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海伦凯勒作文

海伦凯勒作文

时间:2023-05-30 10:56: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海伦凯勒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海伦凯勒作文

第1篇

终于,我英勇的在2天内狂读完了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的确,海伦·凯勒的发展经历扣人心弦,另我感慨万千。不可想象,一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女孩能如此勇敢。女孩是比较脆弱的,然而海伦·凯勒能在如此逆境中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站立起来,这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勇敢?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如果说,拿破仑是战场上的胜利者,是叱咤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乱世枭雄;那么,海伦·凯勒则是生活中的勇士,是拒向命运低头、立志驱除人生黑暗的光明使者。当阅读到海伦·凯勒与其恩师安妮·莎莉文,两位不寻常的女子游走于世界各地,出现在各大小演讲台上,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演讲,听众们无不为她俩惊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所震撼、动容——海伦·凯勒演讲是摸着安妮·莎莉文的喉部时,我被深深的震撼了,和那些当年在下面听她们演讲的听众一样的感受。这,是一个女子凭借中坚强的意志和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铸造的成功!

同学们,想必你们也一定是感慨万分的,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感受吧!

第2篇

《海伦·凯勒》这本书写的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我读完了这本书,从中受到了许多道理。

这本书记叙了美国聋盲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一生。海伦一岁半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她战胜了命运也学会了用手指“说话”,并掌握了五种文字。24岁时,她以优等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女子学院。此后,她把毕生精力投入到世界盲人的事业中,曾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赞扬和嘉奖。

一个盲聋人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令人非常惊讶。海伦的一生,是不平凡的。我读了这本书,我深刻的认识到:一个人能不能取得成就,不在于条件的好坏,而在于你有没有努力过。平时,有些同学总认为条件差,很困难就认为没有取得成就的理由。但是我觉得和海伦相比,这些困难是微不足到呀!

海伦·凯勒那光辉的一生,为我们做出了圆满的回答,我们应该像她一样,学习她那不怕困难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3篇

美国盲聋学校有位女学者,名为海伦·凯勒。她双目失明,又失去听力,可是她却凭着超强毅力,学会讲话,学会了五种语言以及文字,为人类作出了许多巨大贡献,深受各国人民的爱戴与赞扬,她闻名各地的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永远在人与人之间飘荡,广为流传。

一个盲聋人士,为何可以取得如此大成绩?如果海伦·凯勒当初屈服于不幸之中的命运,那么,她将成为一个可怜而无知的人,这时是何等的浪费。一个将成为闻名遐迩的人才就等于一个自痴,那是何等的残忍;一位著名作家的著作将接受天帝的撕灭,多么浪费。然而,她没有向命运低头,采用惊人的毅力,顽强的精神走完了自己光彩而有趣的人生之路,成为一个知识广博、受人尊敬而重视的人。

这时,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人能否取得成训,不在于条件好坏,而在于有没有奋斗精神。平日里,有某人总以条件差,困难多作为不能取得成功地理由。但是,与海伦·凯勒相比,这些条件显得多么的微不足道呀!一个人只要胸怀远大,并为这个志向、目标去不懈努力,为受客观条件束缚,胸有成竹地去获得成功。

我深深感谢海伦·凯勒,因为是的她事迹影响了我,让我获得人生巨大的宝藏——奋斗!

第4篇

这本书记述了美国盲聋女作家 、教育家海伦.凯勒的一生。海伦一岁半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觉,这对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她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五种文字;24岁,她以优等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女子学院。此后,她把毕生精力投入为世界盲人、聋人服务的事业中,曾受到许多国家政府、人民及高等院校的赞扬和嘉奖。

一个盲聋人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何等令人惊讶。如果海伦屈服于不幸的命运,那么她将成为一个可怜而又愚昧无知的寄生者。然而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她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精神,走完了人生道路,并为人类作出了贡献,成为一个知识广博、令人尊敬的人。

海伦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它给予人民极大的鼓舞,使那些虚度光阴的人万分悔恨。我读了这本书,常常问自己:海伦不屈不挠的一生,给予那些残废人以生活的勇气和力量,难道对于我们这些健康人就没有启发吗?不,不是的。记得海伦曾经提过这样的问题:假如你的眼睛明天将要失明,那么,你今天要看看什么?这使我感到:我们这些健康人,不能迟疑,不能虚度年华,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时光,珍惜这幸福的生活。

海伦88个春秋的生命居然有87个春秋是在无光无声无语中度过,这些感受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坚韧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被她演绎的无与伦比。书中还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老师:安妮•沙莉文。海伦取得的成就,无疑与老师是分不开的,安妮在海伦的一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奉献、爱心在她的身上闪着永不暗淡的光辉。面对生命中的黑暗,是安妮开启了海伦心灵的窗,面对冰冷孤单的世界,是安妮温暖了海伦心灵的坚冰,使她的心中充满爱和力量。

看过这本书以后没有理由不对生命充满感恩,找不到任何借口对生活绝望。让我们将这种感恩、不懈的精神融合在生活中,把对海伦的崇拜和对安妮老师的景仰落实到行动中吧!

指导教师梁春珍

第5篇

海伦·凯勒的一生给缺陷的人们带来了快乐、自信。一个从天而降地不幸让她来到无光、无声、无语的黑暗。从一个普通人到一个令世人难以忘怀的人。命运真是无法预知啊!所以你们更要珍惜现在的时间,你尝试过,会让你终生难忘。

在她一生中,黑暗是最大的敌人。在这没有任何快乐的世界里却遇上了莎莉文小姐。她给海伦·凯勒的自由、快乐、“光明”。在乏味的世界里寻找着,摸索忘我。一切的一切都是她重新给海伦了生命。

她把别人眼中的光明作为自己的太阳。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她的快乐。她的童年,在莎莉文小姐的帮助下张开心灵的翅膀飞向大自然。她只求三天光明。我们应该把握机会,向明天挑战。

海伦·凯勒是人类的骄傲。如果让你一瞬间尝试这黑暗、无声无息的世界,你会感到恐惧吗?你会想要回到光明的世界吗?你不珍惜,会浪费光阴,不在乎吗?

珍惜生命一样,去珍惜时间。

第6篇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闲暇中,我仔细阅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仿佛感觉自己的灵魂在和海伦对话交流。身残志坚的海伦用她伟大的意志力把我的心深深地震撼了!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1学期初,毛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听这个书名,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立刻买了这本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每次读这本书时,我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是海伦·凯勒写的一本自传体散文。在19个月大时,一场疾病夺去了海伦的视力和听力。从此,她生活在无边的黑暗之中。她的性格变得暴躁起来,在家扔东西,乱打人,还常常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她认为,一切都是妈妈的错。

自从遇到了善良的沙利文小姐,海伦有了变化。她以无限包容和耐心教会了海伦很多知识。经过沙利文小姐和海伦自己的努力,海伦进入帕金斯学校学习,四年后,她如愿考进了著名的哈佛大学,并开始尝试写作。成年后,她始终致力于残疾人事业,被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女性之一。海伦不仅是个盲人,还是个聋人,她最向往的就是像正常人那样去感知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她在书中写道:如果给她三天光明,第一天,海伦希望能看见那些仁慈、温柔和陪伴她的生命有价值的人,体会大自然的美;第二天,她希望参观博物馆,体验时代的千变万化,去剧场观看表演;而最后一天,海伦要好好欣赏一番自己所在的城市,渴望发现新的喜悦。

三天光明,对常人来说只是人生短暂的一瞬间,而对于双目失明的海伦来说,却是可望不可及的。书中的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海伦对生活的热爱,她用热情的态度劝告我们珍惜眼前所有的一切,好好地使用我们的生命。

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2010年中国“达人秀”年度总冠军刘伟就是生活中我们亲眼所见身残志坚的好榜样。他儿时不幸遇车祸,失去了双臂,生活很困难。在困境中,他也曾对人生失去过信心,在妈妈的帮助和鼓励下,不仅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学会了用脚写字,学会了用脚弹钢琴。一支支世界名曲从他的脚尖涌出,那么动听,那么令人震撼。殊不知,为了练习弹琴,他的脚磨破了多少皮,在琴键上留下多少斑斑血迹。经过日复一日的苦练,才会有今天的辉煌。

读完这本书,我从中获得了学习的动力。我找到了自信、坚强与乐观。一部好书能让我受益终生,它不但让我们增长知识,还告诉我们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并且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

他们作为残疾人,尚且能如此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取得这么伟大的成就。而作为我们拥有健康身体、舒适的生活环境,更没有理由浪费生命,虚度光阴了,应该以全部的热情来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2平常看到教室的书架上放着多种版本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假期里有时间终于拜读了这本书, 让我们眼前一亮。主人公用她的眼睛,也就是她的心灵观察人类,历史,用心灵来阅读书籍,触摸世界……要知道,海伦·凯特,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的女性。她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也走过了87个无光、无声也无语的日子。但她并不孤单,也不脆弱,她说:“我用整个身心来感受万物,我的生命充满了活力,就像那些朝生夕死的小昆虫,把一生挤到一天之内。我遇到了许多人,他们把字写在我的手中与我交流,我们的思想产生了快乐和共鸣。这难道不是奇迹么?我的心和其他人的心之间,原来是一片草木不要生的荒野,现在却也花红草绿,生气勃勃。”

看来,用心去生活我们可以得到更多……

其实,从她的文字里,我也不难看出,她也痛苦过,迷茫过,自暴自弃过!但是,可亲的莎莉文小姐,不,应该尊敬地称一声莎莉文老师,是她,是她的关爱,宽容,善良让海伦发出“世上还有比我幸福 的孩子吗?”这样的感叹,也正因为如此,使一个生理上不健全的孩子能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态,宽容地对待着自己残疾的身体,成为博爱、奉献与一身的伟人!

假设,或者是如果,我们这些健全的人,遭到只剩下三天光明的厄运,我们会以一种怎样的心境去面对?怎样去安排这仅有的72个小时呢?

《假日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第一天说要看人,看人的善良,温厚与友谊,她说要长久的凝视莎莉文小姐的眼睛,还要看看小狗们忠实信赖的眼睛,来体会,运用这种所谓“耳聪目明”的人的心灵之窗……最后一天,她说要在日常世界中度过,首先去看日出,迎接黎明,去感受人类,去欣赏如万花筒般的色彩……三天很快过去了,永久的黑暗将再次袭击,但是海伦说她不会懊恼,因为她的内心充满的甜蜜的回忆,使她没有时间来懊悔,一个美丽的世界将永远在她的脑海里……

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内心总是在震撼着,生命是多么可贵啊,健康是多么难得啊!一个失明、失聪又失语的人对待生命有这样的宽容,那么我们呢?我们该怎样对待我们的生命呢?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3这里,我要向大家推荐的正是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面对命运的捉弄,海伦凯勒没有气馁,她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每一天,以惊人的毅力撼动世界。她毕业于世界顶尖的哈佛学院,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珍惜你现在拥有的一切吧!不要等到真正失去后再来后悔。时间不等人,岁月不饶人。时间,一列无法返程的列车;人生,一场无法排练的演出;岁月,一部无法重来的史书。

如果你遇到挫折,无法承受,无法正确面对;如果你虚度光阴,无法自拔,无法正视时间之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你的最佳选择!

作文网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拿破仑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他败了;海伦·凯勒试图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

海伦·凯勒是一个命运坎坷的人,在她度过的88年春秋中,用87年是无光无声的。盲聋哑集于一身,她无疑是千万不幸者中,最可悲的一个。书中,她叙述了自己幼年的经历,小小的她终日在黑暗的深渊中徘徊。明明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却又感觉一切是那么的虚假,她看不到,听不到,说不出,她就像与世隔绝了一般。小小的心灵难以承受如此的不幸。她曾一度认为与其如此,亦不如死了算了。直到莎莉文老师的到来,她才发现她错了。天使般的莎莉文老师,为小海伦带来了生的希望。她就像沙漠中的绿洲,寒冬中的温暖,黑暗中的曙光。为小海伦指引着人生的方向。海伦凯勒说过:“没有当年的莎莉文老师,就没有今天的我。”

光明,对于我们来说唾手可得,可是对于海伦凯勒来说,这却难以实现。她仅期望着三天的光明。第一天,看看她爱和爱她的人;第二天,看看自己生活过的世界;第三天,看看这平凡的生活。这是多么简单的愿望。可是对于海伦·凯勒,这却已是奢求。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未来,如何,无从得知;过去,怎样,无法改变。珍惜时间,抓住今天。人生路漫漫,今天仅一个。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一本书主要讲了海伦.凯勒也就是故事中的女主角,经历一生以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所做的一切事情。在海伦.凯勒小时候,一场残酷的大病剥夺了她的光明和声音。从此,海伦.凯勒的心里一直都被可恶的“暗”笼罩着,在那时,海伦的脾气很不好,常常发脾气。一直到海伦6岁9个月的时候,一个人走进了她的生活里,这个人让海伦.凯勒明白了什么是爱。就是她——安妮.沙莉文

莎莉文老师就像是一把明亮的灯火,点亮了海伦心中那盏暗呼呼的灯,让海伦成功的从黑暗走出了光明。终于,海伦在沙莉文老师细心教导下,和父母的引导下,也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考上了重点大学,并且以优异的大学成绩毕业。

我认为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知识使海伦创造了人间奇迹,记得,在书中海伦说:“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读后感·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事,提醒我们要好好学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去充实生活!享受生活!

知识的力量多么巨大,它能使一个残疾人,变成一个有益人类,有益社会的人。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海伦.凯勒一样,在有生之年把对知识的渴求,看作对人生的追求,每天都抱有这种追求,怀着友善,朝气,渴望去生活,我们的人生将会增添多少快乐,多少幸福啊!

海伦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中去给人类带来光明的一生,是她用行动证明了人类战胜生命的勇气,给世人留下了一曲永难遗忘的生命之歌!

在书中,海伦.凯勒有一句话让我获益匪浅,使我深深的刻在脑海里,她说:“我努力求取知识的目的在于为社会人类贡献一点力量,”正是这句话激发了我对学习的渴望,和想为社会贡献一点力量的愿望,让自己做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我们要学习海伦.凯勒坚持、坚定和乐欢、积极的信念,有一颗不屈不挠的心。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5《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著作,它讲述了一个真实而又感人肺腑的故事。我一口气读完,从中受益匪浅。

这本书记叙了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一生的经历。海伦一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觉,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难以想象,难以忍受的痛苦。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她战胜了病残,学会了用手指“说话”,并掌握了五种语言。24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女子学院。此后,她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为世界残疾人谋利益的事业中,受到许多国家的政府及高等学院的赞扬和嘉奖。

一个不幸的残疾人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和荣誉,是多么令人佩服啊!如果她向命运低了头,那她可能就变成了一条可怜的寄生虫。然而,她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走完了人生道路,并为人类作出了贡献,成为一个知识渊博,受人尊敬的人。

海伦.凯勒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她给予了我们极大的鼓舞,一个又盲又聋的残疾人都能以自己顽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最后成为一名受人敬仰的作家。而那些健全的人呢?却总把条件差,困难多当作没有取得成功的理由。跟海伦.凯勒相比,我们这些困难显得多么微不足道啊!在宋朝鄂州地方有位妇人,有一天,拿著沙盆到河边去清洗;忽然天下起雨来,她身上的衣服都被雨水淋湿了;因此这位妇人就口出秽言咒骂上天;这时候,突然起了一阵怪风,把妇人卷入了河中;她的丈夫见到了,就立刻跳下河里把妇人救上岸来,而瓦盆的中间却破了一个大洞,刚好扣在妇人的头上,就跟被戴上了枷锁一样,想要脱下瓦盆,妇人就会痛入骨髓;闻风而至赶来她家观看的人,挤得是水泄不通;过没几天,妇人因为忍受不了这样的痛苦,就一命呜呼了! 可见,怨天尤人会的报应,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事。

一个人只要树立明确的目标,拥有坚定的意志,就能获得无穷无尽的力量,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7篇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女孩,书记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的读书生活就像一串葡萄,有酸有甜;我的读书生活就像一本故事书,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故事;书仿佛是一只小船,在这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书犹如一匹骏马,我骑着它,在知识的草原里奔跑。

我从上幼儿园开始,书籍便成为了我的好伙伴,那时候,我最喜欢看的就是故事书,因为那时候不识字,就让爸爸妈妈给我念,结果是,我把爸爸妈妈折腾得心烦意乱。妈妈每次出去购物时,我都跟着去,目的可不是为了买零食,而是去选购“粮食”。进了书店后,一阵阵书香扑面而来,我了可跑到故事类书籍区,快得就像脚底踩着风似的。我看着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籍,心里开心极了!我把一本本的故事书收入囊中,结账的时候,光我的书就七十元了,妈妈无可奈何地看了我一眼,我向妈妈坏笑了一下,拿着书,一溜烟似的跑了出去。

时间过得真快,我上了小学,我看书越来越疯狂,我开始看一些名著:《海伦凯勒自传》让我为海伦凯勒的精神而感动;《简爱》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的一生,她的遭遇让我替她难过……我还订购了许多杂志:《少年天地》《小学生文摘》《小学生科学天地》《当代小学生》《快乐作文》《红蕾》等杂志,我看得津津有味。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真有点悬梁刺股,废寝忘食的味道。

因为我醉心阅读了大量故事书,这是我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大上班的一天晚上,那时幼稚的我坐在我家小区的秋千上,仰着头,呆呆的看着那嵌在蓝色天幕中的玉盘,开始了胡思乱想:月亮上有广寒宫吗?嫦娥会住在里面吗?我能看见她么……

因为我读书越来越疯狂,还闹出了一些小笑话!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看一本名著,看的津津有味,我一看就是三个多小时,突然感到有些渴了,想起客桌上有一瓶可乐,和妈妈的洗发露放在一起,刚要喝,妈妈大喊起来:“哎!你怎么喝洗发露啊?”我立刻从书的世界里走出来,看看我手中的“饮料”,哎?这不是洗发露吗!吓死我了!差点就喝进肚子里了,我看见爸爸在那幸灾乐祸:“书呆子,怎么不喝“饮料”了?”真是气死我了!

书,它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它既是我的好老师、好伙伴,也是一把为我开启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

第8篇

小学生学习语文,课堂是体现学生主体的主要阵地,也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所。只有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真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把课堂交还给学生的教学思想,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参与、主动学习的主体意识。为此,打造精彩的语文课堂应是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质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主要方法。如何打造精彩的课堂,提高学生主动意识,我想,具体的实践做法可从以下开展:

一、移情体验,让小学语文课堂更活泼

小学语文课堂如同生活中的舞台,学生是舞台的主角,教师则导演与策划。一台好戏需要导演的精心策划,一堂好的语文课也需要老师精心的导演,才能有活泼、宽松的课堂气氛,才能熏陶、感染学生,让其批文入情、移情入文,真正达到文人合一之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移情体验和角色激情扮演,以达到“演出”中内化文体,移情熏陶,真正把文本内涵内化于胸,产生共鸣。

教学《詹天佑》一文课,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铁路。学生对于“人”字形铁路,只流于表面,未曾通过文字形成具体表象。于是,我采用角色扮演来批文入情。让学生一是当小画家;二是当小司机。先根据课文中插图,引导学生动手画“人”字形铁路示意图、练习讲清图意;然后,在班级中开展“小司机赛车”,看看哪位小司机第一个顺利地把“小火车”开上山去。这样学生一个个地动手操作,不少高明的“司机”成功登顶。这样几个简单的动作表演,不仅让学生立即从中领悟到詹天佑设计的意图,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对詹天佑的才干由衷地佩服。再如,教学《海伦凯勒》一课,首先,上课伊始教师还是采用移情体验的方法和同学们作个小游戏:蒙上学生双眼让其去抓另一个学生。同时要求既不允许被蒙眼的学生说话,还不允许被蒙眼的学生求助,看谁抓住另一个学生的速度快;其次,对被蒙眼的学生进行采访,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被蒙眼后的感受。从孤独无助、害怕惶恐,到不方便,受人嘲笑,学生们议得热烈,生活感受深刻。最后,教师导入课文,移情体验:“现在,海伦凯勒就像你们刚才被蒙上眼睛一样,而且是终生如此……”。通过这种游戏扮演,这种移情扮演,使学生对本文中海伦凯勒的处境理解深刻,内化了文本,为后文理解海伦不屈不挠精神,作了完美的铺垫。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们从实践中体现学习的乐趣,比我们空洞的讲解更有创意也更有效。同时,也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学得更主动更积极,使课堂更具活力。

二、融于生活,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开放

语文原本来源于生活,自然也应回归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只有学生亲身经历、耳濡目染事物,他们才能在熟知中凝炼感性认识,从而上升成理性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把握好教材自身特点,揣摩好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衔接,让学生在学文中融入生活情感,同时也把课堂中的知识带入课外生活中去应用。从而达到教学相长,教为应用的具体目的。

如:教学《黄鹤楼送别》,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出示几幅图片,几个送别的场景:(1)涕泪交加;(2)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3)潇洒拱手、饮酒告别;(4)送完就走。让学生体悟,根据自己生活体验,你喜欢哪种送别方式?如果送的是朋友,你选哪种?为什么?如果是两个大男人,两个大诗人应是哪一种?……选完后,让我们来看书,学文。其次,与学生交流,你们与朋友送别时会说什么,心情如何?再与文中李白与孟浩然的送别场景对比:体悟豪情。你还想起了几种送别或有关送别的诗?积累一下。最后,你是即将毕业六年级同学如何与好朋友、好同学告别?具体有什么想法和做法?这几个环节目的只有一个,把送别诗和生活中送别情景融为一体,学文更是应用,拓展更是熏陶。学生在学文中理解男人之间送别的豪情与柳永说的“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睦”相思送别的区别,更会把这其中送别诗,送别的想念诗,应用到生活中,达到物我两相合的境界。运用生活中的经验与文本交织,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方法,会形成了一种开放式的课堂,让学生畅所欲言,真正把学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了起来。

三、读写结合,让小学语文课堂更有效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其中除了强调要注重圈点勾画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动笔写。读能陶冶性情,写方能抒其心态,光读不写,学生往往犹如蜻蜓点水,只能获得浮光掠影的粗浅认识。只有读写结合,学生才能在主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和体验,才能有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和独特感受,从而享受读书和审美乐趣。记得几年前,有一位教师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当学生沉痛而悲伤地结束最后一句“她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后,学生对小女孩的悲惨命运的同情,以及对黑暗社会的愤怒溢于言表,而那位老师没有说一句话,只是轻轻用电脑投影一首,刘倩倩小女孩写的诗《你别问这是什么》。让学生在配乐的情景中聆听诵读,再轻声跟读,读着读着,有的泪流满面,有的轻轻抽泣,老师没有劝阻,没有评价,只是轻轻说了一句:“同学们,此时,你想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说些什么呢?拿出笔写写,让在天堂的小女孩知道你的心意”……学生“情到深处自然浓”,有不少学生仿写出一首首送给小女孩的诗,也有不少学生议论热烈,也有的想象小女孩来到我们身边的欢乐情景等,学生写得真挚动人!紧接着,那位教师又适时推荐《安徒生童话》……学生读得动情,写得高兴,议得热烈……抓住了这个读点又达到了写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还告诉了学生学语文,写作文就是要表达真情实感,读书就是要有自己的经验等等。这种读写自然结合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又调动了其积极性,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想,我们应打造精彩的小学语文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移情体验,疏导、结合等的方法,定能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生机,让我们的学生学得更快乐、更有效,从而喜欢语文,学好语文。

第9篇

一、积累语言,夯实作文的基础

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一是要引导学生从课本中积累语言。课本中的选文都是经典之作,积累语言首先从课本开始。阅读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在品味的基础上积累课文中精妙的词语、语句,可引导学生仿句、仿段、仿篇。通过模仿,掌握语言的模式。牢牢把握读写结合的原则,对精彩片段要不失时机引导学生练笔,既让学生积累语言,又让学生应用语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二是要从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尤其是农村小学,没有一定量的课外阅读就难以增进学生语言积累,可以创建班级图书角,利用各种机会有效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引导中、高年级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良好阅读习惯;经常为学生推荐好书、新书,让更多的学生有书读,读好书,好读书;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交流活动,如朗诵比赛、读书心得交流等,让阅读形成一种风气,一种氛围。

二、撷取素材,铺垫作文的情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但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总觉得作文没啥可写,不知道写什么,怎么也写不出真情实感,为了写好作文,要么在作文里让自己的亲人下岗、得重病,要么丑化亲人,学生“言之无物”、“言之无情”,这是缺乏素材积累造成的。所以教师不要等到教学作文时才让学生搜肠刮肚地想素材,而在平时就要经常性地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有趣的事,并以随笔或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个丰富、庞大的“素材库”。这样,学生在习作中“如同说话一样,心中所积蓄,不吐不快”。便不会感到无话可说,自然会下笔千言,有感而发,如此学生习作时才会像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的:“通常作文,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自然得很。”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让眼睛成为录像机,耳朵成为录音机,随时随地捕捉信息。如第一次做饭的紧张局促,学会骑自行车的激动喜悦,下河摸鱼的新鲜刺激等。将自己生活中的“小事”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会积累大量的习作素材。

三、走进生活,拓宽作文的途径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作文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作文是母语教育的课程,习作资源的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小学生的生活大多是“婆婆妈妈”、“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是他们习作的源泉。作文生活化教学就是让作文最大限度地回归生活。可以通过训练,让学生觉察出来自生活的多方面的写作信息。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凭借一双“慧眼”,将习作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暗藏的“契合点”挖掘出来,巧妙地组织教学;将习作训练与生活“链接”起来,使学生的习作训练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习作的内容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出发,练习习作。生活是习作的土壤,习作教学只有走出课堂,走向生活,才能贴近孩子的心灵,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三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习作,往往害怕写作文,其实我们可以把习作的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拓宽作文的途径。

四、文本为范,学习作文的方法

我们现行的教材和许多小学生必读书籍,以及一些优秀作文选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好文章,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而且有着生动恰当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通过借鉴、迁移,逐步将思想、感情、语言、表达形式等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

1.学方法 好文章中有很多精彩的语言表达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迁移性的运用练习,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比如《桂林山水》中有写出漓江水的特点的句子。在教学后,可引导学生模仿这个句子的写法写一种事物的特点。

2.借内容 好文章上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围绕一个好文章上的内容或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不仅达到了读的目的,更丰富了写的内涵。如阅读《海伦凯勒》后,可引导学生就“假如你的身边也有这样一位‘海伦凯勒’,你会如何对待他?”的话题展开讨论并写话。

第10篇

在深海中生活的寄居蟹,偶然间发现龙虾正在褪去坚硬的外壳,十分不解的问:“硬壳是你唯一的优势,你把它褪去了,不是自寻死路吗?”龙虾却告诉它,只有放弃这现有的优势,努力生出更坚硬的外壳,才能生存下去。

我们也是一样的,只有正确对待现有的优势,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则,优势反而是我们最大的绊脚石。

拥有了优势不等于拥有了成功的砝码。因为假如你只是倚仗现有的优势,不知努力,最终只能是把曾经的优势也都失去了。

审读中国近代史上的衰落,35sk。com35作文我们不仅扼腕哀叹曾经的东方大国,拥有着当时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缔造着天朝上国的神化。然而近代这颗璀璨的明星渐渐陨落了。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仍然抱残守旧,以“天朝”自居,抱着老祖宗的“四大发明”固步自封,渐渐与时代脱节。曾经的先进,成了今日阻碍进步的根源,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拥有着绝对的优势,可正是这份优势,蒙住了巨龙的双眼,使它安于在卧榻之中沉睡了近五百年。试想,如果当时中国能把握住自己的优势,细心的走好每一步,想必那百年的屈辱史便将改写了。

“你是一个没有雨伞的孩子,下雨天,别人可以撑伞慢慢走,而你必须跑。”我想那些“有伞”的人看了这句话一定有许多感慨。当我们安然地撑着伞在雨中漫步时,那些没有伞的人早已冲到了“阳光地带”。癌症患者用食指在凄风苦雨中发出了热爱生命的绝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海伦凯勒让一切健康却虚度光明的人感到惭愧;在地坛中摇着轮椅的史铁生让梦想成为现实,这些没有雨伞的人,35sk。com35作文让我们拿着所谓的雨伞,目睹了自己的狼狈,拥有优势的我们,因为失去了一种危机感,而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与成功失之交臂。

拥有优势,会让我们搏击长空的翅膀更加坚韧;拥有优势,会让我们航行大海的帆船更加稳健;拥有优势,会让我们离成功更进一步。但记住,这一切都是在我们认真对待优势的前提之下。

认真对待优势,细心地走好每一步,在下雨天时,我们才会真正的安然无恙。

第11篇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写作;兴趣;教学

识字、阅读、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三大内容。“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写作提出的基本要求。当前,我们的小学写作教学领域依然存在高耗低效现象。绝大多数小学生对写作文兴趣不高,甚至讨厌作文,惧怕作文,望“文”生畏。有的小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得以而为之”,作文素材非常贫乏,在写作中常常感到无话可说,绞尽脑汁、搜肠刮肚还是写不出来。只好搬些陈词滥语敷了事或者翻出作文选复制一下,写一些虚假,雷同的作文。在大多数学生看来,写作不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而是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写出来的作文语言积淀不够,内容空洞无物,没有真情实感,缺乏生命力和感染力。

将多媒体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机地整合,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写作思维的生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小学写作教学的实效性,让小学生由“苦写”、“怕写”到“爱上写作”、“会写作”。下面就是我在小学写作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实践的几点想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写作,这就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我们的写作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把过多的时间用在枯燥乏味的知识讲解中,无法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学生找不到写作的触发点,久而久之导致了学生从讨厌写作变为畏惧写作。而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教师通过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直观形象的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运用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习作情境,激发了写作的兴趣,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消除了“作文恐惧症”,写作就成了学生情感的真实流露。

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作《美丽的家乡》时,先用多媒体播放了多幅反映家乡特色的图片:雄伟壮观的弥河大桥,春意盎然的弥河公园,美丽如画的滨河大道,一望无垠、排列整齐的蔬菜大棚,里面有红彤彤的西红柿、黄澄澄的甜瓜、五颜六色的辣椒……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展开联想的翅膀,激发起热爱家乡的情感,产生了描写家乡的欲望。这次习作,学生没用一节课就洋洋洒洒写了三四页,语言生动,感情真实自然。

二、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写作素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由于我们的小学生生活阅历简单,见识浅少,所以写作时往往缺少丰富的素材。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还是感觉无从下笔。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写作前必须对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观察,从而获取写作的素材,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写作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而且还可以弥补小学生的认识与实际生活的断层,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展现在丰富多彩的画面之中,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陌生、抽象的事物有直观形象的了解,将我们的课堂与社会生活巧妙地衔接起来,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思维,使作文课变得生动活泼。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作《家乡的特色小吃》时,我用多媒体展示了我们家乡的各种小吃,色香味俱全的美味食品,让孩子们垂涎欲滴,一道道井然的制作工序,让孩子们跃跃欲试。写作起来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在写作《美丽的剪纸》时,我播放了多幅剪纸作品,孩子们在欣赏、赞叹的同时,也了解了我们的民间传统工艺品。在写作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写作内容,还能使学生的作文更加生动活泼,感情更加真实自然,同时还能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情感得到陶冶。

三、展示写作要求、重难点,使写作有的放矢

在我们的写作中,往往会发现有的小学生不按要求来写作,或者是抓不住写作的重点,“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教师在讲解写作要求、重难点时,这些学生往往在东张西望,心不在焉,丝毫激不起他们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常用动画形式播放出作文题目、写作要求以及相关的提示性文字。然后按投影字幕依次讲解,既节省了板书时间,又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如指导学生写作《老师不在的时候》,我用多媒体先展示了老师不在时,全班同学乱糟糟的场景,有回头说话的,有扔纸团的,有大声嚷嚷的,有敲桌子的……然后我又展示了几个同学的特写镜头,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几个同学的神态、动作,同时告诉学生这次习作的重难点以及注意事项。学生在写作时就不会漫无目的了,而是注意到既有“面”的描述,又能插入适当的细节描写。

四、例文引路,使写作有章可循

小学生最初的写作就是在模仿中学习的。怎样发挥例文的引导作用呢?在写作教学中,我尝试运用多媒体将例文的重点片断、写作要点用强烈的视觉效果展示出来,以引起学生的充分注意。然后让学生从例文中找到相应的写作方式,从作者写作思路的“原型”中得到启发,将例文中的写作技能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时,我先用多媒体出示了例文《从〈海伦凯勒传〉想到的》,然后引导学生边归纳、边展示,“先叙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然后又谈了自己读后的感受,最后以海伦凯勒的一句话作结”的写作方法。学生就明白了读后感原来是这样写的,写作的思路就打开了。

五、交互改评,取长补短

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一环。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所写的文章常常反馈不及时,导致学生不注意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也不关心老师的批改,更不主动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写作方法。而且教师的评析方式比较单一,几乎都是老师的一言堂,即使老师让学生发表见解,学生亦无从着手,觉得茫然失措,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文的评析当中来。以上这些都导致了学生不能发现作文中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修改,所以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得不到提高。多媒体技术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它不仅可以实现作文的及时反馈而且为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提供了可能。

在我们的写作课上,我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把自己的作文打在电脑上,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互相评论,指出存在的问题,在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后,老师再做出总结发言,指出学生没有发现的其他错误,把容易出现的问题集中起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学生再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这种交互式评改不但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还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热情,写作文时更加用心,促使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断提高。

六、优秀习作展示的平台

第12篇

生活中我们收到的各种礼物中,有惊奇、有意外、有感动、有认知等等。自从2008年以来,我认为收到最多的礼物要数对生命的认知了。它属于我们的只有一次,我们理当珍惜它。然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人真正珍爱自己的生命呢?尤其是近段,有关中学生自杀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这一切让人引起教育的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忽视了对生命意识的渗透?而我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觉得有必要让学生和我一起分享对生命的认知。我该怎样运用语文教学让学生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入手,进而让学生尊重、敬畏生命,同时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享受生命、体验生命呢?

首先,认真研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文教师的作用。

我认真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了解到标准突出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其中包含着对人的生存状态(形式)、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的思索与理解,拓宽了对生命的人文体验与教育。具体阐释为三个层面: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进而重视、珍惜生命;二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死亡,培养健康理性的死亡态度和有效行为;三是探讨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健全人格。语文学科,在生命意识的培育中肩负着神圣并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先树立生命教育理念,做好身教典范,再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各种有利因素,加强生命意识的渗透,使学生以前贤为镜照亮自己,从作品的感悟中获得做人的榜样和规范,树立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过这种渗透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是“点点滴滴总关情,万语千言读自明”的厚积薄发。

其次,充分利用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在教学《唐山大地震》时,我先让学生看了有关唐山和汶川的视频和图片,从视觉上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感悟。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文去评价盲人、犯人、大户们的所作所为,进而认知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可人们面对灾难的勇气,面对生命的态度却是值得敬佩的。在教学《鱼我所欲也》的时候,我引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生’与‘义’两难取舍的情形下,孟子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现代社会在这两难情形下,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抉择呢?”这个两难问题,激起了学生对价值观的思考与讨论,学生举出了很多面对两难作出正确抉择的例子,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言行,新时代“的哥”面对巨款毫不动情等事例,认为在面对诱惑时,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标准,不能为名利轻易动心,这样才能保持生命的本色。学生在两难中开始了对生命价值的思索,一股超越古今的浩然正气在学生心中升腾激荡。当然还有更多的教材渗透着生命的教育,例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杜甫的《兵车行》等等。所以语文教材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生命教育的最好载体。

最后,开展阅读和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提高生命化渗透教育的质量。

在教学完相关的教材后,可让学生在课外去读有关生命的文章,然后全班交流、展示。如奥斯特洛夫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冰心的《谈生命》、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些名著,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和体验生命,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珍爱生命的意识,感悟生命的意义。从而关注自我的生存价值、完善自我、充实自我。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解放人的聪明才智和心灵、精神,尽情地释放人的才华、灵气和创造力。因此以人为本,从关爱学生生命发展的角度实施教学策略是素质教育对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让学生思考生命话题,自主进行生命教育,写作是个很好的途径。通过教材内容的熏陶和专题的积累,学生对生命有了基本的认识,如果在作文教学中引入生命话题,那么,学生就会在写作中实现一个生命个体对生命的自我体验和深入思考,就可以促使他们去梳理、表达自己的生命感悟,通过引用、剖析,从而激活生命意识,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人格。

一个人来到人世间,就注定要面对现实。现实生活给予的并不都是美好的,不是一帆风顺的。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而“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生命情感,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渗透生命化的教育,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并形成积极的心态和崇高的人格,这样学生才能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从而有完整的生命和美好价值的人生。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感悟到人的生命历程总会遇到许多苦难和挫折,才能勇于面对,敢于挑战,生命将更加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