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56: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自然界的水循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水圈的构成”――科学而直观的统计图
地理统计图表常见的有柱形图(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图)、折线图(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图)、饼图(产业比重)、雷达图(风向)、曲面图(城市拓展)、条形图、XY散点图等,这些科学而内容丰富的统计图表也是地理教学的重点。透过统计图表可直观看出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和数量关系。
对于“水圈的构成”,人教版采用的是方形图(图1)来表示,也有教材和图册采用一滴水的饼图来表示,用方形图可让学生联想到水库,而用一滴水的饼图可以形象展现水资源的稀缺,不管用哪一种表示方法,其解读步骤和其它统计图都是一样的。即让学生对陆地水体的赋存空间、比例关系有直观的认识,从而体会到陆地淡水资源的稀缺。“相互联系的水体”这部分内容是为后面“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作知识的铺垫,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重点是对各种基本水体进行介绍,不用涉及得过深,让学生体会到水资源的稀缺性即可。
■
2.“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简约而不简单的静态示意图
地理示意图一般采用简约的手法将宏观复杂的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发展演化规律用模型表示出来。静态示意图具有图幅简单、指示性强、形象生动等特点,对这类示意图教学要做到细致而深入,通过图像表面分析知识的根源。
在图2“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中,教材用读图思考的方式让学生去观察和理解水体是相互联系的,这幅示意图将冰雪融水、降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等几个水体的关系高度浓缩,需引导学生细致入微地去观察图中每一细节。让学生分析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到哪些水体,并观察图中河流水和湖泊水之间的关系,在讲解这个关系时可适当拓展到长江与长江上几个湖泊的关系,理解水的流向都遵循由高往低流的一般规律。而该内容如果只是单纯看教材图像可能难以体现,需要适当扩展延伸。
■
3.“水循环示意图”――化静为动的动态示意图
动态示意图常通过图像来表达地理现象的运动过程。在教学中除了要对核心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外,还应化静为动,因为这类示意图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中应还原它的动态属性,让过程动起来。如本章中的水循环示意图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通过教师动态的讲演让这节课的重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要突破水循环重难点内容,就要对教材中“水循环示意图”(图3)表达的深层含义进行剖析。水循环的整个过程大致可以分解成(水汽)蒸发、水汽输送、降水、水分下渗以及地表和地下径流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交叉并存。教材不仅用图像展示了水循环的类型,还用箭头的粗细显示了水量的多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先分后合的方式,逐个分析讲解水循环的过程:在炙热的太阳辐射作用下,江河湖海的水分通过蒸发方式进入大气层,而绿色植物的水分则通过植物蒸腾的方式进入大气层;当空气中的水汽积累到一定程度,达到饱和状态时,通过降水的方式进入地表,包括陆地表面和海洋表面;部分进入陆地表面的水体通过地表径流流入海洋,还有部分水体通过下渗方式进入地下,通过地下径流方式回到海洋。学生在对各个环节有充分的认识后,可以针对发生领域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将一幅图分解为三幅图,分别对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的“海上内循环”、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的“陆地内循环”、海洋与陆地上空之间的“海陆间循环”进行学习。从而实现教材图像的深度挖掘,提升教师教的深度和学生学的深度。在分析水循环时,注意分析其发生的空间领域既有海陆空三地,又有不同圈层之间,而且其中还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和物质的迁移。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和实施,导学案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规律教学中的应用相当广泛,不仅可促进学生对地理规律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还能够有效改善地理课堂教学“教”和“学”的关系,突出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本文针对导学案在高中地理规律教学中的应用作浅析,同时列举出部分具体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
导学案;高中地理规律教学;应用途径
导学案指的是:教师以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由教师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预案,不仅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为此,高中地理教师在规律教学中可积极应用导学案,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和路径,通过导学案实现导读、导问、导思和导练的目的,优化整个学习流程。
一、教师自身努力提升导学案设计水平
在高中地理规律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是导学案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导学案的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体教学效果,要想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优势首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所以,高中地理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以规律教学的具体内容着手,突出导学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掌握和运用地理规律,同时,教师应不断学习优秀导学案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实现导学案与学生需求的有机整合。举个例子,在“自然界的水循环”规律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先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正处于一个由感性向理性转化、充满叛逆、矛盾和成长空间的年龄阶段,且拥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和储备,能够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存在形式。当教师了解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之后,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导学案:绘制自然界水循环的示意图展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读图绘图归纳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水循环的主要环节,目的是使其掌握水循环的每一个环节,各环节在水循环中的重要作用,思考人类对各个环节的影响会如何影响水循环。以此实现对自然界水循环规律的导学。
二、实现导学案与课堂笔记的有机结合
导学案的目的是为课堂教学提供优质服务,课堂笔记能够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吸收和理解,让他们的学习思路和教师的教学思路保持一致,避免出现精神不集中的现象。而且课堂笔记作为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加工和思考,记忆效果同导学案相比更加深刻。由于高中地理规律教学难度相对较大,教师可组织学生讲导学案与课堂笔记有机结合,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优化整合和综合应用,既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又可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在这里,仍然以“自然界的水循环”规律教学为例,学生通过对导学案的认真研读,能够利用示意图初步说出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主要环节,以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接着,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思考:地球上的水体有哪几种存在形态?陆地上的水体有哪些?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有哪些相互补给关系?河流的补给方式有哪些?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等。在讨论过程中要求他们做好课堂笔记,总结出水体的形态有气态、液态和固态;陆地上的水体分为河流水、湖泊水、冰川水和地下水等,了解水体补给方式,知道水循环的类型有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从而掌握自然界水循环的规律。
三、督促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
教师设计导学案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预习环节起着不可替代的的作用,不仅可事先熟悉新知识内容,还能够了解学习重点和难点,以此实现高效学习。在高中地理规律教学中,教师应当督促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对即将学习的新规律、新知识提前熟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利用课堂前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针对导学案中的内容进行自由讨论,并提出问题和疑惑,为教学教学明确重点和方向。比如,在进行“全球气候变化”规律教学时,在导学案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图表,初步归纳出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阅读图表资料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根据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标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对策,探究全球气候的变化规律。在预习环节,教师需要求学生着重阅读和研究导学案内容,初步了解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哪几种类型,具体概念是什么;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等。课前预习通过学导结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改善预习效果。
四、总结
在高中地理规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导学案的优势,让学生通过对导学案的研读初步了解地理规律,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工作。所以,高中地理教师需不断提升自身的导学案设计水平,应用导学案有效展开规律教学。
作者:闫弯弯 单位:临县高级职业中学
参考文献:
[1]吴雪.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一、利用地理主题教学,加强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地理主题教学模式有效融合,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使学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专心听讲。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在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合理采用主题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地理教学质量。地理教师在明确地理教学主题时,需要对全班学生全面了解,明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掌握情况,然后针对性地设计教学主题,保证其能够与学生兴趣完美匹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合适的教学主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并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信息采集能力和整理能力。
二、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加强地理教学讲与练的结合
在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堂知识讲解和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同时也包括地理理论知识教学,都需要地理教师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以及通过习题练习提升学生的地理水平。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使全体学生能够对地理信息技术有基础性了解,然后通过亲自演练,真正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操作方式,进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只有合理有效地融合讲解和练习,才能使高中生的地理信息技术得到充分培养。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实际的地理教学活动中,需要营造良好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同时能够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中,地理教师在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使其在掌握基础知识时,提升地理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对于自然界的水循环,地理教师首先可以讲解遥感技术内容,逐渐引导学生了解遥感技术的作用以及对自然界水循环的意义,进而使高中生能够更加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以此提升课堂学习主动性。
三、发挥地理信息技术优势,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高中地理知识设计范围较为广泛,包括物理、天文等方面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多面性,对高中生知识交叉运用能力具有一定要求。在地理课本中,常会出现较难理解的地理事物发展原理、演化过程以及特殊的地理现象等知识,因此,高中地理教师需要针对重点、难点知识详细分析,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使信息技术同地理教学合理融合,使地理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视频、图像、音频等多种形式,可以真实地表现地理现象的发生过程以及逐渐演变过程,极大程度地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以直观的方式将复杂的地理知识展示出来,帮助学生轻松解决地理难题。
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学生探究性学习
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如今的地理教学中被普遍应用。探究式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同时针对所学知识寻找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通过提问、自学、探究解决问题,对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思考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1
高中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中的比例并不高,要深入加强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要进行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因此,笔者选择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有较大意义。
1重视讲与练的结合,加强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
讲解与练习是高中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无论是地理信息技术教学,还是地理理论知识教学,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教师利用讲解示范的方法,让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有了了解,再让学生进行亲自操作,体会地理信息技术操作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将讲解与练习进行结合,可以让学生的地理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得到培养与发展。但是,许多教师并没有对这种传统的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给予重视,使得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正面价值得不到有效的体现。在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讲解与练习的灵活化,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关注度更高,有利于教学成果的提高。
例如,在教授《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让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在地理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技术操作水平。针对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遥感技术进行了解,引导学生利用遥感技术对自然界的水循环问题进行观察与了解。在相对真实的高中地理学习情境中,学生认识到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会提高其学习积极性,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2利用任务驱动教学,加强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
学习任务的提出,会让学生更为清晰地认识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找到学习的动力。一般来讲,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运用到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学习任务进行提出,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理解并其完成,对任务进行有效的评价,总结学习经验。任务驱动方法的应用,使得传统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被冲破,更能够帮助学生减小地理信息技术学习的压力。
例如,在教授《海水的运动》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学习任务进行完成。针对高中地理学习目标,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如下的学习任务:熟悉中国几大洋的海水运动情况,分析海水运动的规律与趋势。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一任务进行理解,帮助学生找到切入点,让学生思考地理信息技术在这一学习任务中加以应用的意义所在。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让每一个小组中都具有一个地理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能力较高的学生,使其带动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自己的地理信息技术使用能力进行提高。在这样的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明显提高,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培养。
3利用地理主题教学,加强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
在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主题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使学生在一段固定的时间内对一个地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让主题出现在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改善。教师在进行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主题确定时,要对学生地理学习兴趣进行了解,使其确定的主题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之间具有较大的匹配程度。主题的确立要服务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学生的信息采集与整理能力在主题学习中得到提高。
例如,教师可以针对高中地理学习内容,设置“城市化”这一地理信息技术学习主题,让学生针对这一主题进行地理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教师将选择地理信息技术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使学生选择他们认为对其学习最有帮助的地理信息技术。在学习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与加工,加强数据的整理,更好地认识到地理信息技术存在的重要意义。主题式教学有利于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的促进作用是不尽相同的。笔者针对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对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当代高中地理教师加强对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学习兴趣,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第一中学,吉林 公主岭 136105)
参考文献:
[1]林培英.中学地理信息技术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4(7):58-62.
[2]孙汉群.高中地理新课标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教学[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11-115.
[3]李淑梅.信息化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3(20):115.
[4]潘立新,黄成林.地理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育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8(2):90-93.
关键词:生态文化思想渊源;生态危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图分类号:C9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2
一、生态文化的思想渊源
(一)关于文化
人是自然的产物,但人是不同于自然状态的存在物。与自然的其他存在物相比,人是惟一具有独特的情感、智慧、人格等品质的存在物。而且人类创造了唯一可以与自然造化的千姿百态相比美的文化,从而最终把自己从动物界区分出来。
近代学者先生说:“文明是一个民族应付他的环境的总成绩。文化是文明形成的生活方式。”就是说,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生存方式。可见,文化是人类心智征服物质世界发现客观真理的记录,是人类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和创造成果的全部。文化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形成智力、能力、生产力,同时也形成新的思想道德和精神品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文化是人类在自然界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在处理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时所积累的方式方法思想观点以及行为标准等。
(二)生态文化的思想渊源
生态文化则是指自人类诞生以来,不同人类种族、民族、族群为了适应和利用地球上多样性生态环境的生存模式。生态是人类和非人类生命生存的环境,文化是不同人类生存的方式,所以,一般而言,一旦地球上有了人类,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生态文化。人类适应和维护不同的生态环境而在生存和发展中所积累下来的一切,都属于生态文化的范畴。
生态文化中的不少重要思想,可以在古代思想中找到它的胚胎或萌芽。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更是蕴含着许多现代生态文化观的宝贵思想萌芽。以至于现代西方人纷纷到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中去寻找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答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一位高级研究员所指出:“数千年来中国文化和哲学有两个对当今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主题: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对家庭的承诺。中国的传统和哲学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现代化观念是一致的――即在不损害子孙后代可能的选择和自然环境健康的情况下满足现代人的需要”。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态文化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思想。认为,人是宇宙自然演化所生,人与万物一体,同属自然界;2、尊重生命,仁民爱物,化育并进的思想;3、主张对生物资源顺时取用,反对灭绝种群的思想。管子曰:“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网罟必有正,船网不可一财而成也。”4、放眼未来,造福子孙的思想。反对“涸泽而鱼,焚林而猎”,倡导“远谋近功”,为后人造福。
二、生态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人类不仅将自己看成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且还是处于被奴役地位的一部分。认为自然本身是自在自为、凌驾于人之上的神。“天定胜人”是这一时期人们的普遍认识。
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现代意义的人本主义,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以人为本精神的精华,主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支配自然。人本主义思想肯定了人拥有享受人间一切快乐的权利,从而使征服自然、寻求人生快乐、进行自由创造、争取个性解放以及建立公正社会制度等进步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
但在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道路上产生了许多误区,诸如:人是主体处于主导地位,自然是客体,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人在自然界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人是万物之灵长,自然之主人,坚信“人定胜天”。自然被演绎成人类驯顺的奴仆和取之不竭的原料仓,人的使命就是去征服和占有自然。人类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支配自然,任意统治、处置自然界的一切。人成了自然界贪婪的寄生者、主宰者、抢占其它生物生存空间的入侵者。
工业文明就是以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认识和征服自然界的典范。工业文明造就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巨大社会生产力,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为辉煌的奇迹。可现实的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言:“当我们每一次欢呼对自然界的胜利的时候,自然界正在筹划更为严厉的报复。”对自然界的过度侵害必然遭到自然界的猛烈反击,温室效应、频繁的洪水与干旱、诸如艾滋病之类的疾病传播正是这样反击的例证。
面对自然的报复,人类不得不进行反思,反思人本主义必须遵守的界限和人类中心论的荒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重新评价人类对自然的索取掠夺行为,重新思考人类未来的命运。走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困境,消除人类与自然紧张关系的的困惑,成了当今时代的最强音,寻找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成为人类的共同呼声。生态文化正是在全球问题日益严重,人类对生态危机日益觉醒的背景下产生的。
三、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
生态文化的概念是最早是由罗马俱乐部的创始人佩・切伊提出的,他站在生态学发展角度对生态文化进行系统科学的阐释。他认为生态文化是一种建立在生态学发展基础上的文化体系,包括生态思想观念、价值原则、思维模式、发展方式、管理体系几部分内容。生态文化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态理念,以一种科学的、生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自然和环境,积极协调和处理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生态文化是与人类中心主义文化相对立的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文化。也可以把生态文化理解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的成果,也包括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
生态文化作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它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唯物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人基于生存的需要不可避免地要干预自然,与自然力抗争,获得生存的权利和地位;另一方面自然或自然规律又以其强大的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不可抗拒的力量制约着人的活动,要求人的服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需要不断同自然进行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并通过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改造与依赖、支配与受控,必然贯穿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部历程。如果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统一,即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意味着环境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生活环境恶劣,由此还会引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而也无法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整个社会将不能达到和谐状态。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所谓“和谐”是指一个系统内不同主体之间一种特定的关系,是一种协调、适当、匀称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把人与自然作为一个系统来看,讲的是人与自然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适合人类生存的稳定平衡状态。人类要生存发展,就需要清洁的食物、水和空气,需要持续提供人类发展需要的各种自然资源,包括洁净能源等;维系生命支持系统各种功能,包括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自然的水循环碳、氮循环等。人类这些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满足需要大自然维持生态的平衡来实现。维护保持自然与生物的多样性,保护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彩的自然要素;避免使人类丧失未来发展的潜力等。至少能做到这些才能谈得上“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既不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完全依赖于自然的原本状态,也不是自然的发展变化完全服从于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是将人类自身的发展融入自然的演化之中,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演化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理课堂 对话式教学 问题
对话式教学是以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有效对话来开展和进行的。教师通过对话让学生产生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指导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让学生可以主动地进行探究;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就会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知识,对于知识的认识也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展现。在对话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舞台,促进了学生主动思考的实现。
一、问题引导,促进师生积极对话
为了促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要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对于问题的引导来掌握知识。有了问题作为载体,学生可以展开自己的探究,向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等待教师对自己的指引。这样在问题的引导下,师生一问一答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去探究知识。对话让学生掌握了知识,促进了课堂学习气氛的活跃。
例如在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一杯冒着热气的白开水到教室,并且在水杯上覆盖一层塑料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当水蒸发后就会有水蒸气在塑料袋上凝结,之后又滴入到水杯中。由此类推想到自然界的水蒸发到大气中,并让学生思考:自然界的水也是这样循环的吗?学生通过思考以及对于平时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总结,会回答出:自然界的水也是这样循环的。在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教师可以继续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水圈?”“水的存在形态和存在空间是什么?”有了问题的指导,学生的学习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学生会自主地对教材进行探究,从而回答教师的问题。“水圈就是各种水体共同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的存在形态分气态水、固态水和液体水”。“水存在空间分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提问构成了一问一答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关注教师的问题,并且自主地进行探究和分析,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高效课堂的实现。
二、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教师在对话式教学中也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课堂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习得知识,提高能力。学生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就需要不断地探究和思考,在师生之间或者是生生之间展开对话。学生在对话中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促进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
例如在学习《工业地域的形成》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福特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零部件合作伙伴?任务是驱动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的动力,它会让学生紧紧围绕着学习任务进行思考和分析,让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对话中形成更为准确和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在探究中有的会说福特公司所生产的零件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有的会想到这种做法是充分利用地区产业优势,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提高了生产质量;还有的学生会分析出福特总部位于五大湖区,发展历史悠久,若工业过度集聚会给环境造成沉重压力……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对问题的回答,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了积极对话,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所想所思,进而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全面的回答方式,让学生能够不断地学习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小组讨论,学生之间相互沟通
新课改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和讨论。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开阔视野,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学生之间的对话是一种平等的对话,促进了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大胆地陈诉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共同分享。分享学生的对话对于促进学生的进步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围绕着这个话题来进行讨论和沟通,让学生之间可以形成积极的对话,促进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通过你一言、我一语,就会把自己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观点表述出来。有的学生会分析到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有的学生会说到全球变暖现象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种正常的体现;有的学生则会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不断沟通和交流,学生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具体,从而可以很好地了解气候变化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在沟通中形成了积极的对话形式,使课堂变得异常活跃,激发了学生表达和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人,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
四、营造环境,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为了实现对话式教学,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可以通过积极地对话来掌握知识,教师就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自由、民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这里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思维会快速地运转,自由地对话,促进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突破难点。
总之,对话式教学是实现学生学习目标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可以自由地进行对话和表达,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积极探究,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①南北半球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②北半球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③南极大陆外围的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47.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
主要集中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
48.海洋环境问题的形成
①海洋污染(工业废弃物、核电站冷却水、农业废水和石油渗漏等);②海洋生态破坏(工程建设、渔业生产及自然环境的变化等)。
49.海洋权益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除拥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的海域面积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城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
50.地壳物质循环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 ,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51.地质作用
①定义: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②分类: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使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山或盆地)和外力作用(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把盆地填平)。
52.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两个板块交界处,地壳较活跃,火山和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块相撞挤压处,常形成山脉。
53.地质构造
①褶皱(a.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常成为山岭,有时成谷;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常成为谷地,有时成山)。②断层(a.地垒:相对上升的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b.地堑:相对下沉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54.地质构造与生产
了解地质构造规律,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有很大帮助。含石油、天然气的岩层,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构造盆地,利于储存地下水。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
55.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河流水与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调蓄作用。
56.水循环
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所作的连续运动的过程,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57.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莲(水湿环境)、骆驼刺(干旱环境)、铁芒箕(酸性土壤环境)、碱蓬(盐碱性土壤环境)、旗形树冠(风向)、矮牵牛(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
58.植被的环境效益
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持农田、吸烟除尘、降低噪声、美化环境。
59.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关键词:城市水循环经济
一、城市水循环提出的重要性
水是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但是,近年由于人们多注重水资源的经济性,忽略其循环的自然规律和健康性,导致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1世纪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世纪,人类社会只有建立起物质循环型的城市才能持续发展。张杰院士认为,社会用水的健康循环是循环型社会的基础,通过实现健康水循环,可以使水的社会小循环与自然大循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维系良好的水环境。
城市是人类生存环境给自然系统所加的最重负担。城市水生态环境是一个建立在自然环境之上的高度人工化的环境,既具有自然环境的复杂性、易变性、难于恢复性,还具有人工环境独有的人类活动主导性,易受外界干扰性的开放性,输入输出不均衡性。城市化的进展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水环境,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0%左右。为此,必须深刻地研究城市化对城市水循环要素的影响,采取科学的对策,健全城市水循环系统,提高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容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需处理好城市水循环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搞好城市水资源开发及保护以确保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循环经济具有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大操作原则,即3R原则。减量化属于输人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的流量;再利用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城市水循环也要遵循这三个原则。水循环经济是指运用自然生态系统中水循环运动规律重构水经济系统,使水社会循环能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循环过程中,形成健康的社会水循环,建立一种新形态的水闭路循环流动性经济。其内涵是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水循环经济性的社会。把经济社会建立在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基础上,改变过去水资源――使用消费――污水排放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变成水资源――使用消费――污水再生处理――水再循环,形成水资源在经济――社会――环境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往复循环流动的闭路循环经济。
二、影响城市水循环的因素
(一)人口规模的增大对城市水循环造成影响
人口规模的扩大对用水需求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影响。人类饮用、清洁都需要淡水资源,人口增加首先增加的是生活用水,这一用水量的增加基本上与人口同比例增加。而且,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生活用水量的增加可能会快于人口增加的速度。二是间接影响。现代社会人口的增加往往还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无论工业、农业还是服务业,其规模的增长都会导致用水量的增加。不过,这种规律只反映了人类发展的一般进程,具体到一个地区,鉴于不同产业对水资源消耗量的差异,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会对间接用水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特定地域、特定阶段,因人口规模扩大导致的产业发展进而造成的用水需求变动的方向是不确定的。
在水资源供给方面,北京市水务局数据显示,北京水资源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本地区降雨形成的水量;二是上游入境水量。北京市水资源公报显示,北京多年平均降水总量98亿立方米,蒸发约60亿立方米,形成总量约为37.4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北京多年平均入境水量16.1亿立方米,二者合计53.5亿立方米。实际上,北京平均每年可以利用的地表水总量仅约为14亿立方米,加上25.6亿立方米地下水,共计约40亿立方米。
在水资源需求方面,北京每年生产生活用水总量约为34.5亿立方米(2006年全市总用水量为34.3亿平方米,2007年为34.8亿平方米,2008年为35.1亿平方米),40亿立方米供给,34.5亿立方米需求,北京的水似乎够用。但近年来北京降水量明显减少,入境水量也连续9年减少,从10亿立方米逐年下降到7亿立方米,与常年平均数据16.1亿立方米相差甚远。供给方面,北京可利用水资源往往不足40亿立方米;需求方面,随着大量外来人员涌入北京,用水量也在随着增加,导致北京地表水流出量少于流入量,以及地下水逐年减少。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北京市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措施,农业用水、工业用水都有所下降。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节水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况且,人口扩张,工业、服务业等生产用水也会随之增加。同时,随着公众对生态环境要求提高,生态用水也应当得到足够保证。就目前形势,一旦北京遇上连续干旱,情况就很危急。
(二)城市化的发展对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影响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及工作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是随之出现的是城市大面积的天然植被和土壤被街道、工厂、住宅等建筑物所代替,使下面的不透水面积增大,从而减少了降水的渗入量。城市化形成了新的人工地貌,改变了自然区域的蒸发条件。在城市化条件下,蒸发的变化相当复杂。城市较大的受热量造成了蒸发能力提高,然而城市水文循环的短路化使城区可供蒸发的水量较少。城市化前,蒸发量占40%,地面径流量占10%,入渗地下水占50%;城市化后,蒸发量占25%,地面径流占30%,屋顶径流占13%,入渗地下水占32%。下垫面的变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城市区域水循环途径,对涵养城市水源产生了不利影响。城市化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城市人口、产业的集中和快速发展,从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导致了城市需水量的迅速增长,而水又作为运输媒介搬运工业和生活废物排入水环境,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如不能辩证地处理城市水资源开发、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城市化将会出现资源型缺水和污染型缺水并存。
(三)生活污水对城市水循环的影响
城市污水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传统的污水管理模式业已导致我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遭到污染。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在以每年6.5%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20年城市污水产生量将达到600亿吨以上。因此,必须加速我国城市污水管理模式的转变。工业废水资源化理念是对传统工业废水末端治理的革命,是工业废水治理的新方向;而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则可考虑变集中处理为分散处理,分散处理的主要场所可设在居民住宅的屋顶。通过在城市建立中水系统将生活、生产污水处理之后再次使用,从而节约大量的日常用水。经过处理的回用中水,可用于冲厕、浇灌花草树木、清洁道路、清洗车辆或基建施工、设备冷却、工业用水及其他可接受其水质标准的用水。污水资源化应是我国21世纪城市水循环经济发展的着眼点,目前需要大力研究污水处理技术和提高污水资源化的应用水平。所谓污水资源化,即将污水视为一种资源,通过各种处理技术,使其净化达到某种用水标准,从而实现大部分净化水的循环再利用,同时减少污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在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对策中,应当将节水和污水资源化放到首位。通过节水,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通过实施污水资源化,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从而缓解水资源紧张问题。污水资源化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必由之路。
三、实现城市的良性水循环
(一)改善城市下垫面状况,涵养水源
城市下垫面状况直接影响到降水的入渗及其对地下水的补给,增加城市下垫面的透水性,可以改善城市水自然循环的条件,涵养水源。对于城市来讲,应尽量减少不透水面积,降低污染,如在人行道和停车场等地应采用多孔地面和草皮砖充分利用降水,增加人类可用量来促使水形成良性循环。加强对科技投入的力度,加速科技产业化进程。科技进步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到关键性作用。政府部门应引导和鼓励企业对科技的投入,推进科技产业化进程。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建设透水型人行道,增加雨水入渗量。采用各种雨水渗透设施间接利用,削减城市雨洪径流、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和污染,主要通过透水地、渗透沟、渗透管、渗透槽、渗透池等加大对雨水的就地下渗量,让雨水回灌地下,减少水涝、海水倒灌和缓减地面沉降等城市问题。
(二)着力发展污水处理行业
水资源是自然界不可替代但可再生的资源,在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只要遵循其自然循环的规律,地球上有限的淡水资源就能够为人类重复地、永续地利用。因此,需对排入自然界的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将排污量控制在水环境纳污能力以内,以保证水资源能够持续地健康循环。我国需加大城市污水处理的深度及力度,保护水资源环境,为城市水健康循环创造客观条件。另一方面,经深度处理后的污水可根据用水户对水质的不同要求,进行重复利用。城市污水是城市稳定的淡水资源,污水的再生利用既减少了对新水的需求量,又减少了污水排放对水环境的污染,同时有利于污水处理产业的发展,它是城市水健康循环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城市污水的回用率还很低,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实例。据报道,美国自上世纪50年代起即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美国357个城市实现了污水回用,其中回用于农业占53%,回用于工业占40.5%。日本早在1962年就开始污水回用的实践,70年代东京、名古屋和大阪等城市就已将城市污水处理后回用于工业。国外在城市污水回用方面发展很快,美国2000年污水回用率高达72%,日本1995年污水回用率为77.2%
积极扶植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条件下,加大人力、物力在污水处理技术上的投入,控制水污染,这是发展水循环经济的基础。对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扶持,包括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政府要大力支持污水处理厂继续研发新的污水处理工艺,不断提高污水处理水平。同时,注意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政府也要给污水处理行业一些减免税的优惠政策,如较合理的低价格的电价,污水处理费要按照排出废水的水量和水质实行综合指标计费和收费等。
(三)扶持循环再利用水处理技术行业
由于市场对循环再利用水处理新技术的认可度较低,且新兴行业往往投资风险较大,人们是否接受循环再制水,都有一个认识过程。为了尽快实现水资源循环再利用,政府可以筹资建设示范工程,授权经营,在示范工程的运行过程中积累经验,检验新技术并用于宣传教育,提高对水资源的稀缺性、节水必要性、循环再利用等的认识,为培育循环水市场创造条件。同时,制定和完善有效的城市循环水开发和利用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循环水项目的财政投入和补贴政策等,鼓励城市高层建筑、办公场所、社区内部、娱乐场所、运动场地及绿地浇灌等进行循环水利用以及工厂内部的循环水利用,有关部门还应出台明确的强制性政策推动循环水的利用。
(四)努力拓宽城市再生水的利用渠道
要大力推行城市清洁生产管理。清洁生产是指对产品和生产过程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保护战略,清洁生产是要引起全社会对工业产品生产及使用全过程对环境影响的关注,使污染物产生量、流失量和治理量达到最小,资源充分利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清洁生产具有巨大的节水潜力,近年来世界各国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广泛循环利用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目前,我国工业废水的重复利用率已经达到70%以上,但与世界先进水平(90%-95%)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根据我国目前的工业用水效率预计,到2020年我国工业的年用水量将由现在的1100亿m3增加到2000亿m3,用水量增加约1倍。因此,必须重视工业用水过程的研究,多角度地选择清洁生产模式,改进工艺和流程,进一步提高多次重复循环用水,提高用水的效率。
(五)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价体制
依据水资源的价值,合理的水价应该从自然水价值、可供利用的水的价值和已利用过的水的价值等方面来决定。其中,自然水的价值决定水资源费、可供利用的水的价值决定供水成本,已利用过的水的价值决定污水处理费,这三者共同构成了能够反映水资源稀缺性的水价。水资源费体现水资源的稀缺性,它是为防止水资源的滥用而使水资源使用者付出代价的货币表现;供水价格是通过具体的或抽象的物化劳动把资源水变成产品水,进入市场成为商品水所花费的代价,包括建设工程费、管理运行费和其他费用的代价;污水处理费是指经使用水体排出用户范围后污染了他人和公共的水环境,为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所需要的代价,也是为达到某种水质标准而付出的水环境经济补偿。应尽快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合理水价,同时,根据水资源稀缺的供求情况,尽快制定出反映水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的价格政策,发挥价格机制对水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
(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节水意识
无论从水量的角度还是从水质的角度来说,水都是任何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水量的减少和水质的下降都将对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认识到水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具有社会和环境价值,使广大公民树立正确的用水观念,掌握科学的用水知识,改变落后的用水习惯。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考虑环境的需要,坚持开源、节流与治污并重,节流优先的原则,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城市的发展必须有足够(水量与水质)的水资源作为支撑。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应遵循城市水循环的规律,完善管理体制,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及效益,加大污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真正做到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使水资源的可再生性得以体现,建立起城市水健康循环,促进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人与水的和谐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控制人口过度集聚增长,建设组群式城市结构,既能减少集中开采与需水压力,又能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从而减轻对水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在控制人口的同时,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大力压缩耗水量大、污染重的产业,严格限制高耗水型工业项目的开发,强化源头和过程控制,推行清洁生产,提倡发展节水型产业。
参考文献:
[1] 张杰,熊必永.创建城市水系统健康循环促进水资源可持 续利用[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2).
[2] 周建康.城市化对城市水循环要素的影响[J].西南给排水,2004.
[3] 许向君,汪中华.关于建立城市水健康循环的研究[J].山东
农业大学学报,2006.
[4] 陆静超,袁一星.循环经济下的城市水循环[J].给水排水,2007.
[5] 曹国圣.城市水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的构建与运行[J].水利
经济,2009.
[6] 赵慧英,北京市水资源与人口规模关系探析[J],中国城市经
济,2008.
(一)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随着各学科之间联系的越来越紧密,对于各个学科的设定逐渐趋于模糊,进行不同学科知识的广泛渗透已近成为目前教学研究的重点,所以,在初中课堂进行科学教育就要求教师将多个学科的不同知识渗透到实际的教师过程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变化模式,增强学生的发生思维能力。
比如在讲授水的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动植物的生命与水的关系、地球水循环、水的物理特征与化学性质、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角度分析,展示物理、化学、生物与自然环境等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以使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思维模式,推动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不断的变通
对于初中生而言,思维有时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利用课本中的例题,根据学生不同思维方式,进行习题的讲解,同时贯穿各种解题的方法,教师在变通的同时教会学生进行解题时的变通,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数学课堂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给学生设定问题,比如角的换算、求值、各角度之间的比较等,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中与实际相结合
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同时要给与学生以肯定,让学生勇于回答问题。例如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以孔子为例提出一些问题,根据孔子的观点讲解引出一些与之相同或者相反的人物的观点,这样做首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其次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初中科学教育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以发挥学生能够性为目的
目前,在新教材的编写中,立意的出发点就是将探究与实验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们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掌握了用科学和实践的方法以便获得和验证所需知识的途径。采用了先进的启发式的教育引导,让兴趣成为最好的导师。让学生沉浸在游戏般的动手实践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其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意愿。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材填鸭式的灌输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等教育中多年的掣肘与顽疾。实验这个独特的来源于生活的教育方式在教学体系中重新焕发出光彩,也恢复了其本来的初衷与真正的意义。
(二)以学生为中心
只有知识才是力量,只有知识能使我们诚实地爱人,尊重人的劳动,由衷地赞赏无间断的伟大劳动的美好成果;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成为具有坚强精神的、诚实的、有理性的人;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关于水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关于水的知识1第1课时 自然界的水体和河流专题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一)水的存在形式及分布
1.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2.固态水:分布高纬、高山和特殊条件存在。
3.液态水:数量最多,分布次之。
(二)地球上的水体:海洋水、陆地水、大汽水,其中海洋水最主要,占全球的水量的96.53%。
(三)陆地上的水体: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冰川水为主体。
(四)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其它水体与河流的关系)
(一)冰川水补给是单向的,冰川水可以补给任何水体,但是其他水体不能直接补给冰川
(二)其他水体可以相互补给
(三)河流和湖泊水、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1.河流水与湖泊水之间相互补给关系
2.湖泊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四).冰川——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淡水总储量的2/3,人类利用的还不多。
1.大陆冰川分布:两极地区(南极和格陵兰岛)
2.山岳冰川分布:高大山脉的山顶
(五)地下水
1.地下水的来源:大气降水、河湖水补给、凝结水
2.地下水的类型:潜水和承压水的区别
(3)地下水利用中的问题
①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大水漫灌,地下潜水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渍化;
②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并引起地面下沉,沿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变坏;
③污染造成地下水水质变坏。
(4)保护措施
①保护补给区的自然环境,防止水污染;
②适量开采,防止过度,避免形成漏斗区;
③及时人工回灌,填补地下漏斗区;
④有灌有排,科学灌溉。
三.河流
(一)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大气降水、高山冰川融水、季节性的积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
(二)河流流量影响因素
1.气候:根据气候类型判读流经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量关系,是地形的迎风坡还是背风坡;
2.内流河主要看降雪量和温度决定下的冰雪融化量;
3.流域(集水)面积大小,面积越大,流量越大;
4.根据水系是否庞大,判读支流的多少,支流多汇集水量大;
(三)河流径流的变化变化特点:
1.雨水补给型:河流径流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降水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径流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也较大,水旱灾害也比较频繁;
2.积雪冰川融水补给型:河流径流随气温变化而变化,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甚至断流,但流量的年际变化小
3.湖泊水地下水补给型:径流量稳定而可靠,且与河流互补,即湖泊对河水流量有调蓄作用。
(四)典型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分析
1.东部季风区:南方河流流量大,汛期长;北方河流流量小,汛期短;
2.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蒸发和下渗强,流量小;汛期在气温最高的7、8月份,冬季流量小或出现断流;流量还有日变化;
3.东北地区:4、5月份形成第一次汛期(春汛);
7、8月份东南季风带来降雨,河流又出现第二次汛期(夏汛);冬季气温低,河流封冻,小河流会断流。
4.西南喀斯特地区:溶洞、暗河等发育,河流与地下水关系密切,补给量稳定可靠,径流量一般变化比较小。
5.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受江淮准静止锋带来的梅雨影响形成汛期,7、8月受副高带来的伏旱影响形成枯水期,9、10月锋面雨带南移又会有一次小汛期;
6.华北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故汛期为7、8月或稍晚一些时间;
由于冬、春降水少,枯水期出现在12、1、2月份(春旱)。
7.季风气候和草原气候的降水属夏雨型,汛期在夏季;地中海气候的降水属冬雨型,汛期在冬季;
(五)断流的原因:
1.在温带干旱地区:以冰川补给的河流,在冬季由于气温低冰雪未融化而断流;
2.半干旱半湿润地区:①自然:降水少、干旱、蒸发大、渗漏严重;
3.人为:河流中上游工农业生活大量用水而断流;
(六)河流含沙量多少:
①降水强度:暴雨频率;
②植被:覆盖率高低,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③土壤:疏松程度,一般黄土高原含沙量大;
④地形:坡度越大,含沙量越大。
(七)河流凌汛(初春秋末)生成条件:
1.成因:
①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有结冰期(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②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2.对策:一是汛情通报,做好预防工作;
二是炸掉堵塞的冰坝。
(八)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①河流的落差(阶梯过渡地带,山地),一般落差越大,水流越急,水力资源越丰富。
②河流水量的大小(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一般水量越大,径流越稳定,水力资源越丰富。
(九)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1)自然条件:
①地形——平原地形,地势平坦,水流平缓,航运条件好。
山地为主,地形崎岖,水流急促,航运条件差。
②气候——降水丰富且均匀,河流流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航运条件好。
降水少且变率大,河流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 航运条件差。
③水文——河网密布,通航里程长;河道宽阔平直;冰期短;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航道不易淤积,使用时间长,航运条件好,反之较差。
(2)社会经济条件:
④水运本身的优点(运量大,投资省,运费低反之,就是有航运条件再好,流域内人口稀少,经济发达落后,运输的需求量小,也不具备海运价值,如:亚马孙河。
⑤流域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航运价值高。
⑥水运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联系;⑦流域的资源开发、工农业情况(如答“黄金水道”);
(十)河流水系
(1)河流水系特征的描述
①发源地、注入地、干流长短、流向自--向--流、流域面积大小、河网形态、密度
②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支流多少、支流排列形状(常见的水系形状有向心状(塔里木盆地)、放射状(海南岛)、扇形、树枝状、平行状、格子状、网状、对称和不对称),或主要分布在河流北(南、东、西)岸,湖泊的数量及分布等
③河道曲直情况、宽窄、深浅、高低(即为河床特征)、落差或峡谷分布
④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段河道特征。
(十一)河流水文特征:
①河流的内(外)流区、河流补给类型(大气降水、冰川融水、积雪融水、地下水补给)
②年径流量:大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有无断流——以雨水补给的外流河主要由降水决定:降水量的多少、降水季节变化、流域面积大小;以冰川融水补给的内流河由气温决定。
③汛期(水位):有无明显汛期,一个还是两个,汛期在什么季节,水位高低,水位变化的大小——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补给时间长短、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④含沙量:大或小——地面坡度,土壤的疏松程度,植被覆盖状况,降水强度(集中程度或暴雨发生频率)等
⑤结冰期:有无、长短——取决于温度冬季是否低于0℃;是否有凌汛(两条件:有结冰期和低纬流向高纬)
⑥流速快慢 :上游山区河段,一般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多水能资源;中下游平原河段,一般地势平坦、流速慢,航运条件好;
注意:外流河上述①——⑥条均要描述,内流河仅描述①②两条。
(十二)河流流向的判读方法
常见的的判定方法有如下几方面:
1、根据一条等高线的弯曲,判定河流流向
河流在山谷中流动,河流流经处的地势比两侧低。只要知道一条等高线的弯曲状况,就可以确定河流的流向,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2、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判定河流流向
潜水位线的数值大小可以反映地势的高低,即潜水位线的数值大表明地势较高即河流从等潜水位线高值指向低值。
潜水位线的弯曲可以反映河流与潜水的互补关系:垂直等潜水位线,由高值指向低值,可判定其互补关系。
3、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
湖泊或水库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使得湖泊或水库下游的河流年经流量比较稳定,所以水位变化曲线的起伏较小。
4、根据城市的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
城市合理规划最主要的是处理好工业区与住宅区的区位,需清洁水源的工厂(如自来水厂,酒厂,食品厂等)应位于居民区上游地区;产生水污染的工厂(如电镀厂,化工厂)应位于居民区下游地区;高级住宅区往往位于地势较高的上游等。
5、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
在河岸弯曲处,由于受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而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即河床较浅;在河岸平直处,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左岸则较浅,南半球正好相反。
高中地理关于水的知识2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水循环的含义及类型
(一)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二)类型和过程:
1.海陆间大循环: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大海;
2.陆地内循环:陆地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陆地;
3.海上内循环:海洋蒸发降水。
(三)意义
1.维护全球水热的动态平衡,缓解不同纬度水热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2.使陆地淡资源水不断更新;
3.联系四大圈层和海陆间纽带,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四)人类活动影响水循环
1.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径流: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造陆、围湖造田
2.影响地下水: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
3.影响局部降水: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5.影响下渗:城市路面硬化、植被破坏。
高中地理关于水的知识3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海水的运动形式及因素
(一)海水的运动形式
1.波浪:风浪和海啸
2.潮汐:日月引力下海水有周期性的运动,一天两次,白天为潮、晚上为汐。
3.洋流: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二)影响洋流的因素:
1.盛行风:大气运动和近近地面风带。
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洋流分布与盛行风风带分布是一致,如图所示。
2.海陆分布: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其中地转偏向力影响洋流的运动方向。
3.海水密度和补偿作用:如秘鲁寒流。
二、洋流的类型
(一)按性质分类(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寒流,而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暖流)
1.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2.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寒暖流的区别方法:东西向洋流中,中低纬度的是暖流,中高纬度的是寒流;南北向洋流中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是暖流(索马里暖流除外,因为它是向岸风作用下的下沉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洋流为寒流(索马里寒流除外,因为它是离岸风作用下的上升流);
3.洋流与等温线的关系:洋流的判读方法
①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确定南、北半球: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北半球;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变小为南半球;
②确定洋流流向: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就是洋流方向。
③确定洋流性质: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则该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北半球向南,南半球向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则该洋流为寒流。
④根据洋流流向、性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确定洋流名称。
(二)按照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1.风海流: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运动而形成。
如: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大西洋暖流
2.补偿流:风力和密度差生的洋流,使海水流出海区海平面下降,流入海区平面上升,相邻海区相互补给的洋流。
如:本格拉寒流、秘鲁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索马里寒流。
3.密度流:由于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影响起海水密度不同,引起的海水运动。
(1)发生地区:封闭海区-开阔海区之间
(2)海水的流动方向:表层:低密度-高密度;底层;高密度-低密度。
(3)主要发生区域: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等地区。
三、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及规律
(一)世界表层洋流分布
(二)洋流的分布规律:
1.南北半球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1)方向: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2)洋流性质:东寒西暖。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是暖流,大洋西岸是寒流。
3.南半球中纬度海区,受西风影响(风海流),形成规模很大、自西向东流(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环绕地球的西风漂流(性质是寒流)。
4.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冬逆夏顺)。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1.维持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
2.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①暖流对大陆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②寒流对大陆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二)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有显著影响
1.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温带、大陆架、寒暖流交汇、上升流及河流入海口附近)。
A.温带海域: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众多;
B.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水温高,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
C.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饵料丰富
D.洋流:寒暖流交汇处或离岸风导致的上升流补偿流处,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饵料丰富。
2.世界著名渔场的分布——世界四大渔场成因
(三)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1.顺流可节省
燃料,加快速度,逆洋流航行速度慢——最佳航线的选择
例如,我国明朝郑和曾七次下西洋,他总是选择冬季从我国出发冬季出发。一是此时我国东南沿岸地区吹偏北风,顺风行船;二是北印度洋海区盛行东北风,海水自东向西流,船队顺风顺水而行。次年夏季反航,也是利用了顺水航行的道理;
2.寒、暖流交汇处或冬季暖流上空多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3.流从两极带来的冰山对航行不利。
(四)对近海污染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有利);扩大污染范围(不利)。
(五)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答题模式:
1.气候:降水量少,晴朗光照充足,气温高、多风蒸发旺盛。
2.地形:沿海地形平坦,适于晒盐的泥质海滩。
(六)海雾的形成及分布:
(一)形成:海雾是由海面的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通常是白色,能见度在1米以下。
(二)海雾的分布及季节
1.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全球
全球经济模式的历史性更替
当前的全球经济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工业为主体,忽视基本的生态环境准则,市场信息对经济生活各个层次的错误引导,使得资源、产品与服务的内在价值无法得以完整体现,从而进一步导致扭曲的经济发展系统朝着与生态环境支撑系统背道而驰的方向演化,并逐渐呈现衰落的趋势。以此为发端,出现了全球经济模式向生态型循环经济的转型。这一划时代的历史更替,在思维方式的革新上,可与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相媲美;在环境演化的功效上,可与两次产业革命的地位相抗衡。
农业革命重组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实现了从基于狩猎和采集的游牧生活向基于土地耕种的定居生活的转型,这种历时数千年以开荒种地为特征的垦殖文明逐步改变了地球的原始地貌。工业革命重组了人类的能源结构,实现了从木材燃料向化石燃料的转型,并以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显著特征,这一历史性变革极大地扩展了人类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给人类社会带来新生活方式。工业革命带来的副产品是200多年来大量污染废弃物的无限制排放,这开启了人类发展历史中环境破坏的新纪元,并最终导致了传统经济结构的衰落。环境革命由此应运而生,并以循环经济和生态补偿为主体构成21世纪的新经济模式,带来了经济生产全球范围的里程碑式革命。
环境革命在时间尺度上有别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漫长周期,它必须在数十年内完成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同时彻底改造地球的原始大气。
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原理
区域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的复杂系统,也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循环经济的概念,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长期进化的形成过程。一个成熟、健康的生态系统,取决于其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所具有的稳定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与互相影响,最终产生出生态系统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以及其中的物质流、能量流的平稳运行与流畅互补。广大自然界的各类生态系统,既是自然历史长期选择的结果,又是参与进一步选择的起点,其所表现出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相应的生态、反馈、抗逆、共建共享,形成了一个有序的、具有自组织功效、有较强抗干扰能力和取得物质、能量损耗最小而系统内部寻求优化的整体运行模式。
自然生态系统一般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个有机成分。一个成熟、健康的生态系统会将这三者的互相作用纳入一个整体循环之中,即生产者会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二者所产生的废弃物又会通过分解者(即通常所称的“环境自净能力”)完整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有效系统。
在18世纪以来的人类生产中,绝大部分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单链式或支链式非循环的、整体效益欠佳的方式,即人类利用从自然中所萃取的资源,经过运转和加工,形成产品,供应市场,被消费者消耗,其间所产生的废弃物,一律抛入自然环境之中。这种以成本外部化为自发特征的过程所呈现的单向性、不经济性和环境非友好性,已经对自然界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人类过度生产和消费所遗弃的废物,靠自然界本身的自净能力已无法完全消纳,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在全球蔓延,于是,人们开始从自然生态系统中学习健康循环的机制,并且认真地将其作为经济发展模式的参照物,从而引发了一场经济运行方式的伟大变革。
区域发展同样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三大功能。所谓生产者是指区域利用生产力要素的组合,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产品,其中必然产生相应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所谓消费者是指利用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广大用户,他们在消费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同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所谓分解者是指对于上述各类废弃物和污染物的解除、自净和消纳。
一个健康的区域应当能对上述三大功能实施综合协调并达到流畅的循环。目前,单靠自然的自净能力已无法有效地担负起分解者的作用,因此必须通过人为地加大环保力度进行污染治理,帮助区域提高缓冲能力和恢复自净能力,从而实现“人类向自然的索取必须与人类对自然的回馈”相平衡的核心目标,这就是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
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和评价原则
传统经济运行方式遵循一种由“资源消耗――产品工业――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开放式线性经济。在这种经济运行方式中,人类通过对资源的粗放型经营和一次性利用,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这种经济生产高消耗、高产量、高废弃的现象直接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恶性破坏。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维持环境容量,重新调整经济运行方式,实现经济活动生态型转化的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的一次突破性转变,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
循环经济(Recycling Economy)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其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利用过程,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态。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将经济活动高效有序地组织成一个“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反馈式流程,保持经济生产的低消耗、高质量、低废弃,从而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循环经济是在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解决资源环境制约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通过生态经济综合规划、设计社会经济活动,使不同企业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成为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材料,实现废物综合利用,达到产业之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使区域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永续利用,从而实现产品清洁生产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环境和谐型经济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经济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是通过系统内部相互关联、彼此叠加的物质流转换和能量流循环,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达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循环经济是系统性的产业变革,是从追求产品利润最大化向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永续建设的根本转变。由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内涵可以归纳出四点基本的评价原则,简称“4R”原则。
(1)减量化原则(Reduce),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资源,通过产品清洁生产而非末端技术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与利用,以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为经济活动的投入主体,以期尽可能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对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制造商(生产者)通过减少产品原料投入和优化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消费群体(消费者)通过优先选购包装简易、循环耐用的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而提高资源物质循环的利用率和环境同化能力。
(2)资源化原则(Reuse),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对消费群体(消费者)采取过程延续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式和次数,有效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对制造商(生产者)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使产品――废弃物的转化周期加大,以经济系统物质能量流的高效运转,实现资源产品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3)无害化原则(Recycle),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废弃物,提升绿色工业技术水平,通过对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再造,实现废物多级资源化和资源的闭合式良性循环,实现废弃物的最少排放。
(4)重组化原则(Reorganize),以生态经济系统最优化运行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全过程,通过对产业结构的重组与转型,达到系统的整体最优。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提升环境容量,实现经济体系向提供高质量产品和功能的生态化方向转型,力求生态经济系统在环境与经济综合效益最优化前提下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的系统结构和产业革新
区域循环生态经济系统,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生态系,建立产业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产业经济链,形成互利共生的循环经济网络,实现物质能量流的闭合式循环。区域内企业间实现废弃物与原材料的有机对接,通过清洁生产和绿色工业达到“零排放”的理想目标。
一个理想的循环经济系统通常包括三类主要行为主体:生产者――资源开采者、加工制造者;消费者――资源、产品和服务的消费群体;分解者――废物处理者。由于存在反馈式、网络状的动态联系,物质能量流在系统内不同行为主体间高效有序循环。通过优化区域经济系统各组成部分间的关系,达到系统生态环境综合效益的整体最优,最大限度地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根本性对立冲突。
循环经济的建立为传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转型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但也给产业结构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迫使我们尽快完成从产品工业向绿色工业的生产模式转换,建立集约型经营、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新经济模式。
绿色工业是支持循环经济的技术平台,它要求工业生产过程模仿自然界的生态循环,形成生态产业链和循环经济网络。通过3R技术(Reduce,Reuse,Recycle)实现环境友好型的清洁生产,开发便于回收的循环制品,减少污染废弃物排放,缓解生态环境的容量压力,做到产业环保化、环保产业化。
构建区域循环经济,意味着将生态系统规律应用于区域经济规划,依据区域内的具体实际制定一套可再生资源利用的可行性方案,逐步淘汰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组建循环经济产业系统。
重建能源工业的自然平衡,必须实现从能源耗竭型经济向能源再生型经济的转型,注重风能、太阳能、地热资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风力发电将产生理想的低成本能源,并用于电解水产生应用广泛的氢能以代替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与此同时提供了风能储存与转化的有效途径。同样,现存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管道网络可以应用于氢气的远距离运输。
材料工业将从线性生产模式向循环生产模式转化,材料来源从矿山、森林转向废弃物。通过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利用,做到产品的低废弃、低排放。造纸业的循环生产将改变森林退化的现状,代用能源的发展将减少木材作为燃料的消耗。此外,推进木材燃烧率的技术改良,将显著缓解式业超负荷采伐的压力。
农业实现从高度开垦转向适度耕种方式的变革,有助于减轻土壤侵蚀程度,以利于新土壤层形成,从而提高综合环境容量。通过全民植树造林的森林重建工程,以科学规划和生态化管理,营造高产林地,逐步改善内陆降水循环和傧制洪水泛滥,彻底改变乱砍滥伐导致的土地退化局面。以农作物残余物喂养家畜,家禽间采取废物饲料化,实现清洁养殖,以减轻牧场所承载的过度压力。
全球食品产业也将面临重大变革。1990年以来全球水产业以每年11%的增幅快速递增,平均产量达到3100万吨/年。人工渔业的发展有助于谷物向动物蛋白的高效转变。据预测,2010年全球的人工渔业产出将超过牛肉产量,甚或赶上海洋渔业的产量。在中国,人工渔业产出已占海产品总量的2/3。伴随食品工业的快速增长,餐桌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议题。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将是一项推动农业生产方式、食品工业的工艺流程与设计包装、食品科技水平发生重大变革的系统工程,必须推行循环经济机制,加快建立区域性与全球化的无公害农产品市场信息、饲料安全体系、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的立法机制和法律监督体系建设,探索构建安全食品销售平台,营造良好的安全食品市场氛围。
过去50年的发展以追求提升土地生产力为目标,未来50年将关注产水能力的提高。水资源的高效优化管理将推动灌溉工程技术的长足发展。城市废水回收后经充分净化,在区域内多次循环利用,将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抬升地下水位,促进自然界的良性水循环。
大力发展废物循环业,在全社会树立循环经济观念,建设废物处理和回收利用的系统工程。坚持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做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通过资源――废物循环经济链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从而根本改变高消耗、高废弃、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只有高度重视对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实践,积极开发和应用环境友好技术,才能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经济模式和技术支持,达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以资源良性循环和生态环境改善为前提实现经济永续增长的战略目标。
循环经济在全球的兴起与发展
当前经济形态向循环经济的转型,将是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品工业向以生态规律为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的一次里程碑式的产业革命。
全球经济目标增长的惊人尺度勾勒出人类社会对资源环境的深度挑战。世界观察研究所名誉所长Lester R. Brown博士的研究表明:以50年前所无法想象的对环境的恶意破坏为基础,全球产品与服务的产出已从1950年的6万亿美元剧增至2000年的43万亿美元,如果世界经济继续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按照现有的经济模式和产业结构,全球的产品与服务将在未来50年中激增四倍,达到172万亿美元。过去50年中,全球经济总量递增了七倍,这使得地区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超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极限;全球捕鱼业增长了五倍,这促使大部分的海洋渔场超越了其可持续渔业生产能力;全球纸业需求扩张了六倍,这导致世界森林资源严重萎缩;全球畜牧业增长了两倍,这加速了牧场资源的环境恶化,并加剧了其荒漠化的趋势。
适时地构建一个高效有序的循环经济体系,需要在全球范围快速地实行循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系统性经济转型。虽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念已提出近20年,但至今没有一个国家依据这一战略成功构筑以重建碳循环平衡、稳定人口增长、防止地下水位下降、保护森林和土壤、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为目标的生态型循环经济。一些国家正在或将要在某些领域进行产业重构,但有待于区域与全球范围进一步协作,以期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北欧、北美的一些发达国家为提高综合经济效益、避免环境污染,以生态理念为基础,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提出发展循环经济,近年来,循环经济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渐成潮流和趋势。
循环经济不仅得到了发达国家政府的推动,也得到了企业界的积极响应。西方许多企业在微观层次上运用循环经济的思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些良好的运行模式。杜邦化学公司建立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创造性地把循环经济3R原则发展成为与化学工业相结合的“3R制造法”,以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环境保护目标。通过放弃使用某些环境有害型的化学物质、减少一些化学物质的使用量以及发明回收本公司产品的新工艺,比之于80年代末,至1994年该公司生产造成的废弃塑料物减少了25%,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70%。
当前我国城市和农村的产业结构性污染日益严重,通过创建生态产业园区引入循环经济模式,是一条探索之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北京中关村将全力打造一个面积约四平方公里的环保示范园,通过倡导绿色文化和绿色时尚,防治环境污染,分类回收全部垃圾,建设大面积城市湿地“绿肺”,应用风能发电等绿色电力,以绿色科技打造未来建筑规划,服务于潜力巨大的循环经济。
关键词:建筑设计 生态环境 生态建筑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人类进化步伐的加快、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退化着,直到人类意识到恶劣的环境不仅影响了其现在的生活状况,而且严重威胁着人类子孙后代的生存,人类才重新开始审视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何寻找建筑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平衡点,如何让建筑设计融入到生态环境中,这是我们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建筑设计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建筑是整个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建筑的美感从整体上来讲是服从于周围环境的,建筑作为固定的不可随意搬动的具体物体,必须要借助于周边环境恰如其分的布局才可以得以完美的造型体现。绿色植物会随季节变化和易修理剪裁的特点使其在营造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中,成了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独具特色的地域景观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不单是和建筑形象息息相关,而且同建筑室外绿化景观密切相关,空间环境的特定性是建筑不同于其他艺术种类的重要特性,生长环境和民族文化爱好的不同,促使各地域的自然植物景观呈现出很大的差异,而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融合,不但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还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景观,虽然现代资讯共享带来人们生活方式审美取向的日渐趋于相同,不可避免使建筑风格的产生同化现象,但不同的建筑室内外绿化景观却为城市面貌带来截然不同的人文视觉景观,这种不易消融的特点使其成为一幢建筑或一座城市最不易磨灭的印记,从城市区域规划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和周围的现有建筑相互呼应,立体感上的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流线上,符合环境的机理;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局部小环境的处理:通过人的生活和心理的去感受塑造空间,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物或作用的总和。环境问题是一个复合而复杂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可变性也就决定了环境问题的实质性是发展问题,认为自然界“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都依赖于自然界所馈赠的给养;同时,自然界也只有被归纳到人的生活轨迹中,才能变成人的现实生活的要素,人类的建筑活动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创造性劳动,毋庸置疑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目的,但同时又必须兼具审美意识和精神情趣而地面绿色植物系统作为功能最复杂结构最庞大的生态系统之一,一直同建筑有着最为广泛的联系。
二、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
1要尊重自然环境,优化设计,节约资源,提高建筑的环境物理条件。调查研究设计地势的气候条件,比如温度、相对湿度、日光照射强度、风力大小和风向等地域自然因素;周密考虑建筑场地,例如方向、定位、地势地貌、布局;评价阴影范围、引导空气流动;顺应自然环境及保护环境;利用自然能源、再生资源,如太阳能、天然冷源、风能、水能等。可以在屋面架设太阳能集热器、风力微型发电机。
2保护土地资源和植被,注意建筑地域的生态环境,保障一定的绿化覆盖率,在建筑舒适的田园环境。最大可能的利用当地技术、环境材料,以形具有当代乡土气息的建筑。
3加强自然环境与使用者的紧密度,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介质,要尽可能的将自然界的元素引入使用者周围,这是生态设计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尽可能的增加自然采光度,建造起高品质的自然采光系统,创造较佳的通风对流环境,形成自然空气循环系统;创造开放的空间环境,让使用者能更加方便地接近自然环境,比如设计屋顶花园。
4贯彻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筑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节约资源、减少建筑以及建筑废弃物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使建筑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足够的面积以备将来发展。再生能源的利用:沼气、水循环系统、垃圾资源化;建筑物的再次利用:比如拆除新建物即可大量减少建筑垃圾,又可减少资源的浪费;近些年在欧美等地有许多成功作品问世。
5要体现对使用者的关心周密性,无论建筑怎样进行设计、处理,最后都应满足建筑功能的需求,也就是作为人类每日生活作息起居、工作的环境,建筑环境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质量。生态建筑在注重环境的同时还应对使用者以足够的关心。例如:建立立体的多层次绿化系统,净化小环境,改善小气候;利用自然的方法创造适宜的温馨环境,保证舒适感。
三、生态建筑的设计要点
1材料
建筑师设计的一座建筑要从图纸变为正真的建筑物,离不开材料 同样的一堵墙用不同的材料来建造就会带来不同的热工效果,空间效果。合理选取当地建筑材料对适宜技术生态建筑实践来说,因地质气候选取当地的材料是极重要的原则,而本土建筑材料又直接的形成建筑的性格,同时建筑又成为当地地域文化的载体。
2空间布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的扩张,越来越多的土地被侵占,绿色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淡出,然而物极必反在这混凝土的森林中,人们变得越来越烦躁,城市的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如何让绿色重归人们的生活,如何让城市生态系统对整个生物圈的危害减小。
(1)垂直绿化。在建筑的每一层的公共空间中种植大量的绿色植物,并在建筑的四个面上布置金属网,种植爬藤植物,使得建筑中处处充满绿色,充满生机 在室内空间和外界环境中形成一个过渡的区域,建筑外面上的藤蔓植物能遮挡阳光对建筑的直射,并且通过植物本身的光合作用,蒸发吸热而带走部分热量,边庭就成为建筑与外部环境间的生态调节器同时,边庭内的绿色植物成为优美的视觉焦点,有助于舒缓工作的紧张氛围,在工作之余能直接地感受阳光和绿色,建筑与绿色植物和谐相处,人与绿色和谐相处。
(2)坡台地的面积及利用。积极利用场地内不利的高差,采用局部的架空处理,设置地下车库或就近边庭做成下沉式的展览空间,利用内外空间的渗透形成流畅的通风效应,增强建筑
底部空间的空气流动,通过空气的循环效应,而达到降低建筑表层温度的效果。架空的地下空间结合绿化合理地开口,实现自然采光通风,减少了机械排风和照明的能耗,实现建筑节能的生态化。
3自然通风。在设计中尽可能的采取自然通风,避免机械通风。
4景观
(1)植物配置。在当下的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本土化,地域化,生态化是目前景观设计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在初期很多景观设计只注重美学的因素,对植物的生态属性忽略不计,在我国北方地区花巨资种植不适宜在北生长的热带植物棕榈树等阔叶植物,结果导致成活率低,后期维护费用提高 更有甚者,直接从国外引进国内没有的物种一枝黄花等,然而因为缺少天敌,相对于本地的植物在种间竞争中占有极大的优势,其迅速生长繁殖,泛滥成灾,严重影响本地区的生态平衡 目前在景观设计中 设计师利用生态学原理合理搭配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形成合理的共生关系。
(2)水景。水是人类发展之源,纵观历史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都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择水而居因此在景观设计中,水景一直得到了设计师的青睐,然而目前全球水资源匮乏,水的循环利用已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中水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已经在建筑设计中广泛运用。
5能源。全球能源危机是目前全球所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之一,解决建筑全寿命过程中的高能耗一直是设计师所梦想的日前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低碳建筑的发展也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太阳能屋面,地源热泵,水源热泵,沼气能发电等已逐渐在建筑中应用。
推进绿色建筑,实现城市的绿色发展,就要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将以发展绿色建筑为基础,扩展到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社区和绿色企业建设,最终可以实现建筑与人,城市与环境,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的目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坚持走以绿色建筑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用主动的方式避免快速城市化对能源的大量耗费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减缓能源和环境对后来人的不利影响。在建筑规划设计、建造施工改造时,应结合该区地形与空间现状、建筑与周围环境、地域风貌与传统文脉等,来确定其环境与建筑总体的空间设计,保持好该地区自然植被、水域、景观,保护好地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成, 陶花明, 陈岚. 生态建筑与建筑生态化[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27) [2] 陈铁. 建筑设计发展方向——生态建筑设计[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18)
[3] 李广群, 肖杨. 浅谈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32)
[4] 樊亚明. 生态建筑与建筑生态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5)
[5] 陈铁. 建筑设计发展方向——生态建筑设计[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