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世界图书馆

世界图书馆

时间:2023-05-30 10:56: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世界图书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世界图书馆

第1篇

中国国家图书馆

20世纪初,国家图书馆的前身京师图书馆在北京什刹海北岸的广化寺中艰难草创。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国家图书馆从最初的几间衰草旧庙,发展到今天,成为馆舍面积25万平方米、馆藏书刊2700万册(件)的世界藏书巨擘。

国家图书馆的主楼为双塔形高楼,通体以蓝色为基调。主楼采用双重檐形式,孔雀蓝琉璃瓦大屋顶,淡乳灰色的瓷砖外墙,花岗岩基座的石阶,再配以汉白玉栏杆。地上书库19层,地下书库3层,书库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设计藏书能力2000万册。裙楼分布在主楼两侧,并形成两个面积甚大的天井,天井内为花园,形成楼中有园的独特景致,裙楼地上5层,地下1层,设有各具特色的阅览室46个,其中开架阅览室23个,日均可接待读者六、七千人次。

国图馆内,浩如烟海的藏书是国之瑰宝。它收藏的中文古籍善本,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世界第一。

瑞士圣加仑修道院图书馆

瑞士的圣加仑修道院图书馆是联合国人类文化遗产之一,也是瑞士最美的巴洛克风格的非宗教建筑。

圣加仑修道院从公元8世纪起就一直是欧洲最重要的本笃宗教派修道院。它的图书馆拥有世界最丰富的中世纪藏书,目前收藏有16万册书籍,其中包括2100册古代手抄本。这些手抄本大部分已有400到1000年的历史。

修道院图书馆的馆藏珍品,包括古代拉丁语鼻祖级的语法书典和公元9世纪绘制的圣加仑城规划图。据说它是从古罗马帝国衰落到13世纪700年间仅存的欧洲主要城市的规划图,显示了当时一个完美的中世纪城池的宏伟,为现代历史学家和建筑师提供了难得的直观文献。

而令普通游客赞叹不已的,是图书馆大厅高贵庄重的陈设和其穹顶上美轮美奂的壁画及浮雕。它们使得这座图书馆成为世界上最华美的古典图书馆。

奥地利阿德蒙特修道院图书馆

在欧洲古老的修道院图书馆中,奥地利的阿德蒙特修道院图书馆算得上藏书时间最长的一座。它奠基于1074年,位于奥地利东南部的恩斯河畔,正好在戈索斯国家公园的边上,景色十分优美。

图书馆占地一平方公里,建筑高13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修道院图书馆。修道院20万藏书中1/3珍藏在图书馆,其中还有1400件古老的手抄本和近千件16世纪以前欧洲最早的印刷品。

图书馆的内部装饰精美绝伦,长长的大厅两侧洁白的两层壁橱式书柜里摆满精装图书,七个独立穹顶上的壁画,描绘了人类知识与神的启示的交织呼应,体现了欧洲启蒙运动的精神。而大厅里陈设的以《死亡、末日审判、天堂和地狱》为主题的雕塑,则与壁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奥地利国家图书馆

奥地利国家图书馆为哈布斯堡王朝皇家图书馆的传承者,皇家图书馆肇始于14世纪的宫廷图书馆,虽为皇家图书馆,但馆藏也对外开放,是当时少有的学术机构,一直到19世纪仍保持着德语国家中最大图书馆地位。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作为共和国的财产,国家图书馆逐渐演变为现代研究图书馆。1945年更名为奥地利国家图书馆。目前,有馆藏品740万件。从已失传的莎草纸古代文献、珍稀古籍,到大量的现代书刊以及地图、地球仪、传记、肖像和乐谱等极为丰富的人类文化宝藏。

图书馆大厅由多根大理石圆柱擎起绘有精美壁画的穹顶,两侧金碧辉煌的书橱前陈列着一座座大理石雕像,极具皇家气派。

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图书馆

都柏林三一学院是爱尔兰最古老的大学,1592年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下令兴建,是英语世界最负盛名的七所大学之一。

学院的图书馆分别坐落在四所建筑里,共藏书4500万册和当代期刊3万多种。现存最古老的部分建于1732年,收藏有欧洲最早的印刷古籍和大量珍贵的古代手稿。图书馆里最著名的部分是长厅――长63米,宽12米,是一个带半圆型拱顶的长廊。长廊两侧的书橱分上下两层,摆满精装的书籍。黑红色的木书架古色古香又简朴无华,却承载着几百年人类知识的精华,令人肃然起敬。三一学院图书馆的长厅也是来都柏林的游客主要的观光地点之一。

图书馆的镇馆之宝是有1200年历史的金装手抄本《凯兰书卷》。它是公元800年左右由苏格兰修道士用古拉丁语抄绘的圣经福音书。《凯兰书卷》文字优美,插图华丽,是西方古拉丁语书法的代表作,被视为爱尔兰珍贵的国宝。

捷克斯特拉霍夫修道院图书馆

在伏尔塔瓦河畔著名的布拉格城堡的西边,坐落着与城堡有着同样悠久历史的斯特拉霍夫修道院。修道院里最有名的建筑是两座巴洛克风格的图书馆。

斯特拉霍夫修道院建于公元12世纪初,世纪末期,大部分木质建筑被罗马式大理石建筑取代。1258年一场大火后修道院再次重建,变成了当时流行的哥特式风格。在后来的几百年里修道院几经兴衰,于1742年被法兰西军队毁坏。后来再建的修道院和它的图书馆拥有了华丽的巴洛克风格。

修道院的哲学图书馆和神学图书馆有藏书20万册,包括欧洲早期的印刷品和大量的古代手抄本文献。神学图书馆穹顶极为精美的壁画历经四年完成,描绘了古代图书馆的运作。壁画、浮雕与大厅里陈设的多个17世纪的地球仪和星象仪相映成辉,堪称知识的宝库。

美国国会图书馆

1800年4月24日,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签署了国会法案,首都从费城迁到了华盛顿,国会图书馆同时筹建。为此美国政府拨款5000美元从伦敦购得740册图书和30张地图,作为图书馆的首批藏书。当时的国会图书馆是为总统、副总统和国会议员们服务的学术图书馆。

1814年,英国军队烧毁了图书馆收藏的300册图书。为了补偿损失,在前总统杰斐逊的提议下,国会拨款2.3万美元买下他用50年收藏的各类图书6000多册。

南北战争以后,国会图书馆的规模和藏书数量都有了明显扩大。到了20世纪,它成为既服务于国会,又为全美国的文化科学研究提供文献参考,同时也对普通民众开放的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之一。馆藏3000多万册书籍涵盖了470种语言,还收藏了100万份美国政府刊物、100万份积累了三个世纪的世界各国的报纸、50万个缩微胶片、近500万张地图和300万首音乐。目前平均每天都会有1万份新出版的书籍刊物被图书馆收藏。美国国会图书馆以其850公里的藏书书架总长被吉尼斯纪录列为世界最大的图书馆。

美国国会图书馆不仅藏书浩瀚而且建筑宏伟。洁白的大理石建筑外观庄严肃穆。内部有高大的大理石主厅、精美的廊柱和雕像,高贵典雅,气势非凡。

美国乔治・皮博迪图书馆

与那些凝聚着宗教神圣和国家尊严的修道院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不同,乔治・皮博迪图书馆更具平民意识和色彩。1852年,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的成功人士乔治・皮博迪为了回报社会,感谢市民的善意和好客,以个人名义向该市捐赠了包括图书馆在内的私立皮博迪学院。

1967年,市政府直接接管了图书馆,使其成为面向全体市民的市立图书馆。1982年,皮博迪图书馆又归属著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成为该校的特藏书籍图书馆。馆内30万册藏书主要是19世纪有关宗教、艺术、历史、地理、建筑和人物传记的图书。

该馆内部大厅五层铁艺雕花走廊,围起高达18.6米的中庭。排满书籍的书架在精美的雕花围廊和大理石廊柱的后面俯视着黑白大理石地面。整座图书馆华丽庄严,具有古希腊后期建筑风格,是美国最美丽的图书馆之一,被誉为“书籍的大教堂”。

巴西里约热内卢葡萄牙皇家图书馆

1837年,葡萄牙殖民者为了在他们的海外殖民地弘扬葡萄牙文化,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建立了第一个葡萄牙文化院。这所文化院后来被命名为里约热内卢葡萄牙皇家图书馆。目前它是葡萄牙海外最大和历史最悠久的图书馆,藏书35万册,其中有许多从葡萄牙本土直接运来的珍本和古籍。

里约热内卢葡萄牙皇家图书馆具有典型的南欧晚期哥特式建筑风格。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它的内部装饰设计。近两米高的大理石、象牙和银质艺术雕塑衬托着多层精美的藏书壁橱,在穹顶五彩玻璃透射下来的天光的辉映下五彩缤纷,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图书馆。

伦敦大英图书馆老阅览室

19世纪50年代,伦敦大英博物馆图书馆需要一个足够大的阅览室,于是当时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辛德尼・斯默克在博物馆的大中庭中央设计了一个圆形的高大建筑。它以罗马先贤祠为模,用铸铁骨架悬吊起直径42.6米的巨大纸浆混凝板穹顶,十分雄伟气派。除了新型建筑材料外,它还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通风和取暖技术,堪称19世纪中期科技的杰作。

阅览室于1857年5月2日揭幕时,一周内有6.2万人前来观光,盛况空前。一个半世纪以来,有许多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在这里博览群书、思考世界命运或者构思不朽篇章。其中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列宁,有圣雄甘地,还有大文豪萧伯纳、马克・吐温和王尔德等。

1997年大英图书馆迁到新址,老阅览室暂时关闭。2000年它以新的面貌重新对外开放。著名建筑大师诺尔曼・福斯特为它设计了一个巨大的网状天穹,把老阅览室罩在了大英博物馆的大中庭正中央。它的用途也从阅览室变成了储藏与博物馆有关的历史、文艺和旅游等内容的现代信息中心,同时常年举办不同主题的展览。2006年,大英博物馆宣布对老阅览室进一步修缮,准备在2012年迎接来自中国闻名世界的秦始皇兵马俑。

加拿大国会图书馆

与加拿大辽阔的国土和世界其他大国国都相比,首都渥太华是一座不太起眼的小城。最使小城生辉的是坐落于渥太华河畔、在新大陆难得见到的仿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加拿大国会大厦和它的图书馆。

1857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决定将她的总督府建在渥太华。加拿大国会和图书馆也随之在渥太华奠基。它借鉴了大英图书馆阅览室的设计思想,被设计成一个与国会大厦主体分开、通过一条内部走廊与之相连的独立的圆顶建筑。图书馆位于国会大厦两翼的背面正中央,面向渥太华河。16条哥特式飞檐支柱环绕建筑主体,巨大的绿色多角型尖顶气势宏伟,与国会大厦高高的哥特式尖塔相呼应,肃穆庄严,彰显古典之美。

第2篇

Jcollect杰选

杰选酒店网()是中国最大的“杰出酒店”资讯和预订服务平台,立足高端旅游市场,以酒店预订和资讯服务为基础,进而提供品质旅游定制服务。其拥有专业作者团队,以独立、感性、独辟蹊径、专业的视角,负责任地探寻地球上最具特色的高端酒店。

The Library Koh Samui Thailand

泰国苏梅岛图书馆度假村

海风吹拂的书香 度假偷来的悠哉

苏梅岛图书馆度假村具有璀璨的魅力,是热带度假村的典范,也是泰国湾一处天堂般的避风港。僻静的别墅设计时尚,与热带的自然景观浑然统一,将现代的奢华融入自然的奇景之中。它拥有阳光、香料等一切美好的东西,比如摇曳的吊床、碧绿的海水还有原始质朴的海滩。它还有着75间个人泳池客房,每一间都配有跳水池。坐落于世界上最原始的海滩旁,着实是一个神之向往之地。

在苏梅岛的黄金海滩上,享受着岛上最无暇的阳光。如果想冒险,可以感受一下苏梅岛的夜生活,如果想安静,可以拿着房间里的《拉玛坚》,到酒店的SPA中心体验一番正宗的泰式SPA。躺在阳光里,做着SPA,也打开了记录泰国文化的书籍……

杰选私家推荐

苏梅岛最漂亮的广场-WOOBAR

苏梅岛图书馆度假村用无与伦比的调酒术、动感的DJ,和独特的推崇时尚和风格的热情,点亮了这里的夜空。

The Library Hotel,New York

美国纽约图书馆酒店

学术氛围萦绕的酒店

古朴典雅的静怡天堂

酒店的魔力并不等到进入酒店的那一刻,而是在步入曼哈顿中城街区的时候就开始了。

在这里,最有资格宣称自己是图书爱好者的私人俱乐部的,恐怕只有图书馆酒店了,它亦是纽约市曼哈顿中城最著名的豪华精品概念酒店。

酒店的房间小巧而精致,不论是可以安享的阅读环境,还是纽约最为浓郁的学术氛围,您总能有一番完美的体验。对于奔波在全球的商旅和休闲度假的旅客来说,图书馆酒店总会成为他们在纽约市中最值得留恋的场所。身体在此处游玩,灵魂在图书的海洋中涤荡,正如《罗马假日》中所说,“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而图书馆酒店完美的满足了这两点。

杰选私家推荐

个性“图书居住生涯”

图书馆酒店中体现的个性化服务比普通的酒店更进一步。客人可要求入住以诗歌或经典文学为主题文学地板的房间,而房间主题是天文学和植物学的地板上则有着有趣的数学和科学字样。以法学、东方宗教、金钱以及新媒体为主题的60个图书风格在这家酒店的房间菜单上也尽显无余。在这里,您完全可以如同在自己的房间里,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您喜爱的主题。

W Retreat & Spa Maldives

马尔代夫W酒店

漂过印度洋的先锋文化

浪漫海岛的书籍约会

马尔代夫W酒店是W品牌旗下首家 Retreat 豪华度假酒店,是一个全球性时尚生活品牌,引领潮流理念,给予最随性自在的您激扬的青春,在现代感十足的音乐和甜蜜中翱翔自在。

W酒店作为五星级的超豪华度假村,充斥着仙境般的白色沙滩,翠绿的泻湖和激动人心的珊瑚礁。岛上的房间不仅有水上屋,也有沙滩屋,每一个房间都配有私人泳池,行走在透明的地板上,您总能看到鲨鱼的霸气和小鱼的美丽。漫步在白色海滩边,您总能闻到印度洋上飘着的植物香气。酒店的3排大书柜和两台苹果电脑总让您有着如家的感觉。但是在这里没有商务中心,只允许有一种“鲁滨逊漂流记”的情怀。

读书旅行,这种新型的旅行方式正在悄然的诞生。目前奢华酒店最新的设计概念便由此应运而生。同时,在运营概念上,不论是整个风格设计为图书馆的酒店,还是在酒店中建设起特别为阅读旅行服务的设施,都因着这种理念的诞生而新型于世。

阅读旅游,必将一直影响着我们的人生,从而让敏锐的精品酒店们真正的为之提供起“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的小憩场所……

杰选私家推荐

音乐甜品的世界

走进W,新人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甜蜜,每10米一个甜品屋,还有每天送来的巧克力套餐,一切都是在为你们怀孕助兴!每个房间里都有一套非常好的音响,这在其他马代岛是不太有的,躺在阳台上,听着音乐,吹着海风,非常惬意。

潜水在马尔代夫

想去水下探险? 世界级潜水点正在波浪下恭候您的光临。 与双髻鲨共游,与蝠鲼嬉戏,或寻找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鲨。

第3篇

沿着北戴河的海边走上几百米远,有一栋灰色的建筑,它孤零零地矗立在海边,与大海为伴,这是一座公益图书馆,也是传说中的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在这里人们可以享受最纯粹的阅读时光,也可以透过窗户看窗外没有边际的大海。

从北边的门进去,正好可以看到两层的一个看书的空间,一层和二层的书架上摆满了图书,看书的人或坐或立,寂静无声。坐在这里的人,透过玻璃窗户,潮起潮落尽在眼前。

这座全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叫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建筑师叫董功。据说第一次来到这里,建筑师便被一种深深的孤寂感震住,他说:“我第一次到阿那亚海边,特别突出的感受就是诗意的孤寂感。在阿那亚这片海滩上,诗意是最自然的,没有任何虚张声势扭捏作态,去到那里就有很强的这样的气场。”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大海,就像是一块天然的背景一样,而这背景之下的每一样物体都会有着属于它自己的独特的存在感。董功希望,这个图书馆的外形能够单纯的像一块石头一样,是周围的因素自然生长出来的一个物体,这物体又天然蕴含着人的某种体验,可以坚硬地存在于这片海滩上。

对于董功来说这个图书馆要能体现出大地艺术和这片海域和沙滩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一栋漂亮的房子。在这个单纯的外形里面,一定要孕育着某种神秘感,人们看到它们的外形会揣测里面的事情,给人一种暗示。在这间图书馆里面,会有一些神奇的事情发生,无论这个事情是由于光,旷景、海、气象还是里面空气的流动,你都会感受到它们的气场。

不比在城市,光线被高楼大厦切割得支离破碎。阳光在海上,呈现的是毫无遮拦的最原始最直白的样子。在这个建筑不设置空调,甚至灯光,董功说:“到了这个空间,这种原始的状态会对人有一种提示:什么才是真实。人在城市中已经处于一种拟真的状态,可怕的是人们已经意识不到,以为这就是真实。”图书馆中,阅览室、冥想室、活动室的窗洞都经过了巧妙的设计,试图探索光照和空间关系的可能性。图书馆采用的材料,也都是简单直接不加修饰。混凝土和木头是整间图书馆最重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就有自然的特征,它是一种很真实的状态,像石头一样。而木头和自然就更有关系了。在这两个建筑中,这两种材料是既具象又抽象的一N表达。而那些建筑过程中混凝土和木材表面留下的痕迹也都被一一保留了下来。“这些所谓表面粗糙的纹理,是建造的痕迹,我喜欢这种真实的状态。有的时候你看到一件东西,第一眼的那种表面的精致,也许是装饰和遮掩的结果。”董功说。

现在这座最孤独的图书馆开馆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随着宣传这间孤独的图书馆变得不再那么孤独,游客的纷至沓来似乎让它变得热闹非常,有人说这间最孤独的图书馆,变成了最热闹的图书馆。可是孤独和热闹本来就是人们自行定义出来的,在繁华的街道上你可以远离世俗的独处,在清冷的海边你也可以一个人活得热闹。

而这间孤独的图书馆究竟孤不孤独你的内心似乎才能讲述出一个故事。

Tips:在最孤独的图书馆读关于孤独的书

《十一种孤独》

[美]理查德・耶茨

《十一种孤独》以冷峻的笔触描写了美国二战后五六十年代普通纽约人的生活,写了十一种孤独的人生,主人公都是缺乏安全感、生活不太如意的人:曼哈顿办公楼里被炒的白领、有着杰出想象力的出租车司机、屡屡遭挫却一心想成为作家的年轻人、即将结婚十分迷茫的男女、古怪的老教师、新转学的小学生、肺结核病人、老病号的妻子、爵士钢琴手、郁郁不得志的军官、退役军人等。耶茨笔下都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描写的是普通人的孤独、失落与绝望,他自己曾说:“如果我的作品有什么主题的话,我想只有简单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

《过于喧嚣的孤独》

[捷] 赫拉巴尔

他自己对这部作品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之所以活着,就为了写这本书”,“我为《过于喧嚣的孤独》而活着,并为它而推迟了死亡。”诚然,赫拉巴尔在这部作品里倾注了他一生对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深刻思考,无限的爱和忧虑。

小说透过废纸收购站一个老打包工讲述他三十五年工作的通篇独白,表达出对那些摧残、践踏甚至毁灭人类文化的愚蠢暴行的无比痛惜、愤恨与控诉。主角并非捶胸顿足大喊大叫,而是把这经历当作“Love story”平静地讲述出来。苍蝇成堆、老鼠成群、潮湿恶臭的地下室,却被废纸打包工汉嘉叙述为“天堂”。这部小说在赫拉巴尔脑海里酝酿了二十年之久,他不断对之加以补充,进行反复的深刻思考,直到主人公汉嘉与他自己融为一体!重写至第三稿才成书。

这一稿读来犹如一部忧伤的诗篇,他满意地说:“直到现在这个故事才是动人的。”他自己被感动得几乎落泪。小说完稿的时间是一九七六年,但当时无法问世,直到一九底才由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

《孤独六讲》

[中]蒋勋

《孤独六v》是一本讲述孤独的书――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但《孤独六讲》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作者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作者创造了孤独美学: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孤独美食家》

[日] 村上龙

在《孤独美食家》里,村上龙以半自传的形式,讲述了三十二个吃遍天下美食的故事。穿插于甲鱼、牛排、毛蟹、咖喱羊脑、鱼子酱、山椒味噌之间的,是巴塞罗那、维也纳、东京等时尚之都、大小饭馆与酒店,以及各色男女的场景。每一个故事都触动你的感官神经,引发你对人生的各种况味的体验:欲望、罪恶、感伤、孤独和幸福。酸甜苦辣,百味横陈。

《孤独小说家》

[日] 石田衣良

《孤独小说家》主要讲述了小说家青田耕平和儿子小驰生活在一起。耕平出道十年,寂寂无名,他的作品从来没有加印。另一方面,三年前,耕平的妻子因为不可思议的交通事故而去世。“那真的是事故吗”,深深困扰着他。尽管如此,他仍然笔耕不辍,坚守梦想。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最黑暗、最绝望的时候,正是你离梦想最近的时候。你只需要再站起来一次。

《百年孤独》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第4篇

关键词:Y一代用户 大学图书馆 服务营销模型 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5-00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已改变大学图书馆用户的学习、教学和研究模式,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提供者其用户首要信息源的地位已不复存在,甚至作为主要信息源的地位也在发生转变。OCLC2011年1月推出的图书馆环境调查报告显示[1]:以搜索引擎为信息查询起点的用户所占百分比由2005年的82%上升到2010年的84%,而以图书馆网站为信息查询起点的用户所占的百分比则由2005年的1%下降至0%。国内的调查研究[2-4]也显示大学生对图书馆的使用,尤其是斥巨资购买的日益增长的数字资源使用率偏低,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不知道图书馆有哪些资源,提供了哪些服务,也缺乏相关使用知识和技巧。近些年来,国内外很多高校图书馆为提高馆藏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开始采用邀请用户,尤其是各类学生用户参与到图书馆馆藏建设和服务中来,但其中一个重点和难点就是让学生用户了解图书馆的变化和需求。国外一般认为1982~1994年出生人被称为Y一代[5],调查显示Y一代用户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最大用户群[6],由于Y一代用户成长的信息环境与前一代用户发生了很大变化,信息使用习惯也与之不同,近年国外有大量的研究和实践都在关注Y一代用户。相关实践也表明,了解并针对Y一代的特点进行服务营销将会对提高图书馆利用率和增强用户图书馆服务的忠诚度产生非常显著的效果,在Y一代用户的信息习惯和需求预期与图书馆服务之间能否探寻到一种取得平衡的方法将决定着图书馆在信息时代能否不被与社会、教育和个人边缘化[7]。

1 Y一代用户信息环境的变化及其信息行为特点

Y一代用户,也有人称“网络一代”、“数字土著民”等,这一代人的成长过程恰逢计算机、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这代人学习和日常生活对于网络信息源的依赖程度远高于前一代用户,所处整个信息环境也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 [8-9]:以图书、期刊为主的传统学术资源承载体(含其数字衍生品)及建立在这些载体上的信息服务已成为Y一代用户整个信息环境中极小的部分,而且即便是在这些传统图书馆赖以存在的领地,也正在被包括亚马逊书店、Google图书搜索、百度文库等商业公司蚕食。Y一代用户更加偏好于使用数字资源和网络查询方式,移动阅读在他们整个阅读量所占的比重正在日趋增加。Y一代用户更喜欢各类社交媒体和音视频媒体,更愿意流连于博客、微博、BBS、诸如Flickr类似的图片分享网站、人人网之类的社交网、YouTube类似的视频欣赏分享网站等,也更需要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和通讯工具持续即时地与其他人联系,Facebook之类的虚拟世界和各类型游戏也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Gardner调查后发现,大多数Y一代用户在学习中更愿意使用在线查询方式,而对于物理图书馆实地借书的需求明显减弱,但对图书馆提供7/24小时群组学习环境的需求大大加强[10]。Jia M,Frederick N, Penny B等人[11-12]对Y一代用户的特点和习惯分别进行总结,笔者对这些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了Y一代用户的信息行为特点(见表1)。

[技术应用方面\&思考方式

方面\&学习方式

方面\&行为和生活

方式方面\&互联网是信息活动的主阵地;即时交流工具和电子邮件是主要交流工具;痴迷于智能手机、iPad等新技术设备;热心于博客、播客、微博等社交媒体和视频游戏\&非线性、图形化的思维模式;耐心不足;注意力容易迁移;开始和结束具有随意性\&追捧可视化学习方式;喜欢独自探索;学习方式多元化;移动阅读占据相当比重\&处事积极乐观;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结果高预期;价值观多元化;自信;独立;灵活;追求快乐;无固定模式的忠诚\&][表1 Y一代用户的信息行为特点]

2 面向Y一代用户的大学图书馆服务营销LSU三角模型

服务营销对于图书馆界而言其实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国内图书馆界对于服务营销的关注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围绕4C、4PS、CS等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讨论包括高校图书馆在内的各类图书馆服务营销的理念和策略等[13],但研究中很少通过构建图书馆服务营销模型的方式进行系统研究。Kunneke[14]认为图书馆服务营销模型的建立可为图书馆服务营销的战略制定者提供一个可视化的工具,以便于系统思考服务营销的环境、服务营销涉及的诸多要素,从而更加全面的制定服务营销策略。市场营销专家Irons[15]为商业组织的市场营销创建了由机构、职工、客户组成营销三角模型,Kunneke[14]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简单拓展,但并没有深入到图书馆工作实践中,且对于Y一代用户信息环境变化和组织营销文化的突出作用重视不足。本文将Kunneke服务营销三角模型根据研究需要深入拓展成为由图书馆(Library)、馆员(Staff)、用户(User)主要组成的LSU模型(见图1)。

LSU服务营销模型以图书馆(含物理世界图书馆和网络世界图书馆)、馆员和用户三个关键要素为顶点,以图书馆与员工之间的内部营销、图书馆与用户的外部营销、馆员与用户的互动营销为边组成营销三角形。穿过图书馆、用户和馆员三点的椭圆之外的部分是结合Y一代用户信息行为特点分析构建的模拟信息环境,信息环境以枚举方式列出Y一代用户当前主要涉及的信息媒体要素(部分),其中以虚椭圆线圈起来的是用户信息环境中涉及图书馆的要素,可见其在用户信息环境中只占到了很小的一部分,百度、谷歌以黑体大字显示是为了突出当前搜索引擎及其附属产品工具在用户信息环境中的突出作用,其提供的学术搜索、图书搜索、文库搜索等对图书馆目前数字资源服务有较大的冲击,同样的还有亚马逊之类的数字资源提供商。Y一代用户对于社交网络以及最新信息技术的追崇则表现为包括微博、人人网、电子游戏等在内列举的主要信息媒体和工具。Y一代用户物理世界学习环境图中以图书馆馆舍和大学校园予以囊括,而网络虚拟世界学习环境则以网上教学参考和网上课堂为代表,并结合其他工具搜寻和各类社交网络共享。图书馆借助于各类嵌入用户环境的服务、手机服务和数字电视开展的服务也被拓展到虚拟世界服务中。穿过图书馆、用户、馆员三点的椭圆之内部分是服务营销策略的主要途径,含通过业务服务工作营销、专门工作营销、通过邀请用户参与图书馆服务和资源建设达到营销目的、服务交互中营销、满意度调查、业务培训、业务重组和奖惩制度等。图书馆营销活动还要充分重视组织营销文化建设。

3 面向Y一代用户的大学图书馆服务营销策略

3.1 打造满足Y一代用户的大学图书馆服务营销文化

大学图书馆服务营销文化是指“贯穿于高校图书馆服务营销活动中的一系列营销理念、营销形象以及与营销理念相适应的规范、制度、行动指南的总称” [13]。营销文化的重视和建设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的整体营销意识和营销效果。(1)营销文化中最为关键的要素是营销理念。选择“以图书馆服务为导向”的营销理念,还是选择“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营销理念,或者在提供的不同服务中采用不同营销理念,归根结底是来自于大学图书馆的整体服务理念。针对Y一代用户的信息行为特点,至少应该在移动图书馆手机服务、移动阅读、嵌入用户环境的数字服务等Y一代用户可能比较喜欢的数字服务中进行持续细致的用户调研,实施“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和营销理念;(2)营销形象也是营销文化不可缺失的部分。营销形象不仅表现在具体营销活动中,更多要体现在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日常服务服务形象的建设中。大学图书馆应结合Y一代用户的信息行为特点,改变“大学图书馆=图书+书架”、“大学图书馆员=借还书台+书库工作人员”等固有形象,重塑 “大学图书馆馆舍=图书借阅+科研交流+学习讨论+文化休闲”、“大学图书馆资源=搜索引擎无法满足的经过人工审核的高质量资源(印本资源+数字图书+多媒体+课件+考试题库+……)”、“图书馆服务=专深学科知识咨询服务”、“高校图书馆员=有文化、高层次的信息导航员”等服务形象;(3)服务营销文化的建设需将营销理念和重塑服务形象规范化、制度化以保障营销的顺利实施和达到预想的营销效果,这些规范和制度体现在对外宣传的“馆训”、“服务宗旨”、“图书馆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各类奖惩措施和相关培训中。

3.2 重视图书馆机构内部面向馆员的服务营销

图书馆对外服务营销的实现表面看来只是由图书馆营销馆员完成,但营销任务的最终完成大多需要其他部门、馆员配合,图书馆服务理念和营销理念的实施、新服务形象的重塑也需要全体馆员在日常服务中付诸实施,真正高效的图书馆营销需要包括图书馆领导和馆员在内的全体人员共同努力。因此,正如给出的LSU模型所示,图书馆对馆员的内部营销是整个服务营销过程不可或缺的部分,应该予以重视。大学图书馆面向馆员的服务营销首先表现为根据用户需要调整相关的业务部门和岗位设置,进行必要的业务重组和布局调整,岗位和业务的变化会给全体员工一个比较大的触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机构对于服务营销的重视;其次是通过馆内的各种会议有意或无意地强调相关的服务营销理念、服务和营销形象、服务意识、本馆建立的营销相关规章制度、规划计划等;再次就是通过各类培训,普及基本服务营销理论和营销技巧,介绍其他图书馆服务营销的成功做法和实施效果;最后就是建立保障服务营销顺利实施的规章制度,包括奖惩制度,并在图书馆的馆里实践中严格执行。当然,相关制度、营销规划等如能够充分在馆员中酝酿和讨论,则可以起到更好的实施效果。服务营销就是要在机构的外部建立一种针对用户的承诺,机构内部的营销实际上是保持这种承诺,并通过馆员与用户互动营销传递这种承诺[14]。因此,面向馆员服务营销的目的就是让营销文化深入人心,并落实到馆员的行动之中,最终成为馆员自觉的行为习惯,从各个层面改善图书馆服务,也增强相关服务营销的效果。

3.3 在物理世界和网络虚拟世界全面开展服务营销

图书馆服务营销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用户认识到图书馆的存在以及其能够提供的服务,要用户知道图书馆在做什么,了解用户在图书馆能做什么,让用户知道图书馆服务能够对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

物理世界的图书馆服务营销,需先结合Y一代用户的信息行为特点改善图书馆物理环境,如提供舒适和个性化的阅览座椅,设置内部咖啡厅,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学习风格空间,提供群组研究室、学习空间、多媒体欣赏空间和教学讨论空间,构建实用的信息空间等,能够吸引并留住来馆用户。图书馆在物理世界的服务营销不能仅限于馆内外的公告、宣传册以及图书馆主页的通知等,需充分利用校园内用户经常使用的宣传栏、校园报刊(含学生社团报刊)、广播台和电视台增加图书馆曝光率,还可借助于印有图书馆营销标识的水杯、便条纸、书签、文化衫、明信片等小礼品或者新生入学时图书馆欢迎的旗帜(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图书馆的“lost for Info?Ask Us”旗帜[19])或馆员联系名片等,以增进用户对图书馆的熟悉度和信任度,如美国美利坚大学有关图书馆服务利用、资源介绍、读者评价等方面的文章就经常刊登在校报《美利坚周刊》、学生报纸《鹰》和学校广播台等媒体上,还免费分发印有“@ your library”的各种小礼品[20]。服务集中营销的时间可选择在新服务推出时、新学年开学时、校庆馆庆及重大节日、重大社会和自然事件发生之后、图书馆培训课程和馆内举办重大学术活动之前,甚至可延伸到大学新生入学之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图书馆在学校给新生寄录取通知书之时就寄去图书馆相关的宣传材料[19]。

网络世界的图书馆服务营销,首先要做的就是邀请用户对现有图书馆网站的应用情况进行评估,判断用户使用最多的应用服务是否在网站最容易找到的位置,相关URL是否好识记,远程访问是否方便,相关的使用说明是否足够并放在合适位置等,基于用户的体验对网站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善。其次是完善图书馆网络服务的网络标识系统,包括图书馆网站相关服务的网页、在线参考咨询系统和参考咨询机器人以及图书馆开发的相关服务系统的图标,包括图书馆嵌入到用户学习生活空间(如用户浏览器、计算机桌面、用户的学习空间和网络课堂等)的相关图标,还包括用户通过搜索引擎等工具搜索到图书馆为用户订购数字原文页面时显示的订购馆标识等,网络标识要和物理世界服务营销所采用的标识一致,且清晰醒目,以彰显图书馆服务的存在,强化用户对图书馆的熟悉度和信任度。接下来图书馆需要结合Y一代用户当前的信息环境,紧密跟踪,将自己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他们喜欢的Facebook之类的社交网络,SecondLife等虚拟世界,Delicious、豆瓣等书签分享和评论网站,Youtube等视频共享网站,Twitter等微博网站,QQ、MSN等即时交流工具,Baidu知道等大众咨询类网站,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百科知识网站,高校的BBS站点以及移动设备的移动阅读环境等空间中提供服务或将相关资源集成融汇到本馆资源中服务或进行服务营销。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的一些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如在这些网站不只是一味介绍图书馆情况,而应该公布对用户和所在社区有帮助的信息,内容不要更新过多和过于频繁,花费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创建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尊重认真或不太认真回应的用户,对用户进行必要引导等[21]。

3.4 采用Y一代用户喜闻乐见的视频、游戏等方式进行服务营销

参考其他行业的营销方式,图书馆服务营销的方式有很多种,如一般性图书馆电子屏和网站的通知、在用户人群集中的地方发放宣传资料、在校园海报栏粘贴海报、发放带有图书馆标识或资源使用知识的免费礼品、举办相关宣传会议或图书馆使用讲座、结合新推出的服务或已有资源服务进行满意度调查或其他用户调研、举办相关知识和利用比赛、播放图书馆宣传片等,但也应结合前文分析的Y一代用户信息行为特点,使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服务营销。如,针对他们喜欢可视化的学习方式和喜欢独自探索的方式,可通过录制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利用视频并放置在他们最可能用到的地方,效果会好过长篇累牍的培训。同样,利用他们比较喜欢视频、游戏等方式进行服务营销的效果也会比贴海报、发宣传资料和培训讲座要好一些。近年来,很多图书馆已经开始通过视频短片或者游戏的方式进行服务营销并达到了良好效果。图书馆人Peterals和Ben Bizzle在Pinterest网站上[22]整理剑桥大学图书馆等图书馆在Youtube上的数十部最优秀的营销短片,内容涉及“图书馆介绍”、“我为什么需要图书馆”、“图书馆中最有趣的事情”等。清华大学图书馆2011年推出的系列营销短剧“爱上图书馆”和游戏“爱上图书馆之排架也疯狂”[23]获得2012年IFLA图书馆国际营销一等奖。

3.5 邀请用户参与图书馆服务和营销工作

相关研究表明[24]:“用户的忠诚是对产品便捷的忠诚,是对自己付出的忠诚,在网络中用户付出的越多忠诚度也就越高”,因此,若想更好地培养用户对于图书馆服务的忠诚,就需要邀请用户参与到图书馆馆藏建设[25]和信息服务[26]中,参与到图书馆具体的服务营销工作中。不管是邀请用户参与图书馆图书和数据库选购以及特色数据库资源的遴选整理、为图书馆数字化资源OCR识别的挑错、为图书馆资源进行评论和标注的馆藏建设工作,还是邀请用户参与制定图书馆服务制度、参与信息咨询服务等管理和服务性工作,用户在参与这些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了解图书馆工作,能起到良好的宣传营销效果。用户直接参与到图书馆的服务营销工作中则可以使营销馆员更加清晰认识用户的真实需求,了解何种方式的营销才能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用户参与设计的营销策略也能更好的为其他用户所接受。用户对图书馆服务营销工作的参与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现:向用户广泛征集图书馆宣传创意并设计奖项进行鼓励,邀请用户模拟自己使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过程以发现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采访重点用户并记录其使用体会和评价作为宣传的材料,邀请用户参与图书馆服务(包括服务营销工作)的意见反馈和满意度调查,有偿或无偿邀请用户参与到具体的营销活动中(设计和发放宣传资料、在最有可能引起用户注意的地方张贴海报、社交网络或BBS上发帖等)、聘请用户设计制作图书馆宣传的视频短片和游戏等等。当然,图书馆服务营销项目组的成员不但要包括图书馆已有的工作人员,还要包括高校的热心教工和用户。

4 结语

“Y一代”是伴随着互联网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代。严格说来,国外将“Y一代”界定为“1982-1994年出生的一代”可能并不符合国内的情况,中国互联网大约起步于1986年[27],考虑到国内互联网较国外的发展晚一些的实际,国内“Y一代”界定的时间起点在1988年左右比较合适,但即便是这样,国内的“Y一代”学生用户也已经成为大学图书馆的主要用户。国内外的大学图书馆都需要密切关注“Y一代”这一主要用户群的变化,持续深入地调查和了解用户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适时调整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的内容与方式,并以这些用户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服务宣传,邀请他们参与图书馆服务和服务营销过程中,让他们了解图书馆和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及其优势,吸引他们更加频繁地使用图书馆资源,在用户现有信息环境中能够持续占据更大的空间,以避免大学图书馆在当前网络环境下继续被边缘化的危险。

第5篇

关键词:俄罗斯;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9.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961(2007)03-0073-02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就在发达国家引起重视,并实施了该类图书馆的相关工程和项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1993年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国防部尖端研究项目机构(DARPA)、国家航空与太空总署(NASA)联合发起了数字图书馆创始工程。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将图书馆、学校、机关、商业机构、家庭乃至个人连接起来,并对所存储的信息资源提供检索和查询,实现了区域性乃至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由此产生了数字图书馆的雏形。“数字图书馆"一词迅速被全球计算机界、图书馆界及其他相关领域所使用[1]。

随着人们对网络带宽需求的增加和宽带网络自身的发展,网络应用的类型不断扩大,互联网上信息的类型也更加丰富。传统的信息服务格局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使得从电子图书馆到虚拟图书馆再到数字图书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数字图书馆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文献信息数字化、信息传输数字化与网络化、信息服务终端化、信息利用社会化等。数字图书馆的应运而生,为人们提供了网络环境下跨仓储的、统一的、高效的访问和利用工具,以及高质量信息的生成、组织和检索,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组织信息和使用信息的方法。

上个世纪90年代,在俄罗斯受政治变革冲击最大的是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建设中最难的是经济问题。俄罗斯的许多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都在从事传统的读者服务工作的同时努力开展其他创收活动,如租借录像带、收费复印、房屋出租等,以弥补办馆经费的不足。当时的列宁图书馆(现在的俄罗斯国立图书馆),为克服经济困难,需要多赚钱,至少要赚所需经费的30%。虽然俄罗斯的图书馆很多,但其现代化水平却不高,除少数大学和大型公共馆外,基本上都是沿用传统的操作和服务方式。著名的门捷列夫化工大学图书馆拥有藏书100多万册,从1991年开始引进计算机管理,设有计算机中心,有12万条书目的数据,一台主机也只带有25个终端,这在当时显然与其学校的地位不相称[2]。

1995年,法、日、美、英、加、德、意、俄等八国的图书馆联合推出了G8全球信息社会数字图书馆项目。这是一个分布式的多媒体信息系统,所有信息库由负责数字化和内容标引的当地实体和国家权威单位管理,G8国家和全球公民只要通过现有的可互操作的一些网络和终端就能对这些信息库加以利用[3]。作为G8全球电子图书馆一员的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已成为法定缴送本保存馆。该馆馆藏超过4 200万件(册),包括地图、乐谱和唱片及珍贵的图书、艺术出版物和论文等,资料语种达247种。该馆可容纳2 003位读者,日均接待读者5 000人次,并有3.8万册馆藏流通,每天约有200位新增注册读者。目前,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已成为欧洲第一大图书馆,藏书总量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居世界第二位。该馆正在建设电子馆藏,其中著名的“俄罗斯记忆”就是将最早的印刷型斯拉夫语书籍数字化[4]。

1998年,俄罗斯启动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发展,俄罗斯科学院、教育部、国家通信委员会、国家档案馆等十个部门出台了《俄联邦电子图书馆》部际规划草案。该草案旨在增强俄罗斯在世界信息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扩大世界范围内俄语的应用范围;对国家珍贵文献通过制作电子版来进行保护并提供利用;确立建设电子图书馆的步骤和顺序;建立部门内部和各部门之间协调一致的体系,以及发展电子图书馆的区域性的计划和方案[5]。俄科技部经过三年的调研,认为建立分布式电子图书馆网十分重要,它需要联邦、区域和地方的组织及科学、文化、教育领域和商业机构的大量资源和广泛合作,尤其重视标准和工程方案、以及电子图书馆职能的法制观点(包括知识产权问题)的研究[6]。目前,《俄联邦电子图书馆》规划已初见成效。俄罗斯针对电子图书馆的发展制定了统一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制定总体方案,确定参加者的组成和分工,解决法律和经济上的问题,以及确定电子图书馆的种类及构成;建立通信、软件、技术和语言上的保证;组织电子信息资源及建立区域性的电子图书馆等。

俄罗斯在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时,强调以民族性的特色馆藏为重点,体现了鲜明的国家特色,如“俄罗斯记忆”就是以强调“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来体现它的国际性。目前,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已将孤本的斯拉夫语书籍数字化,下一步计划将16世纪初的西里尔文字(俄语字母的前身)的书籍数字化。此外,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和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共同参与建立了电子文库《普希金和俄罗斯古典文献》,现在这个电子文库已拥有相当数量的电子文献,包括普希金、莱蒙托夫、叶赛宁等作家的作品及生平资料。如今,电子出版物《普希金》已经问世,它收集了普希金所有的文集及生平介绍,另外还有二百多幅图片。

Н.索科洛夫和В.里亚别夫1999年在《我们大学的数字图书馆:计划与实现》一文中指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社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传统形式的大学教育将逐渐发生变化,教育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将建立在学生自觉的活动及利用因特网基础之上,具有公开的标准和分布式系统。大学图书馆应考虑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并积极参与此过程,对于获取信息资源而言,利用现代化技术中最有发展前景的方案之一是建立数字图书馆。现阶段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是建立俄罗斯大学毕业设计及学位论文数字图书馆。这个计划必须有技术、经济及人才保障。在俄罗斯一些著名大学已具备了这些条件,它们可以成为中心枢纽,并在此基础上研制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的方法及技术手段。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计划建立大学出版物数字图书馆。其中数字馆藏的作者包括大学生、研究生、科技工作者,这不仅能够减少财政和时间上的花费,而且有助于学生应用因特网,掌握建立电子文献的现代化手段[7]。

谈俄罗斯的数字图书馆,不能不提Z39.50协议。Z39.50是一种开放网络平台上的应用层协议,它支持计算机使用一种标准的、相互可理解的方式进行通讯,并支持不同数据结构、内容、格式的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实现异构平台异构系统之间的互联与查询。同时它还是一种基于网络的信息标准,它允许用户检索远程数据库,但不局限于检索书目数据,在理论上可用于检索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源。Z39.50产生于图书馆界,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联机公共书目数据检索。至今,图书馆界仍然是Z39.50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在Internet上,存在着大量的Z39.50服务器,这些服务器连接着世界上许多大型图书馆的馆藏书目数据。用户只要采用一种基于Z39.50的检索软件就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同时对世界上多种异构平台数据库进行检索,共享信息资源。目前,Z39.50在图书馆界的应用可分为四种: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上的应用、在公共检索中的应用、在合作编目中的应用、在馆际互借中的应用[8]。

尽管由于经济原因,俄罗斯图书馆事业发展有些停滞,但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开拓和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俄罗斯图书馆界应用Z39.50 协议的状况,对于我国的资源共享网络的建设将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目前,俄罗斯有四个Z39.50服务器、两个www/Z39.50网关和三个Z39.50客户端。圣彼得堡国立科技大学的开放图书馆系统中心,新西伯利亚俄罗斯科学学院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矿物学研究所的信息技术系,托木斯克综合技术大学的西伯利亚科技中心,莫斯科的国家计算机网络公司等均已使用了Z39.50服务器[9]。

参考文献:

[1]方东权.国外数字图书馆发展特点综述[EB/OL].(2003-

12-09)[2006-12-11].lib.nwnu.省略/libwindows/.

[2]王均林,赵长海,杨淑萍.国外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状况[J].图书馆论坛,2000,(3).

[3]国外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建设[EB/OL].[2006-12-10].lib.ruc.省略/zy/tx-brow.php?id=46.

[4]张艳霞,齐东峰,段洁滨.国外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与思考[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4).

[5]马艳霞,高新亮.欧洲数字图书馆建设特色项目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现代情报,2004,(12).

[6]数字图书馆 终身学习的重要工具.[EB/OL].(2003-08-28)[2006-11-10].省略.

[7]肖秋惠,苏晓晔.俄罗斯电子图书馆研究概述[J].江苏图书馆学报,2001,(2).

第6篇

关键词:数字化 图书馆 特性 发展 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也从传统模式开始朝着数字化模式的方向发展,“数字化图书馆”这一新模式、新概念也从而诞生,并被视为二十一世纪信息产业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因此解决如何建设一个全方面、实用的数字化图书馆工程的问题,也成为了世界范围性图书馆事业的当务之急。

一、数字化图书馆的的概论

1. 定义

数字化图书馆,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储存各种文献的图书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来组织用户访问馆内文献数据,包括电子期刊、声像资料、多媒体资料等等[1]。同时,数字化图书馆利用其网络连接的特征,连接到世界各地,人们可以方便的同享文献资料等资源信息。这种新的模式让我国图书馆事业迎来一次革命。

2. 特征

2.1存储功能强大

传统图书馆主要收藏纸质文献资料,而在数字化图书馆的环境下,不仅可以收藏纸质文献,同时还可以收藏图片、声音以及纯数字文本模式的资料信息,这是数字化图书馆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的一大主要特征。数字化图书馆的存储方式通常为以多媒体形式来进行保存,因此其所占容量要远大于传统纯文本形式的资料,由此数字化图书馆的收藏量也较之增长许多。

2.2智能化检索

传统图书馆的检索方法大多基于逻辑论,比如加权检索方法。但此种方式已经无法服务于数字化图书馆如此海量的文献资料的检索工作。数字化图书馆如今使用的检索方式已广泛使用智能化的搜索引擎,更能满足图书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更为快捷方便。

2.3管理更加有效

数字化图书馆不受空间限制的特点,使得其与用户之间更加的亲近,用户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可以进入图书馆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料,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而这主要是依托于优良的网络环境来实现。同时也让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加倍简便并且有效。

2.4更多样的服务模式

数字图书馆集收藏、服务、组织、共享为一身,可以生成信息,传播信息甚至应用信息,拥有馆藏、虚拟馆藏的功能,这使得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较传统图书馆更加多样广泛,使之具备电子商务的功能。同时,数字化图书馆可以对文献资料以及各样信息进行智能的管理,及时更新、发掘信息,创造更加快捷丰富的电子信息分享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数字化图书馆的扶植与成长

1.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价值

数字化图书馆结联系虚拟和现实,将大量的信息数字化,贮存于电脑或者网络的存储器之中,并且经由网络连接形成一个系统体系,其所占物理空间远小于传统图书馆。许多十分珍贵的资料通过数字化手段处理之后存储于拥有更加适宜环境的数字图书馆中,更加便于保护,同时不影响查阅。

数字化图书馆扩大的用户范围,传统图书馆因为受到空间限制,只能为部分人服务,而数字化图书馆则打破此种限制,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图书馆查阅调取自己需要的资料,从而使得用户量增多,用户范围扩大。

数字化图书馆除了可保藏纸媒介的文献资料之外,还可以收录更多的数字化信息,例如声音、视频和软件程序等,收藏量较之传统图书馆更加大,同时也可以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数字化图书馆最主要的作用在于文献资料等信息的存储、生产、使用,数字化图书馆所收录的各类大量文献资料对于整个知识传播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2],还同时促进了关于知识的经济,数字化文献凭借其自身巨大的优势,可以迅速、经济地为人们所用,从而促进人们知识的交流,激发人们创造力与想象力,推动国家文化,增强综合国力。

因此,数字化图书馆是如今文化、经济的一个重要载体。

2. 我国数字化图书馆的现状与建设趋势

近年来,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脚步正不断加快,我国大多数图书馆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开始注重数字化数据资源,我国已建立了许多图书馆网站,并且将许多文献资料上传其中,例如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但这些网站大多与图书馆没有合作联系,多是自主运营,数字化图书馆之间缺少共享,浪费了大量人力资源、物理资源和财力资源,不能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由于没有将其所有的资源进行共享工作,造成许多图书馆建设重复,降低了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速度。

因此对于我国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2.1应向资源建设多样化方向生长。

2.2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要将图书馆资源进行大范围共建与同享。进一步造成数字化图书馆直接的互助,保证数字化数据的资源有效被利用,促进信息资源利用率。

2.3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要拟制与世界接轨的建设要求。现今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使得各行各业与世界紧密结合,国际间学术交流变得频繁[3],因此要求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要与国际接轨,打破地域限制,为国际化学术交流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利用资源,加快全球信息化的进程,提高数字化图书馆的综合建设水平。

怎样建设好数字化图书馆事业,已经成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迫切并且重要的问题,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对我国图书馆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数字化图书馆,是二十一世纪全球范围内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进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是现代图书馆事业迎接网络时代的重要一步,关系着图书馆事业的生存。尽管传统图书馆和自动化图书馆仍然会存在一段时间(甚或不会消失),但随着电子出版物的发展增多,数字化图书馆将来将在图书馆事业中处于主导地位,而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质量也将以是否拥有服务特色即电子化服务来决定。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问题,已然成为当下必须正视的问题,我们必须更加深入的去加以研究、讨论。

参考文献

[1]吕晓辉,李铄,刘庆红.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与思考[J]. 现代情报,2006,09:70-71+74.

第7篇

[关键词] 图书馆法 文化价值 文化使命

欧美国家早在19世纪就已经为保障图书馆正式立法,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迅速发展。而中国的图书馆至今仍无国家的法律保障,这极大影响了作为现代化最重要的人的因素的创造。图书馆的立法源自人类有平等的受教育的现代正义社会的要求,政府对公益文化组织的固定资金投入和协调责任体现出一国文化理念的进步。立法所带来的一系列的推动作用将有助于图书馆制度与社会理想的良性发展,形成具有人文主义特征的图书馆文化精神,从而提高图书馆员的社会地位和图书馆的文化功能,使这个事业增强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促进社会与图书馆的和谐发展。

一、图书馆立法的价值意义寻根

图书馆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事业,它在促进教育和社会的和谐方面具有任何其他机构所不能代替的独特功能,它的文化公益性质使其实际负有一个民族文化振兴的崇高使命。但人们对图书馆的人文主义的特质并不是像今天这样有统一的认识,这经历了很多曲折。图书馆的立法活动就体现了这种艰难。世界图书馆的立法史其实就是图书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人文精神价值与社会认同的和谐趋同的历史进程。我们回顾昨天,为什么会产生图书馆立法的活动,就因为图书馆人意识到了自己的人文使命――这项事业其实是为所有人,而不是一部分人提供教育的机会,它必须为社会的正义和平等作出贡献。印度人文主义者阮冈纳赞(他首先是一位具有伟大人文品格的学者,其次才是图书馆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将人文理想灌注图书馆事业的灵魂之中。他提出的第二定律“书为所有人”[1]成为图书馆的崇高的文化价值目标,这实际上可以看作他对图书馆立法活动的价值意义的总结和探索。他非常关注图书馆的立法所带来的图书馆在民众中的影响和变化,特别是他关于第二定律对世界的“征服”一章中曾详细介绍了各国图书馆立法的情况。并称为第二定律在世界的征服活动。他曾满怀激情地说:“第二定律则使图书馆扩大为全国性的问题,孕育出一批新的图书馆,并开创新型的图书馆文化,一开始便遇到强烈反对。因此第二定律所引起的革命更具有先进性,使人类更加接近自己的目标。”这里的“新型的图书馆文化”是什么?就是使底层社会那些想有所作为的人成为社会的良才,使人性得到生命的力量源泉。最后这股源泉所流的活水汇成今天世界公认的每个人都有权力利用图书馆的核心价值理念。“第二定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图书馆立法的内在动力,而图书馆立法又反过来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巨大发展。他们之间相互影响推动。任何立法活动本身就是社会整体文化价值取向的精神体现。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图书馆事业最发达,图书馆员最受尊重的国家,而它的公共图书馆法的却是世界上最早的,这种精神奠定了美国图书馆事业的经久不衰。这就是美国图书馆的人文精神,我们不要总是注意和学习今天美国图书馆的先进技术,而更应该多思考一下他们在科学技术表层下,深蕴的充沛的人文精神底气。其实欧美国家的立法活动并非一帆风顺的,同样经历了维护特权利益和争取平等以及转变人们对图书馆社会作用认识的博弈,在这种博弈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可以说图书馆法立法活动推动了社会的文化观念变化。例如英国的图书馆立法活动就最有代表性的。英国通过了世界上最早的全国性的《公共图书馆法》,但其从最初的立法到最后的完善花了整整69年的时间。经过了69年的立法运动以及图书馆在社会教育中所起到的显著作用,社会整体转变了观念,民众最终切身体会和享受到了图书馆的文化价值作用。英国立法的前后变化,其实就是英国民众对图书馆社会价值的重新认同。

图书馆立法活动在中国还从没有掀起一场社会性的运动。20年代的新图书馆运动虽然积力倡导学习美国的“公共图书馆精神”但却没有意识到这种精神形成的核心却是图书馆立法。它的作用不仅是政府从法律上保障对图书馆的资金支持和社会协调力度,更重要的是以图书馆立法从而确立一国的文化精神导向――对文化事业的尊崇,也就是对人的价值的重视,促进对社会平等与公正的维护,这是很多中国的图书馆学者没有看到的。李小缘可能是比较少数的看到了立法的文化意义的学者,他在1926年写的《公共图书馆之组织》一文中尖锐地批评了国人不重视图书馆立法的现象。他认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首必有法律上之根据,或受法律之许可”,“既有法律根据,图书馆从而基始”。民国时期的许多图书馆学者注意的是引进美国图书馆的技术和兴办图书馆教育,不太重视立法活动。当然,图书馆的教育是立法的必要阶段,但这种忽视无疑给以后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留下了隐患。直到今天,中国图书馆界大多看到的仍然是外在的网络技术和数字图书馆的未来,没有看到中国图书馆发展的脆弱的地基,我们落后欧美国家的绝不是技术性的东西,而是意识。中国图书馆运作的各种《条例》只是一种行政性的规章,不具备法律的资格,长期以来无法可依,主管部门可以随意解释自己所定的游戏规则。我们几十年来很少向民众宣传图书馆立法的精神实质,图书馆界也没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感,这种使命感的丧失导致图书馆学没有学术尊严,在社会处于一种非常尴尬地位。由此,在没有法律的保障下,图书馆的教育作用在日益萎缩消亡,新馆的建立并不能掩盖图书馆没有社会地位的困境。而这种社会地位靠的是图书馆的文化精神的培养。

二、立法促进图书馆文化精神的形成

图书馆立法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标志,也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图书馆现代化进程的最重要的路标。现代化绝非物质丰富,技术先进,人的精神现代化才是真正的驱动力。国内图书馆界在这个意识上不能不说是较为落后的,他们可以紧紧跟随美国图书馆的种种新理论,花钱买大量的数据库,然后就自以为是实现了图书馆的现代化,而自己的文化使命和教育责任就有无可无了。这种自我封闭只能使图书馆昧于世界大势,离自己的始源文化价值更远。

法治是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一国民族文化精神的价值选择,这种选择往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法治精神代表了文化的进步,孟德斯鸠言:“一般地说,法律,在他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

西方图书馆之所以立法来保障图书馆的发展,并不是简单地要求政府抽税建设图书馆,关键是后面的人文理想――为每个公民创造平等的教育机会,书是为每一个人的。当公共教育的社会观念深入人心,图书馆立法就成为必然。图书馆文化精神也会在立法运动的过程中被树立起来。

西方图书馆界人士在推动立法的整个过程中代表了时代的超前意识,他们其实是那个时代的理性精神的代表,他们看到了图书馆在文化传播与精神教育中的永恒价值。有着近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曾经有灿烂的文化成绩和贡献,但同时又有“排斥制度化的行政文化传统”,这种传统影响了我们的文化性格,重实用不重理论,重眼前利益不重长远的精神价值。图书馆界长期迷失在自我的封闭中,看不到立法的社会精神效益,没有文化使命感,对公共图书馆的衰微视而不见。我们绝不能满足于几座豪华先进的图书馆的出现就以为我们的图书馆事业兴盛了,没有小型的公共图书馆的兴旺,其他的都是虚幻的景象。要知道,在中国还有不知多少人去不了图书馆,没有图书馆,没有图书阅读的民众,发不起工资的图书馆,没钱买图书的图书馆。而城乡二元的户口分离制度更使图书馆也分几种等级,有些人注定不能得到平等教育的机会。我们的一些大型图书馆还把人分为几等,每一等享受不同的服务。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图书馆的公共教育观念的丧失,而图书馆界又没有通过法律活动来改变这种状况的精神,等着政府政策的改变是非常可悲的。立法当然不是万能的,有法不依的现象确实也是中国的国情,正如义务教育法的执行情况。但义务教育的观念至少已经深入民众,现在已经没有政府部门和公众会公然否认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图书馆在社会中既缺乏公益事业的精神力量又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尊重。

对于一个学术群体来说,他的真正使命就是“高度重视人类一般的实际发展过程,并经常促进这种发展过程”。图书馆法是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需要,是实现人的平等与自由的保障,推动图书馆的立法过程就是一场进步文化启蒙运动,这对于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来说,尤其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图书馆这个人类理性的实体理应成为社会文化前进的先锋,立法的成功可以加快这个目标进程,如果继续延宕,图书馆界将丧失自己的社会本体价值。我们应该记住费希特所说的这句话:“如果他(指学者)在关系到全部文化的首要的而后最高的方面落后了,他怎么能成为他终归应该成为的那种榜样呢?他又怎么能想象别人都在追随他的学术呢。”今天的中国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如此的困境,表面看来原因复杂,其实核心问题还是与文化精神的疏离和社会使命的衰退不无关系。图书馆教育系统经过改名换性依然没有走出低谷,光靠几座大城市的公共图书馆维持门面终究是虚假的繁荣。我们需要精神的回归,通过立法活动重新确立图书馆事业的方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知识资源的源泉。

参考文献:

[1] 阮岗纳赞著,夏云等译[M].北京:图书馆五定律[M]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65.

[2] 李小缘记念文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3] (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7.

第8篇

论文摘要: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与市场的优势,分析了新时期图书馆作为文化研究和文化创新重要基地的地位和作用。

1资源与市场的优势

    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人们生活中的长期累积。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特有的文化和文明底蕴,不但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屹立于当今世界文化之林,而且在今天为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价值资源。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意向型思维定式,这种开放性的思维定式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众所周知,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甚至东方人注重的是意向型思维,而西方人注重的是逻辑思维。相对于逻辑思维,中国人的意向型思维方式似乎是一种非理性思维。恰恰这种看似非理性的意向型思维方式,长期以来为中国文化特别是文学作品开拓出超乎寻常的想象空间。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可以不受任何理性思维方式限制地借天说事、借物说理、借神灵平衡现世。这些中国文化的特色成了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创造的独特资源。

    如果说,资源优势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累积的话,市场优势则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发展的直接结果。虽然市场经济的实施在时间上仅仅十几年,但它对社会的改变却是非常巨大的。自19邓年起,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不间断地进行了20多年,中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在9%以上。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2001〕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达到6 280元。从居民消费来看,1978年,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是184元,到1998年上升到2 972元,增长了近4倍,每年的平均增幅达到7%。引人注目的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2005年前3个季度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收支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增长11,6%,其中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52%,在所有消费支出项目中居于首位。

    在这一种状况下,中国文化产业市场迅速发展。但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市场的发掘远远不够,文化市场的潜力非常巨大,许多文化资源并没有转化为市场,甚至许多文化资源还处于没有开发的状态。根据有关部门初步测算,中国实际消费的文化产品只有近千亿元,占消费能力的比例不足1/3。预计到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潜在消费能力将达7 000亿元。如果文化产业的产品能符合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就能不断激发购买的欲望,实现有效需求,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将是相当大的。正因为如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如韩国、日本、美国的文化部门都把未来的文化发展方向转向中国市场。这同时也提醒我们,中国的文化产品只要创意新,制作好、营销得当,在国际市场上大有销路,也必然能占据国际市场的重要份额。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

2图书馆在文化市场中的作用

2.1图书馆是一个文化消费者

    图书馆是人类文献最主要的集中地,购买是图书馆收集文献的主要手段,因此,图书馆也是一个文化消费者,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化载体的唯一性。文化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但图书馆消费的文化载体具有唯一性,它只消费用声音、图像符号等记录知识的载体—文献。

    其次,消费目的的特殊性。图书馆收集文献的自的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要,而是为了向社会提供,是为了满足读者的文献需要。

    第三,图书馆既是文化的消费者,又是文化的加工者、生产者、提供者。图书馆收集文献以后,并不是立即原封不动地向读者提供,而是首先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并“制造”出相应的检索工具,然后才提供给读者使用。

    第四,图书馆在提供文化物质载体的同时,还向读者提供相应的服务。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服务主要有:向读者提供检索及阅读文献的良好环境;为了提高读者鉴别文献的能力,通过各种活动引导读者健康阅读;主动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激发读者潜在的文献需要。

2.2图书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图书馆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种组织形式,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各种社会形态都在图书馆有所表现,图书馆文献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资源。这种文化资源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记录从古至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信息知识的载体。通过图书馆,人类的知识不断地积累起来,传承下去;通过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被广泛地传播和运用,从而推动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现代社会文献信息数量大、增长快、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内容交叉重复、语种在不断扩大等诸多因素,直接影响着文献信息能量的释放。无序形态的文献信息,只能使人不知所措,而经过整序的文献信息,就会使人们得到一种支配它的力量。图书馆的整序职能,通常是通过对文献信息的分类、编目、保管、贮藏等手段来实现的,由此发挥文献信息潜在的能量。

    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中介机构,它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当一种文化模式尚处于相对封闭状态时,文化的发展是缓慢而缺少变化的,一旦不同的文化发生接触后,作为文化的发明者、享有者、传递者的人,扮演了文化的修正者的角色,使文化发生了变迁。图书馆正是人们能够直接接触不同文化的重要场所。文化传播的媒介很多,图书馆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却是其他任何机构无法替代的。

    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代图书馆在传承观念和服务模式上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科学技术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随着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发展,人们走进了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技术,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传播文化。科研人员在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方面,对图书馆和科技信息部门的依赖性日益增大。他们利用图书馆的要求更迫切、专指性更强。科学文化的发展使图书馆自然走上了资源共享之路。

2.3图书馆是文化交流和整合的孟要枢纽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应是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发达、最丰富多彩的文化。我们具有灿烂的文化遗产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不等于我们的文化就是最先进、最发达的文化。实事求是地说,比起发达国家,从整体而言,我们的文化还处于落后状态,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差距较大。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一样,必须对外开放,加强文化交流和对话,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和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可以说,这是赶上和超越世界先进文化的前提。当然,对外文化开放和对外经济开放一样,必须贯彻以“我”为主,有所选择的原则。

    对外文化开放、文化交流,有许多渠道和形式。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以及各种文化团体等,都是进行交流的重要部门。这中间,图书馆扮演十分特殊的角色,可以说它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和文化整合的服务器。

    图书馆在文化交流和文化整合中,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历来就是文化交流和文化整合的重要枢纽。但在过去,这种作用基本上属于被动服务,而且属于人工操作,效率甚低。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提升了图书馆的地位和使命,改变了其服务的性质和服务的效率。过去传统图书馆的功能主要是收藏和借还图书。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引发了图书馆革命性的变革。这是科技革命、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手段的日益普及,要求对网上信息进行有序组织,进行高效率的加工和迅速的传播。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大趋势,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纷纷加大投人,改造和加强图书馆的建设。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2000年,我国正式启动建设“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中国图书馆的发展进人了信息化、数字化的新时代。

    数字图书馆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传播、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图书馆真正成为没有时空限制的、超大规模的信息化枢纽,使它能为文化交流、文化整合提供全面、及时的和最前沿的信息资源。由于运用强大的高新技术手段,数字图书馆可以在第一时间收集、积存和传播现代科技等最新文化资源,也可以迅速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让中国走向世界,使世界更了解中国。数字图书馆使各国、各民族之间真正能够进行多边、有效和迅速的文化交流、对话,实现文化共享,促进共同发展。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可以对外进行文化交流,但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法起到数字图书馆的枢纽作用。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在对外进行文化交流时,如果懂得利用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和资源,将能进行更为有效的交流,能够实现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的交流与整合。随着高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数字图书馆这种文化交流的枢纽作用会越来越大。

2.4图书馆是文化研究与文化创新的皿要甚地

    图书馆历来就是文化研究和文化创新的基地。历史上的文化巨著、文化精品的产生,都离不开图书馆,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利用了图书馆提供的文化资源。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以及他的许多名著,都是以图书馆为研究基地完成的。中外许多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的巨著,许多文化创新性成果,都得益于图书馆这个文化基地。

第9篇

摘要: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与市场的优势,分析了新时期图书馆作为文化研究和文化创新重要基地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 文化市场 信息资源

当代图书馆在传承观念和服务模式上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科学技术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随着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发展,人们走进了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技术,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传播文化。科研人员在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方面,对图书馆和科技信息部门的依赖性日益增大。他们利用图书馆的要求更迫切、专指性更强。科学文化的发展使图书馆自然走上了资源共享之路。

一、图书馆是一个文化消费者

图书馆是人类文献最主要的集中地,购买是图书馆收集文献的主要手段,因此,图书馆也是一个文化消费者,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载体的唯一性。文化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但图书馆消费的文化载体具有唯一性,它只消费用声音、图像符号等记录知识的载体――文献。

2.消费目的的特殊性。图书馆收集文献的自的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要,而是为了向社会提供,是为了满足读者的文献需要。

3.图书馆既是文化的消费者,又是文化的加工者、生产者、提供者。图书馆收集文献以后,并不是立即原封不动地向读者提供,而是首先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并“制造”出相应的检索工具,然后才提供给读者使用。

4.图书馆在提供文化物质载体的同时,还向读者提供相应的服务。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服务主要有:向读者提供检索及阅读文献的良好环境;为了提高读者鉴别文献的能力,通过各种活动引导读者健康阅读;主动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激发读者潜在的文献需要。

二、图书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图书馆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种组织形式,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各种社会形态都在图书馆有所表现,图书馆文献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资源。这种文化资源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记录从古至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信息知识的载体。通过图书馆,人类的知识不断地积累起来,传承下去;通过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被广泛地传播和运用,从而推动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现代社会文献信息数量大、增长快、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内容交叉重复、语种在不断扩大等诸多因素,直接影响着文献信息能量的释放。无序形态的文献信息,只能使人不知所措,而经过整序的文献信息,就会使人们得到一种支配它的力量。图书馆的整序职能,通常是通过对文献信息的分类、编目、保管、贮藏等手段来实现的,由此发挥文献信息潜在的能量。

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中介机构,它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当一种文化模式尚处于相对封闭状态时,文化的发展是缓慢而缺少变化的,一旦不同的文化发生接触后,作为文化的发明者、享有者、传递者的人,扮演了文化的修正者的角色,使文化发生了变迁。图书馆正是人们能够直接接触不同文化的重要场所。文化传播的媒介很多,图书馆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却是其他任何机构无法替代的。

三、图书馆是文化交流和整合的重要枢纽

图书馆在文化交流和文化整合中,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历来就是文化交流和文化整合的重要枢纽。但在过去,这种作用基本上属于被动服务,而且属于人工操作,效率甚低。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提升了图书馆的地位和使命,改变了其服务的性质和服务的效率。过去传统图书馆的功能主要是收藏和借还图书。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引发了图书馆革命性的变革。这是科技革命、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手段的日益普及,要求对网上信息进行有序组织,进行高效率的加工和迅速的传播。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大趋势,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纷纷加大投人,改造和加强图书馆的建设。

数字图书馆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传播、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图书馆真正成为没有时空限制的、超大规模的信息化枢纽,使它能为文化交流、文化整合提供全面、及时的和最前沿的信息资源。由于运用强大的高新技术手段,数字图书馆可以在第一时间收集、积存和传播现代科技等最新文化资源,也可以迅速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让中国走向世界,使世界更了解中国。数字图书馆使各国、各民族之间真正能够进行多边、有效和迅速的文化交流、对话,实现文化共享,促进共同发展。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可以对外进行文化交流,但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法起到数字图书馆的枢纽作用。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在对外进行文化交流时,如果懂得利用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和资源,将能进行更为有效的交流,能够实现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的交流与整合。随着高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数字图书馆这种文化交流的枢纽作用会越来越大。

四、图书馆是文化研究与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

第10篇

[关键词]双向社会化价值理念战略目标措施

作为在信息特别是学科信息的占有、处理上有优势的专业组织,图书馆业界的信息服务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问题是:图书馆应如何开展社会化的信息服务?这一问题成为近来图书馆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之一是经验分析:到目前为止,图书馆业界是怎么做的,有何可取之处?这一追问将国外包括国外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经验如何等问题带到了面前。国外图书馆业界的社会化信息服务较为成熟,应该有许多可取之处。基于此,本文从理念、战略目标和措施三个方面介绍和分析了国外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模式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1国外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模式

1.1理念

1.1.1图书馆与社会的双向互动国外图书馆业界认识到了图书馆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包括事实上的和价值上的互动关系,因此认为信息服务社会化应该是双向的:其一,图书馆应该反映社会的需求。这在国外图书馆协会(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简称ALA)的几个重要的规范性文件中有明确的体现:①CodeofEthicsofthe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一个植根于受过教育的市民的政治制度中,我们作为职业成员(membersofaprofession)明确地认同知性自由(intellectualfreedom)和获取信息的自由”。这表明国外图书馆协会的伦理规范认同了国外政治制度的理念,反映了国外社会的政治需求。②在NewVision:BeyondALAGoal2000中,ALA提出了自己的重要战略,其中第四个是这样表述的:“要确定信息社会的全球化对协会、图书馆和使用图书馆信息的人到底有多大影响”。这表明了国外图书馆业界关注信息社会的要求。其二,图书馆影响、服务于社会。这同样体现在ALA的重要文件中:在CodeofEthicsofthe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中有这样的表达:“我们有特殊的义务确保信息和观念在现在和未来的各代人之间自由流动。”其规范原则的第一条规定:“通过恰当而有效组织的资源,根据平等的服务政策,坚持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利以及对所有的请求给与准确的、无偏见的和谦恭的回答,我们向所有图书馆的使用者提供高层次的服务”。这表明服务社会已经成为国外图书馆业界的自觉义务。

1.1.2在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国外图书馆所秉承和实践的主要价值理念在ALA的重要文件中,有五个主要的价值理念被反复强调。其中NewVisionBeyondALAGoal2000对这五个价值理念做出系统的阐发:“在国外,图书馆是民主最有力的国家象征之一。它们通过保卫三个理念来坚守民主:观念和看法的多样性,清楚地表达各种观点的知性自由和所有人无论其社会和经济地位如何,都有获取信息的平等权。它们通过坚持能读会写和终身学习的价值使这三个理念得以实现。正是这五个价值或理念的具体实践使得图书馆具有‘国外价值’”。

1.2战略目标

为践行信息服务的双向社会化模式和上述价值理念,ALA为它自身和其成员规定了战略目标,其中包括:

1.2.1宣传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职业价值在ALA的重要文件NewVision:BeyondALAGoal2000,ALAction2005和ALAheadto2010中,都是将宣传图书馆和图书馆员作为首要的战略目标。如:NewVision:BeyondAIAGoal2000指出:“MA必须继续宣传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对于公众、立法者和决策者的重要性”。AIA-headto2010指出:“ALA和它的成员是图书馆和图书馆职业的主要宣传人”。

1.2.2要在影响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的国内和国际政策和标准的制定上起关键作用根据ALAheadto2010的规定,其方略具体如下:①增强图书馆在促进各种能读会写技能上的能力;②增强图书馆在倡导知性自由上的影响;③增强图书馆在促进信息获取平等权上的影响;④增强图书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影响;⑤支持基层民众影响有关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的政策和标准的制定的努力;⑥加深对影响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的国际问题的理解,支持有利于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的国际合作;⑦扩大和增强与在政策问题上有共同目的的组织的合作。

除此之外,ALA还规定了其他一些重要的战略目标,包括建设一个优秀的专业组织、确定信息社会的全球化对图书馆及图书馆和信息的使用者的影响、发展图书馆业的评估机制等。

1.3措施

为贯彻信息服务的理念、实现其战略目标,国外图书馆业界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本文涉及的措施是以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西根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华盛顿大学等高校图书馆的规定为依据的),其中的一些对我们而言有启发意义:

1.3.1与世界著名媒体合作、公开馆藏典型的是国外的一些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与世界著名搜索引擎Coogle的合作。哈佛大学在2005年与Google合作,将哈佛大学图书馆的收藏能力与Coogle富于创新的搜索技巧和能力结合起来,把哈佛大学已过版权保护期的大量收藏电子数据化,方便互联网用户获取。近年来,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里弗尼亚大学、密西根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德克萨斯大学、纽约公共图书馆等也与Coogle签约进行类似的合作。

1.3.2设置专家型馆员提供专业服务耶拿大学图书馆为各种具体的专业和学科设置相应的专家型的馆员,提供专业服务。其目前涉及的专业和学科多达156个,并在互联网上公布其办公地点、电话和电子邮箱。

1.3.3为尽量多的人提供尽量好的服务

·为尽量多的人服务。这里的讨论主要限制在国外大学的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内。在国外公立和私立大学的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中,除了规定了一般性的服务对象——现在册的学生、教师和职工外,还规定了一些对我们而言有些陌生的服务对象:①校友。②其他院校的教师和学生。③在编教师、学生和员工的配偶。④在任教师或研究人员的人。⑤访问学者及其配偶。⑥社会公众。包括不同类型。高中生;居民;普通公众。⑦机构。

·尽可能好地提供信息服务。除为社会各主体提供常见的查询、阅览、外借、复印、资料送达等服务外,国外图书馆还采用了一些我们少见的服务措施:①外借资料召回。如斯坦福大学图书馆规定:超过7天外借期的图书资料、短期外借的DVD和其他媒体资料可以召回。如果因课程预备或其他借阅人需要,被召回的资料必须在收到召回通知的7天内及时返还。这一措施主要是平衡图书馆使用者之间的利益。②通知。包括即将到期的通知、过期通知和召回通知。通知的方式有两种:电子邮件和普通邮件。③为残疾人提供特别的服务措施。包括服务人员、服务电话、图书馆位置的指示、电梯位置的指示以及残疾人专用设备如轮椅、助听器、颚夹、放大镜等的提供。

2国外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模式的启示

2.1其理念的启示

·其双向互动理念的启示。图书馆要不断充分了解社会的需求并做出相应的准备;同时,图书馆要积极主动地去满足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服务。其实这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如果对社会需求没有了解、没有相应的准备就不能或不能较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服务;而如果没有为社会服务的需要作为推动力也就不需要去了解社会的需求并做出相应的准备。两个方面中的任何一方面缺失都会使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社会化不存在或不充分。

·其价值理念的启示。国外图书馆业界信息服务的五个价值理念具有普适性,因而它们也可以作为我们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价值理念:①坚持多样性。这包括:图书馆收藏的多样性,为所有人(不同的人)提供服务,无偏见地招募各种有资质的人从事图书馆业务包括残疾人。②尊重获取信息的平等权。③尊重图书馆使用人的知性自由。保障法律规定的图书馆使用人拥有的阅读上的、信息收集上的和言论上的自由。④对人们需要的能读会写的技能的培养和提升提供帮助。⑤为民众的终身学习提供服务。

2.2其战略目标的启示

·宣传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职业价值的启示。宣传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对于社会的价值,就是在宣传图书馆业界与社会的双向互动关系,国外图书馆业界的这一战略目标也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具体如下:①进一步使公众、机关和团体明白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在实现观念和看法上的多样性、知性自由、获取信息的平等权、能读会写和终身学习等价值理念中的作用和影响;②增大在基层中进行宣传的力度;③支持有关图书馆及其员工的社会价值的研究;④增加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以确保法律的制定对图书馆有利。

·我们也可以仿效国外,在有关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政策和标准的制定上,图书馆要起到积极的作用。可借鉴的方略具体如前述的ALAheadto2010中的规定。

·重视图书馆专业组织建设的优化。①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国外图书馆业界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有:制定继续教育的目标并确保该标准反映了职业的需要和核心价值;使参加继续教育的机会容易获取;使继续教育计划和出版物能以各种方式获取。②加强合作。国外的图书馆业界对合作十分重视:第一,加强图书馆业界内部的合作。他们的ALA即国外图书馆协会有57000多个成员。第二,将与国内其他组织的合作制度化。第三,积极与国际主体合作。国外图书馆业界的这种做法十分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也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在这一点上,国外同行给我们的启示在于一些具体的目标:①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研究和宣扬知性自由问题。这不仅包括一国公民的知性自由,还包括外国人或无国籍人的知性自由问题。②研究和宣传全球信息服务问题。③研究和宣传新科技带来的潜在的社会分化问题。④研究信息分享的机会问题。这对于实现信息获取的平等权来说十分重要。

·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估机制或制度。具体的战略目标包括:①发展图书馆业界的内部评估机制。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每个图书馆要发展自己的评估机制;其二是业界同行共同发展的评估机制。②建立一个包括公众、机关、团体作为评估人的社会评估机制。这一评估机制可以说是旨在为社会服务的图书馆的评估机制中最重要的制度,也正是我们现今评估制度努力建设的方向。

2.3其重要措施的启示

·“与世界著名媒体合作、公开馆藏”这一措施的启示。对于这样的措施,我们可以这样评价:①它表明图书馆业界认识到了社会新的科技成果的要求且自觉地运用这一技术为社会服务,这符合信息服务社会化的要求。②它将已过版权保护期的图书馆收藏置于互联网上,让互联网用户免费获取和使用,坚持了知性自由和信息获取的平等权等价值理念。③它有利于图书馆业界的多个战略目标的实现。首先,由于与世界著名媒体合作,这有利于实现其宣传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战略。其次,与著名媒体的合作提升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能力,这实现了建设一个优秀的专业组织的战略。最后,让馆藏资料能为世界互联网用户获取和使用,这实现了信息全球化的战略目标。正因为如此,加之我国图书馆业界尚缺少这种做法,国外图书馆业界的这种措施对我们来说就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11篇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信息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30-0123-02

0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已逐步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中已成为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趋势。数字图书馆也已广泛深入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数字图书馆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带领人们进入了一个网络时代的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将具有美好的前景。

1 数字图书馆含义及特点

1.1 数字图书馆的含义

1988年美国学者伍尔夫首次提出了“数字图书馆”一词。“数字图书馆”一词本意更强调“库”而不是“图书馆”,是开放式的硬件和软件的集成平台,利用对技术及产品集成,将各种文献数字化,并在网上服务。数字图书馆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是指对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化,广义的还包括数字化平台、数字商务平台、数字娱乐平台、数字教育舞台和数字情报中心等。

1.2 数字图书馆的特点

1.2.1 信息资源数字化

数字化信息是数字化图书馆的存储对象,所有信息资源都需要经过数字化处理,转化为数字形式,并采用数字化存储技术将其存储在磁或光的存储器上,同时进行传输和处理。在数字图书馆时代,计算机的海量存储能力是衡量一个图书馆的重要标志。

1.2.2 信息存取自由化

数字图书馆的网络用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等限制而进行全天候服务。其信息资源也可以随时检索和查询。

1.2.3 信息资源管理分布化

数字信息资源库是分布式的,信息资源管理分布在不同地域和区域,不同用户和不同的时间。计算机网络可以跨库查询。

1.2.4 信息管理、操作计算机化

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以及信息的传递、存取、检索、咨询、复制等全部工作都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的。

1.2.5 信息实体虚拟化

数字图书馆使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结合起来,在实体图书馆的基础上趋向虚拟化。各类以文献为载体的知识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在全国和全世界范围内传输,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世界上任何一个图书馆的资源。因此,实体图书馆是虚拟图书馆赖以服务的基础,而虚拟图书馆则是实体图书馆藉以发展的方向。

1.2.6 资源框架与标准

在资源框架与标准规范建设方面,数字图书馆理论、需求分析、接口分析、互通标准的采用与技术将实现有机结合,建成以内容管理框架为基础技术、硬件体系结构面对框架、应用软件面对框架接口的数字图书馆系统。

2 数字图书馆发展及前景

2.1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2.1.1 国外数字图书馆发展情况

数字图书馆技术已成为发达国家的研究热点和重点课题,不少国家在从事与数字图书馆相关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许多国家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数字图书馆技术的开发被列为国家信息基础项目。美国国会图书馆在1994年进行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斥资6 000万美元;在欧洲共同体和各自国家的资助下,英国、荷兰等国的高校图书馆也纷纷建设数字图书馆。

2.1.2 国内数字图书馆发展情况

与国外相比,国内数字化图书馆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1997年,由文化部组织审报、经国家计委批准,“中国试验型数字图书馆” 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立项。之后,IBM公司中国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合作推出了“清华大学数字图书馆建设计划”。国家图书馆所属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于2000年4月18日正式挂牌运营。

2.2 数字图书馆发展前景

2.2.1 数字化海量存储

馆藏资源数字化已成为了时代潮流,世界各国图书馆界基本上已达成共识:只有尽快将馆藏资源数字化并提供公众实用,图书馆才能够在信息时代继续生存下去。而数字化的海量存储已成为了世界范围的共识。其中,日本国会图书馆的数字化馆藏资源已达到1150万页,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已超过3000GB。

2.2.2 引进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的引进是发展中国家在建设本国数字图书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实施的各类型数字图书馆工程为其他国家发展本国数字图书馆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许多阶段性成果。因此,发展中国家应采取“洋为中用”原则,借助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推陈出新。同时,组织或委托专门人员对关键技术实时跟踪,使数字图书馆建设保持较高水准。

2.2.3 资源共享、广泛合作

资源共享是全球图书馆发展问题必然趋势,而只有实现图书馆数字化,才能真正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在全球范围内事先人才、技术、设施、资源等多方面的团结合作,使数字图书馆工程顺利完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2.4 加强标准化和规范化

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前提和根本保障的是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世界各国为了取得信息控制权都在加紧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前提和根本保障。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制订相关技术标准以取得信息控制权。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同样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如数字图书馆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双向兼容、数字图书馆元数据与CNMARC的双向兼容、智能检索、异构数据库的跨平台检索、知识管理等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2.2.5 合理解决知识产权问题

版权问题是制约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版权及知识产权问题解决不好将极大地影响和制约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组织以后,知识产权问题越发突出。因此,加强该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结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数字图书馆成为图书情报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因此,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和前景分析意义重大。特别是考虑到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站在民族文化发展的高度,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未来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也将继续呈现方兴未艾的蓬勃发展之势。

参考文献

[1]梁新春,张艳明.浅析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2).

[2]苏卉.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思考[J].闽江学院学报,2005(3).

[3]曹亚新.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现代网络教育[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8).

[4]赵桂华.浅谈数字化图书馆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8).

第12篇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馆员;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共同现象,是保存人类文明和各国文化的重要场地。图书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研究图书馆学就是研究各国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的一种现象。如今,图书馆国际化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对中外图书馆发展的外在影响、发展进程及研究成果等的重视,这对我国图书馆的国际化研究,促进图书馆事业规范化、标准化,实现信息资源全球共享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1、图书馆专业化建设

1.1、图书馆的国际化建设

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国际化,是指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对图书馆的历史与现状、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在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基础上共同推动世界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发展。而本土化是以本国本地图书馆研究为主,充分反映本国的国情与民情,以本国图书馆学研究的本土化特点为基础,以服务推动本国本地图书馆实践的发展,从理论到方法要尽可能对本国本地图书馆研究渗透,形成某种特色。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这种多元一体化的发展,反映了当代社会人类文明发展的时代特征,在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要更加关注人文研究。

馆际交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是国际图联创建的发起国之一,具有国际图书馆交流与合作的优良传统。世界图书馆学的研究方向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馆藏文献量的多少,而已逐步实现了服务的网络化和资源的数字化等。为了跟上世界图书馆学的发展脚步,要求图书馆学研究必须突破国家、地域之间的界线,更多地关注图书馆馆际间交流与合作,并按照自身的规律协调发展。在研究图书馆学的国际化方面,必须将图书馆的改革与发展置于整个研究领域的核心地位,充分引进、借鉴并广泛吸取国外图书馆学研究的新方法,尤其是发达国家图书馆学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新的研究技术等。图书馆界应多多鼓励和支持图书馆学研究人员和学者们开展国际学术活动和参加国际会议,承担世界一流的图书馆学研究的课题和项目;鼓励优秀学者跨国界访问,参与国际图书馆业务研讨,进一步提升馆员的科研水平;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订各类交往协议,建立合作互动的友好关系。

1.2、图书馆的个性化建设

个性化服务是一种根据用户自己的喜好来设定从而实现检索信息的目的。依据各种渠道对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从而向用户提供和推荐相关的有用的信息,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个性化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被动服务的方式,它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优势,主动开展以满足用户个性化检索需求为目的全方位立体式的服务体系。同时,个性化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以客户为本”服务理念的提升,根据客户不同的个性化的需求,实施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方案,体现了以读者为本,使读者既可尽情享受服务平台带来的方便和快乐,又可感受到现代化图书馆的人文关怀。个性化的数字图书馆能了解各类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并扩充自身个性化的服务的范围,做好服务的周密性,并全程的跟踪服务,让用户最短的时间就能了解到想要得到的信息。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注重对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有利于个性化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对原始信息进行整理然后汇编成二次信息,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更深层次的系统整理和筛选,编写成更高浓缩的专题报告、动态综述和未来预测等三次信息,最后提供给用户使用。这充分的利用了馆藏和人力资源,对信息进行几次深度加工,使开发出的特色信息有实用性,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信息数据库是图书馆服务用户、参与市场竞争、提高本馆影响力和资源共享的重要保障。个性化的数字图书馆要依托馆藏信息资源,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并按照一定标准和规范将本馆特色资源数字化,建立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的特色数据库,体现个性化服务的优势。

1.3、馆藏的专业化

馆藏的专业化还需借助于现达的电子网络技术。由于"#$%&#%$网的全球化和图书馆的网络化,每个个体图书馆都只不过是“大图书馆”的网络系统中的一个区域性网络。在这种“大图书馆”的网络系统中,一个高校图书馆固然可以充分依靠网络来获取自身以外的资源,从而减少投入,共享资源。但是,每一个高校图书馆如果不能形成自己具有较强的专业化、特色化馆藏就必将会淹没在浩瀚的网络海洋中而找不到自己的独特位置,不能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因为分工是协作的前提,没有专业化的分工和特色性的建设就无法形成和满足自己特定用户群,从而失去应有的活力和竞争力。

2、图书管理员的专业化

图书馆以服务读者为己任,图书馆员是图书馆读者服务行为的主体,读者到图书馆寻找所需的文献信息,直接图书馆员接触,他们的综合素质、知识水平、服务态度等对读者的满意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图书馆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员以一定的文献媒体,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满足读者知识信息需求的行为过程。在此过程中,图书馆员与读者是服务行为的主体与客体,也就是说服务的好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图书馆员努力程度的客观表现(服务实绩)与读者满意程度的主观感受(满意程度)。

2.1、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全行业职业化意识

图书馆员专业化建设是我国图书馆行业的必然选择,然而当下的情况是,有相当多的图书馆从业人员对此并不了解,更谈不上关心。这其中有图书馆员工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也有管理者宣传教育不足的因素。因此在全行业内全面开展相关理论宣传和教育十分必要。图书馆管理者要在自身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讲座、培训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让全体馆员充分了解到图书馆员职业化的内涵及对每一个图书馆从业人员的重要性,鼓励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增强全体馆员对图书馆工作及图书馆行业发展的信心,提高馆员的服务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不断增强对本职工作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使每一个员工都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日常工作,进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外界对图书馆及图书馆员的不良看法和错误认识,有效提升图书馆的社会认同度。

2.2、数字信息资源的新要求

图书馆员职业的基本职能是为需要信息资源的用户提供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完成这一基本职能的活动内容在不断地演化和更新。信息存储、知识的表示和分类、知识的组织、馆藏开发、计算机化信息检索等方面的技术进步,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员的职业活动内容。一方面,图书馆员需要从事信息采集、存储、检索和替旧等工作;另一方面,要承担起以计算机化的方式来实现信息服务。为了胜任数字图书馆下的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图书馆员需要通过培训来获得一些必需的知识和技术。图书馆员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包括:信息资源的类型(图书、杂志、因特网等)、技术设施(计算机、在线编目、局域网文件服务器等)、通过知识资源的用户交互、信息管理、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UNIX、LINUX等)、字处理系统、图形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程序编程、网络管理、网页开发和内容管理、在线信息检索、CD-ROM信息检索、因特网信息检索、数字图书馆工具等。

3、结语

总之,图书馆业务社会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业务社会化既能实现图书馆节约资金、降低成本;节省人力、提升质量的目的,又能实现社会服务机构减员增效的目标,可谓一举两得,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赵娜.基于图书馆员专业化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探讨[J].图书馆建设,2010,04:36-38+41.

[2]傅立芳.图书馆员的职业特点与图书馆员专业化[J].学园(教育科研),2012,13: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