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

时间:2023-05-30 10:56: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

第1篇

上幼儿园的时候,姐姐送给我一本图画书,封面上画着一排排气势恢弘的大船,正被熊熊火焰包围、吞噬。天边被烈火映红,一群士兵在奋勇厮杀。我立刻被这生动壮观的画面吸引住了,兴致勃勃地翻阅起来。妈妈告诉我,它就是被千万中国人所传诵的经典故事书《三国演义》。

从此,这本经典书走进了我的生活,常常令我手不释卷。绘图版、注音版、青少版的《三国演义》陪伴着我成长,我也成了十足的三国迷。

当看到蜀国被敌军围困,险象环生时,我不禁替他们捏了把汗,焦急万分;当读到诸葛亮镇定自若地指挥,巧妙突围、化险为夷时,我一下子松了一口气;当读到“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时,我不由得对关羽的骁勇善战啧啧赞叹;当看到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时,我感受到了他的豪情壮志……书中的每一个场景都让我心驰神往,令我的血液像滔滔黄河水一般汹涌澎湃。

多少次在梦中,我也悠悠然回到了三国鼎立的年代,与英雄们相会。梦中的我有刘备的谦虚礼让,有张飞的勇敢无畏,有关云长的赤胆忠心,还有老黄忠的侠义情怀。哦,我不就是顶天立地的好汉吗?梦醒时分,床头的《三国演义》当然又成了我的最爱。

情牵三国,梦绕三国,沉醉于风云变幻、沧海横流、盖世英雄叱咤风云的三国时代,我深深体会到了经典书籍的魅力!

五年级:?d刘韬??d

第2篇

《三国演义》里有许许多多英雄。而在现在,只要诚实守信,就能勤劳致富,要不怎么说是智慧是金,诚实是银呢?只要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放在正道上,自己又诚实守信,就一定能做现代的“英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七年级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1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着。《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关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时,他因带着二嫂,所以才假装投降。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保护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马”时,便立即骑着这匹“赤兔马”又去找刘备了。

在山下遇见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带回去,真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好汉。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他不但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

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忠义,也应该要有诚信吧。如果一个人把现实生活中最为宝贵的诚信也丢掉了,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金钱、地位、官职?这些都是次要的。诚信是一个人的永久身份证,如果没有了诚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点点,你不会难过吗?这些又岂是金钱、地位、官职能弥补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个缺点多的不胜枚举的人吧!所以,让我们打开诚信的大门,用我们永久的身份证去面对人生吧!

七年级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2我合上《三国演义》这本书时,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在这本书里写了许多具有正义感的人物。不过,我最敬佩的,就是诸葛亮了。

他十分的机智,灵敏。自从刘备请他出山后,他便专心致志地辅助刘备。当刘备在白帝城逝世之后,诸葛亮还是忠正不二的辅导刘备的儿子——刘禅。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攻打五丈原时,诸葛亮发誓一定要打败司马懿。在那几年间,他一直为战争的事情而忙碌,不料得了肺结咳,可他在患病期间,还是一直为战争而劳累。直到死时,也不忘把战后事理一一告诉自己的属下。

诸葛亮,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人士,他为一件事奋斗到底的决心,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写成了一个狠毒,奸诈的阴谋家,大奸臣。曾有人评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但我认为并不能简简单单地说曹操是能臣,或是奸雄。

第一,曹操很擅长打战,在他所指挥的官渡之战中,他以七万精兵,大破袁绍七十万大军,堪称军事史上杰出的军事家。

第二,曹操又是出色的政治家。治理国家是曹操的强项,他不仅爱惜人才,而且重视土地制度,粮食问题。

所以,说他是能臣没有错,可这不能说曹操不是奸雄。

曹操就是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极端唯我主义服务观。曹操还做过许多不仁不义的事情,正是他的“谋略”使他更狡诈,他的“才干”使他更残暴。

曹操出于恐惧与猜忌,杀死吕伯奢一家;因为要引诱吕布,将俘虏来的群众当炮灰,为报父仇,攻打徐州时,军所到之处“杀人民,发掘坟墓”。华佗的事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曹操患有严重的头疼病,神医华佗医术高明,他只给曹操扎了一针,曹操的头就不疼了。曹操想让华佗留在他的身边,专门给他看病。可是华佗立志为天下百姓解除病痛,曹操见他如此固执,便把他杀了。

其实无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还是“乱世之奸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为北方的统一,作出无比卓越的贡献。

这本书真的很不错,我还要再多看几遍,从中吸取更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多的精华。

七年级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3对于周公瑾这个人,公认的看法是: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我的看法是,从大方面来看。公瑾的却是嫉贤妒能,心胸狭隘;但是单从东吴的角度来看,其实是因为各为其主,他之所以要害死诸葛亮,是因为要维护本国的利益。所以,周公瑾只是要忠于自己的主公——孙权,才要害死诸葛亮的。

其实,在车壁之战中,周公瑾是立了大功的,如果没有他,单凭他诸葛亮,根本无法打出这赤壁之战,曹操南下,也就随他去了。没有周公瑾,就不会有草船借箭、火烧连营的典故。有一个有名的歇后语说: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果没有周瑜,曹操又怎会相信黄盖投降?又怎会败走华容道?

在赤壁之战之后,诸葛亮从七星坛上下来后,周公瑾对鲁子敬说:“诸葛亮竟会妖术,此人不除,必有后患。”从大体上看,周公瑾试看诸葛亮比自己厉害,要杀诸葛亮,但是细看一下,其实周公瑾是为了东吴的后来着想,他认为,一旦孙刘两家闹翻,一旦刘备哪方有诸葛亮在场,那将是麻烦重重。所以说,当时是各为其主,如果让周公瑾在刘备营中,定不会这样。

说周公瑾间接害死了关云长,这是事实,他逼着刘备还回荆州,同时也增加了孙权讨回荆州的决心。终于,刘备在取西川之时,孙权亲自率兵夺取荆州,在麦城杀死了关云长。其实,只有一半是关云长自己的错误,他刚愎自用。而周瑜呢,他也是为了讨回本国的城池。可以看出,这完全是因为他忠于自己的主公。

其实,在历史中,周公瑾确有其人,历史上的他是一位儒将,所谓儒将,就是那种风流倜傥、潇洒帅气的将军,历史上的他:

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

——裴松之《三国志注吴书九周瑜传》

历史中的周公瑾既是如此,但在《三国演义》中,为了突出诸葛亮,不免把它写成了一个论谋略,其策略被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得料到;论心胸,他心胸狭隘,远不及诸葛亮豪放的人,不免被诸葛亮气死的一个失败的人。

所以,我们要看清一个古人的真面目,就要遵从历史,多看看正史,多动脑研究研究野史,就会看到:往日里在野史中是个英雄的人,他可能默默无闻,或是个卑鄙小人;在野史中是个小人的人,他可能是个英雄。

七年级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4中国的四大名著,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一道星光,有许多人都对它着迷;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对《三国演义》情有独钟。里面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早就耳熟能评,这真是一部令人痴迷的巨著呀!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著名巨著,它塑造了形象生动,性格逼真的人物,生动地描绘了东汉末年,乱世争锋,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场面。主要讲了刘备、关羽、张飞、赵云等为兴复汉室,与奸诈的曹操展开了战斗,一开始刘备默默无名;后经徐遮推荐,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后有联合孙权,在赤壁一战中打败曹操;有七擒孟获,平定了南方,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最喜欢志向远大的刘备,义薄云天的关羽,豪情万丈的张飞,才华横溢的诸葛亮,还有智勇双全的赵云......他重点描述了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诸葛亮的“智绝”。把人物描绘地淋漓尽致,深深地吸引着我。

其中,我最喜欢《单骑救主》这个故事,我对赵云佩服地五体投地。他讲了刘备在博望坡一战打败夏侯惇,曹操便率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说:“新野地方太小,易攻难守,只能撤退。”于是,刘备带着十多万难民向后方撤退。曹操的大军以杀到,刘备奋力拼杀,幸亏张飞赶到,才保护刘备突出重围。赵云奉命保护刘备的家眷,一混战,把他们冲散了。赵云愧疚不安。

于是,又一人闯进曹营,边走边杀。在长坂坡前找到了甘夫人。赵云把她护送到安全地带。有沿路杀回,寻找糜夫人和阿斗。突然,从右边冲出一群人马,赵云二话不说,一枪挑了对方。夺下他的剑,上面写着“青釭”这才意识到它是一把宝剑。赵云在曹营里四处寻找糜夫人,终于在一堵墙旁找到了。糜夫人身受重伤,把阿斗交给赵云,眼前曹军越来越近。糜夫人为了不连累赵云,纵身跳入枯井。

赵云含泪抱起阿斗,不敢恋战,突然,名将张颌杀来,赵云用枪抵住,拨出背后的剑砍去,张颌受了重伤,也纷纷逃走。曹操在山顶督战,见赵云十分勇猛,想收服他便下令不许放箭。赵云七进七出,毫发无伤。杀来曹操手下五十多员大将,令曹军闻风丧胆。从此赵云名震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我对赵云非常敬佩。那就快来看《三国演义》吧!它会让你充满男子汉的气概,遇到挫折勇敢的去挑战,做个真正的男子汉!

七年级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5鲁肃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在关键时刻起重要作用的人物。他的艺术形象虽然不像刘备、关羽、诸葛亮、曹操那样丰富鲜明,但其关键时刻准确的战略判断能力,以及平时忠厚可爱的作风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三国演义中,借周瑜之口,鲁肃一出场就给了读者慷慨豪迈的形象:他赠送了自家一半,三千斛的粮食,资助了周瑜军队。在孙策死后,周瑜推荐他加入孙权的阵营,他向孙权提出“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并且进一步提出了趁北方袁绍、曹操等混战,剿除黄祖,进伐刘表,把整个长江天险掌握在手中,并且借此进取天下的战略。应该说,这是一个可以和隆中对相提并论的战略,它奠定了吴国的立国基础。日后吴国的发展,无疑是遵循了鲁肃提出的战略,这是周瑜也不曾做到的。

鲁肃在《三国演义》中最出彩的戏份,是在刘备新败,曹操兵临江北时的一系列表现。可以说,没有鲁肃的极力撮合,孙、刘联盟的建立也不会那样顺利。他首先亲赴夏口,找到刘备,带诸葛亮来到江东;然后在周瑜未归,文臣多数主降,孙权也犹豫动摇时,说出了著名的那番话——别人都可以投降曹操,就你不行。我投降曹操,曹操让我回到乡里,至少可以捞个太守干干。你要投降曹操,想要到哪儿去呢?由此坚定了孙权抵抗的决心;在周瑜对诸葛亮的才干产生妒忌,甚至要加害诸葛亮时,他居间调停,并且对诸葛亮提供了很多必要的帮助,令其完成了“草船借箭”这样的经典战斗。可以说,赤壁之战的胜利,与鲁肃的全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第3篇

初中地理课程,则像一部纪事系列长剧,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课堂上,我借用名著,巧妙穿插,灵活改编,既提高了地理课堂的品味,又提升了学生文学的修养;既增长学生的见识,又增加学习的乐趣,可谓一举多得。

针对中国的季风气候是课文的重点,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选择题:

《三国演义》里著名的赤壁之战,有诸葛亮“借东风”的经典故事。当时正值冬季,应该盛行:

A. 西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很多学生被“借东风”一词所迷惑,选择了B答案。在课堂上,我精心引用了赤壁之战“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典故。周瑜定下火烧曹营的战术,而急劲的北风(正值冬季,盛行西北季风),令其一时急火攻心而吐血。孔明则妙用雾天(冬季多雾),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火烧曹军。配合《三国演义》气势撼人的战争场面,学生茅塞顿开,原来“当时正值冬季”才是真命天子。我笑言:“看来,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今天考试,‘看风使舵’是多么重要!”课堂顿时变得妙趣横生。

等高线地形图乃教材的难点,《西游记》师徒取经的故事就派上用场了。

“大话西游”道:过火焰山,师徒四人继续翻山越岭,不觉精疲力竭,却在A处遇_______(山顶、陡崖、山脊、山谷)挡路,便稍作休整,兄弟分工合作:化斋、取水、摘果,唐僧吩咐:须解答3个锦囊的问题,方可启程。

1. 悟空:从A地到B地化斋,一个筋斗云,方向是从_______向_______,腾空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测得图上距离是3cm,水平距离是_______。

2. 八戒:到E地取水,你觉得机会大吗?为什么?应在哪找水?山溪流向何方?

3. 沙僧:徒步前往C地摘野果,该处是山地的哪一部位?如何设计最佳的路径?

古瓶装上了新酒,巧妙的问题设置,成为学生开启地理“知识之窗”的金钥匙。

《欧洲概况》一课,内容繁琐,难学难记,我借助《水浒传》的故事,自编自导了“武松打虎新传”说:

武松喝了18碗酒,走上景阳岗,忽窜出一虎,“斯斯” (①半岛)狂叫,威(②威)风八面,典(③典)型的山中之王。

“伊”(④半岛)!松吓一跳,酒醒一半,一拳,打掉了虎之两门牙(⑤牙、⑥牙)。

“亚(⑧半岛)亚呸”!虎痛骂,一扑,松岂敢大意(意⑦),一脚,虎一闪。

松早有备,掏出背之扳手,一击。虎毙,遂电官吏,抬走,民大呼“欧巴(⑨半岛)”,终制成腊(⑩腊)肉,与众同享。

啼笑皆非的故事,形象俱备的动画,趣稚可笑的表演,引来了一阵阵掌声、喝彩声,欧洲四大半岛的形状、名称、国家,便跃然纸(幕)上――

①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状如猛虎下山,有 ②挪威、③瑞典两国。

④伊比利亚半岛,形似伸往大西洋的拳头,有⑤西班牙、⑥葡萄牙两国。

⑦意大利则雄踞于大脚般的⑧亚平宁半岛。

⑨巴尔干半岛,有点与扳手形状相近,有⑩希腊等多国。

谈笑间,师生的情绪达到了沸点;不知不觉中,学生已是“胸有成图”。

四大名著里收藏的成语、歇后语,更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精萃,以结构严谨、言简意赅而著称,偶引一二,顿时满堂生辉。

讲授《俄罗斯》一课时,结合视频报道,我说:“俄罗斯的商贩,每次来到中国的边贸城市,琳琅满目的小商品,都令他们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回国时,他们总是‘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学生在大笑之余,理解了俄罗斯工业发展“侧重避轻”的特点。

第4篇

——南江县下两小学谢晓

摘要:农村小学的读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应以学校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人,积极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激发阅读兴趣,引领学生广泛阅读,注重实践,达到知识与技能的完美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读书组织指导策略

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的能力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必须具备的良好素养之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量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小学第三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众所周知海量阅读,丰富积累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都是大有益处。同时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阅读方法,还能为他们奠定终身学习,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正是基于此,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活动,建“书香校园”活动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但据调查和了解,由于各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的读书活动就是走走过场做做样子。近年来,我们在以学校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人的理念指引下积极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引领指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注重将学生通过阅读所获取的知识转化为高超技能,达到知识与技能完美结合多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力求将读书活动做真,做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创设条件,激发兴趣

披文入情,读书重在激情、激趣。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在农村小学很多学生对读书没有兴趣,而一些对读书有那么一点兴趣的学生又没有或是缺乏必要的读书条件和氛围。因而作为学校和老师要积极主动地为广大少年儿童创设读书的条件和氛围,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首先,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恰当时机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如像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我绘声绘色地给学生们讲了“千里走单骑”、“火烧藤甲兵”、“舌战群儒”等《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每每讲到精彩之,便学着说书人的做派,“欲知后事如何,请自读《三国演义》”,这样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读书兴趣和欲望。并且我还和学生们约定一个月之后,我班将开展一次“大话三国”的主题展示活动。在这一个月里学生们分成小组从学校图书室里借来了《三国演义》进行认真阅读。当然一个月之后的展示活动更是精彩纷呈,让人惊喜不断。由此可见,教师依托语文课程资源,积极主动地为学生们创设阅读条件和氛围。既能激发学生们课外活动兴趣,又能提高课外阅读质量,这“一箭双雕”的美事,作为教者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作为学校更应积极主动地创设阅读条件和氛围,激发学生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诉人们,一个人能否健康成长,大环境因素不可或缺。一所学校的大环境会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学生。“建书香校园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我们每一所学校都应该认认真真去做的事业。如像我们学校就是把建“书香校园”当作一件事业来做,一走进校园,你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你都可以看到一个个醉心阅读的身影。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全天开放,为学生们提供必备的阅读条件。同时学校建立健全了图书班级流动制度,即:每班都由语文老师开出书目,图书室按开出的书目给每班配发100本图书,学生可在班上自由阅读。一个月之后这100本书流动到同级的兄弟班级,而兄弟班级的图书又流动到本班。“图书班级流动”大受全校师生欢迎,收到了实效。一位六年级的学生一次习作中写道:“流动的图书温馨的家,流动的图书灵动的花;这一本本馨香的书如一把把钥匙,开启我们的心智,如一缕缕阳光温暖我们的灵魂,如一滴滴甘泉滋养我们的心灵”。由此可见学校应做为读书活动的主体,尽可能为学生们提供必要的阅读条件和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二、引领指导,广泛阅读

有人说:“老师不读书,对学生可是灾难性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教师首先要自己热爱阅读,为学生做好示范引领,同时只有自己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和做人品味,才能很好地引领指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其次,作为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适时恰当地引领指导。①帮助指导选择合适的好书,教师应根据学生们的年龄、年级、性别以及个个性的差异和语文教学相衔接,为他们推荐,选定书籍,如我在教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第三单元时,便向学生推荐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以及《叶圣陶童话》等书,并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在这些书中任选一本或几篇来读。这些经典的童话作品既符合儿童的心理和认知水平,又能纯净学生们的心灵,让他们在“元认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认知和辨别“真、善、美,假、恶、丑”,激发他们一生都对高尚文化的向往。②加强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清代名臣张之洞曾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小学生阅读时随意性大,自控能力差,特别是很多的男孩子,读书时囫囵吞枣,只注重紧张动人的故事情节,而忽略了许多的细节描写,或是把一本书走马观花地读一遍后,便置之不理。针对于此,作为教师要利用语文课堂多传授和让学生们多掌握一些读书要领。如我经常鼓励学生们“不动笔墨不读书”,“按计划读书”,写读书笔记和摘抄好词佳句等,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③鼓励学生广泛阅读,鲁迅先生说:“读书如蜜蜂酿蜜,必须要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停在一处,所得的就枯燥了,就有限了”。因而作为教师要引领,指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广泛阅读,海量阅读。做季羡林先生所说的“学贯古今,学贯中西,学贯文理”的三贯通人才。

三、注重实践,知能结合

第5篇

【关键词】名著;阅读;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语文教育”的代表人物韩军曾强调:巴金背诵《古文观止》200篇,茅盾背诵《红楼梦》,才有了《家》《春》《秋》和《子夜》等鸿著。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设计作业时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加强阅读积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语文教师应该怎样落实学生的阅读呢?笔者认为在阅读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以下几方面:

一、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习惯

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阅读心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方法主要有:(1)体验感受法,给学生讲解作家创作时的感受和自己阅读这篇著作时的感受,诱发激情。(2)讲述故事法,给学生讲述其中的一段故事,造成悬念。(3)语言描述法,描述原著中的人物或画面,引人入胜。逐步养成学生阅读名著的习惯

二、关注学生的“读写结合”

课外名著篇幅较长,如果完全放在学生课余时间去阅读,很难保证质量。“读”是“写”的前提和基础,“写”是读的巩固和强化;如果只读不写,“读”的内容理解不能深入,“写”的水平也不能提高。因此可以采取“课内课外读写结合法”。如何写呢?一是摘录,摘录优美的词句,如《培根随笔・谈读书》中的优美词句;摘录名人名言,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的名言、谚语、成语、典故等;二是写读后感,读完一本名著后,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及时写下来;三是仿写,做到由“仿”到“创”,既可以展示阅读效果,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四是缩写,浓缩名著的故事,使长文变为短文,如《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群雄争霸,最后三国归晋的场面。这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

三、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

方法必须交给学生,指导学生读书之前先翻翻前言、目录、作者简介、内容概要、后记,对一部名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略读和精度相结合;做点读书笔记,可以写摘要、做批注、列提纲、制卡片、写心得、画图表。如在阅读《名人传》时可以这样列表:

人物 作者简介:

国籍

身份

代表作

作品概要

向人推荐理由

不同类型的书,要介绍不同的方法,这样会让学生少走弯路,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进行一些阅读后的活动,如开展读书报告会、辩论会、名著知识竞赛、戏剧表演、编文艺板报等。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积极性,一方面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检测他们阅读的效果。

四、整合影视资源促进阅读

通过调查,中学期间许多中学生连一部名著也没有完整地读完,特别是一些女生;而大多数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三国演义》《西游记》……正如周宪教授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句话强调了影视文化的时代性和生活化,它能给人极大的视听满足,又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加之不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因此特别受大众的喜爱,尤其是中学生的喜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改变了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阅读习惯。人们更习惯于坐在声像俱全的媒体前观看,而不太情愿抱着书本阅读密密麻麻的文字。针对学生普遍喜欢看电视而不喜欢阅读这一特点,明智的选择是与其压制,不让他们观看,不如因势利导,即借助影视综合艺术的魅力,来吸引学生阅读文本,走近经典。每当我告诉学生,要利用多媒体观看名著片时,学生神情高涨,兴高采烈,教室里沸腾起来了。所以,我利用晚自习播放名著片,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骆驼祥子》……

文本具有影视无法企及的表现空间,阅读文本可满足读者丰富的想象需求,使读者获得极其自由的精神上的享受。也正因为如此,很多读者在观看了影视作品后,会意犹未尽,再去阅读文本。实践证明,将影视资源与名著阅读有效整合,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成熟心理,独特个性、协作观念、创新精神。

五、注重名著阅读与情感教育

第6篇

[关键词]高职动漫教学;中国古典文学;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9-0118-02

1 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经典的文学作品精彩纷呈。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辞令、雄辩的智慧,汉赋恢弘的气势、华美的铺排,唐诗宋词瑰丽的辞藻、华丽的语言,明清小说波澜起伏、曲折动人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刻画等等,这些古典文学作品均是经历时光淘洗的优秀作品,时至今日仍然保持着生命活力,正是因为它们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丰富的人生意蕴。古典文学作品重要的精神内核之一即是推崇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所强调的忠、信、节、义、孝、悌、勤、谨、仁、礼、廉、爱,从治国安邦之官品到兴家宜室之人品,其优秀的文化精神浸透在古典文学诗词歌赋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丰富内蕴的根底所在。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各种来自古典文学的经典故事经典人物都深入人心,耳熟能详。以《三国演义》为例,这部作品无疑获得了历史的检验以及广大读者的充分认可。它所表现的人物无论是桃园结义的刘关张、赵子龙,还是曹操、孙策父子、吕布、周瑜、黄忠、黄盖、姜维等人,都早为妇孺皆知、脍炙人口。

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步伐的加快,中国正在逐步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风也随之席卷全球,特别是中国文化元素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动漫行业的关注,许多具有中国元素的动漫影视作品也在创下一个又一个票房奇迹。例如美国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系列等,日本的以中国美食烹饪为题材的《中华小当家》,以三国演义为蓝本的《三国志》,以西游记为题材的《七龙珠》,以及最近一直热播的动画《火影忍者》中出自《易经》的“八卦六十四”掌、阴阳五行。这些例子无疑都表明中国古典文学具有丰富的可以攫取的创作源泉。

中国动画初创时期,当时的动画创作大部分来源于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早期的《金猴降妖》取材于《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原文中对于白骨精幻化的女子的描述“在那山坳里,摇身一变,变作个月容花貌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再比如蔡志忠先生的漫画《老子说》、《孔子说》、《孟子说》、《庄子说》就是将中国古典文学中诸子百家的要义用通俗易懂的漫画手法准确地表达出来。

2 动漫教学中引入中国古典文学的教育意义深远

笔者作为一个工科院校的教师,对于现在大学教育更加重视培养实用性、技术性的专业教育,忽视文学修养培养的通识教育的教育现状有很多感触。特别是对于动漫专业的学生来说,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底蕴无疑是他们日后创作的源泉。所以笔者认为将中国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学引入到动漫的教学实践中来具有深远意义。

2.1 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加深对于中华文明的深刻理解

“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学生的精神和灵魂世界会得到升华。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韵律、修辞等方法,如诗经的赋比兴手法,屈原骚体,唐诗宋词的格律。学生们可以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和意境,体会古典文学作者对事、情、景的把握。学生通过阅读中国古典文学,逐步体会和把握文化精髓,进而提升文学修养,汲取创作灵感。

2.2 有助于培养学生由文字到形象的想象力,并为日后的独立创作积淀文化底蕴

将中国古典文学引入到动漫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中寻找可以创作的素材。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精髓用学生的视角加以诠释。这本身也是动画作为一个载体所应当承载的文化传承的责任。

当学生们真正沉浸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海洋中,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动漫设计的巨大的资源宝库。跟“米老鼠”“阿童木”“白雪公主”一样,水浒梁山好汉、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中的红娘等,都是可以直接转化为优秀动漫作品的形象,关于他们的古典文学就是动漫剧本的创作来源。

2.3 有助于培养动漫设计专业学生的意象思维能力

意象思维是动漫设计中较为重要的一种艺术思维方式。我国古典传统艺术创作强调“立象以尽意”,意象是艺术家将某一想法关注到某一物象之后,使其具有一定情感特征和价值取向的精神形象。动漫设计是通过典型意象进行艺术构思和创作的视觉艺术创作活动,意象思维的培养对于提高动漫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教育质量有积极作用。

中国古典文学中囊括了本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方式、艺术行为、价值观念等,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征。学生可以从中吸取到最宝贵和精华的部分,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同时得到发展。

2.4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底蕴和语言表达能力

笔者作为一个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从教的这些年中,发现这一代学生在快餐文化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长大,能够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生已经是凤毛麟角。许多高职艺术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经常词不达意。特别是动漫专业对于学生的叙述描述能力要求较高,比如如果在创作动画剧本的时候,连自己的意图和想法都没有办法描述清楚,让观众或者合作者弄明白的话,后面的制作过程必定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所以将中国古典文学引入到高职动漫教育中,这种文学精髓对于学生内涵素质的滋养是潜移默化的。相信通过饱览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有长足进步。

3 结 论

将中国古典文学引入到动漫实践教学中不仅能够充实自身的人文知识,提升自身的人文精神,而且能够在掌握动漫创作技法和技术的基础上,提高艺术修养、设计能力、审美能力和原创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掌握并能充分挖掘本民族文化资源以服务于自己的创作。

参考文献:

[1]蔡艳艳.日本动漫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及其启示[J].电影文学,2012(21).

[2]刘瑞.中国古典文学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方面的重要作用[J].剑南文学,2011(12).

第7篇

摘 要:阅读文学经典名著不仅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中学生语文素养。苏教版语文教材设计了“名著推荐与阅读”专题是一个创新,值得肯定,也值得语文教师去高度关注,努力实践,深入探究。要实现专题教学目的,学生对名著的有效阅读是关键,而教师的精彩推荐是前提。精彩推荐包括:激发学生对文学名著产生热情;指导学生掌握合适的阅读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名著;推荐;阅读

“名著推荐与阅读”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一个创新。作为人类优秀文化结晶的文学经典名著,曾经陶冶了无数读者的精神,滋养了一代代人健康成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要“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阶段目标”的“阅读”中提出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基于此,苏教版语文教材设计了“名著推荐与阅读”专题。这是有别于传统教材的一部分,是充分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开发语文的课程资源,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创设更加有效的途径。苏教版语文教材这样的创新设计毫无疑问应当得到肯定,也值得语文教师去高度关注,努力实践,深入探究。

笔者认为,要实现专题教学目的,学生对名著的有效阅读是关键,而教师的精彩推荐是前提。

这里所谓的有效阅读,指的是学生不仅能够读懂作品,而且能够从中汲取养分有所得益。即实现教学目的“获得审美体验,达到身心和谐发展”和“培养多元文化的理解、辨别、融合的能力”。有效阅读的方法,目前各家各说,各有道理。但是究其根本,还在于一个“读”字上。如果学生没有“读”的兴趣,不能主动地用心去读,那么要实现教学目的无异于镜花水月。

设想用足够的课时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完成对整部名著的阅读,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仅仅依靠有限的几节语文课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上所选的几段文字,显然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培养学生对名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名著的热爱之情,学生才会主动地、用心地去阅读,利用课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阅读,对作品进行完整的阅读,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这样的阅读才会有效。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同时也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让学生对名著有兴趣?教师的精彩推荐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讲座让学生懂得,名著经过了时代的考验,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是很有价值的,读名著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对自己的一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学生都非常喜欢冰心的文章和诗,可是他们并不知道,冰心在七岁时就开始苦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黑塞,其阅读生涯则是从《鲁滨孙漂流记》开始的。他经常一坐就是几个钟头,一摞摞的书都被他啃了下来。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介绍名著作者的生平轶事,比如高尔基的成长经历,或者给学生讲述原著中的某个生动故事,比如梁山英雄传奇,或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播放经原著改变的影视剧片段,比如《三国演义》等。教师精彩的推荐,犹如精彩的广告,往往会引发学生对作品强烈的兴趣,从而主动地去关注、去了解(阅读)该作品。

教师的精彩推荐还应当包括阅读方法的介绍,比如“略读”与“精读”相结合。常常会听到学生抱怨:作业太多,没时间去读长篇巨著。或者发现学生只注重作品的故事情节,忽略对作品感悟的品味,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可以通过教材节选的名著片段,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去对作品进行整体把握与片段赏析。课堂45分钟时间,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比理解阅读的内容更为重要。

新的课程理念提倡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所以应该让学生自己学会阅读,让他们自己在阅读中去认识、感知、收获。但在学生阅读之前,老师首先应该教会他们一些好的读书方法,让他们运用这些方法去阅读和学习,因为好的阅读方法对学生的阅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读书本无定法,条件也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可以分为“略读”和“精读”两种。宋代学者朱熹主张“熟读精思”,可谓精读;晋陶渊明常常“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谓略读。学生在读整本书时,可运用略读浏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主要内容、情节和人物关系等,不须面面俱到,遇到不懂的地方,不妨跳过去,继续往下读。而在欣赏精彩片段时则可采用精读的方法,去理解、评价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品味作品的语言等。在这一过程中重点在于“通”,要融会贯通,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此及彼。精读必须做到“三勤”:勤查、勤问、勤记。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懂得的词,不知道的成语、典故、典章制度等,要随时利用各种工具书和有关的书籍来查检,有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别人请教,做到不耻下问,一字为师。另外在读书有得时,应该随手做记录,或写入小册子,或载入卡片,这些都要立即动笔,不能迟疑,否则放下书本,再找即难。学生在掌握了这些有效的读书方法之后去阅读作品,效果将非常明显,这就很好地表明了好的读书方法能够让学生受益匪浅,甚至受益终身,也充分证明了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读书方法去阅读文学名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总之,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好有限的45分钟课堂时间进行精彩的推荐,激发起学生对文学名著产生热情,并且指导学生掌握合适的阅读方法,从而对名著进行有效阅读,那么要实现专题教学目的,使学生真正“拥有名著”,将成为可能。

第8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语文素养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以学生作为整个教学的重心,这样能够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我们开展教学的根本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让学生的语文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可以让学生释放出他们自己的潜能。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品位,让学生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思想观念,成为一个富有内涵的人。

一、小学生素养的现状

老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总是过多地重视成绩,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学,导致了他们的人文素养不是很高。在语文知识学习的时候,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教学来进行背诵,没有自己的想法,缺少对文学知识的理解。中华文化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但是现在的很多小学生都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这是因为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生活环境和生活节奏都发生了变化,很多学生都会受到这些社会风气的影响,忽视了语文素养的重要性,这样就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因此,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要提高他们对文学潜在内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具有审美情趣、个性品格、高尚的思维品质的优秀人才。

二、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1.加强经典文化教育

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和享受空间,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问题,精彩的物质文明淹没了我们的精神文明。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大潮中的这一代人,他们喜欢的食物是肯德基,他们已经失去了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欣赏,他们喜欢的是搞笑的漫画和日本卡通片,失去了对中国水墨画的深入了解,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最好加入一些经典的故事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中国的古典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古典的文化里面有很丰富的语文素养,我们可以给学生讲授孔融让梨的故事、孟母三迁的故事……通过这些简短的古典故事,让孩子了解到中国文化中的仁孝,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尊老爱幼的好习惯,明白父母要他们苦学的苦心,懂得父母对他们的爱。我们最好在课下多给学生传授一些相关的古典文学知识,可以组织进行弟子规的背诵,通过背诵来让学生记忆,并且给学生讲解其中的含义,整个讲解的过程中最好有故事的融入,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且更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我们通过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在今后的写作中可以对里面的故事进行运用,通过背诵来加强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2.开设人文类的选修课程

学生在一种比较宽松的环境里面学习,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所以,我们可以运用选修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现在孩子主动阅读时会有很多发散性的思维,他们比较喜欢自己思考,所以我们可以让孩子在选修课上进行名著的阅读,而很多男孩子对《三国演义》非常感兴趣,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以阅读讨论的方式来学习。在阅读草船借箭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学生被诸葛亮的聪明睿智深深地折服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达出对里面人物的看法,描绘出人物的特点,说一说为什么喜爱他们,为什么崇拜他们,这样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学理解能力,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知识和提高道德品质。

语文素质可以贯穿学生的一生,我们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培养就是为了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完善。语文是一门文科类比较强的学科,我们在教学的时候通过语文中的文学著作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个人素质修养,让他们不仅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习做人,这样可以让学生受用一生。

第9篇

作者:王玉超 刘明坤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如《东西晋演义•西晋卷之一》写夷夷兵犯没鹿回时道:“力微曰:‘韩信连百万之众,收四海之地,平秦灭楚,取赵协燕,功盖天下,名闻古今。张良运筹帏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匡扶社稷,担担乾坤,以三寸之舌,开四百年之基,成汉室之业,皆此二人之力,高祖所谓人杰。臣于大王,无尺寸之功,止一马之力,何敢受其赐也。’宾曰:‘富贵之事,世人贪之,恐不得至,卿何固辞?今授卿一所。吾欲南霸天下,欲卿效张良、韩信之立勋,故有是命,卿何却之?’”力微与宾客的这段对话,既明白易懂,又不失文雅典重,西晋人物借汉代典故论说道理,不仅符合人物的时代和身份,还与八股文不言后代之语的要求吻合。通俗小说演绎历史事件,人物的语言理应具有古文特征,作者将骈对偶句纳入小说人物之口显然恰到好处。骈丽对偶的语言大量出现在明清小说中,这与八股文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首先,绝大多数的明清小说作者经历了长期的八股文训练,他们在最初习业阶段就练习嘱对,对骈偶语言尤为谙熟,当他们转作小说时,自然会情不自禁地使用骈丽语言,这种情况一般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形成的。其次,小说作者往往带有炫才心理,他们像“掉书袋”一样,故意将简明的语言对偶化,使之骈丽、古奥,以示自己的文采。这些书表策判、短篇描摹或杂入的骈文偶句,虽不能说是多余部分,但是,如若将其删除也不会妨碍小说意思的正常表达,可以说,它们既不会破坏小说的完整性,也可以让小说作者一展文采。再次,明清小说作者大多是科举中的落第者,他们往往将科举中未能实现的愿望放置于小说的虚构情境之中,大量书表策判的书写,其实是小说作者为官作宰的体验。另外,明清小说与八股文一样形成了骈散结合的模式,只是八股文是骈中有散,明清小说是散中有骈。八股文除破题、承题、起讲、收结之外,正文主体部分以骈为主,小说将骈文纳入其中,在散化的叙事语言中不时杂入骈文,虽以散为主,骈文却随处可见。八股文的对股结构决定了对偶语言,但是八股文的对偶语言有相对的对偶和绝对的对偶两种形态,有时只是两股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小说运用的骈体形式同样具备这两种形态。最后,明清小说是通俗文学,最初的产生是为了适应普通大众的欣赏口味,它始终未能登上雅文学的殿堂,但是随着明清文人对通俗小说的接受和参与创作,小说的文人化成为发展趋向。其中骈丽文字是主要表现之一,它既是小说作者必然使用的语言类型,也是文人阅读群体乐于接受的重要原因,究其文人化趋向的根源,还是与八股教育不能脱离关系。人们对骈丽对偶的语言风格,一直存在褒贬、取舍的争议。但是,到了明代科举时期,八股文却将骈丽对偶作为了主体形式,这种常常被认为“戴着镣铐跳舞”的八股文,在以立意为主的前提下,将骈体对偶形式运用得恰当自如,无刻意为之的痕迹,这一特点也明显地体现在明清小说作者的笔下。将明清小说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后的小说与明代之前对比,明代中期以后的小说中虽然书表策判、短篇描摹的语段仍然存在,但随时杂入叙事中的骈偶语言明显增多了。骈偶语言可以出现在人物语言中,也可以出现在作者的叙述中,这些骈丽语言与小说的正文叙事融为一体,原本作为小说中的描摹短篇不再独立成章,小说更具整体性、典雅化。这种化描摹短篇为骈偶叙事的用语方法,笔者姑且称之为“化整为零”法,这种方法与八股文骈散结合、共同成章的方式是相同的。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作者从写作八股文到转而写作小说,将八股文骈散结合的用语方式运用于小说叙事中,久而久之形成的这种“化整为零”法,这正是通俗小说中短篇描写逐渐消失的重要原因。通俗小说起源于民间说书,与讲唱文学关系密切,自产生之时就有短篇描写穿插其中,直至明代仍然如此,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英烈传》等都有大量的短篇描摹语段,这种方式一直延续至清代。但是查考明清小说发现,从明代中期开始,小说中的短篇描写逐渐减少,有的只在开头或结尾以诗词形式出现,相当一部分小说中这种短篇描写消失了,如《红楼梦》、《镜花缘》、《绣云阁》等。仔细阅读发现,这些小说虽然没有典雅骈丽的短篇描写,却不代表这些小说自始至终都是通俗白话,其中骈丽对偶的语言随处可见,如《红楼梦》对大观园的描写、对探春宝钗等人房间的描绘,无不用对偶骈文,只是这些骈丽语言与通俗白话交融一处,如果将其提出,使之独立成篇亦无不可。简言之,通俗小说中短篇描写的消失,只是形式上的消失,其实这种骈丽对偶的描写仍然存在,不过是散见于小说的字句之间。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小说作者借鉴八股文骈散结合的用语方式有直接关系,“化整为零”法的使用不能不说是其重要原因。

书经是明清小说“以时文为小说”的另一个表现。明清小说作者引经据典不足为奇,但引用范围集中在《四书》、《五经》,尤其是《四书》,这必然有其内在原因。八股文与明清小说同时盛行于世,它的文题选择范围就是《四书》、《五经》,其中《四书》尤为重要,这一点正是明清小说作者大量引用书经的原因所在。《四书》是八股文的题库,八股文发挥《四书》原句、代圣贤人物立言阐释儒理,诸项要求无不以《四书》为中心。《四书》是明清文人主要研读的儒家经典,明清小说作者也不例外,他们凭借对《四书》的熟悉,在写作小说时有意无意地将《四书》内容融入其中,使明清小说引用《四书》的频率大大提高。明清小说作者引用《四书》的方式有四种。一是将《四书》中的人物或事件、义理直接作为小说的描写对象。如《公冶长听鸟语纲常》是明清时期罕见的短篇白话小说。作者借公冶长其人,结合他能识鸟语之事充分想象发挥,以公冶长听鸟语为题议论儒理纲常,故事短小精悍、表意完整。这类引用《四书》形式的小说,最典型的莫过于明代袁黄的《七十二朝人物演义》。这部小说共四十卷,均以《四书》中截取的语句为题,作者将《四书》中的人物作为主人公,围绕与之相关的典故、史实、传说进行叙述,从写作形式到内容都有意模仿八股文。这类小说作者以八股文的写作思维作为中介,引用《四书》的方式最为直接。二是小说作者在叙说人物或事理时,将《四书》中的圣贤人物化入其中,圣贤人物不作为整部小说的描写对象,作者的目的在于他们的衬托作用。如《西湖二集》第三卷写甄龙友时说:“就是孔门颜子见了,少不得也要与他作个揖,做个知己;若是子贡见了,还要让他个先手,称他声‘阿哥’。……果然有东方朔之才,具淳于髡之智。”这里作者借引孔门弟子,以突出甄龙友的个性和特征,又借引东方朔、淳于髡等人来衬托他的才智。作者这样引用《四书》内容,不但在无形之中突出了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也表明了小说作者对《四书》的熟悉程度。三是小说作者常常用“孔子说”、“孟夫子说”之类的语言直接引用《四书》中的圣人之语,借其权威性以说明事理。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写上海善士寄册募捐各州县一事,继之道:“岂但勇于为善,他这番送册子来,还要学那‘古之人与人为善’呢。其实这件事我就很不佩服。……所以孔子说:‘博施济众,尧舜犹病。’我不信现在办善事的人,果然能够照我这等说,由近及远么?”《绿野仙踪》写齐贡生语:“你这沾光下顾的话,再休对我说!孟子曰:‘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畏彼哉!’”这类引用《四书》的方式,说明小说作者将孔、孟之言视为权威、经典,他们认为借引《四书》语言最具说服力,甚至有时在引用《四书》时忘记考虑说话者的身份,如《女开科传》中写和尚之言:“妈妈不须愁虑,当日孔夫子曾有言,‘君子周急不总富,见人患难而不救者,其人必不仁。’”作者代小说人物讲论道理时,忍不住借引孔孟之语,居然让和尚也引用孔子的话进行劝说。如果说引用《四书》语句、孔孟之语是文人写作的共通性,那么,将朱熹的话奉若经典必定与八股文相关。《快心编》中的见性曾说:“朱夫子云:‘一旦豁然贯通,是从性天上来的。’这便是真悟。”作者代见性说话,将朱熹尊称为“夫子”,视其为圣贤、权威人物,这正是因为八股文要求发挥《四书》语句的同时,还要谨遵朱熹的注释,在明清文人眼中,朱熹的注释与《四书》原文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四是明清小说作者直接将《四书》语言纳入小说当中,有时化用《四书》原句,略微加以改动,有时在引用的同时注明出处。如《快心编》中有作者议论:“如此做得去,这则为兼善豪杰,穷则为独善豪杰,……譬如韩信寄食漂母,宁戚佣工饭牛,……是皆劳筋骨,苦心志。”这里作者将《四书》中的语句化为自己的语言,与小说的叙说融为一体。《女开科传》对《四书》语句的引用则注明出处,“那《中庸》上说得好:动乎四体,至诚如神。”小说作者在写作中,无论是化用《四书》语言,还是明示《四书》语言,都运用自如,不生硬牵强。明清小说作者偏好引用《四书》是因为长期习业八股文所致。一方面他们在短则十年寒窗,长则数十年苦学的《四书》研读生涯中,已经对《四书》内容烂熟于胸,引用《四书》内容很多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之下。另一方面他们奉《四书》为经典,借引《四书》其实是借用《四书》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另外,各种《四书》相关典籍的流行为小说作者的引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明清科举社会中,人们为了投合应考举子寻求捷径的心理,各种与《四书》相关的书籍层出不穷,有关《四书》人物、典故、解句、注释等方面的著作应有尽有。《七十二朝人物演义》就是在明人薛应旂《四书人物考》的基础上创作的,《四书人物考》正是为了让举子了解《四书》人物,以备科考的一类书籍,薛应旂在自序中云:“迩来命世之英固多,而驰骛场屋者唯事速化,岂直子史束阁?虽《四书》所载名氏已大都不省其为何如人矣。……杜门无事,遂将平生手录古人形迹各注于名氏之端者,编为纪传,总四十卷,名之曰《四书人物考》。”[2]159-160《制义丛话》记嘉庆年间“学政姚元之奏请饬禁坊刻《四书典制类联》及《四书人物类典串珠》等书”[3]31。可见《四书》的相关辅考书籍一直盛行于明清两朝,这无疑会使文人对其中的人物、典故更加熟知,运用更加自如。就《五经》而言,它也是明清小说中引用较多的一类。明清科举乡、会试首场有四道《五经》题,无论是专经,还是各选一经,对举子来说,《五经》都不可忽视,明清科举对《五经》的考查也是小说作者偏好引用的重要前提。明清小说引用《五经》的方式与《四书》大致相同,从引用人物到语言,从直接引用到化为小说家言,诸种方式不一而足。如《鼓掌绝尘》中的娄公子引《诗经》说:“古人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承赠良马,弟将何物可报耶?”类似的引用,或具理性或富诗意,均与小说的叙事语言结合得十分融洽。明清小说作者对《五经》的引用与《四书》一样,频率高,数量多,偏好引用的原因也几乎相同。另外,明清文人写作八股文喜好引用《五经》,这也是小说作者偏好引用《五经》的又一原因,方苞评归有光《大学之道一节》文,曰:“化治以前先辈多以经语诂题,而精神之流通,气象之高远,未有若兹篇者。”[4]95八股文虽阐释经典,但它本身就大量引用经典,这种写作习惯在文人写作小说时随之转移其中。

第10篇

⒈(四位主持人齐出场,开场白)

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乙:亲爱的职工朋友们,

合:大家晚上好!

丙:牛年传喜讯、金虎踏歌来。在这辞旧迎新的特殊日子里,我们给大家——

合:拜,年,了!

丁:在这中华民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传统节日里,我们向全公司所有的职工们道一声——

合:春,节,好!

丙:爆竹声声辞旧年,梅花点点迎新春。在今天这欢聚一堂的时刻,储运部的同事首先为我们亮出了她们的绝活,那就是用扇子把好运带给大家。

丁:扇子舞啊?

甲:对啊,那么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优美的扇子舞《好运来》,希望大家在牛年里好运连连、财源滚滚!

2、甲:一段扇子舞确实为我们新年的生活增添吉祥,带来了好运,怎样?她们的表演够优雅柔美吧?

乙:当然不错,那我们的男儿怎么能落后呢,接下来就请欣赏欣赏我们的男儿雄风、阳刚之美

甲:是吗?

乙:就让我们办公室几位英姿飒爽的小伙子们精彩的博击操表演教训教训你的眼睛呢!

3、乙:怎么样,他们的表演不错的,动感十足!

甲:还有比他们更强的呢?就是我们的八强组合,下面有请公司歌唱比赛前八名的选手组成的八强组合为我们带来一组歌曲联唱,请大家欣赏!

4、丙:谢谢八强组合为我们的倾情演绎,众所周知,我们公司里每个人都尽职尽责,可社会上就有那么一帮子人整日无所事事,不务正业,忽悠到东,忽悠到西,神吹海侃,比卖拐的赵本山都能忽悠,您看,今天都忽悠到我们晚会的现场来了

丁:请欣赏小品《名骗》,表演者生产

5、甲:一段开心的相声过后,现在可到了我们的游戏环节,大家猜猜是什么游戏呀?(现场布置器械,可考考现场观众)

乙:呵呵,就是这种古老的游戏——铁人三项,下面我们有请位观众到台上参与我们的游戏。

6、丙:哎呦,看大伙玩得高兴,把抽奖的事都给忘了

丁:不会吧,我们可都心急如焚的等着呢。那我们就有请本年度的先进员工抽取我们今天的五等奖,奖品是…部分奖品被抽走,带给位幸运员工,没有被抽到的千万不要着急,因为我们还有更多的大奖等着大家,下面请欣赏ORG为我们带来的混合舞-魅力四射

7、甲:热舞高歌,魅力四射,热情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让人浑身发热。要是来首旋律优美的歌曲就好了

乙:这有什么难的,你们看我们公司唱歌比赛一等奖选手江桥就来到我们现场,下面请大家给点掌声,有请他给我们来一曲独唱…吧

8、丙:唉,丁主持人,问问你还记得小沈阳吗?

丁:那当然了,谁能忘记他那个经典小品《不差钱》呀!怎么样,想看这个小品?

丙:是啊

丁:没问题,ORG的同事正想为我们重温这一经典小品呢,有请他们!

9、甲:好现在又到我们抽取五等奖的时刻了,各位在座的嘉宾都要等不急了!好那有请人员为我们再次抽取名五等奖获奖人员名单,奖品被抽走,发给位幸运员工,没有被抽到的不用焦急,我们大奖还在后头。

乙:而且下面的一段激情四射的街舞表演大家可千万不能错过哟,因为我们将采取两组舞队PK的方式,大家可用手中所发选票给所支持的团队进行投票,选出你们心中最具动感特质的魅力团队。参加投票的同事们,将每人获得我们为大家准备的一份精美的小礼物。

10、乙:火辣的劲舞可真是让人激情澎湃啊,为了平复在座的各位朋友的心情,大家想不想欣赏一段缠绵温情的舞蹈啊,想不想?啊,想啊,好,那有请生产E的同事为我们带来一段温馨的舞蹈《Believeme》,有请她们!

11、丙:唉,丁,考你一个知识啊,你知道多少《三国演义》里的经典故事啊?

丁:《三国演义》啊,那我可知道多了,比如三顾茅庐、赤壁之战、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等等,

丙:听说过草船借箭没有?是谁和谁的故事?

丁:这难不到我!诸葛先生的事迹嘛!怎么啦?

丙:今天生产E同事要为我们带来他们编导的小品《草船借箭》,看看在他们那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有请!

12、甲:真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呀!谢谢生产E同事们精彩的表演,品管部的同事可也不甘落后呢,瞧他们,今天想用优美的舞姿为我们献上一段现代联舞,大家掌声欢迎!

13、丙:丁,你听说08年QQ上红极一时的一款游戏没有?

丁:偷菜啊?

丙:你只知道偷菜啊,我说的是一款深受消费者喜欢的枪战游戏《穿越火线》

丁:哦,怎么玩?

丙:今天我们就在现场请观众参与,一起玩一款真人版的游戏《穿越火线》,想参加的朋友请快点到台上来,快快,我们名额有限哦!

14、甲:这款游戏可真是不错,不过更不错的时候又要到来了,因为现在我们要抽取四等奖的获奖人员了!大家激动吗?好,那有请人员为我们来抽取今天的四等奖人员名单

15、乙唱道:“那天的云是否都已料到,所以脚步才轻巧,以免打扰到,我们的时光,因为注定那么少”

甲:刘若英的歌曲

乙:知道是哪部电影里的吗?

甲:《天下无贼》,很经典的一部啊!

乙:今天ORG同事将这段经典电影编导成小品,有请他们上台表演

16、丙:丁啊,你觉不觉得我们今天的晚会还缺少点什么节目啊?就像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一些段子:“刘大哥说得话理太偏,谁说女儿享清闲”“天下掉下个林妹妹”

丁:戏曲,这一说我们还真想听呢!

丙:那没问题啊,你看,生产C的同事正摩拳擦掌,正打算为我们带来他们精彩的表演:戏曲联唱!

17、甲:知道英文单词:“show”吗?

乙:秀啊

甲:看过走秀没有?

乙:没有啊

甲:今天储运部的同事就给我们带来了他们自编自导的故事情景超级搞笑走秀,欢迎他们!

18、丙:丁,我发现现场的观众也不甘落后呢,刚刚我在台下就有观众对我说想上台表现他们准备很久的节目——时装秀

丁:真的,大家想看吗?想啊

丙:那掌声有请他们

19、好,现在又到了我们三等奖的抽奖时候了,在座的朋友,机会又来了!那有请为我们抽取三等奖的获奖人员名单。

20、(表演者可以先着装上台)甲:唉,乙,你看,在我们身后来了一群美丽的天竺姑娘呀,你猜她们来干什么呢?

乙:她们要用自己优美动人的舞姿给今天节日的氛围里更添一份温暖,有请她们表演舞蹈《天竺少女》。

21、丙:丁啊,我发现除了天竺姑娘们,今天我们这还来了一群远方的客人,你看,她们已经走上来了,

丁:是啊,她们说,想为我们带来独具特色的新疆舞呢!欢迎她们

22、甲:晚会到此时,已达到,ORG的同事刚刚跟我说,他们还有一个新的绝招节目没出呢?

乙:什么节目

甲:哑剧《盖章》,掌声欢迎他们。

23、丁:丙!你听过伍佰的《你是我的花朵》没有?

丙:没有,听说很好听啊

丁:想听吗?

丙:当然了

丁:今天生产F的同事现场为我们带来这首好听的歌曲,有请!

24、甲:晚会进行到此,我们最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现在我们将开出今天我二等奖与一等奖,大家可千万不要走开哦,也许其中有一个大奖就是你!好,有请为我们抽取最期盼已久、激动人心的二等奖与一等奖人员!

乙:让我们拭目以待最幸运的一等奖得主,让我们仔细聆听那令人激动的号码

甲:看看您手中的奖券,我们的特等奖号码是

:号(喷花射出,全场欢腾,得主上台)

甲乙:恭喜

25、音乐响起,隆海燕走上舞台,伴舞上台,演唱《难忘今宵》

(演唱即将结束时,四名主持人走向舞台)

甲:难忘,我们曾从风雨中顽强走过(此时总和各位经理开始往台上走)

乙:展望,我们将在阳光下阔步向前

丙:此时此刻,谁不心潮澎湃

丁:此情此景,谁不备受感动

甲:难忘今宵

乙:相约明年

甲:让我们携手同心

乙:一起祝愿:

合: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幸福吉祥!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质量教学

初中地理是义务教育中的基本科目,而且在初中升入高中的考试中作为考试科目,这足以反映出初中地理在培养初中生的基本知识及素养方面的重要性。从教育本质来看,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对祖国对世界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环保事业的重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地质学科的兴趣,为我国地质科学方面培养人才打下基础。因此,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格外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热爱地理,才能接受地理

地理学科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地理是需要死记硬背的”而被划分为文科知识,所以传统地理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就只是划重点,背重点,不加理解,不加思考,结果不但越来越感觉趣味索然,而且也没有起到开设地理学科的目的。那么,为了切实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爱上地理。

1.用古诗词、歌曲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的有趣之处。地理,不像语文那样充满故事性,如果只是按照教材死板地讲解,会非常枯燥无味。初中生正是兴趣广泛、对世界充满新鲜感和好奇感的时候,如果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地理的奇妙之处,就会达到很高的教学层次。教师可以借用古诗词来引出地理知识。比如用“人间四月芳芬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的课堂内容,同时让学生感觉到在这么美妙的故事中居然还蕴含着奇妙的地理知识,从而对地理有了心理上的认同感。又如,在讲“青藏高原”时,教师可以及时地为学生播放韩红的《天路》,帮助学生理解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进而理解歌曲里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

2.用故事、影片来帮助学生发现地理的魅力。除了古诗词、歌曲外,还有一些经典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地理的有趣之处。比如通过分享《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帮助学生理解风向的重要性以及对地形熟练掌握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津津有味。还有,教师可以为学生放一些纪录片,这不但可以缓解课堂气氛,还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从另一个角度欣赏地球上神秘美好的事物,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但是这个过程不宜过长,15分钟或者20分钟即可。一旦时间过长,就会使学生的新鲜感慢慢消失。

二、教学课堂活跃有度,才有高质量教学

尽管现在正在提倡把课堂交给学生,但在实质上,还是需要教师控制课堂的发展进度。所以,要想有一个高效率的课堂,同样离不开教师的调节作用。

1.教师把课堂的发言权还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在一旁积极引导,而不是一味把课堂给学生后就什么都不干涉,毕竟中学生自制力不是特别好,那样的课堂将是零散没有重点的。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一边适时合理地诱导学生,这个过程需要教师有出色的拿捏事物分寸的能力。

2.教师可以给学生自己讲课的机会。地理课不像语文、英语课那样需要有高层次的情感理解能力,对于某一节比较简单有趣的课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课下查资料,然后自己做课件自己到讲台上讲课,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而且培养了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这节课程的理解。另外,对于地理知识,尤其是关于地形、气候、景观、历史文化等有着较明显层次感的课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这样可以避免某些学生在课堂上“搭便车”。

3.教师可以适当地设立激励机制。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力,教师可以在每周固定时间或者随机进行“地理知识大比拼”的竞赛,可以是地形地势的分析、历史文化的介绍、气候温度的报告等,以学生的发言次数、发言质量来作为评分的标准,然后对表现优秀的小组、个人进行表彰,可以奖励一些关于地理方面的小礼品,比如地图,从而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使他们对地理充满热情和期待。

4.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识图、画图的能力来提高教学质量。大量的图片是地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统计图、实物图、示意图等大量地图对学生理解地理知识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教学生如何识图、如何画图、如何利用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花费一部分时间,认真教学生看懂中国地图、各省级地图、各个不同地形的地图,然后让学生尝试自己画地图,这时可以暴露出学生大量的对地图以及地理基础知识在应用中常犯的错误,并及时改正。最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张陌生的地图,让学生熟练地为大家讲解,这时,学生的对地图的理解就达到一定水平了。

三、课下的实践,是提高地理教学的“催化剂”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实际,当然,地理的学习更离不开学生对实际地形的接触和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带领学生到现实中走访各种地势地形,把课堂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公园,研究土质和各种岩石,采集标本,到实验室化验,辨别其成分,探究与其有关的地理知识;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景点游玩,更深一步地探究地形对植被、水质的影响;带领学生到省市地质博物馆,仔细查看博物馆陈列的各种物品,听有关工作人员的讲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为建设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斗志。

第12篇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学宝库中有这样一本书,它记载着伟大祖国的复兴,记载着中华民族艰辛的历程,记载着从征讨蚩尤到舜传晓位,记载着本纪、世家、列传。这本永不腐朽的经典就是《史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史记读后感六百字,欢迎阅读!

如何写史记读后感六百字1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中国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对《史记》的最高评价。《史记》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和列传70篇,记叙了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汉武帝之初年间大约3000余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历史。

阅读《史记》,我们可以在作文中旁征博引,因为《史记》中的典故、成语、人物、史实能使我们妙笔生花,使文章生动,具有深度和广度。记得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鉴“,这在我阅读《史记》的过程中心领其会。

司马迁在遭遇腐刑的不幸之后,并没有气馁,而是立志”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历经20余年的专心著述,他终于完成了”穷天人之迹,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由此,我深深地被司马迁这种发愤著书,且不畏人生险阻的精神所感动。自我反思:现在的我成长在日趋小康的幸福生活里,还有什么理由去埋怨,去气恼?人生坎坷,我应用心去面对每一天的新鲜,健康,快乐!

阅读了《史记》,再加上听了古代文学老师的讲解,我对其中项羽这一历史人物,颇感兴趣。项羽不再是自己心里原先所认识的那个人物,而是对其有了一个比较全新的认识。《史记》中主要描写了项羽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件事:巨鹿之战、鸿门宴和垓下之围。

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充分显示了其骁勇善战的军事才能,进而为其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鸿门宴里,又由于他的不善于考虑后果,没有听顺其谋士范增的计策,而使得刘邦顺利脱逃。这也就预示了他会因此次的疏忽(即没有为后来的统一大业扫除障碍),而不能坚固其西楚霸王的地位。

因而,在垓下之围的兵败情形下,他落得个自刎的悲惨结果。其中也充分表现了一代英雄在面对爱姬时,不忍分离而又不得不离别的儿女情长,和那种不服输的倔强性格。我认为项羽是一个有勇有谋的英雄,只是他的勇大于他的谋。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我们不能片面地评价项羽,更不能仅仅从他的失败中而否认他也是一个有谋略的人。

如何写史记读后感六百字2在世界文坛中,一本本文著的问世,震撼着人们的心,而在中国文坛上,不计其数的名著则令人心潮澎湃。《红楼梦》的悠然动人;《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慷慨激昂;《繁星·春水》的名丽诗句;《亮-剑》的扣人心弦……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深的一本书是《史记》,虽然没有太过华丽的语言,但却记载了战国、西夏、商朝、周代、春秋时期的名人大事,收录了史书、古典小说,可谓包罗万象啊!

《史记》的故事繁多,由最初的“五帝本纪”到“太史公自序”,令我大饱眼福。《史记》中有正义之士,有奸恶之徒,骊姬的蛇蝎心肠;灵公的残忍暴虐;将军王翦的英勇善战;越王勾践的忍辱负重……

《史记》的每一则故事都富含深刻的寓意,令我对《史记》更加崇拜,却还透着一丝伤感:司马迁被昏庸的汉武帝投入监狱,一个为国效忠的正臣被奸佞害得成了一个囚犯。司马迁本欲自己了却残生,但想到自己的鸿鸪之志——《史记》尚未完成,把自己个人的荣辱全部都埋在心底,经过13年的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这部50万字巨著!

司马迁崇高的精神震撼着我,为了自己的理想忍下如些耻辱,可见《史记》成为司马迁生存的支柱,奋斗的能源。生活中的我,有时也是这样的:一次在练钢琴曲时,我一时大意擦掉了一个重要的音符,这首曲子要在比赛时合奏呀!我怎么能拖累大家呢?我定了定神,打算在钢琴中一个一个地找,由于是双手搭配,要两个音符同时按下,声音得和谐,我黑键白键一个一个地试,顾不上手指的酸软,我坚信,我一定能成功,司马迁就是我的榜样。

终于,一个低音“re”使这一段曲子和谐悦耳,我一阵激动,我把整首曲子和起来弹奏了一遍,与刚开始的大有不同,我兴奋地抹去脸上的汗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笑了,我想这种笔也是司马迁写完《史记》时露出的笑吧!我体会到了!

文学巨著多如繁星,但是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道理。《史记》虽然没有《三国演义》的精彩绝伦;《西游记》的耐人寻味,但我仍然对它充满敬佩,因为坚信是动力,希望是能源,而能促进这些的是永不放弃的梦想!

如何写史记读后感六百字3我的书柜里有许多书,有一本书,我从未读过,不过现在一读就迷上了,那就是《史记》。

《史记》是司马迁写的,里面记载了从上古黄帝至西汉武帝期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是“韩信胯下之辱”读了后感觉这个事情太不可思议。

韩信出生在淮阳城,家里穷得叮当响。乡邻认为他没出息。韩信每天走街串巷,很少回家吃饭。又因为他对农事一窍不通,怎么办呢?韩信有自己的办法:去别人家做客。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就进屋吃饭,晚饭吃完还要借宿一夜,久了就干脆不回家了。后来只要一到吃饭时间,家家户户都会把大门闩上。一个亭长收留了他,结果韩信被亭长的妻子气走了。

冬天一到,之前帮助韩信的洗衣大娘也走了,他在淮阳城的集市里逛,想讨点肉吃,结果次次都是什么都没讨到,没几天屠夫们都知道了为什么韩信每天都来这转悠,一个屠夫拦在他面前,让他要么从胯下钻过去,要么拔剑打一架,韩信最终还从胯下钻了过去,满街人都讥笑他胆小怕事,是扶不起阿斗……恰恰相反,韩信成名后,赐给分他食物吃的漂母黄金千斤,这亭长几百钱,还让那屠夫做中尉,见众人都不理解,韩信说杀了他只是徒逞一时快,而且正是受了那一时侮辱才激发他更加刻苦地学习和做事,发誓要出人头地,所以才会成为今天他。众人听了心里纷纷佩服韩信坚忍的性格。

他是个熟读兵法,血气方刚满怀兴国安邦之抱负的堂堂七尺男儿,居然能够忍受恶霸的欺负和胯下之辱,看了以后太让人吃惊了,如果没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办得到?也正因为具备这些优秀的品质,韩信为自己的国家立下了丰功伟绩,最终被封为“王”更让我感到震撼这样一位功臣名就大将,并没有居功,反而不计前嫌,还有他心胸豁达乐观态度,太值得我学习了!在我周边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可能被羞辱的时候,也因为因不下这口气,起了以牙还牙之计,结果是两败俱伤,家庭破碎或者是牢狱之灾,这样就成了生活中牺牲品。

我真佩服韩信,懂得忍辱负重,积聚力量,而且是三思而后行,可我呢?忍耐度为“0”做事鲁莽,那怕是受了一点侮辱,我都会大发雷霆,与对方吵架,有时还会大打出手。

如何写史记读后感六百字4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位于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我是必看的,我当然要看看“解读史记”的节目喽!

这中间最令我有感触的是司马迁的生世。

司马迁出生于一个史官家庭,他在父亲死后接替了父亲的官位,成了汉武帝身旁的一个起居注官。

一次,汉武帝派了李夫人(他最宠爱的嫔妃)的弟弟李广利和名将李陵去攻打匈奴,好让李陵护卫,李广利得胜封侯。可李广利投降了匈奴,道出了李陵只有五千步兵的弱点,李陵战败被俘。

汉武帝很生气,大家都说要严惩李陵,惟独司马迁一言不发,汉武帝问他是什么态度,他认为李陵是诈降。汉武帝听了很生气,将他打入死牢,罪名为“诬上”(欺骗皇上)。当时,“诬上”有三种惩罚方式:1、死罪, 2、罚钱 50 万, 3、接受宫刑。接受宫刑是莫大的耻辱,很多人宁肯死也不愿这样活着,可司马迁已开始写《史记》,为了写完《史记》,他开始了忍辱负重的生活。

是什么造就了司马迁呢?是,是人生中的磨难,多一些磨难就多一些阅历,了解更多的人情世故。

正因为遭受如此磨难,司马迁对死亡看得淡,他有是这样说的:“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正因为受到如此耻辱后,他才对历史的人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在《萧相国世家》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刘邦诛灭韩信后,封萧何五千户,萧何很高兴,大宴宾客,他手下有一个叫召平的人,劝他:“你还是把家财都送给皇上吧!因为皇上是猜疑心很重,他会怕您谋反的,这样他就不会猜忌您了。”萧何忍痛捐出了财产。司马迁用五个字来形容“高祖乃大喜”。如果他不惹怒皇帝,不受到劫难,是很难用五个字这么准确地揣摩帝王心思的。果然,萧何没受到打击,其余功臣如彭越、韩信等不是被杀,就是被贬。

有挫折,才有更好的抗压能力。现在有大学生因为同学之间闹矛盾,工作太累而自杀,这都因为没有经过磨练,这些温室中的花朵从未经过困难,在家里享受众星捧月的待遇,自然会受不了困难。

“有挫折才有”这就是我对挫折的理解。

如何写史记读后感六百字5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父亲司马谈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临死前嘱托司马迁帮他继续完成史书。然而,司马迁因替一位将军辩护而遭受酷刑,他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身,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最后,一部鸿篇巨著《史记》诞生了。

司马迁在忍辱负重的情况下写完了《史记》,那是多大的痛苦!这是因为他有强烈的责任感,他才能继续坚持下去。没有了责任感,任何事情都无法很好完成。

试想想,如果校长没有责任感,我们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老师没有责任感,我们的班级又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即使做一个小小的班干部,也要有责任心,尽职尽责帮助老师分担工作,帮助同学。如果连这一点点责任感都没有,将来怎么可能成为栋梁之材?

为了自己、为了社会,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就开始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吧!

最近,我们学习了第11课《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文章讲述司马迁从小就受母亲河和英雄故事的激励,有收父亲影响,喜欢上了历史,后来当他专心写作时,因为他为一位将军辩护,而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他在监狱里宁愿把个人耻辱抛之脑后,也要把《史记》写完,就这样,他奋笔疾书,忍辱负重了13年,终于完成了这部《史记》,为国家做出了贡献,死得便有价值,死得重于泰山。

像司马迁这样的人数不胜数。

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带兵打下了楚国,并活捉了楚王勾践。吴王让楚王当马夫,楚王为了不让国家灭亡,受尽了耻辱,忍辱负重了几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回国后,他每天睡在柴房里,每到饭前都要尝一尝胆的苦味儿,就是为了让自己不忘记在吴国的耻辱,并让自己牢记"落后就要挨打"他每天一边种田,一边练兵。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楚国后来发奇兵灭掉了吴国。

汉朝开国大将韩信,在汉朝未统一之前,有一次,一个小混混看不起他,便在大路上拦住了他,说:"你有本事就拿剑刺我,要么就从我的裤子底下钻过去。"韩信知道:如果杀了他,就要坐牢,如果不杀他,就要忍受极大的侮辱。最后,韩信为了能为国家效力,从小混混裤子下面钻了过去,忍受了"胯下之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