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早发白帝城赏析

早发白帝城赏析

时间:2023-05-30 10:56: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早发白帝城赏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早发白帝城赏析

第1篇

1、早发白帝城全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白话译文:早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行程。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山峰。

3、《早发白帝城》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创作的一首诗,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此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次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运用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039-01

多媒体对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信息具有集成处理的能力,使教学手段趋于全方位、多层次,创造一个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开放的探索式的学习环境。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古诗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较完美地展示古诗的艺术魅力,在学习内容和方式上,在学习时间和空间上,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刻地领悟古诗的意境,从而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

一、拓宽意境,激趣引情

多媒体能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同一界面,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拓宽视野,提供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思维材料。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直观地理解诗意,体会感情,起到激趣引情的作用。如古诗《望庐山瀑布》,诗中涉及的许多事物是学生未曾见过的,教学时如果只出示书上那仅有的插图,就很难唤起学生的美感,尤其是一些从未看过瀑布的学生,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再现庐山“真面目”,把学生带进庐山瀑布的真实情景中,是完成本课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于是,我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时,选择若干个相互连接、前后呼应的镜头,运用多媒体,使远景、近景、全景交替出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图像。课堂上,我只需通过击键的简单操作,学生便可以从屏幕上看到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景象:高山上笼罩着紫色的云雾,一道瀑布从山顶喷涌而出,水雾蒸腾;瞬间,瀑布飞速沿陡峭高壁落下,飞珠溅玉,气势壮观。还有那轰隆隆的水声震撼着每个学生的心灵,刺激着他们的视、听觉。这样,诗中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从整体上初步体会图中所描绘的景色和诗句的联系,激起对学习古诗的兴趣。这种教学效果是一般插图绝不能达到的。学生可在这些声像的感染下,朗读诗文,逐句体会,感受诗中美的景色,美的语言,从而引感的共鸣。

二、提供感知,启迪思路

多媒体课件可以实现图文并茂,音像合一,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形象化,抓住小学生的兴趣所在,最大程度地引起并延长小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大脑皮层的兴奋度,避免大脑疲劳,让他们精神饱满地学习和积极主动地参与,将情景对话逼真地再现出来,调动小学生的读说欲望,并付诸实践,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古诗的语言凝练、形象且含蓄,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处处闪耀着美的情趣。要使学生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感情,就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帮助学生理顺句子间的关系和词的排列顺序;还要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由表及里,因景析情,开拓诗的意境,从而准确地领会诗的思想内容。为了让学生较容易地理解诗文,我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可以运用鼠标灵活地拖动诗句的前后位置。学生在理解诗句时,可以任意调换词的顺序,如果拖对了词序,屏幕便会显示一个红通通的苹果和一句“你做对了!奖你一个大苹果!”的鼓励语言;做错了,屏幕也会显示“别灰心,请再来!”的文字。对于诗文的赏析,我也不按照陈旧的教学方法逐句讲解,而是通过电脑荧屏画面上的一个个场景,设计一些有趣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联想。如古诗《早发白帝城》的教学,我就创设了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观看场景去边思考边品味。(1)“早发白帝城”和“朝辞白帝”有什么异同?(2)“彩云间”描绘了什么时刻的景色?(3)图像中的两岸景色,诗中用什么词语来展现?(4)第四句中的“轻”明指什么?暗指什么?学生带着问题,通过电脑荧屏上画面的展现和变换,使他们的感知处在兴奋状态,激发了深入思考的积极性,拓宽了思维的闸门,既抓住了线索,又欣赏了画面,也充分感知了诗所描绘的情景,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充实信息,自主求知

电脑网络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容量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可提供广泛的学习内容和多样的呈现方式,可利用超级链接进行方便地跳转和查阅,学生可以按自己所需的内容和方式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电脑网络参与性强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行为参与、思维参与、人机参与等方式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使课堂充满了生机活力。如,在教每一首古诗时,我首先发动学生收集与此诗有关的背景材料(古诗的写作背景、诗人所处的时代和生平以及名人对该诗的评价等)并输入电脑里,需要有关信息资料的学生,只要鼠标点点按按,就可以按需要使用,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学习方法。这样,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进一步学习其他古诗,或阅读有关古诗的其他资料。而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在计算机的帮助下,争取老师的指导,化解难点,由浅入深,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有利于因材施教,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第3篇

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古诗是国学经典的一部分。小学阶段,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习几十首脸灸人口的古诗,其中不乏写景状物、叙事抒怀、咏物寄意之作。毋庸置疑,每一首诗几乎就是一首歌、一幅画。那如何让学生能够心领神会呢?我认为,关键在于要创设出诗中的“无穷之味,不尽之意”的意境,铸造心灵,陶冶性情,体会感情,发展能力,进行审美教育。

一、语言描述,描述诗的语言美

每一首古诗的创作都和时代背景,社会生活以及个人的境遇密切联系的。诗既是社会生活的镜子,又是诗人的生活遭际、政治态度、思想倾向的反映,教师、诗人与学生三者产生情感共鸣是古诗教学达到的最高境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语言描述必不可少,它必须贯穿于课堂始终。

教学《早发白帝城》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当时的背景:“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他是唐朝的大诗人,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是他58岁时写的。李白因受皇族争权夺利斗争的牵连,被判罪,流放到远离亲人的偏远的贵州夜朗。李白在途中一个叫白帝城的地方,忽然传来赦令,你们想,当时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同学们立刻了解了作者当时的喜悦心情,纷纷举手发言,说出了“高兴”“欣喜”“开心”“手舞足蹈”等词语,学习这首诗时,他们就把这种自己体会到的心情注入到学习中,在教师的引入下,推开了诗的意境的大门。

二、画面展现,展现诗的画面美

无论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壮,还是“两只黄鹂鸣翠柳”的清新,无论是“凌寒独自开”的孤傲,还是“春风吹又生”的婉约,一句诗往往就是一幅饱含意蕴的画面。以图配诗,为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这对帮助学生把美的感受上升为美的认识有很大的作用。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的图画,这对体会诗意有很大的帮助。偶尔让学生自画诗中的描绘的景物,则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描写了远望瀑布时所见的壮丽景象,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把美好的想象与现实的景物极其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当学生把庐山瀑布的全貌就画出来时,他们的画未必高明,但他们却从诗中想象出了画面,又从画面悟出了瀑布的气势,从而既很好的理解了诗意,又体会到“诗中有画”的语言美,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诗意理解,理解诗的意境美

赏析字、词、句,抓住诗中感彩极浓的,被称为“诗眼”的词语,反复推敲,必要时引导学生进行换词对比,要把诗中的景物、形象以及蕴含的情感加以再现。这对理解诗意,深入意境有重要作用。

王维的《鹿柴》一诗,教师在解词释句时应引导学生体会到:前两句是写空山人语,以有声反衬寂静。其中“空山”是指山的空旷、寂静。“不见人”具体地写出了鹿柴附近林深山空,杳无人迹的意境。“但闻”所表现的意境十分精妙,难以言传。仔细品味,这“人语响”更衬托出山的寂静。诗的后两行写残阳的一缕余辉,照在林中的青苔上。“深林”描绘出“空山”的林木郁郁葱葱,蔽日遮天的壮观画面;“返景”则描绘出太阳的余辉折射回“深林”的动态形象。“返景”的微弱短暂与“深林”长久空旷的幽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过以上重点词句的理解,可将学生带到一种“空山人语,深林返照”的幽静深沉的意境之中,使他们得到自然美的享受和艺术美的满足。

四、反复吟诵,吟诵诗的音乐美

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有律,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嘤嘤成韵,极具柳扬顿挫的音乐美,令人百读不厌。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地吟诵诗歌,缕缕情思便会从心底萦绕而上,把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有助于体会情感。因而要注重培养学生多朗读、细品味。

第4篇

听张立本女吟

无名氏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1.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吟诗女子的形象。

答:

2.“清歌一曲月如霜”和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

答: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盆 池

韩 愈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

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小 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简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情画意的特点。

答:

2.简要说明《盆池》和《小池》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

答: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山 中

王 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山 中

王 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注]无雨,空翠湿人衣。

[注]元:原来。

1.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请指出王勃的《山中》一诗中的情景关系。

答:

2.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区别?请作简要分析。

答: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宿城南亡友别墅

温庭筠

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注]。

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

[注]杜城:在今陕西省长安南县。

1.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还似”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答: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成都府[注]

杜 甫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注]这首诗是杜甫由同谷赴西川途中所写的十二首纪行组诗的末篇。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杜甫举家从同谷出发,经过艰苦跋涉,终于在年底到达成都。

1. 诗中有着喜和忧两种感情的掺和交融,内心微妙的变化,曲折尽致。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

答:

2.请简要赏析本诗情与景的关系。

答: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清江曲

苏 庠

属玉①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白O②满棹归来晚,秋著芦花两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萧萧两鬓吹华发。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

[注]①属玉:一种水鸟。②白O:水中浮草。

1.诗中描绘了哪些意象?请简析这些意象的作用。

答:

2.本诗给人一种脱尽尘世烟火的感觉,因而使苏轼大为赞赏:“此篇若置太白集中,谁复疑其非也?”认为可与李白的诗媲美,谓其与太白诗有相似处。请从诗歌的主题与风格两个方面说明它与李白诗的相似之处。

答: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古离别

韦 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①,不那②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③,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①毵毵(sān):形容柳枝细密下垂的样子。②不那:无奈。③玉鞭:华贵的马鞭。云外:此处指遥远的江南。

1.恰当巧妙地运用虚词,可以细微周到地表情达意,活跃情韵。这两首诗都用了一个虚词“更”,请分析“更”字在两首诗中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

2.结合诗歌具体内容,比较两首诗在写景抒情上的异同。

答: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虞美人

琦 君[注]

锦书万里凭谁寄?过尽飞鸿矣。柔肠已断泪难收,总为相思不上最高楼。

梦中应识归来路,梦也了无据。十年往事已模糊,转悔今朝兮薄不如无。

[注]琦君: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曾有《泪珠与珍珠》一文入选高中教材。

1.这首词的上阕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答:

2.简要分析这首词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答:

九、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水村闲望

俞紫芝

画桡①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②。

翡翠③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④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⑤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①桡:船桨,指代船。②赊:语助词。③翡翠:翡翠鸟。④别业:原意为别墅,此指鹭鸶栖息的地方。⑤旆:旗。

1.诗歌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

2.结合颔联和颈联,简要分析本诗景物描写的手法。

答:

十、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注]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

1.简析颔联中“犹”“自”两字的表达效果。

答: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的?

答:

十一、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野 菊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答: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答: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答:

十二、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西塍废圃

周 密

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

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2.诗的一、二两句表现了废圃的景色,请简要赏析其表现手法。

答:

3.有人说,这首诗用词浅近清新,意境妙合自然,虽为“废圃”,却“废”而不冷。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说明。

答:

十三、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鹧鸪天 兰溪舟中

韩 W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1.“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一句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选择其中两种进行赏析。

答:

第5篇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教育学生牢固树立首创精神,在现代化建设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为振兴中华而奋斗。2.学习课文在行文上善于联想、思路开阔的特点。3.体会文中哲理性极强的议论语句,引导学生理清思路。

【教学重点】课文的思路

【教学难点】课文的结构特点

【教学设想】[课前准备]墙报上开辟“三峡园地”,介绍三峡风光、三峡工程以及有关三峡的诗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由李白的《朝发白帝城》导入,“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船过三峡时速度之快。课题“过万重山(长江三峡)漫想”,“漫想”指没有限制的、不拘形式地随意想。“漫想”二字已清晰地告诉我们文章的组材方式。“过”体现的是空间,线索;“漫想”反映的是时间,组材。

人们一旦面对奇景,惊叹之余,总喜欢追根溯源,遥想当年。这是很自然的联想。看长城,会想秦始皇时代人们是怎么造长城的。同样,过三峡,也会想到很多很多。想象力的丰富奇幻,思路的活泼开阔,是与一个人的渊博的学识是分不开的。刘征(原名:刘国正,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作家和教育家、中华诗词学会的副会长、全国中语会名誉理事长)的想象是依据历史知识的推理,有根有据地想象的。我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确是思路开阔的重要条件。

二、学生快速阅读,作记号,查字典

三、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

1.问:漫想的起点在何处?终点又在何处?作者是在什么情形下开始漫想的?

起点——夔门;终点——船过三峡。

带着神往之情的作者在穿过三峡时面对奇景感慨之极,头脑出现了空白,然后跳出了古怪的念头。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触景生情”。写景部分请同学朗读(第2节)

2.面对的是怎样的“奇景”?投影填空:

“万重山”之景的观感:狂暴的江流,连绵起伏的高山,高山缺口处伸出几道光束所营造的神气境界。

作者在这里用了多种修辞以突出过万重山的观感。而这观感更详尽的则来自刘白羽的《长江三峡》,请看投影:

三峡各自特点总特点

瞿塘峡(夔峡)雄、奇风光神奇

雄伟壮美

巫峡秀、奇

西陵峡(巴峡)滩多特险充满险情

3.齐声朗读写景部分,体会想像一下这雄、奇、险的万重山。

四、分析课文

1.找出课文中说明作者产生联想的句子(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

①头脑里一无所有。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

作者“一个古怪的念头”缘何跳出来?熟读第二段后再反复思考和体味。

②于是,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

从而引发了一场上下几千年的“漫想”。1-3节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也可叫作“引子”;话题就此打开,遐想展翅飞翔……

③再想下去。

④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

⑤我的思路被隆隆的爆破声打断。

2.作者的思路沿着“历史——现实——未来”这样一条线索展开的。

提出了“天问”式的疑问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

在这个总题目下,作者首先肯定了这个人的存在而不着眼于落实到具体的某个人,然后宕开一笔,延展开去,寻找一连串问题的答案:

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比春秋战国时期“自然还要早一些”。

那个时候,穿过三峡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毫不含糊地使用原始的独木船。

他是否真是第一个?——绝然不是第一个;在他之前必定已有许多个半路折回者,中途遇险者……

他站立在独木船上,拿起竹篙的时候会想起什么?—

作者通过一连串的设问,在他的想象里为我们塑造出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的有血有肉的光辉形象。这个人敢为人先,不怕危险,不顾旁人的讥笑和阻拦,毫不含糊地登上独木船,面带微笑,勇往直前,而鼓舞他穿过三峡的力量就来源于那个“只是……”的想法。这是一种朴素而又伟大的思想,是历史前进、社会发展的方向。作者在完成了对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的刻画之后,又将他漫想的触角伸向茫茫的江水,并向凿开三峡、洋洋东去的江水发问:可曾想到后来竟会变成“人的胯下坐骑么”?从而反衬出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的伟力。

由此,作者进一步联想到另外一些“第一个人”:

①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②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

③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④第一个骑上马背的人。

⑤新中“无量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

行文至此,作者笔下的“三峡”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代表着人类已经跨越和将要跨越的各个领域的高峰;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也成为一个象征——代表着人类创造历史的意志和力量。正是难以数计的这样的人,构成了历史的脊梁。作者的“漫想”就因为从“实在的三峡跳到了抽象的“三峡”,意境由此而开阔、深邃。

3.作者讴歌什么,期望什么?不怕风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在建设现代化的事业中,我们需要的正是那种敢于第一个穿过“三峡”的精神。

五、思考:

1.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能感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2.文章从“艰险”到“喜悦”,包含着一个什么哲理?

六、继续分析课文

1.齐读课文最后两段(第三部分)

作者收束了他的遐思漫想,运用记叙和抒情的笔触,描绘出万重山过后那种宽阔、平静、恬然的自然景象。江水一泻千里,天空开阔,地面平旷,沙鸥在自由飞翔。这景象,与文章开头所描写的江流狂暴、高山起伏、神奇莫测既是鲜明对照,又构成前后呼应。只有在这个时刻,在穿过三峡之后,才能真正体味到成功的喜悦。

为什么作者能感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作者在事业上有首创者甘苦的体验,面对三峡,他能想像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开拓通道的胜利喜悦。至于今日畅游三峡的喜悦又是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未曾感到的喜悦,而这种喜悦正是他给后人创造的幸福。因为,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伟业,毕竟是古人说无法想象的。还想象着“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何况几千年的人们。这样写,既显示了今人与古人的相通,又显示了今人对古人的超越,既显示了继承,又显示了发展。

2.文章从“艰险”到“喜悦”,包含着一个什么哲理?闯过艰险的征途就有胜利的喜悦。

七、结束语

同学们,原本带有神秘与幻想之感的21世纪已充满竞争气息地站在我们面前,面对这样一个世界,你在“一课一得”中能对“三峡精神”写点新的注脚吗?让我们拿起新的武器——科学技术去穿越更多的“三峡”!

八、课后比较本文和《长江三峡》在写作方面的异同。

①内容②表达方式③语言特点

词句赏析

1.船出了夔门忽然落进……变得狂暴了。

忽然,写出感情变化之大;落进,写出水势落差之大。

后两句则从感觉上写出河面变得窄小,水流变得汹涌。

2.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第一个,是的,……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

设问——回答,字里行间演绎着的是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的轨迹,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严肃的探索精神。

八、总结

1.体会三峡的像征意义:三峡风光神奇、雄伟壮美,但却充满了风险,今天的“新”犹如穿越三峡,行程是艰险的,但我们应该有敢于冲越险阻,向着既定目标执着前进的大无畏精神。作者讴歌什么,期望什么?本文借游三峡漫想,讴歌了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在新的征程中发扬首创精神,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2.本文由景生发联想,感悟哲理,融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叙议结合是本文的鲜明特点。本文有许多语段由问句组成,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思索的认真程度。由现实引出“设想”,而“设想”又紧扣现实,文章神思飞越,却又显得实在,很具感染力。

九、布置作业

1.朗读第八至末尾几段,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情感和主旨。

2.当堂完成【思考和练习】三

3.作文:首创者的艰险与喜悦——读《过》有感

(写作启示:联想;文化底蕴——崔永元主持实话实说,阅读上千本书。

过万重山漫想(2)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清思路,深入理解文章蕴涵的哲理;2、体会联想和想象在扩展思路,沟连上下问中所起的作用;3、学习知难而上,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

[教学设想]

1、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点拨;2、让学生充分接触课文,充分思考,发表见解;3、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落实有关理清思路的学习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教学节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以李白诗《朝发白帝城》引入新课。美丽的景色总是让人神思飞越,神采飞扬.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喜爱三峡的原因.那么,刘征面对三峡,又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过万重山漫想>

二.解题:漫想:是随意,不受拘束的畅想;文体特点:写景抒情散文

三.阅读全文,思考问题

1、挑选生字生词,结合课文注解查字典,理解语句;2、筛选有助于理解全文中心的语句或段落,快速理解文意;3、筛选文中议论和抒情的句子,把握文意.

四.了解本文的学习重点

五.理清全文思路,提高阅读能力

"披文入情,缘情而寻":前四个字意思是整体把握,体会全文主旨;后四个字意思是以全文主旨为钥匙,摸清作者的思路.

(一)理清文章的总体思路

[学习方法点拨]

题目分析法

例如:<过万重山漫想>中的"过"------体现了作者行走路线的思路

"漫想"------体现了作者联想和想象的思路

思路分析法(重点讲叙):思路分析法要注意扣住:"探","循","悟"三个字.

第一步:探路.找出作者思路的起点,发展和终点的过程.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1>找出显示作者行走路线的语句.

<2>找出显示作者联想和想象思绪的语句.

图示:

起点----------------------------------------------------终点

(夔门)(过三峡)

现实-------远古--------现实-------未来-------现实

(联想\想象)

"第一个"(首创者\开拓者)

"三峡"(未知领域)

第二步:循路.遵循作者的思路去联想体会作者叙述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①作者"漫想"都扣住了"第一个",先后想到了哪些"第一个"?请你列举.作者的思路是怎样展开的?②作者想象"第一个"穿过三峡时面临哪些困难?③面对如此多的困难,"第一个"是否退缩?你从中是否受到启示?请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并加以分析.④作者讴歌什么?期望什么?⑤请你结合前文的分析,指出"第一个"和"三峡"的象征意义?

第三步:悟路.弄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展开思路?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①本文以丰富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编织成文,那么,作者是如何将写眼前的景物与展开联想和想象联系起来的?②文中提及史料和引用古人名句的作用是什么?

段落分析法: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⑿\⒀\\⒁⒂

表现手法分析法:区分不同表现手法,注意筛选文中抒情和议论的句子.

(二)理清文章的局部思路

[学习方法点拨]以文中第五至第九自然段为例进行分析,写出局部思路图示.

远古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

时间----------------工具---------------压力---------------局限

精神:知难而上,义无返顾

六.总结,思路拓展

鲁迅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伟大的人。"第一个"可称为开拓者和首创者.作者赞扬"第一个"实际上是讴歌知难而上的首创精神.

我们应该发扬"第一个"的精神,去体味开拓的喜悦.

七.作业

⑴摘录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⑵诵读课文;⑶以"第一次"为题作文.

教学目的

1.理清作者思路,领会文章主旨;

2.学习用联想、想象拓宽写作思路,活跃思维,培养创造力;

3.学习文中讴歌的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勇当“第一个”。

教学设想

以作者的联想与想象、首创精神为重点,以开发学生联想、想象能力为难点,以思路为点拨教学的“引爆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式点拨

1.文题“过万重山漫想”与作品内容有何联系?

提示:a文题揭示了写作内容,同时也交代了缘起。

b.万重山:万重群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文题中关键词语是什么?

提示:“漫想”。漫:本义不受约束,随便。作者这里所想是否散漫无约束?(埋下伏笔,第三步解答)。想:游览中所感所想。

(二)研究性、鉴赏性点拨

1.船过夔门后面对浩瀚的时空,作者是怎样开始打开想象之门、展开联想的翅膀的?

找出第一段中与文章思路有关的关键词语、句子:……第一次穿过三峡……

第二段中概括景物特点:“落”“狭小”“狂暴”“神奇”——险、奇

面对景物,作者心理活动是什么?作者触景生情,“头脑里一无所有”,“……空白,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是谁?”这种以设问|、疑问的方式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我们应该学习。

2.这种漫想是一种什么类型的联想?

提示:相关联想。(由三峡想到与之相关的人和事)

3.作者接下来又连续四次进行了联想,分别是什么?这些引出想象的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提示:第一个人穿过三峡的时间、使用什么交通工具?所遇的外界舆论阻力,当时的心理活动如何?

都使用了由疑问引出想象的方法。

4.在这之后,作者的思路是怎样宕开的?

提示:由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联想到历史前进过程中的许许多多的“第一个”: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至此文章思路再一次宕开,进入一个更宽更阔的境地。

5.作者的思路之波是不是一直发往过去?

提示:不是,“我的思路被隆隆的爆破声打断”表明漫想由古入今,引出葛洲坝工地。而且又向未来发射,“千百年后”,“他们会崇敬我们的精神”,放眼未来看今天:“今天是对过去的超越,而未来又是对今天的超越。”

6.文章是怎样收尾的?收尾写景有什么特殊作用?

提示:运用记叙和抒情的笔触收束全文,抒发穿过三峡时精神上的喜悦。点拨学生抓关键词语:“天渐渐开阔,地渐渐平旷。”

这种景物描写的作用:与文章开头第二段呼应;浅层次描写作者穿过三峡后所见到的景物,实则深层次象征人生事业途中穿过“三峡”后所达到的开阔、平旷的境界与胸襟;自由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喜悦的心情。

(三)反馈性点拨

1.这篇文章之“想”过于散、漫,没有一根红线贯穿统一它,对此同学们是如何认识的?

提示:“漫”而不散,一根红线即“一种精神”“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

2.主旨总结:

提示:可抓住关键词语、句子、段落:“抖掉昨天的恶梦”“在新中”“行程是艰险的,……绊不住历史的脚步”。及写作时间:文末“1980年12月”,得出如下结论:作者借过万重山所想,大力讴歌、倡导首创精神,讴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鼓励人们勇于做改革开放事业的“第一个”,从而使改革开放事业“天渐渐开阔,地渐渐平旷”。

(四)迁移性点拨

第6篇

古诗词以其语言精炼,意味深长,充满画意的特色,成为独领的一种文学体裁,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几十首古诗,新大纲在“附录”中又推荐了80首小学生古诗词背诵篇目,因此,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是对古诗词这一民族文化的璀璨明珠空前重视,而且在各学段目标中又提出了专门的教学要求,所以,着力探讨古诗词教学方法,深化古诗词教学研究,使之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发挥更重要作用,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 重视诵读教学,引到学生在反复诵读感悟诗韵诗味

重视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古诗词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古诗词特别适合诵读的特点,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也正说明了吟诵的功效。古诗词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文学体裁,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当时的内心世界,并且古诗都是韵文,句式整齐,音韵优美,语言精练,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也比较喜欢背诵。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避免过多的讲解,而应让学生反复的诵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味诗人当时的心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小学生的求知欲非常强,记忆力也处于黄金段,记忆力比理解力要强得多。让学生先读,然后会背诵,这样对于诗的理解也就比较容易了,正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感和语调。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运用恰当的语调带领学生朗读,体味诗味。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朗读形式,例如分小组朗读、配乐朗读等等,甚至可以适当的模仿古人读诗时的样子,配以适当的动作,可以帮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陶冶它们的情操。教学实践证明,吟诵可以使学生感知诗词的音调美和诗词定的意境,吟诵得多了,还可能引发学生的想像、联想、体验和感受,潜心品味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享受无穷乐趣。但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小学生,随意让其反复吟诵可让会让他们厌烦。那短短的几个句子很快就会背了,那读还有什么意思呢?这就要求我们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 给学生设计安排一些新奇点,采用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2. 分析写作意图,引到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领会个中寓意

诗人都善于观察,他们善于把生活中小不见经传的一人、一事、一物、一景等联系自己所处的现实生活,用优美精炼的语言来刻画,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鹅》、《游园不值》、《春晓》等诗。这些诗的教学可以通过直观启迪,从诗文入手,让学生对教材有感性认识,使他们新奇地体会到,原来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妙,只要多留心就能够观察到。又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只需引导学生分析写作意图,从诗文入手,顺理而下,自然就领会个中寓意:碧空万里,江水浩荡,江面一叶孤舟,东去。站在黄鹤楼上的送行人李白,目送这只小舟向天水相接的地方逝去,而他敬爱的孟浩然就在这舟上,他的心和眼都系在这片帆上,望呀,望呀,帆远去了;望呀,望呀,帆只剩影儿了;眼一迷忽,帆影不见了。可见诗人瞩望已久,思念之切。于是,长叹一声“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感情多么真挚啊!笔者有幸观摩一专家老师上李群玉的《放鱼》一课,他在介绍诗人写作背景后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放鱼时会对鱼儿说些什么?自然过渡到想知道诗人对鱼儿说了什么吗?引导学生诵读诗句,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弄清为什么“莫漫游”,体会诗人的担忧。最后联系生活,找找有没有像鱼饵这样香喷喷、充满诱惑的“铦钩”?课堂由疑到诵,由诵生疑,由疑到意,环节流畅,寓意水到渠成。

3. 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从诗文分析入手品味诗的意境

意境是诗词的灵魂,鉴赏诗词的过程就是品味诗词意境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品味意境是鉴赏诗词的关键。古诗的表达往往是言近而旨远,景近而情深。不论是写人、记事、状物或绘景的诗,不论是抒情和叙事的诗,无一不是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概括,是诗文思想感情升华的结局。两者互为表里,互相依存。编入教材的这些诗词具体反映了我国古代诗人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爱,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对封建专制和邪恶势力的鞭挞,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面前要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原作所描绘的诗情画意,引导他们品味诗的意境,只有进入了诗的意境才能获得真正的思想启示和艺术享受。教学中,老师们把它当作一首乐曲来看待。一老师在教李白的《游洞庭》过程中,通过反复吟诵来体会文章的美感,以声带情、以形入情。先让学生正确流利地诵读,力求把古诗读准确、读清晰、读出节奏感;进而要求把古诗读流利,读出古诗的平仄押韵的韵律美,提高孩子们的语言感悟能力。随之从语言入手,斟词酌句,在孩子们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后,组织孩子们咬文嚼字地吟诵,细细品味,慢慢品赏,读出古诗的抑扬顿挫、回环曲折之美,进而感悟古诗的意境。抓住“耐可乘流直上天?”的问句形式,想象李白当时在洞庭湖赏月时,看到平静、清澈的湖面与天空相接,产生了“直上天”的奇想。怎么能上呢?反问自己。“且就洞庭赊月色”,一个“赊” 字成了诗的眼睛,谁向谁借什么?借了去干什么?体会诗人对皎洁月光的赞美,从而有了到白云那儿买酒的想法。想象画面,读读诗句,我们不得不佩服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动情地描述,豪放的朗读,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这样的教学,怎能不将学生“熏”出来呢?

4. 加强译说训练,引导学生赏析诗文名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古诗最讲究凝练,要求用极为有限的词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思想感情。对学生来说诗中句与句、词与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初看起来显得难以捉摸和理解,所以教学时可激发学生知难而进,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逐个弄清字词句含义及其内在联系,然后,引导学生赏析诗文,要求他们用现代语言,通过课堂口述或书面作业比较准确地把一个个诗句翻译出来,这对于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是很有益处的。如《早发白帝城》后两行作者先写猿声,继写轻舟,又用上一个“已”,把前行的“啼不住”和后行的“过万重山”紧紧联结起来,描绘出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场景:当两岸猿声还在耳边回响,一叶轻舟却已经飞过了无数险滩,闯过了千山万岭。在这里诗人还十分巧妙地使用了衬托修辞手法,借猿声的回响深沉衬托轻舟的快捷,借万山迭让衬托长江的无限雄伟,又在“舟”字前面加上一个“轻”字,就从三个方面集中地生动表现了长江水流之大之急。学生了解了这些,便不难想象出万里长江的雄伟气势,感受到诗人李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壮志豪情,进而让学生展开想象加以译说,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另外诗人描写事物时,常用白描、夸张、比喻、对偶等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诗文名句流传千古,若能稍加赏析,定能让学生其乐无穷。比如“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春色满圆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些诗句,学生定能深深感到世界之可爱,文字之美妙,也必定为作者超凡的观察力、想象力而叹服,自然也就激发了对古诗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古诗词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化中一直闪耀着灿烂光芒的重要原因,以及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