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道德观察

道德观察

时间:2023-05-31 08:55: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道德观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道德观察

第1篇

苏格拉底生得丑,因此从不照镜子,但他鼓励别人照镜子;他曾递给醉汉一面镜子,以让他认清自己的尊容。

庄子只拿镜子作比喻,而墨子曰“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说明他连镜子都没见过。

那喀索斯以水为镜,相信水中有他的灵魂存在,他投水而去,但没听说过有谁投镜自杀。

镜子分很多种,女王的镜子、神学的镜子、小姐的镜子、道德的镜子……柏拉图说,镜子可以照见人的灵魂。

青蛙的镜子是一口井,白云的镜子是一片水,西施的镜子是瘦西湖。我由此怀疑西施根本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

一只狗照不见自己,一只猫被镜子吓一跳,一只鸡对镜发愣,一只孔雀在镜前开屏。

两人各持一面镜,互相照着对方,并从对方看到自己。为了认识自己,柏拉图干脆以阿勒西比亚德作镜子。

也有两个人持镜互照,过于强烈的光使双方互相看不见。

关于什么是真,一面镜子不重要,重要的是眼睛;而眼睛又不止一双,我看到的并不是你看到的。因此,关于什么是真也不重要。

我不敢肯定那镜中人就是我,我需要李四来替我作证。但我又不敢相信李四的眼睛,他近视的度数与我相差太多。

如果不信任镜子,我便永远无法了解自己。为了了解自己,伦勃朗一生画了六十多幅自画像。

也许是因为我们的眼睛长在了一张平面上,才需要一面镜子?如果长一双鱼眼或复眼,也许更方便了解自己?

镜子是真实的吗?两个镜子制造无限,三个镜子制造生活的迷宫。

一个人照镜子是常态,两个人照镜子是暧昧,三个人以上照镜子,称作集体照。

她在众人面前照镜子,说明她目中无人;他独自揽镜,说明他心中还有一个他。

《清异录》载:吴门王希默,简淡无他好,惟以对镜为娱,整饰眉鬓,终日无倦。以杜甫有“勋业频看镜”之句,作策勋亭。妙人也。

在幽居的日子里,我亦时常照照镜子,看心中是否生出了杂念。

而她摆脱窘境的方式是将镜子打碎。

我坐在镜子前,坦诚地批判自己在生活中所犯下的各种错误。

他太爱自己了,忍不住指出了镜子上的一点瑕疵。

我对着镜子作鬼脸,想看看在别人眼中的表情,结果把自己吓了一跳,赶紧恢复神经,并告诫自己:要尊重自己的内心!

那么丑陋的一张脸,镜子会给她带来什么样的阴影?

他了,以便照见尾巴;她左手持镜,为了迁就光线;为了看清右臀,她转颈180°。

她笑,镜中人亦笑;如果她哭,镜中人肯定也哭。但她从未尝试过哭着照镜子。

每天照镜子,为正衣冠;王阳明从来不照镜子,但他相信自己在变化气质。

有一天,我看见父亲对着一张犁铧,用一把镰刀在剃胡子。他从不照镜子,并非因为过于自信,而是过于不在乎。

小时候,我从未在镜中看到过自己;十三岁,对镜子有了印象。

第2篇

论文关键词:道德知识;道德行为;道德观念;关于道德的观念

知行关系的问题在哲学和教育学领域都是一个基本问题。在伦理学中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杜威在这个问题上的论述角度与以往的学者不同,他认为人类是在寻求确定性和安全感的过程中,造成“知”与“行”分离的传统。

在这样的传统之下,形成一种旁观者的认知模式,主张通过静观和默想的方式就可以获得知识,从而贬低行为实践在认知中的作用。知行关系表现在伦理学领域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道德知识并不是孤立的,它的意义在于诉诸理智的行动。在这里,“行”是优先于“知”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却总是崇尚纯粹的道德知识而忽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实践。针对这一状况,杜威指出区分“道德观念”和“关于道德的观念”是十分必要的,并进一步提出要对道德教育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造,即用间接的道德教育模式取代直接的道德教育模式。

1解析知识和行为分离的传统

在伦理学领域,知行关系的问题可谓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杜威论说的角度别出心裁,他是借助知识和经验对人类精神的影响这个主题来阐发知行关系的。通过考察人类发展的历史,他认为人类有史以来就生活在“危险”的世界中:生、老、病、死、饥饿、瘟疫、战争,以及狩猎无定、气候变化、季节变迁等等,都使人们常常有一种由不确定而产生的危险感。人们要摆脱不确定性,在心灵上找到一种慰藉和安慰。起初人们通过祈祷、献祭、礼仪和巫祀等方式试图同周围决定着自己命运的各种力量和解。但是不久,人们就开始用虔敬与忠诚的内心态度代替外表上的礼仪。但是光有信仰和礼教是不行的,外在环境的不断逼迫,尤其当面对生死存亡的时候,人们还是不得不注意一些最基本的事实以及与这些事实相联系的技术。因为人们固然可以对脱离实际的知识抱有幻想,但在另一方面,却不得不以实用的技能来解决实际的问题。于是,人们开始重视另一个途径,就是劳动和艺术(包括工艺与技术在内的广义的艺术)的途径,它们是用行动来改变世界的途径。与前面那些通过感情和观念改变自我的途径一起,构成人们与周围世界沟通的桥梁。这两种途径“一个是精神的慰藉,一个是日用的操作,有时融洽相处,有时冲突,各立门户。这种关系后来就演变成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以及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但总的来说,前者一直凌驾于后者之上。对于理论一直凌驾于实践之上,或者说“把纯理智和理智活动提升到实际事务之上”的倾向的产生,杜威解释说,正是由于人们对于确定性的寻求抬高了精神信仰,贬低了艺术(广义的艺术)和劳动的地位。人们总是相信对于纯粹知识的追求可以获得安全和保障,这样就造成知识(纯理智的知识)和实践(纯技艺的实践)的分离,而且二者越走越远,积重难返。

杜威认为,知识和行为分离的传统,传统的哲学家是难逃其责的。他们夸耀自己的职能,把理论置于实践之上,认为完全的确定性只能在纯粹的认知活动中才能实现,并且把这种倾向加以公式化和合理化,把寻求确定性的传统延续下来。而这些对纯粹知识的崇拜而忽视行为与实践意义的做法恰恰忽视人类可能达到实际安全的途径。究竟如何来解决这样的尴尬呢?杜威认为当务之急是对传统的哲学观念进行改造。哲学应该放弃纯粹理论的自以为是的确定性,不再去强化高贵者和卑下者之间的鸿沟以及高高在上的观念和凡俗事物之间的鸿沟。摆脱确定性的束缚,深入到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人们在日常实践中总是要面对不断变化的生活情境,只有创造性地摸索具体的生活情境,人才能够不断完善和发展。因此,哲学必须面对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现实生活的挑战,在一个充满风险和变化的环境进行理智的支配。

哲学应与各门科学携手合作而不是对它们作原教旨主义式的抵制。只有这样,获得实际的应对途径才有可能。由于在哲学观念上这种革命性的转变,杜威与以往的立场分道扬镳,也正是因为如此这般地反对抽象的确定性,关注现实的情境应变,一些人认为他亵渎了伦理学一向所追求的道德神圣性。

人类是在追求确定性的过程中造成理论和实践的分离,知识和行为的分离,同时也形成一种旁观者认知模式。这种旁观者认知模式所具有的局限性反过来又加重了“知”与“行”的分离。旁观者认知模式,先预设一个独立存在着的认识对象(theReality),再假设一个作为认知主体的“知者”(theKnower)。知者通过静观、默想和沉思等途径就可以达到认识的目的。

这种旁观者认知模式以贝克莱为代表,他认为,人感觉到世界,世界才存在着,万物是人的“感觉的组合”或者“观念的集合”。‘他的结论是:“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把人的感觉和经验片面地夸大成脱离客观物质的“唯一存在”,在他那里,人只是通过感觉或者说静止的旁观就可以获致知识。杜威反对贝克莱的观点,认为这种旁观者认识模式的主张根源于西方传统的二元分裂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把理论与实践、精神与物质、灵魂与身体完全分离开来,相应地,也把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认识客体)分离开来。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指导下,认知成为一种旁观者的活动,人只要睁开眼睛看看这个世界,或者闭上眼睛想想这个世界,世界便会自然地作为认识对象呈现出来。实际上,认识对象决不能脱离认识活动而孤立地存在着。在一定意义上讲,它不是认识的出发点而是认识的结果;它不是外界给予人们并逼迫人们去接受的,而是与人们主动的活动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当人们把一件事物当作认识对象的时候,认识主体已经完成一系列的认识活动。人们在接受认识对象时,其中早已经包含主体的主观认识于其中了。所以,在认识活动开始之前就谈论认识对象,即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意义的。有人根据这个论点认为杜威是主观唯心的。要看到的是,杜威在这里并不是想要否定主体之外还有客观的存在。他是要告诉人们,客观存在的事物在被人们认识之前还不能称为“知识对象”,它还只是“要被认知的东西”。只有主体对于这个“要被认知的东西”发起疑问并加以探究之后,才将它转变为“知识对象”。

总之,认知活动在开始之前就包含着主体主观的因素在其中,整个认知过程也是主体和客体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通过这个互动的过程完成认知,获得认知的结果。

旁观者认知模式将知识定向于先验存有的领域还是与一种退缩的、回避的、依附的人生态度相联系的。持这种人生态度的人们常常苦于自己的实际行为无法完全控制外在的环境,因而逃避具体经验中的实际问题,遁入到彼岸或来世的世界。他们消极地认为,人的行为没有任何意义,孤立的个人行为既不能给人创造改变的机会,而且还会带来不确定的危机感。要想了解和把握一件事物,只有从行动之外的来源去寻找。在他们眼中,行动是没有任何地位的,个人的行为更是无关痛痒的。他们还论定,人越有所作为,就越脱离于知识的道路。沉思和默想才是求知活动的精髓,因为这样的求知方式不牵涉任何一种与世界的互动,也不会使人面临危险的境地。这样,人不过是一个被动的客体,没有什么主动性、创造性而言。不是人开创了知识,而是存在(theexistence)通过人找到它的象征性表达。总之,正是这种消极的人生态度以及它所带来的旁观者认知模式造成理论知识和行为实践的分离。

2道德知识要诉诸理智的行动

杜威认为在伦理学中,把知识和行为统一起来的基础在于一个认识,那就是,盲目地寻求确定性和安全感,并不能获得真正的道德知识。真正的道德知识并不能通过旁观者认识模式获得,它只有与人们日常的道德行为联系起来才能显出其固有的特性。道德知识的特性在于它表现在人的理智行动之中。换句话说,道德知识如果脱离人的理智行为实质上就不能称为真正的道德知识。真正的道德知识的最大特性在于它表现于人的理智行动之中,同时,道德知识也是人的理智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因为,道德知识本身是一种成长的经验,它并不根源于先验的存在之中,只有靠人的行动才能够实现,并且这种行动不是肆意、率性的行为,而是一种理智的行为。按照杜威所说,富于理智的行为是一种名副其实的道德行为(或正当的行为)。他进一步解释:理智的行为不只是想要形成目的和选择手段,而且想要根据某种标准判断这些目的和手段的价值,于是成了道德中的理性的特殊范畴。它的结果是道德知识。或者说,道德知识来源于人的理智行为。

因为道德知识具有自身固有的特性,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道德知识。那些不能使人做出理智行为的知识就不能称为道德知识。依据杜威的分析,真正的道德知识也并不仅仅因为它与道德相关,更为关键的是,它要诉诸人们理智的行动。所以,并不是所有与道德相关的知识都是真正的道德知识。与道德相关的知识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亲切有生命力的个人的真知灼见——在经验中获得并经过检验的知识;第二类是二手的,基本上是使用符号的认识,它是一种没有生命力的遥远的知识。前一种知识能够增长人的道德经验并见效于人的理智行为,它是一种“道德知识”;后一种知识并不保证人的行为,也不能深刻地影响人的性格,它是一种“关于道德的知识”。杜威还说道:“在一个有目的、而且需要和别人合作的作业中所学到的和应用的知识,乃是道德知识。因为这种知识能养成社会兴趣,并且授予必需的智慧,使这种兴趣在实践中生效”。可见,道德知识不仅能见效于人的行为,而且还能培养人的社会兴趣以及智慧(理智)的方法等等,而关于道德的知识则做不到这些要求。总之,杜威所理解的道德知识并不是空洞、遥远的知识,而是真实、具体的知识。首先,它要能见效于人们的实际行为之中,而不仅仅是一种孤立的、表面的,与人的行为毫无关系的知识。其次,它还要使个体融入社会生活,也就是说它不能使人的行为成为孤立的个人行为,而要使人的行为成为一种社会行为。再次,它应当使人的行为具有理智的特征,并使个体养成道德上的理智的反省能力。 转贴于

在杜威看来,真正的道德知识不是一种永恒不变的确定思想,也不是“不劳而获”的或“俯首皆是”的直接理论。真正的道德知识来自每个人道德经验成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通过每个人具体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的。如上所说,这样的道德行为应当是一种理智的行为。

关于理智的道德行为的过程,杜威作出如下的解释,当一个人在生活中(无论个人生活或是群体生活)遇到道德困境的时候,这个困境会刺激他对所处的情境有所观察,并引发他对所观察的情境作反省的思考。在观察和反省之后,他会进一步对道德困境提出假设性的解决方案,

这些假设性的方案再经行动或试验证实,便成为对于道德困境真实的解答,这样也就产生了真实的道德知识。由此,杜威主张道德知识是为了解决具体的道德困境而产生的。只有当人们面对的情境出现疑难时,为了解决这些疑难才会去从事认知活动,道德知识就发生于这些具体的道德情境之中。人们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之中作出观察、分析、判断、推理以及验证,这一连串的环节是一个理智的行为过程,它的结果就是获得真正的道德知识。

与道德知识相对应的是关于道德的知识。杜威以举例的方式说明这是一种他所反对的知识类型。比如,虚心、专心、诚恳、坦率、承担责任等德目都具有道德的意义,但是当这些道德意义与外在表面的服从权威的规定等同起来的时候,它们往往会使道德成为死板的教条或机械的惯例,而忽略理智态度的道德价值。这种关于道德的知识常常体现为活动中、教材里或课堂上一味传授的德目,它既不能培养个体的社会兴趣,也很难改善个体的行为,更不能指望它去发展个体的“道德卓识”。总之,这些不能直接见效于人的行为之中的德目就是“关于道德的知识”,而不是真正的道德知识。

3道德观念和关于道德的观念

与上面所说的“道德知识”和“关于道德的知识”相对应,杜威又提出“道德观念”和“关于道德的观念”.两个概念。他看到社会上一些教育评论家对道德教育现状所作的批评之后作出自己的分析。这些评论家在审视学校的教学计划时,由于只看到教育计划中没有道德教育的课程,就激烈地批评学校道德教育,而学校里的教师当然要抱怨这种批评是不公正的,说他们不仅在教道德,而是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教道德。杜威认为,在这个争论中,教师原则上是对的。如果教师是错的,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专门预留出足够的教授道德课程的时间,而是因为学校的环境和氛围,以及教学方法或教学内容都没有很好地协调起来,以至于知识的教育与道德的教育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给他们提供教授道德的动力。

杜威指出,出现上面争论的原因是由于把“道德观念”与“关于道德的观念”混淆起来看待。改造传统的伦理学,区分“道德观念”和“关于道德的观念”是非常必要的。所谓道德观念就是“在行为见效果,使行为有所改进,变得比另外的情况下更好”的观念,至于那些对行为没有影响的观念就是与道德无关的观念;那些使行为变得更坏的观念就是不道德的观念。

所谓“关于道德的观念”就是以文字或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观念。它们表现为关于诚实、正直、、温和等品质的见解。它们在道德上也许是不偏不倚的,或者没有道德意义,或者具有道德意义,但是在性质上是不能自动地使这些品质变成好的德性或者好的行为。这些关于道德的观念是通过灌输等强制方法直接传达的,虽然这样的传达是必要的,但是影响却很轻微。因为它们并非理所当然地自动变成好的品格或行为。在这里,杜威将这些不能见效于行为之中的观念划到“关于道德的观念”之中去,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如果观念不能见效于行为,尤其是道德观念不能见效于理智的道德行为之中,那么它就不过是一种空想,毫无实际的价值而言。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生态道德教育策略

一、前言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我国经济水平不断上升,人们对物质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在构建优质物质生活环境的同时却忽视了对生态的保护,这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例如,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导致气候不断变暖,植被的破坏促使沙尘和雾霾天气增加等。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进行小学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融入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对于促进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积极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同生态道德教育之间的重要联系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功底、帮助学生掌握大量汉字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它既包含对词汇的掌握,也包含对文章思想的理解。因此,在积极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将其同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相连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改为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将课本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传播,还应当适当地增加课堂内容,促使学生道德观念的提高。因此,将生态保护这一道德观念融入小学语文课堂十分可行,同时两者之间也存在必然的联系。小学语文教师将重要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融入课堂当中,能够促使学生在理解字、词等内容的同时,掌握更多的人文内涵,促使其心灵得到熏陶,从而培养起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热爱Ⅲ。小学生在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能够从中收获丰富的基础知识,心灵还能够得到净化、思想也能够得到熏陶,这种做法充分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同时,小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积累下来的道德知识,能够促使其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语言更加丰富,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理解更加深刻,从而使其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

(一)提高教師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主体,而小学生又处于身心发展不健全的阶段,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积极引导,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品德。所以,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学校的安排下积极参加生态道德素质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生态道德素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小学生展开教育活动。同时,学校应积极为教师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积极同其他小学建立有效联系,促使语文教师的生态道德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都能够有所提高,从而促使生态道德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充分运用基础课程展开生态道德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基础汉字和词汇等知识,提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词汇教学和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新时期,要想积极提高生态道德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拥有生态道德培养意识的情况下,将相关知识内容融入词汇和阅读教学。

首先,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识字教学当中。例如,小学生在对儿歌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在学习“天气晴朗河水清,小小青蛙大眼睛”这一句儿歌时,教师应及时抓住歌词中同生态和大自然紧密相关的词汇,在引导学生观察美丽的大自然情境的同时,告诉学生保护河水和天空的重要性,并通过多媒体等软件为学生播放未受到污染和已经受到污染的河水以及青蛙的图片,促使学生从心灵深处产生深刻的环保意识。接下来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也应当制作相关环境和生态词汇的卡片。这样一来,在实现生态道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紧密相连的基础上,学生的词汇和生态保护意识都能有所提高。

其次,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阅读教学当中。现阶段,我国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大量的描述大自然美景的文章,如《火烧云》《海上日出》等。教师应及时抓住文章同生态道德教育之间的关联,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例如,在讲解《观潮》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热爱钱塘江潮水美景的情况下,适当地对污染后的钱塘江进行介绍,促使学生了解破坏生态和环境的可恶之处,同时促使其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样一来,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起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

(三)运用实践活动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新时期,我国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德、智、体、美的全面培养,这样一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教学有所增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课程时间,举办保护生态的主题活动。例如,为学生举办环保知识讲座,促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对城市附近环境的变化进行观察,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环境变化,总结生态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结论

第4篇

【关键词】小学;生态德育;生态体验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德育课程的主战地,笔者对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本《品德与社会》六册书籍进行统计,与生态德育相关的单元数占总单元数26.7%,生态德育课题数占总课题数的17.3%(详见附录一)。从数据及课题内容可知,生态德育已经成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内容,在教材中有丰富的内容展示。(一)低年级段注重四季风景观察与感知,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二)中年级段注重学生家乡环境认识及环保行动践行;(三)高年级段融合了更多学科知识,从整个人类生存空间地球的角度深入进行生态德育。

《许多物种消失了》由八个板块组成:1.观察学习:可爱的小动植物;2.讨论学习:保护动物是否应该依据人类的需求而定?3.阅读学习:《我们的朋友在减少》、《世界灭绝动物墓地》、《放“虎”归山,山在哪里?》等科普文阅读;4.调查学习:访老人知晓身边消失的物种;5.阅读学习:结合诗歌、散文等优秀文学作品进行学习;6.生态行为学习:制作环保倡议书;7.讨论学习:野生动物做佳肴;8.漫画大赛。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教材编者创设多维的体验活动,希冀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建构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共处的生态道德观。但是,如何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开发与运用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场景再现

在体验教学的活动中,作为思考的资源和线索的知识并不是仅仅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方信息输出,它更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有效利用校园内外知识获取渠道进行主动学习,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本课的观察学习(可爱的小动植物)、调查学习(访老人知晓身边消失的物种)等活动就是学生自主建构认知体系的有效场景方式。

作为生态体验教学的第一步――场景再现,扎根于生活,并在浩瀚的书海或影像资料中得以延伸,它是建构学生认知体系的重要一步,而教师在此教学活动中起到引导作用必定是要走在孩子的前面,并开发多种渠道让孩子去接触,去体验。

(二)情感体验

体验教学不仅注重学生认知技能的培养,而且注重体验者的情感态度养成,而这种态度的养成同样也是通过体验而来的。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大量的资料阅读,设想自己就是即将消失的物种之一,尝试述说或书写自己的物种消逝墓志铭。这种情感表达的过程是基于认知的,体验者通过多维的场景体验之后情感倾诉。也就是说,情感体验是伴随着整个认知过程的。

(三)开放对话

在本课中,体验活动二就是让学生辩论“保护动物是否应该依据人类的需求而定?”这个问题,正方的观点是认为保护动植物知识因为动植物对人有用,那些看起来对人好像没有用的动植物就不要保护了,人类决定着动植物生存权利与空间。而反方的观点是每一种物种都有生存于地球的权利,人类不应该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限制动物的受保护权。聚焦辩论体验活动后的问题聚焦,我们不难发现这个问题能够带着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深层次价值体系内容的,也确实能够突破封闭的小我的知识与价值“围城”的。学生在反驳立论中不仅可以逐步深入生态道德价值建构,还能提高自己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四)自主建构

通过这种“全息沉浸、全脑贯通、激发生命潜能和灵性、陶养健康人格的”体验过程,学生的品德建构过程是有导向的、有自主性的,也因为在知、情、意上的高度统一,学生的生态保护行动才充分展现了主动性与自觉性。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集思广益书写拯救物种的倡议书,并融合漫画等形式来倡导地球公民树立绿色文明意识,讨论如何在校园、社区及更广泛的空间宣传生态道德观时,它真正达到了品德建构四要素“知、行、意、行”的高度统一。

综上所述,生态德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新方向,打破了传统人际德育观,追求人与自然及基于人与自然的人与人的新道德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生态体验教学观不仅可以拓宽校本课程领域,而且能够有效指导生态课堂教学。在师生、生生等多重关系中进行知识学习及情感交流,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开拓知识视野的欲望,真正体验到万物的生命价值,收获更为丰富的学习成果,萌发出一颗热爱万物赤子般的心。

第5篇

一,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与其认知发展相联系。他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0-2岁),道德实在论或他律阶段(2-6、7岁),道德相对论或自律道德阶段(6、7-11、12岁)。

二,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儿童道德判断的起源和发展

皮亚杰把儿童对规则的认识和理解当作研究儿童道德观念形成的出发点。他用打弹子游戏的规则说明道德判断的法则,用儿童的游戏实践和思想意识来说明儿童道德判断的起源和发展。通过试验,皮亚杰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无规则阶段、自我中心阶段、合作阶段和编制规则阶段。

(二)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

在对儿童道德观念发生发展的研究中,皮亚杰着重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性质问题。通过研究,他得出结论:无论儿童在对过失行为还是对撒谎行为的道德判断中,都存在着两种明显的判断形式,年幼儿童往往根据主人公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的后果,即行为的客观责任去作出判断;年长的儿童则往往根据主人公行为的主观动机,即行为的主观责任去作出判断,而且这两种判断形式不是同时出现、也不是同步发展的。这两种道德判断的过程是部分地重叠的,皮亚杰把这两种判断过程部分重叠时期称为道德法则内化阶段。道德法则的内化是儿童思维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出现的那种内化的智力活动的结果。

(三)儿童的公正观念

皮亚杰认为,儿童公正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至7岁。这个时期儿童的公正观念同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往往是一致的。他们对公正的判断是以服从为特征的。虽然儿童有时也遇到各种不公正的对待,但如果成人坚持自己的决定,那么他决定的一切在儿童看来都是公正的。当服从与平等相冲突时,儿童总是倾向于服从。第二个时期是8到11岁,这个时期的特征是自律能力逐渐增强,平等逐渐高于权威。在分配公平的范围内,平等是至高无上的。当权威与公平发生冲突时,这个时期首先考虑平等。第三个时期是从11、12岁开始,这个时期的特征是儿童能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个人应该享有的平等权力。他们已能用公道不公道来对道德标准进行判断;他们寻求的是有差别的平等,而不是笼统的平等。

(四)关于儿童道德观念发展的动力

皮亚杰是发生认知论的创立者。他认为,作为儿童道德判断基础的推理能力的发展与一般智力的发展是平行的,他甚至把道德推理归类于社会经验知识的一种形式,因而,儿童道德观念的产生与发展也就是儿童与他人相互作用的产物。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观发展的动力主要是儿童间的相互影响而不是什么权威。

三、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对我校德育的启示

皮亚杰儿童道德观念的研究从属于他的认知发展理论的研究,因而他不可能对儿童道德教育的所有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然而,他提出的一些理论观点所蕴涵的道德教育思想和道德教育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和对道德问题的探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重视道德活动中人的主体性原则

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是现代教育的根本原则之一。而在我校,道德教育由于历史、文化、地域的原因,更重视整体的价值、需要和利益,而轻视个体的意志。在道德目标上,不顾学生已有道德水平和道德需要,脱离学生整体的道德水平;在道德内容上片面强调个人对整体的贡献和牺牲;在德育方法上采取说教、灌输、机械训练的方法。经过这样的道德教育,学生仅仅盲目地接受了某些道德教条,并没有真正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连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都没有掌握。我们应该吸取这个教训。

(二)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我校德育工作

皮亚杰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对儿童长时间的观察和分析。当前我们要搞好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以科学的实验结果为基础,探求德育工作过程中规律性的东西。如果学校德育工作者只凭经验办事,只靠当事人的主观印象来作出判断,习惯于仅仅用一般认识规律来解释德育规律,而忽视个体道德认识、道德能力发展的特殊规律,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和科学的评价标准,那么从德育工作的实施到检查,主观随意性很大。因此,要使我校德育工作有新的发展,必须重视克服重经验轻科学的弊病。

第6篇

关键词:社会冷漠;大众心理;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060-02

一、社会冷漠概念阐释

当社会中出现一种危险情境时,社会大众所给予救助的可能性没有一个人单独遇到这种情境给予救助时大的现象,又称之为“旁观者效应”。社会大众在施救现场时施救者会在内心进行“社会比较”和“责任分散”的两个过程,这是社会冷漠现象出现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社会冷漠现象产生的原因

大多学者认为社会冷漠现象的产生是由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化,因人们的经济地位不同,从而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便会出现差异。道德教育的欠缺也会产生社会冷漠现象,使得社会大众道德观念淡薄,无法坚守道德底线,从而导致社会冷漠现象产生。社会道德价值取向的紊乱、社会道德保障的缺失、传统道德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是社会冷漠现象的重要原因。

(一)社会经济、社会结构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至今,社会经济保持着较快的速度发展,社会财富正以着惊人的速度积累。人们在凭借自身的能力和资源获取经济利益时,因为各社会个体的能力和所掌握的资源不同而产生了各社会个体之间的差距。由于人们都只将自己的视线局限于各自的专属利益领域,这就让人们养成了一种较为狭隘封闭的利益观。当人们遇见其他较为弱势的个体或群体遭受困难或灾祸时,较为强势的那部分人第一考虑的是与自己利益关系,如果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话就会绕开,这就形成了一种冷漠现象。

(二)社会大众心理作用

当某个个体在社会中遭遇危机风险而得到别人救助时,却被受救助者反诬陷是施害者,这就会给其他社会大众留下恶劣影响,社会大众心理自此便会认为好人没好报,于是会不自觉地排斥去救助他人。

(三)道德教育的缺失

道德教育的缺失是社会冷漠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各种教育机构更加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忽视了道德的培养和教育,缺失了道德教育就会出现社会道德缺失,进而出现社会风气低迷,在弱势个体或集体出现困难时,缺乏道德教育的社会大众很难做出符合道德和社会期望的行为。

(四)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古训或谚语是中国人的传统处世哲学。在这种处世哲学的影响下,人们不关心他人疾苦,只求自保,不管是正常情况下的施救,或是当危险来临需要冒险做出一定牺牲的时候,他们都难以挺身而出,只是消极地观望、等待或逃避。这些较为落后的传统思想观念助长了社会冷漠现象。

(五)受教育程度、现实因素和机制因素的影响

社会冷漠现象产生的原因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受教育程度、现实因素和机制因素等的影响,受教育程度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准则,现实因素则会直接影响人们会不会干涉社会现象,而机制因素则是人们出于行为后的考虑,社会大众面对社会现象时做出的选择与这些密切相关。

三、社会冷漠现象引起的影响

(一)对人们心理和精神的影响

社会冷漠现象产生之后,在现象中的受害者被许多本可以帮助他的人群围观时心理可能会产生仇恨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如果这种心理状态在内心扎根的话,那下次当他面临同样现象时很可能会采取“报复”心理选择视而不见而走开。而当现象发生时的那些“看客”看到围绕一圈的人们无人救助困难者,他们自己心里也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假想成遭遇困难的人,假想自己遇到困难时没有人会救助,这样在下次再次遇到这种情况时,“看客”便会不自觉地选择离开。

(二)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我国是有着悠久传统美德的国家,乐于助人、拾金不昧、以德报怨等等都是美好传统的体现。社会冷漠现象的出现虽只是社会现象中的支流,但是其对社会风气的恶劣影响不可估量。社会冷漠现象的出现以及传播给社会大众造成了负面消极的影响,冲击了长久以来营造的美好社会风气以及社会环境。

(三)对社会道德责任意识的影响

社会道德责任是社会大众在社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非强制性的约束,社会道德是人与人之间传播和谐和爱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良性运转的必要条件。社会道德的存在和正常运行可以保证人们在法律刚性的约束之外,同时受到道德的柔性约束,这样双管齐下便会可以很好地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起到较为全面的约束,使得人们会在迫于法律和道德的制约之下而渐渐地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为社会的良性运转提供了重要的保证。社会冷漠现象的出现对现有的社会良性运转引起了负面的影响,人们生活的周边环境中如果充斥着冷漠的“旁观”氛围,人们会对社会道德责任感的认识产生误解,渐渐地会淡化了自己的社会道德责任感,社会冷漠的产生使得人们在做出行为之前都会以自身“变异”的道德价值观为标准,多会以自身利益为主体,从而渐渐弱化了社会道德责任意识。当人们再次面对别人遇到困难时那已经弱化的社会道德责任意识很难唤起心中那份本该承担的社会道德责任,可能会麻木地走开。

(四)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人际关系是人们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大要件,它为人们之间的交流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社会冷漠现象在人们之间蔓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思维判断和价值观,人们为自己的利益忙碌时常常会忽视他人的利益以及感受,这样就导致社会个体的眼界越来越狭小,活在自己的“井”里,对身边的人失去了该有的关注和关心,渐渐地对周边人表现出更多的是冷漠。

(五)加剧社会分层和弱势群体的仇富心理,阻碍社会团结

社会各阶层差距和隔阂的变化,使得掌握社会最多财富和资源的一部分人越来越富,而那些弱势群体则会越来越弱,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因此越来越大。社会冷漠在人们心中慢慢蔓延,当他们看到弱势群体孤独无助频频受难,而那些拥有社会身份、地位和财富的人生活得有滋有味时便会产生强烈的反差和不满,这就使社会分层越来越大并且逐渐加剧了人们的仇富心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形成了阻碍,影响了社会的团结和发展。

四、解决社会冷漠现象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全社会道德风尚建设

1.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我国是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国度,也具有悠久的传统道德文化,优秀的道德文化一直在滋润着华夏民族。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用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净化社会中存在人们心里的冷漠感,增强人们的道德责任感,使人们正确地认识自身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所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

2.提高全民的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是社会中基本的、简单的道德规范,比如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爱护公物等等,社会公德是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剂,是社会生活的基础规范。

3.完善奖罚机制,加强制度的公正性。道德制度建设利在当下,功在千秋。道德制度建设就是通过将社会大众的个体行为置于道德制度的约束之中,实现社会个体行为符合道德规范。道德制度可以有效地稳定社会秩序和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道德制度化建设就是将社会大众的道德行为置于道德制度的约束之下,使人们在做出道德行为时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使得各种社会道德行为都可以道德社会道德制度的“审判”,这有利于稳定社会大众的社会性格,可以逐渐地洗涤掉人们心中的冷漠症。

4.推进道德法律化。道德法律化,就是将道德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社会中大多数人对于道德的期望都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以指引人们用正确的道德观念去规范自己的行为。社会道德法律化的推进可以让救人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规范了人们的道德行为,使被救者能够在法律的约束下摆正态度和行为。社会道德法律化的推进,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行使道德权利时能够得到保障,从而为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建设营造很好的氛围。

(二)提高个体道德水平

1.提高道德认知。人们对道德的认知是社会个体道德的基础,社会大众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了解是其了解社会道德的基本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对社会道德的理解可以形成人们自己的道德观念。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面对着许多物质观的迷惑,有些人可能很难分辨社会的道德真善美了。这就需要社会媒体、政府以及社会团体及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引导社会大众形成正确的社会荣辱观和道德观。

2.培养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情感对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家庭中应该常以正确的道德观念灌输给孩子们,自小就为他们培植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做什么样的事才是符合社会道德的。人们内心里如果根植了道德情感的话,当人们再次面对社会冷漠现象时便不会再那么冷漠不仁了。

3.坚定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面对纷繁多杂社会现象不断做出选择判断形成的一种积淀。道德意志的坚定可以有助于我们将正确的道德观念付诸我们切实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将我们正确的社会公德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由此而使不断蔓延的社会冷漠现象得到遏制并逐渐弱化社会冷漠现象,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三)利用媒体的引导作用

社会媒体应该承担起给社会大众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道德意识,并且能够将正确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部分人不能够自主地吸收正确的道德观念,甚至会对道德淡漠从而降低自身的道德底线,所以社会媒体对社会公众的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四)学校和家庭应该强化道德感化的作用

学校和家庭在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同时还应该让孩子们融入社会现象中去,让他们切身感受社会道德带给人们的冷暖,让学生们在自身的道德感上有疼痛感。在道德上的感化作用下使得社会冷漠的根源失去了滋生的温床,这也为以后慢慢肢解社会冷漠现象提供了便利。

第7篇

1、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

2、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生活中的问题。

3、关爱自然,确立环保意识,并愿意保护环境。

二、教学设想:

1、丰富经验形成价值观。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2、学生主动探究。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知识自我建构,道德认知得到内化,道德情感得到培养,道德意志得到锻炼,道德行为得到训练,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

3、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关注社会,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教学具准备:

1、有关环境保护的书籍、报刊;2、有关的教学媒体及资料;3、电脑网络。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提出问题,引趣激情。

1、学生在课前已了解了自己生活地区的环境状况,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状况并感受,哪些环境你喜欢?哪些环境你不喜欢?为什么?

2、学生回答后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值得我们在这篇课文(板书:11、保护环境)的学习中来讨论。

3、学生提出问题后整理这些问题。(为什么有些地方能保持优美的环境,而某些地方却不能保持呢?为什么环境污染会那么严重?社会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保护环境?我们国家的环境污染有多严重?现在国家对环境整治有哪些措施?面对这些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二)探究问题,体验感悟。

1、四人小组讨论:这些问题,我们该到哪里去寻找答案?四人小组共同分析刚才提出的问题,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2、各小组探究后汇报结果,全班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方法去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有的可以从课本中寻找答案,有的可以从课外书刊以及电脑网络中寻找答案,有的需要去社会进行观察、实践、调查、访问……)

3、学生以合作小组的方式,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探究,多方面去分析问题、探索答案,多角度寻求方法,多途径解决问题。

(三)解决问题,明理导行。

经过合作小组的协作探究,最后在班级中汇报、反馈,解决问题,明白道理(保护环境十分重要——地球是人类的家园,破坏生态平衡会制造环境污染;人类要珍惜地球资源……我国的环境污染情况——水污染和用水的极大浪费;大气污染严重;土地沙化……现在国家对环境整治的措施——农村改水、改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从而指导行为(天天环保,从小事做起——随手关闭水龙头;不乱扔废弃物;参加一次环境保护义务宣传活动;节约纸张、回收废纸……)。

问题的发现和提出,经常意味着一个新领域的开辟。以问题作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为学生的道德内化打下基础。

这属于“问题体系”中第五层次的练习。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学生在提出这些问题的同时,潜意识中已对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产生了学习兴趣,激起了环保意识,激起了情感,激起了探究的欲望。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把课堂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

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操作、观察、调查、访问、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的探索活动中亲身体验,感觉“合作学习”的乐趣,感悟道德观念,能动地、创造性地理解道德观念,提高道德认知能力。

提出问题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问题解决”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使学生明白道理,从而指导学生行为。

第8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信息素养

一、初中生信息素养的具体概念

虽然人们在初中生信息素养的概念上有所争议和看法,但是总体信息素养的来源就三个方面:有关的信息意识、信息涉及到的各种能力以及在对信息进行处理过程中会涉及到的各种道德问题。初中生信息意识的培养,无非是在接触都信息的同时对信息的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并且在接受到信息的同时会作出恰当的反应,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之前,需要对学生的有关信息意识进行观察和了解。信息能力包含的方面很广,包括有对信息内容的和筛选、对信息的处理和操作以及信息的分析和研究。而信息道德的定义也并不完全是字面上的理解,从本质上看就是调节人和社会以及其他人之间的信息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无论是学生还是社会人士在应用和处理信息过程中是否能够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做事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们自身综合素质以及道德水平的影响。

二、提高初中生信息素养的措施 

(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初中信息教师在教学中大多是注重学生在信息技术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基础技能的培养方面,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这种教学模式不能让初中生在意识上达到信息技术是一种认知工具的意识。初中信息教师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方面需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解答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在工作中需要确定一个不变的目标就是要求学生时刻遵守社会道德和伦理,不仅在技术上能有所进益,在个人修为和思想道德上也有所提升。  (二)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学生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信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除了要教授其基本的信息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将知识转为为能力,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教育工作。由于一些教师自身在思想观念上跟不上社会潮流的变化以及科技发展速度,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因此,教师也应该时刻的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实际操作技能,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初中生正处于一个青春躁动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普遍呈现思维活跃度极高的状态,因此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潜力,提高其分析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三)提高和改善学生的信息道德。教师是学生的指路明灯,特别是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在思想上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教师的作用除了传授知识,教授技能之外,还要对其道德素养的的培养和提高起到引导和教导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与道德有关的事件时一定要向学生明确的指出,引导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去处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信息问题,观察其社会道德情况,从而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在道德观的培养以及指导帮助。

三、总结

现代信息技术成为社会不可缺少的技术,教育中也将信息技术的教学纳入到新课标教学目标中,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技术水平。但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需要教师个人专业素质的提升以及教学手段的更新,学校和教师都应该重视初中阶段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和培养,开展信息课程,在培养信息素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其他方面的因素,包含有学生个人信息道德规范等。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将这些因素集中结合,才能培养出新时代的综合型人才。

作者:闫 黎 单位: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第9篇

师德——教师素质的核心

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那么,关系到整个国家前途、影响整个民族精神风貌的师德在教师素质中的地位怎样呢?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经过大量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作为教师基本上都知道

教师道德,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把道德规范、准则内化,因此,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言行不一致性。例如,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如果你问老师,“你体罚学生吗?”95%的老师的回答是:“没有!”,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就有体罚学生的行为,说明这些老师并没有把道德准则内化,表现出言行不一致。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简称“师魂”。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儿童、青少年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正是个性与品德形成时期。尽管社会环境、家庭等因素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和品德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作用最大。教师的影响主要通过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通过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的影响。在儿童眼里,教师是正确的,

教师的话都是对的。由于儿童好模仿,因此,教师的言行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个性、品德的发展。例如,在我们研究观察中发现,在小学阶段,如果这位班主任连续带了两年,那么,这个班的学生的说话的语气、语调,办事风格在很多方面与班主任有类似之处。

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群体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应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一个个体的许多道德习惯、道德品质都是从小形成,每一个人从儿童开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教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尽管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对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有一定影响,但无法代替教师教育的优秀。因为,教师的教育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教师的教育具有科学性。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都是根据儿童成长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最后,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而教师是影响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培养未来的人才。这些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上,对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把教师提到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10篇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德育状况;工作流程

一、现在学生的实际道德状况

1.学生自身的道德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学生的价值观也出现了多元化的情

况,首先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体现出了这个时代的特点,观察力也比以往的学生更加的敏锐,关注国家的政策和一系列的大事,厌恶特权和腐败现象,其次则是学生在进行判断的时候,理性不够,在看问题的时候,过度重视自身的一些想法,更加注重事情的结果而不是过程,有些时候比较急功近利,行为和思想意识会有一些冲突。

2.学生自身的奋斗意识比较薄弱,自我意识不断加强

现在,独生子女不断地增加,家庭环境直接造成了学生自我意识比较狭隘,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过度地考虑自己的得失,集体观念比较差,并且现在社会有些时候会过度的宣传自我,给学生的影响比较大,自我意识不断地加强。学生奋斗的意识不断地减弱,学生往往会只看到结果,而忽视了奋斗的过程。

3.学生的心理更加浮躁,认识更加极端

现在学生的自我意识直接导致了学生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考虑自己更多,和别人利益有冲突的时候,容易引发各种冲突。

二、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的办法

1.转变以往的教育理念,将新课程理念加进去

(1)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将学生放在首要的位置,新课程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班主任则应该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主人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让学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并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观念,让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其积极维护的意识。

(2)在教育的时候,必须尊重学生,师生之间平等交流。老师在日常班级管理的时候,必须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尊重,不断地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健全。学生在真正地展示出自己个性的同时,老师还应该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其发展是符合社会需要的。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也应该和学生平等的交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并且老师还应该注意营造师生之间良好的氛围。

2.养成良好的习惯

(1)做好习惯养成教育。班主任老师在学生刚刚入学的时候,便应该注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改变其以往存在的那些坏习惯,督促学生好习惯的养成,给学生将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其进行情感价值教育。现在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社会责任感不足,在进行判断的时候不够理性,老师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克服其以往狭隘的个人主义,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3)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老师不但要在学习中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和习惯,还应该指导其进行正确的课外阅读,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学生将来的发展,是和其道德水平分不开的。班主任老师只有真正地做好德育工作,让学生更好地学会做人,促进其灵魂深处的转变,才能促进其将来更好地发展,并为一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王荣黎.浅谈新课改下班主任德育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

第11篇

“关注社会,亲近自然”一直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但作为教育者,我们并没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委实有点惭愧。就我省而言,历来都是贫穷和落后的代名词,很大的原因在于生态失衡,环境恶劣,具体表现在植被稀少、土地沙漠化严重。每年沙尘暴的肆虐已经让我们苦不堪言,因此植树造林,保护生态平衡已经成了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西山植树造林”这一教育实践活动由此孕育而成,它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自然环境正在面临的空前压力,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硬道理,从而在此次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观,深刻认识到不仅人有生命,自然万物甚至整个生态系统也都有生命,它们与人在生态道德上是平等的,遵从自然规律,以敬重和呵护之心对待自然是生态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人类得以长期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研究对象

以西山为植树造林区域,以松柏和白杨树为主要种植对象。

三、活动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县植被现状,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热情。

2.使学生初步掌握植树造林的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学习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提高环保意识。

四、研究时间

2014年3月-2014年10月,安排在每周一节综合实践课或科学课时间和一些课余时间。

五、活动计划

第一阶段:制定本次活动计划(时间:3月份)

第二阶段:了解西山植被情况(时间:3月份-4月份)

1.测量西山植被覆盖面积,计算植被覆盖率

由于学生对如何测量植被覆盖面积比较陌生,因此我们拟与县林业局取得联系,争取获得林业局专家的技术支持,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测量。具体实施时分小组进行,分别对西山主要绿地利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计算出西山植被覆盖总面积,以及植被覆盖面积占西山总面积的百分比。

在计算出西山植被覆盖率后,将这一数据与世界森林的平均覆盖率(31.7%)与我国的森林的平均覆盖率(18.2%)进行比对,从而得出西山植被覆盖现状或优或劣的结论。

2.认识西山植被

(1)带领学生观察西山植被情况,通过调查、访问、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等方法确定这些植物的名称及生长习性。

(2)对西山植物特征分布、长势情况进行初步的记录。

(3)通过观察比对,查资料等方法核对植物类别。在学生初步了解乔木和灌木以及草本植物等的简单区别后,能按常绿乔木、落叶乔木、落叶灌木、常绿灌木、草本植物等植物的简单分类法对西山植被进行分类,并初步计算出几种类别的植物所占的比例。

(4)松树作为最适合西山环境的树木,在西山及城区大道等地方进行了大面积的种植。并且,学校要求每个班级都认领了一棵松树作为班树,要求对这棵树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研究。因此,在带领学生认识西山植被时,将对松树的观察研究作为重点,包括:对班树的命名,粗略观测树龄、树围(树干的周长)、树高、树皮色、树叶色、树冠的覆盖面积等,获得一些基本数据和资料,初步认识松树的生长状况和生长习性。

第三阶段:研究西山植被的功能(时间:5月份)

1.研究植被本身的功能。

带领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查找资料或讨论交流等方法研究西山绿色植物的作用。

2.研究西山植被分布区的不同功能

西山座落于城区西南方,目前西山植被主要分布在“土匪洞”附近以及柴庄和山城子周边,主要树木品种有杨树、松树,植被覆盖稀少。尽管植被稀少,但是它们的作用却是不可估量的。此次西山植树造林活动通过师生的实践,在充分了解山体山脚不同的植被特点及功能,旨在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另外,在这一阶段必须指导学生对西山植被调查形成阶段性的结论,围绕西山植被的生长状况,植被覆盖率,植被类别及所占比例,西山植被功能和植被功能区的分布,校园植被规划状况等,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撰写小文章。

第四阶段:设计西山绿化方案(时间:6月份)

此阶段要求学生根据前阶段的研究成果,对西山植物物种选择和绿化建设提出建议。并针对西山植被分布情况以及亟待绿化的空地状况,对尚未进行绿化的几处空地进行设计,写出设计方案,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并画出设计图。

具体包括:

A:在西山脚周围种植杨树。

B:山体种植适宜高山气候的松柏。

C:定期做好保湿灌溉工作,保障树木的成活率。

第12篇

关键词:幼儿;攻击;对策

幼儿的攻击在其成长过程中会逐步显现。这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在消除儿童攻击的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在对其的教育活动中融入一些教育措施来逐步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一、幼儿攻击的原因

经过长期对幼儿行为的观察,研究发现导致幼儿出现攻击的诱因有很多种,诱因也是多方面共同影响的结果,其中包括生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幼儿的家庭因素。

家庭给幼儿的影响时最大的,家庭的和睦对幼儿的攻击有着很好的教育作用,但是如果家庭长期处于争吵、打闹、指责等不良因素的环境中,孩子就会出现比较强的攻击,特别是在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比较冷漠,经常拒绝孩子合理要求时,都

会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攻击。这是因为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有情感受挫的情况发生,他们在感觉不到父母关心的情况下会增加攻击的可能性。

在当今这样一个网络发达的年代,网络中的一些暴力行为也成了幼儿的反面教材,当还在处于幼儿时期,其模仿能力很强,但是其道德观还未完全形成,所以错误的模仿网络中的暴力行为,并且在没有人制止时,很容易造成幼儿产生攻击,这时候身边的小朋友就是他们攻击的目标,这样的情况下会给周围的小朋友做错误示范,从而影响其他幼儿的攻击。

二、幼儿攻击控制对策

1.家庭方面

(1)要保证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在计划生育政策下现在家庭子女状况一般为独生子女,这样的家庭情况促使父母出现对子女的溺爱,家庭的中心是孩子,家长每天都要围着孩子转,这样逐渐形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独占,独霸的习惯也随之而产生,不会与人分享,在遇到争夺的时候,通常会诉诸武力,诱发攻击。在孩子遭受攻击时,父母的态度和教育方法都会对孩子以后处理这种情况造成影响。

(2)减少幼儿接触暴力题材

现在网络流行的时代,孩子接触网络的途径日益增多,影视作品中也充斥着很多暴力元素,很多游戏作品中也有一些攻击性元素,这些攻击性元素在幼儿眼中都是模仿的对象,而且幼儿的辨别能力差,道德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容易在成长过程中增强攻击性,好打斗。而且学校周边会存在一些仿制刀枪,都与攻击相关。男孩比女孩更喜欢这类攻击型武器,多以男孩攻击性强,女孩相对较弱。

(3)正确对待孩子的攻击

父母在孩子进行攻击时,需要及时制止并且劝导甚至惩罚已达到警告和说服作用,并且要有一定的连贯性。同时主要平时在幼儿观看电视节目及上网活动时,注意其观看的内容,如果掺杂了暴力元素,需要及时阻止其观看,并且细心劝导其以后不要在观看类似内容。而且家长需要定期检查孩子的玩具,确定其没有攻击性。

2.教师方面

(1)教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要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在发生攻击时,在弄清楚事情发生原因后,通过正确的劝导让幼儿认识到其行为是错误的,并让其深刻认知其攻击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以此警示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避免产生攻击性

行为。

(2)当发现被攻击的幼儿时需要及时开导他们

避免时产生自信心丧失等心理问题,同时培养其自我保护能力,一般被攻击者极少有反击行为,因此我们从培养自我保护能力着手,有意识地交给被攻击者一些自我防御能力。

(3)以身作则,树立正面的榜样示范

幼儿有攻击是受环境及父母所影响的,是后天形成

的,作为老师和家长都有责任加强自身修养,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模仿能力很强是幼儿阶段的特征,攻击是通过模仿学习形成的,那么培养幼儿谦让,互帮互助等优良品质时,也可以从这方面入手,通过让幼儿模仿家长的榜样加以学习和养成优良的品质。

(4)说服教育,形成良好的习惯

在幼儿出现不良行为应及时给予指出并教育,幼儿在班级里都会有一些兴趣爱好,例如:画画、唱歌、跳舞等,当他出现攻击时,教师也可以适当地让他停止参加这些活动,让他的兴趣爱好得不到满足,同时也让他知道攻击给他带来的后果。当幼儿出现不良行为时,教师要引导他学会友善对待同伴,如幼儿对别人友好,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这样可以使幼儿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

大量观察数据显示在幼儿期出现攻击是正常的,但是这种行为是需要避免的,也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控制和抑制的。关键在于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和培养,在正确引导和耐心培养下很多攻击都会得到有效控制,只有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才会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成为一名符合社会要求,品格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