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奥运会手抄报内容

奥运会手抄报内容

时间:2023-05-30 10:57: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奥运会手抄报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奥运会手抄报内容

第1篇

案例内容: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羽毛球比赛赛制有了新的变化,我国羽毛球女子双打组合于洋、王晓理为避免与我国另一女子双打组合提前在半决赛相遇,在四分之一比赛中消极应对,最终输球,国际羽联取消了二人继续参赛资格。

教师课前准备这些材料,并且要安排学生课前对近期与课本知识有关的时政材料进行搜集整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近期的时事,使其对整个事件有一个初步认识,并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课堂效果

在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渗透性地讲授与本课知识相关的重大国家时事热点,而对学生的要求就是:每堂课都请一位学生口述本周发生的一个热点新闻,针对该学生的发言,其他同学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而这正好给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供了机会,使全班同学参与到对时事的讨论之中。针对某一时事,教师还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讨论,这样每位学生都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以探索的态度来分析其他同学的观点,将收到多方面的益处。最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分析、评述,并给以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客观看待问题,有理有据地针砭时事,最终达成共识。总而言之,为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根据本节课的实际内容和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二、课后活动

1.筹办手抄报或黑板报

当遇到国家重大时事时,可以开展与之相关的手抄报活动。比如为了促进学生对正在举行的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军团战绩的了解,可以举办以“中国军团奥运辉煌战绩”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或者办“奥运———中国史”的主题黑板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对了解体育成绩中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2.适当地举行时事政治知识竞赛活动

可以在班级定期组织时事政治知识竞赛,流程可以是通过小组选拔赛,在小组中选出一个成绩最好的选手参加抢答赛,再根据成绩对参与抢答赛的选手给予不同等级的奖励。通过这种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加深了他们对时事政治的兴趣,这对政治课堂的教学是十分有利。

3.安排相应的课题或者论文

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课题或者论文,让学生自由分组,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例如,可以根据七年级上册的“做情绪的主人”为学生设计“初中生心理健康调查”的课题;根据下册的“扬起自信的风帆”设计“初中生人际关系对生活学习的影响”的课题;还可以根据七年级上册“学会拒绝”设计“青少年如何抵制网络不良诱惑”的课题。这样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对调查的设计、分析和总结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篇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应具有以下五大特点:

1、基于兴趣与直接经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基于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

2、回归生活世界。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只有当学生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学习才是有效的,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学生才是最感兴趣的。

3、立足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说,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力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

综合实践活动课,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搜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他们不断地有所发现、思考、创新。

5、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遵循“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形成解释,总结成果”研究程序,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重视师生互动。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原则

我认真制订学期课程计划,精心备课上课,搜集学生的活动资料,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参与性、选择性、研究性、综合性、创新性等活动原则。

参与性——能做到人人参加活动,人人都有收获;

选择性——活动应因班而宜,根据班级学生特点,能对活动内容做出选择;

自主性——要求活动的计划设计、过程操作、成果总结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

研究性——鼓励在活动中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研究意识;

综合性——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系列性——围绕1~2个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使每个活动都形成较完整的体系。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与具体做法

上半年,各年级组都开展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特色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以及爱心、责任心的教育,还使学生深深懂得:只有用勤劳的双手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的道理。

1、举行以“我与奥运”为主题的纪念奥运会300天倒计牌的挂牌仪式,悬挂奥运倒计时牌,每天由一位老师、学生去换牌,并把自己的心愿写在心愿帆船上。(300位名额可表彰学生)

2、举行奥运知识大奖赛。(先各班举行,再全校进行比赛。)

3、“我与奥运”绘画签名活动。(校内)

4、“迎奥运、练本领”英语ABC比赛——邀请英语教师做评委,以学生为参赛主体,围绕“我是奥运小志愿者”这一主题进行二分钟英语演讲比赛。获得前六名的选手将走进校园进行巡回演讲,让奥运精神走进校园、让英语口语走进孩子中间。

5、开展“迷你奥运会”(结合校运动会)。

6、成果义卖会,将各班创作的作品义卖,所得款项捐助希望工程。

以下是各班必选:

1、学唱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对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主题歌进行研究性活动。并为自己的班级设计主题歌、班级口号、班徽。

以下是各班自由选择:

1、挑选一个或多个福娃开展2008年奥运吉祥物的名称、含义、由来的研究性活动,并对所研究的福娃所代表的体育项目,再进行该项目的全面研究。(表现形式:征文、绘画、小报等)各班为龙虎塘中学设计吉祥物(可绘画、泥人等),学校评比。

2、对奥运会的奖章进行研究性活动。并为运动会设计奖章,提供于运动会使用。

3、奥运与健身:

查找奥运知识与健身材料

与健身俱乐部联系,获得友情赞助,派健身教练在活动中进行健身知识的咨询。

准备奥运知识的调查问卷、健身知识宣传单(向社区)及奥运小礼物。

“我与奥运”签名活动。(校外)

4、绿色奥运与水

了解水的性质,水的作用,水资源的缺乏。

在校园内进行一次校园水资源调查活动,自己设计并完成“调查表”(先进行调查方法的指导,再开展调查)

考察活动:外出考察龙虎塘的河水情况。(先对学生进行相机使用的方法指导,利用数码相机拍摄相片,师生各备一架相机,拍后相片作对比。)

了解净化水的几种方法,运用网络进一步了解水污染的严重性及其危害,意识到治理污水的重要性。(先进行上网查资料方法的指导后,再进行资料的收集。)

参观常州市自来水厂。(参观后写参观日记,将外出考察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用日记的形式表现出来。)

争当智多星:征集节水小窍门,发倡议:向全校同学发出惜水、节水倡议。并在班级交流,全校推广。

手抄报展评:围绕“生命之源—水”制作手抄报,进行评比。

5、奥运人物访谈

自由选择奥运人物,了解他们的故事。(小报、绘画等各种形式展示)

进行“我谈奥运人物”演讲比赛,语文老师作为评委,前三名校园巡回演讲。

进行“我给你写封信”活动,(可以寄出)

6、奥运与建筑

了解“鸟巢”、“水立方”的情况,制作模型,并用展版表现这些建筑的各方面介绍。

了解“常州体育馆”情况,制作模型,并用展版表现这些建筑的各方面介绍。

“我为龙虎塘设计体育馆”活动。

7、奥运与服装

查找北京奥运会相关服饰的情况,对奥运服装进行研究性学习。为我们设计校服(夏装、冬装)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是特殊认识和特殊实践辨证统一的活动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变化、和谐发展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实际操作中,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度,提供各种外现的自主参与活动的条件,让学生主体实践和亲身体验。活动的形式应丰富多样,如实践操作、专题研究、亲身体验、尝试实验,不论是侧重观察、测量、记录、收集、整理、讨论、比较、分类、分析、撰写报告或动手制作模型的科学研究活动,还是侧重社会考察、实践等社会性活动方式,都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活、社会问题和科学现象进行研究,自己去发现问题并做出结论。在组织形式上,实行既有培养独立精神的个人活动,也有体现合作精神的小组活动,还有班级教学、小组合作、和个人活动三者的结合,通过这些独立活动在与他人的互动交往合作中,把创新的机会交给了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调动各方面力量,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监控:

1、组织管理

综合实践课程涉及各门学科,牵涉到方方面面,不仅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各学科教师的关心、支持、和参与,还需要学生家长的理解

2、常规管理

常规管理主要包括运作过程的管理和资料的管理。

第3篇

一、 让儿童自主选择,体现阅读主体性

有些儿童不爱阅读文艺类书籍,却对科普杂志、卡通画报情有独钟,如果教师、家长纯粹从“服务于写作”的视角出发,强迫他们阅读优秀日记、作文之类的书籍,只会使他们逃避阅读。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样的阅读是痛苦的、无效的。我们认为阅读是儿童的自主,旁人不可替代。尤其是在儿童阅读的初期,一定要从培养兴趣出发,切不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想要激发兴趣,首先要做的是敢于放手让孩子自由选择书目,让他们读自己爱读的书,了解他们最想知道的事。只有让儿童先“读”起来,才能谈得上阅读“习惯”的培养。其实,在阅读上,儿童由于年龄、性格、性别、环境的不同,是肯定存在差异的,引导阅读的第一要旨,便是尊重差异,而强求一致是不尊重科学的表现。

一年级时,我们给家长布置了一项作业:带孩子到书店,让他们选一本一读就爱不释手的书。如果选择了幼儿读物,请不要笑话,如果选择了明显超出他认知水平的书,你也要允许,因为这里强调的是“孩子喜欢”。我们又对孩子说:假期中,要认真读一读你选中的书,不会读的字可以问一问爸爸妈妈。开学后,把你心爱的书带来,读给大家听,把你认识的字教其他小朋友认识。

后来的交流会上,孩子们有的手捧《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读到《海的女儿》语调中充满悲怜;有的抢着猜“脑筋急转弯”,教室里一片热闹;还有的竟然背诵着莎士比亚的名言,让人惊讶不已。

二、 营造阅读氛围,发挥群体效应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每一个群体的成员都带着自己的个体心理加入到群体当中,但个体对群体心理有选择地接受,也可以改变其原有的心理。学生在一个特定的班级中学习,作为班级的一员,他会产生一种归属感、认同感,尤其是当他的思想、观点、情感特征、行为方式等符合群体的要求时,便会得到群体的支持,这种支持会强化他的思想情感、行为,增强其自信心,推动他学习。而没有一个学生不希望从学校群体中得到肯定、鼓励,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渴望从中获得支持。

在阅读中,如果采用以下措施,可以在集体中营造浓厚的群体阅读氛围:

1.集体讨论,使儿童明白阅读的好处、不阅读的坏处。

2.拟定集体阅读制度。如早晨、中午,师生一到校即读书,不随意走动。

3.布置阅读场所。利用教室墙壁,张贴有关读书的名人格言、宣传画(如由学生创作,更具激励性),成立“书迷超市”(班级小图书馆)、悬挂“书友联络册”等。

4.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可取富有童趣的名称,如“开心书会”“书虫快乐大本营”,为儿童提供各种各样展示的机会,如故事会、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手抄报评比、读书笔记展等,这样的活动满足了儿童看书后倾吐的需要,让他们有成功的喜悦,能激发儿童浓厚持久的阅读兴趣,同时又引发了其他孩子对这些书籍的向往。每次活动后,都能掀起一阵相关主题的读书热潮。一段时间里,本班学生连课间都在争相传看《蓝猫淘气三千问》,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提到日月星辰、地球之谜等科学知识,他们了如指掌。

三、 广开渠道,进行多元化阅读

从兴趣角度而言,让儿童阅读高深莫测、单一枯燥的读物,不仅不能产生兴趣,而且会感到乏味;从汲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来看,不但要选择真、善、美的读物,而且要博览新、活、宽的读物,努力实现阅读内容的多元化。具体途径有:

1.结合教材内容,由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使阅读由单一转向多元,由封闭转向开放

如教学《狼和小羊》,就向学生推荐《伊索寓言》;学习《梅兰芳学艺》《要好好学字》,就让学生借名人故事看;学完《狐假虎威》,就展开一次“狐狸、老虎谁本事大”的“小鬼辩论赛”(为了成功,孩子一定会不遗余力地阅读相关故事,引为辩论素材)。

2.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动手活动,进行相关阅读

如学完《月亮湾》,让学生以“我的家乡更美”等为报头,办一期手抄报,并评比、颁奖。学生要办好小报,必然去查阅资料,收集整理阅读。

3.结合国内外重大事件,组织谈论

可让学生主动阅读报刊、杂志,在其中发掘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如电视上有飞机失事的新闻,可让学生搜集资料,交流神秘的“黑匣子”到底是什么东西。世界杯、奥运会也吸引了众多小球迷的目光,可让他们阅读球星成长经历,个人资料,成立“小球迷俱乐部”。

4.通过精心设计的“科学认读”活动课,让学生自发地去阅读

第4篇

开展《奥运精神伴我成长》读书活动,推动德育发展是我校2008年德育工作重点工作之一。根据教育局的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了《奥运精神伴我成长》为主题的读书教育系列活动。现将本学期开展读书活动的具体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制定计划,明确读书活动的目的和要求,营造读书氛围,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根据教育局读书教育活动计划,我们认真研究并制定出比较详尽,又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读书教育活动方案。整个方案主要分为活动目的、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活动要求、活动步骤、活动方式、人员分工等六个方面。利用班、队会和晨会时间精读此书,充分发挥课堂教育渗透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还鼓励家长与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同读一本书。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促进读书活动的顺利进行。

1.三月初,我校举办了《奥运精神伴我成长》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公布了活动方案,提出了活动具体安排。本次活动,要求各中队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利用不同形式深化扩展读书内容,并把读书的精髓运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当中。

2.本学期伊始,我校开展了“迎奥运、文明养成教育系列周”活动。每周都有专题,例如,“文明用语周”、“弯腰拾脏周”、“楼内安静周”等。明确活动的意义,让学生懂得中华民族企盼百年的奥运即将到来,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主人,我们应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从我做起,以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风貌,迎接来自五大洲的朋友。

3.三月末,各中队还自办奥运手抄报,低年级收集了有关奥运冠军、奥运项目、奥运器械等方面的图片,还有的孩子通过自己绘画来抒发对奥运的向往。

4.四月初,全校各中队根据《奥运精神伴我成长》读书阶段成果,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召开中队会。通过快板、小品、诗朗诵等形式表达同学们为迎接奥运在奥运知识上、文明礼仪上、增强体质加强体育运动上所做的努力和准备,同时表达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其中选出三`二中队和五`一中队两节优秀队会代表学校参加了区里的评选优秀中队会活动。

5.同月二十五日,利用班会,各班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奥运知识竞赛活动,每班都评选出奥运知识百事通,对于<<奥运精神伴我成长>>读本知识的掌握起到了大力的促进作用。

6.五月初,我们与团区委、市交通局联合,分别开展了《我心中的奥运》、《迎奥运文明出行》征文和漫画竞赛活动,各选送了五篇优秀作品到去区团委和市交通局参加竞赛。

7、5月22日我们还与市少儿图书馆联合举办迎奥运图片展.一张张生动、激动人心的画面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参观中,同学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叹声和赞叹声。参观后,同学们都把自己感受体会记了下来。

8、通过这一项项活动的开展,同学们心中系上浓浓的奥运情奥运牵伴着我们十九老师和同学们的激情与快乐。5月29日,借助全世界小朋友欢庆六一的日子,我校将读书活动的阶段成果以《庆六一,迎奥运》暨《奥运精神伴我成长》读书活动汇报演出的形式汇报给领导和老师。每个班级都精心编排节目,诗朗诵、健美操、三句半、情景剧、奥运知识抢达等多种形式,节目新颖,参与面广,充分展现对奥运的期盼、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参加这次活动的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市文化局副书记、市新华书店副经理及区关工委、区团委、区教育局的部分领导对这次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关工委李主任做了重要讲话,对此处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9、6月12日,我们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全校学生进行《奥运精神伴我成长》读书活动知识竞赛(笔试),同学们非常认真,书写工整,准确率高。通过竞赛我们选出高年级六名、低年级5名优秀选手即将参加区级读书活动知识竞赛。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10-01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它要求教师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丰富的课程资源,以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现在小学英语普遍使用的英语课程资源主要局限于教科书、录音磁带、教学挂图等。如何改善这种情况,开发并合理利用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呢?基于对该课题的研究,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

一、“巧”用学生资源,提升学习能力。

1.适切挖掘,学生就是一本“活教材”。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局限、拘泥于课本教材。殊不知,学生本身就是一本“活教材”了,我们可以从学生身上“取材”。

笔者在教学NSE(三下)Module 1 描述朋友内容时,将学生作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同学,然后运用所学的目标语言进行描述。其中有些同学这样描述: He’s my friend. He’s loud and very naughty. He is clever and he can make a plane. He’s short,but strong. He’s my friend――Jack.

因为描述的对象就是学生朝夕相处的同学,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对目标语言的运用也较为到位,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一举多得,课内作业再延伸。

作业是学生劳动成果的“结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作业这一宝贵资源,为教学增添光彩。如:张贴学生英语手抄报、展示学生英语才华、评比学生优秀习作等等。

二、“活”用教师资源,促进文本理解。

1.丰富想象,教师本身也是“材”。学生本身是“材” ,教师本身也是“材”。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就地取材。

笔者曾到翔安某农村学校送教下乡一节示范课,在教学What’s the time? 一课是,老师用自己的肢体为示范,通过两手的位置,感受整点钟的动态变化。老师示范后,请一位学生一边模拟钟面,一边问What’s the time?其他的孩子回答It’s 3 o’clock. 而后进行两人小组的操练和游戏交流。活动虽然简单,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最为巧妙地善用了身体的资源,孩子们在动一动,比一比当中,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可谓事半功倍。

2.捕捉契机,化“偶然”为“必然”。布卢姆曾经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可见,处理课堂偶然的意外事件无疑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挑战。

笔者在教学NSE(三下)How many…关于11―15的数字单词,以及句型How many … can you see? I can see…时,正带领学生操练目标语句的时候,突然传来“哗啦啦”的声响,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原来是一位同学争先恐后为了回答老师问题,激动得站起来,不小心把桌子翻倒了。笔者笑着快步走到这位学生的身边,边帮他收拾文具边问全班同学:How many pencils can you see?笔者引导学生数数回答:One, two, three,…,nine. I can see nine.接着,笔者示意让学生上来帮忙收拾,同时用英语进行数数、问答。一时间,学生们的注意力从刚才的暂时分散又转移到课堂学习中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妙”用学校资源,丰富课外生活。

1.精心布置,让校园环境也说话。例如,学校的宣传栏、走廊、墙壁、楼梯转角等,都可以布置各种与英语学科相关的各种“作品”。比如学生的作业展示、创造园地、手抄报展示、英语活动摄影展示、收集的各种新的文字图片资料信息等,都可以成为校园环境的“常客”。

2.走进生活,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真实的,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学生能接触到更贴近学习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英语资源,获得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如,学习完festival主题时,教师将西方的一些节日,如把圣诞节与中国的春节进行对比。

四、“智”取社会资源,拓宽学习领域。

1.灵机一动,明星也是好素材。笔者在教学NSE(一下) At the zoo.关于教学tall, short两个单词时,运用课件呈现了体育明星――姚明,以及著名演员――潘长江。通过课件的合成让两位名人呈现出握手的状态。这样一来,画面上就产生了让人滑稽一笑的一幕,学生们顿时被这种画面所感染,都会心地笑了。于是,对tall, short两个单词的教学效果也就水到渠成了。

2.与时俱进,资源无处不在。无论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布置课后作业,教师都要善于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有意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积累语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等大舞台,关心时事,获取英语新闻资源。如:

2008北京奥运会主题:One World, One Dream.(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Better City, Better Life.(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反思我们的教学,生活中不是缺乏教育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眼睛。只要教师对这些资源加以巧妙利用、灵活智取,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我们的英语课堂才会五彩斑斓,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第6篇

1.1显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农村学校规模普遍小,学校学生间接触较多,这样口语能力强的学生就大胆地走出教室,于是校园内出现的“小小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口语小组,英语阅读小组,使学生在这种交流中体验到自我价值并由此转化为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动力。除此之外,还可以举行英语手抄报、英语漫画、英语歌曲大赛,单词朗读、英语对话,演讲竞赛,英文儿童剧创编表演,英文儿童故事创编表演,组织学生开BirthdayParty,在英语沙龙谈footballOlympic。征集英语格言警句,鼓励学生积极向学校英语报社投稿件,学校设置英语宣传栏,要同学们发挥特长将宣传栏设计的图文并茂等。在寒暑假组织学生英语实践,把英语融入生活,在生活中接触英语,例如收集街面上一些英文广告用语,公司名称等。

1.2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融洽师生关系,不仅挖掘了教学中的德育因素,还间接作用于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据此向学生提出以英语向老师招呼问候的建议。如:“Goodmorning,teacher.”“Excuseme.”老师对此给予赞许,于学生以极大的鼓励。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其中我们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对教材的改造,设计成练习题或者表格,引导学生把教学内容改变成对话,故事,短剧等形式表演出来。通过增加动手活动,增添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1.3素材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要创造英语口语环境,就要有素材来源。引进最新的外文报刊杂志材料,开发创新思维,从外文资料中引入地道的外语观点,是农村英语教学的一大亮点。我们根据学生的英语认识水平、生活环境和实际状况选择一些新材料,使学生充分获得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这些观点与传统观点有较大区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资料也能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单纯的阅读理解是相对比较枯燥的,而结合图表让学生边阅读边填表格,或者运用阅读内容画出简笔画兴趣明显要浓厚些。这种活动,使学生动手能力增强了,思维更活跃了,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创造性也得到了提高,对于各学科知识掌握也牢固了。

2校外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2.1物质形态资源的开发利用

让有条件的学生购买或翻录英语听力音带,学生在家多听多练。在家也能讲:“Let’shavelunch.”“Let’swatchTV”“It’sreallygood.”“Let’stalkaboutthem”“That’sagreatdeal”“we’regoingtohaveagoodtime.”等口语,给家庭增添新意。指引学生多方面订阅英文期刊杂志,报纸,经常开设读书阅读交流感想,讨论活动,慢慢地学生们都置身于英语交流的真实环境中。帮助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好的英语广告词。把袋装说明书上的英文说明配方等整理分类,收集药品的使用英文说明书。在观看奥运会或世界杯的比赛过程中,让一些热爱体育运动的同学收集比赛运动专用语。在讲到西方文章时,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多方面去搜集有关的地理、历史、文化、城市、气候、人文等,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2.2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第7篇

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中华民族从未低头,冰冻雪灾更不可怕,因为我们有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13亿人民。

B 一个很大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一个很小很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聚成爱的海洋。

C “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无疑是为我国航天事业建立了一座巍峨的海市蜃楼。

D 大家认为张湛同学提出的“争做奥运文明小卫士”的倡议很有意义,都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

试题选项分别涉及我国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嫦娥一号”发射、北京奥运等近半年来备受瞩目的社会热点。一道选择题,借讲述社会热点话题检测成语理解与运用,贴近生活,关注人生,富有时代气息;引导学生关注“窗外事”,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新课标》“关心学校、本地区、国内外大事的教学要求得以充分体现:它有助于“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即语文”语文学科教学观念的建立与巩固。语文学科的社会性决定了语文教学、考试与生活的血肉联系。笔者查阅各地2008年中考语文试卷,借助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事件或热点话题为背景开展知识与能力的检测,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其命题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根据拼音写字

一般是试卷第一道题。所给语段一般就是对重大事件或相关情景的叙说或议论。在知识检测的同时,让学生认识事实,或明确是非。这是江苏常州市试题第一题: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2分)

圣火传递,汶川地震,震hàn着世界,也猛烈撞击着青年人的灵魂。中国以国家之大、fú员之广,在发展和jué起的过程中,总是会不断出现一些重要的guǎi点。这些重大事件的曲折起伏,大多牵涉民族感情、国家尊严或外交关系,使年轻人迅速选择自己的立场,确立自身的观点,从而在更长远的gé局意义上,形成一代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和姿态。

山东临沂卷写字题:

汶川大地震给震区人民带来巨人灾难。如今灾区人民正进入抚平创伤、重建家园的关键时期,请你给灾区的同学送上一句话,或表达同情,或鼓舞信心,或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力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2分)

这道写字题,直接以汶川大地震为背景,要求用简洁的语言表白自己的某种情感。试题将说话与写字相结合。试题没有统一答案,但有严格的评分标准。“书写正确、规范,美观得2分,否则得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二、病句修改

请对下面的病句提出修改意见。(4分)

(1)为了预防大灾之后不出现大的疫情,卫生防疫部门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同内禁止销售、使用、生产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

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北省2008年中考语文试卷)

出示的病句分别讲述汶川大地震和“限塑”重大事件。前句因“不”使用不当,造成表义失误,应去掉“不”;后句“销售、使用、生产”三个“限塑”动词前后语序不当,可调整为“生产、销售、使用”。

三、知识运用

今天距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47天了,祥云火炬不久将传递到我省。查干湖、净月潭、松花江、长白山……山山水水洋溢喜悦之情。为迎接圣火的到来,学校组织征联活动,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对出下联。(下联中要有我省山川名胜的名称)

上联:迎奥运,松花江江水欢笑;

下联:

(吉林省2008年中考语文试题)

这是将地域文化与社会热点巧妙结合检测语文能力的好题。有利于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生活,留心身边的世界。下联可是“望样云,长白山山林放歌”、“传火炬,净月潭潭影含情”、“盼圣火,查干湖湖畔生姿”等。

四、语文实践活动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7―8题(11分)

《新华日报》5月16日发表的《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感动》一文写道:“在汶川抗震救灾前沿和后方,在千万名普通救灾者和受难者中间,新华社记者记录下了一个个普通的人和他们在危难之时发出的声音,并从中感受到一种既平凡又伟大的力量。”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工作人员李亦纲说:“哪怕早到一分一秒,都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损失。”

地震灾区甘肃文县元茨头村村委会主任杨德明说:“我们不能等,不能靠,首先要自救。”

92岁的某军区干休所退休干部范永贵说:“我还能尽一点儿微薄之力。”

7.为了清楚地了解灾情,更好地援助灾区,新盐中学初三(5)班学生接通了材料中的杨德明主任的电话,让你与他连线,你会对他怎么说?(3分)

8.该班学生纷纷行动起来,自发组织了以“灾区,让我们感动”为主题的活动。(8分)

(1)读了上述材料,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认为这些“声音”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精神。请你从这些“声音”中找出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共同精神。(2分)

(2)该班同学决定组织募捐活动支援灾区,请你为这次募捐活动设计一段话,进行宣传发动,要求运用一个成语或俗语或名句。(不超过50字)(3分)

(3)班级准备出一期以“灾区,让我们感动”为主题的手抄报,你认为应该搜集哪些方面的信息?请至少写出两点。(3分)

(江苏盐城市2008年中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道语文实践题。它同样以汶川大地震为背景,开展“活动”。与杨德明连线,让学生与灾区人民心灵对话,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爱与鼓励,是一次应试,也是一次情感的熏陶。连线对话内容围绕了解灾情、援助灾区,语言通顺,有称呼和自我介绍。从材料中感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友爱的精神”,也是一次自我教育的过程。为募捐设计宣传话语,收集手抄报信息。检测的是语文能力,受到的是又一次心灵的洗涤。(答案要点1.灾区的感人事迹;2.社会各界援助灾区的感人事迹;3.党和政府对灾区的关怀;4.国际社会对灾区的援助等。)

五、阅读分析

呼应于汶川大地震,江苏常州市说明文阅读材料是命题者“根据有关资料整理”以介绍地震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大地的颤动》,试题如“地震破坏力的大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请以汶川地震为例加以说明”等紧贴生活。而下面这道题更是让人叫绝:

国外极少数支持“”的人别有用心地说四川地震是“对中国人的报应”,激起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人的极人愤慨。请运用上文介绍的知识,结合下面链接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段驳斥的话。(4分)

【链接1】我国的地震活动十分频繁。三千多年来有记录的地震就有近万次,其中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失的破坏性地震有二千多次。而汶川正处于板块断裂带上。

【链接2】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惨烈的大地震,仅上世纪就有1906年美国旧金山8.3级大地震,1908年意大利墨西拿7.5级大地震,1923年日本8.2级关东大地震,还有1960年的智利特大地震和1985年的墨西哥大地震,都造成了惊天的灾难。

就在5月24日,美国女演员莎朗・斯通在戛纳接受采访时,将中国四川大地震形容为一起“有趣的事情”,甚至暗指“四川地震是中国人的因果报应”。此言论立刻遭来中国各界声讨。试题将对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热点话题的科学分析、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结合一体。试题完成阅读能力检测的同时,教会同学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评判是非。激发爱国热情。这道题不设统一答案。

答题要点:

(1)地震是自然现象,是天灾,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中国是多地震国家,汶川又处于地震活动带;

(3)国外也有地震,造成的损失也很严重,“报应说”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是对灾区人民的亵渎;

第8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情境;数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136-02

1 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就目前而言,学生家里基本都配有微机,很多学生无师自通,对网络游戏等很感兴趣,非常熟悉,玩得很熟练,有的甚至发展成了网瘾。计算机既然有这么大的吸引力,为什么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没有兴趣呢?究其原因,关键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没有吸引力。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因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注重兴趣教学,是教师需要认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上述情况和教学实践,笔者谈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做法。

2 要重视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

新课程标准倡导快乐教学,要求教师通过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播放学生喜欢的音乐和把教学内容编制成动画故事,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或者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特点和发展史,让学生讨论如何利用计算机学习等,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这样设计教学,既有利于激发兴趣,又有利于通过讨论问题,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对于一些信息技术课中比较抽象的内容,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形象教学法,化抽象为具体,将概念、理论等讲得通俗易懂,以帮助学生接受。如在学习计算机的原理及结构时,可将计算机比喻成一个人,把人的手脚比喻为计算机的输入设备,把人的大脑比喻为计算机的CPU,把嘴巴比喻为输出设备。信息输入后,经过处理,由输出设备输出来。

3 要重视利用游戏软件

电脑游戏具有极强的交互性和趣味性,符合学生好玩的天性,因而很受学生喜欢。根据这个特点,在教学时可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如在进行指法学习时,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往往兴趣不大,不容易记忆。为此,可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这样,学生的热情就高涨了。通过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认识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增添了学习的动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讲解指法练习的方法,学生不仅保持了学习热情,而且能自觉地去学习。

4 要灵活应用教材

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材的编写依据,是教育部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其中对各学段的教学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富有指导性,但是又非常灵活,给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了非常宽裕的选择余地。如“计算机是我们的好朋友”和“电脑大家庭”这两课,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开始,由于很多学生已掌握了不少应用知识,因此可把这两课的内容进行调整,即把第一课中关于计算机功能的部分和第二课中关于硬件的知识放在一起,作为第一课时,用计算机神奇的功能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另外,还可以把“扫雷”“纸牌”“金山画王笔”等教学内容作为教学游戏,让学生在学习之余玩一玩,而不作为专门的内容进行讲解。

对于“用计算机画画”的教学,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没有必要做统一要求,避免一些对画图程序已经很熟悉的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学习“插入图片”一课时,在介绍插入图片方法的同时,可给学生介绍一些图片来源的知识,如用数码相机拍摄,用扫描仪扫描等,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和能力。

5 要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是发展学生搜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联系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学习“信息的下载”等有关内容时,可结合语文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进行教学。由于该文最精彩的部分是描述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场面,教师可从网上下载相关视频,向学生播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第一拳打在鼻子上,第二拳打在眼眶际眉梢处,第三拳太阳上正着”的语言意义。这样,学生既能激发兴趣,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操作掌握了信息下载的方法。

在学习用Flash制作动画的有关内容时,可结合数学教学来进行练习,为学生提供一个做数学实验的机会。如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三线合一这一性质,可以指导学生用几何画板做任意一个三角形一边的高、中线,角的平分线;通过动画演示,当三角形两边的长度一样时,这三条线互相重合,从而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可以使教学中“死”的图形“动”起来,使“死”的书本知识“活”起来。

同样,结合教学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节假日等,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奋力拼搏、“神舟”飞船太空对接等视频,有利于让学生在具体感人的情境中激发努力学习的热情。

6 注重自主实践

心理学认为: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如果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自己处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事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从成功中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和快乐,更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实践操作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把自主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而每一次获得成功的体验,又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了动力,为以后的信息技术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指法时,可让学生输入正在学习的英语课文、英语歌词等;在学习Word文字编辑时,可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制作课程表、写作文、办手抄报等,然后让学生自己打印出来,作文交给语文老师,课程表贴在文具盒里,手抄报张贴在班级的后墙上;学会网上查询之后,可让学生为班上的班会、墙报等收集各种活动资料。这些实践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合作能力。

第9篇

从我成为一名历史教师开始,我就一直在尝试实施素质教育,但失败多次,无奈之下,有时又不得不重新回到应试教育中,而学生呢?多数人在历史课堂上没有热情,甚至于做其它作业的,少数学生为了考试不得不硬着头皮听课。怎样挽救历史教学,众说纷纭。我现结合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将自己的一些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以“趣”激活历史课堂,让学生“动”起来。

一、以“趣”激活历史课堂

历史的最大特点是真实性,初中学生认识和思维还处在感性阶段,这就决定了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了。为此,作为历史教师,必须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

(一)优化导入,激发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必须讲究导入艺术。成功的导语能够承上启下,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如:讲授古希腊的历史时,就可以借着奥运会的相关内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使学生对古希腊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二)创设情景,以情求趣。初中学生形象思维强,但是对于久远的历史难以感知,我们可以借助历史图片和视频,创设丰富的情境,把抽象的历史概念变成学生可以感知的历史形象,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思想受到启迪。

从教以来,我很注意收集整理一些历史教学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辅助材料,中国现代史有很多记录片,如果采用记录片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很容易调动历史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更容易直接感知触摸历史。举例说,讲到“”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观看记录片“召开”、“开国大典”的视频片段,形象直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为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活跃课堂,也可适当采用颇受学生欢迎的flas。我主要使用过《烽火戏诸侯》、《完璧归赵》、《清明上河图》、《爱我中华(56民族图片展)》、《七子之歌・澳门》、《乡愁》、《台湾,我的兄弟》等flas,flas配合歌曲(或者朗诵)、绘画或图片,往往有很强的感染力。

(三)文史结合,渗透时事。讲《“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讨论会》那一课,我及时把它和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联系起来,让学生谈谈他们哪些事迹感动了你,课后去做一件感动别人的事。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留意文学、关注时事,在课堂教学中处处结合文史、渗透时事,让学生意识到:历史实际与生活不远,历史实际与现实不远,今天就是明天的昨天。

二、让学生自己“动”起来

“历史教学关键在更新学习理念――从以书为本到以人为本”,所以我们的历史教学要让教学的第一主体即学生充分地“动”起来,如果不能做到这一步,就算教师再怎么想方设法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没有太大效果的。

(一)课前预习必不可少,方式要多样化。可以是课堂上给时间预习,也可以是课外时间的预习;可以就某一事或某一人进行评价性地预习;可以研究某一时期的得失,也可以考察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预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多样性的预习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至少选择一种方式预习,也可以几种方式交叉预习,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预习既做到了学生先入为主,又逼着学生去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学生的自主性也就体现出来了。

(二)历史课堂要让学生“多问”。著名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也曾指出:“中国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出色,特别在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撼,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那么如何促进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1、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在民主、愉悦、轻松开放的课堂氛围下,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答,思维活跃,那样必然会有比较好的学习效果。怎样让学生敢问呢?首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和看法。其次,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多肯定少否定,让学生经常品尝思维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再次,鼓励学生大胆向老师提问,向老师挑战,向教材挑战。

2、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能有效地诱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思考,乐于提问。教师的指导工作,重点应放在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景上,而不是在设计问题本身上,应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要问”。根据历史学科特点设置问题情境可采取以下方式:⑴利用直观方法(多媒体、投影、挂图等)设置问题情境;⑵联系当前国际国内的时事焦点设置问题情境;⑶利用对某问题的不同观点或矛盾设置问题情境等。

3、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增强学生提问能力。掌握提问的方法是会提问的关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当学生掌握了发现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才能从平常中看出异常,从普遍中发现特殊,从而不断地发现问题。所以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出发,巧妙设问,通过提问使学生学会提问方法,掌握提问技巧,让学生“善问”。

(三)注重探究,历史课外活动不可或缺。历史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教师应提供较多的机会让学生尝试体验阅读、操作、表演、编辑、综合等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就近几年来的教学,我设计和开展了下列活动:

1、办历史手抄报:将小报内容与课本紧密联系,既让学生锻炼了能力,又对学生的考试有利,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2、《讲成语故事,学历史知识》的活动课:通过演讲或表演成语故事,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丰富了历史知识,活跃课堂气氛。

3、《展示五彩缤纷社会生活》一课:让学生自己分成衣、食、住、行四个部分进行展示,在谈笑间学生意识到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同时领悟到我们的幸福生活来自不易。

4、以游戏竞赛的方式进行选择题复习:这种小组比赛游戏式的教学方法气氛活跃,效果很好。

历史教学从课内到课外的“动”的各个环节并非相互孤立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让学生有的放矢的“动”。

总的来说,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历史情感,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 [M]

[2]邓涛.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让学生爱上课堂[M]

第10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想品德教学 整合 作用要求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157-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掌握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素养已迫在眉睫。新课标提倡注重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整合,要求适当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以助于学生的学习。

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什么叫信息技术与中学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整合呢?教学中"整合"的含义,可通俗地把思想品德解释为把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各种技术手段较完美、较理想地融合到课程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把计算机作为自己真正的教学工具。但整合不等于混合、不等于替代,整合强调计算机要服务于课程,应用于教育;强调应当设法找出计算机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效果;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研究等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在课堂中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整合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当今电化教育的领先技术,已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课堂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思想品德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多媒体思想品德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解读时政的能力

让生活资源走进课堂,让思想品德课更富生命力和时代性,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如何创造性地使用资源,让时政走进课堂呢?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突破书本知识的限制,不断优化,生成新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环境。比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北京奥运会"、 "十"、"中国梦"等,我们可以让学生点击相关的网址,这样就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也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就能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二、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的整合对教师的要求

要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使之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教师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这一先进教学手段。通过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

(一)备课。思想品德课老师要在课前利用网络查找详实的资料,筛选适当的、尽量使政治课堂生动、活泼、有趣的素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

(二)授课。利用多媒体将资料清晰地呈现在大屏幕上,由静态到动态、由浅入深帮助学生认识、理解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作业。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搜寻题目,尤其是课本中的活动课,以训练学生的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网上丰富的知识,制作手抄报。

(四)试题。为了更好地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大量的优质的试题,以便更好地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并能提高学生能力。但在海量试题面前,老师一定要精选出有代表性的典型题例,切不可盲目照搬。

总之,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它是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拓展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还是要靠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精心认真地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品德;不忘屈辱;教学后记

《不忘屈辱》教学过程节选:

学习目标:了解当时列强在侵略时所作所为。体会当时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打击与苦难,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感受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儿女进行英勇反抗的原因。阐述自己的感受,同时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国家的发展是自己肩上的责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所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自己的感受。难点: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及生活中该如何做。

活动: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

⒈师:1931年的9月18日晚,是所有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一个夜晚。就在这一天日本侵略者侵入中国,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⒉播放电影片段(日军在入侵中国以后的所作所为,给当时的国人所带来的伤害)展开讨论:你所了解的日本侵略事件,你的看法,以及你的感受。

⒊日军惨无人道的杀戮,对我们国家的沉痛打击,的耻辱是国人永远抹不去的伤痛,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耻辱。

⒋联系时事,日本篡改教科书一事,你有什么看法?

⒌历史不容篡改,让我们用事实说话。(引导学生看教材35页日本老兵所说以及36页经历日军屠杀事实的中国百姓所说的事情)

⒍在看到祖国所受侵略以后,你有何感受?(激起学生的爱国意识与情感)

⒎回到现实,说说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算怎么做?大家交流。

学生互相交流,除了可以说出自己的愤怒之情,同时也可以认识到自己要不断努力的学习,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事实。不仅可以再次认识所学课文,也可以将其联系到自己的平时生活,用实际行动反映自己所想。

⒏作业设计:

将有关资料,做成一份手抄报。可以选择某一个历史事件做主题,也可以说说自己看法。历史与现实结合,真实、具有现实意义。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如何做人,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即将进入中学学习,在这段时间他们的思想比较判离。因此,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就落在了品德老师身上。其中,在六年级品德书上有一个单元是“不忘屈辱”,我教学完这一单元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们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人们常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尤其不能忘记中华民族任人欺凌,任人宰割所经历的屈辱,不能忘记我们前辈们反抗侵略的抗争,以及那些为了祖国的强盛,努力探索和奋斗的人仁志士。什么破碎的山河,被掠走的中国国宝,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震惊中外的等。从这些字面不难发现,让我们讲述历史,在生活中感受历史的沉淀,去追求现实与历史的联结。

忆过去,中华民族蒙受了许多屈辱,我们的国土有的被外国列强强行租借,巧取豪夺,四散飘零。1925年爱国人士闻一多写的一组诗歌《七子之歌》。作品用孩子的口吻,哭诉他们被迫离开祖国,受尽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中国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华民族饱受了外国侵略者的欺辱和蹂躏。1840年,英国以“”为借口,发动了;1842年在南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可是他们还不满足得来的利益,在1856年10月到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又过了40年,八国联军侵略了中国,1901年,清政府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尽管中国清朝政府作出了这么多的让步,而在1937年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那些日本人在短短的六天之内杀死了我们30万同胞啊!不过这些都已成为历史,现在的中国正在世界崛起。2015年奥运会的圆满成功,金牌总数世界第一;神七升天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飞上太空的国家。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努力的结果,民族的骄傲。只有民富国强,外国人才不敢侵略我们。1860年10月,侵略军对圆明园进行了疯狂的掠夺,抢走了无数的珍宝,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每年的9月18日,在辽宁省沈阳市的上空都会响起撕心裂肺的警笛声,它提醒人们不要忘记1931年的这一天,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这一天拉开了日本的序幕,不到半年,日军就占领了整个东北三省,挑起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后,进行了长达六周的血腥屠杀。集体抢杀和活埋中国军民约19万人,零散被杀居民仅收埋尸体就有15万多具,超过30万军民先后被杀害。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优化;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266-02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作业都是课文抄抄写写,显得单调枯燥。那些限于校内、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使学生埋头繁琐的书面练习而苦不堪言。对于学生来说,作业是一种负担,是一种不想完成却又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于是,学生经常拖欠作业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们为了让学生完成作业,完成既定的知识训练,又不得不对学生使用相应的惩罚手段,却又导致学生对作业的厌倦情绪和恐惧心理更加严重。“天啊,作业这么多,晚上得几点才能睡觉啊?”传统的语文作业,不仅削弱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优化语文作业已成为一线语文老师的迫切任务。

笔者在所带的班级中有意识地进行语文作业优化的尝试,使作业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作业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参与,让学生动起来,使作业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解放语文作业的“量”。笔者在刚接这个班级第一节里,学生就提出了:“陈老师,我们最大的要求就是语文作业能不能少些?”看来,学生受语文作业“毒害”已久,看到了新老师再做最后的挣扎。由此可见,学生对语文作业已经产生了恐惧心理,造成了心理压力。如何给他们减压,让他们爱上语文作业呢?我想,首当其次是得听从学生的心声。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每日课作业量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我答应学生们的要求,规定了五年二班语文作业时间不超过30分钟,时间一到即可停止未完成的作业。但有个要求,就是在这语文作业的半个小时里只能专注做,不能看电视、玩手机等,并由家长计时签名。这项作业规定让孩子们兴奋已久,并且完成情况甚好。在短暂的时间里,学生们高效的完成了语文作业,用学生们的话说:“陈老师,这样子做语文作业很有意思!”我想,学生的兴趣已被点燃了,接下来的语文作业优化工作就可以更好地开展。

其次,改变语文作业的“质”。传统语文作业的内容枯燥、要求划一,机械重复作业太多,限制了思维的发展,遏制了创造力的产生。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的学习要面向生活,应该积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那么我们在设计作业的内容时,就应该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力求把课本上的语文转换为学生生活中的语文。既要注意语文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也要注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突出开放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业内容应扫描更多的生活领域,尽量涉及学生关心的话题,吸引学生参与,说出心里话,提高作业效率。只有发自学生内心的声音,才能切实锻炼思维、增长智能。

再次,塑造语文作业的“形”。传统的作业形式单一,读写训练量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学生完成得累,老师也抓得累。何不换种方式,解放学生?其实,也是在解放我们老师自己。所以,作业的形式应不拘一格,灵活务实地处理学与练的关系,力避单调重复,听、说、读、写、演、画等训练形式全面结合起来,各项并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一、读写积累作业

可以是摘抄好词佳句名段,写读书心得;可以是课文的续写,精彩片段的仿写;也可以是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搜集,如让学生看看电视、听听新闻,并定期进行反馈、交流等。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地球的图片资料和有关保护地球、介绍地球资源、赞美地球等文字资料,然后再召开一次“只有地球一个家”的交流会。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求知,学会合作,培养能力。教师要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让学生由课堂到课外,由学校到社会,多听、多观察、多感受,积累学习语文的素材。

二、口语交际作业

可以是课本剧表演,如学习课文《晏子使楚》后,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排练课本剧,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可以是小组分角色朗读,如《“诺曼底”号遇难记》分角色朗读更容易感受船长哈尔威的临危不惧和沉着冷静;可以是留一道辩论题《小学生该不该带手机》,让学生来辩一辩,各抒己见;也可以是优秀诗歌、散文等佳作的欣赏吟诵等。这类作业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融入生活、融入社会,在实践中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待人处事的能力、表达水平等得到锻炼。

三、综合活动作业

这类作业可以是采集、剪贴、展评与课文有关的图文资料,设计主题鲜明的手抄报、黑板报,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进行绘画创作,编辑作文等。如教学《把掌声分给她一半》一课时,我在课前向学生布置了查阅关于奥运知识的作业,并指导他们用向父母了解、去图书馆或者上网等方式获取运动健儿训练营的知识,课尾我又设计了“我为运动健儿做宣传”的活动,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并把自己的设计构想写一写。活动中,学生们有的设计了刘翔的漫画形象,构想写着:“虽(下接第267页)

(上接第266页)然刘翔在2008和2012两次奥运会上没能摆脱病痛的折磨,但是他战胜了自己,选择在摔倒时坚强地站起来,用一条腿蹦到了终点。这一刻,他用另一种体育精神感动世界。刘翔,我为你喝彩,你是坚强的代言人!”;有的设计林丹和李宗伟正在羽毛球赛,比分靠得很近,拉拉队正在为林丹喝彩等等。通过这类作业,扩大了学生的信息容量,拓展了学生的认知领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生活实践作业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生的生活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提供给语文学习无穷的资源。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汲取语文方面的营养,老师布置的作业应该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学会生活,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积极生活。如“三・八”妇女节,我布置学生和爸爸一起为妈妈做一顿丰盛的晚餐,或者亲手制作一个小礼物;“六・一”儿童节,每人准备一个小节目,开个联欢会等。这样的作业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更好地关心他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特长,使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更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然后,拓展语文作业的“面”。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设计和布置作业也应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在作业量上,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知识水平,具有思考的价值,学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教师还应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还能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