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8:55: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陆漂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陆漂移说”是德国著名的科学家之一魏格纳于1910年提出的,1912年得到了证实。这个学说认为,地球上最初只有泛大陆这一块陆地,后来,泛大陆分裂成了六个巨大的板块,分别是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大洋洲板块、和南极板块,这些板块自东向西漂移,经过了2亿年,最终形成大陆。那么,这个学说正确吗?不正确,是错误的。
自从我发现南极大陆的轮廓或南极大陆是创造的后,就对“大陆漂移说”产生了怀疑。于是就对大陆的形成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我是这样研究的。如果说大陆是漂移的,那为何南极大陆是创造的?由此可见,大陆不是漂移的。虽然大陆不是漂移的。但其它陆地也许是漂移的。而南极大陆则是创造的。
既然大陆不是漂移的,那是怎样形成的?告诉你,是创造的。因此,我提出了“大陆创造说”。
大陆的确不是漂移的,而是造物者来到地球上创造的,说明白一点,大陆是创造的。
关键词 大陆漂移;月球撞击;演变;自然灾害
中图分类号 P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6-0135-02
0引言
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已有百年的历史,魏格纳认为,“在地质历史上距今三亿年的古生代,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泛大陆。大约在两亿年前,由于太阳和月亮的引潮力作用,以及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浮在大洋壳上的大陆壳便相对落后并分崩离析,花岗岩层在玄武岩层上做水平漂移,到了距今三百万年前,大陆最终漂移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位置”。月亮产生的潮汐力和“极地漂移”力(pohlflucht),即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一种离心作用。但是,魏格纳懂得,大陆运动的起因这一难题的真正答案仍有待继续寻找。
然而,在实际问题中,如果用“大陆漂移说”解释,则留下诸多谜题。如浩瀚撒哈拉沙漠的形成,大西洋的形成,太平洋岛屿的形成,维多利亚大沙漠的形成,北美众多湖泊的形成,南极州维多利亚地以西的麦克默多海峡中干谷的形成;漂移过的板块与母体板块为什么都有一定的规律和一定的角度等等这些现象都无法作彻底清楚的解释。本文利用力学原理分析了大陆板块从断裂、破碎、漂移这一过程存在重大疑问,“大陆漂移说”中的力是无法实现的。根据原始月球撞击地点,利用其撞击产生强大的爆炸能量,瞬间破坏了地球的整体结构,在膨胀力的作用下,整体板块爆裂破碎弹起(振起),随着当时地球倾斜和逆转,陆续回落地球后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漂移’格局。
1“大陆漂移说”的力学分析
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泛大陆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该理论被确定为理想学说而载入地理教科书中,影响几代人。在人们的意识中成为不变的“定律”,是对是错无人怀疑。在实际应用中,解释地震、火山、海啸、山体滑坡及断裂带、大陆岛屿边缘断层、沿海断层等自然现象,难圆其说,更有牵强附会之感,实在令人叹息!在此,本文依据客观自然地理现象据理做一番必要的论证。
依据魏格纳所言,远古地球在没有大西洋、没有墨西哥湾、没有加勒比海、没有红海时,地壳长度从南到北海岸线长约20000km、从东(加勒比海东缘)到西(红海海口)长约7000余千米、地壳厚度达6000余米(大西洋两岸),面积如此广大、线路如此远长、板块如此巨厚、要使它垂直交叉断裂并同时分开形成宽阔的大西洋及相应的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地中海、红海等,仅凭地球本身的能量是无法完成的。如果按大陆漂移推理,则违背了两大定律:其一,违背了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或所受合力为零的情况下始终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试想,极其巨大的板块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怎么能断裂分开呢?其二,与摩擦力公式相悖。按公式
计算:美洲板块与欧非板块(西欧与非洲简称)回拼之后覆盖大西洋,形成整体结构,以岩石比重每立方3000千克计算,其产生的摩擦力初步估算为2.52×1021千克。公式内容认为:你对表面施加的压力越大,那么你受到的摩擦力也越大。况且、大西洋海底还有大面积的海盆,海盆低于周围环境,按其说:产生大西洋时,板块分开后需抬升起来,才能越过大西洋海盆外的高地漂移到现在这个程度。仅凭‘潮汐力’、‘极地漂移力’、‘海底扩张力’根本是无法完成的。显而易见,要使巨大的板块分裂成四大八块,再漂移成宽阔的大西洋,“大陆漂移说”中的力完全不可能的。
2“撞击”完成地球演变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北极考察队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北纬74°~81°、东京10°~35°的地区范围内考察发现:植物化石中含有很多种类的植物,有蕨类植物,如紫箕植物,种子植物则更多。初步鉴定有桦树,鹅尔栎,槭树等,这些植物是温带落叶林。说明很早以前斯瓦尔巴群岛是比较温暖的。在此,还可通过爆破方法得到相同的效果:一块巨大的岩石或山体,如果想从中分成多块,在任何人力和机械无法完成的情况下,爆破专家采取了强力爆破手段如愿以偿,非常成功。从爆炸产生的岩石形态查看,其断面比较平直,棱角分明,大小石块不等,大块断裂岩石与原体有明显的还原性。爆炸能量虽天壤之别,但与产生大西洋雏形及抛泄出来的岩石、板块、山脉、石沙等形成的非洲高原、萨哈拉大沙漠、维多利亚大沙漠、南极干谷地貌等等结构同出一理。因此、“撞击”产生瞬间的爆炸能量才是破坏整体结构或排开整体结构最有效的动力。
本文以此结合其四周断裂痕迹与整体地理位置分析,斯瓦尔巴群岛是受到月球撞击作用,瞬间爆炸断裂,在膨胀能量的作用下直接从中纬搬移过去的可能。钟关村在研究中发现:月球撞击地球产生的爆炸能量,迅速使南美洲板块、北美板块,非洲板块与欧洲板块四散分开。南美板块受力后被弹起脱离北美板块,迅即以巴拿马地区为轴心产生由南向西方向的旋移;非洲板块受力弹起,脱离欧洲板块向南、向东移去;格陵兰板块以及斯瓦尔巴德群岛等受力弹起后在地球倾斜、逆转和爆炸能量的推动下迅速移至北方高纬地区。同样,北美州板块受到了强大的挤压和大量的搬移,形成了大量的堆垒山脉、褶皱山脉等等;西欧、中欧的重撞,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大量的搬移与少量回落的板块、岩石等在其上形成了大面积的低陷地、喀斯特地貌、石林地貌、乱石岗地貌、山岭地貌、断裂带等等。与此同时,亚洲板块的东、南、北面及美国与俄罗斯交界的薄弱地带,板块爆裂后飞天而起,在当时地球倾斜、逆转中陆续落入太平洋之中,太平洋岛屿与白令海峡相继而生。
大西洋的产生,板块爆裂破碎产生大量的石沙随着当时地球的倾斜、逆转,形成了浩瀚的撒哈拉大沙漠;地中海、红海、波斯湾、黑海、里海、咸海的产生,在东欧及亚洲形成了部分山脉、高地、高原、沙漠、喀斯特地貌、石林地貌等等。西欧、北美位于撞击点附近,强烈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及当时地球逆转的作用,使西欧形成了大片的低陷地,北美的搬移产生的巨坑成为后来众多湖泊,如著名的北美五大湖等等。撞击能量作用在地球上转换成的反能量,从地球内部出发,在地球周身形成一个垂直向上的膨胀能量,该膨胀能量经地壳底部时,使整体板块产生不同程度的断裂、破碎、继而受力振起(弹起)脱离地球,同时在当时地球倾斜、逆转过程中,使回落的板块及大小物质,根据质量的不同陆续回落地表后,产生了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的堆积现象。撞击点背面,也就是现在亚洲大陆的东、北、南三面,在当时地球倾斜和逆转的过程中分离出来了堪察加半岛、萨哈林半岛、韩朝半岛、日本列岛、台湾岛、海南岛、菲律宾群岛等大大小小的岛屿;澳大利亚板块原本是与亚洲大陆南面相通的,月球撞击后,其引发地球周身的膨胀能量使板块破碎分离抛入空中,在当时地球逆转、倾斜作用下,不同程度的落入南太平洋中。从太空观测地球,表现出由大及小、由西北、向东南分散排布规则。产生太平洋岛屿之时,大量的石沙、尘土在当时地球倾斜时间里,堆垒于澳大利亚板块之上,形成了后来著名的维多利亚大沙漠。澳大利亚板块“受力”弹起后,由于当时地球的倾斜和逆转,回落后相对于原位置产生了向南向东方向的移动,同时分裂出了塔斯尼亚岛、新西兰岛等。
地球受撞击,非洲板块向南向东落下后产生了著名的东非大裂谷,逆转中断裂的板块又形成了马达加斯加岛。地球受撞击使印度板块断裂分离产生了斯里兰卡岛。从板块断裂形状观测分析:这些分离出来的板块减去它们的行程距离和角度之后与原大陆板块边缘是逐一吻合的。这些广布地球的地质结构及其地貌现象,成为月球撞击地球,迅速完成“地球演变”的客观依据[1]。据中国国家地理网获悉:南极州维多利亚地以西的麦克默多海峡中的干谷,被认为是地球上最酷似火星的地方,其地表荒芜砾石散落地面,与南极州周围岛屿断层、大陆边缘断层等形成结果分析,此乃月球撞击能量波及地球周身所至。因此,用“大陆漂移“”解释南极地貌现象,出现盲点不足为奇。归根结底:别人指错了路,你将无法达到预定目标。那次因撞击形成的山脉、板块、岩石、断裂带等表现出其独特的地貌特点: 1)明显的垂直断层,如大西洋沿岸、地中海海岸、红海两岸等等;2)悬崖绝壁十分陡峭,四周如刀削一般,如中国黄山地貌、云南石林地貌、地球上的岛、岛屿等等;3)形成的山脉与原出处产生了翻转角度,这是由于产生和下落时地球转动及自由落体、风阻作用的结果。如:黄山、桂林、湖南、湖北等景区山体形态等等;4)断裂带深长且宽,基本形成直线形,如东非大裂谷、中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长白山断裂带等;5)回落的巨石或石砾相互叠加置放或放于山顶之上,如中国黄山风景区中的千姿百态的奇异地貌、云南石林地貌等等。
显而易见“大陆漂移说”疑点重重,经不起推理。很难与证据充分的“撞击理论”相提并论。但 “大陆漂移说”已贯穿于人类大脑骨髓,严重阻碍和误导了人们对地球的深度认识和探索进程,导使自然灾害成为预测的“盲点”、“误区”。在此、“大陆漂移说”势必有待重新“评判”的必要性,是值得我们科学前辈及科学家们重新深度认识、思考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革命性课题。有理由认为:古老的地理学、天文学把人类导入了误区,亟需重新研究评定完善。让人类真证运用其中真理,澄清理论,让科学造福人类。
3“撞击理论”有望揭开自然灾害成因
有证据证明:地球演变是月球 “撞击”瞬间所为,并不是经过几亿年的大陆漂移慢慢形成。因此、“大陆漂移说”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成为不科学的学说。100年前的理论有值得我们今天重新论证的必要性,去伪存真,力求完美,是对人类对科学应持责任的态度。撞击理论的深入研究,可以判断和掌握地震、海啸、火山、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展、发生之规律,大大提高人类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
一 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发现历程给我们的启示
学习目标:学习和领悟科学家科学研究发现的一般方法,即猜想、假设与论证,培养为科学献身精神与品格;学习方法:文献法即上网或到图书馆,参观法即到地质馆看化石。
1 19世纪古生物学家和地理学家的不可思议(地质馆参观化石、查阅文献):古生物学家和地理学家通过不断艰苦的探险与考察发现,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的植物与邻近的南美洲大陆植物没有亲缘关系,反而同被海洋相隔很远的火地岛、南极洲、新西兰有亲缘关系。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难道这些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才分开的吗?
2 魏格纳的直觉几何猜想(观察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图,用剪纸实验法,将非洲与南美洲拼合):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1910年的一天在他观看世界地图时,被大西洋两岸大陆几何轮廓相似性所吸引,他发现南美洲海岸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一凸一凹相互对应,似乎可以拼合起来,这个直觉印象使魏格纳猜想: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贴在一起的?是不是受了某种力的作用后才断裂分开的呢?并提出了著名的大陆飘移学说。认为三亿年前的古生代后期,地球所有的大陆都联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庞大的原始联合古陆,称为泛大陆,其周围是一片辽阔的海洋,称为泛海洋。二亿年前的中生代初,这个泛大陆逐渐分裂、漂移(用微机演示联合古大陆的分裂过程)。
3 魏格纳为科学献身与大陆漂移学说的沉寂:大陆漂移学说自产生,就遭到了当时一些著名的地质学家的反对,“说他,直接证据不足,是自我陶醉,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幻想,是玩耍儿童七巧板的发明!”1930年,非常不幸的事发生了,魏格纳在寻找大陆漂移的直接证据时,也就是在他五十岁生日那天,永远长眠在荒凉的格陵兰岛的冰原上。大陆漂移学说也因此沉寂起来。
4 海底扩张学说的产生,导致了大陆漂移学说复活(微机演示大洋中脊两测磁极异常条带图和岩石年龄的对称性图)。
20世纪50年代,海洋科学研究发展迅速,人们探测到,位于大洋盆地中的海底山岭――称为大洋中脊,几乎分布在所有大洋的中部(除太平洋),是火山、地震活动最激烈的地方,且两侧分布着极性正负对称相同磁性异常条带,并且大洋中脊两测岩石的年龄也表面出惊人的对称性。于是在1961年,美国人赫斯和狄兹得出海底扩张的结论,使大陆漂移学说复活。
5 1968年,美国的勒皮雄在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6 学生自我体验:科学观察、科学实测考证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没有对不同大陆植物亲缘关系和相同地层生物化石的观察事实,没有对海底岩石磁异常和年龄的对称的实测与考证,板块构造学说是不会产生的。
科学家面对众多观察的事实,用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进行大胆的天才性“猜想”(如魏格纳面对大西洋两岸大陆的轮廓相似性,想到它们可以拼合起来),产生创造性的灵感(这些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才分开),用逻辑思维进行“论证”(用古生物学、古地磁学、岩石年龄、火山和地震分布等众多科学证据,来推断与证明板块理论的正确性)的研究方法,是科学发现的基本方法。对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一系列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无疑是最好的范例。
科学家为了寻找确凿的证据,长期远途探险与考察,那种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忍辱负重的坚强毅志,是科学发现的不竭动力(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受到了人们的批判与嘲弄,他两次考察格陵兰岛,并遇难于此),对培养学生为科学、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 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证据与应用
学习目标:掌握板块构造科学研究结论和成果,领悟其深刻的哲学内涵,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学习方法:文献法即上网或到图书馆,参观法即到地质馆看化石。
1 主要观点(微机演示板块运动过程的示意图):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漂浮于软流圈之上的地球最外层的刚性的岩石圈并非铁板一块,它被大洋中脊、俯冲带和深海沟、地缝合线等板块界线,分割成几个巨大的块体,这就是板块。全球划分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板块都在不停地运动,使陆地和海洋不断地生长与消亡,是形成地表各种构造活动(如山脉、高原)和形变(向斜与背斜、断层)的根本原因。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边缘非常活跃,是火山、温泉与地震分布的密集区。并认为板块构造运动的动力来源是:地幔中的软流层,存在着热量对流现象,并且有多个对流中心。大洋中脊是对流上升和地热的排泄口,地幔物质不断的涌出,冷却固结形成新洋壳,并与软流圈的水平流动物质一起,驱动着大洋中脊两测的板块产生相向运动。移动着的大洋板块遇到大陆壳时,就会俯冲下降,是地壳熔化与葬身消亡的地方,俯冲带恰恰是软流圈对流下降的地方。
2 证据:世界大陆轮廓具有显著的相似性。如若将南北美洲大陆和非洲、欧洲大陆彼此相向移动,两者可拼全合在一起,不留什么空隙。
大西洋两边大陆的地层、岩石、构造遥相呼应。如非洲的开普勒山和南美洲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山,可以连接起来,视为同一地质构造的延续。
从古气候、古动物群和古植物群的分布来看,南美洲、非洲、印度半岛、澳大利亚等地在古生代和中生代初期都十分接近,到了中生代之后才有显著不同,说明这些大陆曾经连在一起,后来才渐渐分开(化石参观)。
大地测量的数据也证实,同一地点的经纬度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实地测量)。实际测量:如大西洋中脊每年向外扩张2―4厘米,太平洋东部中脊每年向外扩张的速度是6―16厘米。
大洋中间海岭两旁的地磁异常是对称的;海岭两侧岩石的年龄也是对称分布的,并呈现出由海岭中心向其两侧由新到旧的变化规律。
3 应用:板块边缘是火山、地震和温泉产生的地带,为人类对火山和地震预测、预报和减灾作出了贡献(微机演示全球火山地震分布图)。
板块构造很好地回答了大洋的演化过程(微机图片说明)。
胚胎期:岩浆上升,大陆将发生破裂,形成裂谷,两旁陆壳将外移,谷底往往形成长条形湖泊,火山活动强烈,如东非大裂谷、贝加尔湖,是海洋刚刚产生的开始;幼年期:上升和扩展,由窄变宽,迎进海水,如红海和亚丁湾。若其扩张速率每年5厘米,最多经过一亿年即可造就一个新大西洋;成年期:扩展,加宽,如大西洋;衰退期:受挤压力为主,变窄,如太平洋;结束期:挤压上升。如地中海;遗痕(地缝合线)挤压上升,如喜马拉雅山。
回答了山脉和岛弧等地貌的成因(微机演示板块力的作用与山脉、岛孤的形成关系图)。
板块碰撞在挤压力的作用下,产生一系列高大山脉和岛孤海沟系。如纵贯美洲西部的南北科迪勒拉―安第斯山脉、东亚岛孤海沟系,以及东西向的阿尔卑斯山和我国的喜马拉雅山脉、阴山―天山脉、秦岭―昆仑山脉、南岭山脉等,是板块相撞挤压而形成的。
为人类寻找矿物创造了理论根据。如锡、铜等有色金属多分布在板块的边缘,而煤、石油等沉积矿物多分布在板块比较稳定的低洼地带。我国的大庆油田、胜利油田以及我国西部盆地内的油田的发现,是板块构造理论的贡献(微机演示有色金属分布与全球大大小小板块分布的关系)。
回答了许多生物分布的问题。因为板块运动,使寸草不生的南极洲才有了世界上最大的煤田的分布;才有了澳大利亚大陆的动物和植物具有那样的古老性和特有性。
学生体验:板块学说内在的科学魅力(大陆的运动、海洋的演化和山脉形成)和它所折射出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光芒(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不存在任何什么神灵与虚幻的世界),使学生领悟到,科学是最伟大的,也是最美的,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板块构造学说,在探讨山脉和高原的成因,地震活动、矿带分布,古气候状况、生物演化等领域中的作用,使学生领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以极大地改善人民的生活和生产的效益,预防各种自然的灾害,保护人类安全。
三 板块构造学说留给后人的不解难题
学习目标:养成批判性继承前人知识的学风。学习方法:查找文献。
板块构造学说并不能解释所有的现象,如大洋中脊两侧的磁异常对称,有的地方并非如此,如南太平洋和北印度洋就非常不同。关于板块驱动力的问题,虽然有关学者提供了多种可能方式,如板块运动的动力源泉是地幔物质的热力对流,但人们对这种热力对流的存在还表示怀疑,没有可靠的证据。
学生体验:板块构造学说的缺点与不足,给学生留下不解难题,为有志于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生确立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埋下了伏笔,使学生感到,人类未知事物是无穷无尽的,科学研究也是无止境的,每个人只有努力,都可能创造出伟大的成绩来。
总之,板块构造学说的典型案例教学,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内心的体验,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科学探究精神、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发现的灵感播撒在学生的心灵,是学生探究素养培养与形成在教学实践中的最好尝试。
参 考 文 献
[1]李四光.地质力学概论[M].科学出版社,1973.
[2]王耀文.地震学概要[M].地质出版社,1960.
[3]中国自然地理编写组.中国自然地理[M].高等教育出版
话说某年某月某日,玉皇大帝召集天下的各类成功人士盗凌霄宝殿一聚。
来的有哪些嘉宾呢?诸葛亮、陆逊、爱因斯坦、爱迪生等等。
正在谈说之间,以个人,摇着羽扇,一看就只是诸葛亮。诸葛亮说:“想当年,曹操老贼又有雄兵百万,战将数千,还不是被我和周瑜烧得一干二净,闻风丧胆。曹操兵败,是因为我多想了一步:北方人只会骑马射箭,不熟悉水性,而南方人熟悉水性。抓到了曹操的弱点说以就赢了。”
着魏格纳说:“我的智商也没像刚才那位诸葛先生,但我每天都望着世界地图看,比别人多想一步,结果让我‘瞎猫碰见死耗子’让我浮现了惊天动地的‘大陆漂移说’,就是因为我比别人多想一步,所以我发现了这个‘大陆漂移说’。” 接着各路人士都纷纷说明自己的成功是源于多想一步。
等各界人士都说完了以后,玉皇大帝宣布:每个神仙都必须坚持每天喝“增智口服液”。
俗话说,细节产生美。生活中的细节随处可见,细节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绚烂。细节对我们的生活重要之处溢于言表。因此,我们学会发现细节之美。
许多在细节之处的发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魏格纳是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他同时也是大陆漂移学说的创始人。而他对大陆漂移学说的初次感触是他有一次生病住院,百无聊赖时的他忽然抬头注意到病房墙上张贴着的全球地图。他突然发现非洲的凹陷处与南美洲右侧凸出处两者的轮廓重合时,是多么的吻合。这个年轻的学家在脑子中浮现出一个想法,南美洲和非洲是否曾经重合在一起?一次无意的注视,一个想法的出现,一个灵感的发挥,他马上就开始了相关资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的试验。无独有偶,生活在十九世纪德国物理学家,在做密封玻璃管发光现象实验时产生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小工作台上涂有氰亚铂酸钡的纸板发出明亮的荧光。他立即对这个奇异的现象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最后发现了X射线的存在。前者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后者发现的X射线服务于医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在细节之处的关注,刺激灵感的迸发,使他们在科学的发展史上描绘不朽的篇章。
罗丹曾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会发现细节的美,也是对我们自身完善的重要一步。在生活中,作为学生我们每天都要学习知识,通过考试来检验知识的学习程度,而我们常错的却总是细节之处。我们常常因为许多细节的错误而懊悔不已,如果我们当初为人做事时,就学会关注细节,避免本不该出现的错误,事后我们的懊悔不也会少了许多吗?
注意细节,也可以有助于个人性格的养成。细察入微,少一点粗心,多一份细心,让我们为人处世更加八面玲珑。
如果我们不去发现细节,每天就粗枝大叶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就会出现许多的麻烦。在交通领域,似小鸟外形的飞机将很难出现,因不注意交通路况而导致的交通事故频发。在医学领域,为我们检查身体健康的CT等仪器的产生时间将无限的延迟,还可能因为病症把握的不全面而导致误诊。在学界领域,大家不因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的现象而刨根问底,而致科学发展的缓慢......发现细节,关注细节 ,让我们的额发现去充实生活,推动科学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节往往可以决定成败。细节并不是细枝末节,而是要求我们用心,用认真细腻的态度去面对我们的人生,这个社会。学会发现细节,让我们小事成就大事,让细节成就完美。
〔关键词〕 地理教学;多媒体;作用;教学情境;学习兴
趣;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2—0066—01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和丰富地理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将多媒体引入地理教学之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可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优化教学过程,进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就多媒体运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谈几点自身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要上好一节地理课,教师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而多媒体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其能将很多抽象、不易察觉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如,在讲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一节时,首先,我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以歌曲《东方之珠》作为背景音乐反映香港繁荣发展的视频。在悦耳动听的音乐伴随下,学生欣赏着美丽的画面,聆听着深情的解说,宛如置身于魅力四射的维多利亚港湾。然后,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便捷的海陆交通为香港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最后,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揭示出“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这一教学重点。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顺利地完成了新课导入,可谓一举两得。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对于地理教学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有时单靠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而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则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海陆的变迁》一节中的“大陆漂移假说”,既是这一课的重点,又是这一课的难点。在讲解这一重点和难点时,首先,我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内容以动画的方式进行展示,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来了解大陆漂移假说形成的过程及其内容。然后,将教材中的插图以投影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距离遥远的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为什么会存在类似的古老地层?鸵鸟不会飞,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按理说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为什么在南美洲和非洲都有分布?”最后,运用多媒体演示全球海陆的变化,加深学生对“大陆漂移假说”的理解。这样,则使抽象的难点与重点内容变得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调动思维,培养能力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运用到的主要教具是地图册、挂图、地球仪和幻灯等,其难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无法形象地展现一些抽象的知识内容,进而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而教师运用多媒体来进行动画模拟、实验演示等,则能够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观察到地理事物变化的完整过程。其间,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其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等的养成。如,在讲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河流和湖泊》一节有关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时,首先,教师可播放一段反映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状况的视频让学生观看。然后,运用动画方式来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最后,引导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其成因。通过这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既使学生认识了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又调动了他们的思维,促进了其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此外,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一件令教师感到十分头疼的事。而教师借助多媒体,不仅能使学生快速地掌握读图、绘图的方法,而且可让他们学会如何通过地图来对地理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解决。把多媒体运用于地理教学之中,既有利于克服教师单纯利用地图册、挂图进行讲解时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的弊病,又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地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概念,进而提高他们的读图、绘图能力。
【关键词】质疑问题意识 拓展思维
行成于思,思成于惑。疑问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原始动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字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动脑筋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不迷信老师、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久之,学生由质疑到释疑,思想活跃了,意识加强了,课堂内外越来越多的创新思维火花就会迸发出来。
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往往提出一些形形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与课堂目标紧密结合,甚至有些是我们老师没有想到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当然也有些问题仅仅只是为了提问题而提问题。如何处理好课堂上这些随机的生成性问题,值得我们老师思考。下面,我就这学期以来学生提出的个别一些问题及我的解答和想法作一说明。
问题一:在初一地理介绍大陆漂移学说证据教学过程中,非洲与南美洲大陆过去有可能是连在一起的证据之一是非洲与南美洲古生物相似性。书本上提到两种动物,一个是海牛(生活在热带的浅海),另外一个是鸵鸟(不会飞)。有学生就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既然非洲和南美洲是连在一起的,它们之间没有海,为什么会有海牛呢?我给学生的解释是大陆漂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当它们缓慢分离开始出现海洋时才开始有了海牛的分布。学生的第二个问题是鸵鸟不会飞,也许历史上它能飞呢?那么它就不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呀?我给学生的解释是魏格纳及古生物学家把鸵鸟定义为不会飞的鸟,可能是他们根据鸵鸟的化石等研究它的骨骼结构判断出它在某一段时间是不能飞的,而不是仅仅从现代鸵鸟的角度出发。课后我也查阅了相关资料,觉得也存在两点疑问。疑问一是鸵鸟的祖先原来是会飞行的;疑问二是资料中提到在距今1200万年前的上新世,在俄罗斯南部、印度和我国北部,都曾有鸵鸟生活,后来,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变化,鸵鸟从这些地区绝迹。鸵鸟既然分布如此广泛,那它在南美洲和非洲都有分布就不足为怪了。
问题二:在由大陆漂移学说过渡到板块学说的教学工程中,我提到大陆漂移学说存在一定的不足,它只说明了大陆是不断漂移的,但它没有解释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在此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很多学生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板块为什么会运动?”我给学生的解释是:书上提到板块学说的观点并不完整,板块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所有这些板块,都漂浮在具有流动性的地幔软流层之上。随着软流层的运动,各个板块也会发生相应的水平运动。很多学生又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地球内部为什么是岩浆呢?”面对这样一些问题,我相信很多老师也会觉得有些棘手,我当时只能简单解释为地球的高温高压以及一些放射性物质释放出的能量造成。
基于以上两个问题,我有以下方面的思考:
首先,我认为我们教师在遇到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时,不能只关注课前精心设计的教案,严格按照教案上课,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和发展。这样,只会让“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住“活”的学生,遏制学生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原本鲜活灵动的课堂变得机械、刻板与程式化。如果我们常常忽视这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学生就会形成不求甚解的习惯,对科学的兴趣就会降低,因此,不管这些问题是否能在课堂上解决,我们都不应该让它消逝,不然这是最大的课程资源浪费,也是对学生求知心的伤害!
其次,对于在课堂上不能解决或当前阶段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在课下应该耐心的解释不能解决的理由,让学生心理上能够接受,尽量保护学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而对于能在课下研究的问题,教师应为学生提出自己的研究建议与期望,给学生实质性的课下探究的建议与安排,让孩子们自己来设计,研究,并及时与学生勾通研究进程,这样就关注了每一个学生,关注了他们好奇心。学生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重视,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的“课下问题”才能受到保护,学生的探究的能力也得到“额外”的增强。
再次,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课堂教学不断创新。我们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厚积薄发,提高把握生成性问题的能力。
问题三:初一地理介绍风向和风力的教学工程中,很多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如风力最大为多少级?8级以上风用旗帜表示,那么如果两地中一个是12级,一个是13级,这两地在图上都用旗帜标出,我们怎么能区分出哪个风力大,哪个风力小呢?还有,风尾应该标在什么位置?
这样一些问题,其实课前我已经预想到。说句实话,我对新教材上的修改也有一些疑惑。过去我们介绍风力级别一般认为12级最大,现在改为18级。当然我从资料中了解到这是因为科学技术,测量水平的进步,级别做了一些修改。实际生活中风力可能远远不止17、18级。我给学生的解释是风力特别大的情况下,一般是由特殊的天气系统造成,所以直接用天气系统来说明,而不需要用上风向、风力符号。同时,很多情况下已经不用风力来表示,而是用风速来表示。我不知道我这一说法是否准确,还是有些困惑。另外,风尾标在什么位置,我也是有些困惑的,多数资料上介绍凤尾应标在风杆右侧(北半球),我就在想这里为什么要加上北半球?难道南半球不是这样的吗?我查阅有关资料,没有说南北半球不同。希望有关同仁能帮我释疑。
基于这一问题,我的思考是教师应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并了解学情,从多种角度多元化解读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产生拓展学生思路、优化学生思维的教学预案。如对一个问题进行多种理解,引导学生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又如面对教材中容易产生疑义的内容将它作为教学重点难点预设等。
问题四: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梅子成熟季节,阴雨连绵5.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哪些是天气,哪些是气候?这些问题对多数老师来说并不存在问题,但很多初一学生却很难理解。
恐龙灭绝的原因有以下三种说法:气候变迁说、物种斗争说、大陆漂移说,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
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双腔龙可能超过50米,而最小的蜂鸟可能还不到10厘米。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来源:文章屋网 )
2、学习地理的学习地理具备的四个基本理念。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③综合的分析问题。
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 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3、葡萄牙航海学家麦哲伦环球航行: 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4、地球是球形的例子:月食现象、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观察月食的阴影区,其边缘呈 圆弧 (圆弧、直线),由此可推知地球的形状可能为 圆形。
二、地球仪
1、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作用:①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
②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 颜色、符号和文字 来表示 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4、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①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表示地理事物的颜色、符号和文字等)
②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③地球仪比地球大大缩小了。
5、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
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地轴。
6、地球仪的组成部分:底座、固定架、球、地轴。
三、经纬线
1、纬线: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①所有的纬线都是圆,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②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③赤道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2、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①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②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经纬线。
3、地轴:地球的自转轴。(与经纬线一样,在地球表面都不是真实存在的)
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4、经、纬度: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为经纬线标明了度数,分别叫经度和纬度。
①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相同纬度的纬线用南S、北N来区分)
②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③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国际日期变更线)
④经、纬度在地球上的分布:
纬度:以赤道为中心,往南北两极逐渐增大,值90度,在南北极。
经度:自西向东,度数逐渐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减小的是西经。值180度。
5、国际上习惯把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赤道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6、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度;30-60度;60-90度。
四、经纬网
1、定义: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2、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个地点的位置。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即一天。
3、产生的现象:①时差(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 ②昼夜更替
4、时差: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东早西迟,东加西减)
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5、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6、地球上产生昼夜有两个基本条件:①太阳照射地球;②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的产生与地球是否运动没有关系,但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就没有昼夜的更替现象。
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叫昼半球;没有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叫夜半球。
二、地球的公转及四季变化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不停的公转。
2、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自西向东。
3、时间:一年。
4、产生现象:①昼夜长短;②四季变化
5、公转轨道面:椭圆的
6、公转示意图: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7、地球在公转时,有两个突出特点:①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与公转轨道面相交成66.5度的夹角;②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8、15、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四季, 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 相反。
三、五带的划分
1、依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
2、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3、7月份有节气:小署和大署,最热;1月份有是小寒和大寒,最冷。
4、春季:12、1、2月;夏季:3、4、5月;秋季:6、7、8月;冬季:12、1、2月。这种四季是以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相结合来划分的。
5、同一时间,纬度不同,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会有差别。
6、极圈:66.5度; 回归线:23.5度。
7、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在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8、北半球一年之中,夏季 太阳高度 ,白昼时间最长;冬季 太阳高度最低,黑夜时间最长。
9、热带 终年炎热,温带 四季分明,寒带 终年寒冷。
第三节 地图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习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
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3、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
二、地图上的方向:①经纬网定方向;②指向标定方向;③一般定向法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读图:面对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三、图例和注记
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叫 图例,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学符号叫 注记。
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规定。
四、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2、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
3、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4、从等高线或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坡度的大小。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
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
五、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地图的种类很多,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2、地图的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也不一样。
其他知识点:
1、“世界屋脊”指的是 青藏高原。
2、
1)从哪边上山最省力,为什么?
等高线密集——陡坡,等高线稀疏——缓坡。从B处上山省力。
2)总结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并写在书上。 山顶用 表示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鞍部:两关闭合曲线之间
陡崖:等高线重叠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特征:世界上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
2、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为29%。
71% + 29% = 5.1亿平方千米
3、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地。
4、无论怎样划分,地球的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5、哥伦布(意大利探险家)——发现美洲大陆
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加加林(原苏联)。
七大洲
1、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 大洲:大陆与他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亚欧大陆、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棱兰岛、台湾岛、海南岛)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突出的部分(山东半岛、印度半岛)
3、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的岛屿:格棱兰岛(丹麦)
4、七大洲的形状都是三角形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5、观察地图可知,北半球的陆地比南半球的面积 大。
四大洋
1、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海洋: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
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大洋边缘临近大陆的部分。(黄海、东海、阿拉伯海)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的水道。(马六甲海峡、渤海海峡)
其他问题:
1、东西半球包括的大洲:
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是: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
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北美洲;
2、南北半球包括的大洲:
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的是: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亚洲、非洲大部分在北半球;
全部或大部分在南半球的是: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3、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
4、跨经度最多的洲:南极洲 纬度的洲:南极洲
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亚洲、北美洲
即跨东西又跨南北的大州:亚洲、大洋洲
5、临三大洋的大洲:
亚洲: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北美洲: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
欧洲临两个大洋:北冰洋、大西洋
北冰洋临的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地球表面海陆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沧海桑田)
① 喜马拉雅山:几千万年前是一片海洋,后来受到强大的挤压力的作用,海底隆起抬高,才成为今天的雄伟山脉。 这就是地壳运动。
② 东海海域海底:地壳下沉,人类活动遗迹被淹没。
2、大陆漂移学说: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海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的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板块构造学说:
① 是由大陆漂移学说发展而来的。板块运动引起了大陆的漂移。
② 六大板块的名称: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③ 内容: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④ 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两大火山、地震带名称: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4、板块相对运动,发生碰撞挤压,撞击成山脉(喜马拉雅山)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形成海洋。
5、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6、魏格纳在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中,发扬了善于观察、勇于实践、不畏牺牲的科学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
地球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孕育着许多的生命体,地壳运动时,就会给地球表面带来许多改变,断层、高山、海沟、盆地、大陆漂移等等都是地壳运动的反映,也给人们带来了影响。拿盆地来说,盆地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可以让人们使用,给生活带来便捷,同时盆地的风采是不容错过的,现在就让城市文化带你一起来看看吧。
南亚大盆地就是巴基斯坦东部——印度拉贾斯坦邦的大盆地,主要在拉贾斯坦邦,面向南部的阿拉伯海开口,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
主要是沙漠构成,拉贾斯坦西部拉贾斯坦平原有大量沙漠,与巴基斯坦之间塔尔沙漠属内陆水系,为农牧业地区。
西南——东北绵亘有阿拉瓦利山脉,为东部半干旱区与西部干旱区的天然分界,地下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拉贾斯坦东部昌巴尔河(恒河支流)流域,为半干旱的农业地区。
(来源:文章屋网 )
一、利用地图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识始于观察,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地图教学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有些学生刚开始观察地图时,往往被图中的五颜六色所吸引,盲目乱看。只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有目的地观察地图,我们才能获取有用信息。所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地图中的地理事物、现象。
1 按空间顺序观察地图。
凡地理事物具有明显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差异的地图,都可按照空间顺序观察。如可按自北向南的顺序看“南亚地图”,按自下而上的顺序看“气温的垂直分布图”,按从沿海到内陆的顺序看“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以海洋为起点按逆时针方向看“水循环示意图”等。
2 按时间顺序观察地图。
对于反映地理事物、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特点的地图,如“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大陆漂移图”、“人口增长统计图”、“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图”等,可按时间顺序观察。对于“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图”,可按“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的时间顺序观察。
3 按逻辑顺序观察地图。
即按地理事物内在联系的逻辑顺序观察地图。对于各种地理成因图、地理特征图、地理规律图、地理联系图,都可按逻辑顺序观察。如对于德国“莱茵-鲁尔区”图,可按“莱茵鲁尔工业区的发展条件主要工业部门主要工业中心工业区”的逻辑顺序观察。
二、利用地图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大脑的思维加工,创造性地形成新事物形象的能力。想象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也是地理科学发展的源泉。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各种地理图像和模型来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在利用地图辅助教学时,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1 利用图形进行想象。
即把地理图形想象成学生熟知的一些事物,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可把“我国的轮廓图”想象成一只报晓的雄鸡;把“法国的轮廓图”想象成六边形;把“新疆的地形特征图”想象成新疆的“疆”的右半部分,“三横”表示三个山脉――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两田”表示两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2 利用图例进行想象。
学习语文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词汇,学习地图也要熟悉常用的地图词汇,不能看一个符号查一下图例。如学习“中国水系图”时,要熟悉图中符号的形和义,并相互联系,想象地理事物的位置、范围、特征、成因等。如看到湖泊的符号,就想象它是聚水的凹地;从颜色上可以想象它的性质,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根据等深线、分层设色和深度注记,可以想象它的深浅;联系它周围的事物,可以想象湖泊周围的气候、植被以及湖泊的成因等。又如联系河流的流向,可以想象它是内流湖还是外流湖;看河流的分布和流向,想象地形大势。再如看等压线的疏密、弯曲程度,可以想象风力的大小和方向;看等温线的疏密、曲折、走向,可以想象海陆分布、地势商低、地形特点、洋流性质等影响气温的因素。
三、利用地图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力是间接认识事物的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地理教学中的智能培养,主要是指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力。借助地图,让学生联系地理事物、现象进行思维,是培养学生思维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利用地图辅助教学时,教师应主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思维和空间思维。
1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讲“大陆漂移学说”时,教师可以出示“南极洲矿产资源图”并设计一个逆向思维的问题来导入新课:气候严寒、不长树木的南极大陆为何有煤的存在?同学们通过逆向思维:煤-植物-气候,得出南极大陆漂移的结论。实践证明,设计逆向思维的问题很容易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某一特定的信息目标出发,思维向外辐射,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和方向,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想象,从而探索出多种多样的设想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思维。在地理教学中,针对中学生思维敏捷、好奇心强、善于想象等特点,教师可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力。讲“南极洲”时,教师可以用“南极洲图”、“南极洲矿产分布图”、“中山站、长城站景观图”、“南极的企鹅和冰山图”,要求学生抓住一个“高”字发散思维,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南极洲的六个“高”:地理纬度高、地势高、寒冷程度高、风速高、自然资源储量高、科研价值高。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中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但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不能形成创造性思维。传统的地图教学仅强调会读图、分析图,这只能算是一种“看图说话”,属于地理思维的初级阶段。现代的地图教学强调综合、概括、发现,注重培养学生从地图中创造性地获取信息的能力。如讲完“冷锋、暖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绘出冷锋、暖锋的示意图,并进行对比观察。在对比观察后同学们发现:冷锋雨向暖气团一侧飘落,暖锋雨向冷气团一侧飘落;冷锋雨主要为锋后雨,暖锋雨则为锋前雨;冷锋锋线过境后该地区仍有降水,暖锋锋线过境后该地区雨过天晴。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
地理思维不仅是平面化的,而且是三维的、空间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提高空间思维能力,不能仅停留在平面思维上。如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锋面雨的形成以及大气环流中三圈环流的形成时,均要求学生结合相关地图,进行空间思维,从而掌握相关知识。
四、利用地图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让学生动手操作比教师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对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这会促进其思考、探索,在不断失败中取得成功。如在讲解地轴、两极、经纬度、经纬网等知识点时,有些学生总弄不清楚。这时,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比如让学生在课后用乒乓球做小地球仪。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仅此较顺利地掌握了有关知识点,而且能积极发现问题,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我昨天看电视时,发现有一个台是播关于恐龙的,我十分好奇,便看了一会儿。电视上说:恐龙灭绝是一个众说风云的事情。有许多说法,比如:陨星碰撞说,气候变迁说,物种斗争说,大陆漂移说,地磁变化说等等一系列说法,相信的人数最多的是陨星碰撞说。
陨星碰撞说指的是:在恐龙时代末期,一个巨型的陨石从天而降,正在他快脱离大气层的时候,许多恐龙就已经看不到世界了,这时气温高达40摄氏度,许多恐龙相继死亡,这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那颗恒星已经撞上了地球,森林燃起了熊熊大火,这颗行星霎时间分成了千百块石头,飞到了大气层上面,落了下来,它带着火光,飞向了地球,大部分陆地成了火海,有的巨石落到了海里,发生了大海啸,淹没了很多岛屿,恐龙也自然而然的灭绝了。
物种斗争说是: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恐龙灭绝不至这几种,要想正真知道,还得看科学家的能力了。
庆师附小四年级: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