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的想象力

时间:2023-05-30 10:56: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学的想象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学的想象力

第1篇

一种特有的心智素质,它思考人们实际上需要的是什么以及人们感到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它能帮助人们运用所了解的情况发展理性,以清醒地总结世界上正在进行和将要发生的事情。

社会学的想象力主要通过个人置身于所处时代及社会中,才能理解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己的命运。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发生在他们之间事情的清晰全貌,理解自己所置身的时代对自身生活意味着什么,通过控制身后发生方式处理好个人的困扰。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

    关健词:社会学理论 建构 功能 困惑

    一、社会学理论是什么

    从某种角度上说,理论是在讲一个独立完整系统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解释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然而,理论又有专业与非专业之分。专业理论和非专业理论的区别在哪里?着名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瑞泽尔在他的《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一书中,列举了社会学专业理论与日常生活中的非专业理论的差别。大概可归为以下几点:(1)专业理论较之日常生活理论,表现出更多的系统性;(2)专业理论常常建立在已有理论基础之上;(3)专业理论提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发表,这对该理论的前途来说至关重要;(4)专业理论更依赖相关资料的收集;(5)专业理论可以是关于社会的总括性和通则性的思考;(6)专业理论同样关注理论的应用层面。以上六点,决定了社会学理论与一般生活理论的区别,也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社会学理论的地位。

    社会学的理论,讲的自然就是关于社会学专业的故事。同样,引用乔治·瑞泽尔的定义:社会理论是一组互相关联的观念,能对社会世界的知识加以系统化、能解释社会世界,并且预测社会的未来。需要指出的是,瑞泽尔的定义实际上是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定义,但实际上,并非所有的社会学理论都要能够全面解释社会世界,也不一定都要预测未来。

    二、理论的建构

    许多人认为社会学理论脱离实际,深不可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理论建构过程的不了解。所以谈一谈关于理论的“理论”,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是关于社会学理论的根源。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它的源头都是哲学。它产生于人们的思辨过程。当然,光有哲学的思辨是不够的。其他学科区别于哲学的关键在于它们是可以实证的。而迄今为止最具实证性的学科无疑就是数学。而我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将哲学与数学完美结合的学科。这是从学科的角度来谈。

    接下来是社会学理论产生的条件。在我看来,社会学理论产生的条件有两个方面:社会历史条件和研究者的主观条件。所谓社会历史条件,就是指该理论产生的特殊的社会背景。社会学理论是为了解释社会现象,因此社会现象的历史性决定了社会理论的历史性。一般来说,越是复杂的社会背景条件,产生社会学理论的可能性就越大。

    研究者的主观条件,在我看来,是最关键的。同样的根源,同样的社会历史条件,甚至同样的科学研究方法,为什么只有少数人可以提出经典的社会学理论,其他人则不行?用米尔斯的话说,它取决于理论家个人的社会学的想象力。

    谈完了根源与条件,现在来谈一谈这个故事究竟是怎么讲的。要了解理论建构的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理论的要素。乔纳森·H·特纳认为,社会学理论应有三个要素:概念、变量和理论的陈述与格式。另外一些学者,也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建构方法,但内容上大同小异,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区别。

    三、理论的功能

    理论的功能何在?首先,我以为,社会学理论的首要功能就在于它可以增进我们对社会的认识。社会学理论是用来解释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我们掌握了理论,就可以对社会有更多的了解。

    第二,社会学理论的功能还体现在它可以增进我们对自己的了解。我们都是社会人,社会学的理论适用于其他人,同样也适用于我们。

    第三,社会学理论的功能还在于对其他理论的批判和修正。这对于社会学自身的发展是很重要的。社会学这门学科也正是在这种对立中不断发展。

    第四,社会学理论的功能还能体现在应用层面上。比如,乔治·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就被广泛运用于经济活动中;默顿的越轨理论则被用于社会控制的实践中。

    四、理论的困惑

    在肯定社会学理论具有诸多功能的同时,我们也可发现社会学理论中存在的困惑。

    1.理论与现实的差距。人类的无穷的智慧和极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赋予了人们对一个问题可以换角度,换说法的进行反复论证。宏大理论的产生也大多基于在语言上玩的花招。米尔思在其《社会学的想象力》中就概述帕森斯关于行动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后。他不无尖刻地指出,宏大理论中的繁文冗词中确实有一些东西,但是隐埋很深,不过总说了点东西:理论的客观性问题。显然,这是个很普遍的问题。它首先表现在理论是否真实地反应了客观事实,它的解释力到底有多大。其次,个人的偏见也普遍存在。“尽管个人极力避免受各种社会势力的影响,但人们还是悄悄地溜了进去。”最后,在理论的接纳方面,也受到了政治因素的严重影响。

    2.价值无涉与权威保留问题。有人指出,社会学理论要求价值无涉,这有助于克服研究者的主观偏见和受权威束缚。但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价值无涉带来的是对权威的不尊重。并且,“人类社会将不再有不变的法则,因为人类可以任意改变这些法则所陈述的事实。”乔纳森·H·特纳在《社会学理论的逻辑》中如是说。

    3.理论本身存在争论。可能是由于社会学理论至今尚未发展十分成熟的缘故吧,关于社会学理论本身的争论一直都存在。首先,也是最大的争论来自于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争论。即所有社会学理论的前提假设的争论:人的行为究竟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这直接影响到整个理论的建构过程。同样的争论也来自于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争论。究竟是个体具有能动性还是集体决定个体的一切?这一直是社会学理论争论的焦点之一。另外,社会学力量论中的性别问题和现代社的起源和决定因素问题也存争议。这无疑让社会学理论本身的科学性遭受了严重的置疑。

    4.中国社会学理论的困惑:本土化问题。文军在《论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反思》中,提出了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的诸多问题,大致为以下三点:首先,由于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的思想十分严重,这种不正之风也蔓延到中国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中,导致基本社会学理论研究严重不足。中国社会学理论面临自后后继无人的局面。其次,政治的导向性对中国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产生异常重要的影响。这导致中国社会学理论的共性有余,个性不足。最后,中国社会学理论还过分依赖于外国已有的社会学理论,很多都是没有结合实际地照般过来。

    五、总结

    到这里,故事基本上讲完了。虽然社会学理论至今发展还不完善,存在许多问题,但它确实是具有很实际的功能和强大的发展潜能的。正像人类需要自然科学知识来解释大自然一样,人类同样需要社会学理论来解释我们的社会,社会的存在根本上决定了社会学理论的存在。

    参考文献:

    [1]乔纳森·H·特纳.邱泽奇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乔治·瑞泽尔.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第3篇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在社会学的学科发展过程中,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这样认为,无论是反对迪尔凯姆社会学思想的还是赞同其观点的,都从它的《准则》中汲取了思想营养,特别是实证主义的社会学传统,更是如此。

关 键 词:迪尔凯姆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实证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一书在社会学的学科发展过程中,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所倡导的社会学的学科界定,研究方法的选择,内含的社会学的基本设问方式,都影响着100多年来社会学的发展。厘清《准则》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可以作为了解社会学的学术品格的一个切入点。

一 迪尔凯姆及其《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迪尔凯姆作为社会学的经典作家之一,与马克思、韦伯一起,被认为是社会学的三架马车;正是他们的努力,使得由孔德所倡导的社会学成为一门学科,特别是由于迪尔凯姆的努力,使得社会学真正进入大学课堂;并且,他们所提出的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命题,研究方法等等,至今仍为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学所继承。迪尔凯姆明确把建立社会学这一门学科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法国领导了社会学年鉴派这个学术团体;而这种努力的过程,是通过其所倡导的共同的学术观点来实现的。最为集中体现迪尔凯姆学术观点的无疑是《准则》一书。

《准则》发表于1895年,在这之前,迪尔凯姆有了其代表作,即其博士论文《社会分工论》;之后则有《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等著作。但是,无论是之前的还是之后的著作,实际上都是其《准则》所倡导的社会学方法及理论观点的具体运用,可以这样认为,之所以会将这些著作看成是社会学的经典,是因为迪尔凯姆在《准则》中确立了自己研究的学术定位,后人在由其所确立的标准中评价其努力。通过《准则》,迪尔凯姆把社会学确定为与哲学、心理学及生理学等早期社会科学所不同的独立的学科;也是通过《准则》,使得社会学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实证研究传统,特别是《自杀论》的存在,使得实证研究无论是在学理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同样是在《准则》中,将社会学的基本命题明确出来,即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如何解决。总而言之,《准则》中所确立的“社会事实”这个研究对象,使得社会学从别的学科中区别开来,同时,通过一个社会事实去解释另一个社会事实的方法的确立,使得社会学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实证传统。当然,《准则》所确立的方法理论,它自身逻辑是自洽的,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有与此相异甚至相对的社会学方法理论的另一个自洽的逻辑的成立,因而,《准则》注定只能代表社会学的一个传统,一个流派。

二 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学

《准则》的直接指向是确立社会学这门学科,而确立一门学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有自己的独立的研究对象,也就是说要有自己的学科范畴。迪尔凯姆的努力显然也在于此。它在《准则》中,用了超过一半的篇幅来论述他所认为的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

迪尔凯姆认为,以下的定义包括了社会事实的全部内容:“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固定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i]很显然,社会事实存在的前提在于主客体的分离,在迪尔凯姆对社会事实的认定当中,社会是区别于个人的客观实在存在的;并且,这种客观实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按《准则》中的习惯,它是“物”。作为物的社会事实,一方面它的存在外在于人的意识,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它对个体意识有强制作用,可以为并必须为人们所认识。

因为社会事实本身就有“物”的特征,因而,观察社会事实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这种原则在承认孔德及斯宾赛等人所确立的社会有其规律的观点基础上,认为不应该停留在观念的承认上,更应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贯彻下来,具体的做法就是要摆脱一切预断,对社会事实进行分类,并且,分类过程中的各个社会事实的共同特征应该尽可能是最客观的。很显然,作为物的社会事实,在迪尔凯姆看来,它不仅仅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唯物观,更在于它是认识论及方法论上的追求。也就是说,社会事实这个研究对象,不仅仅在于它为社会学寻找出了研究范畴,还在于提供了在这个研究范畴内进行研究的方法路径。

正是因为确立了社会事实这个研究对象,使得社会学独立于一切哲学,从而在这个经验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最终形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科:有特定的学科理念,即需要对社会事实进行解释,它是“客观”的,不在于改造社会;有特定的研究方法,即需要对所有的社会现象进行类型学的划分,然后用一个社会事实解释另一个社会事实。秉承这种学科理念及研究方法,使得迪尔凯姆后的社会学形成了纷繁复杂的研究领域,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可以这样认为,无论是反对迪尔凯姆社会学思想的还是赞同其观点的,都从它的《准则》中汲取了思想营养,特别是实证主义的社会学传统,更是如此。

三 作为实证主义传统的社会学

《准则》在实证主义社会学传统中所占有的位置,无论有多高的评价,都不为过。孔德的实证主义从某种意义上看只是一个哲学命题,真正赋予其社会学意义的无疑是迪尔凯姆。诚如上文所言,社会事实不仅具有本体论的意义,更重要的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方法:用一个社会事实解释另一个社会事实,而且,这种社会事实只能从外在的特征中归纳出来。

但是,无论如何,迪尔凯姆所倡导并加以实践的实证的社会学,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迪尔凯姆明确认为社会学是科学,而且应该用科学的观念及方法进行研究。在迪尔凯姆看来,孔德、斯宾赛等前辈的努力,只是科学的观念阶段,而他所需要的就是对这种观念阶段的超越,从而具有实在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他一方面继承观念阶段的许多主张,另一方面又身体力行,在具体研究中运用。迪尔凯姆直接继承了斯宾赛的社会有机论的观点,明确了因果解释及功能解释在解释社会事实中的地位。迪尔凯姆认为,因果解释应该先于功能解释,且两者不可混淆。正是因为迪尔凯姆在这里继承了社会有机论并开创出因果解释及功能解释的方法,使得后来的社会学的功能主义及结构功能主义显赫一时,并至今成为社会学的主要分析框架之一。

实际上,迪尔凯姆在提出其社会事实这一研究对象之时,就暗含了其强调结构的这一在当时被认为具有科学特点的观点。在迪尔凯姆看来,任何的社会事实,不能还原到心理学上的或生物学上的事实,它必须到社会内部中去解释——也就是说,社会事实的解释必须在结构中寻找。在这种情况下,实证的方法才能得以充分运用。《准则》中的这一传统在其《自杀论》中有更为明显的表现:通过对自杀这样现象的统计分析,使其变成一个“社会事实”,从而在各种社会因素中寻找结构性因素,从而否定了自杀作为个体心理表现的意义。

可以这样认为,由于迪尔凯姆把社会学贴上了“科学”的标签,使得其实证的特点表露无遗。在其之后,这种实证的传统在社会学发展过程中吸引了众多的流派,甚至发展到了宏大社会理论及抽象经验主义的顶峰,从而让反思社会学喊出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口号。[ii]无论如何,迪尔凯姆所明确坚持的实证的方法,对于社会学的发展起了奠基性的作用:社会学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无不是这种传统的体现。

迪尔凯姆所坚持的用一个社会事实解释另一个社会事实的准则,同样在其关于正常现象与病态现象的论述中体现出来。在迪尔凯姆看来,凡是应该发生而发生的现象叫正常现象,反之则为病态现象;但是,应该有一种考虑,即判定这些社会事实应该认清进化过程中的社会的不同阶段——判断社会事实的正常与否应该和一般社会条件相结合。社会学在现当代社会被看成是研究社会问题的学科,其假设的前提便在于所有的社会问题的出现都是“正常”的,所有的对社会问题的解释最后都被归结为转型社会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这同时继承的迪尔凯姆社会学思想的两个遗产:一是社会问题只能从社会本身去解释,必须归结于结构性的因素,而不应该归结于个体原因,否则就不能说服别人;二是社会问题的出现与消失都是必然的,也就是说,是正常的,社会学所需要做的是解释其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它不需要含有价值取向的改造社会的野心。

作为实证的社会学传统,可以说是建立了社会学存在的合法性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迪尔凯姆不仅使社会学在当时得以建立,并同时建立了社会学继续存在的理由。

四 关于“准则”的准则

迪尔凯姆关于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的论述,在学科意义上摒弃了哲学的束缚,但是,他无法回避其设问的前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追溯他的设问方式、关于“准则”的准则之时,引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的讨论:个人与社会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在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这个概念提出时,本身就承认了作为认识主体的个人与作为认识客体的社会之间的分离,既然存在分离,就必须回答两者间的关系。在迪尔凯姆看来,个体只能构成认识的主体,而不会成为社会学认识的客体,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必须是社会事实。换句话说,社会事实这一客体也不可能还原成个人而得以解释——社会事实还必须通过另一个社会事实来解释。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的提法,在本体论上是反还原论的,认为社会有其实在性;而在认识论上坚持了整体主义的取向,认为社会事实必须在社会结构中得到解释;在价值观上,则体现出集体主义的取向。

实际上,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具有多重意义,在社会哲学层面讨论,二分法的存在很难被超越,它会是一个假问题;但是,在社会学理论层面讨论,则是一个真问题,它促进了社会学理论的繁荣发展。[iii]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避免了社会哲学上的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讨论,或者说一开始就采取了社会取向的立场,从而在社会学理论层面促进了社会学的发展。

注释:

[i] (法)E.迪尔凯姆著《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第34页

第4篇

由于《社会学概论》课在高校不同专业中广泛开设,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就要注意到授课对象是否社会学专业,以便实施有区别的教学。早在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教育思想。他主张从学生的特征、水平和个性差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从而实现共同发展的教育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对于《社会学概论》的教学活动而言,秉着因材施教的理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预先了解教学对象是否社会学专业学生,及由此带来的差别。

不可否认,社会学专业与部分非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相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相似”一方面体现在理论基础上,另一方面体现在这些专业所关注的社会现象上。观察高校开设概论课的各个专业,可以发现它们大部分都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类,而社会学也同属于此类学科。因而,无论是否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生,他们在所学习的社会理论方面往往具有交叉点。在他们各自专业领域中的大家学者,往往也同样是社会学界的巨擘。这些学者对于社会的学术分析也被不同专业广泛接受且奉为经典。所以,学习《社会学概论》课的各相近专业学生在理论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共性。此外,同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专业,无论是综合性的还是单科性的,它们关注的对象都不外乎社会现象、社会组织、社会发展等话题,研究的兴趣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所以,在引用某些社会问题和现象作为案例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同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能有所共识。

然而,社会学专业与非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差别还是显著的。差别主要来源于专业的不同。由于所在专业的差异,学生学习的习惯、思维的方式和看待社会的视角都会存在差异。在学习习惯方面,大多数文科的同学认为记忆是最常用的学习方法,而理科同学更倾向于程式化的推导过程。社会学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不仅有自己专业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视角,更拥有一套包含统计学、计算机技术在内的综合性研究方法。那么在学习习惯上,就不能偏向于单纯的文科或单纯的理科,而应当在兼有人文关怀和理论基础之上,同时具备特定的数学技能。在思维的方式方面,社会学拥有一种独特的“想象力”。

这种想象力要求社会学者不能将分析事物的立场局限于自身和狭窄的个人生活,而是要放诸更加广阔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的大背景中。唯有如此,研究者才能以旁观者的角度,清楚而全面的接近客观真实。在看待社会的视角方面,社会学往往站在社会关系的视野,探究社会与个人之间的联系。并以此为主线,展开对于诸多社会现象、社会行动和社会问题的分析。其他专业则各自有各自的理论与实践视野。即便与社会学同属综合性科学的管理学和历史学,其关注的角度也分别是“管理者”和已过去的“时间维度”,因而与社会学存在很大的不同。当然,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学习《社会学概论》,都有着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开阔视野、更多的了解“社会”,以期增进个体行动的合理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学常识,则更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社会学与“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针对教学对象的“非社会学专业”特点施教

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找准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是非常重要的;而针对学生的特征和需要去“施教”也是同样重要的。无论学习《社会学概论》的学生是否社会学专业,担任该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往往多为“科班”出身。“科班”出身的教师对于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掌握、对学科的理解以及对于社会现象的看法,都格外具有“社会学”的学术性、具有“社会学”的专业深度。这个特点用之于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是必要的和理所应当的。但是对于非社会学专业学生,如若教师不考虑“专业差异”而将他们与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生等同而论,则很有可能在这门入门课程的教学中显得过于系统、过于专业,甚至过于死板。社会学本身是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社会生活、调整个人行动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科学,对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在这一点上的帮助或许更加突出。因此,在旨在使学生认知社会、增进学生个体行动合理性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特别注重“因材施教”的重要原则,把握好“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度”。

(一)在注重知识性的前提下凸显常识性用社会学的专业术语来说,学校是为个体社会化而设立的专门机构。学校教育通常会强调知识性。课本和教材是知识的总结与凝聚,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和实践者,教师则是知识的传播者与普及者。因而在《社会学概论》的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就是传播社会学的基础知识。作为社会学的学习者,应当做到至少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等,因为这些都是该科学的基础知识。讲授《社会学概论》的教师就应当将这些前人所积累下来的知识正确的、客观的、严谨的传授给学生。

知识的积累并不是本门课程的全部目标。因为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它作为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憧憬和探索,同时更具有其社会常识的属性。然而,人们创立社会学这门学科,并不单是为了填补学科空白。在孔德时代,社会学产生于社会转型,来源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蜕变,是为了认知当时随之出现的新的社会现象、新的社会生活方式,解决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并树立一套新的思想认识体系。从这个意义上,与其说社会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社会知识理论体系,毋宁说社会学给普通大众提供了认识社会的基本常识。比如《社会学概论》中讲到的“社会化”,指的是人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习得社会文化知识和价值标准,并学会扮演社会角色,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每个社会人都要经历的,是贯穿人生命始终的。这个社会学理论有的概念既体现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规律性的总结,又告诉了人们自己怎样才能从白纸般的婴儿转变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正常个体,还能解释曾经出现过的“狼孩”与普通人类的区别。一个人要想良好地适应社会,就必须通过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组织和单位来进行个体的“社会化”。这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的常识呢?在知识的传授中,让非社会学专业学生掌握一系列这样的常识,有助于学生“社会化”的自觉性。

(二)在注重系统性的前提下凸显趣味性所谓系统性,在此意指在《社会学概论》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全面性,能够通过概论这一课程将社会学的大体脉络系统的表现出来,让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对社会学这门学科形成基本了解。其实这点也是所有概论式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在社会学学科结构中,目前大致可分为这样几部分内容。一是关于社会学这门学科“是什么”,二是关于社会微观生活方面的现象与过程,三是关于社会宏观生活的分析和阐释,四是对于社会问题与应对措施的探索,五是社会学独特的研究方法。一些分支社会学的内容亦可根据上述划分归入其中某个部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系统的展示出上述构成社会学的五个方面,对每个方面所研究的内容和领域进行基础性的分析。这样可为学生梳理社会学这一学科的大致脉络体系。

如果说系统性的学习《社会学概论》非常重要,那么能否有效地激发学生系统学习的兴趣则更为关键。当科学的知识被作为规律总结升华后,总会显得略带晦涩和刻板。《概论》作为社会学基础课程之一,高度凝聚了社会学的全部研究范畴,集中总结了社会学所关注的社会运行规律,因此对于学生,尤其是刚刚学习社会学的学生而言,更会呈现出呆板、枯燥、抽象等特征。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生感觉尚且如此,更何况是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所以,能否完成向毫不了解社会学的他专业学生全面的且带有兴趣的学习《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的任务,是对任课教师一个重大的考验。笔者认为,应将课程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社会话题相结合,通过举例等方法更加有效的传递知识。可以将一些晦涩难懂的概念,运用学生所熟悉的电影电视节目、文学作品,或者联系学生感兴趣的诸如大学生恋爱、住宿最佳人数等话题加以说明。例如从泰坦尼克号生还者的舱位和所对应人数这个新的维度阐释社会不平等并引入“社会分层”的概念,就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既要讲授得全面,又要让学生乐意学、觉得学习有意思、有动力。由于学时的制约,有时甚至可以重点选择那些既体现社会学研究范围和研究特色的领域,又能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点的内容来讲解。

(三)在注重专业性的前提下凸显入门性《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一切学习社会学的学生开启社会学之门、走上社会学道路的必须方式与必要途径。而概论课则本身就是对社会学这门独特学科的基本概述,内容涉及社会学独特的研究对象、专业的研究方法、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等主要方面。尤其是在社会学仍处于发展阶段的今天,面对着仍然有不少学生不了解甚至不知道社会学的情况,可以通过教师课堂讲授的方式有效地将社会学的专业轮廓凸显出来。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彰显出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差异,尤其是与一些类似学科,如历史学、管理学、人类学等的差异,特别注重讲出学科整体特色,突出社会学的专业思路、视野和理论。

事实上,社会学以外的其他专业本科生开设《社会学概论》课程,意义还不止如此。作为一门概论式的课程,更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对学习者起到入门的作用。“正是由于社会学研究内容的综合性特质,使它成为其他相关专业研究的专业基础”。在授课过程中,既要从专业的理论和方法的视野,体现社会学学科特色;同时也要注意教学对象是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讲授时采用较为专业的概念、方法,特别是理论解释时,部分学生显示出接受程度上会存在困难。这一方面是因为没有接触过这些内容,另一方面是固有的学科思路制约了理解的方式。那么,作为一门该专业领域的入门课程和知识的普及课程,教学中可考虑适当降低专业难度和深度,将这门学科的基本研究领域、方法与研究情况加以介绍最佳。希望通过教学活动,增进学生对社会学这门学科的认识,了解这门学科的由来与发展,明确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得以入门即可。如果学生对社会学领域有特殊兴趣,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其他社会学课程的选修,而不是试图在概论课中将社会学的方方面面、细枝末节都乐此不疲的全部讲授。

(四)在注重学术性的前提下凸显社会性《社会学概论》课程内容涉及社会学专业几乎全部的研究范畴,既包括宏观社会的内容,也包括微观社会的内容;既包括基础的社会学原理和理论,又包括做社会学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既包括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又包括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作为一门学科基础课,概论里展示出社会学这门学科的独特视角与学术特征。社会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都致力于从学理上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帮助人们探寻社会发展的规律。因而尽管在授课过程中许多学生会感觉到趣味和发现社会问题,但教师仍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学术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而非停留在现象的表面层次。深层次的学术性分析固然重要,但是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十分重视课程的社会性。社会学本身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是伴随着人类对新社会、新时期、新事物的认识才应运而生的。尽管它是对社会规律的总结和认知,但却不能跨越社会这个主体和基础。可以说,作为一门课程,社会学是从把握规律、解决问题、增进行动合理性等学术角度对社会进行探索。

然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问题和其所关注的现象,全部都是社会生活中的产物。所以就像文学和艺术一样,社会学同样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源于生活体现了它的社会性,高于生活体现了它的学术性。社会学所分析和阐释的社会现象,往往都是具有较为重大、较为深远的社会意义的,关乎社会存在的稳定性,关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要做到学以致用,就要特别关注课程的社会性。如果将概论课提升至极高的专业水平,一方面略显枯燥和抽象,脱离了社会生活的实际;另一方面忽视了教学对象是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特点,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所以在概论课的讲授过程中,需要说明的社会学原理,可以适当的结合大量社会生活的现象和细节作为案例。这样既可以做到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同时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的学术原理置于普遍而具体的社会生活当中,这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又有助于学生认知社会现实。

第5篇

关键词:社会学;理论逻辑;紧张;基本视角

中图分类号:C9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091-03

社会学自诞生伊始,便一方面秉承着现代性的承诺,宣称通过与传统决裂,凭借其独特的“想象力”必将超越孤立个体的情感冲动、价值视野和非理,从而把握住人类社会实践的规律,进而阐明某种有秩序的社会构造的内在机理。但另一方面,它又面临着令人沮丧的事实:曾经普遍渗透于社会、文化和宗教等互赖、共存维度上的“神圣范畴”与“终极价值”,并没有因为理性的觉醒与祛魅的执着而被彻底驱逐,相反意义缺失与道德焦虑一如既往甚至尤甚于前。或许这将注定社会学的宿命就是不得不在既回应现代性驱迫又直面传统性考问的夹缝中确立、彰显其学科存在的合法性。而断裂中的延续、区隔中的统合、对立中的转关兴许本身就是社会学学科演化的基本轨迹。而本文力图探析的正是社会学到底嵌入且穿行于哪些紧张关系之中?它整个的演进、生发又贯穿着怎样的理论逻辑?基于这一逻辑,其考量与审度社会与人的基本视角又是什么?

一、紧张与穿行:社会学的理论逻辑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曾说:“社会学起源于现代性的来临――即起源于传统社会的分解和现代社会的巩固与发展过程中。”[1]他认为“现代性是社会学关注的核心问题”[2]。由此,亦可断言,社会学是对因现代性来临而引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知识回应。而从现代性指向与传统性习惯既疏离、断裂又承续、勾连的复调关系中所引申出来的个人自由与集体规约、科学说明与价值体悟、普遍客观与特殊主观、静止闭合与流变开放等维度上的矛盾冲突,便既是现代社会问题引发的基本根源,亦构成了社会学理论逻辑延展所嵌入的基本紧张,且不同社会学理论体系之间的分殊对立以及各个社会学家言说自身内在的摇摆抵牾(包括其为了应对挑战而不断进行的调适修正、更张整合)都正是其反复穿行于这种紧张态势中的一种折射。以下便是其紧张关系的两个基本层面:

(一)启蒙与反启蒙的紧张

克里斯・希林在其《社会学何为》一书中曾说:“社会学乃至现代社会科学兴起之时的思想背景,是由中世纪之后数百年间的种种变迁,以至启蒙运动与反启蒙运动中对于这些变迁的种种回应所塑造的。”[3]事实上,当理性的觉知使得“共同体”、“普遍善”、“终极追问”、“神圣范畴”及与此紧密相关的、道德崇奉都黯然失色,自我超越且“道德自足”的创造性“个体”被大大强调,对群体价值纽带与集体情感的关注让位于对理智及其指导下的自由个体的社会行动与“理性”、“科学”的组织协调的“研究”时,自认为已经完成启蒙过程的人宣称能为“世俗空间”确立一套有助于社会进步的理性秩序。这是典型的“启蒙”取向与姿态。其间我们可以鲜明地看到个人高于社会、理智高于情感与信仰、个体行动自由高于群体秩序规制、普遍规律高于特殊意义、科学研究高于价值判断的强烈倾向。而在另一方面,反启蒙取向则对个体权利自由伸张、群体纽带断裂以及理性对“生活世界”的侵蚀甚至殖民化所带来的道德后果感到忧虑与绝望。他们拒绝“断头台博士”[4]的理性宣教,并将出于功利的目的及带来现世幸福的承诺而对人进行的管制或征用称为“庸俗的生命之敌”[5],且坚持认为社会或群体的特性不可化约为个体的习性,行动意义的最终来源绝不是行动个体的主观赋予。总之,“它关注共同体,关注社会秩序与人的意义当中无关乎理性的维度”[6]。并坚信在前理性、前契约的意义上,社会有着一种能超越构成它的个体的总体属性,即在一个更加整体论的情境下,整体大于构成它的部分之和[7]。而这种共存、互赖基础上的集体存在方式本质上具有某种“突生性”与“超灵性”[8],因此无法将其简单还原为个人功利抉择与理性实践的简单叠加,而必须将社会重新植入到集体意识与共通知识的意义网络中才能得到理解与阐释。综上可见,社会学从其发展初始便深深嵌入在启蒙与反启蒙深刻紧张之中。由此,它一方面因为启蒙的追问,力图驱散道德的迷雾,而视行动为工具性的、去道德的合理性实践,那秩序当然就是“行为主义”[9]的且基于理性关系而言的一个“科学范畴”;而另一方面它又可能因为反启蒙的召引,而力图复归群体纽带的维系,于是视行动为“规范性”[10]的、充满道德意涵的价值实践,那与此相应的秩序所指必然就是意志主义的且基于共享意义而言的一个“道德范畴”。至于具体的社会学理论则常常将其各自取向分别定位于“启蒙”与“反启蒙”所构成的两极连续谱之间的某个点上,且基于学者背景及社会格局的演化而显示出某种穿行摇摆态势。

(二)实证与非实证的紧张

当社会学伴随着现代性来临而诞生时便注定其会将“科学”作为自己学科合法性的基石,而其创始人亦信誓旦旦地承诺实证主义乃是其有别于哲学与宗教研究的根本方法论取向,即认定任何真正的社会学都必须采取一种所谓“科学的”自我意识,且以经验观察为基础,并以经验取向驱逐任何“哲学的”或“形而上的”问题意识[11]。它从一种近似于纯粹“自然主义”的角度出发,宣称“不仅研究者的承诺不会影响他或她的数据,且一般性概括也完全基于客观的证据”[12],而其社会理论的形成路径正是通过观察而概括或者说通过归纳而建构。总之,所谓“实证主义”倾向就是将“理论化约为事实”。它设定:“科学在其他领域中的认识论假设和标准完全适合于社会行为的研究”,而“在一门排斥了‘哲学’问题,且相应地,经验观察也就完全不成问题的科学中,具有理论性或一般性的问题只有在与这样的经验观察相联系时才能得到正确的处理”[13]。同时它还认为社会学甚至整个社会科学的进步源于对经验世界不同侧面的专注,因此拒绝理论、理念等更一般、非经验的结构性分歧与冲突污染其学科视域。但同实证主义完全剔除非经验的涵义且致力于纯粹观察的表达形式,并以定量化、数学语言化标榜其科学性相对的是反实证主义的取向[14]。它坚持认为,“由于内在意义的无限变化性和相对不可把握性――即由于人文研究课题的‘非物理的’或至少‘非经验的’方面――预测和说明所要求的普通范畴和客观论证是不可能达成的。”[15]同时还论证说无论在经验还是理论的方面,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倾向都导致了社会学想象力的枯竭(即不仅使经验探究领域陷入贫困的境地,而且还使理论传统本身存留下来的那一部分也枯竭了)[16],且最终限制了理论知觉的深度,使得其分析难以获得一种充分的自我理解,进而引起理论体认的自我混乱[17]。

事实上,社会学自其发源便始终嵌入在实证与非实证的深刻紧张之中,而其理论演化的整个过程皆刻写着此二者纠缠互构、消长进退的痕迹。或许社会学本身就是矛盾的化身,因此将无法企图达成其彻底的平衡与融通,但为此展开的探索从未停止,其中亚历山大的后实证主义所开辟的所谓“多维度理论的道路”[18]便不失为一种启示。它力图调和实证主义、经验主义、客观主义、实验逻辑与唯心主义、相对主义、主观主义、理论逻辑之间的内在冲突,主张走出科学与人文、经验与理论、一般与特殊等二元对立,希望基于研究对象的性质,正视社会科学连续体各层面上的显著分殊与差异[19],“真正地反思科学活动的复杂性”,开放地包容科学思想中各种成分间既彼此依赖又分别自主基础上的关联与对话[20]。他还进一步声称:“如果社会科学的本性要得到恰如其分的理解,如果其真正的潜能要获得充分完全的实现,那么,在给予从经验中进行归纳时所依循的方法论规则以一种高度的重视的同时,还必须努力地创立一种能够说明发自更一般原则的反方向运动的‘理论的方法论’。”[21]

二、考量与审度:社会学的基本视角

置于上述逻辑紧张格局中的社会学,其学科审视的基本视角是什么呢?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彼得・伯格在其《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一书中提出社会学的基本视角包括:社会在人、人在社会及社会如戏。在他看来,这三个基本视角既综合透视了社会外在场域与个体内在惯习之间基于实践过程与互动游戏融通互构的紧张、流变关系,又从宏观文化及制度结构与微观的角色扮演之间“矛盾转关”的角度全面阐发了社会何以组织起来并有效运行的内在机理。具体来看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一)社会在人

在伯格看来,抽象、宏阔的社会最终必须具体化为个人的角色扮演及角色关系。我们看不见概念化的社会却可以看见实在的个人基于不同社会地位而展示的特定角色表演。他认为,角色代表着制度秩序,即个人并非全然基于自我偏好扮演其角色,或者说角色本质上就是社会共享意义的外在彰显,“演员”行动看似非常个别与随意,但实际上他或者她已经承载了社会赋予他们的角色期待与结构性安排。当其顺应这种“脚本”的安排时,角色可能意识不到约制的存在,而只有当角色表演越出了脚本的预设与定位时,他们才会因为其“越轨”行为而受到群体规范的惩罚与矫正。但必须承认,这一制度秩序最终作用的持续有效发挥并非完全基于强制,因为“角色”地位的意义是群体共享的,它经由群体内一系列互动实践早已渐进地内化入了各个具体行动者的自我觉知之中,也即是说“我们的指望正是社会对我们的期望,我们想要服从社会,我们想要得到社会指派给我们的角色与地位”[22]。行动者的“角色意识”是外在规制与内在合法性认同贯通共谋的结果。而一切社会规则体系(包括道德、伦理、法制、习俗等)正是依托于这一机制而有序运行的。总之,社会学的视角要求我们首先看到个人意识、实践与行动的基底作用,因为它是社会得以组织化、结构化的前提。

(二)人在社会

在伯格的视域中,社会是制度的聚合物,每个个体按其社会分层而制度性地嵌入在不同的资源结构及文化结构中,而这种结构性设置本质上亦是一种社会控制体系。其作为一种“社会事实”化了的游戏规则,早在我们上场游戏前就已经“固化”,其所提供的程序将行动者的行为模式化,令其被迫沿着让社会满意的渠道前行[23]。具体而言,当现代性来临,现实社会经由所谓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等嬗变转型时,社会控制系统便穿透血缘、地缘隔膜、打破初级群体与“差序格局”的限制,依托社会分工基础上的职业关联、科层分化及民族国家的政治统合而渗透到了个人生活的所有侧面。其发挥作用的基本路径是:通过个人社会化历程中一系列组织化、仪式化的惩罚与规训过程(或许包括讥讽、闲话,羞辱、放逐,强制精神治疗等[24]),依托参与者的具体实践,将社会取向的制度化意义转化为个人取向的情境性意义,也就是各个行动者通过符号表征的持续交互作用渐进达成威廉・托马斯所说的“情景定义”。而这种互动共谋基础上的定义足以对制度何以如此进行阐释与证明[25],它不仅外在地界定与规划了个体的社会地位,也内在地模塑与制约着个体行为方式及人际互动模式。总之,社会学的视角要求我们在看到个人主体意志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社会结构对个人的约制、形塑作用,或许实然运行的社会样态总是制度化与合法化贯通,群体秩序与个人选择互构的结果。

(三)社会如戏

对伯格而言,社会分层格局、社会等级序列与社会角色预期等型构成了我们每个人实践行动及人际互动的“结构”,但我们并非完全无法“逃离”此结构的规制以获取所谓“自由”。他认为即使人与人之间基于社会互动凸显出了诸种符号性差异,比如身份、地位及与之相关的权力、财富、声望等,但这种符号标识与个人存在之间的关系仍旧随着社会实践的进程在不断流变重构着。暂时拥有不同社会资源的人围绕着资源操控权进行着持续的博弈,而互动规则的合法性争夺则贯穿其发展始终。没有确定不一、不可磋商的“剧本”,当然也就不存在一成不变、不可再构的角色,参与社会互动的各方常常既在常规之中又竭力越出惯例之外,总是基于不同的形势与时机与自己先定的所谓“社会角色”若即若离,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彰显其自我存在的价值及意义,此正如伯格所言:“个人的个性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无与伦比的特性。”而只有非本真的存在才会在匿名的人中失去自我,并把自己独一无二的特性拱手出让给社会建构的抽象概念[26]。也即是说,整个社会并非闭合僵死的刚性“结构“,其运行恰如一场互动游戏,其间充满了践行的情境性与新意义浮现的机变性,而游戏的创造性、狂欢感及与过往的断裂感令参与者兴奋且跃跃欲试。总之,社会学的视角要求我们在看到社会结构规训下个体不自由的同时,更要看到社会游戏层面上个体意义创造的自由,揭示其交互关联、博弈进退的流变路径与演化模式。

综上所述,社会学兴起于两次大革命之后的现代性语境,在这一特定场域中:理性觉醒与民主科学成为时代主旋律,“祛魅”的冲动激扬四射,传统意义上的道德崇奉、价值归属与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甚至鄙弃。但旧的困扰并未因反思与批判的勃兴而消失,而新的矛盾却随着现代性的来临而日益凸显。社会学正是嵌入在现代取向与传统偏好、启蒙与反启蒙、理性与非理性、实证与反实证、经验与非经验等复合关系中,以一种在矛盾与紧张中不断穿行的体认方式去理解及应对日益加剧的社会变迁,去洞悉理性人型构合理的社会秩序的可能性路径,去把握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与人际互动的基本模式的。这是社会学实现其学科地位合法性确认必须做出的知识回应,也是其基本的社会承载的体现。总之,只有以矛盾紧张、循行转关的逻辑才能理解社会学思想的演化格局,明白其特定的学科视野与问题论域以自证其学科独立的必要性,也才可能有效回应“社会学何为?”这一基本追问。

――――――――――

参考文献:

〔1〕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6.

〔2〕郭忠华.现代性・解放政治・生活政治:吉登斯的思想地图[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6).

〔3〕〔4〕〔5〕〔6〕克里斯・希林.社会学何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8,10,10.

〔7〕〔8〕菲利普・梅勒.理解社会[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4-5.

第6篇

关键词:美术教学;研究型课型;形象思维法;抽象概括

一 研究型课型

研究可以打开学生思路,活跃情绪,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创造思维变成画面。在教学中不要一味的压制、批评、讥笑讽刺学生,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宽松、更加愉悦的课堂环境,使其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培养出一批批自信、自重、自强、勇于进取、有创造活力的新世纪实用人才。

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研究和形象思维法,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意识的培养受到空前重视,并被认为是开发智力,激发创造力的一种重要途径。科技发展史表明世界上许多大科学家的发现往往得力于形象思维的启迪。例如:牛顿就是受到苹果落地启发,联想到地球的万有吸引力;阿基米德就是从澡盆中溢出的水,想出了浮力定律;门捷列夫从梦境中悟出了化学元素表的排列方式。而美术教育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则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教育一般都是用图形作为视觉传达的信息,偏向于形象思维,所以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是非常有意义和可贵的。我国的美术教育虽然在教学大纲中有培养创造力的要求,但长期以来在教学中表现得并不十分突出,那么怎样在美术教学中体现出创新思维呢?以下就我自己的一些经验谈几点看法。综合运用研究型课型,形象思维法和抽象思维法有助子促进大脑两半球功能平衡协作发展,能大大提高学习能力和效率。

(1)美术教学研究课含义

所谓研究主要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完整性和跳跃性。形象思维的基本单位是表象。它是用表象来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当人利用他已有的表象解决问题时,或借助于表象进行联想、想象,通过抽象概括构成一幅新形象时,这种思维过程就是形象思维。所以,利用表象进行思维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形象思维法。例如,一个人要外出,他要考虑环境、气候、交通工具等情况,分析比较走什么路线最佳,带什么衣物合适,这种利用表象进行的思维就是形象思维。在文学作品中典型形象的创造,画家绘画,建筑师设计规划建筑蓝图等也是形象思维的结果。在学习中,不管哪一学科,不管是多么抽象的内容,如果得不到形象的支持,如果没有形象思维的参与,都很难顺利进行。所以我们学习各门课程时,既要运用抽象思维法,也要运用形象思维法。

(2)形象思维的形式

形象思维不仅以具体表象为材料,而且也离不开鲜明生动语言的参与。形象思维分为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种。初级形式称为具体形象思维,就是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的联想来进行的思维。高级形式的形象思维就是言语形象思维,它是借助鲜明生动的语言表征,以形成具体的形象或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往往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其主要的心理成分是联想、表象、想象和情感,但它具有思维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言语形象思维的典型表现是艺术思维,它是在大量表象的基础上,进行高度地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新形象的创造,所以,形象思维也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和复杂的形式。高级复杂的形象思维是对头脑中的形象进行抽象概括,并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并不总是与语词紧密联系,未必进行充分的语言描述。但是,它比概念概括有着较大的稳定性、整体陛,而且更加具体、更加丰富,因为概念概括要舍弃非本质的特征,而形象概括则常包容着丰富的细节。科学家、文学艺术家、技术专家常常将形象概括与概念概括相结合,从而创造出新的成果或新的形象。形象思维作为人类的高级思维形式,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经常被运用。

二 研究型课型是美术教学的高级形式

所谓研究型课型,是在美术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成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与形象思维的过程是一致的。林崇德教授说:“想象就是形象思维。”北京师范大学公共课教材《心理学》中也写到“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想象是形象思维的高级形式,具有形象性、新颖性、创造性和高度概括性等特点。欣赏中涉及到的概念和原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等理论问题的讲解,一定要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防止在非常有限的课堂上,花太多的时间去集中讲授理论知识。美术欣赏是一种陶冶人的情操的活动,是一种美的享受,学生接受美的教育也应是完全出于内心的自愿。

在赏析美术作品的同时,能针对当地的一些文化现象或其它范例加以评论和阐述,这有利于学生对艺术的本质特征加深领悟。比如,我讲授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时,就拿我县的两尊“马良”雕塑为例,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马良是童话人物,把它放在儿童公园空旷的草地上,显得那么可亲可爱;而龙峰广场的马良雕塑,在高大的商业建筑群下,就显得那么小气。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追求课堂气氛,讲一些与作品欣赏无关的故事和笑话,则是不可取的。

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以实践经验和知识为基础。想象的内容和水平受社会历史条件和生活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如“齐天大圣”有七十二般变化,但每一种变化都没有超越当时科学发展和时代水平。正像俄国大文豪高尔基说的那样:“想象在其本质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但主要的是用形象来思想,是一种‘艺术的思维’。

想象在认识活动、学习过程和社会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想象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他16岁时曾问自己:“如果有人追上光速,将会看到什么现象。”以后他又设想:“一个人在自由下落的升降机中,会看到什么现象。”就是这些想象推动他去探索科学知识的奥妙,紧张地开展研究工作,终于创立了相对论学说,获得诺贝尔奖,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这段事例充分说明了想象在认识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贝弗里奇说:“事实和设想本身是死的东西,是想象力赋予它们生命。”所以有人认为客观事实和知识好比空气,想象力就是翅膀。只有两方面结合,智力才能如矫健的雄鹰,翱翔万里,以探索无限的宇宙,搜索一切知识宝库想象力是智力活动富于创造性的重要条件。学生在学习中,也伴随着想象活动。学生学习语文、美术、地理、历史、音乐等社会学科要有许多情景,政治、经济状况和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和音响,容貌等形象;学习自然科学,如数学、生物、物理等也离不开图表、构造图等,因此,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需要调动丰富的想象力。所以,想象是学生搞好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每个想腾飞的人都应该重视培养发展想象力这个翅膀。还可以提供一些构图、造型、色彩以及表现形式方面的帮助。例如水彩画创作,我找来一些大师的名作。如:丢勒的《兔》;透纳的《凯威来城堡》;查理士、迪玛斯的《苹果与绿色玻璃杯》等;供学生参考。同时又要求不要盲目照搬或临摹,要借鉴别人的优点,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完成一副具有高师学生特点的作品。

提问讨论。讨论是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激励、进行联想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可以提出有关讨论的问题,就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其互相交流想法,对草图进行批评和建议,不仅可以开拓思路、激发新的灵感,而且能够深化作品立意,逐步确立自己的创作构思或构图。

三 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果我们在美术学科教学中坚持以大纲为指导,遵循教学的实践性、直观性、艺术性、创造性的学科特点,我们就可以做到,培养有审美情趣、积极向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材。

首先,坚持写生的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大一年级静物写生,大二年级风景写生,大三年级人物写生,使学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了解了景、物、人的自然形态、结构、比例、透视,这种观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各学科教学中,能够准确地、敏锐的、快速的记下事物的典型特征。不少学生反映,形象思维能力强的同学,在其它课上占据优势。

其次,坚持临摹与创作结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人的想象力培养是多种途径的,美术课上形象思维的创作活动,使学生积极的想,主动的想,培养了勇于探求的精神,这同样在各科教学中显示重要作用,如数学中的几何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形成立体感。化学要使学生形成粒子概念,就必须诱导学生通过宏观现象来想象和认识微观粒子运动变化及其结构的情况等等,事实说明,艺术思维,科学思维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这相互之间的作用力,进一步促进学生探索成功的奥秘。

再次,坚持发散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艺术学科的教学中,作业也好,作品也好,不可能只有一个答案,也不因智商高低而决定优劣,正是具有这种优势,促进了创造性活动的进行,发散性思维使人思维活跃,浮想联翩,心脑开阔,情绪乐观,在这种思维活动中,伴随着创造奇迹的出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育是以一系列独特的教育手段触及人的情感的深处,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只要我们坚持用发散思维的手段训练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显示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是中国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更是当代教师的历史使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向美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又给我们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教师只有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掌握新的研究型课型,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第7篇

关键词:滕尼斯;社会变迁;启示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232-03

在社会学近二百年的发展历史中,社会变迁问题曾极大地激发了一代又一代社会学家的想象力。他们普遍认为,社会变迁是指文化、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的模式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变化。就一般意义而言,社会变迁是指历史发展长河中最寻常的社会变革。当然,如果从特殊意义上来看,这场社会变革是指在十七至十八世纪首先发源于英、法等西欧国家,然后以各种方式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一场重大变革。社会学家普遍将变革之前的社会称为“传统社会”,将此后的社会称为“现代社会”。本文以古典社会学家滕尼斯为例,着重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一、滕尼斯对“共同体”的论述

滕尼斯对社会变迁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共同体与社会》这部著作。在著作的第一卷,滕尼斯分别在“共同体的理论”和“社会的理论”这两章详尽论述了人类群体生活的两种类型:共同体与社会。在“共同体的理论”这一部分,滕尼斯对共同体的类型、表现形式及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他认为,共同体包括了三种类型,从最初的血缘共同体发展为地缘共同体,最后是精神共同体。而从具体表现来看,其典型的形态是亲属、邻里和友谊。当然,滕尼斯论述最多的还是共同体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他的考察和分析概括出以下三个方面。

1.亲情性。共同体是一种亲情的存在。滕尼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共同体”中人与人关系的亲密无间。例如,“人们在共同体里与同伙一起,从出生之时起,就休戚与共,同甘共苦”[1]。而在亲属关系中,人们“一起生活在一个保护着他们的屋顶下;共同占有和享受着好的东西,尤其是从同一个库存中得到食物,一起坐到同一张桌旁。”由此,人与人之间不仅“寻求这种血缘的亲近,难分难舍”,而且,建立在一种“最亲近和最密切的关系上……尽管遥隔天涯,相距万里,都能感到或臆想到近在咫尺,在一起活动。”[1] 可以看出,亲属关系是以家庭作为场所而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拥有亲属关系的人们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亲情成为连接人们关系的根本要素。总之,借助对亲属关系的考察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亲情性构成了共同体的首要特征。

2.集体性。共同体是一种集体存在。滕尼斯认为,在共同体里,集体性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和友谊关系之中。例如在亲属关系中,共同体受一种神秘的圣灵所“庇护”和“统治”,“共通的畏惧和崇敬就更加可靠地维系着和平的共同生活和劳作”。再如邻里关系,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村庄里的共同生活。在这里,“村庄里共同的田野或者仅仅有农田划分你我之边界,引起人们无数的接触,相互习惯,互相十分熟悉。”[1] 同样,在友谊关系这种形式中,“如同艺术上和等级上的志同道合者一样,相互认识的人实际上也是信仰上的教友,他们到处都受到一种精神纽带的约束,为一项共同的事业而工作。”[1] 总之,滕尼斯认为,共同体中人们关系的亲近性决定了他们具有一定的集体观念和意识,并努力保持和维护与自身生存密切相关的集体利益,因此是一种集体性的存在。

3.安全性。共同体中的人们生活具有安全性。由于亲属关系充满了亲情,是一种集体性存在,它不仅满足了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存需求,而且为人们在情感和心理方面的需要提供了保障。因此,每一个人在生存空间上和心灵上都感到“安宁和平衡”。正如滕尼斯所指出,人们“处在家庭的氛围中,为家人所环绕,享受天伦,他会感到最舒服和最快活。这时,他就悠然自适,得其所哉。”[1] 可见,作为一种亲情性和集体性的存在,共同体保证了群体生活的安全性。

总之,在滕尼斯的笔下,生活在共同体中的人们十分悠闲,人与人的关系富有人情味,可谓是其乐融融。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在传统社会中,亲属、邻里和友谊这三种共同体形式对于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友爱,对于整个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都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社会功能。

二、对“共同体”和“社会”的比较与分析

应当指出,在滕尼斯对“共同体”和“社会”的论述中,涵盖了对二者的特征的详细比较。由此滕尼斯揭示了19世纪西欧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变迁。我们认为,这种比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共同体”和“社会”是两种人类群聚的形式。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性生存,这一特征决定了人或群体必然会相互结合在一起而共同生活。因此,无论在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人类的生存都会表现为一种群聚的形式。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这种群聚性生存总体上表现为两种形态:农村和城市。在传统社会阶段主要以农村这种群聚方式为载体,按照滕尼斯的说法就是“共同体”。只是在近二三百年来,城市才逐渐发展并取代农村最终占居主导地位。因此,如果作一个类比我们不难发现,农村和城市的关系十分类似滕尼斯笔下“共同体”和“社会”的关系。正如滕尼斯所说,“在共同体里,尽管有种种的分离,仍然保持着结合;在社会里,尽管有种种的结合,仍然保持着分离……在这里,人人为己,人人都处于同一切其他人的紧张状态之中。他们的活动和权力的领域相互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任何人都抗拒着他人的触动和进入,触动和进入立即被视为敌意。”[1]

2.“共同体”和“社会”具有不同的本质属性。在《共同体与社会》中,滕尼斯从人类生活方式、作用与功能的视角出发,论述了二者的本质不同。例如,“一切亲密的、秘密的、单纯的共同生活,(我们这样认为)被理解为在共同体里的生活。社会是公共性的,是世界。”[1] “共同体是古老的,社会是新的,不管作为事实还是作为名称,皆是如此。”[1] 此外,滕尼斯还指出,“一切对农村地区生活的颂扬总是指出,那里人们之间的共同体要强大得多,更为生机勃勃:共同体是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社会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和表面的共同生活。因此,共同体本身应该被理解为一种生机勃勃的有机体,而社会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机械的聚合和人工制品。”[1] 总之,二者具有不同的本质属性。

3.“共同体”和“社会”是两种“理想类型”。上文所述的两个方面,仅仅是从人类群聚性生存的视角对“共同体”和“社会”所作的比较和分析。其实,运用“理想类型”这一术语对二者进行分析,或许更具有社会学理论意义。众所周知,对于西欧在近现代所发生的社会变迁,社会学家和社会学理论对这种巨大的“断裂”现象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几乎都对这一历史性变革作出理论上的强烈反映。总体而言,社会学家根据整体社会结构的差异,把社会概括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两个基本类型。当然,社会学家关于“断裂”前后的社会形态的两种“理想类型”的说法尽管本质上类同,但具体名称却迥然不同。例如,斯宾塞提出的是“尚武社会—工业社会”;马克思则称它们为“封建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涂尔干提出了“机械团体—有机团体”;中国社会学家则运用了“礼俗社会—法理社会”来加以区分[2]。显然,滕尼斯的贡献就在于提出了“共同体”和“社会”这两种“理想类型”,其影响可谓深远。

4.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从“共同体”向“社会”转型。在《共同体和社会》中,滕尼斯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标准,认为共同体是人类“较早的那个时代”,而社会则是“稍后的那个时代”。他指出,“在较早的那个时代里,家庭生活和家族经济显示出是基本色调。在稍后的那个时代里,商业和大城市生活是基本色调。”[1] 就二者的关系以及发展趋势来看,滕尼斯认为,共同体功能的式微与城市功能的增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首先来看“共同体”。滕尼斯指出,“共同体的生活方式作为唯一的、现实的生活方式,还继续持久地存在于社会的生活方式内部”,但它会“日益枯萎,甚至日益消亡”[1]。其次,我们来看“社会”以及充分体现现代社会特征的城市。滕尼斯认为,“城市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共同生活的最高的、即最复杂的形态”,“社会的状况越是普遍,这个整个‘国家’或者这个整个‘世界’就越趋向于变得类似于一个唯一的大城市。”[1]而且在现代社会,城市成为主要的人类群聚形式。它基本上是商业城市,“是工厂城市,它的财产就是资本财产,资本就是采用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或者工业资本的形式。”[1]可见,大城市的作用和功能十分典型,对人类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最后,在“结论和前瞻”这一结尾部分,滕尼斯认为,人类社会正在由“共同体”向“社会”转化。“在大的文化发展中,两个时代相互对立:一个社会的时代紧随着一个共同体的时代而来。”[1]正如他所指出,“在大城市里,在首都里,尤其在世界城市里,家庭制度陷入衰落瓦解。这类大城市愈是能够更多地和更长久地发挥它的影响,家庭制度的残余就愈是必然成为偶然的现象。”[1]

以上所述,仅仅是对“共同体”和“社会”所作的比较,我们认为,由这种比较出发而对社会变迁的社会学意义进行分析,才更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众所周知,与滕尼斯一样社会学家对社会变迁问题有很多相关的论述。他们普遍认为,从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从十七至十八世纪到20世纪中期逐渐完成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巨大转变。这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社会变迁。在众多社会学家中,吉登斯提出的“断裂论”的解释可谓最具有代表性。他指出,“我所说的断裂,是指现代的社会制度在某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其在形式上异于所有类型的传统秩序。我认为,理解断裂的性质,是我们分析现代性究竟是什么,并诊断今天它对我们产生的种种后果的必不可少的开端。”[3]“断裂”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吉登斯认为,首先是“现代性时代到来的绝对速度”;其次是“断裂体现在变迁范围上”;最后,断裂是“现代制度的固有特性”[3]。可见,现代社会相对于传统社会是(下转278页)(上接233页)一次巨大的社会变迁。因而,现代社会在内在性质上的变革,无疑会对历史、社会组织、生活方式、人们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诚如吉登斯所说:“现代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们抛离了所有类型的社会秩序的轨道,从而形成了其生活形态。在外延和内涵两方面,现代性卷入的变革比过往时代的绝大多数变迁特性都更加意义深远。在外延方面,它们确立了跨越全球的社会联系方式;在内涵方面,它们正在改变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和最带个人色彩的领域。”[3]

三、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启示意义

基于上文分析我们认为,滕尼斯关于人类社会由“共同体”向“社会”转变的社会变迁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无疑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从理论上讲,自社会学产生之日起,社会现代化问题始终是社会学理论的一个研究焦点。诚如吉登斯所指出,“社会学起源于现代性的来临——即起源于传统社会的分解和现代社会的巩固与发展过程中。”[4] 其次,从时间上看,这种事实不仅发生在社会学诞生时期,而且贯穿了社会学发展的整个历程,尤其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出现了现代化研究的。再次,从研究领域来看,“社会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现代性出现以来所产生的社会世界”[4]。因此,它所经历的变化和发展与其分析的“对象”——“现代社会世界”的深刻变化具有潜在的密切关系。最后,从地域上看,社会现代化研究不仅激发了西欧、北美等国家早期社会学家的“想象力”,促进了古典社会学的产生、发展,达到更为成熟的现代阶段。而且,在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征程中,社会学家面对社会变迁、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社会问题等新的实践经验,获取了更多的理论灵感,在分析、吸收和质疑古典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为当代社会学理论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动力,促进了各种新的观点、新的综合理论的产生。所有这些,无疑都是围绕社会现代化问题而在理论上作出的种种回应。正如吉登斯所说:“社会学与‘现代性方案’息息相关,它已经并将继续为社会学提供大量重要的研究主题。”[4] 基于这种认识,吉登斯提出了社会学发展前景的九个观点。例如,(1)社会学将逐步摆脱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社会思想的遗影;(2)伴随着社会学争论而来的是将出现新的理论综合;(3)社会学将进一步强化对社会政策或改革实践的研究;(4)社会学家将重新培育出一种对长期的大规模社会转型过程的关怀等等[4]。从吉登斯提出的最后一个观点不难看出,在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社会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因此,社会学界应密切关注当下中国的社会现代化进程,认真研究其中突显的社会问题,探究解决社会问题的出路,以独特的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学的本土化进程,促进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 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3-341.

[2] 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1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

第8篇

《安珀志》 系列

“安珀志”系列是泽拉兹尼历时20年倾力打造的奇幻经典。此次中文版为全系列首度引进。这套10卷本的奇幻巨著无论是对泽拉兹尼本人还是在奇幻文学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套装为该系列的上卷,共5册。该系列上卷以贯穿整个系列的灵魂人物“科温”追寻记忆、夺取王位的英雄历程为经纬,展现了安珀这个弘大的世界,构筑了一个让人目眩神驰的奇幻领域。在故事的推进过程中,不仅有剑与英雄的永恒传说,也有壮丽恢弘的奇幻城市;有黑暗、暴力和死亡,还有爱、救赎与希望;有随处可见的黑色幽默,更有苍凉的世事无常;有让人拍案叫绝的高超阴谋、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和机智到极点的犀利吐槽,还有史上规模最大的王位争夺之阴谋,更有关于整段人类文明与哲学的思辨。

三体全集

这是一部多重旋律的作品:此岸、彼岸与红岸,过去、现在与未来,交织成中国文学中罕见的复调。故事的核心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当主流文学渐渐远离了这个沉重的话题,而本书却以太空史诗的方式重返历史的现场,用光年的尺度来重新衡量那永远的伤痕,在超越性的视野上审视苦难、救赎与背叛。这一既幻想又现实还科学的中国版《天路历程》,疯狂而冷静,沉重而壮阔,绝望而超脱。《三体》系列,是对历史的反思,对道德的超越,甚至对全面的宇宙社会学、宇宙心理学、宇宙生态学的构建,然而即使是在最遥远的地方,我们依然能看到对人类的关爱。

阿西莫夫忌辰纪念套装

艾萨克・阿西莫夫,俄裔美籍作家,全知全能,被全世界读者誉为“神一样的人”。美国政府授予他“国家的资源和大自然的奇迹”这个独一无二的称号,以表彰他在“拓展人类想象力”上做出的杰出贡献。创作力丰沛,一生之中著作近500本,涉及杜威图书分类法的每一个范畴,涵盖人类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本套书包括阿西莫夫最引以为豪的《银河帝国》系列小说,被全球科幻迷们一致奉为阿西莫夫的最高杰作《永恒的终结》,以及阿西莫夫本人最偏爱的作品《神们自己》。科幻迷们怎能错过!

凡尔纳科幻经典

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以及诗人。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第二大名家,仅次于阿加莎・克里斯蒂,位于莎士比亚之上。凡尔纳的才能在于,他实际上是在科学技术所容许的范围里,根据科学发展的规律与必然的趋势做出了种种在当时是奇妙无比的构想。因为这些构想符合科学的发展趋势,他们到了20世纪几乎全都成为了现实。本套书包括《八十天环游地球》、《太阳系历险记》、《气球上的五星期》、《十五岁的小船长》、《从地球到月球》、《神秘岛》、《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地心游记》。

光明王系列

罗杰・泽拉兹尼,美国著名科幻奇幻大师,与厄修拉・勒古恩等人在二十世纪六十年起科幻改革,并率先倡导科幻小说写作要从心理学、社会学和语言学三方面考虑,由此打破了太空冒险科幻一统天下的局面,被誉为“新浪潮”的旗手。泽拉兹尼是极其罕见的在科幻、奇幻两大创作领域均达到巅峰状态的作家。在他的代表作品中,他创造性地将科幻、奇幻元素融为一体。科幻作品有奇幻的瑰丽恣肆,奇幻作品有科幻的严谨设定。因此,他被视为“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科幻奇幻作家”,本套书包括泽拉兹尼最富盛名的科幻史诗《光明王》和《光与暗的生灵》。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5部曲

道格拉斯・亚当斯以《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系列出名,这部作品以广播剧起家,后来发展成包括五本书的“三部曲”,包括《银河系漫游指南》、《宇宙尽头餐馆》、《生命、宇宙及一切》、《再见,谢谢鱼》和《基本无害》,拍成电视连续剧。这个系列被西方科幻读者奉为“科幻圣经”之一。由于《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系列小说的突出成就,国际小行星管理委员会甚至还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亚瑟・邓特――该系列的主人公。

纳尼亚传奇全集

本书是一套七册的奇幻经典巨著,由托尔金的终身挚友,J・K罗琳的精神导师,被誉为“最伟大的牛津人”的英国作家C・S・刘易斯在1950年代所著,与《指环王》、《哈利波特》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魔幻经典巨著。与《指环王》的史诗般宏伟大气之风格截然不同,却令全世界上无数的读者为之着迷,故事的开始讲述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女孩偶然进入了一个异世界,被称为“纳尼亚”,并在那里经历过一连串的冒险,及看到那个世界的创造......每一本互有关连,但亦可独立阅读,是魔幻爱好者必备藏书。

第9篇

关键词: 《金翼》 小说 方法论

著名人类学家弗思这样评价《金翼》:“如竹叶一般,尽管形式简朴,却隐藏着高度的艺术。”确实,《金翼》叙述平实但文笔流畅,线索简单但曲折跌宕,一本薄薄的册子使福建一个普通乡村家族的兴衰历史跃然纸上,并涵盖了近代华南典型的传统农业、商业、地方政治、民间盟会以至土匪面目,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乡村百姓生活场景,勾勒了人际网络中丰满的数十个人物形象。

诚如林耀华先生在序言中所说:“《金翼》一书是用小说体裁写成的。数十年来,不少读者在问这部著作,究竟是虚构的故事,还是科学的研究?”《金翼》这部著作给我最直接、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原来社会学研究专著也可以这样写。

第一次接触《金翼》,大概是在上高二的一个暑假,我在亲戚家见到的,信手翻来,感觉有点意思。于是借来浅浅地浏览了一遍,关注的自然是各种人物的命运和结局,然而,较于当时最喜爱金庸武侠系列,我对这部书的最终印象便停留在了主人公名叫黄东林及他有几个这哥那哥的儿子上。直到大学,我才认识到它的真面目,原来它是著名人类学家的社会学研究代表之作,可笑的是在此之前我却一直把它视作纯粹的小说。其实相信大多数人初读《金翼》尤其是没有介绍这是部学术著作时,都会有同感。其实用心读起来,我们肯定能够发现它跟一般文学小说有显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它有精辟的分析。还如它淡化了情节在故事上的推动作用,却着力于描写乡村经济和贸易,同样也以大量笔墨的详述纷繁复杂的家庭关系变化。虽然没有用传统的学术性语言进行系统性的解析,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不是部普通的小说。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再读《金翼》,让我更加深刻地得出了这是构建小说与历史研究结合之美的典范。

其实更准确地说它像小说,因为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和情节,它都含有。其人物角色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场景从村落到乡镇到城市,故事情节曲折回环,丰富庞杂,包括贫苦人的奋斗,争地打官司,大米交易,店铺分家,兄弟争吵,等等。其以时间为顺序,流水账式的铺陈,夹杂着些许议论,使得人们认为这是来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带有虚构故事的小说,这种看法不足为奇。然而书中所有的一切的确是真实存在的,都是作者青少年时期耳濡目染的一切。本书所描绘的每个事情甚至细枝末节,从本质上讲都是真实的,每个人物都有所指。书中风俗习惯、乡村礼俗,作者无不谙悉。林耀华先生采用了社会人类学的实地观察和体验的方法,套用小说的表现手法,以旁观者的目光,运用了不同于传统的调查报告的写作规则,充分体现出了高超的写作技巧,使初涉社会学的人都得以读得下去。勇敢地抛却了大部头理论研究论著枯燥的论证方法,让研究者直观、立体、全面地钻研下去,这是弥足珍贵的。

我们可以想象,林先生在构思本书的写作手法时,脑海里肯定作了一番斗争:如何真实地再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中国农村生活的情景,用历史研究的角度去认识社会经济的剖断面,不失真又可读。同样的问题或许存在于其他社会学研究人员身上:如何让自己的研究成果呈现在更多的读者面前。“历史学的本质特征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史学家应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观察研究、服务于现实”。①当然会有很多人认为这类可读性很强的故事是不真实的,是掺杂着个人情感的,但我认为这同样是运用社会学、历史学调查研究方法的结果,是特定社会事件的缩影,并且文学叙事中或明或暗地包含着作者的研究假设和洞察成就。以前读社会学的书,大都较为晦涩、枯燥,体系精深,读得时候颇感吃力。但读《金翼》不同,阅读过程就像直接跳入20世纪初华南乡村市镇各个现场一样,令人身临其境,真实可信。近代乡村景象是传统中国最富生机、最富变化的场景之一,李家的一场婚娶,张村婆媳的一场骂架――生动丰富的素材,这些都是社会学研究人员的一手材料。

当然并非所有的历史研究都可以用小说来表现,但至少我感觉一个家族的历史、一个小区域的历史是可以大胆尝试小说这种载体的,毕竟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极为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用受众庞大的小说形式去解构社会史是很对口的,因此我们应让深度的历史研究尤其是社会史研究脱去沉重的枷锁,改变某些科学程式的一般原则,摆脱社会学家大量引用文献资料的惯性,用一种圆熟而巧妙的手法深入浅出地揭示研究的意义。“该著作游离于小说与民族志之外,成为一种处于文学创作与人类学研究之外的第三种存在”。②从这个方面上讲《金翼》是里程碑式的开拓之作,也是成功的典范,是联结小说与历史研究的完美的结合。

借用小说形式去写《金翼》,你会感到主人公黄东林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典型的中国农民,正如作者所言:“我本人出于这同一社会,以其参与者的身份,‘自观’地对其进行研究,也就是说,既有直接的、从该社会内部进行的观察,又运用了科学的方法,透过大大小小的事件叙述,从微观到宏观,超越一个家族、一个地区的范畴,赋予其社会学上的普遍意义。”黄东林身上所具有的农民式的同情心,建房看风水,终生挚爱故乡和土地,为孩子上学不择手段,为维护家庭和睦不懈努力并严格恪守着乡村礼俗,可以说集中了中国农民勤劳节约、精明能干、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这个丰满的人物形象,当然是作者在经过泼墨式的叙述后呈现给读者的,是作者潜意识里所敬重的代表,当然也是一些批评家诟其为小说的原因之一。要做到绝对的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比如作者在叙述一些事情时,不自然地还是加进了自己的感彩。像张芬洲看风水,独占风水宝地“龙吐珠”,东林心中不悦,其实就彰显了作者心中也不悦,说张是“第一次表现出他的自私自利”。但我认为这是瑕疵,不会影响史学美的形象。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将书中的人物全部看作是一个个符号,一个个穿针引线的符号,剔除这些符号或称之为骨架的部分,剩下的便是围绕着张黄两家所设计的社会学命题了,我们知道缺少骨架的肌肉是发挥不了最大力量的。用具体生动的人物形象去穿针引线更能让人置身于时代大历史背景下,感同身受角色命运的跌宕起伏,进而更深地理解大时代对社会生活的冲击。

《金翼》的高超之处就在于把调查的材料取舍后加工成文学化的语言来开展科学的研究。而传统的文本、量化等“标准化”分析方法很难传达出细微而深入的真实信息。于是通过描写黄东林在城里的生意的经营,我们对当时市镇经济状态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通过描述黄家为建房准备木材而陷入的纠纷,巧妙地旁释了当地的司法体制;通过家族内外的纷争冲突,探讨了人际关系的变迁意义;通过对张黄两家族的婚丧喜嫁的细致描写,我们对当地的礼俗习惯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历史社会学研究若能深入到生活的细节中,微观透视洞悉每个人的生存状态及其行为选择;在方法论的应用上能够直面生活,不矫情夸大而又全面细致,用抽象的文字还原气息社会生活,可以说就是成功的研究。

总之,社会学相比较于其它历史学研究方向是比较年轻的。正所谓年轻是一种资本,那么我们就不应拘泥于传统的方法论,而应大胆借用可读性较强的文学形式来解构社会学。

注释:

①赵兴彬著.史学学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第1版:136.

②胡鸿保,李红武.另类小说遭遇尴尬――重读《金翼》.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参考文献:

[1]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89.

[2]庄孔韶.乡土中国人类学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3]班睿.金翼――人类学的想象力.中央民族大学党报,2005-10-30.

[4]李善峰.20世纪的中国村落研究――一个以著作为线索的讨论.民俗研究,2004.

第10篇

关键词:消费;文化;家具;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072-01

一、消费文化

目前对于消费文化的研究中,、符号学、人类学与社会学三种方向三足鼎立。和符号学的研究方向从政治经济学和符号社会学的角度全新而深刻地剖析了消费的社会性质。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向则结合了文化符号分析和社会等级分析,对社会各阶层的文化消费从“习惯”、“品位”、“生活风格”、“文化资本”等范畴进行了分析,打破了审美消费和日程消费之间的藩篱,深刻揭示了设计的消费功能。

国内学者尹世杰认为:“消费文化就是消费领域中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消费文化饱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消费环境。优美的自然环境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享受,当然是文辉啊的反映。二是消费品,包括劳务产品。质量好、优美的消费品无论是造型美、色彩美、装饰美、素质美都反映一种文化;特别高雅的精神文化产品,能以艺术的魅力使人潜移默化,更反映一种文化,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和劳务的质量越高,反映的文化色彩越浓。三是人们的消费活动。”人性化、人文化、生态化、大众化和个性化是我国当代消费表现出来的新特点,消费文化的类型则出现了时尚消费、品牌消费、简约消费、绿色消费等。

(一)时尚消费观

具有强烈时代性的时尚并不是先验性的,它是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通过相应的艺术表达方式和科学技术手段表现在大众视野中。社会时尚潮流随着艺术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摇曳生姿,风情万种。

家具设计在追求家居的造型、颜色、材料的同时,必然需要把社会习惯、流行时尚考虑在内,与流行时尚保持一致的步伐。

(二)品牌消费观

家具品牌是一种标签,可以区别于其他家具,是对消费者根据自身喜好、个性、情景选择家具的引导,是对良好生活方式的倡导。商品的日益同质化使得人们对于品牌消费和文化消费的需求较以往更为强烈。

(三)简约消费观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日常生活日趋复杂,简洁和纯净的精神空间成为人们追求的渴望,摆脱繁琐和复杂,追求简单和自然是人们互补意识的直接体现。满足人们对现代社会需求的无疑需要简洁明快的简约设计思路。

板式家具完美诠释了简约设计风格特点,其简单明快的线条,优美的几何曲线,迎合了现代人的精神追求而大受追捧。

二、消费文化影响下的家具设计分析

(一)智能家具设计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得家庭生活中信息产品大量出现,主宰了现代人的生活。作为体现科技性和人性化的家具产品是人们生活质量与水平提高的坚实的物质基础。高新技术应用于家具领域,使家具智能化,操作更为简单、使用更为方便。

(二)生态家具设计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消费者对于消费的生态需求与日递增,家具设计师开始关注绿色生态家具的设计。生态设计理念关注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资源垃圾,有效保护环境,保障人类生命健康,延长人类寿命。纸质家具、皮革家具、朱藤家具、玻璃家具、可回收家具的出现与受青睐体现了人们的家具设计生态需求。

(三)体验家具设计

从设计的方法论思考家具设计,在家具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需要不断紧密结合消费群体,发掘消费者的潜意识需求,探索消费者的想象力。目前各大家具卖场风行的家具体验馆,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了家具设计者与消费者的亲密接触,充分了解了消费者的对于家具设计的需求,成为一种新型的家居设计模式。定制家具从消费者的需求角度出发,以满足消费者的家具设计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将成为家具设计流行并广泛发展的一种服务设计理念。

第11篇

许多同学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只注意专业的冷热,而忽视自身的人格特点(即自己最适合从事哪方面的工作),选择了一个不适合的专业,即使能顺利地升上大学,却可能为将来从事一个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而懊悔终身。

为了帮助考生和家长较为准确地判断自己最适合就读的专业,提高高考专业志愿填报的目的性、准确性和针对性,我们以霍华德人格-职业类型匹配的理论为基础,结合考生的实际心理状态和高校专业特征,精心编制了一套“职业(专业)人格自测问卷”,帮助同学们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以科学的态度做出专业选择,从适应个性特征的角度,进行今后职业生涯的规划,成就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对每一道题目的第一印象作答,不必仔细推敲,答案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具体填写方法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在答案的“是”或“否”字上画一个“”号,准备好了吗?那就开始测试吧!

注意:以下测试结果仅供参考。

1. 我对自己平时的花销都记得很清楚。是否

2. 课余时间我喜欢阅读通俗小说、诗歌。 是否

3. 在老师提出问题后,即使我知道,我也往往保持沉默。 是否

4. 我很羡慕做戏剧、音乐、歌舞、新闻采访等方面工作的人。 是否

5. 每次写作文时,我往往一挥而就,不再重复。 是否

6. 我经常不停地思考某一问题,直到想出正确的答案。 是否

7. 对同学借我的和我借同学的东西,我都能记得很清楚。 是否

8. 虽然复习很紧张,但我仍喜欢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 是否

9. 我喜欢成为老师和同学们注意的焦点。 是否

10. 家里的电器如果出了小毛病,我喜欢自己搞定。 是否

11. 我希望有机会参加探险。 是否

12. 我曾渴望当一名汽车司机或飞机驾驶员。 是否

13. 我总是保持我的房间和书桌的整洁。 是否

14. 看情感影片时,我经常禁不住眼睛湿润。 是否

15. 我喜欢做一名教师。是否

16. 我小时候经常把玩具打开,把里面看个究竟。 是否

17. 音乐能使我陶醉。 是否

18. 我喜欢阅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和杂志。 是否

19. 在我的职业选择中可以考虑当校长。 是否

20. 我喜欢需要运用智力的游戏。 是否

21. 有时,我感到自己有文艺方面的天赋。 是否

22. 我喜欢亲自动手制作一些东西(如贺年卡),从中得到乐趣。 是否

23. 如果同学们有困难,我很乐意帮助他们。 是否

24. 和不熟悉的人交谈对我来说毫不困难。 是否

25. 和同学交谈时,我对政治问题较感兴趣。 是否

26. 我喜欢动手的工作,不喜欢抽象的工作。是否

27. 大家公认我是一个勤劳踏实、愿为大家服务的人。是否

28. 我有能力说服别的同学同意我的观点。 是否

29. 我是一个沉静而不易动感情的人。 是否

30. 当我学习时,我喜欢避免干扰。 是否

31.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 是否

32. 与推理小说相比,我更喜欢言情小说。 是否

33. 我喜欢按部就班地完成要做的事。 是否

34. 我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是否

35. 我总是主动地向别人提出自己的建议。 是否

36. 我喜欢使用锤子、榔头一类的工具。 是否

37. 与同学相比,我有较强的策划能力。 是否

38. 我能坚持写日记。是否

39. 看电影是我的兴趣之一。 是否

40. 我喜欢利用逻辑原理解决问题。 是否

41. 有时我也关注飞行器方面的知识。是否

42. 我喜欢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 是否

43. 有条件的话,我可以去听听歌剧。 是否

44. 对我来说,会计是一个不错的职业。 是否

45. 我很羡慕那些优秀的企业家。 是否

46. 一般情况下,我能想到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是否

47. 我对侦破题材的节目很感兴趣。 是否

48. 随便讲出一些世界名车的品牌,对我来说并不是个难事。 是否

测试完毕请在下面查看结果

测试结果和说明:

一、 请将以上测试依样在以下对应的题号内计算得分。(答“是”的计一分,答“否”的不得分。)

A艺术型( 2、4、14、17、21、32、39、43)计分

C传统型( 1、3、7、13、29、33、38、44)计分

E管理型( 5、9、11、25、28、35、37、45)计分

I研究型( 6、16、18、20、30、31、40、47)计分

R现实型 (10、12、22、26、34、36、41、48)计分

S社会型 (8、15、19、23、24、27、42、46)计分

二、 请将六种不同人格特征的得分从大到小进行排列,排在最前的就是你的职业人格类型。如遇相同的得分,表明你该两种人格类型均具备(如社会型和管理型的得分相同,表明你具有社会管理型的职业人格特征)。

在完成了上面的自测后,你就能了解你的职业人格,依此大致确定适合你的职业类型。为了方便同学们能填报适合自己职业人格特征的专业,我们将现行各高等院校本科专业所有的11个大类(文、理科)分别列出,按各专业的职业特征与相应职业人格特征进行匹配(如你是A 艺术型的职业人格特征就对应相应的A 艺术型的专业),这种匹配是我们根据现行本科专业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参考具体专业的课程要求而做出的理解,下面仅列出各大门类中的有代表性的专业,供同学们参考。

A 艺术型:有艺术、直觉、创造的能力,喜欢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由的环境中工作。这种人想象力丰富,有理想,易冲动,好独创。他们喜欢从事非系统的、自由的、要求有一定艺术修养的职业。

可参考填报:教育学: 学前教育、艺术教育、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文学: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类所有专业、艺术学类所有专业;历史学: 民族学、文物保护技术;管理学:旅游管理;理学:地理科学类所有专业;工学: 广播电视工程、土建类所有专业、测绘类所有专业、轻工纺织食品类所有专业、航空航天类所有专业、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农学: 园艺、园林;医学: 医学影像学。

C 传统型:喜欢从事资料工作,有写作或数理分析的能力,能够听从指示,完成琐细的工作。这种人易顺从,能自我抑制,想象力较差,喜欢既定、有秩序的环境。在职业选择上,他们愿意从事那些需要按照既定要求工作的、比较简单而又比较刻板的职业。

可参考填报:哲学:逻辑学;经济学:经济学类所有专业;法学: 法学类所有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教育学: 人文教育、特殊教育;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所有专业;历史学:历史学类所有专业;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劳动与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图书馆学、档案学;理学:理学类所有专业;工学:仪器仪表类、能源动力类、电气信息类、水利类、测绘类、化学与制药类、交通运输类、海洋工程类、航空航天类、武器类、工程力学类、生物工程类、农业工程类、森林工程类、公安技术类所有专业;农学:农学类所有专业;医学:医学类所有专业。

E 管理型:喜欢和人群互动,自信、有说服力、领导力,追求政治和经济上的成就。这种人喜欢支配别人,有冒险精神,自信而精力旺盛,好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愿意从事那些为直接获得经济效益而活动的职业。

可参考填报:哲学:哲学、宗教学;经济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法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外交学、思想政治教育、公安学类所有专业;教育学: 特殊教育、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市场营销教育;文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导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所有专业、工商管理类所有专业、公共管理类所有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类所有专业;理学:天文学类、地质学类、地理科学类、地球物理学类、大气科学类、海洋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统计学类所有专业;工学:航空航天类、武器类、公安技术类所有专业;农学: 植物生产类、草业科学类、森林资源类、环境生态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所有专业;医学:法医学。

I 研究型:喜欢观察、学习、研究、分析、评估和解决问题。这种人有强烈的好奇心,重分析,好内省。比较慎重。他们喜欢从事有观察、有科学分析的创造性活动和需要钻研精神的职业。

可参考填报:哲学:哲学类所有专业;经济学:保险、金融工程、税务、网络经济学;法学:理论类所有专业、社会学类所有专业、公安学类所有专业;教育学:教育学、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艺术教育、人文教育、社会体育;文学 汉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外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历史学、世界历史、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管理学: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档案学;理学:理学类所有专业;工学:工学类所有专业;农学:农学类所有专业;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眼视光学、康复医学、精神医学、中医学类所有专业、药学类所有专业。

R 现实型:有运动机械操作的能力,喜欢机械、工具、植物或动物,偏好户外活动。这种人不重视社交,而重视物质的、实际的利益。他们遵守规则,喜欢安定,感情不丰富,缺乏洞察力。在职业选择上,他们希望从事有明确要求的、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能按一定程序进行操作的工作。

可参考填报:哲学:逻辑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汽车维修工程教育、应用电子技术教育、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文学:传播学;管理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理学:理学类所有专业;工学: 工学类所有专业;农学:农学类所有专业;医学: 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眼视光学、康复医学、口腔医学、针灸推拿学、法医学、护理学、药学类所有专业。

S 社会型:擅长和人相处,喜欢教导、帮助、启发或训练别人。这种人乐于助人,善社交,易合作,重视友谊,责任感强等。他们希望从事那些直接为他人服务 为他人谋福利或与他人建立和发展各种关系的职业。

可参考填报:哲学:宗教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类所有专业、治安学;教育学:教育学类所有专业、体育学类所有专业、其他教育学类新兴专业;文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关系学、农林经济管理类所有专业;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工学:电气信息类、环境与安全类、公安技术类所有专业;农学:植物生产类、森林资源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所有专业;医学: 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精神医学、口腔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中药资源与开发。

第12篇

[关键词] 奥尔夫音乐教育;幼儿学习与发展;审美体验

一、彰显魅力:萌发幼儿的审美体验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音乐的魅力常常带来一种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走路时忽然听见了轻快的音乐声,自己的步履也随之变得矫健起来;当围着圆圈集体跳舞时,会因动作与音乐节奏的合拍一致,感到集体的力量与欢乐。奥尔夫认为:“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1]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他提倡从幼儿时期音乐教育,就应呵护儿童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激情、独立思考和质疑精神。鼓励孩子通过与众不同的探索活动思考问题,唤醒幼儿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创造条件和机会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触觉和肢体动作,还原儿童最真挚、最原本的性情,让儿童通过动作、节奏、朗诵、舞蹈、奏乐、即兴游戏等大量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愉悦去感受并体验音乐,开发音乐潜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有助于促使幼儿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可见,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念是对以往语言的渲染、按谱识音、反复教唱、跟随模仿等枯燥单调模式的摒弃,让幼儿在学习中感到有趣和快乐,达到愿学、想学、爱学、会学的效果,这就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魅力所在。

二、提升活力: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原本的音乐不仅包括音乐,它还是肢体、舞蹈、表情、语言、伴奏等的结合体。“自我游戏、说话和发出音乐都是未成年人为自己定位和对世界定位的原始表现,同时也帮助他们获得了社会交际的最初经验。”唱歌和跳舞只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其实质目标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选取幼儿熟知的点鼓、手鼓、木琴,甚至桌子凳子等器具,以及有利于儿童自然、畅快表达的生活素材,促使幼儿进行音乐性的动脑、动口、动手、动脚,辅之以拍手、呼唤人名、模仿各种声音等即兴创作的肢体运动,让幼儿沉浸在欢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接受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全身心地去感受和表现音乐,没有环境的依赖约束,只有天真无邪的情感宣泄,天性释放,没有课堂的枯燥沉闷,只有活跃的学习氛围,这是奥尔夫音乐的活力体现。

三、发展创造力:开发幼儿的探索潜能

“探索、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即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好表现形式,是真正的创造性活动。即兴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孩子全身心去表现自己,表现音乐,开发创造性学习的潜力。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只是手段,教育和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才是目的。每个幼儿都拥有音乐的潜力,没有学不会和学不好音乐的学生。只有通过回归音乐的本源,让幼儿通过亲身动手实践和体验,不断激发对音乐的兴趣,才能发展其音乐创造力。他不用固定的答案模式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经常让幼儿根据图片充分想象,大胆探奇,即兴创编节奏,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动作表现出来,通过音乐、语言、游戏、绘画、舞蹈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形式促进儿童思维、动作和情感的整体发展。提升幼儿所学音乐与非音乐的相关知识,对于调动幼儿大脑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能力、感悟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正如《指南》所说:“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充分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训练幼儿调动大脑的快速反应,将发散性思维能力向全方位多角度的方向转变,在完成对动作的掌握、节奏的控制以及音乐熟悉的过程中,不仅开发幼儿的音乐创造力,也为幼儿将来更快更好地适应节奏快速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四、提升“三力”的有效尝试

结合我国幼教实际,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落实《指南》提出的幼儿音乐艺术领域学习与发展目标,教师可以进行以下尝试。

1.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教师以语言培养儿童的节奏感。语言的不同音调及节奏,使它富有独特的艺术表现魅力。节奏训练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每次课前引导跟幼儿问好、吃饭、起床等活动中,加入拍手或其他肢体动作进行练习,促进幼儿对节奏加深印象。每个人都在积极地想该怎么说,做什么,怎样才能有所创新。看似简单的游戏,却蕴含着想象力的发挥、创造力的体现、注意力的集中,以及音律节奏的变化。

2.调动幼儿的主动参与性

教师以游戏调动幼儿的主动参与性。游戏比模仿和观察更有利于促进儿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发展。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赋予成语、谚语、格言以优美的节奏和韵律感,运用“节奏述说”“节奏律动”等即兴游戏的形式。借助幼儿的翻绳游戏进行“秋叶飘飘”的情景表演,利用串珠的各种颜色启发幼儿根据串珠的不同颜色做不同的动作等。教师可要求幼儿每当听到长音时就找别人握手,长音一停赶紧松开手自由活动,长音一响再握住另外一个人的手。有的孩子长音一响找不到可以握手的人时,灵机一动就用小手紧紧地握着桌子腿儿不放,长音一消失再松开手。只见大家随着快速变化的音乐,一会儿松开手,一会儿又像抓救命稻草似的抓住另一个孩子的手。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是激发幼儿探索和创造欲望的最佳环境。

3.启发幼儿思维

以即兴活动启发幼儿积极思维。奥尔夫充分运用被冠以“人体乐器”的身体各部位,使之发出声音参与演奏。教师可借助故事、玩具、器物,促使幼儿对眼前景物、声音、有所感触后发生兴致而创作或者表演,在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欲望,并从同伴身上互相分享探索结果。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启发幼儿“还有没有不一样的”“下面我们还能做什么”等。设计的问题允许有最优答案,但尽量不要有唯一答案,允许得到多种解决方法。正如《指南》所要求的:“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4.以肢体为乐器训练幼儿音乐节奏

教师以肢体为乐器进行音乐节奏训练。如展示各种节奏图谱,请幼儿选择自己身体能发出声音的部位来拍手、跺脚、搓手掌、捻手指或将桌面、椅子、玩具等作为打击乐器使用。肢体语言表现出音乐所包含的抒情优美、活泼快乐、激昂澎湃等不同情感。不少幼儿能根据一段音乐创编出多种动作,敲击出各种节奏和花样,为自己设计一套最符合乐曲情绪、形象的舞蹈动作,有时还会穿插一些小情节增加妙趣。每一种不同的音乐情绪都会激发幼儿不同的灵感,以此培养幼儿注意力、创造力、记忆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体现了奥尔夫“培养社会的人”“具有创造力的人”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思想,这与《指南》强调“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等要求具有共性和完全契合。

另外,教师在借鉴过程中应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本质内涵,结合中国幼儿的实际情况,实现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中国化”和“本土化”;尊重幼儿主体地位,掌握个体差异,要围绕儿童生活取材,从幼儿不同特点和需要出发,为幼儿提供充分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展现音乐教学的自然活力;教师应遵循探索―模仿―即兴―创作―表现的学习过程,适时了解幼儿的兴趣,从幼儿的发展需要出发因势利导,随着幼儿智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调整训练目标;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充分挖掘幼儿巨大的创造潜能;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通过眼神、表情、动作传导对音乐的理解,并利用言行、歌声、舞姿对幼儿起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