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描写雪景的作文

描写雪景的作文

时间:2023-05-30 10:56: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描写雪景的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描写雪景的作文

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作文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3-007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在教学中也得到了空前发展。让多媒体技术参与作文教学全过程,可有效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一扫以往作文课的枯燥沉庸,给课堂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根据其作文教学经验,小结几点教学策略。

一、应用多媒体,再现生活场景

由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零乱的,对生活情景是一种模糊的印象。因此,面对写景的作文难以下笔。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借助多媒体对学生再现生活场景。例如写雪景的作文时,在课前拍摄好照片,当然拍摄的照片要有代表性、目的性。要拍摄雪前、雪中和雪后:山坡、马路、行人、校园等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情景。当教师把照片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惊呆了,说“原来雪景中的县城别样的美”,这样就在不轻易间把学生头脑中的雪景与现实的雪景联系起来。课堂上先让学生欣赏照片,再看照片说话,你一句,我一言,为学生搜集写作素材、积累语言、拓展思路。有了形象可感的写作材料,加上学生的想象,写起来也就比较容易了。这实际上是降低了写作难度,将写景作文转化成看图作文,提高作文质量,达到理想的写作效果。

二、应用多媒体,拓展写作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是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多媒体设计的情景正好能够把静止不动的物体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出来,能看到事物变化的全过程,发散学生思维。例如,在教学《家乡的桥》时,如果不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还是以老套的口头引导学生加以想象,那就只能局限于凭空想象,少了形象上的直观引导,学生的想象得不到有效地开启。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制作多媒体课件,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地进入意境中去。看到家乡桥的样子一次次变化与改进,再与学过的单元主题中的九曲桥、石拱桥、天桥作对比。想象自己置身于桥上看到来来往往的行人,桥下滚滚的隆畅河水与河边穿梭的车水马龙的情景后,写作思路被课件拓展和激活,写作内容更为丰富,情感得到升华,写作过程也就水到渠成。

三、应用多媒体,激发写作兴趣

多媒体教学综合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各种手段,强化学生内心感受,对学生形成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在作文教学中,若能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能最大限度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在指导学生描写人物外貌时,将《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和语言描写呈现在屏幕上,先让学生说说当看到这个人物外貌时会怎样描写,再出示作者笔下的人物是怎样描写的:“那双眼如寒风,如秋水,如宝石,如白水银里养了两丸黑水银,熠熠生辉,脉脉含情,光芒四射,黑白分明。”读到这里,学生感受到自己和作者语言之间的差距,学生既被人物形象所吸引,又被语言文字的魅力所折服。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应用多媒体,优化作文评改

第2篇

那么,怎样巧用描写的手法把文章装饰得华丽,令读者感到美不胜收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描写要细腻

很多同学的作文缺少细节刻画,记叙事物时往往用一两句话概述,甚至一笔带过。这样一来,写人则人物形象粗糙、不鲜明,写景则景物缺乏美感,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同学们必须学会细致地描写人物和景物的方法,既可以全方位地按照一定的顺序对景物进行精雕细画;也可以突出人物某一个细微的动作、神情或某一句特别的语言。写人时一定要注意到人物的穿着、身材、五官等特点,并且像画家一般逐一“画”下来,有时还需注意到人物的眼神和面部神情。描写人物的典范文章当推鲁迅的小说,在《故乡》中鲁迅对主人公闰土的描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穿着到所拿之物,从身材到面部神情再到手,描写得真是细致极了。通过这样的精细描画,中年闰土老实木讷的形象就真实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

二、运用准确的修饰性词语

写作时多用修饰性的词语来装饰句子,可以增强表达效果。

在具体练笔的过程中,同学们要有意识地推敲词汇,特别是一些动词和形容词的运用。对人物做细致的描写离不开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的刻画。要想使人物形象饱满鲜明,使景物能够更好地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铺垫情节,描写就必须细腻生动,而运用准确又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和形容词就可以收到这样的效果,并且可以使人物形象独具个性。

三、使用新颖的比拟

写景状物离不开比喻和拟人。有些同学不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一写作文就喜欢用作文选中别人用过的句子,显得老套而缺乏活力。比如写人物的眼睛,总是喜欢用“炯炯有神”一词,而一写到眼泪则都是“金豆豆”。这样的用词平庸、没有个性。不会用比喻可说是目前学生作文的又一大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同学们要注意发现生活中某些事物的相似点,找到它们的共性和区别,然后再以此物状彼物。

新颖灵巧的比喻往往会收到非常好的表达效果。比喻还可以和夸张结合运用。比如为了突出人物身材瘦高的特点,可以用“修竹”来比喻。当然,新颖的比喻必须出自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领悟,只有这样,才能使比喻更好地表现人物的个性。

四、发挥联想,虚实相映

精彩的描写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写作时要注意此物和彼物的关联点,找出来,并写进文章中。比如,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就巧妙地运用了联想的手法,由北国雪景联想到了江南的冬季,继而把北方的雪和南方的雪进行比较,从而表达了对北方雪的赞美之情。

第3篇

雪,你真是个可爱的小东西。虽然有时人们把你当作冰冷残酷的烘托者,但是你在我们心中却是多么的可爱!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描写雪五年级作文600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描写雪五年级作文600字1今天早晨,天就阴沉沉的,平日里常见的太阳这时也躲在乌云睡懒觉。我来到大街上只见,平时应该到处都有人人的身影;而今天却少的可怜,不一会儿刮过了一阵寒风,我不禁打了个寒颤。树枝也被风吹的摇晃起来,又过了不一会儿一片片雪花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雪花随着风在空中翩翩起舞,一会高,一会低但迟迟不肯落下。中午,雪花已经堆满了我家门口,我看到眼前的大地好像为了新的一年的到来,换了一件银色的白纱美丽极了。此时的地上、树上、还有房子上都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雪花还在不停地往下落,那些雪花像一个个顽皮的小精灵使劲往我脖子里钻,这时人突然多了起来我也没能抵抗住这么美丽的雪景,于是便跑出去玩起雪来。

我觉得光到处踩雪也不好玩干脆找点人来玩打雪仗吧!于是我便叫来几个女生和几个男生组队玩了起来。我和几个女生一队,由于有一句话叫做:“女士优先,”所以我们这队便先包好了雪球,我们各守一方阵地,我们趁男生在包雪球的时候,我们拿上雪球扑上去一顿乱打,正好来了个“瞎猫碰上了死耗子”把他们刚包好的雪球被我们打了个粉碎。男生们吓的赶紧“落荒而逃”,我们呢?当然是“穷追不舍。”当男生被我们打的跪地求饶时,突然觉得没意思了,所以我们又商量了一下决定就玩“堆雪人”我们女生和男生比着看谁先堆好看哪队就获胜,于是我们女生还没等“裁判”说完就开始了,用了半个小时,我们女生的雪人终于堆好了,我说面带胜利的微笑说:“哎!裁判过来看看我们的雪人行不行!”说罢,男生的雪人也堆好了,这时我心想:肯定是我们女生赢,可是我错了。我没有赢而是男生赢了,我不甘心招呼女生们,对她们严肃的说:“姐妹们,我们来把男生打个“落花流水”行吗?”女生们小声说:“没问题!”于是我们悄悄的拿上雪球,然后又悄悄的溜到男生背后,趁其不备,举起雪球对他们又是一顿乱打。男生们见情况不妙赶紧“夹着尾巴”“逃之夭夭”。

冬天的游戏两个字“好玩!”;冬天的雪景两个字“好美。”;冬天的雪五个字“好的没话说。”

描写雪五年级作文600字2今年期终考完试,在返校的一天,下了2008年的第一场雪,看着这一场雪以为会有积雪:就无心听老师讲的话语了,害的被老师说了一通。可没想到这场雪并没留下一片美景。

过了两天,雪又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雪花飘飘,它好像一只只白蝴蝶,随着风婆婆的音乐有节奏的跳舞。像清晨的迷雾,越来越浓;似涛涛的波浪,层层叠叠。它们飞扬着,好像天鹅抖落下的羽毛;它们飘舞着,好像蓝天抛撒下的白梅;它们雀跃着,又恰似冬姑娘放飞的一群白鸽……可依然没留下一件“外套”。

过了许久天空没有任何动静,俗话说的好:“老鸟慢飞,不鸣则矣,一鸣惊人!”就在这万里晴空的早上,突然风云大变,下起了冰雹,我和爸爸还在外面。这该死的冰雹搞得车子直打滑,我还感受了一下冰雹的厉害,可没想到,这小小的冰雹,竟砸得我生疼。

第二天.又下了一场大雪,爸爸说这场雪可能绘留下一层积雪,但是我怎么也不信。但到了第三天雪依然在下,仿佛洁白的雪花落在哪儿,哪儿就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洁白的雪花飘到哪儿,哪儿就增添了无数穿着白色六角裙的小姑娘。

不过也有祸害之处,在那段时间的新闻联播里,一直在播报铁路及交通的大问题,并说这是五十年也难见的一场大雪,所以,我更要抓紧时间和同学一起在打雪仗了,不过,过了一段时间又下了一场更大的雪,我和爸爸就去堆了一个雪人,我看了一下,这雪起码有15cm厚,我们一起堆了一个大雪球,但第二天去的时候球被踢烂了,不过倒多了两个雪人,我便稍微在上边添了两个东西??两个长耳朵它便成了一个兔爷儿了。我们还拍了好几张照片留作纪念,纪念这一场五十年难见的一场大雪。

雪花,多么好听的名字啊!是她给我们带来了春的气息。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冬天来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描写雪五年级作文600字3苦涩的流云无休止地洒着雪花,纷扬飘落一整天,一片肃穆惨白,空寂寂的。苍茫茫的天地间,漫漫霜雪无端零落满地。无人,一串稀稀落落的脚印。

我想起了贾宝玉。他是出家为僧了,却偏偏还要回来拜贾政,那天的天气与今天奇迹般的吻合,也是铺天盖地的风雪漫漫,空荡荡,宝玉是来了却最后的尘缘。那一拜,是拜去了十九年的生养恩,拜去了魂牵梦绕的女儿愁,拜去了幽怨缠绵的几多情,拜去了悲凉感伤的凡尘梦,自此世上再无贾宝玉这个人,贾政心中该怎么想,宝玉是他惟一的儿子,振兴家族的希望,亲嫡嫡的骨肉情,竟如此脆弱不堪一击,说离便离了,说谈便谈了,红尘滚滚,旧梦依稀,音容犹在,昔人相见却是陌生,荒凉的旷野飘着雪,埋葬了十几年的梦,梦醒雪落,散去无痕,这雪花寒得人心痛啊,那么宝玉便是一个让人心痛的,如凄风苦雪般的人儿。

晴后的雪景是极美的,湛蓝蓝的天空,一捧晶莹冰雪,熠熠泛着寒光,我念着“山中高士晶莹雪”,便想薜宝钗是多么美的女子。薜家是珍珠如土金如铁,而宝钗却总平平淡淡一袭素衣。她不以显赫的家世自傲,也不凭花言巧语趋炎附势,宽容真诚对待每一个人。她是端雅大方,平易近人,却从骨子里让人觉得敬佩折服,就像初次见到雪山的感觉――庄重肃穆,不可玷污的圣洁与威严,坦坦荡荡,晶莹而细腻,稳重而敦厚,宝钗虽是“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去守拙。“而事实上机敏尖酸刻薄也一点不比林黛玉逊色。只是好太想嫁给宝玉了,太想要名份,太希望”好借凭风力,送我上青云了“。纵使这样,她也并不和凤姐一气,也并没有害过一个人。可是她的结局却那么惨,枉与他人作笑谈。她是不明白,晶莹的雪是不该热爱金碧辉煌的太阳的,更不该去追求,太阳是会灼痛熔化了雪的,她是被太阳迷了眼,本性并不是如此。那么宝薜便是如雪般迷茫,美得可怜的女子!

雪不仅有婀娜飘逸的神韵,也有玉洁冰清的风采。它是那么的洁白无暇,是那么的动人可爱,我完全被雪的美丽陶醉了。

描写雪五年级作文600字4凛冽的寒风呼呼的刮了整整一上午,是人感到大雪即将来临。下午,风停了,果然下起雪来。

好大的雪啊!起初还是颗粒,像是空中有人抓着大把的砂糖,一把一把的往下洒。雪粒落在地上,发出沙沙的声音,想千万条春蚕吃着桑叶的声音。不一会儿,雪就成了大片大片的雪花,起先是稀稀疏疏的,后来便是一簇簇,一团团,鹅毛般纷纷扬扬的飘下来,举目仰望,就像千万只蝴蝶在空中飞舞。天越来越暗了,但雪还是不停的下着、下着……

下雪时,路上的年轻人不戴帽子,头上落满了白雪就像老翁一样。淘气的雪花落在老爷爷的头发和胡子上,老爷爷就像“圣诞老人”似的。小朋友们有的摔倒了,再爬起来;有的故意大滚儿,让雪花沾满全身;有的边走路边打雪仗……我也不例外,跑到路边,拿起雪就往妈妈身上仍。妈妈假装生气了,也抓起一大把雪毫不留情往我脸上轻轻扔击,扔的我像一个大花脸。这时我在想:雪花是怎样形成的呢?他又是什么形状的呢?它为什么这么美呢?为什么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人们也不惧怕它,而是到雪中尽情享受它的美呢?我就马上回家打开书电脑资料。经过一番查找,我知道了许多关于雪的知识……

第二天清早,天放晴了,远远的山川、河流银转装素裹,分外妖娆;近处的村庄,田野粉装玉砌,洁白无暇。落关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蓬松松、亮晶晶的雪球儿。一阵微风吹过,树枝像少女摆着娇嫩的身躯,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由如天女散花。屋檐下,整齐的挂着状如象牙明如玻璃的冰棒。地上厚厚的雪有尺把深,人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伙伴们正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一双双小手冻的通红通红,整个街道院子处于欢乐之中,喊声闹声把树枝上的积雪都快震落下来了。

看着这动人的景象,不由想起“瑞雪兆丰年”这个谚语。确实是这样,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融化的雪水渗透进土屋深处,又能供给庄稼生长的需要。怪不得老人们常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这真是一场瑞雪啊!

描写雪五年级作文600字5看啊,下雪了!我被这声音吸引到了走廊上,往外一看,确实不错,很小的雪花缓缓飘落,我的心不禁生出一分喜悦,盼望着它能带给我们一场真正的大雪,又过不久,城市已经被这轻柔的雪花轻轻的覆盖了一层。每一片雪花都轻柔地盘旋着落下,成了大地上一层雪的一小部分,每一片雪花又汇成了让大地银装素裹的美景。

面对着雪,我想吟诵几句学过的诗歌,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看来,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我虽然不大雪纷纷扬扬落下,那一片雪花在空中舞动着各种姿势,或飞翔,或盘旋,或直直地快速坠落,铺落在地上,在这一刻,一切都是美好的,一都是寂静的,站在窗前,那片片雪花的欢声笑语却在我耳边响起。它们的欢乐,我听得到。

雪还未停,孩子们就忍不住出来玩了,打雪仗、滚雪球,虽然雪花还在飘零,他们却不顾家长的反对,玩得不亦乐乎,充斥着童年的欢乐。雪任凭我们把它们捏成毛茸茸的雪球,然后互相砸来砸去。他的身体虽被砸得七零八落,四处飞溅,但他们从不抱怨,给我们快乐,就是它的快乐。它以其特有的语言给我们心灵的温暖,这种声音,我听得到。

地上纯洁的雪沐浴着阳光,享受最后一刻的欢乐。他们在为自己即将结束的生命哭泣吗?不,他们在笑,在自豪,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将欢乐播撒到了人间。奉献了生命,发挥所长,它们是伟大的,他们一生中的欢乐,我听得到。再在下雪的时候,让我们站在窗前,用心倾听一个生命传奇。

大雪纷纷扬扬落下,那一片雪花在空中舞动着各种姿势,或飞翔,或盘旋,或直直地快速坠落,铺落在地上,在这一刻,一切都是美好的,一都是寂静的,站在窗前,那片片雪花的欢声笑语却在我耳边响起。它们的欢乐,我听得到。

第4篇

在一个星期天的清晨,我拉开窗帘一看,发现外面下着鹅毛大雪。我赶忙跑出屋外,霎时间我感到雪花是多么美好,它纯净了整个世界,纯净了我们的心灵中的每一个角落。

真是大雪纷飞啊!天空中无数的雪花,随风飘扬,。它像丝绸,在空中尽情的飞舞,尽情的扭动着她美丽的六角形身姿……

在这时我听到他们的喜闹声,我跑了过去,原来他们正在操场里打起了雪仗,好热闹啊!那个激烈的场面,我真想加入进去。忽然一个雪球砸到我身上,随后一个说;“?我说;“好,没问题。”我边玩边想,今年的雪我怎能把它遗忘呢?

我爱雪花,它无声无息,轻轻的落在地上,瞬间化为水珠,滋润着干燥的土地,滋润了我们的心,使我们的心灵之门慢慢地打开了,瞬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纷纷落下的雪花时而在空中碰撞,融会成一种美妙、奇特的音韵,流入我么敞开的心门内……纷纷落下的雪虽然那么飘忽不定,令人难以琢磨,但它却真真切切的存在。

雪还在继续下着,但此刻,我却感觉他在向大地飘洒美丽的雪花。或许是我的快乐感动了雪神,渐渐的,她已停止哭泣。雪神好像明白了些什么——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美丽的雪景作文

1美丽的雪景

今天,下了一场鹅毛大雪,一片片雪花在天空中飞舞。

雪花落在树姑娘的身上,树姑娘好像披上了雪白雪的的婚纱。雪花落在屋顶上,屋顶好像带上了雪白雪的帽子。雪花落在大地上,大地好像盖上了雪白雪白的羊毛毯。

我双手接过晶莹的雪花,想数一数它有几朵花瓣,谁知它到手上就不见了,变成了小水珠。

小朋友们可高兴了!

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你看!小线和小红堆的雪人,大大的脑袋,圆圆的身子,黑黑的小眼睛,红红的小鼻子,手里还拿着一把扫帚,好像在清扫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我爱这美丽的雪景。

2。美丽的雪景

雪是冬天的使者,洁白的象征,它以自己独有的身姿装点着大地。像玉一样洁,像烟一样轻,像柳絮一样柔,从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飘落,把这美丽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清晨,我走在路上。突然觉得脸颊一凉,抬头望去,无数颗米粒大小的雪子纷纷降下,有的打在屋顶上,“沙沙”地演奏着冬日交响曲;有的打在树枝上,调皮地翻了个跟头;有的落在了地上,高兴地蹦来跳去。渐渐地,这些顽皮鬼都溜了,化作了清澈的雪水一个劲儿地往土里钻。

这时,飘下来的不再是雪子,而是雪花了。像一片片鹅毛,纷纷扬扬,飘飘悠悠,宛若一群穿着白纱裙的小仙女,牵着那轻柔洁白的舞裙,向人们展示自己的芳姿。一时间,色彩斑斓的世界已变成了粉妆玉砌的童话王国。

我伸出双手,接住几片洁白的小雪花如获珍宝似的欣赏着它们:多么可爱的小雪花呀!比点点晨露都要晶莹,比丝丝秋雨都还要细密,简直如玉屑办无瑕,让人爱不释手!

雪花在空中嬉戏着、飞舞着,它净化了世间的一切尘埃,送走了严冬的寂寞,它自由地来,潇洒地去,多少着名的诗词都赞美过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多么俏丽呀!“瑞雪兆丰年”,它还是丰收的预言家呢!

雪渐渐地小了,空中零星地飘着几朵绒毛似的雪花。我有些好奇的张开嘴,迎接飘落的雪花,六角形的雪花轻轻地落在我的舌头上,那种清凉的感觉一直沁到心底,润醉了我的心田。

过了一会儿,雪停了。整个大地好像被一层银纱裹住,又好像被一层薄雾笼罩着。路旁的松树上挂满了“水晶屑末”,发出耀眼的光芒。如果你的赞叹声惊动了树枝上的小鸟,那“水晶屑末”将会如晨雾般挥洒,无声无息地融入大地;如果你顽皮地摇了摇树枝,那“水晶屑末”会发出“叮叮当当”清脆的响动,让你陶醉其中。不过,谁也舍不得去摇树枝,因为大家都不忍心破坏那无瑕的“水晶”工艺品。

多么美丽的雪景啊!我沉醉在这美妙的世界里,感觉雪是那样的可爱,那样的亲切,这真是一场瑞雪啊!

描写雪景的作文

一年有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而我最喜欢冬天下雪时的壮丽景色。冬天,大雪纷飞人们好象来到了一个幽雅恬静的境界,来到了一个晶莹透剔的童话般的世界。松的那清香,白雪的那冰香,给人一种凉莹莹的抚慰。一切都在过滤,一切都在升华,连我的心灵也在净化,变得纯洁而又美好。

黄昏的雪,深切切的,好象有千丝万缕的情绪似的,又像海水一般汹涌,能够淹没一切,还有一丝揭开藏头露尾般的感。雪花形态万千、晶莹透亮,好象出征的战士,披着银色的盔甲,又像是一片片白色的战帆在远航……

雪中的景色壮丽无比,天地之间浑然一色,只能看见一片银色,好象整个世界都是用银子来装饰而成的。

雪后,那绵绵的白雪装饰着世界,琼枝玉叶,粉装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丰年的喜人景象。

我爱白雪,我爱雪景,我更爱冬天。冬天是心灵的年轮。冬天,虽然十分寒冷,但是它有着无可比拟的温馨和希望。

雪,真大啊!地面上是白茫茫的一片,可雪还在不停的下着,好像仙女散花一般。你看那雪花,像白云,像棉花。它是那样的洁白,那样的耀眼。

雪,飘起来了,看!一片片洁白的雪花,随风飘舞,摇曳多姿,像鹅毛,像柳絮。雪,真美啊!晶莹光亮,婀娜多姿,像一颗颗小星星降落人间,又像一朵朵六瓣梅花打着旋儿纷纷落下。

雪,像云朵那么轻柔,如玉石一般洁白。晶莹的透明的雪花在天空飞舞,街道上洒满了雪,房屋上落满了雪。整个大地变成了银白色的世界。

雪,像一团团鹅毛,使大路变的白而平。看那颗颗树木,覆盖着层层白雪,人在雪地上走过,身后就留下一条清晰的脚樱

雪,像一粒粒糖豆,它们在空中飘舞着,并不着急落地,好像舍不得它们住的冰宫呢!小雪花像烟一样轻,玉一样洁。纷纷扬扬,从天而降。

啊!雪,它们像玉一般洁,像银般白。它们是上天派来的小天使,它们是上天派来的使者

幻想

我想把双臂

变成强健翅膀。

飞向无边宇宙,

探索未知空间。

飞啊,飞——

我已是他们的一员。

我想把眼睛

装在潜水艇上。

潜到最深的海底,

观察别样的世界。

看啊,看——

揭开海底神秘面纱。

我想将头发

变成绿色植被。

撒满荒漠戈壁,

让旱海变桑田。

撒啊,撒——

绿色是大地的外衣。

我想把自己

变成万能的机器人。

外太空,尽在掌控,

让世界,充满和平。

地球到处春意盎然,

这才是我们的家园。

我会笑啊,笑——

这是生命乐园。

不过多么大的理想,

第5篇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离开阅读,学生的表达就会变得无序而枯燥。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那么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语文老师应该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联系起来有机地整合,让阅读为写作服务。

一、品读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应该说字、词、句是文章表达的基础材料,更是语文教学必须要重视的基本功训练内容。每篇课文不乏好词佳句,都是值得学生积累的素材。如学习了《燕子》一课,教师让学生摘录关于“春光”的一段话:“微风轻轻地吹拂着,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告诉学生今后写到“春天的美景”也可以进行模仿=如学习了《雾凇》之后,教师让学生运用课文中描写雾凇奇观的词语,如“缀满、模糊、弥漫、洁白晶莹、琼枝玉树”等,写一处雪景。一开始,学生无从下笔,都坐在那里咬笔头,绞尽脑汁也只逼出几句并不通顺的话语。于是我把作家峻青写的《第一场雪》里的句子抄给大家,并要求背诵。“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学生有了这段话的参考,写起雪景来就顺利多了。学生在品读优美的语言时,积累了更多的好词佳句,词汇更加丰富了,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自然也提高了。

二、品味精彩句段,感悟表达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不但要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感悟表达方法。

因而,有必要引导学生对精彩的课文片段进行表达方法的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尝试应用。如《荷花》一文。“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段话中运用了排比的手法,让人感受到荷花开放时的不同姿态,给人以美的享受。然后让学生也运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个排比句。如教学《秋天》一课,当我们学完“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葡萄嚷着冷了,要披紫袍”这段文字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句子的特点,能不能模仿这样的句式,写一写其他农作物。学生稍微思考片刻,很快就写出了很多类似的句子:“石榴嚷着冷了,要穿红袄;梨子嚷着冷了,要披黄袍。”这样的教学,学生既有效地掌握了文本内容,又学会了采用拟人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语文阅读教学中,在品味精彩语段的同时,归纳出表达方法,并尝试应用,只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就能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真正做到“悟、练”结合,提高课堂小练笔的效果。

三、仿写经典课文,学习写作思路

茅盾先生说:“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在教学中,遇到精彩的课文,我们总要安排学生仿写。如《珍珠鸟》一课描写珍珠鸟外形的段落:“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首先揭示出此处是按照由部分到整体的写法,然后进行随文练习,用同样的方法写写平时熟悉的动物。如《天安门广场》第3自然段,按照方位顺序介绍了天安门广场的建筑物,教师就引导学生仿照课文,按照方位顺序写一写我们的学校、自己的书房等。《莫高窟》第2、第3自然段在表达上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条理清晰,叙述具体,形象生动。教师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想象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体会点面结合这一写法的好处,然后模仿这一方法,写写“精彩的运动会的场景”“足球联赛的生动画面”等等。通过模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这类文章的写作技巧。这样紧密地结合课文,对开拓学生思路起到了推动作用,激发了学生的习作欲望。

四、展开合理想象,培养写作能力

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的中间或结尾都有留白,给读者留下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这类课文的教学应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将课文的空白点补充完整。如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一课时,教师设计了小练笔:当夏日炎炎时,我仿佛看到谈迁____;当寒风呼啸时,我仿佛看到谈迁____;当他生病卧床时,我仿佛看到谈迁____……通过填补空白,让文本焕发光彩,更好地体会谈迁遭受的种种艰难、坎坷以及没被厄运打垮的信念,心中升腾起一股敬佩之情。学习《普罗米修斯盗火》,教师让学生大胆地想象当时没有火,人们生活是怎样的艰难,怎样的痛苦。学完《一路花香》这篇文章后,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欣赏着这一路花香,听了挑水工充满哲理的语言,破水罐会怎么想?完好无损的水罐会怎么想?得知这美丽鲜花来历的主人会怎么想?怎么说?教师让大家拿起笔,给课文添上一个恰当的结尾。结果发现学生写得都很不错,不光故事编得生动合理,而且富有创意。教材中不少课文都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好文章。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不仅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6篇

在作文创新的今天,我们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而作为一些生活在农村小学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我们农村作文教学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因此,我们只要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一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内在动力

农村虽没有城市的繁华,但它充满了淳朴的美,应该让学生走进农村广阔的天地中,让学生感受农村生活之美,教师要做好兴趣的引领和写作冲动的开发。学生作文中冬天的描写多是写雪景,萧索的大地,但现在农村冬天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蔬菜大棚就是农村冬天的又一大特色。冬天,我带领学生参观我们村南边的蔬菜大棚。学生一走进大棚,眼前一亮,棚里绿意盎然,他们大喊:“春天来了。”在大棚里他们看什么都新鲜,不断地向菜农和老师提问题:是怎么种的?如何管理?收入怎样?他们问了个遍。学生们兴奋不已,提笔写冬天就各具特色了。有的写的是《冬天里的“春天”》一看题目就有新意,孩子是这样写的:

我们弯着腰钻进一个黄瓜大棚,里面既湿润又暖和,感觉就象春天一样。只见绿色的黄瓜藤蔓缠绕在竹竿上,藤上结满了黄瓜,嫩绿的黄瓜带着晶莹的露珠,顶端还开着黄色的喇叭形的花,真是美丽极了。原来菜市场里的反季节蔬菜就是这样种出来的啊。

有的同学仔细描写了冬天的黄瓜是如何种植和管理的,大赞现代的科学技术。这次练笔很成功,学生们的选材角度新颖,内容真实。

二 摄取反映农村特点的事物,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农村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要让孩子们平日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摄取反映农村特点的景和物,人和事,指导学生现场观察,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我爱秋天》时,我带领学生观察学校里老师的菜园,有的看到了茄子会说那分明像一个个香蕉,只是颜色不同而已,有的会说那冬瓜像一个个胖娃娃。观察之后,我先让他们分组讨论交流:看到了什么?形状像什么?看后有什么感受?然后开始写作。这样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有的孩子就把秋天丰收的菜园描写得栩栩如生。

今天,我们和语文老师一起来到老师的那片菜地儿,啊!那画一样的菜园在我眼前呈现。一片丰收的景象给这片菜园装点得美不胜收。你看,大大的冬瓜挺着那肥胖的大肚子,像个可爱的大肚娃娃。冬瓜北边是一畦西红柿,每一颗上面都挂满了又大又圆的西红柿,红的像一盏盏小灯笼。这时,紫盈盈的茄子不时地探出头来,他穿着一身紫色的衣服,到处张望,好像在问:“我美么?”看着茄子可爱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起来。我走着走着,又看见了青绿青绿的辣椒,它瘦瘦的身材,像个苗条的淑女,非常可爱……

到了冬天,大雪纷飞,大地银装素裹,带着同学们堆雪人、打雪仗,使得他们精神焕发,热情高涨,心中有说不完的话。然后写《难忘的下雪天》都写出了自己在玩中的感受。乡村的美景变幻无穷,经常带着学生去亲自体会生活,挖掘写作素材,这样使农村学生写作时下笔如有神。

三 走进生活,用心观察领悟

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们往往求大,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三八妇女节时,我让学生每人回家为妈妈做一件令她感动的事,并把他写成文章。学生纷纷表示:没问题,这个简单。第二天看到他们写的作文我也很感动。其中一个孩子写的《我为妈妈捶背》,他是这样写的:

前几天,爸爸出去打工了,妈妈既要忙地里,回家又要照顾生病的奶奶,还要为我的学习操心,累得腰酸背疼。看着妈妈倦容满面的样子,我多么想为妈妈做一件事啊。下学回家,妈妈正在洗衣服,我蹑手蹑脚地走过去,先在妈妈背上轻轻地捶了几下,说:“妈妈,这几天您太累了,我给您捶捶背吧!” 妈妈对我笑了笑,说:“儿子可真孝顺。”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美滋滋的。赶紧让妈妈到椅子上坐下,然后给妈妈捶背。随着我有节奏的捶打,妈妈的愁眉渐渐舒展开了,脸上倦容也一扫而光,还露出了祥和的笑容,一个劲地对我说谢谢。看到妈妈高兴的样子,我大声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是您的节日。祝您节日快乐!我以后会经常为您捶背的。” 妈妈笑着说:“今天给妈妈捶背,我就心满意足了,以后只要你好好读书,就是对妈妈最好的回报。” 听了妈妈的话,我很羞愧。妈妈曾经为我做了很多事,可我连一声“谢谢”都没有给她。如今我为妈妈捶了一会儿背,妈妈却对我说了这么多“谢谢”,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以后我一定要多为妈妈做一些事情,让妈妈好好享受儿子的孝心。

第7篇

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感觉能力。何谓感觉,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引起的反映,每个人对相同的事物都会有自己的感觉,把它写出来就成了作文。新课标要求小学生作文要有真情实感,要不拘形式,自由表达。要求学生会用自己的感官去看、听、想,而不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只要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去感受生活,把自己眼中、心中的世界用笔写出来,就完全可以擦出创新的火花。

一、感觉在写人叙事中的作用

在学生的身边发生过很多事,围绕着许多人。但是,这些在学生的眼中已经是习以为常的,学生甚至从来没有感觉到他们的存在,更不要说在作文中体现了。因此,面对作文题目,他们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感觉能力,引导他们面对生活多思多想,善于从平凡中体味一些值得写作的东西。

记得在指导学生写《我和××》时,笔者就举了学生最熟悉的亲人——妈妈为例。“妈妈疼你吗?”“疼!”“能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吗?”学生无语。多令人诧异,和妈妈一起生活了十年,竟想不出一件事。接着,笔者打开教室的多媒体,播放《烛光里的妈妈》的视频,让学生边听、边看、边回忆妈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终于有学生举手发言了。有的学生说,夏天时常停电,妈妈总为他扇风、撵蚊子,一觉醒来,发现妈妈边打盹、边为他扇着。有的学生说,她的手划破了,妈妈急忙用嘴帮她吮吸掉脏东西,心疼得掉下了眼泪。还有的学生说,他的家在农村,为培养他,妈妈靠捡破烂供他上学,每次从乡下来看他,总要掏出煮好的鸡蛋让他多吃几个……说着说着,有的学生就哭了,终于有了感觉。能说,说明他们会看,看到妈妈为他们做的一切;能哭,说明他们会想,想到妈妈对他们的爱。笔者引导学生仔细感悟:妈妈为他们做的每一顿饭,为他们流的每一次眼泪……所有寄存在学生心里的妈妈的爱终于被学生体会到了。学生纷纷动笔,要倾吐对亲人最真的爱。

二、感觉在写景状物中的作用

描写景物的文章,往往写出来容易,写得好难。学生机械地描摹,写出来的景物是僵死的、静止的,缺乏灵性。因为学生面对景物只会眼看,而耳、鼻、口、脑等多种器官却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我们知道写景物首先要“观”,这里的“观”不单指看,而应是多种感官共同进行作用,从而把一处景物的色、香、声等多方面特征反映到大脑,形成自己的评价和认识。不同的人对同一种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感觉,只要把自己的感觉写出来,那么作文就是好的、新的。

在一次观察雪景的课上,笔者让学生齐出动,带着纸笔到校园中去。那天下着小雪,学生们投入地看、听、踩、摸、尝,把身心都沉浸到大自然中去。通过这些感官上的初步接触,可以让学生深入感觉雪的一切(色、香、味)以及被雪妆点的一切。绝妙的比喻,真实的触感,景物在学生笔下立体凸现其美妙。

感觉是个人的东西,是自己对特定事物独特的感受,别人无法临摹,无法照套,这点对于克服写景作文中生硬、雷同的现象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培养学生作文个性和创造力的作用也毋庸置疑。

三、感觉在想象作文中的作用

感觉是简单的心理过程,它架起了感知与想象的桥粱。如今,作文改革中对于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呼声越来越高,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很好地培养想象力,必先培养感觉。

第8篇

关键词:咏雪诗;雪中见智;雪中见情

明代李开先《一笑散》录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冬天,唐代一个叫张打油的人出游,经过某县参政大人的阔宅,一时兴起便入内闲游。不料天色骤变,下起大雪,他急忙奔进屋内。张打油被窗外的奇妙雪景所吸引,不由诗兴大发,便提笔蘸墨在墙上写下《雪诗》一首:

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写罢诗,便掷笔而去。参正办完公事回宅发现张打油的诗,勃然大怒,便派人把他抓来,问他为什么乱画。张打油答道:“想我张打油,只会吟诗作文,不会胡写乱画。如不信,请另命一题如何?”

当时南阳被安禄山叛军围困,欲请禁兵出救,参政即以此为题叫张打油作诗。张打油听后稍一思索,便朗声念道:“天兵百万下南阳”,参政一昕,觉得跟墙上题诗的风格完全两样,就说道:“哈哈,扑看来这墙上的诗一定不是你写的!”可是他听张打油念完下面的几句,就禁不住大笑起来。原来张打油的全诗是:

下南阳,也无救兵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参政听罢,觉得诗虽称不上高明,但亦算扣题即景,通俗形象,便把他放了。有此波折,张打油之名便流传开了。久而久之,后人便把内容浅显明了,字句诙谐风趣,形象鲜明生动的诗称作“打油诗”。在以诗赋取士的唐朝,这些诗确是“别树一帜”。引人“注目”。不过最为后人传诵的是下面这首《雪诗》:

天地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通篇写雪,不着一“雪”字,但那雪花狂舞,天地间一片银白的景色早已跃然纸上。遣词用字,生动传神。用语俚俗,本色拙朴,风致别然。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人,广为传播,无不叫绝。

打油诗定名之后,似乎代有传人。《读者》上曾发过这样一首郎中《咏雪》诗:“昨夜北风寒,天公大吐痰。东方红日出,便是化痰丸。”以最不洁的东西来比兴最纯洁的白雪,虽然粗鄙可笑甚至有些俗不可耐,让人匪夷所思,感觉不到一丝美感,但却非常符合一位老中医的职业特点。读来也饶有兴趣。

有人以为俚俗打油诗全出于文化不高的下里巴人,其实也是个严重的误解。《笑笑录》引《梅窗小史》载:“益都赵秉忠,状元及第。青州府县公宴,值大雪,联吟,道日:

‘剪碎鹅毛空中舞,’府日:‘山南山北不见土’,县日:‘琉璃碧瓦变成银’,公曰:‘面糊糊了青州府’。左右皆匿笑。”旁边的人暗笑什么?笑地方长官之类的高层台面人物,附庸风雅也不过是打油诗水平也。

雪中见智

刘于庆的《世说新语》也记载了有“咏絮之才”美称的谢道韫的咏雪东晋谢安面对六角琼花铺天盖地而来的壮观雪景发问:“大雪纷纷何所似?”侄子谢朗开口便答:

“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的出句即本体是大雪“纷纷”之状,谢朗仅见“雪”而无视“纷纷”,照他的喻体,只能是“好像撒盐空中而下落”了,因为坚实的盐粒(那时尚无粉盐)撒向空中,如米雪冰雹,哪来六角琼花的“纷纷”之状?谢朗的设喻离开了本体事物的性状特点,必然对不上号,当然要被谢安摇头否定了。而侄女谢道韫沉思后抓住本体大雪“纷纷”的特点设喻:“未若柳絮因风起(即还不如用‘宛如柳絮因风而起舞,浮空而飘落’来比喻)。”这个喻体,形象地描绘了纷纷大雪的白似柳絮、质地轻盈、体态飘逸,多么相切而成象,鲜明而生动,难怪人们称之为“咏絮才”。

清朝乾隆、嘉靖年间,辽阳城里有一位小孩,名叫王尔烈,念完四年私塾,父亲就叫他到辽阳城南千山龙泉寺谋生。他来到龙泉寺当杂工,一有空闲就去向有学问的和尚请教诗文之道。有一年冬天下大雪,寺里的小和尚和杂工都来扫雪,他们连扫带玩,用雪塑了个观世音菩萨像。这时,方丈元空和尚来到跟前,就以雪人为题,出了个对儿的上联:雪积观音,日出化身归南海,这联的意思是:观音是雪堆的,太阳一照,它便溶化了,以为是回到了南海。

众小沙弥,虽然也与法师元空学习到不少知识,但是毕竟有限,想了半天没有答上,只好摇头。元空看看王尔烈,意思让他来答。王尔烈明白,抬头望了望天空,只见那云朵有各种各样形状,有的竟像罗汉,而且越看越像,越想越像。于是,他稍一思索,出口答道:“云堆罗汉,风吹漫步到西天

他从“雪”联想到“云”,便以“云成罗汉”对“雪积观音”。日出雪化,风吹云变,故以“风吹漫步到西天”对“日出化身归南海”。此联对冬天堆雪人,天空云变罗汉的奇趣进行了形象的描写,用拟人手法把地上的积雪(雪人)和天上的行云描绘得既形象又生动,而且静态与动态并存,真是神思驰骋,意象生动,妙不可言。读毕,眼前仿佛展现出一幅冬雪初霁的风景。元空和尚一听,连念:“阿弥陀佛!”小和尚们也称赞不已。打那以后,元空和尚就收王尔烈为身边的茶童。认为此人是可造之材,所以,在主持的指点之下,25岁的他考取乡试拔贡。39岁中举人,1771年中进士二甲第一名,入翰林院作四库全书的编修,晚年创办“沈阳书院”。

据说乾隆皇帝游西湖时,沈德潜随驾,适逢大雪纷纷,四山皆白,碧波银影,景色宜人。乾隆帝见景诗性大发,信口吟道:“一片一片又一片,二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说到这里,乾隆帝再也续不出下文,沈德潜私下发笑:这叫什么诗!“他见乾隆一脸窘相,灵机一动,高声奏道:“万岁爷的诗乃千古妙句!臣记得万岁爷这首诗的第四句是:飞入芦花都不见!”

“飞入芦花都不见。”一个妙句,奇峰突起,令人耳目为之一新,使一首平淡无味的诗“起死回生”白色的雪花与白色的芦花连成一片,天地苍茫,迷蒙混沌,动感地写出了冬的神韵,意境深邃苍茫,构思奇特精妙。不仅如此,沈德潜说“臣记得万岁爷这首诗的第四句是:飞入芦花都不见”,一句,可谓机智巧妙,一语解了乾隆帝的困围。

第9篇

语文课本中的每篇文章,都是经过编委精心择选的,篇篇都文质优美,是供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范文。因此,在阅读课上,教师必须要有写作指导的意识,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更要让学生熟知作者是如何去表达的。从而引导学生从名家名篇中汲取养分,读中取法,读中学写,以写促读。作文就是生活的艺术再现,只不过是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因此作文的最终目的还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笔书写自己的生活,因为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小学生初学写作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苦思冥想却难以下笔,大脑却一片空白,无从说起,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构思文章,包括怎样开头和结尾;此时,老师的指导作用很重要,以范文为例子,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把学生的目光从书本引向生活寻找自己的影子。它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认识自己,学会选材,从而有效地完成了作文的从仿写到创造。如果给她们一把拐杖扶持一下,他就会顺利渡过难关。范文就是帮助学生学写作文的拐杖。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利用课文指导学生写作。

一、引导学生模仿优美片段

优美的片段,有特色的片段,都是我们模仿的对象。我们学习《桂林山水》这篇文章,里面描写漓江静、清、绿的句子非常优美,学习课文后我引导学生仿写,一个学生这样写道:“春天来了,百花盛开,我走进公园,被眼前的景色陶醉了。公园里的花真多啊,一眼望去,满园姹紫嫣红,犹如花的海洋;公园里的花真美啊,红的像霞,白的似雪,黄的如金;公园里的花真香啊,引来了成群的蜜蜂和蝴蝶,它们在花丛间翩翩起舞,不忍离去。”还有的同学写了妈妈做的菜真不错,从色香味三方面;有的写天气真冷啊,从路边的小树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颤抖、街上的行人缩着脖子、连人们呼出的气都成了白色的了这三方面写。

例如,《山中访友》中写老桥“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几百年了,你累吗?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彼岸,你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你躬着腰,俯身吻着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学生的仿写“令人尊敬的老师,你在三尺讲台前站几十年了?你倦吗?你把多少学生教育成人,你把我们铸造成栋梁,你躬着腰,俯身浇灌着花圃中的牡丹二月兰。”学生很好的把握了仿写技巧,把老师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生动地表达出来,同时也饱含着诚挚的感激之情,显得非常贴切活泼。又如,“千树万树梨花开,不错的,像给大地穿上漂亮的白袍。”很好的仿写了朱自清的《春》,展现出一幅美丽的雪景。在进行点仿的时候,还得把握好例句的句式特点和修辞手法。如“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天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分外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爱心是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要求我们学生根据句式特征添上恰当的句子,掌握好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深研教材,找到读写结合点

老师在教学时,不能总是抓住文能不能抓住文章内容不放,而要通过话题引领学生的话匣子,例如,我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我就利用“到处”做文章:“这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那么它可能到了哪些地方去找水呢?在老师的引导下,尽力让学生说这样的话:“它飞到一个屋顶上,东瞧瞧,西看看,没发现一滴水;它飞到一棵大树上,这里寻寻,那里找找,也没有水;它飞到一块大石头上,东张张,西望望,连水的影子都没有见到……”如果学生能这样讲,不但训练了学生想象能。可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一堂真正的语文课也应该是学生读写结合的最佳场地。正像于永正、薛法根、李镇西等教育大师们所言:阅读教学“既要书声琅琅,也要静思默想,还要妙笔生花。”这些都应该借助于课堂的教学完成。

三、模仿文章的结构

学课文是为了更好地运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熟读文章的过程中,掌握文章的基本脉络、结构布局、思想内容,并从中得到思想的熏陶和心灵的启迪,增强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课文中有一部分结构非常严谨,层次条理非常清晰的文章,学生对这种结构、这种写法容易理解、接受,在自己习作时乐于模仿。我们应该重视选择这类课文,用来指导学生学习布局谋篇。比如《白鹅》这篇课文,是按照“总分”的顺序写的,条理很清晰,是学生仿写的典范。学完课文后可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结构续写,描写自己熟悉喜欢的动物。了解了总分这种写作方法之后,继续扩展练写其它文章,写人、写景和状物的文章,学生有法可依,写起来就容易多了。例如,魏巍的《我的老师》就是极具上述特点的课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理解了这篇课文的结构特点:总——分——总,选取七件典型小事,详略得当,表达了对蔡老师的热爱,依恋,思念,感激之情。我把这个环节引入作文教学当中,让学生在自己的有关写人物类作文中仿照这种结构。这样学生就会知道,原来写人的文章要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特征。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写了很多与老师有关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有血有肉的事情。

四、背诵中模仿

学生的语言贫乏,甚至于一个人的语言贫乏都是源于脑子里积累太少!有感悟却无恰当的语言表达!因此一个人的语言积累全靠背别人的东西!背到了,还能合理运用就是自己的了!我是这样做的:让学生除了弄懂经典篇目的内容外,还要求他们去背诵,我在抽查学生背诵的同时并引导学生怎么理解和仿写!这样不仅交给了学生读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交给了学生如何运用!当学生读了伟大文学家朱自清的《匆匆》时,学生是这样仿写的: 于是-写作业的时候,日子从手里过去;走路的时候,日子从脚边过去;玩游戏时,便从我们的欢笑声中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迈出脚追赶它时,他又从我的追赶中过去,休息时,我躺在沙发上,他便悄然地从我身边溜过,从我脚边飞去了……虽然笔耕稚嫩,但呈现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让学生能有感而发,并能有所触动,那就是读书最大的收获!

总之,仿写是学生写作的起始,是写作兴趣培养的基石,就如同书法中的临摹。只要由易及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同步提高。

第10篇

一般来说读古文可分为粗读和精读两种方法。粗读是阅读的基本要求,它的任务是划分结构、概述各部分内容,使文章的大致内容了然于心,知道文章写了什么。精读是阅读的最高要求,它的任务有二:一是明白文章是怎样写的,二是理解文章为什么这样写。

具体来说粗读有这样两种方法:

一、导读

一般来说,如果引导学生了解古文的相关背景,将会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品读。这里的背景包括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背景及其创作背景。了解了这些资料将有利于缩短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距离,填补由于语言表达的限制而形成的许多空白,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做好导读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做好课前的资料搜集工作,同时注重课堂上的相互交流,例如学习《桃花源记》一文时,如果学生不去搜集有关东晋时代的背景和陶渊明的生活背景,将很难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和陶渊明的隐士情怀。

二、译读

译读是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译读时最好让学生结合注释和相关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教师考查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文章大意。也可以让教师或学生说出现代文,而让被考查者说出原文;或者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学习《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时,我设置了作者在家乡求学时是如何做的、作者远赴他乡求学时有哪些困难等问题;讲授《核舟记》时让学生做用白话文讲解核舟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顺序等练习。这些问题和练习既能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把握,又能引导学生自觉地阅读文章,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精读也有这样几种方法:

一、诵读

语文教学一般都是让学生朗读课文,但我认为在古文教学中让学生诵读文章比朗读文章的效果要好,更能读出古文的味道。在诵读之前,要注意让学生读准字音、划分好节奏、把握准情感,从而为学生读出古文的节奏、韵律之美做好准备。在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中,相信学生是能品出其中味道的。

二、想读

古人作文是很讲究意境的,而且古代的文章语言精练,言简意赅。在古文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品味出文章的意境,品读出文章的美,就需要让学生想读,让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在脑海中展现出文章的优美意境,从而读出感情,品出文章的美。例如在学习《小石潭记》一文时,我就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着与作者一同去寻找小石潭,让学生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展现出美好的画面;在讲授《湖心亭看雪》时,让学生对照西湖冬日雪景图,边读文章边想象作者所描述的“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那种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意境美。这些经过学生想象和拓展的一幅幅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能帮助学生体会出文章所描写的意境。这样“想读”之后,学生自然能品味出文章的优美意境,也更热爱我国古代的文化。

三、比读

比较阅读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阅读方式,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能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因此在古文教学中,如果能适时地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又有助于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品读。例如在讲授《小石潭记》和《岳阳楼记》时,我就让学生把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了比较阅读:同样是写景抒情的文章,两者所抒之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小石潭记》通篇写景我们也说它抒情等等。学生经过比较阅读自然会发现同样是写景抒情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情景交融和借景抒情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在学习《三峡》这篇文章时,我也让学生将之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进行了对比,让学生去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找出诗歌与文章就三峡景色描写上的内在联系,增强对《三峡》文章内容的理解。

四、习读

习读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锻炼。完成这一转化需要一定量的训练和练习,并且对学生所进行的训练和练习最好是在比读的基础上进行。例如在讲授《小石潭记》和《岳阳楼记》时,在学生将这两篇文章进行了比读之后,会发现写景抒情有不同的表达方式,针对这一点我要求学生做这样的联系:描写一段景物,分别使用情景交融和借景抒情两种抒情方式。这样通过让学生在写作练习中运用所学知识,从而达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第11篇

在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时代,每位教师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不得不领会课标精神,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向往已久的理想课堂教学模式。面对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我深知责任的重大,责任心驱使我不断分析,认真反思,逐步探索应对教学问题的种种策略。十几年的从教生涯使我明白艺术性教学策略是开启课堂教学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目标时,我采取了如下教学策略:

一、活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用好教材是课堂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灵活运用教材文本中的人文资源,并开发利用师生身边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导课,能使学生觉得语文知识妙趣横生,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学得轻松快乐。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是举足轻重的一环,另外活用教材激发兴趣时,还应通过创设情境和捕捉鲜活的课堂再生资源来实现目标。记得在学习《湖心亭看雪》一课时,在课前师生借助网络和资料共同搜集了一些写雪的名句名篇,并要求每位学生课前回忆自己亲眼目睹过的一次下雪情景,用简单的笔墨描绘出来。这样,使学生在感受雪景特点时步入赏雪情境,从而产生阅读兴趣;课中在引导学生诵读文本内容时,我捕捉了采用“白描手法”写雪景的句子和“湖心亭奇遇”的语段让学生反复诵读领会画面,并动笔画出所领悟到的画图,然后选最直观形象,且绘景逼真的一幅画展示给全班同学,使其再次入境,以便读出作者的闲情逸致来。在全班学生读得热情高涨,兴致勃勃之时,常月月同学举手发言了:“老师,课文最后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这便是课堂上值得探究的鲜活的生成资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所以我便顺水推舟引导学生品味“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句,使学生轻松地领会到了作者的情感,明确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就这样,整堂课既轻松活跃,又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写景文章的兴趣。课后,学生在朱自清《春》的模仿写作中水到渠成地用白描手法写下了《校园雪景》精彩片段,进一步巩固掌握了白描手法。这便是巧用教材资源和捕捉情境的教学策略所达到的理想效果。

二、抓住亮点,巧于评价,激励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适时而巧妙的评价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各有所长,对于学生来说,虽然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亮点。

因此,教师应善于抓住亮点及时评价学生的课堂行为,这样往往会使学生重获自信,认真学习,短期内发生较大的转变。我班周宇航同学,在班中属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一次他很认真的完成了课堂作业,我及时表扬了他认真的学习态度,并从作业的正确入手表扬他是一个语文素质不错的学生,只要坚持不懈,定能学好语文……。这一评价果真调动了他的积极性,之后无论是练习、作业还是作文,他都坚持认真完成,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便是评价给了他自信,是评价激励他主动学习,是评价策略扭转了他的命运。 转贴于

三、关注个体,分析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个体之间在智力、生活经验、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客观差异。这些差异性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也决定了教学形式的不单一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认真分析其差异,因材施教。如:在课堂提问中针对学生的亮点设置相应的课堂活动方式,善于朗读的,给其提供朗读机会,善于表述的,给其提供表述的机会,这样他们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在设置课堂练习时,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层次圈定不同层次适合学生的相应题目分层次演练,让学生在成就感促使下,获得信心。再通过同伴互助,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的方式激励学生。对典型而有价值的问题发动全体学生同老师一起探究,通过合作方式来解决。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快乐。

四、运用文本,教给方法,培养潜能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知识也在不断延伸,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帮学生学会如何读各类文体的文章、如何赏析古诗文、如何写作、如何进行口语交际、如何运用语言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学生才能在广阔的语文世界里自由驰骋,发挥创造的潜能,这要在平时教材文本学习中靠潜移默化渗透来实现。

如:在学鲁讯的《故乡》时,我设了这样几个问题来实现小说阅读方法渗透的:一、小说中有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二、你认为他是怎样一个人,依据是什么?三、小说主人公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作者交待了他的哪些活动?在逐个探究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了小说的三要素;并启发学生如何总结人物形象;如何分析环境描写;如何理清小说情节。且作了相应拓展,将小说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续写了《水生和宏儿》。

五、归纳收获,扎实巩固,培养习惯

第12篇

【关键词】 语文教材 记叙文写作 作用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101-02

语文教材是中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凭借,也是学生学写作文的主要范本,因为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情操,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资源,更为学生依托教材开展写作练笔提供了广阔平台,所以我们要切实用好语文教材,提升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

1 解析教材,建构写作知识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世界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记叙文写作知识主要包括记叙文文体知识(陈述性知识)和记叙文写作技巧知识(程序性知识)等,记叙文写作知识是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基础内容,是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方法形成的基石。学习语文教材首先有助于学生了解记叙文写作的陈述性知识,更能建构起写好记叙文的程序性知识。如学生在学习完《老山界》、《过草地》、《我的老师》等一系列记叙文后,会认识到记叙文是围绕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展开叙述的,再进一步的解析如《我的老师》,学生会发现作者在刻画人物,叙写七件事时并非平均用力而是注意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实践中,笔者主要通过表格解析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效果比较好,以《背影》为例,首先让学生速读课文完成表格一,通过表格一的填写,建构起学生记叙文的要素知识。

紧接着,结合教学目标等,让学生详读课文,完成表2

通过表二的填写,让学生建构起人物刻画的写作手法,然后再让学生阅读重点段落,完成表3。

对当初不理解父亲感到深深的自责和追悔,体会到父亲对我浓浓的爱,体味到了父子情深。

通过表三的填写,让学生在感受父子情深中建构起人物动作描写的技巧。其实,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训练需要,对范文进行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表格解析,由宏观层面的文章整体把握到中观层面的段落详解再到微观层面的字词理解,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在表格解析下感知作者是如何谋篇布局、刻画人物、表情达意的,从而建构起记叙文的写作知识。

2 整合教材,积累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我们知道有了优美的原料可制成美好的器物,不曾见空恃技巧却造出好的器物来。”实际上,初中生自身生活阅历浅薄,学业负担沉重,想通过扩大课外阅读来积累写作素材无疑要额外增加负担,而语文教材却蕴藏着无比丰富的语文资源,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加以开发和利用。教材中的写作素材积累可以先从优美词句入手,可以分为人物肖像类、写景类、动作类、情感类词句等,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用“碧绿”写菜畦,用“光滑”写石井栏,用“高大”写皂荚树,用“紫红”写桑椹;形容黄蜂用“肥胖”,形容叫天子用“轻捷”;油蛉“低唱”,蟋蟀“弹琴”,鸣蝉“长吟”;斑蝥的烟雾是“喷”,何首乌的根是“拥肿”,这些词语准确地表现了景物的特点,也渗透着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写雪地捕鸟的动词“扫”、“露”、“支”、“撒”、“系”、“牵”、“罩”运用得很准确、传神;再如:“老树”、“昏鸦”、“江枫”、“渔火”、“梧桐”、“芭蕉”,“淋些许愁雨”都能表达出愁的情感。另外,素材积累还可以从教材的作者介绍、文章内容中积累事例典故材料,如“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宁愿归园田居的陶渊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喊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等。通过让学生整理归类,熟读背诵大量优美词句,浓缩记忆大量事例典故,从而丰富充实学生的材料储备,学生写作时才能移花接木,有米下锅。

3 依托教材,开展迁移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