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56: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古汉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H1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170-02
中古时期,叹词表示感叹语气的形式主要有:单音节、双音节和三音节三种,至于三音节以上的,则为叹词连用。单音节叹词有:吁、咄、N、噫、恶、嘻和嘘;多音节叹词有:於戏、呜呼、嗟夫、嗟乎、噫吁健⑽睾羿。其中,“N”、 “嘘”和“嗟夫”为新产生的叹词,“噫吁健币约啊拔睾羿”为新的叹词组合。
一、中古汉语单音节叹词表达的感叹句
(一)“吁”表达的感叹句
中古时期的“吁”表赞叹、赞美的,如:
1、帝曰:“吁! 博物之士,至于此乎!”(《搜神记》193)表示感慨的,如:
2、先生曰:“吁!子来前!”(《古文观止》P492)
总体而言,中古时期的“吁”表感叹的使用频率较上古时期有所降低,表达的情感范围也变得狭窄。
(二)“咄”表达的感叹句
中古时期的“咄”多表示呵斥,如:
3、其时张令妻正拜堂次,使者高声作色:“咄!这府君,因何娶他生人妇为妻,太一极怒,令我取你头来!”(《敦煌变文校注・叶净能诗》)
4、师曰:“咄!出去!”(《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祖堂集》P495)
5、其夫拍手笑言:“咄!我定得饼,不复与尔。”(《百喻经译注》P183)“咄”表达的情感很强烈,斥责之态,溢于言表。
(三)“N”表达的感叹句
声。在笔者参阅的中古语料范围内,仅有一例:
6、良久,于室隅间有所中,便闻之声,曰:“N!N!宜死。”(《搜神记》264)
(四)“噫”表达的感叹句
中古时期,“噫”主要表示叹息,如
7、王曰:“噫!其自有公论。”(《世说新语・品藻第九》15)
8、师便拍掌:“噫!我当初悔不向伊道末后一句。”(《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祖堂集》P516)
9、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能从而求之?(《古文观止》P467)
也有表示惊异的,如:
10、妻亦应声惊曰:“噫!人射汝。”(《搜神记》320)
(五)“恶”表达的感叹句
中古时期的诸多语料中,仅发现一例,表示“惊讶”:
11、殷曰:“恶!”(《世说新语・文学第四》26)
(六)“嘻”表达的感叹句
中古汉语中,没有发现“嘻”作为叹词表示赞叹的用例,而是作为状语,同样表示赞叹,如:
12、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戒也。(《古文观止 下》P583)
表示叹息的,如:
13、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古文观止》P496)
14、芝曰:“嘻!吾违物之性,其将死矣。”俄而卒。(《宋书・卷三十四》664)
(七)“嘘”表达的感叹句
“嘘”,叹词,表示提醒或制止。
15、师云:“嘘!”(《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祖堂集》P517)
二、中古汉语多音节叹词表达的感叹句
(一)“於戏”表达的感叹句
上古汉语中有“於”表达的感叹句,如:
16、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史记 五帝本纪》P39)
17、禹曰:“於,帝!慎乃在位,安尔止。”(《史记 夏本纪》P79)上古亦有“於乎”的用例,如:
18、武王曰:“於乎!维天阴定下民,相和其居,我不知其常伦所序。”(《史记 宋微子世家》P1611)
中古时期,就本文所查阅的语料中,未发现有“於”、“於乎”、“於呼”的用例,仅有“於戏”的用例,如:
19、大祚告穷,天禄永终。於戏!王其允执其中,敬遵典训,副率土之嘉愿,恢洪业于无穷,时膺休佑,以答三灵之眷望。(《宋书・卷二》32)
20、於戏!王公群后,百辟卿士,靖康厥职,帅意无怠,以永天休。(《宋书・卷十四》)
(二)“呜呼”表达的感叹句
中古时期,“呜呼”大多表示悲伤,如:
21、之悲不得言,直视良久,乃长叹曰:“呜呼!”自此一不复及、(《宋书・卷四十八》940)
22、呜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载谁赏?(《古文观止》P425)
也有表示慨叹的,如:
23、呜呼!呜呼!故语有之曰,诚能慎之,福之根也。(《宋书・卷四十三》880)
24、呜呼,六代传言,今在韶州。四辈学徒,空游嵩领。可谓鱼游于水,布网于高山。(《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神会语录》P65)
少数表示赞美的,如:
25、其文曰:“呜呼!积善之墓。”(《大唐新语》165)
中古没有“呜乎”的用例,仅有一例“乌乎”的用例:
26、岁月不安居,乌乎我皇考!《宋书 卷二十二》P417)
(三)“嗟乎/嗟夫”表达的感叹句
上古汉语中,“嗟”可以单独使用表示感叹,如:
27、尧曰:“嗟!四岳。”(《史记 五帝本纪》P21)
28、舜曰:“嗟!”(《史记 五帝本纪》P39)
发展到中古时期,“嗟”单独表示感叹的用例已经很少见,和句子融合在一起表示感叹的,如:
29、嗟城中如流鱼,谁能复顾室家!(《宋书・卷二十二》430)
中古时期,“嗟乎”的使用频率已经很低,为数不多的几个用例仅存在于《敦煌变文校注》和《古文观止》中,如:
30、嗟乎!「永别「翡翠之宝帐,长居突厥之穹庐。(《敦煌变文校注・王昭君变文》)
31、嗟乎!身殁於藩里,魂兮岂忘京都。空留一V齐天地,岸兀青山万载孤。(《敦煌变文校注・王昭君变文》)
32、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古文观止》P463)
33、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文观止》P484)
“嗟夫”在中古时期基本不使用,仅见一例:
34、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古文观止》P464)
(四)“噫吁健北泶锏母刑揪洌
蜀地方言,表示惊异或慨叹,中古汉语中用例非常少,如:
35、噫吁剑∥:醺咴眨∈竦乐难,难于上青天!(《李白集》50)
(五)“呜呼噫嘻”表达的感叹句
中古汉语中,“呜呼”和“噫嘻”连用,表示赞叹的,如:
36、呜呼噫嘻!存汉室者昭军(君),亡桀纣者妲己!(《敦煌变文校注・王昭君变文》)
37、奇兵有异于仁义,王道迂阔而莫为。呜呼噫嘻!(《古文观止》P455)
表示慨叹的,如:
38、呜呼噫嘻!时耶?命耶?从古如斯。(《古文观止》P458)
中古时期,叹词主要表达的情感有:赞美、悲伤、叹息、、惊讶、叹息、感慨、赞叹等。各类感叹词所表达的情感类型各有异同,但较上古而言,此时期感叹词的情感表达范围已经大大缩小,对语境的依赖性也有所降低。上古时期,感叹词是表达感叹句最常用的表达手段之一,而发展到中古时期,感叹词的数量不但较少,使用频率也大幅降低。
参考文献:
[1]胡明扬.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J].中国语文,1981(5).
[2]刘宁生.叹词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1987(3).
[3]马建忠.马氏文通[M].商务印书馆,1983.
[4]杜道流.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5]汉语大词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光盘版.
[6]高名凯.汉语语法论[M].商务印书馆,1986.
关键词: 常用词 栉 历时演变 共时分布 中古汉语
1.引言
栉是中国发饰之一,在中国出现的历史至少已有6000年①,是人们自古至今仍在使用的日常器用物品,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栉”属于词汇史意义上的“常用词”②。起初,以“栉”表示梳子、篦子等梳发用具总称,不分齿粗细疏密。后在梳、篦之间有了区分,齿大而粗疏的叫“梳”,齿小而细密的叫“篦”。现今,“梳”与“篦”已取代“栉”成为表达“栉发用具”义的常用称呼。本文探讨中古汉语时期“梳”、“篦”对“栉”的多对一更替式演变③。关于中古汉语的断代问题,本文采纳王云路在《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综述》中的观点,把中古汉语暂定为东汉魏晋南北朝隋④。
本文把常用词“栉”在中古汉语时期的历时演变和共时分布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对常用词“栉”在中古汉语时期的更替演变予以归纳总结。王力先生有言“例不十,法不立”,汉语史的论文更重视例证。即使具有普遍意义的常用词汇是不受文学样式限制的⑤,文本查找统计的38篇文献语料⑥也力求面广,类别多样,包含传世文献、汉译佛典、出土文书,并对语料中“栉”“梳”“篦”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制出图表。本文所得结论与郭晓妮推定隋唐时期“梳”替换了“其齿大而粗的‘栉’”⑦有一定出入。
2.历时演变
据前人考证,先秦文献中只有“栉”,而“梳”始见于东汉,“篦”的出现时间亦当不晚于西汉⑧。无论时间考证是否确切,至少在中古汉语时期,“栉”“梳”“篦”皆已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梳”“篦”二字,是现当代统一使用的规范汉字。古文献中常借“疏”表“梳”,借“比”、“枇”“蓖”或“”表“篦”,本文在表格中已标注。
表1是考察文献后得出的“栉”“梳”“篦”在中古汉语各时期的使用情况,反映出“栉”的历时演变轨迹。
2.1东汉
《太平经》出现于东汉时期,它保存了许多东汉口语,是研究东汉乃至整个中古时期文献语言的重要语料⑨。据表1,“栉”“梳”“篦”在《太平经》中都各自出现2次,“栉”在先秦至西汉时期的绝对优势被打破。例如:
(1)夫古者圣贤之设作梳与枇,以备头发乱而有虱也。夫人生而不栉,头乱不可复理,虮虱不可复得困;乃后求索南山善木及象骨奇物可中栉者,使良工治之,发已乱不可复理,头中之虱,不可胜数,共食人,头皆生疮矣;然后得梳与枇,已穷矣。(《太平经合校・不用大言无效诀第一百一十》)
值得注意的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谓:“栉,梳比之总名也。从木节声。”“栉”表示“栉发用具”的总称,却是用“梳比”进行解释,推测东汉时期“梳”“篦”可能在口语中使用更加频繁。
2.2三国
三国时期,据表1可见“栉”出现在文献中的次数多于“梳”“篦”。如《魏诗》中“栉”出现了4次,而“梳”、“篦”皆不见踪影。但“栉”更多的是以组合关系出现,如“巾栉”“栉风沐雨”这类词,“梳”与“篦”则多以“栉发用具”义单独使用。例如:
(2)帝敕近臣主巾栉者。(《六度集经(八七)・摩调王经》)
(3)思君见巾栉,以益我劳勤。(《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三・徐干〈室思诗〉》)
(4)当是之时,四海荡覆,天下分崩,武王亲衣甲而冠伲沐雨而栉风,为民请命。(《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5)载驰载驱,沐雨栉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四・曹丕・〈黎阳作诗三首〉》)
(6)白发随栉堕,未寒思厚衣。(《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三・阮r》)
(7)(管辂)先说鸡子,后道蚕蛹。遂一一名之,惟到梳为枇耳。(《三国志・魏书・华佗传》)
(8)其行来渡海诣中国,恒使一人不梳头,不去虮虱。(《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2.3晋朝
晋朝时,“梳”“篦”的使用次数增加,甚至后秦僧人翻译的《十诵律》使用了19次“梳”7次“篦”(见表1)。这一方面与“梳”“篦”在口语中的活跃有关,另一方面即是词性影响。“梳”“篦”都可作动词用,表示“梳头”“篦垢”等动作,例如:
(9)又当洗仁足,为其梳头髻。(《生经・佛说野鸡经第六》)
(10)比丘不得以梳梳头,若梳头者突吉罗。(《十诵律》卷第三十七)
(11)王妆梳,忽见玉,惊愕悲喜。(《搜神记》卷十六)
(12)宿昔不梳头,丝发被两肩。(《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十九・子夜歌四十二首》)
(13)故木梳一枚。(《吐鲁番出土文书・册一・阿斯塔那一号墓文书・西凉建初十四年(公元四一八年)韩渠妻随葬衣物疏》)
(14)除钵、小钵、半钵、键C、小键C、剃头刀、钳镊、截爪刀、针刀子、户钩、曲户钩、剃刀匣、刮污篦、灌鼻筒、熨斗、香炉、熏钵、钩衣钩、壁上钩、匕钵u、禅镇。(《十诵律》卷第二十八)
“栉”却仍多以组合关系出现,大大限制了使用。除“巾栉”“栉风沐雨”外,《晋书》中见“栉比”“栉沐”等词。例如:
(15)或穹隆恢廓,或栉比针列。(《晋书・列传第六》)
(16)阐不栉沐,不婚宦,绝酒肉,垂二十年,乡亲称之。(《晋书・列传第六十二・文苑》)
(17)回头批栉脱,转觉薄志疏。(《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十九・子夜歌四十二首》)
2.4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篦”几乎不见于文献,“栉”与“梳”在文献中使用次数相当,同义竞争。但“栉”往往出现在史书中,带有古语词性质,例如:
(18)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文帝甚嘉之。(《宋书・列传第三十六》)
(19)高祖出征,世宗入朝,必久留后宫,亲视栉沐,母导隆备。(《魏书・列传第一・皇后列传》)
(20)沐雪款千门,栉风朝万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十四・裴子野・上朝值雪诗》)
(21)于是昭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摹山中之影。(《洛阳伽蓝记・序》)
(22)铁镜、巾箱、栉枇、手巾、刀子一具。(《吐鲁番出土文书・册二・阿斯塔那一六九号墓文书・高昌建昌四年(公元五五八年)张孝章随葬衣物疏》)
(23)谓之密疏谓栉。(《吐鲁番出土文书・册五・阿斯塔那三三七号墓文书・高昌延昌八年(公元五六八年)写〈急就章〉古注本》)
“梳”却普遍存在各类别文献中,有取代之势。例如:
(24)若比丘尼庄严女人波逸提。庄严者,为其梳头乃至插一华,着一钏,一一波逸提。(《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第十四)
(25)义熙七年,东阳费道斯新娶得妇,相爱,妇梳头,道斯戏以银钗着户阁头。(《幽明录》)
(26)桓诣谢,值谢梳头,遽取衣帻。(《世说新语・中卷下・赞誉第八》)
(27)扫静能为世宗典栉梳,义恭善执衣服,并以巧便,旦夕居中,爱幸相侔,官叙不异。(《魏书・列传恩幸第八十一》)
(28)初,妻皇甫氏被掠,赐中官为婢,皇甫遂乃诈痴,不能梳沐。(《魏书・列传第四十九》)
(29)从今一梳罢,无复更萦时。(《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十八・刘孝威・和定襄侯初笄诗》)
(30)画眉千度拭,梳头百遍撩。(《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周诗三・庾信・梦入堂内诗》)
(31)雁牙梳一具。(《吐鲁番出土文书・册二・阿斯塔那一六九号墓文书・高昌延昌十六年(公元五七六年)信女某甲随葬衣物疏》)
《齐民要术》是农学名著,保存了很多南北朝时期的俚俗口语,对于方言研究和汉魏六朝的语言研究都极有参考价值⑩,该书全部使用“梳”,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口语中“梳”对“栉”的取代而获得的优势地位。例如:
(32)猪肉法(七):净@猪讫,更以热汤遍洗之,毛孔中即有垢出,以草痛揩,如此三遍,梳洗令净。(《齐民要术・蒸法第七十七》)
(33)笔法:韦仲将《笔方》曰:「先次以铁梳梳兔毫及羊青毛,去其秽毛,盖使不髯。茹讫,各别之。皆用梳掌痛拍整齐毫锋端,本各作扁,极令均调平好,用衣羊青毛――缩羊青毛去兔毫头下二分许。(《齐民要术・笔墨第九十一》)
插梳一度是审美装饰。根据考古发现,两周至秦汉时期,插梳之习并不流行;直至晋代,插梳之习逐渐风行,到了唐宋时期,更是盛极一时。2001年在陕西咸阳发掘了一座十六国时期的墓葬,出土了大量陶俑,其中女侍佣与女乐佣脑后均插着木梳???。从南北朝诗歌中多见妇女梳发挽髻的形象,从侧面印证“梳”在日常生活中比“栉”更为人们所接受与应用。例如:
(34)金钱买含笑,银G影梳头。(《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二十五・萧绎・草名诗》)
(35)梳饰多今世,衣著一时新。(《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二十六・徐君茜・初春携内人行戏诗》)
(36)楼中结梳罢,提筐候早期。(《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二・顾野王・罗敷行)
(37)罗敷妆粉能佳丽,镜前新梳倭堕髻。(《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二・徐伯阳・日出东南隅行》)
(38)春楼髻梳罢,南陌竞相随。(《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四・陈叔宝・采桑》)
2.5隋朝
隋朝时,书面语中使用“栉”“梳”的次数再次接近,《诸病源候论》中的“栉”明显有例用作动词,与“梳”表动词义相同,二者表“栉发用具”义的名词称呼都减少。例如:
(39)《养生方・真诰》云∶栉头理发,欲得多过,通流血脉,散风湿,数易栉,更番用之。(《诸病源候论・风湿候》)
(40)欲理发,向王地,既栉发之始,叩齿九通而微咒。(《诸病源候论・须发秃落候》)
(41)当数易栉,栉之取多,不得使痛。亦可令待者栉。(《诸病源候论・须发秃落候》)
(42)或如梳,或如手,锥刺不痛。(《诸病源候论・诸癞候》)
(43)若言语思虑则劳神,梳头澡洗则劳力。(《诸病源候论・伤寒劳复候》)
(44)千过梳头,头不白。(《诸病源候论・白发候》)
(45)针千枚,梳具。(《吐鲁番出土文书・册四・阿斯塔那五一七号墓文书・高昌延昌三十一年(公元五九一年)缺名随葬衣物疏》)
(46)镜、杨梳五枚。(《吐鲁番出土文书・册三・阿斯塔那四八号墓文书・高昌义和四年(公元六一七年)六月缺名随葬衣物疏》)
表1 历时演变
注:“栉”、“梳”、“篦”三词在某篇文献语料中出现次数均为0,本文表格未予列出。
通过表1的历时演变分析,得出:整个中古汉语时期“梳”“篦”并没有完全取代“栉”,即使在南北朝“梳”在口头语中对“栉”有一定的取代,但“栉”通过自身的发展仍是富有活力的词。
3.共时分布
丁喜霞在《汉语常用词的演变模式初探》中强调加强对于常用词隐性的分布的演变研究。文章指出在同一个历史平面上,一个概念域中的成员作为基本同义的语义单位,相互之间在语义和组合关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各自占有一块覆盖域,从而形成一种互补关系???。在梳理常用词“栉”中古汉语时期的历时演变轨迹时,对“栉”“梳”“篦”三者的组合关系有一定涉及。
表2是中古汉语时期“栉”“梳”“篦”三者的共时分布情况,综合比较后可得:“梳”在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汉译佛典中使用较多,“栉”多见于文学、史书中,“篦”常作“枇”。
结合表1分析,“栉发用具”这一概念域下,“栉”、“梳”、“篦”三者都是其成员。“栉”先秦以来就保持名词义,是“栉发用具”总称,见例句(1)、(6)、(23)。在例句(2)、(3)中“巾栉”,至例句(18)中的“衣栉萧然”,“栉”也常组“巾栉”“衣栉”等词,表首服。与此同时,“栉”的动词义也在逐渐增强,从例句(4)、(5)中的“栉风沐雨”发展到例句(15)、(21)中的“栉比”,至例句(39)、(40)、(41)中的“栉发”,语义不断丰富。隋朝医书《诸病源候论》中“栉”使用次数比“梳”高。
“梳”更多在口语中使用,即使出现在文献中,多是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汉译佛典及南北朝诗歌。“梳”在南北朝出现频率更高,曾取代“栉”。“梳”在三国时期已经具有动、名词性,例句(7)与(8),同是《三国志》中的文本,一作名词“梳”,一作动词“梳头”。因为“栉”常以组合关系形式出现,限制其自由使用,又“梳”具有动词义,这都使“梳”被使用得更加频繁,见例句(8)-(12),(28)-(30)等。
“篦”,对其解释不见于《说文解字》,在各篇文献语料中也出现较少,却在晋朝《十诵律》中出现7次(见表1)。此外,“篦”多作“枇”,以“栉枇”、“梳枇”等词语出现,见例句(7)、(22)。
表2 共时分布
通过表1、表2的分析,“栉”多见于文学、史书中,动词词性不断加强,语义不断丰富;“梳”在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汉译佛典中使用较多;“篦”常作“枇”,常见于“栉枇”“梳枇”等语汇中。
4.结语
除传世文献外,本文也对《吐鲁番出土文书》进行了考察。该文书时间跨度为前凉升平十一年(三六七年)到唐大历四年(七六九年),本文选取其中符合中古汉语时期的墓葬文书进行统计分析,实例已放置在各个年代时期。通过考察,发现文书中皆有“栉”“梳”“篦”的使用,其中“梳”出现次数最多,有12次,见于“随葬衣物疏”,这与梳子是故去之人生前用品,用来辟邪祈佑标识身份有关;“栉”出现2次,“篦”以“栉枇”出现1次,见图表。吐鲁番出土文书的考察,与传世文献、汉译佛典统计分析结果大体一致,中古汉语时期“梳”“篦”并没有全面完成对“栉”的取代。三者此消彼长,处于竞争之中。
本文对常用词“栉”在中古汉语时期的更替演变予以了初步探讨,得出整个中古汉语时期“梳”、“篦”并没有完全取代“栉”,即使在南北朝“梳”在口头语中对“栉”有一定的取代,但“栉”通过自身的发展仍是富有活力的词;“梳”在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汉译佛典中使用较多;“栉”多见于文学、史书中,自身动词词性不断加强;“篦”常作“枇”,常见于“栉枇”“梳枇”等语汇中。所得结论与郭晓妮推定隋唐时期“梳”替换了“其齿大而粗的‘栉’”有一定出入。
注释:
①杨晶.中华梳篦六千年[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13.
②丁喜霞.关于“常用词演变研究”命题的思考[J].语言研究,2013(3):29.
③丁喜霞.汉语常用词的演变模式初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21.
④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综述[J].古汉语研究,2003(2):70.
⑤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综述[J].古汉语研究,2003(2):71.
⑥38篇文献语料为:《修行本起经》、《杂譬喻经》、《汉武故事》、《汉诗》、《太平经》、《六度集经》、《列异传》、《三国志》、《魏诗》、《生经》、《十诵律》、《搜神记》、《裴子语林》、《郭子》、《晋书》、《晋诗》、《王羲之杂帖》、《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贤愚经》、《杂宝藏经》、《百喻经》、《幽明录》、《观世音应验记》、《异苑》、《世说新语》、《宋书》、《魏书》、《宋诗》、《齐诗》、《梁诗》、《北周诗》、《陈诗》、《齐民要术》、《水经注》、《洛阳伽蓝记》、《颜氏家训》、《诸病源候论》和《吐鲁番出土文书》。
⑦郭晓妮.“梳”、“篦”对“栉”的历史替换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459.
⑧郭晓妮.“梳”、“篦”对“栉”的历史替换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459-460.
⑨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汉语读本(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43.
⑩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汉语读本(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99.
???杨晶.中华梳篦六千年[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189.
???丁喜霞.汉语常用词的演变模式初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22.
参考文献:
[1]杨晶.中华梳篦六千年[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13,189.
[2]丁喜霞.关于“常用词演变研究”命题的思考[J].语言研究,2013,33(3):25-32.
[3]丁喜霞.汉语常用词的演变模式初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2):115-124.
[4]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综述[J].古汉语研究,2003(2):70-76.
[5]郭晓妮.“梳”、“篦”对“栉”的历时替换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7(4):459-465.
[6]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汉语读本(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张永言,汪维辉.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J].中国语文,1995(6):401-413.
[8]汪维辉.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的若干问题[J].南开语言学刊,2007(1):88-94.
[9]董志翘.汉语史论文写作漫议[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23(2):65-70.
[10]杨明泽,叶桂郴.常用词“栉”、“梳”之演变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398-400.
[11]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摘 要: 高诱三书注异读音注反映了语词的语法形态,表现为异读区分致使非致使、自主非自主、及物不及物、动词施与指向、完成未完成、词性转化等功能。从高诱音注异读语法规律看,上古汉语中确实存在着形态音变现象。
中图分类号: H111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12)06-0029-07
高诱,东汉涿郡(今河北涿县)人,著名训诂大家。现存三书注《吕氏春秋》、《淮南子》、《战国策》多集中于词义训释,但也不乏语词读音注释。这类音注据我们统计共有386条①,其中反映异读的音注虽然不多,但有限的材料本身仍说明了上古时期存在形态音变现象。沈建民提到,随着汉语形态音变的逐渐消失,很多异读材料难以揭示早期的形态语法规律〔1〕。于是有许多学者对把异读看成形态音变表示质疑,认为异读只是一种词汇现象或语义现象,也有学者把它看作音变构词的手段。我们赞成沈先生的观点,认为从语音变化的角度看,大多数异读仍应看作形态音变的反映。本文将从高诱音注异读现象入手,对语词的形态音变规律试作探讨。
一、高诱音注异读反映的一些形态现象 1.异读区分动词致使和非致使
王力认为一般非致使动词读浊音,致使动词读清音〔2〕。周法高认为辅音清浊交替具有区分上古汉语自动词、使动词语法意义变化的功能〔3〕。包拟古认识到上古汉语可能有*s前缀,此前缀有致使意义的痕迹〔4〕。潘悟云、梅祖麟同意辅音清浊交替是上古汉语动词非致使和致使的构成形式,梅氏同时提出*s语素是一个致使化前缀〔5~6〕。舒志武提出致使化是*s前缀的重要构形功能之一〔7〕。梅祖麟举8例说明上古汉语*s语素的致使义〔8〕。郑张尚芳认为上古汉语*s是表使动式的词头〔9〕。潘悟云举11例论证*s的前缀致使义〔10〕。Pulleyblank提出前缀*在上古汉语中为非致使动词前缀〔11〕,其后Baxter、龚煌城、沙加尔等学者纷纷吸收这一观点,对前缀*展开讨论〔12~14〕。金理新在评定前人例证的同时,补充了大量例子对*s前缀的致使功能、*前缀的非致使功能做了充分说明〔15〕。高诱音注异读材料区分动词致使和非致使关系正是通过前缀*s、*交替实现的,其中前缀*s表示致使义,前缀*表示非致使义。
包拟古列举了以母和书母交替构成的同族词〔4〕,大体就是非致使、致使动词的关系。举例子五对,即施/施、豫/舒、夷/矢、绎/释、逸/失。潘悟云采纳了其中的“施/施”作为非致使、致使动词配对的例子〔10〕。
《淮南子·俶真训》:“嗜欲连于物,聪明诱于外,而性命失其得。施及周室之衰。”高注:施,读难易之易也。
施:《广韵》式支切,施设,亦姓。/施智切,易曰:云行雨施。/以豉切。
刘 芹 高诱音注异读反映的语法形态规律探赜据高诱音注,施当读中古“以豉切”,上古音为*dar②,表示非致使义“延也”;而施在中古读“式支切”,上古音为*sthar时,则表致使义“使延”,可见两音有语法区别。根据文义,显然“施”为自动词;根据语法结构,“施”后不带宾语带补语,无致使对象。所以“施”为非致使动词,高诱为“施”所注读音与其语义、语法皆合。“施”字的这种语法形态音变在先秦文献中不乏其例,如《庄子·人间世》:“哀乐不易施乎前。”“集释:施,读为移。”〔16〕“施”表示“延也”义,为非致使动词。又如《国风·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施于中林。”〔17〕施,式支切,上古音*sthar,表示“使延”义,为致使动词。
2.异读区分动词自主和非自主
金鹏指出,藏语自主、非自主动词与语法结构有重大关系〔18〕。马庆株参考藏语动词的自主和非自主划分法,得出了现代汉语动词也分自主和非自主的结论〔19〕。金理新认为上古汉语更像藏语,除词汇手段(笔者注:即不同的词交替)外,还有相当多的动词是通过语音屈折表现自主和非自主差别的〔15〕,语音表现的手段有辅音清浊交替及*s、*后缀转换。高诱音注异读反映的动词自主、非自主变化是通过后缀*s、*交替完成的。其中,后缀*s表示非自主义,后缀*表示自主义。例如:
a.《淮南子·俶真训》:“古之真人,立于天地之本,中至优游,抱德炀和,而万物杂累焉。”高注:炀,炙也。炀,读供养之养。
b.《淮南子·精神训》:“是故无所甚疏,而无所甚亲,抱德炀和,以顺于天。”高注:炀,炙也。读供养之养。
养:《广韵》余两切,育也。/余亮切,供养。
《群经音辨》:“上育下曰养,余两切,书政在养民;下奉上曰养,余亮切。”
供养,指对长者或尊者必须做的动作行为,是说话者主观无法控制的,中古音余亮切,上古音*jaηs,表示非自主义。转化为自主动词后,中古读余两切,上古音*jaη,表示“养育”之养,动作行为是说话者主观可以控制的,即说话者可以选择养或不养的行为。高诱音注旨在说明其时的常用字“养”已有两读,有语法形态变化。“养育”之养的动作说话者可以主观控制,表示自主语法意义。为了反映“养”字的语法形态变化,作音时特别注明“供养”之养。
“养”之两读语法区别,文献多见。《尚书·大禹谟》:“政在养民。”〔17〕上养下,动作主观可控,为自主动词。读如常用音,即上古音*jaη。《左传·文公十八年》:“如孝子之养父母也。”《释文》:“之养,餘亮反。”〔17〕“养父母”为下养上,动作主观非可控,为非自主动词,上古音*jaηs。
3.异读区分动词及物和不及物
19世纪末,德国康拉迪认为中国语动词有及物和不及物的形态分别,由声母清浊交替实现③。此后,Maspero〔20〕、Schuessler〔21〕、Pulleyblank〔11〕等都认为及物、不及物动词清浊交替是上古汉语显著的形态现象。Pulleyblank同时指出不及物动词的浊辅音声母来自及物动词附加*前缀,这个*前缀导致词根辅音声母浊化,后来演变成浊辅音声母。这一观点后为Baxter〔12〕吸收。周祖谟〔22〕、周法高〔3〕、王力〔23〕、黄坤尧〔24〕对上古汉语不及物、及物动词语词形式之别都有认识。综上,上古汉语实现及物、不及物动词之间转换的方式除了声母清浊交替外就是附加词缀或词缀替换。高诱音注异读对动词及物、不及物语法意义的转换是由后缀交替实现的,表现为后缀*s表示动词及物性,后缀*表示动词不及物性。例:
《淮南子·说林训》:“渔者走渊,木者走山。”高注:走,读奏记之奏。
走:《广韵》子茍切,趋也。/则候切,《释名》曰疾趋曰走。
走,据高诱音注,中古读则候切,上古音*tjos,表示及物动词。高注的目的是为了跟中古子茍切、上古音*tjo的“走”区别,他明确指出“走山”的“走”是及物动词。“走”之不及物动词用例见《孟子·梁惠王上》:“弃甲曳兵而走。”〔17〕“走”为不及物动词,中古读子茍切,上古音*tjo。“走”之两读语法意义有区别,语音形态亦随之不同。
a.《吕氏春秋·季夏纪·季夏》:“是月也,令渔师,伐蛟取鼍,升龟取鼋。”高注:渔师,掌鱼官也。渔读若“相语”之语。
b.《吕氏春秋·季冬纪·季冬》:“是月也,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高注:渔读如《论语》之语。
c.《淮南子·原道训》:“钓于河滨,朞年,而渔者争处湍濑,以曲隈深潭相予。”高注:渔,读告语。
d.《淮南子·时则训》:“乃命渔人,伐蛟取鼍,登龟取鼋。”高注:渔人,掌渔官。渔,读若“相语”之语也。
e.《淮南子·时则训》:“命渔师始渔。”高注:渔,读《论语》之语。
f.《淮南子·说林训》:“渔者走渊,木者走山。”高注:渔,读《论语》之语。
语:《广韵》鱼巨切,《说文》论也。/牛倨切,说也,告也。
高诱为“渔”注音时明确指出为“‘相语’之语、告语、《论语》之语”等,旨在说明“语”字两读,当区别开来。文中几例注音同为去声,“语”上古音*dηas,表示及物动词;转化为不及物动词后,中古读鱼巨切,上古音*dηa。高诱时代的“语”字有语法形态音变,故高注时对此常用字以“相语”、“告语”、“《论语》之语”等限定“语”字读音。
“语”之语法音变,文献习见。如《论语·乡党》:“食不语,寝不言”〔17〕,“语”为不及物动词,上古音*dηa。《论语·阳货》:“居,吾语女。”《释文》:“吾语:鱼据反。”〔17〕“语”后带宾语“女”,为及物动词,上古音*dηa。
《淮南子·时则训》:“陶气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高注:齐,读齐和之齐也。
齐:《广韵》徂奚切,整也,中也,庄也,好也,疾也,等也。/在诣切,火齐似云母重沓而开,色黄赤,似金出日南,又齐和。
齐,据高注中古当读在诣切,上古音*djirs,表示及物义;转化为不及物动词后,中古读音为徂奚切,上古音*djir。两音语法意义有别,“齐”系一常用词,高诱为其注音,其时“齐”字具语法形态音变。
4.异读区分动词施与指向
梅祖麟把有施与指向特性的动词称作内向动词和外向动词,并用“买、卖”这样的例子作了说明〔25〕。周法高将这一类型的词义转变叫“主动被动关系之转变”。金理新首次提出“动词施与指向”这一语法概念,认为后缀*s有动词施与指向的功能,并用大量例证作了有力论述,其中就有“遗、告”〔15〕。高诱音注异读表现动词施与指向变化的手段是附加后缀*s。例:
《淮南子·览冥训》:“猨狖颠蹶而失木枝。”高注:狖,读中山人相遗物之遗。
遗:《广韵》以追切,失也,亡也,赠也,加也。/以醉切,赠也。
高注特别指明“中山人相遗物”,意在说明“遗”不只一读。注文中“遗”当读中古以醉切,上古音*gjurs,表示动作有一个施与指向。上古汉语词汇系统中意义为“施与”的语词,在语音形式的选择上有一个共同点,即声调同是中古汉语的去声,此点金理新有详细论述。对于一个动词需要突出其动作施与指向时,就会附加一个表示施与指向的动词后缀*s。如赠,中古音昨亘切,上古音*tjes,《说文》:“赠,玩好相送也”;赐,中古音斯义切,上古音*stigs,《说文》:“赐,与也”;贷,他代切,上古音*thegs,《说文》:“贷,施也”等。
《淮南子·泛论训》:“乾鹄知来而不知往。”高注:鹄,读告退之告。
告:《广韵》古到切,报也。/古沃切,告上曰告,发下曰诰。
“告退”之告意在点明告字不只一读。注中“告退”之告当读中古古沃切,上古音*kug,表示“报告”义,动作由下对上,卑者对尊者完成;中古音古报切,上古音*kugs则表示上对下,尊者对卑者的动作,动作突出施与指向,语音形式上附加有后缀*s。
5.异读区分动词完成体与未完成体
沃尔芬登认为动转化s后缀来自于藏语动词完成体后缀s〔26〕,这一观点为许多学者接受,如白保罗、马提索夫等。梅祖麟通过对藏语名词后缀s来源的分析,似乎认为上古汉语名词*s后缀跟动词完成体有关〔25〕。潘悟云肯定了*s后缀是上古汉语的一个既事式后缀〔10〕。黄坤尧认为上古汉语动词有完成和未完成的区别〔24〕。吴安其专文讨论了上古汉语完成体〔27〕。诸家用于讨论上古汉语完成体后缀*s的例证并不丰富。金理新认为上古汉语动词有现时式和既事式之分,他举了上古汉语大量*s后缀动词表完成体的例子,同时给出了上古汉语未完成体后缀*形式的诸多例证〔15〕。所举例中有转引周法高采自《群经音辨》的例字“过”,新增例字“解”、“易”、“重”。高诱音注异读材料表现上古汉语动词完成式、现在式语法意义变化是由后缀交替实现的,即后缀*s表示动词完成式,后缀*表示动词现时式。例见下:
《淮南子·览冥训》:“故不招指,不咄叱,过归鴈于碣石。”高注:过读责过之过。
过:《广韵》古禾切,经也。/古卧切,误也,越也,责也,度也。
过,高注“读‘责过’之过”,中古读古卧切,上古音*kors,表示动词完成式,义为“过越”;而中古音古禾切,上古音*kor一读表示动词现时式,义为“经过”,两音语法意义分别清楚。此处高注表明其有明显的语法概念区别。
经典中对“过”字两义分别清楚,《释文》为其作注87次,其中见纽去声17次,见纽平声49次,兼注21次。兼注原因在于各家对两词意义辨別不清,因为随着上古汉语形态的消失,六朝人想要清楚分别两音之间的差别确实不容易。但两音这百分之七十多的井然分界,确实又说明它们之间存在区别。这一区别正是动词既时式、动词完成式之间的分别。具体例证详刘芹《经典释文“过”字音义辨析》一文〔28〕,此不赘论。
a.《淮南子·原道训》:“施四海,一之解,际天地。”高注:解,达也。解,读解故之解也。
b.《淮南子·修务训》:“以身解于阳盱之河。”高注:解,读解除之解。
解:《广韵》佳买切,讲也,说也,脱也,散也。/胡买切,晓也。/古隘切,除也。/胡懈切,曲解。
解,高注“读‘解故’之解”对应中古音佳买切,上古音*kli,表示动词的现时式(即现在时);“读‘解除’之解”对应中古音古隘切,上古音*klis,表示动词的完成式。两读音异义别,前者表示一种动作行为,后者则表示这种动作行为完成后的一种结果或状态,语法意义不同,其形态也相应发生变化。
文献中“解”字以异读区别动词现时式、完成式的例子比比皆是。《礼记·曲礼上》:“解屦不敢当阶。”〔17〕“解”为动词现时式,表示动作现时的状态“正在解除”义。《庄子·人间世》:“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释文》:“解,徐古卖反,又佳买反,注同,向古懈反。”〔16〕根据文义,“解”作“已解除”义解,陆氏以徐古卖反为首音,亦取此义为先。“解”表示“已解除”义,强调动作完成,表示动词完成式,语音与动词现时式之“解”自当分别。
a.《吕氏春秋·士容论·辩土》:“农夫知其田之易也,不知其稼之疏而不适也。”高注:易,治也。易读如“易纲”之易也。
b.《淮南子·俶真训》:“莫窥形于生铁,而窥于明镜者,以覩其易也。”高注:易,读河间易县之易。
c.《淮南子·俶真训》:“嗜欲连于物,聪明诱于外,而性命失其得。施及周室之衰。”高注:施,读难易之易也。
易:《广韵》以豉切,难易也,简易也,又礼云:易墓非古也。易谓芟除草木。/羊益切,变易,又始也,改也,夺也,转也。
易,高注“读如‘易纲’之易”及“读‘河间易县’之易”。还有一例出现在“施”的注音字中,即“施,读‘难易’之易也”。“河间易县”系一专名,此专名音读为中古音羊益切,上古音*dig,被注音字“易”文义为“变易”,为动词未完成体。“易纲”之易及“难易”之易中古当音以豉切,上古音*digs,表示动词的一种完成体形式,与其由之转变而来的未完成体形式即既事式的“易”相区别。高诱“易”字二音分别井然,语法概念清晰。
“易”之两读语法区别,文献多见。《庄子·骈拇》:“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16〕此易为“变易”之易,中古入声,上古音*dig。物变则易为而不变则难为,“易”通过附加后缀*s派生出“难易”之“易”。《庄子·人间世》:“有而为之,其易邪。”《释文》:“易,以豉反,后皆同。向、崔云:‘轻易也。’”〔16〕表示形容词“容易”义,中古去声,上古音*digs。
《吕氏春秋·开春论·审为》:“不能自胜而强不纵者,此之谓重伤。重伤之人无寿类矣。”高注:重读“复重”之重。
重:《广韵》直容切,复也,迭也。/直陇切,多也,厚也,善也,慎也。/直用切,更为也。
重,据高诱音注中古当音直用切,上古音*rdoηs,表示动词的完成式,其由之转变而来的动词既事式中古读直容切,上古音*rdoη。“重”之两义分别,语音亦自分别。“重”去声,副词。此副词系为动词动作完成后呈现的一种状态,故由动词转化而来的副词归为动词完成体一类。《庄子·让王》:“此之谓重伤,重伤之人无寿类矣。”《释文》:重,直用反〔16〕。《吕氏春秋》文与此文相类,“重伤”之重高注“复重”之重,音与《释文》同,语法意义表示动词的完成体。
6.异读表示词性转化
古人没有名词、动词及虚词这些语法术语,但在他们的语感中对词性的辨认还是相当明确的。《经典释文·序录》云:“夫质有精麤,谓之好、恶(并如字);心有爱憎,称为好、恶(上呼报反,下乌路反)。当体即云名誉(音预),论情则曰毁誉(音余)……如、而靡异,邪(不定之词)、也(助句之词)弗殊。莫辩复(扶又反,重也)、复(音服,反也),宁论过(古禾反,经过)、过(古卧反,超过)。”〔29〕《经典释文》用对这类字的异读说明古人有语法词性区分。
周祖谟把因词性不同而变调者分为七类〔22〕。王力认为凡名词和形容词转化为动词,则动词念去声;凡动词转化为名词,则名词念去声〔23〕。总之,转化出来的一般都变为去声。黄坤尧将陆德明《释文》异读分为五项,其中有区别词性的异读〔24〕。金理新在“声母清浊交替”一章涉及语词异读跟词性之间的关系,详细讨论了辅音清浊交替跟名词、动词之间词性转换的关系。他在“后缀s”一章中论述了上古汉语后缀s(中古去声来源)具有名谓化、动转化、动词完成体及其它语法功能;在其它前缀、后缀章节多次涉及名谓化功能,即名词实现向动词转化的语音形态变化〔15〕。沈建民提到《经典释文》异读反映的形态时,其中一条即词性转化〔1〕。
综合各家观点,去声异读具有转化词性的功能。对于去声来自上古汉语s韵尾各家基本达成一致意见,而这正好说明*s后缀具有区别词性的功能。
《淮南子·本经训》:“有不行王道者,暴虐万民,争地侵壤,乱政犯禁,召之不至,令之不行……”高注:言不行上令者。行,读行马之行。
行:《广韵》户庚切,行步也。/下孟切,景迹。
行,据高诱音注中古当读户庚切,上古音*gla,表示动词;转化为名词后,上古音*glas,中古读下孟切。
《淮南子·时则训》:“天子乃傩,以御秋气。”高注:傩,读躁难之难。
难:《广韵》那干切,艰也,不易称也。/奴案切,患也。
难:出现于高注“傩,读‘躁难’之难”。“躁难”之难当读中古奴案切,上古音*naans,表示名词;其由动词转化而来,中古音那干切,上古音*naan(据潘悟云上古音体系)。高注说明高音中“难”字有两读,具有区别词性的语法意义,故出注时特别指明“躁难”之难。
《淮南子·俶真训》:“至伏羲氏,其昧昧芒芒然,吟得怀和,被施颇烈,而知乃始昧昧晽晽……”高注:被,读光被四表之被也。
被:《广韵》皮彼切,寝衣也。/平义切,被,服也,覆也。书曰光被四表。
被,据高诱音注中古当读平义切,上古音*bals,表示动词;转化为名词后,中古读皮彼切,上古音*bal(据潘悟云上古音体系)。高注旨在说明文中为动词“被”,表义“服也,覆也”。
正如王力所言,“凡动词或形容词转化为名词,则名词念去声”。金理新将上古汉语名词变动词的实现手段概括为辅音清浊交替、附加前缀、附加*s后缀,同时并存辅音清浊交替或附加前缀。
《淮南子·泛论训》:“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髪,以劳天下之民……”高注:劳,读劳勑之劳。
劳:《广韵》鲁刀切,倦也,勤也,病也。/郎到切,劳慰。
劳,据高诱音注当读中古郎到切,上古音*raaws,表示动词;而中古鲁刀切,上古音*raaw(据潘悟云上古音体系),表示名词,两者词性的区别是通过附加*s后缀来实现的。高注指明文中“劳”义当为动词义,表示“劳慰”,并通过音注反映了“劳”字的语法意义,可见高诱音注中无时不渗透着强烈的语法概念意识。
渔,中古韵书注音只有一读,而高诱不厌其烦为其注音6次,且用有异读之语词“语”为其注音,指明它在文中读音当为去声,而《广韵》仅收其平声一读。渔,《说文》解为“捕鱼也”,动词。探其源,本字当为“鱼”。据孙玉文研究,“渔”字是由“鱼”变调构词产生的,在汉代读为去声〔30〕。他从六朝经师音注推断至晚六朝后期“渔”已读成平声,至唐代“渔”只能读平声,注去声只是“合韵”。《广韵》不论捕鱼的“渔”写成什么,都遵从后代读法,注成平声。可见,高诱音注无疑保留了古读,其音注的目的当是为了区别语词的语法意义,辨别词性。
二、高诱音注异读与形态的关系 潘悟云指出以下几种语音交替现象反映了形态音变:(1)韵尾相同而主元音相近的韵母之间的交替,即清儒所说的旁转。(2)主元音相同而韵尾部位相同的韵母之间的交替,即清儒所说的对转。(3)同部位的塞音,包括清浊和送气不送气之间的交替。(4)流音之间的交替。(5)同部位鼻音之间的交替。(6)词根加前缀音或加后缀音。(7)词根声母和元音之间加中缀。(8)长短元音之间的交替。(9)小舌塞音和舌根塞音之间的交替。(10)带次要音节的词和不带次要音节的词之间的交替〔31〕。从对高诱不多的音注异读材料分析来看,有两点结论可以得到肯定:
1.上古汉语无疑是存在形态变化的
从高诱音注异读材料来看,我们可确定以下几种语音现象与形态有关:(1)前缀*s与前缀*之间的交替。(2)前缀*s与无s前缀之间的交替。(3)后缀*s与后缀*之间的交替。(4)后缀*s与无s韵尾之间的交替。(5)去声与其他三声之间的交替。
高诱音注异读主要涉及的构词词缀有前缀*s、前缀*、后缀*s、后缀*。通过前文分析,我们可将各类词缀的构词功能概括如下,即:
前缀*s是一个致使动词前缀,具有致使功能。与之相对的是前缀*,是一个非致使动词前缀,具有非致使功能。两前缀常常通过语音交替实现语词致使功能、非致使功能的语法意义转换。
后缀*s语法功能较多,有表示非自主动词、及物动词、动词完成式、施与指向功能及动转化与名谓化功能。其中动转化、名谓化功能并不冲突,对此金理新已有详细论证〔15〕,兹不赘述。后缀*与后缀*s相对,具有表示非自主动词、不及物动词、动词现时式功能。在这三类语法意义上,两后缀有交替关系。
2.异读与形态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潘悟云认为,古代汉语随着形态的消失,异读大部分也消失了〔5〕。形态与异读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确实,高诱音注中的“渔”字在高诱时代当还有两读,可到了中古,从韵书中保存的资料看就没有异读了,这跟它区别语法意义的形态音变消失不无关系。可见,语音的日趋简化导致异读无法存在,上古汉语的形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就随之消失。可以说,语词异读与语法形态两者之间存在着相生相灭的关系。
(感谢冯蒸教授、金理新教授的指导,感谢匿名审稿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文中错漏部分概由作者自负。)
参考文献:
〔1〕沈建民.《经典释文》音切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193,197.
〔2〕王 力.古汉语非使动词和使动词的配对〔C〕∥王力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85.
〔3〕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编〔M〕.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研究所,1962:80,77.
〔4〕包拟古.原始汉语与汉藏语〔M〕.潘悟云,冯 蒸,译.北京:中华书局,1995:33,33.
〔5〕潘悟云.谐声现象的重新解释〔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7,(4):59,59.
〔6〕梅祖麟.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63.
〔7〕舒志武.上古汉语s前缀功能探索〔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88,(6):98-105.
〔8〕梅祖麟.上古汉语*s前缀的构词功能〔C〕∥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89:23-51.
〔9〕郑张尚芳.上古汉语的s头〔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0,(4):10-19.
〔10〕潘悟云.上古汉语使动词的屈折形式〔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1,(2):48-57.
〔11〕Pulleyblank,Edwin.Some New Hypotheses Connerning Word Families in Old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J〕.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1973,(1):111-125,111-125.
〔12〕William H.Baxter.A Handbook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M〕 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Berlin,1992:218-220,218.
〔13〕龚煌城. 从汉藏语的比较看上古汉语的词头问题〔J〕.语言暨语言学,2000,1(2):51-62.
〔14〕沙加尔.上古汉语词根〔M〕.龚群虎,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83-88.
〔15〕金理新.上古汉语形态研究〔M〕.安徽:黄山书社,2006:288,371,360,321,17,293-320.
〔16〕郭庆藩.庄子集释〔C〕∥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61:156,156,323,146,980.
〔17〕阮 元.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0:288,135,1865,2666,2495,2525,1240.
〔18〕金 鹏.藏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3:34.
〔19〕马庆株.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马庆株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60-191.
〔20〕Maspero,H. Préfixes et dériveation en chinois archaque〔J〕.Mem. Soc. Ling.de Paris,1930,(23):313-327.
〔21〕Axel Schuessler. What Are Cognates and What Are Variants in Chinese Word Families?〔C〕∥何大安.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古今通塞:汉语的历史与发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3:225-245.
〔22〕周祖谟.问学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6:101,93.
〔23〕王 力.汉语滋生词的语法分析〔J〕.语言学论丛,1980,(6):6,3.
〔24〕黄坤尧.音义阐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3,16,23.
〔25〕梅祖麟.四声别义中的时间层次〔J〕.中国语文,1980,(6):427-433,427-433.
〔26〕Stuart N.Wolfenden.Outlines of TibetoBurman Linguistic Morphology〔M〕.London:Royal Asiatic Society,1929:58.
〔27〕吴安其.汉藏语的使动和完成体前缀的残存与同源的动词词根〔J〕.民族语文,1997,(6):21-32.
〔28〕刘 芹.《经典释文》“过”字音义辨析〔M〕.语文学刊,2009,(5B):165-167.
〔29〕陆德明.经典释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3.
〔30〕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8.
发福蝶的意思是花蝴蝶,这是福建话。福建话一般指闽语,是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或被称为汉藏语系汉语闽方言,总体使用人口超过七千万人,主要分布于福建。
闽语的形成是多源流的。其中上古时期吴语和楚语的词汇也有留存,后来在六朝和唐末五代时期,先后由中原移民带来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中原汉语因素,逐渐形成定型的系统。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字:古汉语;同义词;研究
同义词现象普遍应用于世界各种语言。生活中表达同一种意思时,常常会使用几个不同的词语,这样做有时是因为所处坏境不同,有时是因为说话人身份立场不同,有时是为了表达不同的情感。汉语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考究的语言之一,同义词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发展,时至今日,异常丰富。同时,关于汉语同义词的研究也日益全面深入,作为词汇学界的研究热点,长久以来,成果丰厚。古汉语同义词研究是汉语同义词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具有巨大影响。自先秦古人注意到同义词现象起,几千年来,文人学者从不同角度切入,陆续进行研究。
一 、古人对古汉语同义词的认识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同义词现象。自先秦起,同义词便频繁出现在诸多文献中。但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处于萌芽状态,人们只是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语言现象,但并没有进行系统深入的科学总结,只是一种模糊的认识。
如《庄子·外篇·知北游》:“周、偏、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日伐,无日侵,轻日袭。”又《文公七年》:“兵作于内为乱,于外日寇。”;《文公三年》:“凡民逃其上曰溃,在上曰逃。”又《襄公四年》:“访问于善为咨,咨亲为询,咨礼为度,咨事为谏,咨难为谋。”《礼记·曲礼》:“天子死日崩,诸侯日芫,大夫日卒,士日不禄,庶人日死。”《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朴。”
(二)古代辞书、字书中的同义词现象。“同义为训”是古人重要的释义方法,在诸多辞书、字书中几乎随处可见。1.辞书方面。以我国现存最早的语文辞书《尔雅》为例。有学者统计,仅《释话》、《释言》、《释话》三部分已收有578组同义词,涉及2028个单词。如《尔雅·释天》:“载,岁也。夏日岁,商日祀,周日年,唐虞日载。”另,魏初张揖《广雅》仅《释话》部分收录504组同义词,每组数十词。清代王念孙《广雅疏证》、郝鼓行《尔雅义疏》和洪亮吉《比雅》尤其注重同义词辨析。2.字书方面。以文字学奠基之作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为例。《说文》一书中,同部首按词义排序,常把同义词排在一起,大量采用了互训的训释方法,同义词之间相互释义,间或还作有简要的辨析。如《说文》:“走,趋也”;“宫,室也”;“堂,殿也”。
(三)古代注疏中的同义词现象。同样,“同义为训”的训释方法也被前人广泛应用于各文献典籍注疏中。如《诗·大雅·公刘》:“于聚于囊。”毛传:“小日囊,大日囊。”又:“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毛传:“直言日言,论难日语。”《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郑玄注:“同门日朋,同志日友。’《离骚》:“卜石概不难夫离别兮,伤灵惰之数化。”王逸注:“近日离,远日别。”《尔雅·释草》:“木谓之华,草谓之荣。”宋代邢昌疏云:“此对文尔。散则草亦名华。”古人在同义词方面的探索虽然杂乱无章,有时用于概括词义,有时用于随文释义,探源溯流也多半一带而过,广度不够、深度有限。但这种探讨毕竟发出了汉语同义词研究的先声,给我们后世的研究以很多启发。
二、 今人对古汉语同义词的研究
(一) 确定标准。学界先后有学者提出“意义同、近”说,“概念同一”说,“对象同一”说、“义位同一”说,争论不休。
如王宁《训诂学原理》 所言:“声音没有渊源而意义局部相近的词叫同义词。同义词必定不同源。两个词只要有一个义项的义值相近,就可称为在这个意义上的同义词。”
郑振峰根据这一理论,提出古汉语同义词界定应遵守以下几点: 1. 同义词之间没有语音渊源;2. 同义词是一个义项相同、相近,不是所有义项都相同、相近;3. 上位义与下位义一般不构成同义词;4. 注意区分同义词和近义词。
(二) 确定方法。目前学界总体而言大致有三种确定方法:1.替换法。如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所言 :“不能因为两个词在某一句子中可以互相替代而意义不变,就说这两个词是同义词。必须是两个词在多数常见的场合都能互相替代才是同义词”。2. 双重印证法。如周文德《同义词研究》所言:(一)从经典文献原文中找依据,确定专书同义关系的最直接、最可靠的依据就是专书的原文。这是本证。(二)利用训诂材料对从文献经典原文中考察出的同义词进行验证。这是他证。3. 义素分析法。这种方法多应用于现代汉语同义词,在古汉语同义词判定中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但仍不失为一种辅助方法,在特定情况下帮助确定同义词。
(三) 同义词辨析。如郑振峰《关于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几个问题》所论,将古汉语同义词辨析大致分为五类方法: 探求本义分析法;引申义列分析法;词源意义分析法;反义词分析法;语言环境分析法。郑认为以往的古汉语同义词辨析一味搬用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的方法,只是具体操作有“微殊”的做法并不妥当。应当吸收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中的合理成分。有的虽然立足于古汉语特点进行同义词辨析,但仅列举诸如“本义不同”、“引申义不同”等相异之处,这种以整个词为辨析单位的方法也是欠妥的。
(四) 同义词发展史研究。如王凤阳《古辞辨》、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洪成玉等《古汉语同义词辨析》、刘燕文《先秦四组动词同义词辨析》等。宏观上能够用历史的眼光去描述、探究古汉语同义词,但历代研究的意识还很模糊。优点是资料丰富, 研究深入,辨析细致,有助于阅读古代典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明确理论指导,在同义词的界定、范围的确定等反面有待商榷。
又如向熹的《简明汉语史》中编《汉语词汇史》,撰有“上古汉语同义词的发展”、“中古汉语同义词的发展”、“代汉语同义词的发展”三节。科学的研究方法、明确的时代观念,但因为缺乏专书研究成果,致使这样的断代研究只能处于起步阶段。
(五) 专书语料研究。如冯蒸《说文同义词研究》、宋永培《对反义同义同源关系的表述与探讨》、郭在贻《与汉语词汇研究》等,研究对象明确专一,有助于人们精准地吸收了解传统同义词研究的成果。又如向熹《诗经语言研究》、张双棣《吕氏春秋词汇研究》、魏达纯《同义词语研究》、毛远明《左传词汇研究》、沈林《单音节实词同义词群研究》等,以各个时代的典型语料为研究对象做穷极性研究,进行不同程度的分析比较,有助于古汉语同义词的断代与历代研究。
三、结语
古汉语同义词研究在20世纪上半叶前一直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并不科学成熟,但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近50年来,古汉语同义词研究进入了语言学范畴,这一时期研究的主要特点是有明确、系统的理论作指导。这些研究成果为词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汉)许慎. 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 1963.
[2](唐)陆德明. 经典释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关键词:《南齐书》 双音形容词 联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朝代的不断更迭,文化也有了相应的发展,且南北文化、民族文化不断冲击融合,使得这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都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反映在汉语中,则呈现出新的词汇不断出现、词汇双音化加剧的趋势。萧子显的《南齐书》就是该时期成就较高的一部史书,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语言学价值,是我们研究中古汉语的重要语料。本文拟从并列式双音形容词入手,分析词的语义、词性构成及词序问题。
一、联合式双音形容词语义分析
复合式双音形容词包括联合式、偏正式、支配式、主谓式。在《南齐书》中,联合式双音形容词一共有488个,我们从语义上把联合式双音形容词分为三种:同义联合(55个),类义联合(398个),对义联合(35个)。其所占比例情况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类义联合式形容词在联合双音形容词中所占比例最大,对义联合与同义联合则明显匮乏,这也反映出了在双音化过程中,构词的主要方式是类义联合。下面分别举例分析:
(一)同义联合
张永言(1982)给同义词下的定义是:“同义词就是语音不同、具有一个或几个类似意义的词。这些意义表现同一个概念,但在补充意义、风格特征、感彩以及用法(包括跟其他词的搭配关系)上则可能有所不同。”蒋绍愚(2007)认为:“所谓‘同义’,是指一个或几个义位相同,而不可能是各个义位都相同。”由此,我们把两个语素在意义上相同但词的附属意义如感彩、词义轻重、范围大小等方面并不一定相同的词称为同义联合式双音形容词。
1.骁勇
(1)盘龙骁勇,独冠三军,匈奴之惮飞将,曾不若也。壮矣哉!(《列传第十·吕安国(全景文) 周山图 周盘龙 王广之 》)
骁,《广雅·释诂二》:“骁,健也。”《玉篇·马部》:“骁,勇急捷也。”《广韵·萧韵》:“骁,骁武也。”《史记·韩长孺列传》:“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裴驷集解引张晏曰:“骁,勇也。”
勇,《广韵·肿韵》:“勇,猛也。”《庄子·盗跖》:“勇悍果敢,聚衆率兵,此下德也。”三国魏曹植《白马篇》:“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大词典》对“骁勇”解释为“犹勇猛”。且“骁”可以用“勇”来训,二者皆表示“勇猛,有勇力”之义,故属于同义联合。
2.高危
(2)蕃辅贵盛,地实高危,持满戒盈,鲜能全德。(《列传第三·豫章文献王》)
高,《说文》:“高,崇也,象台观高之形。从冂、口,与仓舍同义。”孔广居《说文疑疑》:“象楼台层叠形,冂象上屋,冂象下屋,口象上下层之户牖也。”
危,《说文·危部》:“危,在高而惧也。”本义是因位高而恐惧。《大词典》对“高危”的解释为“位高势危”。但《大字典》“危”的第4条:高;高处。《庄子·盗跖》:“广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長剑。”陆德明释文:“危冠,李云:‘危,高也。’”
“危”有“高”义,“高危”实为同义连用,危、高可以互训。如“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魏徵《荐太宗十思疏》)故“高危”属于同义联合。
同义联合的形容词在《南齐书》中占有一定分量,但依然无法跟类义联合相比。这类词在上古汉语中就有出现,中古汉语继承这种构词方式,对丰富汉语词汇有极重要作用。
(二)类义联合
属于同一类性质的两个构词语素,其语素义不完全相同,但有部分义素重合的词的形式属于类义联合。这类词在《南齐书》中占有极高比例,可能由于其构词要求相对宽泛,故能产性高。
1.丑猥
(3)自丁荼毒以来,妓妾已多分张,所余丑猥数人,皆不似事。(《列传第十九·萧景先 萧赤斧(子颖胄)》)
丑,《说文》:“丑,可恶也。从鬼,酉声。”段玉裁注:“非真鬼也。以可恶,故从鬼。”本义指“可恶”,后引申为“样子难看”。《玉篇·酉部》:“丑,儿恶。”《楚辞·九章·橘颂》:“纷媪宜修,绔而不丑兮。”
猥,《说文》:“猥,犬吠声。从犬,畏声。”本义为“犬吠声”后引申为“鄙陋”。《广韵·贿韵》:“猥,鄙也。”《抱朴子·外篇·百里》:“庸猥之徒,器小志近。”《颜氏家训·风操》:“今南北风俗,言其祖及二亲,无云家者;田里猥人,方有此言耳。”
在这里,“丑”指“样子难看,惹人厌恶”;“猥”指“鄙陋”,多形容人鄙猥。二者皆表示对人的一种负面评价,只是从外貌和品格两方面分别评判,故属于类义联合。
2.清干
(4)晏启曰:“鸾清干有余,然不谙百氏,恐不可居此职。”(《列传第二十三·王晏 萧谌 萧坦之 江祏》)
清,《说文》:“清,腋也,澂水之儿。从水青声。”由“水清澈”引申出“高洁、卓越”。《晋书·刘舆传》:“广时称越府有三才:‘潘滔大才,刘舆长才,裴邈清才。’”
干,才能;才干。《集韵·翰韵》:“干,能事也。”《后汉书·景丹传》:“丹以言语为固德侯相,有干事称。”《三国志·吴志·胡综传》:“(子)迚平和有文干,天纪中为中书令。”
“清”在中古时期是重要的品评人物形容词,它与许多词组合,如“清恬”“清虚”“清贞”等,多表示与“浊”相对,超脱世俗、洁身自好。“干”指有才能,也经常与别的词组合,如“果干”。“清干”一词也并非“清”和“干”的简单相加,而是融合为一个意义,在这个意义中表示一种集才能与高洁于一体的品性。
(三)对义联合
对义联合,顾名思义,即由两个相对或者相反的语素构成的一种双音词。这种词在《南齐书》中一共35个,所占比例甚少。我们发现,对义联合式双音形容词慢慢地从词组向词的方向转变,如“贵贱”“轻重”“远近”“大小”“劳逸”等。
1.昏明
(5)夫昏明相袭,晷景之恒度;春秋递运,时岁之常序。(《本纪第一·高帝上》 )
昏明,《大词典》解释:昏暗和明亮;黑夜和白昼。《列子·周穆王》:“昏明之分察,故一昼一夜。”《文选·刘琨》:“昏明迭用,否泰相济。”李善注:“昏明谓昼夜也。”属于对义联合。
2.多阙
(6)江左草创,旧章多阙,宋氏因循,未能反古。(《志第一·礼上》)
阙,《玉篇·门部》:“阙,少也。”《集韵·月韵》:“阙,乏也。”《吕氏春秋·任数》:“耳目心智,其所以知识甚阙。”高诱注:“阙,短。”阙,“少”义,与“多”组成对义联合。
以上是从语义方面来探讨《南齐书》形容词中的联合式双音形容词的。中古时期词汇大量增加,双音化加剧,与同义、类义、对义联合式构词法是分不开的。
二、联合式双音形容词词性构成分析
从词性构成角度来分析联合式双音形容词就是把构成双音形容词语素的词性与该双音形容词来比较,在联合式双音形容词中,词性构成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形+形形
骁果
(7)恭祖者,慧景宗人,骁果便马槊,气力绝人。(《列传第三十二·裴叔业 崔慧景 张欣泰》)
(二)动+动形
猜忌
(8)帝性猜忌,体肥憎风,夏月常著皮小衣,拜左右二人为司风令史。(《列传第三十四·良政》)
(三)形+名形
清才
(9)思曼廉静,自绝风埃;游心爻系,物允清才。(《列传第十四·王僧虔 张绪》)
(四)形+动形
愧惧
(10)但所献轻陋,愧惧唯深。(《列传第三十九·蛮·东南夷》)
(五)动+形形
欺猾
(11)凡预衣冠,荷恩盛世,多以暗缓贻愆,少为欺猾入罪。(《列传第二十一·武十七王》)
由上可知,构成双音形容词的词性与双音词词性基本一致,以“形+形”为最多,是联合式双音形容词的主要构词方式。
三、联合式双音形容词词序分析
早期单音词在构成双音词时并不稳定,因而会出现一部分同素逆序词,《南齐书》中也出现了这类形容词。如“穷困、困穷” “ 短长、长短” “远近、近远 ”等。
(12)事曝远近,使融依源据答。(《列传第二十八· 王融 谢朓》)
(13)每一事之发,弥晨方办,粗计近远,率遣一部,职散人领。(《列传第二十一·武十七王》)
同素逆序词是自上古以来就存在的一种词汇形式,也是一种构词方式。从张巍的博士论文《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中得到的数据显示:中古汉语时期,同素逆序词的数量明显增多,有些流传下来继续使用,有些已经消失,这也符合词汇的演变规律。
四、联合式双音形容词特点
1.《南齐书》中联合式双音形容词占复音形容词的比例很大,是复音词构成的主要方式,其中类义联合是联合式双音词的主要构成方式。
2.词性构成相对丰富,但个别形式如“形+名形”类构词方式就少有流传至今的,如“清才”在今天就很少用来评价人物。
3.构成联合双音词的两个词素并不稳定,在古汉语中多将表“小、劣、弱、凶”等义的语素放在前面,如“小大”“贱贵”“短长”等;今则反之,如“大小”“远近”等。
参考文献:
[1]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2]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3]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犀利哥中的犀利是表示厉害,高明的意思,犀利原本是广东话,是表示由衷的赞叹,广东话一般指粤语,俗称“白话”,是汉藏语系汉语族中的一种汉语方言。
粤语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广府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广府民系基本标志性的文化识别之一。粤语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保留较多中古汉语特征。拥有完善的文字系统,可以完全使用汉字书写。
(来源:文章屋网 )
古文在这里就是古代汉语的简称,也就是白话文改革前中国社会所使用的语言。高中古文的学习一直是学生最头疼的内容。由于古文词汇与现代汉语词汇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在语法和含义上区别也非常明显,词汇含义众多,阅读习惯也不一样,学生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往往会感觉晦涩难懂、不易掌握。因此,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将学习的古文知识汇总一下,分清知识的重点与难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
一、高中古文学习的重点内容
高中古文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也就是高中古文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内容,包括诗、赋、散文这三个方面。因为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这三类文学体裁的成就最高,而这也是高考中最常见的考察内容。如2003年高考就考察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诗歌中的一些名言名句,也是高考中的重点内容。因此,把这三个部分学习当作高中古文学习的重点内容一点也不为过。
1.诗歌的学习。诗歌是学生最早接触的古文形式,在小学课本里就有《鹅》。进入高中学习以前,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已经系统地学习了几十首诗歌,可以说诗歌的掌握比词、赋、曲、散文等古文学习掌握得要好很多。但是,高中学习阶段要求学会分析、理解诗歌的内容,欣赏、学习诗歌的精妙之处。因此,学生要想真正体会到其中的韵味,理解诗歌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内容,就只有加强诗歌的阅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必拘泥于课本,而应该把阅读的内容放在课外,这也符合近年高考命题的趋势。学生通过加强诗歌阅读,可以增强语感,通过阅读把握诗歌内容的规律和要点。当然,阅读也不是胡乱阅读的,而应尽量以名家的作品为主。
2. 散文的学习。散文并不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但却是高中学习的重点内容,因为散文在唐宋兴起以后,代表了中国古文向白话文发展的过程。散文的学习内容可以说非常集中,主要集中在唐宋家中,尤其是以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人为主。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多读、多体会散文,思考作者在写散文时的心情,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于散文的学习,学生不必计较枝枝末末,而应以理解文章的内容为主,至于散文中的各种语法知识,则不必过于重视。
3. 赋的学习。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虽然没有诗的成就高,但它却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运用修辞手法最多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表现力最强的文学形式。赋应该是高中古文学习的重点内容,因为它是之后很多古代文学形式的渊源,如诗、词、曲等,这些古代文学形式的一些写作手法、修辞的运用等都来源于赋。因此,如果掌握了赋的知识,就很容易进入到诗歌、词、曲的学习中了。但赋的篇幅比较大,语言表现形式更是复杂多样,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一首赋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赋与赋之间很多内容都是相似的,所以只需掌握很少的篇幅即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找一些名篇进行学习,如曹植的《洛神赋》、左思的《三都赋》,等等。
二、高中古文学习的难点内容
1.实词的学习。在实词的学习中要注意四个方面的内容:
(1) 古今异义词的掌握。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只有一个含义,也就说是特指的,意思比现代汉语中的意思要小得多,如“河”就专门指黄河,“关”也就是指现在的嘉峪关,“山”就是指太行山。如古代的“山东”意思不是山东省,而是太行山以东的意思。有的词的含义则比现在多,如“妻子”在古代是妻和子两个人的意思,现代则单指丈夫的配偶。这些古今异义词在古代汉语中比较少,学生可以收集整理一下,以便于系统地掌握。
关键词:古汉语词汇;组词;语境;文化意义
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灵活地使用多种技巧,有助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知识。陈静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之同义词辨析与教学方法研究》中提到教学对策时认为应该“着重辨析语素意义、注重词语搭配、巧设语境、精讲多练结合中国文化知识。”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展开论述。
一、组词搭配
在讲述一个新词时,组词搭配是扩大学生词汇量的基本手段,这种方法不仅对中国人而且对二语学习者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例如,在讲述“作”这个词汇时,可以先从它的基本意义着手进行组词再加以引申:由“起”可组词“振作”,由“做某事”可组词“作孽”“作恶”“作乐”等,引申出制作、创作、佳作等;同时强调词组的搭配:振作起来、作客他乡、寻欢作乐、作恶多端等,只有正确的组词、准确的词组搭配,才能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二、语境释义
对外汉语教学中古汉语词汇教学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对词汇进行解释,相同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也会有不同的释义,同时也有不同的现代汉语词汇。如:“故”1.原因。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如“无故缺勤”“不知何故”2.,事故。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如“变故”3.旧的,历史悠久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如“故址”“故乡”4.故意。如成语“明知故犯”“故作镇静”此外,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人们的基本认知来整体把握词的意义。从该词的基本意义出发,逐渐深入。如“木”1.树木;2.木头;3.棺材;4.质朴;5.反应迟钝;6.麻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帮助学生了解“木”的基本意思,树木,可组词汇“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等;其次再从它的本义着手,树木砍掉之后就变成了木头“枣木”“檀香木”;如果用砍下来的树木做成棺材,就成了“棺木”“行将就木”;将这种状态用到人身上,就是“木讷”“木头木脑”;若是由于一个人长时间地保持一个动作或经历一种情景,那他的身体的该部位就“麻木”了或者他的精神状态处在了一种麻木的状态。这样,逐渐逐渐帮助学生建立他的词义系统,有助于学生理解力和记忆性的增强,也有助于学生词汇量的扩大,也达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三、文化意义的渗透
在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中,古代汉语词汇承担起汉文化载体的功能。所以在词汇教学中,文化意义的渗透必不可少,这也有助于留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文化和语言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有理论家把文化和语言的关系比做根和叶:只有根深深地植入土壤,叶子才能繁茂生长。留学生要想熟练地掌握中国的语言,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要渗透中华文化。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John.H.Schumann提出了“文化适应模式”,其核心内容是:“第二语言习得只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始终处于从不适应过渡到适应的连续统中,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将决定其习得目的语的水平。”在Schumann看来,唯有通过提高学习者的文化适应程度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由此可见,文化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汉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民族的文化与中华文化进行对比,这样也有助于学习者对汉文化的理解与记忆。此外,很多四字成语如“程门立雪”、“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等背后都有故事以及深刻的寓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穿插,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此外,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与课题相关的音乐、视频等,还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教学教具如生词卡等,以帮助学生记忆。
四、结语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语言也随之不断发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在强调词汇原本意义即静态意义的同时,也必须强调词汇的时代性即词汇的动态的发展,只有真正地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系统地把握词汇的语义系统。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在汉语国际教育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词汇教学的方法、技巧还处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我在本文中提到的相关方法和技巧仅希望能对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有一点帮助。
参考文献:
[1]白雪.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词汇教学法探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06).
[2]方永斌.汉语词汇性质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12).
[3]方艳.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词义解释技巧[J].文教资料,2008,(04).
[4]高惠敏.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古代汉语词汇教学探讨[J].海外华文教育,2001,(01).
[5]高黎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D].河南大学,2014.
汉字在日本已有一千六百年的历史,日本的重要典籍和文物,都是用汉字载录的,汉字让日本人和他们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汉字具有很强的表意映像能力。人们看到汉字,会因脑神经闪电式的反射作用而得其意义,这是假名及拼音所无法比拟与抗征的。在特殊的场合、特殊的状况下,当人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日本人看到用汉字书写的日本天皇的大名时,情绪就会立刻激昂起来,产生让人们克服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日本的同音词太多,约占日语词汇的36.4%,同样的读音,往往可以写成几十个汉字,例如读作“告”.的汉字就有“辉、聆、规、纪、着、摄、氛、楼、器、期、基、木、榭、黄、奇、己、鬼、食、季、生、忌、喜、祈、旗、耙、轨、氛、希、既、葵、掩、窥、企、危、伎、嬉、岐、雀、挥、机、棋、毅、案、徽”等几十种写法,如果不用汉字,就会混淆不清,难辩词义和句义,发生不可避免的错译和误会。因此,可以说汉字是治愈同音字的最佳有效的良药。
汉字是具有音、形、义的表意文字,用它记录的句子,克服了用假名记录句子的冗长,且难于理解的弊端,使用汉字进行记录,极为简洁精密,常常只从字义或字形上就可以了解它的意思。如“再石”这个词,汉字有“馥、冤、看、替,轼”等多种写法,而每一种写法都表现着思想上的细微差异,这正是汉字文化的精华所在。它可以按照我们表达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和使用适当的汉字。这是表音文字的假名所无法达到和无法满足的。
汉字具有很强的造词能力,几乎每一个汉字都可以作为日语词汇的构成词,例如汉语中的公园、地铁、银行等等,都是日本人创造的。据统计,现代日语中,汉语词汇约占47.5%,几乎达到日语总词汇的半数。使用汉字,可以使文章简练明确,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西洋科学大量涌入日本,在翻译或介绍西洋科学、艺术上的一些新词语时,富于创造和模仿的日本科学家和语言学家们,正是利用汉字的这种特殊功能,圆满地完成了与之最相适应的新词语的创造性的翻译。得到了社会和人民的赞赏与好评。
二、汉字对中日语言交流所做的贡献
在中日语言长期的交流、借鉴、引进的过程中,中日相互通用的文字——汉字,使汉语和日语之间产生了一些相互影响,这是众所周知的。汉语对日语的影响古汉语(连同中国的文字——汉字)传入日本后,对日语在文字、语音、汇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在文字方面
(1)奠定了平、片假名产生的文字基础。据文献记载,日本原本是没有文字的,汉字传入日本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用近似于古汉语的读音来读汉字的。后来经过种种摸索,产生了音、训兼借的“万叶假名”。在此基础上终于创造出了日本人自己的文字——平假名、片假名,并逐渐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文章书写方式——汉字假名混写体。
(2)提供了创造“国字”的依据。在不断的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为了表达日本特有的事物,聪明的日本人利用汉字的“六书”造字法,发明创造出了日本独有的“国字”。汉字不仅是日本文字的母体,而且也是日本文字主要的构成部分。
(3)为吸引外来语提供了便利。由汉字慢慢演变的日本平、片假名的创造和使用,又为近代吸引大量的外来语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在语音方面
汉字的传入,给日语增加了新的音节,充实了日语的语音系统。
(1)拨音的产生:古日语中没有拨音“忘”,汉字传入日本时,带去了鼻音。为发出这一原来没有的音,日本人经过反复尝试,最后终于创造出了能替代汉语鼻音的日语拨音“忘”来了。
(2)促音的产生:中古汉语曾有入声,传入日本时,日本人根据促音的特点,创造出了摹仿中古汉语入声的促音。后来,促音又广泛用于和语,它的主要作用是“音变”和加强语气。促音的产生使日语语音更加丰富且有力。
(3)拗音的产生:在奈良时代的日语音韵体系中,拗音仅限“劝”行和“b”行。引入汉字时,为准确发出汉语音而出现各行拗音,并作为普通的日语发音固定下来。因此,现在日语中大量的拗音也是汉语对日语影响的结果。另外,还有日语中的浊音、半浊音以及音变等等现象,也都是受汉语的影响。总之,汉字的传入,充实了日语的原有的语音系统,对日语的音韵体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在词汇方面
汉字的传入,增加了日语的词汇量,丰富了日语的表达能力。
(1)弥补了日语抽象名词贫乏的不足。和语中,表达抽象概念的名词以及有关星座、人体内部脏官的词汇很少,汉语的传入给日语增加了词汇,特别是弥补了用和语词无法表达的抽象概念词汇的不足,如“忠、孝、礼、德、百、千、万”等。
(2)对日语的词汇结构也产生了影响。学习日语的人都知道,日语的词序是宾、补在前,动词在后,这与汉语恰恰相反。比如:“雨尔降局”是中文“降雨”的意思;“山忆登石”是中文“登山”的意思;“本卷靛老”是中文“读书”的意思。日本人在接受汉语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吸收了汉语语法的词序,创造出了反映近、现代文明生活的新词语。如:“凳雷、人学、肚草、肚军”等等。这些词语的产生,充分说明了日本人的某些语启‘习惯的深层已经汉语化了。不过,日本人毕竟是日本人,再长一点的词语就不这样说了。如只能说“胜草禁止”“输人制限”,而不说“禁止胜草”“制限翰入”。
三、日语对汉语的影响
与汉语对日语的影响来比,日语对汉语的影响就显得微乎其微了。古汉语传入日本,对日本的文字、语音、词汇等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另一方面,近些年来,日语对汉语在单词引进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自古以来,多半是日本从中国学到汉字文化,而如今中国把日语中利用汉字标记的意译词、自造词及古代汉语外来词搬到汉语中来,其实这主要是指日语中的汉语词,其造词结构和构词形式与汉语相同,中国在学习和引进日本先进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等的同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日本的语言文化带入了中国。在中文报刊广告上经常会见到“日本料理、新发卖、景气、公害、新干线”等词语。还有中文常见的“理发、公园、银行、哲学、宪法”等词语都是由日本人创造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还用古汉语中某些现成语词经过改造,去意译欧美语词或表达日本自创的概念。这些词再回到中国,就犹如游子归故里一般,是词汇中的“回归词”。如:“革命”一词就是日本人在翻译英文“revolution”一词时,借用《易经》中“汤武革命”一词衍变而成的;“生产”一词,日本人意译英语“production”时,是借用《史记•高祖本纪》中高祖“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中的“生产”一词衍变而成的等等。
日语对汉语的影响,其实就是日本人利用汉语的特点,运用汉字,以汉语(或古汉语)为文化基础,对汉字进行反吸收、反归纳、与反总结的结果。日语的这种利用汉字而翻译成的西方语言,从狭义的民族心理上看,是不可接受的,然而,从民族进步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举双手赞同它。
汉字促进了中日两国语言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日本文化中有相当比例是由中国输入或接受中国文化而发展起来的。而如今汉字的倒灌,这种现象丝毫不会影响这批汉字词在中国文化中的实质作用。其本质是西方科学与文化的融入,这种东、西方科学与文化的交融,促进了世界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是华夏民族走向世界,走向先进行列的必要条件。完成这一重任的恰恰是汉字。因此汉字有功于世界语言的交融。有功于中国,有功于汉语。为华夏儿女向世界人民弘扬汉字文化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
【关键词】信宜话;己;代词
一、前言
信宜县地处粤西山区,信宜话属于粤方言系统的一种次方言。与粤方言代表语广州话相比,在语音、语法和词汇方面必然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因交通阻隔、社会人文的关系,造成了信宜话独具的地方特色。
二、信宜话中的“己”
罗康宁先生在《信宜方言志》中我们指出:个只[k?蘅33tsek55]这个、己[kei35]这儿、个己[k?蘅33kei35]这里,这会儿等等。在信宜话里,表示“这”的有“个”和“己”,但表示“这儿”或者“这里”的只有“己”这一个用法,而“个”是可以用来修饰量词的。
先考察“己”本身的用法,《汉语大字典》释“己”为:(一)《广韵》居理切,上止见。之部。①天干第六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②代词。表示第一人称。自己,本身。③纪别,识别。后作“纪”。④同“其”,语气词。
古代文献中“己”的用例有。
《仪礼・士昏礼》:“宗子无父母命之,亲皆没,己躬命之。”
《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资治通鉴》:“己之心不能治而以考人之迹。”
《国语・晋语》:“君不度而贺大国之袭,于己也何瘳?”
《说苑》:“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欧阳文忠公文集奏议》:“忘身殉国,非为己利。”
《嘉佑集》:“若未众人政出于他人而惧其害己。”
上述例子中,“己”都表“自己、自身、自己的”意思。符合《汉语大字典》中的第二个义项。再来看“己”作为天干的用例。
《春秋左传》:“秋七月,冬十有二月己丑,葬我君桓公。”
《春秋公羊传・隐公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何以书?”
《尔雅・释天》:“大岁在甲曰阏逢,……,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
《前汉纪・卷十》:“五年春,正月己巳,朔日有蚀文。”
《欧阳文忠公文集奏议》:“己卯,至岳州,夷陵县吏来接,泊城外。”
以上用例是“己”在天干义项中的运用。
由此可知:“己”大部分用例可以分两部分,一部分的“己”作为“自己、自身、自己的”人称代词,另一部分的“己”是作用以纪年月日的天干来记事。那为何“己”可用来做指示代词了呢?
三、关于“己”的各种观点
在与“己”相关的几个义项中,可看出“己”本来就带有指示的性质,能够表自己、本身。《说文》:“己……中宫也。象万物辟藏诎形也。己承戊,象人腹。”许慎对“己”的理解是对人自身的描写,隐含对己身的指代。《说文解字系传》对“己”的解释:“万物与阴阳之气藏则归土曲田包含,像人腹圜曲也,人腹中夹也。’”而许多字典辞书都沿用了《尔雅》中“己”的解释:“己,居喜切。己身也。太岁在己曰屠维。”说明“己”表本身的意思得到了大众认可,所以会出现在文人和国家经常作为规范的字书当中。“己”本意指自己,后来会不会因词义范围的扩大,而顺带指自己周围的事物呢?这个意思会不会在信宜方言中加以使用,从而超越了第一人称的局限,而向近指代词发展呢?我们不否认有这个可能,毕竟在信宜方言当中确有用“己”近指的用法。熙先生《语法讲义》认为,“这儿”、“那儿”是处所词,因为它们都有替代作用,所以又都是代词。因而,信宜话里表“这里”的“己”也有代词的用法,并且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
《汉语方言大词典》释“己”为:①他。赣语。湖南耒阳[t?揶i41]我冒看见~/~不肯来。②这。粤语。广东信宜[kei35]~个星期。③几,多么。粤语。广东广州。木鱼书《刘辰采药》:“远见水连天一色,瀑布横飞~自由。”④给。冀鲁官话。《醒世姻缘传》第七回:“这是什么贱物儿,~他个!”⑤是。吴语。浙江金华。
因此,“己”不仅在信宜话中做代词用,在湖南方言中可以,只是一个指示代词,另一个为人称代词。“己”在各地方言中诞生出各种用法,这点毋庸置疑。
信宜话的“己”可表示近指,指自己附近的地方,可以手指地,可指自己身处的这一边的同一个方向,类似广州话的“呢度”,与普通话中的“这里”相当。但不能指与自己相反的方向,这就是信宜话中近指代词的独特之处。一般当地人都会说“在己”、“在己边”、“己个月”、“己嘘”等等,“己”在方言中充当宾语的角色。在古代汉语中,“己”除了可以作宾语之外,还可以作主语或定语,但不可以作状语。马建忠《马氏文通》中注释:“己”字则主焉,宾焉,偏焉,亦常而已。如:《孟公下》:“使己为政不用,则亦已矣。”(作主语)《左昭》:“己所能见夫人者有如河。”(作主语)《孟尝君列传》中的“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作宾语);疾之。”《孟子・滕文公》:“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曰。”(作定语)而信宜话的“己”也继承了古汉语的这种用法,不可作状语,但可作主语、定语、宾语。如:
“己”做主语:
己就是某某屋企。(这就是某某的家。)
己茅乜问题了。(这里没什么问题了。)
“己”做定语:
己个星期好得闲。(这个星期很有空。)
己家噶鱼好好食。(这家的鱼很好吃。)
“己”作宾语:
某某屋企就在己。(某某的家就在这里。)
噶件事就在己解决。(这件事就在这里解决。)
因为信宜话的“己”本就代表了“这”或“这个”的意思,是指示代词,本就是体词性的,不可以作状语。如作状语,就不符合当地方言习惯,说出的话就不成话。如,
*我己知啊?
*我己走啊?
为什么“己”会有指示代词一类的用法呢?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指出,“己”是来自中古的“之”[i?藜]韵字。即是说“己”是来源于“之”字,“之”本就是指示代词的作用,而“己”的这种指代本身的用法不仅是从中古就开始有(可参考秦汉时期的文献)。古代汉语有一种词类转变现象,就是指示代词的转化。段德森先生的《古汉语指示代词的转化》中明确提出古汉语指示代词可以转化为其他代词和非代词。其中说指示代词可以转化为人称代词。“之”、“其”原本都是指示代词,后来转化做人称代词。并且指示代词本身也有转化。由此可推想,人称代词也可以有转化为指示代词的倾向。“己”属于“之”韵,“之”原本是指示代词,而承继“之”发展的“己”自然也可以有从人称代词发展出指示代词的条件,这并非完全没有可能的。
四、结语
造成“方言异语”的现象有很多可能性,一方面是其自身功能本质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它在上下文中所处的语法位置。词由一个意义引申为另一个意义,往往因为两个意义所反映的事物存在着相似的特征或一定的联系。“己”的己身代词的用法可能在不知哪个时代开始就有了兼类词的作用,最后这种用法被使用各种方言的人民延续下来,而这种近指代词的用法不仅见存于信宜话中,它的其他用法也继续存留在其他方言里,有待未来的有识之士深层挖掘。
【参考文献】
[1]罗康宁.信宜方言志[M].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
[2]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Z].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3]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四部丛刊[Z].上海商务印书馆,1992.
[4]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2010.
[5]翰堂典籍数据库.
[6]郭璞.尔雅注[M].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7]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2011.
[8]马建忠.马氏文通[M].商务印书馆,2008.
【关键词】翻译 词的兼类 词类活用 名词动用 训诂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3-02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很多中学语文教师在古诗文翻译中经常出现一些知识性错误,而且这些错误还惊人的一致,并且与市面上流行的、学生集体使用的教辅资料也惊人的一致,问题可谓很严重。笔者列举了其中的一些典型错误,并对错误原因进行了分析,希望引起某些同行的注意。
一、把词的兼类现象误解成了词类活用
下面9个例句中的加点词都是典型的兼类词,在例句中都是动词,可是很多教师和市面上几乎所有教辅资料都理解成了词类活用。
1.冬雷震震夏雨雪。(《上邪》)
误:名词用作动词,落下。
正:动词,下雨。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误: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攻。
正:动词,击鼓。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误:名词用作动词,栽种。
正:动词,栽种。
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误:名词用作动词,穿衣。
正:动词,穿衣。
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误: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正:动词,称王,统治天下。
6.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误:名词用作动词,用刀杀。
正:动词,杀。
7.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鸿门宴》)
误:名词用作动词,以目示意。
正:动词,用目示意。
8.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误:名词用作动词,学习。
正:动词,学习。
9.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
误:数词用作动词,统一。
正:动词,统一。
10.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杜牧《阿房宫赋》)
误:名词用作动词,歌唱。
正:动词,歌唱。
11.深山中则四月花。(《梦溪笔谈・采草药》)
误:名词用作动词,开花。
正:动词,开花。
12.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
误:名词用作动词,哺乳。
正:动词,哺乳,喂奶。
13.买五人之而函之。(张溥《五人墓碑记》)
误:名词用作动词,用木匣装。
正:动词,用匣子装。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知识性错误呢?原因是部分教师缺乏基本的古汉语常识,没有弄懂古汉语语法,并且不愿翻阅古汉语工具书。
我们首先分析一下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如《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水"本是名词,但在这里临时改变词性充当动词,作谓语,翻译成"游泳"。词类活用主要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等。现代汉语里也有这种活用现象,如"铁了心""比阿Q还阿Q"。
词的兼类是指某些词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功能和意义的语言现象。也就是说,兼类词在不同的场合(不是同时)具备(不是临时)不同词类的特点。兼类词多表现为兼属动词和名词、兼属名词和形容词、兼属动词和形容词等。这种现象在各种语言中是普遍存在的,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兼类从本质上说属于语义引申,是通过对一个已有的语言符号的意义进行扩展,从而表示与其相关的另一个意义。兼类提高了语言符号的使用效率,也使语言符号更易掌握。上文13个例句所涉及到的13个词都是典型的兼类词。
词的兼类和活用区别明显。前者词义是持久的,使用范围普遍,使用频率较高、稳定性强;后者词义是临时的,使用范围是特定的,使用频率较低。
下面我们选择几例进行分析。
参考资料:
[1]郭锡良等主编.《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99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