐,并在镜头里一次次留下泪光斑点。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她在汶川大地震的表现有目共睹。时隔一年,温暖的力量感在她身上犹然。5月底,李静要再一次前往北川,依旧是探望灾区儿童,依旧是她发起的“母亲行动”的一次慈善之旅,那里依旧是她最牵肠挂肚的惦念。
一年是个句号。也是个逗号。李静说这一年她最大的感受便是让自己更加懂得珍惜,珍惜以前所爱的,珍惜以后将爱的,更珍惜现在爱着的,所以,她还在“爱的路上”。
“一年之中,在我身上我发生的变化太多了。首先在我发起的‘母亲行动’里我看到了更多人的善意,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这让我受益匪浅,我变得比以往任何一次做慈善事业都投入尽责,不仅仅是使命感,更因为我可以成熟理智地去审视自己在做什么,是否值得我这样去做。”至于其他,李静说皆因“汶川事件”而来:她开始关注家人的满足度,更想知道家人需要什么;与此同时,她的事业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不仅节目更富人情味,而且杜绝了一切太过娱乐化而不真实化的元素。一次地震,让李静感触颇深,在她看来,任何人都要从这件事里汲取经验教训,然后更完整地去爱,因为爱有时竟然是那么的匆忙,很可能下一秒爱就荡然无存。
“女人的力量感是伟大的,这点我很骄傲,因为我是女人,也是个懂爱并且懂得把爱化作力量的女人。”李静笑言她并不追求完美,但是她身边的朋友却都羡慕她的家庭,觉得她非常完美。“很多未婚的朋友一来到我家,就有种想结婚的冲动,那是因为我的家庭真的很和谐幸福。我和我先生照顾着孩子,我的父母也和我们住在一起,家里还有狗儿跑老跑去……去年年底我们去日本旅行,在富士山下拍了很多照片,那次真的很开心,偶尔翻下当时拍摄的照片,一种温暖感立刻涌上心头。”李静现在很懂得分配时间,工作和家庭几乎两不误,她说她虽然不追求完美,但是她“贪心”,想要自己的生活填充很多种爱,这样她才时刻保持活跃的心态与富足感。
了解爱和拥有爱,在李静看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都需要找到起点与落点,去年的地震让她学到了关于爱的很多事情,而这之后,就是她一直致力和建构的时间了。
Q 你觉得去年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如果可以弥补。会在今年实现吗?
A 去年我很满足,过得很充实,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每当看到北川那些孩子天真的眼神。我就觉得我做的还不够,所以今年这次过去,我要带很多书,帮他们搭建一个图书馆,书能给他们力量,会让他们过得更好一些,这些我希望今年都可以顺利完成。
Q 作为母亲的你,发起并参与了“母亲行动”,你在其中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A 我们更需要影响力和认同感。事实上,我和很多参与者都在积极扩大我们这个活动的覆盖面,想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不仅仅是明星,也包括那些有能力帮助灾区孩子的人们。能够认可我们和支持我们,目前是我最期望的。
Q 从去年到今年,你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A 你指心理上的吗?我更清楚地了解了自己的行为。爱的行为。爱该如何出发,怎样到达,这些我现在深有体会,我应该感谢过去的一年,因为这些来得是那么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