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56: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健康成长手抄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各班团支部:
为深入推进我校生命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意识,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提升生命价值,创建和谐、愉快的校园文化环境,全面提升中小学生命教育活动水平,根据2011年市区生命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手抄报、漫画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漫画比赛
(一)参赛对象
高一、高二年级全体学生
(二)参赛方式
参赛选手可以以个人形式参赛,也可组成团队参赛;每班择优推荐3份,以班级为单位交至校团委办公室。
(三)作品要求
1.征文主题:关爱生命、学会自护、健康成长
2.手抄报统一用A4白纸。每幅漫画上下页边距2厘米,左右页边距1.5厘米,版面布局合理。
3. 突出“生命、自护、成长”这个主题,以中学生学习、生活和校外活动场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如何识别安全隐患,开展自护活动为主要内容。
4.漫画要求主题明确、创意新颖、富有情趣。漫画种类不限,可在讽刺漫画、幽默漫画、实用漫画中任选一种。倡导以实用漫画为主。
5. 参赛作品必须在作品背面右下角用铅笔署上作者真实姓名、班级。有指导老师的要写上指导老师姓名。漫画上交截止日期为2011年4月11日,过期不候。
二、手抄报比赛
(一)参赛对象
初一、初二年级全体学生
(二)参赛方式
参赛选手可以以个人形式参赛,也可组成团队参赛;每班择优推荐3份,以班级为单位交至校团委办公室。
(三)参赛要求
1.主题: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感激生命
2.手抄报统一用8K白纸。每份报纸上下页边距2厘米,左右页边距1.5厘米,版面布局合理,知识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
3.版面要求:
(1)手抄报必须包含报头、插图和文字等三部分,报头下面须注明班级和编者等。
(2)版面制作均使用手抄文字和手绘插图,版面制作不能有任何粘贴。
(3)版面制作用笔可任意选择,但铅笔除外(不包括彩色木铅笔)。
4.内容要求
(1)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突出主题,弘扬主旋律。
(2)原创文章内容占整个版面的比例达到60%以上。
(3)栏目丰富,文章有文采,文章流畅字迹工整。
(4)报纸的名称贴切,版面设计新颖,有创意,版面图文并茂,整体效果好。
5.手抄报上交截止日期为2011年4月11日,过期不候。
三、评选方式
本次比赛将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请专业评委老师进行评选,评选结果将及时在电子屏和校广播站上公布。
四、奖项设置
各年级分别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荣誉证书及相应奖品。
五、注意事项
1.参赛作品一律不予退还,请作者自行保留底稿。
2.参赛作品必须是本人的真实作品,不得由他人。凡抄袭或已在媒体上公开发表的作品不得参赛,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者比赛资格。
3.参赛作品不能产生个人隐私权争议。
我校本着发挥好学校的实践育人作用,倾情关爱留守儿童,给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在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和山盆镇三关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的指导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就本年三关工作作开展情况如下总结:
一、采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做好了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
1、我校分春、秋两学期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了各项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制度,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本年度各学期期初,各校都根据学校实际,为留守儿童聘请了家长。春季学期全镇有留守儿童1102人,其中重点留守儿童200人;为留守儿童聘请家长625人,其中为重点留守儿童聘请家长200人,学校安装亲情电话24门,亲情信箱24个;秋季学期全镇有留守儿童1060人,其中重点留守儿童275人;为留守儿童聘请家长458人,其中为重点留守儿童聘请家长275人,学校安装亲情电话24门,亲情信箱24个。
2、各学校安排专人负责,通过全面深入的摸底调查,认真搞好了春秋两学期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采集,建立了新增留守儿童档案,掌握了流动留守儿童信息,更换了档案,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委托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各校充分利用好亲情电话、亲情信箱和亲情QQ,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电话和书信联系,为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搭建了平台,以此增强了孩子与父母的情感沟通,弥补了他们的亲情缺失,使他们欢乐、健康的成长。
3、督促各家长全面、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做到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4、各学校以节假日为契机,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组织留守儿童召开座谈会达24次之多,李梓小学等学校不定期的组织重点留守儿童共进亲情晚餐;母亲节来临之际,各校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活动,其中丁村小学开展了“浓情五月,感恩母亲”为主题的全片区学生卡拉ok比赛活动、丛坝片区组织教师到留守儿童家中进行家等。家长与学生亲情交谈,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谈心,使其感受到了温暖。在六一儿童节之际,各校利用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山盆小学、从坝片区学校开展了第二届校园卡拉OK比赛活动,李梓小学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文艺活动比赛,山盆小学还开展了各种兴趣活动,从片区组织全片区留守儿童到雨台小学进行庆祝活动等。12月份,全镇开展了留守儿童手抄报比赛活动,各校共向中心学校推荐了65份手抄报,中心学校向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三关办推荐了8份手抄报。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充分展示了留守儿童的心理渴求,体现了学校和家长对他们的关爱和帮助,使他们到了健康的成长。
5、关爱贫困学生,实行优先资助,各学校把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列为学校的重点帮扶对象,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春季学期共向留守儿童补助金额1800元,秋季学期共补助金额500元。
二、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校亲情是电话使用率不高。
2、多数学校学生因为其家长写信直接到邮局交,故亲情信箱使用率不高。
3、有些偏远的学校“三关”工作开展不好,对此项工作认识不够,资料不完善。
实验小学“六一”国际儿童节系列活动总结
我们实验小学本着以人为本,体现欢乐童年的主题,以真正把“六一”节还给儿童,让儿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为出发点,组织全体少先队员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健康,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节日生活,又起到了教育作用,受到了广大家长的一致称赞。现将我校系列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 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庆“六、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情况,多次开会研究制定活动方案,围绕活动主题,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整个活动计划。并将筹备工作落实到人头,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在活动期间,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扩大宣传声势和影响,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活动的支持和参与,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传播媒介,加大本次活动的宣传力度,使这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全体少先队员的热烈欢迎。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今年,我们在总结历年庆“六、一”系列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保留了效果较好、深受小朋友欢迎的传统项目,并注意充实新内容,拓展新形式。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往年,既有全校举办的“小红花艺术节”暨庆“六、一”大型文艺演出、“我的爸爸妈妈”演讲比赛、书画大赛、写字比赛、争创文明城市征文活动;也有各中队自行开展的经典诗文诵读、知识竞赛、才艺展示等;还有同学们自己设计制作的手抄报、黑板报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极大丰富了孩子们的节日生活。
三、宣教结合,重视维权。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我校一方面利用校园广播、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加大《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保护儿童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倡导“儿童优先”、“尊重儿童”、“支持儿童”的意识,为广大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强的社会保障;一方面面向家庭,利用家长学校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从而达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关心孩子、爱护孩子的目的,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广泛发动,爱心献儿童。
“六一”儿童节前夕,学校本着为儿童办好事、办实事的原则,号召广大干部教师与贫困儿童“手拉手”,结成帮扶对子,以各种形式帮助家庭贫困的儿童,将片片爱心献给了学生。广大同学也积极响应号召,纷纷捐款帮助贫困的小伙伴,学校共收到学生捐款 元。以此为契机,学校设立了助学基金,长年接受来自社会、师生的捐助,达到长期资助贫困学生的目的。
可以说,今年的“六、”一,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节日,同学们脸上洋溢着灿烂、幸福的笑容。系列活动从研究决策到准备到活动过程,都是以孩子意见为主,广大辅导员老师给予指导,总的活动体现了“在活动中成长,体验成功的快乐”的宗旨,让同学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真正做到了“让每个学生拥有的钥匙”。
一、学会感恩学会爱
感恩是一个正直人起码的品德,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广,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我设计班级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真情,学会感恩与奉献。
在现代社会中,不少孩子缺少感恩情怀。他们往往对父母的辛劳视而不见,只知道接受别人的爱而不知道去爱别人。因此,每年三八节前夕,我都要设计一节《我爱爸爸妈妈》的德育活动课。课上,孩子们讲述着和父母相处中的点点滴滴,动情之处催人泪下。我倡议每个同学制作一张感恩卡,将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最令人感动的一件事记在上面,或写上一句祝福的话,在3月8日的晚上送给他们。一张张卡片融进了孩子对父母的真情。
为了把感恩活动引向深入,我深情的对孩子们说:“感恩不是挂在嘴边,写在纸上,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中。从今天开始老师为你们每人都留一份必做的孝敬作业:每天饭前帮父母拿碗筷。我还要发放家校反馈表了解你在家的具体表现。学期末我们将评选“家庭快乐小帮手”,只要能达到标准都能获奖。”孩子们从细微之处,体验到了做父母的辛苦,真正把感恩付诸于行动。如今孩子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完成家务作业上,他们对父母的孝心已在孩子的心底悄然萌生。
爱是博大的,孩子们不仅仅要爱自己的亲人,更应把爱奉献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新学期发放新校服之前,学校号召全校少先队员“伸出援助之手,奉献一片爱心”。我抓住这个机会教会学生关爱他人,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我用演示文稿的形式,展出了赤城县新农村小学的校园和孩子们学习时的照片。那破旧的校舍,土坯支起的桌子,旧毛巾做的书包,让孩子惊讶又同情。“老师,他们真是太苦了,我要把自己的衣服送给他们。”“老师我要买新文具送给他们。”“我送给他们一些好书。”……此刻我好象看到两地孩子的手拉在了一起,心连在了一起.
在红领巾跳骚市场的捐赠中,在为海啸受灾区捐款,为打工子弟的捐衣服的活动中,孩子们积极踊跃。就连平时连橡皮都舍不得借给别人用的孩子,都主动上前问我:“老师,还能再捐点吗?”最感人的,是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把她从小一直攒到现在的所有硬币和装着硬币的小猪储蓄罐一起捐了上来。我真的感受到了孩子的那份真情,也体验到了为人师的无比幸福。
二、片片绿叶系集体
班集体就像一棵大树,老师和学生就像一片片树叶,树叶熠熠闪亮,大树才会郁郁葱葱。大树枝繁叶茂,树叶才能汲取更多的营养。
学校设立每年四月为体育月,这正是增强学生集体观念的好机会。我在班级中开展“我是集体一片绿叶”的主题教育活动。动员会上,我激动地对孩子们说:“我们48个人在一起,只能说是一个班级,只有每个人都为班级出力,为班级发展献计献策,为班级的集体利益着想,敢于奉献,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的班级才是一个真正的班集体!孩子们,你们愿不愿意我们的班级成为这样的集体?”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让我们的活动拉开了序幕:在班级的后黑板上我画了一棵只有树干的大树,在下面端端正正的写到:你为集体进步作出了努力后,请画上一片绿叶,并且写上你的名字。孩子们在跳绳比赛、转呼啦圈比赛、汇操比赛中各展风采,集体之树开始长出绿油油的树叶。体育月的最后一项活动是运动会,不用我做任何提示,孩子们就早早地来到学校,甚至抓紧课间那几分钟的时间,扔沙包,练跳远,比赛跑步……比赛的前几天,全班同学都兴奋得不得了。他们纷纷把自己设计的班徽拿来,兴致勃勃地告诉老师入场时要喊什么口号,有的同学自己去买气球,有的同学去借白手套,还有的同学上网收集广播材料……大家都是集体的小主人,谁都不愿意被落下。那棵原本还不茂盛的集体之树慢慢的枝繁叶茂了。比赛的时候,小运动员们穿上单衣,各个摩拳擦掌,观看的同学眼睛紧盯着小运动员们,为他们喊哑了嗓子,挥酸了胳膊。跑了第一的孩子仿佛得胜的将军,跑在后面的孩子一脸的遗憾,同学们见到了自己班的小运动员,为他们擦汗,给他们披衣服,还有的同学把巧克力塞到运动员的口中……如众星捧月一般。观看的孩子,又热情又守纪。体育月结束后,我在那棵茂盛的大树树干上写上了“精神文明班集体”几个大字。以后只要学校组织大型活动,后黑板上就会长出一棵蓊郁的大树。活动中,孩子们在为集体荣誉做贡献中得到快乐,在集体的进步中健康成长。
三、日行一善成美德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良好的品德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养成的。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活动,教育学生在校的每一天要力争多做好事,在家庭、在社会上要力争有好的行为。
为了让孩子从小事做起,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在班里长期开展"日行一善"活动,教育学生在校的每一天要力争多做好事,在家庭、在社会上要力争有好的行为,在每一天都有某一方面的进步或增长一个本领。为了能够留下大家做好事及进步的足迹,我要求每人准备一个“日行一善”的记录本,在第一页做好“日行一善”的活动标记。这项活动引起了孩子们极高的兴趣,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及时记录。“今天我在甬道,主动捡起一片废纸;”“今天我主动擦去了教室墙壁的墨迹;”“下午放学我主动去关上了窗子;”“学校的肋木有些松动,我赶快到教导处做了汇报”……。通过参与此项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了班级、学校的小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生活场所负责的好习惯。在此基础上,我利用班会召开“日行一善”会,每月评出“日行一善小标兵”。孩子们都积极向上,不甘示弱,不良的习惯渐渐远去,良好的行为不断充斥着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他们关心集体,爱护校园,团结互助,积极进取。
四、张张小报长本领
一张张小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一张张小报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一张张小报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一张张小报使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一张张小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我了解到班里大部分学生都把时间花在看电视上、玩儿游戏上了时,很是着急。如何开展一项孩子们喜爱而又有意义的活动呢?创编手抄报活动在我班应运而生。每月的月初,我都会给孩子们一个办报的主题:科技手抄报、环保手抄报、故事手抄报、古诗手抄报、四季手抄报、申奥手抄报……在孩子们巧手中一份份精美的手抄报展出在教室外的专栏里,引来了无数羡慕赞许的目光,孩子们的心里别提有多美了。孩子们为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他们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课余时间不再贪玩,而是积极地向同学求教、商讨,全身心地准备自己的作品。办报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各方面的知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更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
关键词:班级 教室 卫生 治乱 打假
我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可以用一团乱麻来形容纪律。我在前面讲课,后面的学生也在小声讲话。此外,回头的,交头接耳的,坐着发呆的,应有尽有。我感到着急,同时也很无奈。作为一个教师,我连上课也无法正常进行,感到很失败,很困惑,仿佛走进了迷宫,何时看到出路?谁能帮助我?我思来想去,总要结束这种混乱的局面,不然怎样上课?要结束这种混乱场面,我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于是,我着手从自己做起。
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且时间相对较长的班主任,其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都将是学生模仿的标准。因此,我改掉了以前说话办事不拘小节的形象,而是变得谨言慎行。在说每一句话之前,我都要事先考虑说出这句话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影响;做每一件事之前,都要做好计划,计划好实施的步骤和预期达到的目标。
一、美化教室,净化环境
一个窗明几净的教室会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效率也会提高。于是,我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这样的环境。首先,在教室的外墙上,我贴上了学生的手抄小报。这些手抄报,颜色鲜艳,内容丰富多彩,基本上是围绕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做的,对学生有引导和启示的作用。贴在墙上的这些手抄报是从所有班内学生的手抄报中挑选出来的优秀小报。贴在墙上后,小报的主人会被教师奖励小星星。学生很喜欢这些花花绿绿的手抄报。教室的内墙上,我也开辟了几块专栏。黑板对面的墙上,我分了语文、数学两大专栏,学生的学习心得、独特发现都可以手抄报的形式张贴在专栏内。教室的两边墙上,一边开辟了追星专栏,这三大栏目由数学、语文、班主任教师掌管,教师平时对学生的卫生、言行、作业、回答问题、课堂表现、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得星。另一边的专栏内张贴者班级内评选出来的道德模范的相片。为了彰显道德模范,我在相片周围进行了装裱,并且写了评语。教室的窗台上摆放了几盆花。花儿开放时,淡淡的花香氤氲在教室内,令人神清气爽。每天上午和下午大课间的时候,值日生都会把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身心得到了陶冶,学习效率也就提了上去。
二、治乱
“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乱插队;(2)乱起外号。
下课后,在学生上厕所来回的路上,有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本领”,本来在后面走,却快走几步,赶到别人前面。被超过的学生也不甘心,也要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样就乱套了。还有的学生不好好走平整的公路,喜欢到马路牙子上走。马路牙子是由单砖竖起来的,被走的次数多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我严厉批评了这些不守规则的学生,同时,在教学管理上扣除了他们的积分,把他们震慑住了。因为扣分将直接影响评定星级少年。星级少年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哪个学生不梦寐以求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收获肯定和赞誉。”这一招很管用,他们以后走路渐渐规矩了。
对于乱起外号的学生,我的惩罚更是严厉。我是这样规定的:谁给别人起了外号,那就让家长领回家,反思一星期,不准回校上课,并且教学管理扣二十分。这个惩罚我从来没有用过。也许是过于严厉了,还没有哪个学生敢触犯。
三、学习要诚实
在课堂上,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动脑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且踊跃举手回答问题,这应该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的事情。但是,我的班里假听课、假读书的现象却很盛行。学生读书时,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有的学生一只手拿着书,另一只手伸到课桌底下做着小动作。当教师点名回答问题时,学生懵懵懂懂站起来,对于老师的提问摸不着头脑,这就是假听课、假读书。这种现象使得上课失去了意义,学生还会变得更加善于制造假象迷惑教师。因此,我必须采取方法彻底治理这种现象。在给学生上品德与生活课时,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每当我的眼睛扫视到某一个学生时,他会激灵一下坐正,并高高举起他的小手,抢着回答我的问题。如有一个名叫陈源龙的男学生,因为我站在他身边,并且让他回答了一次问题,结果使他大受鼓舞,小手举了一次又一次,回答问题特别活跃。那些不大受我目光关注的学生,明显出现倦怠的样子。虽然在我看他时坐正身体装出认真听讲的样子,实际上,他已经疲惫了,可能已经盼望下课出去玩了。这现象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于是,我调整了教学方式,改变原来的以站在讲桌前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变成了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近距离接触,边走边讲,一边讲一边提问,并与学生讨论、交流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不再无精打采,而是变得朝气蓬勃,眼睛熠熠闪光,聚精会神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我及时反馈,及时鼓励。这种做法使得学生很受鼓舞,找到了自信,学习更加认真,形成了良性循环。另外,我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取消了很多重复单调的练习,使每一节课都像上精品课,使得学生的眼睛和大脑总是处于活跃状态。这样,学生与我的心贴近了。我说的话,他们也喜欢听了。这样再管理起来,就有效多了。
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理,班级有了明显的变化,初步形成了班级凝聚力,学生开始重视班级荣誉。每个学生都开始努力规范自己的言行,就能构建出和谐、团结、积极上进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一、目标设定
如何有序推进“文化大讲堂”活动,使之收到实效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长远发展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重点。
立足于学生健康成长。一是通过开展“文化大讲堂”,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汲取营养和智慧,快乐健康地成长。二是丰富文化积累,丰厚知识储备。从中领略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伦理哲学、文化艺术等方面丰富的意蕴、鲜明的艺术特色,促进学生在意、境、情、美、趣等方面受到熏陶,并由此获得深刻的教益。三是陶冶情操,促进学生人格成长。通过“文化大讲堂”这一平台,让学生与文化经典融合在一起,沉醉其中,使其内心变得宁静、美丽而和谐。
立足于教师专业成长。通过“文化大讲堂”活动,促进教师充分认识开展“文化大讲堂”活动的现实意义,增强其对中国语言文字、传统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教师准确理解中外经典作品的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文化经典赏析能力,提升教师的活动设计能力及文化品位,引领教师成为开展“文化大讲堂”活动的“中流砥柱”。
立足于学校长远发展。以“文化大讲堂”活动为载体,探索“感受文化经典,传承中外文化”的教育模式,创设浓郁的文化氛围,逐步形成“品语悟理·以情感人”的学校文化特色,打造学校经典文化品牌,培育学校文化底蕴,促进学校和谐长远发展。
二、探索实践
(一)“五大保证”,确保活动顺利实施
1.组织机构保证。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为副组长,各学科中高级教师、省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部分有特长的青年教师为成员的“文化大讲堂”讲师团。讲师团讲师每学期至少上一堂学科文化专题展示课。同时,成立“专家学者流动站”,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到“文化大讲堂”客串讲座。此外,结合校情,面向学生发出倡议,制订“文化大讲堂”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目的,确定活动内容,保证活动时间,做到有组织指导,有目标要求,确保活动开展持续有效。
2.活动内容保证。授课讲师自选课题,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精心设计讲稿,其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科学技术、历史人物、天文地理、环保卫生、音乐美术体育等。同时,还倡导讲师在授课时做到故事化讲述、影像化呈现、脱口秀展现,努力实现学理性、实用性、趣味性并存,追求学术创新,鼓励个性张扬。
3.活动时间保证。要求在校高中学生,在进入高三总复习之前,至少参加10场文化选修课学习,并按相应次数计算学分,载入学生学业档案。为提升“文化大讲堂”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每周六下午和晚上两个时间段,每周4场,每场课时长约90分钟;根据讲师授课课题和学生意愿安排学生听课,并邀请部分家长一起听讲,引领学生和家长共同走进“文化大讲堂”,分享中外文化大餐。
4.评价机制保证。一是过程评价。对授课讲师的授课内容、方式、效果等跟踪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授课讲师年度考核、文明班级评比、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建立“行政干部检查、年级组长督促、任课教师到场”的有效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二是激励评价。建立“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机制,对讲师进行“优秀讲师”评选、发放奖金、颁发证书,对学生进行“每月之星”评选、“生活知识”考试、“国情县情”测试、颁发奖状等,激活师生走进“文化大讲堂”的热情,充分点燃讲师的演讲激情,提升学生的聆听与感悟效果。三是分层评价。其一是分学段,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安排相应的学科讲师授课,并按不同的评价内容、目标,设置相应的评价表格,要求学生现场给授课讲师打分评价,及时将学生的评价结果反馈给授课讲师。其二是分等级,分学科学习特长生、优秀生、合格生三种类型,学科讲师分门别类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5.师资培训保证。通过制订学习计划,开展小型多样的竞赛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教师,为全面推进“文化大讲堂”活动提供人才保障。只要有关“文化育人”的教研活动,尽可能地安排教师参加,并要求参训教师回校后对其他教师进行“二轮培训”。同时,定期举办“文化大讲堂”教研交流,利用周二、周四的下午第三节课组织教师观赏“百家讲坛”,并交流探讨。
(二)形式多样,推进活动纵深开展
于都二中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推进“文化大讲堂”活动纵深开展。
1.学科渗透,分享文化大餐。语文大讲堂《从幽默中学语文》《幽默艺术——试析小品的语言特色》《红楼奇葩,绝世而立——从女性角度解读王熙凤》凸显语文争奇斗艳的语言艺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数学大讲堂《数学与生活》《璀璨的数字文化》《数学史话》彰显数学的独特魅力,带领学生走进神奇的数学王国。综合大讲堂,既有享誉世界的国粹文化大讲堂《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京剧脸谱》,还有浓郁乡土文化气息的音乐大讲堂《戏剧欣赏》《指挥与合唱艺术》《古今话于都》,又有洋味十足的西方文化大讲堂《爆笑学英语,谐音记单词》《英语与英语文化》《品英文电影,悟人生哲学》,更有宣传社科知识的大讲堂《“”的趣事轶事》《留下的宝贵财富》《中国外交现状》,探索奥秘的科学大讲堂《生命的起源》《中国的探月工程》《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流动着运动音符的体育大讲堂《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引领学生品读传统文化,让他们真正享受到精妙绝伦的文化盛宴。
2.活动浸润,汲取文化营养。一是开展“课前吟诵”活动。采用“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方法,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课前吟诵”,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二是举行“特色手抄报”编写活动。每学期编辑一期特色手抄报,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与设计版面,将有关高尚品行方面的知识、故事、名篇佳句等编辑成手抄报,并评选出最佳手抄报。三是开展“亲子互动”。发放《走进“文化大讲堂”倡议书》,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文化大讲堂”的目的、意义以及目前取得的成效等,学生及家长与讲师互动,增进了解,沟通情感,共同成长。四是举办“文化大讲堂”模拟演讲活动。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文化大讲堂”模拟演讲活动,引导学生模仿学校“文化大讲堂”中讲师的演讲技巧,并从中体会:讲师的执着——一次准备、二次试教、三次研讨,不厌其烦;讲师的用心——从选题到开讲,查找资料、分析筛选、整合创新,每一个过程都走得非常坚实;讲师的智慧——凝聚产生力量,创意来自团队。在交流碰撞中产生灵感,在研讨分享中生成作品。
3.环境熏陶,形成聆听期待。一是精心打造走廊文化。于都二中的“走廊文化”力求每层教学楼兼顾一个时代的传统文化特点,按楼层、按年代悬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传统文化精品。整幢教学楼浸润在经典馨香之中,成了走进经典的门径,了解传统文化的桥梁。二是丰富班级文化内容。在全校进行创新班容布置,设置“文化角”,展示学生默写或创作的诗文作品、每周一星等;黑板报留有一定空间开辟“诗文赏析”“经典佳作”等栏目,要求每周有更新;以诗文形式提出鲜明的班级口号,或张贴名人肖像、佳作等。
三、经验与反思
(一)活动开展有声有色。一幅幅“经典诗文画”、一份份“特色手抄报”、一首首“幽默打油诗”的精彩展示,为班级“文化大讲堂”的成功举办开辟了崭新的天地;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给“文化大讲堂”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汇报演出中,全校师生全面展示了“文化大讲堂”活动中取得的成果,演出现场成了师生共同的心灵之旅……
(二)学生素养有所提高。学生走进“文化大讲堂”,了解经典文化,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了表达能力。有的学生在作文中能够引经据典,阅读和写作水平悄然提高;学生在经典文化、高尚情怀的熏陶感染下,懂得做人的道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行为习惯大为改观。
(三)竞赛考试喜获佳绩。于都二中的“文化大讲堂”犹如一座百花园,深深地吸引着学子们,为学生开启了一扇可以触摸中外文化的窗户。“文化大讲堂”宛如一种催化剂,催生出喜人的成果。一年来,该校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18人次,省级奖项146人次,市级奖项252人次。特别是罗婷和朱莹华同学接连获得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最高奖——“恒源祥文学之星”,程能杰同学成为该县第一位少年大学生。2012年该校丁玥同学以626分的成绩夺得全县高考文科状元;高艳同学高考语文136分,取得语文单科全县第一;高三文科语文平均分在全市排名第一。
(四)教师素质得以提升。一年来,教师登台讲课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形成了互相听课评课、沟通交流、取长补短的浓厚氛围,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醇化道德人格、积淀文学素养,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此外,教师申报立项的国家级课题8个、省级课题19个、市级课题38个;在省级以上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6人,参加市级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16人;6人被市政府表彰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3人被省政府表彰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教师撰写的教研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达270篇。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这一学期共有XX位学生,其中大部分学生平时上课都比较认真。懂得小学生要讲文明有礼貌,懂得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多数同学热爱学习,上课专心听讲,作业能按时完成,字迹也较工整。但也有少数同学学习习惯比较差,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做作业慢,正确率不高,课后不遵守纪律,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也有一些同学上课不敢大胆发言,学习主动性不强,贪玩又粗心,再加上父母的娇生惯养,因此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所以,我们开展“一帮一,多帮一”等活动,帮助学困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共同提高学习成绩。
二、本学期总体目标:
(一)上好开学第一课,强化学生的意识。
主要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做要求,其次在学习和安全方面也要提出新的要求。
(二)狠抓养成和常规教育,培养雅行文明生。
1、通过班会课继续加强《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利用开学第一周的“行为规范周”,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指导,着重对学生进行以仪容仪表、行为习惯、文明礼仪为重点的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做到“四个规范”(规范着装、规范仪表、规范语言、规范行为)。
2、加强学生自理、自律、自治、自主四自能力,培养学生雅行文明行为。加强对学生雅行文明行为的培养,遵守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学校规章制度,着重开展一声问候,两个轻声,三处整洁,八个自觉文明习惯活动。通过形式多样活动,让学生由他律向自律过渡,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抓好两操、出操和两放学的队列队形,上下楼梯和楼道内的秩序。要求成队形后,在校园内走直线,转直角,有口号,两放学自觉排队,接送到指定地点,上下楼梯自觉排队靠右行,不在楼道内追逐打闹,大声喧哗。保持校园良好的秩序和风气。
(三)注重阵地建设和丰富活动,提高德育实效。
1、开好每周一的班会课,突出主题、注重实效。
2、加强校园、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和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四自”中队。
3、凭借各学科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德育因素,加强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通过专题讲座、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演讲、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和遵纪守法的意识。及时发现和矫正某些学生的畸形心里,特别是对一些单、离、贫家庭的学生和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尽最大的努力使每一位同学的身心健康成长。
(四)发挥整合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落实好家庭、学校的结合教育。利用博客、QQ群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主要活动安排:
九月份:规范行为教育月
1、制订好班级工作计划。
2、选举班干部,组织学生认真清洁教室,布置好教室及班级文化墙。
3、出好以“新学期新目标”为主题的板报。
4、落实9月10日教师节“感恩老师”主题活动。
5、向学校德育处交五份“学守则遵规范”手抄报。
十月份:爱国主义教育月
1、学唱爱国歌曲。
2、出好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板报。
十一月份:安全宣传教育月
1、 组织学生参加好期中考试。
2、出好以“安全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板报。
十二月份:诚信、守法教育月
1、出好以“诚信、守法教育”为主题的板报。
2、写好本学期班主任工作小结。
关键词:留守学生 沟通交流 有爱
时展与科技进步,人口增加与工业化进程加快,使农村耕地面积越来越少,机械化程度加大,劳动力从土地中解脱出来,更多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远走他乡,很难将自己的子女带在身边,将孩子暂时交单亲、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代为照顾。这样“留守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产生了。
一个个尚未成年的孩子,身心都处于发育关键期,最需要双亲关爱的年龄得不到关爱,学习介入少或不介入导致学习困难问题,缺少亲情抚慰导致生活问题,缺少完整家庭教育导致心理问题一个个浮出水面。
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如何帮助这不断扩大的群体中每个人健康成长,怎样使他们都能顺利渡过关键期成为我们面对的重大课题。针对留守学生教育一年中进行了四点尝试,在此付之笔端,期盼能为留守学生教育积累资料,为农村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助力。
一、架设“心桥”加强亲子间沟通交流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不能取代的。即使孩子的祖辈全身心地泡在孩子身上,也无法取代父母之爱。我们的家长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他们千里迢迢寄来钱或价值昂贵的物品,却长年少给孩子打电话、写封信,造成孩子情感饥饿。通过沟通协调动员家长多关注孩子情感问题,进行了加强亲子沟通与交流的架“心桥”活动。
1.让电话传情。建立电话联系制度。教师以电话的形式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家长,请家长给孩子多打电话沟通交流,让家长知道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一对一的辅导联系,电话带着温情传递着关爱将一颗颗稚嫩的心灵抚慰,亲子沟通让情感交融, “留守学生”那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就是架设“心桥”最好的回报。
2.“我想对您说”主题活动。组织留守学生“与远方的家长说说心里话”主题活动,写信,制贺卡,办主题手抄报等。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用语言表达,用图片表现。这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绘画表现力,又解决了对父母思念之情无处发泄问题。 “看完传递爱的图画,满含深情的信”家长们打来电话激动异常,留守学生家庭教育和感情饥饿问题得到解决,我们真的很欣慰。
二、 “特色家长学校”提高监护人素质
教育要形成合力单靠学校教师还远远不够,留守学生的祖辈家长及远在外地的父母都需要共同努力,为育思想必须和他们达成共识,举办“特色家长学校”应运而生。
1.举办“祖辈家长学校”。 祖辈是“留守学生”家庭教育主力军,可他们生活方式教育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孩子教育。为提高他们素质,学校举办“祖辈家长辅导”,引导老人逐步接受新的观念方法,给他们讲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孩子的身心特点心理需要等。让祖辈能够了解和走近孩子内心世界,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更好履行监护人责任。
2.举办“远程家长学校”。 父母始终是孩子的监护人,孩子虽委托给临时监管人,但父母的教育责任是不能推卸的,父母亲情更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通过校讯通平台群发短信等方式宣传家庭教育知识,教育家长赚钱不忘教育子女,不仅关心孩子生活学习,更要关心孩子行为品德,不仅给物质的东西,更要关注孩子精神情感,让他们人在远方,心系孩子,跟孩子多沟通联系,使他们懂得多一次探望,对孩子的学习进步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爱是共同的出发点,因此沟通顺畅效果非常好。
三、为“留守学生”撑起一片有爱天空
随着留守学生的增多,我们利用学生少,教师熟悉孩子,要求结合学科特点,依据孩子实际状况,定期谈话了解孩子的需要,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有好转变及时表扬鼓励,并利用各种机会与孩子交朋友,给孩子们热饭,缝补衣服钉纽扣,帮孩子们泡面,给孩子们修剪指甲,做脸与手部的护理,细微处的关怀母亲般的照顾,起到临时父母作用,不仅从饮食起居上、更能从学习上、思想道德上全方位关心孩子成长。
当老师给他们洗脸洗手擦化妆品,孩子送上紧紧的拥抱,满满都是情谊。当孩子出现过激言行,拉起手促膝交谈,动情的话语让孩子暴躁到安静,叛逆到明事理,把学生当自家孩子,温言软语极尽关爱。学习上遇到麻烦,细心讲解至弄懂弄会。思想出现波动,我们共同商议解决方法,齐心协力配合默契,问题迎刃而解。我们是老师,是他们家长,更是他们朋友,不同的角色转换一个目的,让孩子们在师长家长朋友的关爱下快乐健康成长。
四、多彩活动营造愉悦氛围
升旗手,播音员,编辑,小记者等岗位,孩子跃跃欲试兴趣盎然;风筝赛,跳绳赛,呼啦圈赛,颂读赛,书法赛,绘画赛,演出庆祝等活动,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知识技能合理重组,兴趣培养与习惯养成放在生动喜闻乐见的情境中,避免了空洞的说教,上进心,集体主义精神渐渐形成。
一、将美育的学科优势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审美教育是美术教育的核心目的,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形式,以潜移默化为方式,引导学生获得以精神愉悦为特征的审美体验,促进学生在多方面获得发展,在修养、气质等方面得到提高。美育对培育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前提下,美术教育要改变过去侧重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传授和培养,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为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在教学中将兴趣与精神愉悦相结合
1、提高学生的兴趣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术形象是完全直观、明晰的,是可以直接为欣赏者的视觉感受和审美心理所把握的艺术形象,鼓励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美、品味美,培养学生美的情趣。兴趣是成功的基础。我们只要在教学中把握学生纯真、自然的本性,就能够使学生对美术充满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抛弃过去的那种只求按老师指定的所谓的“样板”画做为好的标准,而应采取捕捉学生闪光点的作法。我在2009级3班任教的时候,有位名叫彭超刚的学生,从6岁开始就与父母分离,在家与爷爷相依为命,生活习惯差,上学没有自信,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只离群的大雁。但在教学《粘贴画》美术课上,他拿出了自己在家里做的一幅手工,一幅粘贴画,画面是一只母鸡带领一群小鸡在觅食。这幅作业虽然有点粗糙,但他看着我,眼里放出了光芒,好像在期待着什么,我适时利用机会,将他的作业进行了表扬和鼓励。那节课,他学得特别认真,而且在后面的学校生活中变得更加阳光和朝气了。
2、通过活动和载体,让美术走进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
农村基础教育师资薄弱,一般学校除了智育教师之外其他诸如德育、美育教师比较缺乏。教师大多身兼数职,基本没有专门的心理教师、生活指导教师,不能给“留守儿童”更悉心的关怀。“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的缺陷大多在学校表现不积极,性格孤僻成绩较差,很难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一个更需要特殊关怀的群体却也正是学校和老师放逐的对象。就美术教育而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要对这些学生有偏见和歧视,要鼓励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进行表现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一是通过手抄报、校园美术作业展品等活动,让美术走进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我在教学《手抄报》这节课时,先让学生预习,即给父母亲打电话,勾起相思之情,让学生回忆快乐场景,然后抛出主题——我想过年。有了情感的铺垫,学生体验到创作的,能将自己产生强烈欲望表达到作业中,这有助于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二是通过课外兴趣小组等载体,让美育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有集体,不再孤单。另外,改善农村美术教育,让“留守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是眼下我们教师的责任。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应增强针对性,对“留守儿童”给与更多的关注,弥补他们弱化的家庭教育。可以配备专门的类似心理辅导的老师,解决他们平时生理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学校还可以教育和发动全校学生,积极团结帮助留守同学,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和环境。
三、结语
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对于家庭、学校和政府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多方位、多角度地采取相应措施,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才能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让他们的精神不再“留守”,进而使外出务工人员没有后顾之忧,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作者:秦笃江 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熊家中心小学
在五月如花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学校小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周。本次活动以“健康,快乐,成长”为主题,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举办各种活动使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活动的形式活泼多样,学生在节目表演、知识抢答、诗朗诵中受到启示。
“心灵感应”活动是以合作为主题的团体心理游戏,培养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在合作的过程中感受快乐,体验成长。团体心理游戏包括:心有灵犀,价值大拍卖,走出压力等。其中“心有灵犀”使在没有语言交流并戴上眼罩的情况下进行的数字接。游戏过程中需要每个队员都能心平气和,互相尊重,相信身边的人,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不断摸索成功的途径,不断达到心灵的默契。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认识到团队精神和心灵相犀的重要性,多与身边的人沟通理解。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份子,只要共同努力,达成共识就能创造奇迹。
“人生感悟”是同学们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教训的总结,通过与他人分享促进共同的发展。心理健康手抄报比赛提高广大同学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更多的接触,了解心理健康。开展“心灵之约”交友会,“心理小课堂”比赛。每一项活动都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平台了解,关注,参与心理健康。
我们学校一直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记得有一段时间,我班同学刘怡,原来成绩很好,在这段时间里,成绩却是一路下滑,而且下课不再和同学玩耍。老师和同学都觉得不对劲,经过老师调查,原来是她的父母离婚了。生活的阴影笼罩了她,老师经常找她谈心,并在学习上给她帮助。通过老师一次次的开导和同学们的帮助,刘怡终于摆脱了心理阴影,重新变得活泼开朗,成绩也逐步上升。
生命需要呵护,健康需要帮助。我们的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心与健康同行,快乐与成长相伴,使每位同学的明天更美好!
指导老师:卞晓琴
一、狠抓常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抓好学生行为常规是少先队工作的重点,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就成为了重中之重。一学期来,各辅导员充分利用国旗下演讲、班队课,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加以正面宣传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完善各项制度,切实抓好少先队的基础建设。
1、计划扎实、工作规范
大队部工作千头万绪,日常事务极其繁琐,因此,学期一开始就制定好工作计划,明确辅导员职责,统筹安排好各项日常的规范工作。
2、培养一批新的少先队干部,让他们自主管理和设计少先队活动,让不同层次的队员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大力开展少先队礼仪教育,加强对少先队的规范管理,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3、做好国旗下讲话工作,对国旗下讲话进行合理的安排,在原有国旗班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和培训。
三、加强并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的宣传效应
红领巾广播站继续以“校园新闻、小眼睛大世界、美文欣赏、开心一刻、失物招领、温馨提示”等宣传形式,每周三的广播站大队部都能坚持力求规范有序,定时定点广播,责任落实到个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音优美,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
四、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
三月份:
1.按要求上交“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相关资料和经验做
2.开展“滨州好少年”的选拔工作,上交教育办滨州好少年材料2份。
3.制定下发《福生小学清明节祭先烈活动方案》。
4.“发现身边的美”宣传发动工作。
四月份,根据清明节放假前的活动方案,在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开展“祭英烈”签名各项活动,包括网上签名、征文和手抄报等多种形式。
五月份:
1.进行了党史国史活动的总结。
2.进行了全校近视眼人数的统计。
六月份:
1.开展了第二届“校园之星”十佳少先队员和优秀少先队员颁奖暨庆“六一”系列活动.在这个丰富多彩的舞台上,孩子们学习榜样共同分享了成长的收获。
2.各班按照“发现身边的美”活动方案上交各类征文、手抄报、征文、照片,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心,感受自己身边的美。
3.认真对本学期少队工作进行总结。
五、加强队伍建设,树立辅导员明确的岗位意识。
众所周知,辅导员工作能力的高低对少先队组织教育作用的发挥及活动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今后要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工作。
六、其他工作
主要包括关工委和救助贫困生工作:
1.“阳光学子行动”,复光眼镜店和龙腾置业为我校的近视眼学生捐助总价值1.5万元的眼镜。
2.帮扶贫困生的活动:
(1)困难家庭的学生信息的核实和上报
(2)留守儿童的统计和救助,并帮助他们完成心愿卡的填写和上报。
(3)“牵手未来”统计上报工作。
六、不足之处
1.少先队的礼仪教育开展的不够,下学期要注重这方便的培训。
2.大队部自主开展的活动不多,习惯于辅导员说什么、安排什么就做什么。
盛伟博,男,11岁,铁力市第一小学五年三班学习委员,现任学校少先队副大队长。小小年纪,就以良好的思想品质,优异的学习成绩,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连续五年被评为校三好学生,连续三年被评为铁力市优秀学生干部。他是同学中的名人,他是校园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盛伟博是一个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品质优秀的好学生。自入学以来,他先后担任卫生委员、学习委员、大队委等工作。
他总是把班集体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日常生活中,为学校为班级服务仿佛使命般印在了他心中。从我做起,是他的格言,严格要求自己,起表率作用,全心全意为同学是他的信念,他经常为班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自己融入了学校,融入了班级。他乐于助人,经常主动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一遍一遍耐心地给他们讲解题目的思路,直到他们听懂为止。
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他认真负责,凡是学校、老师交给的任务,他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作为班干部,严格要求自己,各方面起带头作用,协助老师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他在班里成立了“帮困小组”,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学习困难同学建立“一帮一”对子,大家都以他为学习榜样,你追我赶,班级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学校劳动,他总是抢着干最脏最重的活儿,从不偷懒,也不会拿出班委的架子只指挥别人干;从不乱扔垃圾,因为他知道劳动的辛苦,如果有同学不守纪律,他会及时给同学们指出来,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作为一名大队部干部,他按时执勤上岗,不惜牺牲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好学校的卫生检查工作,处处维护学校荣誉,树立自身形象,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干部。
盛伟博爱学习,勤思考、爱钻研、求知欲强烈,各门功课都努力学好,课前,他能认真做好各门功课的预习,课堂上认认真真地听讲,积极思考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遵守课堂纪律,踊跃发言。课后,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认真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还阅读了大量课外读物,如名人故事、历史故事、童话故事、唐诗宋词等等。正是由于养成了良好的看书习惯,促进了写作水平的提高,他的作文多次作为范文在班级交流,多次参加学校作文大赛并获一等奖。
盛伟博不但在学习上取得了不少成绩,而且爱好广泛,全面发展。几年来在各科老师的精心培养下,积极参与了班级及学校的各种活动,既提高了能力,又丰富了自己多彩的生活。在美术方面的素养也很高,是班级手抄报的主创人员,文字、绘画、布局,把手抄报办成了班内的一个亮点,多次获得校一等奖,令其他班级羡慕不已。设计布置橱窗、板报也是他的强项之一,学校每学期都定期更换橱窗、板报,里面少不了他的参与,布置的板报,版面独特,有创意,内容新颖,博得全校师生的好评。他同时还是校鼓号队的员,参加了大型运动会的开幕仪式。
盛伟博还是一个非常节俭和充满爱心的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在家里,关心长辈,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陪爷爷奶奶聊天解闷;对待邻里,他文明礼貌、与人为善,深得邻里喜爱。他生活俭朴,平日父母给的零用钱除买一些必备的文具,其余的都积攒起来,在爸爸妈妈过生日时为他们买生日礼物。可从不乱花一分钱的他当得知汶川地震的消息,却拿出了自己一年的零花钱捐给地震灾区的小朋友,玉树地震,他不但自己捐钱,还号召周围的亲戚朋友捐钱,他以行动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灾区小朋友的关心。
他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还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胸开阔,乐观豁达,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勇敢坚强,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强烈的进取精神。由于他综合素质全面,组织能力和自立能力较强,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到让他做事十分放心。
一路走来,盛伟博同学不断充实自己,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他是素质教育春风吹拂下茁壮成长的小苗,他那善良真诚的心灵、他那助人为乐的精神、他那勤俭好学的品质将会影响着更多的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