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读送东阳马生序有感

读送东阳马生序有感

时间:2023-05-30 10:57: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读送东阳马生序有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有感

最近,我学习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这篇课文。这篇文章出自明初文学家宋濂之手,是宋濂先生送给同乡小辈的临别赠言。通过学习,我从中体会到了宋濂先生青年时求学的艰辛以及他对待老师长辈和学习、生活的态度。

宋濂先生在文章中说:“家贫,无从至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从这里可以看出他青年时家庭条件之差,在那么寒冷的天气下,也从未放弃学习,由此可见,他是多么地热爱学习。

往下读,“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则可以看到宋濂先生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虚心地向前辈请教,对长辈语气温和、言辞委婉,相当地尊敬。

再继续向下看,当看到:“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时候,我对宋濂先生的敬意油然而生:宋濂先生吃着粗茶淡饭,穿着破旧的衣服,而与之同舍的学生个个穿戴华丽,他却不当一回事,不与他们攀比,甚至连一点羡慕之意也从来没有过,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他是把学习作为自己最快乐的事啊!

综合上述几点,将宋濂先生的精神品质与现在学生的精神品质比一比,那可就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了:对于青年时求学的艰辛,在现在的中小学生中,很难找到像他这样的人了。即使就是有,我想也是屈指可数的了。现在,有几个学生能为了学习敢于吃苦,不怕困难?有几个学生能做到对老师长辈毕恭毕敬?又有几个学生能看见同学吃名牌穿名牌连一点羡慕也没有?

当今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强大,教育学习的环境与宋濂先生所处的环境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我们这一代中小学生,赶上了好的时代,不愁吃,不愁穿,生活过得无忧无虑,家长们对我们的生活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对我们的学习更是可以说“有求必应”。我们不会受宋濂先生“背着书箱,穿着破鞋,在寒冷的冬天前往老师家求学,皮肤干裂,四肢僵硬。”那样的苦,而是坐在宽敞明亮、四季如春的教室里,接受现代化的教育,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有什么理由不把学习放在心上,放在第一位?有什么理由不尊敬老师长辈?又有什么理由相互攀比吃穿?

读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一文,我感受颇多。我决心以宋濂先生为榜样,学习他勤奋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学习他待人温和、尊敬师长的品德,学习他不怕吃苦、不慕虚荣的作风,把学习作为自己最快乐的事,充分利用中学时期这一宝贵的“黄金”时间,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指导老师:叶丽梅)

第2篇

各学校的周围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关注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利用好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源。因为教学资源丰富了,视野开阔了,语文课堂就会开放而有活力。为此,中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借助深厚的乡土文化资源,使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亲近和领略乡土文化,汲取乡土文化的营养,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一、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拓展课程的时空视野

每一片土地都有历史文化的积淀,乡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藏无限的宝藏。充分挖掘、合理利用这一课程资源,可以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结构,拓宽教学渠道,增强教学效果。

笔者所在的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藏书镇是一块灵秀之地,这里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凿险通幽,宛如桃源”的天池山被誉为“吴中第一胜迹”;莲花峰远望状如盛开的莲花,近观莲峰巨石,危如累卵,壮观奇兀,被誉为“吴中第一峰”。天池山峰奇石秀,泉流丰美,风光得天独厚。古人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笔者利用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让学生访古探幽,捕捉美丽的自然风光。当学生徜徉于林木参差的石径、追捉林间奔泻的山泉时,即可让学生体会到谢大光先生笔下鼎湖山那半含半露、时隐时现的山泉的情态,理解由万股泉声汇成的生命交响乐。当学生驻足半山泉边,钟情于那潭“琼浆玉液”般的山泉时,会情不自禁地在脑海中浮现朱自清先生笔下梅雨潭那醉人奇异的绿。当学生仰首指点嶙峋奇石、遥想相关的美丽神话传说时,会联想到《 飞红滴翠记黄山 》中所描绘的黄山峰石之美,理解大自然鬼斧神工伟大的创造力和人类非凡的审美能力。这样的课堂,能让学生最真切、最生动地理解相关课文,让他们浮想联翩,找到书本知识与生活的交汇点。可以说,利用乡土资源可将书本知识变得有血有肉、可见可感。

二、整合乡土文化资源,凸显课程的文化底蕴

英国课程理论家劳顿认为“课程在本质上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选择”。可见课程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课程的渊源。其中的乡土文化资源就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乡土文化,看得见,触得着,这是从每个人的孩提开始,就深入灵魂的文化,它能使语文教学更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

藏书镇因西汉名臣朱买臣家贫,负薪读书,将竹简藏于山中巨石下而得名。它是一块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这里有无数仁人志士的光辉功绩和文人雅士的辉煌巨著。借助藏书镇这座文化宝库,可以结合教学需要,寻找具有教育价值的乡土文化精华。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要求学生了解书法传统艺术悠久的历史,领略书法的艺术魅力,提升审美认识。为了能让学生真正触摸到书法艺术的美感和艺术价值,笔者就让学生走访藏书小王山的摩崖石刻。章太炎、于右任、、沈钧儒、张大千等人在游览小王山后都留下了题词,这里汇聚了240余位名人书写的550余条石刻条文,可谓楷书、草书、隶书、篆书齐全。这些石刻有的苍劲沉酣、雄健瑰丽,有的飘逸飞扬、秀丽隽美,堪称露天书法艺术宝库。在“松涛十景”中观览名家的书法手迹,观看专家拓印石刻的过程,会让学生对祖国书法艺术的奇美禁不住赞叹,同时也更加热爱家乡。

三、渗透乡土文化资源,焕发生命成长的动力

语文课程致力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成长,是引领学生体验生命的精彩,提升生命质量。语文课程主张通过优秀的文化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习技能,而且更是提升语文素养,铸就灵魂。

教学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而且更是依据教材再生教学资源,从而使教学繁花满枝。当乡土文化资源与语文教材有机地融合,互相渗透,就是对教材有益的补充。例如,笔者在教学《 送东阳马生序 》这一课时,就结合了在我们当地人都熟知的故事。当学生赞叹作者宋濂勤奋而且艰苦的求学精神之时,我引入西汉先贤朱买臣(藏书人)“身虽劳,犹苦卓”的历史故事,并且指导学生阅读《 汉书·朱买臣传 》,从而了解他“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的求学历程。此外,还让学生收集穹窿山朱公祠的材料和“朱买臣读书台”的典故,编写“负薪读书”的励志小故事,以此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材料。通过读、写结合的课外延伸,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又让学生体味到“有志者事竞成”的意蕴。

又如在教学《 核舟记 》这一课时,结合藏书镇有1700多年制砚历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雕技艺,向学生展示镂雕精巧剔透的澄泥砚和精致入微、传神逼真的核雕的图片,使他们能直观地体会“因势象形”“各具神态”的高超雕刻技艺,体会雕刻家勇于探索、用心雕刻、点石成金的创新精神。另外,还让学生模仿课本,选择当地任一件核雕作品的图片,为其补充说明文字。这样既训练了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又丰富了审美情趣。

四、融入乡土文化资源,浸润弘扬思想精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成就一方文化。乡土文化是一方水土凝聚的精神结晶,是一方人呈现的最质朴的内心情感,也是发展学生情感的源泉,它能滋润学生的心田。可见语文教学有必要借助乡土资源,融入当地历史人物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以此来丰富和强化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自觉继承和弘扬高尚的思想道德风尚。

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名家名篇,高尚的古今道德情操能促进学生思想的升华。比如,在学习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思想和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情怀时,笔者引导学生关注本地爱国儒将李根源先生“反清讨袁继抗日”的革命业绩,以及他心怀民生的感人事迹:他在小王山建造“阙茔村舍”,创办学校;凿“东井”“西井”,为民造福。再比如,学生读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和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时,笔者引领学生读抗金名将韩世忠墓的万字碑。从碑文阅读中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和抗金功勋,以此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爱国诗人和抗金名将统一中原、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和慷慨豪情。

在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资源,能让学生感悟到书本中和乡土历史人物身上的“心怀天下”和“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感,而这正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们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它们不仅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受到了传统美德的滋养,而且增强了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自觉性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