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56: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夏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填空
1、写诗题
(1)李白的诗有: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王维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杜甫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4)陆游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5)苏轼的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6)白居易诗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 作者及诗题
(1)送别诗有: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2)有季节特征的诗有:
春: _________ ________ 夏:_________ __________秋: _________ ________ 冬: _________ ________
(3)与月亮有关的诗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与流水有关的诗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与战争有关的诗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描写某种植物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写诗句
(1)描写山水的有关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歌颂情谊的有关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映科学哲理的有关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映边疆将士的有关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现爱国主义的有关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补充诗句
1、( ),后不见来者。
2、( ) 悠然见南山。
3、( ),燕山月似钩。
4、( ),只是近黄昏。
5、( ),一览众山小。
6、 明月几时有,( )。
7、 随风潜入夜,( )。
8、 生当作人杰,( )。
9、 海内存知己,( )。
10、少壮不努力,( )。
11、本是同根生,( )。
12、谁知盘中餐,( )。
13、野火烧不尽,( )。
14、谁言寸草心,( )。
15、青山遮不住,( )。
16、欲穷千里目,( )。
17、但愿人长久,( )。
18、十指不沾泥,( )。
19、国破山河在,( )。
20、百川东到海,( )。
21、感时花溅泪,( )。
22、大江东去,( )。
23、人有悲欢离合,( )。
[关键词] 纪录片风格 抒情诗 抵触 削减
贾樟柯的电影中,经常出现字幕,如《三峡好人》中作为标识性题目的“烟”、“酒”、“茶”、“糖”等文字。那么是否可以说:贾樟柯一直隐约感到了电影的局限和变现力,而企图将文字与影像结合?在《二十四城记》之前的电影中,贾樟柯对“文字/字幕”的处理,可谓都是恰到好处。而这次,他在银幕上打出的大量诗句,使得整部电影有了一种不堪负荷的感觉。本文认为《二十四城记》并不是一部成功的贾樟柯影片,电影中出现的几首诗与其整体风格的不和谐性,正是《二十四城记》的一个瑕疵。
《二十四城记》中的引诗均以字幕的形式出现,所以,考察《二十四城记》中的引诗与影片整体风格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在思考文字与影像的关系。文字与影像之间一直就进行着不灭的战争。罗兰•巴特、希勒斯•米勒等都认为文字与图像之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的对立。巴特认为“二者之间是不能有任何合作的,因为这两种对立的结构和系统是不可调和的”。[1]希勒斯•米勒认为“一张图片和一个句子是不可以相互‘翻译’的。图片的意义就是它本身,句子的意义也是它本身,这二者从来不可相遇。”[2]毫无疑问,贾樟柯试图将“诗”与影像/画面相结合,不是采取剧中人物诵读或对话的方式,而是以字幕的形式,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冒险,他试图和解文字与影像一直以来就有的冲突。
美国知名电影学者达德里•安德鲁(Dudley Andrew)称贾樟柯为电影诗人。如他所言,充满诗意的贾樟柯,其实是Bazan的忠实跟随者,是一位写实主义者。他在《二十四城记》中,试图将纪录片的“真实”与诗歌的美丽和抽象相结合,这本身没错,因为法国电影史上也有三四十年代著名的诗意现实主义。在《二十四城记》中,他的诗意体现在影片所引用的四首诗中:《玻璃工厂》欧阳江河,《随时间而来的智慧》叶芝,《红楼梦•葬花词》曹雪芹,《本质》万夏;其“写实主义”则表现在该片所选择的纪录片风格。他试图将诗意的文字(四首抒情短诗)与具有纪录片风格的影像结合,将银幕作为书页,以字幕的形式直接打出诗句。这是一部真诚的影片。以字幕的形式所引用的诗句,句句美丽,用意用情都很真诚。但奥斯卡•王尔德曾说:“真诚的诗歌都不是好的诗歌。”贾樟柯在黑色的银幕上所打出的这些的美丽而伤感诗句,与《二十四城记》的纪录片的风格,有些错位的感觉。影片无法承受,也无法吸收这些美丽、伤感的诗句。这些美丽的点缀,本来应该是全剧的精华与浓缩,但客观上产生的艺术效果是一种不和谐的、混乱的感觉。
《二十四城记》影片的前半部分,并没有出现引用的诗歌。从结构上,影片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以采访郝大丽结束后,黑色银幕上打出的诗句“整个造飞机的工厂是一个巨大的眼球,劳动是其中最黑的部分”为界限。这首诗引自欧阳江河的《玻璃工厂》,表达的是对工人劳动的赞美,是《二十四城记》所有引诗中最恰当的一首。而影片中对叶芝“时间的智慧”、万夏“消逝”、曹雪芹“葬花词”的引用,都出现在电影的后半部分。“时间的智慧”和“消逝”这两首诗的引用,有悖于本片凝重的纪录片风格,显得过于多愁善感。
诗一:“时间的智慧”
宋卫东,1966年生,现城发集团的办公室副主任。正向采访他的贾樟柯回忆自己的过去:斗殴,恋爱,分手,放弃高考机会,顶替父亲进420厂当工人。他回忆着420当年的辉煌:“420有自己的系统……他们觉得自己挺牛的。”
76年去世,78年自卫反击战,当时当工人待遇好,为了能当厂里的工人,甚至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他顶替父亲,当了420厂的工人。他对着镜头,向采访他的贾樟柯絮絮叨叨地讲述自己的爱情故事。他和初恋情人的分手也许是因为二人后来社会地位的悬殊。因为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当工人已远远失去了当时的光环。他伤感地说,厂子要搬迁了,要成为五星级酒店。
车间,屏幕上出现字幕,说篮球场上高楼已起,三天后,这里拆机器。工人们在车间里留影。有一个工人好像在夜巡。
银幕上打出了叶芝题为“时间的智慧”的一首抒情短诗:
“秋叶繁多,根只有一条。
在青春说谎的日子里,我在阳光下招摇;
现在,我萎缩成真理。”
“在青春说谎的日子里,我在阳光下招摇”这一句诗似乎在呼应宋卫东对中学恋人的回忆,特别是关于他们在球场上分手的回忆。若细读,在这里以字母引用叶芝的这首诗,其实有些跑题。因为它至多也只是和宋卫东的某段青春记忆有关,“青春”、“说谎”、“阳光”、“招摇”、“秋叶”、“萎缩”等意象均与420厂无太大的联系。
一部电影的伤感力很多时候和它的内敛力成正比。这首叶芝的诗,在这里以字幕的形式出现,起了散布伤感的作用,但丧失了“内敛”的凝重。
诗二:“消逝”
苏娜站在阳台上讲叙她的故事,摄影机的镜头慢慢地摇向了成都市高楼林立的“市容”。叙述完她的故事,银幕上打出了万夏《本质》的这句诗:“成都,仅你消逝的一面,已经足以让我荣耀一生”。
诗歌的是修辞的艺术。“你消逝的一面”让读者想到的是一女人的消逝的容颜,写诗的人,似乎是这位容颜已逝的女人过去的情人,仍沉浸在对已经老去的情人昔日美丽容颜的回忆和伤感之中。然而,确切地说,这位“容颜已逝”的女人,不是成都,而是昔日辉煌一时享受着军队级待遇的420厂。尽管420厂仍然存在,但昔日的荣耀已经不复存在。由于一系列的经济改革,这个军工厂诸多的工人已经下岗,他们怀念420老厂过去的荣誉和所享受的特殊待遇,怀念过去那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代。但如果把已经辉煌不再的420厂比作是一位容颜已逝的情人,似乎让伤感怀旧的情绪过度地流淌和泛滥,与影片凝重写实的风格太相抵触。
银幕上所打出的这两句诗,实际上是编剧之一翟永明根据万夏《本质》的两句诗“仅我腐朽的一面,就够你享用一生”改写的。她将原诗中的“你”“我”二字对换,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逆转,将一位老去的情人对仰慕者的吟咏改成了忠贞不变的仰慕者对老去的情人的哀叹。“腐朽”改写成了“消逝”,“够你享用”重写成了“足以让我荣耀”。翟永明改写后的诗句,比万夏的原句更具有伤感力。
但翟永明女诗人的伤感和《二十四城记》所力求的纪录片风格和写实精神没有达到和谐的结合,没有创造出悲怆的力量,反而有着一种不和谐和别扭。
黑的底色
黑色是这部影片的底色,是挽歌的颜色。《二十四城记》是一首关于一个国营老厂的哀歌,而这些美丽的诗句,是飘落在420老厂废墟上的歌。电影诗人贾樟柯总是唱着一首伤感的歌。这是一首以黑色为基调的哀歌,沉重肃穆的黑色之上出现多首诗歌,也多次出现被采访者的简历,颇为眼花缭乱,让人目不暇接。《二十四城记》承载了过多的文字,最终显得过于沉重,并且过于混杂。事实上,也许这种“混杂感”正是《二十四城记》的硬伤,近十个被采访者,有的是真人真事的采访,有的是由演员扮演的有所根据的虚构人物,这种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混杂感”让观众有一种无从适应的感觉。
贾樟柯沉默的黑色最终无法承载那些抒情短诗的美丽与浪漫,带给观众一种混杂的、不知所措的感觉。在象征沉默、悲痛与死亡的黑色银幕的衬托下,那些美丽而伤感的诗句,无法与《二十四城记》的影像达到有机的结合。《二十四城记》最初引用了两首叶芝的诗,除去“时间的智慧”,还有一首“被泼溅了的牛奶”。安德鲁在与“与贾樟柯对话”的采访中,专门提到了叶芝的这首诗。但在《二十四城记》终极的DVD中,“被泼溅了的牛奶”已被删除。这是否说明贾樟柯导演已经感觉到了本文所论述的问题:《二十四城记》承载了过多的伤感、浪漫而美丽的诗句,削减了其凝重的纪录片风格。
注释
[1](Roland Barthes, “The Photographic Message,” in Image-Music-Text, ed. and trans, Stephen Heath。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77. p. 205.)
[2]J.Hillis Miller, Illustration .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P. 95.)
作者简介
关键词 古诗词 诗境 诵读 特色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领域里的一颗灿烂明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古人说:“不读诗,无以言。”诵读经典古诗词就是直抵孩子内心的歌唱,它可以雕琢孩子的心灵,感化孩子的性情,培养孩子的志趣,开阔孩子的胸襟,端正孩子的言行,塑造孩子的人格,陶冶孩子的情操。近年来,我在班级里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作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一、诗意环境:营造氛围,润物无声
我在班级开展诗香班级建设,将墙壁、生物角、小书架处处都有古诗词的影子,墙上的评比栏上冠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的标题,而“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栏目则粘贴着孩子们自制的读书卡,读书心得。桌子上摆放的小组组牌中亦见古诗,用“花之君子——兰花”“花中清友——梅花”“花中之王——牡丹”“花中佳友——”等花中十友给小组命名,正面写组名,背面写相关的诗句,学生说他们班是在用和“花语诗情”相关的诗句来装扮教室,以花之精神怡情养性,以花之品格感染激励。“花中之王——牡丹”小组的同学在搜集研读了众多牡丹的诗句之后,竟然从资料中发现,洛阳牡丹原来是始于隋,成名于唐,甲天下于宋。教室的墙壁上的诗句,我们年级确定选用吟咏“黄河”的诗句,因为黄河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而作为一名洛阳人,我们更是生在黄河边,长在黄河边,黄河水哺育着我们,黄河精神影响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这些诗句更能引起学生共鸣,领悟到浓浓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我和学生们一起精选了许多吟咏黄河的诗句,从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中看黄河的奔腾不息;从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悟黄河的博大情怀。此外,我们班和本年级其他四个班的班级诗词布置主题也各有特点,分别是“花语诗情”“日月星辰”“上善若水”“山川锦绣”,加上各班墙上粘贴的“黄河精神”诗句,归纳到一起,我们年级的诗词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自然之道”。
这些,都是孩子们诵读经典的一份份收获;这些,不仅成了校园的一道风景,更重要的是能吸引学生去欣赏、诵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诗词的陶冶、影响。古诗词就是在这样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的环境中得到滋润。
二、经典诵读:情趣课堂,融合所长
经典诵读与语文学科教学相结合。语文课堂是古诗词诵读的主阵地,为了使学生真正爱上古诗词,加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讨,课堂上,我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教育技术,来展示流传千古的经典诗词,和诗词浑然一体的音乐、生动再现诗文意境的图片,为学生理解古诗文搭建了桥梁,打通了时空的间隔。教师们通过吟、诵、唱、舞引导学生进入诗境,感受诗韵,浸润诗情。古诗课堂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在《惠崇春江晓景》中寻春、探春、赏春,感受春之生机;在《卜算子咏梅》说梅、问梅、评梅、赞梅,感受梅花的高洁品质……在古诗词的教学活动中,不禁令人感悟到:教育的本质是文化传承,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信念在唐诗宋词中得到了浓缩和提炼;唐诗宋词凝聚了中国人的自然知识和人生智慧;唐诗宋词寄托着中国人极其丰富的思想感情;唐诗宋词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无穷的艺术想象力。
每月一个主题吟诵古诗,让学生在不同的时节积累、吟诵不同的诗词。三月我们以“春天”为主题,四月以“牡丹”为主题,五月以“夏天”为主题,六月以“励志”为主题。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春游芳草地,夏观绿荷池;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感受文化、品味生活。一路走来,琅琅童音,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三、特色活动:品味诗韵,体验成功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对教师来说,在古诗文的世界里,无论李杜,无论韩柳、无论苏黄,随便哪一位,都是古今中外绝世无双的奇才。教读经典诗文,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诵读经典诗词,更是一种永远的传承。
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这深厚而辉煌的民族文章是炎黄子孙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我们背诵积累优秀的诗篇,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古诗文之所以能够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流传下来,且经久而不衰,是因为它们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都堪称典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熏陶,从而奠定内涵丰厚的文化底蕴。阅读,是对有限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的重要补充和扩展。优秀作品的阅读量越大,人的视野越开阔,精神境界越高。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培养人文精神。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多背,实现“量”的积累呢?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古诗文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会增进理解,与古诗文的情感产生共鸣。如背诵《望庐山瀑布》时,当背到“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语时,除了规范背诵语气外,还要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得当的语气和体态语加快了学生的记忆与理解。
据意背是根据诗的内容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如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如含有“美丽芬芳”意思的,学生会背起有关“花”的诗来,一时间桃花、杏花、荷花、、石榴、海棠、梅花五彩缤纷,争芳斗艳,有《惠崇春江晚景》、《题》、《海棠》等;含有“播种理想、放飞希望”意思的,学生会背起“言志”的诗:《石灰吟》、《无题》等……引导学生据意背能促使他们分类清,背得多。
根据时令进行分类背诵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把握古诗文的脉搏,从而达到记忆深刻。如学生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从《江南春》、《春江花月夜》、《春夜喜雨》到《夏日》、《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从《秋浦歌》、《秋思》、《枫桥夜泊》到《冬景》、《江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生们背过了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绚丽的冬。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的兴趣,为大量地背奠定了基础。
在学生背诵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为他们创设背诵的氛围,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譬如,背诵立意欢快的诗文时,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背诵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背诵描述风光无限的诗文,配以优美的大自然画面等。创设情
转贴于
境背诵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能创构诗境,形成特有的心理氛围,从而促进背诵。
白日颓林中,翩翩零路侧。
蟋蟀吟户牖③,蟪蛄鸣荆棘④。
蜉蝣玩三朝⑤,采采修羽翼。
衣裳为谁施?俯仰自收拭。
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
注释
①阮籍(210~263),三国时期魏诗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
②木槿:又称“日夕花”,其花朝生夕陨。
③蟋蟀:初秋生,遇寒则鸣,生命短促。
④蟪蛄:春生者夏死,夏生者秋死。
⑤蜉蝣:存活时间不过三日的一种生物。
简析
这首诗实在是一个传奇性人物的独特的心理自白。
好,先说“传奇”吧!这位处在魏晋易代动荡不安时期的诗人,应该是很难接受篡夺到皇位的西晋之帝的。所以,他一度将自己的心浸泡在酒精之中,以60日的大醉换得不与帝室联姻的清高;他曾率意出行,直到道路不通,然后痛哭而返;他曾施看不惯的世俗之士以白眼,而施性情之士以青眼,“白眼”“青眼”两词的沿用应该跟他直接相关……看起来,他是一个多么不合礼法且不具儒家进取精神的率性之士啊!
然而,听听这首诗中独特的心理自白吧!你会看到一个跟史传所载之阮籍不同的阮籍。
在这首《咏怀》中,诗人先将收入他心灵视野的一种植物和三种昆虫放在了我们眼前:
那在坟墓之上灿烂盛开的木槿花,花色多么鲜艳美丽!可是当光芒四射的太阳逐渐西斜至林中之时,那一朵朵娇美的花儿便凋零于路边。花开原来就一天呀!听,蟋蟀在人家的门窗附近长吟,蟪蛄在荒野的荆棘丛中鸣叫。它们的生命不过一季呀!据说蜉蝣在世间也不过三天的时间,这三天也是蜉蝣玩乐的时间,你看它好像在装饰自己的羽翼;它这么打扮自己是让谁看呢?它好像不管不顾,低头抬头都是那么用心地让自己的衣裳保持鲜明漂亮之状。
阮籍为什么会关注到这开不长的花儿,活不久的昆虫呢?在诗的最后两句,诗人感慨:人的生命又有多长呢?还是像那些珍爱生命的花呀、虫呀一般,意气风发地努力吧!
读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这个传奇般的看似不遵礼法的诗人心里,原来存有这般积极上进的情怀!这种情怀里没有被酒精麻醉过的迷离,没有孤独凄凉的放声悲哭,没有对世俗之士表示不屑的白眼,有的只是对有限生命的无尽珍爱!
名句欣赏
(1)指出“蜉蝣玩三朝,采采修羽翼”句中最富表现力的两个词,并简要回答其精妙所在。
(2)“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有怎样的意蕴?跟其他诗句有什么联系?
看着大地。
你裸露的身躯,
干裂了自己,
我不懂虚夸的语句,
在这飘雪的季节,
你用爱谱写着无华的篇章。
我站在风里,
看着群山,
你袒露着脊梁,
丑化了自己,
我不懂浮华的诗意,
你的灵魂触角,
——寒梅带来了冷艳的诗句。
我站在风里,
看着大海,
你呜咽着哭泣,
冰冻了自己,
我不懂豪迈的乐章,
在这真诚渐远的世间,
你汹涌澎湃了我的血液。
我站在风里,
看着满眼的疮痍,
你直白了冬天的魂魄,
表达了对春夏的爱意,
我不懂你的真诚豁达,
一朵雪的影子
如蝶舞动 缓慢
再轻缓飞过
蓦然回首
恰好看到
一场凄美的凋零
染落一脉雪泥
/
静静的 一个人
捡起 点点滴滴
夹进薄薄的诗集
曾经 一路花语
香了 一季的时光
那甜 昙花般短暂
却浓香馥郁溢满诗行
/
拾一枚清词
粘帖由幻觉拼凑的海市蜃楼
装扮诗集的封面
输入夏的记忆
倘佯于那一抹嫣红
一派春光和煦的暖
盈满心房
/
细如草语的声音
若即若离地涂抹诗集的封面
一些秋色溅起的水湄
停落 诗句飘零
梦醒时分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因此在每年的端午节,都有很多的诗词作赋留下,因为诗句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那么你都知道哪些端午节的诗句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1五月初五端午节的古诗句大全”,欢迎阅读与借鉴!
五月初五端午节的古诗句11.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宋·《澡兰香·淮安重午》
2.旧俗传荆楚。
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3.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
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如梦令》
4.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
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宋·万俟咏《南歌子·端午》
5.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来自于苏轼《六幺令》
6.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色彩沮。——刘禹锡《竞渡曲》
7.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京都元夕》
8.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
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9.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殷尧藩《同州端午》
10.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
菖蒲九叶,金英满把,同泛瑶觞。——来自于朱翌《朝中措》
11.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
天与玻璃三万顷,尽叫看得几吴舫。——来自于黄公绍《潇湘神》
12.谁言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宋·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13.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乙卯重五诗》
14.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张耒《和端午》
15.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五月初五端午节的古诗句21.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2.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3.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4.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5.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6.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7.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8.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9.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10.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11.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12.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13.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4.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1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
佳人相见一千年。
16.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五月初五端午节的古诗句31.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2.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3.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4.此意凭谁向说。
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5.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6.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宋·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7.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8.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9.小雨湿黄昏。
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0.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1.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
12.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13.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苏轼《浣溪沙》
14.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宋祁《屈原祠》
15.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五月初五端午节的古诗句41.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2.主人恩义重。
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3.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
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4.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5.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
6.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7.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8.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9.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10.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11.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
12.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13.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14.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和端午》
15.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16.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17.旧俗传荆楚。
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18.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五月初五端午节的古诗句51.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李隆基《端午》
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苏轼《浣溪沙·端午》
3.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乙卯重五诗》
4.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殷尧藩《端午日》
5.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边贡《午日观竞渡》
6.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苏轼《浣溪沙·端午》
7.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贝琼《已酉端午》
8.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文天祥《端午即事》
9.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杜甫《端午日赐衣》
10.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11.碧艾香蒲处处忙。
——舒頔《小重山·端午》
12.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赵蕃《端午三首》
13.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
14.菖蒲酒美清尊共。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5.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16.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褚朝阳《五丝》
17.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舒頔《小重山·端午》
18.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19.五色新丝缠角粽。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0.正是浴兰时节动。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1.细缠五色臂丝长。
——舒頔《小重山·端午》
22.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舒頔《小重山·端午》
23.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殷尧藩《同州端午》
24.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范成大《鹧鸪天》
25.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26.重午佳辰独掩门。
——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27.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赵蕃《端午三首》
28.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29.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
——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30.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提示着春天的脚步,
又在缓缓的走近;
秋意叙述着昨天的春夏,
把金色的果实奉献给了,
纯洁的冬季;
也把生命的种,
火热的情,
交给了下一个春季...
风韵无限寒澈馨,墨菊雅致百花间。
竹篱若梦阑珊处,丝雨纷飞落田园。
那雨下的小雨伞,
默默叙述着缠绵的丝雨;
点滴如歌,
轻唱昔日的甜蜜...
一切珍藏在岁月的记忆,
五味同涌,
个中滋味谁能抵...
年轮叠加,
暮色已然成荫;
季节的变迁,
谁能把铅华留驻?!
在回忆中叹息,
也在回忆中珍惜,
人生的长河还会潺潺不息!
笑容是那么的甜,宛若银铃,
一串串明珠般的闪亮笑语,迸出天真,
仿佛清泉底在浮动,泛流到水面的涌花...
笑得若花开一朵,那么轻盈,
细香无意中,随着清风飘逸,
拂向天涯,丝丝的挂在夕阳那边...
笑语迭起,引来鸟雀盘旋,
笑的流韵牵动着万千风铃,
铃语绕亭,余音挂寄在窗前...
(2)冬色的灵感
冬色世界传达出冲破区域限制的概念,漂移的寒流冻结和染白整个旷野;只有在河流的线域上能看到划出分裂的板块。自然浮雕的杰作展示了一个纯洁、端庄的美景;带给冬季一种长眠般的沉睡…
冬季似乎停止了一切幻想,只留下单纯的直觉。凭着这感性的直觉,或许能理性地品味、理顺、调整自己的生活;静心去感悟一派冰封北国的韵律。这是一个不需要修饰与装扮的简单世界,冷静、雅致、严肃的单一风格点缀了一个冬色的魅力…
也许她在等待,等待着那富有刺激性的春色;那绿色畅想会唤醒这久违的长眠,以纯粹去感受一个新世界的快乐…
“Becauty appears, disappears,
reappears, is lost again,
Once again appears and then dissolves.
In the end you only hear the beating of a well,
关键词: 宋代画院 徽宗朝 画院试题 诗境
诗画结合是中国古代文人画的一个重要特征,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就有“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样的著名诗画评论,[1]古人也早有“诗画同源”的说法。但我觉得,这种思想在宋代的画院中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一
宋代绘画的发达人所共知。宋太祖篡周后即建翰林图画院。不仅宋太祖,宋代的许多皇帝也均有较深的绘画艺术修养,他们对绘画的发展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到徽宗朝,画院的繁荣更是到了顶点。画院不仅仅是供养画家的地方,还建制设学,成了名副其实的皇家美术学院。据《宋史・选举志》记载,当时这所学院有一套课程计划和教学方法,还有一定的招生制度、考试制度,以及寄宿安排。
这首先是因为徽宗本人重视艺术,他本人即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徽宗皇帝天纵,将圣艺极于神”。他自称:“万机余暇,别无他好,惟好画耳。”他本人也极丹青之妙,“笔墨天成,妙体众形,兼备六法”。其作品很多,“至累千册”,这些作品“冠绝古今之美”。[2]其次是因为徽宗亲自策问考试画院学生,并多以古诗为题,以提高绘画生的文化修养。
画院试题很有意思,常以古人诗句命题。“政和中,徽宗立画博士院,每召名公必摘唐人诗句试之。尝以‘竹锁桥边卖酒家’为题,众皆向酒家上着工夫,惟李唐但于桥头竹外挂一酒帘,上喜其得‘锁’字意。又试‘踏花归去马蹄香’,众皆画马画花,有一人但画数蝴蝶飞逐马后,上亦喜之。又一日试‘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有画杨柳楼台一美人者,有画桑园一女者,有画万松一鹤者,独刘松年画万派海水,而海中一轮红日,上见之,大喜。喜其规模阔大,立意超绝也。凡喜者,皆中魁选”。[3]
从“竹锁桥边卖酒家”这个题目可以看出,“锁”字是最关键的一个词,既要体现酒家,又不能让它直接出现在画面中,李唐之画用一面酒帘来体现酒家,正是巧妙地诠释了“锁”字。从“踏花归去马蹄香”这个题目看,“香”字最难以表达,因为看不见摸不着,所以画家必须通过巧妙的构思来加以表达,中魁者用蝴蝶绕着马蹄飞舞来表达香气,确属高明。“万绿丛中一点红”这个题目容易让人想到的就是桃红柳绿、红男绿女之类的意象,而刘松年却能以万顷碧波中的一轮红日来表现,不但不落俗套,而且意境开阔。
另外,徽宗“所试之题如‘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自第二人以下多系空舟岸侧,或拳鹭于舷间,或栖鸦于篷背,独魁则不然,画一舟人卧于舟尾,横一孤笛,其意以为非无舟人,止无行人耳,且以见舟子之甚闲也。又如‘乱山藏古寺’,魁则画荒山满幅,上出醺停以见藏意,余人乃露塔尖或鸱吻,往往有见殿堂者,则无复‘藏’意矣”。[4]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这个题目包含的内容就更加丰富了,该句出自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从韦应物《滁州西涧》“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化出,诗句主要表达的是四野空旷无人,不见渡者。所以如果画上一只空舟,只能说明船上没有船夫,并不能很好地表现没有人过渡,也就不足以表现出此地的空旷荒凉。而中魁者画出船夫卧于舟尾,横一孤笛,足见因为长久无人渡河,所以船夫甚为空闲。
这种方式以古诗名句来考试画师,不仅直接以诗句作为画题,而且让画师画出诗句的意境。这种考试方法集中地表现了中国画的诗画合一的审美意趣,成为宋代画院的一种主流美学思想。
二
诗歌讲究含蓄,不直接道出主旨,而是让它们蕴含在艺术形象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
绘画是造型艺术,通过视觉获得审美享受,本应“露”,而画家为了调动读画人的丰富想象,便采用“藏”的手法,以追求画境的含蓄美。画家往往将人物深细的、抽象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在具体可感的细节描写中流露出来,努力实现画面具象含蓄蕴藉的诗境。因此,绘画艺术也讲究含蓄,辩证处理“藏与露”的关系,含意于形,追求含蓄蕴藉的艺术美。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唐诗人祖咏的那首著名的试贴诗《钟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当时规定,这样的试贴诗应该写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只有四句,他说:“意尽。”
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馀雪的情景。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馀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馀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更深层的意思也表达了景色虽好,不知又有多少寒士受冻。做望终南馀雪的题目,写到因望馀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的确可以说是语言简练而意思丰富。
再来看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只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而且隐隐地把山间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和“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
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平心而论,徐凝的诗场景也不算小,但总给人一种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显得很实、很板,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差别就比较明显了。难怪苏轼专门写了一首诗来评价:“帝遗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阮恶诗。”(《戏徐凝瀑布诗》)
根据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宋代画院绘画推崇诗画结合,引导诗画合一的审美旨趣,就像诗歌一样,讲究意蕴的含蓄而丰富。这就对画家提出了比较高的文学修养的要求。所以宋代画院在课程的设计上,也颇有讲究,通常分专业课和公共课两类。“画学之业,曰佛道、曰人物、曰山水、曰鸟兽、曰花竹、曰屋木。以《说文》、《尔雅》、《方言》、《释名》教授,《说文》则令书篆字、著音训,余书皆设问答,以所解艺观其能通画意与否”。[5]也就是说专业课包括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门,公共课为《说文》、《尔雅》、《方言》、《释名》,比较注意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这种课程设置思想与现代美术教育也很有相似之处。
三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种指导思想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如说它限制了艺术家创造性的发挥,特别是对生活感受深层次的表现。由“主题先行”的创作方法鼓励画家去卖弄一时的巧智,也容易带来空洞抽象的画风。但是不可否认,它对于拓展绘画的表现力,提高绘画的文学艺术内涵还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很深远的。最有意思的就是光宗朝被称为“马一角”画家马远,其山水师法的就是徽宗朝画院的画家李唐,他继承并发展了李唐的画风,特别善于在章法大胆取舍剪裁,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上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观。这种“边角之景”给人以玩味不尽的意趣。而人称“夏半边”的宁宗朝画家夏圭,山水画风格与马远相近,也喜欢在构图上大胆剪裁,突破全景而仅画半边之景。这种影响一直延及后代,例如元四家中的倪瓒的画中几乎无人,黄公望与吴镇画中人物的简笔画面之空寂,也分明承袭李唐以至马远、夏圭的含蓄简练的遗风。
参考文献:
[1]胡仔.渔隐丛话(卷15).王摩诘.
[2]邓椿.画继(卷一).圣艺・徽宗皇帝.
[3]唐志契.绘事微言(卷下).名人画图语录.
翻开诗集,我在里面寻找秋的影子,寻找那张熟悉的面孔……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在夕阳夕下的时候,落日的余辉照射在山坡上,世界是那么的宁静,张开双臂,吸一口秋天的气息,凉凉的,很舒畅,使人忘却了夏的炎热。坐在树下,任凭秋风吹拂过脸颊,我仿佛看到秋天的银杏树,叶子就象一把把小玉扇,扇哪扇哪,扇走夏天的炎热,带来秋天的凉爽。眨一下眼睛,秋天的枫树便在眼前,叶子像似熊熊烈火,慢慢地从树上飘落下来,就像一枚枚邮票,一枚枚给大家送来秋的信息的邮票。
刷刷——刷,秋风吹着枯黄枯黄的树叶,把叶子吹得满天飞舞,它们落到地面上,埋进土里,漂浮在水面,落到屋顶上……看到这,不禁想起了“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秋天的风也蛮调皮的嘛!
抬起头望着被秋风刷洗过的蓝天,一只只张翅飞翔的秋雁鸣叫着飞往南方,一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诗句便浮现在脑海中,秋天的风多么善良,她告诉秋雁“秋天到了——秋天到了!”还亲自送它飞向南方,让它在残酷的严冬前逃过冬的扼杀。
秋,一个金黄的季节,但我却把“秋”认为是她的名字,“秋”她是一个小孩,一个淘气而又善良的小孩,她驱走夏,让人们脱离夏的煎熬;她埋葬落叶,让土地肥沃,让生命得到滋润;她送走雁,让它逃离冬的魔掌。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1:端午节诗句(短诗)端午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和端午北宋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明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 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 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感兴 宋 文天祥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宋 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4张)端午节手抄报图片1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2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3
端午节手抄报图片4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2:端午节诗句(长诗)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 唐 徐夤
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
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
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
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
端午日唐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五日(选一) 唐 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 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