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意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意思

时间:2023-05-31 08:55:31

第1篇

单元教学总览

【教材分析】

1.单元主题:

本单元围绕“祖国河山”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古诗三首安排了《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三首古诗,描写了祖国山水的美景,表现了祖国河山的美丽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富饶的西沙群岛》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美丽的景色和富饶的物产,表达了对祖国海江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海滨小城》主要描写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海滨小城的热爱之情;《美丽的小兴安岭》以季节变换的顺序,介绍了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本单元课文旨在引领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篇章页上呈现了诗歌形式的人文导语“祖国,我爱你。我爱你每一寸土地,我爱你壮美的山河。”饱含着对祖国无限的赞美与深厚的感情,配合表现祖国壮美景色的插图,能引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2.单元重点:

(1)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的泡泡语“我发现这段话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提示学生关注关键语句,了解总分的构段形式。《海滨小城》的课后题引导学生从段落中找出关键语句,启发学生根据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重点讨论、梳理关键语句在段落中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鼓励学生在习作的时候也学着这样写;“词句段运用”安排了围绕一个句子说一段话的练习,引导学生在运用中了解关键语句的位置和作用。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运用关键语句。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习作的时候,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这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一阅读方法在习作中的运用,形成了“由读到写”的语文教学中的大循环。

【学情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绝不仅仅是教材中的课文,而应该指向未来生活,注重学生阅读情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培养。他们需要掌握的是喜欢阅读的态度和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阅读方法比知道阅读答案更加的重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可以使阅读更有效,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总结归纳。

【教法建议】

1.

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本单元课本中,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有一幅或几幅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形式不同,风格各异,既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更是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辅助材料。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地阅读,

引导学生适时借助文中的插图,鼓励学生对照插图理解段落的意思,效果相当明显。

2.

阅读与习作相结合。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处身边的美景,与本单元课文的阅读教学关联非常紧密,因此,要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领悟围绕关键语句把一段话写具体的表达方法,在课堂上相机指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或小练笔,并在习作教学时,以课文的典型段落作为范例进行引路,使学生有章可循、有例可依,降低习作难度,提高习作质量。

3.

培养修改习作的习惯。教材中对习作的修改和交流提出了具体建议,在改正错别字时引导学生继续使用学会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提高学生运用修改符号和发现、改正错别字的能力。把习作读给同学们听,分享各自描写的美景,目的是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习作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4.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课时安排】

分类

内容

课时

课文

17.古诗三首

2-3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2

19.海滨小城

2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2

习作

这儿真美

2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识字加油站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2

合计

12-13

17古诗三首(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宜”等五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十三个生字。正确读写诗句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望天门山》。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词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关键能力力格

必备品格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望天门山》。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词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难点】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词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会认字和会写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反复朗读、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大意,背诵古诗。(重点)

3.通过诵读和想象来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了解背景,导入诗题。

教师口述:同学们,请欣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图片展示的是张家界永定区的一座海拔最高的山,古称云梦山、嵩梁山,北距城区8公里,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最早被记入史册的名山。主峰1518.6米,1992年7月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素有湘西第一神山的美誉,千百年来,“天门洞开、天门翻水、天门转向、野拂藏宝、鬼谷显影、天门瑞兽”六个难解之谜的相继涌现,更为这里增添了灵异的奇趣。

展示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天门山)

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图上的景色?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过渡:这么美的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领略一下吧!

写作背景:李白是中国唐代一位非常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且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漫游中度过的。25岁的时候就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离开了家乡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顺江东下,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被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望天门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望天门山》。(板书:望天门山)学生齐读课题。

理解题目:“望”,看。“天门山”,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也因天门洞而蜚声世界,被誉为“湘西第一神山”、“武陵之魂”和“张家界之魂”。

【设计意图:课件播放图片,让学生观看天门山美景,给学生带来直观形象的感受,使学生进入文本所描写的情景中,从而初步感受意境。】

(2)

(3)

(4)

二、介绍作者,了解天门山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且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天门山: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也因天门洞而蜚声世界,被誉为“湘西第一神山”、“武陵之魂”和“张家界之魂”。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中断】

指江水流向在这里有一个转折。

【开】

相互对峙,出,突出。

【至此会】

从中间被断开。

【相对出】

孤独的一叶小舟。

【孤帆】

冲开。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四、学习“会写字”

1.学生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近字辨析:“孤—瓜”“帆—凡”“至—到”。

加一加:“子+瓜=孤

巾+凡=帆”。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孤”:“子”作偏旁时,中间的横画变成提。“孤”字的右边是“瓜”,不要写成“爪”。“孤、帆”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断”是左右结构,左右基本同宽。)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楚、至”和左右结构的字“孤、帆”,学生练写。

断:左边的竖折,竖长折短;“米”稍小。

楚:上边“林”要扁,两个捺都变为点;下边的横带钩,“人”撇短捺要长。

(5)

(6)

(7)

(8)

(9)

(10)

(11-15)

至:第二笔撇折转折时下笔要重,然后渐轻,第三笔是点;“土”下横要长。

孤:“子”要窄,横变为提;“瓜”中间是竖提,

竖长提短,

提末端有一点。

帆:左右要匀称。“巾”要窄,横折要带钩;“凡”上窄下宽,里面不要忘了一点。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运用积累的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有效提高了学生识字的能力。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课件出示: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3.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长江水向东边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旭日东升的远处慢慢驶来。

六、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一)初解诗意。

1.大家喜欢这首诗吗?那就赶快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待会儿老师检查,看谁读得好。(指名多个学生读,师生评议。)

2.同学们们刚才的表现也激起了老师的表现欲,我也要读一读。(师范读古诗。)现在你们是否也想读?你觉得我哪里读得不错,欣赏我的,你可以学习我的,如果你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你就读出你自己的感觉。

3.指名读,大家注意听他字音读准了没有?指名点评。教师评议,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停顿。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男生来读读。女生来读读。全班一起读。

5.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说这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再去读读、找找、划划。

6.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二)探究前两句诗。

1.指名读一读前两句。

2.引导想象: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流经古代楚国的这一段叫楚江,终点在天门山,天门山以东是吴国,流经吴国的长江段,叫吴江。天门山高、俊秀、险,诗人写到天门山犹如被江水冲击而隔断似的。

(16)

3.探究“碧水东流至此回”。

(1)“碧水东流——至此回”,教师一边读一边用动作演示。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3)从这两句我们可以体会出江水怎么样?(江水碧绿、水势湍急、激荡回旋)(板书:楚江

碧绿)

4.你觉得诗人在这两句诗里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

(1)小组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3)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诗的前两句中“断、开、流、回”用的很好,“开”展现了楚江不可阻挡的气势;“回”既映衬出山势的险峻,又展示了江流的雄姿。由“开”到“回”,互相映衬,互相补充,把长江流经天门时的壮观景象生动逼真、绘声绘色地表现了出来。作者站在船上看到了碧绿的江水、青色的大山、红色的太阳。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5.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1)指名读,学生点评优点或缺点。

(2)教师范读,学生听老师读,注意哪里有停顿,哪些词是重读的。

(3)学生练习,再指名读。

(4)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关注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让学生在品味词句和想象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三)探究后两句诗。

1.谈话过渡:这么壮美的景色,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诗人是在船上看到的:两岸青山------相对出)(板书:青山

青色)

2.引导学生观看课文插图,感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畅谈感受。(指示学生看顺流而下的小船,站在船头的诗人。)

4.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这首诗的后两句,“孤帆一片日边来”点出“望”的立脚点。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而是站在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上望的。“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板书:孤帆

白色

太阳

红色)

5.这青山仿佛是要出来迎接自己一样,诗人的心情怎样呢?(高兴、激动、自豪)

6.指导朗读:李白在高大的天门山面前,丝毫没有感到自己的渺小,自己虽从遥远的天边来,却有这青山专程相迎,这又是多么豪迈呀!让我们齐读后两句。

(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和停顿。

2.指名朗读。学生自由评议。

3.教师小结:读古诗应该抑扬顿挫,还应有感情。

(17)

(18)

4.教师再次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

5.自由读,练习背诵。

(五)再读悟情。

1.《望天门山》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是怎么望的?(《望天门山》描写了:楚江、青山、碧水、白帆和红日,作者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描写的。)(板书:近看

远看)

2.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你们看,青的山、绿的水、白白的帆、红红的太阳,构成了一幅多么精美的图画呀!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作者在诗中还用了六个动词,使得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同学们再读读古诗,看作者用了哪六个动词?(课件出示)(断、开、流、回、出、来)

4.同学们,诗歌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写景如画,更在于借景抒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板书:喜爱天门山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5.请同学们带着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满腔热爱一起朗诵。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一系列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领会意境与情感,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陶冶,并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六)诗句积累。

1.谁还了解诗人李白的哪些诗句,说给大家听听。

2.李白写山水的诗句还有哪些?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七、课文主旨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望天门山》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八、课堂小结

《望天门山》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通过描绘长江流经天门山时的壮观景象及内心体验,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九、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十、课后作业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中的相关习题。

(19)

(20)

(22)

(23)

(24-25)

板书设计

近看:楚江

碧绿

青山:青色

喜爱天门山

远看

孤帆:白色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太阳:红色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由欣赏天门山图片和了解天门山引出今天要学的诗,然后,安排自学,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自由发挥的空间,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查阅工具书、查阅资料理解诗意。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读永远都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手段,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先自由读,再分节奏读,再试着用气势雄伟的语气读前两句,用高兴的心情读后两句,接着让学生比赛读,齐读,背诵。学生很自然地掌握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熟读成诵。

不足之处:课件的运用较少。在这首诗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件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进入诗所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去看、去听、去想、去悟,效果会更好。例如,引导学生理解第一句诗句的意思时,课件出示长江动感的视频及配乐的解说,这样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了解长江水的特点。当学生理解第二句时,继续播放长江水击打天门山的声音的音频,让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了解天门山的高,陡峭的特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生字。

2.反复朗读、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大意,背诵古诗。

(重点)

3.通过诵读和想象来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导入类型:了解作者,激发兴趣。

教师口述:同学们一定非常喜欢苏轼的诗,谁能把自己读过的苏轼的诗句朗诵给大家听?(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导入课题: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把杭州西湖比作人间天堂,是因为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所以从古至今有好多的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来赞美它。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描写西湖的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学生齐读课题。

苏轼特别喜欢西湖,他第一次来到杭州就觉得这里特别熟悉,几乎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他在杭州两次做官,像爱自己的家一样治理杭州,西湖在当时也会遇到污染的问题,他在西湖兴修水利,建起了“苏堤”和“三潭映月”两道独特的景观。

二、了解作者,介绍西湖。

1.了解作者: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

2.介绍西湖: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中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也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设计意图:通过对西湖的介绍,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初步的感受,拉近了学生与西湖的空间距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课件出示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4.

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检查交流情况。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雨亦奇

淡妆浓抹

相宜

②你认为诗中哪些字词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饮】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2)

(4)

(5)

(6)

(7)

(8—9)

【潋滟】

饮酒。饮湖上的意思是在湖上饮酒。

【方好】

显得很美。

【空濛】

总是很合适。

【亦】

想。

【欲】

云雾迷茫的样子。

【总相宜】

也。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3)学习字词,明确节奏。

①大诗人苏轼笔下的西湖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把朗诵诗句,借助拼音学会诗中的生字,把生字读正确。

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

③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④指导对准生字:

潋滟(liàn

yàn):指名读,教师领读,提示读音——这两个生字都是前鼻音。指导识记——说说这两个字跟水有关,左右结构,部首是三点水。

宜(yí):指名读,教师领读,提示读音——整体认读音节。指导识记——上下结构,部首是宝盖。

⑤再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根据学习古诗的经验在课本上标出这首诗的节奏。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指名读,提示要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4)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四、学习“会写字”

1.学生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1)熟字加偏旁:“饣+欠”是“饮”,“衤+刀”是“初”。

(2)换一换:“吹”把“口”换成“饣”,变成“饮”。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

(2)老师范写,指导书写,学生练写。

饮:右边横钩比左边的稍长,左边的竖提要在撇的上边止笔。

初:衤上点靠右,横撇起笔稍向上拉、撇要长,右边中间有短撇和点并相连。

(10)

(11)

(12-13)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课件出示: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3.鼓励交流,理解诗题。

(1)学生齐读诗题。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通过读题目,你读懂了什么呢?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①通过读题目,知道了天气:先是晴天,后来下雨了。(“初晴后雨”)

②通过读题目,知道了地点:西湖的小舟上。(“湖”)

③通过读题目,知道了诗人在做什么:饮酒聊天,欣赏美景。(“饮”)

4.谈话激趣:诗人苏轼曾经在杭州做过地方官员,他非常喜欢西湖,经常到西湖来观赏美景,有一天,他和朋友乘坐游船荡漾在西湖上,一边饮酒聊天,一边欣赏西湖美景,刚开始的时候是阳光明媚,后来忽然下起了雨。看到这奇妙的景象,苏轼诗兴大发写下了这一首千古流传的美妙诗篇——《饮湖上初晴后雨》。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解题并与了解诗人、了解诗的写作背景巧妙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诗句的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

5.品读诗句,理解大意。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积累的学习古诗的方法。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看课本注释、看课本插图、读古诗题目、读古诗诗句、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搜集资料……

(3)引导理解:

①诗人在这首诗中写了西湖怎样的美景?

②在这首诗中,晴、雨时的西湖有什么不同的景象?

③欣赏晴雨时的西湖美景,诗人有怎样不同的感受?

6.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理解古诗,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7.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晴天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设计意图:在探究交流中调动学生了已有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使学习本诗有法可循,化难为易,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六、品读欣赏,整体感知。

(一)赏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1.学生齐读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

2.小组交流:“潋滟”是什么意思?(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你是怎么知道的?(看课本中的注释知道的。)

(14)

3.理解了“潋滟”的意思,你想到了哪些有关的词语?(微波粼粼、波光粼粼、波光闪闪、波光闪动、湖水荡漾、浮光跃金、湖水耀金……)(板书:波光)

4.是什么让西湖水面出现“潋滟”的景象?(是阳光和微风让西湖水面出现“潋滟”的景象。)这也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天气是怎样的?(板书:晴天)

5.面对“水光潋滟晴方好”这样美丽的西湖美景,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抒发自己对西湖美景的赞叹吗?(美好、美妙、奇妙……)诗人苏轼是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方好。)

6.“方”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正当,恰好。)你是怎么知道的?(看课本中的注释知道的。)“晴方好”又是什么意思?(方好:正好,正显得美。)

7.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水光潋滟晴方好”这个句子的意思?(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特别美。)

8.鼓励学生感情朗读,读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二)赏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1.正当诗人和朋友陶醉在这阳光明媚鲜艳中水光山色的西湖美景中时,忽然天气发生了变化,用诗句中的一个词语说说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雨天)

2.谁能用上课文中的词语说说,雨中的景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山色空蒙。)(板书:山色)

3.“空蒙”是什么意思?(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你是怎么知道的?(看课本中的注释知道的。)

4.理解了“空蒙”的意思,你想到了哪些有关的词语?(朦朦胧胧、云雾迷漫、隐隐约约、若隐若现……)

5.面对这样美丽的西湖美景,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抒发自己心中的赞叹吗?(奇特、奇妙、奇异……)诗人苏轼是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的?(亦奇。)

6.“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也。)你是怎么知道的?(看课文注释。)“亦奇”又是什么意思?(亦奇:也显得非常奇妙。)

7.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个句子的意思?(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8.鼓励学生感情朗读,读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整理出难以理解的词语,这些词语如何理解?学生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理解到了诗意,突破了难点,真正地体验到了古诗的意境。】

(三)个性赏读——晴雨西湖。

1.晴天时西湖很美,雨天时西湖也美。我们怎样才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晴雨时西湖不同的美呢?(注意停顿、重音、有感情……)

2.学生自由练习感情朗读。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1)为了表现不同情况下的美把“水光潋滟”和“山色空蒙”读重音。

(2)因为是晴天和雨天两种不同的天气造成了西湖两种不同的美,所以把“晴”和“雨”读重一点。

(3)把“方好”和“亦奇”读得重,读出作者的感受。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学生齐读。

5.诗句赏析。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自己有什么感受?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作者选择了晴天和雨天两处特色,将“西湖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四)赏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谈话过渡:晴天的西湖,阳光照耀下,水波粼粼,波光艳丽;雨天的西湖,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面对这么奇妙的景色,你要用什么词语来比喻它呢?(美丽的画卷、人间仙境等。)

2.诗人苏轼是用什么来比喻西湖的?(西子)你从怎么知道的?(欲把西湖比西子。)

3.了解西子:西子指西施,它是春秋时期越过的美女。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四大美人。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传说西施在河边洗衣,鱼儿看到西施的美貌以后都忘记了游动,沉了下去。

4.诗人苏轼是怎样赞美西施的?(淡妆浓抹总相宜)

5.“淡妆”是什么意思?(素淡的妆容。)“浓抹”是什么意思?(浓重华丽的打扮。)“相宜”什么意思?(合适)“总相宜”是什么意思?(都非常合适。)

6.作者写这句诗只是为了赞美西施吗?(不是,是在借西施来赞美西湖。意思是说西湖的晴天就如同西施浓抹,雨天就如西施淡妆,不管晴天雨天的西湖景色都很美。)

7.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若把西湖当作是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合适,美妙多娇。)

8.指导朗读:读出作者对西湖的赞叹和喜爱之情。(板书:热爱西湖)

9.诗句赏析。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读了这首诗的后两句自己有什么感受?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一个比喻句,作者把西湖比作西施。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

(五)熟读成诵。

1.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了西湖上的几处画面,各是什么样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晴天时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雨天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

2.学生自由体会读。

3.小组比赛读,男女生比赛读。

4.全班同学齐读。

5.指名背诵。

6.多元吟诵,古诗新唱。

欣赏“新学堂歌——古诗新唱”:“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5)

(20)

(16)

(17)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了古诗语言的优美,同时还引入古诗新唱的方式,真正做到“创意地教古诗,快乐地学古诗”。】

七、课文主旨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抓住了夏季西湖时晴时雨的风光,以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惟妙惟肖地勾画了西湖的美景。

八、课堂小结

《饮湖上初晴后雨》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让我们在诵读过程中激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板书:喜爱祖国山山水水)

九、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十、课后作业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中的相关习题。

(19)

(20)

(21-22)

板书设计

晴天:水面

波光

饮湖上初晴后雨

喜爱西湖喜爱祖国山山水水

雨天:山色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课堂一开始,我就引导学生通过哟欧关系户的资料对西湖的美有了一定的感受,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学中,从诗的题目入手,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交流理解题意,使学生在情感轮廓上有个大致的方向。随后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指导后,引导学生交流读懂诗的内容。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时,主要抓住“潋滟”、“空蒙”、“方好”这几个重点词,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晴天时阳光照耀下的西湖色彩明丽、波光粼粼;而雨中西湖隐隐约约,朦胧、神秘。想象画面,用语言描绘,感受这首古诗蕴含的美妙的意境。这不仅为后两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很好地把诗歌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对学生想象能力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在这一堂课中,采用了多种朗读形式,有范读、个别读、齐读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朗读活动的开展,学生渐渐体悟到了诗人的情感。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教师引导过多,没有大胆放手学生去独力地想象、探究、交流,有的环节时间过于仓促,效果较差。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会写生字。

2.反复朗读、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大意,背诵古诗。

(重点)

3.通过诵读和想象来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谈话导入,营造诗境。

教师口述:同学们已经读过很多古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古诗。

学生自愿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师生评议。

总结导题:刚才同学们背诵了很多古诗。同学们背诵的古诗中有写人的,有写事的,有写物的,我发现大多数同学喜欢写景的古诗。一千年前的一个秋天,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洞庭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歌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望洞庭》,这位诗人就是唐代的著名的诗人刘禹锡。(板书:望洞庭)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强烈的特点,让学生背诵古诗导入课题,借助诗文营造意境,创造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为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诗奠定了基础。】

二、介绍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

洛阳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课件出示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检查交流情况。

指名读生字词语:洞庭

镜未磨

白银盘(重点指导:“庭”是后鼻音;“盘”是前鼻音。)

3.检查初读情况

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2)

(4)

(5)

(6)

(7)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和】

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

【镜未磨】

指君山岛。

【遥望】

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青螺】

远远地望去。

4.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四、学习“会写字”

1.学生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近字辨析:“镜—境”“未—末”

加一加:“钅+竟=镜”“舟+皿=盘”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镜、银”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磨”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学生练写。

镜:两边都要写窄,竟字三部分都要扁,中间是日不是口。

未:两横位置靠上、下横要长,中竖贯穿两横,撇和捺要舒展。

磨:整体要写紧凑,广字要宽,下边的林和石要写扁。

遥:右上边四笔要小、写紧凑,下边的午和山中间一竖是一笔。

银:右上边横框要窄、里面有一短横,竖提的竖要长,捺上边有一短撇。

盘:舟字首撇要短,第二笔是竖撇要长,中间一横稍长,上下各有一点。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3.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1)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洞庭

镜未磨

白银盘

(2)学习多音字。

①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磨(mó

mò)

1>摩擦,如磨刀、磨墨、磨练、磨砺(摩擦使锐利,喻经受磨练)、磨合、研磨、磨漆画;阻碍,困难,如磨难(nàn)、好事多磨;2>消耗,消灭,如磨损、磨耗、磨灭;3>拖延,耗时间,如磨缠、磨功夫。

1>粉碎粮食的工具,如石磨、电磨、磨盘、磨坊(亦作“磨房”)、推磨;2>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如磨面、磨米、磨豆腐;3>掉转,如这个胡同太窄,磨不过车来。

(8)

(9)

(10-15)

②读一读:小马历经磨(mó)难,终于来到磨(mò)坊,帮助妈妈磨好了面粉。

(3)你认为诗中哪些字词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4)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五、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课件出示: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3.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秋夜,皎洁明月的清光与清澈明净的洞庭湖的水色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因为没有风,湖面平静的像一面未经磨平的镜子,没有一丝波纹。月光下,洞庭山显得更加青翠,洞庭湖显得更加清澈远远望去,如同一只晶莹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六、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一)探究交流:湖光秋月两相和。

1.学生齐读“湖光秋月两相和”,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你从这句诗中读出了什么?

(1)从这句诗中读出时间:秋天的夜晚。

(2)从这句诗中读出了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板书:湖光

秋月)

(3)从这句诗中读出了“两相和”中的“两”是指:湖光和秋月。“和”是指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的美。第一句中的“和”字用的非常巧妙,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色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合画面。

2.全班同学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

3.指导朗读,读出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设计意图:为了突破难点,设计时紧扣“和”字展开教学,从“色调”方面来引导学生想象秋夜中洞庭湖水色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合画面。】

(二)探究交流:潭面无风镜未磨。

1.学生齐读“潭面无风镜未磨”,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从这句诗中读出了什么?

(1)从这句诗中读出湖面的样子:风平浪静。

(2)从这句诗中读出了月光下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板书:潭面)

(3)从这句诗中读出了精确的比喻:把“潭面”比作“铜镜”。

(16)

(17)

2.全班同学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

3.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探究交流: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学生自由朗读“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1)遥望:远望。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2)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3)最后一句是比喻句,作者把洞庭湖比作银盘,把君山岛比作青螺。(板书:洞庭湖

君山岛)

3.自由朗读,想象诗人描绘的景象。

作者从“望”字入手,近望到“水月交融”、“湖平如镜”;远望到“洞庭山水”、“犹如青螺”。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三)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望洞庭》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又是怎么望的?

《望洞庭》作者站在远处看到了:湖光、秋月、洞庭湖、君山岛,是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看的。(板书:近处

远处)

2.我们一起学习了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七绝《望洞庭》。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全诗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板书:喜爱洞庭湖)

(四)指导全文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和停顿。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指名读,师生评议,学生齐读。

3.配乐读。

4.指导背诵古诗。

5.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

【设计意图:以评促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逐步提升读的质量。】

七、课文主旨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描写了秋夜皎洁明月下的洞庭湖的波光与月色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八、交流技巧

1.借助资料理解古诗。

(18)

(18)

(20)

概念:借景抒情(诗人写景物是为了把自己的想法、感情表达出来)是古诗的主要写法,由于古诗离我们的生活已经很遥远了,要想准确把握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借助作者写诗时的背景资料,会容易很多。

运用:比如《望洞庭》这首诗的情感把握,就要读一读洞庭湖的有关资料,才会把握得准确。

2.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想象是我们写好作文的一种必备能力,读词语想画面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2)举例:比如读古诗《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看到“湖光秋月”脑海中就出现这样的画面: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

再如读古诗《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脑海中就出现这样的画面: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3)练一练:感情朗读,并试着背诵。

九、课堂小结

《望洞庭》是一首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让我们感受到洞庭湖的美。在体会古诗感情的同时,我还学习了借助注释、看图、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古诗文的方法。

十、拓展延伸

《望天门山》《望洞庭》都是作者从不同视角描写天门山和洞庭湖的,查阅资料,了解两位诗人的写作风格,说说它们有什么区别?

两首诗都是作者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观察的,《望天门山》格调高绝,气象阔大,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表现了李白对祖国山川无限热爱的情感。《望洞庭》诗人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板书: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十一、推荐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思考: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思考: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是怎么写的?

(21)

(22)

(23-24)

(25-27)

十二、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十三、课后作业

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中的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湖光

近看

望洞庭

望洞庭

秋月

潭面

喜爱洞庭湖

洞庭湖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远看

君山岛

课后反思

第2篇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的《上海市语文中考点击丛书·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2012届新版)》(下简称《点击》)143页《阅读指南》在解说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时说:“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简单点说,也就是《点击》认为次句(即第二句)诗“山色空蒙雨亦奇”即“山色雨亦奇”,这符合诗句的原意吗?我以为是不符合的,因而也是错误的。

《阅读指南》在总结整首诗时说:“这首诗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所呈现的别样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这个总结是准确的,不错的。因此本诗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是描写西湖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动人。很显然,下句即第二句(次句)就是描写西湖在雨天里的美丽奇妙,并非是“群山”。“雨亦奇”的应是西湖,而非“群山”或“山色”。但《点击》在解释中喧宾夺主,将此句的主语“西湖”偷换成“群山”,这是完全错误的,使原诗成了“半身不遂”。也即是说只写了晴天的西湖,而雨天中的“西湖”没有了,只有雨中的“群山”。这使原来“晴方好”的西湖和“雨亦奇”的西湖之间对比没有了,成了“半身不遂”。而晴天的西湖与雨中的群山是不能对比的,也不是原诗基本构思“西湖晴天好”与“西湖雨天奇”的框架,只剩下了“晴天的西湖”,残了半边身,这大大歪曲了苏轼原诗的基本意蕴,是完全错误的。

对这首诗的准确解说是:“晴天水波闪闪,西湖正显示美丽,雨天山色迷蒙中的西湖也非常神奇。我要把西湖比作那美女西施,淡雅的妆束或浓艳的打扮都非常适宜。”此诗一、二句的主语都是“西湖”,这才能说是苏轼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写西湖极为美丽神奇,也才能显现出如美女西施那样“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十分明显,无需多言。

虽云“诗无达诂”,但当诗有“达诂”时就不能乱去“诂”。《点击》对“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解说就属“乱诂”之类。(作者系山东潍坊市退休教师)

第3篇

小学语文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阶段,尤其是高年级小学语文冲刺阶段。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挖掘创新教育的相关资源,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的兴趣。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闪耀着思维、包含着深刻哲理的题材,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如,在教学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北师大版5年级上册)时,笔者在备课时发现,“水光潋滟晴方好”中的“方”字是这句诗中用得最恰当的一词,但如果直接讲解让学生去理解,有较大难度。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设计了一个“挑战苏轼,试一试”的创新趣味题:请你给“水光潋滟晴方好”中的“方”字换一个字试试?假如你是苏轼,在雨后初晴的日子里,你荡舟西湖,尝饮美酒,看到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你会脱口而出“水光潋滟晴( )好”。学生看到这样挑战著名诗人苏轼的题目,都跃跃欲试,都想和名人比一比高低。有的说用“水光潋滟晴(正)好”,有的说“水光潋滟晴(刚)好”,有的说“水光潋滟晴(恰)好”。学生的创新兴趣一下子被有效地激发起来,笔者对每一个敢于挑战名人的学生进行充分肯定,对这些学生不迷信名人、不畏惧权威、敢于创新的精神进行了充分地肯定和鼓励,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培养学生活跃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生具有十分活跃的思维,喜欢想象,教师应该根据这一特点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从而让学生学会创新。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北师大版6年级上册)时,笔者在备课时发现这篇课文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如,“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其中的“碰壁”表面上指的是什么意思,实际上指的是什么意思呢?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处境进行理解,才解决了这个问题。笔者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碰壁”此类具有多种意思的词语,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笔者布置了这样一道课后作业:请你再写出一些像“碰壁”这样一个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意思的词语,并选择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学生围绕这个题目,回家后纷纷开动脑筋,迅速搜索类似的词语。有的通过查工具书寻求帮助,有的通过上网查资料,然后自己再整理,有的通过向家长请教。第二天,在作业中笔者发现了很多类似的词语出现了,如“闭门羹”“老古董”“包袱”“开小差”等词语。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异曲同工的奥妙之处,让其懂得了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

三、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夯实教学质量

一是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挖掘创新潜能。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主动探索、质疑和回答,通过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激发出他们内在的创新潜能。二是训练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教师要创设活泼生动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总之,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探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作为高年级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活跃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螺阳镇育青小学)

第4篇

关键词: 鉴湖诗 春夏秋冬 四时

“越州水,鉴湖之广,周回三百五十八里,环山三十六源。”[1]鉴湖,地处绍兴城西南,又名镜湖、南湖。《通典》载:“顺帝永和五年,马臻为会稽太守,始立镜湖筑塘。周回三百十里,灌田九千余顷,至今人获其利。”[2]“越之有鉴湖,如人之有肠胃”[3],鉴湖,这一脉位于东南的静默水系,数千年来文人骚客驻足流连、魂牵梦萦,一首首或清幽或雅洁或妍丽的诗篇在鉴水之畔写就。细数这些如断裂的珍珠项链般的鉴湖诗,重新观澜这清丽秀洁的四时鉴湖,鉴湖四时,可以说是一件很曼妙的事情。

古时鉴湖,湖面开阔,水质清凉,且沿途多山,湖山辉映,莫不静好。无论是春水还是夏荷,秋泛抑或冬寂,皆情致各异。

一、鉴湖之春

春之鉴湖,万物萌蘖,春潮带雨,草长莺飞,充满勃郁生机。

元稹《春游》:“镜水波犹冷,稽峰雪尚残。不能辜物色,乍可怯春寒。”是鉴湖早春,春寒虽料峭,但稽山的残雪已融,那带着消融寒意的冰水顺着山峦流入鉴湖,使得湖水尚带几分寒冽。然而到底已初春,万物已有萌蘖情态,这是一种即将烂漫到极致前的酝酿和内敛。唐李德裕《怀京国》:“海上东风犯雪来,腊前先折镜湖梅。”东风尤带雪,催折鉴湖梅,亦是一幅早春图景。

唐代孙逖《晦日湖塘》:“吉日初成晦,方塘遍是春。落花迎二月,芳树历三旬。”则进入仲春时节,芳树花事荼蘼,鉴湖湖塘一段遍地生春。宋王十朋《鉴湖行》:“苍苍凉凉红日生,葱葱郁郁佳气横。鉴湖春色三百里,桃花水涨扁舟行。”更大肆渲染鉴湖春色的郁郁葱葱。“西岭山光青浸水”(明怀渭《次孟天炜南山杂咏二首》),青碧山色将水色都浸染的碧透澄明。“春风吹皱桃花水,无数水禽啼上滩”(清沈宗信《镜湖竹枝词》)则是吹皱春水、禽鸣池上的野趣图。“一晌东风散午晴,蒙蒙岚翠接烟生。满衣摇落松衫雨,独听溪桥田水声。”(清沈宝森《连日墓祭来鉴湖道上即景地绝句》)东风散热,山峦生烟气,抖落满衣松针,静听桥头田埂中汩汩春水声,这春日晌午,让人如痴如醉。

春日鉴湖,最惹人注意的大概就是那汩汩上涨的春水了吧。“书穴雨馀云扑地,鉴湖春昼水连天。”(宋喻良能《次韵王龟龄谒大禹祠酌菲饮泉》)“春水溶溶满鉴湖,兰舟长护锦屠苏。”(元泰不华《送王奏差调福州》)“春水新添尺许高,绿波倒浸跨湖桥。”(清代周洪《春湖曲》)春潮带雨,那来自三十六源的鉴湖之水,裹挟着上游冰雪消融、地润惊蛰的春意,开始溶溶汩汩,水面高涨,碧水连天。

二、鉴湖之夏

“画舫朱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宋秦观《游鉴湖》)鉴湖水域藕荷、菱芡丛生,每逢夏日,鉴湖三百里,偌大一半被披离的圆叶风荷所覆盖,蔚然成景。宋《(宝庆)会稽续志》中亦载:“大率越多陂湖,莲最富。杜荀鹤送人游越诗:‘有园皆种橘,无渚不生莲。’可谓越之实录也。”[4]因此,鉴湖诗中的夏日鉴湖最胜的景致就是湖中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的荷花了。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四时歌・夏歌》),“稽山万塍稻,镜湖千顷莲。”(宋高文虎《送台赵叔明趋朝》)便讲述了夏日鉴湖湖上芙蕖水芝密密遍植的情形。

宋黄裳《泛南湖二首》其一:

菡萏香中画舫轻,新红相照亦多情。

似迎学士来归院,花烛前头朵朵明。

写夏夜泛鉴湖,画舫轻盈分荷而过,那些攒聚的大朵红荷在船上红烛的映射下,显得娇怯多情,颤颤巍巍,似那穿红戴翠的丽人们在迎接晚归的学士,虽有夸张成分,但不失娇妍。

“红蕖耀晨妆,绿蒲媚新丛。”(宋释文《镜中放歌》)写晨光熹微时分,菡萏凝露似女子初妆,绿蒲圆荷妖妖娆娆,媚冠众生。“鉴湖一曲云水涯,风吹万柄红荷花。放翁醉后出奇语,花为四壁船为家。”(清杨芳灿《莲花博士歌为吴兰雪作》)清丽秀洁,一曲鉴水,万柄红荷,极言湖上荷花之盛。而放翁醉后以船为家,以花为墙,则充满奇思妙想,雅趣盎然。

因为夏日鉴湖芙蓉百顷,而这遍植的芙蕖,密密匝匝,也给夏日的鉴湖带来了无限的凉意。因此,鉴湖素有“五月凉”的特质。杜甫《壮游》“越女天下白,镜湖五月凉”首提鉴湖五月凉。

秦观《游鉴湖》:

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

水光入座杯盘莹,花气侵人笑语香。

翡翠侧身窥酒,蜻蜓偷眼避红妆。

蒲萄力缓单衣怯,始信湖中五月凉。

诗人泛舟鉴湖,莲花荼蘼,赏花饮酒,醉梦沉酣,等到酒醒时,只觉衣薄生寒,不由感慨古人所言鉴湖五月凉,诚不欺我也。

“鉴水微涵五月凉,荷菱接叶净生香。”(元贡性之《题鉴湖夏景》)“两堤杨柳三更影,千树芙蕖五月凉。”(元方子京《鉴湖风月》)“鉴水争传五月凉,鸳鸯曲唱采莲娘。”(清杨德荣《鉴湖竹枝词》)皆阐释的是鉴湖五月的荷风清凉,暑气顿消,如入仙境。

除了荷花,鉴湖的夏还有别的风景。“槐荫遮楼未噪蝉,板桥萍积不通船。”(清孙汝怿《初夏泛镜湖杂记》四首其二)写绿树浓郁夏日长;“蛙声阁阁夕阳微,蚱蜢蜻蜓历乱飞。”(清孙汝怿《初夏泛镜湖杂记》四首其三)写蛙鸣聒噪,草虫乱飞的夏日细节。皆细腻动人,无一不夏。

三、鉴湖之秋

今人游鉴湖,主要观光的是鉴湖景区,它属于古鉴湖中的核心区块,颇具江南田园风光特色。在保存下来的几大景点中,尚有南洋秋泛一景。因鉴湖位于柯山之南,故有南洋之称。秋日湖边枫林乌桕正红,秋空晴好,泛舟湖上,真真如诗如画,美轮美奂。从古至今,鉴湖诗中,秋夜泛湖无疑是诗人文士们热衷并爱好的。有诗歌为证:

清代沈炜《秋日造舟初成同客偕弟泛湖》:

浮家泛宅鉴湖,清桨轻帆蹙浪纹。

十里烟波非郭里,一篷觞咏亦机云。

鹜霞交映天无际,水月同参客不群。

最胜鱼龙潭畔路,画图浓淡雨晴分。

诗人造船以船为家,泛宅于鉴湖之上。木兰桨划破鉴水的柔波,秋日的鉴湖,波光粼粼不同于那水村山郭的景致。诗人和好友饮酒作诗,才盖陆机陆云。站在船头望远,只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湖中肥硕的鱼儿偶尔曳动尾鳍露出水面,这一幅秋日泛湖图浓淡相宜,雨晴皆佳,真真醉人。

清代王霖《南湖夜泛》:

孤棹泠然御好风,澄湖万顷若浮空。

一天霁景三秋月,千载高人两放翁。

隐隐渔榔缘浦响,微微绩火出林红。

夜深何处清歌发?缥缈云中续断鸿。

如果说沈炜是日间泛湖的话,那么王霖无疑是夜泛了。“孤棹”与“万顷”形成强烈对比,显出秋日水面的开阔澄空,愈显孤舟一艇的泠然寂寥。“秋月”写鉴湖月色的澄明,“放翁”写陆游终老鉴湖的闲逸。万籁阒寂,可以隐约听到夜间渔人捕鱼时用榔敲击船舷、惊鱼入网的声音,从水的另一端远远传来。湖两岸暗影憧憧,似燃了火,原来是两岸的红枫正盛。更有那飘渺云间的断鸿声,愈显凄清幽冷。

另外,“微阳下江树,秋叶泛残红。雁背寒塘雨,帆争晚渡风。”(宋夏竦《舟行即事》)写雨后初霁,黄昏将近时的泛湖体验,岸边秋叶已染霜与泛红,那渡寒塘的雁似乎还带着那之前的一场秋雨,满含湿气。湖上晚归的船只扬帆争风,顺流而下。“湖光如鉴月如,月下湖中两桨飞。鹤氅四垂冰骨爽,夜深疑自广寒归。”(宋林概《鉴湖月夜行舟》)则写出了秋夜鉴湖行舟的寒凉凄清,湖水如明镜,秋月若美玉,夜深露重,让人不由恍惚,莫非这澄明天地是那月中广寒宫。

可以说,上述的诸多诗句,虽讲的都是秋泛或秋过鉴湖之事,然而其变现出来的个体感受却不尽相同。或喧熙,或寂寥,但不变的就是鉴湖秋的审美体验。南洋泛舟,一叶乌蓬,三五知己,绍兴老酒,鲜鱼螃蟹,再加新鲜莲蓬和菱角,一边畅饮阔谈,一边赏两岸红叶,吹鉴水凉风,听晚归棹歌,实在不亦乐乎啊。

四、鉴湖之冬

鉴湖地处绍兴城西南,水乡泽国,气候适宜。因此,江南的冬天虽清寒,但也不至于太过冷冽,江南的雪也是细瘦的诗意的。鉴湖的冬天,虽看不到如北国的浩荡雪景,但那秦望山巅、禹穴窆石之处也能看到一抹积雪的白。鉴湖的冬天虽无春之暄暄,夏之阴阴,秋之清清,但却有一番湖谧山净的另类景致。

元稹《酬乐天雪中见寄》有一句:“镜水绕山山尽白,琉璃云母世间无。”写的就是冬日鉴湖,“琉璃”盈澈剔透,形容鉴水,“云母”洁白如雪,形容山峦,描绘了一幅冬日湖山盖雪的雪景图,传神至极。

崔道融《镜湖雪霁贻方干》:

天外晓岚和雪望,月中归棹带冰行。

相逢半醉吟诗苦,应抵寒猿袅树声。

诗人赠诗遥寄镜湖处士方干,在诗中刻画了一幅雪夜初霁的鉴湖夜船图。天光映射在积雪上,呈现出反光。诗人坐在夜归的船只上,天气寒冷凛冽,连湖面都微微冰冻,船破冰而行,深夜寂冷,诗人孤枕难眠。他开始想象等到达目的地后和老友相逢,彼此饮酒对诗的温馨画面,不由又熨帖了孤寒的心灵,这等在前面的相逢冲淡了旅途中凄清哀怨的猿鸣了。此诗不过寥寥数语,但内蕴丰富,细节生动,让我们不由深深感叹这鉴湖冬夜的凄冷。

“万山失色影模糊,远树迷离淡欲无。放眼空汀何处好?一行白鹭下菰蒲。”(清李麟吉《跨湖桥观鉴湖雪景》)观的是鉴湖白日雪景,千山万水白雪轻覆,树木山峦都失了颜色呈现一种迷离,远处的树木也因积了雪和远处的天地融在一块儿,几乎无法辨别。诗人转将目光投向湖面,那风光最好的一处则是那白鹭飞过的菰蒲,清新淡雅的雪景跃然纸上。

如果之前所选的诗句写的多是雪后之景的话,那么这两句“动地飞花变鹤林,天低直欲近墙阴。”(宋释宝昙《十一月二十八日大雪有感》)则描绘的是一幅大雪将至的欲雪图。“飞花”指的是那大片大片洁白的雪花,雪落华林,瞬间成一片清静洁白之地。天空阴霾云厚,低低的都好像到了墙角根儿,极言雪意深浓。

鉴湖的四季,春夏秋冬,各有情致。阅读鉴湖诗,我们可清晰感受到那四季辰光的流转变幻,不由感叹四时鉴湖的风光旖旎。

参考文献:

[1][元]脱脱.《宋史》卷九十七河渠志第五十.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2][唐]杜佑.《通典》卷二食二.清武英殿刻本.

第5篇

一、课始"引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

采取"引趣"之法,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二、课中"持趣"

古诗距离现在毕竟时代久远,兼以"文约而意丰",课堂教学时间一长,多数初中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不由得会淡化,他们的大脑皮层会进入暂时抑制状态。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此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当学生了解全诗大意后,笔者设计道: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根据《钱塘湖春行》的内容拍摄西湖风景你决定选择哪些镜头?(如果指导细一点,可以再加一句:"比如哪些水,哪些景,什么样的人,等等。")待学生各抒己见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西湖风景录像供学生借鉴。再如教学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当学生弄清颔联和颈联的禅意后,他们学诗热情有所回落,这时可设置配音乐这一环节,以延续学生的兴趣。

课文"持趣"的方法是很多的,教师只要能够合理运用,就能使学生的学诗兴趣保持下去,从而以饱满的情绪投入新的学习。

三、课末"增趣"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初中生毕竟不是成年人,抽象思维尚不成熟,重感性轻理性特点明显。学习古诗,教师不妨抓住这一特点,运用类似于游戏性质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采取演小品(多用于写人类的)、编故事(多用于叙事类的)、打擂台(多用于哲理性的)、改原作(多用于抒情性的)、拼字词(多用于绘景类的)等手段,再次掀起教学小高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在距离下课十来分钟时,可征得学生同意,引导全体学生根据诗的内容恰当地布置场景,并邀请一位女生和一位男生,分别扮演母亲与游子,像演小品一样演《游子吟》。这样一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对该诗的理解,还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又如教学王维的《渭城曲》,就可引导学生做"考官",采用两种方法让其他学生"考试",一种是拼字法,一种是嵌字法,学生的激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再如教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根据它抒情性较强的特点,可引导学生改编原诗,使之成为抒情性较强的记叙文。

第6篇

一、课始“引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

采取“引趣”之法,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二、课中“持趣”

古诗距离现在毕竟时代久远,兼以“文约而意丰”,课堂教学时间一长,多数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不由得会淡化,他们的大脑皮层会进入暂时抑制状态。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此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当学生了解全诗大意后,接着设计道: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根据《钱塘湖春行》的内容拍摄西湖风景你决定选择哪些镜头?(如果指导细一点,可以再加一句:“比如哪些水,哪些景,什么样的人,等等。”)待学生各抒己见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西湖风景录像供学生借鉴。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带学生领略一些没有去过的地方,帮助他们理解诗意。例如:在学白的《望庐山瀑布》时,许多学生都没有去过庐山,单靠一些呆板的图片是无法体会庐山三叠泉的雄伟和壮观。这时运用多媒体播放庐山三叠泉的视频,学生仿佛到了实地,感受到了三叠泉壮观的气势。轻而易举的理解了诗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课文“持趣”的方法是很多的,教师只要能够合理运用,就能使学生的学诗兴趣保持下去,从而以饱满的情绪投入新的学习。

三、课末“增趣”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小学生抽象思维尚不成熟,重感性轻理性特点明显。学习古诗,教师不妨抓住这一特点,运用类似于游戏性质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采取演小品(多用于写人类的)、编故事(多用于叙事类的)、打擂台(多用于哲理性的)、改原作(多用于抒情性的)、拼字词(多用于绘景类的)等手段,再次掀起教学小高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在距离下课十来分钟时,可征得学生同意,引导全体学生根据诗的内容恰当地布置场景,并邀请一位女生和一位男生,分别扮演母亲与游子,像演小品一样演《游子吟》。这样一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对该诗的理解,还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又如教学王维的《渭城曲》,就可引导学生做“考官”,采用两种方法让其他学生“考试”,一种是拼字法,一种是嵌字法,学生的激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再如学习《所见》时,让学生理解字、词、句后亲自装扮成牧童,去体会牧童的生活和心情,学生在表演中轻松而又快乐的体会出诗意。

第7篇

下面,我就古诗词教学中“留白”艺术的运用,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巧用导入处“留白”,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想象美

导入处创设意境意在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促进主动、创造性的学习。人本心理学者认为:把人的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统一起来,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习知识。因而,教师如能在古诗词鉴赏课教学时,巧用“留白”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想象之美,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授《观沧海》一课时,首先我选择了一个有关大海、秋风、天空、日月星辰的视频资料,在学生观看视频画面的同时,听配乐朗读诗文。进而,我引导学生说道:“亲爱的同学们,大海雄浑开阔、苍凉慷慨、气势宏大、力量惊人,有哪位同学见过大海,请说说你心中的大海?”有同学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出了内心的大海。接下来我说道:“看到这首诗的题目《观沧海》,你有哪些问题想质疑?”同学们纷纷站起来说道:“作者在何处观的沧海?”;“作者在什么情况下观的沧海?”;“作者观沧海时的心情是什么?”。这个导入部分。我用时不多,而学生在静默欣赏的同时,早已构建出不同的大海,并从文题中激发了学生对课文内容学习的兴趣,学生能够去思考、去质疑,带着自己的问题去读文,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标。

二、利用词句处“留白”,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意境美

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诗读的就是一个味,读出诗的意境美。而现行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受升学任务的压力,过分注重字、词、句的翻译,把古诗词讲的支离破碎,没有推敲出“词句”中所表达出的意境美。别林斯基说:“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古诗词中的画面和气氛,借助想象去理解,感受诗中此景此人的心情,进而挖掘出诗歌的主题。

例如:我在听一个青年教师在教授《饮湖上初晴后雨》时,就有很深的感触。他在讲解“水光潋滟晴方好”时,首先提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没有哪位同学注意到诗中哪一句是描写西湖晴天的景色?”。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该句。接着教师质疑:“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答:“晴方好”。教师继续让学生借助注释说一说“晴方好”的意思。然后问:“那西湖的晴天是什么样子的,用诗中的词语回答?”。学生抓住了“水光潋滟”。这是,教师没有就此罢休,而是继续探究。“你还能用其他词语或自己的话来形容波光闪动的湖面吗?”教师问道。学生形容完后,教师再问:“同学们,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灿烂的阳光下、在秀美的西湖上自由飞翔,除了波光闪闪的湖面,你还会看到哪些美景?拿起手中的笔,用两三句话,写一写晴天西湖的美丽。”在这节课上,教师能够抓住“潋滟”两字“留白”,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感受了诗歌的意境美。

三、运用结尾处“留白”,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回味美

中国历代文人对古诗词的结尾是相当重视的,白居易就曾说过:“卒章显其志。”。由于历代文人的刻意追求,这就使得中国古典诗词的结尾变化多端,成为诗歌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形成“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因此,教师如果能在诗歌结尾处巧妙“留白”。让学生回味古诗歌的妙处,注重对古诗歌意蕴做更深的挖掘,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8篇

要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激发学生对古诗文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对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设计,可以说,教学设计是一节课能否收到良好效果的关键。古诗教学要设计的精彩,首先授课教师必须对古诗文相当熟悉,对古诗文有一定的理解和研究,最好还能对其中一些古诗文有独特的体会和感受,从而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对古诗文的欣赏与品味之中。

一、从介绍作者入手,导入作品的写作背景

绝大多数的诗人,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环境、政治、气氛不同,文风自然不同;时代不同,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在了解了诗作的时代背景后,还应了解诗人的生平才更有利于我们理解诗作内容。

如果对“南北朝”这段历史时期不理解的话,那就很难体会这首传颂千古的描写草原风光的诗歌的广阔意境,例如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同样,也只有知道汉朝的一些风土人情,才能更好地理解“汉乐府”《江南》在低吟浅唱之中所描绘的婉丽风光。

同一个朝代的诗人,因为他们生活的年代先后不同,个人阅历不同,所以也会有迥然各异的风格。例如李白擅长写浪漫主义的诗篇,小学阶段要学的《望庐山瀑布》《赠汪伦》《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等都展开了丰富的想像和巨大的夸张。而另一个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则是实实在在地描绘现实的,在小学阶段所学的几首写景诗也表现如此,写的就是眼前的景物。例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就通过交待数量、颜色、位置等来表达;其它《江畔独步寻花》《枫桥夜泊》等都是如实地写景的。

同一个诗人,因为他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经历,所以前后阶段风格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宋朝著名的苏轼,小学阶段学到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题西林壁》就是很不同的两首写景诗。前者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西湖比作美人,还是为了赞美眼前之景,相信写于作者相对年青之时;而后者重于说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相信写于相对年老的时候,诗中充满了理趣,可以看出作者对道家、佛学的研究已经更上一层楼了。只有把作品放在当时的背景之中去理解,教学才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必须认真进行备课,查阅各方面的资料,为实施教学寻找最佳的途径。

二、咬文嚼字,注重关键字词的教学

有时字词理解了,就理解诗意,体味到作者的感情了。

1、抓关键字:例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了,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只影形单的寂寞了。

2、抓重点词语:例如,同是写送别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就能体会到诗人送别时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楼送辛渐》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别辛渐时心中充满了伤感与凄凉,到底送别的辛渐是何人呢?为何这样悲痛呢?一定与诗人的“亲友”有关。而《送元二使安西》写到: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前两句写景,写到“朝”雨与“轻”尘,写到客舍“青青”而柳色“新”,用语轻快,一派为送别故人而洗扫一翻的新气象。从中可见,作者送别故人并不像《阳关三叠》那样凄婉哀伤,因为他们虽然有可能生离死别,可毕竟只是“故人”,有可能几十年没见面了碰巧在这儿遇到,送他一程,向他敬酒,劝他“更”尽一杯。所以,作者还能带着轻松的心情像一个主人送别客人那样看看周围明丽洁净的景色。这也正是禅宗对王维的影响而王维的恬淡心理在这首诗中的表现。

3、抓关键句子:一首诗,每每有两句是重点句,有些甚至成为了名句。那就抓住其中的重点去理解就行了。例如《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题西林壁》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抓古诗词题目:有些诗,从它的题目,就可以知道整首诗到底写的什么内容。例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从题目就可见作者在西湖上饮酒(欣赏风景?赋诗?)碰到了开头是晴朗的,后来下雨了这样的景象。又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如果不看题目,一读而知是写的夏天的荷花。可要是结合诗题细读全诗,你就会发现作者是借物抒情,写下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

这样,把握了古诗文教学的重点,就能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突出要点,使某一教学环节成为亮点。可见,教学设计是离不开教师对文本的研读与精心的安排的。

三、细读古诗文,深入了解作品内涵

有的借物寄情。就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为例。为什么说它写出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呢?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多么像是说:“毕竟是上京任职,行李、车辆,送别的情景都与平时不同。”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像是说:“能够到京师天子脚下任职,这真是无穷无尽的荣耀啊!祝你侍奉在皇帝的身边,受到皇帝的重用,就像映日的荷花一样特别红!”作者明写莲叶、荷花,实际写出了对林子方的一番情意,祝他前程远大,鹏程万里。同样,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也包含着借物抒情之意:草能“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人别后能再团圆吗?不知道,只有“萋萋满别情”了。

第9篇

于是想到,爱茶至深的苏轼有句绝妙的诗句:“从来佳茗似佳人”,甚是贴切,不禁为它找来一句上联,凑成一副歪对:“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我的家乡不产茶叶,可舅爷爷家的后院里有一棵很大很粗的茶树,专产绿茶(呵呵,只是大片大片绿色的茶叶);在儿时懵懂的记忆里,谷雨前后,舅爷爷的院子里尽是茶香——想必舅爷爷一家又忙着采茶吧——老爸老妈在一旁淡然而笑。

我乃一介书生(中学生),自然不能饮酒,却从小喜欢喝茶,常常私下自我解嘲道:酒是英雄血,茶为美人舌;喝不惯英雄血,能尝尝美人舌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吧?有趣的是李渔在《闲情偶记?饮馔部》中写道:“果者酒之仇,茶者酒之敌,嗜酒之人必不嗜茶与果,此定数也。”这似乎为我不善饮酒找到了绝佳的解释——因为我最喜欢的就是水果和茶。

酒需众人相聚而乐,茶则适宜独饮;酒需以陈为佳,茶则以新为好;酒能助人名教,茶则脱俗致远。

饮酒与品茶,有着微妙而有趣的差异,却同样令世人痴迷沉醉。

“5?12”之后,舅舅邀约我去羊城放松,遂乘飞机前往。

在广州一月有余,在享受令人食指大动的广东美食的同时,我也不忘留意一些有关茶的有趣细节和习惯。

饮茶,仿佛是广州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约三两好友,点几道美妙点心,泡上一壶热茶,任海阔天空,谈笑风生,好不惬意自在。

有人告诉我,这五羊城里曾有一茶楼的对联颇为得意:“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这,正是对端坐茶楼之内的广州人的绝妙形容。

喝茶时,经常有人过来倒茶,客人都以食指和中指扣击桌面,一开始我很是奇怪,不知道这个动作从何而来,有何用意。

直到有人向我讲了个小故事:传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下江南,一次扮作仆从的皇帝给扮作主子的随从斟茶,随从感恩戴德、惶恐不安,本该下跪叩谢,但又怕暴露了皇帝身份,于是灵机一动,遂以二指微屈,轻扣桌面代之叩礼,并一直传袭至今。

很有趣吧?现在有人帮我倒茶水,我都不忘伸出二指轻扣桌面。

有时茶壶沒水,同行的舅舅和他的同事都很自然地打开壶盖,无须多久便有人来给空茶壶续上水。

这看似普通的一个动作,愣是又藏着一个好玩的小故事:相传旧时有一富商到茶楼饮茶,叫堂倌加水,堂倌刚开壶盖,富商便大叫并诬赖壶中有只价值千金的画眉被堂倌放飞了,并要茶楼赔以重金。老板无奈之下规定,凡客人要加水者,须自己打开茶壶,以防有诈。

到了今天,一旦茶壶沒水,我也习惯打开茶壶盖子,很快就有人过来加水,屡试不爽,百试不厌。

至于广东凉茶虽然试过两次,但还是觉得很难适应,但有个头疼咳嗽、感冒气闷的,倒是一喝就神清气爽了。

至于潮汕功夫茶,却很少有机会试试,但是其中有两个步骤分别叫“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光听名字就让人心旷神怡了。

相对于随处可见的普洱,我更喜欢绿茶。也许是因为每年我都会喝舅爷爷家里自产的新茶的缘故,或者是习惯了绿茶沁人心脾的清香和温润吧?

夜深人静时,随便打开饮水机,寻一平常玻璃杯,倒入一杯沸水,扔一撮谷雨前采摘的新茶进去,我的心情也随之变得舒畅起来。

在“茶圣”陆羽看来,饮茶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难事。他在《茶经》中突出了饮茶的九难:“选、别、器、火、水、炙、末、煮、饮。”

而在我看来,饮茶只是一种偷闲瞬间的陶醉,无需巴山夜雨、无需红泥小炉、无需清泉、无需紫砂壶,更无需促膝长谈的佳友或者一卷旧书,只需要一份淡然的心情。

沸水中如针的茶叶上下沉浮,浸润着久辞枝头的渴意,生命的绿色丝毫沒有因为岁月的间隔变得黯淡枯黄,反而在这滚烫的水里绽放了似曾相识的色彩。

原本在水中笔直竖立的如针的茶叶,逐渐舒展开了她原来的丰姿,如同刚刚长出的芽头,甚至带着鹅黄的娇嫩,果真如婀娜多姿的佳人,令人目不暇接。

不用多久,等茶叶都由针状还原成她们原来的样子,茶叶就不再笔直悬浮在水中,而是陆续沉入杯底,此时杯中的水绿得可爱,茶香四溢,常常牵引我的思绪,缥缈而远,竟忘却人间何世,我为何物。

水上浮着一些白色的茸毛,那是新茶的特点。

随意举杯而饮,茶未入喉,人已先醉:这令人神迷的美人舌,上至贤人雅士,下至凡夫俗子,又有谁不为之倾服?

其实,我也不懂得饮茶,只想从中寻找一份祥和、苦寂和充满禅意的晕眩。

写到这里,杯中的茶刚好已冲到第二道。

一时愁肠百结,再也沒有心思继续敲打键盘,草草收尾,附上唐朝诗人元稹的一首甚为罕见却十分有趣的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诗?茶》,以飨读者: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

此诗曰回文诗,回文诗中的字句回环往复,读之都成篇章,而且意义相同。

另外苏轼还有一首著名的诗句,是关于西湖的,有人说是在西湖上与友人喝酒而作,也有人说是诗人和朋友游西湖,在船上与友人煮茗论景而作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谣传“三笑点秋香”的才子唐寅,也有关于茶的题《品茶图》送茶僧诗:

买得青山只种茶,

峰前峰后摘新芽。

江南风致说僧家,

石上清香竹里茶。

烹煎已得前人法,

蟹眼松风朕自嘉。

法藏名僧知更好,

香烟茶晕满袈裟。

饮茶、会友、吟诗、作画,古代文化人的生活比现代人惬意多了。

人在青山绿水中,夏日掬一壶山间清泉水,冬天捧一锅地上雪,煮上清香的茶水,似乎,自然就装进了心田里。

现在,还能找到沒有污染的山泉吗?而地上受过工业化污染的江水、井水和雪水,谁敢放胆尝试?

一直都说自己有山水情怀,却不忍去看,怕坏了山水在心中的美丽。

茶,对我来说,有的时候是奢侈的,很少去街上买茶,装修漂亮雅致的茶叶店,随便就可以给茶以各种富丽堂皇的出身,价格更是离谱,而茶叶生产过程中为了免受病虫害,施洒的农药,也让我望茶兴叹,只有文友从茶叶产区带来的农家茶,还敢一试。

什么时候,山真的青了水真正的秀了,茶也回归大众化了,脱离人为的炒作,才是茶叶真正地成为我的饮品最爱吧?

说起茶来,我还是茶盲,本文又把茶的话题扯得太大了。

如今,不仅茶叶品种纷繁,喝法更是见仁见智,各有千秋,而现在的茶艺或者茶道,更是把文化和商业撮合在一起,还愣是说成传统文化,不敢苟同。

据说在浙江,还有人把茶做成菜肴,听说生意火爆。查看资料,便知道茶入饮食,却古已有之。

写着茶的文字,茶水已经凉了,天也亮了。

第10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黄梅时节里,细雨朦胧,落在青石小巷。几度撑着油纸伞,去寻找梦中的白莲。每当这个季节,听着胡彦斌的《潇湘雨》,眼前那个叫潇湘的美丽女子若隐若现。

“花儿开在雨季,心碎在手里,那个叫潇湘的女子太美丽。”耳边听着优美的旋律,窗沿边飞溅的雨花仿佛是琴弦上跳动的音符,用心倾听着春雨的含蓄。这时候,手捧着泛黄的诗词,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跃入眼帘。

江南,自古便是令人遐想的地方,温婉静谧。月上枝头时,才子对月赋诗,佳人柳园起舞,玉箫声不绝于耳。烟雨淅沥时,笼着轻纱的姑娘们,撑着油纸伞,在雨中漫步,或回首,会含笑,都是春光旖旎的美丽。

偶尔会在雨后,独坐楼台,遥望远方,细细幻想江南的模样。许是白娘子遇到许仙,断桥上撑着一把油纸伞;或是苏小小遇到阮郁的那个蝶飞凤舞的西泠,抒写着才子佳人的传奇;亦或是柳如是秦淮河畔的柳絮纷飞,独自吟咏着“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的佳句。

杏花春雨、诗意绵长的江南,孕育出的总是唐诗的清新与宋词的婉约。江南的女子,口如含朱丹,指如削葱根,腰如杨柳枝,不胜凉风的娇羞。江南的人儿呀,媚如桃花,娇似芙蓉。惆怅似春日细雨,清冷似烟雨图画。

多么向往这种生活,青石桥,乌篷船,走进诗意的画卷。归隐于“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的田园。春雨呢喃声里,枕一帘幽梦,带半身闲愁,云淡风轻的日子,置身于深几许的庭院中,清泉煮洺,人淡如花。抬头看花开花落,低眉弄诗词墨画。

若是身在江南,一定要在春雨中独自行走。微风掠过时,感受着雨丝的抚慰。不知觉的多了几分温柔与浪漫,与春雨来个亲密接触,漫过眉梢,淌过脸颊。绵软的春雨在心中荡起涟漪,天青色的烟雨里,等着故人归来,西窗共剪烛,把酒话桑麻。

江南春雨,惊扰了梦里,我只等待花事如期。沾染烟雨清愁,为我折下华发的问候。春雨的温柔单纯,深邃透彻,听雨的兴致愈浓,心灵在春雨中洗尽尘埃,荡尽世俗纷扰。化为涓涓细流,流进秦淮河畔里,冲散胭脂水粉味,还尘世间一份澄明清透。

我是喜欢春雨的,清爽似梨花盛开,忧愁似深秋桂子。如丝如缕的把天空与大地交织在一起,牵动我的心弦,随风一起轻轻摆动。就这样静静的,洗尽人间铅华,凝织愁思万缕,细细品茗大自然的清丽美妙。

对于江南,总是有太多的向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览尽凤池夸。江南春雨,绵绵情意,相思写满纸笺,离别即是重逢。因是女子,可以不倾城,不倾国,但求冷暖自知,素心如月,依如江南的细雨,落尽繁华,羽化成仙,也要心生依恋。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美育;探索

一、多让学生诵读古诗

朗读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古诗都是非常押韵的,朗诵起来朗朗上口。让学生朗诵古诗,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表达的情感。老师在学生朗诵的时候,可以给学生的朗诵配乐,也可以为学生范读,朗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古诗朗读。通过朗诵古诗,学生虽然不能完全了解古诗的含义,但是可以感受到古诗中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同时,朗诵也是一个很好的了解古诗含义的方法。

比如说,老师在教学高鼎的《村居》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朗诵这首古诗,让学生通过朗诵来感受春天到来给人带来的那种喜悦。老师还可以给学生放《村居》这首儿歌,让学生听听歌曲中的鸟叫声和歌词以及节奏,“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老师可以在学生朗诵的过程中,用《村居》这首歌来配乐,这样学生会对古诗的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二、让学生进入古诗情境之中

要想让学生真正在小学语文古诗学习中接受美育教学,就要让学生进入古诗描绘的情境之中,知道古诗的含义,也能够想象出古诗描绘的画面。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和参考资料来弄清楚古诗的含义,老师也可以直接给学生讲述古诗创作的背景和古诗中一些重、难点句子的含义,从而让学生弄明白古诗的主要内容。老师在进行古诗教学的时候,可以借助书本上的一些图画,让学生根据图画来了解古诗,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画进入古诗描绘的情境之中。老师在进行小学古诗教学的时候,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可以更加快速地融入古诗情境。

比如,老师在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和其同桌一起探讨古诗的含义,“水光潋滟晴方好”这一句话是说在晴天的时候,西湖水波粼粼,给人一种平静的美,但是平静的湖面上又有一些细小的波纹。“山色空蒙雨亦奇”这句话是说在下雨的时候,天空看起来雾蒙蒙的,西湖旁边的山看起来也是雾蒙蒙的一片,好像仙境一般。“欲把西湖比西子”这句话是把西湖跟西施作比较。“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话是说作者发现,西湖无论是浓妆还是淡妆,看起来都非常美。了解这首古诗的含义之后,学生就可以在脑海里想象出作者笔下西湖的样子。虽然很多学生没有去过西湖,但是他们会感到自己已经在西湖的旁边,跟作者一起感受西湖的美。

三、要让学生感受古诗表达的感情

古诗中蕴含着非常浓厚的情感,有的是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有的是游子对亲人或者是家乡的思念之情,有的是对深厚友谊的歌颂,有的是对美好爱情的期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可以体味古诗中的情感美。小学生的情感并不是十分丰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味这种情感。

比如,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首诗是作者在一个有着寒意的秋天,听着秋风,看着儿童在捉蟋蟀,然后想起了自己的家乡。作者离开家乡已久,对家乡有着浓浓的思念之情。老师可以让学生试着想象自己离开家人,独自去外地,而且一去很久,自己会有怎样的感情。学生对家的思念和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是一样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过程中进行美育教学是很有意义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朗诵感受古诗的语言美,让学生通过进入古诗的情境来理解古诗的艺术美,还要让学生了解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来感受古诗的情感美,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第12篇

路,变得好远,好远……

——小扎

冬天几乎没有走散,花白的雪衣,拥入了春日里江南这位脱去尘俗的仙美人,在她体贴的温度中瞬而融化。当所有的人都在迷恋断桥残雪的美,西湖的水,也似如东坡的归饮,美醉成一幕。初春的雨水,淡似浓抹的水墨,几颗墨汁擦拭后的痕迹,点缀成一座檐瓦小屋。沿着墨汁延伸的路,对着折叠,扯皱了刚滋绿的田野。

伫立在青石板上,那条淋湿的路,近乎可以照映出一个人的轮廓,那么清晰,那么显明。油纸伞下的游落行者,除了想裹着思念的雨水,想那些冲对着自己笑的陌生脸庞,还有飘过身体,触到发丝的烟雨记忆。只一个回眸,打湿了,所有走过的日子,留下的只有那些泥泞路上深深浅浅的脚印。而那半有晴朗的天空,该是裸下这一切胜色美景的古画宣纸了。

江浙一带的文人里,时会说起“湖上”的杭州,而掠夺这座古城所有美丽的,仍然是西湖。这个婀娜的女子静静地躺在城西,她的颜容里,每一滴眼泪,都蘸饱了中国这个多情恋水民族的恩恩怨怨。

看着苏轼带着失意闯进了浑然灰色的天空。而江南的胭脂不老,因为这里有秋瑾的腔腑碧血。

路,是走西湖的躯体,走白堤也好,走灵隐路也罢。走出来的,是艺术的高度,更是一个人的高度。而虔诚信仰岳庙那样的地方,是去读先人的灵魂,不断绝的香火,是有人在读自己的灵魂。

人会老,诗词不老,斑驳的几句,可以守住零散的记忆,守住水的青春。余晖里浓浓的水色,加深了,水波上荡漾的娇色熏羞。并在窗檐上的酒旗,走一程路,时时可看到。秀色里透过的酒香,融不入心弦。

水,是南国里装得最多的,也是最难以忘怀的。花雕木窗外,一场霍然回首的梦,惟对着檐瓦屋倚靠的河道。有水的地方常见的是桥,空旷的桥洞,对着水下半圆的倒影,零碎间又拼凑的如此完美。看惯了古色的老屋,从眼眸里,一排又一排往后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