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56: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婆媳关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你也许没有小姑,却不能没有你的智囊团,不能没有你的婆媳关系曲线。
舒婕、代绘和封是多年的闺蜜,友谊从大学女生宿舍一直延续到各自结婚生子。除了日常消遣,这个三人智囊团也成了彼此生活的坚强后盾,舒婕快人快语,代绘为人温婉,而这周的固定聚会上,有麻烦的是封茜……
时间:每周四中午12:00
地点:依东外国原创美术博物馆EDOFOSTER咖啡厅
第一幕
代绘:怎么了,婆婆还不肯把孩子还给你吗?
封茜(略显烦躁):我看一时半会解决不了。
舒婕:上次我让你直接找你婆婆谈,你谈了吗,
封茜:谈过了,谈了两次,越谈越僵。(叹气)最后完全说死了,一点商量余地都没有。
舒婕:我早就说过,你儿子一岁半断奶的时候,你就不该把他交出去。
封茜:那时候婆婆说孩子小,还是她带着放心。我跟婆婆的矛盾,从我和老公结婚的时候就开始了,大事小事她看着都不顺眼,脾气又差,一件事说不行就不行,都不跟你商量,我实在懒得和她吵。我想,老人惦记孙子也正常,让她跟孩子呆一段时间,就把孩子接回来,谁想到孩子一去就回不来了!这次孩子的事,你们让我直接去和婆婆谈,我想想也对。婆媳关系的事,我想还是不要让老公在里面掺和,不然他也难做人。
代绘:说的对。你是怎么和你婆婆谈的?
封茜(气愤):第一次去说,我是好言好语的,我说,孩子现在已经三岁了,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龄,我工作也轻松,完全可以自己带孩子,再说跟妈妈住,对孩子比较好。婆婆当时脸色就变了,说我一点经验没有,照顾老公都马马虎虎,别提孩子了,怎么也不肯把孩子交到我手里,一边说,一边看电视,连看都不看我。我当时气呀,饭也没吃就走了。
舒婕:我知道你婆婆厉害,没想到这么厉害后来呢?
封茜:幼儿园开学的日子快到了,不能再拖了,我还是得去把孩子接回来。硬着头皮也得去。没想到第二次再去,她都不等我说话,就说,孩子的事不用谈了,去幼儿园有老师,回来有她,让我安心工作就行了。我一听就急了,她那是什么文化水平?3岁开始正是孩子智力发育期,整天跟老人呆在一起,将来肯定聪明不了。我一急,就和她吵起来了。最后.孩子没接成。我总不能动手抢吧。
代绘(皱眉思索):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封茜:我是没办法了,还是让我老公出面吧。你们觉得呢?
舒婕:早就该他解决了,毕竟那是他妈妈,他不解决谁解决!干吗让你做恶人!
代绘:我觉得这么做不是太好,矛盾僵化到这个地步,才让他出面,恐怕……
闲言碎语
可以想象,封茜在日常生活中和婆婆相处时,态度大多是直来直去,而封茜的婆婆也是个倔脾气的人。这样性情的两个人直接交锋,难免水火不容。孩子的事不过是个导火索,引出了两人多年的积怨。也许,事情演变成这种局面,封茜是该坐下来好好想想,“直接沟通”这个看似最“快速”的办法,它是否适用于每一种婆媳关系呢?
第二幕
封茜的家庭问题越发闹得不可开交,原本的三人聚会只剩下舒婕和代绘。难道建议让封茜老公出面是错误的?一向爽直的舒婕也有点发怵。
舒婕(小心翼翼地):封茜的孩子要回来没有?代绘(摇摇头):听说更糟。她老公出马,结果婆婆大怒,说封茜恶毒使心计,挑拨母子关系。其实上次我就不太赞成,婆媳之间的矛盾,老公介入,一般没有好结果的。
舒婕:让她老公出面,我觉得没错啊,儿子开口求个情,比封茜自己硬抢强吧。
代绘:也得看是什么样的婆婆。脾气倔的,火气上来,凡帮媳妇说话的都不是好人,儿子更是不了几句话,一下子就把当妈的得罪了。骂他没良心,娶了媳妇忘了娘。现在连儿子也恨上了。
舒婕:那怎么办呢?
代绘:其实上次我就在想,这事不如让她小姑过去说说。封茜一直跟小姑关系不错,女儿总和妈妈贴心。她小姑明白事理,对她婆婆来说,又不是“外人”,“曲线救儿”,看看这次行不行。
舒婕:好啊,我们给她打电话吧。
闲言碎语
老公出马,事情有时会更糟。如果说,婆媳各自代表利益的一方,那么老公由于和利益双方的关系过于复杂,看似是亲近的人,其实不适合做中间人,因为他无法找到在母亲和妻子之中的恰当的立足点。何况,在封茜的故事中,在已经白热化的“战场”上,贸然加入进去,做了牺牲品还于事无补。
第三幕
三人重聚。一看封茜的脸色就知道事情已有转机。究竟这位小姑用了怎样的能耐,化解了僵局?
封茜(面有喜色):听了你们的建议,找了一个下午,我请小姑出来喝茶。跟她解释,我不是想和婆婆过不去,纯粹是为孩子的事情着想。请她想办法和婆婆疏通。我不指望她能一下子解决我们婆媳矛盾,就事论事,把孩子还回来就行了。我小姑自己也结婚了,知道婆媳关系的微妙之处,能理解。
代绘:那你小姑是怎么办这件事的?
封茜:她人聪明,挑老人家心情好的时候,陪她坐着聊天。先从身体聊起。小姑看似无意,说有时候看着身边有带孙子的老太太,劳神费力,孩子会走路了,三四岁就不听话,调皮,一个看不住就出事。学龄前教育更是麻烦,到时学习不好啦,这样那样的都怪到老人头上,麻烦事很多。
代绘:她这么说,你婆婆不起疑心?
封茜:小姑对我们想要回孩子的事全装不知道呀。小姑说看来婆婆心里也正为这事烦着呢。她也不是真担心我带不好孩子,就是和我“卡”住了。
代绘:关键是.她觉得自己的女儿总是为自己着想的.先就不那么抵触了。
封茜:是啊,小姑还顺着她说了我几句坏话呢(笑)。事都没什么大事,我跟婆婆中间就是缺一个能说得上话的人。我俩心眼都多呀,陈年旧事翻起来,一堵心什么都别谈。小姑从侧面渗透.比我和我老公出面都好。
代绘:小姑帮了这么大的忙,你要不要买点小礼物送她呀……
闲言碎语
从婆婆的角度想,也希望有小姑这样一个人,给她一个台阶,一个不伤面子的理由,不在媳妇面前吃亏。小姑不能说得太急,要给出时间让婆婆自己衡量。难得小姑和婆婆双方关系都好,小姑做缓冲减少了人际关系矛盾,婆媳之间能就事论事,尽快解决问题。
和王丽萍谈婆婆、媳妇与小姑
捷文:据你的观察,婆婆、媳妇、小姑这三个女人之间的关系,核心是什么?
丽萍:婆婆和媳妇的关系,是两个女人潜意识里争夺一个男人,婆婆生养了一个男孩,然后他变成了与媳妇最亲近的人……这样的情结,千百年来都没有改变。
打个比喻,婆婆和媳妇.一个是水,一个是火,水火不相容;在媳妇和小姑之间.媳妇
往往热切希望搞好和婆家的关系,想融入新家庭,好比是热水;小姑常常抱着看戏心态,好比冷水,热水冷水虽然温度悬殊,但还能混合在一起。比如两个人找些时尚话题聊天啊.说些私房话啊,特别在帮助未婚的小姑谈恋爱这件事情上,媳妇和小姑能够达成空前的团结。
捷文:搞好婆婆、媳妇和小姑之间的关系,你认为有诀窍吗?
丽萍:诀窍就是,夹在三个女人中间的那个身兼儿子、丈夫和哥哥三重身份的男人。在这个位置上做得好的男人,反而会引起矛盾,因为每个女人都会认为“他觉得我是对的,他是站在我这一面的!”
先在这个尴尬位置的男人要有个性,特别要有原则,谁对谁错,要分得清楚,说得明白――说到底,无论是婆婆、媳妇还是小姑,终归会服气有原则的男人的。夹在中间的男人有威慑力,能镇得住,家里也就容易太平了。
捷文:《婆婆、媳妇、小姑》是你十年前的创作,十年后的今天,这个家庭三角关系有什么变化吗?
丽萍:多了一个“钱”字。
过去的矛盾,大多是为了争夺爱,现在,很多是为了钱。典型的情境是:三个女人中的一个添了名牌皮包,另外两个就会猜:是“他”多给了她钱吗?因为经济问题,婆媳关系,媳妇和小姑的关系还出现了不少新世相。
捷文:说说这些新世相吧。
丽萍:过去,都是媳妇批评婆婆落伍,婆婆管着媳妇,不让她太张扬。现在,很多婆婆50多岁就退休在家了,如果她儿子挣得多,家里请了保姆,一些还很年轻的婆婆比媳妇还会享受,养西施犬。烫长波浪、跳老年交谊舞、交朋友……如果媳妇是个上班族,为了三四千块钱打拼得筋疲力尽,回家看到正在炖燕窝吃的婆婆,心里就酸了,倒过来挑剔婆婆。
捷文:有比较积极的变化吗?
丽萍:钱带来的好处是住房环境改善,三个女人不在一个屋檐下住,很多矛盾就淡化甚至消化了。
但是也有极端的情况,过去,家里有了矛盾,做媳妇的总要费尽心思去解开那个结,但是现在,有一些人很冷漠,她们想,都独门独户了,反正没有邻居的眼睛盯着我们看了,反正没有工会之类的来做工作了,我为什么要费力去改善婆媳关系呢?有了矛盾,索性老死不相往来!
捷文:这样冷漠的家庭关系,最大的危害是什么?
丽萍:危害了她们共同的那个男人的自尊心!一个不能和自己妈妈保持亲切关系的男人,他能心理平衡吗?与人交往能有底气吗?
所以,即使只是为了自己的老公好,做太太的也不能对婆家太冷漠,婆媳关系是做女人绕不过的一个结,如果你老公太忙,没有做家庭大法官的时间,你就要想办法替他解这个后顾之忧。如果直接和婆婆打交道太难,那就绕开,选一个合适的人做桥梁,比如你们这次说的“请小姑喝下午茶“,这主意就不错。
尽管那条行进路线看上去有点弯弯绕
巫马期
几何学第一课我们被告知: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是直线。可是,假如这两点之间有墙、有沟、还堵车呢?
让我们看看蚂蚁是怎么做的吧:蚂蚁会根据“外激素浓度最大”原则选定一条最短路径,无法直线运动时,从A点去往z点的蚂蚁会迅速找到一条绕过B到达Z的路线BCZ,在C上遇到障碍,它将再次将前进路线调整为DEZ……在人工智能中,“蚂蚁算法”是求解组合优化问题的一种很有竞争力的算法;尽管那条行进路线看上去有点弯弯绕,其实却是最佳路径。
北美印第安人作战时习惯正面进攻,一次,一小队黑脚人袭击克罗人部落,克罗战士一轮轮正面强攻,黑脚人却毫发无损。一个与克罗人做生意的皮货商不耐烦起来,他带领一队克罗战士绕过洼地,攀上岩石,迂回到敌人背后,从悬崖顶上跃入黑脚人阵中.片刻之后,战斗结束了。皮货商就这样教会了印第安人曲线战术。
与战争相比,许多世事更措手,有多少问题会像《一千零一夜》故事里的那样,喊―声“芝麻,开门吧”,便应声而解呢?
唐太宗是一名狂热的王羲之粉丝,他听说“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在辩才老和尚手里.无奈辩才却一口咬定该帖早已不知下落。唐太宗派多才多艺的萧翼去办此事。萧翼带了几件二王真迹,打扮成潦倒书生模样来到越州永欣寺,与辩才很快无话不谈,相见恨晚。萧翼亮出二王真迹,辩才也把《兰亭集序》取出给萧翼看――故事往后有点残酷,辩才老和尚被唐太宗的曲线策略搞得丢了墨宝又丢性命。
说起来还是冯谖为孟尝君画的曲线最圆满:孟尝君派冯谖到自己的封地薛城去收债,冯谖跑去,把借券当着众人面儿一把火烧掉,回去还请功:“领导,我帮你把债券烧掉啦!”孟尝君颇为不悦,然而一年后当他政治失意狼狈躲到薛城时,百姓扶老携幼远道相迎――顺时针奔跑的他,收到了逆时针而来的礼物。
圆,可说是曲线的极致,正像那本19世纪几何学小说《平面世界》所言,在平面世界里,“直线”意味着愚昧无知。
看韩剧,学“曲线救家”妙招
摩 丝
看韩剧,中国人就像在看自己;韩剧讲究的就是一种生活状态,复杂又有趣的家庭关系及对各种感情的理解和处理方式。在发生的大事小事中更深刻的去体会父母、兄弟、妯娌间错综交汇的情感联系,电视机前会心一笑,同时记下妙招。
[强力推荐]
《人鱼小姐》
推荐理由:
《人鱼小姐》开播时就达到韩剧前所未有的30%收视率,这部一续再续的长剧一发不可收拾,竟创下了连拍九部的记录。 该剧讲述的是年轻的“复仇女神”雅丽瑛被爱情和家庭的温暖融化,救赎的故事,而她的加入也给一个传统家庭带来了风暴。
矛盾集中点:
1)李家完全不同意雅丽瑛和朱旺的婚事。
2)婆婆不喜欢雅丽瑛,赶小夫妻俩出去。
3)婆婆跟公公怄气,把怨气撒向雅丽瑛。
曲线方法:
1)雅丽瑛和朱旺跟未来公公约在餐厅,李父故意灌酒雅丽瑛,雅丽瑛假意喝醉,仍保持言语和行为的礼貌,李父认为她“酒品和人品都很好”。李父的支持最终促成两人婚事。
2)雅丽瑛坚持跟婆婆一起干家务,哭着说自己的妈妈已经去世,所以想和婆婆干家务重温母女之情,以此获得婆婆的可怜。她又骗婆婆去外面等公公跟朱旺回家,一起去K歌,用音乐贿赂婆婆,从此跟婆婆的感情越来越好。
3)雅丽瑛约公公午餐,劝公公跪下来跟婆婆道歉,因为婆婆是他最好的朋友和伴侣。公公亲自带婆婆去买衣服,带婆婆吃饭,下班之后亲自买花送给婆婆。婆婆心情好了,和雅丽瑛的关系也更好了。
边看边聊:
结婚后的雅丽瑛成为现代主妇典范,面对韩式的长辈刁难和繁重家务,她用温情和智慧感化了婆婆,使家里人对她的态度在短时间里有了戏剧性的改变。可以说,这部剧就是一部“曲线救家”剧,从中学到的不止是一招二式,而是一套完整的治家方案!
《爱情是什么》
讲述了“很民主”家庭的朴之恩嫁给“很专制”家庭的李大发后的“曲线”对策。
曲线方法:
李家封建,婆婆瞒着公公让小姑子上了模特培训班,公公得知后大怒,要剃光婆婆与女儿的头发,小姑子,只好连夜离家出走……
小姑子半夜出走,朴之恩发现并劝说小姑子住进自己娘家,以免小姑子一个人在外不方便。公公发现后在家庭会上先说之恩欺瞒全家,应该罚站,接着又说,之恩照顾了小姑子所以免了,并向之恩表示感谢。最后,公公意味深长说今天是最高兴的一天。
公婆家人特别固执,不容易听进直接的意见,可以从另一面解决问题,甚至可以瞒住公婆,偷偷地做了一些好事。“东窗事发”后,公婆看到你维护了大家,也会很满意。
《黄手帕》
讲述了一位年轻的单身母亲勇敢面对爱人的诀别、生活的困苦,最终得到幸福的故事。女主角美玲的种种小计谋非常可爱,值得收藏!
一、正在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婆媳关系的疏离,拉远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导致人伦情感的缺失,人性的异化
正在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冲击着我国上千年的婚姻家庭观念和国人的人伦观念。在现代社会传统以父子关系为主的纵轴开始向以夫妻关系为主的横轴转移,夫妻关系已经成为家庭关系的轴心。婆媳之间的依赖性减弱,平等意识、独立意识不断增强。由于社会历史的因素,婆媳关系难处观念根深蒂固,导致现代媳妇对这种婆媳关系的逃避,很少也不愿意花精力去努力寻求解决办法。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齐美尔认为城市人多用理智而不用感情来处理日常事务。目前,现实生活中的婆媳关系更加微妙了,许多人为了避免婆媳之间矛盾,选择与婆婆分开住。这样彼此见面的机会就少了,摩擦也相应减少了。这种不用感情只用理智处理日常事务的方法,造成了婆媳关系的疏离,拉远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距离。现代社会子女与父母分居的这种居住形式,使老年父母在子女长期缺位的生活环境中,其人伦情感明显缺失。所谓人伦情感主要是指子女与父母及其长辈之间与生俱来的亲情。因为影响幸福感的最大因素就是情感。小说中的儿媳小郑与婆婆老庞之间、段总与父母老段老庞之间缺失的就是这种人伦情感。婆媳之间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如“儿媳妇的确是自己的,可不熟,来北京之前也就见过两次,跟见北京次数一样。人家跟你亲不起来,叫你爹妈也亲不起来,一句话嫌少两句话嫌多,大眼瞪小眼最后都不会说话了。都难受”。《逆时针》中婆婆老庞被构建成了一个弱者形象,儿媳妇小郑自视高不可攀,充满了能量,一切传统的都不在她眼里,包括婆婆,因为她认为自己是站在新时代的前沿,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即使不懂也没有关系,她还可以求助于书本、电脑,所以婆婆对于她已经没有可用之处,婆婆的那一套也都过时了。导致(公)婆婆在儿媳面前整天手足无措,在儿子家里完全多余,像两个老傻子。老段“现在偶尔抱抱牛顿都有心理障碍”。
“二十一楼(儿子家)的活儿也不能全身心投入,越这样越容易出问题。”老年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精神上的照顾,可是儿媳小郑与婆婆老庞之间、段总与父母老段老庞之间几乎没有精神层面的情感交流与沟通。由于儿子太忙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太短,又不住在一起,多种因素加在一起,儿子根本不知道父母在想什么,父母也不知道儿子在想什么,儿子与父母无法沟通,如段总无奈地说:“人老了,你弄不清他在想什么。”家庭决策权是亲子矛盾的根源,因为老段的“拧”,得顺着。段总早就防患于未然,与父母分开住。老段在作品中被排斥在家庭权利中心之外,老段由中心慢慢移出、弱化,最后到边缘,在家庭中不但无话语权,也无行动权,成了一个多余人,他由本来讨厌狗,因为无所事事到爱上了狗。一家之主变成了多余人,被冷落。人伦情感的缺失,家庭成员之间亲情关系疏离。小说中血缘关系反而被邻里关系所取代。做了一辈子骄傲的基层教师的老段和他曾做“业余接生婆”的老伴老庞满怀热望地进京,来照顾已经“成功”了的儿子和大城市长大的儿媳———儿媳就要生了,他们带来一大堆煲汤秘方,以备万一的接生器械,家里还养着几只专门用药材喂的母鸡。但这一切,在讲究科学育儿的儿媳面前全都落了空。于是,只好将这种关怀愿望错位倒置在同在北京飘零但仍在底层挣扎的“我”的小镇来的妻子小米的身上。老段老庞与儿子尽管有血肉亲情,但在文化上却形同陌路。老段老庞在这种异化了的家庭关系中失去了人伦之乐、天伦之乐,父子关系、婆媳关系异位、错位,亲情关系冷淡,失去了那种浓浓的人情味。在人情味、父子情、婆媳情、天伦之乐缺失、缺席的情境下,老段不得不去动物———狗那里寻找真情,寻找温暖、温情。结尾处准备离京回乡的老庞却在临行前中风,预示着他可能要在“异化”的大都市里度过余生。在《逆时针》中,没有坏人坏事,甚至连儿媳妇也都是善良的,但是他们谁也快乐不起来,谁都在压抑中喘息,最后被无辜地抛弃在城市中。
二、在城市化进程中只有婆媳双方都能真正实现人的现代化,才能更有利于建立健康和谐的婆媳关系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合乎规律的现象,是一种与工业化、现代化相伴随的社会趋势。婆媳分开住的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化现象。城市化在使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度增强的同时也使城市的团结力和整合度减弱,社会控制力的减弱使个人对社会的疏离感增加,导致人的心理出现扭曲。在城市化大潮中老段与老庞来到大城市因为“身份迷失”所带来的精神空虚等问题,一方面是儿子、儿媳疏于对年老的父母进行精神上的照顾,漠视老段与老庞情感方面的需求,相互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另一方面也有着老段与老庞他们自身的局限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使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加,也使得人们有可能从事各种各样的业余社会生活。婆媳分开居住使老段、老庞有了更多的私人空间,精神更自由。对一个现代人来说,这是一种解放,是自由的、更合理的人生安排,你的人生不再是为了别人而活着,而是享受自己的生活。老段、老庞应该放弃传统的思想观念———把儿子、儿媳、孙子看成是自己的全部世界。如“放下行李老庞又急了,要看儿媳妇。来这里不是为了过日子的,天底下。有比看儿媳妇更大的事”。
“老庞回来了。儿子请了一个年轻的保姆,就把老庞解放出来了。但是老庞被‘解放’得很不舒服。”儿子、儿媳、孙子不在身边,连去圆明园、颐和园玩也没有了兴趣。老段、老庞应该更新观念,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可是老段、老庞却并不会享受生活。如“老两口在广场上转了一圈,穿过天安门来到故宫前。老庞一看门票太贵,不要看了,不就几间屋么,电视上看得多了……就在城外护城河边坐下来,喝了两瓶水,吃了两个煮玉米,一直等到傍晚段总的车来,屁股都坐麻了。”因为正在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实现人的现代化。所谓人的现代化,从广义上说就是指人本身的所有现代化变迁。社会现代化的各个要素都离不开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因此作为现代人的老段、老庞应该变得更为开放、更乐于接受新的事物,更容易接受社会的变革和变化。作为现代人的段总与小郑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全面发展自己,实现真正的人的现代化。
儿媳小郑应该培养自己的平等意识和关怀意识,应该与婆婆建立一种完全平等的婆媳关系,与婆婆能够平等进行情感交流。关怀伦理学家内尔•诺丁斯认为,“关怀”是如何接受爱心,付出关怀。“关怀者”与“被关怀者”通过“对话”过程发展成真正的关心。在中国养老机制缺失的情况下,家庭赡养老人仍是主要的养老方式。作为儿媳小郑,应该给予生活上的照料,同时更多地要给予老人精神上的慰藉,要多和老人交流沟通。人老之后,最怕的就是孤独,媳妇若能与婆婆搞好感情交流,消除心理上的隔阂,双方的心理距离会缩短。段总在处理婆媳关系中也应该充分发挥积极的中介作用,帮助婆媳进行心理沟通,消除婆媳间的心理屏障。总之,在城市化进程中只有婆媳双方都能真正实现人的现代化,才能更有利于建立健康和谐的婆媳关系。
作者:姜磊钟敏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
恋子情结和独占欲是冲突焦点
从这几年接手的咨询案例来看,“80后”婆媳因闹不和而产生心理问题的数量确有上升趋势。婆媳间矛盾冲突最本质的原因是“恋子情结”和“爱情独占欲”的冲突。“80后”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任性、不会体贴人、不会做家务、受不得一丁点委屈,但对新鲜事物吸收快,个性张扬,婆婆们往往就看不惯。
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金钱观念的分歧。婆婆们一般很节俭,自然看不惯儿媳们的大手大脚,而儿媳们从小丰衣足食,无法理解婆婆们固守的俭省观念。
第二,家庭观念的对立。婆婆们往往以丈夫和儿子为人生重心,而儿媳们多半自主意识强。
第三,子女教育方式的差别。儿媳们认为孩子一定要从小开始学习各种技能,婆婆们则往往疼爱甚于管教。
第四,就业观念的撞击。婆婆们习惯职业生涯上的稳定和平凡,而儿媳们则因为压力和竞争而不得不一路追赶,甚至经常变换工作。最后是传情方式的差异。儿媳们敢于公开示爱,这种情感表达法让婆婆们颇为看不惯。
婆媳不和的根本原因在媳妇
婆媳关系是当代社会转型期最复杂的一种人际关系。形式上它属于亲情当中的一个分支,包括纵向的血缘关系(婆婆和儿子)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横向的夫妻关系(媳妇和丈夫)。
第一,婆媳关系是两个女人对丈夫和儿子感情上的拉锯,是亲情和爱情的争夺。从抚育角度解释,母亲把自己带大的儿子拱手让给别的女人来管,不愿意,割舍不下。纵向权力交给横向权力,有种失落、不甘心是很正常的。
第二,儿子娶媳妇后,也不会在精神和经济方面完全意义上独立。矛盾主要来自生活琐事,婆婆和媳妇互相看不惯对方,越想插手,关系越僵。
第三,经济上的问题。婆婆和媳妇各打各的小九九,牵涉到自己的利益,难免有矛盾。比如有的媳妇希望多啃点老,婆婆如果看到自己的血汗钱拿给媳妇挥霍,会受不了。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婚姻可看成是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媳妇和丈夫是这个公司的投资者,双方的年龄、经济条件、精力等是为婚姻所必须付出的,也是向公司投入的成本。公司的“产出”包括生理需求、稳定感、安全感、社会评价和被尊重等等。以最小投入得到最大产出。女方总是希望男方把他的资产尽可能投到公司中去。
婆媳关系搞不好,最根本的原因在媳妇,苛刻的婆婆毕竟是少数,而丈夫必须兼顾双方的要求,是最大的受害方。媳妇是最大的受益者,媳妇要树立一损俱损的观点,应多从婚姻美满度上去考虑问题。
专家观点
对婆、媳、子的相处之道,专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1.“他”要在心理上成熟起来。双方都应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对于差异采取彼此宽容、和谐共存的态度。
婆媳双方不要把丈夫/儿子当成争夺的物品,可以用共同对儿子的爱为纽带;婆媳双方要更加理性,发泄之前先想一想,而不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否则很可能闹到谁也不理谁的地步。
1、你说奇怪不奇怪,儿媳妇不养公婆就不孝顺,女婿不养岳父母叫正常,儿媳妇半年不去看望公婆叫不懂事,女婿半年不去看望岳父母就正常,十个岳母有九个疼爱女婿,十个婆婆有九个和儿媳妇关系紧张。
2、婆媳婆媳,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大部分婆媳关系不好,问题就在于前面十年看婆。人都是相互的,你全心全意对别人,别人也会全心全意还你。
3、婆婆眼里媳妇永远是外人,媳妇眼里婆婆总是有些碍事。
4、婆婆就是怕你没受过她受的罪,却享了她没有享的福。
(来源:文章屋网 )
我是“80后”一代,结婚后就与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可日子才过了一年多,婆媳关系就闹得僵持不下。
2008年,我生了个女儿,婆婆不满意,开始对我横竖看不顺眼,经常说些很难听的话。我受不了这个气,就与婆婆吵起来。两人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几回之后就从吵架发展到了动手打架。我最气恼的是老公偏偏最听母亲的,凡事都站在他妈妈一边,不帮我说一句话。我和婆婆每打闹一回,我就气得抱着孩子回娘家一次。开始,老公还会过几天就到娘家来接我。后来,烦我埋怨他偏心,我和婆婆一吵架他就躲出去。
最近,我才知道老公在外面有了红颜知己。我该怎么办呢?
浙江 何女士
何女士:
婆媳相处难是个普遍的现实问题。婆媳关系的微妙之处皆因有爱,两个原本不相识的女人,因为对同一个男人的爱而成为一家人,就会对彼此有更多的要求。因此,一般来说,婆媳关系恶化还会导致母子关系和夫妻关系受影响。可以这么说,处理好婆媳关系,家庭就很和睦、安定;婆媳关系处理不好,男人变成了两个女人的战争砝码,家庭就变成了两个女人的战场,婚姻最终也会亮起红灯。
一般来说,婆媳发生分歧,主要是生活习惯和观念上的差异。你与婆婆之间的冲突,其实就是观念和家庭情感角色的冲突。婆婆在潜意识中会认为,儿子是自己拉扯大的,就好比是自己的财富。儿子长大结婚后,婆婆就会感觉儿子被媳妇抢走了一样,因而心里就有敌意,对媳妇吃醋。而媳妇呢,特别是80后的女孩,以前在父母家呼风唤雨,大多是任性多于包容,受不得委屈,就把对老公的气也转到了婆婆身上。有人说,婆媳是天然的敌人,其实是因为她们没有相互接纳和分享爱的能力。
婆媳之间燃起战火,最忌讳的就是拉男人当裁判。夹在当中的男人,既不能做“孝顺儿子负心郎”,又不能“娶了媳妇忘了娘”,只好充当“夹心饼干”,左右为难,或者就干脆逃避,到其他地方寻求寄托。
从年龄和心理特点来说,婆媳之间,期望作为长辈的婆婆主动改变和妥协是不现实的,遇到婆媳有分歧,做媳妇的在小事上不妨退让一点,但在大事上也应该有理说理,而不是得理不饶人。
另外,你还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时时用“恶婆婆”的眼光看待婆婆,而要把她看成是一个需要晚辈照顾和关心的老人。即使婆婆有些敌对情绪,做媳妇的装装糊涂也就过去了。要知道,婆婆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婚姻不幸福,既然大家因为爱而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就要学会分享爱。
记住,爱是最好的黏合剂。
邢少红
温馨提示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婚恋中,有心理困惑需要倾诉、解决,不妨和我们联系(请尽量通过信件、邮件的方式详细说明自己的困惑)。本刊会严格保密你的个人信息,并邀请专家为你免费解答。
本栏所登问题均已编辑处理,请勿对号入座。所配图片均为嘉宾近照。
热线:0791-6634741
记录人:艾 佳
1.不要在婆婆面前使唤老公。这个道理其实很容易理解,换个角度想,如果你的爸妈来家里住,你老公不停的使唤你做这做那,你父母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们会以为女儿在家里很不容易,过的累。婆婆看着你没事指使老公一定会不高兴的,儿子在家做不了主,居然被一个女人使唤,谁不会有抵触情绪呢?离开你婆婆视线后,你爱怎么使唤都行,只是别让她看见。
2.孝敬婆婆是应该的。虽然婆婆没有养你,但是她养了你的老公,所以你既然爱老公,就要理解儿子对母亲的心情,就要和他一起尊敬他的妈妈,你也有父母,如果你的老公和你父母顶嘴,漠视,你会高兴吗?所以多给婆婆点笑脸,多陪她聊聊天。你对他的妈妈好,他自然也会对你的妈妈好。
3.以柔克刚。婆婆提无理要求,媳妇可以当作没听见;婆婆过问小家的事情,媳妇要敷衍:“妈,我们肯定把这事处理好,您就放心吧!”如果婆婆开口骂人,媳妇立刻要指出:“妈,咱有啥话不能好好说,要出口伤人?”如果婆婆动手打人,媳妇要立刻离开现场,请老公出面解决。
4.不要比较。婆婆对自己的女儿、儿子比对媳妇好,那是天性,没有必要嫉妒。婆婆对别的妯娌好,媳妇也可以理解,因为人都有莫名其妙就看顺眼的人,这很正常。婆婆对老公的兄弟好,那更可以理解,那是你老公的问题不关你的事。不要拿婆婆和妈做比较,女儿是自己的妈妈身上掉下的肉,能没有感情吗?婆婆是老公的妈妈,因为老公的关系大家刚认识没多久,就算是媳妇的妈妈,那也是“后妈”,碰到好的“后妈”的比例实在太低,不要奢望。
5.不要在婆婆面前和老公过分亲热。很早就看过这个对媳妇的忠告了。虽然你觉得你们习惯了这种沟通方式,但是老人毕竟是老人,她们有着传统的思想,这就像在外人面前一样,和老公过分的亲热也是对别人的一种不尊重,你说,这是你的家,你愿意怎样就怎样,这是没错,但是家里住了老人,这方面还是应该要注意的。
6.出谋划策的时候要照顾老公的情绪。遇到涉及到婆家的事情,尤其是钱的问题,你总是要给老公出谋划策的,但是一定要顾及他的情绪,讲话一定要有技巧,尽管你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也不要直接说出来,你要委婉的和老公讲道理,让她知道你愿意帮忙而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帮不上忙,并且要多些安慰的话再出谋划策。
7.无欲无求。对婆婆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指望婆婆打电话对自己嘘寒问暖或是为孩子准备东西不切实际,因为婆婆跟媳妇相处时间不长并没有多少感情,小孩还没有见面更谈不上感情。指望婆婆来照顾自己或是照顾孩子,那更是自找麻烦,婆婆永远不是妈,坐月子期间,媳妇既不能干活又不能献殷情,反而要她服侍,你想她会高兴吗?孩子虽然是她的孙子或孙女,但是谁带大还不是叫她奶奶,她一大把年纪干吗要操这心?
要想拥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必须是双方的共同付出。也许婚后你们没有婚礼时那样温馨浪漫,但是就是在平凡生活中才能见证真爱,所以当婆媳有矛盾时,老公一定要及时出来解决矛盾。看了上面婆媳相处妙招,我想此时的你们已经知道了该怎样相处了吧。(赵雅如)
三级跳式的一路升迁
南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大概天生就是当皇后的命。
据说她当皇后,出生前便已经由“上天”安排好了。《宋史》上说她的父亲吴近曾做过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他看到一个小亭,匾额上书“侍康”二字,亭旁边有一株芍药,“独放一花”,花下还有一头白羊。吴近醒来感觉很是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在乙未岁(羊年)生下了“妍丽可爱”的吴氏。吴氏十四岁的时候被选入宫,侍奉当时的康王赵构。吴近这才恍然大悟,认为这是上天的征兆。
当然,这是迷信的说法,也可能是他父亲在女儿发达后的一种刻意附会。古人总是迷信这一套的。吴氏日后被赵构宠爱,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这些“迷信”。譬如有一次,皇帝君臣在海上航行,突然“有鱼跃入御舟”,这时吴氏不失时机地说道:“此周人白鱼之祥也。”要知当时北宋刚灭亡,金兵大举南下,恐慌无助的高宗君臣只好“入海避敌”,在温州沿海漂泊了四个月之久。前有恶浪,后有追兵,其窘迫之状可想而知。赵构此时听了这样的吉利话,心里自然非常高兴,马上封她为和义郡夫人。到达目的地,又进封为才人。
当然,吴氏讨得赵构的欢心,可不单是只凭伶牙俐齿。《宋史》说在赵构即位初期,她“常以戎服侍左右”。有一次,宫廷卫士因不满宦官的胡作非为,突然包围行宫,诛杀宦官,发生兵变。闯进宫内的士兵“问帝所在”,吴氏不惊不慌,用智慧和胆略哄骗过去,帮赵构躲过一险。
除却英姿俏丽、胆略过人外,吴氏还“益博习书史,又善翰墨”。这一点非常重要。众所周知,宋朝皇帝的文人气息都很浓郁,赵构也不例外,因此对“能文能武”的吴氏另眼相待,“宠遇日至”,很快就将她封为“婉仪”,旋又晋升为“贵妃”。
吴氏还擅长搞好婆媳关系。高宗的母亲韦太后从金国还朝后,由吴贵妃侍奉起居。吴氏体贴周到,“顺适其意”,饱受惊吓之苦的婆婆非常受用,对这个知冷知热的媳妇也非常满意。史书上还记载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说吴氏曾经“绘《古烈女图》,置坐中为鉴”,同时,“取《诗序》之义”,在自己后宫的居所挂了一块“贤志”的牌匾。这两件事看似普通,其实寓有深意。要知韦太后曾以“亡国之妃”遭金人掳掠,受过不少“非人之苦”,心里也有许多难言之隐。挂上“烈女图”以明志,“忍辱偷生”的韦太后心里自然欣慰许多。因此,宪节皇后去世后,朝臣请“累表请立中宫”,吴贵妃便成了热门人选,韦太后“亦为言”,力挺吴贵妃。于是,绍兴十三年(1143年),吴贵妃正式被册立为皇后。此后,“追王三代,亲属由后官者三十五人”。
幕后的操持政务者
吴氏不但有做皇后的好命,而且她还是做皇后的“好料”。
高宗赵构大概是在亡国的兵乱中遭受太多的惊吓,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渐渐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他唯一的儿子病死后,便再无子嗣。无奈,只好召宗室赵伯琮入宫,收为养子,命张贤妃育之。当时还是才人的吴氏,为替皇帝分忧,也积极申请“育一子”,于是收宗室赵伯玖为养子。后来,张贤妃不幸病逝,吴皇后便将赵伯琮一并收养。吴皇后对两个养子并没有“亲疏有别”,而是“视之无间”。因为伯琮恭俭勤敏,聪慧好学,堪当大任,所以吴皇后积极说服高宗将其立为皇太子,改名为赵慎。值得一提的是,赵慎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而高宗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因此,赵慎即位,皇权便又由太宗一系转入太祖一系。
吴皇后的大度和大气赢得了子孙(虽然非亲生骨肉)的尊重。1162年,高宗禅位于赵慎,是为孝宗。当了皇帝的赵慎,对非亲生的吴皇后非常尊敬,不但上尊号为“寿圣太上皇后”,而且平时也是毕恭毕敬,拜见“如宫中仪”,对吴皇后的亲属也“推恩有差”。到了她孙子辈光宗即位,对这位重量级的“祖母”更是敬重有加。而她的曾孙辈宁宗赵扩,也时时要聆听她的教导。
吴皇后经历高、孝、光、宁四朝。这些南宋皇帝,虽然心肠都还不错,可就是软弱无主见,好在有她这么一位坚强的女人替他们撑腰。譬如当年光宗向奶奶讨教用人之道,吴太后深知政权交替平稳的重要性,也知道这个孙子很是平庸,所以意味深长地告诫他“宜崇尚旧臣”。再如她过八十大寿时,对侍奉身边的嘉王赵扩“勉以读书辨邪正、立纲常为先”,为这位未来皇位继承人传授君王之道。
吴太后辅佐的这几个皇帝很有意思,个个都不爱当皇帝,而是愿做太上皇。吴太后的夫君高宗赵构就当了足足25年太上皇。孝宗效法高宗,也做了5年。而随后的光宗,因为和孝宗一直不和,又天天受老婆的气(其皇后李氏是历史上有名的妒妇),当了5年皇帝便厌烦了。绍熙五年(1194年),孝宗驾崩,光宗心神俱疲,颓然病倒,觉得“历事岁久,念欲退闲”,也想做个太上皇。甚至他亲爹的“祭奠之礼”,他也以病推托。这时朝廷已乱成一锅粥。群臣此时能信赖的,也只有这位白发苍苍、年逾八旬的吴老太后了。于是,宰臣奏请吴太后“垂帘主丧事”。太后开始不许,她并不愿参与政事。但国不可一日无主,以江山社稷计,她只得再次“出马”,在“梓宫前垂帘”,然后宣光宗手诏,立皇子嘉王为帝。第二天,她又按程序册封嘉王夫人韩氏为皇后,然后马上撤帘,从而干脆利落地化解了这场宫廷危机。
1.农村留守妇女婆媳关系现状
1.1婆媳关系现状描述
随着女性从家庭中解放出来,伴随着的是女性的经济独立、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各种权利的确立和扩大,传统家庭的婆媳关系受到很大冲击,新时期农村的婆婆已无威风可言,婆媳矛盾总体趋于缓和。
根据李乐红对南昌市调查的情况来看,婆媳关系融洽的占40.88%,婆媳关系一般的占50.66%,婆媳关系紧张的占8.46%。婆媳关系总体趋于缓和,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婆媳关系融洽的并不十分普遍,关系紧张和关系一般之和仍占60%左右,说明大部分家庭婆媳矛盾中固有的敏感、微妙的状态仍然存在,并且成为了影响家庭和谐的重要问题。
我们在访谈过程中也发现,总体而言农村留守妇女婆媳关系趋于缓和,但关系十分融洽的家庭仍占少数,婆媳矛盾趋于隐性,表面上没有产生激烈的冲突,但经常是面和心不合,一些心理隔阂仍然存在,如果不及时处理一些小的争吵和矛盾,婆媳关系就会越来越僵化。
1.2婆媳矛盾原因探析
调查发现导致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的原因很多,将其分析总结后大致分为四类:
1.2.1观念和习惯的差异
观念和习惯的差异,包括饮食习惯、消费观念、教育观念等,由于婆媳来自于两个家庭,生活环境不同,加之二者之间存在代际差异,所以大多数婆媳在观念和习惯上差异较大,如果不能协调,便会产生矛盾。如:X2:“我跟我婆婆就过不到一块儿,我吃不惯她做的饭,特别油,还咸的不行”;P2:“她整天不好好吃饭,就光爱吃零食,我说那个没营养,也不健康,说她几次都不听”;X5:“我平时买一些衣服化妆品、添置点儿东西啥的,她就说我花钱大手大脚”;P5:“她平时净爱买些没用的,你就说那个饮水机吧,买了也不怎么用,就是个摆设”;X7:“她太溺爱孩子,孩子犯了错,我教育孩子,她还拦着,有时候还跟我吵吵”。
1.2.2权力和资源的争夺
争夺权力和资源,包括争夺家庭地位、财产、丈夫/儿子的关爱,家务分工纠纷等,在传统社会婆婆具有绝对的权威,料理家务、侍奉婆婆是媳妇的主要任务。但现代社会的家庭关系主轴向夫妻关系转化,在婆婆巩固家庭地位的同时,儿媳试图通过现代教育和经济实力带来的实际权力,改变在家庭中被管理、被统治的地位[2]。而且当这些争夺涉及经济因素时,婆媳冲突会更加明显,对于金钱、房产和其他养老资源的争夺,会对家庭产生破坏性的纠纷[3]。此外,母子之爱和夫妻之爱的感情争夺也是造成婆媳矛盾的原因之一。
如:X1:“我结婚都几年了,一些重要的场合(如:喜事、丧事)都是她做代表去”;“我孩子满月的份子钱也是她收的,我一分钱也没看着,为这事儿我还跟她吵了一架”;P1:“她成家这几年了都没掏过份子钱,有事儿都是我替她出钱,我孙子满月时候,我收了份子钱,她还跟我闹了一场,她凭啥啊,钱都是我出的,肯定也得是我收啊”。
1.2.3不公平对待
不公平对待,即婆婆不公平对待儿媳和亲生子女,婆婆不公平对待各子女或者儿媳不公平对待婆婆和母亲等。即使嘴上叫“妈妈”,儿媳也不把婆婆当成亲生母亲、丈夫一样的“自己人”。往往会因对方无法满足或达到自己的预期而产生不满情绪,而当不满情绪出现后,婆婆和媳妇又都会出现一种归因偏误,从而认定婆媳关系就是婆媳关系,永远也不会变成母女关系[4]。
如:X4:“我婆婆就知道疼她自己的亲生闺女,我跟大姐同一年生的孩子,她就帮着大姐带孩子,我儿子都是我妈帮我带大的”;P8:“我把她当亲闺女疼,没用,人家还是疼自己亲娘,有一回,我们家包饺子,第一锅熟了以后,人家说她娘好久没吃饺子了,二话不说,骑着电动就给送去了,唉,到底是隔着肚皮的”。
1.2.4沟通不当、“剂”缺失
沟通不当、缺少“剂”。在婆媳相处过程中,儿子/丈夫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中间人角色,当婆媳之间产生摩擦时,可以及时的进行调节,然而农村留守家庭中这一角色的缺失,使得婆媳之间的关系更难协。如:X3:“以前他(指丈夫)在家的时候,有些事我跟他说,他劝劝我,我能忍就忍了,现在他不在家,我们经常为些小事儿就闹起来了”;P4:“在一块儿过日子,经常磕磕碰碰的,有些事儿我看在我儿子的面子上就忍了,能让我儿子办的事儿我也不支她(指儿媳)去干,自打我儿子出去以后,就时不时的拌嘴”;X6说“她(指婆婆)不是有病嘛,以前我老公在家就我老公伺候她,我就给她做做饭啥的,现在我老公出去了,我整天伺候她,她还嫌这嫌那的,我们本来不怎么吵架,现在我都快受不了她了”。
由此可以看出,观念和习惯的差异、争夺权力和资源、不公平对待、“纽带”的缺失是造成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的主要原因。此外,调查发现在问及是否愿意改善婆媳关系时,大多数留守妇女表示非常愿意,她们也意识到尤其是在丈夫不在家的情况下,婆媳关系对她们的情感和生活质量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构建良好的婆媳关系尤为重要。
2.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妇女婆媳关系的介入策略
2.1个案社会工作的介入
由于造成婆媳矛盾的原因不同,社工在处理不同服务对象的情况时,会针对具体的原因,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针对由于观念和习惯造成婆媳矛盾的情况,社工定期约她们面谈,首先要了解差异的具体方面,并根据改变程度的难易制定方案,使双方逐步试着改变各自的生活习惯,同时服务对象平时应多与婆婆沟通,多向婆婆请教一些自己不懂的事情。对于那些因争夺权力和资源导致矛盾激烈的婆媳,首先开导她们要懂得尊重婆婆、孝顺婆婆,不要过于计较,同时也要和其婆婆沟通,让她了解媳妇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协商建立一些家规。针对不公平对待问题,首先社工要和其他家庭成员尤其是婆婆交谈,了解服务对象所述是否属实,如果服务对象所述存在偏激,则要纠正服务对象的偏见。如果服务对象所述属实,社工要和其婆婆交谈,指出问题所在,并通过牵线搭桥为媳妇和婆婆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和空间,让她们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增进彼此的理解。针对沟通不当,缺少“剂”的情况,在和丈夫/儿子及时沟通的基础上,社工也会教授服务对象公公及其子女一些化解矛盾的技巧,必要时可以缓解或避免婆媳矛盾。
2.2小组社会工作的介入
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婆媳矛盾问题,社工专门开展了“婆媳一家亲”婆媳关系小组活动。小组属于成长性小组,共招募了4对媳妇和婆婆开展小组活动。
在小组活动动过程中,社工主要运用理性情绪疗法,让小组成员学会理性的处理自己的情绪,并教授小组成员表达技巧和沟通方式,使留守妇女和婆婆学会向对方表达爱、学会沟通。其次,运用角色扮演法,引导小组成员以戏剧化角色表演他们经历过的、当前的或者预期的生活情形,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帮助她们以一种戏剧化的自发的方式表达感受,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深的自我理解,找到正确的情绪宣泄方式,以引导成员进行积极的小组互动,探讨婆媳关系,尝试接近彼此,理解对方。
2.3社区社会工作的介入
社区工作法是以整个社区中的民众作为服务对象,提供助人的、利他的、服务的一种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针对留守妇女婆媳矛盾问题,构建社区文化,营造“母慈媳孝”的文化氛围。例如,道德大讲堂,请著名的文化大师给社区居民讲授“孝道”,并给居民分发《弟子规》及道德光盘等,让市民直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邀请社区里的模范婆媳开展讲座,通过让模范婆媳讲述婆媳相处之道,为居民树立学习的榜样,并传授婆媳相处的巧妙方法;实行寻找“最美婆媳”计划,让居民切实参与到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拉近婆媳关系,实现家庭和谐。
2.4家庭治疗方法的介入
根据本研究所接触家庭问题的性质,本文主要简述联合家庭治疗模式方法介入的策略。在接触期,社工要与每个家庭成员接触,让每一个人都不曾感到被忽略,与家庭成员建立起信任关系,进而在此基础上,邀请每个家庭成员讲述自己关心的事情,社工鼓励家庭成员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以便借此去了解这个家庭的问题、这个家庭的互动怎样导致问题发生与演变到今天的地步、家庭成员的期望和理想、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家庭资源等等,观察家庭成员的互动方式并反馈所了解的情况和问题。在转变期,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是运用各种技巧,帮助当事人家庭改变原来的互动方式,增加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巩固期,同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成员回顾治疗过程,巩固家庭在蜕变期已取得的改变,帮助当事人家庭整合治疗的经验,预备家庭面对再返回日常生活环境中可能遇到的新挑战。在结束期,社会工作者应该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主要是按照原来进行诊断的三个方面(家庭成员的自尊、家庭沟通模式和家庭规则)进行评估。
1.婆媳关系咋就那么难处
中国的婆媳关系为什么自古就非常微妙,非常难处呢?因为这里面有两个传统观念在交互着起作用。
一个是“重男轻女”的观念。人们常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怎么就没说“一个儿媳半个闺女”呢?在中国人的思想里,儿子是自己家的人,可以传宗接代,女儿早晚是要嫁出去的,是人家的人。有了女婿,就赚了半个儿子,娶了儿媳,也就是给儿子找个伴儿,生儿育女。虽然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思想已经有所改观,但综合来看,男人在总体上还是强于女人,所以这种观念很难完全消失。
再一个传统就是中国人的家庭里,孩子比爱人更重要。家庭的基本关系有两种: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两者构成了家庭结构的基础。其他像兄弟姐妹关系、姑嫂关系以及婆媳关系、祖孙关系都是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由于把亲子关系放在首位,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婆婆爱儿子远胜于丈夫。试想,一个婆婆如果从来都是将全部的爱集中在儿子一人身上,不管她的这种做法是主动的,还是不得已的,总之夫妻关系的爱变得不重要了,那么儿子就是她的命。所以潜意识里,她会觉得儿子理应是属于自己一个人的,也应该把全部的爱给自己。当突然有一天,另一个女人来和她分享这份爱,她很难大大方方地拱手相让。虽然理智上她也明白儿子需要一个家,但在情感上还是很难接受另一个女人把自己的儿子夺走,于是在行动上自觉或不自觉地都会表现出来。
阿文有了小孩后,把妈妈接过来带小孩,不料本来尚可的婆媳关系却迅速恶化。当阿文和太太去小区花园散步时,妈妈一定要求一起去。看电视的时候,如果看到媳妇和阿文一起坐在沙发上,妈妈也会坐过来,并且必然是坐在两人中间。除了这些比较极端的情况外,还有一般婆媳关系的普遍问题,比如经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个不停。阿文左右为难,朋友帮他分析了原因。
原来,阿文的家乡非常传统,男尊女卑的情况很严重。妈妈嫁到他家后,一大家子在一起生活,她并不受重视,一直很孤独。直到有了阿文以后,她才不再觉得孤单,并觉得自己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劲头儿。后来,虽然他们一家人出来单过,但和丈夫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她心目中最重要的,一直还是儿子。
这个例子其实比较典型,一般的婆媳关系或多或少都有点儿其中的影子。相比于婆媳关系,公公和儿媳妇的关系一般就没那么紧张,更有“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一说,这里面当然有点“同性相斥,异性相容”的意味,女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天生就比男人之间以及男人和女人之间更微妙,但也脱不了前面我们说的那两个传统观念的干系。再加上现代女性远比老一辈人更加独立和有思想,哪听得别人指手画脚,这婆媳关系还真是不好相处。
婆媳关系之所以在家庭人际关系中具有特殊性,因为它既不是婚姻关系,缺少了亲密性,也无血缘联系,缺少了稳定性。如果处理得好,婆婆和媳妇会因为都爱一个人而“爱屋及乌”,相互理解包容,各得其所,关系就会融洽,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因爱而“争风吃醋”,则婆媳之间会出现裂痕,难以相处。
要想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系统,就要将夫妻关系置于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婆婆不管多么爱自己的儿子,他终将有一天要独立生活,能陪伴他终生的,是他的爱人。
2.确立夫妻关系的主导地位
很多的婆媳矛盾,导火索都是一些生活琐事:做家务谁多谁少;洗衣服该用肥皂还是洗衣粉;煮饭加水多了少了;管教孩子要宠还是严……所有这些问题,往往都无所谓对错,但又足够成为双方争执的理由。这些事表面上看是小事,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家庭关系的角色定位没解决好。
婆媳关系,表面上是两个女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三个人之间的事情,没有中间这个男人,婆媳关系就不存在了。所以,婆婆、媳妇和儿子一定要各自做好角色定位。首先要将夫妻关系作为家庭关系的中心,儿子和媳妇要承担起做家务、带孩子、孝敬双方父母等一切责任,只有夫妻关系紧密了,婆媳关系才会好。
对于婆婆来讲,不管是否和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有个声音要不断提醒自己,“我可以当老伴儿的家,却不能当儿子媳妇的家”。在原来的家庭关系中,婆婆可能做了大半辈子的主,但是在儿子的家,婆婆做主的欲望就不要太强烈了,可以提些建设性意见,但家是儿子和媳妇的,让他们做主吧。只要儿子过得幸福,自己也能享受到天伦之乐,其他的哪有那么重要。
媳妇虽然是主人,但切不可处处摆出“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姿态,要怀有感恩之心。首先,感谢她多年含辛茹苦,培养了一个优秀的男人送到你身边,丈夫的身上凝结了她太多的心血;其次,感谢她在一把年纪的时候,还在帮你照顾这个家,“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是多么可贵的事情啊!
儿子是婆媳关系的中间人,扮演好“双面胶”这个角色,也至关重要。一方面,丈夫要给妻子一个很明确的态度,“你在我心中是首位的,但我们要一起孝敬父母”。另一方面,儿子要告诉母亲, “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并不一定适合我。我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做决定,并应该承担责任”。当然,受夹板气的儿子不少,但重要的是要能在这两个深爱你的女人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说话做事要讲策略,讲方法,不管是“和稀泥”也好,还是“两面派”也好,让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就是好。但是,基本原则不要去破坏,既要尊敬父母,也不能做一个“愚孝”的人,不管老人说得对不对,一味地服从;同时,也不能“娶了媳妇忘了娘”,老婆可以宠,但也要顾及老妈的感受。
角色定位好之后,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其实,婆媳的关系是亦敌亦友的关系,双方的利益一致了,就是友,反之,就是敌;双方的问题处理好了,敌可变成友,否则,友可变成敌。是敌是友,这杆秤,自己心里要掂量好了。
3.相处之道是彼此都要有点儿智慧和耐心
一说起婆媳关系,很多人的脑海里就出现几个词:纠结、复杂、难搞、天敌。两个女人为了一个深爱的男人,稍有不慎就会闹得鸡犬不宁。不过,现实生活中,把婆媳关系处理得和谐美好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林阿姨今年58岁,是位年轻的婆婆。她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突然之间要接受一个陌生女孩成为自己家中的一员,而且还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刚开始还真有点不适应。但是,既然她是能给儿子带来幸福的人,自己就尽快调整心态。
媳妇是外企员工,加班是常有的事。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大,竞争激烈。看着孩子们的辛苦,林阿姨就努力做好他们的“勤务兵”。不仅做好可口的晚餐和有营养的早餐,还给经常加班的媳妇准备低热量的夜宵。尽管有时候只是一碗清汤,但她的用心,赢得了媳妇的真心和孝心。儿媳常常会抽时间陪同婆婆买些适龄又新潮的衣服,在媳妇的精心指导和搭配下,她这个小老太太如今变得越来越潮了。让她最感动的是两年前她的生日,媳妇自己动手做了一条非常漂亮的项链作为礼物送给她。
不过说实话,有时林阿姨也看不惯媳妇的一些生活习惯,比如东西乱放,花钱大手大脚等。对此,她不会直接说出来,也不在当时表现出来,只等他们不在家,或者不经意的时候放回原位。时间长了,媳妇一找不到东西就问她,也渐渐明白了她的用意,虽然还是乱放,但是比从前好多了。有时看着媳妇用纸、用水那叫一个费啊,她也不做声,悄悄找来有关节水、节能的报纸放在桌上,并趁媳妇在的时候拿出来看,有时还和老伴儿说说。聪明的媳妇当然明白,渐渐地也十分注意了。林阿姨说,现在的年轻人虽然没吃过多少苦,但都读了不少书,人还是聪明懂道理的,只要拿出一颗关爱的心,注意方式方法,一般来说他们还是能接受的。况且,从年轻人身上,自己也学到了不少新东西,挺有趣的。
小孙是个30岁的媳妇,她也总结出了一套婆媳相处之道,那就是对待长辈们的旧习,除了多多理解,更要循循善诱。她的办法有:换了容积小的冰箱,强行减少剩菜剩饭贮存的空间,将长辈使用的锅、碗、盘子、水壶、暖瓶等盛食物和水的物件换成小一号的;食物不能一次购买很多,经常检查食品柜,及时将过期食品清除掉(此项工作可以背着长辈做);购物回来报价要打折扣,老一辈都比较节俭,更看不得你将他儿子辛苦挣的钱都花了;与婆婆沟通不畅时,不妨让孙子孙女出面,往往效果更佳。
小顾的儿子已经两岁多了,她和婆婆至今还没闹过别扭,连老公都夸她做得好,她总结了婆媳和睦相处的十条原则:
(1)在感情上不能对父母和公婆完全一样,但是在钱上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对公婆,该花的钱要舍得花。
(2)对父母可以随意批评,但是对公婆要三思而后言。
(3)要能坦然接受公婆对老公要比对自己好的事实,父母都是疼自己孩子多一些。
(4)不要觉得结婚生子公婆要给多少钱,要帮忙带多长时间的孩子,给,是他们的人情,不给,也不要心存不满或者言语攻击,更不要跟自己父母给的做比较。
(5)不违反原则的事情,可以迁就一下婆婆,不要太认真,如果对公婆的做法很反感,要找到合适的时机,十分委婉地提出来。
(6)如果自己想偷懒,就不要指责婆婆做的饭不好,地板不干净,不满意就自己做。
(7)大多数婆婆好哄,甜言蜜语的作用不可小视。日常生活中有了问题及时修补是十分必要的,多说点好话少不了什么。不可当面顶撞婆婆,礼让为先,等心平气和后再说,否则只能小事化大。
(8)定时“行贿”的效果常常出人意料,遇到重大节日或特殊时间,抓住时机略表忠心,小小破费就可能收获重大回报。
(9)凡事要给婆婆留足了面子,有了问题尤其不要当着老公和孩子的面说,婆媳俩可以私下里说说。
在封建社会,婆媳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媳妇必须俯首听命于婆母。今天,这种不良传统已被摈弃,但融洽的婆媳关系也并不多见。那么,做媳妇的应怎样科学地处理好婆媳关系呢?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婆婆真心喜欢你呢?
要时刻提醒自己:孝敬婆婆是应该的
虽然婆婆没有抚养你,但是她养育了你的丈夫。因此,你要理解儿子对母亲的那份感情,要和他一起尊敬他的妈妈。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丈夫和你的父母顶嘴,你会高兴吗?所以你应该对婆婆笑脸相迎,多陪她聊天、多孝敬她,这样,你自然就会受到婆婆以及全家人的喜爱。
不要在婆婆面前与丈夫过分亲热
在外人面前与丈夫过分亲热,是不尊重他人的一种行为,在婆婆面前与丈夫亲热更是如此。可能有些媳妇会觉得,这是我的家,我愿意怎样就怎样。可是你的家里有老人,老人有老人的传统思想和习惯,你不能不考虑老人的感受。
出谋划策的时候要照顾丈夫的情绪
每当有涉及到婆家的事情时,尤其是涉及到钱的问题时,丈夫总是需要你来帮助出谋划策的。此时,你千万不可得意忘形,讲话一定要有技巧,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应马上征求老公的意见,不可独断独行。你要时刻提醒自己,婆婆始终在一旁看着你。还有一些情况,是需要你出钱的,譬如公公生病了,即便你不出钱,你的老公也一定要到处弄钱给爸爸治病的。所以你既然无法逃掉,倒不如拿钱的时候干脆一点,而不要表现出不情愿的样子,应主动把钱交给婆婆,这样既能讨得婆婆欢喜,又可让老公满意。
尽量不要在婆婆面前使唤丈夫
这个道理其实很容易理解。你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如果你的父母来到你的家里住,你的丈夫不停地使唤你做这做那,你的父母会怎么想?他们会认为女儿在家里过得很累。当婆婆看到儿子在家里做不了主,被女人呼来唤去的时候,难免也会产生抵触的情绪。聪明的媳妇会在婆婆面前忙前忙后,而当她的视线离开后才会去使唤丈夫。你一定要记住,怎么使唤老公都可以,只是千万别让婆婆看见。
多关心婆婆的日常生活
无论你是真情还是假意,表面的功夫都是要必须做足的,这样也会让丈夫对你另眼相看。给自己的妈妈买东西时也想着给婆婆买一份,多细心观察婆婆的日常生活,关心她的冷和热。她想吃什么,想做什么,都应尽量满足她的愿望。你的关心与体贴,婆婆都会记在心里。
留点时间听婆婆唠叨
有空的时候应该多哄哄婆婆。老年人都喜欢有人陪她聊天,你可以要求婆婆多讲一些丈夫的成长经历,以及抚养儿子的不容易,一边听一边随声附和两句:“妈你真是不容易,我们俩一定得好好孝敬您”。要让她觉得你也是家中的一员,她有了你就是多了一个女儿,而不是一个抢走她儿子的女人。
要把丑话说在前头
在婆婆来到你家之前,你最好先就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与老公达成共识,譬如你没有办法早起,你没有办法天天做家务,你和老公在生活中没有男尊女卑的观念等等,让他事先把情况和婆婆说明一下。此外,在与婆婆一起生活的过程中,如果有些事情是令你实在无法忍受的,那么你不需要强迫自己忍受,可以尝试让你的老公与婆婆进行沟通与协调。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婆媳之间总会有一些小的摩擦,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千万别记在心里、挂在脸上。摆冷脸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样做会令老公为难,让婆婆认为你不懂事。因此,如果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不要太斤斤计较了。
关键词:婆媳剧;结构主义;角色功能;叙述模式;文化心理
在中国,婆媳关系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影响日常生活的重大问题,而婆媳剧就是对百姓生活中这一关系的真实再现。近几年,婆媳剧或者是有婆媳关系情节的影视剧登上荧屏,一路走红,成为街头巷议的焦点。从《双面胶》、《媳妇的美好时代》、《婆婆来了》、《麻辣婆媳》、《婆家娘家》、《我的美丽人生》到《当婆婆遇上妈》、《独生子女的婆婆妈妈》、《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尽管情节千差万别、各有千秋,但是从结构主义诗学的角度看,出于对婆媳关系的构建,婆媳剧中的角色设置、人物功能和叙述特征等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也反映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共同文化心理。本文试根据几部婆媳剧或有婆媳关系情节的影视剧对其进行阐释。
俄国著名民俗学家普洛普通过对一百个俄罗斯故事的比较分析,从中发现了童话故事的构成要素和组合规律。他的理论为影视作品的解读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运用到当代婆媳剧中,其中也存在着固定的构成要素和组合规律。虽然以男女主角为代表的两个家庭的社会地位各不相同,经历的遭遇也不同,但是婆媳剧在角色设置,人物功能以及叙述方面都是有律可循的。
一、角色功能
普洛普把故事的外部研究转为内部研究,即故事的形态结构研究,他指出神奇故事都有内在不变的、稳定的形态结构,存在着不变的因素和可变的因素。变换的是角色的名称(以及他们的物品),不变的是他们的行动或功能――从其对于行动过程意义角度定义的角色行为。他指出民间故事具有双重性,民间故事既是多样态的,丰富多彩的,又是统一样态的,重复发生的。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出神奇故事的31项功能。
当代婆媳剧也存在着可变因素和不变因素,在剧情人物的设计中,变化的是人物及其身份,不变的是其执行的功能。同类人物在整体故事中承担的职能是一致的,是同一个功能单位代婆媳剧中人物的角色功能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是压制功能,这一功能主要是由男主角的母亲来承担。婆媳剧中执行这一功能的婆婆,出于剧情发展的推动和矛盾冲突的演化的需要,基本上被披上了强势的外衣。而这一压制现象与母亲的恋子情结密切相关。将自己养育了二十多年的儿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的母亲,在财产被他人掠夺的心理作用下,偏见早已埋下了根,婆婆自然是事端的发起者。在《当婆婆遇上妈》中,陈大可的妈妈看见从不下厨房的儿子为罗佳鞍前马后,照顾地无微不至,怒火中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稍有不满意,就会引起矛盾。
二是反抗功能,这一功能的实现依赖于有主见的儿媳。软弱的儿媳遇到强势的婆婆可能忍气吞声,但是新时代的儿媳都是大学毕业的知识女性。她们受过高等教育,与没有大多数受到高等教育的婆婆在观念思想方面有着鲜明对比。他们独立、倔强,坚持自我,正是这种精神推动着婆媳关系的演进。她们直言不讳,不怕针锋相对。当《婆婆遇上妈》中的罗佳和《独生子女的婆婆妈妈》中的李小曼敢于指出婆婆的重男轻女思想。《金太郎的幸福生活》中米小米对于公公的偷水行为也是直言不讳。
三是辅助功能,这一功能往往是由女主角的母亲,也就是男主角的丈母娘来承担。她对自己的女儿关怀备至,呵护尽心。当自己的女儿在婆家受了委屈之后,她能够千里迢迢,放下自己身边的一切事情为女儿打抱不平。《当婆婆遇上妈》中,罗佳的母亲得知罗佳被婆婆欺负,即刻从北京来到南滨,为女儿撑腰,打压婆婆的嚣张气焰。
四是干扰功能,往往是由能够给男女主角带来纠纷的各种角色来执行,他们可以是两人情感中的第三者,朋友,也可以是起阻碍作用的家庭成员,比如小姑,小舅子,长辈等。在《独生子女的婆婆妈妈》中,舒一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些长辈与他们住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中各种摩擦和干扰,让他们的生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五是连结功能,这一功能只有男主角才能承担,他是连结婆媳关系的纽带。他与女主角起初感情很好,但是由于家庭成员和其他第三者的干扰,忍受着家庭问题和情感问题的各种纠葛,在剧情的推进过程中,两人会产生矛盾甚至是面临着分道扬镳的威胁。在《当婆婆遇上妈》中,陈大可一方面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母亲的意志,一方面要顾忌母亲给他安排的意中人――局长千金笑笑,一方面要为自己酒后失德伤害的朱燕承担责任,一方面又不想同自己的妻子罗佳决裂。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他必须执行好自己的连结功能,实现各种关系的平衡。这一连结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故事的结尾,决定着男女主角的幸福。
二、叙述模式
民间故事有一套统一的叙事规则和叙事“公式”,所有的民间故事都不过是这些公式的不同表现形式,依照这些叙事公式,我们可以“创造”出新的民间故事。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根据普洛普的理论对五十篇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小说进行了解读,他从这50篇小说中归纳和发现,小说使用的四种主要模式、四个叙事阶段。
婆媳剧在叙事上也有一定的叙事模式,主要有一下三个阶段:
其一,在婆媳剧的开头,男女主角的婚姻生活是“开门红”。
中国人喜欢万事有一个好的开头,不论是爱情还是婚姻都一样。婆媳剧中男女主角两个人,即使最终走到一起、步入婚姻殿堂的过程中经历了风风雨雨,一路磕磕绊绊,哪怕结婚以后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开始也总是满心欢喜、幸福美满的。因为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得不到父母亲友祝福的婚姻是不幸福的,大多数婚姻都是在父母亲友的祝福中才得以实现的。
其二,在剧情发展过程中,生男生女问题直接牵动着整个家庭中每一个人的神经。
生育问题反应的是以婆婆为代表的重男轻女思想和以媳妇为代表的男女平等观念的对决。他们已经不仅仅是两个人的较量,而是两种思想观念、两个时代的较量。婆婆从传宗接代的角度希望后继有人,对男孩的渴求非同一般,甚至达到一种变态的程度,而站在媳妇男女平等的角度看来,婆婆的思想是不可理喻。在《当婆婆遇上妈》中,婆婆误以为儿媳怀的是女孩,对儿媳的态度可谓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执意儿子离婚。而《独生子女的婆婆妈妈》中,长辈们要求被误诊怀有女孩的儿媳去刮宫,不惜对身体的伤害,直接导致儿媳离家出走。可见生育问题是婆媳关系的重要冲突所在。
其三,在剧末,过错方的改变,干扰因素的排出是完美结局的预兆。
婆媳冲突的最后解决必然是以其中的一方的退让为前提的。如果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意识,那么新时代的婆媳矛盾很难得到解决,而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是认识跟不上时代要求、因循守旧的婆婆们更新自己的观念,改变自己,承认自己的过错。这也是婆媳矛盾得到解决的前提。而紧紧婆媳冲突的解决并不意味着婆媳剧的完美收官,它依赖于所有冲突的解决,依赖于所有干扰因素的排出,这才符合中国人的愿望。
当《婆婆遇上妈》中,外强中干没有主心骨的陈大可不再懦弱,离开父母的庇护从头再来,他吃苦耐劳,勇于承担责任。兴风作浪的婆婆不再控制儿子的人生,而是还孩子一个自己去闯的未来。《独生子女的婆婆妈妈》中舒一乐家中的老人改变重男轻女的思想,接受小曼生的是女儿这一现实,让决心离婚的小曼回心转意。李小曼不再埋怨舒一乐家中老人多的现实状况,恭敬地孝顺各位老人,也让各位老人放宽了心。于是,两人回复到了原来的幸福婚姻。
三、文化心理
婆媳剧中尽管情节错综复杂,矛盾愈演愈烈,男女主角甚至面临分道扬镳的威胁,但是最终却还是完美收官。这与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密不可分。
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基础的国家,人们只能通过家族血缘加以联系和规范,这样才能找到安身立命的寄托。而家族血缘的建立依赖于婚姻。通过婚姻和生育,两个人、两个家庭被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这种亲情血缘关系一经建立就割舍不断。尤其是在孕育有下一代的情况之下,孩子则成为联结父母最坚实的纽带。婆媳剧中,很多矛盾因生男生女问题而产生,但是,更多的是因为子女的诞生让男女双方更加强烈的感受到家庭的真实意义,而变得更加恩爱和睦。
在中国,强调家庭的完整性,强调个人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而不太在乎家庭中每个人的人权。西方讲原罪,讲人的一生都是在赎罪,人需要到教堂里去忏悔,而中国人一辈子都在讲责任,从出生到老死,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反映在婚姻观念里,婚姻一旦缔结,就要对双方负责。婆媳剧中,男女双方都受到来自外界的多种压力,但是他们都是选择携手并进、共同解决,而不是通过摆脱婚姻逃避现实问题。
1、能赚钱,虽然很残酷,但是在目前的中国,赚钱才是评判一个男人是否优秀的首要条件,能赚钱的男人才能给你一个安稳的家。
2、吵架后主动和你认错,吵架后主动和你认错的男人,并不是他真的错了,而是他很在乎你。能主动低下头来哄你,已经说明了你在他心中的地位。
3、妥善处理婆媳关系,婆媳关系在家庭中飞铲更重要,如果他是一个妈宝男,一直被妈妈所左右,那他一定会让自己的妻子过得很累。能够妥善处理婆媳关系,而不是只会让妻子忍让的男人,才值得托付。
4、会一起分担家务,虽然常言说男主外,女主内,可这并不代表家务事就由女人完全承包,夫妻之间分工不必如此详细,只要有时间有精力,应该共同分担,还能够促进夫妻之间的感情。
5、对你专情,有了你之后就不会再和其他的女生有私下的联系,把你当作是他的唯一,绝对不会搞暧昧,这样的好男人,才最值得嫁。
6、很在意你的感受,无论做什么重大的决定都会和你商量,很会注意你的感受,出去吃饭会考虑你的喜好,起玩也会事先做好攻略。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