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8:55: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怀念母亲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然而,在实际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将精力与时间花在教材上,忽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反应。尽管以学生为主体,但更侧重知识传授,对语文能力的培养考虑不多。此外,不考虑学生们的差异性,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也不密切,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能力发展。因此,在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正确认识备课的重要性,实现有效备课。
一、明确教学宗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现代教育要求,语文教学不只要传授学生知识,侧重学生知识的把握,而且要系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整体提升。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明确教学宗旨,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文化修养,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陶冶情操,提升语文素质。
例如:教学《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其教学目标是:贝聿铭在建筑设计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建筑设计中,贝聿铭所体现出的革新创造精神与其一片爱国心。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欣赏建筑艺术的兴趣,培养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笔者设计课堂讨论环节:通过哪些形式,我们可表现出爱国情感、爱国之心。设计活动环节:让学生熟读课文,观看与揣摩央视名记者的人物采访节目,做“小小记者”,尽可能地提出有价值性的问题。通过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完善学生人格,真正落实语文的教育目标。
二、合理利用课文资源,设置教学情景
传统备课,教师往往认为文本是备课的中心。然而,文本承载的信息极为有限,对学生发挥创造力有限制作用。新课标教学,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与探究,这需要教师善于从文本中提炼知识信息,突破与超越文本,灵活地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情境设置中,备课是关键,在备课中,教师要注意文本知识的教授,还要备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情境设置。
例如:教学郭沫若的《石榴》一文,笔者在备课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把备课的重点放在怎样指导学生赏析文中描绘石榴花的优美语句,把课堂教学设计为欣赏课。然后,与文章的背景相结合,指导学生把握作者赋予石榴的象征意义,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写作目的,深刻地感受到课文的主旨:生命的奔放、热烈、执著。
三、展现沟通本质,增强情感体验
语文备课,教师应体现沟通本质,思考怎样引导学生和知识的沟通,与教师的沟通。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注重过程组织,考虑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优化教学活动设计,以学生为本,备出精彩,展现特色。
第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巧妙沟通。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灵活地采用各种适合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只有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才可以体验到学习的愉悦、学习的乐趣,将课堂视为快乐园地。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关注学生实际,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生活成长相结合,体会到学习中的责任,从而进行有意义、自主性的学习。这一目标的实现体现在备课中,则是教师应构思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与问题方式。
例如:《我的母亲》的备课,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作者回忆了童年到少年时代在母亲严格要求与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达出其对母亲的敬爱与怀念之情。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给我们的爱护、关心是最多的,你们与母亲之间有哪些难忘的亲情故事呢?请谈谈。通过这样亲切的问题,可使学生融入学习与思考情境,深入文本,体验文本情感,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沟通,与同学的讨论,与教师的交流。
第二、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备出教学特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的学习有个性化表现,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关注与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与选择性,其教案设计应具有知识层次,从而使学生以自己的高度尽情发挥、自由学习,让语文课堂沟通无限。
例如:《苏州园林》的教案,如此设计:苏州园林有不同的景观布局。你们回忆一下,对园林的哪个布局最为欣赏,可通过自己的方式来独立完成。如可以运用语言来描绘出布局;喜爱绘画的学生,可画出其布局;喜爱搜集资料的学生,可课前查找与苏州园林相关的资料、图片;而喜爱朗读的学生,则可进行诵读。若你们还有其他方法也行。这样为学生营造出个性化的学习氛围,让每位学生都可以体验到学生的乐趣。
四、增强教师文化底蕴,备出个性化教案
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要想备好课,除了花精力与时间在课本研究上,还应注重自身的文化底蕴,备出个性化、创造性的教学方案,然后体现于课堂教学中,以独具风格的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情感,调动他们的主动参与性。
第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若仅局限于课本,照搬硬套,那么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而,教师在备课时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丰富课程教学中的人文内涵。这要求教师应博览群书、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唯此才可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以文化熏陶和美的体验,让学生爱上老师,爱上学习。
第二、强化自我设计教案。有些教师只是照搬他人的教案,若运用不当,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只有融入教师个性化教学理念的教案,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语言,才可以真正地拨动学生心灵,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提高他们的语文感悟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教案,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使课堂教学洋溢激情。同时,在备课设计中,教师应关爱、尊重每位学生,实现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合作过程。而我们有些教师却将课堂教学过程视作完成预设方案的不变流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于是,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叫你读书,你就不能写字,学生没有学习的自,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剥夺了学生的权力。而且,我们的课堂还始终如一地追求“求同”思维,因为普通教师认为:求同既是教师教书的起点,也成为教师教书的归宿。“书本”无非是个“例子”的东西变成了学生学习目标的“唯一”。在这一思想模式下,“学生主体”永远处于被动地位,而处于被动地位的“学生主体”再怎么变,也改变不了他“质”的地位。在培养高素质、有创新能力人才的今天,我们必须改变僵化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在平淡中见“奇”,在普通中见“异”,在复杂中见“捷”。可见,求异思维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尊重生命个体的集中体现。
其次,就教学方法而言,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使我们的学生思维定式太强、过于严谨、过于崇拜权威,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就会日渐消退。个人素质就会下降,教学效果就会降低。
怎样改变课堂教学的现状,把课堂还给学生,让生命充满活力?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在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教师是激励者、促进者、辅导者和协调者;我们的学生则是积极探索者、创造者。要变当前的启发式教学(谈话讨论教学,师生互相问答,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为现在的探究式教学(师生共同讨论、研究、作实验,主动构建知识,达到知识创生)。让我们的学生带着教材(或问题)走近教师,加强师生互动、学生合作,让他们处于十分宽松的环境中。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把民主带进课堂,创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互动、互促、共同提高;把合作带进课堂,建立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创新和实践,让学生掌握自学的金钥匙;把成功带进课堂,让学生品味学习的快乐,让不同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具体做法:
1.把自由还给学生。这里主要讲思维定式上的自由,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思维替代孩子的思维,要注重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新人才:如学《称象》一文后,可以问学生:还有什么更好的称象方法?(有学生说可以让所有官员一起上船称到直线,再分别称官员的重量,不也就称出象的重量了吗?)多么可喜的思维火花!再如学《井底之蛙》一文后,有学生说:我就要做井底之蛙,因为外面的世界水污染严重,还可以逃脱被捕杀的危险。真是“平”中见“奇”,要求全民提高环保意识。由此可见,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在这里达到交融。
2.把时间还给学生。一堂课只有40分钟,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要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冲击波”,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大组辩论。如分析《咏柳》一诗,我只提了两个问题:(1)这首诗的题目是《咏柳》,为什么全诗却没有一个“柳”字?让学生思考,最后辩出结论,是由于作者抓住了柳树独具的特点:绿、软、细、均,从而达到理解诗意的目的;(2)“咏”字在这里怎样理解?那么作者在诗文中又是怎样赞美、歌颂柳树的呢?通过小组讨论,大组辩论,得到作者咏柳的真正目的是咏春天。
3.把实践的机会还给学生。教学《田忌赛马》一文,我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实践活动――我们也来试一试:选一名学生当解说员转播第二次赛马的情况,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再选一名学生当齐威王的谋士,给他献上一招,使齐威王第二次赛马照样赢,锻炼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深刻性。第二个活动是创新活动――第三次赛马:让学生分成两个队,一队代表田忌和孙膑,另一队代表齐威王和他的谋士们,双方吸取前两次比赛的教训,好好研究怎样取胜,然后进行第三次赛马这一活动,这是围绕文章中心“讲策略”来设计的,让孩子们亲自“赛马”,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品质、情感体验得以可持续的发展。
4.把感悟留给学生。可以这么说: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感悟出来的。我们在教学《荔枝》一文的最后一句“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时,可以引导学生睹物思人,感到作者言已尽而意无穷,悟出作者没有说出的话,想象“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从而提炼了文章的中心。再如有一名老师问学生:春天到了,雪化成了什么?绝大部分学生说化成了水,而却有一名学生说:化成了春天。多么奇特的内心感悟!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激励学生深层次的感悟,培养创新人才。
5.把信任传递给学生。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承认,相互激励。学生是独立的人,有个性、有差异,我们不但要承认差异,还要张扬个性。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特别强调“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6.把娱乐送给学生。让学生在求知过程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家》一文我们进行了拓展练习:蓝天、树林、小河、泥土,还可以是谁的家?要求大家练习“说”,也可以写成一首小诗,最后奇迹出现了,竟有学生说出:蓝天是彩虹的家,树林是小兔的家,小河是小虾的家,泥土是土豆的家。我们运用激励机制,颁发“创作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说明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了心思,成了思维的主人。
如果我们都能做到以上几点,我相信我们都能验证大教育家杜威说过的一句话:教师不应站在讲台上,应该站在学生背后当顾问。
课堂问答是我们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应或评价,即课堂理答。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即时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对话”。有效的课堂理答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究竟怎样的课堂理答才是有用、有效的呢?从下面的三个事例中可以看出端倪:
案例一:窦桂梅老师执教《秋天的怀念》片段。师:同学们,母亲去世七年之后,作者写了这篇文章,结尾就落在这里――“要好好儿活”。那么,他究竟懂得了要怎样好好儿活?我们一起来读读描写的句子。师:下面同学就结合这句话,可以小组合作,好好讨论讨论,可以自己思考,他们究竟懂得了该怎样好好儿活?生1:“淡雅”,就是说人可以活得平凡,或者普通一些也可以的。生2:其实,人可以活得淡雅、高洁、热烈、深沉啊等等,不管怎么说,每一个阶段不一样的,总之要活得多姿多彩,也就是泼泼洒洒。生3:我想补充,不管有多少秋风萧瑟,有多少风雨打击,人活着就要泼泼洒洒地笑对人生。就是说,要活出自己的尊严。生4:我看,因为不同的花有不同的特点,母亲想让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心灵里、在人间绽放出属于自己美丽的花,也就是母亲让儿子选择自己的人生。(热烈的掌声)师:母亲没有告诉儿子,你就得是这样的花,母亲是让儿子自己去选择,活出自己的个性。淡雅也好,高洁也罢,热烈而深沉也行,总之,要活出自己的……生:活出自己的个性。
案例分析:窦老师借着,体会“我俩”的“好好儿活”,堪称经典。很多教师在解读这一块时,总是研究的不同特点,浅层次理解的象征意义,用直白的讲述告诉学生应该像那样坚强,那样不畏严寒等。而窦老师是“穿”过的表象,这一文学象征意义的写法,直接进入更进一层的“好好儿活”。让学生借着的“淡雅、高洁、热烈、深沉”等品格体会到人活着的各种滋味。窦老师理答行为的动态生成,证明她对教材有着充分深度的解读,并熟谙于心,运用不断的引答行为,感染学生情绪,引导学生思维深入。
案例二:二下《识字5》教学片断。师:雪下的大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雪下得很大,很多很快。师:你是从下雪的速度很快看出雪很大,不错,谁还有不同的看法?生1:我看到远处山上都结冰了,说明雪很大。生2:全部都是雪白的了。师:山上、地上,书上,整个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谁能读好这个词语?(出示:大雪)师:北风呼呼的刮起来,鹅毛大雪下起来了,气温一下子降了好多度,让人感觉特别寒冷,这是因为北方来了一股冷空气,这种特别寒冷的气流就叫――寒流。生:(指名读,齐读)师:读的真好,老师送给大家几个词语?(出示:鹅毛大雪 大雪纷飞 雪兆丰年)生:练读。
师修改后的理答:(在学生观察画面,有了感性了解后)刚才,大家看到一朵朵,一片片,一团团的雪花纷纷扬扬下个不停,这就是叫大雪纷飞(出示:大雪纷飞,领读)。这雪像鹅毛一样大呢,你能读好这个词吗?(出示:鹅毛大雪,领读)。看着这么大的雪,农民伯伯最开心了,它预示着来年可能是个丰收年,这就是成语――雪兆丰年。(出示:雪兆丰年,领读)
案例分析:教师根据预先的设计,一环一环照搬教案,没有很好的考虑到学生感受,在推荐收集的“好词好句”的时候,只是简单的出示,让学生读一读就过场了,词语的表象没能完全建立在学生的头脑中,使成语的学习脱离了情境,理答行为滞后了。
如果能稍作修改的话,就可以帮助学生进入学习成语的一个场,这对于擅长直观形象思维的二年级学生来讲是很有帮助的,他们将马上意会到:纷纷飞扬的雪花就是“鹅毛大雪”,飘落的情形可以用“大雪纷飞”形容,从而突破难点“雪兆丰年”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作出调整,使自身的理答行为具有指向性、指导性,能够助推师生对话的深入。
案例三:《最后的姿势》教学片断。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2-7,画出描写谭老师语言和动作的语句,用心品读,想一想,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生:“大家快跑,什么都不要拿!快……”可以看出发生地震时,谈老师并不是很着急,而是很镇定。师:谭老师着急吗?他急的是什么?生:他急的是自己的学生。师:好的,但同时就如你所说,他又非常地镇定。为什么要镇定?生1: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只有镇定疏散学生们,逃离现场。生2:我发现这里有个感叹号,在这种情况下,谭老师在心中一心只想着学生,没有想到自己,他是一个在危险面前沉着冷静的人。生3:省略号说明他还有很多指挥,这里没有全部写出来,当他指挥别人的时候,他没有想到自己要冲出去,当同学们都出去的时候,才想到要出去。师:你们连标点都咀嚼出味来了。请你把场面非常紧迫,而谭老师那种果断下命令的感觉,用朗读传达给大家。
案例分析:教师灵机处理的上述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谭老师能够镇定自如的指挥学生撤离,这是常人无法做到的,因为此时此刻,他的心中只想着学生。
当学生阅读文章后,模糊的感受到谭老师身上的这一特性,教师敏锐抓住“着急与镇定”这对矛盾体,通过追问带着学生剖析谭老师的内心世界。学生透过关键词语、标点,在文本中走了个来回,设身处地的领悟到谭老师其实很着急,同时又非常的镇定。这种镇定源于他对所处环境的清醒认识,源于他对学生的爱,至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有了深刻的领会。可见,在学生思维模糊处的追问,往往一锤定音,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作者单位:常州市东方小学 江苏】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听课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我花了约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一语道出了教师备课的真谛。
的确,“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的有效性。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备课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通过以下五个步骤实现有效备课。
一步曲: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起点
要让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有所收获,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也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所谓起点能力(起点行为),就是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最重要的因素。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大大拓宽了,再某些方面学生对信息的掌握可能比老师更快、更多。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像,许多课本上实际或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与学生截获搜信息的速度和容量是平等的,也是互补的,教师事先所设定的教学起点不一定是学生的真是起点。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能力确定教学的起点,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其前提就是必须了解教学的真实起点。
二步曲: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准确把握教材。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我们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来教教材。所以我们就可以依据“课程标准”重组教材或调整教材顺序等,准确把握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学会哪些学习方法,以及本节课在整个单元教学和整册教学中的地位,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已不再是知识本位的教学,而是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的发展,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负责任,于是教学中我们更加关注过程与方法的培养;其次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最后才是知识与技能。首先明确本节课我们将培养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和培养哪些学习习惯,在教学中采取的策略是什么;其次在教学中通过怎样的方式或通过设计什么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最后通过学习使每个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步曲:理清教学思路,设计教学过程
窦桂梅老师认为文章的主题即“题眼”。那么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可以抓住文章的“题眼”引发开去,理清教学思路,纵向、横向构建整个课堂。在听窦桂梅老师的《秋天的怀念》这一课时,不难发现,她紧紧抓住“好好活”一词为“题眼”,进行课堂构建——先体会母亲的“咱娘俩在一块要好好活”;再探究“我俩在一块要好好活”;最后引申到“我们在一块要好好活”。如此一来,课堂的教学思路极为清晰。我也将此法引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在备《最大的麦穗》这一课时,我并不急于搜集课外资料和教学参考书,而是认真“啃”教材,钻进去,最终抓住“最大”一词为“题眼”,进行课堂构建,步步深入、层层设疑。这么一来,这堂课的思路就从“乱花渐欲迷人眼”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清晰。
有了清晰地教学思路,我们就可以按照思路设计教学过程。备教学过程主要目的是实现教学结构化,精雕细琢地对教学时间,情境创设,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进行科学化的总体设计和规划,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习收获最大化,深刻感受学习经历,体验紧凑而快乐的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益。我认为这个环节是教师整个有效备课过程的中心环节。因此,在这一环节的备课,我们只有细致、执着地精雕细琢,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出彩。
四步曲:美化教学语言,捕捉教学细节
一个气质高雅、精力充沛、神采飞扬的教师必定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而且小学生最善于模仿,我们的言谈举止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备课时,我们虽不可能把每句课堂语言都预设好,但比较重要的过渡语言和总结性语言还是可以预设的,这部分能预设的语言,一定要仔细推敲。要考虑到是否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是否能最直白地表述核心知识点?怎样呈现就更富有激情,具有“煽动性”,更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怎样做到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合二为一,相得益彰,从而一程一程地推进课堂教学甚至形成课堂的。这虽为教学细节,可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对语文教学来说,具有潜移默化、推波助澜之功效。
五步曲:进行教学反思,修正教学行为
关键词: 接受美学视野 文学阅读 教师角色 批判者 反思者
接受美学强调教师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接受美学理论指出,阅读教学活动不应是教师的独白,而应该是教材、教师、学生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交流,最终达到三者的“视野融合”。这必将引起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刻变革。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我着重论述教师在文学阅读教学活动中所应该扮演的角色。
新课程标准一再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滔滔不绝的“一言堂”式的阅读教学在今天变少了,但是又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在阅读教学中,从备课到上课乃至作业批改都由学生轮流进行,教师只是作为发问者、点名者、旁观者,只是赞不绝口地说“好”、“很好”;课文阅读成了漫无目标的“野餐”,师生把文本的语言、意象、人物、景致等当成材料,按各人的视界,加上了自己的观点,各说各的,失去了评价的客观标准。只有学生畅所欲言而没有教师精当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只有学生的想象体验而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思想引导,只有学生的诵读感悟而没有教师缜密的思维和优美的语言的闪光。其实不管是过去的“一言堂”还是现如今的“大放羊”,主要的问题都是没弄清楚教师的角色。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清楚知道的,只有知道了自己的角色,才能抓住阅读教学的精髓,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接受美学理论观照阅读教学中的教师,就会发现在阅读教学的三个最重要的主体——教材、教师、学生,教师主要扮演文本的批判性读者、阅读教学的反思者等角色。
一、文本的批判性读者
教师应该成为教材文本的批判性读者,也就是说应该能够发现文本的几乎所有空白,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填补,同时还必须对文本保持一种批判性的态度,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期待视野对文本进行取舍或增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做到:
1.扩大自己的期待视野
教师要想在阅读教学中,敏锐地抓住文本中适当的空白、未定性来引导学生阅读,必须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尤其对教材中相关文本的视野更应该达到比较宽广的程度。没有宽广的视野,你就很难体会到杜甫在《登高》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艰难”一词所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没有宽广的视野,你也很难体会到杜牧在“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自认自己军事才能优于周瑜,然无人赏识的隐而不露的思想;没有宽广的视野,你更无法体会到张祜在《宫词》中以宫女被冷落的悲惨遭遇含蓄表达其不幸和悲哀的深沉情感。一桶水和一杯水的比喻尽管在今天已成老套,但是没有“宽广”的一桶水,教师又怎能引导学生领悟文本中一杯水的精华?厚积才能薄发。
2.与文本真正对话
阅读在接受美学中已经成了一种本体性的存在,但并不是任何阅读都是对话,只有真正实现与文本的视野交融,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文本。黑格尔认为:“每件作品都是和读者中每个人所进行的对话。”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首先向文本敞开自己,与文本真正对话,才能在后来与学生的对话中,产生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只有自己与文本真正对话,读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才可能让学生在平凡处见惊奇,让课堂迭起。但是在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在备课时不把精力集中在阅读文本上,而是在匆匆浏览文本之后就搬来一堆教参、名家教案借鉴,他们得到的完全是别人的解读,根本没有自己的声音。这样的备课根本不可能情溢于中,这样的课堂更不可能吸引学生。为了教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我与地坛》(节选)一文,我深入教材作了如下尝试:①教师反复阅读;②深情询问:史铁生是在什么心境下写下了这篇文章?为什么面对这座早已被废弃的古园,你却会发出“它仿佛就是为了等我,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我四百多年”的感喟?为什么在你眼中,“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③查阅史铁生的生平事迹,阅读《我与地坛》全文,特别是仔细揣摩史铁生内容极为接近的《秋天的怀念》,经过细细体会,想象还原,作者在园中无奈的挣扎,以及在母亲精神的感召下自我救赎终于在与文本的真切对话中浮出水面。这就是这节课能真正吸引学生的重要原因。当然,做到这一点建立在教师不断扩大自己期待视野的基础上。
二、阅读教学的反思者
课堂上阅读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师工作的结束,他还必须反思课堂阅读教学,成为阅读教学的反思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我认为:一个教师的教学进步与每一次课堂瞬间的反思紧密相连。2007年10月25日学校金秋开课日我上公开课与学生共同学习《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在分析文章的结尾:“‘牛奶’,我喃喃地说……”时,由于时间所剩不多,我在急切地追问学生对“牛奶”如何认识无果的情况下,自己“激情洋溢”地匆匆讲述完,尽管这堂课似乎还依然得到了不错的评价。课后我在和听课教师的反馈中作了如下假设:“牛奶”是整篇文章的精华,它意味着小说中的主人公渴望得到精神上的滋养,小说以此结尾正是暗示读者身受军国主义毒害的年轻一代在觉醒。这个结论是整堂课的最动人之处,但最煞风景的是结论竟然出自教师之口。假如我不是为了赶教学进度,让学生分组交流,让他们交流后碰撞出的思想火花代替我的“激情洋溢”,那么这节课即使不完整,也不会有什么妨碍。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以学生的主体替代教师的主导,这是一位语文教师应有的人文关怀。此后,几乎每节课我都会习惯性地反思,并时时提醒自己:要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感受放在优先关怀的位置上。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坚持在实践中多做反思,那么教学的进步指日可待。
结合,却留下了食言的承诺
贾樟柯出生在山西汾阳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个售货员。贾樟柯连考了三年,1993年终于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那时他组织了“青年电影实验小组”,还大张旗鼓地印了T恤衫,准备轰轰烈烈开展他的导演梦。他的热情吸引了一个女同学的注意。
这个女同学就是朱炯。朱炯是摄影系的高才生,精通法语,许多作品曾获得国内外大奖。一次在欣赏朱炯的摄影作品时,贾樟柯说:“我们两个似乎都在表现觉醒和困惑中的人。”他的话让朱炯微微一震,心想:“这个小伙子眼光很锐利!”
一天,贾樟柯突然找到了朱炯,“我很欣赏你的摄影表现手法,我现在想拍一个短片,能否请你担任摄影?”朱炯欣然答应。于是,朱炯的摄影机在天安门广场凝视着人群,在嘈杂的音乐声中,来来往往的生命忙碌地穿梭着。这次的合作让两人发现双方如此默契,话题一下子多了起来。贾樟柯在这个已留校任教的女老师面前像个孩子一样地畅谈自己的理想,他兴奋的声音淹没了多日以来的疲惫。
1996年12月,贾樟柯的第一部作品《小山回家》再次在朱炯的合作下得以完成,这部用纪实手法,全部采用非职业演员的“颠覆性”作品获得了香立短片及录像比赛故事片金奖,这个成绩给了贾樟柯无比的鼓励。“祝贺你!”朱炯伸出了手。此刻的贾樟柯由于过度兴奋并未去迎那只真诚的手,而是一时语噎,用很深情的目光来回馈这份礼物。长久的注视中,两人相爱了……
朱炯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同时她又有强烈的事业追求,贾樟柯的很多艺术灵感都来自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友。那时贾樟柯拍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凑钱拍的,所以恋爱时他也很窘迫,善解人意的朱炯从没有提过什么要求。一次,贾樟柯约会来晚了,满脸愁容。朱炯了解到他想拍一部新影片,但愁找不到好一点的摄影机,租器材显然开销太大。朱炯当时没说什么,三天后告诉男友摄影机借到了。原来朱炯找了一位女同学去跟摄影系借器材,人家不肯,两人就一起去磨,磨了三天,对方最终答应可以在下班时间使用。
那时,贾樟柯每天都期望见到朱炯,他觉得对方身上有一种魔力,能带给他好消息,新创意,还有亲切的思念。在细水长流的相处中,贾樟柯感觉到了她是一位极有修养,又让人感觉温暖和振奋的女人。
一天,朱炯笑着问贾樟柯:“我们恋爱五年了,除了电影,你不想对我说些别的什么吗?”贾樟柯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热切的期盼,心中一动,是的,该是结婚的时候了。就这样,一贫如洗的贾樟柯在这一年迎娶了朱炯。婚礼太简单了,简直有些寒酸,直到多年以后,许多老友才知道贾大导演还有位北京电影学院当副教授的妻子。
虽然经济不富裕,但年轻的贾樟柯却有着无穷的情趣和创意。经常在妻子下班的时候,他躲在窗外某一个隐蔽的角落,待妻子进屋时便会发现一枝接一枝的小苍兰从窗口飞进来,它们还像着了魔法一样瞬间摆成了一个漂亮的心字。朱炯捡起细看,原来是自己的毛衣针上面缠上了洁白的苍兰,小花随处可摘,显然不需多少金钱,但创意却令人感动。“一共22枝,纪念我们结婚二个月。”贾樟柯略带顽皮的嘴角轻轻微笑。朱炯很惊喜,她喜欢丈夫的这种小玩笑,但她是个内热的女人,“谢谢你这么有心,我不要物质的丰裕,情趣的偶尔点缀真的让我很开心。”
结婚初始,贾樟柯一直坚持要送给妻子一枚戒指,朱炯拒绝了,说:“哪天你拍片子,片尾写上献给我就可以了。”朱炯的话随性率真,彰显个性,贾樟柯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可是随后发生的事,让贾樟柯食言了,并成为一直来的遗憾。
离开,只为修整美好的未来
2000年,贾樟柯被法国政府授予文学艺术界最高荣誉――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贾樟柯游刃有余地穿梭在法国和德国,把他新锐、真实的电影理念传达给世界电影人,那阵子法国和德国无疑成了他的“暖身大晒场”,人们看到了一位个性、深刻、亲切、自信的新生代中国导演,他那些捕捉真实百姓生活的电影博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然而在地球的另一边,朱炯却有着无尽的孤独,她一遍遍地看着丈夫新拍摄的《站台》,片首那行表达贾樟柯真挚心声的“献给我的父亲”的小字,让她突然有了哽咽的感觉。调整好情绪后,这位晓理体贴的女人拨通了贾樟柯父亲的电话。“爸爸,这是小贾特意拍来送给你的,希望你喜欢……”挂上电话,朱炯有着淡淡的失落,“丈夫答应自己的影片什么时候能兑现呢?”她对着镜子有些茫然,寂静的黑夜中是时钟一秒一秒的滴答。子夜的房间是那么的静谧,静得可以听到家里钧瓷裂开的清脆声音,曾经这种声音是让新婚的两人那么兴奋,而如今却是如此的孤独。但是这位骨子里充斥着坚毅和追求的女教师每每用自己的方式驱走孤寂,翻身起床,展开教案,接着投入到自己的教学课程中,重复一个又一个寂寞的夜晚。
光环形成后的两人生活犹如无法重合轨迹的陀螺,你转过来,他转过去,经常是贾樟柯忙了通宵赶回来休息,而朱炯却收拾完毕赶着去上课。妻子抱怨贾樟柯:“你为什么非要晚上工作呢?”贾樟柯说;“晚上安静啊!人的思维这时候最清醒最兴奋。”朱炯不再说话,她知道电影是丈夫的生命。
结婚二周年那天,朱炯特意买了一束盛开的玫瑰,她精心地插在了花瓶里。身后的时钟一点一点敲打着她的心扉,她盼望今晚丈夫可以早回。但是朱炯再次失望了,当贾樟柯拖着疲惫的身影回家时,已经累的不想说话,他甚至没有看到花瓶里新换的鲜花。
“我的一个好友恋爱了七年却突然分手了,我觉得挺伤心的,是不是这世界上没有真正能靠得住的人?”在一次夫妻难得的晚饭时间,朱炯却抛出了这样一个伤感的话题。“我前几天还看见她呢,我觉得她有说有笑啊!”贾樟柯并未洞察妻子的恐惧和忧郁,朱炯很失望地起身离开了。在望着妻子背影的那一刻,贾樟柯突然觉得她怎么从当初的勇敢自信变成了如今的敏感寡欢,然而电影承载了他太多的梦想,他需要毫无杂念的全心投入,家和妻子被他忽略了。
终于两人不合拍的暗流在一个暖暖的冬日爆发了。那天说好了去朱炯父母家吃饭,所有人都到齐了,可贾樟柯却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受采访,而且怕干扰的他还把手机关了。成名后他几乎大部分时间都被媒体所占有,从烟灰缸里那一排整齐的烟头可以看出他已经非常疲惫。但是只要聊起电影,贾樟柯就会变得耐心和兴奋。夜色重重地笼罩下来,墨一般神秘,贾樟柯也收到了妻子的短信。“做事业的人不能以家为半径,而要以自己为半径,我们俩都应有自己的生活,我决定去留学。”贾樟柯意识到妻子生气了,一个劲儿地道歉,“我马上过去,等我!”可是待他完全面对妻子的时候,他才发现对方不是赌气的决定。贾樟柯有些慌乱,“你真的决定了?”“对!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朱炯说了一句英国思想家卡莱尔的名言。贾樟柯一时有些迷茫,不明白妻子此时的心境。
二个月后,朱炯用惊人的速度办完了所有烦琐的手续,她的平静让贾樟柯暗暗吃惊。在机场送行时,贾樟柯说了一段出自肺腑的话:“如果你觉得那里可以带给你自信和力量,我愿意支持,对不起,我没法停止对事业的奔跑,我忽略了你。”他心里明白妻子也离不开事业,她不想在平淡和孤单的相守中让自己褪尽光泽,毕竟她曾经是那么的光彩照人。朱炯没有说话,用力地眨着眼,力图没让眼泪掉下来。
沉醉,在那海鸥翩飞的季节
朱炯在法国开始了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涯。而地球的那一端,贾樟柯却感受到了无尽的孤独,这孤独似乎和二年前朱炯的孤独有异曲同工之处。
也许是没人料理自己的衣食起居,贾樟柯反而改变了自己的晚归习惯,但是生活因朱炯的离开全部乱了套。家里有4部电话,可是贾樟柯竟不知道怎么交话费,直到停机了他才想起来给妻子打电话。日子在无味在递进,他一个人泡面,一个交水电费,一个去对付屋内的水箱漏水,当贾樟柯辗转一家家银行,从排队到等待,才发现以前忽略了妻子太多的付出。
北京和巴黎的时差是7小时,每晚的12点贾樟柯都坚持不睡,那时朱炯刚下课回家,他期望两人能有所交流和沟通。可是初来乍到,朱炯的时间被各种各样的适应所吞没,贾樟柯孤独地呆在网上,心里有着无尽的失落,他甚至怀念起以前妻子做好饭两人一起共处的那些甜美点滴。
有一次,贾樟柯要使用电视连接DV进行自己的影片观摩,可是他怎么也找不到连接线。由于当晚必须拿出影片的意见,贾樟柯硬着头皮给妻子打了越洋电话,那时正是朱炯的上课时间。“在书房右手的第三个抽屉里,我正忙着呢,挂了。”这个电话短促匆忙,甚至没有一点温暖缠绵的味道,贾樟柯心里有了阵阵凉意。但是这个电话也让他想起自己以前也是这么对待妻子的问候的,如今时空对调,他们的位置发生转换,所以体味也更加深刻。贾樟柯深深地自责:“我太过分了。”
认识到这一切后,贾樟柯一直想做改变,随后大家可以看到他的很多影片里都夹杂了这样的镜头:丈夫很忙,妻子从默默的关心到默默的伤心以至最后的生气与愤怒,漫长黢黑的走廊,似乎没有尽头,街道旁的路灯孤独瘦长,人影一个个消失在街头,灯光一盏盏出现在孤寂凄清的夜色里。这些支离的镜头一点点叙说着贾樟柯的内心改变,他把自己拍好的镜头一次次寄给大洋彼岸的妻子,他希望对方能看到他细微的转变。
春节前,贾樟柯收到了妻子的一幅摄影图片。画面上是一群海鸥,它们挥翅远行,俯冲滑翔,时远时近,而在远处的悬崖上有它们的家,那个温暖、陡峭又不容易被发现的天堂。所有的海鸥在每天出发前,都会先以家为半径绕飞一圈,然后直冲云霄,开始它们自由美好的幸福之旅。朱炯的照片抓住了这刹那的美,海鸥在蓝天下排列出的那个动态的圆像极了一个吻,聪明的贾樟柯一下子读懂了作品的内涵。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用毛衣针和小苍兰献给妻子那个“花吻”;他想起当年妻子为了给自己找美国著名硬帝尼古拉斯凯奇的获奖影碟,硬是在录象厅外的寒风中冻了3个小时;他想起朱炯每次看《站台》时从羡慕逐渐变为失望的眼神;他想起两人每次交流到开心处的高声歌唱,贾樟柯的心一点点温暖了起来,他知道这个家还是那个令两人牵肠挂肚的圆点,疲惫的两人为了各自的事业忙碌打拼,而心底最温柔的地方还是对家的眷恋。
大年三十他特意早早收工回家,开始打扫卫生。当他看到被自己吸烟吸穿洞的床单时,非常惭愧。朱炯曾多次让他改掉这个坏习惯,可贾樟柯不已为然,如今认识到疏忽的他想方设法补偿。终于在午夜12点前,他托人买回了新床罩,当看到家里被自己收拾得干净明亮后,贾樟柯的嘴角展露了笑意。之后,他找出了一个废酒瓶,洗刷干净后,他往里面装进了许多纸条,这些纸条上面写的都是自己想对朱炯说的话,一天天积累下来,足足装满了半瓶。这些带有他体温的纸条承载了他太多的眷恋、愧疚和真诚的祝愿,他要等待,等待朱炯回来的那一天,自己与她一起品位文字里的情感。
夫妻虽被距离拉远,却在不时的交谈与沟通中靠近内心,这种别样的感觉带给了贾樟柯无尽的动力。他的《三峡好人》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大奖,手捧金狮他一度哽咽。“我获奖了,你高兴吗?”这个电话贾樟柯用了最短的语言,但是心情却是说不出的激动和复杂。“高兴,祝贺你!”朱炯的声音很平静,但这平静背后贾樟柯感受到自己瞬间被火热所包围,“我曾经说过你是比较特别的一个人,以后也一定能拍出不一样的好片子来……”
放下电话,贾樟柯百感交集。在做后期宣传的时候,他接到了远在法国的妻子的电话,“我想做个摄影展,你能帮我拿点意见吗?”“当然!”就这样,贾樟柯飞到了妻子身边,他看到了一个说着流利法语,讲究生活细节、丰满自信、光彩照人的妻子,他们长久的注视着,然后再次开始了美好又缠绵的交流,这一刻他们期待已久。
在法国的一周时间里,两人一起吃法国大餐,去塞纳河晒太阳,朱炯用她的镜头记录着两人难得的温馨时光。“看到这个女人了吗?这么阳光的笑脸。”朱炯拿着一张自己新拍的照片让贾樟柯看。“她是个乳癌患者,切除了一侧,但是她爱美,贫寒的她自己缝制胸罩。在那个干瘪的左侧她用了绿豆来填充,她说她热爱生活,她说她想和别人一样快乐的生活。”朱炯的话和她照片里的故事,把贾樟柯的思绪拉到了他们十年前那些热恋的回忆里。的确,在相恋的日子里,贾樟柯每天都在听女友讲述自己照片里的故事,她是那么有激情,两人的交流是那么的投入和深情。而此时这种感觉又回来了,这种久违的感觉在穿越了重洋后再次回到了他的身边,贾樟柯坐在草地上突然感觉自己被雾气蒙住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