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08:56: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理财,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企业分折资产经营风险控制
一、企业分拆的基本原理
一般而言,对于企业资源的整合,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是使企业资产规模扩张,其手段是收购和兼并;二是使企业资产规模收缩,其手段是资产剥离。企业资产剥离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资产的出售(Sell—off)即出售剥离资产的所有权以收回现金;另一种是分拆(Spins—off)。所谓分拆是指一个母公司通过将其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比例地分配给母公司现有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活动从母公司中分离出去使其成为独立法律地位的会计实体。
(一)投资者“主业突出”偏好学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全球企业界盛行多元化发展思路,认为多元化经营可以有效地分散投资风险,更多地占领市场,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但实践表明,这种思路是行不通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非本行业的业务领域缺乏经验,盲目扩张的结果是原有的主营业务优势也不复存在,整个企业集团的盈利能力受到拖累。作为认真研究和反思的结果,许多企业有计划地放弃了一些与本行业联系不甚紧密、不符合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缺乏成长潜力的业务和资产,收缩业务战线,培植主导产业和关联度强的产品群,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在采取上述措施,使主营业务再度突出后,其股票就会得到投资者的追捧,反映出投资者对其“主营业务突出”的强烈偏好。
(二)管理效率学说企业特别是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普遍存在着资产总量(企业规模)及资产结构(业务多元化)扩张的内在冲动。管理效率学说表明,当资产总量扩张和多元化经营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存在着一个规模报酬递减的临界点,并将产生一定的负协同效应。分拆则可以消除企业盲目追求做大所造成的弊端。它通过对母公司和子公司业务的重新定位,在确定母公司和子公司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可以使它们更加集中于自身的优势项目或产业,有利于增强其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三)选择权学说认为购买企业发行的股票是投资者的一种选择权。企业分拆后,股东拥有了两种选择权,而且只对两个企业各自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分拆后形成的两个企业之间也不存在连带责任关系,投资风险降低,投资价值就随之提高。企业分拆增加了资本市场的投资品种,而分拆后的两企业拥有不同的财务政策与投资机会,可以吸引不同偏好的投资者。两企业采用不同的分红比例、留存收益比例或提供不同的资本收益平台,使投资者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四)债权人的潜在损失学说认为分拆企业的股东财富的增加来源于该企业债权人的隐性或潜在损失。企业分拆减少了债权的资产保证,由此导致的债权风险上升相应减少了债权的经济价值,而企业股东却因此受益。正因如此,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的许多债权人都会与企业或股东订立有关股利分配或资产处置(包括企业分拆)等方面的限制性合约,以尽可能维护其自身经济利益。
上述学说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揭示出企业分拆得以存在的合理性和客观性。有意义的是,这些研究成果与西方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在“规模经济”、“速度经济”方面的论述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艾尔弗雷德·钱德勒指出,新经济时代是“速度经济”代替“规模经济”的时代,在追求速度经济的条件下,规模小而灵活、专业能力强大的公司要比传统的巨型公司拥有更多的比较竞争优势。钱德勒的论断也表明在规模经济向速度经济转变的背景下,大公司分拆也是其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寻求新的发展途径的有益选择。
二、企业分拆模式的应用前景预期
(一)企业分拆的市场需求2000年,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北京同仁堂科技发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企业板正式挂牌交易,成为当时我国上市公司中完成分拆子公司上市的第一家,堪称中国大陆企业成功运作企业分拆模式的经典案例。人们有理由相信,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走上企业分拆之路,企业分拆带来的诸多利益或优势也将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和推崇,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之初为了加快证券市场的发展,扩大证券市场规模,提高公司上市的筹资力度,政府鼓励一些企业在进行股份制改制和上市时,采取将整个企业改组上市,甚至将多个公司组合成一个集团来上市的操作方式。这些整体上市的公司虽然在上市之初可以募集更多的资金但却损害了这些上市公司的发展潜力和后劲,如不良资产多,公司人员多,负担重;总资产大净资产小,负债比率高,净资产收益率低以及管理水平落后等。部分上市公司因其子公司经营不善或投资失误影响其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从而使上市公司丧失配股权和进一步进行资本经营的能力。上述选择“整体上市”模式上市的老上市公司将构成对企业分拆模式的主力需求,因为这些企业在进行资产重组时应用分拆的方法可以较好的解决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分拆的方法有两种:其一,部分中小型上市公司,可将其目前存量资产根据产业结构和经营结构调整的需要,进行全面调整和重新组合,将符合企业发展方向、符合产业结构和经营结构调整目标的优质或潜在优质资产留在上市公司,而将那些影响企业发展、拖企业后腿的劣质资产或剥离或与优质资产置换,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益,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增强上市公司的发展后劲,为最终恢复上市公司的融资权创造条件;其二,一些大型上市公司,可将其下属效益好、有成长性的子公司或某项业务、资产独立出来另行招股上市,让优质资产免遭原公司的拖累而丧失扩张能力。这样,在原公司效益不太理想的情况下,可通过单独上市的子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来投资原公司难以筹资但效益较好的项目,并通过子公司的反向投入来刺激并改造原公司的经营,达到调整原公司的资产存量,进而使原公司与子公司齐驱并驾、共同发展。此外,一些上市公司拥有良好的项目,但项目尚处在在建时期或初创期,为保持该项目的持续发展仍需不断投人巨额资金。若公司资金匮乏就会影响该项目的建成;若该项目成本太高,靠目前利润水平难以消化而又影响上市公司的整体效益和投资者信心,如果因此而影响该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并使其最终丧失配股资格,则对上市公司而言更是雪上加霜,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重公司资金的紧缺和导致公司经营效益的下降,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企业分拆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一条新思路。这类公司可将该项目分拆出去,改组为上市公司,独立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不再依赖母公司的资金输入,待日后项目进入成熟期具有稳定利润回报之时再予回购。
(二)企业分拆的价值分析企业分拆能产生较多价值,其主要内容包括:
(1)企业分拆上市将成为上市公司新的融资渠道。分拆上市的首要价值在于其对融资渠道的拓宽功能。由于分拆上市具有“一种资产,两次使用”的效果,因而它将被许多上市公司用于再融资的工具。当上市公司的股本总规模达到一定水平时,其资本运
作能力、股本扩张能力都会受到较大限制,而分拆可以为其腾出空间。首先,上市公司将某些资产或子公司独立出来,进行上市,优质资产可以不受整个上市公司的拖累而丧失扩张能力。其次,分拆后上市公司将比较优质的资产逐步转移到分拆上市的子公司中去,并进行再生改造,合法规避管理层对配股提出的业绩和数量限制:分拆后上市公司可以比较灵活地进行资产重组和利润分配,并在条件成熟时,将分拆出来的子公司出售变现或进行上市融资。
(2)企业分拆有利于提升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一般情况下市场并不总是能够准确地反映和评价一个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特别是一些实行多元化经营的上市公司,其业务范围常常涉及广泛的领域,使得潜在投资者或证券分析人士对其繁杂的业务无法做到正确判断和理解,并因此低估其股票的市场价值。企业分拆后有关子公司的持续披露信息可能会对子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正面影响;而且其作为一个独立于母公司的经济实体,也更容易得到客观的业绩评估。企业分拆带来的全部收益大约等于被分拆出来的子公司的价值和剥离出的资产价值。母公司的价值经过重组后实际上并未改变,而子公司却具有了新的市场价值。
(3)企业分拆可以弥补并购策略失误或成为并购策略的组成部分。在我国乃至全球的企业并购热潮中,有关并购的成功案例不计其数。不少企业由此迅速实现了规模扩张,将竞争对手变为战略同盟,但也有许多不明智的并购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虽然被并购企业具有盈利机会,但并购企业可能由于管理原因或实力不济,无法有效地利用这些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将其分拆出售给其他有能力有效发掘该盈利能力的公司,无论对卖方还是买方,可能都是明智的。另外,分拆往往还是企业并购一揽子计划的组成部分。许多资产出售等分拆计划,早在并购计划付诸实施前就已经纳入收购方的一揽子计划中。因此,从并购企业的角度,被收购企业中总有部分资产是不适应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甚至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亏损。在某些收购活动中,将被收购企业进行分拆出售资产变现成为继续进行并购活动的资金来源。
(4)企业分拆使企业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紧密结合。目前困绕我国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有效地对企业管理层进行激励,使其利益与股东保持一致,进而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近年来采取的公司股份、股票期权以及与股票价值相关的业绩奖励等措施来激励企业管理层的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些方法在驱动和激励分支机构的管理人员时效果则并不明显。因为在一个多部门企业或多元化发展的企业中,基于整个企业价值之上的股权或期权激励措施实际上并不与处于分支机构内的管理人员的决策或业绩密切相关,导致对这些管理人员激励的弱化;另一方面,由于分支机构管理人员和企业核心管理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和经营偏好的差异,可能导致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及公司整体经营战略的操作偏差。如果此时进行企业分拆,将分支机构或子公司独立出来的,使其直接进入资本市场,接受资本市场的审视与考验,让子公司经营管理人员的报酬计划与公开交易的股票的市场表现联系在一起,强化子公司的激励机制,从而使分拆出去的子公司的管理人员的激励制度与其直接从事的活动及其效益联系起来,降低成本,形成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
(5)企业分拆是企业摆脱监管束缚实现管理创新的手段。企业生存于政府和市场所构成的经营环境之中。政府对企业的管制伴随着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直接诱因。因为政府管制实际上对企业的一种成本附加,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必然要摆脱这种局面,通过创新来规避政府管制。企业分拆为此提供了技术保障。在一个企业里,如果子公司从事受管制行业的经营,而公司从事不受管制行业的经营,则一方面母公司常常会受到管制性的检查的连累,另一方面如果管制当局在评级时以母公司的利润(充分竞争背景下利润率水平较低)为依据,受管制的子公司可能会因与母公司的联系而处于不利地位。
(6)企业分拆是企业退出投资的重要通道。由于分拆上市往往伴随着控股权的稀释,因此它将被一些企业用于逐步退出非核心业务的重要通道。在通过资产拍卖或协议转让等方式退出有关业务的情况下,业务单位的价值往往被低估,有时甚至低于其净资产价值。而分拆上市则可使企业通过股权出让以市场认可的价值来套现,而且由于上市资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企业更可在退出的时间上抢得先机。
三、企业分拆的风险与控制
(一)企业分拆应以企业持续性发展为目标企业分拆无论具有何种重要的职能和意义,在本质上只是一种资产经营的手段,是企业走向市场规范化经营的开端。企业只有切实搞好经营,并致力于提高经营绩效,才能为市场或投资者所接受,企业分拆的价值方能得以体现。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虽然可以通过分拆以股权为纽带达到以少量资产控制大量资产的目的,但它同样对企业的债务产生放大效应,即使母公司的名义负债可能很低,但如果分拆子公司负债较高,母公司的实际债务也可能放大到奇高的地步。若企业只希望通过分拆上市重施“圈钱”之计,而不顾负债的控制及分拆后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最终可能适得其反。广东粤海企业集团的兴衰历史为此提供了佐证。该集团曾因分拆制革、啤酒等业务上市积聚了大量资金而实力大增;更因一时之利及疏于管理而债台高筑、难以为继。
(二)企业分拆应以不动摇母公司的经济实力为前提企业分拆对母公司而言是一种资产收缩策略,它无疑会影响到母公司的业绩;对于资产规模和业绩一般的公司来讲,这种影响就更大,甚至会达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分拆上市固然可给母公司带来超额投资收益,但由于监管当局对发起人出售股份通常有严格的规定(即股份锁定),因此在一定时期内,这种收益也只能是帐面收益、“纸上富贵”。为了避免分拆对母公司经济实力的根本削弱,国际市场一般都对上市公司分拆前母公司的盈利能力给予严格的限定。根据现行规定,母公司须使上市审核委员会确信在新公司上市后,母公司保留有足够的业务运作及相关价值的资产,以支持母公司分拆后持续的上市地位。
(三)企业分拆应以市盈率厦现金流量为考核重心企业分拆除了基于剥离或逐步退出非核心业务的战略考虑之外,其出发点在于确保在可预见的一个时期内分拆业务的市盈率应高于母公司。如果低于母公司的市盈率,分拆上市不仅无法获得超额收益.而且还势必造成巨额亏损。另一方面,企业分拆后如何保持母公司与子公司现金流量的平衡,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分拆上市的一些案例中,“母贫子贵”或“母贵子贫”等母子公司现金流量不平衡的情况时发生。一部分公司视分拆为“圈钱”工具,使分拆后的子公司难以得到正常发展;另一部分公司由于将处于发展或成长期的资产单位分拆出去后,为避免公司控制权转移而不断投入大量的现金或优质资产,结果导致“母贫子贵”。因此,对于分拆过程中市盈率和现金流量状况的考察,将成为企业分拆运筹与策划领域的一项核心内容。
(四)企业分拆应充分考虑股权稀释带来的外来威胁企业分拆上市几乎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程度的股权稀释,那些原本可由母公司完全控制的业务单位在分拆成为上市公司后将导致控制权的分散,客观上造成外来企业对其收购的可能性大幅增加。此时,如果公司分拆这些业务单位并不是基于退出投资的顾虑,也不是仅以“圈钱”为目的,而是视其为公司未来持续性发展的基本战略。那么,公司管理层就应当早做防范,避免收购。这对企业的管理效率、管理水平和企业经营机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企业不能在其资产经营方式创新之时进行企业管理创新和经营机制转换,那么,企业分拆就是顾此失彼、后患无穷。
参考文献:
[1]徐凌峰:《企业分拆上市的意义及监管》,《证券日报》2001年7月18日。
[2]JacquesR.Bughin:《分拆与整合的均衡》,《IT经理世界》2001年8月27日。
[3]陈峥嵘、张宗:《分拆的现实选择》,《资本市场》2001年6月5日。
[4]扬兴君:《从收购兼并到分拆上市》,《中国证券报》2000年10月28日。
[5]曹凤岐:《股份制与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
[6]艾尔弗雷德·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一、经济体制转变——企业经营方式转变——理财观念转变:资本经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两次转变,即由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转变,再由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企业经营方式也发生了两次转变,即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再由生产经营型向资本经营型转变。因此,资本经营已成为现代企业理财的基本理念与方式,资产经营、商品经营和产品经营理念下的企业理财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在产品经营方式下,企业的基本特点是只管生产,不管供应与销售,更不管筹资、投资等。此时的企业严格讲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企业,由于它不重视价值管理,企业理财也不是真正意义的理财。
在商品经营方式下,企业的基本特点是围绕产品生产进行经营管理,包括供应、生产和销售各环节的管理及相应的筹资与投资管理。商品经营是产品经营的发展和进步,它不仅重视产品实物经营,而且强调价值经营;不仅强调生产,而且重视销的衔接。但商品经营方式下,企业对筹资、投资等环节重视不够,理财观念淡薄。
在资产经营方式下,其基本特点是把资产作为企业资源投入,并围绕资产的配置、重组、使用等进行管理。在资产经营情况下,产品经营或商品经营要以资产经营为基础,即围绕资产经营进行商品经营和产品经营。资产经营是对商品经营的进步,它不仅考虑商品本身的消耗与收益,而且将资产的投入与产出及周转速度做为经营的核心。资产经营方式下企业理财观念增强,特别是讲求资产使用效率与效益,重视与加强了投资管理。但由于产权不清、忽视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尽管企业理财观念增强了,但没抓住理财的精髓和本质。
在资本经营方式下,企业经营特点是围绕资本保值增值进行经营管理,把资本收益做为管理的核心,资产经营。商品经营和产品经营都服从于资本经营目标。资本经营是以资本为基础,通过优化配置来提高资本营运效益的经营活动,包括资本流动、收购、重组、参股和控股等能实现资本增值的领域,从而使企业以一定的资本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资本收益。资本经营是企业经营的最综合方式。
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企业经营目标转变——理财目标转变:资本增值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经历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或从外延型向内涵型的转变。随着这一转变,企业经营目标从追求规模向追求效益转变,企业理财目标也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从追求商品经济效益向追求资产经济效益到资本经济效益转变。资本增值成为现代企业理财的根本目标。
(一)资本经营目标与资产经营目标
资本增值目标是与资本经营紧密相关的。资本增值的核心在于资本收益率的提高。而要提高资本收益率一方面要搞好资产经营,提高总资产报酬率或资产盈利能力;另一方面要搞好资本运作,优化资本结构。
(二)资产经营目标与商品经营目标
资本经营不能离开资产经营孤立进行,同样资产经营也离不开商品经营。前面谈到,反映资产经营核心目标的指标是总资产报酬率,要明确资产经营目标与商品经营目标的关系,还应明确反映商品经营核心目标的指标。反映商品经营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是销售利润率,包括销售成本利润率和销售收入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与销售利润率之间的关系,可以反映出产品经营目标与商品经营目标之间的关系,即:
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
式中:销售利润率中的利润是指息税前利润。
上式说明,企业要搞好资产经营,提高总资产报酬率,一方面要搞好商品经营,提高销售利润率或商品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要搞好资产配置与重组,提高资产的周转速度。
(三)商品经营目标与产品经营目标
产品经营是商品经营的重要环节。商品经营不能脱离产品经营而存在。商品经营目标与产品经营目标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销售收入×销售利润率=Σ[产量×产品销售率×(销售价格一销售成本)]
等式左边说明,企业从商品经营角度要追求利润最大化直接目标,一要提高销售利润率,二要扩大销售规模与水平。等式右边说明,要实现商品经营的利润最大化,产品经营是基础,即通过产品经营增加产量;同时,要注重产销平衡及投入品与产出品的价格。
三、理财观念转变——理财目标转变——理财内容转变:存量、增量、配置、分配
现代企业理财观是资本经营,理财目标是资本增值,因此,盘活存量资本,用好增量资本,优化资本配置,搞好资本收益分配就成为公司理财的基本内容。
(一)资本存量管理
资本存量管理的目的,是使现有资本得以充分利用,潜在经济效益得以充分挖掘。所谓潜在经济效益是指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企业实际经济效益与最大可能经济效益之间的差异,在资源(或生产要素)投入(存量)一定条件下,主要表现为实际产出与最大可能产出之间的差异。潜在经济效益的存在主要是企业资源存量没有充分利用造成的。从资本存量角度看,潜在经济效益存在主要是资本闲置和资本利用率低造成的。
从这一角度进行企业理财,核心是要解决资本的闲置和资本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企业资本闲置,从基建、生产和销售各环节看,主要表现是:在投资建设环节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低;在生产环节存在封存、末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积压材料,废品等;在销售环节产品积压。资本利用率低的直接表现是: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开工不足、原材料利用率低等。资本存量管理就是要针对资本闲置和利用率低的原因,盘活存量资本,包括在基建投资管理方面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基建成本;在生产经营领域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搞好资源重新配置,降低废品率,提高产品质量,压缩库存产品等。现阶段伴随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改造,企业理财要在国家宏观战略性调整与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基础上,进行企业内部资产重组与财务重组。
(二)资本增量管理
一个持续经营发展的企业,仅有资本存量管理是不够的,资本增量管理也是重要问题。资本增量管理的目的,一是优化企业经济规模,取得最大规模经济效益;二是加快技术创新与改造,提高技术进步的经济效益。资本增量管理关键在于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的能力。
资本增量管理要实现上述目标,从企业理财角度,必须搞好以下几方面管理:第一,企业规模管理,即处理好资本投入与企业经济规模的关系,确定合理的企业规模。在现阶段特别要注意搞好企业扩张和组建集团的财务管理。第二,技术进步管理,搞好技术选择、技术创新、技术推广、技术引进、技术改造。从财务角度搞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正确处理收益与风险的关系。第三,企业筹资管理,选择筹资渠道、筹资方式,优化筹资结构,降低筹资成本。第四,企业投资管理,摘好财务预测,选择科学的财务决策程序与方法,提高投资收益率。
(三)资本配置管理
资本配置问题是资本经营的核心问题。其实,无论资本存量管理还是资本增量管理,实质上都存在资本配置问题,即存量资本配置与增量资本配置。资本配置管理的目的是要提高资源配置经济效益。所谓资源配置经济效益,是指由于资源配置结构变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资源配置经济效益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资源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如何配置资源使产出最大;二是在产出一定的情况下,如何配置资源使投入最小。从资本资源配置看,提高资本配置经济效益就是要解决:一是一定量的资本如何在不同产品或不同用途之间进行配置,使投资收益率最大,如多项目组合投资决策等;二是生产一种产品如何优化配置各种资本资源的结构,使成本最低,如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结构优化,固定资产内部结构优化,流动资产或原材料内部结构优化等。另外,从企业权益角度看,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结构的优化,也属于资本配置管理的范畴。
(四)资本收益管理
关键词:文化创新 理财方式 市场管理
在企业整合资源的过程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进行有效的选择。
一、企业理财的基本分析原理
在企业整合资源的过程中,通常由两种方式可以让企业进行选择,一是使企业的资产国模获得有效的扩张,兼并与收购其他的企业,而是让企业的资产实现发展式的收缩,让资产实现有效的剥离,通过出售相关的资产与拆分子公司中的股份,站好比例分配给母公司股份,从法律意义上将子公司从母公司分离出去。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全球盛行多元化的思维发展方式,多地分散经营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要占领更多的市场,就要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
但为数不少的企业高层人员对非本行业的领域缺乏相关的经验,盲目的扩张让企业连原有的经营优势也不复存在,最终拖累到整个集团的运转。
为数不少的企业放弃了与本行业联系不甚紧密与不符合企业长期目标发展的具体目标,通过收缩产业占线,实现主要产品与关联性强的产品的专注投入,最终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管理效率表明,在一定负协同作用的引导下,通过企业的实际分析可以让企业因为规避盲目扩大而引出的弊端,企业通过子公司与母公司重新定位,在最终确定子公司与母公司同样具有优势的基础上,让企业集中警力对企业生产的项目进行重新的定位,最终将精力集中在优势的产业上,最终在比较子公司与母公司共同的基础上增强企业的业务盈利能力。
企业发行的股票是投资者的选择,在企业实现拆分之后,股东拥有了两种重新选择的权利,在对两个企业各自承担债务的过程中,拆分后的企业之间也并不存在连带责任的关系,最终让投资的风险降低,让投资的价格随即提高。企业的差分增加了市场投资的品种,差分后的两个企业拥有不同的财务政策与投资机会,在吸引不同偏好投资者的同时获得更好的投资机会。
企业在拆分的过程中会减少债券的资产保证,在债券风险上升的过程中也会相应减少经济价值,让企业的股东因此受到损失。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为数不少的企业债权人都要订立有关股利分配的资产处理,最终尽可能的维护自身利益。
在追求速度的经济发展条件下,规模小却灵活,专业能力强大的公司要比传统的巨型公司更具有发展的潜力与市场竞争的优势。寻求有效经济发展的模式,有助于预期企业的前景。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相信,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走向拆分的道路,拆分给企业带来的优势与利益决定着企业拆分被众多的民众推崇,应用的前景由此十分广泛。
中国的证券市场在发展之初为了加快发展与扩大证券市场的规模,提高上司公司的筹集资金的力度,在政府鼓励企业企业进行股份制度改革与上市的过程,将对整个企业改组之后再进行上市,最终将一个公司组合成集团上市的操作方式。
整体的上市公司虽然在上市之初可以筹集到让其他企业羡慕的资金,但整体上市却阻碍了企业发展的潜力,让上市企业沦陷在不良资产多,企业员工多,最终让企业的负担加重,总资产大净资产少,负债率相对较高,净资产收益率低以与管理水平落后等。
部分上市企业的子公司经营不善,从而直接影响了上市企业的最终业绩,让上市公司最终失去了进一步资本经营的能力,一部分中小型上市企业,在警醒淄川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可将产业结构和经营结构进行调整的需要,在全面进行组合的过程中,研发出符合企业发展方向,产业结构方与和经营结构调整目标的优质上市企业,最终提高上市企业的整体运营能力。对待规模相对较大的上市企业而言,优质资产的扩张有利于增加大型上市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在原企业消息不好的情况下让子公司进行资金的募集与筹措大型项目的管理,在原企业效益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企业也可以通过单独上市来募集资金,改造并刺激企业的经营,最终达到企业的资产存量,资企业与母企业的协同发展,是企业发展的理想状态。
在上市企业已经拥有良好项目的过程中,为保持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巨额的资金投入,上市企业的净资产率也会让上市企业丧失配股的资格。当上市企业的资本规模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上市企业要靠基本的融资能力与股本扩张能力实现限制的突破,从而让拆分腾挪出更多的资金空间来。
在实施拆分的过程中,上市企业应该先将子公司分拆出来,再进行子公司的上市,这样进行的资产重组会有效的分配利润,最后当条件成熟以后再将子公司拆分出来。
二、企业拆分的好处
(一)企业的分拆有利于提升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
市场并不能够准确地反映上市企业精确的市场价值,尤其是对实行多元化经营的上市企业而言,由于其业务范围涉及到的领域较广,潜在的投资者并不能搞股股票的市场价值,作为独立与母体的子公司而言,接受客观的业绩评估,是让企业具有市场新价值的有效手段。
(二)企业的分拆可以弥补并购策略失误,最终成为并购策略的组成部分
在全球企业并购的热潮中,企业并购成功的案例不计其数,在企业迅速实现扩张规模的情况下最终也能将竞争对手转变为战略同盟,但不明智的并购也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虽然绝大多数的企业在并购其他企业之后有盈利的机会,但实行并购的企业在实施并购的过程中有时也并没有确定并购的行为会不会带来经济效益。但为数不少的企业虽然实施了并购的策略,但也并没有实现经济的增长。但也有许多不
(三)企业分拆使企业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紧密结合
对企业的管理层激励是将股东与企业的利益密切的保持一致,最终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在多元发展的企业中,基于整个企业价值之上的股权或期权激励措施实际上并不与处于分支机构内的管理人员的决策业绩密切相关。管理层人员弱化是绝大多数企业共同面对的问题,分支机构的管理人员与企业核心管理人员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局面,最终导致经营偏好差异与企业内部配置效率低。
可如果将子公司从原有的企业中拆分出来,就可以有效的实现企业的资源配置与拆分法则,在企业整体接受市场化竞争洗礼的过程中最终实现资本市场的审视与管理,降低了一部分企业的市场成本,也有效的优化了的机制。
(四)企业分拆是企业摆脱监管束缚与实现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
作为生存与政府与市场管理竞争之中的组织形式,政府对企业的管制伴随着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构形式必定需要政府的及时监管,企业通过创新来实现政府的放宽监管,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有效手段。
(五)企业分拆是企业退出投资的重要通道
上市企业往往控制着市场中的稀缺资源,如此造成了为数不少的中小企业推出了核心业务的竞争,为数不少的企业也只附加值通常情况下被降低,由于上市公司在自己的调配中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从而在经营上抢得先机。
在企业上市之后,政府要出面进行一定权责之内的市场监管,最终让企业跳出圈钱的初级发展状态,使得林立在市场中的各个大中小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繁荣市场与创新层次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进俊王强.创新理财方式 助推企业自主创新[J].中国财政,2008,(05)
关键词:企业理财;货币市场基金
作者简介:李小勇(1973-),男,中国航天时代公司7107厂财务处会计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主体,其行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企业在从事主营业务的同时,如何开源节流,降低成本,增加资产收益,成为企业决策层考虑的问题。当企业有大量的资金苦于找不到更好的投资项目时,一般的选择是将其存放在银行,以备不时之需。企业的这种选择本无可厚非,但是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企业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呢?这时,企业理财就孕育而生。企业理财是指企业将闲置资金投资于股票,债券,基金等易变现资产或将资金短期内交由他人打理,以获取超额收益的行为。但是,长久以来,企业理财没有受到重视。
1企业理财不被重视的原因分析
从具体实际来看,企业理财不被重视的原因有:第一,在传统观念中,企业被定位为生产经营为主,与经营无关的其他行为受到限制,也不被人所了解。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很多企业经常面临资金短缺的窘境,何谈富余资金进行投资?第三,企业对于理财资金有很高的要求,比如风险要低,流动性要好等。过去,很少有这样的投资品种。第四,企业缺乏投资方面的专业人才,对投资市场缺乏客观公正的评判,如果投资失误,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企业的社会定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策的宽松,融资渠道的拓宽,金融衍生品种的增多,使得企业运用资金的能力逐步加强。企业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当企业有大量的闲置资金,寻求超过银行存款收益的行为就成为可能。在企业理财中曾经红火一时的当属委托理财。它是券商将企业托付的资金进行运做,并获得收益的行为。其刚推出时,以承诺的高收益,低风险倍受企业青睐。但随着市场风险的增大,券商违规行为与日俱增,很多企业被抛进了资金无底洞,有的甚至血本无归。这种理财方式也成为昨日黄花,被大家所诟病。
其他的理财方式呢?债券,风险较低,但流动性差;股票,流动性好,但风险较高;外汇,专业性太强。有没有适合企业投资的品种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货币市场基金。
货币市场基金是证券投资基金的一种。而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它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作,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的投资。其特点如下:投资基金的单位面值较低,在我国是1元人民币;管理费、购买费较低,有利于吸收社会资金;基金由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由专家经营,有利于降低风险,得到较高回报;实行投资组合,《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基金管理人运用基金资产进行证券投资,应当采用资产组合的方式。”这样,有利于分散风险,保障投资者资产的安全。而货币市场基金具有证券投资基金的所有特征,又有其独特性。
2货币市场基金的特性
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有以下特征:(1)货币基金与股票基金,债券基金类似,是投资于货币市场上短期有价证券的一种基金。如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企业债券等有价证券,安全性很高;(2)货币市场基金可随时申购,随时变现,流动性极强;(3)货币市场基金面值恒定为1元,收益体现在其份额的增加,而且每日分配收益,按月结转基金份额,享受复利;(4)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国债、央行票据等,收益稳定;(5)货币市场基金无申购费、赎回费,交易手续费为零;(6)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免税,不交20%的所得税;(7)赎回资金到帐迅速,T日赎回,一般T+2日资金即可到帐。
3货币市场基金的历史
货币市场基金最早发源于1971年的美国。由于对存款小户的利率歧视,货币市场基金应运而生——将小户的资金集中起来,以大户的姿态出现在金融市场上。一般投资者因市场准入资格、资产规模等原因无法投资,而货币市场基金则成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借道进入货币市场的便捷途径。它通过资金的汇集可进行金融“批发”业务,争取到银行间货币市场的较高收益,而且这种收益非常稳定。资金量较小的投资者在债券市场不具成本优势,无论是信息,资讯或交易方面都会产生较高成本,通过基金公司进行大批资金的运做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产生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
货币市场基金诞生以来,全球货币市场基金的资产规模迅速扩大,到2004年年底,全球最大的25家基金管理公司中货币市场基金的总资产达到1.25万亿美元,高于债券基金和混合基金的总和,以25.11%的比例高居全球共同基金市场的第二位。在很多发达国家,它几乎是家庭和企业最主要的理财工具。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都非常适合企业进行投资。难怪在西方国家,货币市场基金已经成为企业现金管理的工具。当然,低风险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将闲置资金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并不等同于将钱存入银行,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但是截至2006年3月7日,从运作满一年的12只货币市场基金最近一年的总回报率的平均值2.24%来看(摘自wind资讯),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都是非常理想的。2004年9月我国出台的《货币市场基金管理暂行规定》,更强化了资金的安全性。其明确规定货币市场基金不得投资可转债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正回购的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40%;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不得超过180天。这些规定增强了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控制力度,突出了货币市场基金的低风险,高流动的可靠性,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
再如,同样是1000万元,如果存放在银行,只能享受活期利率0.72%,以一年为限,利息收入为7.2万元;投资货币市场基金,按2%收益率计算,一年可获利20万元,而且享受活期般的便利。
【关键词】 理财效益; 指标体系
一、企业理财效益内涵
(一)企业理财效益内涵的基本内容
理财效益,简单说就是人们从事理财活动所得到的有益的效果。在工业经济活动中,需要消耗一定的劳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这种劳动消耗称之为“投入”,通过一定的投入所取得的生产经营成果称之为“产出”,将“产出”与“投入”进行比较的结果,产出大于投入的部分,就是理财效益。理财效益可以作定量计算。最基本的方法是比较理财活动中的投入和产出,它可以用减法来计算理财效益的绝对值,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理财效益的相对值。
(二)企业理财效益内涵的综合内容
理财效益是一个综合概念,它由多方面因素构成,任何单项指标或某个侧面都不足以对理财效益作出全面的综合评价。所谓理财效益的综合内涵是指人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物质效用和理财收益的总和,即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效益,而人们所讲的理财效益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劳动消耗同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它既包含量的规定,也包含质的规定,它是量和质有机结合的统一体。理财效益内涵还有一个综合内容是指宏观理财效益与微观理财效益,社会理财效益与企业理财效益的综合体,通过多种理财杠杆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理财关系,把宏观和微观,社会和企业的效益统一起来。
二、企业理财效益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和完善,企业理财效益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讲究理财效益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要求,提高理财效益已成为全部理财工作的中心,也成为了整个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国家、各企业主管部门、企业还是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单位和个人都迫切需要对企业的理财效益有一个清楚的、具体的、明确的了解,需要对企业的理财效益定量化,而构建理财效益指标体系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企业理财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构建好的企业理财效益指标体系能正确、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理财效益,为企业理财效益的分析与评价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手段,而且能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指明方向,具有引导作用。其次,构建好的企业理财效益指标体系有利于国家从整体上把握和了解全国各企业的理财效益状况,据以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总之,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反映企业综合理财效益的指标体系,对企业来讲既是依据又是方向,对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将引导企业朝着高效益的目标去努力奋斗,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迅速增长。
三、企业理财效益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构建理财效益指标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经济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必须符合理财效益的理论概念,必须简明易懂,便于操作。可以根据理财活动、经济发展的“共性”,构建一套能较全面地反映生产与管理、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等各个方面的依存与制约关系的指标体系,能适用于国家、部门、企业评价理财效益的指标体系。为此,企业理财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
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同理财效益的科学概念相一致,要求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理财效益,既要有反映企业整体理财效益的总量指标,又要有反映企业效益水平的相对指标。各种指标概念必须清楚、科学,不能含糊其词;含义要确切,不能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计算范围要明确,不能各取其需;指标的数量要取决于实际需要和理论研究的完善程度,各指标之间必须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相互制约,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二)合理性
理财效益指标体系中指标的个数要适当,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反映企业理财效益的指标很多,它们都能从某一方面反映企业的理财效益,纳入指标体系的指标越多,企业理财效益就反映得越充分,越具体。但是,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过多的指标,会使指标体系显得过于庞杂,主次不清楚,不便于抓住理财效益的主要方面,而且有的指标反映的内容差不多,它们的作用可只取其中一个指标或用另外一个综合指标来代替;反过来,指标体系中的指标也不是越少越好,指标过少会产生片面的结果。选取指标多少的标准是尽可能使所取的指标充分反映理财效益的全貌。
(三)综合性
构建理财效益指标体系,不仅仅反映企业各主要侧面的理财效益,而且是企业各主要方面理财效益的综合反映,因为在实际运用评价过程中,某单项理财效益指标的好转,却伴随着某些单项理财效益指标的转坏,它们反映着各种侧面,很难对企业理财效益作出全面、正确的综合反映。所以说,构建企业理财效益指标体系时,必须遵循单项指标与综合理财指标相结合的综合性原则。
(四)可比性
理财效益指标体系应具有普遍的统计意义,即具有纵向可比和横向可比的原则。如通过纵向比较可以观察不同时期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通过横向比较可以观察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理财效益的差异性。运用指标进行比较时要注意将不可比的因素转化为可比因素,并应尽可能地与国内同行业甚至国外同行业的指标相一致,以便通过比较,找出差距,挖掘潜力。因此,企业理财效益指标的设置必须遵循可比性原则。
(五)可操作性
符合我国国情,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尽可能与计划、统计会计指标的口径相一致,要求指标设置精简、直观、清晰、明白,资料来源方便,符合数理逻辑,便于计算、分析、考核与评价,具有可操作性。同时通过分解可演变为其他分析评价指标,如构建具有普遍意义的数学模型,并且根据计算要求编制出计算机软件,以便用电子计算机取代手工操作。
(六)通用性
各企业之间的理财活动是千差万别的,但它们之间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有产出,也有投入;有投入,也有消耗;有所得,也有所费。我们设计指标体系时可根据它们的共性设计通用性指标,以便在全国范围内通行。所谓通用性指标是既可用于宏观,也可用于微观;既可用于部门,也可用于企业;既可用于不同地区,也可用于不同行业;既可用于分析,也可以用于评价的指标。
四、企业理财效益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及其组成
(一)企业理财效益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本文构建的企业理财效益指标体系,克服了总产值不能反映产销关系的缺陷,紧紧围绕理财效益的含义,放弃了以往各指标体系中的非理财效益指标或者与理财效益联系不紧密的财务指标,构建出以销售产值为主和以增加值为主反映企业理财效益的产出指标。该理财效益指标体系是为分析和评价企业理财效益服务的,不同于一般的财务分析和评价。
1.构建以销售产值为主反映企业理财效益的产出指标
工业销售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的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即一定时期已出售产品的价值,包括已销售的成品、半成品的价值,对外提供的产品和工业性作业价值以及对本单位基本建设部门、生活福利部门等提供的产品和工业性作业及自制设备的价值。在这里必须分清工业销售产值与工业总产值及产品销售收入的区别:一是工业销售产值的计算范围、计算价格和计算方法与工业总产值一致,但两者计算的基础不同。工业销售产值计算的基础是产品销售总量,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基础是工业产品生产总量,工业销售产值与总产值的差异主要指尚未销售的产成品价值。工业总产值不能反映产销关系,而工业销售产值把生产与流通统一起来,促使企业注意市场需求,重视产品适销对路。符合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因而能真实地反映生产经营成果。二是产品销售收入,在会计上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理财利益的总流入,它不包括为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的产品与劳务,会计上把这部分作为视同产品销售行为处理,它与产品销售产值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产品销售产值是指产品已构成商品销售出去,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2.构建以增加值为主反映企业理财效益的产出指标
(1)增加值,是当年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是在总产值基础上扣除中间消耗和物化劳动转移价值后的剩余产品价值,即生产经营和劳务活动中追加到劳动对象上的价值,是各企业单位为社会提供劳动量的货币表现,为社会所作的贡献,反映生产经营和劳务活动的最终成果。同时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本指标,建立增加值,特别是工业增加值,将为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提供可靠依据,也是建立资金流量核算的基础。1993年我国实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增加值是指标体系的基础。增加值不仅为社会提供了积累,也是社会分配的来源;不仅为保持简单投入提供物质保证,也为扩大再投入提供了资金来源。通过计算增加值,分析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同时也为计算国民生产总值(GNP)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增加值的计算公式是:
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物质消耗价值-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的费用-利息支出
(2)经济增加值即EVA,简单说是公司税后营运利润与资本成本的差额,它是一个考虑了资本机会成本的经济利润概念,而不是单纯的会计利润概念。我国现有的企业业绩衡量指标没有扣除企业权益资本的成本,且在确认收入和费用时采取保守的态度,从而对企业资本和利润的反映存在部分失真,如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比率、净资产增长率等都是立足于企业股东权益的角度,而业绩评价是公司进行绩效管理的依据和经营决策的基础,所以引入经济增加值作为衡量企业业绩评价的指标。在实践中,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十分简明,在计算程序上,经济增加值=企业营运收入-营运支出(成本及费用)-所得税-资金成本。经济增加值反映了投资者投资于企业所能获得的真实报酬,因此能够正确引导投资者将资金投向于能为社会真正创造财富的企业,从而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但经济增加值指标并非十全十美,不便于不同规模企业之间业绩的比较,因此应当构建以增加值为主的综合理财效益率,即一定时期增加值与全部投入要素总额的比率。综合理财效益率计算公式为:综合理财效益率=净产出额÷总投入额×100%=增加值÷总投入额×100%
(二)企业理财效益指标体系的组成
企业理财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是反映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理财效益。企业的综合理财效益客观上存在于企业产品销售、资金占用、物化和活劳动消耗、产品质量、技术进步等几个方面。从这几个方面分析评价企业的理财效益不仅能全面反映企业主要方面的理财效益,以利于做出正确的分析评价结论,而且能促使企业从这几个方面去挖潜、革新,并为企业更好地提高企业理财效益指明方向。综合理财效益率指标对企业来说具有概括性、代表性,但它不能体现生产经营各主要方面的理财效益,因此在建立综合理财效益总指标的基础上,还必须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建立反映企业各主要方面的理财效益指标。这样,既有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综合理财效益总指标,又有反映企业各主要方面的理财效益指标,二者配合使用,更能全面地、综合地概括企业全面理财效益。再者,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指标体系,应能够完整地反映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即可以通过指标的层次关系及绝对数和相对数的有机结合来体现。为此,在综合效益指标及各主要方面的效益指标中,都设置主指标和要素指标。主指标全部以相对数值表示,作为分析和评价的主要依据;要素指标全部以绝对数值表示,为计算指标提供数据,并辅助于分析评价主指标。这样,主指标和要素指标层次完善、相对数和绝对数互为补充,形成一套结构严谨、逻辑清晰的指标体系。详情如表1所示。
以上指标体系中主指标用于分析评价企业整体理财效益或某些方面的理财效益。要素指标用于为计算主指标提供数据和分析做辅助说明,要求各个指标都要提供基期和报告期两个数据,以便分析比较其升降情况。
【参考文献】
关健词:财务管理 理财目标 理财内容 理财地位
1理财目标要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根本
首先,理财目标应代表企业所有相关者的利益。近几年来,不少已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已认识到理财目标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企业财务目标的制订,既要符合企业财务活动的客观规律,又要充分考虑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使之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衡量指标应该以相关者的利益为出发点,不少企业已注意了这点。企业要长远发展离不开相关人,仅以不损害相关人的利益为前提是不够的。如今,资本的范围、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以前的物质资本占绝对比重了,而是知识、信息、观念等也占了相当的比重,这一变化将会日益改善所有者的地位。众所周知,企业要发展离不开债权人、员工、政府、顾客等相关利益人,他们共同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理应分享企业盈余。债权人要求企业保持良好的资金结构和适当的偿债能力,以及按合约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职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提供人力资本必然要求合理的报酬;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公共服务,也要通过税收分享收益。正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构成了企业利益制衡机制,如果试图通过损害一方面利益而使另一方获利,结果就会导致矛盾冲突,出现诸如股东抛售股票、债权人拒绝贷款、职工怠工、政府罚款等不利现象,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损害了企业的价值。所以企业在理财中必须兼顾和均衡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利益要求,使包括股东的所有相关利益主体均能得到满意的回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益最大化”。
其次,理财目标的实现应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前提。企业是社会的,社会是由各个不同的人构成的,企业的价值不仅表现在对企业本身增值的作用上,而且表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上,表现在对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的贡献。前些年,为了追求企业理财目标(如企业利润最大化),造成了一些与社会目的相背离的情况如:酸雨、臭氧空洞、物种灭绝、绿洲沙化、全球变暖等。新形势下.国际竞争相当激烈,已不仅表现为经济利益方面的较量,还表现为生态、大众利益等社会利益。所以在追求自身及相关人利益的同时还要维持社会公众利益,保护生态平衡、防止公害污染,支持发展社区的文化、卫生、福利事业,才能在实现经营目标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有助于提高公众和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程度。这样企业才能长远发。
2理财内容要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在新的时代,企业在筹资活动中所筹措的资本,应当既有财务资本,又有知识资本,因为知识和掌握知识的员工将比资本和土地等自然资源更重要。知识将成为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本。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对知识和新技术的拥有和掌握程度。在新的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人力资本、产品创新等所占比重将会不断加大,作用不断增强。拥有知识的专业化人才可用知识投资,取的股份,把个人的报酬与企业紧密联系起来,促使其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最大的努力。现代企业的员工也是知识的拥有者,他们给企业带来的是人力资本,而物资本的增值来源于人力资本,他们也应参与税后利润的分配,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它是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企业在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树立知识效益和人才价值的观念。所以,现代企业的收益分配应以知识为导向,由于人力资本是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企业理财的分配形式应充分体现知识资本的价值,使员工的资产积累和增长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联系,更有利于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理财内容要向广度发展,也就是国际化方向发展。加人WTO后,我国企业一方面不出国门就要面临世界顶尖企业的竞争,另一方面,我国企业也应主动走向世界,开展跨国经营,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国际企业理财活动包括境外筹资上市、跨国兼并、国际长短期证券及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跨国资本流动、国际结算、国际税收筹划等一系列内容。
3理财的地位应进一步得到提高和加强
企业理财主要是对企业资金的筹集、运用、分配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性管理,目的是在于提高资本要素的配置效率。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许多企业的理财观念及理财方法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
一是轻视资金使用效率。
现在不少企业把理财的重点放在千方百计筹资上,总以为只要有了资金,企业经营就会如鱼得水。但事实上,很多企业并不缺少资金,缺的恰恰是营运资金及运用资金的能力,缺乏的是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的能力,这容易导致企业优质资产少,劣质资产多,资产流动性差,变现能力不强。其实任何筹资渠道来的钱都不是免费的午餐,因为资金的提供者总要获得期望中的收益。所以企业如果没有好的项目,不能有效地科学地使用资金,还一味地去融资,那么就会使企业背上越来越沉重的包袱。
二是缺乏科学的投资能力。
很多企业融得资金后,却没有好的项目可投,尤其是一些上市公司,只顾圈钱,而又没有好的用场,最后就只好委托理财,这反而使企业资产流动性过高。流动性强的资产,其收益性也是最差的。所以企业如果长期置存过量的现金,就会造成资金不能投入周转,无法取得盈利。
三是忽视理财的作用。
很多企业通常有很好的远景设想,也有推动企业成长的热情,但缺乏必备的财务技能,来管理企业的现金流量与获利能力。根据经验,企业天生都比较乐观,这个特质也容易让他们错估企业的财务情况,并把理财工作变成了会计核算的一个辅助成分,从而导致企业资金管理成为对资金使用的合法性监督,至于有效地调度资金,运筹资金,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内容则未被真正重视。
四是信用意识低下。
一些企业信用意识不高,在市场上只想借钱融资,不讲经营回报。有些企业甚至对高负债率熟视无睹,无形中形成这样一种观念,似乎负债越多,财务杠杆效应越大,对企业越有益。事实上,举债是有前提条件的,这就是总资产报酬率必须大于债务成本率。目前,很多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是远远低于债务利率的,这就是说,其通过举债获得的资产所创造的利润连债务成本也负担不了,这在客观上也降低了企业的信用能力。
五是缺乏理财人才。
时下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长期处于“虚空”状态的背景下,企业的专业理财人员十分匮乏。企业和财务人员又不注重后续教育,更造成财务人员学习不够,知识更新不够,整体素质较差。特别是我国加入,外国产品、资金和管理方法不断涌入,不仅对我国企业的产品、质量、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且对我国企业现有的财务管理观念和方法也产生巨大挑战,理财中的众多误区更是逐步显露出来。
深入研究企业理财环境对于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对目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理财环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小企业优化理财环境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
中小企业;理财环境;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8011202
1当前中小企业的理财环境
1.1在政策上,中小企业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不足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由于大多处于充分竞争性的行业领域,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力度远不如各大企业(尤其是央企)。虽然各级政府部门也制定了一些政策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出于就业和税收的考虑,形成了对本地“龙头企业”的高度依赖,并没有为广大中小企业建立起完善公平的政策扶持体系,这容易在经济下行时变成巨大风险。从长期来看,唯有善待众多中小微型企业,创造多元的经济生态环境,才不会患上“龙头企业”依赖症。
另一方面,虽然我国也有《会计法》、《公司法》等经济法规来约束企业的财务活动,但是目前扶持中小企业的法律体系仍不完善。尽管我国2007年已经颁布了《反垄断法》,并且近年来国家各部委对各行各业的反垄断调查和处罚力度空前加大,但是由于我国受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特殊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在某些领域如金融保险、邮电通信、交通运输、电力及设备制造、石油化工等领域的行政垄断仍非常严重。因此中小企业在与大企业竞争时,经常由于缺乏公平竞争的法律环境而处于弱势地位,从而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1.2金融环境的制约
在当今的金融环境中,尤其是国内外经济增速普遍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普遍狭窄,造成融资困难。
首先,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难,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经营成本较高,银行从节约经营成本和监督费用的角度出发,不愿向中小企业贷款;另一方面是由于众多中小企业大多经营规模小、资质低、违约率和破产率较高,银行为了减少经营风险,也对中小企业选择“惜贷”和设定较高的贷款利息,从而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难。
其次,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金融体制和法律上的一些原因,也很难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进行融资。
1.3中小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
首先,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实际上常常也是投资者,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经营权和所有权的重合,导致职责不清,所谓“谁都管又谁都不管”,造成了财务管理混乱;其次,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较低,缺乏现代财务管理理念,没有建立起现代财务管理制度,不能有效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作用;还有一点就是会计监督职能的削弱,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对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真实,保证会计行为的合理规范,但是在领导者的干预下,会计人员只能被迫按照管理者的意图行事,因此使得会计的监督职能缺失。
1.4中小企业缺乏对市场美誉度的培育
由于资金有限,中小企业很难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技术创新,技术、设备方面都缺乏竞争力,使得自身产品竞争能力较差,在市场上很难取得优势地位。一些中小企业出于生存考虑,只顾眼前利益,生产出的产品质量较差,严重影响了市场美誉度的建立,不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
1.5中小企业缺乏人才
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现代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人才录用方式上常任人唯亲,外来人才很难进入企业管理高层。同时,这些中小企业在福利待遇上不愿向企业优秀人才倾斜,从而严重削弱后者的工作积极性,也难以用优厚的待遇吸引更多的高级人才来此工作。
1.6中小企业市场信息不畅
当今是信息时代,谁先掌握了信息,谁就抓住了商机并可规避风险、避免决策失误,因此信息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但是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存在以下难题:一是人员流动性较大,工作流程不容易固化;二是由于本身资金实力薄弱,而信息化管理需要投入较大资金并且不能给企业带来即时利润;三是缺少专业人才,导致信息系统的软件应用能力、维护能力、开发能力、实施能力等都普遍较弱。因此中小企业信息化相对滞后。
2中小企业优化理财环境的几点措施
所谓优化企业理财环境,就是使影响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的内外部各种条件(或因素)达到最优组合,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实质就是不断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1努力改善外部理财环境
中小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条件,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法规,把对企业理财活动的诸多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中小企业要建立起与金融部门等有关债权单位的良好财务关系,作为债权人,最关心的是债权的风险,中小企业的财务经理应经常与他们沟通企业的财务状况,反馈经营活动信息,让其了解、熟悉企业的现状,增强安全感,并以诚取信,严格遵守借贷契约,取得信赖、理解和支持。在与金融部门的工作交往中,通过积极了解、掌握、有效运用国家在一定时期的金融信贷政策,可在筹资过程中少走弯路,降低资金成本。最后,还要注意协调与供货方、购货方的财务关系,保证财务关系运转顺畅。
2.2注重无形资产的管理与投资
作为当今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应该和物质资本的所有者一样分享企业的税后利润,这一点对于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尤其重要。因此,中小企业应该采取诸如员工持股、提高福利待遇等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来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以此来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本的增长。
2.3注重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提升
要想使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必须先使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获得提高。因此,中小企业应积极引进高层次财务人员,同时可对在岗人员加强培训和进修,不断提高财会人员工作水平和管理能力,破除旧观念。改变过去那种单纯记账、算账、报账式的事后核算的办法,转而施行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核算和分析;从过去被动地向领导提供数据报表、反映财务状况,转向主动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在经营管理中协助企业领导者做出正确决策,真正成为能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和市场经济要求的财务会计。
总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只有加强内部管理,积极改善内部(微观)理财环境,优化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和应变能力,才能积极主动地克服来自于企业外部理财环境对其的不利影响,从而获得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肖以兰.中小企业面临的理财环境分析[J].时代金融,2008,(6):99101.
一、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理财环境现状
总观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内外部理财环境,虽比以往有较好改善,但依然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其一,政府对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由于政府政策体现的是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管理要求,因此,政府的政策扶持通常会有倾向性。多年以来,中小民营企业并不是国家政策支持的主体,通常只有国有企业或是一些大型企业才会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会给与它们一些税收优惠以及一些其他的政策支持,使国有企业或是这些大型企业能更好地降低成本、增加销量、提高竞争力,从而能得到更好地发展,带动该行业、该地区甚至是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中小民营企业,由于不是国家政策扶持的重点,政府通常会采用“放任”的态度,“放任”中小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自生自灭。特别是发生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内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小民营企业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得不到充分发展。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仅有3—5年,60%以上的企业在创办后不到5年便破产。〔3〕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非常短。虽然近年来,政府也逐步加大了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但是还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而且,政府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支持与引导的力度,在现有的政策体系下还没有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加强本地区的一些大企业、大品牌的竞争力,在政策的扶持上过多的倾向于大企业,而忽略了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扶持。其二,法律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在我国,法律对所有的企业包括中小民营企业都是有强制性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通过法律来规范和制约的。因此,法律体系的规范程度对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普遍适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提供了法律支持,但是并没有真正完善政府对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支持的法律体系。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在政策上对大型企业的支持,因此也只注重经济法律法规对大型企业的适应性,而忽略了经济法律法规在中小民营企业中的应用。《中小企业促进法》自颁布以来未有大的改变,而且多是一些原则性的、弹性的条款。《中小企业促进法》仅仅是涉及到中小企业,而对于才刚刚起步的小微企业来说,很多法律跟不上进度。在当前金融法律体系中,《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担保法》、《破产法》等很多法律目前对于中小企业的法律支持力度不够。随着国内外的经济形势、金融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相对于现有的法律、法规亟需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其三,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同时受到金融环境的限制。中小民营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在金融市场中进行的,因此,金融市场是中小民营企业最直接的外部环境,对中小民营企业理财活动的限制也就最直接。一般来说,中小民营企业通过金融市场来进行筹资,所以金融市场对中小民营企业的限制,主要表现在筹资上,即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单一、融资困难。在货币市场上,由于我国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不够充足,呈现出规模小、资信程度差、违约率高等特点,导致其在经营业绩、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会计信息的可信度不高。所以,中小民营企业如果向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申请,金融机构通常会出于自身的经营安全和经济利益方面考虑,不愿意承担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贷款的风险,通常会拒绝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申请。而在资本市场上,实力雄厚的公司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融资。但是由于中小民营企业规模有限,且资信程度差,导致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很难通过股票和债券这两种方式进行融资,这也是导致中小民营企业在金融市场上受到限制的原因之一。国家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联合的《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春季报告》最新的全国工业企业2011年1-4月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工业经济总体运行态势平稳,但原材料、人力等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等问题需高度关注和积极应对。据测算,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综合成本上升幅度至少在13%以上。因此,作为中小民营企业如果想要扩大规模,在筹资上就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只能依靠自身的逐渐发展。所以,中小民营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必然会导致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困难。其四,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产生内部失控。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大多数是属于“家族式”企业发展起来的。在企业关键部门,尤其财务部门里,中小民营企业往往不敢任用“外人”来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只任用“内部”人员来参与自己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企业重大决策通常由企业主做出,中层管理人员一般不参与决策。因此,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受重视的程度取决于企业主的态度和决心,导致内部控制环境普遍较差。中小型企业的内部控制内容主要以会计控制为主,普遍忽视人力资源控制、内部审计等内部管理控制,内控质量和有效性没有得到应有的监控、评估和及时反馈。此外,中小企业对外信息、沟通的动力不足,存在滞后性,也影响了内部控制的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目标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目标的实现。也使中小民营企业容易发生资金流失的问题,从而严重威胁到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另外,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度不高,有些内部控制制度即使已经建立,但是并没有认真的执行,使得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针没有得到切实的落实,这就使得中小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缺乏权威性。在缺失的内部控制制度下,极易发生资金管理不力、成本费用核算不真实、账实不符等问题,使得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管理效率不高、财务管理活动混乱。
二、优化中小民营企业理财环境的措施
基于上述,为进一步优化中小民营企业理财环境,谨提出如下措施。第一,发挥政府的导向功能,创建有利于中小企业理财的社会环境。我国在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中小民营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且越来越表现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繁荣地方经济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政府应加强并充分发挥对中小民营企业的监督、指导、服务的职能,制定相应的政策,并在结合市场需求以及中小民营企业实际情况的条件下,鼓励、支持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政府也应该转变其观念,从长远出发,加强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引导力,增加政府对中小民营企业政策支持的科学性及在资金支持上的透明性和公正性。政府应采取“大小并举,强弱并扶”的政策,提高政策扶持的科学性、公平性、透明性,做好政策宣传工作,积极搭建金融服务平台、信息沟通平台等,消除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鼓励中小民营企业使用新技术,加快中小民营企业进行技术革新的速度。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对中小民营企业政策支持的侧重,完善政府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体系,为中小民营企业平等的参与市场经济竞争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另外,政府也可以在加强中小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方面做出努力,使中小民营企业走出融资困难的困境,从而真正有利于中小民营企业开展财务管理活动。第二,健全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法律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法律的规范作用会越来越明显,会用法律的形式把经济关系与经济活动固定下来。因此,法律的规范作用对中小民营企业越来越重要,只有在公平的法律环境下,中小民营企业才能合理有序地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更加规范的参加市场竞争。可以说,中小民营企业的法律环境对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政府应该建立健全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法律法规,并针对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财务管理活动的特点来完善法律环境。政府要尽快完善关于中小民营企业金融支持问题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中小企业促进法》相关细则,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具体的法律、法规,如《中小企业融资法》、《中小金融机构法》等,以便规范中小企业融资主体的责任范围、融资办法和保障措施。修改完善《担保法》,扩大担保范围,通过引入新的担保方式,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制定相关的再担保制度,降低中小企业金融风险,改善中小企业理财环境,从而激励信用担保机构更加主动地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修改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发展、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会计、统计、财政及税收等制度,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公平的平台。政府可以通过完善相应的有关中小民营企业所有制改革方面的法律法规,来促进中小民营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更加规范地参与市场经济竞争,从而更加合理的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因此,只有建立健全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基本法律体系,通过法律来规范和保护中小民营企业的理财活动,才能加强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服务,从根本上促进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从而为中小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顺利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提供法律支持,使中小民营企业在一个相对公平的法律环境下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第三,改善中小民营企业开展财务管理活动的金融环境。中小民营企业要开展财务管理活动,金融环境是最直接的外部环境,而金融环境对中小民营企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影响到中小民营企业的筹资问题,而资金不足又恰恰是中小民营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时遇到的棘手问题。因此,要改善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金融环境,就要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可靠的筹资渠道。政府也可以为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使银行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贷款的偿还更有保证。政府也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强化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服务,使中小民营企业有更多的渠道来筹集其发展所需的资金,更好的开展财务管理活动。第四,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商业服务体系。由于自身发展限制,中小企业在融资需求、征信管理、财务分析等方面存在信息滞后或不畅的现象,政府应将一部分管理工作社会化,通过建立专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产品选择、管理咨询、财务分析、融资需求、人员流动等提供全方位的商业化服务。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致可包括以下几类服务机构:技术咨询和推广机构、创业服务机构、管理咨询和培训机构、信息服务机构、信用服务机构等。而这种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采取政府兴办为主,全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功能的方法联合共建,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体系。第五,中小民营企业应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目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任用多“唯亲是用”,并没有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队伍,这就导致中小民营企业的理财活动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财务管理理念、方法等方面比较落后。因此,中小民营企业要改善内部理财环境,就必须要摒弃“唯亲是用”的观念,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理念,更多地引进和培养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并实施有效的激励制度来留住人才,从而增加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预测和决策能力,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使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能够更加规范展开。中小民营企业要重视完善其内部控制制度。例如:中小民营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时要确保权责明确,使各部门、各人员能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促进、相互监督,有序地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提高财务管理活动的效率。中小民营企业也要加大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建立科学严谨的财务控制体系,确保各项制度的切实落实。第六,建立有利于中小民营企业开展财务管理活动的区域产业集群环境。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是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的相互融合,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一旦形成区域产业集群,企业就可以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来进行融资、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的发挥要通过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集群内企业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来实现。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企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缩短研发时间,降低成本,分散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自然要求以加强技术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等方式降低创新的成本和风险。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加大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起纵向一体化的供应商、采购商、制造商、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形成区域产业品牌,并且可以利用区域产业集群的优势,来扩大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的来源,提高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水平,从而使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更好地为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支持。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民营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时,必须正确认识影响其财务管理活动的内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还要更好地适应理财环境,并适当进行理财环境的创新,使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在规范的环境中进行。这样,不仅能提高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也能使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为民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服务。
作者:徐丽洁 单位:通化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 机会成本 资金成本 财务杠杆
企业需要有人当家,而当家人则须善于理财。 当家人不懂理财,就会使企业走不少弯路,不能为企业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而在企业日常理财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误区,现阐述如下:
误区一:企业使用自己的钱不需要支付代价
任何一个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都会面对资金匮乏、“无米下锅”的窘境。如何缓解资金压力,筹集资金,是每个企业都必须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进入2008年以来,伴随着央行的多次加息和中央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出台,国内企业普遍资金从紧甚至断流。如何筹集资金?筹集多少资金?再次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
企业的筹资渠道无外乎有两种: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一般而言自有资金包括吸收外部投资和内部积累资金(留存收益);借入资金包括银行借款和发行债券。无论是自有资金还是借入资金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后者比较容易理解,因为自古以来大家都知道“借债还钱,天经地义”,不但要还本钱还要还利息。而前者似乎还不为大家所熟知,吸收外部投资形式取得的资金因为要支付给投资者红利,因此“红利”就是资金使用者使用过程中支付的代价。内部积累所形成的留存收益总给人错觉,“自己用自己的钱,不需要支付利息”。试想如果一笔留存收益,不是放在企业使用而是放在银行或进行再次投资,那就意味着这笔钱将取得一定的收益。那么在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的情况下,任何一个理性的人都会选择收益最大的方案。由于选择了最优方案而放弃的次优方案所带来的收益就称之为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并没有实际发生,但确实存在。也就是说,留存收益在企业的使用过程中要考虑机会成本。
误区二:企业如果缺钱,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能筹多少,算多少,总之越多越好
企业如果缺钱,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应该筹集多少?是不是越多越好?既然任何一种筹资方式筹集来的资金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是要支付代价的,而这种代价――资金成本,也就是资金所有者应得的收益,如果没有收益那么资金所有者就不会让渡资金的使用权。因为,资金所有者如果把钱放到银行还能获得一定的存款利息――虽然很少。所以资金所有者在衡量是否让渡资金的使用权时,判断的标准之一应该是,让渡后的收益最起码要大于该笔资金放在银行同期能够取得的收益。筹集的资金越多意味着所支付的代价也越大,也就是说如果用银行借款来赚钱,那么我们赚的钱必须多于支付给银行的利息,否则借款越多亏损越大。正如我们在衡量企业利用外资的效果如何时,不应该以利用外资的数额多少作为标准,而应该以利用外资后的收益多少来判断。到底是我们利用了外资在赚钱,还是外资利用了我们在赚钱?
因此,筹资总额就不是越多越好,而应该是够用就好。阿里巴巴的创建人马云,在接受微软的投资时,就出乎人们意料地提出对方的投资额太多了。筹集同样的一笔钱,企业会有多种筹集方式,无论采取何种方式筹集,都应该考虑资金成本,且该成本越低越好,正所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企业使用自己的钱也要考虑成本而且筹资总额绝非越多越好。
误区三:企业如果不缺钱,就不要借钱,外债越少越好
企业缺钱的情况讨论完,那么企业如果不缺钱又会怎样?企业如果不缺钱,由于资金成本的存在是不是最好就不要借钱了呢?如果非要借钱,也是越少越好呢?这里我们讨论的范围要缩小一点,企业的范围缩小为股份公司(下文均用企业,不再额外指明),因为股份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可以公开对外发行股票。对于投资者来说,选择购买哪个公司发行的股票因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公司的每股收益率(等于税后净利润除以公司发行的普通股股数)。每股收益率越大意味着该股票越赚钱,因此投资者会选择购买每股收益率大的公司发行的股票。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地球”,这句话广为流传。我国也有“四两拨千斤”的说法,它们的共同之处是用巧力,通过一定的方法巧妙地放大力气。在企业的日常理财中也存在着这样的放大原理,只要运用得当我们同样可以花小钱办大事。正如前文所述借帐是要还钱的,不但要还本钱还要还利息,而利息的支付是固定的,无论企业的经营状况好坏。当企业预计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将会进入良好的经营状态,简而言之,只要收益率高于借款利率,那么借款就是有好处的――能够放大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增长,从而提高企业价值。即当利润总额增大时,企业固定利息费用负担就会相对减轻,从而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收益。这种由于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使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幅度的现象,称为财务杠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企业适度负债经营,在盈利条件下可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收益。也就是说,当企业的利润总额预计会增长的情况下,增加负债是会放大企业的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增长幅度的。因此,如果想利用财务杠杆效应放大企业的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增长,借款是不可避免的,即便企业不缺钱也要借钱。
综上所述,企业的当家人只有了解了基本的财务知识,在进行决策的时候,才不会犯“外行指挥内行”的简单错误,才能帮助企业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参考文献:
[1]乔世震.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近一个时期,我国银行业在竞争中进一步加强了对新产品开发的力度,不断改进和创新对企业的服务手段。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及时了解银行改革创新的有关情况,借助银行的新业务、新产品为企业的理财服务,以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理财水平。
借银行的手去债市淘金
我国在1997年成立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了工商银行、民生银行等39家商业银行对非金融机构法人开展债券结算业务,这就为企业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打开了大门。
对于这一新兴的金融市场,许多企业早就想参与其中了,这是因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存量高达25000亿元,远远高于交易所市场。长期以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回购融资利率要比交易所市场稳定,银行间市场发行的国债利率水平也要比交易所市场高,目前,收益率水平在2-4%。还有期限从1天到1年的债券回购业务,可以充分满足企业资金流动性需求。同时,企业在银行间债市进行债券买卖交易,还可以赚取差价收入,实现其预期的高利率。业内人士算了这样一笔账:某企业在经营淡季时,有账面资金1亿元,资金闲置时间为6个月。如果把这1亿元闲置资金存在银行,银行6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为1.89%,收益为94.5万元。但假如企业在资金闲置时,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买入5年期金融债券1亿元(票面利率3.29%),经营旺季需用资金时通过债券抵押回购融资1亿元,期限6个月(资金成本2.3%),就可得到财务收益214万元。相比而言,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市进行投融资财务收益多得19.5万元。
企业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首先需要由企业与商业银行达成开户意向(原乙、丙类账户由银行代办转户、销户手续),然后银行对企业提供的开户资料进行初审,双方签订《债券结算业务协议》和《债券买卖协议》,并代客户在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办理开户手续,企业在安装好相应的系统后,就可以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活动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央结算公司的有关规定,企业通过银行债券结算业务,需要支付结算佣金和账户维持费。其中账户维持费100元/月;债券交易收取结算佣金,为结算债券面值的万分之一。
以货权质押向银行借钱
前不久,深圳发展银行等商业银行推出了一项“动产及货权质押授信”业务,这种贷款方式的主要优点是质押物不被冻结,企业可以通过不断“追加部分保证金——赎回部分质押物”以满足正常经营需要,从而顺利解决融资和资金占压问题。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有一家经销家用电器的企业,虽然该企业没有固定资产,同时又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但却拥有销售渠道。该企业可以将库存或未来提货凭证(也就是未来货权)作为质押物,押给银行并交付一定数额的保证金,银行就可以给企业授信。同时银行与生产厂家和供货商共同签订一份三方协议,由供货商将该企业购买的家电发送到银行指定的仓库内存放,然后由该企业通过逐步追加保证金的方法,逐步赎出相应数量的家电用于销售,从而形成流动资金的良性循环,如果一旦货物无法销售出去,再由生产厂家向银行回购。
让“CBS”为资金结算提速
“CBS”银行服务系统,又被通俗地称为“企业银行”。这种先进的服务系统刚刚在国外和香港一些银行使用,便被内地一些银行引了进来。它的主要功能包括:转账、划汇、支票管理及咨询服务等。使用了这一系统后,只要在企业安装一台与银行主机联网的电脑终端,企业财会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坐在办公室里与银行打交道了,既大大方便了企业理财,又可为企业节约许多人力财力。
请银行做你的“现金管家”
为了适应企业跨省市经营的需要,各家银行纷纷推出了现金管理业务。现金管理服务并不是简单的收付款服务,它是银行协助企业对广义现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及货币等价物等)进行统筹规划,在保证流动性的基础上追求效益最大化的金融服务。现金管理是指银行将收款、付款、账户管理、信息服务、投资、融资等产品进行有机组合,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现金流出、流入、留存管理,协助客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增加资金收益的业务。
目前各家商业银行正在大力开发企业的现金管理业务,工商银行已经开发完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资金汇划清算系统和总和业务处理系统,并率先实现了全行数据集中。企业把日常现金管理交给银行去做,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会计准则 房地产企业 理财 影响
一、前言
以前,我国房地产业的暴利令人咋舌,房地产企业利用会计准则漏洞操纵利润的大有人在,这极大的扰乱了国家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在我国地产类上市公司实施,新的会计准则的实施对我国当今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与经营发展战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新旧会计准则进行对比,从涉及当今房地产企业的主要内容出发,重点探讨了新会计准则对我国当今房地产企业的影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其应用的积极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新会计准则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相关对策分析,以期为促进房地产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与房地产企业相关的会计处理上的主要变化
1、《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引入
在旧的会计准则中,以投资为目的而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及房屋建筑物是作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的,并且投资性房地产是与企业自用房地产一样纳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新准则体系增加了《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做出了明确定义: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2、《收入》准则的变化
以前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以结算账单提交买受人并得到认可作为房地产收入确认的依据,虽然比较简单而便于会计实务操作,但其未能反映销售的实质,且理论上缺乏合理性。新《收入》准则以风险和报酬的实质转移作为收入确认的标志,虽然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但理论上更具有合理性。
3、《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化及其意义
以前,上市公司“盈利上升,多计提跌价准备;盈利下滑,再将跌价准备冲回”,运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来操纵企业利润,调节盈利。实施新会计准则后,上市公司不能冲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按成本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减值准备,使得利润操纵的这一主要途径被封死。
4、《借款费用》的变化及其意义
借款费用准则的变化有以下几方面: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扩大了可以资本化的借款范围;借款费用扣除项目规定更加严谨科学。
首先,借款费用可资本化范围的扩大,将使生产周期长的房地产企业受益。但对借款费用中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扣除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者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其次,新准则还要求披露资本化率和利息资本化金额,这也有助于投资者了解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状况。
三、新会计准则对当今房地产企业理财的正面影响
1、增加房地产企业资产账面价值
企业从采用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视为会计政策的变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因此,在采用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模式的首年,各相关上市公司将会采取追溯调整的方式,调整年初所有者权益。在目前房地产价格普遍高于其历史成本的情况下,将这部分房地产原来按成本计量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其影响结果是,这些上市公司的上年度的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将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所有者权益将大为增加。同时,企业将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也将计入所有者权益。这都有利于提高这些房地产企业的规模,使原来隐形的资产得到了体现,达到更好地披露其真实价值的目的。
2、增强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
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后续计量模式,可以反映出房地产随时间变化的真实价值,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新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从原来的固定资产中分离出来,需要单独披露其种类、金额和计量模式,还有两种计量模式下的详细信息。新准则下的财务报告相当于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信息披露更加规范、详细,这大大增强了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使企业信息披露更加透明,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更加便利。
四、新会计准则对当今房地产企业理财的负面影响
1、加大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
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对不同类型的房地产进行了明细规定。对不同房地产类型的明细划分,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必须对不同类型的房地产进行分类确认,以便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量。
2、容易造成房地产企业业绩波动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但是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不需要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仅需要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并将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势必会影响到房地产企业各个会计期间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稳定性。
3、易引起房地产企业现金不足
房地产企业大多是以现金为主的,所以人们除了关注企业的盈利状况外,会更加关注企业良好的现金流状况。如果房地产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使得被重估的投资性房地产更贴近市场价值,但没有形成实质性的现金流入。新会计准则并没有对其价值重估带来的当期损益税收安排做出明确解释,如果按照现行的评估增值会计处理方式,虽然净资产增加的一部分只是形成递延税款,不影响当期应计税款,但由于不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使得企业利润提前实现,就要缴纳相应的所得税,反而导致房地产企业的现金流出。
五、应对新准则不利影响的措施
作为房地产企业而言,一方面要积极利用新会计准则的利好政策促进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也要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1、调整资金来源结构
针对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导致房地产企业现金不足的问题,房地产企业必须调整资金结构,扩大资金来源。对当今房地产企业来说,不能过分依赖银行贷款,而要重点注意实现资金的多元化来源渠道。
2、加强企业成本控制
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必然会增加房地产企业的费用支出,房地产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加强成本控制。包括明确成本控制工作流程、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机构、贯彻成本控制思想等。
3、把握好将自用房地产资产或存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的时机
是否将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这往往取决于企业持有的目的。如果说企业持有是为了近期转让,并且比较容易实现转让的情况下,好的选择是,继续作为自用房地产或存货;在不打算近期转让的情况下,公司才会选择将重估盈余巨大的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4、选择合理的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价模式
新会计准则虽然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但对于这一模式的运用尚有一定的保留,因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企业也存在着某些不利因素。因此,即使对那些拥有大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司来说,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应该相机选择。
5、加强人员培训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判断和综合技术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财务方面的改革将不断加重公司财务总监的工作量。这样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应特别注意管理人员是否对新会计准则的精神做了正确的传达,财务人员是否真正了解领会了新会计准则的精髓、要点和内容,以及是否能做好新旧会计准则的衔接工作。要想让财会人员尽快熟悉新制度的运作,就必须重视对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这样不仅能使我们财务人员最快、最准确的学习和掌握不同时期的制度,也能大大减少企业成本,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六、结语
综上所述,新会计准则虽然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它更有助于促进当代中国企业的迅速发展,并实现中国上市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可比性。因此,在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我们房地产企业不但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尽量避免新会计准则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还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新会计准则所带来的新机遇,来实现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一妮.新会计准则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7