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呐喊自序

呐喊自序

时间:2023-05-31 08:55: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呐喊自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汇文中学 马复华

一、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研究本次八位上研究课的中、高级教师的总课题是:优化课堂教

学,提高教学效益。学校拟定的这一总课题同国家各类教育机构倡导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体系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

为了确定研究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我学习了《对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体系的初步研究》一书。钟作慈等专定指出,当前“相当多的课堂教学仍然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而忽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创造才能,重视认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做人、做事、合作交往等方面的养成,重视考试的选拔功能而忽视对学生的全面综合评价等等。”钟作慈等专家还指出“教师系统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听讲的‘传授一承受’模式仍是较普遍的教学模式,至于一讲到底的注入式‘满堂灌’也不少见。”

如何改变“教师系统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听讲的‘传授—承受’模式”,与我多年的思考不谋而合,我确定以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传统教学模式为突破口,试图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起来,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有了这个想法以后,我进而思考取代这种模式的可行做法。报纸上的一则消息给了我有益的启迪:当代武侠小说创作大师金庸被浙江大学任命为文学院院长后,他的第一堂课即是采用学生提问,教师答问的讲课法。这时一个念头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如果把课堂提问的主动权从教师一方移交至学生一方,不是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听讲的状态了吗?我捕捉到这一教学灵感,把它具体化为一个明确的研究课题:“把课堂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

研究课所使用的教材也随之确定下来:鲁讯的《〈呐喊自序》。我之所以确定《〈呐喊〉自序》为教材,原因有二。一是当代中学生大多感到鲁讯作品深奥难懂,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一定难度,因而容易提出问题;二是本人从教三十年的过程中读了较多的鲁讯作品及鲁讯作品研究文章,有所蓄积,具备一定的讲解鲁讯作品的素质。

《〈呐喊〉自序》教学安排为三课时。第一、二课时实质上是研究课的准备环节,第三课时即为研究课。在前两个课时中,我给学生印发了两页材料,一页是“鲁讯诗八首”:《别诸弟》(1900年)、《自题小像》(1903年)、《自潮》(1932年)、《答客诮》(1932年)、《题〈呐喊〉》(1933年)、《题〈彷徨〉》(1933年)、《题三义塔》(1933年)、《无题·万家墨面》(1934年);另一页是报纸文摘和《〈呐喊〉自序》的结构线索表。印“鲁讯诗八首”,不仅扩充了教材容量,而且将鲁讯的八首诗串接起来能够起到使学生对鲁讯的生平思想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认识的作用。准备研究课的时候,适值报纸大量刊载“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年”的各种图文的时候,这使我如鱼得水,于是抓住这一契机,给学生印了《谈天说地·金庸与池田大作对话录》的谈论鲁讯的部分和“新文学星座”中孙郁介绍鲁讯的文章。为了方便学生自读《〈呐喊〉自序》,我还给学生印发了这篇课文涉及到的鲁讯“怎样写起小说来”的思想发展线索。有了上述的准备,使可以实施“学生提问,教师答疑”这一模式的研究课了。

如果不是上研究课,第三课时一开始便开采用学生提问的方法,起于自然起,而止于可以止。但作为研究课,这未免有随意性之嫌,因此我想,倘不把问题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担心听课评课的老师不予认同,这涉及到研究课与平时课的区别问题,姑且不论。只说课堂教学设计,便增生了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就是,以课文开头的“梦”为引子,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文以载道,我捕捉到《〈呐喊〉自序》的“道”即是贯穿鲁讯先生思想发展脉络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于是我确定了回答学生问题的主线是爱国主义思想促使鲁讯先生最终写起小说来的。

课堂教学环节是:

第一环节:教师先指出《〈呐喊〉自序》第一段是统帅全篇的,其中“梦”字是文眼,请学生解读之。然后教师陈述自己的意见,讲全文有五处写到了“梦”,除了单四嫂子那一处的“梦”是自然概念外,其他四处使用“梦”字都有其隐含意义,强调读书时应着重对关键词的多义性进行准确理解。

第二环节:请学生就课文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在表述教师意见时,提请学生重视对全文使用九处之多的“寂寞”一词准确把握。指出“弃医从文”是鲁讯思想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

第三环节:请学生就课文第二部分提出问题。结合学生问题,教师重点讲解的地方有三处。一处是“北京蛰居”段落中的描写部分;另一处是钱玄同与鲁讯的对话部分;再一处是如何理解文中“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这层意思。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指出《〈呐喊〉自序》的底蕴是鲁讯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引用鲁讯诗句“我以我血荐轩辕”证之。最后强调从“做人”的角度去解读鲁讯作品,并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呐喊〉自序》进一步走进鲁讯,而对21世纪,“奋然而前行”。

板书设计:

(说明:学校要求附录教案,因“学生提问,教师答疑”这种模式与传统意义上的教案有所区别,学生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有不可预测的特点,所以不能写出完整教案。好在有录像,将来可整理出“课堂实录”以应之。)

二、 对课堂教学效果检测及问卷调查的分析说明

(一) 对课堂教学效果检测的分析说明

检测题共有三道。第一道题检查学生对词语意义的理解;第二道题检查学生对短语比

喻意义的理解;第三道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

据抽样评分的结果来看,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二) 对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的分析说明

1. 学生对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的评价:

任亚飞:这节课的目的是将素质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中,这一点马老师做得很成功。马老师并不是将他的体会强加于我们(这是以往语文教学的弊端),而是让同学们自己

提问,再由同学和老师解答。

石峰:我们现在在学校里学习由老师直接传授给我们知识,但终有一天我们将结束求学之路,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到那时如何学习?自学,好像是叶圣陶先生说过:“若不能在该提出问题的地方提问问题,也是学习的一种失败。”而现在您所尝试的教学方法恰是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是一种良好的尝试,是我所理解的素质教育。

张纯:我喜欢那堂公开课,因为我喜欢老师像尊重大人一样尊重我们。

2. 学生对教师选用教学方法的评价:

赵焱:对于马老师给我们上的《〈呐喊〉自序》公开课,我个人认为是很成功的。这堂

课的精彩之处是在“创新”二字。

以前的语文课,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总是以老师说为主,同学们充当“记录员”,传授知识的方式像“填鸭”,被动学习,枯燥无味,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们的思维,降低了学习的兴趣,怪不得如今有些报刊上登出“古板的语文教学方式”这样的文章,所以从内心讲,我非常喜欢这种新的教学方法。

于宁昕:这节课改变了以往语文教学以老师讲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田佳:则于我对鲁讯文章的喜爱,所以对这堂课很感兴趣,在预习过文章后也是一肚子问题,这要是在平时,肯定是欲问不能,只好咽下这一大堆问题,学习的激情也烟消云散了。

我希望多上这样的课,它可以为学生“打开嘴巴”,老师“下来”,我们“上去”。

刘凯:我是极其推崇这种教学方法的。旧的教学模式是:老师把整篇文串进一遍,把要点、考点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的弱点在于,学生只按老师教授的思路去理解文章,而不能有太多自己的见解,且不能发挥人们潜意识中的创造性思维——过于束缚学生。而此公开课的教学方法颇为新颖,不落窠臼,学生自学自问,使心中的疑难得以解决,便于更好地驾驭文章。

刘经纬:主动学习一门课程其效果要远远超出被动地接受一些知识。应该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同学们多说,学生自己提出了问题,他一定会十分专注地听老师给他讲解,并且全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许彤彤:这周二我们上了一节语文研究课,内容是读《〈呐喊〉自序》,老师一改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同学自己动脑去思考,提出问题,教师解答,互相讨论,从而使学生更深地理解课文,在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使老师了解了学生的问题所在,解释时更有针对性,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践使以往教师空议半天,学生只等死记硬背的情景改变了。如果各校都把改革作为已任,我想语文教学会有很大发展。

3. 学生对师生课堂表现的评价:

钱喆:也许是因为经过的锻炼多了,我们成熟了,在上公开课时同学们摆脱了以往的

紧张,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一台摄像机与几十教师围在同学们周围,同学们能视而不见,积极举手回答问题配合老师,真是实属不易,竟有二十多名同学在课上发言,比平常还要多,看来同学们都在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于宁昕:开始的几分钟,面对三四十位听课老师, 同学们有些拘谨。但在马老师精彩

的引入和田佳同学第一个提问后,同学们逐渐进入了状态,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从各个方面对课文时行了较深入的思考,马老师精辟的回答使每一位同学都十分满意。

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入了公开课的尾声,马老师开始对整篇课文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归纳。这可以称作整节课最富感染力的部分,只见马老师情绪激昂,慷慨陈词,对鲁讯先生梦想与理想之间的关系做了说明,使我们感到鲁讯先生伟大的人格力量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使我们更加了解了鲁讯。

耿彦婷:快下课时马老师为了让这节课有一个相对的完整性,又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总结。课堂气氛随之自然地发展到,马老师话音一落,大家不约而同地报以热烈的掌声。随掌声而来的就是下课铃声,时间刚刚好,一节课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过去了。在外人看来是有条不紊,实际上这是马老师随机应变的功劳。

邓晓嘉:给我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是马老师。平时马老师上课时总是一副极其沉稳的形象,语言幽默含蓄,像一位男低音;而在公开课上,则是充满了激情而又恰到好处,无论是音调还是音量都是有所加强,俨然一副男高音的派头,再加上一些形体动作,使得课上气氛活而不乱,公开课十分圆满地结束了。

4. 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耿彦婷:唯一遗憾的是马老师在下课前说错了一句话。当时,同学中有人知道说错了,

却没敢提出来。马老师说提出来会更好,可我总觉得当时正要到达,如果提出来会不会降温,使推不上去,影响最后的课堂效果呢?倘若真会这样倒不如不提出来。

钱铖:此外美中不足的是,据语文老师课后说由于时间有限,有一些内容上课时没有进行完。

刘凯:时间问题,一节课45分钟,即使是全问问题,也不可能问得全面。一问一答的方式,有时局限于老师与问问题同学之间的对话,其他同学有的明白,浪费时间;有的全然不知,一样浪费时间。

第2篇

关键词:高职 语文 讲座式教学 改革

“语文即生活”。

高职语文教学的特点是为学生就业服务,为学生终身负责,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语文教材十多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变化少,而经典性文章甚至可以讲解上百年。文本不变,生活却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以不变应万变,在这里成为搞笑。所以对于语文课程来说,变是常理,不变是僵化。

“讲座式教学法”与以往课堂教学方式不同,它更注意学生的主体学习,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一个具有时效性和互动性,一个具有长久性和自我性。把上课变为讲座,其实就是一个尊重学生主体、调动学生兴趣、把课本和生活相联系的过程。

本文拟通过对高职语文课本中《石钟山记》等部分课文教学设计的分析,来说明“讲座式教学法“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讲座式教学法”的特点

(一)对教材的重新挖掘

把“课堂”变成“讲堂”,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个不同于课文题目的新的“讲座”的标题。这不是标新立异,而是教师对教材进行的新的解读。

教材中的文章,尤其是经典篇目,无数人解读过,其中不乏名家学者。如何讲出新意,真的很难。但是时代在变化,每个人生活的阅历也不同,理解也各异,所以完全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解读角度。在高职院校的课堂上,不需要众口一词,而应该百花齐放。不仅更加贴近生活,而且促进了语文教学的研究。

(二)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

长期以来,高职语文教学受传统教学特殊认识论的影响很大,在这种教学理论的支配下,往往导致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学是权威,学生只能认真地听课,而无法真正地参与。“讲座式教学法”则使得学生的参与意识被充分调动起来,对语文学科的热情也被极大地激发起来。双向互动,热烈讨论,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三)把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

“讲座”必须能吸引听众,吸引绝不是讨好,而是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结合课文的实际内容,把学生带入一个全新的学习世界中,这就要求教师对课文进行重新解读时,让古人“穿越”到现代,让课堂回归到生活。

二、“讲座式教学法”的要求

(一)选择角度,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指出: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只有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1]许多课文,尤其是文言文,根据教案或参考书来讲是打动不了学生的。尤其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课文熟得不能再熟了,重点和难点也了如指掌。但是就此可以停止不前了吗?哪怕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数十年如一日的单调内容连老师也会味同嚼蜡,所以到了重新寻找角度的时候了。

例如在讲解鲁迅的《〈呐喊〉自序》的时候,我给那节课起名叫“追梦”(当然还可以用“我和我追逐的梦”、“我的未来不是梦”、“梦醒时分”等),首先让学生觉得很新奇:为什么在课文题目之外又起个名字呢?再一想原来还是首歌的名字,自然就产生了好奇,然后认真地听下去。

讲《石钟山记》时,我给那节课起了个名字:“永远的江湖”。学生对文言文和考古不感兴趣,但是对江湖和武侠是感兴趣的。讲《鸿门宴》时起的名字是“真正的男人”(还考虑过用“男人哭吧不是罪”);讲《赤壁赋》时起名叫“我要飞得更高”……这样的课堂导入,学生怎么能不集中精力听?

(二)层层深入,串联起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

好的开头是很重要的,但是虎头蛇尾肯定是失败的。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还要与课文密切关联才行。之所以这样选择角度,因为这些题目都紧密地串联起了相应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呐喊〉自序》一文中,就是通过作者年少时的“求学梦”、“学医梦”、“从文梦”等几个梦产生与破灭过程的回忆,来表达对当时社会及中国人的失望,和对文学救国的美好憧憬;《石钟山记》中关于石钟山名称由来的诸多学说,正如同纷乱的江湖,派别众多,且各不认同;《鸿门宴》中全是男人,而且文章的重点是人物形象分析,无论是重要人物项羽和刘邦,还是次要人物张良和范增,在历史上都影响深远,而评价却各不相同;《赤壁赋》一文表达的在喜悦与愤懑外表下的超脱情怀,正如同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鸟,想要超脱却又不能……

如果真的解决了题目中的诸多问题,文章的重点与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三)启发诱导,深化主题,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

“教师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它的事业,从表面来看虽然平凡,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之一。”[2]

让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与难点,是一般课程的教学目标。完成了,也就结束了。但是语文课程,尤其是高职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不一样。每篇课文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具有思想性和情感性。“讲座式教学法”对课文全新的解读角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更应是学生学习的“归宿”。

如《〈呐喊〉自序》一文,学生正是和当年的鲁迅一样处于人生观刚刚确立的时期,常常会因为梦的虚幻和破灭而困惑与痛苦。鲁迅最终选择了正确的道路,而学生在追梦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挫折,该如何面对?我们的理想是仅仅实现自我的价值还是同时也要考虑社会的需要呢?如果同时解决这些问题,相信学生会有更多的收获。

《石钟山记》一文中最后结尾,我进行了这样一个讨论:“对于苏轼来说,远离朝廷后的生活环境也是一片江湖,在这片江湖上,他不是胜利者。因为和中国古代大部分文人一样,他的人生理想不是笑傲江湖,而是为国效力。对于我们职业学校学生来说,现在面对的学习环境和即将到来的社会生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片江湖,竞争激烈、残酷、莫测。要想成功,必须要有绝技在身,此绝技即为‘大胆怀疑,勇于实践,善于思考’的精神。但是,这就够了吗?还要加上什么?……”

至于《鸿门宴》和《赤壁赋》,同样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未来需要,进行相关的引导和深入挖掘,让学生不仅学得知识,还能提高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3]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是的,高职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复杂的,学生求学的目的是各异的,教材里的课文是不完美的,教材的选择我们是无法控制的,但是要相信我们自己,我们是有思想有智慧的。只要我们肯动脑,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一定是充满希望的。

参考文献

[1] 张蕾,张彬福.语文之道[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郑文樾.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第3篇

北京奥运的开幕式,让布鲁克斯(David Brooks)在《纽约时报》上撰文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像一个人一样击鼓,一样起舞,按照精确的编队疾走而不会绊倒或冲撞。……这是目前的集体主义――和谐社会的高科技版本,而背景是中国奇迹般的成长。”中国的崛起让很多外国人感到好奇,而纷纷探讨其原因,布鲁克斯想说的是在这一轮竞赛中,中国的集体主义已胜过西方的个人主义,而且还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和谐理想模式。说到中国的集体主义,我想到的不是大伙在公园打拳、围桌共食、集体贪污这类情事,而是鲁迅在《呐喊》自序里所描述的一个画面:一个被指为俄国间谍的中国人,被日本人斩首示众,而一大群中国人就在旁默默围观。套用布鲁克斯的话,“成百上千的中国人像一个人一样麻木、一样呆看,执刑的日本人虽只寥寥数人,但完全不必担心会受到冲撞或反抗。”

中国集体主义的基调是草食性的。在自然界,像羊、斑马、麋鹿等草食性动物,都喜欢过群体生活,一起觅食、迁徙;但在同类受到狮、豹或狼群的攻击时,他们却也都“万众一心”、事不关己地站在一旁呆看。这种集体的冷漠和奴性,正是当年让鲁迅“深感耻辱”的。时过境迁,中国崛起了,但草食性集体主义的根性依然健在,为什么到现在还有那么多人搭车公然不排队、占位?为什么有人会在大庭广众下活活被打死?个人的私欲与暴力固然是原因,但大多数人只是站在一旁袖手“呆看”,这种集体的“无为”、麻木,无异于默许、纵容,而使得违法乱纪者更加猖狂。

西方社会虽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但搭车购物人人排队,小区住户也没有人会任意在住宅窗前加个铁栏、屋后搭个架子,因为他们普遍认为身为公民就必须具备公德,遵守集体生活的规范;如果有人违反规范,就会立刻受到谴责,并以集体的力量严加制裁。这也是一种集体主义,但比较像鬣狗、狼等肉食性动物的模式:当大家必须集体营生时,那么在分工和食物分配等方面就必须严格遵守规范,违者决不宽贷。这种肉食性集体主义使得他们在自然界能和狮、虎等大型猫科动物分庭抗礼,甚至更具生存优势。

人类社会没有完全的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也少有纯粹的草食性或肉食性,差别只是色彩浓淡。我的一个观察是,中国社会过去偏向草食性集体主义,但现在想吃肉的人越多,肉食性个人主义正急速冒泡,违法、脱序的乱象相当严重。这使我想起马丁・路德・金的话:“历史将会记录在这个社会转型期,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喧闹,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为什么有人能如此张牙舞爪?因为多数人对此依然采取集体无为、呆看、麻木、默许、纵容的态度。如果你也想吃肉,如果想让大家都有肉吃,那大家就必须遵守集体规范,特别是对破坏规范者必须有更多的公民出面谴责、更强的公权力严加制裁,这才是中国目前最需要的集体主义。

(摘自《南方周末》)

第4篇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经历了以来历史的变革“见过、见过、见过称帝、,看来看去,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1],在已宣告无力解救中国,而还没有到来的年代,鲁迅所感到的苦痛是深重的,他在苦闷和彷徨中间所写的杂文和小说,无论是以刻画典型的形象化表述还是思辩的论述,都显示了他对中国的当时的社会现实作了深刻的思考。

鲁迅杂文的深刻、犀利自不待言,而从他的小说的角度来看鲁迅对当时国民状况的形象化展示,不仅显示了鲁迅思想的精深,更可见其文学手法运用的高超。在他的小说中鲁迅以生动传神的手法描写了国民的愚昧、麻木、苟安、自欺,以此来表现国民与社会变革之间深深的隔膜,进而揭示了失败的根本原因,并为探寻中国的出路指出了方向。

写于1920年10月的小说《风波》,开头就以一幅看似平和、恬淡的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江南水乡风俗画,揭示了百姓生活与外界的隔膜。尤其是河中游船上文人的感慨:“无思无虑,这真是田家乐呵!”更具有象征的意味。在这篇小说中,鲁迅以事件在江南水乡百姓心中引起的风波,表现的是与百姓的隔膜,革命仅仅是革去了人们头上的那根辫子,百姓思想依然麻木、愚昧、守旧,从而揭示了民主革命悲剧性的结局。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对中国农民所持的态度是批判性的,他不仅批判了赵七爷这样的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还嘲讽了以七斤为代表的中国农民的奴性,因为没有了辫子就不能作顺民而惶惶不安;以及九斤老太的麻木、守旧,“一代不如一代”的反复述说,说明了对革命所产生的影响闻如未闻,毫不关心、无动于衷;而村民们对七斤的风波前后的态度变化,更是体现了中国农民普遍的特性:愚昧、守旧、不觉悟,“村人们呆呆站着,心里计算,都觉得自己确乎抵不住张翼德,因此也决定七斤便要没有性命。七斤既然犯了皇法,想起他往常对人谈论城中新闻的时候,就不该含着长烟管显出那般骄傲模样,所以对于七斤的犯法,也觉得有些畅快。”(《风波》)村民们对七斤的遭遇所表现的冷漠甚至幸灾乐祸,其实就是一种隔膜,百姓对外界社会变革的不理解而造成的隔膜。

二十年代鲁迅的这几篇小说表现了鲁迅对国民思想和社会现状的极为关注和思考逐渐深化的轨迹,发表于1921年1月的小说《故乡》中闰土的形象在当时农村中具有相当普遍的代表性,他淳朴、勤劳、像大地一样沉默和厚实,承受了一切艰辛和痛苦,而过多的艰辛和痛苦使闰土变得麻木,但最撼动人心的不是闰土的贫困,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麻木,因为一种壁垒森严的等级观念早已注入闰土的头脑。写于这一年12月的《阿Q正传》刻画了处境悲惨而精神上“长处优胜”的阿Q,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正视自己被压迫、剥削的悲惨地位,才会说出诸如:“我们先前比你们阔的多了,你们算什么东西”的话,进一步表现出了国民的自欺欺人的劣根性。而写于1924年2月的小说《祝福》让人看到祥林嫂的脖子上不仅套着封建社会的四大枷锁,不仅是鲁四老爷,即便是和祥林嫂处在同等地位的柳妈,周围那些带着嘲笑“赏鉴”祥林嫂痛苦的人,也都受着封建思想的麻痹毒害而在帮同着对祥林嫂进行着精神上的虐待。从而更深地揭示出了这类情感与行为方式表面上的麻木、混沌,实际上进一步显示了一种人性的残忍。正如鲁迅在1925年4月的杂文《灯下漫笔》中所分析的“因为古代传来而至今还在的许多差别,使人们各个分离,遂不能再感到别人的痛苦;并且因为自己各有奴使别人,吃掉别人的希望,便也就忘却自己同有被奴役被吃掉的将来……”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当阿Q说他不愿在城里举人老爷家做事时,那村人们的一张张“叹息而且快意”的脸……。由麻木、苟安、愚昧、自欺,到残忍,鲁迅以令人震惊的方式揭示了当时的百姓思想状况,这是对中国文明、中国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的结果,显示了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即几千年来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壁垒森严的等级制度之下形成的国民性,使他们甘于被奴役和压迫的地位,麻木、愚昧而不自知,以至与外界变革之间有着深深的隔膜,因此民主革命如果不唤醒民众,唤醒他们做人的意识,终究是难以成功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2]

“隔膜”可说是当时鲁迅小说的主题,揭示的是中国民众普遍的心理状态,体现的是鲁迅对中国失败原因的深刻思考。在鲁迅的许多小说中,“隔膜”是借助“看”的形象来表现的。这些鲁迅小说中的“看客”看似是次要人物,却形象化地表现了当时中国民众的普遍状态。这源自鲁迅早年的经历,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说到他在仙台学医时,一次观看的录像中,看到中国人围观俄国人杀中国人时,“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感到“凡是愚弱的国民,……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国民的思想状态给了鲁迅以深刻的触动,于是鲁迅笔下就有了许多看客的形象。小说《风波》中的看客是村民们,“村人们呆呆站着……想发些议论,却又觉得没有什么议论可发。嗡嗡的一阵乱嚷,蚊子都撞过赤膊身子闯到乌桕树下去做市;他们也就慢慢走散回家,关上门去睡觉。”这里鲁迅用蚊子的嗡嗡乱嚷形象化地表现了百姓思想的混乱、不清醒;《阿Q正传》中的看客是围观阿Q游街的人们,“阿Q被抬上了一辆没有蓬的车……两旁是许多张着嘴的看客……阿Q于是再看那些喝彩的人们。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象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了他皮肉以外的东西,……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狼的“又钝又锋利”和人的“又凶又怯”的眼神,写出了围观者的不仅胆怯、愚昧甚至凶残;《药》中的看客是那些看夏瑜被砍头的人,象可怕的鬼,“(老栓)仰起头两面一望,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在这几篇小说中,鲁迅以不同的意象揭示的不仅是百姓的愚昧、麻木、不清醒,更深地揭示出思想的愚昧、麻木、混乱甚至表现出了残忍性,是可以吃人的。

“看与被看”已经是鲁迅同时期小说的一大情节结构模式,在这类小说中,在好奇的“看客”看“被看者”的背后,常常还有一位隐含的作者在“看”:用悲悯的眼光,愤激地嘲讽着“看客”的麻木与残酷,造成了一种反讽的距离。而这种模式在鲁迅笔下进一步就表现为“吃与被吃”,革命者夏瑜“一旦成为被看的对象,成为老栓茶馆里茶客们的谈资,启蒙者的一切崇高理想、真实奋斗全都成了‘表演’,变得毫无意义,空洞,无聊又可笑。……人们争先恐后去‘看’杀夏瑜,‘很象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3]。这里所出现的“吃人”的意象是惊心动魄的,“看与被看”的模式进一步发展成为“吃与被吃”的模式,整篇《药》的故事――夏瑜的血浸透的馒头,被小栓吃进肚里“却全然忘却了什么味”,也就有了某种象征意味:老栓茶馆中的愚昧的民众,不但自身被吃,同时又在吃人,而被吃的正是革命者夏瑜。也就是说,启蒙的结果是启蒙者被启蒙的对象活活吃掉。这里,被质疑、批判的对象是双重的:既批判那些吃人的民众,由于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造成的他们的麻木、愚昧、与革命思想的隔膜,这种隔膜、混乱、游移使他们不仅被封建思想残害,进而自觉地成为封建思想的维护者甚至帮凶,从而完成了由“看”到“吃”的转变;同时又批判了被吃的启蒙者,以至启蒙本身,即革命如果不让民众意识到自己的悲剧处境,产生改变命运的要求,那么革命者或启蒙者的鲜血终究是要白流的。鲁迅对现实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不仅仅是批判,而且其也为革命指出了方向――打破隔膜,让民众清醒,革命才能真正成功。

注释:

[1]鲁迅,《〈自选集〉自序》,《鲁迅作品注析》,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9页。

[2]引自鲁迅写于1922年12月的《呐喊》自序。

[3]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1998年版第41页。

李永新,女,1969年生,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基础部讲师。

第5篇

在鲁迅译本《小约翰》(未名社1928年1月版,现收入《鲁迅译文全集》第三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的引言中,鲁迅生动地回忆起当年他作为一个穷学生,是如何向德国方面邮购此书的:

留学时候,除了听讲教科书,及抄写和教科书同种的讲义之外,也自有些乐趣,在我,其一是看看神田区一带的旧书坊。日本大地震后,想必很是两样了吧,那时是这一带书店颇不少,每当夏晚,常常猬集着一群破衣旧帽的学生。店的左右两壁和中央的大床上都是书,里面深处大抵跪坐着一个精明的掌柜,双目炯炯,从我看去很像一个静踞网上的大蜘蛛,在等候自投罗网者的有限的学费。但我总不免也如别人一样,不觉逡巡而入,去看一通,到底是买几本,弄得很觉得怀里有些空虚。但那破旧的半月刊《文学的反响》,却也是从这样的处所得到的。

我记得那时买它的目的是很可笑的,不过想看看他们每半月所出版的书名和各国文坛的消息,总算过屠门而大嚼,比不过屠门而空咽者好一些,至于进而购读群书的野心,却连梦中也未尝有。但偶然看见其中所载《小约翰》译本的标本,即本书的第五章,却使我非常神往了。几天以后,便跑到南江堂去买,没有这书,又跑到丸善书店,也没有,只好就托他向德国去定购。大约3个月之后,这书居然在我手里了……

和所有的爱书人一样,鲁迅喜欢逛书店,淘书,但他很少在文章里写这方面的内容,这里填补了这个空白。鲁迅为自己译著写序从来不取常见的套路,绝无八股气,他有时会围绕此书回忆起有关的往事来,成为很好的散文片段,《呐喊・自序》是如此,这里也是如此。鲁迅形容敬业的书店老板极其传神,写书生痛感怀里的空虚亦复具有典型性,让人想起类似的经历,读来不觉哑然失笑。

这种回忆散文的片段,同序言中的其他内容水融,耐人寻味。在鲁迅那里,叙事、抒情、议论全都行所无事,圆通自在。他的回忆散文《朝花夕拾》中多有议论,而杂文、随笔以至序跋中又时见叙事之笔,同单打一的枯燥文字一比,高下立刻分明可见。

鲁迅当时之所以对《小约翰》产生如此强烈的兴趣,原因估计有两条,一是望・蔼覃那种象征写实相结合的手法,二是他以童话的形式表达严肃主题的创作路径。但望・蔼覃此书所关注的是物质文明的负面作用以及人类知性内部的矛盾,对生态遭到破坏、数字化冲击人文精神深表忧虑,这些与中国当时的现实关系相当遥远――到今天,这些都变成很切近而尖锐的问题了――而在鲁迅那里,艺术上的追求往往服从于当下迫切的任务,他当年决心从事文学,原是“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所以他没有急于立刻译出此书。

最值得注意的是,到20世纪20年代中叶鲁迅终于译出了此书。到这时候,望・蔼覃的关切仍然距离中国的当务之急甚远;由此可见鲁迅绝不是那种因为救亡就忘了启蒙或一谈改造社会就不管深层次追寻的庸常之辈――他始终有一种思想家的派头和兴趣。近忧与远虑,都在他那伟大的头脑之中。

到30年代初,鲁迅在为三弟周建人辑译的《进化与退化》一书(上海光华书局1930年版)的小引中提到,“沙漠之逐渐南徙,营养之已难支持,都是中国人极重要,极切身的问题”。他又说:“林木伐尽,水泽湮枯,将来的一滴水,将和血液同价……”这话在当时也许说得过早,而到今天,则已经很令人惊心动魄了。

无论是近忧还是远虑,全都在鲁迅的头脑之中。

鲁迅通过德文翻译此书时得到了他的老同事、老朋友齐寿山的帮助。鲁迅早年翻译外国小说往往通过德文,后来则更多地通过日文,到20年代中叶,他的德文水平大约已有所下降,而《小约翰》相当不容易译,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此书“看去似乎已经懂,一到拔出笔来要译的时候,却又疑惑起来了,总而言之,就是外国语的实力不充足”,于是要请老友出山来助一臂之力。在译本的序言中坦言自己外语实力之不足,这是需要胸襟和气度的――现在有些书的序言似乎是牛皮式的自颂比较多。

第6篇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也是教学效果的直接体现者,因此任何教改都要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心理学研究表明 ,神经元对外界的刺激是有选择性的,它受对象与背景的对比度,对象的活动特征和刺激物各部分组合结构的 影响。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设计、传播都应符合学生的认识知特点,让知识在教材中更突出,在组合上更有 序合理,在讲授中更易于感知,提高学生撮入信息的效率。然而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教材的编排,课堂的设 计,知识传播的媒介等方面却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心理,造成心理的疲劳,大大减少教学的期望值。

理想的课堂应是一个畅通无阻的系统工程。教师和教材是系统中的信息源,是信息的输出者,学生是信息 的接受者,师生之间传播的方式就是中介物,传播的过程就是信息通道。整个教学过程便是由信息源发出信息 ,借助一系列中介物,经过信息通道达到学生这个信息接受者。它的效率取决于三个方面:一个是教师和教材 作为信息源的质量优劣,一个是信息输入者的学生接受、消化能力的高下,还有一个就是中介物的选择是否恰 当以及信息反馈的速度和质量。语文教师必须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不断修正信息源和信息通道的质量,进行 教学的调整。若是一味地囿于教法改革而忽视教材建设和知识传播媒介的改进,不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和效度去研究,语文教改即使天翻地覆,也只能是一厢情愿。

那么,在课堂教学系统中,有哪些方面影响教师教材和学生之间的畅通无阻的交流呢?

从教材来看,我们现存的教材存在以下几个缺陷:第一是编排的呆板。比较西方的教材,不少国家都采用 字体的差异、图框、圈点、隔行、色彩对比等手段,突出教材的知识点,使其处于显赫的认识位置。我国目前 的教材建设取得不少进步,但编排体例基本上还是单调划一,洪宗礼先生编的新教材在这方面有所创新,课文 分总纲、批注、提示、练习等方面,便于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课文,激发思考,培养自学能力。为语文教材的编排结构改革开了个好头。第二是讲读文与自读文的设计方式差异细微,讲读文没能起到示范的作用,不利于学 生知识的接受和迁移。第三,教材编排从单元知识来看,一般说来还存在序列性和层递性,但范文的编选在内 容的层递性上还缺乏考虑,如第二册的儒家经文和诸子散文,与第三册策论文相比,前者难度系数显然大于后 者,而教材编排上都正好相反。其他如诗歌和词的关系,同一本(如《史记》)的几篇选材的顺序等都不应只 考虑单元编写的方便。平面性甚或递减性的认知程序,不利于学生求知兴趣的提高。

从教者来看,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 储备;二是必须有强烈的情感穿透力;第三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分析能力;第四必须有较强的构思能 力(包括理性程序的分析和形象画面的组合);第五必须有流畅,巧妙的表达能力。这五种能力有的表现为教 育内容的知识储备,随时可以调阅,展现给学生,有的需要借助外部的知识储备(如书面资料、图片、录像、 软件等)来表现,而后者给语文课堂提供的信息更广,画面更形象,情境更逼真,更易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但 是现在教者展现给学生的,是数年一面的老面孔,频率大致相同的声音,墙壁与黑板构成的环境。绝大多数教 师无法充分展示自己的外部储备知识,这就使得教者在学生心目中造成了认知的惰性,影响了学生认知积极性 和主动性。

与教者密切相联的便是语文知识传播的媒介和信息通道的质量。传播媒介的单一也是影响学生求知心理的重要原因。我们的传统语文教学往往特别注重于听觉的传播,没有重视嗅觉、味觉等其他器官的感知参与的教学内容,则基本上靠涉世未深的学生通过想象去补充。单调的认知渠 道会造成学生心理迟钝,影响学生的求知兴趣。

信息传播过程的简单划一也会造成信息传播的闭塞。由于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强,学生对形象语言的画 面组合,抽象语言的情理推逆往往呈现出多样性,这就必须要老师抓住思维的缰绳,让学生的思维去弛骋,不 断地与学生交流,反馈学生的理解、分析、想象和创造的质量,及时进行修正。因此,语文课堂结构必须是多次互逆的信息交流,达到师生间情理的或补充,或一致,或升华的理想系统。

以上从语文课堂教学系统中的信息源和传播过程、传播媒介等方面谈了影响学生认知心理的诸因素,它们 因为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的选择性规律而影响了课堂效果。改善导致学生认知负面效应的因素,激起学生的 求知欲望,实在是语文教改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灵活利用教材,加强自身建设,注重课堂设计等三方面唤起学生良好的求知心理。

一、教材处理方面。教者必须结合学生状况和自身优势,在教学一册书乃至一个阶段的书以前帮助学生建 立一个认知“座标”,理清每篇课文,每个知识点在整个“座标系”中的位置,揭示它们之间横向的扩展抑或 纵向的递升的关系。如教《孔乙已》、《故乡》、《一件小事》、《药》、《祝福》、《呐喊自序》等课文 时,教者须揭示鲁迅先生在《序》文里介绍的生活思想经历与《呐喊》中几篇小说的关系,告诉学生这些课文 从农民、城市贫民、知识分子、多方面概括二十世纪初期旧中国的广阔的社会面貌,是认识旧中国的 形象的史书。《祝福》中的人物形象与《呐喊》中的相比,更多地渗入了作者的失望、毫无出路的悲哀,这是 《彷徨》特定创作背景与《呐喊》不同之缘故。通过知书认人,我们则更为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情怀、洞察农 村生活的深刻独到而倾倒,而鲁迅先生这时由于没有深入接触无产阶级思想而导致的局限性也鲜明地体现出来 。语文课文的零散和缺少逻辑联系是与理科相比相形见绌之所在,教学时应尽力避免。

处理教材的第二个注意点是必须善于将形象性的文字画面化,抽象性的文字生活化。笔者在学生学完《梦 游天姥吟留别》、《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曾尝试让学生从舞台设计、摄影 编导角度设计画面形象,崭新的教学角度引起了学生身临其境的思考。有的为《梦》诗设计了神仙登场前声、 光、色、势的舞台效果,有的把镜头从历史长河的悠远缩小到诗人登临赤壁对战事的怀想,再到眼前现实。学 生兴致勃勃地用远近焦距的交替,虚实手法的变幻等手段作了一次摹拟导演。身临其境的感觉调动了学生创造 性的理解兴趣。教学实践证明,教者若能将枯燥的文字画面变换成情境,让学生从教师听觉手段的单纯讲授, 扩展到视、味、嗅、触觉的综合感知,就能调动学生综合的感知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第7篇

【摘要】十几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中学生的语文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体现在基础知识薄弱,动手能力较差,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面对这种现状,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侧重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尤其要重视语感训练,促进语文能力渗透,且要占领有限的语文阵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是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使命,语文教师必须认真负责,认真完成。

大凡有十多年教学经历的语文教师都清楚,与十多年前相比,中学生的语文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明显下降了,多数高一新生分不清笔顺,分不清词性,分不清主谓宾,分不清文体,更令人痛心的现象还很多:不会记笔记,不会写汉语拼音,不会用标点符号,不懂常见应用文的行文格式(如请假条),不习惯用工具书……这些现象严重地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那么怎样才有可能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侧重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尤其要重视语感训练,促进语文能力渗透,且要占领有限的语文阵地。

1.培养习惯

著名 教育 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好的习惯。”养成了好的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从古到今,大量的成功事例也证实:一个人成功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超群,而是取决于他有好习惯。好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比如:规范书写的习惯,勤于诵读的习惯,善于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多练笔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听课的习惯,复习的习惯,按计划学习的习惯,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方法很简单,就是瞄准目标不断训练,不断强化,不断完善,在反复上下功夫,在 科学 上要质量。但是许多事情,看似简单,做起来往往很难,因为熟视无睹,睹而不行,行而不久。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反复,坚持。反复,坚持就会熟练,熟练一般都能养成习惯,好的习惯一旦成 自然 ,实际上能力就形成了,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习惯的培养,尤其要科学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积累

2.1积累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语感是语言学习的核心。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方法是语感训练,语感训练是语文课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包括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个层面。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直接接触成套成块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多听、多读、多背、多说、多写、多思中感悟和积累成块的语言;可是现在我们忽视了这种训练语感的基本方法,如:放声诵读是培养语感的首选方法,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每天早晨放声诵读课文10分钟,读课文时学生要一气贯之,切忌分割重复,否则不利于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也难以完成熟读成诵的目的。有人说诵读是学习语言的最好方法之一,很有道理,语感的培养离不开诵读。语感分析就是在学生语感实践的基础上或过程中师生合作探究分析指点语言的运用及其 规律 。即是对语法、修辞、逻辑的分析,从中寻找语言规律。比如句子 “牛吃水。”和“水吃牛。”从语法的角度分析都是对的,但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句子“水吃牛”是错误的。又如对鲁迅的《〈呐喊〉自序》一文中难句的理解,就必须通过语感分析,如果没有语法、修辞、逻辑的分析,就无法理解文章的深刻含意。

语感训练的过程实质是一个感悟、积累、运用语言的实践过程,是对成块语言材料的感性直觉与理性认识相统一的过程,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就能够有效地增强。

2.2是积累知识。人人皆知积累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但如何积累我们就很少考虑,下面我就结合实际谈谈在这方面的做法。知识积累要适当,要定时定量,一天要完成一定量的积累,比如说每天让学生抄写一个成语,一条名言警句,一段精美的文段;临摹四五分钟的钢笔字等,但总量不要超过五百字,因为量小了积累就成了空谈,量大了不利于学生消化且会影响其它学科任务的完成,并会破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甚至会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逆反心理。

第8篇

新课程高中语文思维能力思维,简而言之,就是人脑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所产生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而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载体。所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抓住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做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工作。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在我看来,培养和训练高中语文思维能力,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增大容量,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归纳、总结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它可以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演化和提高。学生如果具有较强的归纳和总结能力,就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利用这两种思维手段把知识归纳成条,连接成网。比如。在讲授鲁迅先生的作品时,学生对鲁迅先生的艺术风格、深邃的思想内涵不是学习一两篇课文就能理解的,如果仅仅记住一些零星的知识,是不足以理解鲁迅的作品的。要把握鲁迅作品的精髓,理解鲁迅独到的深沉、超凡的伟大,必须先了解鲁迅的感情和思想。因此,教学时,就要增大容量,最好先将中学所选篇目集中起来,按所选作品集分类,如《朝花夕拾》(中学教材所选篇目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记录的是对往事故人的感念,体现出他在纷杂的世界面前无可奈何的回避以及深邃倔强的感情;《呐喊》(所选篇目《社戏》《孔乙己》《阿Q正传》)则迸发出那种勇于“毁坏铁屋子”的激情。然后结合《〈呐喊〉自序》去了解鲁迅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最后让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就能比较全面地了解鲁迅,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鲁迅作品。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认识鉴赏水平提高一个层次,而且所学知识在循环中也得到加深,使学生在读鲁迅作品时不会感到难懂,也不会产生畏惧心理,这样一切问题都会化难为易,迎刃而解。用这种方法,经过系统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善于比较,形成比较型辨析思维

在高中语文思维训练中,比较辨析是必不可缺的环节,它不光能够促使学生勤于思考,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严密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在比较辨析中,可以促进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来寻找事物的异同之处,进而能够增加思维的拓宽度,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方式。例如,沈从文在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中写道:“大清早若干犯人从那方面带了脚镣从牢中出来,派过衙门去挖土。若从杀人处走过,昨天杀的人还没有收尸,一定已被野狗把尸首咋碎或拖到小溪中去了,就走过去看看那个糜碎了的尸体,或拾起一块小小石头,在那个污秽的头颅上敲打一下,或用一木棍去戳戳,看看会动不动。”鲁迅在《藤野先生》中写自己在日本亲眼所见的一件事时写到:“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对这两处描写进行比较阅读,要求找出它们的异同点。经过引导,学生发现两段文字都与“杀犯人”有关,但从“看看”“敲打”“戳戳”这几个动词可以看出,沈从文要表现的是小时候的“我”有着一颗很强烈的好奇心;而鲁迅则用“万岁”和“欢呼”来暴露国民的劣根性,可见两者的写作目的不同。通过这种训练,能够促进学生比较辨析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合理探索、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的源泉就是想象,如果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对于事物,我们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比如我在上《遨游建筑天地间》一课时,课文对林徽因是怎样进入建筑系的没有介绍,作者在文中有这样的叙说:“她究竟是怎么办到的?如何打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规定?这点我们不得而知。反正从第一年开始,她就和思成一起上建筑课了。”所以上课时,我就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谈谈林徽因是怎样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提出这个问题后,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挑起来了,有的同学说是利用她“异乎寻常的美貌”,但很快被其他同学否定了,因为从文本看,林徽因的作风没有问题;有人认为是凭她“天生善于交际”的本事,但宾夕法尼亚大学是美国一间很优质的大学,讲究的是真才实学,这种说法似乎也不合理;最后大家把焦点集中到她的学习态度上,认为是她的聪明和刻苦,还有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心让她如愿以偿。在这个环节中,我发现同学们的兴致都很高,他们在对情节进行大胆想象时,也把平常积累到的知识融入到想象中,从而对林徽因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可能性进行合理的探索。

总而言之,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学会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解读文本,要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换角度来看待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同时还要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于他人的见解,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问题。而所有这些品质和思维能力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养成的,它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培养。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坚持将思维能力训练真正的贯穿到教学中,不光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通过学习,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鲁迅;孤独;笔下;孤独者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在考察巨擘鲁迅的思想嬗变及其凸显表征时,我们常常有意或无意地绕开或遮蔽、误解或曲解他的孤独及其笔下的孤独者,并且于这方面缺乏系统审视和扎实探究。文艺心理学强调:文学乃著者内心情感、价值理性外化、展示的呈现物,任何作品无不深度关涉作家的内在冲动、思想脉搏。概言之,孤独情结是生发、激荡鲁迅创作深层欲望而信念持守的一种强大内驱力,“内因是变化的条件”。

一、鲁迅的孤独

1、鲁迅一生踽踽独行

鲁迅的终生是落寞的,特别晚年作为杂文家、思想家的他,完全是一个严肃的、尖锐的甚至无情的“孤傲”的批判家、“独行侠”。从同时代人的诸多回忆录中可以发现,鲁迅总是给人一种“孤寂”“孑立”“孤冷”“辛酸”“哀愁””的赫然印象。于《亡友鲁迅印象记》里,许寿裳说,自己与同乡鲁迅1902年同于东瀛留学时便成挚友,这时鲁迅给他一个强烈印象便是“我觉得他感到孤寂”。其实,鲁迅本人亦清楚地意识到了这种压抑、沉重的伶仃感、寂寥感,而且他在自述中也多次鲜明体露过。比如1933年3月,应日本朋友索书并求字,鲁迅作《题<仿徨〉》一诗,凄然写道:“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仿徨。”简言之,鲁迅的孤独深具双重性且二者叠加:一为外我的客观原因,即昏暗社会、炎凉世态、冷漠人心,万马齐喑,知音者寡。二为内我的主观原因,即自己目光如炬、意识敏锐、思想深邃、救世情怀、忧国忧民。

2、鲁迅孤独意识的纵向考察

(1)生发期。鲁迅孤独意识生发期肇始于青少年,即幼年至1905年底。该阶段孤独意识的诱因,源自主客观两个维度。第一,客观方面。鲁迅12岁那年,祖父由于考场行贿,被光绪判死刑。鲁迅父亲为保其父而变卖家产,致使周家“从小康而坠入困顿”。此时,亲友势利,冷酷而伪善,草根阶层尤其是农民极端贫苦,这些都深深触及着鲁迅敏感的心灵。第二,主观方面。鲁迅在其思想意识萌发过程中,甫一生成就和其周围环境相脱节、互违逆,就是说外部生态容不得鲁迅的存在,而他也绝不臣服既有现实。因而,一种愤懑拒斥、疾恶如仇而又不被认同、不被理解的孤独感便油然而生。为出离孤独,他便“走异地,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2) 发展期。发展期即自“幻灯片事件”(1906年1月)至《新生》杂志创办受挫(1907年夏)。“幻灯片事件”让鲁迅深入骨髓地感受到国人极度麻木不仁而极端震怒、无比愤慨,而《新生》杂志流产导致鲁迅对“将来的好梦”顿生破灭感、灰心感、失望感。接下来,一腔热血的鲁迅,素怀慷慨激昂的浪漫主义英雄气慨,欢呼成功,而革命的结果却朝着所热望的相反方向发展,一切如晚清。此情此景,致使鲁迅的孤独意识再一次得到了强烈显现。此时,鲁迅一方面对过去一切重新审视、深刻反省,同时也沉溺于“读佛经”“钞古碑”之中。

(3)期。期即“五四”过后到约1925年的一段时间。此时,鲁迅由于自己的主观认知、思想脉搏未能同步于客观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加上纷至沓来的人生变故,像兄弟失和(1923至1924年间)、爱情困扰、家庭琐事和身体健康等诸多挫折,使得鲁迅孤独意识发展到了顶点。在“五四”于中华大地狂飙突进时,鲁迅毅然克服孤独意识的羁绊,成为声名显赫的主将。可是,“五四”运动之后,中国革命已由跃升为而焕然一新,而当时萦绕鲁迅脑际的“精神武器”还是“进化论”。这势必造成鲁迅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不合拍而落伍,导致他苦闷、彷徨和孤独。

(4) 消解期。消解期即自约于20年代中后期接受“普照之光”生发思想质变,至1936年10月19日去世。彻底革命性和严格科学性兼具的让鲁迅的“进化论”便“因此轰毁”,开始“以为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使得先前那种近于封闭式的强烈的孤独意识有所式微、消解、淡化,但并未烟消云散。认知之维,鲁迅借用“放大镜”“显微镜”,而精神之维,鲁迅却仍固守自身对于中国社会和人生一贯秉持的敏感气质、怀疑精神、忧患意识和孤独情怀。

3、正确认识鲁迅的孤独

古今中外“伟人多寂寞,圣贤常孤独”,鲁迅更甚。鲁迅的孤独并非与生俱来,儿时的他也曾有过天真烂漫的梦境。鲁迅的孤独从一开始就绝非个人的患得患失或怀才不遇,而是源于他对人、对事、对社会、对国家的深透体悟、清醒认知和渡人情怀。鲁迅正是在“黑暗”与“虚无”、“孤独”与“悲凉”、“希望”与“绝望”的彷徨、纠结中走向孤独,完成了自身作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人格塑造、精神超越。一言以蔽之,鲁迅是孤独的、忧愁的巨人,孤独乃其气质、精神。“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纪伯伦)

二、鲁迅笔下的孤独者

1、鲁迅笔下的孤独者扫描(以写作时间为序)

(1) 《狂人日记》里的狂人。鲁迅1918年4月撰写《狂人日记》,里面的狂人之所以是孤独者,最重要的原因即,狂人的所有认知都是孤立的、单个的、惟一的,没有人认同他、理解他,甚至也无人曾思考过、正视过同样问题。“吃人”二字在狂人那里是个焦虑、焦灼和抓狂的恐怖命题。不过,“狂人”更是一个孤独到极致的清醒者。

(2)《明天》里的单四嫂子。鲁迅1918年6月撰写《明天》,里面的单四嫂子虽是个庸常之辈、普通凡人,但内心却充盈着无法排释的孤寂、深入骨髓的悲伤。这种孤寂基于一个“突发事件”即“唯一的活着的动力”儿子死去,导致她精神世界崩坍而内心极度悲凉。单四嫂子是孤独的哀伤者。

(3)《孔乙己》里的孔乙己。鲁迅1918年冬天撰写《孔乙己》,里面的孔乙己是一个寂寞者、孤独者,他的被嘲讽、被戏弄是因为世人无人明白、理解他不愿流俗、不肯“世俗”的内心世界,而只是从庸常的、功利的角度看待他。不被认知和理解的他,只有在咸亨酒店里和小孩子们说说话,顺便炫耀一下回字有几种写法。

(4)《药》里的夏瑜。鲁迅1919年4月撰写《药》,里面的夏瑜是一个孤独的清醒者。夏瑜是孤独的,“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不独红眼睛阿义不理解革命的道理、作用,他的亲人同样读不懂他。亲叔叔举告他,“果断”把他推向断头台,母亲更不理解他,还为他的死而羞愧难当。

(5)《祝福》里的祥林嫂。鲁迅1924年2月撰写《祝福》,里面的祥林嫂是个卑微的孤独者、倾诉者。祥林嫂二度嫁人,却从未被大家当作“人”正视过、尊重过。特别是在痛失爱子后,祥林嫂本能地借助诉说来获取心灵慰藉。她一遍一遍把儿子的不幸、自己的自责向鲁镇的女人们倾诉。可是,鲁镇人在滴了几滴廉价的眼泪,好奇心获得满足后,给予她的却是更多的厌烦,祥林嫂重又坠入无尽的孤独之痛中。

(6)《孤独者》里的魏连殳。鲁迅1925年10月17日撰写《孤独者》,里面的魏连殳也是孤独的典型。魏连殳对这个麻木的冷酷社会不抱希冀、深深绝望,所以“对人爱理不理的”,成为众人眼中纯粹的“异类”“怪胎”。其实他心里翻腾着热烈的温情和殷切的希望,比如,对没有血缘的奶奶,对房东的孩子,对照顾过祖母的女工,他的爱极其鲜明,且不流世俗。可是,最终,受大人怂恿的小孩子们也疏远了他,“连我的东西也不要吃了”。

(7)《伤逝》里的涓生。鲁迅1925年10月21日撰写的《伤逝》,是他小说中比较重要、非常独特和影响深远的一部。该作品不仅涉及到知识分子和女性话题,而且直接描写了爱情,即五四青年知识分子的爱情。《伤逝》是一个孤独者的叹息、吟唱与絮语,字词句段散发着浓郁的悲剧气息,以涓生手记的形式表达,凸显了涓生、子君,尤其是涓生深深的孤独。

2、正确认识鲁迅笔下的孤独者

鲁迅一生以他冷峻的语言、犀利的笔法和深刻的思想在小说里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跃然纸上的典型孤独者形象,比如,那些挣扎在黑暗社会底层的平凡、义愤而又不幸的人们,又如,那些眼见得社会吃人的种种现实却无力改变的有一定思想觉悟的清醒者,等等。这些文学形象无不于孤独中透显出深深的悲凉。在这些孤独者的身后,是一张密密、厚厚的、不透气的黑网,织就这黑网的,正是那腐朽的、落后的、黑暗的时代和那时代中众多麻木的心灵。纵观鲁迅小说里的孤独者,他们无不显示着“孤独”或“反孤独”的生命冲动。一方面,“孤独”是这些孤独者所体现的一个永恒话题,同时,从一个个内向抑郁的孤独者身上,我们清楚看见著者鲁迅,作为一个先觉者的高尚情怀。

3、鲁迅描写孤独者的凸显表征

(1)超越现实而深具思想性。鲁迅描写孤独者,往往更注重人物个人命运,并将其置于现实的历史境遇和客观环境中,既超越现实,又兼具哲理寓言色彩。像《祝福》里的祥林嫂,她本人虽不具有任何思想和理论的天赋、水准,但严酷的现实遭遇却逼迫她不得不去思考关于灵魂有无等“高大上”问题。小说将祥林嫂一步一步引入孤立无援的愁苦境遇中,在现实的无情打击下,发出撕裂心灵、触及灵魂的呼号、质问,作品显示出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悲悯情怀而深具感染力。鲁迅描写孤独者,常于冷峻中、“无情”中暗含关爱、温情,彰显出浓郁的悲悯情怀、爱人意识,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穿透力。比如,对孔乙己的刻画,我们看到鲁迅极有分寸的调侃笔法,在对其滑稽言行的描述背后,体露出深深的同情。又如,对阿Q、吕纬甫、爱姑和魏连殳,无不让人于冷峻的笔法和深入的剖析过程中,细细体悟到作者深挚的关切,透显出一代文豪的“责任意识”“渡人情怀”。

【参考文献】

[1] 吴俊.鲁迅个性心理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2] 鲁迅.呐喊・自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 鲁迅.鲁迅文集・灯下漫笔[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0.

[4] 鲁迅.鲁迅文集・狂人日记[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0.

[5] 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自选集》自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第10篇

一气看完了一部游记,这是我多年来从来有过的。吸引我的这篇游记是来自台湾的八零后青年谢旺霖写的。这部作品后来被拍成电影,电影的名字和原作一样,都叫《转山》。

“本书是作者从丽江骑行至拉萨的记录。作者精选出印象最深刻的经历,分为17篇,《柔软的时光》《泸沽湖的女儿》《梅里雪山前的失足》《与藏獒对峙》等,按时间顺序讲述了这次艰辛的冒险之旅。三个月的旅途中有惊险,有绝望,有感动,有恐惧,透过生动的文字,作者的感悟跃然纸上。它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游记很多,但骑自行车旅行的游记不多;记录风土人情、古迹美景的游记很多,但记录旅行中心灵震撼的游记不多。这本书也许不是最惊险、最奇异的游记,但它却是最充满激情的游记。它不仅是一本关于旅行的书,更是一部关于成长的书。”

原作前的这两段文字,十分精要地概括了本书的内容。生活中的作者听说是一个个子不高,看起来有几分稚拙和羞涩的大男孩儿,但他却做出了一般人做不到的壮举——独自一人从台湾出发骑着单车,历时五十多天走到了拉萨。其间,一定还有许多文中没有表现的艰辛和苦难,但他都靠着自己的信念、恒心和毅力坚持下来了。正如评论家所言:“它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他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一个男人生命的真正成长。之前的他生活中可能有怯懦,有彷徨和挣扎;但之后的他,我相信一定会笃定、成熟而稳重。我记得有谁说过这样的话:生命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而是在经历中成长成熟的。现在我要说生命也不是在阅读中成熟的,而是在经历中完善的。古人说的很全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人只有在博览群书的阅读和充满艰辛磨难的经历中,才会真正博学和成熟起来。

但现代人很少有这样的空闲,更缺少这样的一种勇气,所以一遇到不如意的时候,或者抱怨,或者自弃,或者萎靡,生命在城市似乎只有两种存在的方式,或者盛放,或者萎靡。许多人在迷茫中从没有想到还有另一种方式,那就是寻找,并在寻找中释放,净化和重生。

此时我想起了鲁迅在《呐喊》自序中的一段话。他在回忆自己求学时期的一段人生选择时说:“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转山》的作者完成这次壮举的起由是“因为‘失恋’了,想走到可以把爱人忘掉的地方”。但经过流浪,经过出走,他不仅忘掉了“爱人”,忘记了失恋带给自己的痛苦,走出了生命中那段刻骨铭心痛苦的泥潭,最值得庆幸的是,他还找回了真正的自己。

在作品中,作者生动地记述了“别样的人们”和他们“别样的生活”。

如泸沽湖的女儿松娜。作为泸沽湖畔的一个单身母亲,爱子生病发烧,她忧伤不已;面对追求理想的陌生人,她淳朴、单纯、充满热情;为拜谒自己的生命之源,她又放下生病的爱子,历时两天跋山涉水去寻找……那种那种执着,那种坚毅和勇敢;真令人感佩!

还有在作者前往拉萨途中遇到的那无数不知姓名的朝圣者,特别是那个叫桑吉措母的十九岁女孩和她的母亲及姑姑三位朝圣的女性。作者生动地描述了她们一路磕着长头步行前往拉萨朝拜的情景:

“她们的动作三步一个循环,唇里喃喃诵着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无有间息。嗡嘛呢叭咪吽。一个步伐,双掌拍击出清脆的响声,然后静定合十;第二个步伐,朝天高举的双手像莲花般,分别顿落在眉间(意),口(语),和胸前(心);第三步迈出,她们躬着的上身微微前倾,膝盖着地,上体前扑,脸面朝下,额头碰地。最后双臂紧靠在发鬓两侧,如孔雀开屏地向外划开一道弧线,收拢到腰际间,她们撑起身体重心,重新再站立起来。扬起一些卑微的尘埃,与无尽的尊严。”“她们的表情宽厚朴实,透露出坚忍的神色,不亢不卑。你只知道她们确实紧紧依靠着土地,面貌语气都和山水风雪一致,血融的生命姿态,古老而踏实。一代接一代,还不曾停过,一代接一代,不表露一滴血迹一丝泪痕,她们像一支时代递变中的永恒队伍,象征对抗物质发达世界里的永不妥协。”

作者还描述了他远观到的让我们内地人感到十分神秘的天葬的情景:“梵音流转,度亡的经文诵完,天葬师随即“煨桑”围火,在松柏香堆里撒入些三荤三素,混着糌粑焚烧。白烟突突冒升,转成透白慵懒的蛇腰状,再渐渐地朝远方晕散进你的鼻息里。眼前的仪式,仿佛只是一场充满味道的睡眠。天地似乎还在等待些什么,五色的旗帜在风中招展。猛然间,四方空气起了剧烈的鼓噪,视线所及的山岭线外连续飞腾出满天伏兵般的鹰鹫,横展着六七尺的羽翼,迎着天空刚绽开的紫靛光翱翔盘桓……”

“天葬师随侍在旁的两位助手趋前,掀开裹尸布,你根本来不及辨识那张是温暖抑或严肃的脸庞,一具如胎儿般蜷缩屈肢的身体就无力地霍然仆倒在石台上。根据人的信仰,这种屈肢姿势象征着死者将回归最初母胎里婴儿的模样,两手卑微地拳握在腮下,表示来世愿再投生为人。尸身背朝天际被安置妥当,鹰鹫们的吆喝便震响整片山头,唤醒了整面雪绒河谷。一个完好人形的躯体,须臾间,所有的重负都透过天葬师的巧手被释放下来了。不分男女老幼尊卑贵贱都被释放下来了。天葬师躬身退步,待旁人手中两端的挂线一脱落,他嘴里立马高声大呼:“咿啊,咿--啊”,只见鹰鹫们飞快地穿破结界,开始撕咬大啖着每一寸阴白晦暗的尸肉。你可知道那一口一口地噬,是要让人给活转过来的吗?它们那样兴奋地用爪指猛抓,啄食,它们背着晨曦闪烁如乱窜的黑焰狂舞,要燃放那想飞但永远都无法飞的血躯。一阵阵腥味,被抢食的鹰鹫拍翻到更远的四周,你紧忍着胃膛里酸气翻搅,再抬头时,那肉身已化为一副白骨斑斑。天葬师仿佛一道红焰烈火走入场中,驱离意犹未尽的鹰鹫们,他的两位助手麻利地把黏附薄肉的骨架铺在石台上,用石槌奋力地捶碎,“糌粑,和一些”,那捶碾、打磨的声音,一下又一下。你可知道那一捶一捶,是要让人给打醒转过来的吗?把骨头从碎片,打成粉末后,搅着糌粑扫着地上的血泊,准备给鹰鹫们一次吃个精光。这种将尸体彻底处理殆尽的状况,听说不仅代表死者肉身的纯净(生净,死净),还关乎天葬台的威信--人神两界的鹰鹫使者,若能把肉体食尽,逝去的人将无所保留,也无所恋栈了。但若这些神鹰没有把尸体顺利食完,为了避免带来不吉利的兆头,天葬师则必须奋力地再次煨桑祈祷,请求鹰鹫继续吃食。”

第11篇

【关键词】素质 自主 合作 探究 创新

Talk about the Chinese teaching under the new course standard

Li Fanshu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Independence, cooperation and research is the effect way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Keywords】Quality Independence Cooperation Research Innovation

“素质教育的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确定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仅是语文教学思想及观念深刻变革的体现,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当前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的追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校把教育组织成一种类似工业化生产的过程,用统一的课堂、统一的教育、统一的教育工艺流程,把受教育者“制造成”标准的“教育产品”。这样的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知识的掌握,只以分数、学历为重,不重过程,只重结果。这就使得教育变得短视,内容变得枯燥,甚至有功利色彩,往往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从而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精神。

那么,怎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下面,笔者依据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结合自己平时教学实践的一些做法,谈谈笔者的一点粗浅认识和体会。

1.关注差异。教材内容往往是固定统一的,但我们对教材的理解是多样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个性,对文章的理解就会有差异。“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差异就没有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差异也是创新的开始。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讲的就是“差异”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老师不宜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统一规范和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不可把教参中的“标准答案”式的教学内容强加给学生,应允许不同的认识和认识不同水平的同时存在,对那些充满生命力的文章,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

例如我教授《孔雀东南飞》时,摒弃了传统的分析方法,积极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分析刘兰芝的殉情原因,然后在班上交流。形成两种观点,一是为爱献身;二是受封建礼教的束缚,观念――“好女不更二夫”的影响。设想一下,假如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不去关注这些差异,而是硬把这些学生“捆来齐步走”,这岂不是泯灭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吗?

因此,今天的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但是,教学的帮助和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和至关重要的。否则,学习者难免要茫然无措,费时低效,教学也失去了其本质意义。

2.倡导个性化学习。“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达到这些要求,笔者认为通常有以下途径:

2.1 创设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求者,教师的作用只是创造一种为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民主氛围,而不是去提供现成的知识。

创设氛围,一是创造师生之间民主互动的氛围,要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平等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学生只有在自由、活泼、主动的氛围中,才能够处于最佳的思维状态,才能够敞开心扉,发挥潜能,显露个性和才华。二是面向全体师生,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例如有位老师在教授《登泰山记》这一课时,不是由老师制定出学习的统一的学习目标,而是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需求,制定出各自不同的教学目标。如:①根据导读要求,能够正确读懂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边画,改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②依据导读,预习,课后思考,练习要求,读懂课文。③在学习中,提出不懂的问题,养成质疑句难的好习惯等学习目标,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需求,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去发挥自己应有的潜能。

2.2 自主探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启发和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或片面的认识,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老师并不把现实的理解、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尽可能地提出好几种解释,然后在实践中去对每一种解释进行肯定或否定。学生通过实际去证明一个解释而又另一种解释。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因此,我们老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查找资料,让学生在心中有“数”,然后就可以在老师提供的自我展示的机会中得以发挥。

①查找丰富的背景资料。背景资料,可以帮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立旨以及文章的写作风格。如有位老师在教授《呐喊》自序时,让学生查找鲁迅先生的资料,从而理解鲁迅的生平、作品以及生活的环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在教学中,老师要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互相交流、自我展示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如在学习《项脊轩志》时,可让学生板书作者的情感变化,展示学生的才华,激发学生的思维。

3.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有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自由,更有选择学习伙伴的权利,这就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既是个性化学习的保证,又是学生主体的体现,更是未来发展的需要。故应从这一群体的“差异”切入,倡导“合作”。

3.1 合作的形式。形式可依据自己的文化基础、爱好、性格……,自由选择学习伙伴,可以是学习小组、班集体这样的学习群体,也可以是一对一的学习个体。

3.2 “合作”的主要原则:应该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各取所需。如《我的空中楼阁》这一课,可以让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交流:这篇课文抒发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内容?这篇文章哪些方面写得好?通过合作,使学生在横向交流中各尽所能,取长补短,互相影响,各有所获。

第12篇

    内容摘要:真正提高课堂的实效,课堂提问是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必须善于启迪,巧妙提问,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提问质量的高低,成为决定一堂课成败的关键。

    正文: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一石能击千层浪,巧妙的课堂提问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愉快地走进文本,积极思索,积极探索,寻求知识的奥秘,从而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同时还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把握所学文章的重点难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提问质量的高低,成为决定一堂课成败的关键。

    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提问,增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呢?笔者就语文教学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拙见。

    一、把握最佳时机提问

    要使提问收到最佳效果,就必须把握最佳时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提问的时机,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从教学的进程来说,在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时要及时提问,通过提问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来;当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产生偏差,或受到思维定势干扰时,要及时提问,以便及时排除故障,使课堂教学按计划顺利进行;当讲授时间较长,学生产生麻痹,倦怠心理时,也应及时提问,以便重新振作精神。这些时候,就是提问的最佳时机,绝不能错过。例如我在讲授鲁迅小说《药》一文时,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语文内容后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⑴刑场一节的环境描写,揭示了哪一个时代的特征?

    ⑵夏瑜的“血”没有治好华小栓的病,这一情节说明了什么?

    ⑶小说明写华家,暗写夏家,构成小说明暗两条线索,最后在坟场交汇,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⑷文章的主题该如何归纳?

    ⑸有人认为小说中写的最多的人就是主人公。《药》这篇小说华老栓写的最多,他是否就是主人公。你同意吗 ?为什么?

    ⑹《药》的坟场一节中,写到华大妈看到的夏瑜的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块的黄土,煞是难看。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圆的坟顶。”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自称:“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那么,“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它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这样的提问,环环相扣,适时地出现在教学的过程中,很便于师生互动讨论,既激起学生讨论的兴趣,又让学生抓住了重点,课堂气氛积极热烈。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回答,可以使学生对《药》的内容、结构、主题,形成全面深刻的理解。

    二、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问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把思维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两种类型。传统教学以获取知识为主要目的,因而注重求同思维。现代社会的发展,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新课标理念的渗透,我们要更加注意求异思维,特别是语文课堂,我们更要给学生创设求异的环境,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如在教《诗经•伐檀》时,为了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这样的提问:“我们刚才的思想内容分析,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说法,反映了奴隶对奴隶主不劳而获的一种反抗,谁还能根据诗中的美景,劳动所获的丰硕等,说出一种新的解释?”,“《诗经》中的‘国风’大多是爱情诗,你能根据这首诗,从爱情诗的角度去解释吗?”,“《诗经》中的“国风”大多是以爱情为题材的爱情诗,难道仅这一首反映奴隶们的反抗情绪的怨愤诗吗?你有什么不同看法?”等问句,以引导学生作求异性思考。再 比如在教学庄子的《故事两则》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庄子和惠子这两个人,同学们更欣赏谁?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在讨论时自然分成两派,其实这正是教学的难点之处,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明白了一个朴素的辩证法原理,对于庄子、惠子,是不能简单的给予肯定与否定,事物总有它的多面性,我们认识事物也应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又不知不觉的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多向互动的提问,能体现合作性原则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提问是单向流动即老师向学生提问,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笔者认为提问应是多向互动的,除传统问法外更应该提倡学生向老师提问,也应该提倡学生相互提问。通过这样的多向互动,我们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而且也能培养合作的理念。比如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让学生根据题目设计问题,有的学生认为题目应理解为‘邹忌劝告齐王听取意见’;而有的同学提出题目应分两部分理解,一部分是‘邹忌讽齐王’,一部分是‘齐王纳谏’。在这堂课中,通过师生相互提问,设疑探讨,最终达成共识。

    四、课堂提问要有价值。

    有些教师由于对新课改在认识上不到位,对课堂教学也产生了片面的理解,认为问题步步紧逼,环环相扣,就是好课。熟不知问题不分轻重巨细,一问到底,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这也同样不符合课改精神。当问则问,不当问是不问,更要避免那种“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这种毫无价值的发问,这只会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拓展思维,反而容易让学生养成思想懒隋,不善动脑的坏习惯。问题设置要以教学目的为依据,紧扣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的问题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也是教学必需的。高明的教师能巧妙地设计问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在此,需特别强调,教师要把语文真正上成语文课,问题设计也要符合语文课的要求,课堂提问要侧重于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文素养的培养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切记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历史课、生物课。我听过一节安徒生的《丑小鸭》,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小鸭渴望游泳?我想,这决非是我们语文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

    五、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考兴趣

    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创造一个新的形象,或引发出新的观点,使教学内容得以加深或拓宽。它可以对课文中人物、情节、场景进行再创作,或增添插叙,或续补情节,或改写人物等等。如下提问:(1)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当玛蒂尔德得知当年丢失的是一串假项链,十年辛劳白费时,她该怎么办?(2)《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焦仲卿,如果没有“举身赴清池”和“自挂东南枝”那么他们俩可能还有什么结局?

    这类提问必须以课文为本,再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如上面的两个教例的答问必须符合小说的背景、人物性格、特征,如游离了这两点,再创造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激发兴趣是提问的第一要素。如在教学李煜的《虞美人》一课时,课前我先为学生播放由此词改编一首歌曲《春花秋月何时了》,通过时而低沉舒缓,时而激越高亢的旋律和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语气,为课堂创设一种特定的情感氛围,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然后,设置词中体现一个亡国之君情感的相关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

    课堂提问包藏许多玄机,它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教师要潜心研究,不断探索,注意提问的多样性、艺术性,把握提问的时机,给学生留有积极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姓名:李永娟

单位:南乐县职业中专       

电话:13461616186

邮编:4574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