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56: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调查的题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实践通常包括专业实习、专业社会调查以及专业实践几个方面内容。
一、专业实习
艺术设计学的专业实习是在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就业环境,探寻自我社会定位。一方面,它是学生将学校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应用和实践的平台,是对学生四年专业学习水平的全面检验;另一方面,它能让学生融入社会基层,帮助学生获得社会生活经验,实现自身价值,塑造和完善人格。总之,它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次尝试,在尝试中进行综合能力的锻炼,在尝试中不断成熟和发展。
艺术设计学是一门实用学科,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走服务社会的道路,而服务社会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入社会,深入生产第一线。本科学生在学校经过三年的专业理论、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技巧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设计理论,也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但未经历过从设计到产品的过程,其具体运用的认识和经验都极度缺乏。例如一幅大型的户外平面广告,电脑里的小样与实际成品会有巨大的差异,成品需要讲究与环境的协调性,讲究视觉冲击力,对这些差异的把握是需要足够的实践经验的。又如室内设计中的造型与家具尺寸的问题,教科书上有前人总结的经验,但在实际应用中也不能缺乏灵活性,同样一个造型在不同大小的环境中尺寸是怎样变化的,同一件家具的设计是否能跳开人体工程学和传统造型等的束缚而有所创新,等等。这些灵活性的获得,也需要足够的实践。特别是对生产材料的运用,可以说是学生的致命弱点。就室内设计而言,木板面材和地板面材就有几百上千种,他们的纹饰、性能、档次、价位如何,怎样使用等,对于一个设计师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这种见识更需要实践经验。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全面了解生产过程。为此,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选择实习地点”。由于专业实习接受单位的客观条件限制,专业实习单位一般采取学校推荐、用人单位聘用、学生自行联系等方式确定。选择的实习单位要有实力和活力,能为学生提供较高水平的技术平台、鲜活的生产现场、充足的实践机会。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选择实习导师”。除了为学生联系一个有较高专业水平的设计师作为导师外,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向身边每个团队成员学习,每个设计师都有他擅长的,甚至包括工人师傅,他们在长期的生产施工过程中总结了很多既规范又有效的多快好省的方法,这些都是在教科书上学不来的。在专业实习期间,学生还应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以便及时得到教师各方面的指导,同时指导教师要及时进行实地检查,监督和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并给予有效指导。
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实习是毕业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毕业设计是四年本科学习绩效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本科生在校期间提交的最后一份“课堂作业”,而专业实习就联系着毕业设计,是毕业设计的前奏,是毕业设计的酝酿期,同时也是毕业设计题材、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确定实习内容”。实习的基本指导原则是将课堂学习内容应用于实践,实习要有鲜明的专业特色,不提倡与专业学习内容毫不相干的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摆正位置、调整心态,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矛盾,协调好学校与实习单位的关系,提醒学生留心身边的工作,启发学生在工作中发现和挖掘各种潜在的题材和研究项目,并指导学生将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有机结合起来等等,这些都是实习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专业社会调查和专业实践
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社会调查是帮助学生认识市场、适应市场的重要教学活动。艺术设计学是一门与社会时展、人类经济活动紧密相连的学科,从事艺术设计的人员如果没有敏锐的市场意识,就将被市场无情抛弃。艺术设计学科要重视教学与市场的结合,关注和研究当前经济发展的特征,动态搜集和整理市场信息,从而使教学活动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充实而不空泛。
社会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环境调查、市场经营调查和专业(行业)现状考察。其中,社会环境可以细分为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它是一切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基础。显然,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历史时期内,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具有相对稳固性,或者说具有不可更改性。但在局部区域,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具有其个别色彩,这些个别色彩是构成对设计及其设计事务起着根本作用的外部条件。明确地向学生传达与之相关的信息,对于学生正确理解社会大环境和小环境,对于学生建立有效社会调查、形成完整社会认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市场经营则可以细分为市场结构和市场经营状态,它反映了艺术设计服务对象的市场表现。与社会环境相比,一个产品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经营状态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也是学生进行专业社会调查的重点所在。要进行市场调查,首先要确定目标市场,这是在纷繁市场下确立市场调查坐标的第一步,同时也是重要的一步。其次,将目标市场按高、中、低层次分解为若干个市场区间,为纷繁的市场分门别类。再次,要深入目标市场的具体经营单位,采集鲜活的市场数据,为专业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收集充分和翔实的资料。
专业(行业)现状是指该专业(行业)的现实发展水平,了解行业现状能帮助学生拓展专业眼界。通过调查可以发现设计作品所处的现实状态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主题设计和方案调整。大量前沿信息的掌握,也使得学生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始终保持先进性,能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
开拓眼界挖掘潜能,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在社会实践中,学生自觉学习、掌握服务的相关知识技能,自己收集一手资料,自主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创新思考能力,不断开阔学生眼界,磨砺意志品质,挖掘学生潜能,增强学生自信,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
1.社会调查类活动这类实践活动注重引发学生对社会现象、社会环境的关注。在教学中,我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发展需要选择适宜课题,安排了“网络对中学生生活影响的现状分析”“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现状与分析”“市区空气污染情况及分析”“中学生消费现状及分析”等内容。大家在收集资料、交流探究、寻求解决对策的过程中,既巩固了教学内容、丰富了学习经验,又激发了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兴趣。
2.生活体验式活动这类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体验式参与。例如,组织学生到工厂、社区、田间参加劳动服务;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走进贫困家庭担任志愿者、义工;组织学生远足、踏青等活动。通过让学生体验不同的社会生活,开阔眼界,丰富知识经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教学实践中,一些学校、家长、学生往往以教学、升学、安全等借口挤占实践活动时间,或对实践活动敷衍了事,尚需我们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2.明确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实践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延伸,必须为教学和学生发展服务。任何一次活动前,教师都应该认真分析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方案;活动中教师要随时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活动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评价他人的行为,并对典型人和事进行表扬和肯定。
3.尊重学生发展提出不同要求教育就是要在尊重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上,把每个人的潜能发挥出来。在政治课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依据学生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种是以班级为单位要求大家必须完成的。如,劳动锻炼、值周活动、远足等。第二种是学生可自由选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人物专访、专题社会调查、勤工俭学、领养绿地、科普法制宣传、公益劳动、义工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项目。
4.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1)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确定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活动。例如,我针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作专题调查,提出自己的建议,然后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验证修正建议。(2)要挖掘当地、本校的资源和题材。例如,在“文化生活”模块教学中,开展“石油文化”课题研究。对油田的发展史、油田特色文化等内容,进行调查采访、实地考察、汇报交流。既巩固了课本知识、锻炼了学生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作为石油后代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总之,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书本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践行、在践行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作者:乔丰波单位:江汉油田教育集团广华中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 生活化 实践探究 思想品德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6-0066-01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初中学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在贯彻这种理念的过程中,往往会困惑于既有的、习惯的教学方法所产生的冲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去实施,才能做到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呢?
一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在含义
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将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根植于生活,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揭示社会生活与教材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根据社会生活对教学内容进行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的环境中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明确社会生活对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最终实现对现实生活的适应。
二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
1.走进生活,获取教学活动的资源
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必须开放课堂,突破课堂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思想品德教学,使课堂教学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现实,将社会生活、情感生活、审美生活、道德生活和学生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全面关心学生生活,要尽可能地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生活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用课本知识指导实际生活,使生活体验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引导他们从生活情境中汲取力量,提升自己的价值。
第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教师要充分发掘生活中的思想品德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联系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和改变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第二,结合时政热点,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教师要有敏捷的思维和独到的眼光,善于捕捉与思想品德学科相关的时政热点,将德育、时政融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如教学“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时,可向学生讲述“最美司机”吴斌的感人事迹:一块数斤重的铁片从天而降,在击碎挡风玻璃后直接刺入大巴司机吴斌的腹部,导致其整个肝脏破裂、多根肋骨折断。虽剧痛难忍,吴斌仍完成了靠边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等保障安全的动作,最后还挣扎着站起来对乘客说:“别乱跑,注意安全。”使同学们认识到,在吴斌司机的身上,体现了一个公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联系乡土知识,培养学生爱乡情怀。乡土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点面结合,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在教学中运用《客都梅州》乡土教材,展示了客家的民俗风情和展现了梅州的本土文化,是对客家优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唤起了学生的真情实感,帮助学生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思想品德,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用于生活,提升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思想品德教学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课本中的探究活动这一栏目,倡导学生大胆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通过开展制作性活动、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活动等社会实践,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
第一,通过开展制作性活动,让教学充满新的活力。在教学中,由学生自己设计、制作与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有关的作品,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并学会思考。在学习“感受身边的变化”后,可引导学生围绕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如近五年国民生产总值、居民储蓄的增长等主题,自觉收集材料,精心绘制图表,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教师给予表扬。
第二,通过开展社会调查,让教学充满新的激情。采用社会调查法、体验式教学法,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思想品德,用思想品德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知、情、意、行的真正统一。如教学“细微之处见行动”时,让学生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调查。通过调查了解,激励学生把活动做扎实,并结合社区居民所反映的情况,增强主人翁意识,为搞好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献计献策。
第三,通过开展专题研究活动,让教学充满新的挑战。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境,以专题研究为载体,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总之,通过“生活――教学――生活”的教学逻辑的流程,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活动,积极思考,感悟人生,懂得生活,创造美好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生活赋予了思想品德教学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使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从课堂单调如一的枯燥乏味到精彩纷呈,生机盎然。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的研究专题,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课堂内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对校外各处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在研究性学习中,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各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的状态。那么,怎样引导学生选题呢?
一、贴近学生的生活选题
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的初期,学生选择课题的能力还不强,我们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些比较可行的,富有实效,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供他们选择学习和研究。比如我们平常总爱没收学生偷看的小说,怕影响学习不让学生看课外书,这是在应试教育中老师家长形成的共识。近几年提倡素质教育,倡导阅读的重要性,但学生作业多和想阅读课外书而没时间阅读始终是一对矛盾。针对学生自身的这一问题,我们讨论确定了“渭源县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的研究专题。学生踊跃参与,组建工作小组,明确任务分工,设计调查问卷,制定研究方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会调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大家辩论,寻找对策,提出了适合城乡学生加强课外阅读的宝贵建议。并通过校园广播、发倡议书等方式在我校及周边学校掀起了阅读课外书的热潮。调查报告《渭源县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获第28届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二等奖。针对渭源县近年来环境的发展变化,如校园、新建公园、县城美化绿化所引进的“外来户”植物我们不认识的现状,我和学生讨论确定了“保护环境,从认识身边植物入手”的研究主题,制定了《我们身边的朋友你认识吗》的研究方案,本方案已获第28届甘肃省科技辅导员方案一等奖。因此,我们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选择题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质。
二、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选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拓展。家乡的历史人文、社会自然、科技园区等等,内涵丰富,课程资源取之不绝,用之不尽,教学的价值不可估量。为了充分挖掘本地资源,选择课题时就要充分了解学生家乡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特色资源。如第27届定西市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作品《民间工艺路在何方——关于渭源县民间工艺泥塑的调查研究》,我在选题之前先开了“夸家乡”的主题班会,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并尊重学生的设想,在渭源民间皮影戏、民间剪纸、民间戏曲等题材中,按照学生的方便及对家乡资源的了解情况,优化组合,选择了民间工艺泥塑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活动中还邀请了本地一个搞泥塑的学生家长讲解泥塑的有关知识,并带领学生参观其作品。那些栩栩如生的小泥人,特别是表现农村题材的系列泥塑,如“挖洋芋”“串党参”“吃洋芋攒盐好像过年”等作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实地走访民间艺人的家庭,学生亲眼看到了民间艺人清贫的生活;通过和艺人的交谈,了解到艺人对前途的渺茫和对后继无人的无奈。面对发现的问题,学生讨论、辩论,出谋划策,寻找解决的办法,提出了一些很有见解的建议。因此,我们选题时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利用家乡资源,丰盈实践活动的内容。必要时邀请熟悉家乡情况的行家或专家担任地方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本地的研究性学习。这样,学生们欣喜地走出校园,领略了青山绿水的美丽,了解了地方的历史文化,目睹了高科技生产的神力,体验到生活的真谛。研究性学习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赋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
三、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定的课题要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和兴趣感,学生对课题感兴趣,内容又贴近生活,学生搜集资料就会特别迅速,而且丰富,研究学习起来更是投入。
四、选择的课题要有可操作性
选题时要注意学生活动的范围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以学校为中心,学校到家的距离为半径的范围内。还要征得家长的支持,在家长、孩子、教师的共同参与下不管是亲和力还是社会效应都能得到显著提升。同时,有了家长的支持,活动范围就自动延伸了。
总之,在选择和提出研究课题时,不仅要对选题研究的社会价值有充分的考虑,而且从各方面周密地考虑研究的可行性。
大学生素质指人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和实践中发展起来或形成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对大学生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主体特性和品质,其综合效应表现为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知识和能力。目前,高校中课堂教育是广大青年学生牢固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认知主客观世界的必要途径,但就其规律和特点来看,它并不能成为高校育人的唯一途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还必须表现在改造主客观世界能力的提高,这就不得不引入另外一个概念———实践育人,通过形形、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的开展,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从而达到对主客观世界的认知与改造。
本文将以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为例,探讨其多年来形成的系统化、全面化、特色化的“实践育人”工作格局,并在保持已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践工作的新思路,分析目前高校中的社会实践类型及其育人功能,为高校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和借鉴作用。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和现状
近日,某社会机构在对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调查统计中发现,用人单位对学生在大学经历中最为看重的是“具有2次以上的社会实践经历”,在长期的高校学生工作中,我们也发现社会实践的开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在巩固所掌握知识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不足,从而增强努力学习的动力;此外,高校通过开展社会实践,也为广大城乡尤其是基层农村带去科技、知识和信息。这两方面的意义是社会实践常青的生命源,也是社会实践开展的目标。
近年来,高校社会实践工作规模逐渐增大,参与人数逐年增加,涉及区域更为广泛,仅以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为例,每年参与各类实践活动的学生人数占到全院人数的90%以上,社会实践已经成为高校和学生共同欢迎的一项重要学生工作。
二、高校社会实践类型及育人功能分析
根据社会实践的时间、工作内容、育人功能的不同,学院将社会实践分为不同类型,从而细化社会实践工作,使其更具有针对性,提升工作效率和育人效果。
1、发挥学生专业优势,加强专业类实践活动
历年来,园林学院始终将专业学习与实践内容相结合,一方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将专业知识,思维意识应用于实际,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己;另一方面利用学院专业优势,为实践当地创造效益,并提升学院美誉度。双方受益,结果双赢。
2、发挥学生知识优势,深入农村与偏远地区进行科普与理论宣讲
大学生是社会中文化素质较高的一部分人群,通过大学生文化扫盲活动的开展,发挥学生知识优势,送文化下乡。近年来,园林学院组织同学们在北京郊区县、市区各个居民小区、北京周边省市等地进行了“十精神”、“学雷锋”、花卉知识咨询等多题材、多形式的宣讲服务团,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劳动观念,培养职业道德,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3、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并在其中接触社会、分析社会,培养出正确的人生观
大学是大部分学生进入社会的关键阶段,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广大同学对社会调研表现出极为浓厚的兴趣,社会调查的内容非常广泛,参加社会调研的同学也做出了很多有实际价值的事情。学院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返回自己的家乡或在学校及其周边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社会调研实践,调研内容涵盖经济发展、社会聚焦、生态文明等多方面热点问题,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认知度,为将来步入社会未雨绸缪。
4、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
志愿者活动作为社会实践的一方面,在为社会奉献青年学子拳拳爱心和真情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情操的陶冶和能力的提高,志愿活动的开展往往是和国家或行业的大主题相联系的。如每年四月,北京林业大学绿桥活动都会如期进行,园林学院每年都组织绿桥志愿者进行环保宣传、植树和一系列其他实践活动,为祖国大地添上自己的一分绿;另外,在北京大运会、奥运会、园博会等各种大的会议及赛事活动中,学院都会组织志愿者参与其中,提倡奉献精神,培养大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与人协作能力;
5、开展勤工助学活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校规模的扩大,贫困生问题作为一个敏感话题越来越受到各个高校的重视。近年来,园林学院在做好上级部门针对家庭困难学生相关工作的同时,还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寻找多种多样的勤工助学岗位,如家教、翻译、校对、销售、送信、机房值班、打扫教室等众多校内外固定岗位,即解决了一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也使其在工作中锻炼和提高自己,并逐渐学会自立、自强、自律。
6、开展针对毕业生的就业实践工作,全面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调查表明,毕业生择业期间有一段迷惘期,对今后从事工作不能准确定位,对自身能力估计不足,针对此情况,学院联系多家用人单位,组织毕业生赴各个单位进行为期数月的就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缩短学生和社会的磨合期,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就业定位。
7、社会实践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凑零为整,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以往很多同学认为社会实践只能是“暑期社会实践”,认为必须有相对完整的一个时间段才能保证实践的顺利完成,针对这种现象,学院提出“将实践融入生活”,动员学生开展包括认树挂牌、假日写生、花期调查统计等短期实践项目,在此过程中,同学们利用零星的时间积累了大量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切实得到了提高。
三、小结
随着社会实践工作在高校的深入开展,如何探索实践工作的新思路,使其更好的为学校、学生和社会共同创造价值是高校学生工作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因为,我们在分析社会实践不同的类型和育人功能基础上,还应该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关键词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社会实践活动 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1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时间和探究能力”。而选修3的专题5生态工程主要通过学习生态工程兴起的原因、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应用现状和前景展望,开阔学生视野,进一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其中第一节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是本专题的基础与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实践活动能力很好的载体,贴合课程标准要求,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环其保意识。
本节内容丰富,有很多内容以“资料分析”的形式呈现,适宜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2 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课上已经学习了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并且通过日常生活体验,学生对生态问题有所了解与感悟。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相关内容进行资料分析,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能体验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3 教学目标
3.1 知识目标
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3.2 能力目标
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提出解决对策;通过资料分析,提高分析思维能力;运用各种手段搜集相关资料,提高获取信息能力。
3.3 情感目标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4 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教学设计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社会调查生态问题,了解生态工程的兴起。
5 教学过程与组织
5.1 课前组织学生实践活动
一周前组织学生实践活动——调查生态问题。调查内容是身边发生的或者是新闻热点;调查结果是以PPT或者是WORD文档的形式做成小论文,要图文并茂,包括图片说明、造成生态问题的原因分析、改善措施建议等;合作方式是个人或小组。这样的目的是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存在的生态问题,初步尝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了解生态工程兴起的原因。
5.2 导入
汇报部分学生调查结果,显示优秀学生作品,让学生亲自介绍(某学生以北京PM2.5为背景,图文并茂,分析成因与改善措施。北京雾霾是之前发生的生态热点,该学生以它为调查背景,揭示空气污染严重,颇具时效性,容易引起共鸣)。学生分享调查经验,对生态问题高度关注,并有切身体会,而且也能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再分析教材的“资料分析”就得心应手了。
5.3 资料分析:传统经济模式弊端
幻灯片显示长江流域1998年洪灾图片与相关文字资料,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并回答问题:① 导致常见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② 洪灾反映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资料中哪些文字可以说明?通过印象深刻的图片与文字说明,学生已经领会洪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坏和对人类造成的损失,再讨论分析,不难找出答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说出答案的同时,还要求学生说明如何分析、在资料中如何体现等,借此作为案例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教师在资料二问题上做了一些处理:① 什么是石油农业?② 举例说明农业生产对人体健康及环境造成的危害的实例。这两个答案都可以在资料中直接找到答案。通过实例分析,学生深入了解到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端,意会到它发展了经济效益,但破坏了生态效益。如何改变模式,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取得平衡?生态经济就应运而生。
5.4 生态经济及其最重要手段之一——生态工程
教师通过幻灯片图示两种经济模式,使学生对生态经济与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更加形象,生态工程概念解剖得悉要运用生态学与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其中要遵循五大基本原理。
5.5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教师引导学生资料分析“无废弃物农业”,回答问题:① 实现无废弃物的措施有哪些?② 联系“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再根据物质循环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完成物质循环图解。
学生综合分析,总结出“无废弃物农业”生态系统体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基础原理,然而,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生态工程,衍生出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为了深入理解与灵活应用此原理,教师设计了相关课堂练习:如何进一步改善图2所示的模式,实现能量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答案见图3)例如“家畜、家禽排泄物造成富营养化的问题。不少学生都能提出建立沼气池,这样学生都能理解教材中提出的“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
(2) 物种多样性原理。
以课堂练习最后一题作为切入点:说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请分析资料“人工樟子松林”与“珊瑚礁生态系统”,对比两者的抵抗力稳定性。学生分析比较能得知:珊瑚礁多样性高,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高,所以抵抗力稳定性高。这就是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所遵循的物种多样性原理。教师进一步挖掘教材,图片显示被破坏死亡的珊瑚礁,全球大约有70%珊瑚礁已遭人类活动破坏,说明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会丧失。课后可要求调查“人类哪些活动导致珊瑚礁死亡”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调查能力。
(3) 协调与平衡原理。
由于我校有河流流经,出现水葫芦泛滥的现象,所以学生所做调查中有很多以此为题材,选择其中的优秀作品作为切入点会有很好的效果。首先,学生自己调查发现身边的生态问题,“身临其境”体会更加深刻。其次,鉴于学生有了之前的经验,问题分析会更全面、深入,得出结论——生物要与环境相适应,也就是“协调”。而水葫芦只所以泛滥那是因为水体富营养化,缺少天敌,使之大量繁殖,所以还要考虑环境承载力,那就是数量上与环境的“平衡”,从而得出协调与平衡的原理,并体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的作品中还提到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防治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和种间关系相关知识分析其中利弊,深化本部分知识,也达到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生物问题的效果。
(4) 整体性原理。
前三个原理都是利用学生以前所学生态系统相关基础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学习整体性原理时,要不妨引导学生把“系统”范围扩大,从生态系统扩大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系统中,思考怎样维持这个大范围系统的“稳态”。那就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同时也要考虑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再举例说明即可。
(5)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学生之前没有学过相关知识,教师宜用生物学上的“结构决定功能”作为知识迁移,理解生态工程建设中,系统内不同组分之间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以“生态缸的制作”作为切入点,生态缸这个小生态系统要维持稳态,在制作时注意合理设计各种成分,使各成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生态系统。再结合教材中桑基鱼塘作为例子说明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教师还可以设计几个不同状况的生态缸,用幻灯片显示,其中有些存在某些问题,如消费者过多、没有光照等,学生分析系统中各组分是否合理,比例是否适当,从而领会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系统的整体性原理,再举例珊瑚礁被破坏的例子与之前相呼应。
5.6 知识小结,作品交流
教师主要对生态系统基本原理与它们所涉及的原理基础进行总结。最后组织部分学生上台展示作品,除了说明现象、分析其中生态问题以及提出改善措施,还引导学生尝试分析在提出的措施中应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6 教学反思
(1) 结合教材内容,适时开展实践活动。
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感知能力强,加上现代网络、资讯发达,本节内容适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课堂效果证明学生对生态问题非常关注,有一定的环保意识,此活动促使学生运用各种途径收集资料,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切身体验与收集资料比教材和老师提供的来的更真实与深刻。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却看到地理题材的品德课堂教学“德性”在减弱。
一、 “德性地理”,何时回归
1.纯粹的地理知识课——索然无味
有些教师强调了品德课中地理题材的知识性,试图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知识。殊不知,这样的一种“规范教育”导致的是地理知识与品德目标的割裂。我们不难发现,课堂上教师身心俱疲,力求把知识点讲全说细,生怕有一点疏漏。其实,这样的教学已经与品德教学的目标背道而驰。
2.“脱轨”的两重教育——水火不容
有些教师认为,地理和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没有多大关联。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教师不是通过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受到熏陶、感染从而产生情感,而是勉强地找一个品德目标,让学生无选择、无条件地接受,使地理教学变成纯粹的地理知识教学和道德说教两部分。自然,德育目标游离于知识教学之外。
3.贴着标签的伪德育教学——勉为其难
有些教师学习了新课标,也意识到了品德课的特点,于是试图将地理知识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与情感教育挂钩。实际上,我们深知并不是任何知识都能产生情感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地理知识,有很多就是认知性知识,教师在讲授这类知识时,只要做到使学生对知识点准确习得、领会,而不必生硬地从知识之外塞进某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给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都贴上情感教育的标签。“画蛇添足”只能是自欺欺人。
4.教师知识储备匮乏——难担重任
据调查,目前小学阶段,有近98%的品德学科教师为兼职,大多数教师任教着语文等主课,这样,花在品德学科上的精力可想而知。当这样一支教师队伍去教综合性很强 、需要较高专业知识的品德课时,效果自然也是可想而知了。但是,教师的知识储备恰恰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由于现有知识结构的不合理,许多老师对地理知识都不太了解,根本不能做到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把握知识,这就使品德课的质量大打折扣。
面对这些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的地理题材,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呢?作为一名品德课老师,我清醒地意识到,教材中的这些地理题材不只是用来让学生了解、掌握一些地理知识的,而是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及社会性发展。
二、精彩课堂——满怀期待
1.策略之一 ——取舍课程资源
鲁洁教授曾说过:“新教材是你的‘拐杖’,是你进行教学的一个话题,是你组织教学的一个范例。”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智慧解读教材,灵活处理教材。资源的整合需要教师钻研教材,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只要我们平时留心观察生活并随时捕捉有效的素材,这些素材就能成为很好的课程资源。
如一位教师教学《我们的地球》时,围绕“ 感受地球大” 这条教学目标展开,从学校聊到宁波,再到浙江、中国,直至全世界,让学生去感知、去发现,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地球之大。地理知识是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以“散点”的形式呈现在各个学习单元中,改变了以往按照严密的学科体系和逻辑结构编排教材的方式。这些零散的地理知识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而设置的,不要求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有智慧地将地理题材的教材资源进行适当取舍、整合,使资源真正做到为我所用,凸显实效。
2.策略之二 ——生活味的地理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的新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品德课要重视利用儿童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
如《世界真奇妙》一课,教师巧妙地选择了勾画版图轮廓这一活动作为激发兴趣的切入口,现场效果很好。学生们可能不曾想到认识世界居然还能用这样的方式,在世界地图上勾勾画画,一个国家或是地区的版图轮廓就出现在眼前。更有意思的是,它们各具形状,趣味横生,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在活动环节中,配上活泼欢快的音乐,学生们感受到的是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动动手,动动脑,轻轻松松认识国家,记住他们的名字,让他们觉得了解世界是有趣的,收获惊喜是快乐的。在课堂教学进行的一开始就能够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主动融入到学习中,能为接下去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策略之三 ——活动有形,德育无痕
品德课程中地理题材的教学要重视利用学生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不仅要用到书本、资料上的图片、描述介绍等“外在资源”,更要重视利用学生已有的“内在资源”,将一些抽象的概念、数字“生活化”,一一转换成学生能够体验的形式。
关键词:物理教学; 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012-001
环境保护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一。环境保护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环境教育一方面要教给学生相关环境知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环境状况、培养环境意识。而后者在教学中更为重要。在我们高中物理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渗透环保教育。
一.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堂中有机渗透环境教育
中学物理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环境主题与教材知识的分布如下:
中学物理环境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因此,在教学进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与环保有关的内容,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也会使原本枯燥的物理课变的生动起来。
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例如在讲噪声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1981年,在美国举行的一次现代派露天音乐会上,当震耳欲聋的音乐声响起后,有300多名听众突然失去知觉,昏迷不醒,100辆救护车到达现场抢救”等一系列骇人听闻的噪声污染事件。帮助学生认识噪声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同时结合国内外一些工厂、铁路、飞机场等发出的噪声影响周围居民的事件,让学生自己分析噪声污染的危害,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当然,课堂环境教育应依据教学大纲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防止冲淡教学主题,切忌牵强附会。
二.结合物理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境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中学物理实验中大部分是力学实验。如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分组实验;研究平抛运动轨迹的分组实验、碰撞分组实验等都会有一些物体与物体的碰撞。这些碰撞会产生无规则的非周期性振动,虽然不致伤害师生的听觉,但会使人感到疲倦、烦燥和紧张。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作好防护,尽量避免这些碰撞的发生。如在实验中,用海绵、泡沫塑料等材料进行缓冲,避免发出撞击声。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教育,讨论声要尽量小,保持实验室安静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养成自觉保护实验室教学环境,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做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时,一般光源都用激光,教师可以结合激光的特点教育学生不要因好奇而正对光源观察,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避免自己身受激光的危害。其它污染,如射频污染、热污染等,在物理实验过程中也时有发生,同样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在实验中教师应及时结合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三.结合物理实践研究进行环保教育
近年来,随着课程计划的改革,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的落实,为环境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契机。在我校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中有不少是环境题材,如《人类与环境》《警惕热污染》《家装中的物理污染》《光污染——又一环境的温柔杀手》《空中的柔情杀手——电磁辐射》等,体现了众多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兴趣和关注。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进行了参观考察、社会调查、查阅资料等,使学生在实践中取得了知识技能、情意态度、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参与意识等多方面的收获。
据统计,我国高中生近视率达60%以上,居世界第二位。为此,我国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用于对付近视,但见效却不大。学生就这一与自身联系密切的话题写了《近视的“祸首”——光污染》这篇论文。研究组的同学通过社会调查,查阅资料,仔细分析了与形成近视有关的各种因素,最终提出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是视觉环境,而不是用眼习惯。并提出要对付近视,必须从改善视觉环境这个根本入手的建议。
摘 要:作业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有效方法,了解自己在哪个方面还有欠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哪些内容没有涉及。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作业的布置也是缺一不可的环节,是对教师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成果反应的重要手段,通过作业的布置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布置什么样的作业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初中美术;作业布置;方法
对学生及其家长而言,美术不及其他主科那样重要,是一门比较容易掌握和学习的学科,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可以通过美术学科的学习陶冶学生的情操,降低学习压力,使学生不会那么紧张,从而放松精力,属于给学生放松的学科,这样学生或家长心中都以为,美术这门学科都是无关紧要的学科。而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美术的操作性和实践
性,让学生没有了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热情,这也是美术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本文主要根据笔者的经验,探究应该如何进行作业分配才能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整体水平。
一、作业主题要多样化
大家最熟悉的美术作业形式就是,教师规定一个主题,然后让所有学生根据这一主题进行创作,所有的作业内容都是如此,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很多学生对内容都不感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每堂课程结束之后都会提出至少两种美术作业主题,这样就改变了美术作业的单一性,丰富了作业的内容,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根据学生情况设计出多样化的作业主题让学生以自己的情况出发选择他们能力范围以及兴趣点的主题内容来完成,这样做出的作业会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学习更具信心,加深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色彩搭配”这一内容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色彩搭配的知识点设计出多个作业主题: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家庭情况为自己家人设计一套牙具或者是其他家居用品等等;还可以为自己设计一个书签;为朋友设计一款他喜欢的书包、文具用品等。给学生足够大的选择空间,涉及自身还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一切都是与自身相关的内容,紧密不可分割的,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作热情,让学生更有兴趣。
二、作业布置的形式应多种多样
传统美术教育最常遇到的作业多是以主题绘画或者是手工制作品为主,考验的是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对美术内容的理解。在新课程改革下,以往的美术作业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学习要
求,学生也对这样的形式不感兴趣。所以,美术教师应该尝试进行多元化的作业布置,提高学生积极性,以下为具体方法:
绘画和制作形式作业:绘画形式不局限,如:国画、油画、水粉画、漫画等形式都可以让学生进行尝试;材料可以选择雕塑、版画等,表现方法也可以为手绘、电脑绘画等内容,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学习。
表述形式作业:文字叙述类主要是概念以及美术概念类的学习,也可以是对美术作品的说明等内容,这种也是美术欣赏部分中最常见的内容,可以把课本上的内容与同题材的其他作品相互对比,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这样能够更好地记忆作品。
开放性作业:教师在进行课文学习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多进行课外活动,以学习兴趣小组的形式或者是社会调查的形式,让学生对美术内容有更广泛、更深入的了解。例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款校服,然后通过社会调查的形式看全校师生对校服设计的反应如何。
阅读作业:教师在课后可以为学生制作一些“小卡片”等材料,通过课外的阅读材料,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小知识”,拓宽知识面,同学之间“小知识”的相互交流,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作业设计要体现层次性
在进行美术作业设计的时候,需要对以下几点进行考虑:首
先,就是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进行作业难易程度的布置;其次,就是找到学生自身的差异性,根据学习水平的好坏在作业内容上划分难易程度,分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适用于美术能力较好的学生,他们对美术学习有较好的兴趣,学习成绩好,就可以提高作业难度,满足学生自我挑战能力的提升;第二层,是美术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他们对美术没有太多的热情,就让他们顺利地完成作业即可;第三层,是既不喜欢动手,学习积极性又不高的学生,只要设计出学生喜欢学习的内容即可,不用要求过多。
例如,在学习“笔墨画”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内容画《牵牛花》,然后,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对作业提出不同的要求。对第一层的学生,需要让他们注重在构图、笔墨技法上有一定的体现和着重,争取画出整体性;第二层的学生,需要他们掌握基本的绘画方法和墨色的使用;第三层的学生只要对某一个形象或者是某个局部进行绘画即可,重要的在于参与进来。分层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基本上都会积极参与到作业中来,通过作业能体会到笔墨画的魅力所在。
总之,合理地进行美术作业的布置,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掌握美术的技能和对美术的体验,最重要的是通过美术作业,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让学生更愿意主动地接受美术这门学科的学习,
加深见解,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水平。
参考文献:
[1]谢娟.初中美术作业设计漫谈[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12).
一、读写结合,读中悟法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过于重视对“形式”“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学生很难写出好文章来。言为心声,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有效地改变学生习作中千人一面、人云亦云的不良现象,在处理课文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形式的束缚,按照“怎样表达的、表达得怎样、为什么这样表达、还可以怎样表达”的顺序,鼓励学生自己感悟表达的方法。在指导学生习作时,不能指导“过细”,那种为学生定好中心,列好提纲,甚至提供开头、结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二、拓展空间,灵活选题
教师要创造条件,结合阅读教学,灵活把握时机,丰富习作形式,引导学生自由表达。
1.填补题目式
教师可提出一个大致范围,给学生留出选择的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例如,要求学生说真话,吐真情,可以这样命题:《 ,我想对你说》,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写自己熟悉的人物。
2.自主拟题式
这种形式的作文训练易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表达的欲望。因此,教师要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题材,提出作文的范围和要求,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景、物、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例如,组织某项活动后,让学生自拟题目作文,学生有感而发,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3.问题引导式
为了改变作文教学“封闭式”小课堂的现状,切实加强作文教学同生活实践的联系,教学中可结合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工具书或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积累素材。
4.随机练笔式
在训练命题作文时,要从“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结合课文及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练笔。例如,在学习了《囫囵吞枣》《叶公好龙》后,可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扩写;学习了《将相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篇幅较长的课文后,可让学生进行缩写;学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后,可让学生展开想象——“阿曼达在废墟中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
三、突出主体,多批少改
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经历“积累——表达——修改”几个阶段。但从平时的习作训练看,常常是“教师出题学生作文”“学生作文教师改”,这样做往往事倍功半。实践证明,有效的做法是——教师要多批少改,即“多批”启迪思维的问题,“少改”文字上的疏漏,培养学生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
1.教师主导,典型示范——悟法
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找出存在普遍性问题的文章,用多媒体投放在屏幕上,在不改变文章原意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按照“读(通读全文)——找(查找问题)——改(对症下药)——补(补漏润色)”的方法进行修改,让学生从中掌握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
2.突出主体,自改自评——用法
修改文章,首先是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修改。如果“学生作文老师改”,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养成交上作文就完成了任务的不良习惯。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读——找——改——补”的方法,对作文进行修改。
3.集体讨论,互评互改——得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家长 义务 家乡资源 家长会 支持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过程性的特点,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配合,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才能促成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和谐发展。
根据笔者的实践与思考,目前县镇域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之所以起色不大,除了前两篇文章提到的课程资源单一、教师的指导缺失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那么,研究性学习中家长做什么呢?
一、研究性学习中家长的义务
1. 从情感上支持孩子
研究性学习重视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亲身参与科学探索研究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能激励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让自信心受到打击,求知欲受到压抑。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校内外、在自然界和现实社会中,运用科学研究的方式,全面地与人沟通交流,获取研究所需要的第一手资料。在这一过程中,或者由于调查、采访时人们的不配合,或者由于观察、实验、设计的难度等问题,孩子有时会感到困惑、郁闷而失去学习的信心。这时候家长就要及时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孩子的感受、想法和行为,孩子顺利时多鼓励表扬,遇到挫折时多扶持、帮助与提携,和孩子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烦恼,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支持,也是孩子非常需要的精神支撑力量。
2. 帮助孩子提供与整合信息资源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的途径获取信息,学会归纳、整理、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家长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应力所能及地帮助孩子提供一些信息资源,指导孩子进行有效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家长可以利用自己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网络为学生的观察、调查研究、实验等提供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的支持。例如“上班族”家长可提供本单位的资源;“教师”家长可提供本学校的网络和图书资源。家长的智力和专业本身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
3.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在大自然环境中、在社会环境中、在生产和消费环境中、在科研与生活环境中,积极地开展社会观察研究、社会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此时,家长就要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县镇域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的现状
(1)县镇域普通高中家长普遍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存有认识偏见,认为研究性学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2)县镇域普通高中近90%(如我县)的学生来自农村,学校、学生和家长沟通有限。(3)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那么,县镇域普通高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呢?
1. 充分利用农村家乡的资源,丰盈实践活动内容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难点之一就是没有现成的教材。如何来开发课程资源呢?《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充分利用农村家乡的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拓展。家乡的历史人文、社会自然、科技园区等等,内涵丰富,课程资源取之不绝,用之不尽,教学的价值不可估量。为了充分发挥对家乡本地的依托作用,开展活动前充分了解学生家乡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特色资源。如《民间工艺路在何方――关于渭源县民间工艺泥塑的调查研究》,我们在开展活动之前,先开了“夸家乡”的演讲班会,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并尊重学生的设想,在渭源民间皮影戏、民间剪纸、民间戏曲等题材中,按照学生的方便及对家乡资源的了解情况,优化组合,选择了民间工艺泥塑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活动中还邀请了家乡本地的一个搞泥塑的学生家长讲解泥塑的有关知识,并带领学生参观其作品。那些栩栩如生的小泥人,特别是表现农村题材的系列泥塑,如“挖洋芋”“串党参”“吃洋芋攒盐好像过年”等作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实地走访民间艺人的家庭,学生亲眼看到了民间艺人清贫的生活;通过和艺人的交谈,了解到艺人对前途的渺茫和后继无人的无奈。面对发现的问题,学生讨论、辩论,出谋划策,寻找解决的办法,提出了一些很有见解的建议。这些内容全部在调查报告、小论文、学生的心得体会中表达了出来。因此,我们在选择研究课题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充分利用家乡资源,丰盈实践活动内容,必要时邀请熟悉家乡情况的行家或土专家等担任地方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本地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这样,学生们欣喜地走出校园,领略了青山绿水的美丽,了解了地方的历史文化,目睹了高科技生产的神力,体验到生活的真谛。研究性学习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赋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
2. 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争取家长的支持
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让家长理解和支持孩子的研究性学习,并且以学习者、参与者的姿态介入孩子的研究性学习,最起码做到在情感上予以支持,建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社会支持系统。县镇域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力量和教学设施相对不足,学生家长是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得到他们的支持,对学校顺利开展研究性学习非常重要。
作为文化人类学的核心,田野研究既是一个人为的过程,也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因为文化人类学家不同于所谓“硬科学”的研究者,他们调查和研究的是人类群体。在某种程度上讲,不同文化的人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同一文化的人之间也有差别。而且,机会、政治和历史的情况都是因时因地而异,这些情况也就增加了田野调查的独特性。田野研究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最初的田野研究主要是指一种田野调查或是田野作业即fieldwork,是指人类学的研究者们到调查现场收集材料的过程,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研究范式,即field study,由此就给田野研究注入了新的内涵。
第一,田野研究是一种现场实地研究,田野――Field,从字面上解释,就是田地和原野。田野研究就是到被研究对象所处的地域去研究人物、事件或文化。田野研究意味着田野中的研究,并且随着田野的深入而同时得到推进,这就要求我们要带着问题意识进入田野,同时还要在田野中发现问题,乃至问题的问题,并积极地就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非仅仅针对业已设计完毕的“问卷”,或以“表格式”的预设框架为发现问题的禁锢。换言之,田野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既定学术目标,或为了印证某种学术预设去调查、参与、观察和搜集资料。要求研究者进入某一自然的研究场地(即田野),在尽量不干涉研究对象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方式收集资料,从而记录,描述当时当地的所见,所闻及所想。即它体现了研究情景的自然性。
第二,田野研究在方法论的层面上含括着田野作业,并将之整合为田野研究中的基础环节,同时提倡个案与专题。对田野研究者而言,其案头准备工作和理论预设,就不仅包括了田野日程的计划和步骤、资料搜集的手段和技术、记录采访的专题和内容,以及进入社区的角色和方式等等具体操作层次与技术路线,还应当包括对田野问题的有效视界,田野关系的主动建立,地方知识体系的深刻理解,乃至田野笔记与田野访谈的规范化,田野中的跨文化经历与主动体验,田野写作中的文化发现等等更为丰富的理性思考。即它体现了研究视角的整体性。
第三,田野研究强调研究者主体在田野关系中对自身角色与功能的主动认知,对自身学术背景和可能形成的影像失真甚或倒置的敏锐体察,能够在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之间找到一种恰当的观察距离来切近对象,并适时地、主动地作出精细的调整。
第四,田野研究要求我们要从田野与文本两个维度来高度关注民俗学的“证据提供”(documentation),也就是说要从田野研究的一系列环节,如田野作业(fieldwork)、访谈(interview)、田野笔记(fieldnotes)、田野记录(transcribing)、田野报告(reporting)、田野翻译(translating)、田野的文本化(textulizing)到最后形成一个系统的田野档案(archiving,包括田野文献识别、获取、处理、存储和传播等),才能最终支撑起被阐释的文本,而在史诗田野中,只有经过这一完整的、有步骤的、充满细节的田野研究流程,才能最终提供并支撑一种能够反映口头史诗传统本质的,以表演为中心的民俗学文本及其文本化制作流程。
第五,田野研究要自始至终地贯穿学术的思考、文化主题的发现和文化意义的揭示,最后都要落脚在理论概括的层面上。而任何形式的理论抽绎,都不过是从特定的角度入手、组织和梳理材料的结果。田野研究应该是一个走近对象到发现对象本质性规律的过程,而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穷尽研究对象的过程。因此,田野研究中对资料或文本的取舍和轻重,都深刻地浸透着研究者的“指纹”,也就是研究个性。
第六,在置身田野的过程中,理论和预想都要经受实践的检验。换句话说,在实地表演的场域中,对材料的透彻理解与语境关联的动态分析,会反过来对理论框架的搭建、分析模型的推演,乃至具体操作规程的调整产生深刻的影响。田野研究,一方面就意味着,它绝不仅仅是特定理论或学术预设的简单验证过程,而毋宁说是检验、修正,乃至颠覆预设理论的过程;另一方面,田野研究不是一种走向田野的姿态,而是一种学术主体能动性的激活装置,能够帮助我们去发现对象本质、去提炼出更切近对象、更符合对象本真,同时又能烛照其社会文化语境和史诗传统规定性的学理性阐释,因此,也为我们通过史诗田野的实际展开,而最终在史诗理论的思考中有所建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人类学中的田野研究对教育科研的启示
当前我国教育研究的方式相当大一部分或者绝大部分是文献和思辩式的书斋研究,这种研究是一种研究范式,但是它的弊端是容易脱离实际。由于我们一些教育理论研究者缺少长期深入基层的社会调查,缺少具体、实际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就教育统计来看,其结果的真实性往往就要大打折扣。例如涉及国内某一地区教育的一些基本数据,就只能够依靠当地行政机构提供。一些基本概念和观点,由此也会受到某些行政官员的影响,服务于一些行政长官的需要,从而失去学术性和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教育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它涉及到千家万户每个普通人的生活,涉及到国家、政府和社会的人才需求,目前的教育现实是要“普初”“普九”,发展的重点难点还在农村,所以我们现在的教育如果不研究大多数人口的教育,那么教育研究就将是一句空谈。而且,一些在中小学进行的教育实验,在相当程度上远离基层民众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需求和教育的文化底蕴。一些教育专家常常只是站在指导的位置上,只求按照自己的思路展开研究或进行实验,并最终验证自己所设想的“教育理论体系”。在这类教育研究过程中,极少存在研究者以平等的身份较长时间实地亲身参与并多处观察社区及农村基层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方式。
因此,我们的教育研究必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深入校园、课堂、社区与家庭。而人类学的田野研究方式恰恰要求研究者深入到被研究者的生活情境中去,这是一种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
三、田野研究的设计程序
1.田野调查的计划
田野调查的计划也称为调查之前的准备。田野调查的对象也就是研究项目的选题,首先制定提纲。在选题确定后才能制定调查的内容和地方、时间以及方案。调查对象也就是研究的“田野”。在教育研究中,它可以是特定情况下的教育制度、过程和现象(人、事件、行为、过程和意义)等等作为对象来研究。
为了有目的、有内容地去实地考察而达到预期收获,研究者必须首先选择研究的题目,比如在选题时要尽力去选择研究领域中的空白题材,事先还要收集了解信息,要避免重复“撞车”。选择有研究意义、有价值的项目。然后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出调查的提纲和调查的手段(文字记录、拍照、摄像、绘图、测量等几种),最后写出具体的内容,制定调查计划、日程、路线。根据不同的地方准备不同的必要物质工具。还应准备查阅资料的工作,即从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查阅与之相关的文字记载资料,对被研究对象有一概念上的了解,再开始实地调查工作。根据调查对象内容而定。
其次是准备记录的、拍照片的、摄像收集的设备,经费等准备。如果准备工作不充分,匆忙奔赴到目的地,无法记录下现状、实况,得不到全面的采样就会影响调查的质量。
2.田野调查的技术方法
田野调查技术或称手段。比如:以最基本的文字记录为必不可少,文字记录要尊重原人、原事、原意的真实,记录中不得添加调查者的主观的分析结论,只能是原始记录,其次是用拍照或摄像、绘图、测量等,记录下原始证据。
3.田野调查的方法类型
调查: 不能去的地方,信函调查。
问卷式调查:设计需要提出的问题。
填表式调查:设计表格填写调查内容。
观察式调查:直接观察、居住体验法。
数据式调查:统计分析法。
群体访问式调查:“会议提问”实验法。
个别访问式调查:个案调查(以个人为对象)。
抽样式调查:几百人以上的百分比。
相对比较法式:非主观意识的比较,而是以原始材料比较法。
综合调查法:宏观调查法。
4.田野调查的成果形式
田野调查报告:在整理收集记录资料、数据、表格后,综合地分析实地调查资料。这是很重要的后期工作,编写调查报告的重点是尊重原意。如实编写记录,不得随意加入调查者个人的理解,不加作者个人的分析观点,解释和结论。客观地反映现象、历史和存在的问题。作为历史档案存档的重要依据。
对所调查的资料按历史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文字规范整理。如实地记载调查原始资料。应尊重人物、事件、对象的原文、原件和原意的原始记录。如实写出报道、调查报告。并注明调查地点、调查时间、报告人。
研究报告:在以上整理、编写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和研究的对策,这就是研究报告。即在对所调查对象的历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依据上,提出研究综合分析建议和对策,作为学术论证报告。给相关部门提供决策的参考依据,也就是综合分析田野调查中所获得的资料,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编写调研报告的目的并非简单地描述调查的见闻,而是对调查资料的解释,分析出可靠性结论。
5.田野调查的四点要求
求实的作风。在选定研究的项目以后,深入调查,多方调查,一定要严格尊重原始的记录,不得参与个人的分析、猜测以及个人的结论。原始记录应该是实事求是地记下原始的原话、原事、原人。
严谨的学风。在调查中有口头了解的,有文字史籍记载的,有各种来源。但一定要加以多次反复核实,去伪存真。多次考证取得共性,统一的观点和论据。一定要做到有充分的论据来证实自己的论点,也就是法律上讲的,有根有据,有据可证。
平等地位的态度。调查研究者对不同文化和不同民族的调查研究时,切忌不可以我为主的居高临下态度,要以诚相待,这样才能获得对方的信任与帮助。
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良好的理论修养是调查研究的基础,社会调查的深入需要人生阅历和经验的积累,总之,田野调查是一种社会实践,也是经验积累的过程。
6.衡量田野调查的质量标准
第一,做田野工作时,往往用文献法了解历史背景和现状,用问卷法大面积地抽样了解宏观背景,用个案法实地观察体验,深入挖掘,做小的case study(个案研究),也就是说,做田野工作是把几种方法综合起来使用,力图了解真实情况,获得第一手真实的东西。田野工作质量的标准就是利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去获得真实的东西,真实性代表你的田野工作质量的高低,这些资料要经得起推敲和验证。
第二,所作调查是否全面,是否尽量不带强烈的主观意向,不预设倾向性。但是往往一个人有他自己的文化背景,这种文化预设是不可避免的。作为一个训练有素的田野工作者要时时意识到这个问题,要时时提醒自己注意避免掉入由预设导致的文化困境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