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8:55: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意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意思: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2、出自: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3、原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5、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方好:正显得美。空濛:细雨迷蒙的样子。濛,一作“蒙”。亦:也。奇:奇妙。
(来源:文章屋网 )
小学语文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阶段,尤其是高年级小学语文冲刺阶段。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挖掘创新教育的相关资源,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的兴趣。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闪耀着思维、包含着深刻哲理的题材,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如,在教学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北师大版5年级上册)时,笔者在备课时发现,“水光潋滟晴方好”中的“方”字是这句诗中用得最恰当的一词,但如果直接讲解让学生去理解,有较大难度。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设计了一个“挑战苏轼,试一试”的创新趣味题:请你给“水光潋滟晴方好”中的“方”字换一个字试试?假如你是苏轼,在雨后初晴的日子里,你荡舟西湖,尝饮美酒,看到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你会脱口而出“水光潋滟晴( )好”。学生看到这样挑战著名诗人苏轼的题目,都跃跃欲试,都想和名人比一比高低。有的说用“水光潋滟晴(正)好”,有的说“水光潋滟晴(刚)好”,有的说“水光潋滟晴(恰)好”。学生的创新兴趣一下子被有效地激发起来,笔者对每一个敢于挑战名人的学生进行充分肯定,对这些学生不迷信名人、不畏惧权威、敢于创新的精神进行了充分地肯定和鼓励,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培养学生活跃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生具有十分活跃的思维,喜欢想象,教师应该根据这一特点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从而让学生学会创新。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北师大版6年级上册)时,笔者在备课时发现这篇课文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如,“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其中的“碰壁”表面上指的是什么意思,实际上指的是什么意思呢?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处境进行理解,才解决了这个问题。笔者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碰壁”此类具有多种意思的词语,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笔者布置了这样一道课后作业:请你再写出一些像“碰壁”这样一个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意思的词语,并选择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学生围绕这个题目,回家后纷纷开动脑筋,迅速搜索类似的词语。有的通过查工具书寻求帮助,有的通过上网查资料,然后自己再整理,有的通过向家长请教。第二天,在作业中笔者发现了很多类似的词语出现了,如“闭门羹”“老古董”“包袱”“开小差”等词语。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异曲同工的奥妙之处,让其懂得了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
三、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夯实教学质量
一是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挖掘创新潜能。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主动探索、质疑和回答,通过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激发出他们内在的创新潜能。二是训练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教师要创设活泼生动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总之,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探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作为高年级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活跃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螺阳镇育青小学)
关键词:古诗;情境;鉴赏;感悟;诵读;实践;重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5-0168-02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占有一定的比例,选入古诗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有写景也有叙事的。学习古诗能引导学生发现美好的事物和激发他们对祖国丰富优美的语言的热爱,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品味、鉴赏、感悟、想象的能力。
一、解诗题,揭背景,激发趣
叶圣陶先生在对诗文“题目”作了十分精辟的阐述:“从作者方面说,有了题目,可以表示自己所写的中心。从读者方面说,看了题目,可以知作品含义内容。题目的必要就在乎此。”因而,从古到今,诗人、作家都把题目喻为诗文的“眼睛”,称为“题眼”。
所以,教师不管在教哪首诗,都是由解题入手,这主要在于这些诗往往是在题目所提示的范围内或者就是扣住题目来写。如叶绍翁《游园不值》,诗的前两行写作者去游园“不值”,后两行写作者看到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联想到院内“生机勃勃”,百花争艳的春色,算是“游园”,进而再现春天万物旺盛的生命力。
当然,这仅是从古诗的题目分析而言,对于作者及背景也是教学前要让学生知道的,只不过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查找相关的资料,然后在班上交流,教师归纳。甚至可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查到这些资料,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动手、动脑,也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进而让他们知道古诗的题目、背景与诗的内容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如《示儿》这首诗,教师在教学时向学生介绍《示儿》是作者写的最后一首诗,直到他临死之前,心中念念不忘的不是个人的死,而是祖国领土的完整,他沉痛地表示了收复中原的坚定信心。这样,学生对理解诗句、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抓字眼、知诗意、再现活
古诗句子精炼,字里行间不仅闪耀着美的光彩,还蕴含着美的韵律,但由于古诗是用古代汉语提炼而成的,它精辟、简短,含义之深。因此,教学中教师仅以简单草率的讲解,让学生仅懂得句意就“收场”,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在重点字词上做文章,使学生学有所得,品有所味,想有所感,思有所悟。例如,杨万里写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与众不同,诗的前两行抒情,后两行写景。那时恰逢盛夏,又是拂晓时分,因此,诗人在清静的湖光山色之中,心情舒畅清爽。如诗后两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可以这样教学:①先让学生说说“无穷”和“别样”这两个词的意思,然后再找出“无穷”和“别样”的近义词(无尽、异样)。②“接天”是什么意思?用一两个意思相近的成语表示。(一望无际、无边无际等)③这两行诗句分别写哪两样东西?(荷叶、荷花),诗中分别描写这两样东西颜色的词又是什么?(碧、红)④拓展“碧”字,这个字可解释为“青绿色”。除此之外,还可以说什么绿?提示:让学生在学过的课文《可爱的草塘》中找出有关与“绿”字组成的词(墨绿、鲜绿、翠绿),而“红”字,让学生说说“红得怎样?”(红得发光,红得发亮,红得娇艳,红得发紫等)。
这样,既抓住了诗中字词的教学,又让学生懂得了诗句的意思;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丰富了学生词汇,既巩固了学生学过的知识,又把诗句给教“活”了。
三、读诗句、品其味、悟诗情
关于读,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吕淑湘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教学过程中,读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如将其忽略,那是失败的教学,荒唐的教学。所以,古诗教学的读尤其重要。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中知意,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而要在反复吟诵中感悟诗人的情感——让学生的感情和诗人产生共鸣,把诗句中的真情实感化为强烈的情绪活动,在体味声韵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
做法:①提出要求,教师有感情地诵读诗句,学生注意听,用“/”线标出稍短停顿,“∥”线表示停顿稍长,用“.”表示字词的重要。②学生根据“要求”试读。③师正音并纠正标出错误的地方。④按正确的标示,让学生再读诗句。
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朗读提示,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通过“读—知—悟”,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进而悟出:这首诗的作者是从“晴”和“雨”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描写西湖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四、入意境,拓发展,联其想。
有诗就有物,有物就有诗。诗人的构诗是缘物生情,寓情于景,托物抒怀,把诗中的形象、画面、图景以及其中渗透着的作者思想感情再现出来。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久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首诗的第三句是作者的联想与猜测,第四句则画龙点睛,是极神的一笔。“一枝红杏出墙来”,这种以小见大,以偏概全的写法,给人们留下无限的遐想。
当然,要想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就必须从诗句入手,然后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观察画面上描绘的景物,探索出作者观察生活的经过并展开联想,想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在学生理解诗意后,教师根据诗中插图引导学生想象:
问题一:这是一个怎样的花园?
要点:①院子的墙不高;②位置不在闹区;③周围幽静;④私人花园不气派,农家气息很浓。
问题二:诗人很高兴想游园赏花,园门紧闭,本是件扫兴的事,读诗句,体会诗人这时却是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
①启发:“一枝红杏出墙来”,想象诗人心目中的院内春色是怎样的?
②用描写景色的词说说。
③看到春天的特点,心情如何呢?
这样,让学生在学习古诗中学会“读诗品其味,知意悟其感,见图联其想”的学习方法,拓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夏登高.试论诗歌教学中的审美赏析[J].小学语文教学,2006,(4).
[3]黄权.古诗欣赏——让感官动起来[J].福建教育,2006,(3A).
【关键词】象 兴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在他任职时,他曾写过许多有关湖光山色的诗作,而此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意象深刻,所以,也成了白居易描写春景的代表作。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一提起西湖,就会让人联想到也曾在杭州任刺史的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读了白居易的此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笑的西施的面影,更觉得东坡的比喻太贴切,同时,也惊叹白居易是善于描绘自然的高手。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山上有孤山寺,是湖中登览的圣地,也是全湖的一个标志。贾亭又叫贾公亭,是唐代贞元中,贾全在杭州做官时在西湖造的亭子,也是当时西湖的名胜。白居易作此诗时,贾亭还在。此句诗的意思大概是:放眼望去,只见那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面,荡漾的湖水与堤岸相平,天空云彩低垂。我们知道,只有春天的水面才可以用"初平"来形容。从远处看,春水缓缓的涨起来,天边的春云渐渐垂下来,水和天就相连到了一起。从诗意里我看到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了解才可能写下的这种感受。一种辽阔,平静的画面给读者展现了出来。也让人不自觉会想起唐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壮丽景观。"潮平""风正"可谓湖水恢宏阔大,但湖面也平静。心也宁静了下来。
再看近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玲珑,活泼,流利。在描述"早莺"、"新燕"时,白居易用的是"几处"、"谁家",而不是"处处早莺""家家新燕",那样的莺歌燕舞就用不着"争暖树""啄春泥"了。一个浓郁的春天哪有这零星的"几处"和不知"谁家"的意象让人的心中产生蓦然相逢的惊喜呢?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为人传诵,恐怕也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替时这种乍见的喜悦吧!诗人写景不仅写了一般的春景,更写了早春时节特有的景物。莺是歌手,它歌唱美好的春光;燕是候鸟,春天又从北国飞来。它们寓居季节的敏感,是春天的象征。是啊,树上的早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树。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也不知是哪家檐下的燕子,此时正忙过不停的衔泥做窝。一个"啄"字,也把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写活了。此句诗真是洋溢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所以诗人刚把视线从水运交接处收回来,就又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初春的美好世界中了。读着这句总让人有些眼角湿润,没来由的幸福。
在对"早莺""新燕"进行描绘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到了脚下的花草。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花逐渐开得茂盛了,纷纷扰扰的花间,人眼渐渐变得迷醉;花绽放,草也跟着冒出了脑袋,可草也不深,踏马春游,小草淹没了马蹄。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和几个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的游山逛景,是多么让人惬意的事情啊。唐朝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是极盛的,连歌姬舞妓也都喜爱骑马踏春。白居易另一首诗《代卖薪女赠诸妓》"钱塘江上女,着红骑马是何人"也可看出。
一组组词,"早莺","新燕""浅草"……让我们觉得眼前浮现的就是一幅初春美好的图画。
白居易真够幸运,他能领略如此美景,当然,如果诗人没有一种年轻的心态和对生命的热爱,恐怕就不会被这为数不多的报春者打动,所沉醉。在西湖的美景中,他不能自己,以至于流连忘返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行不足"亦看不够。最爱湖东秀丽的景色,看也看不够,更有美丽的白堤笼罩在绿色的杨柳里。白沙堤又称沙堤或断桥。西湖三面环山,自堤中贯,在湖东一带,总揽全湖。诗人由对春景的特写一变而成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完全陶醉于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这首诗可谓景中寓情,勃勃生机的初春让人恋恋不舍,不知不觉中被诗人那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打动了。套用清代方东树(《续昭昧詹言》"佳处在象中有兴,有人在,不比死句"。"象兴"正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意象,或者是形象化的语言。正象此诗的"几处""早莺"新燕"浅草"等连贯的形象性语言,让读者沉浸在"象"中,沉浸在美丽胡春光中。全诗从"孤山寺"起,"白沙堤"结,春景随行而逐渐展开,情感随景而越发浓厚,春景,春意,春情,浑然一体,水入交融。
【参考文献】
一、同一诗人作品的纵向拓展
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写出的诗歌的意境、思想各有不同,但前后的诗歌作品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拓展延伸同诗人的作品,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诗人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片段:
师:时间一天天过去,可是王维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仍然是那么的强烈。许多年后的一天,家乡的一位朋友来到长安,王维心中有千万句话想问这位朋友,但话到嘴边却只问了一句:我窗前的那株梅花开花了没有?这就是王维的另一首思乡诗《杂诗》。
生:“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师: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生:读出了王维对家乡深深的思念。
通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杂诗》的前后对比,学生很容易发现这两首诗的地点不同,时间也不同,但心情是一样的,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学生通过比较学习,加深了对《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理解、感悟,实现了文本与超文本的有机结合。
二、同题材作品的横向拓展
面对同一自然景观、同样的边疆战事,诗人们有不同的感慨。面对离别,诗人也各有情怀。围绕同一题材而抒写的诗作,在诗的海洋中比比皆是,倘若能适当延伸,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片断:
师:你知道苏轼和西湖都有哪些不解之缘吗?
生1:苏轼在杭州做知州,他为西湖疏通河流,还造了苏堤。
师:不光是苏轼和西湖有缘分,我们的诗人白居易也和西湖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游了西湖后写下了《钱塘湖春行》。
师:为了纪念白居易,我们把白沙堤称作白堤。请大家背一背这一类的古诗。(生背有关西湖的古诗)
学生在品读交流中豁然开朗:同样是西湖,却承载着诗人不同的心境和情怀。这样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重组,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三、同主题作品的集约拓展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是相同或相近的。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传统的“逐首教学”“逐环教学”的模式,整合资源,凝聚主题,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片段:
师:《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以酒相送的送别诗。(出示《赠汪伦》)这首诗是以什么相送的送别诗?
生1:以歌相送。
师:(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是以什么相送的?
生2:以目相送。
师:(出示《别董大》)这首诗又是以什么相送的?
生3:以话相送。
师:仔细读读这四首诗,你会发现,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主题。
生4:都是以情相送。
师:对,诗由情生。这些送别诗都饱含着诗人的感情,对亲人,对故土,对朋友的真情。
这个环节巧妙地运用了“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方法,使学生不仅读懂了一组送别诗,而且领悟了这一类诗歌的表达方法,以诗带诗,举一反三。
《乡村四月》教学片段:
师:“绿遍山原白满川”这是一个怎样的绿色世界啊!许多诗人也写过这种绿,你们知道有哪些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师:在蒙蒙细雨中,除了子规的叫声,你还听见了哪些声音?(青蛙的鸣叫、白鹅的歌唱、虫鸣的声音……)
师:是啊,这些声音,诗人们也听到了。(出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教师运用了“一句带多句”的迁移法进行延伸性阅读。用古诗中的“绿”、古诗中的声音的同主题进行集约式拓展,让学生领略古诗中同主题诗句的魅力,一方面使学生了解诗文的意思,另一方面使学生的阅读有一种广阔感和纵深感。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电教媒体 艺术性
电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屡见不鲜。它新颖生动的画面,震撼心灵的音频,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因此,它对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有人说电教媒体技术的展示淡化了语文味,语文课可能成了视频展示和音频欣赏。电教的确不是“万用灵药”。那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就弃之不用了吗?那就可以否认电教的优越性了吗?当然不能。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打破旧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效果,就要把握电教媒体使用的艺术性。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那么,在何时何处使用电教媒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与魅力呢?
一、理解整体系统,把握电教媒体运用之处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组成的。教学系统较复杂,由诸多要素组成。其基本要素为学生、教师、教学媒体(信息)这三个基本要素的整合,构成了区别于其他系统的特性。要使教育、教学系统充分发挥功能,就应运用辩证系统的方法,从整体上把握住该系统,用整体观点考察、从动态的系统中找出有序的整合,构建出合理的结构,形成新的整体功能。电教媒体是教学媒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着未来教学媒体发展的方向。要运用电教媒体来达到某一既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必须把它放在系统中去设计,使它与系统中的其他要素有机整合,才能完成既定的目标。
例如《信用卡》,对于成人来说,这并不难理解,因为他们对信用卡有一个基本和全面的了解。但是我们要教授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社会经验还不丰富,对于“信用卡”比较难理解。那么,如何比较好地开展学习呢?我先上网查了一下,找到了一些信用卡使用说明的资料。恰巧网上有信用卡实际使用的视频,我把它放在教学过程中,在学习课文前先展示有关资料,并播放了信用卡的全部使用过程,然后让学生设计、制作一张信用卡,模拟练习信用卡的使用。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而且积累了一些社会经验,还使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科学的教学理论是构建教学模式的依据,系统方法论则是构建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我们所构建的教学模式一定要符合教学系统的特点,要有利于师生双边活动的展开,有利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接收,有利于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利于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电教媒体作用的发挥,要能准确、合理地揭示出某一特定条件下教学过程结构的内部关系及其运行机制,形成整体功能。
二、根据文本特点,把握电教媒体运用之时
为完成某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而适时设计或选用电教媒体,在知识的表现形式上,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因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认知心理的高峰体验,进入对知识信息积极探索的良好精神状态,为学生认知能力发展架设理想桥梁。
例如课文《莫高窟》,主要介绍了我国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莫高窟的情况。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尊尊精妙绝伦的彩塑、一幅幅宏伟瑰丽的壁画,文字非常优美动人。但是莫高窟毕竟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而我们也不可能真正带他们到敦煌去欣赏这些文物。学生没有亲临现场去欣赏这些文物,单靠文字深刻理解很困难,而只能在头脑里形成比较空洞、抽象的认识。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无法弥补这个缺陷,但是现在我们利用电教媒体就能够做到。设计合理的画面结构、色彩调配、镜头运用、景别选择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的媒体,使学生在艺术和谐的情景中欣赏文本深刻内涵,激发起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德,并提高审美境界。
恰当运用电教媒体辅助语文教学,要寻找两者的最佳结合点。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重点、难点,从教学要求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设置具体生动的可感可知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真实、形象地去感知所学内容,这就是运用电教媒体和理解学习内容的最佳结合点。
三、讲究教学实效,把握电教媒体运用之量
小学语文教学归根结底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学生从对语言的内化积累上升为迁移运用,中间需要一定的物质凭借,而电教媒体恰恰具有这样的功能。语言文字独具美的魅力,小学生往往难以感受到它的美,这时,如果在教学中插入配乐朗读的录音,就能使学生受到语言文字的音乐美,进而去模仿、体会,逐步领会语言文字的内涵。
《荷花》一课就比较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点,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运用配乐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展开想象。学生听着如诗一般美的语言,想象看到灵动的荷花画面:千姿百态、亭亭玉立,并且仿佛闻到荷花的清香,得到了一次美的享受。给他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文本准确简练而又美得像诗一般的语言,及时投影一幅幅形色兼美的荷花图,让优美的画面与精美的语句一起印在他们的脑海里。这里电教媒体的运用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课文理解起到了深化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电教手段的运用,使学生感受到了文字的音乐美,为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奠定了基础,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从而培养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力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一定要讲求实效,切忌华而不实,要明白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它永远只能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帮手。针对小学生好奇、好动的性格特点,电教技术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通过图文、动画、音响及色彩等形式,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感知的鲜明度,从而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自觉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
四、保证学生发展,把握电教媒体运用之效
电教媒体要不断优化,要符合学生动态发展水平和学科变化特点。电教媒体的直观性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认知水平和不同学科作用是不一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要逐渐增加“智能型”电教媒体的设计和选择,为学生认知能力发展架设桥梁,否则,会限制学生的发展,甚至造成负面影响。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中,老师运用多媒体给同学们出示两幅.GIF图画(“红枫飘洒庭院”与“淅沥小雨轻洒绿意树径”)。不停飘舞的红枫给幽静的庭院以无限的诗意,同时真实的淅沥雨声带学生进入无限的想象之中。授课内容由“古诗讲授”过渡到“小诗创作”,有序地展开教学,成功地捕捉了带规律性的思维激发点,很好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体现了创新精神。根据心理学中学习迁移的原理,先前学习的古诗对后继的创作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学生理解与领悟《饮湖上初晴后雨》诗句的意思,体会感情,感受意境,培养美感(音乐美、音律美、节奏美与情感美),从而正迁移到看图创造诗中去。这种设计使学生平时的古诗学习过程从苦学转向乐学,从生硬、勉强转向和谐、自如,从被动转向主动,从机械转向灵活,让学生从自身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教育的目的和美妙过程。学生在课堂的创作中获取成功的机会,同时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己。
在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信息技术知识之间的距离,用具体形象、日新月异的生活事例充实电教内容和技术,让学生以主角的心态去体验、去探索、去求新、去寻觅独创性的答案,这也正验证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应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材料,架起一座表象与思维的桥梁,加速进入教学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的理解层层深入,对情感的体验步步加深,在趣中探索,在乐中求知。这样亲身的感受与最实际的应用,能让他们体验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潜在魅力,让学生的发展像信息技术那样长足、深远。
电教设备、技术、理论等的不断完善,把语文课堂变成了学生享受语文的乐园,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变得诗情画意,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技能训练.韩雪屏,王松泉,王相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
[2]语文教育论稿.顾黄初.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6.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实效性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34-02
我们生活的环境正在以比我们的课堂教学快几倍的速度变化着,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却不能很快地满足不断变化的需要。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我认为首先应该教学生学会思考。
一、从一开始就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
当我们开始学习新知识时,学生没有任何经验,不知道应该如何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对此,我们教师就要从学生接触新知识的第一天起,教给他们正确的思考方法。例如,小学语文第一册的准备课,要求学生看图并说出图中的意思。学生会很快地说出图中的意思,但我们教师不能满足于此,而要带领学生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来观察图,表达图意。这样,在学生第一次接触看图说意时,他们就可以初步建立一定的看图说图的思考方法。再如教学《科利亚的木匣》时,这篇文章不是一般的叙事性文章,也不仅仅是告诉人们这么一个故事。它情节简单,内容浅显,所叙述的事情学生自己完全可以读懂,学生不懂的是故事中蕴含着的思想方法,即科利亚是怎么悟出挖到木匣的方法的。如果只是按照原来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初读全文,了解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文后的“思考练习”把全文分为“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再一部分一部分教下去。课文内容虽然学生了解了,但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得到锻炼,我认为教师只要抓住科利亚思考过程的枢纽,引导学生找到导读的突破口,就能对这篇文章的导读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并能使学生较快较好地获取课文的全部信息,并获取思维的方法提出疑问、读文思考、讨论,当然,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的不完善和不完整。因此,在教给学生思考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在交流中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思维。
二、要让学生形成多问的好习惯
一直以来,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才有的“特权”,教师问,学生答,似乎天经地义。而教师的提问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也失去了质疑的深层次思考的机会,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认为,在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留出空间,培养并鼓励学生形成多问的好习惯。例如,我在教学课文《爬山虎的脚》时,板书完题目后,没有急于往下讲,而是停下问学生:“读完课题,你会对课文内容有什么疑问呢?”学生各抒己见。如爬山虎不是植物吗,怎么会有脚呢?脚在哪?等等。接着我把这些问题分类,哪些是有价值的问题,哪些是没有意义的问题;哪些是当时就能回答的问题,哪些是学习课文时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表扬那些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学生。学习课文后,我又问大家:“对课文还有什么疑问?”最后表扬那些敢于、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学习每一课时,都会提出自己不同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从而形成多问的好习惯。同时,学生在形成多问的好习惯中也学会了思考的方法。
三、和学生一起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的职责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和学生一起思考。当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知识时,我们可以带着学生在他们提出的几种假说中一一验证,如果没有一种假说能得到证明,学生反而会对所学的课文有更加强烈的兴趣,一旦教师在这时候帮助学生提供一个最可能的假说时,他们就会惊奇地想到:原来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我们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的“日积月累”部分时,学生读到对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时,对“好”字的读音引起了争议。是读“hǎo”还是读“hào”呢?学生们争执不下,最后都看着我。我不急于给学生一个肯定的答案,而是先告诉学生这是一幅出自杭州西湖的对联。然后问学生还记得三年级所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吗?能背一背吗?学生齐背,当他们背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漾雨亦奇”之时,学生顿悟,很准确地说出在这里应该读“hǎo”,即天气晴朗时景色很好、很美。这样,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获得了一些能够概括事实、现象和事件的知识,这种知识是极其宝贵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使学生感到不解决问题就会不安心,而解决这个问题是一种诱人的、饶有兴趣的劳动,并由此学会思考的方法。
四、鼓励学生积极的求异性,从而喜欢思考
一、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感受教学情境
在古诗词教学中,通过朗读教学,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对古诗词的情感将有更深的体会。通过朗读对诗人的情感、人物、景物的理解更深刻,对文章有更深入的情境感受。在进行古诗词朗读时,对古诗中的平仄语调重点关注,要做到抑扬顿挫,阅读的速度、音调的高低都要重点把控,这样才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对古诗词情境有更好的感知。
例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首先教师让学生进行多次诵读,最好在记背下来后再自己体会着去读,通过老师对课文的讲解,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在对全文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后,让学生用带有感情的语调去读,注意节奏的变化,韵律的和谐。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重音应在“几时”、“问”,读“青天”时则应该扬,注意韵律的和谐、节奏的工整、声调的抑扬顿挫,在呤颂时对苏轼的情感将有更深的感受。
二、结合音乐艺术,渲染教学情境
音乐是作曲家心灵最真实的表达,最能感染与调动人的情感。古诗词富有节奏,讲究平仄,与音乐具有共同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音乐与古诗词相结合,在调动学生视觉的同时带动感官的体验,会使学生更容易融入古诗词意境。以唐代李牧的《泊秦淮》教学为例,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泊舟秦淮,见到朦胧的月色,听到靡靡之音,于是吊古讽今。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秦淮小调,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进行解读,诗人在《泊秦淮》中提到《花》结合写作背景,诗人又有怎样复杂的心情。以秦淮小调的低吟浅唱作为教学开端,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体会作者描绘场景,激发学生想象力,从而创造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三、借助画面教学,再现情境
古诗词与画有许多共通之处,借助画面教学可以再现古诗词的真实情境,使古诗词的解读与欣赏过程更加具体化与形象化,教学效果也将更进一步。借助画面教学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不仅可以借助于常见的挂画、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如幻灯片、投影仪从网络上搜索具有直观性的教学图画,对古诗词的语言文字进行生动的展现,使学生在视觉的冲激下对古诗词有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学习意境当中。以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教学为例,诗人在诗中对早春的西湖进行了描写,学生在诗词的措写中,产生与诗人相同的感受,爱上这湖光山色。教师可通过网络搜索西湖的景色,如堤岸春花渐开、湖面春水新生,初春的柳枝如丝如缕,学生在画面的感受下,对诗人细腻的描写有更敏感的体悟,在教学中还可以延伸出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还有曹操的《观沧海》等诗词都可以借助画面教学,使古诗词情境得到再现。
四、角色扮演,融入古诗词情境
要使学生对古诗词情境有更深的融入,需要将学生置身于古诗词情境之中,对古诗词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站在角色的立场上去理解
古诗词的意境,设身处地地去思考自己扮演的角色在古诗词情境中思考什么、感受到什么,这样在心理上对诗词中人物的思想、心理特征将有更深刻的理解。古诗词中的角色扮演可以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模拟全文或教材中的某一个片段,将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或者角色置换进行情境表演,从角色扮演中受到古诗词的感染。如对《石壕吏》这一现实主义的叙事诗进行授课时,全文120字,却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并且每个句子都叙事,虽然句中没抒情的语句,却通过精炼概括的120字,抒发了心中的义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主编排内容,分角色扮演老妇与差吏,对老妇人的形象多通过诉苦刻画,对差吏则刻画出穷凶极恶之感,根据这一特点学生对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学生在情境的创造、参与、感受过程中,使《石壕吏》一诗的教学情境富有感染力。
五、分析词句,感悟情境
古诗言语言精练,通常一个词语代表着非常深远的意境。在古诗词学习中,对简洁精炼的古诗词,要重点进行分析,通过认真赏析,体会出其深远的内涵。在诗词中,一个字的运用可能产生不一样的意境。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是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乌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用敲还是用推,这个问题值得人们一再推敲。又如《春夜喜雨》中“随风潜入夜”中“潜”字的运用,能感受到春雨的无声无息。诸如此类意境深远的诗词不胜枚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对词句进行具体分析,感悟到古诗词中的意境。
一、课前“激趣”
情感是人们对周围事物积极的内心体验,它具有强烈的感染性。恰如托尔斯泰所说:“把自己体验过后的感情传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应牢记住一个宗旨:要让自己在对古诗的感悟中产生的强烈的情感去打动学生,影响学生。为此,教师必须仔细研读教材,了解诗词创作的背景,领会古诗中蕴涵的内在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择的古诗词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诗人、词人的精品佳作,其语言精练,节奏优美,华美的文辞背后无不承载着诗人丰富的情感。他们在古诗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宣泄自己的心情,这些都需要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去感悟古人的心境。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告别了都市的高楼大厦、喧嚣与繁华,今天我们将一起去感受美好的乡间生活。紧接着,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宁静、闲适的乡村风景图,图上雅致、清新的田园生活,一下子深深吸引了学生。学生屏息凝视,从那专注的眼神看得出他们已经沉浸在画面所描绘的情景之中。静观片刻,我对大家说:“来到乡村有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我感到乡村非常安静,静得能听见小溪轻轻流淌的声音。”“乡村非常闲适,没有都市的喧闹、紧张。”“乡村生活非常静谧,人们无忧无虑地生活。”不难看出,学生已经完全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最后两人结为金兰之好的故事。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
采取“激趣”之法,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二、课中“持趣”
古诗距离现在毕竟很久远了,兼以“文约而意丰”,课堂教学时间一长,多数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不由得会淡化,他们的大脑皮层会进入暂时抑制状态。叶圣陶曾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此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大大增强。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古诗的美学价值,引导学生把握整体意境,体会诗词的意境美。古诗富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要想感受这种意境,必须让我们大声诵读,借助富有真情的吟诵,慢慢品析,这样才能咀嚼出诗的内涵。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为古诗设计贴近情境的音乐,为学生创设吟诵的情境,学生朗读吟诵起来就会更加入情入境,就会体会得更加深刻。
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在学生对诗句的意思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请同学们闭眼,听我有感情地吟诵。轻柔的音乐中我声情并茂地朗读,学生完全沉醉到诗的意境中了。于是,我问:“来到村居,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我看到了清清的小溪流向远方,河塘里的荷花竞相开放”;有的说“我看到一个顽皮的小孩趴在小溪边,专心致志地剥莲蓬呢”;有的说“我看到了河岸上长满了绿绿的小草,我仿佛闻到了泥土的芬芳”……
我趁机问:“此时此刻,如果你来到了这儿,你最想做什么呢?”学生说:“我想像小孩一样,躺在草地上吃莲蓬。”“我最想静静地躺在草地上,看看蓝天上的白云,闻闻青草的芳香。”“我想骑在牛背上,潇洒地吹着短笛,让我的笛声在田野中回响。”“我最想在小溪边垂钓,那多惬意啊。”由于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储备,把学生带入了生活场景之中去想象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勾起了他们对词中生活无限的向往,表达出的情感也更加真切而朴实。
课堂“持趣”的方法是很多的,教师只要能够合理运用,就能使学生的学诗兴趣保持下去,从而以饱满的情绪投入新的学习。
三、课末“增趣”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小学生毕竟不是成年人,抽象思维尚不成熟,学习古诗,教师不妨抓住这一特点,运用类似于游戏性质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采取演、唱、写、编故事等手段,再次掀起教学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
1.演诗
古诗词言语精炼,如要让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变得鲜活,可引导学生进行表演,去走进诗人和人物的内心。如教学《清平乐·村居》时,当学生沉浸在诗的美好意境中后,请学生来模拟诗的情景,学生把“翁媪”的“相媚好”、儿童的“无赖”表演得淋漓精致,而且初步领悟到诗的意境。
2.写诗
儿童的心理是丰富的,他们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热烈的情感,具有先天性的艺术倾向,儿童敏感、犀利的心灵,无时无刻不在感知着生活的点点滴滴。因此“儿童天生就是诗人”,不无道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给学生充分的创新时空,让他们大胆仿写、领悟、创作。通过这样的创作,学生充分感受了故事学习的快乐,凸显了自我,惊叹于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增强了学好古诗词的信心。
关键词:诗歌 平淡 华丽
诗有平淡美,也有华丽美。古人说:“山有四时之色:春山冶艳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洗,冬山惨淡而如睡。”(郭熙《林泉高致》)
春山鸟语花香,妖艳妩媚;夏山葱葱郁郁,苍苍翠翠。――可归于华丽。
秋山气韵幽幽,空灵明净;冬山旷达邈然,沉静健稳。――可归于平淡。
然,或华丽之于山,或平淡之于山,均不失其美。山之美,是谓“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王充)看来,坡还是比较唯物主义的。他来到杭州,发现了西湖的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西湖的美是瞬息万变,千姿百态的。诗人似乎奈何不了它了,于是请出了西施,即以西施比譬西湖。西施究竟有多美?无从考证,也无需考证。苏轼说她,平淡的装束也美,浓丽的粉黛也美。这算是把西施的美写绝了,把西湖的美也写绝了。
从艺术美学上看,平淡与华丽属一对矛盾范畴。它形似矛盾,实则各有千秋。
鲁迅喜欢简练朴实,主张“少雕琢,去粉饰”,但他也说,“其实畅达也有畅达的好处,正不必故意减缩”。还有李白,李白有平朴质实的《赠汪伦》,也有雄放奇丽的《蜀道难》。还有杜甫,杜甫有文采平实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有色彩瑰丽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华丽,司空图谓之“绮丽”。和平淡相对,指语言的华贵,也指艺术风格的俊秀明丽。平淡若徐徐晨风,华丽若灿灿朝霞。平淡若皎皎明月,华丽若灼灼骄阳。
日月经天,方有白天黑夜,方有宇宙运转。因此,杜甫说:“清词丽句必为邻。”(《戏为六绝句》)谢榛说:“作诗贵古淡,而富丽不可无。譬如松篁之于桃李,布帛之于锦绣也。”[1]1139(《四溟诗话》)吴乔说:“有意无词,锦袄子上披蓑衣矣。”(《围炉诗话》)有好意,亦要有好辞。人谓“语意两工”,极是。否则,金玉其中,败絮其外,岂不哀哉?
唐人皎然在《诗式》中打过一个比方:“诗不假修饰,任其丑外,但风韵正,天真全,即名上等。子曰:不然。无盐阙容而有德,曷若文王太姒有容而有德乎?”[2]31春秋时齐国有名的丑妇,但她贤而有德。太姒,是周文王的夫人,她不单有德外貌也漂亮。皎然认为,诗不应像无盐,内容好而形式劣;而应像太姒,内容和形式俱佳。应该说,皎然所论,是有见地的。
读过李白《蜀道难》的大概不会忘记作者那恢弘的气势,雄放的格调,奇丽的文笔。
且看诗中描写蜀道之难的一节: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
砰崖转石万壑雷。
这是用华美而奇特的文笔,绘就的一幅华美而奇特的图画,写出了蜀道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这好像是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画面;然后平稳推成枯松倒挂、绝壁兀立的特写;特写摇过,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急流、瀑布、悬崖、转石,配之以万壑雷鸣的音响,倏然而过,使人惊心动魄,目不暇接,造成一种排山倒海之势,把“蜀道之难”的描写推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奇丽的文字,奇丽的图画,令人叹为观止。
陆机云:“诗缘情而绮靡。”[3]《说苑・修文》云:“德弥盛者文弥缛。”陆时雍《诗镜总论》云:“精神聚则色泽生。”[4]
诗的语言的华丽,不唯是技巧问题,它攸关诗人的秉性、精神以及诗的内容诸因素。
没有雄放不羁的李白,也不会有雄伟奇丽的李诗,也推不出雄伟奇丽的蜀道,是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现有人反对华丽,就像见到谁穿得艳一点就皱眉,闻到谁身上香一点就掩鼻一样。究其原因,历史的,是因为齐梁宫体诗及其形式主义诗风,破坏了华丽美的声誉。故李白批评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古风》)李白的批评是对的,但不能因噎废食,从诗苑里抹去华丽一花。恐怕李白也没有这个意思。现实的呢,是有人把华美与堆砌辞藻、华而不实的靡丽、浮丽混为一谈了。这显然是种误解。
华丽,是华而有质,丽而有骨,是表里如一,故美。浮丽,是卖弄辞藻,内质空虚,是徒有其表,故不美。
“文采可也,浮艳不可也;朴实可也,鄙陋不可也:差以毫厘,谬以千里矣。”[5]文采华丽,不等于浮艳;语言朴实,不等于鄙陋。这应该是很清楚的。
当代诗人郭小川曾旗帜鲜明地表示:“千万不要上当,怕美,怕华丽,不可把辞藻的表面的‘花花哨哨’而空无一物,与真正的华丽和美(其实,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华丽),与用以表现美好思想的华丽(要表现美好思想总是要一定的华丽的外表的)等同起来。”(《谈诗》)再读读他的《青纱帐――甘蔗林》吧:
南方的甘蔗林哪,南方的甘蔗林!
你为什么这样香甜,又为什么那样严峻?
北方的青纱帐呵,北方的青纱帐!
你为什么那样遥远,又为什么这样靠近?
我们的青纱帐哟,跟甘蔗林一样的布满浓荫,
那随风摇动的长叶呵,也一样的鸣奏嘹亮的琴音;
我们的青纱帐哟,跟甘蔗林一样地脉脉情深,
那载着阳光的露珠呵,也一样的照亮大地的清晨。
这是诗的前两节。文笔的流光溢彩,语言的抑扬顿挫,情绪的圆润明亮,猛烈地撞击着读者的心弦。这是美的力量,是形式美与内质美的完美统一。
新边塞派诗人章德益的作品亦多具华丽美。他在1981年第3期《上海文学》上有一首《风的肖像》的小诗:
从渠水的涟漪中,临摹它的笑纹;
从林带的绿盖里,描绘它的裙衫;
从胭红的秋果中,想象它的肤色;
从初春的花卉里,勾勒它的脸相。
句型相同,连连铺排,是为形式美;绿盖、胭红,相互辉照,是为色彩美;涟漪、笑纹、裙衫,是为意象美;涟漪、笑纹、裙衫等本系静物,但静物中有动势动味,是为意境美。凡此种种,构成全诗在语言风格上的华丽美。
谈诗的华丽美,不可不提纪宇的《风流歌》。这首长诗,所以在青年中不胫而走,风靡读者,就是因为它美。美是无须做广告的。
我还想摘引其中几句:
风流哟,风流,什么是风流?
我心中的情丝像三春的绿柳。
风流哟,风流,谁不爱风流?
我思索的果实像仲秋的石榴。
这是开头几句,什么是风流呢?作者说:
清晨――我询问朝阳,
夜晚――我凝视北斗……
遐想时,我变成一只彩蝶:
“呵,风流莫非指在春光里嬉游?”
朦胧中,我化为一只蜜蜂:
“呵,风流好似在花丛中奔走!”
我飘忽的思潮汇成大海,
大海说:“风流是浪上的一只白鸥,”
我幻想的羽翼飞向明月,
明月说:“风流是花中一壶美酒。”
美的辞藻,美的形象,美的情韵,美的思辨。读来荡气回肠,余味无穷,这是美的丰收。这样的华丽,内蕴阳刚之气。此为平淡之美莫及。
天下松柏,黄山奇松以怪美著称,但百株奇松,也是怪态各异的啊。所以,同属华丽美,古之李白雄丽,杜甫典丽,李贺俏丽,坡流丽……今之贺敬之壮丽,郭小川的瑰丽,章德益奇丽,舒婷婉丽……这些,从他们诗的语言、风格及其惯用的意象群中,皆可见出。
问题在于,人们总习惯于把华丽和雕琢联系起来。好像是华丽的东西,再美也有雕琢之嫌。又好像平朴的美,就端的不需要雕琢。因此,他们反对雕琢,每每一古脑儿把华丽一块赶走了。就像泼脏水连同洗澡小孩一起泼掉一样。这实在是一种误会。雕琢是少不了的。关键是怎的雕琢,雕琢到什么程度。
同样,诗的平淡美需要雕琢,雕琢得平淡一些。诗的华丽美亦需要雕琢,雕琢得华美一些。这里的关键是怎样雕琢。
“上自齐梁诸公,下至刘梦得辈,往往以绮丽风光累其正气,其过在于理不胜而声有余也。”(《草堂诗话》)齐梁诸公之过,在于以绮美的辞藻损害了内容,在于思想贫乏而空有辞藻。
清吴雷发云:“诗须馋入,尤贵自然。但讲馋入而不求自然,恐雕琢易于伤气,但讲自然而不求馋入,恐流于枵腹者流。宜先从事馋入,然后求自然,则得矣。”[6]馋入,刺入,即雕琢。吴雷发的意思很清楚:诗是需要雕琢的,要以雕琢到自然的程度为上。宋代葛从立甚至说:“作诗贵雕琢,又畏有斧凿痕。”[2]504这是高见。雕琢,不能太过,“斫削之甚,反伤正气”。[7]“琢句炼字,虽贵新奇,亦须新而妥。”(李渔《窥诗管见》)“气太重,意太深,声太宏,色太厉,佳而不佳,反以此病。”[1]1412这是说雕琢,不能“太”,一“太”就过分了。
李白有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两句诗形象地说明了华丽与雕琢的关系。芙蓉,指莲花。莲花色彩鲜艳,为华丽。但这色彩是天然生就的。因此,它是又艳丽,又自然,所以很美。
关于人工的雕琢美,梁启超还有一段高论:“人类的好美性决不能以天然的自然满足。对于自然美加上些人工,又是另一种风味。譬如美的璞玉,竟琢磨雕饰而更美,美的花卉,经栽植布置而更美。原样的璞玉花卉,无论美到什么样,总是单调的,没有多少变化发展;人工的琢磨雕饰、栽植布置可以各式各样,月异而岁不同。”[8]
对了,诗的华丽之美也是需要雕琢的。
――只是应该雕琢到自然天成。
――只是应该雕琢到不假雕琢。
――只是应该雕琢到无斧凿之迹。
――只是应该雕琢到像没有雕琢一样。
参考文献
[1] 历代诗话选编・下[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139.
[2] 历代诗话选编・下[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
[3] 周伟民,萧华.《文赋》《诗品》注译[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4] 郑奠,谭全基.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M].1980:450.
[5]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220.
[6] 吴雷发.说诗菅蒯[M].
[7] 陆游.何君墓表[M].
关键词: 禅宗 苏轼 文学创作
唐代中叶以后,中国的思想界出现了一个新的派别——禅宗,禅宗是佛教普遍的修持方法,是让修持者通过静虑敛心而达到止息杂虑、弃恶明善的目的。它是外来的佛教与中国传统的理性精神结合后的产物,极大地影响了中唐以后的知识分子。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家,苏轼深受禅宗的影响,在其文学创作中充分体现这一点。
一、苏轼与禅宗
苏轼在少年时就开始接触佛教,他在《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纂盘为寿》诗里写道:“君少与我师黄坟,旁资老聃释迦文。”这说明他从少年时就开始接触佛教,阅读佛经。苏轼家乡附近的成都、乐山、峨眉山,都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唐宋时期的四川,佛教已很发达。北宋971年,太祖遣高品内侍张从信往益州(今成都)雕刻《大藏经》,至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木刻官版《大藏经》,即《开宝藏》(亦称“蜀藏”)。另外,家庭的影响也使苏轼很早就接触佛教。苏轼的母亲程氏是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是虔诚的佛教信徒。父亲苏洵也喜与僧人交往,结交蜀地出身的名僧云门宗圆通居纳和宝月大师惟简。亲友中也多佛教信徒,因此苏轼从小便对佛教耳濡目染,又多与僧人交游,自称“少时本欲逃窜山林,父兄不许,迫以婚宦,故沽没至今。”[1]P1820不过,苏轼真正了解佛法,喜读佛书,是在凤翔签判任上受王彭启发而开始的。“嘉祐末,予从事岐下。而太原王君讳彭,字大年,监府诸军。居相邻,日相从也。……予始未知佛法,君为言大略,皆推见至隐以自证耳,使人不疑,予之喜佛书,盖自君发之。”[2]P1965在任杭州通判时,他经常听海月大师惠辩宣讲佛理,“百忧冰解,形神俱泰”(《海月辩公真赞》),并和禅僧大量交往,以至“吴越名僧与吾者十九”(《东坡志林》)。
元丰二年(1079)六月,44岁的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在狱中饱受折磨,几致丧命,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能签书公事,这对于政治上满怀抱负的他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乌台诗案”成为其人生的转折点。在黄州的五年,他更加用心习禅,“日往安国寺,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始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3]P391事实上,他是想用禅宗思想作为身处逆境中的精神支柱,解脱被贬的内心痛苦,可见此时,禅宗已对其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元丰八年(1085),苏轼得以回朝,任中书舍人。元祐二年(1087),官至翰林学士。因与旧党意见不一,又和洛党分歧日重,自感无法在京师安身,被迫请求外任,再次通判杭州。绍圣年间,新党再度执政,宋哲宗清除“元祐党人”,苏轼在政治上再度受到打击,屡遭贬谪,最后授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后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三年后又由惠州流放到儋州。
晚年一贬又贬的坎坷仕途经历,使他的思想更趋近于禅宗。在惠州时,他在《和庐山圆通慎长老》诗中说:“大士何曾有生死,小儒底处觅穷通。偶留一吷千山上,散作人间万窍风。”诗中表现出的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是深受禅宗思想影响的。被贬海南时,禅宗思想仍是其重要的精神支柱。
二、禅宗对苏轼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对其思想主题的影响
苏轼出身寒门,生活接近下层人民。又因其人生经历的曲折,使他对下层普通百姓的生活非常关心。他诗歌的很大一部分是描写普通农民的贫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但禅宗的苦空观,使他很多作品在描写苦难的同时又带有深沉的忧患意识。如元丰二年(1095)在惠州所作的《荔枝叹》:“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另外,禅宗对苏轼作品思想主题的影响,是通过对其人生观的影响来实现的。禅宗对苏轼人生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生如梦、随缘自适、乐天知命这三个方面。而相应的,他的许多作品中也体现了这样的思想主题。如“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上人宴坐观空阁,观色观空色即空。”(《吉祥寺僧求阁名》),“回头自笑风波地,闭眼聊观梦幻身。”(《次韵王延老退居见寄》),“再入都门万事空,闲看清洛漾东风。当年帷幄几人在,回首觚稜一梦中”(《送杜介归扬州》),“旧游空在人何处,二十三年真一梦”(《送陈睦知潭州》),等等。
(二)对其创作观念的影响
禅宗标榜“不立文字”,并不是说对语言文字排斥,而是说文学创作不能受文字的束缚,“随手拈来,都成妙谛”。苏轼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在创作中开阔思路,勇于创新。他的文章大气磅礴,读来使人荡气回肠,他的诗“以议论为诗”,他的词突破了以往“诗庄词媚”的传统,拓展了词的表现范围,由专写男女恋情、羁旅愁思扩展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的随缘自适,又有“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蝶恋花》的凄凉愁思;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念奴娇》)的豪放旷达,又有“十年生死两茫茫,无处话凄凉”(《江城子》)的缠绵婉约。
不仅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苏轼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主要表现在词体方面的创新。第一,隐括词。隐括词指隐括前人诗文入词,苏轼的隐括词能做到不离原作而又能抒发自己的感情,而且又能做到符合词体音律和谐的要求。如改写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为《哨遍·为米折腰》,又以韩愈诗《听颍师弹琴》写成了著名的《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使其成为隐括词的代表作。第二,回文词。回文词其实只是士大夫的一种文字游戏,但是苏轼所作的回文词,却体现了他很高的文学造诣。如《菩萨蛮》:“火云凝汗挥珠颗,颗珠挥汗凝云火。琼暖碧纱轻,轻纱碧暖琼。晕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晕。闲照晚妆残,残妆晚照闲。”第三,集句词。集古人诗句成词,除了向人展示自己渊博的知识外,怕也有文字游戏的成分。苏轼词中有《南乡子》三首,是集前人诗句而作。如第二首:“怅望送春怀(杜牧《惜春》),渐老逢春能几回(杜甫《绝句漫兴九首》),花满楚城愁远别(许浑《竹林寺别友人》),何况清丝急管催(刘禹锡《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吟忘断乡台(李商隐《晋昌晚归马上赠》),万里归心独上来(许浑《冬日登越王台怀归》),景物登临闲始见(杜牧《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
(三)对其艺术风格方面的影响
首先,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苏轼形成了清新自然、平淡朴实、幽深清远的艺术风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于元丰二年(1079)的端午节在湖州所作。“肩典任所适,遇利机流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前四句“焚香引幽,酌茗开筵”,如实描写了诗人在寺中游览的经过。下面接着又描写湖州五月的景色:细雨蒙蒙,时下时止,寺院的小窗,清幽妍丽。透过寺院的小窗望去,四面围山,如同身处盆中,草木茂盛。忽然登上塔的最高层,眼界突然开阔,包罗大千世界。“眼界穷大千”与“盆山不见日”互相对比,微雨、小窗、盆山、草木,清新自然,深沉可喜。“大千”、“卞峰”、“震泽”,旷荡所便。正因为“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这种顺应机遇的思想影响,所以诗人才能“归来论所历,耿耿清不眠”,才能同“未寝道人”深夜在“孤灯”下谈禅。整首诗清新、自然,质朴。
其次,苏轼以禅入诗,以禅入词,创作出富有禅机理趣的诗词。我们熟知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诗告诉我们一种禅理:人只有处在物外,才能真正看清此事物。这和禅宗提倡“不受理障所蔽”是同一个道理。又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从表面上看是说西湖不管晴天雨天,淡妆还是浓抹都是美的。但他要表达的意思是外物呈现给我们的感受是和我们的内心相一致的这样一种情趣,而这种情趣同禅宗的“发慧之后一切皆如、物物、时时皆具佛理的境界”如出一辙。
元丰七年,苏轼自黄州量移汝州,途经泗洲,浴于雍熙塔下,所作的两首《如梦令》,可以说是以禅入词的代表: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自净方能净彼。我自汗流呀气。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
据传说雍熙塔下藏有释迦真身,因此在词中,苏轼就将“心净无垢”的禅理巧妙地借用于词中,抒发自己不受世俗污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内心感受。
三、结语
信奉佛教的家庭环境,一生与禅僧频繁交往,使苏轼在潜移默化中向佛参禅。而坎坷的仕途经历,人生遭际,以及他独有的文人才子的丰富的情思、秉性,最终使他选择了禅宗理论作为自己人生的精神支柱。他对禅宗的信仰,并不仅仅停留在表层,而是表现在对人生、对宇宙的深刻体察与反省中。也正是由于禅宗理论的影响,才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呈现他独有的风格。
参考文献:
[1]与王庠五首·其一[A].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60) [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王大年哀辞[A].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63)[M].北京:中华书局,1986.
关键词: 翻译教学 道德意识 文本意识 读者意识 语篇意识
一、引言
根据肖红(2005)、杨自俭(2006)、伍小君(2007)、王湘玲(2008)、陈科芳(2009)、王玉西(2010)、黄梨(2011)等学者对国内翻译教学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国内翻译教学多以”师徒相授”的模式为主,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翻译教学着眼于对具体翻译技巧的过分强调,而忽略对整个翻译流程的宏观控制和学生翻译意识的培养;教学素材大都以文学文本为主、缺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本土实用文本等。翻译教学的这种现状越来越难满足学生对翻译学习的需求和社会对翻译的实际需求,也影响了对学生实际翻译能力的培养。
许钧(2002)针对这种现状曾呼吁:“在翻译教学的实践中,既要重视‘技’层面的传授,又要重视‘道’层面的解惑。”我们认为他所指的“道”是宏观层面的翻译意识。事实上翻译课不仅是实践活动,更是在翻译实践中培养翻译意识的过程。本文以翻译教学中应该培养的翻译意识为题,试图阐述翻译教学中该如何培养道德意识、文本意识、读者意识和语篇意识。
二、道德意识
中国译协前会长刘习良先生在“2006中国国际翻译产业论坛”上做主题发言时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我国的翻译市场还不规范,一些翻译企业急功近利,盲目压价,无序、恶性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翻译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责任心差,从而出现错译、乱译、滥译、抄袭及剽窃之风,造成翻译质量下降。其实我们认为造成翻译质量下降的根源是译者缺乏道德意识。
英语翻译教学强调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其最终指向是学生以后的社会工作实践,因此在翻译教学中,务必把学生当做从事翻译活动的译者,这也就意味着学生的翻译活动不仅是完成翻译作业,而且必须承担起传递信息、促进交流的基本职责。在翻译中作为译者的学生必须对原文和译文负责,认真翻译,这是其最起码的翻译道德,但是在翻译实践中,我们的学生往往缺乏最起码的翻译道德意识,具体表现在:翻译中敷衍了事,望文生义;不顾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差异,不考虑目的语读者的审美情趣和对译文的期望值等,导致译文晦涩难懂。
例1:宁波老外滩作为宁波近代百年城市发展的缩影,成为本土城市文化与西方海洋文明的一个结合口。
误译:As the epitome of a modern century-old city development,the Foreigner Beach of Ningbo becomes a combination of local urban culture and western marine civilization.
改译:As the epitome of a modern century-old city development,the old bunds of Ningbo has become a combination of native urban culture and western marine civilization.
有些学生望文生义,想当然的把“外滩”误译为“Foreigner Beach”。读了这个译文,读者一定会想:难道这个海滩是专门为外国人开设的?很显然,这些学生翻译态度不认真,而致使在翻译中原文信息丢失或被严重曲解。这是对原作的不忠,也是对译文读者的不负责任。因此,教师首先在平时的翻译教学中要时刻注意正确引导,强调翻译道德意识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认真负责的翻译态度是学好翻译的根本。其次,在学生翻译实践中,作为翻译发起者兼组织者的教师与作为译者的学生可以就某一项具体的翻译任务不断地协商、调解与妥协,帮助他们充分意思到翻译既要对原文和译文负责,又要使译文能被译语读者充分接受。
三、文本(text)①意识
学生在翻译实践中要解决的不仅是增、减、合、分等微观“翻译技巧”的运用,还要学会分析文本,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因此翻译教学意识启蒙的又一大主题便是文本意识。德国翻译家莱斯(Reiss,2004:27-43)曾根据布勒的三大语言功能(“再现”“表达”“感染”)将文本分成信息文本、表情文本和感染文本三种类型,指出文本类型或功能决定翻译策略。英国当代翻译理论家纽马克(Newmark,1982:39)也认为,不同的文本应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纽马克认为表达型文本应侧重语义翻译,即“尽可能地使用接近源语的语义、句法结构来准确传达原文语境意义”;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要侧重于以读者为中心的交际翻译,即旨在让目的语读者得到尽可能接近源语读者的效果。可以说,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之间的关系研究,为翻译中应该区分文本类型这一做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对翻译教学提出了一种要求: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本意识。
但是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翻译实践中往往缺乏文本意识,不管是何类型的文本,只求在翻译中追求形式方面的对等,而忽视译本接受者的理解与反应。为了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本意识,教师首先可以在教学内容方面作些调整,不要单纯使用或主要使用文学作品等“表达型文本”作为学生翻译实践的材料,可多选用一些“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类型的篇章,比如生活中的产品说明书、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当地的企业简介、旅游景点介绍及其他各类应用文等。其次,要在让学生接触各类文本类型、各种体裁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初步树立不同的文本类型应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的意识并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
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认清他们待翻译材料的文本类型,然后根据文本的类型确定可采用的翻译策略。特别是对“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材料的翻译,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拘泥于原文语言形式去翻译,可按照译语文化的准则去适当地调整或改写原文,改变句子甚至语篇结构。下面我们试举例说明:
例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West Lake may be compared to Lady of the West,
Whether she is richly adorned or plainly dressed.(许渊冲译)
例2:杭州的春天,淡妆浓抹,无不相宜。
误译:Hangzhou’s spring,no matter whether it is faintly ornamented or richly decorated,is very pleasant.
改译:Rainy or sunny,Hangzhou looks pleasant in spring.
例1是中国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属于典型的表情文本。根据莱斯的观点,表情文本重形式和美学效果,译文要关注原文的美学和艺术形式。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忠实地再现了原文,保留了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以及原文的艺术形式。而例2是杭州旅游宣传册中的一段文字,属于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的结合体。旅游资料翻译的目的,在于传递相关信息,吸引游客。而例2中学生的译文太过拘泥于原文语言形式,反而可能会因为和译语的文化规范相异,而很难为外国受众所理解。为了更好地突出译文文本的信息功能和呼唤劝说功能,我们通过删减和调整的方法对原译文进行改译,这样使译文更简洁,更符合英语旅游文本简洁平实的文体特点。
四、读者意识
一味地追求文学翻译的信、达、雅标准,在实际翻译中,往往扼杀了学生翻译的自主性,也纵容了他们不去了解译语文化,去考虑译文的预期读者和译文的可接受性。目的论认为,所有的翻译都有其目的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某个特定的译文接受群体为对象(Nord,2001:27)。可以说,翻译本身就是在“译语语境中为某个预期目的及目标读者而生产语篇的行为”(Nord,2001:12)。换句话说,翻译不是两种语言间一对一的简单转换,而是以译语读者为对象,实现译文预期目标的交际过程。
然而在翻译实践中,学生很少考虑读者因素,易忽略译文读者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按照原文字面意思和语法语序结构进行胡译乱译。例如:
例1:The city’s “rob Peter to pay Paul” mentality caused the death of a third-grade pupil at Lincoln Elementary School today.(Time,Oct.8,1996)
误译:该城市“抢劫彼得,给予保罗”的想法导致了现今林肯小学一名三年级学生的死亡。
改译:市政府拆东墙补西墙的心态造成今日林肯小学一名三年级学生的死亡。
学生对原文的理解基本没有问题,只是译文不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非常拗口。这就要求学生动笔翻译前,考虑一下译文接受者的表达习惯,在翻译中要摆脱英语原文语言形式的影响,大胆突破,避免蹩脚汉语句子的出现。
为此,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首先要确保所选文本的独立性。无论是文学翻译还是应用翻译,选择的语篇都应该表达完整的信息。如果选择的文本过长,就可以把完整的材料给学生或交代交际背景,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段落进行翻译。其次,教师在要求学生译一个篇章前,要时刻提醒学生他们是译者而非学生。要求他们在动手翻译前考虑:谁是预期的读者对象?这篇文章的翻译目的又是什么?要让学生去了解预期读者的认知心理特征、文化心理、语言习惯等,把握他们对译文的期待心理及交际要求等。这样作为学生的译者也才能确立合适的翻译原则与翻译策略,从而生产出合格的译文。
五、语篇(discourse)意识
传统的翻译课上,教师经常以孤立的句子为例来讲解一个个翻译技巧,这很容易造成学生在翻译段落或篇章时忽略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和整个语篇的连贯性,为此我们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
例1:孔林为孔子墓葬所在地,位于曲阜市城北1.5公里处。墓园古柏参天,周围是墙,占地面积200万平方米。园内有清代建筑的观楼和享殿,和宋代雕刻的石人、石兽等。自孔子以后,孔氏历代子孙多葬于此。
原译:The Confucian Woods,where the tomb of Confucius is located,is 1.5 km north of Qufu.The cemetery is surrounded by walls and is crowded with old cypresses and pines.The total area is about 2,000,000 square metres.
The towers and palaces built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stone guardians and animals carved in the Song Dynasty can be found.Most of Confucius’ descendants were also buried here.(http://.cn/culture/relic/)
这是《孔林》简介的原译文,我们要求学生对原译进行分析、评估和改进。我们认为,英汉两种语言在行文上存在巨大差异。汉语重意义连贯,多以流水句的形式出现;而英语重形式衔接,逻辑严密。因此,在篇章翻译实践中,应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这一差异。比如原文虽没有任何连接词,却脉络清晰,意义明朗、简洁。原译文是汉语式的英语,几乎对原文句子结构亦步亦趋,不敢大胆突破,从而使译文结构松散,不连贯。我们不妨通过有形的衔接手段和逻辑关系的调整来改译原文,这样使信息更集中,结构更合理,逻辑更严密。
改译:The Confusian Woods,where the tomb of Confucius is located,is 1.5 km north of Qufu.The cemetery,surrounded by walls and with a grove of old cypresses and pines,covers a total area of about 2,000,000 square metres.In this cemetery,you can find towers and palaces built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stone guardians and animals carved in the Song Dynasty.Here were also buried most of Confucius’descendants.
当然,立足语篇进行翻译是需要学生经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才能掌握的技能。为此,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强化语篇意识。具体说来,教师要尽量让学生从语篇翻译入手,学会分析句与句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和相关意义及逻辑连贯性,帮助学生突破宏观理解的障碍,培养他们结合语境去理解待译语篇的行文特征和逻辑结构。教师也要让学生通过双语的对比研究,熟悉源语言和目标语两种语言在语篇形式衔接上和意义连贯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学生把翻译看做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是一个有目的地选择语言资源,对整个语篇进行重写,重建一个适用于目的语文化的语篇过程(张美芳、黄国文,2002)。
六、结语
在翻译课教学中,翻译意识的培养应引起翻译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关注。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当代有价值的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教学;同时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重视学生道德意识、文本意识、读者意识和语篇意识的培养。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综合能力,注重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的培养;在翻译实践中态度要严肃认真,字斟句酌,努力提高自己的翻译实践能力。
注释:
①text在语言学里比较复杂,与他类似的还有discourse等,在我国大陆地区,人们基本上都把他们译为“语篇”(黄国文,2001;李运兴,2001等)。但是作为功能翻译理论学派的术语“text”,“text type”“text functions”等,已经有学者把他们分别译成“文本”、“文本类型”、“文本功能”(见朱志瑜,2004)。为了避免造成术语的混乱,我们倾向于把德国功能派译论的术语“text”译为“文本”,把英国翻译研究学派中的术语“discourse”译为“语篇”。
参考文献:
[1]Newmark,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2.
[2]Nord,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Reiss,Kathe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4]陈科芳.关于本科翻译专业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J].中国翻译,2009(3):50-53.
[5]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黄梨.建构主义理论下的翻译教学[J].上海翻译,2011(3):69-70.
[7]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8]王玉西.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翻译,2010(6):29-32.
[9]王湘玲,毕慧敏.建构基于真实项目的过程教学模式――兼评《翻译能力培养研究》[J].上海翻译,2008(2):52-55.
[10]伍小君.“交互式”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构建[J].外语学刊,2007(4):121-124.
[11][17]肖红.“翻译作坊”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1):139-142.
[12]许钧.应加强翻译教学改革.译事探索与翻译学思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3]杨自俭.关于翻译教学的几个问题[J].上海翻译,2006(3):36-40.
[14]张美芳,王克非.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15]张美芳,黄国文.语篇语言学与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