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8:55: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德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德育分为广义德育和狭义德育,广义德育包含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法纪教育,狭义的德育即所谓的道德教育,本文主要针对高校德育现状进行浅析。从学生踏入高校大门的第一天起德育就贯穿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学生的学习,生活,考试,实践,参加工作等等。总而言之,高校德育地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学生成长成才、发展以及拥有正确三观的重要保证和保障。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迅速发展以及同世界接轨的程度化越来越高,不可避免的受到国外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冲击影响。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也相继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现实问题和道德信仰危机,如大学生德育思维呈现出西化倾向、德育与智育的失衡与分离、德育课程内容落后匮乏和教学脱离实际、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突出、德育教育与德育实践脱节、学生个人需求的忽视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严重阻碍了高校德育发展的程度和质量。大致说来,目前高校德育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德育地位的边缘化、学生思想呈现一定西化倾向、德育内容的匮乏和僵化、德育效力的弱化和功利主义盛行等四个大方面。
一、思维和价值观呈现出西化倾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与国际并轨的程度越来越高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受到网络的影响越来越大,可以说,网络是现在高校学生交换信息和沟通的最大平台。然而,网络上的信息复杂,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外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在当今社会快速的发展的同时,缺乏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学生受到这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后,容易单纯地以做一件事能获取财富的多少、对自己的发展有什么价值来定义自己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向往和憧憬西方的生活,崇拜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轻视崇高的社会主义道德理想和价值观念,甚至认为已经过时。从外部原因来说是国外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利用网络等手段对我国的政治和文化进行冲击,宣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人性化和完善化,人权的高度体现,国民生活富裕程度高,个人价值能最大化地体现等等。内部原因来说是随着国家不断的发展和强盛,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贫富差距,同时,就业问题,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各方面的问题也逐步地得到了显现。但是这种不考虑我国国情和历史基础的片面地认为西方国家的制度具有先进性和优越性,背离了我国作为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同时,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肯定会有想伴生的矛盾问题出现,从国外的发展来看同样经历过这个阶段,我国也无法避免。高校学生思维活跃、先进,对现实的时事和热点的关注程度高,但是,大学生的思维和品格的塑造都还处于一个形成期,社会的经验薄弱,判断的能力不够强,受外界的因素影响很大,长此以往,如果高校的德育没有发挥其思想引领的主流作用,会导致导致学生凡是都以利为目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德育的效果也就成了一纸空谈,国家、社会等各个方面也会随之出现严重的危机。所以,高校应当加强和重视德育、强化德育的地位、加强德育课程的建设、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出德育在思想引领上的重要作用。
二、 德育与智育的失衡与分离
当今高校的教育总体上表现出了重知轻德,德与智的分离教育。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尽管教育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在德育方面国家也在不断地提高重视程度和明文制定一些相关政策来加强德育的学习,但是德与智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尤其是以前“学遍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传统思维的影响,高校表现出重知轻德等教育观念。从目前看来,我国的教育还处于应试型教育阶段,从高考以分数为主录取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大学的教育评估机制(英语过级率、考研上线率、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录入率等)都可以略见一斑。目前很多高校也设置了学分制的形式来规范学生的学习和品德,但是德育方面的学分在其中只占据了很小的比例,形成了典型的重知主义倾向。学生在求学期间,以自己学到知识为重,认为毕业后参加工作知识的多少才是主要的,往往忽视德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形式与政策和基本原理等课程的开设上面丝毫不感兴趣,出现了逃课现象或者平时上课不认真学,在考试的时候死记硬背内容以应试为主。教师则以传授专业应用型知识为主,认为学生学到知识才是重中之重。完全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片面地追求知识,甚至有些老师本身也轻视思政课的老师。这些情况都把德育造成了边缘化,弱化了德育的地位。没有德育教育作为前提,智育培养的目标和价值缺乏了道德取向和精神目标;没有智育教育作为保障,德育教育则缺乏了实际的意义和培养人才目标的基础。
三、德育课程内容落后匮乏和教学脱离实际
我国在德育方面的重视程度在全球来说都是少有的,不仅政策的制定是由中央政治制定并下发要求全国高校设置为必修课程,并且内容也是具有明确指定性。但是德育教育在中央制定和下发之后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场所后并没有得到大力的贯彻实施,究其原因,德育课程的设置落后,内容匮乏以及德育的教学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脱离实际是导致德育教育在大学的教育中受到冷淡和排挤,逐步走向边缘化和形式化。我国德育相关的教科书从小学的思想品德到大学的“两课”教育从内容上都有具体的安排和要求,但是随着当今社会转变巨大,学生思想转变较快,德育教科书单一的结构模式和教条化的课程的内容很难再吸引学生对课程的内容感兴趣,难以突显和张扬学生的个性。其次是内容没有跟上当今时代的节奏和热点,没有大学校园文化应该独有的特色和亮点,特别是大学生尤为感兴趣的世界格局问题,当今时事要点等没有补充到内容里面来,导致德育内容空洞,匮乏,难以吸睛。一些高校教师在德育的教学中还是采用单纯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模式,即“我教你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照本宣科,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缺乏互动,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和情感需要,学生对德育的认知和理解上很难达到共鸣,忽略了学生在学习时的主体作用。同时,在当今德育教育中,很多教师把德育进行“量”化和分数化,忽视了德育的“质”化,让学生在对德育教育上没有一个正确的概念。认为德育就是把书上的一些条条框框记下来,在考试的时候复制在试卷上,得到高分完成课业,对德育要求的内容和目的反而不清楚。比如一些教师采用新媒体等技术手段做成PPT等内容方式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对内容在感官上有一个更直接的理解,尽管这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方式方法,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往往忽略了德育在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教师在讲授内容的同时应该注重去引导学生自行理解内容而不是单纯的讲课,因为学生之间有个体的差异,而每个个体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理解方式,所以,教师在德育教育课程中应该是去“量”化变“质”化,即将教条内容还原为哲学化和抽象化,引导学生主动地理解并内化。
四、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突出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贫富差距加大、竞争激烈,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尤其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参加工作招聘时往往是一岗多人报名,一些热门岗位比例可以达到1:1000以上,就业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高校德育的边缘化和德育效力欠佳,让越来越关注现实问题的大学生由崇高的人生目标逐渐向功利化的现实目标转型。当今很多大学生对入党的意义和目的不管不问,甚至对作为党员应该做到的义务也不清楚,其目的就是为了以后在找工作时能具备基础的竞聘条件,甚至很多大学生对自己求学的目的定义为以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衣食无忧。这些种种现象让高校处于边缘化的德育更是雪上加霜,很多大学生无视德育教育,只把德育课程认为是考试的一个硬性条件,用工具化的态度对待德育教育,对德育教育真正的内容和目的根本不去理解和学习,认为德育是高举大旗,对现实毫无帮助和意义。这种现象也变相地促使学生只追求现实的目的而忽略了精神的需要,把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相对立起来,把个人和社会分割开来。
五、德育教育与德育实践脱节
完整的德育教育包括了德育教育和德育实践两方面。如果高校只注重德育的教育不重实践则会让理论教条化和空洞化,让学生无从理解和验证,从而知行脱节。从目前德育的大环境来看,大部分高校都是只注重德育的教育,忽视了德育的实践,从某一方面来说,德育的实践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方式,往往学生得到了足够的知识后而无法实践转化为现实的成果和价值,导致学生在自行理解并内化过程中如何检验德育成果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让德育的教育成为了纸上谈兵。
六、学生个人需求的忽视
大学德育的最终目标是塑造学生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从目前的现状而言,一些教师重目标而轻过程,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不追求创新,照本宣科,忽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片面地对学生进行经验灌输式教育,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思想要求,行为要求等,导致师生在德育的教育效力上看重的就是结果,而结果往往以考试获得的分数来实现,让德育的效果以分数的形式表现出来。当代大学生思维转变较大,对德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应重视德育传授的方式方法,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只会让教师和学生对立,学生和德育对立,德育的目标和结果的对立,最终也只会让德育边缘化,丧失了德育以德育人的意义和目的。
[参考文献]
[1]曹有光.当前高校德育问题及其对策思考.江苏高教[J],2011(01):132-133
[2]刘志山.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和出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J],2005(03):136-140
[3]吴潜涛,杨丽坤.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的回顾与思考.德育研究[J],2005(06):37-43
[4]彭定光.高校德育的困境与提高德育效力的对策.高等教育研究[J],2002(03):86-89
[5] 赵野田.国外高校德育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启示.东北师大学报[J],1998(02):83-91
[6] 张伟强.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德育研究[J],2007(02):53-55
一、高校辅导员德育能力的重要性
德育能力是指运用个人的智力、知识和经验把握、引导和控制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因素,并使之符合德育目标的个性心理特征。具体表现为发现问题的能力、问题原因的判断能力、策略的选择能力等等。高校辅导员作为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线教师,其所具备的德育能力对保证高校德育工作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德育能力是高校德育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
高校德育的目标是高校通过实施德育,使大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养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也就是达到高校德育实践的预期效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学校在新世纪的首要任务,它要求高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强化德育教育措施、充分认识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德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充实和调整德育工作的内容、拓宽德育教育的渠道、确保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祖国在新世纪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而要实现此任务,就必须保证高校德育工作顺利推进。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思想品德及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德育工作应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要实现高校德育工作的加强和改进,保证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都迫切需要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只有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才能把高校德育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也才能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2.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德育能力是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保障
在高校教育中,辅导员与大学生联系最多、最频繁、最深入,是学生德育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扮演着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角色,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格品行素质的塑造,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高校教师,辅导员自身的道德素养、人格魅力、理论水平及德育能力,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这是因为辅导员优秀的品质、渊博的知识和全面的工作能力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辅导员的言行举止时刻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辅导员只有全面拓展工作能力,才能做好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习向导、生活辅导、行为督导工作。也就是说,高校辅导员要想做好德育工作、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德育能力。
3.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德育能力是解决目前德育实效性较低的重要措施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以及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当,德育工作往往停留在表面上,实效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从德育实施的现状看,重知识传递轻学生的内心需求;重行为表现轻情感的发展;重灌输轻交流,造成了德育针对性弱、实效性差的后果。一些学生道德品质的滑坡往往是因心理问题的产生而产生的,如果还是用以往那种一味的说教、灌输,或是浮于表面而不深入了解学生内心需求的教育形式来教育学生已经行不通了;第二,从社会现状来说,由于时代的发展,价值判断标准也越来越多元化,网络文化、媒体文化、影视文化等都在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学生的思想状况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原来被崇尚的一些传统道德观念、行为模式在变化了的时空面前已显得陈旧、不合时宜。而面对这一现实,一些教师却还在用滞后的眼光和僵化的教育方法对待这些具有现代意识的学生,必然要导致德育的无力与尴尬。处于高校德育工作一线的高校辅导员面对这些问题,只有提高自身德育的工作能力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高校辅导员德育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对策
高校辅导员教师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线工作者,要想使他们的德育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充分实现其社会价值,就必须依靠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环境的积极支撑,两者中缺少任何一方都会妨碍他们德育能力的提高和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1.更新德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德育理念
德育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人是有理性的,也是有感情的。因此,德育要重视情感因素,思想认识、理想信念、道德人格、伦理规范的教育中都应当融入情感。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手段都不能替代面对面的教育工作,无论现代传媒多么发达都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无论各项制度多么完善都不能忽视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大学时期是学生的人格走向成熟、个性开始凸显的时期,在此阶段,作为辅导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使德育工作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纯灌输走向双向互动,体现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这是作为德育工作者必须要把握的工作理念。
2.系统掌握德育内容,培养正确清晰的思想道德认识
辅导员还要有“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工作意识,不断丰富、充实德育内容。在对德育内容的把握上,高校辅导员要明确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对学生要施加何种影响,使学生养成何种思想道德品质。也就是说,要对以下问题有清楚的认识:德育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它们有何内在联系和逻辑顺序?如何适当地选择、安排德育内容?可用的教育素材有哪些?社会现象中哪些是与德育方向相一致的,哪些是相背离的等等。要把握德育内容,辅导员就应当在德育方向的正确性、德育内容的全面性、德育素材选择的针对性与合理性、发挥德育因素的敏感性上更加注重。这也是德育的方向、深度和实效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核心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危机意识教育、道德伦理教育、公民意识和网络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使广大学生始终保持先进的政治观念、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3.掌握德育规律,拓展、创新德育途径与方法
长期以来,教人习得规范并服从规范成为我国学校德育的主流。德育仅仅局限在规范教育范围内,将道德视为一种知识进行传授,其弊端在于对学生的德育只满足于掌握道德知识,而不注重学生的道德实践。学校的德育方法过于简单陈旧、缺乏新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忽视受教育者对生活现实的真实体验;习惯于在教育层面上“一刀切”,不认同学生个体的多样性、差异性。德育过程在教育的各方面中是最为复杂的,是一个长期且易反复的过程,心理发展和实践的每一环节都至关重要。同时,在整个过程中既有积极影响又会出现消极影响,既有来自环境的刺激因素又有自身素质在发生着作用。因此,它的实施既要遵循一般的教育规律也要遵循德育的特殊规律。与德育规律的复杂性相适应,德育方法也应当多种多样。教育者应对之详加了解,并熟练运用理论讲解、社会调研、劳动锻炼、生活关怀、榜样示范、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等方式,这些方式或宜于正面传输、或宜于矫枉纠偏、或宜于解决冲突、或宜于防患未然,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环境和主客观条件。高校辅导员要依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并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同时善于从德育实践中总结经验和不断自我追问、自我反思,这是提升教师德育能力的关键。
4.建立培训和继续教育机制,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学历和业务水平
辅导员的业务素质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而且关系到辅导员在学生中的威信,而威信又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学生对辅导员抱有一种信赖感和亲切感,辅导员的行为举止才会对学生会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因此,辅导员要注重自身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提高,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多面手”。同时高校也应该在辅导员的业务能力提高方面建立培训机制,培训中要强调其目的性、层次性。基本途径有两种:知识传导与实践锻炼。具体的操作办法很多,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历教育、短期业务培训、德育知识专题讲座等,均可使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意识和德育知识水平得到提高;实践性的如德育见习与实习、班主任导师制(即有丰富经验的优秀班主任对新任班主任的业务指导)等,也能保证其德育能力不断通过实践的检验得到长足发展,为全面做好德育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斌,赵萍.浅谈大学生道德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关键词】大学生 生活德育范式 道德需要
当代高校德育面临的困境—与生活脱节
大学时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虽然大学生已不是未成年人,但其心理和思想尚未成熟,较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及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冲击。作为高校德育的主要阵地,高校德育课程教学虽然较过去单纯的灌输式德育有了较大改善,但目前仍难以摆脱知性德育的局限—与大学生实际生活脱节,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当前以知性德育为主的高校德育多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出发确定德育目标和内容,而较少甚至根本不考虑根据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来确定德育目标和内容。这造成了大学生需要教育者解答的生活问题,教育者很少甚至没有给予解答的现象。对于大学生已经不需要的德育内容,教育者却不厌其烦地给其传授,从而使得高校德育失去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学生对德育内容也难以产生道德认同,使高校德育陷入了实效低下的困境。鉴于此,笔者认为高校德育应建立以大学生实际生活和道德需要为依托的生活德育范式,即让大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道德、体验道德,在“有道德的生活”中成为“有道德的人”。
对高校生活德育范式的解读
所谓“范式”(paradigm),是指模型、模式及范例等。生活德育,就是以受教育者的现实道德需要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受教育者达到美而善的生活为目标,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促使受教育者在生活中学习和践行道德规范,从而使受教育者在生活中获得道德水平发展的一系列德育活动过程。
高校生活德育的目标是大学生的道德水平获得提升并达到美而善的生活。就道德本身而言,道德源自于生活,其目的也是为了生活。因为生活是具有自成目的性的,即生活不是以其他事物为目的,而是其他事物都以生活为目的,所以道德的存在是为了生活。从这一角度出发,那么在生活德育的视阈中,高校德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引导大学生选择和建构有道德的生活及生活方式,并走向更好、更有意义的美而善的生活。
高校生活德育的内容是以大学生的现实道德需要和生活经验为依托。一方面,高校生活德育的内容必须符合并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道德需要,才能被大学生主动接受。认为,个体的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高校生活德育的内容只有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道德需要,才能激发大学生进行道德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高校生活德育的内容要立足于大学生的生活经验。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认为,“个体经验是由每个个体自身生活历程凝聚而成的,而道德学习的特点就是它不能离开个体自己的经验,每个人都只能基于自己的经验去建构它的道德生活”。因此,大学生道德学习的特点要求高校生活德育的内容应立足于大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促使大学生主动地进行道德学习。
高校生活德育是在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中进行的。一方面,从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大学生的道德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其所处的现实生活。大学生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向善性的自发作用,而是其自身在与周围的环境,即在交往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间的相互作用自主建构起来的;另一方面,生活与德育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大学生的生活过程也是其受教育的过程。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过“教育即生活”,即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观点。无论是“教育即生活”,还是“生活即教育”,都肯定了生活的教育意义以及生活与德育的内在一致性,这也就决定了高校德育的过程必须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进行,其生活的过程也就是其接受德育的过程。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及生活特点
在高校生活德育范式中,大学生的现实道德需要和生活经验是高校生活德育内容的依托,也是高校生活德育范式实施的出发点,因此,笔者将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及生活特点进行如下分析。
大学生道德需要的特征:超功利性与功利性并存。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需要,道德需要的最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超功利性。这种超功利性的道德需要在行为效应上总是指向他人和社会,并表现出利他的性质。在对某高校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中,对“如果遇到有老人摔倒,您是否会上前搀扶?”这一问题的回答,有58%的大学生选择“即使没有旁证,同样会上去搀扶”;在回答“在考虑利益问题时,应首先考虑国家和集体利益”这一问题时,有73%的学生表示非常赞同或比较赞同。以上调查数据显示,当前部分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呈现出了一定的利他性,即超功利性。然而,虽然当前部分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表现出了一定的超功利性,但有一部分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性,即利我性。例如,对“如果遇到有老人摔倒,您是否会上前搀扶?”这一问题的回答,有39%的大学生选择“有旁证,才会上去搀扶”或“视而不见”;回答“在考虑利益问题时,应首先考虑国家和集体利益”这一问题时,有27%的学生表示不赞同。可以说,当前大学生道德需要表现出超功利性与功利性并存的这一特点。
大学生道德需要的特征:他律性与自律性并存。调查数据显示,有87%的学生非常或比较赞同“诚信是做人之本”,然而,“抄袭剽窃、实验凑数等学术不端行为”以及“考试作弊”分别被53%和48%的学生认为非常或比较普遍。除此之外,有57%的学生认为“在课桌、墙壁等地方的‘乱涂鸦’”在校园中存存在程度是非常或比较普遍;61%的学生认为“逃课,上课迟到,上课期间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如发短信、看小说、睡觉等”在校园中非常或比较普遍存在。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但在道德需要上表现出明显的他律性,处于道德需要的承担义务阶段。他们通常以外在的道德要求作为道德行为标准,把遵守道德规范当成自己的义务,而不是发自内心地认同道德规范而发生的自律性道德行为,一旦离开了外界的监督和约束,就会出现各种道德失范现象。
大学生的生活特点:单纯性与复杂性并存。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的生活更多地集中在大学校园。由于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较强的重复性和单一性,即每天几乎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按类似的节奏开始和结束一天的生活。这种相对单纯的校园生活,一方面使得大学生与复杂的社会环境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其自身能够不断地渐进成长;另一方面,这种相对单纯的校园生活,使得大学生缺少进行社会交往和道德实践的机会,阻碍着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对道德规范的内化及外化。
虽然当前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具有一定的单纯性,但并不是说大学生与外界社会环境完全隔绝。相反,大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特别是网络,来关注和把握社会动态,并不断突破“封闭式”校园生活的限制以扩大自身的社会交往范围。调查数据显示,在日常获取信息的渠道中,有39%的大学生选择的是网络。在网络活动中,有68%的学生使用“微博”了解信息动态、发表自己的想法以及扩大人际交往圈。因此,当前大学生虽然身处“象牙塔”里,但能够通过丰富多样的渠道与外界保持联系,并受来自外界的多方面影响,使其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显现出与单一的校园生活环境相背离的复杂性。
大学生的生活特点:层次性与整体性共存。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其构成从不同角度可被分为不同的层次和领域。如从生活时间角度来看,大学生生活可分为课内学习生活和课外业余生活;从生活内容角度来看,大学生生活可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从生活空间角度来看,大学生生活可分为校内生活和校外生活等等。虽然大学生生活是由不同层次的生活领域所构成,但其不同生活领域并非彼此割裂且毫无联系,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生活的整体。比如,在对大学生课外生活的调查中,有22%的学生的课外生活是听讲座和学术报告。而学术报告和讲座无疑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密切相关,因此,听讲座和学术报告也可作为课内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大学生生活虽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但其不同层次的生活领域却彼此相互联系,使得大学生生活具有一定的整体性特征。
高校生活德育范式的实现途径
高校德育课程向生活回归。与大学生实际生活脱节是当前高校德育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导致高校德育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构建和实现高校生活德育范式,首先就要从改进高校德育课程入手,即让高校德育课程向大学生实际生活回归。具体来说,一方面,高校德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要联系大学生实际生活及其道德需要。在高校生活德育范式中,其德育目标旨在提升大学生道德水平并使其达到美而善的生活。这就使作为实现高校生活德育范式主要途径的高校德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必然要立足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其道德需要。然而,高校德育课程所面对的大学生生活并非是经过“过滤”之后的积极向上的生活,而是大学生切实面对的真实生活。这就要求高校德育课程内容不能仅仅地局限于道德知识的传授,更要将德育目标与大学生实际道德需要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利用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真实、鲜活的事例、突发事件或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在满足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其道德判断和评价能力,使其能够在多元文化冲击下的复杂社会环境中明是非、辨真假;另一方面,高校德育课程要联系其他课程和教育活动。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各种课程的学习构成了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内容。尽管各种课程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彼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是它们其中却包含着丰富“自在”的德育因素,对大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数、理、化等理工类课程看似与道德距离很远,但由于在其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对精确度要求较高,这使得大学生无形中形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韧的科学精神,而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韧的科学精神往往会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上升为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品质。因此,高校德育课程要向大学生生活回归,除了要以大学生实际生活和道德需要为依托之外,还要与其他课程和教育活动相联系、相贯通,使专门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和教育活动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发挥“自为”和“自在”的育德作用。
校园生活环境的优化。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如果说专门的德育课程在德育过程中发挥的是一种显性的德育影响,那么生活环境则起到的是一种隐性的影响作用。虽然大学生生活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层次性,但无论大学生在何种生活领域进行何种活动,均离不开其所处的具体的生活环境。要使大学生在其生活中形成美而善的德性,则需要良好的生活环境作为土壤。因此,在构建和实现生活德育范式中,生活环境的优化是大学生整体道德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在大学生生活环境中,既包括校内环境,又包括校外环境,其中校内环境,即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道德影响更为直接。因此,大学生生活环境的优化,首先要从校园环境的优化入手。
校园环境的核心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即校园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及其制度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要依靠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需要学校师生通过自身言行将严谨的工作和学习态度、端正和高尚的思想品德渗透到生活环境中,并对传统校园精神进行传承和不断创新,从而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和校园文化环境,进而才能对他律性较强、自律性较弱的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制约和导向作用,使其在道德实践中对校园精神文化产生认同的同时自身的道德水平也能够得以提升;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还要依靠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的加强。物质文化是指校园硬件环境的配备与展示。物质文化的建设不仅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学习和生活所必需的物质环境和资源,而且还作为校园精神文化的载体,传播着校园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德性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制度文化是指对学校师生和学校组织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制度文化在集中体现校园文化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要求的同时,还能够在规范和约束大学生日常行为过程中,将其所承载的核心道德价值向大学生个体或群体“位移”。当然,这种“位移”的发生,只有在制度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具有正向的道德价值并且能够获得大多数师生的认同时,才会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在日常生活中对大学生产生品德塑造作用。因此,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应通过民主的方式让师生共同参与一些规章制度的制定,并建立规范、科学的管理体系,对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地贯彻和执行,从而使得校园制度文化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的道德影响作用。
在生活实践中生成道德体验。通过前面对当前大学生道德需要的特征分析可知,他律性与自律性并存是当前大学生道德需要的主要特征之一,而这一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则主要表现为知行不一。知行不一不仅是大学生当前思想道德状况的主要表现,也是高校生活德育所要解决的问题。在高校生活德育范式中,生活德育是在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中进行的。因此,高校生活德育范式的实现,需要学校组织大学生参与各种校内外的生活实践,使其在“有道德的生活”中生成道德体验。
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了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微信,微信自诞生之日起,一跃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聊天工具,人们利用微信交友、学习、娱乐。微信使用人群涉及各个年龄层次和各个职业领域,“微信控”现象普遍存在,其中大学生成为微信适用人群的中坚力量。微信不仅给大学生的社交带来影响,也对大学生人格道德的塑造带来不可忽视的作用。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一些不良事物的影响,微信使用有利有弊,这就需要大学生及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克服微信使用中的弊端。运用微信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对于大学生普遍使用微信这一现象,高校德育工作者不应该是扼杀排斥,而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微信使用观,积极借助微信创新高校德育路径,转化微信弊端,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一、微信的特点
微信的含义是指通过网络进行视频、图片、文字,并支持语音对讲和多人群聊的一种手机通讯软件。到2014年,微信使用人数有6亿多,其中大学生约占了50%。微信以其便捷的互动与丰富的信息内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它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交活动和知识学习的新平台。备受追捧的微信软件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即时互动性
时效性强是微信互动交流的一个显著性特点。自媒体时代到来后,个人的媒体权力大大增强,微信便是自媒体的代表。个体通过文字和语音对讲与好友进行即时的通讯联系,通过微信公开的视频、图片、文字会第一时间显示在朋友圈,朋友圈好友可以通过评论、点赞等方式即时回复,实现了信息、信息被接收和收到回复的快速性,帮助人们即时交流,增进感情。人们还可以通过公众账号和好友转发的消息链接等渠道收到各类新闻资讯。
(二)便捷性
微信通讯的第二大特点就是它的便捷性,微信真正做到了让每一个个体掌握自己的微话语权力,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手机为载体的微信得以迅速扩展其使用量。由于微信的使用不需要复杂的程序和高端的技术,只要具备一部智能手机,下载微信客户端,申请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即可。微信使用无门槛,只要有需要,无论身处何地,微信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给对方发私信、评论、点赞、分享朋友圈进行亲朋好友间的互动交流,无须任何烦琐手续,真正实现了交互的便捷性。
(三)扩散性
微信具有数量庞大的用户,使得微信具备很强的扩散能力。一旦一条信息在朋友圈,就会像细胞产生裂变,不断被复制转发,会在很短时间内被广泛传播,形成一定范围内的舆论。信息只要借助微信这一平台,就会以病毒式的传播速度迅速传播,影响面非常广。
二、微信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从腾讯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微信用户构成中,20~30岁的人约占74%,其中大学生就占了64%。微信正以自身特有的优势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沟通交流工具。微信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一)微信对大学生德育的积极影响
传统的德育模式方法单一,主要通过课堂上的灌输式讲授,或者是流于形式的主体教育活动,收效往往不理想,学生感觉枯燥,提不起兴趣。德育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思想品质的教育,一切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手段都应该被借鉴。通过微信实施德育打破了传统的德育模式。首先,通过微信开展高校德育工作,可以深入大学生生活实际,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微信平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其次,微信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性,在以往的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居于主导地位,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都是被动地接受,微信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了朋友圈等平等的互动交流方式,受教育者有任何道德层面的疑惑,可以即时通过微信与教育者联系,寻求帮助,拉近了德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的距离,实现了两者的平等互动。
(二)微信对大学生德育的消极影响
微信对高校德育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微信不同程度地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第一,微信内容庞杂,冲击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微信像一个大杂缸,里面充斥着各种类型的信息,其中不乏一些黄色、暴力和西方价值观等内容。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不是很多,很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误导,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严重挑战。第二,微信降低了德育的可信度。由于微信的开放性和即时互动性的特点,使得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会产生千差万别的看法和评论,使得高校德育工作者传播的主流德育思想受到了挑战。第三,微信容易造成大学生的自我封闭。微信可以使大学生通过手机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借助朋友圈展示自我,容易造成大学生自我封闭。很多大学生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上课,都刷着微信,沉溺于网络的虚拟社交中,这对德育工作倡导的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带来了挑战,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三、微信在大学生德育中的运用
(一)加强微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新情况的不断出现,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德育方法,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既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又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流行,这对德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首先,德育工作者需要增强自身的专业理论素质,要在理论指导下,提高自身德育理论水平,包括对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深刻理解和运用。只有具备充分的德育知识,在面对难题时,才能很好地解决,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提高德育的可信度。其次,高校德育工作者还要增强微信技术的使用能力,只有充分了解微信的使用技术,掌握微信使用的特点,才能将微信科学地运用到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工作中。微信作为新兴的手机通讯媒介具有很多功能可以被开发运用,如高校担任德育角色的辅导员可以利用微信即时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可以利用微信建立公众账号,及时向学生推送德育内容。此外,微信还有很多功能可以被德育工作者利用,这需要德育工作者熟练掌握微信的使用技术。
(二)加强对大学生微信使用的引导
大学生是高校德育的主要对象,只有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实现德育目标,高校德育工作者应积极引导其科学使用微信。第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微信使用观。微信构建的虚拟圈子极易使大学生沉溺其中,脱离现实的学习生活,使大学生身心健康出现问题,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调控上网时间和浏览的内容,鼓励理性、文明的使用微信。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宣传科学使用微信的模范典型,为大学生树立榜样,使他们可以通过对比发现自身使用微信的不合理之处。第二,引导大学生增强对信息的辨别能力。面对微信上形形的信息内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对于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不是很强。近年来,微信犯罪数量在高校校园中逐年增加,这都是由于大学生无法正确辨别和对待微信上的信息造成的。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引导大学生对微信信息的辨别和判断能力,减少不良信息对大学生思想的冲击。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加大微信犯罪宣传,列举微信犯罪的典型,让学生们知道哪些形式属于微信犯罪。还可以通过引导大学生浏览具有德育意义的信息来提升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使他们更好地抵御不良信息的思想侵蚀。
(一)物质文化的审美功能校园物质文化作为载体承载校园文化,它包括校园的环境、活动及科研设施,教学、生活的物质条件等。这些物质形态的校园文化都蕴含着教育的因素及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个性发展,向学生默默地传达着学校的治学理念及审美意向,例如,医学院的白求恩塑像向学生传达着无私奉献的国际主义精神。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因此,高校应积极构建物质文化空间,充分利用物质形态的隐蔽课程,使学生在校园内感受到美丽舒适、和谐安全,陶冶学生性情,激发他们爱知识、爱学校的热情,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文精神。
(二)活动文化的渗透功能活动文化指高校内大学生的文化活动、体育比赛等,是校园文化中的动态层面。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在一种宽松、民主、平等、自由的环境中,更有利于个性特长的发展和张扬。健康、积极、活泼向上的校园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施展自己才华、特长展现、个性张扬的舞台,有利于增进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学生之间的尊重、信任、合作,从而实现对学生思想的有效渗透。
(三)制度文化的规范功能爱尔维修认为:制度是年轻人的最好导师。大学制度文化的内容包括其内部制订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以及大学内的组织结构。这些规章制度是校园精神内涵的制度体现,是学校教育者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的凝结。高校的各种组织管理制度及规章守则作为隐蔽课程,隐性地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发生影响。这些制度如果是科学的、民主的、以人为本的,将内化为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规范,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直接影响学校的秩序构建。
(四)作用方式的情感功能大学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没有情感功能的道德教育对于有思想、有个性的大学生来说效果是微乎其微的。要建立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之间的联系,提高德育效果就需要:一方面改进显性课程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要优化隐蔽课程。显性课程的德育方式很容易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而隐蔽课程因其作用方式表现为间接的和潜在的,从而有效避免了这一点。隐蔽课程的潜在性使大学生不知不觉中,愉悦地接受教育。隐蔽课程的特点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创造着隐蔽课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教育内容的认可,与之产生共鸣,进而内化为自我情感。
二、高校德育中隐蔽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一)高校德育隐蔽课程开发与设计的主体高校德育隐蔽课程开发与设计的主体应当包括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其中学校德育分管领导及其部门(如学校党委)和思想政治教师是主导力量,其他教职工是协同力量。同时,全体教职工要明确自己在高校这一特定教育环境中所扮演的道德角色和承担的道德责任,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态度,以真诚、良知去唤醒大学生的道德觉悟,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强化他们的道德意识。同时,学生也是高校德育隐蔽课程开发和设计的主体,只有他们的积极参与才能使隐蔽课程深入人心,更好地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1.优化隐蔽课程建设的“活教材”就要提升教师素质
一是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要想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在课中与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关心、尊重和爱护学生。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早就主张心灵美与身体美的和谐统一是最美的境界,这里的身体美不仅指教师的行为美,同时也是教师心灵美的直接反映。教师的行为里隐含着一定的思想品质因素,因此要构成美好的品德形象,必须将内心和行为表达做到统一。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行为上遵循道德规范,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品德美,给学生以感染和影响。二是教师要有高深的知识修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人文精神的教师,更容易使大学生信服。三是教师要有良好的感情投入。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师生交流,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对学生坦诚自然,保持尊重、理解、信任的态度,以及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沟通与和谐相融的氛围,能极大地增进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和支持。
2.高校中的行政领导是高校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和教学措施的制定者。行政领导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及榜样示范作用相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往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这样一来,学校行政领导自身也必然成为高校德育隐蔽课程的一部分,行政领导对德育隐蔽课程作用的认同程度和对德育教师价值的认同程度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效果。
3.高校各级党政干部和部门的职工,虽然不处在教学第一线,但都在以各种方式服务大学生。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及服务意识对高校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有很大影响。所以,高校应高度重视行政人员的职业精神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培养百年育人精神和提高综合职业素养,使他们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能传递给学生正能量,发挥好隐蔽课程的德育功能。
(二)高校德育隐蔽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内容德育隐蔽课程的设计开发者要善于将高校内各种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潜在或现实的因素纳入视野加以控制和规划,使之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综合发展。
1.提高显性课程的建设水平,为隐蔽课程建设搭建发展平台。任何显性课程从静态因素讲,都蕴含着特定的人文精神、社会意识形态。隐蔽课程和显性课程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隐蔽课程是具有依附性的,要想真正发挥其作用离不开显性课程。所以要提高隐蔽课程的建设水平就必须首先建设好显性课程,为隐蔽课程搭建良好的平台。如果显性课程没有建设好,隐蔽课程德育功能的发挥就会缺乏基本前提条件,其建设也会成为空中楼阁。
2.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彰显隐蔽课程建设效果。高校被大学生们称为“小社会”,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高校这种独特的校园文化包含着校风班风、学生文化、规章制度等。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1)树立健康文明的校风班风。班风校风是指一个班级或一个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比较典型且相对稳定的风尚。它形成后对整个群体有很大的影响力。良好的班风校风能够增强道德感染力,教化和启迪学生。
(2)形成良好的学生文化。学生文化主要是指学生特有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称,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在与家长、教师或同龄人的交往中模仿其行为,认同社会行为和道德规范进而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教育者应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建立正确的行为方式,从而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创建友好和谐的学生文化。
(3)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学校规章制度制定并实施后,就作为一种客观力量存在于高校生活中,它对学生来说是不可选择的。因此,在制定与修改规范制度时,要符合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公正、公平、奖惩分明的具有人文关怀的规章制度。
【关键词】宿舍文化、德育功能、途径
宿舍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在新世纪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宿舍――这个学生第二课堂育人功能是否充分发挥,直接影响到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德育工作者的重视,探讨宿舍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成为新时期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及构成
“宿舍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宿舍为主要活动空间,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该文化使宿舍成为学生美化生活、优化环境、独立价格的成长的摇篮。” [1]
“宿舍文化是学生宿舍内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在思想特征、价值取向、行为趋势、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独特属性和功能的文化类型”。 [2]一般来说,宿舍文化基本上可划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方面。
宿舍物质文化指的是学生宿舍内的物质环境。它包括宿舍的整体布局及硬件设施。比如宿舍各种学习、生活、床上用品、生活用品摆放习惯、宿舍整体的装饰布置、宿舍卫生的定期清扫和保持等。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去向,体现了观察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宿舍其他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展现了宿舍的外在形象。
宿舍精神文化指的是宿舍成员的精神面貌、生活方式及思想意识形态。它包括舍友们在活动中彼此开成的言语及非言语的沟通、宿舍艺术活动及其成果及认知方式、创造能力、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
宿舍制度文化指的是宿舍成员在日常学习、生活的交往过程中开成的社会关系及调控这些关系的规范体系。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功能
良好的舍风可以促进校风、学风的形成,进而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宿舍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具有陶冶、激励、规范、辐射、凝聚等作用,归根结底就是育人功能。因此,大学生宿舍文化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功能,其德育功能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引导功能
宿舍文化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同校园其他文化一 样,对宿舍成员的行为具有导向和同化功能,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有着深刻的影响。
众所周知,大学时期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个人的观念意识尚未完全定型,道德^念尚不完善,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宿舍文化对大学生三观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和同化作用,它就像一根无形纽带联结着每一个成员,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品行、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其中,积极健康的宿舍文化能营造出优美的宿舍环境 、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励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和生活情操。
(二)心理调适功能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是自然、社会和心理三者活动的统一体,人的任何一种活动都会伴有心理现象的出现,大学生思想方面的问题,有很多与心理因素有关。人的心理是需要调节的,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来自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竞争压力 ,心理较为脆弱,更加需要调节。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有助于调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完善 ,有利于宿舍成员间建立和谐愉悦的关系。
(三)规范约束功能
宿舍文化对学生的行为有着一定的规范作用和约束力.这种规范既是一种硬性约束又是一种软约束。宿舍的明文规章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 ,它不仅影响全体成员的感觉、认识、情绪、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而且从整体上影响全体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
(四)激励功能
宿舍文化具有激励功能,良好的宿舍文化对学生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和激励,能促使宿舍成员积极奋进、克服困难、开拓创新。特别是当宿舍成员遇到困难时,宿舍文化会成为学生追求理想与发展的力量源泉 , 给学生以信念的支撑。同时.在宿舍中形成的共同需要与目标对每个宿舍成员都有很强的激励作用,从而使宿舍每个人都把内在潜力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三、创建良好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有效途径
第一 ,制定和完善宿舍项规章制度
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依据,一套健全完善且行之有效的宿舍规章制度,会促进宿舍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有序的生活环境,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宿舍文化朝着健康文明、规范的方向发展,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打造良好宿舍环境
宿舍环境是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宿舍环境会促进宿舍成员身心健康。心理学研究表明,当环境作用于人的大脑时 ,会产生相关的感觉 、知觉 、表象 、思维 、需要 、意志等 ,从而影响着人的活动。当良好的环境作用于学生时,学生可以在思想上得以感化,情操上得以陶冶,精神上得以升华。
第三,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
精神文化指的是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文化素养、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是宿舍德育功能的核心,须着重培养。首先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戒奢节俭、诚实笃信、勤劳勇敢的优良品格。其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形成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良好心态。最后要构建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因为宿舍是大学生思想交流、情感传递和生活休息的重要场所,也是矛盾易发的集中地。积极引导大学生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相互包容和理解,营造和谐的生活氛围。
德育功能既是个理论问题,又是个实践改革的问题。如何科学地、全面地分析、理解德育的功能,是实现德育科学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对德育功能理解得过分狭隘和片面,尤其是十年“”期间,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使我们的学校德育走上了歧途。
回顾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成绩是喜人的,结束了对德育功能认识的僵化局面,有关它的探讨也异常活跃,仅近几年就有数百篇相当有影响的,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里我只想谈谈我对德育功能的一些看法。
德育功能由于划分的标准不同,因而,可以有不同类型的作用,如:定向功能、指导功能、调节功能、检查功能、评价功能等等。但最终还是可概括为两大功能,即德育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功能和完善人的自身发展的功能。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学校德育改革,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德育的这两大功能。一方面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为社会服务,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另一方面又要满足人的精神发展需求,通过德育更新人的价值观念,使人格升华到更高的境界。总而言之,发挥德育的双边功能作用,就是要立足寻求两者的结合点。
一、德育的社会可分为:政治功能、道德伦理功能、经济功能
1.政治功能
德育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和阻碍作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阶级性。超阶级性的德育是不存在的,这完全是由德育的性质所决定。政治是阶级间、国际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在我国历史上政治与道德历来是密不可分的,只要阶级存在,德育的政治功能就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是向受教育者传播一定政治思想的一种意识形态,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影响,以形成其政治素质和政治观念(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行为)。
社会主义学校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培养一代新人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备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素质,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任何试图淡化社会主义政治功能的倾向都是错误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仍要大力强化德育的政治功能。但同时对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也不能片面理解。如有的人把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等同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一种工具,将政治功能仅仅理解为一种政治活动,这些认识都是狭隘和片面的。我们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既包含服务政治和政治活动,又包含一定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施和劳动者参与国家的事务,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及其特有的政治活动只是德育政治功能的一个方面,但绝不是全部。
2.经济功能
德育的经济功能也是德育的主要功能之一。所谓经济功能就是承认德育并通过德育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承认德育能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德育不能脱离经济活动而空谈,德育对经济的作用是间接的,是通过影响人,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态度、创造意识而对社会生产起着促进作用。
德育可产生经济效益,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德育产生经济效益的有限性。德育是通过培养人来创造社会经济价值的。人要发挥作用,还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既受德育、智育、体育和人们的思想觉悟的制约,又受客观物质生产设备条件的制约。
(2)德育产生经济效益的长效性。德育可以给人精神支柱,这与物质条件对人的影响不同,物质的东西会在生产过程中自行消耗,而精神的东西则不会。如艰苦奋斗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的传家宝。
(3)德育产生经济效益的潜在性。德育主要是通过人们的道德,观念,政治态度影响产生经济效益,它不像物质的东西那样直接、明显,具有潜在性。
(4)德育产生经济效益的增效性。物质生产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德育的增效性。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经济增效功能,主要是提高未来劳动者的创新意识,使受教育者认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规律,培养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相适应的新观念。
3.道德伦理功能
伦理道德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通过伦理教育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养成与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伦理观念和行为习惯。我们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就是提高人的道德素质,通过选择传递优秀文化传统、伦理观念、灌输现代公民意识、国民公德,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道德伦理规范意识。
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道德伦理功能,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品德,具有“五爱”精神,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人际间的和谐关系。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都有赖于学生的良好品质的形成及行为习惯的培养。
二、德育对人的发展功能可分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功能”和“培养人的个性,开发人的精神世界的
功能”两个部分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功能
所谓全面和谐,它的实质就是个性的整体性。全面性不是均衡性,而是完整性。全面性强调的是所有品质的发展,和谐性强调的是这些品质的相互关系。全面性和和谐性决定了整体性,并且是哲学社会学中两个基本的而又相互关联的范畴,反映了个性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德育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是把政治、道德、行为传授给学生,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确立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这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总开关。德育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起着主要的方向性作用,德育抓好了,对于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2.培养人的个性,开发人的精神世界的功能
这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之一,学校德育对培养个性有着重要作用。个性,又叫人格,是个体固有特质的总和,是比较一致而又相对稳定的个人形态。
学校德育对个性的培养有三个作用:
(1)定向作用。个性品质反映人的独特性,但这种独特性的本质是具有社会性的。德育的功能在于使学生有效发展和克服与社会发展不相符合的消极品质,发展与社会进程相一致的积极品质。
(2)建构作用。人的个性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如果个体在某一个阶段应完成的任务没完成或形成了消极个性,就需要德育来校正。
(3)心理保健作用。个性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种不同因素在个性发展中会冲突,出现挫折,从而产生心理疾病,这样就需要通过德育正确引导,防微杜渐。
社会主义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使每一个人的独立性、创造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德育又不仅涉及到个性,而且涉及到青少年生存的各个方面,具有开发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功能,具有把受教育者的精神需要提高到更高的层次的作用。
关于人的本质学说,是我们研究德育功能的主要依据。人的本质首先是现实的、具体的,根本没有什么抽象的人和人性;同时人的本质又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反映和产物。因此,承认个性,并不排除社会性,个性和社会性是一致的,发展个性和社会的决定是统一的。这就要求我们社会主义学校,要发挥德育的两大功能作用,不能以一种功能取代另一种功能。多年来,我们只讲德育的社会功能,不讲人的发展功能,将两大功能割裂开来。现阶段,我们应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在强调德育对个人的功能时,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否则,就将抑制德育功能的发挥,阻碍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雨平.对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忧与思[J].中国高教研究,2001,(4).
[2]吴冰.校园文化对学生个体道德成长的价值[J].理论月刊,2002,(10).
[3]张旭东等.高校德育与创新素质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2).
关键词:孔子德育思想;高校德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3-016-02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但近年来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严重下滑,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社会责任感缺乏,缺少远大的理想和学习动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盛行等。高校德育工作成效不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必须积极吸收中国传统德育理论的精华,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在自由讲学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经验,形成了系统的德育理论,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前的高校德育工作中积极利用其中的合理因素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强调以德治国,以德育人,认为政治要靠道德来实施,教育是为了教导道德,主张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要地位,号召弟子首先要做一个品德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学习以提高文化知识水平【1】。主张德育要通过智育来进行,智育要用来促进德育,孔子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即首先要求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学习文化知识,道德教育贯穿于文化知识学科中,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播灌输道德观念,文化知识学科的任务就是为道德教育服务。
德育为先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大特点,但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德育可有可无。从学校领导到教师再到学生,都简单地把德育作为一门课程来学,观念上重视不够,德育政治化、知识化、简单化现象严重。部分高校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大学生品德上的教育,忽略对学生“做人”的教育,忽视了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德育理念不科学,对德育重视程度不够,必然导致高校德育活动科学化、系统化程度不高,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水平。针对这种情况,高校要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树立科学合理的德育观,做到德育与智育并重。不应以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为唯一目的,要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要求设置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目标,提高学生面对道德冲突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高校不仅要向学生传递基本的道德理论知识,而且要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为己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德育的内容
孔子道德教育的内容集中表现在“仁、礼、孝、悌、忠、信”几个方面,以“仁”和“礼”为核心,他主张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以“礼”为道德规范,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孔子进行道德教育主要通过礼、乐、射、御、书、数这些科目进行,使用的教材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文化知识,行、忠、信属道德范畴,孔子从德育的目的和地位出发,把道德教育和教学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以德育为核心,辅之以智育、美育等相结合的德育内容。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将道德教育融入文化知识教育和体育技能教育之中,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以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为重点,向大学生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和遵纪守法的观念。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辅助地位,有些高校甚至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此外,高校德育课程设置也比较单一,基本上只有原理、思想政治、形势与政策课,将课程知识加以运用的实践课较少,德育内容与现实脱节,新颖性不足,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孔子德育思想中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给目前高校德育内容的选择提供了积极借鉴,高校德育要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特别是以当前社会和本校发生的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日常生活,把枯燥无味的空洞理论说教和生动活泼的具体案例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道德教育融入多种学科的教学中,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三、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在德育的原则和方法上,孔子认识到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对人的品德培养应该及早进行,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以及实现志向的重要起点。他提倡立志克己,“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教育学生要坚持志向,不要因为外来种种因素的干扰而动摇。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君子遇事要反躬自问,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社会公认的准则和规范。同时主张力行自省,“力行近乎仁”,认为努力按照道德规范实践的人接近于仁德,主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孔子认为身教重于言传,十分重视教育者的道德表率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只有教师自己端正言行,主动遵守道德行为规范,学生就没有不遵守的了。此外孔子还有很多关于德育原则精辟的论述,如启发诱导、教学相长、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等。
孔子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合理选择。但目前高校德育方法单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把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机械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基本原理、概念,丝毫不考虑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修养会对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只有自己的所做所为符合道德要求,才有可能使学生相信自己传授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因此,德育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和行为上符合道德标准,做到育人必先律己,起到道德表率作用。
四、德育的形式
孔子的道德教育灵活多样,在教学形式上富于创造性,形成了集中讲学、相互讨论、游览讲学、个别指导等形式,构成了其道德教育活动中的又一特色。《论语?先进》中记载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节就是孔子让学生就一件事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提高道德判断能力的典型例子。
孔子带领弟子们通过相互讨论、游览讲学的形式进行道德教育,能够更好的把道德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在对比交流中相互学习、扬长避短,提高解决实际道德问题的能力。我国高校德育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向学生传递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理论灌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高校德育主要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为目的,忽视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特别是道德行为对大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影响。为了使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把道德认知转化为具体的道德行为,高校要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陶冶法、小组讨论法、活动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促进道德认知向道德实践的转化,实现道德“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孔子德育理论博大精深,特点鲜明,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对后世理想人格的培养以及个体自我修养的完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德育理论和孔子德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其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孔子在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德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以及形式等方面提出了很多独到性的见解,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其中的精华部分合理吸收和利用可以有效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 饶玲,孔子德育思想探析[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9(5):58.
[2] 王娟,论高校道德教育改进方策——兼对社会转型期大学德育问题透视[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5):75.
[关键词]高校 心理契约式德育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086―03
[作者简介]顾红,陈桂香,盐城工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现代社会是一个契约社会,契约的建立具有四个特点:一为自主性,契约各方不受任何干预和胁迫,享有签订契约的自;二为平等性,契约的内容是双方或多方通过协商而确定的,基于平等并体现平等;三为统一性,契约各方拥有相同目标而建立权利义务关系;四为自觉性,契约生效后,契约执行依靠的是各方的自觉履行。基于平等关系、实行契约管理是一个社会民主、文明、和谐的标志。契约包括文本契约和心理契约。文本契约实行的是制度管理和刚性管理,心理契约实行的是人本管理和柔性管理。在现代社会管理中,采用柔性的心理契约管理可以弥补刚性管理的不足,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构建契约式德育范式是实现传统德育转型的必然要求,是对人本德育的追索与超越。
一、本质追问:对物本德育的摒弃
2010年发生在高校大学生身上的三个案件令人震惊,颇具有代表性:一是河北大学校园发生的李启铭醉驾,致使两个女生一死一伤的事件。二是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乱刺八刀致其死亡,犯罪动机和手段极其残忍。三是以复旦大学生为主体自发组成的“驴友”团在安徽黄山未开发区域登山探险时迷路,年仅24岁的黄山市公安局温泉派出所民警张宁海为营救他们而不慎坠崖英勇献身。而脱险后的复旦大学生非但不感恩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冷血。三个事件中的主人翁都是高等学府造就的高素质人才,虽然他们的行为动机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但就此可以看出,由于人性教育的缺失所导致大学生恶性事件屡屡发生,说明当前高校德育中人性教育的缺失,对此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
“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以人本理念审视传统德育,就会发现,正是因为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在人的发展这一本体价值取向上的迷失,从而导致了德育实效的低迷。当前高校传统德育的人本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培养目标上,强调人对道德规则的无条件顺从,以培养“圣人”为目标,无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二是在德育内容上,“把原本根源于生活的一些道德规范,分列为一些抽象的概念、体系、文字与符号,呆板地传授给学生”,教条式的德育造成学生德育兴趣与热情的丧失。三是在德育方式上,缺乏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及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遵循,“更多地面向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和不正当行为,采用简单粗暴的训诫和控制性、病理性的说服”,缺乏道德体验和内化。四是在德育组织上,大多采用集体统一和单调划一的管理及育人模式,过分强调共性制约,将本来应当是充满人性魅力的德育,变得毫无主观能动,没有道德意义,枯燥乏味,令人厌烦。
如何促进高校德育转型,建立起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与时代精神相契合且行之有效的新型德育体系,成为当前高校德育改革的应然主题和关注的焦点。早在18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卢梭就说过“师生之间应该建立平等的契约式关系……良好的人格产生于内部需要而不是外部压力”。我们认为,高校实施心理契约式德育,师生之间建立起契约式关系,不仅可以克服传统德育“目中无人”的弊端,建构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大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加强大学生道德成长过程的对话和引领,而且可以通过契约的多元功能,增强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针对性和目标性,进一步激发大学生主体发展的内需性和持续性。
二、内涵厘定:德育主体间彼此期待和义务的感知
1 高校德育心理契约的内涵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申来津副教授首次提出“德育心理契约”概念。所谓德育心理契约,他认为是指“德育关系中存在的一系列的彼此期待的主观信念,是德育关系双方相互期望的集合”,德育主体间的期望是以“要约――承诺”的方式产生的。这一表征赋予了德育心理契约独特的含义,牢牢抓住了“心理契约”的关键内核。“德育目标寓于德育心理契约之中,它是德育教师对学生的‘心像’预设,这是德育目标的位然形态”,据此,将高校德育心理契约定义为德育关系双方相互间的期望知觉及对自身义务的自觉感知等一系列主观信念的集合体。
2 高校德育心理契约的内容
教师和学生是高校德育工作中涉及到的两大平等主体,德育教师是指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人员。大学生对德育教师的期望主要有诚信、敬业、博学、谦逊、和蔼、公正、仁慈、务实、敏锐、坚持真理等内容。大学生对于德育教师的期待包括角色期待、素养期待两种。上面所列实际是学生对于德育教师的素养期待。素养期望具体分为道德素养、专业素养和教育素养三类。德育教师除了要道德高尚、学术功底深厚,还需要有超前的、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具有娴熟而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角色的期待指的是大学生期望德育教师由以往德育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为大学生品德发展提供参谋的服务者。由于德育教师是学校德育的代表者,所以在其身上还凝结着学生对学校的期望。高校德育心理契约的另一内容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这种期望是建立在教师对大学生综合的知觉感受之上的,是其对大学生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测。这些期望和要约具体表现为诚信、热情、好学、互助、宽容、无私、尊重、富有同情心等,还包括道德品质、政治品质、心理品质和学习品质等方面的期望。
3 高校德育心理契约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高校德育心理契约有不同的类型。具体标准有时间标准、效果标准、二者组合等。通常情况下采用时间与效果标准的双重组合。具体可以把高校德育心理契约分为四种类型:即亲密型、平衡型、过渡型和疏远型。亲密型德育心理契约一般属于长期型的,亲密型德育心理契约具有稳定性和高信任度两个基本特征。这种类型的德育效果是根本不能通过量化的考核来决定的,他们与学生的德育目标相同,教育方式灵活,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故而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德育心理契约属于平衡型,这种德育关系是阶段性的、动态的,德育绩效主要通过量化考核来评估,在此基础之上学校对双方进行奖惩。由高年级学生担任辅导员从而与学生形成的德育心理契约,因其任务具有临时性和
短期性,故而德育绩效不够明确,也无法进行量化考核,这种德育心理契约属于过渡型。过渡型德育心理契约的优点是:因为辅导员与大学生年龄和学习经历相仿,具有天然的亲近性,很容易达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兼职任课教师与学生间的德育心理契约属于疏远型,这是一种短期的、德育绩效明确的德育关系。虽然他们专业素养高,但与学生的交往频率低,没有交往时间和频率的保证,这种心理契约表现为脆弱、不稳定。
三、终极目标:自由、自主、自尊
人是价值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也是价值的尺度,价值反映的是人的发展需要和发展水平。“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他与客体满足自己需要的某种属性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人与客观存在物之间的价值关系。”价值理论的最早宣言要追溯到古希腊智者运动代表、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理论。继而德国哲学家尼采发出了“重估一切价值”、康德提出了“人是目的”,以及萨特的“人的本质就是自由”等等。这些智慧之家的言论为价值理论规定了基本原则。他们的呼声实际上是反对宗教和科学对人性精神的压迫和,提倡以人为本,在天、地、人三者间,人在中心位置,呼唤解放人性。高校心理契约式德育指的是德育主体借以心理契约,培养受教育者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增强其对道德的自觉性、自主性和责任感,从而成为真正的道德自由人。高校德育心理契约秉承了先哲们所确定的价值精义,以人性解放为宗旨。
具体说来,高校德育心理契约理论的价值追求是:自由、自主、自尊、诚信、平等。其中实现人的自由、自主、自尊的前提和基础是诚信和平。可以说,诚信和平等是心理契约的灵魂和精髓,但尽管如此,它们只是高校德育心理契约理论追求的价值起点,而德育心理契约的最终的价值指向却是自由、自主和自尊。自由、自主和自尊的理论来源是伟大思想家马克思的“个人的自由发展应该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道德绝非来自于任何高压特权,而是自主性选择的一种行为,这呈现出自由的状态,正如“凡是对灵魂好的东西,就是追求神圣的东西;凡是追求对肉体好的东西,就是追求凡俗的东西”,自主、自由和自尊的道德和公正、正义、文明和民主等社会意识紧密联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德育心理契约理论的价值观是一个逻辑严密、有机有序的整体,它以自主为表征,以诚信和平等为基础,以自由和自尊为终极目标,以调整德育心态、理顺德育关系、激发道德动机、提高德育效果为德育功能。德育心理契约是现代德育的有力分析工具,“德育心理契约在解释和说明德育现象的同时,也能为提高德育效率提供方法论依据,从而减少德育运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四、路径选择:践行道德“双语”。注重权变策略
依据生态学理论,高校德育主体都是活生生的人,从而决定了高校德育心理契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修复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它的实际运作需要多维度的支持,对此,如何发挥高校心理契约的德育功效,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具体地说,要实现高校德育心理契约的德育功效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 践行道德“双语”
传统高校的德育是建立在“教,上所施,下所教也”基础之上的,其教学活动的典型特征是独语,通俗地说,就是“一家之言”,实际上学校德育中的独语其背后所依托的是社会各方面制度的独语,学校是个小社会,它是社会独语的影射。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在如何看待学生的成长发展的问题上,中国先哲孔子提出了“后生可畏,焉知来之者不如今也”的著名论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克剑先生认为应该把每位受教育者看作一个具体的、无法被任何一个他人所代替的人而存在,教育行为应始终指向具体的每一个人,“知识的授受,智慧的开启”最终都是为了“点化或润泽生命”。加拿大著名教育哲学家克里夫・贝克提出了“道德对话法”,他认为:“传统德育要实现现代转化,就要在道德实践中以师生之间的对话取代教师的独白和灌输,不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批判精神、批判能力,以平等的心态在未来的制度上重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通过对话生发出温馨的、真正的合作与伙伴关系,让师生的心灵实实在在地相遇,在相遇中发生碰撞和融合,让德育焕发人性的光辉与生命的活力。”0孔子的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黄克剑先生的德育润泽生命以及贝克主张的“道德对话”,对高校德育的启示是:必须坚持生命化教育理念,尊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发展,采取适合学生生命发展特点和需要的心理契约式德育。心理契约式德育正好吻合这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施高校契约式德育的过程中,师生关系是一种基于契约框架内的民主平等关系,是建立在共同需要基础上的一种“共向”和“共同”的关系,这种平等更多的是教师充分认识完成契约目标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加强师生“对话”,从而避免师生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沟通障碍与信赖低下,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学生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按照教师期望要约的方面努力。
2 应用权变策略
管理取决于所处环境状况的理论,即权变理论,它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企业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即是权变关系,这是权变管理的核心内容。以往人们对管理行为大多是从静态的角度来认识的,权变学派使人们对管理的动态性有了新的认识。虽然权变策略的概念出自于管理学,但是它对于高校心理契约式德育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高校德育心理契约的核心就是契约内容,对此,契约内容的设定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能随心所欲,内容设定要考虑利用权变策略――根据各种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契约内容。高校德育心理契约具有动态性和不确定性,这样才能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要考虑时间向度和空间向度。考虑时间向度要求应根据不同的时序区间选择不同强度的期望内容,不同年级期望内容不相同,同一期望内容在不同时段强度要求也应该不相同。空间向度要求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选择不同的契约内容。同时,人际向度也是考虑的因素,即高校德育心理契约内容设定应根据德育对象的性别、年龄和层次等参考量确定契约内容,要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因人而异。
3 丰富精神体验
查普曼提出了“相互激励理论”,他强调领导与下属之间的默契,“一位领导提供给他的下属的最佳报酬,就是他自身的良好的领导方式,一位下属提供给他的领导的最佳报酬,就是他对领导的支持”。无独有偶,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的激励力量源自一种“上下同欲”的团队精神,这种团队精神生成了高质量的心理契约。内生激励型是德育的本真,整个德育过程应该是享受性的,正如在行善的过程中体味行善的快乐而不是去关注行善的结果,德育的精神性是其享受性的依托。心理契约是由期望和义
务组成的共同体,期望和义务二者在心理契约中的地位是不同的,期望是理念的、可能的,而义务却带有强制性,是必须的。二者的共同之处是都包含浓厚的精神成分。德育的意义和魅力是高校德育秩序的维持的根本,如果德育不是异化为强制或无奈,而是乐在其中,学生肯定就会选择积极回应;如果德育秩序仅仅依赖于外在的纪律或者学分或者文凭等的约束,那么德育将不再是本体意义上的德育,异化为与人为敌的东西了。高校心理契约式德育应该是德育主体的精神体验和主观感受的栖息地,评价德育秩序的主要尺度之一是双方的互动性和主观相容性,所以在德育预设环节上必须考虑德育参与人的精神体验和主观感受。
4 增强契约意识
契约意识内涵非常丰富,包含着责任意识、义务意识、诚信意识、权利意识、自我控制意识、自我约束等因子,其中诚信意识是灵魂,义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是前提,权利意识是动力,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意识是保障,强化高校德育教师和学生的契约意识意味着德育契约意识中的各个因子同时获得能量补充。高校德育主体契约意识是德育心理契约建立的思想基础,是双方对权利对等、义务对等和双方自由约束的认同、共识、尊重和履行。契约意识和高校德育心理契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德育关系双方契约意识的强化才能促使德育心理契约的优化,反之只有完善的德育心理契约的建立才能促使德育关系双方契约意识的增强。
5 做到诚信履约
心理契约式德育的执行不是靠强制力和外力,而靠的是内部的信念和自律,诚信是形成良好心理契约关系的重要保障。诚信是德育心理契约亘古不变的精神追求,是做人之本、处世之宝。没有诚信就没有道德人格,诚信是人的道德自觉性之源。我国西汉刘安曾说过:“马先驯而后求其良,人先信而后求其能”。教师和学生作为高校德育关系双方,都应该加强自身的诚信意识。学生对教师的期望要约在高校德育心理契约中起着主导作用,德育教师任何不负责任的表现(责任瑕疵)都可能会因为“蝴蝶效应”而被无限放大,最后发展成为学生违反心理契约的重要因素。以往非信息时代,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神灵、是知识和权威的代表,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着顺向信息不对称,这是维持德育秩序的重要力量。但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再简单依赖于教师或者书本,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和威胁,一旦德育教师素质不过硬(先违约),出现德行修养和信息知识的逆向不对称,就会导致原来的德育关系破裂,出现心理契约的解体。据此,优化德育心理契约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提高德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并促使其认真履行职责。
注释:
①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9).
②石鸥.教学病理学[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303.
③卢梭・爱弥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360.
④⑤⑧申来津.心理契约:德育提升的支点[J].教育研究,2003,(9):44―49.
⑥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1996.113.
⑦魏贤超.现代德育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84.
1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视野更开阔。互联网的发展和在高校的普及应用,给高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客体、内容、手段、效果乃至教育价值观带来全新的变化和新的拓展。互联网将成为高校德育的新途径、新阵地、新载体。由于互联网特有的信息高度集成性、共享性、即时性,使社会上成功的演讲、报告、德育专家辅导、电视教育专题片均可上网,共同进入“虚拟课堂”、“红色网站”、“理论园地”。大学生只要坐在电脑前点击所需教育信息,就可受到教育。现有的宣传教育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户外广告等,形式上相对独立,互联网则可以把所有传播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后移到网上,实现教育信息与大众媒体的结合。网络已经具备了传统媒介的所有传播特征,事实上无论是书籍和报刊,还是电话、传真、收音机和电视都已经成为网络的内容。
2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功能更扩展。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即时交流、现实虚拟、视频新闻、信息检索、游戏娱乐、网络会议等功能越来越多。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应用必将拓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功能,从而扩展到教学、科研、管理、教室、宿舍等各个方面。由于网络遍及校园的各个角落,涉及所有师生,在这种条件下,全球热点很快转化为国内热点、高校热点、师生热点。这种内外热点的同向反映和同步交流,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及时引导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互联网还使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连为一体。通过网络,学校可随时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做到家校结合,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合力,进一步促进社会大德育体系的形成。
3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空间更广阔。传统的高校德育手段因受制于场地和时间等因素,其覆盖面有限。而互联网的全天候贯通、全世界漫游,则开辟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广阔天地,主要表现在:一是德育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随意安排工作时间,而不必拘泥于“两课”课堂教学。二是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德育不再局限在学校的小范围内,而是走出了校园,更加快速了解学生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三是由国内延伸到国外。过去做思想工作仅局限于国内的信息,互联网的出现使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放眼全球。如此,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增强了高校德育的辐射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网络空间有多大,高校德育工作的空间就有多大。
二、互联网有利于高校德育观念的转变
1互联网有利于由灌输方式走向引导方式。传统的高校德育普遍采用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进行灌输的教育方式。互联网时代,世界变化日新月异,大学生通过网络离这个“精彩的世界”越来越近时,高校德育工作如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简单灌输方式,即停留在告诉大学生对与错、是与非、真与伪、美与丑的事实,要求他们简单服从这个层面上,就不会有什么生命力可言。虽然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并不会消失,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这一作用,教育者很可能落伍,成为一个不合格甚至不受欢迎的人,教育者必须承担起“向导”的角色,发挥“引路者”的作用。
2互联网有利于由等级身份走向平等身份。互联网上人人平等,它具备了实践现代民主教育的环境。网络空间不是面对面的,甚至是不知名的,这就提供了师生平等交流的条件,老师以专家或朋友的身份出现,给学生真诚的关心,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相反,在网络上开展德育,如果仍然抱有“等级”的观念,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学生可以不理会你,甚至只要知道你是老师的身份,他们就避而远之。一旦连交流的对象都难以找到,还谈什么教育呢?即使是匿名的,只要让学生察觉出你在说教,他们就会偷偷溜走。因此,从内心深处把学生视为具有平等地位的“人”,尊重他们的思想认识过程,尊重他们的生命体验,就成为网络环境中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必须。
3互联网有利于由封闭思维走向开放思维。由于历史的原因,高校德育工作者长期以来处于相对保守、封闭的状态,这是德育工作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使世界建立了普遍性的联系,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的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相互面对着。高校德育要以西方国家个体价值的无限膨胀所引发的各种危机作为参考和借鉴,克服狭隘的文化和价值偏见,使“共同”、“共融”的价值思维成为高校德育思维的基本特征。
4互联网有利于由单向交流走向双向交流。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者往往凭借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单向的传授式的教育,教师是“蓄水池”,学生无非是“装水的罐子”、“盛物的袋子”。今天,当学生能通过网络获得比教师更丰富、更前沿的知识时,当学生比教师更熟悉新的生存空间,更具备在新的生存空间生存的能力时,德育所具有的传递道德文化的功能就不会也不再是单向的了,师生互动双向交流才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群体的共同发展。互联网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双向交流的新形式,使得双向交流成为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观念。
5互联网有利于由集体对象走向个体对象。以往的高校德育工作所采用的基本教育方式是集体教育,如升旗仪式、校会、班会、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互联网对其参与者——社会中的个人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在任何时代,个人的道德都不只是个人的事。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东西传播起来更容易,个人的不道德行为对社会发生的影响空前增大。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进行教育”的长处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今天的学生上网浏览信息、选择信息、下载信息纯属个人的自主行为,由此发生的学生思想问题也越来越趋于个别化,这样一种现实必然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注重因材施教,更多地关注个体。
6互联网有利于由他律约束走向自律约束。传统的高校德育模式讲求教师的言传身教、社会规范的监督,对学生的约束以法律为特征。而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人们可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角色、制约,揭掉“面具”,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甚至完全无所顾忌。这意味着,在传统社会中形成的道德及其运行机制在网络社会并不完全适用,传统道德的规范作用显得比较弱化。所以,网络社会更需要人们的自律。网络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慎独”意味着人独处时,在没有任何外在的监督和控制下,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要建立一个“干净”的网络空间,需要法律和技术上的不断完备,更需要网络中每个人的自律和自重。因此,传统的以法律为特征的高校德育模式必须向以自律为特征的教育模式转变,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
三、互联网推动了高校德育手段的现代化
1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手段更丰富。随着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应用,过去常用的一些形式,如讲课、听报告、读书会、看电视、听广播、开会、谈心等,效率明显偏低,而互联网使高校德育手段更为灵活多样。互联网给高校德育工作注入的活力体现在:一是形象;二是生动;三是逼真。计算机模拟现实,使人如身临其境,得到切身体验,使事与理、情与法、形与声、形与神等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给德育工作对象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这是其他德育工作的载体所不能比拟的。
2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速度更快捷。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互联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都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互联网没有时间上的限制,无论何时大学生都可以上网获取各种知识,这就为高校德育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拓展了时间上更加广阔的范围。互联网没有地理空间上的界限,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的学生都可通过网络共享德育资源。高校德育工作的反应速度和交流的快捷是前所未有的。
3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预警更及时。高校德育工作中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消极的情绪倾向是十分重要的。互联网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预警装置。当某一个话题在网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发表情绪化的意见时,当有人在网上提出过激的行为要求时,只要德育工作者密切关注网络,这些表现都可以成为有效的信号,提醒注意问题的出现与事态的发展。与现实世界相比,网络中发表言论与抒感更无障碍,现实中的一切矛盾和内心深处的一切想法都可以在网络中无所顾忌地表达。对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视,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引导,使问题在萌芽状态得到解决。
4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联动更方便。互联网为高校德育工作的网上网下联动提供了方便有效的技术平台。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因势利导,利用互联网积极实施网上网下德育联动,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如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成立各种“工作室”,定期邀请专家学者通过网站聊天室与学生进行交流,开展网上德育,举办网络文学作品大赛、Flash大赛、网页制作以及电脑绘画大赛等,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同时,还可建立虚拟的“网上社区”,在网上组织网友“虚拟联欢会”,进行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开展民主评议、交流谈心和心理咨询等活动,在网下可组织网友“现实联谊会”,以及各种学习交流和科技竞赛活动,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优势,形成网上网下联动的局面。
四、互联网为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提供了条件
1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内容更充实。互联网使教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性走上立体化,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趋向跨越时空,这是以往无法比拟的。学生只要拥有一网电脑,既可方便地获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各种信息,又可与外界自由地交流思想,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自由性和参与性,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主体。利用互联网可以将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系起来,使学生交往面扩大,交往层次增多,交往方式多样,促使持不同文化形态、思想观念的个体在网络上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交融或相互冲突,极大地刺激人们的创新意识。
2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信息更丰富。传统的信息和知识主要来源于图书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所含信息容量少并具有滞后性。相比之下,互联网具备信息的丰富性、专门性和更新的快捷性。从信息的容量来看,互联网的网上信息可谓丰富多彩、浩如烟海。据有关资料表明,1983年全球数据库总容量是3.1亿条,1984年达到10亿条,1995年达到81.6亿条,2000年已达到100亿条以上。这些信息无所不包,内容几乎涉及人类活动的所有方面,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衣食住行,都可以在网上占有一席之地。海量的信息客观上为大学生拓宽视野、了解世界,吸纳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用开阔的眼界看待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互联网使高校德育资源整合更有效。互联网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充分整合现有资源,极大提高各地区、各类别德育网站使用效率,有效避免高校德育工作有限资源的浪费。“中国大学生在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该网站是由国家教育部主导并推动,全国大学生参与,全国高校依照“共创、共建、共管、共用、共享”的原则,以“信息交互、栏目共建、活动联办”的方式合作共建的公益性、综合性中国大学生主网站。目前第一批参加深度共建的高校已达95所。它充分发挥全国高校各自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充分调动各高校及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高校特色和创新意识的网站建设之路,大大提高了高校德育工作力量的联合、协同作战能力。
4互联网有利于不同道德的融合。异彩纷呈、多姿多彩是世界的本质属性之一。世界各国在不同的发展进程中各自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道德教育的思想,闪烁着真理的、人性的光芒。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时空界限,促进了东西方伦理文化、德育思想的汇流、激荡,为世界不同道德资源的融合提供了可能。如果高校德育工作措施得力,就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吸取各民族的先进文化、良好的道德品质。当然,由于国情不同,社会制度与文化传统的差异,中国和西方存在着不同的伦理思想与价值观念。我们要坚持“扬弃”原则,一切有益于中华民族发展振兴的先进思想文化我们都要“拿来”和吸收,一切有害于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思想、没落观念,我们都要坚决予以批判和剔除。
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法律问题及其对策分析”(项目编号:10F69)阶段性成果
摘 要: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成败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德育工作的法治化建设与构建,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高校德育工作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本文在研究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法律问题及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寻求高校德育教育法治化的解决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德育教育 法治化 实现路径
作者简介:谢昊,男(1977-),湖南长沙人,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法律系讲师、高级职业指导师。研究方向:警察职业教育、非诉讼纠纷解决制度研究。
一、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成败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德育工作的法治化建设与构建,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高校德育工作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道德状况令人担忧,高校德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德育工作者要理性审视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更新观念,努力探索有效对策,以期建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充分发挥高校德育的职能。高校德育的基本职能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培养和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他们争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从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总体实践看,其主流是好的,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的手段及方法
目前,高等院校所采用的德育教育途径及方法如下:
(一)各个高校开设“德育”教育相关课程,构成了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但是,“德育”教育相关课程在高校教育所设置课时中所占课时并不高,众多学生为的是取得相应学分,课程完成,教育跟着完成,没有形成长效以及树立长远的德育教育理念。
(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运用实际活动的参与来提升和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所形成的观念。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以团委、学生会为主体、各个院系学生组织和社团为代表,自发或定期组织各类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德育教育的一种固定模式。比如:“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到社会福利院对孤寡老人和孤残儿童进行慰问、走上街头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社会服务等。
(三)班主任、辅导员进行贴身式的德育教育。从新生入校到毕业,高校实行了班主任或辅导员全程进行管理的模式,管理内容也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德育教育工作的内容。做好德育工作是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责任。教师要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应与德育紧密结合,要从关心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着眼教育,严格要求,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实现管理育人。学校各项服务工作都应体现德育功能,全体服务人员应热爱本职工作,以身作则,优质服务,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激励,实现服务育人。
三、高校德育教育法治化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理性审视当前的困境和挑战,正视问题,迎难而上,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和新特点的需要,逐步形成创造性、开放性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积极更新德育观念,努力探索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全方位建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努力发挥高校德育职能,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当前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状况表现为实效性不强、大学生德育教育方面令人担忧,促使高校德育教育的改革:
(一)高校德育严重失位,遭遇冷淡和排挤。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智育具有重要地位,德育却因此在大学的全盘工作中严重失位,遭到冷淡和排挤。数字化的评估指标反映了大学水平评估的“知识取向”,导致大学逐渐忽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这实质上就等同于把学生当产品,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考察。道德教育在学校课程中严重失衡,诚如鲁洁教授所言:“在社会泛起唯经济主义、唯科学主义等浪潮中,当社会道德从根本上被挖空时,学校教育已经完全丧失了它应有的批判和反思功能,反而在相互同流、推波助澜中,与社会其他方面共同酿成了空前的道德危机。”
(二)德育目标定位过于片面,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内在需求。不管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看,学生个性品质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然而从目前高校德育的目标模式看,其往往强调高校德育按同一标准、同一方法要求教育学生,很少正视学生主体的内心需求,基本上忽视了道德教育的个体功能,从根本上忽视了德育对人及人性提升的关注,丧失了人及人性存在的土壤和发展动力源,德育的“人格完善职能”远退其后。其具体表现为:在德育教育要求上,重政治教育轻健康人格培养;在德育教育过程上,重既往经验灌输轻创造力开发;在德育教育模式上,重照本宣科或搬用别人模式轻自主创新。这实际上也就构成了狭隘的道德实用工具倾向,使当今的大学德育偏离了对人自身品德建设的目的性价值,出现了德育的急功近利的不良情况,这必然导致高校德育的片面化、畸形化,失去德育真实的现实意义。
(三)“两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但在“两课”教学中却呈现出教法单一、满堂灌输的特征。尽管当今的德育教学改革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用了多种教育方法,但总体收效甚微。德育的对象是有个性、有差异、有思考判断能力的个体。仅靠向学生灌输抽象的理论和规范,不顾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内心需要,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与此相伴随的另一个问题是德育内容的匮乏滞后,其主要表现为大学的“两课”德育内容模式单一,缺乏具有大学特色、能张扬学生个性的教育内容。这不仅造成了“两课”教育脱离实际,也使一些大学生认为德育内容在反复重复,从而不予重视。另一方面,德育内容过度政治化、理想化,没有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道德内容及时体现在学校道德教育中,道德教育内容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学生的道德需求欲,也不能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此外,德育评价标准陈旧、落后。我国学校对学生道德状况的评价主要是闭卷类考试,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对学生实施德育的过程可能会导致其外显行为和内隐思想的变化,这绝非标准化、技术化的试卷可以一纸评价的。考试型评价方法容易导致学生不敢表露真实想法,常常言行不一,老师也无法把握其真实的思想道德变化。
(四)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环节薄弱,德育生活枯燥无味。大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不仅要靠思想教育,而且必须辅之以必要的行为管理和德育生活熏陶,把德育生活融于大学生的行为养成中去,逐渐培养他们的道德习惯和意志力。德育教师片面地把学生看成是一种不清楚自己道德需要、只需被动接受先进道德观念的“美德袋”,一味地进行灌输,追求德育的卷面成绩,却不管不问学生的实际道德素质。这些都偏离了德育的原本定位,偏离了学生德育生活的基本方向和现实基础,不能激发学生兴趣,更不能从德育角度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在德育课的教学法过程中,教师就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尊重并引导其兴趣和意愿,培养其意图和信念,使其产生强烈而正确的学习动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来自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当前高校德育教育无论从方法、途径还是保证教育效果,通过法治化来进行保障就拥有了必要性与必然性的要求。
四、高校德育教育法治化实现路径
针对当前高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上述问题,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的法治化,进行德育教育改革。
(一)加快高校德育教育法治化的进程。当前,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相关的法律、行政规章并不多见。更多的是依靠高校内部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来保障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手段和质量。仅仅依靠各个高校内部规章制度显然无法体现高校整体德育教育的地位,除了《高等教育法》以及地方规范性文件,有必要将高校德育教育上升到法治层面进行统一规划,形成统一的指导性法律法规。
(二)完善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法治化制度建设。各个高校在课时安排、教学制度、师资力量统筹等方面都实现了一定有效管理措施。但与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来比较,管理手段和方法明显不足。有必要开拓高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领域,而不仅仅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完成德育教育。通过法治化制度的建设,能够有力保障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融入德育教育,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作用。
(三)高校德育教育中对于法治化的积极落实。落实法治化的途径可以包括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学生反馈和最终的综合评价。目前,一些高校在学生毕业档案中增加了高等学校毕业学生体能素质测评表,用来衡量学生的体能素质。在德育教育中同样可以系统的将一份从入学到毕业参与跟德育相关的内容进行全程记录,不设成绩和分数,仅仅作为一份德育教育记录和德育活动参与档案,从而量化学生在高等学校德育教育的各个环节。
(四)高校日常教学中处处体现德育教育的法治化。日常教学应当从始至终贯穿在教学手段、教学课程安排、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几个方面。实现教学管理的法治化、教学效果评价的法治化、社会实践活动制度的法治化和日常行为规范的法治化。培养学生成为道德高尚、具备职业道德、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合格毕业生。
参考文献:
[1]张元洪;高校德育法治化的现实保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1期
[2]于永成;高校德育工作法治化的现实剖析与思考;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德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时展的需要,然而我国高校德育困境依旧,对德育新向度的反思就显
>> 生态视野下高校德育发展的基本向度 走出德育教育的困境 试论我国艺术教育的新向度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德育如何走出困境 新课程下德育理念新向度 试论高校的德育环境 浅谈高校德育面临的信任困境 高校德育的困境与创新 高校德育所面临的困境 试论农村中学走出教研困境的策略 高校德育的困境以及提高德育效力的对策 走出高校动画专业教学与就业困境的设想 让学校德育走出困境 试论志愿精神的德性向度 走出“说”的困境 寻找活力教育的新向度 试论中学德育困境的原因及对策 试论高校德育网络平台的构建 试论高校美育对德育的渗透 试论高校德育主体的心理环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朱小蔓.育德是教育的灵魂动情是德育的关键[J]. 教育研究 , 2000,(4).
[4] 鲁洁.实然与应然两重性: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4).
[5] 李成月.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J].教育与管理,2010,(34).
[6]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A].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上海[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
[7] 冯建军.实践人:生活德育的人性之基[J].高等教育研究,2010,(4).
[8]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123.
[9]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